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材料8:电力供应企业税务自查提纲
材料8:
电网企业自查提纲
(电力供应企业可参照)
一、增值税
(一)销项税额方面
1.是否存在营销系统和财务系统数据不一致,而少计收入的问题。
2.是否按照税法规定账计收入,有无减少抄表电量、或者将欠收电费转电损而少计收入等问题。
3.各项价外费用(税法规定免税的除外)是否一并申报纳税,如:电费保证金、欠费违约金、城市公共事业附加等。
4.是否存在与其他小水电企业互供电力,按互抵后的电量结转收入,少缴增值税问题。
5.是否存在固定资产变价收入和废旧物资的销售收入,未缴或少缴增值税问题。
6.是否存在农村电网维护费(包括低压线路损耗和维护费以及电工经费)核算不准确,将一些应纳税的收费项目按农村电网维护费进行免税申报。
7.农村电网改造过程中对由用户负担的用户进户线,以集资款名义直接向用户每户收取的电表开关材料费用,是否未申报增值税。
(二)进项税额方面
1.购进固定资产是否抵扣了进项税额。
2.影响线损率因素中不符合税法规定部分,如职工用电、福利用电、被盗电量等是否已做进项转出。
3.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是否用于非应税项目、固定资产改良支出、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未转出进项税额。
(三)税款预征方面
1.是否按核定的预征率申报缴纳增值税款。
2.各项价外费用应在预征环节依电力产品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是否存在抵扣进项税额问题。
3.是否存在统一结算时多计算进项税额问题。
二、企业所得税
(一)收入方面 1.参考增值税相关问题。
2.分支机构全部利润是否按税法规定汇算清缴,有无将部分利润上交地方政府而未缴税问题。
3.无偿接受资产(除农电资产)是否按照税法规定缴税。4.可再生能源附加收入和地方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等是否按规定缴税。
5.各项政府基金代收手续费是否未作为收入申报纳税。6.固定资产残值处置收益,是否直接冲减工程支出,未作收益处理。
7.对违章用电追缴、加收的电费,以及对窃电追缴的电费和罚款等是否未计收入。
8.用户新装、增加用电、变更用电和终止用电收取的费用,收取的高可靠性电源使用费和临时用电接火费等是否未计收入。
9.网改还贷基金收入是否记入其他应交款,未并损益。10.对外投资分得的税后利润有无因适用税率不同,少所得税额的情况。
(二)成本费用方面
1.财产损失是否未报经税务机关审批直接在所得税前扣除。
2.是否将应按“固定资产”核算的物品按“低值易耗品”核算,一次性摊销在税前扣除。
3.企业年金公司缴费部分是否超过税法规定的所得税税前扣除比例。
4.企业为职工购买的商业保险是否在税前扣除。5.向工会上缴的部分经费,是否未取得专用收据。6.是否将应在“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的教育培训支出在生产成本中列支,造成重复列支。
7.超标准发放的防暑降温费和取暖费,是否未作纳税调整。
8.在生产成本中列支直接支付现金的保健费支出、职工旅游费、离退休人员补贴、业务招待费、宣传费、个人租房费用和部分工资性支出等非生产成本,是否未作纳税调整。
9.固定资产残值率和折旧年限是否符合税法规定。10.赞助支出是否没作纳税调整,是否把一般赞助支出视同公益性捐赠。
11.包干节余资金是否计入固定资产多提取折旧。12.无形资产、固定资产是否以“研究开发费”名义在税前直接扣除。
13.实行工效挂钩的企业,是否持有行业主管部门核定的年度工资总额文件,实行“工效挂钩”核算办法的企业计提的工资总额超过实发工资总额,是否作纳税调整,有无在成本、费用中列支各项奖金、补贴等未计入工资总额进行纳税调整。
三、个人所得税
1.企业年金公司缴费部分是否按规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2.公司代员工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款是否未计入员工收入。
3.是否将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其它名目奖金也作为全年一次性奖金计税。
4.自查缴税时,是否按固定的比例(10%)计算补缴税额。
5.是否从工会经费中发放人员福利、奖励,未按规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6.是否在生产成本科目列支个人通信话费,未按规定计入工薪所得,少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7.员工享受职工食堂每月伙食补助,是否未按规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四、其他
1.与系统外的单位签订的购电合同未缴纳印花税。2.是否未将购买并已用于自建房产的土地价值计入应税房产原值申报房产税。
第二篇:税务自查提纲
附件1:
2012年税收专项和发票检查
自查提纲
一、专项检查自查提纲
(一)地方各税
1、营业税
重点检查是否存在以下问题:
(1)营业收入是否完整及时入账。
A.现金收入不按规定入账。
B.不给客户开具发票,相应的收入不按规定入账。
C.收入长期挂帐不转收入。
D.向客户收取的价外收费未依法纳税。
E.以劳务、资产抵债未并入收入记税。
F.不按《营业税暂行条例》规定的时间确认收入,递延纳税义务。
(2)关联企业间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价格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申报纳税时不做调整。
(3)按税法规定负有营业税扣缴义务而未依法履行扣缴税款。
(4)兼营不同税率的业务时,高税率业务适用低税率。
(5)企业自2011年2月1日起的营业收入是否均缴纳地方教育附加,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自2010年12月1 1
日起的营业收入是否均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
2、企业所得税
各项应税收入是否全部按税法规定缴税,各项成本费用是否按照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的规定税前列支。具体自查项目应至少涵盖以下问题:
(1)收入方面。
A.企业资产评估增值是否并入应纳税所得额。
B.企业从境外被投资企业取得的所得是否未并入当期应纳税所得税计税。
C.持有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份(限售股),在解禁之后出售股份取得的收入是否未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D.企业取得的各种收入是否存在未按所得税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计税的问题。
E.是否存在利用往来账户延迟实现应税收入或调整企业利润。
F.取得非货币性资产收入或权益是否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G.是否存在视同销售行为未作纳税调整。
H.是否存在各种减免流转税及各项补贴、收到政府奖励,未按规定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I.是否存在接受捐赠的货币及非货币资产,未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J.是否存在企业分回的投资收益,未按地区税率差补缴企业所得税。
(2)成本费用方面。
A.是否存在利用虚开发票或虚列人工费等虚增成本。
B.是否存在使用不符合税法规定的发票及凭证,列支成本费用。
C.是否存在将资本性支出一次计入成本费用:在成本费用中一次性列支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物品未作纳税调整;达到无形资产标准的管理系统软件,在营业费用中一次性列支,未进行纳税调整。
D.内资企业的工资费用是否按计税工资的标准计算扣除;是否存在工效挂钩的工资基数不报税务机关备案确认,提取数大于实发数。
E.是否存在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超过计税标准,未进行纳税调整。
F.是否存在计提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职工住房公积金超过计税标准,未进行纳税调整。
是否存在计提的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年金等超过计税标准,未进行纳税调整。
G.是否存在擅自改变成本计价方法,调节利润。
H.是否存在超标准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计提折旧时固定资产残值率低于税法规定的残值率或电子类设备折旧年限与税收规定有差异的,未进行纳税调整;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年限与税收规定有差异的部分,是否进行了纳税调整。
I.是否存在超标准列支业务宣传费、业务招待费和广
告费,未进行纳税调整。
J.是否存在擅自扩大技术开发费用的列支范围,享受税收优惠。
K.专项基金是否按照规定提取和使用。
L.是否存在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租金和特许权使用费进行税前扣除。
M.是否存在扩大计提范围,多计提不符合规定的准备金,未进行纳税调整。
N.是否存在从非金融机构借款利息支出超过按照金融机构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未进行纳税调整。
O.企业从关联方借款金额超过注册资金50%的,超过部分的利息支出是否在税前扣除。
P.是否存在已作损失处理的资产,部分或全部收回的,未作纳税调整;是否存在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损失有补偿的部分,未作纳税调整。
Q.是否存在开办费摊销期限与税法不一致的,未进行纳税调整。
R.是否存在不符合条件或超过标准的公益救济性捐赠,未进行纳税调整。
S.是否存在支付给总机构的管理费无批复文件,或不按批准的比例和数额扣除,或提取后不上交的,未进行纳税调整。
T.是否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视同经营性租赁,多摊费用,未作纳税调整。
(3)关联交易方面。
是否存在与其关联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不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价款、费用而减少应纳税所得额的,未作纳税调整。
3、个人所得税
企业自2011年9月1日起的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起征点标准是否提高到3500元,以各种形式向职工发放的工薪收入是否依法扣缴个人所得税,重点自查项目如下:
(1)为职工建立的年金。
(2)为职工购买的各种商业保险。
(3)超标准为职工支付的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
(4)超标准为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
(5)以报销发票形式向职工支付的各种个人收入。
(6)车改补贴、通信补贴。如果所在省制定了免税补贴标准(税前扣除标准)的,在标准限额内的部分可免予征收个人所得税,在标准外以发票方式为职工报销费用的,计入当月个人收入征税;未明确税前扣除标准的,应合理确定补贴中因私用形成的个人收入部分,扣缴个人所得税。
(7)为职工所有的房产支付的暖气费、物业费。
(8)股票期权收入。实行员工股票期权计划的,员工在行权时获得的差价收益,是否按工薪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9)以非货币形式发放的个人收入是否扣缴个人所得税。
(10)企业促销展业向个人赠送的礼品是否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二)股权转让涉税事项
1、企业实施股权转让,是否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登记手续。
2、纳税人溢价转让股权的,所得税是否申报入库:个人股东是否由代扣代缴单位按20%税率申报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转让方企业取得的股权转让所得,是否并入企业当期损益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
3、纳税人平价、折价转让股权的,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独立交易原则、合理性经济原则,是否计税依据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
二、发票检查自查提纲
对开具金额较大、涉嫌虚假等发票,要进行逐笔查验对比,其中:对服务业、广告业发票金额超过10万元的,建筑业发票超过30万元的,商业发票等其他发票超过50万元,必须逐笔查证。对企业列支项目为“会议费”、“餐费”、“办公用品”、“佣金”和各类手续费等的发票,要通过对资金、货物等流向和发票信息的审核分析,逐笔进行查验对比,重点检查其业务的真实性。
第三篇:税务稽查-通用自查提纲
自查提纲(通用版)自查期间,企业应严格按照税法规定对全部生产经营活 动进行全面自查。自查工作应涵盖企业生产经营涉及的全部 税种。其中,四个主要税种的自查提纲如下:
一、增值税(一)进项税额
1.用于抵扣进项税额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是否真实合法:
是否有开票单位与收款单位不一致或票面所记载货物与实际入库货物不一致的发票用于抵扣。
2.用于抵扣进项的运费发票是否真实合法:是否有与购进和销售货物无关的运费申报抵扣进项税额;是否有以购进固定资产发生的运费或销售免纳增值税的固定资产发生的运费抵扣进项税额;是否有以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发票和国际货物运输发票抵扣进项;是否存在以开票方与承运方不一致的运输发票抵扣进项;是否存在以项目填写不齐全的运输发票抵扣进项税额等情况。
3.是否存在未按规定开具农产品收购统一发票申报抵 扣进项税额的情况,具体包括:向经销农产品的单位和个人 收购农产品开具农产品收购发票;扩大农产品范围,把非负 税农产品(如方木、枕木、道木、锯材等)开具成免税农产 品(如原木);虚开农产品收购统一发票(虚开数量、单价. 抵扣税款)。4.用于抵扣进项税额的废旧物资发票是否真实合法。5.用于抵扣进项税额的海关完税凭证是否真实合法。6.是否存在购进固定资产申报抵扣进项税额的情况。7.是否存在购进材料、电、汽等货物用于在建工程、集体福利等非应税项目等未按规定转出进项税额的情况。8.发生退货或取得折让是否按规定作进项税额转出。9.用于非应税项目和免税项目、非正常损失的货物是否按规定作进项税额转出。,1 O.是否存在将返利挂入其他应付款、其他应收款等往来帐或冲减营业费用,而不作进项税额转出的情况。(二)销项税额
1.销售收入是否完整及时入账:是否存在以货易货交易未记收入的情况;是否存在以货抵债收入未记收入的情况;是否存在销售产品不开发票,取得的收入不按规定入账的情况;是否存在销售收入长期挂帐不转收入的情况;是否存在将收取的销售款项,先支付费用(如购货方的回扣、推销奖、营业费用、委托代销商品的手续费等),再将余款入账作收入的情况。
2.是否存在视同销售行为、未按规定计提销项税额的情况: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如用于内设的食堂、宾馆、医院、托儿所、学校、俱乐部、家属社区等部门,不计或少计应税收入;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用于投资、分配、无偿捐助等,不计或少计应税收入。3.是否存在开具不符合规定的红字发票冲减应税收入 的情况:发生销货退回、销售折扣或折让,开具的红字发票 和账务处理是否符合税法规定。
4.是否存在购进的材料、水、电、汽等货物用于对外销售、投资、分配及无偿赠送,不计或少计应税收入的情况: 收取外单位或个人水、电、汽等费用,不计、少计收入或冲 减费用;将外购的材料改变用途,对外销售、投资、分配及 无偿赠送等未按视同销售的规定计税。
5.向购货方收取的各种价外费用(例如手续费、补贴、集资费、返还利润、奖励费、违约金、运输装卸费等等)是 否按规定纳税。
6.设有两个以上的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到其他机构(不在同一县市)用于销售,是否作销售处理。
7.对逾期未收回的包装物押金是否按规定计提销项税额。8.是否有应缴纳增值税项目的业务按营业税缴纳。9.增值税混合销售行为是否依法纳税:对增值税税法规定应视同销售征税的行为是否按规定纳税;从事货物运输业务的单位和个人,发生销售货物并负责运输所售货物的混合销售行为,是否按规定缴纳增值税。
O.兼营的非应税劳务的纳税人,是否按规定分别核算货物或应税劳务和非应税劳务的销售额;对不分别核算或者不能准确核算的,是否按增值税的规定一并缴纳增值税。
11.按照增值税税法规定应征收增值税的代购货物、代 理进口货物的行为,是否缴纳了增值税。
2.免税货物是否依法核算:增值税纳税人免征增值税的货物或应税劳务,是否符合税法的有关规定;有无擅自扩大免税范围的问题;军队、军工系统的增值税纳税人,其免税的企业、货物和劳务范围是否符合税法的规定;福利、校办企业其免税的企业、货物和劳务范围是否符合税法的规
定;兼营免税项目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其免税额、不予抵 扣的进项税额计算是否准确?
二、营业税
重点检查是否存在以下问题:(一)营业收入是否完整及时入账 1.现金收入不按规定入账。
2.不给客户开具发票,相应的收入不按规定入账。3.收入长期挂帐不转收入。
4.向客户收取的价外收费未依法纳税。5.以劳务、资产抵债未并入收入记税。
6.不按《营业税暂行条例》规定的时间确认收入,递延纳税义务。
(二)关联企业间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销售 不动产价格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申报纳税时不做调整。(三)按税法规定负有营业税扣缴义务而未依法履行扣 缴税款。
(四)兼营不同税率的业务时,高税率业务适用低税率。
三、企业所得税
自查各项应税收入是否全部按税法规定缴税,各项成本 费用是否按照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的规定税前列支。具体自 查项目应至少涵盖以下问题:(一)收入方面
1.企业资产评估增值是否并入应纳税所得额。2.企业从境外被投资企业取得的所得是否未并入当期 应纳税所得税计税。
3.持有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份(限售股),在解禁之后 出售股份取得的收入是否未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4.企业取得的各种收入是否存在未按所得税权责发生 制原则确认计税的问题。
5.是否存在利用往来账户延迟实现应税收入或调整企 业利润。
6.取得非货币性资产收入或权益是否计入应纳税所得 额。
7.是否存在视同销售行为未作纳税调整。
8.是否存在各种减免流转税及各项补贴、收到政府奖 励,未按规定计入应纳税所得额。9.是否存在接受捐赠的货币及非货币资产,未计入应 纳税所得额。
l O.是否存在企业分回的投资收益,未按地区差补缴企业所得税。
(二)成本费用方面
1.是否存在利用虚开发票或虚列人工费等虚增成本。2.是否存在使用不符合税法规定的发票及凭证,列支 成本费用。
3.是否存在将资本性支出一次计入成本费用:在成本 费用中一次性列支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物品未作纳税调整; 达到无形资产标准的管理系统软件,在营业费用中一次性列 支,未进行纳税调整。
4.内资企业的工资费用是否按计税工资的标准计算扣 除;是否存在工效挂钩的工资基数不报税务机关备案确认,提取数大于实发数。
5.是否存在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 经费超过计税标准,未进行纳税调整。
6.是否存在计提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 业保险和职工住房公积金超过计税标准,未进行纳税调整。是否存在计提的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年金等 超过计税标准,未进行纳税调整。
7.是否存在擅自改变成本计价方法,调节利润。8.是否存在超标准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 计提折旧时固定资产残值率低于税法规定的残值率或电子类设备折旧年限与税收规定有差异的,未进行纳税调整;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年限与税收规定有差异的部分,是否进行了纳税调整。
9.是否存在超标准列支业务宣传费、业务招待费和广告费。1 0.是否存在擅自扩大技术开发费用的列支范围,享受税收优惠。
1.专项基金是否按照规定提取和使用。
2.是否存在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租金和特许权使用费进行税前扣除。
3.是否存在扩大计提范围,多计提不符合规定的准备金,未进行纳税调整。
4.是否存在从非金融机构借款利息支出超过按照金融机构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未进行纳税调整。
5.企业从关联方借款金额超过注册资金5 O%的,超过部分的利息支出是否在税前扣除。
6.是否存在已作损失处理的资产,部分或全部收回的,未作纳税调整;是否存在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损失有补偿的部分,未作纳税调整。
7.是否存在开办费摊销期限与税法不一致的,未进行纳税调整。1 8.是否存在不符合条件或超过标准的公益救济性捐
赠,未进行纳税调整。
9.是否存在支付给总机构的管理费无批复文件,或不按批准的比例和数额扣除,或提取后不上交的,未进行纳税调整。2 0.是否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视同经营性租赁,多摊费用,未作纳税调整。(三)关联交易方面
是否存在与其关联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不按照独立企 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价款、费用而减少应纳税所 得额的,未作纳税调整。
四、个人所得税
自查企业以各种形式向职工发放的工薪收入是否依法 扣缴个人所得税,重点自查项目如下: 1.为职工建立的年金;
2.为职工购买的各种商业保险;
3.超标准为职工支付的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 4.超标准为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
5.以报销发票形式向职工支付的各种个人收入; 6.车改补贴、通信补贴。如果所在省制定了免税补贴标准(税前扣除标准)的,在标准限额内的部分可免予征收个人所得税,在标准外以发票方式为职工报销费用的,计入当月个人收入征税;未明确税前扣除标准的,应合理确定补贴中因私用形成的个人收入部分,扣缴个人所得税;
7.为职工所有的房产支付的暖气费、物业费; 8.股票期权收入。实行员工股票期权计划的,员工在 行权时获得的差价收益,是否按工薪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9.以非货币形式发放的个人收入是否扣缴个人所得税。
第四篇:企业自查提纲
企业自查提纲
(一)、自查对象
增值税税负低于以下标准的企业:金属制品业1.79%;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8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2.4%;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5.72%;石油加工及炼焦业1.5%。
(二)、自查
本次自查为2006(5—8月)税款缴纳情况,有涉及税收违法行为的,应追溯到以前。
(三)、自查内容
(1)、增值税
①、进项税额检查。
一、是否存在非应税业务抵扣进项税额的问题。
二、申报抵扣进项税额的抵扣凭证,是否符合规定。
三、是否存在多计进项税额、少作进项税额转出的问题。
四、是否有非正常损失计算了进项税额。
五、有无擅自扩大进项税额抵扣范围的问题。
六、是否存在大量现金收入、背书转让等付款方式,结算是否真实,是否有真实的货物交易。
七、取得多张连号增值税专用发票(包括电脑版专用发票)的企业,其业务是否真实,是否存在接收虚开专用发票的问题。
八、取得运输发票的运输业务是否真实,与销售购进货物的名称、数量是否匹配、吻合;有无取得虚开、代开运输发票抵扣税款的问题。
②、销项税额检查。重点检查销项税额是否及时足额申报纳税,是否存在隐瞒增值税应税收入的问题。
一、价外费用及视同销售行为是否按规定计提缴纳增值税,销货退回或折让的处理是否符合规定。
二、是否存在“以物易物”、“以物抵债”行为,是否按规定正确核算销项税额。
三、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结算关系是否真实,是否存在虚开或代开的问题。
开发区国税局2006、10、8
第五篇:自查提纲--企业所得税
自 查 提 纲
——企业所得税
自查各项应税收入是否全部按税法规定缴税,各项成本费用是否按照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的规定税前列支。具体自查项目应至少涵盖以下问题:
一、收入方面
(一)企业资产评估增值是否并入应纳税所得额。
(二)企业从境外被投资企业取得的所得是否未并入当期应纳税所得税计税。
(三)持有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份(限售股),在解禁之后出售股份取得的收入是否未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四)企业取得的各种收入是否存在未按所得税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计税的问题。
(五)是否存在利用往来账户延迟实现应税收入或调整企业利润。
(六)取得非货币性资产收入或权益是否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七)是否存在视同销售行为未作纳税调整。
(八)是否存在各种减免流转税及各项补贴、收到政府奖励,未按规定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九)是否存在接受捐赠的货币及非货币资产,未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十)是否存在企业分回的投资收益,未按地区差补缴企业所得税。
二、成本费用方面
(一)是否存在利用虚开发票或虚列人工费等虚增成本。
(二)是否存在使用不符合税法规定的发票及凭证,列支成本费用。
(三)是否存在将资本性支出一次计入成本费用:在成本费用中一次性列支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物品未作纳税调整;达到无形资产标准的管理系统软件,在营业费用中一次性列支,未进行纳税调整。
(四)内资企业的工资费用是否按计税工资的标准计算扣除;是否存在工效挂钩的工资基数不报税务机关备案确认,提取数大于实发数。
(五)是否存在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超过计税标准,未进行纳税调整。
(六)是否存在计提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职工住房公积金超过计税标准,未进行纳税调整。
是否存在计提的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年金等超过计税标准,未进行纳税调整。
(七)是否存在擅自改变成本计价方法,调节利润。
(八)是否存在超标准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计提折旧时固定资产残值率低于税法规定的残值率或电子类设备折旧年限与税收规定有差异的,未进行纳税调整;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年限与税收规定有差异的部分,是否进行了纳税调整。
(九)是否存在超标准列支业务宣传费、业务招待费和广告费。
(十)是否存在擅自扩大技术开发费用的列支范围,享受税收优惠。
(十一)专项基金是否按照规定提取和使用。
(十二)是否存在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租金和特许权使用费进行税前扣除。
(十三)是否存在扩大计提范围,多计提不符合规定的准备金,未进行纳税调整。
(十四)是否存在从非金融机构借款利息支出超过按照金融机构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未进行纳税调整。
(十五)企业从关联方借款金额超过注册资金50%的,超过部分的利息支出是否在税前扣除。
(十六)是否存在已作损失处理的资产,部分或全部收回的,未作纳税调整;是否存在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损失有补偿的部分,未作纳税调整。
(十七)是否存在开办费摊销期限与税法不一致的,未进行纳税调整。
(十八)是否存在不符合条件或超过标准的公益救济性捐赠,未进行纳税调整。
(十九)是否存在支付给总机构的管理费无批复文件,或不按批准的比例和数额扣除,或提取后不上交的,未进行纳税调整。
(二十)是否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视同经营性租赁,多摊费用,未作纳税调整。
三、关联交易方面
是否存在与其关联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不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价款、费用而减少应纳税所得额的,未作纳税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