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年建安行业税收稽查要点及方法
2015年建安行业税收稽查要点及方法
本是草根的建筑安装企业因结缘与高大上的房地产,从而也成为白富美的团队之一,理所当然的陪伴房地产行业荣登税务稽查首选行业的宝座。2014年又一次被作为全国税收稽查的指令性检查项目,而本人大胆预测,房地产行业与建安行业还将以连续13年的记录携手占据2015年的全国税务稽查指令性项目。
本是草根的建筑安装企业因结缘与高大上的房地产,从而也成为白富美的团队之一,理所当然的陪伴房地产行业荣登税务稽查首选行业的宝座。2014年又一次被作为全国税收稽查的指令性检查项目,而本人大胆预测,房地产行业与建安行业还将以连续13年的记录携手占据2015年的全国税务稽查指令性项目。
根据近年来我们对几家大型建安企业进行稽查发现的问题,并综合对稽查范围外的一些建安企业进行调研的情况,发现建安行业主要在营业税的征管和发票、收据的开具和管理上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建安行业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在稽查中发现建安企业尤其是大型建安企业普遍存在的主要税收问题有:
1、税收入库不及时。营业税以及相关税款未按税法规定的纳税期限入库,且时间跨度很长,不是按照税法规定的纳税期限缴税,而是由建设方、承建方的意志来决定缴税时间;
2、结算前开具收据收取款项。从收取第一笔款项到工程结算前取得的工程款均开具五花八门的收据,游离于税务机关的有效监管之外;
3、当纳税人被稽查时,稽查部门对超过规定期限未入库的税款要加收滞纳金,而纳税人提出:其不是不想按期缴税,而是按期每月缴税后结算时无法从系统中开出发票,现行通用的征管习惯是工程结算时一次性缴税、开具发票。对被加收滞纳金不理解。
2)近几年来,非楼房的重点工程建设如修桥、修路等,流行一种方式:建安企业先垫资修桥修路,当地政府不付工程款而是承诺以回报地的价值补偿(交换)修桥修路工程款。整个交易过程很复杂、时间也长,这样,不说没有预收工程款,就是桥和路修好通车了,由于企业没收到工程款,回报地也没到位,企业就不会体现工程收入,税款就更不会缴纳了。这些工程往往呈现这几个特点:金额上很大动辄上亿元;地域上跨区跨县、难以分清项目所属区域;形式上属于重点工程、企业的项目部与政府行政部门的指挥部合为一起办公。在我们税务部门的征管习惯中,辖区内的一栋楼、一个小区的建设肯定会引起当地征收机关和税务干部的注意,但是,一座桥、一条路的修建,因其特殊性,就很少关注其税收问题了。承建方所在地税务部门又不一定知道哪座桥、哪条路是本辖区的建安企业修的。很容易造成税收征管的死角。
又如,我们对一家大型建安企业稽查时,是先从互联网上搜集了该企业几年来在我市承建桥、路的信息,加上平时的税收情报信息储存,再要求企业提供所有施工承包合同,然后又开车到几个区已修建的桥、路一一实地查看,才查清所修桥、路的名称、工程量、应付工程款,以及是否竣工通车、政府承诺的回报地履约情况,最后才在修建的桥、路虽未收取工程款(一条路就涉及上亿元工程款)但已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的情况下确定其应缴纳的税款。
(二)主管税务机关与建安企业(项目部)形成一次性管理的畸形征纳关系。
一些主管税务机关和负责征管的税务干部认为:现在是按建安项目管理,到结算时反正要来我这里开发票,税款迟缴早缴只是时间问题,这个范围内能开发票的就我这个局(所),独此一家、别无分店,我平时不管你,到时候税款反正走不了,非要到我这里来缴。对建安税收征管态度是“姜太公钓鱼”,把对建安税收的积极征管变成了消极的守株待兔坐等收税。
即使是平时对建安企业(项目部)纳入了监管,也只仅仅是管理了承建方这一边,到时候建安企业(项目部)要求开多少金额的发票,我就按此金额收税,至于该金额是否按税法规定包括了所有应计入建安劳务应税营业额的款项,如建安工程的材料款、价外费用等是否计入营业额,是否有“以地、以房、以物抵工程款”等非货币交易方式,这些就根本没去管了,理由也许就是我(科、所)只管了这个建安项目部,建设-3
等到最终结算时,大的建安工程需缴纳的税款数很大,如果不按收款进度及时缴税,企业要交足这笔税款肯定资金不够。企业的资金现状和运作模式决定了企业不可能按预收款预留税款在银行等待最终结算时一起缴税,而几年来收取的工程款都已用于购买材料、发放工资等,最终收取的结算尾款扣除按行规要几年后再支付的质量保证金,一般数额都不大,而现行征管软件又必须缴税才可以开具发票,建设方没有收到发票又不肯支付最后的工程款,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企业或项目经理就会想起去开“低税率”的发票或铤而走险开假发票。
即使企业按规定缴足了一项工程的税款,也可能因为一个区县内某一年度结算的工程少、或者数个大项目集中结算,而造成税款入库的不均衡,影响税收计划制定的准确和当年任务的完成,还可能由此造成在本年任务已完成的情况为压次年的任务基数而人为压库的情况等一系列问题。
二、稽查时应注意的几个重点和处理方法
税务稽查部门在进行稽查时,应紧扣施工项目这个中心,对企业的施工项目都掌握了再查账就比较容易了。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发现问题并依法作出处理。
(一)首先查清被查企业的稽查年度内所有工程项目情况。在开始稽查前可以通过互联网等途径收集该企业近几年的承揽工程信息;进点稽查后可以采取要求企业提供所有施工承包合同,根据合同逐一核对其账簿的款项往来;由于按照现行规定,所有建筑项目施工前都必须领取《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如果对企业提供的合同是否齐全有怀疑的,可以到当地建委调查了解该企业几年来领取《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的情况。
(二)详细审查企业的账簿。在审查收入科目的同时重点审查核对往来款项,包括银行贷款的使用流向,通过对其账簿的款项往来与所提供的合同逐一核对项目,从中发现没有计入收入的工程项目和已收工程款。
(三)对所属挂靠、承包项目部的账簿要一并进行检查。由于建安行业的特殊性,挂靠、承包是当前建安行业盛行的潜规则,而建安企业对这些挂靠、承包项目部的管-5
投标报价及工程竣工结算价中不含甲供材料的价款(否则,按建安造价行规,甲方还需按此甲供材的价款计付管理费),因此,单纯查看合同还难以发现“甲供材”的税收问题,检查人员应根据建安行业建安工程中材料价款占建安总造价的比例,以及各类工程所需耗用的主要材料(钢材、水泥等)的数量(每平方米或每公里)与同类工程常规耗用材料的对比分析等,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
三、通过稽查发现问题后应区分不同情况依法进行处理
(一)对于2009年1月1日也就是新《营业税条例》生效后的涉税事项,建安企业提供建筑业劳务的应依照《营业税条例》及《实施细则》关于“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并收讫营业收入款项或者取得索取营业收入款项凭据的当天”的规定,分三种情形来确定纳税期限,计算应补缴的营业税及其他税款:
1)采取预收款方式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
2)有书面合同并确定了付款日期的为书面合同确定的付款日期的当天;
3)未签订书面合同或者书面合同未确定付款日期的,为应税行为(建安工程)完成的当天。
所称“收讫营业收入款项”是指在应税行为发生过程中或者完成后收取的款项。
(二)特别要说明的是,要区分挂靠、承包与工程项目分包的区别。
1)由于建安行业的资质管理等规定,挂靠、承包项目一般都是以发包人、被挂靠人即该建安企业的名义对外签订合同、对外经营并由建安企业承担相关法律责任,按照《营业税条例》规定,是以该建安企业为纳税人,同时承担挂靠、承包项目部因少缴税款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2)对于工程项目分包的,虽然新旧《营业税条例》都规定是以分包单位为纳税人,-7
第二篇:分行业稽查方法及取证
常见的问题及取证要点
一、建筑安装行业
1、常见的涉税问题:
⑴未按规定确认工程价款,隐藏收入或延迟申报纳税。⑵未将发包方提供的材料价款计入计税依据。⑶以自建自用建筑物名义隐匿收入。
⑷发包方以物偿债,承包方未按规定确认工程价款。⑸未按规定结转在工程价款以外取得的各项收入。⑹混淆成本归属期,提前结转或多结转工程成本费用。⑺虚列材料成本,虚增工程成本。⑻虚列人工费用,虚增工程成本。
⑼不按规定开具发票、开具假发票或虚开发票。
2、稽查取证要点:
⑴公司税务登记、工商登记、机构代码、银行帐号及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的身份证号码。
⑵纳税人财务会计报表、纳税申报材料、税收完税凭证。
⑶调中标通知书,预决算报告、分包转包协议、施工补充协议、施工合同、建筑安装施工进度明细表。
⑷重点对以下会计科目审查:①材料采购、原材料、工程成本帐户,一是看其有无虚列材料支出,二是看其有无发包方提供材料抵顶债务,未计收入。②固定资产清理帐户③临时设施摊销帐户贷方发生额。④盈余公积、利润分配帐户,看有无收入直接计入⑤往来帐户⑥应付工资帐户
⑸劳资部门的职工名册、参保人员名单及考勤记录。
⑹发票号码,发票连号、重号、金额较大者进行真伪鉴别,到相关企业核实。⑺现场调查。有无出租、出售情形,超计划、超面积施工情况。⑻发包方拨付工程款情况。
⑼房管局确认建筑物权属,确认是否施工方自建自用建筑物。⑽从监理公司获取监理工作报告,工程款支付证书。⑾审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报告。
⑿承包方、发包方的开户银行查核资金收付情况,相关人员的银行储蓄帐户及信用卡帐户资金收付情况和资金流向。
⒀对发包方、承包方有关人员关于发票填开、资金收付、税款申报、有无开票收取手续费等制作询问笔录。
二、房地产行业
1、常见的涉税问题:
⑴销售开发产品收取的价款和价外费用未按规定入帐,隐匿收入。⑵开发产品完工前取得的预售收入未按规定申报纳税,产品完工后未按规定及时结转收入。
⑶以银行按揭方式销售开发产品收取的价款未按规定结转收入。⑷发生视同销售行为,未按规定申报纳税。⑸虚列拆迁补偿费,虚增成本。
⑹签订虚假合同、协议,虚列、多列或重复列支成本费用。⑺取得不符合规定的发票入帐,多列成本费用。⑻混淆成本核算对象,未按配比原则结转产品成本。⑼将资本性支出直接列入当期成本,减少应纳税所得额。⑽扩大期间费用列支范围及标准,减少应纳税所得额。
2、稽查取证要点:
⑴了解单位经营情况,纳税申报情况,纳税评估情况。
⑵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项目立项书、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规划设计平面图、建安合同、监理公司验收证明、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工程决算书、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房屋测绘报告。
⑶房屋销售合同、销售发票、收款收据等资料,有中介服务机构的,取得代理销售合同及销售明细表。
⑷动迁房屋调换协议书或回迁安置协议书。
⑸会计报表、帐簿、记帐凭证的取证,诸如对预收帐款、其他应付款、其他应收款、应付帐款、工程成本、银行存款等的取证。⑹代收代付费用的收支情况,有无租金收入
⑺对三项费用的审查。将广告费、业务宣传费、业务招待费的实际列支与计税基数对比;将利息支出中有无关联企业的利息支出人为扩大以及属于成本对象前发生的,是否计入开发成本
⑻纳税申报表及完税凭证。
⑼对照合同、协议、预决算和付款情况以及实地调查情况,对大额成本费用发票的开具时间、发票代码、发票号码、开票单位、开具项目及金额信息进行认真比对、分析。
⑽注意开发成本、开发产品、主营业务成本、固定资产等科目审核,是否将有偿转让、自用的配套设施、出租房的开发成本计入可售房屋开发成本。
⑾各类登记证照如工商登记、税务登记证,银行帐号、机构代码、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等相关人员的身份证明。
⑿楼盘开发情况,项目结构情况,总体了解门面房、商品住房、车库情况 ⒀房屋结构构造及建造情况。⒁房屋出租、配套工程情况。⒂有无精装房情况。⒃按揭银行贷款发放情况。
⒄必要时候,以合法程序调企业、销售、财务主要负责人等相关人员的个人银行储蓄帐户、信用卡信息。
⒅建筑施工企业、材料供应商的资金流向。
如房产局的产权过户情况,监理公司的监理验收情况,建设局工程造价情况等。
⒆询问笔录。
三、服务及娱乐业
1、常见的涉税问题: ⑴不计或少计营业收入
⑵设立帐外帐,隐匿部分营业收入。⑶混淆经营收入,套用低档税率。
⑷会员费收入、佣金、返利等返利收入不入帐或记入往来帐户,不申报纳税。⑸不按规定使用发票,混淆或少计收入。
⑹随意扩大营业税扣除项目,少申报缴纳相关税费。⑺以营业款抵顶费用及往来款,少申报营业收入。⑻利用相关凭证虚列成本和费用。⑼未足额扣缴个人所得税。
2、稽查取证要点:
⑴企业基本情况,税收缴纳情况,销售利润率、成本利润率情况,纳税评估情况。
⑵稽查对象经营服务项目、业务流程和经营能力。
⑶获取现场证据。主要对收银台、财务室、仓库同步调查进行。
⑷营业执照、工商登记、税务登记证、银行帐号、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身份证明
⑸承包合同、租赁合同、装修合同等各类合同③财务会计报表、纳税申报表、税收完税凭证等资料
⑹服务行业电算化水平较高,电子证据的取证比较重要 ⑺发票及发票领购簿,收款收据
⑻有关主营业务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的列支、应付帐款、预收帐款帐户的往来情况
⑼现金日记帐、银行存款帐户、营业日报表
⑽人事部门资料及相关考勤记录,核实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及工资列支情况。⑾银行及相关业务单位的资金往来情况的单据。⑿询问笔录。
第三篇:2006上半年税收稽查工作总结
2006年上半年,我局在省局稽查局和市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市地税稽查工作,一方面扎实深入开展“规范执法年”活动,大力强化稽查内部管理,规范稽查执法,提高办案质量;另一方面狠抓涉税违法案件查处,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发挥以查促管、以查促收的职能作用,各项工作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上半年,全市稽查系统查处各类涉税案件
73宗,结案42宗,查补税款罚款滞纳金1047万元,其中,税款759万元、滞纳金82万元、罚款206万元,入库989万元(含清旧欠)。市局稽查局查处各类涉税案件26宗,查补税款罚款滞纳金620万元,入库491万元(含清旧欠)。上半年工作回顾
一、大力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保障税收收入任务完成上半年,我市地税稽查系统集中力量重点开展好税收专项检查工作,加大了举报案件的查处力度,并采取有效措施清理旧欠,进一步整顿和规范了区内的税收秩序,保障了我市税收收入任务的完成。
(一)力求查深查细查透,认真开展税收专项检查工作。
根据总局、省局和市局的部署,并结合我市的实际,按照逐个行业开展检查的原则,我们上半年重点开展对建筑业和工业企业所得税的专项检查工作。至6月底,全市共检查企业28户,查补税款、罚款、滞纳金合计590万元,入库350万元,使行业的税收管理得到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取得了以查促管、以查促查、以查促收的良好成效。
1、专项检查的主要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市局成立由侯邦安局长任组长,杨路总经济师、稽查局程国建局长任副组长的专项检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专项检查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指导、协调工作。同时,制订了严密的工作方案,将建筑业、服务业娱乐业和工业企业所得税作为今年的重点检查对象,并对检查内容、时间安排、实施步骤等作了具体明确。
(2)认真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查前培训。为确保检查工作取得实效,我们在工作前期预先做好调查摸底,充分掌握线索,科学选好案源,对检查行业及企业进行认真分析研究,筛选出有重大疑点的企业进行检查。开展检查前,有针对性地开展查前业务培训,熟悉相关税收政策,熟悉行业及企业经营情况,选准检查突破口,提高了检查效率。
(3)严格执行稽查规程,确保办案质量。我们严格按照稽查规程开展重点检查,检查人员深入企业通过查阅账册、原始凭证,分析账表关系,实地检查等多种方法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涉税问题应查必查,各税统查,对疑点问题刨根问底,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认真查证。稽查各部门各负其责,紧密配合,既提高了办案效率,又保证了办案质量,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文书规范、程序合法、手续完备。对个别偷逃税款的典型个案,我们组织业务骨干进行重点解剖,力求查深、查透,并给予严厉打击,充分发挥了税务稽查的威慑作用。
(4)实施稽查建议制度,发挥以查促查、以查促管作用。我们以这次检查为契机,深入基层对建筑业、工业的涉税违法行为开展调查研究,对偷逃税款的原因、表现和手段等情况进行剖析,总结归纳涉税违法行为的规律,以求更好地指导下阶段的检查工作。同时,认真贯彻落实稽查建议制度,充分发挥以查促管职能,对检查发现的税收征管漏洞和存在问题及时反馈给税政和征管部门,并提出可行性意见和建议。此外,加强对被查企业的纳税宣传,加强信息反馈沟通,大力增强企业自觉纳税意识和办税能力,营造融洽和谐的税企关系。
(5)加强与征管部门的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我们积极加强与征管部门的联系与协作,在明确划分征管与稽查部门职责的前提下,建立了双方协调与衔接机制,实现了信息互通共享,并做好稽查建议的接收和反馈,创造了征管、稽查部门互动促进的工作局面。各县(市)局稽查局还联合基层征收分局开展行业整治,协助征收税款和清理旧欠,促进了行业税收秩序的好转。
2、检查的主要情况及存在问题。
(1)对建筑业的专项检查。
我们重点对14户建筑企业进行了检查,共查补税款、罚款、滞纳金共518万元,入库277万元。主要检查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的申报缴纳情况,工程结算或领取工程进度款是否按时申报纳税等。检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有:一是我市建筑企业所承接的工程多为挂靠工程,只是被借用资质,实质上由房地产公司自己建造。工程款不经过建筑公司,建筑公司只收取管理费。建设方往往以材料分拆工程总额,从而导致工程计价总额难以真反映。二是工程款挂记“应付帐款”等往来科目,少申报税费。如某建筑公司在工程结算前收到的工程款长期挂在“应付帐款”上,不列入收入申报纳税。三是包工头直接到建设方领取工程款不作申报纳税;四是包工不包料工程材料价款不并入工程总造价申报缴纳税费。如某建筑公司承接某房地产公司包工不包料桩基工程,在进行纳税申报时少申报管桩材料价款,造成少缴税款。五是以地、房、建筑材料抵顶工程款等方式偷逃应纳税款。
(2)对工业企业所得税的专项检查。
工业企业所得税主要检查了14户企业,共查补税款、罚款、滞纳金共72万元,入库72万元。主要检查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的申报缴纳情况,检查是否有隐瞒收入,是否有超标准列支工资及三项经费、广告费、业务招待费、折旧费等。检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有:一是企业
预提费用没有实际支出,结余下,虚增生产成本。二是外出委托加工产品,没有合法发票列支,违反发票管理规定。三是企业使用不合法凭证列支生产费用。四是企业将不属于当的费用列支生产费用。五是企业主的个人支出和家庭费用支出列入企业生产费用,虚增生产成本。
(二)加强专案查处,狠抓税务违法案件的举报管理。
今年以来,由于领导重视,措施得力,举报案件的查处工作取得的了较为满意的成绩。上半年,全市地税稽查系统共受理涉税举报案件22宗,省局稽查局交办涉税举报案件2宗,均已结案。我们认真加强对举报管理、案件查处、举报奖励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坚持“举必接、查必果、奖励兑现、取信于民”的原则,做到“四个及时”,即:群众举报案受理及时;举报案、上级交办、转办案查处及时;举报奖励兑现及时;税款追收入库及时。我们对每宗案件都实施跟踪管理,及时催办督办,对基层办案中遇到问题和阻力及时给予政策指导和业务支援,促进了案情取得突破,有力地打击了偷、抗税的违法犯罪活动,维护了正常的税收秩序。
(三)加大执行力度,采取有效措施清理欠税。
上半年,全市地税稽查系统进一步加大清理欠税的力度,清缴欠税入库404万元。其中市局稽查局清缴欠税190多万元。一是加大对历年的“死欠户”、“钉子户”的追缴力度。依法发出限缴通知书29份,并想方设法找到欠税企业负责人,开展“一对一”约谈,耐心解释税法以及逃避纳税责任的严重后果,使部分欠税业户清缴了历年来的欠税。二是对一些恶意拖欠税款的纳税人,我们积极与银行、国土、房管局等单位联系,采取冻结银行存款,查封扣押土地,强行扣缴税款、拍卖房产等措施清缴税款入库。如XX县地税局稽查局公开拍卖依法查封的欠税企业的土地,将拍卖所得的32.5万元全部抵缴所欠税款。三是加大对各县(市)局案件执行工作的指导,对如何依法采取强制措施的步骤、方法进行现场辅导,进一步规范了各县(市)局稽查局的执行工作。
二、开展“规范执法年”活动,规范稽查执法行为
为规范我市地税稽查执法行为,提高办案质量,根据省局稽查局《关于开展“规范执法年”活动的通知》精神,今年上半年我们积极部署“规范执法年”活动,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活动内容和要求,并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认真组织开展案件复查工作。
从3月份开始,我们在全市范围内对2001年7月至2005年稽查局查处的案件开展全面复查工作。专门成立了稽查案件复查领导小组,抽调多名业务骨干组成复查小组,制定了具体计划,并确保机构、人员、措施到位。这次案件复查工作着眼市本级兼顾县区,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做了大量的组织协调和案件资料查阅工作,按时按质完成了全市540户稽查案件的复查工作,分门别类汇总了情况,并提出了整改措施,为指导和改进全市稽查执法工作提供了依据。
复查结果显示,我市地税系统税务稽查执法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执法行为逐步走向规范,稽查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法律意识有了明显改善。主要表现在:一是能严格遵守选案、实施、审理、执行“四分离”原则,不同部门之间分工明确、互相配合。二是能严格遵守《征管法》的规定实施检查,并能较好地落实廉政跟踪制度。三是能够按照《规范化文本》规定使用稽查执法类的表、证、单、书,各种文书规范、合法。四是税收执法意识较强,能严格按照税收政策计税,依率征收,并能较好地落实加收滞纳金制度。五是能够按照本部门权限办案,没有超越执法权限做出处理,能较好地贯彻重大案件提审制度。六是能够按照《税务稽查工作规程》和《规范化文本》的要求,及时整理和立卷归档,档案管理比较规范。
(二)认真抓好业务培训工作。
上半年,我们以多种形式开展业务培训,使稽查人员的业务技能得到明显提升,执法中的法律意识、程序意识和证据意识不断增强,对新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稽查办案规程》等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也得到提高。一是在年初省地税稽查“规范执法”工作会议后,组织我市地税稽查人员重点对我省地税稽查部门行政诉讼败诉案件有关材料进行了学习探讨,分析了败诉原因,并对照稽查部门在案件处理上存在的不规范现象提出了改进意见。二是在4月份组织参加市局税收执法培训班,邀请扬州税务学院的教授为全市地税稽查人员重点讲授有关实体法、程序法等内容的执法知识,并结合工作实践和典型案例开展研讨学习。三是配合市局党组组织副科级干部前往扬州税务学院参加更新知识培训,进一步拓宽眼界和视野,提高中层领导干部的税收业务水平和领导艺术。
(三)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相衔接机制。
上半年,我局积极加强与市检察侦监、公安经侦、国税稽查等部门的联系和配合,并牵头组织召开了第一次联席会议,初步建立了案件移送、情况通报、办案协作、大要案会商、联席会议等五项工作联系制度。同时,各部门达成了处理涉刑涉税案件的共识,对历年积存的涉刑涉税案件,坚持“历史从宽,打击个别,教育一大片”的原则,对今后的新发案件,坚持从严把握,依法打击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了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相衔接的工作机制,加强了涉税案件的移送管理。
(四)切实加强内部制度管理。
上半年,我们适应去年人员优化调整后的变化,重新修订了《行政审批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车辆管理制度》、《安全保卫制度》等内部管理制度,并印制了《印章使用登记簿》、《车辆送修单》、《车辆使用审批表》等表证单书,完善细化了具体操作办法,规范了管理流程,堵塞了人、财、物管理上的漏洞,进一步推进了用制度管人治事,促进了内部管理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三、深入推进先进性教育活动,大力加强队伍建设
上半年,根据上级的部署安排,我们继续深化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组织开展了学党章、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以及“三个走在前面”排头兵实践活动,做到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学习与工作相结合、思想与行动相结合,号召全体人员争当税务稽查系统的排头兵。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保持思想上的先进性。
一是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党章,深入领会其内涵精髓,进而自觉遵守党章,切实贯彻党章,做到“四个不能忘记”,坚持“四个不能动摇”。二是结合稽查工作实际,组织开展好“三个走在前面”为主题的排头兵实践活动,要求继续发挥我市地税稽查系统在办案数量、查处税款、团结协作、人才建设、严厉执法、经费保障和内外联动等方面的“七大优势”,打造稽查品牌。三是组织开展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加强队伍思想道德建设的强有力武器,力争在深入人心上下功夫,在联系实际上下功夫,在弘扬正气上下功夫,使它成为全体人员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四是积极开展党团活动,如组织访贫问苦、扶助贫困学生活动,支部党员两次到XX县XX镇看望贫困学生黄代威、李飞妍,并送上文具、大米、食油等物品及现金等。
(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保持队伍的廉洁性。
一是落实好“廉政学习日”制度。我们积极创新教育形式,实施学习签到制度,每月均组织一次集中学习,由各科室轮流负责组织专题,力求内容生动、形式新颖,并做到人手一本学习笔记簿,人手一册《反腐倡廉廉政读本》,保证时间、人员、内容“三到位”。二是创建学习园地,营造学习氛围。编辑出版了2期学习宣传专栏,将有关学习材料及开展学习情况、学习心得上墙公布,促进学习交流。三是落实好廉政追踪卡及回访制度。年初组织召开了纳税人座谈会,对被查企业进行跟踪回访,征询被查企业对稽查部门的意见,加强了企业对稽查人员廉洁行为的监督。据统计,上半年共收回被查企业寄回的《廉政跟踪卡》5份,均对稽查人员在服务态度、工作作风以及廉洁自律等方面表示满意,未有任何不正之风、违反廉政纪律等问题的不良反映。
(三)选拔中层干部,增强领导力量。
在去年人员优化调整的基础上,上半年我们重点加强了中层领导干部的配备。除了从市局其他部门调整进来3位副科级干部外,还在市局组织的竞争上岗工作中,拿出3个正科级、2个副科级职位在市局范围内进行竞争,选拔配备了3个部门的“一把手”,使中层领导力量得到进一步增强。
应该看到,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稽查人员的工作纪律性还有待提高,个别同志的责任心不够强,工作积极性还未能充分调动起来。二是选案的准确性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拓宽案源渠道和改进选案方法。三是检查效率有待提高,检查人员有时过于谨慎,拖慢了工作进度。四是《稽查建议制度》执行不够严格,以查促管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下半年工作要点
一、加大稽查工作力度,发挥以查促收作用
下半年要切实加快检查工作速度,各环节紧密配合,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使案件查处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一个大的提高。要进一步加大执行力度,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狠抓税款的追收入库,提高查处税款的入库率,为保证全市地方税收收入任务的完成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切实做好各项税收专项检查工作
下半年税收专项检查的工作任务还比较重,要重点做好如下几项工作:一是深入开展检查工作。在继续抓好建筑业、工业企业所得税专项检查的同时,要逐步展开对服务业娱乐业的专项检查,并加强与征管部门的配合协作,大力开展区域整治,达到“查处一个行业,规范一个行业”的目的。二是做好专项检查的汇报工作,及时反馈工作情况和存在问题。三是贯彻落实好《稽查建议制度》,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征管部门反馈,加强沟通,进一步发挥以查促管作用。
三、继续深入开展“规范执法年”活动
一是进一步贯彻落实首查责任制、稽查工作报告制度和大案要案报告制度。对群众举报案件、上级交办、转办的案件以及大要案,要严格按照要求和执法程序,认真及时组织查处。二是进一步规范内部管理和执法行为。坚持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案,严格按照《税务稽查工作规程》办事,不断完善各项稽查执法制度,做到稽查各环节程序合法、证据确凿、适用法律准确。三是认真落实好与市检察侦监、公安经侦、国税稽查部门制定的《工作联系制度》,加强部门之间在查办涉税违法案件的配合协作,并根据有关规定,对涉嫌构成犯罪、达到移送标准的涉税案件,及时办理移送手续。四是对2001年以来的积案进行梳理,提出处理意见,提交部门联席会议研究进行总结性处理。
四、大力加强稽查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深入组织学习党章、“八荣八耻”教育和排头兵实践活动,重点开展好纪律教育月活动,解决队伍中存在的工作作风、工作纪律等方面的问题,树立稽查队伍执法严厉、作风严谨、纪律严明的良好形象。
二是抓好稽查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工作。目前,市局稽查局拥有5名“六个100”专业人才,我们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时,要转变思路,把工作重点放在培养中高层专业人才方面,逐步培养一批业务尖子,促进稽查人员整体业务水平的提高,为争当稽查系统“排头兵”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三是加强稽查工作的考核。要从精细化管理入手,对《省地税稽查系统工作考核办法》进行细化,以规范、效能、以人为本为原则,以促进稽查管理为目的,从岗位职责、工作目标、工作标准三个方面着手,研究制订符合我市实际的工作岗位考核办法,明确划分部门和岗位职责,并与经济奖惩挂钩,切实提高稽查工作效率。
四是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体上说,我们的队伍情况是好的,但是不能掉以轻心,要时刻注意队伍中出现的不良苗头和隐患。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抓好党风廉政教育工作,开展预防职务犯罪教育,进一步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健全权力监督机制,实现环节监控,建立科学有效的廉政预警体系,确保队伍干净干事,不出问题。
第四篇:税收稽查2006上半年工作总结
2006年上半年,我局在省局稽查局和市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市地税稽查工作,一方面扎实深入开展“规范执法年”活动,大力强化稽查内部管理,规范稽查执法,提高办案质量;另一方面狠抓涉税违法案件查处,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发挥以查促管、以查促收的职能作用,各项工作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上半年,全市稽查系统查处各类涉税案件73宗,结案42宗,查补税款罚款滞纳金1047万元,其中,税款759万元、滞纳金82万元、罚款206万元,入库989万元(含清旧欠)。市局稽查局查处各类涉税案件26宗,查补税款罚款滞纳金620万元,入库491万元(含清旧欠)。
上半年工作回顾
一、大力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保障税收收入任务完成 上半年,我市地税稽查系统集中力量重点开展好税收专项检查工作,加大了举报案件的查处力度,并采取有效措施清理旧欠,进一步整顿和规范了区内的税收秩序,保障了我市税收收入任务的完成。
(一)力求查深查细查透,认真开展税收专项检查工作。
根据总局、省局和市局的部署,并结合我市的实际,按照逐个行业开展检查的原则,我们上半年重点开展对建筑业和工业企业所得税的专项检查工作。至6月底,全市共检查企业28户,查补税款、罚款、滞纳金合计590万元,入库350万元,使行业的税收管理得到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取得了以查促管、以查促查、以查促收的良好成效。
1、专项检查的主要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市局成立由侯邦安局长任组长,杨路总经济师、稽查局程国建局长任副组长的专项检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专项检查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指导、协调工作。同时,制订了严密的工作方案,将建筑业、服务业娱乐业和工业企业所得税作为今年的重点检查对象,并对检查内容、时间安排、实施步骤等作了具体明确。
(2)认真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查前培训。为确保检查工作取得实效,我们在工作前期预先做好调查摸底,充分掌握线索,科学选好案源,对检查行业及企业进行认真分析研究,筛选出有重大疑点的企业进行检查。开展检查前,有针对性地开展查前业务培训,熟悉相关税收政策,熟悉行业及企业经营情况,选准检查突破口,提高了检查效率。
(3)严格执行稽查规程,确保办案质量。我们严格按照稽查规程开展重点检查,检查人员深入企业通过查阅账册、原始凭证,分析账表关系,实地检查等多种方法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涉税问题应查必查,各税统查,对疑点问题刨根问底,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认真查证。稽查各部门各负其责,紧密配合,既提高了办案效率,又保证了办案质量,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文书规范、程序合法、手续完备。对个别偷逃税款的典型个案,我们组织业务骨干进行重点解剖,力求查深、查透,并给予严厉打击,充分发挥了税务稽查的威慑作用。
(4)实施稽查建议制度,发挥以查促查、以查促管作用。我们以这次检查为契机,深入基层对建筑业、工业的涉税违法行为开展调查研究,对偷逃税款的原因、表现和手段等情况进行剖析,总结归纳涉税违法行为的规律,以求更好地指导下阶段的检查工作。同时,认真贯彻落实稽查建议制度,充分发挥以查促管职能,对检查发现的税收征管漏洞和存在问题及时反馈给税政和征管部门,并提出可行性意见和建议。此外,加强对被查企业的纳税宣传,加强信息反馈沟通,大力增强企业自觉纳税意识和办税能力,营造融洽和谐的税企关系。
(5)加强与征管部门的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我们积极加强与征管部门的联系与协作,在明确划分征管与稽查部门职责的前提下,建立了双方协调与衔接机制,实现了信息互通共享,并做好稽查建议的接收和反馈,创造了征管、稽查部门互动促进的工作局面。各县(市)局稽查局还联合基层征收分局开展行业整治,协助征收税款和清理旧欠,促进了行业税收秩序的好转。
2、检查的主要情况及存在问题。
(1)对建筑业的专项检查。
我们重点对14户建筑企业进行了检查,共查补税款、罚款、滞纳金共518万元,入库277万元。主要检查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的申报缴纳情况,工程结算或领取工程进度款是否按时申报纳税等。检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有:一是我市建筑企业所承接的工程多为挂靠工程,只是被借用资质,实质上由房地产公司自己建造。工程款不经过建筑公司,建筑公司只收取管理费。建设方往往以材料分拆工程总额,从而导致工程计价总额难以真反映。二是工程款挂记“应付帐款”等往来科目,少申报税费。如某建筑公司在工程结算前收到的工程款长期挂在“应付帐款”上,不列入收入申报纳税。三是包工头直接到建设方领取工程款不作申报纳税;四是包工不包料工程材料价款不并入工程总造价申报缴纳税费。如某建筑公司承接某房地产公司包工不包料桩基工程,在进行纳税申报时少申报管桩材料价款,造成少缴税款。五是以地、房、建筑材料抵顶工程款等方式偷逃应纳税款。
(2)对工业企业所得税的专项检查。
工业
企业所得税主要检查了14户企业,共查补税款、罚款、滞纳金共72万元,入库72万元。主要检查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的申报缴纳情况,检查是否有隐瞒收入,是否有超标准列支工资及三项经费、广告费、业务招待费、折旧费等。检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有:一是企业预提费用没有实际支出,结余下,虚增生产成本。二是外出委托加工产品,没有合法发票列支,违反发票管理规定。三是企业使用不合法凭证列支生产费用。四是企业将不属于当的费用列支生产费用。五是企业主的个人支出和家庭费用支出列入企业生产费用,虚增生产成本。
本新闻共4页,当前在第1页1234
第五篇:税收稽查的发展
信息化是知识经济的显著特征,也是实现税收征管现代化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因素。无论是纳税申报、税务审计,还是依法打击逃税行为,信息化管理都能极大地提高税收征管效率,促进纳税人的遵从纳税行为。伴随着税收征管模式的转变,我国税收征管的信息化进程大致如下:
(1)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1994年税制改革前,我国的税收征管改革还处于摸索阶段。在征管技术手段上,计算机开始应用于税收征管的主要环节,税务部门开始了PC局域网应用,这是我国税收征管信息化进程的开端。
(2)1994年税制改革后到1998年间,这一时期是我国税收征管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新税制的提高阶段。在技术手段上,开始把计算机技术由税收征管 的主要环节引入了税收征管钓各个环节,使我国税收征管开始由传统的手工操作向现代管理转变。“金税工程”就是我国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1994年我国推行了以增值税为主要内容的工商税制改革,并实施以专用发票为主要扣税凭证的增值税征管制度。为有效遏制不法分子利用增值税专用发票大量偷 骗国家税款的违法犯罪现象,国家决定在纸质专用发票物理防伪的基础上引入现代化技术手段。“金税工程”始于1994年,同年7月,作为“金税工程”一期的 增值税计算机交叉稽核系统在50个大中城市试点。
(3)1998年至今,我国的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步伐也在不断的加快。1998年,在总结一期经验的基础上开始推行“金税工程”二期,包 括防伪税控开票系统、防伪税控认证系统、增值税计算机交叉稽核系统和发票协查系统,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于1999年10月完成,建成了“五省四市” 和四个计划单列市网络;第二阶段于2001年2月建成了其余22个省市区和一个计划单列市网络。全部网络工程实现了覆盖国税系统从国家税务总局到所有省 级、地市级和区县级税务局的四级广域体系。
毫无疑问,随着“金税工程”的逐渐深入,税务信息化的应用范围将逐渐拓宽和深入,对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改变也将越来越大。有信息化专家这样评价:作为我国电 子政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税收信息化建设以“金税工程”为突破口,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目前“金税工程”二期基本完工,“金税工程”三期建设已经启动,最 终将建立覆盖所有税种、覆盖所有工作环节、覆盖国、地税局并与有关部门联网的税收信息化“天罗地网”,全面加强税收管理,以此带动我国整个税收工作的现代 化建设。
二、中国税制改革的基本经验
1.中国税制改革采取了渐进性的办法。从改革的时间来看,基本上是每十年进行一次重大改革。以十年为一间隔,在实施和巩固前一阶段改革成果的同时,对新税 制进行不断的检验和反思,并根据实际情况开始新一轮的改革。这是一个改革的过程,也是一个稳定的过程,更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从改革的实施来看,税制改革要 分步骤进行,不能一蹴而就。一项重大的变革要受到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约束,税制改革作为经济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牵涉到多方面的利益分配问题,直接 关乎每个国民的日常生活,甚至关系到国家利益和我国在国
际上的影响,所以任何一项措施和制度的出台都不能草率,而要综合研究考证各方面的事物和因素,在条 件成熟时进行改革。
2.从改革的背景来看,每次重大的税制改革都有它特殊时期特殊的改革背景,都是与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相适应的。税制改革基本上不可能超越整个经济体制改革 的进程。如1983~1984年的改革是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改革的目标就是适应计划经济体制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的转轨,调节好各方面的利益 关系。1993—1994年的重大改革是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改革,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成为这次税制改革的突出特点。2004年的 税制改革是在我国加入WTO和社会经济发生巨大变化、中央提出实行科学发展观的情况下进行的,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服务。所以说,改革并 不是随意地说改就改,而是得符合当时特殊的历史环境和客观条件,与整个经济体制转轨的进程相适应地逐步推进税制的改革。
3.从改革的动因来看,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催动了一次又一次的改革。新的税收制度的确立,会对国家经济的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有效影响,税收作为宏观调控 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当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反过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的不断变革与完善、整个社会经济不断快 速地发展,税收制度便会表现出与现阶段经济发展不协调的方面,从而不得不改革,以便适应新的环境,促进新一轮的经济发展。
4.从改革的目标来看,我国每次重大的税制改革都在试图正确处理各种不同经济成分之间的分配关系,而且,这种分配关系的处理总是与一定时期所有制结构相适 应的。20世纪80年代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我们通过对不同经济成分实行不同的税收政策,有效地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大力发展,为实 现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的合理化奠定了基础。90年代,又进一步提出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可以共同发展,于是1994年的税制 改革合并了企业所得税,从而为不同经济成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共同发展创造了公平的税收环境。
5.在保持宏观税负基本稳定的条件下推进税制改革。由于税制改革往往会影响纳税人的利益,如果在税制变动的同时,采取普遍提高纳税人税收负担的做法,肯定 会使纳税人产生对税制改革的反感,从而妨碍税制改革的推进。中国在税制改革的过程中,基本上采取了维持总体税收负担不变的策略,从实践的结果来看,这种策 略有利于税制调整和改革的推行。
6.税制改革与征管制度变革并行推进。税收制度的改革和税收征管的改革密不可分的,即使是设计再完美的税收制度,征税的效果也要通过科学、严密的征管制度 来实现。中国在税制改革的同时,积极推进了税收征管体制的改革和现代信息化建设,才使得税收收入能够持续高速地增长。
三、中国税制改革的展望与建议
尽管中国税制经历了两次重大改革,目前正在推进第三次税制改革,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的发展,改革和完善税制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一方面
是因为中 国税制本身的改革还没有完成,与成熟的现代税制还存在差距;另一方面,传统的国际上通行的成熟税制也存在一些弊端,需要税制的创新。所以,中国的税制改革 和完善将是一个比较漫长的历史过程。积极而稳妥地推进税制的调整和改革将需要持续地努力。
(一)关于流转税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从短期来看,流转税制度的改革重点是增值税的“转型”。继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26个城市和地区的部分行业实行了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的转变试点之后,在全国范围内的全部行业全面推出增值税“转型”改革,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积极制定和准备增值税转型改革的方案,并做好各种准备工作,选择适宜的时机推 出这项改革,已经是决策执行机构正在进行的工作。
调整小规模纳税人的税收负担,降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税率已经墓本成为共识。进一步堵塞增值税征收管理方面的漏洞需要不断的完善对征管工作的管 理。消费税制度的调整将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根据消费税设立的基本原则,将高档、高利润的商品适时地纳入消费税范围。
从中长期来看,流转税制度的改革重点将围绕增值税与营业税的整合展开,即所谓的增值税的“扩围”。这项改革的完成将在真正意义上建立起规范的增值税制度。但是这项改革的难点是,必须将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关系进行统筹性的制度安排。也就是说,要推进这项改革,必须考虑重新安排各级政府间的分税制度,因为营 业税目前是地方财政收入中地方税收的主体税种,其收入占地方税收的50%~60%,增值税又是中央和地方共享税的最大税种,所以进行增值税“扩围”的改 革,必须结合政府间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同时研究、规划和实施。建议从现在开始就组织力量,抓紧这项改革的研究,进行详细的量化测算,用3—5年的时间研 究出改革方案。这既是税制改革和完善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完善政府间财政体制的需要。
(二)关于所得税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自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改革之后,新的企业所得税在2008年1月1日开始运行,企业所得税基本完成了其又一次重大改革。今后的主要任务是逐步对统一后的企业所得税制度进行完善。
个人所得税的改革还任重道远,目前已经确定的目标是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个人所得税的完善必然要经历一个渐进调整和完善的过程,经过在条件成熟下的局部性调整,逐步达到总的目标。
(三)关于地方税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地方税制的改革将是今后一段时间税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地方税制的改革和完善具体包括:
1.资源税的调整和完善。根据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促进资源节约是资源税调整的重要指导原则。资源税将适当扩大 征税范围,扩大税基;调整计税依据,改变目前单纯从量计征的办法,实行根据不同应税品目的特点,分别采取从价计征和从量计征的办法;适当提高一部分征税品 目的税额标准。
2.房地产税制改革。对现行的城市房地产、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进行全面整合,重新设立不动产税(物业税)。将市场评估价值作为不动产税的计税依据;将 只对经营性房地产征收的房地产税范围扩大到居民住宅不动产。房地产税制的改革将经历两个阶段:先进行经营性房地产税制的改革,待时机成熟再对居民房地产征 收不动产税。
3.建立环境税制度。通过税收政策控制环境污染是国际上近年来税制改革的趋向之一。我国目前的税制中缺乏专门针对控制环境污染的税制。该税的征税范围包括 污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在内的污染物排放和二氧化碳排放。在设立一个环境税税种之下,设立具体税目,不同税目的计税依据和税率有所区别。目前正在研究和 讨论开征环境税。
4.社会保障收费改为社会保障税。社会保障费改税是一个十分有争议的问题,目前全国已经有20个省和计划单列市实行由地方税务机构征收社会保障费,再以财 政拨款的形式划拨给社保管理和经办机构。为了加强对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建立统一征收的社会保障税、纳入预算管理、使用与监督分立的社会保障资金管 理体制势在必行。
5.整合和调整其他地方税种。经过改革30年的历程,地方税一些税制需要重新清理和归并。目前正在研究这些税种的调整,但意见尚未能统一。比如:(1)土 地增值税是否应该继续征收。因为该税种具有所得税的性质,且征收的管理很难,所以对该税的质疑比较多。(2)关于契税和印花税,有些人主张将这两个税种合 并,或者将印花税并人契税,或者将契税并入印花税,目前仍在研究过程中。(3)关于城市维护建设税,主张调整目前的计税依据,并适当地调整税率。总之,地 方税制的调整和改革已经拉开了序幕,但整个地方税制的改革还需要稳妥地逐步推进。
(四)关于税收征管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在现有的税收征收管理模式基础上,要继续大力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税收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在已经建立起的税收征管信息化平台的基础上,下一步 的具体措施包括:完善税收经济分析、企业纳税评估、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的互动机制,加强对税源的管理。强化数据分析应用,开展税负、税收弹性、税源、税收 经济关联分析和预警,加强税收收入预测和能力估算工作,进一步落实对重点税源的分析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征管中存在的问题。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加强户籍 管理,深化纳税评估工作。进一步推进依法治税工作,做好为纳税人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