第一篇:开发老龄人才资源汇报资料
开发老龄人才资源 推动企业跨越发展
——山西金茂源农牧开发有限公司老龄人才资源开发协会工作情况汇报
山西金茂源农牧开发有限公司位于山西省左云县境内,成立于2003年11月,占地639.8亩,是一家以畜牧养殖及农畜产品加工为主的股份制企业。公司主营四大产业:种牛繁殖与肉牛育肥,农产品加工,苗木栽培。公司董事长王茂,大专学历、中共党员、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常委,左云县老龄人才资源开发协会理事,山西金茂源农牧开发有限公司老龄人才资源开发协会会长。公司自成立老龄人才资源开发协会以来,王茂会长高度重视公司老龄人才资源开发,利用协会这个平台,充分发挥老龄人具有的科技智慧和才能,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惠农,农牧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应用推广中发挥了极强的引领、带动、示范作用,使企业得到不断发展壮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并成为辐射带动周边农民增收致富的龙头企业和引领全县农牧业转型发展的典型。
公司被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农业战线金奖”;2006年被大同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大同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全市“十佳龙头企业”;2007年被中国农业大学确定为“中国农业大学高效农业推广示范基地”;被大同市科委确定为“科研教学示范基地”;今年5月份被山西农大确定为“科研教 学示范基地”;2008年被农业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肉牛产业技术体系大同综合试验站,被商务部确定为活牛供港澳基地,被北京市政府确定为活体储备基地;2010年被认定为 “山西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王茂同志被大同市委、市政府评为“十大行业带头人、”“优秀民营企业家”,2010年5月被评为“山西省劳动模范”、2010年7月被评为“第三届全国新农村建设先进模范人物”;2013年6月被大同市评为:“突出贡献民营企业家”。
主要事迹
一、依靠科技 实现产业健康发展
科技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上具有重要作用。金茂源公司的快速发展就在于其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依靠科技创新实现产业发展。公司从实施科技兴企的需要出发,高度重视发挥企业老龄科技人才的作用,聘请退休的养牛专家黄应翔、赵国志为公司生产技术顾问,为公司培养人才、技术研发、开展培训、推广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得公司在肉牛品种改良,肉牛育肥,疾病防治,饲料配方等方面具备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在两位顾问的指导下,通过采用母牛9月龄技术和犊牛4月龄断奶技术等繁殖技术,进行集约化母牛繁殖和肉牛育肥,大大提高了母牛繁殖率,缩短了肉牛育肥周期,经济效果显著提高;以西门塔尔、晋南黄牛、安格斯母本和日本和 牛冷冻精液和胚胎进行改良,改良繁殖的和牛肉品质好、售价成倍增加,经济效益非常可观,目前公司改良的高品质肉牛存栏达到300多头,计划用2-3年淘汰所有低品质肉牛,走品牌建设之路,将公司养殖场打造成晋北优质肉牛繁育基地;饲草饲料方面,充分利用全县草资源,以玉米、秸秆、苜蓿杂草和麻饼配方,自已生产饲料,按照牛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通过粗料和精料的合理比例科学配方、科学化饲养,使育肥周期缩短2-3个月,每头牛降低饲养成本300-500元,饲养效益得到显著提高;为了在科学养牛中走出一条新路,公司不仅推广应用国内外先进养殖技术,还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先后进行了:同时间犊牛早期断奶对其生长性(血清指数以及免疫相关指标)影响,温度对不同月龄犊牛的应急免疫相关指数影响,日粮能量水平与西门塔尔肉用母牛激素及生产性能关系影响,舍施条件下肉用母牛配种前后激素变化情况,不同季节牛舍室内外温度的影响变化监控等系列研究实验,为实现科学养牛,提供了科学的数据。
为了提高繁殖母牛养殖经济效益,充分挖掘母牛的繁殖和犊牛生长发育的潜力,黄应翔、赵国治两位养牛专家还通过犊牛精料补充料里添加0.2%的HDI犊牛专用赐力健进行试验,成功开发了一个肉犊牛精料补充配方,并在我场和当地养牛农户中使用,效果非常显著,犊牛日增重10.45%。
公司每年举办培训、外出学习、科学种养、设施设备等 方面的科技投入总计达到300多万元。
王茂同志既是公司的领导者、组织者,也是公司的养牛专家,科学养牛的研究人,实践者,为了能拿到科学的养牛数据,他除经常深入牛舍进行研究,每年都要跑遍全县的养殖场、养牛户,现场了解,发放调查问卷,进行技术指导。他先后撰写了《山西省肉牛产业发展趋势和政策建议报告》、《山西省肉牛产业与产业技术发展报告》,以及《冬季北方育肥牛舍环境控制综合技术》,并在《技术简报》第14期刊登。
通过科学养牛,公司高品质肉牛繁育基地逐步打造成型,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去年出栏育肥牛达到2000头。
二、依靠科技 实现共同富裕
为了降低农民种养的风险,提高科学种养的水平,公司充分发挥老龄人才资源开发协会的作用,由公司协会积极承担全县农村劳动力阳光工程培训任务,每年的6月、9月、10月举力三期科学种养培训班,每年培训人数达到1600多人,培训聘请县老龄人才协会的专家、专业技术人员授课,费用全部由公司承担,农民不要花一分钱,到公司培训还免费向农民提供一餐午饭;此外,公司老龄科技人员还经常深入种、养场,种、养殖户,进行技术指导服务,对提高农民科学种养水平,提高种养经济效益,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
公司引导农民种植玉米、饲草青玉米、经济农作物胡麻,发展订单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强化辐射带动作用。去年公司与周边39个村的农民签订青玉米、胡麻等杂粮种植订单10000多亩,通过种植带动农民增加收入,亩均增收300多元,公司每年仅收购农民种植的青玉米,支出就在1012.5万元;收购饲料玉米支出1533万元;收购农民种植的胡麻籽支出1800万元;发展农民养殖业方面,充分利用当地农民有家庭养殖的传统习惯,公司老年协会的同志通过对农民种养殖知识的培训、送技术到村入户,并提供饲料科学配方、保护价收购活体,充分调动了农民肉牛育肥的积极性,带动全县养殖户1200户,形成基地示范,农民 “山上拉架子、公司育肥牛的生产格局。周边农民参与肉牛养殖,饲养架子牛,向公司提供优质、稳定的架子牛牛源,公司保护价收购架子牛,解除了农户的饲养风险,保证农户收益,同时也降低公司外购架子牛带来的疾病风险和生产成本,公司与农户实现了双赢,农民户均增收1800多元。
三、依靠科技 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产业是物质的基础,是根本,是检验发展水平的标尺,公司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依靠科技引领,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延伸产业链条,提高造血功能,大幅度增加收益。目前公司建成肉牛繁育、肉牛育肥、胡麻油加工、苗木林栽培四大产业园区,形成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化和循环经济体系。
肉牛繁殖:饲养能繁母牛500多头,公司优品肉牛改良 起步早,见效快,目前初具规模,力争用2-3年将公司饲养场打造成晋北乃至山西省最大的优种“和牛“繁育生产基地。
肉牛育肥、建成标准牛舍17幢,1400吨容量青贮池10座,牛存栏4000头,育肥能力达到5000头。2012年出栏育肥肉牛2000头,实现销售收入4800万元。胡麻油加工:在做强做大肉牛繁育和肉牛育肥主业的同时,充分利用左云县作为全省重点胡麻生产区这一自然区域优势,实施了万吨胡麻加工项目。上马这一项目,一方面是出于发展循环经济上的考虑,因为胡麻油加工附产品麻饼,是肉牛育肥的高蛋白精饲料,可以很好解决公司育肥牛的精饲料问题,可以有效地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另一方面可以带动当地农民大面积种胡麻这一高产农作物,增加农民收入。公司为了解决胡麻油产品质量不稳定,胡麻油灌装后桶底出现沉淀物这一严重影响产品打入超市、广开销路的质量问题。由公司老龄人才资源开发协会组成科技攻关小组,攻关小组由78岁的食用油专家张廷杰主持,经过反复试验,上了一套胡麻籽原料筛选设备和一套胡麻油精炼设备,两套设备的投入使用,彻底解决了长期困扰公司胡麻油生产的质量问题,为公司胡麻油大量生产,广开销路打下坚实的基础。公司的胡麻油目前已开拓了北京、上海、太原、呼市、大同市场,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眯。目前公司胡麻年生产加工能力达到3000吨,生产胡麻油1000吨。公司胡麻油加工项目,在公司老年人才 科技力量支撑下,努力向实现年万吨胡麻籽加工目标迈进。
苗木栽培:充分发挥公司老年科技人才苗木栽培方面的技术优势大力发展景观林栽培,努力建设地上绿色银行,增强自我造血功能。近年在公司园区种植了经济价值较高的竹竿柳、金叶榆、金叶国槐、海棠红及云杉、长子松、柏松、新疆杨等多个品种68万株,公司老年科技人才,为公司景观苗木产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山西金茂源农牧开发有限公司老龄人才开发协会的工作,在董事长、公司老龄人才资源协会会长王茂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及其本人身体力行、积极参与下,取得显著成效,按他的话说: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得益于重视科技,重视公司老龄科技人才的开发,今后要将协会的工作做得更好,使老龄人才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推动企业不断发展,跨越发展。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五日
第二篇:山西老龄人才资源开发协会召开四届五次理事会
山西老龄人才资源开发协会召开四届五次理事会
多措并举开发更多老龄人才服务社会
本报讯 3月19日,山西老龄人才资源开发协会召开四届五次理事会。回顾协会五年来的工作,对全省老龄人才开发与老有所为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安排部署2013年工作要点,提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多措并举开发更多老龄人才,为老有所为搭建平台,使老龄人才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余热。五年来,通过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强化了协会的社会职能意识,树立了以老龄人才为本,全心全意为开发老龄人才服务的理念。由协会牵头与省人社厅、省科协、省老科协共同研究起草了“关于进一步注重发挥老龄人才作用的意见”,经省委人才领导组批准,下发了晋组通字(2012)7号文件,营造了各级领导重视和关怀的氛围。老龄人才自我开发的意识增强,越来越多的的老年人积极养老,走出家门,投入社会,继续发挥余热。
五年来,各级协会摸清身体健康的各类老龄人才底数,层层建立老龄人才数据库,再逐层汇聚,逐步形成市县和省得老龄人才联网库。当地人才市场开辟老龄人才服务窗口,市县协会建起网页网站,及时传递人才信息,为全社会市场招聘点击使用。各级协会围绕服务大局搞开发,使更多经济社会急需的老龄人才得到有效利用。大同市协会紧紧围绕大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转型跨越、绿色崛起、建设三名一强城市的中心,开发老龄人才。大同市协会副会长刘守义,带领老农业专家,针对大同市气候地域造成蔬果紧缺现状,引进培育蔬菜瓜果10大类、180个品种。走乡串户,为农民传授栽培技术,使18万农民学会了科学种菜。大同煤炭集团分会组织老专家处理大小事故百余起,挽回损失8900万元,提出多项预防和消除安全隐患的建议被采纳。大同老龄人才解决工业改进项目110多项,破解农业技术难题70多项。各个市县协会整合资源开发老龄人才资源,把同类专业老龄人才组织起来发挥群体优势。省农业厅分会与省老科协农业分会组成三个调查中到临汾、运城、忻州等地市县乡镇开展调研,完成了“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快草食家畜发展”、“农药使用与农产品质量安全”调查报告,为科学发展现代农牧业提供依据。2010年起,各级协会由以往侧重开发老龄专业技术人才,转向老龄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一起抓,一起开发。吕梁孝义协会,挑选32名优秀老龄党政人才充实到重点民营企业中担任党支部书记。
2013年,省协会将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围绕省“两会”提出“力争我省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全国水平,率先走出资源型地区转型跨越发展新路”两件大事,开展各项工作。各级协会在当地领导层面,主动争取创建有各类老龄人才组成的咨询决策智囊团,围绕当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规划,特别是重点项目、重点工程、重大民生问题,开展社会调研考察,评估审议、制定方案,为当地领导建言献策,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在县、乡镇、村基层层面,紧紧围绕当地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工程,建立专业或行业分会,协助县、乡镇、村设计规划,送科学种植和养殖技术入村入户,为农民增收致富服务,为全面建成小康城镇和小康农村服务。逐步建立和发展全省同类专业老龄人才组织互通体系,及时传递新科技和生产经营管理信息,指导和解决新问题。(宋学阳)
第三篇:以新观念开发人才资源
中央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既令人鼓舞,也促人深思。怎样把人口大国建设成为人才资源大国和人才强国?如何审视、判别和选拔任用人才?这些重大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解决。其中,以新的观念、新的视角、新的标准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就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一个重要前提。人才,是一个具有“弹性”的概念,是相对于一般人而言的。通常说,人才指的是德才兼备、绩能兼优的人,他们能够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进行创造性劳动,并作出较大贡献和发挥较大作用。但要对人才作具体评判却比较复杂,不能简单地来个“一刀切”。凡属人才,大都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多质级”。也就是说,人才是多类别、多层次、多作用的。我国人才队伍的主体,包括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大类。在他们当中,有些是经过系统、完整的学校专业教育培养,具有较高的学识水平和创新能力,已经掌握和能够运用世界高新技术最新成果的拔尖人才;有些则是获得一定知识之后通过实践大课堂的锻炼,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一技之长,能够解决实际工作或专业技术方面难题的实用人才。他们的质级、层次有区别,却在不同领域、不同岗位、不同方面发挥着不同作用,都是国家、社会和人民所需要的人才。二是“双因性”。一般人与人才之间并无不可逾越的鸿沟。一般人成长为人才,取决于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既不能缺少先天的秉赋素质,也离不开后天的教育和实践,比较起来后者更为重要;既不能缺少自身的奋发努力,也离不开一定的环境条件,后者通过前者起作用;既要依靠社会开发,也不可忽视个人参与竞争、争取机遇、敢于“冒尖”的自我开发,重要的是两者的良性互动。这些特点说明,人才构成具有多样性,人才成长具有规律性,只有以新的观念、新的视角、新的标准来认识和对待人才,才能准确地识别和选拔人才,有效地开发人才资源。我国是人口大国,也完全可以成为人才资源大国和人才强国。实现由人口大国到人才资源大国的转化,关键在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树立科学人才观。我们党的用人政策是德才兼备,任人唯贤。但在一些领导干部和组织人事部门中,还有不少过时的陈规和错误的观念,影响了用人政策的落实。比如,在人才的识别选拔上,“论资排辈”现象严重,往往重学历轻能力、重资历轻实绩,不是唯贤、唯才、唯优、唯实,而是唯学历、唯职称、唯资历、唯身份,其结果是压抑了人才,埋没了人才,浪费了人才,妨碍了人才资源的开发。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遵循中央的要求,牢固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观念,坚决破除那些不合时宜、束缚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观念、做法和体制,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积极改革和创新,坚持“开放性”的人才理念、“广招贤”的人才政策、“诚纳才”的工作态度、“善用才”的工作招数,把品德、知识、能力、业绩作为判别人才的主要标准,作为开发人才资源的根本依据。只要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善于创新的,都应为其提供良好的条件机遇和适当的工作平台,使他们的潜能和价值都能充分发挥出来,干好事业,创造财富,报效祖国,造福人民。聚天下英才,创小康大业。人才问题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需要千千万万的人才大军,形成浩浩荡荡的人才队伍。人才资源的开发是大有可为的。只要观念更新了,视野开阔了,标准改变了,许许多多拔尖人才和实用人才就会涌现出来,形成各种人才活力竞相迸发的生动局面。这样,我们实现宏伟目标就有了坚实的人才保证,党和国家的事业就会不断发展。
第四篇:以新观念开发人才资源
中央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既令人鼓舞,也促人深思,以新观念开发人才资源。怎样把人口大国建设成为人才资源大国和人才强国?如何审视、判别和选拔任用人才?这些重大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解决。其中,以新的观念、新的视角、新的标准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就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一个重要前提。人才,是一个具有“弹性”的概念,是相对于一般人而言的。通常说,人才指的是德才兼备、绩能兼优的人,他们能够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进行创造性劳动,并作出较大贡献和发挥较大作用。但要对人才作具体评判却比较复杂,不能简单地来个“一刀切”。凡属人才,大都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多质级”。也就是说,人才是多类别、多层次、多作用的。我国人才队伍的主体,包括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大类。在他们当中,有些是经过系统、完整的学校专业教育培养,具有较高的学识水平和创新能力,已经掌握和能够运用世界高新技术最新成果的拔尖人才;有些则是获得一定知识之后通过实践大课堂的锻炼,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一技之长,能够解决实际工作或专业技术方面难题的实用人才。他们的质级、层次有区别,却在不同领域、不同岗位、不同方面发挥着不同作用,都是国家、社会和人民所需要的人才。二是“双因性”。一般人与人才之间并无不可逾越的鸿沟。一般人成长为人才,取决于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既不能缺少先天的秉赋素质,也离不开后天的教育和实践,比较起来后者更为重要;既不能缺少自身的奋发努力,也离不开一定的环境条件,后者通过前者起作用;既要依靠社会开发,也不可忽视个人参与竞争、争取机遇、敢于“冒尖”的自我开发,重要的是两者的良性互动,工作汇报《以新观念开发人才资源》。这些特点说明,人才构成具有多样性,人才成长具有规律性,只有以新的观念、新的视角、新的标准来认识和对待人才,才能准确地识别和选拔人才,有效地开发人才资源。我国是人口大国,也完全可以成为人才资源大国和人才强国。实现由人口大国到人才资源大国的转化,关键在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树立科学人才观。我们党的用人政策是德才兼备,任人唯贤。但在一些领导干部和组织人事部门中,还有不少过时的陈规和错误的观念,影响了用人政策的落实。比如,在人才的识别选拔上,“论资排辈”现象严重,往往重学历轻能力、重资历轻实绩,不是唯贤、唯才、唯优、唯实,而是唯学历、唯职称、唯资历、唯身份,其结果是压抑了人才,埋没了人才,浪费了人才,妨碍了人才资源的开发。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遵循中央的要求,牢固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观念,坚决破除那些不合时宜、束缚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观念、做法和体制,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积极改革和创新,坚持“开放性”的人才理念、“广招贤”的人才政策、“诚纳才”的工作态度、“善用才”的工作招数,把品德、知识、能力、业绩作为判别人才的主要标准,作为开发人才资源的根本依据。只要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善于创新的,都应为其提供良好的条件机遇和适当的工作平台,使他们的潜能和价值都能充分发挥出来,干好事业,创造财富,报效祖国,造福人民。聚天下英才,创小康大业。人才问题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需要千千万万的人才大军,形成浩浩荡荡的人才队伍。人才资源的开发是大有可为的。只要观念更新了,视野开阔了,标准改变了,许许多多拔尖人才和实用人才就会涌现出来,形成各种人才活力竞相迸发的生动局面。这样,我们实现宏伟目标就有了坚实的人才保证,党和国家的事业就会不断发展。
第五篇:浦东新区人才资源开发政策介绍
浦东新区人才资源开发政策介绍
转载日期:2012-7-17 23:16:00 来源:上海市浦东新区劳动人事局 金融、贸易、保险等行业人才
金融、贸易是浦东新区未来十年发展的主导产业。到2010年将会有近200家中外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十几家要素市场落户浦东。按新世纪头十年内年均递增16%计算,其金融保险业增加值到2010年有望实现280-300亿元,并且资本市场和其它要素市场的国际化程度达到20-30%。同时,如果能吸引200家左右的世界500强企业入驻浦东,集聚3000家外贸企业和5万家内贸企业,则到2010年其外贸出口将接近400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将达到2500亿元,因此,可以预计下世纪前十年浦东新区将继续保持对金融、贸易、保险等行业人才的强劲需求。需指出的是,“十五”期间浦东新区贸易开放的新特征是从货物贸易向技术和服务贸易拓展,届时以物流业、报关业、国际通讯业、国际金融保险业、租赁业、咨询业等服务贸易为主和以专用技术、专利商标和教育培训为主体的技术贸易都将形成新的人才需求源。
根据调查,1995年浦东新区金融保险业人才资源总量为4923人,约占职工总数的67.0%。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占99%, 中专以上学历非专业技术人员占1%。若按此人才比例推算,1998年金融保险业人才存量约5200人。根据预测,到2005年浦东新区金融保险人才需求量将在8200人左右,比1998年增长57.7%。
3、会展旅游人才
拓展会展功能是新区新一轮发展中的重要目标。目前浦东已基本具备了举办国际大型会议和展览的硬件条件,因此到2010年要把浦东建成亚太地区具有国际知名度的会展中心,加强软件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会展管理经营人员、服务人员和翻译人员势在必行。到2010年浦东会展有望占全市的1/3,接待参观人次达160万,届时客观上会形成对以上人才的强大需求。
培育旅游产业是新区新一轮发展中另一重要目标。据统计,1998年旅游业收入总额达到11.2亿元,约占GDP的1.6%,职工人数约1.5万,若按新区企业平均人才密度(27.4%)计,则旅游餐饮业人才资源量约达到4100人左右。今后10年旅游业如按目前年均收入增长率(30%)持续增长,到2010年旅游收入将达到GDP的9%左右,则“十五”期末旅游人才需求量在1.6万人左右,比1998年数量增加3-4倍,需求量巨大。
4、城市管理和环境建设人才
未来十年浦东开发建设的重点将从以开发区为主向开发区建设和城市化纵深推进并重转移,中心城区建设突出“重管理、重环境、重功能”;其他分区要基本完成形态建设任务、加快产业、人口、文化、教育等基本要素的集聚,这预示着未来浦东新区将形成对城市管理和环境建设人才需求的新高潮。
5、高层次的市场营销、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人才
根据对典型企业的调查,由于此类人员对企业发展极其关键,而且效果显著,因此企业对高层次的市场营销、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坚挺。从发展趋势看,此类人才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极受企业欢迎。目前,此类人员在浦东地区人才市场存量较小,供求缺口较大,此类人员跳槽频繁。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以及浦东新区“十五”期间和2015年社会、经济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浦东新区在“十五”期间和2015年前的人才资源发展战略将重点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人才资源发展的战略思想是:围绕中心,服务经济,为浦东开发开放提供人才资源保障。
——人才资源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加快构筑人才资源高地,实现人才分布高密度,人才素质高水准,人才结构高对应,人才流动高活力,人才产出高效率。
——人才资源发展的战略着眼点是:培养和造就国家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三支高素质队伍。
——人才资源发展的战略重点是:把海外留学生作为人才资源开发的重点,让精英人才的最佳年龄段在浦东发挥作用作为人才资源开发的重中之重。
——人才资源发展的战略措施是:聚焦张江,辐射全区,合理定位,增强合力。
对此,我们确立的人才资源开发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人才人事理论和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三个方面、三个作用”为指导,以浦东新区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在21世纪初基本建成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城区为目标,突出人才资本的战略地位,以营造人才环境为重点,加大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的力度,力争在人才规模、层次、结构、机制、效能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跻身国际先进行列,到2015年基本建成与浦东开发开放的地位和功能相匹配的人才开发基地以及国内、国际优质人才密集的人才资源高地。
在战略步骤上分两步走:“十五”期间,浦东新区要通过人才资源的开发,成为人才向往和集聚的热土,成为人才成长的佳境,成为人才辐射的基地,成为干部制度创新的实验区,为建设人才高地奠定基础;到2015年,浦东新区要成为长江流域乃至亚太地区人才流动、创业最具活力的中心区域,基本建成国内、国际优质人才集聚的高地之一。
为了确保浦东新区人才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浦东新区今后一个时期人才高地建设的对策措施,应重点放在营造有利于人才资源开发的良好环境上。
(1)用好用足现有政策。要全面落实《上海市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上海市鼓励外商投资浦东新区的若干规定》、《关于进一步推动浦东新区高科技产业化的财税扶持措施》、《浦东新区关于引进海外留学人员来新区工作的若干规定》和《关于吸引高层次人才和本科以上应届毕业生来浦东创业和发展的若干规定》,并对各委办局、直属公司的贯彻情况进行全面督查,保证已制定的各项政策落实到位。
(2)实行人才储备政策。要与全国50多所重点高校建立紧密型的联系,在北大、清华、复旦、交大、同济等有关高等院校设立奖学金,派出联络员,开展定点服务,提前从在校博士生、硕士生中物色企业紧缺人才,为新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引才代理。组织高新技术企业参与培养高校学生,与有关大学在读硕士生、博士生挂钩,提供助学金、奖学金,签定毕业后合作、服务、工作合同。对于愿意来浦东工作而暂未找到工作单位的浦东紧缺、急需专业的应届大学本科以上优秀毕业生(在原就读高校曾被评为“三好”学生或优秀毕业生的)和国内外高层次的优秀人才(经高级人才公司测评认定的),可由新区高级人才公司给予引进,办理入户手续,并为其市场择业创造条件。对其余愿意来浦东工作而暂未找到工作单位的应届大学本科以上毕业生,实行“暂住证”制度。
(3)放宽人才工资政策。按企业经济效益从优核定工资总额,保证企业高新技术人才的工资增长不受工资总额的影响;海外高层次人才来新区工作的,其报酬可根据其所任职务和专业技术水平,参照其在国外的工资情况,由用人单位与本人协商后从优确定;高新技术企业可自行确定建立职工补充养老保险。
(4)强化人才奖励政策。完善对突出贡献专家、学者和专业人员的重奖政策,对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科技人员,可优先向人事部推荐申报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要继续做好每浦东开发杰出人才的评选表彰工作。凡是在浦东新区工作的高新技术开发人员不分国别和单位隶属关系、所有制性质,都可以作为浦东开发杰出人才评选的对象,并享受本地人员同样的奖励待遇。继续做好每两年的科技功臣评选工作,逐步形成政府奖励示范和企业奖励为主体的人才激励机制。
(5)优化人才服务政策。强化人才交流中心、留学生服务中心、高级人才开发公司和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现有服务机构为高新技术企业服务的功能,为高新技术人才拥有的专业技术、专利发明等无形资产提供评估服务,保护科技人才的合法权益;为科技人才出国和赴港澳台参加学术交流、技术贸易洽谈、出口设备安装调试等工作提供方便;为高新技术人才的继续教育和出国培训提供名额和资金资助;对一年多次出国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商务、技术人员,简化出国审批手续;进一步扩大人事代理的范围和项目,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人才招聘、人才租赁、人才托管、资质评估、人事诊断、薪资设计、社会保险等一条龙服务。
(6)实施“名人工程”政策。对于拔尖人才要给予特别优厚的待遇。凡是愿意来浦东工作的名企业家、学科带头人、名院长、名医生、名校长、名教师、名教练、名记者、名编辑等具有名人效应的人才,可突破年龄、学历、职称等方面的条件限制。对拔尖人才的引进,要特事特办,先进后办,还要满腔热情地为他们解决过渡住房、家属随迁、子女就读等困难。要研究如何使精英人才的精英阶段在浦东发挥作用的配套政策,重视最佳年龄段人才的流动,形成活的人才机制。
(7)完善海外引智政策。要坚持“猎头”与“借头”、回国服务与为国服务并举的方针。鼓励海外留学人员来浦东创业、定居或通过参与工程项目攻关、论证研究、回国讲学、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等各种形式参加浦东开发。鼓励和支持留学人员企业与国内企业联合进行技术研究开发。留学人员可将其拥有的专利、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通过评估后作价投资。留学人员企业在承担科研项目、申请科研成果鉴定、参与政府评奖、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引进人才等方面,享受与国内公有制企业同等待遇。留学人员企业兼并、参股或收购亏损、破产的国有、集体企业,两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凡当年吸纳下岗职工和待业人员达到一定比例的,按劳动、财税部门的规定,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要建立以留学人员企业为主要对象的贷款担保公司,建立留学生创业专项经费。对尚未经市级部门认定的留学生企业,可以在新区设定的服务项目以及可由新区掌握的政策上先行操作,一切可以先提供的待遇都要予以落实。
原文日期:2012-7-17 23: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