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形势下的企业维修体系建设
新形势下的钢铁企业维修体系建设
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天钢)是集烧结、炼铁、炼钢、连铸、轧钢、金属制品生产工艺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2011年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101位,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第39位,天津市百强企业排序名列第8位。
在未来的发展中,集团公司大力推进六大发展战略,即主业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战略、成本领先战略、管理升级战略、绿色钢铁战略、和谐共建战略,推进企业的持续发展,把天钢打造成最具竞争力的现代化钢铁集团企业。
2011年设备系统积极应对钢铁产能严重过剩对企业经营带来的巨大压力,以深入开展“双对标”为主题的全员投入产出管理、大力开展技术创新、管理进步和职工队伍建设,全面完成年度各项奋斗目标,实现公司市场空间的最大化。不断打造新形势的企业设备维修体系。
一、加强基础管理工作
截止到目前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取得明显进步,其中:主要生产设备有效利用率95.97%,主要生产设备事故故障停机率: 1.72‰。单位产品备品备件消耗64.04元/吨钢,;设备维修费总计44377.94万元,折合吨钢102.86元/吨。经与宝钢、鞍钢、武钢、济钢、莱钢、昆钢、湘钢等国内22家大型钢铁企业对标,设备有效利用率和设备事故故障停机率达到对标企业的先进水平,单位产品备品备件消耗和单位产品维修费好于对标企业的平均水平。
全面构建公司设备管理信息化平台,规范设备全过程管理的基础工作,使设备管理整体水平迈入行业先进行列。从设备转产、资产管理、运行管理、维护检修管理、备件管理等几个方面搭建起全公司设备管理系统框架,力争年内完成设备备件管理模块的具体实施和试运行。
二、加强运行管理
建立健全点检质量考核机制,通过全员素质培训、诊断技术装备的开发利用,进一步突出点检对设备运行、设备检修的指导作用,全面实现真正意义的点检定修,提高对设备的掌控力。树立全员管理理念,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设备管理网络。尽快制定“维修技术标准”、“给油脂标准”和“维修作业标准”。
三、加强特种设备管理。
按计划完成全公司特种设备的检验。配合特检院对82台压力容器、10台锅炉进行定期检验,对查出的问题安排整改,保证设备运行安全。配合特检院对公司432部起重设备和正在使用的27部电梯进行定期检验;对电炉、1080高炉、成品库、钢绞线新安装的67部起重机、机电公司由老高线厂迁移到新高线厂的5部起重机进行验收检验。全年共发现起重设备隐患56项,目前已将起重设备隐患全部整改完毕。
四、圆满完成防汛工作。
根据公司防汛工作会议要求,组织了全公司雨季前的防雷设施的试验工作,完成了全公司1230点避雷装置的检测试验。完成全公司的继电保护校验和传动及高压电气设备的预防试验280台套。完成污水管道清淤5800米、雨水管道检查清理5000米。组织了公司汛期唯一的排洪河道赵家河的清淤工作。
五、设备诊断成效显著。
一年以来,每月对公司94台套高速旋转设备进行监测,并进行了分析与诊断,留存数据和频谱图,完成各厂提出的非计划设备诊断,提出故障原因和处理建议,共出具诊断书面报告单17项次,口头建议21项次,有效地避免了设备突发性事故发生。
每月对公司各厂128台套重点电气设备进行红外监测,以书面形式出具诊断报告1项次,口头通知5项次,并督促及时整改,避免了6次电气设备隐患发生,取得了显著效果。
六、加强设备维修管理
进一步深化检修体制改革,以规范保驾队伍管理为着力点,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健全考核机制。制定设备检修考核细则,以“队伍优良、安全为先、精心维护、高效检修”为管理宗旨,规定设备外委维护、检修工作的管理职责、分工以及程序,使管理有章可循。强化润滑管理。严格制度,规范程序,减少由于润滑不良引起的事故故障和能源损失,向润滑要安全、要效率。在全公司油品检验的基础上,指导各用油单位降低吨钢油耗,积极探索由按期换油变为按质换油的办法,延长油液使用周期。并建立新油理化指标数据库,使新旧油液对比找到油品的变化趋势,判断设备的运行状态。积极探索润滑油品国产化公关,降低费用。制定了《油液监测管理制度》、《公司重点润滑液压站油液监测标准明细》、《公司重点润滑液压站油液监测记录》和《油液送样及检测报告签收记录》,为公司油品科学管理,降低采购成本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定期对全公司197台套液压润滑站油液进行监测。其中有异常的报告20项次,及时采取整改措施,有效地避免了设备事故发生,节省外委油品检测费用55万元,间接经济效益达500万元。
七、技术攻关成效显著、技术创新效果明显
在设备技术攻关中,紧密结合现实生产,解决工艺、设备等技术难题,提高设备运行水平,改善设备性能,为设备安全、经济运行提供了可靠保证,截止到2011年10月制定技术攻关项目计划38项并进行了实施。到目前为止授权专利项目43项。
八、强化备件计划、招标、采购管理
进一步强化备件基础工作。一是进一步规范供应商管理,降低设备、备件采购成本。二是全面开展备件长寿化、国产化攻关。三是推广常耗备件费用总承包和工艺件联产承包,进一步扩大备件零库存范围,在降低消耗的同时降低备件库存。四是大力开展修旧利废和节能降耗活动。五是围绕新品开发、保证产品质量、新投产设备能力发挥、消除设备隐患等大力开展技术攻关,向技术进步要安全、要效益。紧密结合现实生产,解决工艺、设备等技术难题,提高设备技术性能和安全经济运行水平。
九、培训工作继续取得实效
年初按照公司人力资源部培训工作要求,在深入细致的调研基础上,制定了设备系统职工培训工作计划,同时按照计划积极落实。全年共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及讲座20个,1220人参加培训,设备系统全年送外参加各类培训班29个,130人参加培训。
十、加强队伍建设,发扬廉政、爱岗敬业精神
各支部围绕设备部中心工作,组织领导干部和党员开展创“四好领导班子”、“五好”党支部和党员“三高一创”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进模范作用。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加强廉政意识,爱岗敬业,为公司拓展企业空间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铁十八局集团公司适应市场竞争完善企业设备维护体系
中铁十八局集团 李义刚
中铁十八局集团是隶属于中国铁建股份公司的驻津企业。具有铁路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公路、水利水电、市政公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具有对外承包工程资质和经营权。年施工能力三百亿元以上。目前集团公司在建重点工程项目有∶京沪高铁、石武客专、厦深铁路、武黄城际、武咸城际、渝利客专、津秦客专、京津延伸线、兰渝铁路、兰新铁路、云桂铁路、中天山隧道、锦屏电站、海河隧道、北京地铁、天津地铁、深圳地铁、沈阳地铁、西安地铁、青岛地铁、南昌地铁等。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现有设备6081台套,原值31.52亿元,净值21.12亿元,总功率63.46万千瓦,设备完好率达92.3%、利用率86.2%、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90%以上。近两年,中铁十八局集团公司不断加强设备管理与维修体系建设,围绕企业生产经营指导方针,明确设备管理工作思路,注重设备成本控制,提高现有设备使用率,具体做法如下:
一、各级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健全,保持了设备管理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设备是生产力的重要要素之一,对企业施工生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加强设备管理工作,已成为我集团公司从领导到职工的根本任务和自觉行动。一流的企业离不开一流的设备管理,实践证明领导支持和重视,上下齐心协力、齐抓共管是抓好设备管理工作的根本保证。集团公司成立了以董事长郝趁义、总经理彭仕国为主任委员的设备管理委员会,他们经常向设备管理部门询问情况,认真听取汇报、布置任务、提出要求。下属各单位主管领导也非常重视设备工作,各工程公司、指挥部坚持设备管理委员会人员到位、各种重大决定集体讨论,群策群力使决策科学化。
由于认识提高了,各级项目领导一改过去那种重用轻管的做法,他们经常召集会议探讨如何搞好设备管理的新路子,解决实际问题。针对租赁设备管理分散的问题,第二工程公司将租赁设备集中在一起组成机械队,调配得力的人员任队长,把租赁设备纳入项目部的统一管理范围,改变了过去那种租赁设备各自为政的局面,使管理水平上了一个台阶;第一工程公司为了搞好设备执法监查工作他们专门下发了相关文件,由主管领导带领处纪检领导、设备、财务业务主管人员,对全公司各施工项目部设备业务人员的德、能、勤、政等方面进行逐一考评竞争上岗,能者上,庸者下。第三工程公司按照公司制定的人才管理办法,实行委派制,定期考核测评,理论考试和民主测评不合格者都不能从事设备管理工作,通过对专业人员实行考核测评和委派制以后,大大提高了各级设备管理人员的竞争意识和业务能力,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第五工程公司主管领导对设备管理非常重视,历年的设备大检查都进行的有声有色,并且在检查过后,该通报的通报、该奖励的奖励,他们每年都拿出十余万元奖励给设备管理优秀的单位和个人,极大的促进了该公司的设备管理工作,掀起了人人争先进、个个创优秀的大好局面。通过近二年的设备大检查来看,绝大多数的项目部主管领导均担任设备管理领导小组组长。“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干一流的工程没有一流的设备不行、有设备没有一流的设备管理也不行。观念上的改变带来的是行动上的落实和效益的提高。
二、管理制度健全,基础工作比较扎实
规章制度是我们搞好设备管理的准绳,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股份公司的各项管理规定是推动设备管理上台阶的有效途径。根据股份公司下发的相关文件,我集团公司制定了《中铁十八局集团公司设备管理规定》、《中铁十八局集团公司设备集中采购管理办法》,下属各单位在贯彻上级有关规定的同时,都制定下发了本级的各项管理办法,逐步做到管理有制度、人人懂制度、事事依制度。
十一五期间集团公司大型设备逐年增加,为确保大型设备管理规范有序,在《设备管理规定》的基础上,集团公司起草下发了《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铁路客运专线制运架移梁设备管理规定》、《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隧道掘进机(TBM)和盾构机管理规定》,这二项制度的下发,有效的提高了大型专用设备的使用率和完好率;为规范指挥部的设备管理工作,集团公司编制了《项目扁平化设备管理制度》,明确了各级管理职责,使项目设备管理工作程序更加顺畅,流程更加合理。各工程公司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上级的规章制度进行了细化,出台了切实可行的管理规定。
下属各级项目部非常重视规章制度的落实工作,他们将管理规定、规章制度、各种设备操作规程张贴上墙,并行文下发所属段队,在实际工作中抓落实,保证了设备的使用保养正规化、标准化。
三、狠抓设备的现场管理工作,有效的促进了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
近几年,集团公司施工规模不断扩大,施工点逐年增多,施工设备高度分散,抓好设备现场管理和技术管理工作,是保持机况完好提高完好率和利用率,解决施工设备短缺和确保施工任务完成重要途径。这两年集团公司和下属各单位都狠抓了这方面的工作。
集团公司多次派专家对兰渝、中天山、锦屏等项目的TBM掘进机施工和天津、沈阳、深圳、北京、西安等城市的地铁盾构机施工进行现场指导和帮扶,取得了良好效果:兰渝线西秦岭隧道2010年投入使用的直径10.2米全断面隧道硬岩TBM掘进机,设备原值2.75亿元,在隧道施工领域属世界先进水平,全国仅有2台,由于技术保障得力,该掘进机在西秦岭隧道施工中创造了连续三个月掘进超过600米的全国记录,同时开创了连续皮带机出渣与衬砌同步进行的先河,成功地实现了即定目标;中天山TBM掘进机,机器状态老旧,在花岗岩地段地质坚硬,最长一个循环需5个小时。为此,集团公司设备物资部在组织了大轴承与刀盘的整修,恢复了技术状态,为顺利掘进剩余600m的花岗岩特硬岩施工打下了坚实基础;锦屏项目直径12.43米的掘进机,是目前国内最大开挖断面TBM。为确保施工安全,集团公司多次组织专家论证,对于系统设备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技术改造,所改进的混凝土输送系统、喷射系统、钢拱架安装系统、物流系统、安装系统,锚杆安装系统以及主机操作系统等项目,经过现场的使用证明,更加适应现场施工生产需要。截至目前,已顺利完成了掘进任务。
沈阳地铁盾构机由于外方操作原因,导致在试掘进期间左线盾构机发生姿态不良的严重情况。集团公司组织专家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制定纠偏方案,并多次召开论证会,纠偏方案最终得到业主认可,盾构机纠偏成功;2009年天津地铁盾构机转场至水上公园工地,由于在水下掘进,施工风险极大,集团公司组织技术人员对转场方案论证、施工技术指导进行了有效把关,保证了施工的安全顺畅。
各级项目部对于现场使用设备严格管理,设备管理人员职责明确,司机操作手做到定人、定岗、定责。他们规定机械设备在下班后要首先进行清洗保养,要“先洗车、后洗脸”,保持机容机貌整洁、保养到位,从而机械设备故障少、出勤率高。
四、强化设备的安全管理
集团公司依据生产必须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构建了设备安全管理体系,形成了完整的管理网络,纵到底,横到边,层层落实,不留死角。在整个体系中包括了第一责任人、主管负责人、日常安全业务管理责任人、安全管理员、操作人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具体采取了如下措施:首先培养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制定了安全操作目标责任书,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使之自觉遵守安全条例和规定,切实做到三不伤害:即我不伤害他人、我不被他人伤害、我不伤害我自己,进一步杜绝了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的现象,保证机械设备安全正常地工作;其次搞好机械自身安全。各级设备管理部门定期、不定期对机械进行检查审验,发现隐患,及时整改。操作人员在操作机械过程中按要求严格执行了“三检”制度:工作前检查、工作中检查和工作后检查,保证了机械各部件正常运转。机械周围设立醒目的安全标识牌,用以提醒操作人员注意安全及发生意外时如何采取紧急措施;最后做好机械防护。机械停放场地符合安全要求、停放位置合理,能适应机械运动所需的空间、周围环境对机械运动不构成危险。场地平坦、坚实,机械能进能出,能便于在紧急情况下疏散。消防器材布置合理,并在周围及机械出入口设立警示标志。冬季做好设备的越冬保养,夏季做好设备防洪、防雷电,全年做好设备防火、防盗工作。
通过加强管理,我集团公司近几年未发生任何重特大设备安全事故。
五、培训工作
为提高设备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规范业务流程,了解掌握集团公司设备管理的新要求,集团公司设备物资部每年都举办二期设备管理培训班。培训过程中,聘请了石家庄铁道学院教授和集团公司各业务部门领导、专家进行授课,使参训人员在业务素质等方面得到了提升,达到了提高业务水平、提升业务素质的目的。
在提升管理人员业务水平的同时,集团公司设备物资部多次组织内外部专家到施工现场,对TBM掘进机、盾构机、高铁客专制运架梁设备的操作手、维修保养人员进行理论和实践知识培训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各工程公司、项目部也加大了对设备司机和维保人员的培训力度,采取到工厂培训或聘请厂家技术人员讲课等多种方式,提高工人的操作和维修技能。
初步统计,近二年时间,集团公司各项设备管理培训达50余次,受训人员1000多人次。对设备管理水平的提高、操作维修能力的加强,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六、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坚持修旧利废、增收节支
抓好节能减排和修旧利废工作,是减少开支、降低成本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我集团公司设备管理工作多年的光荣传统,这项工作不仅解决了工程急需、改善了设备状况,也降低了施工成本,创造了效益。集团公司下属各项目都有自己的修理车间,在对设备进行修理的同时还加工一些简易的机械结构件。各机械队从小处着眼,处处精打细算,从不轻易报废一件东西,小到螺丝,大到几万元的配件,做到能用不领新,能修不换新,能加工制作的不再购买,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在隧道施工中为降低消耗,各施工队将1000w隧道照明灯改成500w的节能灯,将日用照明灯全部换成节能型灯具,并且队长亲自带队不定期检查,发现有违规用电的行为要进行严厉处罚。仅此一项集团公司每年可节约电费2000余万元。
七、深入开展了年度设备大检查活动
按照中国铁建股份公司统一部署,我集团公司坚持每年底利用二个月时间开展设备大检查活动。重点检查各单位设备管理机构是否健全,管理人员是否配齐、到位;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落实情况,以及项目设备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情况;设备集中招标采购执行情况;设备购置、租赁、使用、报废的管理情况;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机械化施工安全和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落实安全设施的配套管理以及机械、车辆驾驶员的安全教育、按章操作、持证上岗情况;内业资料是否完整、清晰、准确、及时,能否反映设备固定资产状况和动态分布情况;节能减排组织管理体系建立及工作开展情况等。通过检查,总结了设备管理中的好的做法,树立典型,推广经验。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制定了改进措施。
八、推优评先工作
为表彰先进,树立榜样,进一步推动新形势下企业设备管理现代化的进程,树立企业设备管理意识,表彰优秀设备管理人员,集团公司组织开展了设备管理推优评先工作。2009年度,在天津市组织的评选活动中集团公司有五个单位、七名个人被评为设备管理先进单位及优秀个人,另有六名同志授予了维修技术能手的称号。2010年度,我集团公司四个单位、六名个人被评为天津市设备管理先进单位及优秀个人,六名同志授予了天津市维修技术能手的称号。
过去的两年,由于设备管理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保证了企业整体经营工作顺利进行,提升了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全集团的设备管理工作者一定再接再励,在设备管理方面创造更大的成绩,为提升集团公司设备管理水平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如何建设企业培训体系
如何建设企业培训体系
2010-09-08 17:54 作者:happycyc
如何让企业培训的收益大于投资?建立完善的企业培训体系并推动其高效执行是关键。那么,完善的企业培训体系应如何建设呢?世界工厂网小编为您汇总出建设企业培训体系的思路并附范例如下:
完善的企业培训体系主要包括培训目的、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费用的预算、培训计划的制定及培训的具体实施等等内容,其中培训的具体实施环节又包括培训内容的设置、培训方式的选择、培训日程的安排、培训效果的评估等细节。
弄清楚了完善的企业培训体系所含内容,接下来就是如何建设这个培训体系了。世界工厂网小编认为,建设完善的企业培训体系,必须从企业自身的特点和实际出发,明确企业培训目的,做好培训需求分析及费用预算,制定好培训计划,并完善培训具体实施各环节的内容。
首先,建设企业培训体系需遵循下述六大原则:
一、基于战略
培训的目的是通过提升员工的素质和能力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让员工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因此培训体系的建设必须根据企业的现状和发展战略的要求,为企业培训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人才。
二、动态开放
企业要生存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这就要求企业的培训体系必须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而不是固定不变的。培训体系背心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进行及时的调整,否则培训体系就失去了实际的意义,就不可能真正发挥推进绩效改善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作用。
三、保持均衡
一个有效的培训体系必须保证企业的员工在不同的岗位都能接受到相应的训练,这就要求培训体系的建设必须保持纵横两个方向的均衡。纵向要考虑新员工、一般员工、初级管理者、中级管理者,高级管理者之间的各个不同级别,针对每个级别不同能力的要求,设置相应的培训课程;横向要考虑各不同职能部门要完成工作需要那些专业技能,以此来寻找培训需求和设计相应课程。
四、满足需求
培训体系的建设必须要在满足工作需求的同时,满足组织需求和员工需求。满足组织需求,才能保证培训的人才是组织所需要的,而不仅仅是岗位所需要的;满足员工需求,才能从根本上调动员工的培训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保证培训的效果。
五、全员参与
培训体系的建设,不只是培训部门或培训管理员的事,培训体系中的任何一项工作,都不能只靠培训部门孤军奋战,必须上下达成共识,全员参与,必须得到领导的大力支持,必须得到业务部门的积极配合才能完成。
六、员工发展
如果培训体系和培训课程的开发能够与员工自我发展的需要相结合,就可以达到企业和员工双赢,在员工得到发展的同时,也能为企业的发展作出相应的贡献。
其次,建设企业培训体系的步骤:
建设企业培训体系可参照下述六大步骤,世界工厂网小编以某公司的企业培训体系建设实例为例来为大家说明:
企业培训体系实例
一、目的:
建立和完善公司的培训体系,规范培训流程,明确各部门对培训的职责以及监督培训,评估和反馈培训效果,以真正达到提高员工工作技能、绩效以及公司的整体绩效。
二、培训需求调查:
1、每年11月底下发培训需求调查表(部门),次月中旬回收调查表,保证回收率为100%,作好记录和分析;
2、月底下发月度培训需求调查表(部门、员工),次月3日前回收,以弥补培训计划培训内容的不足;
3、组织分析:从战略目标出发,根据组织的整体绩效、公司的发展规划以及和公司高层领导的沟通来确定培训的内容;
4、职务分析:根据岗位说明书和工作规范来确定培训的内容(这主要是针对新员工);
5、员工分析:首先是根据月度考核的结果对个人绩效的分析;其次是员工职位变动;最后是根据员工个人的要求;
结合以上调查和分析,经过和各部门的沟通和讨论(会议),可以确定培训计划的内容。
三、、月度培训计划的实施
1、明确具体培训目的,经过培训后员工要达到的目标;
2、培训内容:
a、职业品质培训,主要是员工手册培训(企业文化、管理理念、职业态度,责任感,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规范等);
b、职业技能培训:主要是专业知识技能、管理技能、职业规划、社交技能等;
3、参加培训人员:
a、中高层管理者。因为他们都公司的决策和和经营理念全面负责,所以对他们的培训主要是决策,战略等方面;
b、基层管理人员:企业文化、经营理念、管理知识,管理技能,有效工作、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培训;
c、专业技术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企业文化、职业道德、沟通艺术、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培训;
d、普通员工的培训:提高工作绩效的培训
4、培训类型:
a、岗前培训:
i)新员工集训:一般时间1~2天,由综合部组织实施,主要内容为公司概况,企业文化,基本政策与制度,工资福利等;
ii)用人部门培训:使新员工能更快的适应工作环境和工作职责,主要内容是部门的工作职责,环境,本部门的特殊规定,介绍同事等;
b、在岗培训: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或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对部门员工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主要从以下方式进行:定期举行会议宣贯公司制度和理念、现场培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对员工进行教育的培训)、师徒制培训、工作轮换等,综合部负责监督培训进程和效果;
c、脱岗培训:主要集训和外培,由综合部负责组织实施;
d、员工业余自学;自费学历教育、自学进修、职业资格考试、网上自学;
5、培训方式: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研讨会、拓展训练、军训等
6、培训预算:每年针对培训的内容预测培训的费用,对具体的培训也要进行费用的预测,主要从讲师费、场地费、交通费、教材资料费、住宿费、餐饮费等其他培训费用支出;
7、培训讲师的选择:内训主要以公司中高层管理者为培训讲师,根据培训内容的不同选择不同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作为培训讲师。
四、内部讲师制度建设
1、选拔内部讲师:主要以公司高层管理者、部门主要负责人为主,兼顾竞争上岗的方式(确保讲师的充裕);
2、讲师的培训:外部培训机构;外派;寻找教材网络自学等;
3、明确讲师的职责:
a、制定培训教材;
b、授课(每年的授课时数达到一定要求);
c、按综合部的要求修改和完善培训教材,并将教材交于综合部存档;
d、按综合部要求定期或不定期参加讲师的培训。
4、内部讲师激励方式:
a、晋升制度(助理讲师、讲师、中级讲师、高级讲师);
b、物质激励(授课按时数、级别、满意度调查表等给予日工资1~2倍的报酬。
5、内部讲师考核:根据当年培训的效果和满意度调查进行年终考核,与当年的奖金直接挂钩。
五、培训档案管理
公司所有培训都要上报综合部,经审核后才能开展培训,每次培训都要有人员记录的签到表,所有培训资料和培训形成的文本送交综合部存档;
建立员工培训档案,保存培训相关资料以及培训费用的登记,采用培训积分制,以此作为员工晋升或奖罚的依据。
六、培训的评估及反馈
培训的评估及反馈主要是为了提高培训效果,改进员工的绩效,促进培训成果的转化,辅之以考核的方式,对员工培训的效果进行激励和惩罚。
1、员工培训满意度调查表
2、培训签到表
3、培训后考试
4、询问员工直接上级
5、培训后的月度绩效考核
以上2~5项与员工考核奖金挂钩。
通过培训体系的科学化建立和实施,我们可以帮助企业向学习型组织转变,同时提高员工满意度,为创新管理打好基础。
小结:企业开展培训,自然想培训起到理想的效果。但实践中,许多企业培训的效果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原因何在?很多时候与企业培训体系建设的不够完善和企业培训体系执行不力密切相关。因此,世界工厂网小编提醒:企业培训体系建设好了,一定不要忽视推动这个培训体系的高效执行。这样才能有助于企业培训起到理想的效果。
第三篇:企业标准体系建设相关标准
企业标准体系建设相关标准:
1、GB/T 13016-2009 《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
2、GB/T 13017-2008《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
3、GB/T 15496-2003《企业标准体系要求》
4、GB/T 15497-2003《企业标准体系
5、GB/T 15498-2003《企业标准体系
6、GB/T 19273-2003《企业标准体系
技术标准体系》 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评价与改进》
第四篇: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浙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企业技术
创新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省委“八八战略”,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提高我省经济综合实力和产业竞争力,推动浙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现就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和决定性因素。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省形成了一批产业和区域明显的化纤及面料、皮革及制品、五金制品、品牌服装、化学原料药、高低压电器、电子材料、氟化工、汽摩零部件等特色产业,构成了制造业基地的产业基础,但这些产业大都是传统产业,产业层次和附加值较低,核心竞争力不强,同时,我省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这一特点决定了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急需开展技术创新,用高新技术提升我省产业水平。
(二)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浙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面对当前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技术飞速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增强的局面,我省低、小、散的产业结构面临重大挑战。与此同时,我省人多地少,能源资源对外依存度很高,要素缺口对经济影响日益增大。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容量对经济发展已构成硬约束。这些矛盾和现实严重阻碍了企业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只有依靠企业技术创新,进一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实现企业进一步发展和经济社会的进一步繁荣。
二、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
(三)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为主要目标,坚持企业主体和政府推动相结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相结合,重点突破和一般提升相结合,以完善创新投入、运行和激励机制为重点,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以政府主导,企业为主体,由企业、政府、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科技工作者和技术中介机构等构成,以促进产业升级、产品结
构调整和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目标是,以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并实现产业化为主要内容的开放式系统。其主要载体是企业技术中心、行业或区域技术中心和产学研联合创新服务平台。
二、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目标
(五)建立和完善适应我省经济发展的要求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装备水平大幅度提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产品大大增加,部分企业技术和产品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一批体系完善、机制健全、自主创新能力强、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现代企业。
----技术中心建设。到2010年,培育20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30家行业或区域技术中心。600家省级技术中心。形成一批接近国际水平或国内一流水平的企业、行业或区域研发基地。重点企业普遍建立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
----关键技术和重点产品。到2010年,每年组织攻关关键或共性技术10项,实施具有国内领先水平以上的技术创新项目100项,省级新产品1000项。使战略产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在自主创新上取得实效。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主导产品。
----技术进步贡献水平。全省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投入年增长达15%以上,到2010年,规模以上企业技术开发费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达到2%以上,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比例达到40%以上。专职研发人员占职工比例达10%以上。
----自主品牌培育。推进企业每年参与制订一批国家或行业标准,重点企业采用国际先进标准或国际同类水平的其他标准比例不低于50%。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专利的品牌产品。
三、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
(六)企业技术中心。重点是在现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的指导和提高上下功夫,加大扶持力度,实现动态管理,重视质量提高和产出水平,突出技术中心在企业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七)行业或区域技术中心。重点是进一步增强功能建设,着力培育其信息集聚与扩散的功能;共性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的功能;技术服务与咨询的功能;人才交流与培训的功能。
(八)产学研的联合创新服务平台。开展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技术合作交流活动。针对行业特点,提出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难题,组织联合攻关。重点是抓好一批产学研示范企业的培育和成果转化项目,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真正促进其发挥引导和示范作用。
(九)技术创新机制建设。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发挥市场机制对科技资源配置作用,加大政府的引导力度,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的投入机制、运行机制、激励机制。
四、加快企业创新体系建设的政策与措施
(十)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体系,完善创新环境。将企业技术创新条例纳入省立法规划并适时出台。通过立法,对企业技术创新工作进行统一规划,确定指导思想、战略目标,规范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社会中介等各方行为和责任,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法律支持。
(十一)转变政府职能,充分运用政策手段,引导全社会重视企业技术创新工作。要按照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新要求,积极主动地为企业提供政策和信息服务。应用现代信息手段,定期发布产业政策、技术创新指南。充分调动产学研各方面的创新活力。每年安排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推动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创新能力项目建设、产学研联合以及创新成果转化等。各地也应制定相应政策,加大对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引导、扶持力度。
(十二)加强产学研联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重点支持企业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及其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鼓励有条件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不同形式进入企业,成为企业的研发机构。鼓励企业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设立专业研发机构,或通过联营、投资、参股、控股、兼并等方式实现与院校的联合。每年扶持一批产学研合作项目,并促进其成果转化。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与国际跨国公司,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共建技术中心,进行技术创新合作和交流。
(十三)加强重点企业创新能力建设。每年选取30家左右省级优秀企业技术中心,优先享受政府专项资金。定期公布企业创新项目投资指南,吸引研究单位、外资、金融机构、民间资本等参与我省企业技术创新建设。通过实施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专项,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促进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能力建设和提高。
(十四)推动行业或区域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加大对应用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真正形成有核心竞争力的支柱产业。按照“十一五”技术创新规划确定的重点领域选择一批关键和共性技术项目,公开招标攻关。鼓励建立以咨询、检测、培训和研究开发等各种形式的行业或区域技术中心,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发挥集成优势,鼓励中心跟踪和参与国家在科技和产业领域的重大攻关项目,使其成为承担国家和省重大技术创新项目的主体。鼓励大企业技术中心拓展为行业服务的职能,并积极引导其向行业技术中心发展。
(十五)推进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战略。引导企业将有利于本地区发展的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及检测方法纳入国家和国际标准,掌握技术和经济竞争的主动权。从专利、技术标准等角度出发,支持一批在战略或关键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把自主研发形成的专利技术,实施对外专利许可或专利权转让,使专利技术产业化。鼓励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对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和发起制定国家或行业标准的企业,予以重点支持。与有关部门协调一致,形成合力,推动我省专利、名牌产品、驰名商标等建设。
(十六)完善考核监督激励机制。完善企业技术中心绩效评价体系。把研发投入、自主知识产权、企业研发预算机制、科技人员培养使用和创新成效等作为评价主要内容。系统科学地设计评价指标、统计口径、评价程序、评价方法,对技术中心企业实行动态的管理,使之更符合技术创新体系的发展要求,更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加强对政府引导型资金的绩效评估,确实把有限的资金用足用好。每年对省级优秀新产品、优秀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优秀企业和先进工作者进行表彰奖励,使之带动全社会重视企业技术创新工作。
第五篇:维修体系介绍
第@章动车组维修体系介绍
第一节维修制度
维修实践需要一种思想观念作为指导,称之为“维修思想”。在一定的维修思想指导下,制订出的一套规定与制度(维修计划、维修类别、维修方式、维修等级、维修组织、维修考核指标体系等),称之为维修制度。目前世界上的维修思想和制度可以分为两大体系:
(1)在“预防为主”维修思想指导下,以磨损理论为基础的计划预防维修制。
(2)“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思想指导下,以故障统计理论为基础的预防维修制度。
一、计划预防维修制
“计划预防修制”是指对机械设备的修理是有计划进行的。其要点是通过对机械零部件损伤的大量统计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后,把机械设备上不同损伤规律和损伤速度的零部件,科学的划分成若干组,并确定出不同零件的损伤极限,从而规定了不同修程的修理期限和修理范围。这样,使机械设备在运用中能得到有计划的修理,亦即零件尚未达到极限损伤之前就加以修复或更换,所以是预防性的有计划的修理。
实现计划预防检修制度,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通过大量的统计、测定和试验研究,确定出机械设备主要零部件的修理周期;
(2)根据主要零部件的修理周期,同时考虑一般零部件的修理,合理地划分修理类别等级和修程;
(3)制定出一整套相应的修理技术标准检修限度和修理技术要求;
(4)具备按职能分工、合理布局的修理基地。
计划预防修制以机械设备故障率曲线(浴盆曲线)中耗损故障期始点来确定修理时间。由于把机件磨损或故障作为时间的函数,因此定时维修、拆卸分解就成了这种修制的主要方法。计划预防修制的具体实施可概况为“定期检查、按时保养、计划修理”。计划预防修制的关键是确定装备及其主要零部件的修理周期。合理划分修理等级及修理周期结构,制定维修的规程与规范。
二、“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是在计划预防修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实践中人们发现并不是维修越勤,修理范围越大就能减少故障,相反会因频繁拆装而出现更多的故障,设备的可靠性是由设计制造所确定的,有效的维修只能保持其固有可靠性。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制度则提出按照设备各机件的功能、功能故障、故障原因和故障后果来确定需要做的维修工作。提出了维修方式的“逻辑分析决断图”,对重要维修项目逐项分析其可靠性特点及发生功能性故障的影响来确定应采用哪种维修方式。
三、维修方式
维修方式是指对设备维修时机的控制。也就是说对维修时机的掌握是通过采用不同的维修方式来实现的。目前的维修方式有三种:
1、定期维修(又称计划修)
定期维修是以使用时间作为维修期限,只要设备到了预先规定的时间,不管其技术状态如何,都要进行规定的维修工作,这是一种强制性的预防修理。定期维修的关键是如何确定维修周期。正确的维修时机应该是偶然故障阶段的结束点,即在故障率进入耗损故障期急剧上升之前。
2、视情维修(又称状态修)
视情维修是指对设备参数值及其变化进行连续、间接或定期的监测,以确定设备的状态,检测性能下降,定位其故障和失效部位,记录和追踪失效的过程和时间的一种维修。
视情维修认为,大量的故障不是瞬间发生的,而是有一个从发生到发展,最后形成故障状态的过程,总有一段出现异常的时间,而且有征兆可寻,因此如果找到跟踪故障迹象过程的方法,将观察到的设备运行状态和规定的标准进行比较,则可以采取措施预防故障发生或避免故障后果,从而决定设备是继续使用到下一个检查期还是需加工修理后使用,或者进行零部件的更换或报废。
3、事后维修(又称故障修)
事后维修是在机件发生故障之后才进行修理,它不控制维修时间。实践证明,有些机件即便发生故障也不会危及安全造成恶果,它们或是故障规律不清,属于偶然发生,或是虽属耗损型故障,但不值得大动干戈,事后维修更经济。
四、维修方式的选择
选择维修方式应该从设备发生故障后对安全和经济性的影响来考虑。
定期维修和视情维修均属于预防性维修,可以预防渐进性故障的发生,事后维修则是非预防性的,多用于偶然故障或用于预防维修不经济的机件。定期维修是按时间标准送修,视情维修是按实际状况标准,而事后维修则不控制维修时间。
三种维修方式各有其适用范围,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们本身并没有先进落后之分。然而应用是否恰当,则有优劣之分。问题的关键是应该根据维修的具体情况,正确的选择维修方式。在现代复杂设备上往往三种维修方式并存,相互配合使用,以充分利用各个机件的固有可靠性。
第二节CRH系列动车组修程修制
一、引进修程修制概要
1、川崎重工
提供的修程修制分为日检、月检、转向架修、大修四个等级。
⑴日检:每日运行结束后或48小时进行一次。
⑵月检:每运行3万公里或每月进行一次。
⑶转向架修:每运行45万公里或每年进行一次。
⑷大修:每运行90万公里或每3年进行一次。在大修级修程中有“隔次大修”的概念,即运行180万公里时,在上次大修的基础上增加部分涉及寿命管理的检修项点。
该修程修制采用了走行公里周期和时间周期并行的方式,任一周期先到时,均应安排相应等级检修。
2、庞巴迪公司
提供的修程修制包括为走行公里为周期和以时间为周期的两个系列。
⑴时间周期从1/4个月起步直至240个月,共分为22个等级。
⑵走行公里周期分为5000公里、20万公里、60万公里、120万公里、240万公里、300万公里、360万公里等7个等级。
时间周期和走行公里周期两个系列相对独立,该修程修制实际上分为了29个等级。
3、阿尔斯通公司
提供的修程修制基本采用了走行公里周期。分为7500公里、3万公里、6万公里、12万公里、18万公里、36万公里、72万公里、120万公里、240万公里、360万公里、480万公里等11个等级。
4、西门子公司
提供的修程修制基本采用了走行公里周期,分为I1、I2、M1、M2、M3、R1、R2、R3等8个等级。其中:I级为运用检修级,M级为中修级、R级为大修级。
检修等级检修周期
I1每4000公里进行一次
I2每2万公里进行一次
M1每10万公里进行一次
M2每40万公里进行一次
M3每80万公里进行一次
R1每120万公里进行一次
R2每240万公里进行一次
R3每480万公里进行一次
5、基本结论
⑴引进的修程修制形式存在一定差别。
⑵除庞巴迪外,其它三种动车组的检修周期均以走行公里为主,在修程修制的框架设计上是相通的。
⑶庞巴迪动车组的检修周期呈现较大的离散性,具有独特的形式与特点。
主要原因是:引进的修程修制方案是按供应商的维修建议,分部件直接拼合在一起,没有进行系统地整理。是典型的分散修方式,而不是均衡修。
二、时速200公里动车组修程修制
动车组的修程修制包括检修规程、检修标准和检修细则(工艺)三项基本内容,检修规程是有关检查体系,检修周期和报废年限的规定;检修标准是各级修程下的检修范围、使用限度、标准值和调整值等的规定;检修细则(工艺)是在检修基地内的作业规定。
1、各型动车组具体修程修制
⑴CRH1型动车组
①检修周期
其检修周期的设计是以时间为主,以走行公里为辅,检修周期分为五个等级。
②检修范围
以主要系统和部件的检修范围划分,在对应的检修周期下,其检修状态表现为:
修程转向架牵引系统制动系统车钩装置空调装置编组形式
一级外观检查一般动作检查故障修性能检查不解编
二级外观检查,轮对超探状态检查外观检查外观检查性能检查不解编
三级分解检修齿轮箱、牵引连接分检修空气与基础制动组件检查外观检查性能检测需要解编
四级分解检修牵引电机分解检修空气、基础制动组件分解检修外观检查控制元件检测需要解编
五级分解检修系统主要组成部件分解检修系统组件,电气指令与控制元件大修车钩全数分解检修空调机组大修需要解编
进入三级维修及以上修程时,动车组应解编,转向架系统、牵引系统、制动系统、空调装置
和车钩装置要进行全分解或部分分解检修。
⑵CRH2型动车组
①检修周期
其检修周期的设计是以走行公里为主,以时间为辅,检修周期分为五个等级。
②检修范围
以主要系统和部件的检修范围划分,在对应的检修周期下,其检修状态表现为:
修程转向架牵引系统制动系统车钩装置空调装置编组形式
一级外观检查一般动作检查一般状态检查外观检查状态检查不解编
二级外观检查状态检查一般性能检查外观检查状态检查不解编
三级分解检修状态检查一般性能检查外观检查状态检查需要解编
四级分解检修牵引电机
分解检修组件分解检修分解检修空调单元
分解检修需要解编
五级分解检修各组件
分解检修系统各部件分解检修或更换分解检修空调单元
分解检修需要解编
进入三级修及以上修程时,动车组必须解编,转向架系统、牵引系统、制动系统、空调装置和车钩装置要进行全分解或部分分解检修。
⑶CRH5型动车组
①检修周期
②检修范围
以主要系统和部件的检修范围划分,在对应的检修周期下,其检修状态表现为:
修程转向架牵引系统制动系统车钩装置空调装置编组形式
一级故障修故障修故障修故障修故障修不解编 二级外观检查
轮对超探动作性能检测外观检查外观检查状态检查不解编
三级分解检修齿轮箱、牵引连接
分解检修基础制动分解检修自动车钩分解检修空调机组大修需要解编
四级分解检修牵引电机
分解检修系统组件,电气指令
与控制元件大修自动车钩分解空调机组大修需要解编
五级分解检修系统主要组成部件分解检修系统组件,电气指令
与控制元件大修车钩全数分解检修空调机组大修需要解编
进入三级大型维修及以上修程时,动车组必须解编,转向架系统、牵引系统、制动系统、空
调装置和车钩装置要进行全分解或部分分解检修。
2、检修流程
(1)第一、二级修
轮对踏面诊断吸污作业车体清洁检修及故障处理必要的检测存放
(3)第三级检修
增加转向架分解检修流程和牵引系统部分分解检修流程,必要时要进行车体的气密性试验。
(4)第四、五级检修
车体清洁吸污作业高压试验拆解编组拆卸设备部件检修、检测和调试 车体检修及油漆气密性试验单元(车)试验恢复编组整列调试及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