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分行业稽查方法及取证
常见的问题及取证要点
一、建筑安装行业
1、常见的涉税问题:
⑴未按规定确认工程价款,隐藏收入或延迟申报纳税。⑵未将发包方提供的材料价款计入计税依据。⑶以自建自用建筑物名义隐匿收入。
⑷发包方以物偿债,承包方未按规定确认工程价款。⑸未按规定结转在工程价款以外取得的各项收入。⑹混淆成本归属期,提前结转或多结转工程成本费用。⑺虚列材料成本,虚增工程成本。⑻虚列人工费用,虚增工程成本。
⑼不按规定开具发票、开具假发票或虚开发票。
2、稽查取证要点:
⑴公司税务登记、工商登记、机构代码、银行帐号及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的身份证号码。
⑵纳税人财务会计报表、纳税申报材料、税收完税凭证。
⑶调中标通知书,预决算报告、分包转包协议、施工补充协议、施工合同、建筑安装施工进度明细表。
⑷重点对以下会计科目审查:①材料采购、原材料、工程成本帐户,一是看其有无虚列材料支出,二是看其有无发包方提供材料抵顶债务,未计收入。②固定资产清理帐户③临时设施摊销帐户贷方发生额。④盈余公积、利润分配帐户,看有无收入直接计入⑤往来帐户⑥应付工资帐户
⑸劳资部门的职工名册、参保人员名单及考勤记录。
⑹发票号码,发票连号、重号、金额较大者进行真伪鉴别,到相关企业核实。⑺现场调查。有无出租、出售情形,超计划、超面积施工情况。⑻发包方拨付工程款情况。
⑼房管局确认建筑物权属,确认是否施工方自建自用建筑物。⑽从监理公司获取监理工作报告,工程款支付证书。⑾审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报告。
⑿承包方、发包方的开户银行查核资金收付情况,相关人员的银行储蓄帐户及信用卡帐户资金收付情况和资金流向。
⒀对发包方、承包方有关人员关于发票填开、资金收付、税款申报、有无开票收取手续费等制作询问笔录。
二、房地产行业
1、常见的涉税问题:
⑴销售开发产品收取的价款和价外费用未按规定入帐,隐匿收入。⑵开发产品完工前取得的预售收入未按规定申报纳税,产品完工后未按规定及时结转收入。
⑶以银行按揭方式销售开发产品收取的价款未按规定结转收入。⑷发生视同销售行为,未按规定申报纳税。⑸虚列拆迁补偿费,虚增成本。
⑹签订虚假合同、协议,虚列、多列或重复列支成本费用。⑺取得不符合规定的发票入帐,多列成本费用。⑻混淆成本核算对象,未按配比原则结转产品成本。⑼将资本性支出直接列入当期成本,减少应纳税所得额。⑽扩大期间费用列支范围及标准,减少应纳税所得额。
2、稽查取证要点:
⑴了解单位经营情况,纳税申报情况,纳税评估情况。
⑵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项目立项书、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规划设计平面图、建安合同、监理公司验收证明、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工程决算书、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房屋测绘报告。
⑶房屋销售合同、销售发票、收款收据等资料,有中介服务机构的,取得代理销售合同及销售明细表。
⑷动迁房屋调换协议书或回迁安置协议书。
⑸会计报表、帐簿、记帐凭证的取证,诸如对预收帐款、其他应付款、其他应收款、应付帐款、工程成本、银行存款等的取证。⑹代收代付费用的收支情况,有无租金收入
⑺对三项费用的审查。将广告费、业务宣传费、业务招待费的实际列支与计税基数对比;将利息支出中有无关联企业的利息支出人为扩大以及属于成本对象前发生的,是否计入开发成本
⑻纳税申报表及完税凭证。
⑼对照合同、协议、预决算和付款情况以及实地调查情况,对大额成本费用发票的开具时间、发票代码、发票号码、开票单位、开具项目及金额信息进行认真比对、分析。
⑽注意开发成本、开发产品、主营业务成本、固定资产等科目审核,是否将有偿转让、自用的配套设施、出租房的开发成本计入可售房屋开发成本。
⑾各类登记证照如工商登记、税务登记证,银行帐号、机构代码、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等相关人员的身份证明。
⑿楼盘开发情况,项目结构情况,总体了解门面房、商品住房、车库情况 ⒀房屋结构构造及建造情况。⒁房屋出租、配套工程情况。⒂有无精装房情况。⒃按揭银行贷款发放情况。
⒄必要时候,以合法程序调企业、销售、财务主要负责人等相关人员的个人银行储蓄帐户、信用卡信息。
⒅建筑施工企业、材料供应商的资金流向。
如房产局的产权过户情况,监理公司的监理验收情况,建设局工程造价情况等。
⒆询问笔录。
三、服务及娱乐业
1、常见的涉税问题: ⑴不计或少计营业收入
⑵设立帐外帐,隐匿部分营业收入。⑶混淆经营收入,套用低档税率。
⑷会员费收入、佣金、返利等返利收入不入帐或记入往来帐户,不申报纳税。⑸不按规定使用发票,混淆或少计收入。
⑹随意扩大营业税扣除项目,少申报缴纳相关税费。⑺以营业款抵顶费用及往来款,少申报营业收入。⑻利用相关凭证虚列成本和费用。⑼未足额扣缴个人所得税。
2、稽查取证要点:
⑴企业基本情况,税收缴纳情况,销售利润率、成本利润率情况,纳税评估情况。
⑵稽查对象经营服务项目、业务流程和经营能力。
⑶获取现场证据。主要对收银台、财务室、仓库同步调查进行。
⑷营业执照、工商登记、税务登记证、银行帐号、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身份证明
⑸承包合同、租赁合同、装修合同等各类合同③财务会计报表、纳税申报表、税收完税凭证等资料
⑹服务行业电算化水平较高,电子证据的取证比较重要 ⑺发票及发票领购簿,收款收据
⑻有关主营业务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的列支、应付帐款、预收帐款帐户的往来情况
⑼现金日记帐、银行存款帐户、营业日报表
⑽人事部门资料及相关考勤记录,核实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及工资列支情况。⑾银行及相关业务单位的资金往来情况的单据。⑿询问笔录。
第二篇:浅谈如何进行税务稽查案件取证
文章标题:浅谈如何进行税务稽查案件取证
所谓收集证据,是指法定的机关和人员,依照法律程序,发现证据、提取证据,并将证据予以固定的诉讼活动。
税务稽查机构要正确查处涉税违法行为,首先必须查明纳税人违反税收法律、法规的事实。在稽查工作中,大多涉税违法行为都是在税务稽查机构立案以前发生的,对于整个涉税违法行为的发
生和发展,在稽查初期,稽查人员并不是对整个案情十分了解。因此,要查清案件事实,一方面要对纳税人账务资料进行细致检查,并对案件所涉及人员依法询问,另一方面针对该纳税人生产、销售等环节认真分析,发现其疏漏,并展开细致的调查研究,广泛收集与案件有联系的,能够反映案件真实情况的各种证据。只有掌握了充分的证据,并对其进行科学分析和综合研究,才能查明稽查案件的事实真相,对稽查案件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并依法做出处理。
一、取证的步骤
收集证据工作通常包括发现证据和取得证据两个方面。发现证据,是指利用合法手段和方法索取能够证明稽查案件真实情况的事实材料,是证据收集的首要任务,因为只有发现了证据,进而才能取得证据。发现证据在稽查案件查处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涉税违法案件的情况非常复杂,许多证据是不易发现的,因为涉税违法犯罪分子为了逃避惩罚,其在实施涉税违法行为时,大多采用隐蔽的形式和狡猾的手段进行。在实施违法行为后,往往又利用伪造或虚假的财务资料,千方百计地掩盖其罪行,力图迷惑、欺骗税务机关。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反映其实施涉税违法行为的证据也会发生变化,如第二套账的转移或残缺不全,甚至有被销毁的可能,需外调的与该纳税企业有业务往来的其他公司也存在注销、失控的可能。知情人也可能因时间久远而记忆不清,不能准确提供情况,或者因心存顾虑,不敢如实地反映案情。诸如这些情况,都给发现证据工作带来一定困难。但是,只要涉税违法犯罪分子实施了违法行为,不论他如何狡猾、诡秘、善于伪装,总会在作案过程中留下有关犯罪活动的痕迹、物品和线索。尽管发现证据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只要稽查人员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采取正确的方法,依靠群众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就一定能够发现证据。
取得证据,是在发现证据之后予以提取的活动,发现证据是一项重要任务,取得证据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稽查人员在稽查中发现了证据,必须采取一定的方法把它提取出来,以便向当事人展示和审理部门的审核。同时,某个被发现的事实材料能否作为证据,还必须和其他证据相比较,进行综合分析与判断,提取证据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既包括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如运用化学、物理学等方法,也包括使用传统的方法,如笔录、绘图、复印等。不论采取何种方法提取证据,都要保持其原状和真实性,防止因提取而发生变化。总之,要尽可能使取得的证据与被发现的证据保持一致。
对于收集的证据,应当妥善保管,使其不受损毁,以便分析研究,作为稽查案件处理的依据,如果对收集到的证据不加以妥善保管,随意使用,以致发生变化,影响对稽查案件做出正确判断与处理。因而,妥善保管证据也是收集证据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税务稽查取证的原则
税务稽查机构收集证据是从事稽查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保证其顺利进行和取得成效,为正确处理稽查案件提供可靠的依据,必须遵循以下两个方面原则:
(1)严格按照法定的程序进行。
稽查人员为了发现和取得证据所进行的检查活动,是否遵循一定的程序,不仅关系到能否收集到确凿充分的证据,而且关系到证据是否合法、有效以及纳税人的权利是否得到保障。为了保证一切与稽查案件有关或了解涉税案情的当事人、证人,有客观、充分地提供证据的条件,防止可能出现的偏差和错误,使收集证据工作能够有效地进行,我国《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就收集证据的具体行为规定了方式、方法。例如,《刑事诉讼法》规定:侦查中讯问犯罪嫌疑人,必须由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的侦查人员负责进行,而且侦查人员不得少于两人;询问证人应当个别进行,还应告知他应当如实地提供证据、证言以及有意作伪证、假证或者隐匿罪证要负的法律责任;侦查人员执行勘验检查,必须持所在机关的证明文件,检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工作人员和医师进行;严禁司法人员刑讯逼供和使用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方法非法收集证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勘验物证或现场,勘验人员必须出示证件,邀请当地基层组织或者当事人所在单位派人参加。对勘验情况和结果应当制作笔录,并由勘验人、当事人、被邀请参加人签名或者盖章。
《行政诉讼法》对一些收集证据具体方式和方法也有规定。例如,该法第35条规定:“在诉讼过程中,人民法院认为对专门性问题需要鉴定的,应当交由法定鉴定部门鉴定;没有法定鉴定部门的,由人民法院指定的鉴定部门鉴定。
”因此,在税务稽查取证过程中,必须参照上述规定展开收集证据工作。
为了保证税务稽查人员能够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证据,《税务稽查工作规程》第22条至第25条也对税务稽查如何规范、合法地展开取证工作做出了明确规定,并对采取非法方式所收集到的证据,规定了不能作为定案依据。这对促进稽查人员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证据,无疑具有重大的作用。
(2)依靠群众的原则。
无论稽查案件当事人如何狡猾,只要其实施了涉税违法行为,总会留下一些线索和证据,难免被周围群众直接或间接地察觉和了解,因此在收集证据过程中,必须贯彻群众路线,相信和依靠群众。稽查人员要深人群众调查访问,注意发现知情人,就能较容易地收集到确凿充分的证据。
依靠群众收集证据原则,也是法律所明确要求的,我国《宪法》第27条第2款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收集证据是税务机关行使职权的一项重要工作,自然应当严格遵守《宪法》的规定,坚持依靠群众。除《宪法》外,《刑事诉讼法》第43条还规定:“必须保证一切与案件有关或者了解案情的公民,有客观地充分地提供证据的条件,除特殊情况外,并且可吸收他们协助调查。”
稽查人员深入群众调查,收集证据,必须具有群众观点和虚心态度。只有尊重群众,虚心向群众求教才能取得群众的信任,群众才能提供线索和有关证据,愿意讲出自己所知道的与案件有关的真实情况,积极协助稽查人员做好收集证据工作。实践中被调查人的情况很复杂。有的怕打击报复,不敢大胆提供情况,还有的大多数知情人是当事人的雇员,往往顾虑很多,不愿讲出真实情况。因此,稽查人员应善于根据不同对象,有的放矢地宣传法律和税收政策,讲究工作方法,以便使收集证据的工作取得成效。
三、稽查案件取证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实践证明,在进行税务稽查时,首先要做好被查对象的企业基础资料的取证,包括:纳税人自然情况明细表,所检查的会计资料即企业年报、纳税申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全库存商品盘点表等。通过对企业基础资料的取证,可以对所查对象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及时调整稽查方向、重点,也可以通过对报表的勾稽关系的分析,发现问题及线索。其次,应重点围绕对所发现问题的具体账册、凭证、报表及相关资料的取证。与此同时,稽查人员在取得上述证据过程中还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取证工作必须及时。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证据,都是事实,要由一定的物品、痕迹或者人的语言文字表现出来。一般来讲,涉税违法案件的查处时间与当事人违法的时间间隔较长,不像刑事案件,一旦有案件发生,司法机关就能立即发现并展开调查。而且大多涉税违法案件当事人为了逃避承担法律责任,总想方设法隐匿或毁掉一些对自己不利的证据,企图利用虚假的账务资料迷惑稽查人员。因此要求稽查人员在检查过程中必须及时收集证据,以防能够证明稽查案件真实情况的物品和痕迹以及账务资料发生变化或者消失。
(2)取证必须客观、全面。为了查明稽查案件的真实情况,认识稽查案件的本来面目,稽查人员在收集证据时,必须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客观存在的证据,不能加以夸大或缩小,也不能用主观想象代替客观事实,按照主观设想的思想去收集证据,更不能弄虚作假,歪曲事实,制造假证据。否则,收集到的证据不真实全面,不仅证明不了案件全貌,而且如果以这样的证据定案,极有可能造成错案,无法保证纳税人合法权益。
全面地收集证据,是查明稽查案件真实情况的基础工作和十分重要的要求。就涉税违法案件而言,只有全面、客观地收集证据,才能查明涉税违法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动机、目的、手段、方法、过程、危害后果,谁是主要犯罪嫌疑人;才能据以正确认定是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是共同犯罪还是个人犯罪;以及稽在案件当事人是否应负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和《税务稽查工作规程》的有关规定,稽查人员在收集证据日寸必须防止先入为主的思想,不能只注意收集证明纳税人有罪和罪重的证据,而不注意收集其罪轻或无罪的证据;也不能因只注意收集加重被查对象罪责的证据,而不注意收集有关从轻或减轻纳税人处罚的证据。只有全面、客观地收集证据,取得正反两方面的证据材料,才能了解稽查案件真实的各个方面和全貌,为正确处理稽查案件奠定基础。
(3)取证工作必须深入、细致。纳税人实施涉税违法行为后,往往会利用虚假的财务资料,混淆是非,迷惑视听。而在对单位其他的财务、销售、库管人员询问时,由于出于某种考虑,常常只提供有利于本单位的证据,隐匿于己不利的证据。所以,稽查人员不能被表面现象迷惑,必须到企业生产经营一线,深人群众,收集那些不易发现或未被纳入正常财务核算的资料证据,以便查清纳税人是否严格按照税收法律、法规申报纳税。
收集证据必须细致,要注意从纳税人生产、销售等环节查找线索,不能放过疑点,决不能走马观花,马虎从事,实践经验证明,如果收集证据不深入、细致,往往会漏掉重要线索和证据,给稽查案件查处工作带来不必要的困难。
(4)取证必须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为了准确地查明稽查案件事实,现在应当特别强调运用科学知识和先进的技术设备去发现和固定证据。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已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目前,利用科学技术手段从事涉税违法行为的案件时有发生,例如,利用激光照排技术伪造增值税专用发票和私刻税务、海关、银行印章,利用科技手段篡改防伪税控设备等等。因此,为了破获涉税违法案件,查清纳税人涉税违法行为,必然要求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去发现和收集证据。同时,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为稽查人员查明和杜绝涉税违法行为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四、稽查取证时应注意事项
(1)稽查人员在调查取证时,需要取得证据原件的应向当事人外具提取证据通知书及提取证据专用清单;不能取得原件的,可以复印、复制或照相,但必须注明原件的保存单位(个人)和出处,由原件保存单位和个人签注“与原件核对无误,原件存我单位”字样,并由其签字或押印。
(2)对原始凭证、单据、账簿进行取证时,应完整复印原件,注明什么账簿,并在复印件上由经办人写明“此复印件共计多少页,与原件一致,原件存我单位XX处”并签字,然后由单位加盖公章,并加盖骑缝章。重要证据需做专项询问以固定证据。对账册中的重要数据,应在账册前另附说明,特别是相关数据,应注明“此数据反映我单位某某问题,数字准确,属实”,由具体经办人签字并加盖公章。主要取证人应签名在前。签字、盖章时要注意位置的合理性,以确保资料装订的完整性。对于摘抄、统计数据,应由被查单位注“此数据摘抄或统计于我单位某某账册,摘抄或统计数字属实”,由具体经办人签字并加盖公章。
(3)在对“视听材料”取证时,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一条第一款第三项的规定进行,并符合以下要求:①提供有关资料的原始载体,提供原始载体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供复制件;②注明制作方法、制作时间、制作人和证明对象等;③声音资料应当附有该声音内容的文字记录。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刑事案件程序的具体规定》中的规定:“制作书证的副本、复制件、拍摄物证的照片、录像以及对有关证据录音时,制作人不得少于两人。提供书证的副本、复制件及照片、音像制品应附有关制作过程的文字说明。”
(4)在对“证人证言”取证时,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一条第一款第四项的规定进行:①写明证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等基本情况;②有证人的签名,不能签名的,应当以盖章或押印等方式证明;③注明出具日期;④附有居民身份证复印件等证明证人身份的文件。
(5)对取证票据中已经证实为伪造、变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抵扣联,因需要作为证据使用,由实施稽查人员依据《鉴定结论》制作《提取证据通知书》及《提取证据专用清单》,同时将上述发票复印件一并送达原单位办理相关手续。若纳税人不慎将已抵扣的伪造、变造发票抵扣联丢失,可提取其记账联。
(6)对取证票据中已经证实为接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抵扣联,因需要作为证据使用,由实施稽查人员制作《提取证据通知书》及《提取证据专用清单》,同时将上述发票复印件一并送达原单位办理相关手续。若纳税人不慎将已抵扣的伪造、变造发票抵扣联丢失,可提取其记账联。
《浅谈如何进行税务稽查案件取证》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浅谈如何进行税务稽查案件取证。
第三篇:个人所得税稽查方法
个人所得税稽查方法题目
一、判断题
1.在计算居住天数时,对在一个纳税中一次不超过30日或者多次累计不超过183日的离境视为临时离境,不扣减其在华居住天数。(×)
2.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是居住一年以上五年以下的个人,其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经国家税务总局批准,可以只就由中国境内公司、企业以及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支付的部分缴纳个人所得税(×)
3.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的个人,不属于个人所得税纳税人(×)4.检查居民纳税人在境内、外取得的所得是否履行纳税义务时,需要通过与国际税收管理部门进行情报交换,调查其在境外取得所得的情况,核对其境内、外取得所得的申报资料(∨)
5.个人所得税只能以支付所得的单位为扣缴义务人。扣缴义务人可以按照国家规定办理全员差额扣缴申报。(×)
6.个体工商户从联营企业分回的利润应按照“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申报(×)
7.若作者将自己的文字作品手稿原件或复印件公开竞价拍卖而取得的所得,属于转让个人著作的使用权(∨)
8.某企业2007年6月在计提李东风的工资3000元时,对应代扣的个人所得税税额作了这样的账务处理:借记成本费用类账户3000元,贷记“应付工资”2885元,贷记“应交税金——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115”。企业的账务处理是正确的。(×)
9.检查员工薪酬发放明细表,核实有无提高住房公积金计算比例增加扣除额或变相为员工增加薪酬的问题(∨)
10.纳税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应并入取得当月的工资、薪金所得中合并计算纳税(×)
11.从雇佣单位和派遣单位分别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可分别扣除费用确认所得再合并纳税(×)
12.甲某转让住房征收个人所得税时,从住房转让收入中减除的合理费用包括纳税人实际支付的全部住房装修费用(有发票)。(×)
13.员工在行权日之前将股票期权转让的,以股票期权的转让净收入,作为工资薪金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14.员工因拥有股权而参与企业税后利润分配取得的所得,应按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适用的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15.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而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
二、单选题
1.我国对自然人居民和非居民纳税人的划分标准是(D)。A.习惯性住所标准 B.时间标准
C.永久性住所标准 D.习惯性住所和时间标准
2.在我国境内无住所,但居住满1年而未超过5年的个人,适用个人所得税的规定是(C)。
A.应就来源于中国境内外所得纳税 B.仅就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纳税
C.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工作期间取得的中国境内企业或个人雇主支付和由中国境外企业或个人雇主支付的工资、薪金纳税 D.不负有纳税义务
3.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若在中国连续或累计居住不到(A)天内(无税收协定国家居民),其境内工作期间的所得由中国境内雇主支付的应缴个人所得税,境外支付的则免交 A 90 B 183 C 60 D 360 4.通过检查员工薪酬发放花名册、签订的劳动用工合同和在社保机构缴纳养老保险金的人员名册等相关资料,核实个人的所得属于(A)A劳务报酬所得还是工资、薪金所得 B劳务报酬所得还是股息所得 C生产经营所得还是工资、薪金所得 D承包所得还是工资、薪金所得
5.对照(A),检查“应付职工薪酬”账户、员工薪酬发放表等,核实个体工商户业主的工资发放情况,确认发放的业主工资是否按规定做了纳税调整。A《个人所得税扣缴情况报告表》 B《利润分配表》 C《用人合同》 D《成本费用明细表》
6.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的收入总额,减除(D)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A实际生产支出和月2000元的必要费用 B实际生产支出和月1600元的必要费用 C实际生产支出 D月2000元的必要费用
7.根据个人所得税政策的有关规定,下列列举的各项收入中应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是(C)。
A.误餐补助 B.个人举报税收违法行为而获得的奖金 C.“内退”工资 D.按国家统一规定领取的退休工资
8.某税务局在检查甲企业的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情况时发现,企业将个人的下里项目作免税项目申报了,您认为正确的是(D)A企业管理层个人因经营业绩突出获得的政府一次性奖励
B企业工会组织用工会经费为员工发放人人有份的实物福利或以“困难补助”名义发放福利
C中国公民出差取得的补贴 D按标准取得的职工安家费
9.在一个纳税内,对每一个纳税人取得一次性奖金分摊到全年并按月单独计算纳税的办法允许采用(C)。A实际次数 B两次 C一次 D 0次
10.企业将下列行业的个人所得税的工薪所得实行年薪制采取“按年计算分期预缴“办法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您认为错误的是(D)A采掘业 B远洋运输业 C远洋捕捞业 D内河运输企业
11.个人认购股票等有价证券,因其受雇期间的表现或业绩,从企业实际支付的股票等有价证券的认购价格低于当期发行价格或市场价格的差额,属于该个人的的(D),在雇员实际认购股票等有价证券时计税。A劳务所得 B红利所得 C 股权转让所得 D工资、薪金所得
12.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而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按工薪所得计算,可除以实际工作年限计算,但最长不得超过(D)年。A 3 B 5 C 10 D 12
三、多选题
1.个人所得税居民纳税人与非居民纳税人的判定标准有(AB)。A.时间标准 B.住所标准 c.公民标准 D.经营、工作地标准 2.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包括(ACD)。A.提供专利权取得的所得 B.提供稿件取得的稿酬所得
C.文字作品手稿原件公开拍卖取得的所得 D.提供非专利技术的所得
3.对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人的检查中,最常见的问题(ABC)A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划分不清。B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义务划分不清。C年收入超过12万元的纳税人未办理纳税申报。D 应税项目划分不清
4.对在中国境内任职的外籍人员进行检查,应重点检查的项目有(ABCD)等。A其与任职单位签署的合同 B薪酬发放资料 C对照个人护照记录
D到进出境机关核实了解进出境时间
5.通过检查企业(ABC)等账户,检查确认个人在一个纳税取得的各项所得汇总是否达到12万元以上,是否按规定进行申报。A“应付职工薪酬” B“应付利息” C“财务费用” D投资收益
6.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会计核算如下:扣税时,借记(ACD)等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科目。A应付职工薪酬 B管理费用 C应付股息 D利润分配
7.检查(ABC)等明细帐,核查企业是否有支付给临时外聘等人员的支付按规定履行代扣税款义务。
A“生产成本” B“管理费用” C“产品销售费用” D“应付股息”
8.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征税范围的检查,应主要审核(AB)A一是审查被承包、承租企业的工商登记执照的性质 B二是审查承包(租)人与发包(出租)方签订的承包(租)合同 C三是审查承包(租)人与发包(出租)方的关系
D四是审查承包(租)人与发包(出租)方双方的进行项目
9.工资、薪金所得少申报缴纳工人所得税最常见的问题有(ABCD)
A少报、瞒报职工薪酬或虚增人数分解薪酬。B自行扩大工资、薪金所得的税前扣除项目。C从两处或两处以上取得收入未合并纳税。D将境外工资、薪金所得不申报
10.检查工资薪金所得是否正确,主要检查方法有(ABCD)
A通过调查人力资源信息资料、签署的劳动合同,社会保险机构的劳动保险等信息,检查职工人数是否正确
B检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账户,检查工资金额是否正确 C工资、薪金总额与“工资结算单”工资总额,审查企业是否将相关补贴计入工资薪金。
D通过函证、协查方式检查员工的多处工资、薪金所得,是否仅就一处所得申报 或重复扣除税前扣除项目
11.个体工商户对所得税涉税最常见的问题有(ABCD)A虚列成本,成本费用的发生额超标准部分未作调整。B家庭费用支出与企业费用支出混淆,多计、多转成本。C个体工商户业主将本人的工资在税前扣除。
D投资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应纳税所得额计算不正确。
12.对承包、承租经营项目的检查,应重点检查(ABCD)等方面
A审查承包、承租经营合同(协议),调查承包人、承租人对企业经营成果的分配比例、分配方式、分配时间等内容
B审查企业“应付职工薪酬”、“管理费用”、“应付利润”等账户及“工资结算表”,审核工薪收入是否并入收入总额
C审查“其他应收款”或“其他应付款”等往来账户,检查是否存在将承包、承租利润长期挂账的行为
D检查实际承包、承租经营期,分析是否存在故意多扣费用,减少应纳税所得。13.按照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规定,下列纳税人中应当按照规定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的有(ACD)。A.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个人
B.在中国境内既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又取得劳务报酬所得的个人 C.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个人 D.个体工商户
四、辨析题
1.扣缴义务人应按规定代扣税款,但代扣的税款可以自行确定期限解缴入库。答:错。扣缴义务人应按规定代扣税款,并将代扣的税款按规定期限解缴入库 2.检查扣缴义务人是否依法正确计算代缴了个人所得税,只检查员工薪酬收入明细表即可。
答:错。应检查企业“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明细账户、员工薪酬收入明细表和《个人所得税扣缴情况报告表》及完税证或缴款书,查看账表数额是否相符,代扣税款是否正确、完整,是否按规定期限解缴税款。
3.对企业在产品发布会、总结会议、业务往来等活动中向有关人员发放的赠品、纪念品等不属于个人所得税征税范围,不应代扣个人所得税。
答:错。对企业在产品发布会、总结会议、业务往来等活动中向有关人员发放的赠品、纪念品等应按照其他所得代扣个人所得税
4.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答:错。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用),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的部分按照有关规定,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但个人领取一次性补偿收入时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的比例实际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费、基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可以在计征其一次性补偿收入的个人所得税时予以扣除。
5.税务机关在检查时发现,纳税人个人将行权后的股票再转让时获得的高于购买日公平市场价的差额按免税项目规定申报了个人所得税。
答:错。员工将行权后的股票再转让时获得的高于购买日公平市场价的差额,是因个人在证券二级市场上转让股票等有价证券而获得的所得,应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适用的征免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即:转让境内公司的,暂免税,转让境外公司的,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适用规定申报纳税。
6.张某由一中方企业派往国内一外商投资企业工作,派遣单位和雇佣单位每月分别支付该人工资1800元和2500元,张某2007年每月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为155元。答:错。纳税人分别从雇佣单位和派遣单位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由雇佣单位在支付工资、薪金时,按税法规定减除费用,计算扣缴个人所得税;派遣单位支付的工资、薪金不再减除费用,以支付全额直接确定适用税率,计算扣缴个人所得税。所以张某2007年每月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为220元。
7.王某2008年给一家酒店装修,装修完毕共获得劳务报酬所得30000元,其中包括设计费8000元,装修费22000元,则王某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为4800元。答:错。王某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为5200元
8.王某(中国公民)纳税人为境内一企业员工并担任了该的董事会成员,2008年12月份从该企业取得的工资为1800元,奖金500元,又取得董事费收入1000元,则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为55元。
答:错。个人由于担任董事职务所取得的董事费收入,属于劳务报酬所得,按劳务报酬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但是对于本企业的职工或高级管理人员同时兼任本企业董事所取得的董事费,应与其当月工资、薪金合并,按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王某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为105元。
9.2008年,张某月工资2000元,2008年1月,单位根据年终考评情况,对张某增发一个月工资2000元,请计算张某2008年1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40元。答:错。因张某工资已超过了1600元,因此,单位加发的2000元工资应单独作为一月工资不扣除任何费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其计算过程如下:
① 1月工资、薪金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 2000-1600=400(元)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400×5%-0=20(元)
② “双薪”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 2000×10%-25=175(元)
因此,张某2008年1月份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 175+20=195(元)10.李某职工2008年2月被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一次性取得经济补偿金80000元,该职工在此单位工作时间为8年(2007年全省职工平均工资为14063元),该单位未替其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答:错。
分析:第一、首先计算出个人的月工资收入(视为月收入)月工资收入:
(80000-14063×3)÷8=4726.38(元)第二、计算当月的个人所得税 月应纳税额:
(4726.38-1600)×15%-125=343.9(元)
第三、该职工工作8年(视为8个月)应纳的个人所得税款为: 应纳税款=343.9×8=2751.2(元)
第四篇:谈话取证的方法
与被调查人正面谈话取证的主要方法
与被调查人正面谈话取证的准备 与违纪违法人员的正面谈话取证,是案件检查工作 的重要内容,是提取言词证据的关键环节,需要精心准备。充分细致的准备工作是保证谈话取证顺 利的重要前提。通常,被调查人涉嫌违犯党纪政纪,还 可能被采取组织措施,处于被动地位。办案人员已初步 了解违纪事实的真相,掌握了部分证据,还可以利用组 织措施配合谈话取证工作,处于主动地位,占有明显的 优势。但是,如果办案人员事先没有做充分的准备,谈 话时就抓不住要领,击不中要害,就难以制服被调查 人。特别是对那些违纪违法问题严重的和有反调查经验 的被调查人,如果缺乏充分的准备,就很难让其开口讲 出全部违纪违法事实。因此,与被调查人正面谈话前,办案人员要精心做好准备。
(一)正确认识正面谈话工作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为了保证谈话取证的顺利进行,办案人员首先应当 正确认识与被调查人开展正面谈话工作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1有利条件:(1)被调查人处于被审查的地位,政治上孤立,道义上失助,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精神上处于劣势。(2)被调查人可能被采取“两规”、“两指”措 施,被采取措施后,因不知道纪检监察机关是如何破获 该案,掌握其多少违纪违法证据等情况,被调查人的思 想始终处于被动、猜疑、动摇状态之中,从而有利于办 案人员分析研究被调查人的心理,制定正确的谈话策略 和方法,促使被调查人交代违纪违法事实。(3)办案人员己掌握了被调查人一定的违纪违法 证据材料,谈话时有基础支撑。纪检监察机关在与被调 查人正式谈话取证之前,一般都已经掌握了被调查人的 一部分或大部分违纪违法事实证据,这是制定谈话策略 和揭露其全部违纪违法事实的基础依据。(4)有党的领导和群众的支持。纪检监察机关依 靠党的领导和群众的支持,可以组织协调各有关部门,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和办法,在谈话过程中不断提取新的 外围证据,不断揭露和证实被调查人违纪违法问题,突 破其思想防线。
2.不利因素:(1)正面与被调查人谈话取证具有尖锐的冲突性。由于谈话取证的最终结果关系到被调查人的前途和命 运,因此在谈话过程中,被调查人为了逃避党纪政纪的 处分,总是千方百计进行狡辩抵赖。他们能不交代就不 交代,能交代一个违纪事实就只交代一个,而不会主动 交代两个;能交代部分违纪事实就只交代部分的,而不 会主动交代全部违纪事实,不肯轻易就范。(2)有些被调查人反调查伎俩多。纪检监察机关 的调查对象绝大多数都是党员领导干部,有的还是高级 领导干部,他们对党的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都很熟 悉,特别是一些接触过纪检监察工作或政法工作的被调 查人反调查伎俩更多,这些被调查人在正式谈话前就已 经做好了反调查准备,给谈话工作设置了种种障碍。(3)有些被调查人有严重的对立情绪。对自己前 途命运的担忧,对法律政策的误解等等,都会促使被调 查人在谈话过程中与谈话人产生严重的对立情绪。这种 对立情绪的存在,往往会使被调查人不愿意交代或者不 愿如实交代违纪违法事实,使谈话陷入僵局。(4)有些案件的外围证据材料不确实、不充分。与被调查人正面谈话取证之前,纪检监察机关一般都已 经掌握有一定的证据材料,但在有些案件中,这些证据 材料还不够确实或不够充分,而谈话又要在这种情况下 开始进行,这元疑会给谈话取证带来一定的困难。正确认识谈话中的有利条件,有助于增强办案人员攻破被调查人的信心和决心;而充分认识谈话取证中的 不利因素,则有利于办案人员克服盲目乐观的思想,从 心理上和措施上过细地做好克服困难的准备。
(二)认真做好谈话前的工作力量和基础材料准备 由于与被调查人进行正面谈话取证具有尖锐的冲突 性,办案人员必须认真做好谈话前的思想和材料准备。办案人员应该牢固树立“必须先胜之而后求谈,决不 先谈之而后求胜”的观念。充分做好谈话前的准备工 作,牢牢掌握谈话的主动权,抓住案件的关键环节和重 点问题进行谈话,确保谈话效果。
1组织最佳的谈话工作力量。纪检监察机关应该 根据案件的性质、难易程度和被调查人的人数、个人经 历和个性特点、认识错误的态度以及其他具体情况,指 派相应能够胜任正面谈话工作的办案人员负责案件的谈 话工作。谈话过程中,要实行专人负责制,不要在谈话 过程中随意更换谈话人员,以确保谈话成功。对于案情 复杂、疑难的重大案件或特大案件,应当配备经验丰富 的谈话工作力量。对于涉案人数较多的案件,应当合理 安排谈话人员,统一指挥,互相协调,以利于及时从被 调查人的交代中发现疑点,利用矛盾,打开缺口,迅速 查明案情。
2.全面熟悉和掌握案件情况。熟悉案情是谈话准 备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要做到全面熟悉己掌握的案件 情况和每一个违纪问题证据,了解和熟悉违纪问题的具 体情节,了解和熟悉每个违纪问题发生的背景和原因。
案情如涉及到专门技术知识,还应请具备专门知识的专 家指导协助。对于证据,不仅要审查证据本身的可靠 性,还应了解取证方式及证据来源等情况。
3.研究被调查人的基本情况。正面谈话前,谈话 人对被调查人的基本情况,应当进行认真的专门研究。一是研究被调查人的自然情况。包括他们的个人经历、先后担任的职务、社会关系等等。掌握这些信息有利于 在谈话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发问和交谈。这些工作可以在 谈话开始前通过询问获取,但最好还要通过其他渠道印 证。二是研究被调查人的个性特点。包括研究被调查人 的性格、兴趣、能力和气质等基本心理特点。个性特点 是他们在长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因不同的家庭环 境、社会环境影响逐渐形成的。了解和掌握被调查人的 个性特点,有助于选择恰当的谈话策略,处理好与被调 查人的关系,创造有利于谈话的气氛。三是研究被调查 人的心理状态。通常被调查人的心理状态有以下几种不 同的情况:有的有悔过自新的愿望,因而愿意主动坦白 交代违纪事实;有的存在畏罪心理,对现行政策、纪律 条例存有疑虑或误解,不敢主动彻底交代违纪事实;有 的自知违纪违法问题特别严重,产生绝望心理,以致负 隅顽抗,拒不承认等。对不同心理状态的人,准备不同 的谈话方式和方法。
4.制订谈话计划。与被调查人的正面谈话必须有 计划地进行。谈话计划的内容应该包括:简要的案情,谈话的目的要求,谈话的重点、方法和步骤;根据谈话的目的,提出需要查清的具体问题,分析被调查人可能 的几种回答并提出具体的对策;预计什么情况下使用何 种证据,明确使用证据的顺序和策略方法;明确哪些问 题尚需要采取其他措施调查取证等等。谈话计划的具体 内容和要求,因案件不同而不尽相同。谈话计划应当有 一定的灵活性,能够最大限度地适应谈话过程中可能发 生的意外情况。
5.证据及有关资料的准备。办案人员在找谈话对 象进行正面谈话前,应对已收集的材料进行必要的归纳 总结,要使用的证据必须是依纪依法提取且具有证明力 的证据。对谈话中要用到的材料,必须细读和背熟,要 避免在谈话过程中再拿出群众的反映信和以前收集的材 料来阅读。
二、选择谈话突破口的主要方法
(一)谈话突破口的概念
谈话突破口,是指在与被调查人正面谈话取证工作 中,具有关键意义而又易于攻破的薄弱环节或薄弱对象。
所谓薄弱环节,一是指被调查人多项违纪事实中比 较容易攻破的某一项错误事实;二是指违纪事实中比较 容易突破的关键性情节(如相关的时间、地点、人物、违纪方式等);三是指被调查人心理方面比较容易攻破 的心理弱项。这三层含义都强调必须具有关键性,即对 全案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局的作用被调查人交代了这 一事实或情节,或此项心理弱点被攻破,就会在其整体防御体系中形成一个缺口,导致其整个防御体系动摇甚 至崩溃,为迅速查清全案创造良好的条件。所谓薄弱对象,是指共同违纪违法案件的多个被调 查人中,较为脆弱,易于突破,又对全案有突破作用的 被调查人。
(二)正面谈话突破情节和突破人的选择 在谈话中,要使被调查人从不认错转变为承认错 误,从不如实供述到如实供述,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谈话 突破情节和突破人选择得是否准确。突破情节选得准,能迅速攻破被调查人的防线,取得势如破竹的效果。突 破情节选不准,会出现旷日持久、突破不了案情的被动 局面。突破人选得准,就能在短期撕开口子,突破共同 违纪违法案件。
1从违纪事实和情节及被调查人相关的心理中选 择突破情节。一个被调查人也许有多项违纪事实,一项 违纪事实又由许多个情节构成,要使被调查人承认错误 并作出如实供述,必须认真研究证据材料,认真研究被 调查人的心理状况,找出一项或几项易于突破的关键情 节进行突破。选择突破情节的原则应当是:谈话人员认 为最有把握的,而且在突破后能有全局效应的问题情 节。具体来说,应从下列六个方面去考虑和选择:(1)证据比较确实、充分的违纪违法事实或情节;(2)与主要违纪违法事实有关联的事实或情节;(3)较为公开暴露的违纪违法事实或情节;(4)被调 查人防备薄弱的违纪违法事实或情节;(5)能触发被调查人心理向良性转变的事实或道理;(6)被调查人 为掩盖违纪违法事实而暴露的矛盾J心态O 2.从共同违纪人中选择突破人。对共同违纪案件 进行调查,不要对所有被调查人平均使用力量,尤其是 被调查人较多的案件中,应寻找选择重点突破的被调查 人,以推动全案的谈话审查工作进展。从共同违纪人中 选择谈话突破人的考虑范围是:(1)已经掌握其违纪 事实且证据材料较为确实、充分的被调查人;(2)对 全案或主要违纪人情况,或某一项重大违纪事实了解较 多的被调查人;' 3)与主要违纪人或其他共同违纪人 有矛盾冲突的被调查人;(4)性格脆弱,或者是有悔 改和立功愿望的被调查人;(5)经验不足,或被胁迫 参加违纪违法的被调查人。
(三)选择和运用谈话突破口应注意的问题
1要根据案件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突破口。不 同案件具有不同的特点,其突破口的选择也不同。对违 反政治纪律的案件,首先要考虑消除不良的政治影响,围绕可能造成不良政治影响的有关问题,先行突破;对 有共同违纪人在逃的,应尽量选择与该在逃共同违纪人 有关的问题进行突破;对违纪事实明显,证据掌握充分 的案件,可采取开门见山、单刀直入的方法,直接提出 实质性的问题进行突破;对案情复杂,被调查人已经构筑较为完备的防御体系的案件,则宜抓住关键性问题,稳扎稳打,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外围到核心,逐步突破。
2.要认真研究被调查人的心理弱点。被调查人被 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检查后,随着地位的丧失,环境的改 变,对前途飞家庭的忧虑,极易形成紊乱复杂的心理现 象,同时也会进一步坚定其抗拒心理。有些被调查人将 逃脱党纪政纪处理寄托于订立了攻守同盟、外部的 “有效营救”、违纪违法证据已被处理等。认真研究被 调查人的心理弱点,消除其精神支柱和思想障碍,触动 其情感爆发点,就能从心理方面成功地进行突破。
3.要列出多种方案,全面衡量对比,从多个突破 口中择优选用。每个案件中能被选为突破口的事实和情 节有若干个,一定要列出多种方案,多方挑选,认真对 比,以获胜把握最大者为原则。突破口一经确定,要坚 定信心和决心,集中全力连续工作,进行突破,切忌举 棋不定,力求旗开得胜。
4.要充分估计被调查人可能使用的反谈话伎俩,制定有效的对策。要充分考虑到在实施谈话突破过程中,被调查人可能采取的狡辩与抵赖,制定好相应的揭 露飞批驳和瓦解其思想的对策,既要决心镇而不舍地进攻,力求一举顺利突破,又要选定一些备用突破点,在突破过程中,适当地调整,及时校正。通常,被调查人的反谈话的表现形式主要有:(1)干扰谈话人员的思维判断。被调查人常用凭 空捏造的虚假情节回答谈话人员的提问。有的承认违纪 违法过程,但把违纪违法责任推在与本案元关的人身 上;有的交代次要违纪违法事实,隐瞒重要违纪违法事实;有的用先承认后翻供等手法转移谈话人员的注意 力,影响情绪。
(2)回避正面问话。被调查人常用回避正面回答 问题,用反问回答提问,故意歪曲事实和提问的内容,用沉默不语等方法回避正面问话。
(3)刺探消息。被调查人常用先交代部分事实和 情节,观察谈话人员的反应,以决定是否继续交代和交 代到何种程度;故意作出错误陈述,即使谈话人员对其 进行纠正,但仍故意装聋作哑,以公开索要证据等方法 刺探消息。
三、正面谈话取证的策略
与被调查人正面谈话提取证言,是纪检监察机关查 办违纪违法案件中,斗智、斗勇的重要工作,既要向被 调查人讲政策、讲法律,又要向被调查人讲形势、讲利 害、指前景,有针对性地开展政策攻心,进行谈话突 破。办案实践中,一般采用四种策略与被调查人进行正 面谈话取证。
1.全面先底,找出破绽,从正面进行突破 办案人员与被调查人正面谈话之初,一般不要先暴 露谈话主题和我们掌握的证据,而是采用全面兜底的方 法,先向他们提出原则的谈话内容和纪律要求。然后,按工作、生活、人际交往等层面,循序渐进的与他们展 开交谈。可要求被调查人先从其党风廉政的全面情况谈起,从全部有密切交往的关系λ谈起,从个人兴趣爱好和家庭成员情况谈起,由浅入深飞由表及里飞循序渐进地讲有关情况。在谈话过程中,当我们掌握和发现的关 键问题、关键情节和关键人物的情况和线索浮现出来之 后,抓住不放,深问细抠,取得突破。
2.政策攻心、恩威并用,从政策、法律的角度 进行突破
对一些违纪违法问题线索清晰、具有一定外围证据 证明其有问题的被调查人,办案谈话人员应先对他们进 行形势教育、政策教育飞法律教育,晓以利害,指明出 路,促其心理防线动摇。然后,让他们抓住机遇交代自 己的违纪违法问题,可以要求他们集中精力交代某方面 问题,在他们交代的过程中,适时出示部分证据,并给 他们讲交代后的从宽政策,促使他们认为不说不行,说了对自己有好处,因而积极交代问题或证明有关情况,取得谈话突破。
3.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从情与理的角度进行 突破
对一些心理抗拒能力较强的被调查人,办案谈话人 员要注意研究他的心理弱项,研究他怕什么,担心什 么,先找准其感情上的薄弱点作为突破点。一般情况 下,被调查人在谈话中谈到和听到一些情况后,失声痛 哭或者烦躁不安,其感情突破点就会显现。然后,办案人员以父母、夫妻、子女、朋友之情动人,以国家、民 族、社会、家庭之理服人,以从轻、从宽的政策感召人,击垮被调查人心理防线,取得谈话突破。
4.顺藤摸瓜,投石问路,从逻辑合理的角度不 断逼近进行突破
对一些掌握其问题线索不多的被调查人或证人,办 案谈话人员要注意用漫谈的方式与其谈话,多角度迂回 地谈同一个问题,当他们在谈话中流露出一些问题线索 后,抓住不放,按照事物发展规律和逻辑关系,步步紧逼进行问话。促使让被调查人感到要自圆其说,还不能隐瞒真相和撒谎,不得不讲出一两个真实情况。然后,再对其进一步政策攻心,鼓励其交代全部问题,取得谈话突破。
第五篇:税务稽查电子证据现场取证流程
税务稽查电子证据现场取证流程
电子证据现场取证就是在案件现场发现、提取和封存与案件相关的电子证据及其他证据。现场取证必须保证及时性、真实性、完整性和合法性,即保证现场保护及时,保证电子证据的真实和完整,保证电子取证程序和过程的合法。电子证据包括可用作证据的计算机数据、存储媒介和电子设备。电子证据现场取证包括:①取证准备;②现场保护;③现场检查;④电子证据的提取和封存。
1、取证准备
取证准备是指为电子取证工作做好组织、人员和设备上的准备,制定周密、详细的取证行动方案,严格按取证行动方案执行,以确保取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①拟定周密、细致的《协助检查方案》
首先电子取证人员根据检查部门检查任务的要求,通过调阅被查对象的相关资料,初步了解被查对象的生产经营状况和财务会计制度,重点了解其信息化程度和会计电算化水平,有可能可先到企业经营所在地进行现场摸查,为拟定《协助检查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②落实技术检查人员职责
一般情况下,检查小组应指派两名以上稽查人员负责电子证据取证工作。对重大或者特别重大的案件,可由上级稽查局直接组织指挥电子证据取证工作。负责电子取证的稽查人员应具备电子取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地操作计算机设备,熟悉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在缺乏电子取证技术人员或者对电子取证技术要求较高的情况下,可临时聘请税务局内部信息技术人员或外部技术专家进行现场指导。
③准备取证设备
检查小组应根据实际需要配备足够数量的笔记本电脑、移动存储设备、网络连接线、光盘刻录机、可刻录光盘、封存包装物等电子取证装备。具备条件的检查小组还应携带摄影机和相机,对现场状况以及现场检查、提取电子数据、封存物品文件的关键步骤进行录像和拍照,并将录像带和照片编号封存。
④分配工作任务,明确工作重点
对每个检查人员进行明确分工和落实检查重点,每个检查人员根据工作部署,掌握自己重点监控的检查环节和检查工作。
2、现场保护
现场保护的目的是防止电子数据被删除、修改或转移,保证电子证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①到达检查现场后,电子取证人员应立即要求现场人员停止操作计算机,重点对财务部门主管、会计、出纳使用的计算机和数据库服务器实施监控。
②要防止现场人员将笔记本电脑、移动硬盘、U盘、软盘等可作移动存储用途的设备带离现场。对正在使用的移动存储设备,要求停止使用并保护好其中存储的电子数据。
③通过现场询问、观察网线布置、计算机网络设置和已安装程序等方式判断企业网络运行方式,重点查找数据库服务器,如发现要求立即断开网络连接,并用查账软件进行数据抽取。对因正常生产经营需要确实不能断开网络连接的服务器则需实时监控网络状态和其中存储的电子数据,防止企业人员从客户端进行数据的删除、修改和转移操作。
3、现场检查
现场检查是指在检查现场实施电子数据检查,以发现现场存留的与案件有关的电子证据和其它相关证据。
①电子数据现场检查的重点是通技术手段对存储在被查对象计算机内的Office、WPS等办公软件文档,以及管理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软件等存储的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进行检查,从中发现有价值的电子数据。
②稽查人员向被查对象出示《税务检查通知书》并由企业签收《送达回证》后,电子取证人员才能对被查对象的电子数据实施现场检查。
③电子数据的现场检查必须有被查对象的人员在场并取得被查对象技术人员的协助。
④对放置在被查对象生产经营场所的计算机、存储媒介和电子设备,稽查人员有权要求进行检查。被查对象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检查的,可按《征管法》第七十条的相关规定处理。
⑤稽查人员进入被查对象计算机系统进行检查时,有责任保证被查对象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并保守被查对象的商业秘密。
⑥稽查人员进入被查对象计算机系统进行检查的过程中,要防止对被检对象的计算机硬盘进行写操作。若确需进行写操作,须由被查对象工作人员协助进行。
⑦对现场检查的关键步骤,特别是涉及到数据格式的转换和统计分析等加工过程,应录像并及时记录在《现场检查笔录》中。
4、电子证据的提取和封存
①对可作为证据使用的电子数据、存储媒介和电子设备应当在现场提取和封存。
②电子证据的提取和封存过程必须有被查对象财务负责人在场并当场进行确认。
③原则上提取原始电子数据用作电子证据,原始数据确需转换后方可进行分析的,应由被查对象技术人员进行转换并签名确认。提取的原始电子数据在现场即刻进行封存,以作为后续检查的备案电子证据。
④对于封存的电子数据,应当在封存前现场制作备份。对于封存的其他电子证据,尽可能在封存前现场制作备份,以便检查人员的后续分析。⑤对在检查中发现的对案件性质有重大影响的电子数据可在现场直接打印成纸质文件,由被查对象负责人签名并加盖被查对象公章后封存。
⑥若被查对象电子数据庞大、不可能在现场打印的情况下,如会计电算化软件和管理信息系统中包含的数据库文件等,应分或分多个系统导出数据到存储介质,可采取直接复制数据到光盘或其他移动存贮设备的形式封存(最好复制到多个存储媒介和电子设备中)。复制时一定要存储双备份,其中一份由被查对象的当事人现场用信封之类的物件将存有数据的存储介质进行四周封签(签字盖章),在签字盖章的同时,要求被查对象的当事人在封装存储介质的包装物件的封口处标注“本包装(包装物名称)内封存的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名称)所存储的数据是从我单位电脑(具体电脑名称)上复制的,是真实的,是未经改动的数据。”的字样,并标注日期及签字盖章,以备以后作为诉讼的证据。
⑦封存的电子设备和存储媒介应当保证在不解除封存状态的情况下,无法使用和启动。
以上操作过程建议最好当场录像,封存的存储介质要求在被查对象的当事人在场的情况下请两名以上的见证人予以证明 “签封完整、是未经改动的数据”,并标注日期及签字盖章,以备查验。
被查对象对封存电子证据不进行确认的,应当进行录像及公证。⑧封存前后应当拍摄被封存电子设备和存储媒介的照片,照片应当从各个角度反映被封存电子设备和存储媒介封存前后的状况。企业自行在封条上注明封存电子证据清单,保证数据的真实性,由被查对象技术人员、负责人在封条右下角签名,并在封条右下角和骑缝处加盖被查对象公章。
⑨封存电子证据完毕,应该及时制作《电子取证工作记录》。(《电子取证工作记录》由《现场检查笔录》、《封存电子证据清单》、《电子取证照片清单》等内容组成)
⑩将加封和未加封备份的存储介质都带回税务局后,先将封存的存储介质归档保存,即时填写《电子取证封存数据移交台帐》交由检查部门存档保存,待检查结案后,检查部门一并移交审理部门,根据税务局声像档案管理和机要保密工作规程,按保管期限,将其归类、排列、编号,编制包括电子取证材料的事由、时间、地点、人物、背景、操作者等情况的说明,编制电子取证档案的卷内目录和案卷目录,归档完后移交本单位的档案管理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