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精选题库 语文第2编6-2资料库北师大版[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3 06:58: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二精选题库 语文第2编6-2资料库北师大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二精选题库 语文第2编6-2资料库北师大版》。

第一篇:高二精选题库 语文第2编6-2资料库北师大版

第二编

第六章

第2节

一、关于传记的知识(一)传记的主要特点

1.真实性 写传记首先要实事求是,内容真实准确,不夸大或缩小及生搬硬套;其次感情要真,要求作者真诚、坦率,不受拘束。当然文学性传记作为一种文学样式,也允许其中有虚构的成分,不过这种再创造一定要符合人物的性格,要达到更高的真实——艺术真实。

2.概括性 一是对人物要有选择,要选择那些代表性强、事迹丰富和很有性格特点的人来写;二是对人物的事迹要有选择,也就是要选择能够概括人物一生的事迹,而不是面面俱到。

3.通俗性 就是要求作者在形式表达方面写得简明易懂,容易被读者接受。语言可以简明、平实,也可以生动活泼,富于文学色彩。

(二)传记的基本要求

传记有史学性的,也有文学性的,二者虽然略有区别,但在写作上有着共同的要求和必须遵循的原则,了解这些要求和原则,对我们阅读传记是非常有帮助的。

1.传记要求“真”。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夸大,不缩小,不编造。真实是传记有别于其他文体的一个根本标志,是传记人物获得强大生命力的关键,也是它的独特价值之所在。传记作品要完全真实,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至重要细节,有时一个重要细节的失真就会动摇全篇传记的价值。

2.传记要有“魂”。这“魂”就是作者的思想认识和内心情感。传记不同于史料,不是纯客观的生平记录,无论写得详繁还是简略,它都要表现出一种思想倾向,告诉人们一个道理,或者给人们一定的启发。为此传记作者占有大量材料,科学地研究分析材料,认真地处理与组织材料,是十分重要的。给传记以明确的主题,其材料才能有用,其作品才有灵魂。如果只是罗列材料,事无巨细,芝麻豆子摊一场,而无一条主线来贯穿,那就不可能成为传记佳作。

3.传记要出“彩”。传记要真实,但并不等于一定要干巴巴地记述,更不等于史料的机械罗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传记也要讲文采。从材料选择、叙述方式、叙述角度到表现手法、语言运用,都有很大的活动空间。有时为了将人物写得形神兼备,也不妨使用一些文学笔法。当然,这种文学笔法一定要适度,绝不可喧宾夺主,妨害真实。在这一点上,司马迁的《史记》堪称典范。

二、关于新闻的知识(一)新闻的结构形式 1.标题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有一行标题和多行标题之分。其主标题旨在揭示消息的主题或重要新闻事实;副标题(又称辅题、子题)用以补充说明情况,或指出内容范围,作出内容提要等。新闻标题应力求简练生动,贴切传神,具体明了,突出主要新闻要素。

2.导语

导语是新闻的纲领和中心所在,读者可以从导语中得到整个新闻的总印象。常见的导语写法有叙述式、描写式和结尾式等。通常情况下,导语部分除时间、地点(报道具体时间、具体地点的动态新闻要有时间、地点要素)外,其要素均应具有。好的导语要求:(1)出语不凡,巧于开篇,突出最有新闻价值的那个新闻要素。(2)与报道的主题相一致,糅进包含主题的东西,反映出消息的核心和精华。(3)突出新闻本身所具有的特点,突出最新的内容和最重要的方面。

3.主体

新闻的主体部分自然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经过、结果)、原因五个要素。其在事件的顺叙中,有时还插入有关的背景材料和其他相关内容。主体部分的写作要求:(1)紧紧围绕一个主题取材,避免横生枝节。(2)叙事要尽量具体、充实,围绕报道主题,以生动、具体的材料进一步阐释和深化导语中的内容。(3)叙述要生动,行文要有波澜,保持读者的阅读兴趣。

4.背景

与主体新闻内容密切相关的历史情况、环境条件及新闻产生的原因和注释性方面的材料。

5.结尾

结尾(有时可无)是整个消息的结束语,它用于揭示事实的意义,指出事件发展的趋向,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除基本要素“人物”“事件”外,其他要素往往不必出现。形式有小结式、评论式、希望式等。

(二)新闻的主要特点

1.真实性:这是新闻最基本的要求。报道的内容要真实准确,有根有据,讲究用事实说话。

2.新鲜性:报道内容一般是新人新事,讲究从新角度说话。

3.及时性:报道要迅速及时,在日趋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及时性是新闻价值的保障。4.公开性:新闻是面对大众的,选择新闻应以社会需要为取舍标准。

三、关于报告的知识 报告的结构

报告一般由首部、正文和尾部组成。

(1)首部。主要包括标题和主送机关两个内容。报告标题的常见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构成,如《××部关于××抗灾救灾工作情况的报告》;另一种是由事由和文种构成,如《政府工作报告》等。

(2)正文。报告正文的结构一般由开头、主体和结语等部分组成。

①开头。主要交代报告的缘由,概括说明报告的目的、意义或根据,然后用“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语转入下文。

②主体。这是报告的核心部分,用来说明报告事项。它一般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工作情况及问题;二是进一步开展工作的意见。

③结语。根据报告种类的不同一般都有不同的程式化用语,应另起一段来写。工作报告和情况报告的结束语常用“特此报告”;建议报告常用“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执行”;答复报告多用“专此报告”;递送报告则用“请审阅”“请收阅”等。

(3)尾部。一般包括署名和成文时间两项内容。

关于署名,如果标题中有发文机关名称,这里不再署名。而一般情况下,要求在右下方署上机关单位或主要负责人姓名。之后,在其下写明年、月、日,并加盖单位公章或主要负责人印章。

四、关于科普文章的知识 科普作品的特点及要求 1.科学性

科学性是所有科技作品的生命,科普作品也不例外。科学必须揭示事物的客观规律,探求客观真理,作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南。而科普作品则担负着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启蒙思想的职责,更应保证科学性。失去科学性的科普作品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因此,对于科普作品的创作者而言,应尽力发掘自己的专业特长,从自己熟悉的领域开始,用全面发展的观点,把成熟的、切实可行的知识,介绍给广大读者。

2.思想性

科普是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之间的一座桥梁。它在向读者传授知识的同时,也使读者受到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的熏陶,宣传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提高人们的科学素质和思想素质。因此,科普作品要通过普及介绍科学知识,让人们深刻地理解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这就是科普作品思想性的体现。当然,科普创作的思想性,是内在的、从作品中自然表现出来的,不是贴上一些政治标签或外加一些政治术语。

3.通俗性

通俗性就是要用明白晓畅的文字介绍科技知识,使之生动、易懂。科普创作可以运用多种方法使科普作品通俗化。如用文艺形式创作,使之生动有趣,引人入胜。但这不是唯一的方法,科普作品,只要简明扼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写清楚,同人们的实际生活和工作联系起来,就能达到通俗化。切忌简单化、庸俗化,或简单得残缺不全,只在抽象的概念中

兜圈子;或堆砌资料,照搬照抄,或把通俗化变成庸俗化,迎合低级趣味,这些都应在科普创作中杜绝。

4.艺术性

是由通俗性派生的一个特点,科普作品的通俗性常常要求运用文艺形式来介绍科技知识,创作过程中,不仅使用逻辑思维来达到以理服人的效果,同时还采用形象思维,使之以情动人。

5.知识性

任何科普文章都以介绍某一科学知识为目的,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高考主要着眼于前一类。

方法规律技巧

一、常用实用类文本的阅读和答题方法(一)传记

1.传记的阅读方法

(1)阅读传记作品必须懂得传记作品与其他文学作品的区别。

传记属于纪实性作品,纪实性要求传记记述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准确的、真实的,不允许有任何夸张与虚构。但历史的真实,只能是相对的真实,任何已经成为过去的历史是不可能全面复现的,任何对历史的叙述,也只能是相对真实的描述。因此,传记允许作者对个别细节、某些场景进行符合时代环境的合理的有限度的想象,以便丰富、生动地描绘人物,凸现人物特性。了解了传记作品的这些特点,就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欣赏、品味传记作品真实性与文学性相结合、哲理性与形象性相结合、思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所产生的魅力,赏析传记中的想象艺术,多角度地培养鉴赏能力。

(2)阅读传记作品必须联系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一个人的个性、思想的形成必定会受到所处的特定时代及其成长环境等外因的影响,了解这些重要事实可以使我们对传主成长的各种因素作出符合实际的分析,以便更立体地了解人物,对其思想、品格及功过作出客观公允的评价。

(3)阅读传记作品必须认识到传主的成长经历并感悟传主的心路历程。只有深刻地认识传主的成长经历并感悟其心路历程,注重分析传主的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志向和命运、奋斗和机遇、挫折和成功、事业和爱情等诸多因素对其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才能在评价传主的思想、感情、品格、气质、成就等方面的同时,从中汲取精神养料,获得有益的启示,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形成主动规划人生的意识和能力。

(4)阅读传记作品还要关注传主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典型事件往往是传主一生的关键所在,能反映他一生中的主要功过,而且可以显示有关的历史进程及特点,有利于读者把握文章的重点,理清其人生发展的脉络;富有特性的细节描写犹如人体之血肉,能使传主的形象更加丰满,能帮助读者更准确地了解传主的性格、理想。同时,关注这些还可以引发读者的思索,使之从中获得更多的人生教益。

(5)阅读传记需要注意传记中作者的评论性语句。传记中有作者评论的传记一般称之为评传。评传是传记中的跨类文体,处于人物传记和文学评论之间。一方面有对人物生平较完整的叙述,借以展示传主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结合这些叙述,分析传主的思想行为,评价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由此可见,传记中的“评”往往是文章的要害。因此,阅读这类文章必须注意分析作者的评论性语言。

(6)阅读传记需要注意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

传记采用的表现手法与一般记叙文相似,有首尾照应、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等。此外,引用是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如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2.传记的答题方法

(1)认真审题,领会命题意图。题干的设置通常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创设情境、设问角度和命题意图。前两者是显性的,后者则是隐性的,但却又是最为关键的,它直接关系到答题的方向,与命题意图吻合的答案才是正确的,要努力通过题干去揣摩命题的意图。

(2)整体阅读,寻找阅读区间。发掘题干中所隐含的信息,以题干的“此信息”去求答案区间的“彼信息”。

(3)筛选整合信息,组织答题语言。主要途径是提炼概括、转换说法、语言重组等。

(二)新闻

1.新闻的阅读方法

(1)看标题,抓要素,整体把握新闻内容。

新闻标题是新闻主要内容的提要,通过对题意的揣摩,能辨出该文的记叙对象。是人物新闻还是事件新闻,是消息还是通讯。通过标题把握文本的对象和主要内容。新闻属于记叙类文体,离不开记叙的要素,所以,分析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可以帮助进一步把握主要内容。

(2)理清脉络,把握文章结构。

看清文章前后的联系,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从而准确地划分全文的段落层次。消息一般都是采用“倒金字塔”式,这跟一般的记叙文不同。通讯就比较灵活多变,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叙述方法。阅读时要特别注意。

(3)把握中心,把握主旨。

抓住关键句、中心句、过渡句去把握文本的中心内容,研究文本的主旨,揣摩作者的写作动机和感情态度。

(4)研究写作技巧,分析表现手法。

可以从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对比衬托、以小见大、烘托渲染、借景抒情等文学手段,锤词炼句及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几个角度去考虑。

2.新闻的答题方法

(1)如何分析新闻的真实性

①从再现采访过程的角度思考;②从再现现场情形的角度思考;③从叙述人称选择的角度思考;④从细节描写作用的角度思考;⑤从新闻数据运用的角度思考。

(2)如何把握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①从表现形象特点的角度思考;②从表现形象变化的角度思考;③从前后内容联系的角度思考;④从新闻传达感情的角度思考。

(3)如何筛选整合新闻的信息要点

①看清题目,明确筛选要求;②理解层次,把握新闻要点;③根据题目,筛选相关信息。(4)如何分析新闻材料的详略性

①从材料角度是否不同的角度思考;②从材料联系是否层进的角度思考;③从能否开阔读者视野的角度思考。

(5)如何分析新闻结构的合理性 ①从能否深化主题的角度思考;②从结构是否完整的角度思考;③从群众能否想到的角度思考。

(6)如何鉴赏新闻构思的独特性

①抓对比点,分析相反内容的内在联系;②抓相似点,分析物人之间的相似之处;③抓相关点,分析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7)如何分析新闻标题的艺术性

①分析新闻标题的表达技巧及其作用;②分析新闻标题对表达新闻主题的作用;③分析新闻标题对吸引读者的作用;④分析新闻标题对表达记者观点和感情的作用;⑤分析新闻标题对群众获取信息的作用。

(8)如何评价新闻技巧的巧妙性

①分析表达技巧对表现人物特点的作用;②分析表达技巧对表现主题的作用;③分析表达技巧对群众的影响,如:能否让群众如临新闻现场(生动形象),能否让群众体会出作者态度,能否让群众把握新闻主题,能否突现新闻的社会效应等。

(9)如何探究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

①概述相关事实;②分析人物精神(品质,素质);③阐发所受启发(相同、相反)。(10)如何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

①明观点,即明白无误地表明观点。这是第一个得分点。

②引论据,即恰当引用论据,遵循“内引外联”的原则,既要充分利用原文信息,又要合理联系现实状况。③作论述,即就所引论据作必要的阐述以证明自己的观点。④作小结,即归结回扣观点,简要作结。

作为综合阐述题,观点明确,言之有据,言之成理,是得分的关键。同时注意要点须全

面,陈述有条理。

(三)科普文章

1.科普文章的阅读步骤(1)整体把握,微观勾勒 ①阅读原文后,可提出以下设问: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有什么最新成果?今后的发展前景如何?作者对此新成果的态度和看法如何?

②理清全文的脉络,把握主要内容,迅速提取每一节的主

要信息。③微观勾勒是指随时勾勒一些关键词语。一般勾画圈点以下词语: 关联词:

常见的关联词有表递进、并列、假设、条件、因果、转折关系等几大类,阅读时,看到“首先”,要想到“其次”;看到“多项条件”,要找到“唯一条件”;看到“所以”,要寻找原因„„高考命题者常常在关联词语的运用方面设置障碍,如把原文的充分条件说成必要条件、把因果关系表述成条件关系等。

副词:

此类文章在表述科技成果时经常用“已经”“将来”“或许”“可能”“设想”等词语,要分清已成事实或未成事实,弄清词语的内涵和外延。

否定词:

此类文章常用来表否定意义的词有“不”“非”“没有”“否决”“推翻”“拒绝”“无条件”“严禁”“取消”等。其中要注意双重否定表肯定的意思,如果一句话中否定超过三个,先取出两个否定变为肯定,再理解全句的意思。还要弄清一些表否定词语的确切含义,如“绝对”是“无任何条件的、不受限制的”,“无条件”是“无要求限制”。

表示相反的词语:

注意此类文章一句话中,表达内容上的相反。常用词语如“降低”“缩小”“成反比”“截然相反”“不同于”等。首先要具体理解表示相反的词语的意义,具体到一句话要仔细分辨词语的细微差别,如果两句话表达的内容不同,要把原句仿写下来,对照主谓宾的区别,如“满月的时候地球两极的气温有所升高,但中纬度地区情况截然相反”,理解“截然相反”可仿写“满月的时候中纬度地区气温有所降低”。

比喻词:

由于此类文章表达意思比较抽象,为了说得具体,常常用比喻修辞手法或词语的比喻义,理解时要找出“本体”,如“‘信息高速公路’就是借用了美国50年代在全国修建的高速互联公路”一句话中:“信息高速公路”的意思不是“互联的公路”而是“互联的信息网络”。要确切理解含有修辞的句子,要注意前后对照,特点对应。

(2)紧扣语境,把握内涵

要准确理解判断词、句在文中的意思,那就要紧密联系语境,注意上下文的修饰、指代等暗示条件,从而把握其内涵。

科普文阅读考查的词语往往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些词语要么是关键信息点(如指代性词语、概念性词语),要么就是省略(或承前或启后)了相关阐释内容。这些词语往往已突破了其原来的意义限制,与具体语境结合而有了新的内涵。如何准确理解文中这些词语的含义呢?在熟知词语本身固有意义的基础上,一般有以下三种技巧:①瞻前顾后法,即联系上下文选择恰当的义项;②比照辨析法,即仔细比较辨析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和同义词、近义词在语言运用中的差异;③参考语境法,即根据语境揣摩词语的语境义、比喻义、借代义等,分析词语派生或隐含的内容。

科普文的重要句子有如下几种情况:一是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可以用“抽取主干法”,抓住句子主干,理清那些修饰、限制等附加成分,进而理解其含义。二是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应该依照“句不离段”的原则,结合上下文语境,仔细领会,整体解析。三是与文章中心和结构密切相关的句子(如文眼句、中心句、过渡句等)。要理解这些句子的含意,既要注意它在段中篇中的位置,还要看清来龙去脉。

(3)找准信息,识别混淆

科普文章的阅读主要考查的是信息的筛选和分析比较的能力。说得通俗一些,就是“找”和“比”两种做法。一般说来分两步走:

第一步,阅读题干和选项:要一字一句地读,找出考查的信息和设置题目的角度。然后

结合题干提供的信息,有重点地阅读全文,画出与选项有关的信息。

第二步,比较选项和与选项有关的文中信息。必须掌握设置干扰项的方式,找准原文的关键词句,细心与题干对照。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认真比对:①是否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混淆;②是否偶然、必然混淆;③是否指代混淆,是否主客颠倒,是否偷换概念;④是否现实和设想混淆;⑤是否肯定和否定、主要和次要关系混淆,是否无中生有;⑥是否条件和结果、原因和结果的关系颠倒。

二、实用类探究题的设题角度和答题要领(一)设题角度

“实用类文本阅读”探究题命题一般会在以下几方面做文章:在理性认知上做文章;在实践能力与实践体验上做文章;在文本的未定点或空白点上做文章。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设题角度:

1.从选材角度,对文本的社会价值提出自己的见解。例如:《手机消费调查:时尚的手机最受宠》:这份报告选择社会上十分普遍的手机消费现象进行调查。这样选材对你有什么启发?

2.从结构角度,对文章的结构安排、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例如:2007年山东卷《梦碎雅典》第20题:“文章用较长篇幅介绍了奥蒂参加比赛的背景材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从社会影响角度,对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探究。例如:《他打动了每个认识他的人——身边人眼中的洪战辉》第3题:“洪战辉一再强调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做的是一个普通人应该做的事’,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可是,社会却给予很高的评价,成为‘感动中国人物’。请结合文本,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4.从构思艺术角度,对标题成败的探究。例如:《昆山31万农民刷卡看病——每人每年缴纳50元,最多可得1100倍补偿》第3题:“有人认为,这则新闻的标题是个亮点,你是否同意?”

5.从文本疑点、难点和空白点等角度,探究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例如:《知识与财富决定生活满意度与乐观度》“本文在文末得出了调查的结论:知识与财富决定生活满意度与乐观度。有人认为这一结论是在对事实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并根据大量的数据分析而得出的,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但也有人认为,对生活的满意度与乐观度是一个社会综合问题,它应受到诸如经济情况,社会地位,人的心理心态,甚至是社会保障机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单从知识与财富入手不能说明问题。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分析。”

(二)答题要领

1.有明确的观点;2.分点列出事实依据;3.结合文本或文本的具体事例作合理分析;4.语言通顺流畅,规范表述,书写工整。

三、答题常出现的四个“忽视” 1.忽视文体特征

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过分注重命题对材料内容上的考察,而忽视形式上的东西,对像“新闻”“通讯”这样常见的文体特征往往弃而不理,造成了没有必要的失分。2008年广东卷第20题“科普文的语言除准确严谨外,还具有不同于一般说明文的语言特色。请在文中加点词中任选两个,结合文章简要分析这些不同的语言特色。”此题看似单纯地考查对语言的鉴赏能力,实际上需要考生掌握科普文章的说明特征。总之,只有掌握实用类文本的文体特征,才能正确解答此类题目。

2.忽视答题角度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所以有利于更准确地考查考生的语文素养、个性思维和探究能力,主要是因为它在答题的角度上给我们更多的思维空间。同学们在答题的过程中,往往局限于某一个角度,进而限制了思维。

3.忽视句子内涵

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往往忽视句子的内涵,被其表面意思局限了自己的思维,进而答题只是涉及皮毛,得分亦可想而知。

4.忽视分值设置

每道题后面所标分值往往暗示答案要点。忽视这一点,就会造成要点不全或答题啰嗦。这就是我们常在答题技巧上提到的“看分值答题”。一般情况下,偶数的分值,如4分,意味着其答案可能包含两个要点,答题时要尽可能分成两点列出;奇数的分值如5分,意味着答案可能是三点,答题时要尽可能分成三点列出。此外,答案最好能用序号标出,让阅卷者对答案要点一目了然。

第二篇:高一精选题库人教版习题 语文第2编1-2-2资料库

第一编

第一章

第2节

备考资料库

1.同音字(1)音同(近)形似字

练 熟练 简练 练习精练炼 锻炼 采 采茶 彩 喝彩 至 至少 致 致辞 泡 气泡 炮 炮弹 详 安详 祥 吉祥 札 书札 扎 扎彩 弛 弛缓 驰 奔驰 形 形状 型 模型 灰 火灰 恢 恢复 记 记忆 纪 纪念 才 人才 材 材料 钞 现钞 抄 抄写 坐 坐标 座 座次 壮 健壮 状 状态 提炼 锤炼 精炼

风采 兴高采烈剪彩 丰富多彩

至诚 自始至终致富 专心致志

泡饭 泡菜鞭炮 如法炮制

端详 不厌其详祥兆 祥瑞

札记 信札马扎 挣扎

松弛 一张一弛神驰 驰名天下

情形 如影随形造型 类型 大型

灰心 心灰意懒恢弘 天网恢恢

记账 笔记 记号纪元 纪律 世纪

才干 才疏学浅素材 人材 身材

钞票查抄 抄小道

坐果 坐吃山空座谈 座无虚席

壮观 理直气壮供状 不可名状

忘 忘记 忘掉 没齿不忘 妄 妄想 妄图 狂妄自大燥 干燥 燥热 山高地燥 躁 急躁 躁动 不骄不躁嘻 笑嘻嘻 嘻皮笑脸 嘻嘻哈哈 嬉 嬉闹 嬉戏 嬉笑怒骂暗 黑暗 暗号 偏信则暗 黯 黯淡 黯然失色 黯然神伤概 大概 气概 一概 概括 慨 慷慨 愤慨 感慨 慨叹慢 快慢 缓慢 慢条斯理 漫 漫谈 散漫 漫画 漫不经心儒 儒生 儒将 儒雅 儒家 孺 孺子牛 妇孺 孺子可教鹜 趋之若鹜 骛 驰骛 外骛 好高骛远篡 篡权 篡改 纂 编纂 纂辑尊 尊敬 令尊 遵 遵守 遵循博 广博 博闻 博览 搏 搏斗 搏动 脉搏毫 毫毛 毫不利己 明察秋毫 豪 豪迈 豪爽 豪言壮语班 班级 班师 斑 斑痕 斑白 斑驳陆离 斑斓提 提纲 提防 提心吊胆 题 题名 题字 题目 命题琐 琐碎 繁琐 琐屑 猥琐 锁 铁锁 封锁 锁骨 枷锁凌 欺凌 凌空 凌晨 冰凌 陵 丘陵 陵迟 陵替 陵园莺 黄莺 莺歌燕舞 鹰 鹰犬 雄鹰 鹰隼

竞 竞争 竞赛 竞技 竟 竟然 毕竟 究竟怡 怡然自得 心旷神怡 贻 贻误 贻笑大方 贻人口实消 消失 消夏 消退 撤消 销 销假 开销 销毁 销售受 受灾 受气 受贿 受累 授 讲授 授奖 教授 授权卷 试卷 手不释卷 券 证券 票券 入场券付 付出 付印 付之一炬 附 附带 附和 附庸风雅辩 辩论 辩护 辨 辨析 辨别 明辨是非摩 观摩 摩擦 摩拳擦掌 磨 消磨 磨蹭 磨合 磨擦

鳞 鳞片 遍体鳞伤麟 麒麟 凤毛麟角 粼 碧波粼粼幅 条幅 篇幅 幅度 幅员辽阔

副 副手 名副其实 一副对联辐 辐射 辐辏番 番邦 三番五次翻 推翻 翻供 翻山越岭蕃 蕃茂 蕃息

换 交换 更换焕 焕发 焕然一新 涣 涣散 涣然冰释骄 骄傲 骄阳似火娇 娇气 娇媚 娇生惯养矫 矫正 矫健 矫揉造作晃 晃动 摇晃 晃悠恍 恍然 恍悟 恍如隔世幌 幌子

拈 拈花惹草 拈轻怕重粘 粘连 粘贴沾 沾光 沾边 沾沾自喜园 花园 园地 动物园圆 圆满 圆球 自圆其说员 学员 幅员 复员军人历 历史 经历 历历可数厉 严厉 厉害 再接再厉励 勉励 激励 励精图治坂 如丸走坂板 呆板 板凳 快板版 排版 制版 版图

郎 新郎 令郎

朗 朗读 晴朗 开朗琅 书声琅琅 琳琅满目

 暮春 暮气 暮霭 暮年暮 羡慕 仰慕 慕名 景慕慕墓 坟墓 墓表 墓碑 墓志募 募兵 募集 募捐(2)音同(近)形异字

善 善良 善后 善始善终 擅 擅长 擅自 擅离职守剑 剑眉 剑客 剑拔弩张 箭 射箭 弓箭 箭在弦上幕 幕布 烟幕 幕宾 幕后

景 景况 景象 景仰 景遇 境 境况 渐入佳境 事过境迁洪 洪亮 洪量 洪大 洪炉 宏 宏伟 宏愿 宏大 宏观鬼 鬼迷心窍 鬼鬼祟祟 诡 诡计 诡诈 诡异 诡诞振 振动 振奋 振笔疾书 震 震动 震颤 震耳欲聋

掠 掠夺 掠取 抢掠 略 精略 战略 攻城略地泻 倾泻 泻药 一泻千里 泄 发泄 泄密 水泄不通灼 灼热 真知灼见 目光灼灼 卓 卓见 卓荦 卓然 卓尔不群贯 贯穿 贯串 贯注 如雷贯耳

灌 灌溉 调 调查 掉 掉泪 定 固定 订 订立 需 需要 须 须要 肤 皮肤 浮 轻浮 驱 驱逐 祛 祛暑 邪 邪恶 斜 倾斜 妆 化妆 装 化装 划 计划 画 画线 汇 汇报 会 会集 犹 犹如 尤 尤物 奋 奋斗 愤 愤怒 治 治理 制 制图 合 合作 和 和谐 灌木 灌注 醍醐灌顶

调动失掉 尾大不掉

决定 必定 心神不定预订 装订 修订

需求 军需 需索须知 须眉 必须

肤浅 体无完肤浮夸 人浮于事

驱散 驱除 长驱直入祛疑 祛除 祛箧

邪念 邪乎 邪门歪道斜晖 斜视 斜阳

嫁妆 妆奁 妆饰装饰 装扮 装疯卖傻

划拨画押 画眉 画龙点睛

汇合 汇总 汇拢会见 会晤 融会贯通

过犹不及 困兽犹斗以儆效尤 怨天尤人

勤奋 奋不顾身 奋发愤恨 愤慨 发愤图强

治学 处治 治国安民管制 制导 因地制宜

合拢 合家团聚和局 和盘托出

曲 弯曲 曲折 屈 委屈 屈指 屈节 屈打成招代 交代 越俎代庖 待 交待 严阵以待决 决定 决口 处决 绝 绝境 绝技 绝对带 附带 带劲 以点带面 戴 爱戴 感戴 披星戴月兰 兰花 兰谱 兰章 兰若 蓝 蓝本 蔚蓝 蓝图 蓝靛巡 巡视 巡察 巡回 巡游 循 遵循 循环 循序 循规蹈矩懑 愤懑 闷 愁闷 窒闷 闷闷不乐滔 白浪滔天 滔滔不绝 涛 波涛 惊涛骇浪烂 破烂 烂漫 破铜烂铁 滥 泛滥 滥调 滥竽充数

茵 绿草如茵阴 阴险 光阴 阴错阳差荫 荫凉 封妻荫子 树荫

幽 幽静 幽会 幽灵 幽禁优 优美 优惠 优裕 优柔寡断 悠 悠久 悠闲 悠扬 悠然自得象 形象 象征 景象像 好像 画像 塑像 想像相 互相 相册 相貌叠 重叠 折叠 重峦叠嶂 迭 更迭 迭次 忙不迭

2.形似字(主要指音异形似)裨 裨益 无裨于事 稗 稗草 稗官野史赝 赝本 赝品 赝币 膺 膺选 义愤填膺

慰 安慰 慰劳 慰藉 欣慰 熨 熨帖 熨斗薄 厚薄 淡薄 刻薄 单薄 簿 账簿 簿册 簿籍 记录簿缀 点缀 补缀 缀合 缀文 辍 辍学 辍笔 辍演 时作时辍冠 冠军 怒发冲冠 冠冕堂皇 寇 敌寇 寇仇 外寇 贼寇锁 铁锁 封锁 锁骨 锁钥 销 销售 撤销 积毁销骨祟 鬼鬼祟祟 作祟 崇 崇高 崇敬 崇拜 崇山峻岭畔 河畔 桥畔 枕畔 衅 挑衅 寻衅 衅端钓 钓鱼 沽名钓誉 钩 钩沉 钩心斗角勿 请勿入内 勿谓言之不顾 匆 匆忙 匆促 匆遽 匆猝戎 戎装 戎马 兵戎 戒 戒严 警戒 戒骄戒躁货 货物 货真价实 贷 贷款 责无旁贷 严惩不贷纤 纤细 纤悉 纤夫 纤巧 歼 歼灭 围歼 歼击响 响应 响亮 影响 巨响 晌 晌午 半晌 晌饭 晌觉菅 草菅人命 管 管理 教管 钢管

栽 栽种 移栽 栽倒裁 裁判 裁夺 裁减 独裁载 装载 记载 怨声载道

倍 加倍 事半功倍 倍道陪 陪伴 陪衬 陪奁 陪审赔 赔偿 赔罪 赔本 赔话焙 焙粉 焙烧 焙茶叶挠 阻挠 不屈不挠 百折不挠绕 绕道 绕口令 绕弯子跷 蹊跷 跷拇指 跷跷板饶 饶舌 饶恕 饶有风趣杳 杳渺 杳然 杳无音信查 查办 查缉 查巡 查勘沓 杂沓 纷至沓来 一沓信纸粹 纯粹 精粹 粹而不杂瘁 心力交瘁 鞠躬尽瘁悴 憔悴

3.100个常见易写错的字(括号内为正确书写)(1)按(安)装

(3)自抱(暴)自弃

(5)泊(舶)来品

(7)松驰(弛)

(2)甘败(拜)下风(4)针贬(砭)时弊(6)脉博(搏)(8)一愁(筹)莫展(10)精萃(粹)(12)渡(度)假村(14)幅(辐)射(16)天翻地复(覆)(18)气慨(概)(20)悬梁刺骨(股)(22)食不裹(果)腹(24)凑和(合)(26)迫不急(及)待(28)一如继(既)往(30)娇(矫)揉造作(32)一诺千斤(金)(34)峻(竣)工(36)烩(脍)炙人口(38)死皮癞(赖)脸(9)穿(川)流不息

(11)重迭(叠)

(13)防(妨)碍

(15)一幅(副)对联

(17)言简意骇(赅)

(19)一股(鼓)作气

(21)粗旷(犷)

(23)震憾(撼)

(25)侯(候)车室

(27)既(即)使

(29)草管(菅)人命

(31)挖墙角(脚)

(33)不径(胫)而走

(35)不落巢(窠)臼

(37)打腊(蜡)

(39)兰(蓝)天白云

(41)再接再励(厉)

(40)鼎立(力)相助(42)老俩(两)口(44)了(瞭)望(46)杀戳(戮)(48)美仑(轮)美奂(50)蛛丝蚂(马)迹(52)沉缅(湎)(54)默(墨)守成规(56)沤(呕)心沥血(58)出奇(其)不意(60)亲(青)睐(62)入场卷(券)(64)发韧(轫)(66)欣尝(赏)(68)人情事(世)故(70)额首(手)称庆(72)鬼鬼崇崇(祟)(74)走头(投)无路(76)迁徒(徙)(78)九宵(霄)(80)寒喧(暄)(82)膺(赝)品

(84)尤(犹)如猛虎下山(86)滥芋(竽)充数(88)脏(赃)款(90)蜇(蛰)伏(92)饮鸠(鸩)止渴(94)旁证(征)博引(96)九洲(州)(98)姿(恣)意妄为(100)做(坐)月子(43)黄梁(粱)美梦

(45)水笼(龙)头

(47)痉孪(挛)

(49)罗(啰)唆

(51)萎糜(靡)不振

(53)名(明)信片

(55)大姆(拇)指

(57)凭(平)添

(59)修茸(葺)

(61)磬(罄)竹难书

(63)声名雀(鹊)起

(65)搔(瘙)痒病

(67)谈笑风声(生)

(69)有持(恃)无恐

(71)追朔(溯)

(73)金榜提(题)名

(75)趋之若骛(鹜)

(77)洁白无暇(瑕)

(79)渲(宣)泄

(81)弦(旋)律

(83)不能自己(已)

(85)竭泽而鱼(渔)

(87)世外桃园(源)

(89)醮(蘸)水

(91)装祯(帧)

(93)坐阵(镇)

(95)灸(炙)手可热

(97)床第(笫)之私

(99)编篡(纂)

4.字形易写错的100个成语(后面字为正确书写)(1)义气用事——意

(2)平水相逢——萍(3)直迷不悟——执

(4)永保青春——葆

(5)进升职务——晋

(6)新闻报到——道(7)举一返三——反

(8)强努之末——弩(9)推己急人——及

(10)出神入画——化(11)气势凶凶——汹

(12)史无前列——例(13)趁伙打劫——火

(14)犬牙交挫——错(15)水泻不通——泄

(16)智理名言——至(17)指高气扬——趾

(18)无所不致——至(19)坐想其成——享(21)冒然行动——贸(23)凭头品足——评(25)受治于人——制(27)害人听闻——骇(29)自吹自雷——擂(31)狗且偷安——苟(33)自立更生——力(35)鲜而易见——显(37)以逸代劳——待(39)前扑后继——仆(41)山呼海哮——啸(43)密而不宣——秘(45)风尘朴朴——仆(47)鬼鬼崇崇——祟(49)轰堂大笑——哄(51)不卑不抗——亢(53)穷愁了倒——潦(55)洽如其分——恰(57)试目以待——拭(59)毋用讳言——庸(61)慰然成风——蔚(63)整齐化一——划(65)倾窠出动——巢(67)变换莫测——幻(69)莫忠一是——衷(71)因咽废食——噎(20)富员辽阔——幅(22)出类拔翠——萃(24)入不付出——敷(26)言不由中——衷(28)遗笑大方——贻(30)事在必行——势(32)其貌不洋——扬(34)稼祸于人——嫁(36)上窜下跳——蹿(38)涛涛不绝——滔(40)势力小人——利(42)哀声叹气——唉(44)莫可明状——名(46)水火不融——容(48)不识时物——务(50)情不自尽——禁(52)随声附合——和(54)棉里藏针——绵(56)儒子可教——孺(58)一踏糊涂——塌(60)当物之急——务(62)容光涣发——焕(64)冠免堂皇——冕(66)无则加免——勉(68)打报不平——抱(70)失口否认——矢(72)雨露甘林——霖

(73)憨态可鞠——掬

(74)脑羞成怒——恼(75)诩诩如生——栩

(76)激流勇退——急(77)削足适屐——履

(78)相倚为命——依(79)承上起下——启

(80)贪赃王法——枉(81)鸣罗开道——锣

(82)忠贞不瑜——渝(83)故技重演——伎

(84)耳儒目染——濡(85)稀来攘往——熙

(86)忧柔寡断——优(87)死不溟目——瞑

(88)大相经庭——径(89)针贬时弊——砭

(90)五彩宾纷——缤(91)班发奖状——颁

(92)一发千均——钧(93)巧取毫夺——豪

(94)形势严竣——峻(95)虎居龙盘——踞

(96)题纲挈领——提(97)腆不知耻——恬

(98)为国捐驱——躯(99)病入膏盲——肓

(100)接长补短——截 5.不同语境中易混淆的字

原型——原形毕露

直接——直截了当 附加——无以复加

风声——谈笑风生 委屈——委曲求全

成功——计日程功 桃园——世外桃源

直言——仗义执言 事故——老于世故

一般——略见一斑 褴褛——筚路蓝缕

功力——工力悉敌 经纬——泾渭分明

迎接——应接不暇 陈规——墨守成规

义气——意气风发 意气——义气凛然

提名——金榜题名 剧增——与日俱增

具备——万事俱备 精心——漫不经心

求实——实事求是 事实——实事求是

渊源——源远流长 音讯——杳无音信

修养——休养生息 付出——入不敷出

行迹——形迹可疑 俯视——俯拾皆是

抱怨——以德报怨 出奇——出其不意

株连——珠联璧合 留恋——留连忘返

往返——留连忘返

第三篇:高二精选题库语文第2编6-2-1随堂北师大版

第二编第六章第2节一

考查角度之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首届两岸青年论坛速写

12月15日,深冬的北京难得的晴天丽日。

这一天,两岸青年论坛在北京召开。这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与中国国民党青年团首次联袂开展的活动。来自大陆、台湾的150余名杰出青年代表,跨越海峡,相聚北京。

“青年强则国强,青年新则国新。”北京饭店金色大厅内,湖蓝色的展板上,“加强青年交流与合作,促进两岸共同繁荣”几个大字苍劲有力。由蓝、绿、紫、红、黄5种颜色组成的论坛图标鲜艳灵动,格外醒目。

图标上艳丽的五色花瓣紧紧环绕,盛开在寒冬的北京,如一簇簇跳跃的火焰,洋溢着青春的热情,闪耀着智慧的火花。

这次论坛是继2005年国共两党实现历史性会晤后,落实两党领导人会谈共识的又一重要举措,对进一步深化两岸青年交流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

血同源,书同文,语同根。

在论坛搭建的这一平台上,两岸来自文化、经贸、科技等领域的杰出青年,以“经济全球化与青年创业愿景”“科技交流合作与青年创新”为议题,进行了热烈、坦诚的沟通与交流,最终达成了富有建设性的两岸青年论坛共识,赋予了此次论坛实质性的价值和意义。

张光正表示,文化大国比制造大国更重要,因为文化是软力量,具有更大的全球影响力。他说,有人认为中国有5000年的悠久文化,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怎么会不是文化大国?“这种看法忽视了文化与大国的差别。以构成文化大国的核心指标来判断,主要条件是文化软力量是否具有全球性的感染力。”

“我们不仅要做经贸巨人,还要做文化巨人,因为经济可以带来财富,文化才能赢得尊重。”他寄语两岸年轻人,“现在是中华民族走向全球舞台中央的绝佳时期,两岸年轻人应汇聚力量,真心交流,一起努力让中国成为文化大国,为振兴中华大业一起奋斗。”

作为张光正的同行,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的演讲主题与其不谋而合——“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开创两岸美好未来。”纪宝成大声疾呼:重振国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是个人的臆想,也不是一所大学的妄动,而是民族的需要、时代的呼唤。

“我们有些青少年对好莱坞大片趋之若鹜,但却不知道屈原、司马迁为何许人;我们有些大学生能考出令人咋舌的托福高分,但却看不懂简单的文言文,甚至连中文写作都做不到文从字顺。”纪宝成说,“我们应该好好思考这些现象,我们的文化教育一定是在哪个重要环节上出了问题。”

他谆谆告诫两岸青年:两岸青年应共同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为振兴中华文化携手并进。两人的精彩演讲,激起了台湾志扬国际法律事务所主持律师吴志扬的认同。他颇有感触地说:“要复兴中华文化,两岸的年轻人必须做两件事情:一方面要觉醒,要重视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要把中华文化的精髓推销到全世界,使其成为一种价值的认同。”

他说,年轻一代有责任善待祖先留下的宝贵的文化财产。“我们不要做follower,而应当做leader。”

北京市商务局局长卢彦则从商业的角度诠释了文化同质的作用。

“台湾与大陆有相同的传统文化根脉,在消费心理、消费行为模式上有认同,这种文化同质带来的本土化商机,是全球化背景下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创业优势。”卢彦充满自信地说,当我们的民族企业自立于世界之林时,也是中国文化的光大之时,中国的茶艺、餐饮、武术等附载着的文化软实力,是成本最低、最富竞争力的商机。

1.这是一篇新闻速写,请为其拟写一个正标题,并简要阐述这样拟写的理由。(标题不超过15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篇新闻主要是报道“首届两岸青年论坛”的有关情况(从副标题上就明显看得

出来)的。文章第二段概括地讲明了这次论坛的时间、地点、人数、方式、目的、意义,可以说是导语部分,因而可以就此进行新闻标题的拟写。根据新闻标题的特殊表达形式,语言要尽量简洁生动。

答案:(1)跨越海峡的青春握手(2)因为这次论坛是为海峡两岸的青年而举办的,而且是首次,它的意义非同寻常,所以,“跨越海峡”很能彰显其意义;因为是青年人进行交流的一次活动,“青春握手”显得活泼而有深意。

2.记者开篇独立成段专写“12月15日,深冬的北京难得的晴天丽日”这一句,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借助自然天气来渲染烘托,在新闻稿中是不多见的,但是这次论坛的意义非凡,自然环境也会令人产生联想。记者这样来写不仅使新闻具有了灵动的色彩,更为重要的是凸现了此次论坛的意义和大家一致的愿望,这不是巧合,而是巧妙。这个感情和意义的基调是非常鲜明的。

答案:①记者借助于北京这一天自然美好的天气,渲染了一种特定的氛围,为报道奠定了感情基调。②记者在客观中赋予了主观色彩,突出了这个特定时间中的特定意义,对这次海峡两岸青年论坛寄予了美好的希望。

3.记者浓墨重彩地描绘首届两岸青年论坛的图标,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阐述。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图标本身具有形象直观表达意义的突出作用,寄寓了记者的观点态度,描绘图标是为了表达新闻的主旨——阐释这次活动的意义。

答案:①借助于对鲜艳灵动的图标的描述间接表明自己对这个新闻事件的情感态度和认识评价;②借助于格外醒目的图标突出这次论坛的重要性;③图标本身具有形象直观地表达本次论坛意义的突出作用,记者就是想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来报道论坛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

4.张光正讲述“文化大国比制造大国更重要,因为文化是软力量,具有更大的全球影响力”这句话的原因和意义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用自己的话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此题,要在这句话的前后进行筛选、整合。实质上,报道的后半部分主要是针对张光正先生的话展开的,因此,应将思考的方向放在这段话后面的内容上。

答案:经济带来财富,而文化赢得尊重,这已成共识,历史悠久的中国,本身就具有这种文化的实力。中华民族走向全球舞台中央,需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振兴中华文化,让中华文化的精髓去影响世界,形成一种价值的认同,这是民族的需要,更是时代的呼唤。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两个李白

王充闾 在中国古代诗人中,李白确实是一个不朽的存在。

李白热切地期待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渴望着登龙门,蹑魏阙,据高位。但这个愿望,对他来说,不过是甜蜜蜜的梦想,始终未曾付诸实践。他的一生历尽了坎坷,充满着矛盾,交织着生命的冲撞、挣扎和成败翻覆的焦灼、痛苦。从这个角度来看,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悲剧人物。

他一向自视极高,尝以大鹏自况:“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认为自己是凤凰:“耻将鸡并食,长与凤为群。一击九千仞,相期凌紫氛。”与自负其长才异质相关联,他对历史上那些建不世之功、创回天伟业、充分实现自我价值的杰出人物,拳拳服膺,倾心仰慕,特别是对他们崛起于草泽之间,风虎云龙,君臣合契,终于奇才大展的际遇,更是由衷地歆羡。他确信,只要能够得遇明主,身居枢要,大柄在手,则经邦济世、治国平天下易如反掌。在他看来,这一切作为和制作诗文并无本质的差异,同样能够“日试万言,倚马可待”。显而易见,他的这些宏伟抱负,多半基于情感的体验,而缺乏切合实际的具体构想;并且,对于政治斗争所要承担的风险和可能产生的后果,也缺乏透彻的认识,当然更谈不上有足够的思想基础。

李白有过两次从政的经历,第一次在朝仅仅一年又八个月,第二次为时不足三个月。尽管政治上两遭惨败,李白还是既不认输也不死心的,总想找个机会重抵政坛,锋芒再试。无

奈未尝如愿。

客观地看,李白的官运蹭蹬,也并非完全是因为政治才识的欠缺。即以唐代诗人而论,这方面的水准远在李白之下的,稳登仕进者也不在少数。要之,在封建社会里,一般仕子都把个人纳入社会组合之中,并逐渐养成对社会政权的深深依附和对习惯势力的无奈屈从,如果李白能够认同这一点,甘心泯灭自己的个性,肯于降志辱身,随俗俯仰,与世浮沉,也许可以做个富于文誉的高官。他在辞京还山时,吟出:“严陵不从万乘游,归卧空山钓碧流。自是客星辞帝座,原非太白辞扬州。”从这里可以看出,他把自己与皇帝的关系,视为东汉隐士严光与汉光武帝刘秀的朋友关系,而不是君臣上下的严格的隶属关系,是可以自由的,是彼此平等的。这类诗意,没被人罗织成“乌台诗案”之类的文网,说明盛唐时期的文化环境还是十分宽松的。

看来,李白不仅暗于知己,而且也不明于知时。

壮志难酬,怀才不遇,使李白陷入无边的苦闷与激愤的感情漩涡里。尽管其精神风貌,有如清代诗人龚自珍所言,是“并庄、屈以为心”的,但是他毕竟是一个才气喷薄、豪情似火的诗人,只要遇到一种触媒,那种报国无门的悲慨之情就会沛然倾泻。

他的心境是万分凄苦的,漫游秋浦,悲吟“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登临谢朓楼,慨叹“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眺望横江,惊呼“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风愁杀峭帆人”。“眼处心生”,缘情状物,感慨随地触发,全都紧密结合着自己的境遇。“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显示出诗人对现实的愤懑与绝望。“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可以说是夫子自道。他要在醉梦中忘却痛苦,求得解脱。当然,作为诗仙,李白解脱苦闷、排解压抑,宣泄情感、释放潜能,表现欲求、实现自我的最根本渠道还是吟诗。正如清初文人金圣叹说的:“诗者,诗人心中之轰然一声雷也。”

诗、酒、名山大川,使他的情感能量得到成功的转移,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精神上的重压。而际遇的颠折和灵魂的煎熬却又是成就伟大诗人的必要条件。

_

1.作者说“在中国古代诗人中,李白确实是一个不朽的存在”,结合文本谈谈这句话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李白是一位享誉世界的伟大诗人,其诗作有着超越时空的深远影响。(李白是一位负有世界声誉的潇洒绝尘的诗仙,其雄奇、奔放,瑰丽、飘逸的千秋绝唱产生着超越时空的深远魅力)

(2)李白是一个体现人类生命的庄严性、充满悲剧色彩的强者。(李白一生被登龙入仕、经国济民的渴望纠缠着,却困踬穷途,始终不能如愿,因而陷于强烈的心理矛盾和深沉的抑郁与煎熬之中)

(3)李白的一生证明了一个普遍的道理:诗人的个性与遭遇成就了诗人的不朽诗篇。(道理:际遇的颠折和灵魂的煎熬却又是成就伟大诗人的必要条件)

2.文本中作者引用了李白以及其他人的一些诗文,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引用诗文可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与客观性,使文章更容易摆脱述说者的主观情绪,接近人物本身面貌:(1)引用李白个人的诗文,可以直接更客观地反映(表现)李白的际遇。(2)引用别人的诗文则增强读者对作者观点的认同,接近对李白对主流评价。

3.在文本结尾处,作者说“历史很会开玩笑,生生把一个完整的李白劈成了两半”,请结合文本回答李白被“劈成”了哪“两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志不在于为诗为文,最后竟以诗仙、文豪名垂万古,攀上荣誉的巅峰。(2)寤寐思服,登龙入仕,却坎坷一生,落拓穷途,不断地跌入谷底。(意思对即可)

4.结合文本,从感情倾向、人物刻画、语言艺术、选材艺术等层面中任选一个角度,谈谈《两个李白》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感情倾向:文本通过对李白其人其事的描写,自然而然地表现出自己感情上对李白的认同,并将这种感情色彩影响和感染着读者;为了强化感情色彩,作者通过抒情性的评价加以体现;作者的感情倾向基本与李白的历史评价相一致的,充满着对李白这个悲剧

人物及命运的同情;由于见识、学识与个性的影响,作者对李白的评价(感受)也有偏激之处。

(2)人物刻画:作者充分依据历史事实比较客观地叙述了李白事迹(人生遭遇),没有虚构人物的经历、活动和生活环境,没有可以违背事实创造人物性格;善于将李白置身于个人禀性、追求与政治、社会现实的对比(矛盾冲突)中,从而展示李白的人物性格与心灵空间。(3)语言艺术:文章充分借助李白的个人语言(诗文)、历史上的相关评价和作者抒情性的语言来展现人物,所以极富表现力,有着很强的亲和力、感染力;使整个文本增添了很多活力与神采。

(4)选材艺术:作者充分掌握丰富素材的基础;在拥有丰富材料的基础上,选取了与李白性格特点密切相关的材料(诗文、事件),表现出李白性格的立体性、丰富性;除了材料的选择外,作者对材料的使用和叙述都运用得详略得当,取舍自如。

(注:每一个角度至少要答对两条。)

第四篇:高二精选题库 语文第2编6-1-2随堂北师大版

第二编

第六章

第1节

考查角度之二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城市上空的彩虹

胡弦

雨后的傍晚,我从一个小饭馆里吃了饭出来,无意间抬起头来,竟看到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彩虹。

这是一条狭窄的小街道,每当汽车开过,行人都要小心地闪躲。路边是稀疏的行道树,树梢上面是人家的窗户,窗台上挑出的竹竿晾晒着衣服,楼的棱角折出各种杂乱线条。但就在这一片杂乱的上方,出现了一道彩虹,怎不让人惊异。

我驻足观看。虹十分艳丽,虹身不太宽,但弧度优美,像一座标准的拱桥跨在天上。因为天色向晚,空中又有浓云堆积,它的艳丽更显得分外耀眼。虹往往给人飘逸的印象,但这道虹上部红紫,中间明黄,下部绿蓝,色彩在渐变中显得严整,甚而有了点儿刚劲的味道,似乎是在把它的美用力地布置在那儿。

我的仰望引起了路人的注意,有几个停下了脚步,也跟着仰望,其中一个还惊奇地叫了一声。是的,跟着我抬起头来的人,也许只是以为这街道上方的楼层发生了什么事,比如某家的夫妻大声吵架,摔东西,或者收衣服时褂子不小心掉在了电线上之类,不料,他们却看到了美丽的彩虹。

“好久没看到彩虹了!”一个老者说。“是啊,真好看!”另一个人应和着。

“快来看彩虹,真的彩虹!”一个从茶叶店里出来的妇人,反转身子朝店里喊。她在喊店里的一个小女孩,那是她的孙女吧。小女孩像一团绒球似的从屋子里跑出来,也许,她有生以来还没看到过真的彩虹,而只是看过彩虹的图片。

众人的站立影响了交通,一个司机在按喇叭,他开着一辆小货车,等大家让开了道,他又不急着开了,他从窗口探出脑袋,望着天空说:“嗬!”

但虹很快就消失了。也就是十几分钟吧,天空暗了下来,小巷也恢复了原来的秩序,地上的霓虹开始闪光。

我慢慢走着回家,脑子里却残留着虹的影子。我在想,临近黄昏时,一道虹出现在城市上空,此景必有深意。一道虹,它想告诉我们什么呢?短短的十几分钟,在这座城市里有多少人看到了虹?又有多少人对天空中的变化一无所知?

我想起小时候的情景,那时,每当有虹在天空中出现,我们就朝着它奔跑,奔跑,在雨后清新的大地上,在泥泞和积水上,我们追逐、嬉戏,像一群快乐的水珠。微凉而透明的岁月啊,所有感觉都是幸福的,包括滑倒,包括虹。那微微颤动的虹,是我们滑倒时摔出体外的笑声和疼。在激情澎湃的青春时期,又有多少次,我和同龄人仰望着虹,心中溢满了憧憬。虹,一直是美好和纯净心灵的象征。

已有多久不曾看见虹了,十年,或者二十年?现在,虹越来越少见了。除了日益严重的自然污染,一定还有另外的原因吧?

我望着从街道上走过的同类,忽然有了答案:处身在这样一个掘金的时代,人人奋勇,表现在走路上,低着头匆匆往前赶者多,哪有抬头望天的闲情呢!

但天空,一直为我们保留着它的美丽。举头望天,天上不会掉馅饼,但天上有彩虹,有和心灵对应的空间。虹,多像我们曾经拥有过的理想的化身。

1.作者回忆小时候见到的彩虹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充实文章内容,突出了彩虹的美丽;②突出了童年的幸福和快乐;③与开头对于城市狭仄的描写形成对比。

2.作者为什么说现代社会“虹越来越少见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日益严重的自然污染;②掘金时代,人们脚步匆匆,缺少抬头望天的闲情(不

是城市阻隔了彩虹,而是人的眼睛和心灵忽视了彩虹)。

3.文章第三段说:“甚至有了点儿刚劲的味道,似乎是在把它的美用力地布置在那儿。”请问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手法:拟人。表达效果:形象地写出了彩虹艳丽、耀眼的特点;彩虹“用力地布置在那儿”,似乎在吸引人的注意力,为下文写人们观赏彩虹作铺垫。

4.请通读全文,说说作者心中的彩虹有哪些内涵。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自然的美丽;②童年的幸福和快乐;③美好和纯净心灵的象征;④曾经拥有过的理想;⑤和心灵对应的空间。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流动的大街 张立勤

我去北京,一个人走在大街上。

一条北京的大街,让我忽然意识到了,自己忘记已久的一个地方——大街!

是否我还可以这么以为,人生完全是与大街有着亲密关系的。我在成长的季节中,第一次站立在大街上的时候,才算真正开始参与这个世界。

大街在我的印象中,就仿佛是无数道破折号,它们平行、纵横、交叉、弯折,而又没有尽头。回到大街的细节里,它们上面铺着柏油,两边种植着花草,有路灯,有电子眼,有斑马线,有警察,等等。大街,每天存在于我的日常生活之中。原来是这样的呀!我不断地走向大街,走向自己想要走到的地方。或者,我不想朝那里走去,但生活需要迫使我朝那里走去——我走向一幢房子,一件商品,一场诉讼,一个陷阱,一位我爱的人„„

在城市,不管我走向哪里,都要穿过大街!

我在想,现在的大街,也许不只是现在,大街上的面孔几乎都无比年轻。也许,年轻是能够在大街上昂首穿过的一个重要理由。大街需要欲望和体力,也需要冒险,而年轻恰好能够与其匹配和较量。每当我看到这些年轻的面孔,堆积成片的,一涌一涌的,阳光在上面尽情跳荡,我就十分感慨:这就是寻找吗?看来寻找对于一个年龄段的唯一性是超过等待的。这是一个又一个有着激情和理想的血肉之躯,他们到了该走出去的年龄,是谁也阻挡不住的。

走出家门,去寻找吧,可这并不新鲜。而让我感到兴奋的是,我在霎时间看到了一条肉体与精神都要从中通过的流动的大街!

笔直的大街,往往又是坎坷与曲折的。我走在大街上,常生出如此的忧伤。我面对嘈杂、拥挤、汽车、霓虹、汽车站牌、时尚橱窗,经常感到迷失的自己的不知所措。

然而,大多时候我在大街上,都是急匆匆地赶路,朝着一个目的地。走你的路吧,别无旁顾。偶尔我才会联想到,自己脚下的这条大街是否事先在地图上看到过,以及一百年、二百年前,大街上照样走着许多人。

大街上始终都重复地走着许多人吗?他们互不相识,面无表情,擦肩而过。

大街真的很无情,它不挽留你,不询问你,不管你走累了没有。它就是那样冰冷地、连看你一眼都不看地从后面推着你朝前走。

也许,你能很顺利地通过一条大街。也许,你会半路遇到麻烦和险情。甚至,你一生也寻找不到自己的家园。于是,你必须要在大街上走下去。一天24小时,哪一个时刻你没有走过呢?从凌晨去赶那趟火车,到烈日炎炎的午后去邮局寄一封特快专递,再到深夜我对歌厅门前手捧玫瑰的女孩说,“我买一枝玫瑰!”最令我难忘的是,那女孩的眼睛里面有勇气,而我却没有„„

每一个人的经历都类似,在大街上遭遇陌生、尴尬、不测、同情与温暖。谁不是那张图片中的一分子呢?分不出你我他,尘埃一样。人生就是这样的来来往往,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就过去了。

只有当各自从大街上分离出来,回到自己工作与生活的空间,才体现出你自己的特征,你自己的内容与品质。在大街上的你,永远都是被抹杀的,被淹没的,被遗忘的。

一条河流可以把人载到各地去,一条大街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大街的流淌,完全跟河流没有区别。我想起英国诗人弥尔顿的一句诗:“我爱流动的一切!”其实,我也非常爱流动的一切——晚风、细雨、暗香、音乐、语言、花样年华和爱

情„„(《今晚报》2008.9.3)1.“我在成长的季节中,第一次站立在大街上的时候,才算真正开始参与这个世界”,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作用:①起过渡作用,即由“实”到“虚”,由现实中的“大街”到印象中的“大街”,深化文章内容;②揭示了“大街”与生括的关系,从而为下文抒写对“大街”的感悟作铺垫。

2.“大街”是作者认识生活的“窗口”,请概述“大街”的内涵。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大街”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与人生息息相关,密不可分;②“大街”是寻找与追求的场所,需要欲望与激情;③“大街”是坎坷而曲折的,冷酷而无情的,需要清醒和勇气;④人只有从“大街”上分离出来,才能体现自我品质与特征。

3.在作者眼中,“大街”是“笔直”又“曲折”的,同时“大街”又是“流动”的,对此该怎么认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大街“仿佛是无数道破折号”、“上面铺着柏油,两边种植着花草”,客观上笔直;大街“嘈杂、拥挤”、“经常感到迷失的自己的不知所措”,主观上曲折。(“笔直”为客观,“曲折”为主观)大街始终走着许多人,是“一条肉体与精神都要从中通过的流动的大街”,人生就是这样的来来往往。这是作者对“大街”的哲理认识。

4.本文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什么?联系文本,回答它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本文突出的写作特色为虚实结合。“虚”表现为作者对大街的“印象”、“想象”。如“仿佛是无数道破折号,它们平行、纵横、交叉、弯折,而又没有尽头”,及哲理意蕴,“一条河流可以把人载到各地去,一条大街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实”则为作者在文中赋予大街”实”体的形态:“它们上面铺着柏油,两边种植着花草,有路灯,有电子眼,有斑马线,有警察。”启示:①写作中对熟悉的事物要多方位、多角度思考;②要适度升华,写出个性色彩。

第五篇:高二精选题库语文第2编7-8随堂北师大版

第二编第七章第8节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中华传统文化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酒令、歇后语、成语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请以“我与传统文化不得不说的故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800字左右。

审题提示:“传统文化”是一个大的概念,在写作这一主题作文的时候,要化大为小,选择一个小的角度切入,这样思路容易打开。比如可以写唐诗的情缘,或写中秋节的来源与仪式及自己与中秋节的故事,或写贴对联的故事,端午节书法艺术等皆可入文。

此文要求写记叙文。记叙文的写作关键是要讲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起因、经过、结果要作详细的交代。文章要注意运用细节描写,以增加文章的生动性。

记叙文的写作贵在于“真”。记叙的事情最好是自己的真实经历,而非虚构。只有真实,才会有真情。因为只有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有着自己切身的感受,感情才有可能是真挚的。真情具有无穷的力量,会深深地打动每一位读者。你笑读者跟着你笑,你哭读者跟着你哭,你怒读者跟着你怒。这样的文章才是具有艺术感染力的至情之文。

2.请以“阳光洒在成长路上”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审题提示:“阳光洒在成长路上”,有三个关键处,其中两个比较明显,一是阳光,一是成长路,另一个比较隐晦,即“人”的问题:谁的成长路。把握住了这三个地方,这篇文章的大致倾向基本上就确定了,作文的选材随即也就圈定了范围,什么可写,什么不可写,都一目了然了。

再就是选择文体的问题,这个题目可以写成记叙文,写生命中的那些人,记生活中的那些事;可以写成议论文,论说阳光对于人一路成长的作用;可以写成小说,勾勒一个有风有雨、有失败有成功、有笑颜有泪水的故事;可以写成散文,抒发一路走来,人生各阶段的感慨。

3.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你发现没有,在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是免费的!空气是免费的,阳光是免费的,雨露是免费的,春风是免费的,亲情、友情是免费的。还有意志、信念、希望、梦想„„世间多少滋润心灵的美好事物都是免费的啊!

以上文字可以让人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审题提示: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审题时可以使用“依据材料中的关键句找出主旨”的方法。材料中,“最珍贵的东西是免费的”一句是中心句,体现着全段的思想。抓住了这句话也就抓住了材料的关键句,就能让我们的创作思维有一个正确的走向。

但如果误将“免费”等同于“无价”,或是偏离中心而另起炉灶,大谈特谈“人生要有信念”以及“怀着梦想前进”之类的问题,都将造成大的失误。

4.以“风从花里过来香”为题作文。

要求:①不少于800字。②不要写成诗歌。③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审题提示:“水自竹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这是古人的名句,意蕴丰富。有人说,风是寻常事物,但从花间穿行的风受到花的侵染,便具有了香气,足见好的事物的巨大影响;有人说,花是香的,但花的香没有风从中穿过,就永远不能为人所知,风助花香,香飘久远。我们认为这两种立意都是切合题意的。当然,无论哪种立意都必须联系社会实际。

下载高二精选题库  语文第2编6-2资料库北师大版[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二精选题库 语文第2编6-2资料库北师大版[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语文资料库大全

    语文资料库 1、现代散文与古代散文 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是现代散文应该教什么。我们暂不谈必修课,作为选修课的选文,这个问题更要有清晰的定位,按照我个人的理解,现代散文的教学内......

    精选题库高一 语文第2编1-3-2随堂北师大版

    第一编第一章第3节二、虚词的使用 1.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四年一度的足球盛会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谁将会成为这次世界杯的冠军?________东道主德......

    高三 基础知识天天练 语文第2编4-1资料库人教版

    第二编第四章第1节 一、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形象 古典诗歌的“形象”是作者意蕴与情感的载体。诗歌形象与作者的心思、情愫、审美倾向之间存在着某种对应关系,形成了一种相对固......

    高三 基础知识天天练 语文第2编6-1资料库人教版

    第二编第6章第1节三 《考试大纲》规定了文学类文本考查的四种体裁,实际上主要考查小说和散文,戏剧考查的可能性极小,诗歌则没有考查的可能。因此,在知识梳理中主要针对小说、散......

    高三 基础知识天天练 语文第2编3-2资料库人教版

    第二编第三章第2节 教学大纲规定考查的18个文言虚词用法例释 而 常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高二精选题库 生物选修1-5北师大版

    选修一专题5 1.红细胞含有大量的血红蛋白,红细胞的机能主要是由血红蛋白完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功能是携带氧气或二氧化碳,我们可以选用猪、牛、羊或其他脊椎动物的血液进行实验,来......

    高二精选题库英语课时作业34北师大版

    (选修七·Unit 4) Ⅰ.单项填空 1.—What a shame!It turned out to be a failure. —We missed a process,________ we could not succeed in theexperiment. A.and otherwiseB.a......

    高二第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高二第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C(该说法与题干无关) 2.D(“教材中选用他的作品是为了让学生学习他的白话语言”这句话与文中“我们学的是鲁迅的精神,而不是他夹杂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