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行业税负分析材料

时间:2019-05-13 06:30: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加油站行业税负分析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加油站行业税负分析材料》。

第一篇:加油站行业税负分析材料

加油站行业税负分析材料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机动车辆随之大量增加,汽车使用量的激增,带动了与汽车密切相关的行业----汽车加油站的快速扩张,行业的激烈竞争,反映出的偷税漏税也日益严重。根据省局局长吴新联同志关于税负调查分析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我们盘锦市国税局第一稽查局按照上级的指示精神,对辖区内税负偏低、有疑点的几户加油站进行了专项检查,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就税负偏低的原因加以分析。虽然国家税务总局相继出台一系列加强加油站控管的措施,如强制在直接面对消费者的终端加油站安装税控装置,把加油站全部纳入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管理,建立健全《成品油零售加油站增值税征收管理办法》等。但是,一系列的办法措施只是暂时遏制了加油站的税收违法,利益的驱使,其偷税手段更加隐蔽。对此,我们此次检查的做法是:

一、查前分析,查找突破

由于加油站行业的检查难入手,单一从帐面上查出问题非常困难,在查前我们对该行业有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制定了理论分析计算表,对该行业从理论上存在的问题能有效的反应出来。同时,对实际有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如:销售机油不入帐。加油站销售的油品一般有汽油、柴油和机油,汽油和柴油大都通过税控加油机售出,而机油是零散的桶装,不通过加油机出售,加油站往往把机油的销售忽略不计。其次是储油数量无法确定。由于储油罐规格不一,大都是委托私人技工打造,没有通过计量部门检测,并开土入罐,无法正确计算正常储油数量。还有的加油站由于税控装置质量不过关,需常年累月进行维修。造成了税控机不税控,加油机的油表不能准确的计算出油数量等。

二、严格把关,掌握购销

要想把加油站的在税收方面存在的问题检查出来,就得抓住“两头”,主要体现在购进与零售两个环节"“购进就是要掌握加油站实际购入成品油的数量,“零售”就是要掌握加油站实际加出成品油的数量,而在实际工作中,加油站恰恰在此处做文章,想方设法少计销售额,偷逃国家税款。我局检查人员在对辽河油田某加油站进行检查时发现,该加油站每年发生的已交增值税金大多数都发生在年初和年未,平时进项税额总是大于销项税额。这引起了检查人员的注意,通过检查帐薄、凭证,盘点库存,未发现疑点。(该加油站税控装置由于质量问题已坏)但检查人员在其他业务收入科目下发现了一笔取得的租金收入,经了解企业财务人员得之,该笔收入系出租储油罐取得的收入,于是检查人员要求企业财务人员提供了租赁合同,从合同上看某公司将自购的油品储在该加油站并支付租金,该公司取油时通过加油站加油机计量,检查人员分析某公司的油品出库肯定有台帐,检查人员根据这一线索,到营业室加油员手中查到了某公司入、出油品情况。据此数据与加油站的帐面及检查人员的盘点数量核对,查出该加油站库存减少汽、柴油共计六万余升,金额30多万元。面对事实,最终该加油站承认,由于有些关系单位常年在此加油,大多数都是一年或半年结算一次,所以有一些油至今未开发票未计收入。对此,我局对该加油站补缴了税款、加收了滞纳金6万元左右。

三、理论与实际结合,防止随意性

石油公司在批发销售时,以重量单位“吨”为计量单位。而作为加油站终端销售时的计量单位以容积“升”为计量单位,因此,加油站在成品油入库时,必须将重量“吨”折换为容积“升”,才能进行销售计量,财务核算和纳税申报也因此以容积乘单价为计税依据。在石油系统是严格按照规定执行。而有些小加油站,在业务流程及财务核算上虽然与石油公司相同,但因其管理上的不规范,在成品油购进入库时,则大多采取低于这一行业标准进行折换入库。我局检查人员在检查中,通过对小加油站进项发票上的(重量单位)数量与入库折换后“库存商品”账上的(体积单位)数量的采集比对发现,有些加油站的入库折换率低于行业折换率,并且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

综上所述,必然造成加油站低税负的形成。加油站行业虽然难以入手,但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就会查找出破绽。此次专项检查,不仅有力的震慑了违法者,也给那些心存侥幸者敲响了警钟。

盘锦市国税第一稽查局

二00七年一月二十五日

第二篇:行业税负调查报告

行业税负调查报告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制造行业中小企业税负调查报告

调查方法

本课题采用问卷调查和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制造行业中小企业的税负状况,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问卷调查,第二阶段是采用实地调研的形式进行典型调查,第三阶段是数据整理和分析,并形成调查报告。

我国制造行业中小企业税负现状

在制造行业中小企业的研究中,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大财政”口径之下,中国税负2000年就达到22.43%,2005年增长到32.32%,2006年为34.8%。按照郑新业的方法,中国的宏观税收负担可能已经达到40%上下。郑新业认为,相比之下,在2006年,美国这一比例仅为28%,OECD国家平均水平为30.5%,中国宏观税负水平已经大幅高出美国,而2011年中国的宏观税负水平,在35%到40%之间。总体来说:中国的宏观税负水平,正在接近或者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另和大企业相比,我国税制结构不合理,增值税、营业税等流转税占税收比重超过60%,流转税不像所得税,由于对制造行业中小企业所得征税,能做到“挣的少交的也少”,流转税对商品、劳务的销售额和营业收入征税,往往是“挣的少交的不少”,这样一来,会导致轻工企业与大企业相比,利润少,交税却不少,进一步加剧了其税负。融资渠道较窄,银行仍然是制造行业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受企业规模、盈利状况等因素影响,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融资方式的门槛对于制造行业中小企业来说较高,银行贷款仍旧是食品行业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调查显示,90.4%的制造行业中小企业将银行授信作为其主要融资渠道,其中银行授信作为唯一融资渠道的中小企业占比为25%.2.融资成本高于银行贷款基准利率,且存在除利息外的中间业务收费。调查结果显示,92.3%的调查企业的融资成本高于银行贷款基准利率,其中15.4%的企业融资成本较基准利率上浮30%以上。另外,有69.2%的企业表示除支付利息外,还需向银行支付财务顾问费、账户管理费及给银行经办人员的暗佣等,27%的企业认为与贷款有关的中间业务成本在2%以上。

由于制造行业中小企业的税负过重,将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延长至2015年底并扩大范围。由此可见,国家意识到中国中小企业税负过重的问题长期存在着,从目前经济形势来看,为我国中小企业减负显得尤为重要。

不符合量能负担原则的政策性负担。中国是根据企业规模的大小实行税率无差别性收费制度,从表面上看做到了公正公平,实际上中小型企业的税率相对偏高。我国现行增值税制把纳税人分为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民营企业大都属于小规模纳税人范畴。其中工业企业征收税率为6%,商业企业为4%,表面看,比一般纳税人法定税率的17%、13%低很多,但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进项税额不能抵扣,实际上,其税负远远高于一般纳税人。我国企业所得税的名义税率是25%,另外规定年应纳税所得额在310万元和3万元以下的,分别按相应的优惠税率征收。虽然这两挡优惠税率不是针对中小企业制定的,但多数民营企业适用它。尽管国家加大了对中小型企业在税率上的优惠政策扶持,但这一优惠税率仍偏高。这是因为:第一,外资企业和国有大型企业的其他扶持性优惠待遇多,而中小企业优惠少。在“首届纳税人论坛大会”上,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安体富提到“我国中小企业税负普遍偏重”,并且指出外资企业实际税负为15%左右,内资企业实际税负为25%左右,其中,民营企业的实际税负则相对较高。第二,由于民营企业税前扣除项目少和经济效益低,根据量能负担的原则,更显得中小企业税收负担重。

行政性负担使制造行业中小企业承受不可承受之重。

行政性负担主要指因履行政府管理职能而由企业担负的费用。以行政事业性收费中的《环境影响评价书》为例。据了解,广东一家打印机组装和耗材回收企业的《环境影响评价书》显示:检测费3.5万元、大纲编写费1.5万元、报告书编写费4.5万元、专家评审费1.5万元、评审会务费0.6万元、税费1.13万元、合计12.73万元。这笔款项的数额在相同行业当中,根据企业的规模、固定资产的数额、当地环保部门的关注程度等方面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很明显,这笔费用对于大型的国企和外资企业来说不值一提,而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很有可能影响流动资金的使用,当然这仅仅只是环评这一项,如果在生产或销售环节中出现违规行为,而导致罚款的情况发生,那么这笔罚金很有可能会使一个中小企业面临倒闭的风险。反观国有大型企业,他们自有政策性的补贴做为经济来源,最多是罚款,责任人受处分,但不会影响到企业的生存。

重复性责任导致企业的社会性负担加重

社会性负担不仅指社会团体、中介机构等不规范的服务行为造成的企业负担,而且还包括本应政府税收财政转移支付的项目再次转嫁给中小型企业的部分,从而造成了重复性承担现象。我国税收使用的基本方针本身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所以国家税收财政承担社会责任是理所应当的。企业缴纳的税费包含在其中,而一些政府的暂时性政策使得纳税企业承担了两次义务。制造业中小企业税负问题分析

制造业中小企业的税收项目有哪些

1、流转税,增值税或营业税

商业、工业、部分现代服务业、运输业(营业税改为增值税)等交增值税。商业和工业一般纳税人税率17%,可以抵扣进项税;小规模纳税人税率3%,不可抵扣进项税。现代服务业税率6%;运输业税率11%。

普通服务业交营业税,税率5%。增值税和营业税只交一种。

2、所得税,一般企业是利润总额与不能税前扣除项的25%

3、附加税,含城建税(7%)、教育费附加(3%)、地方教育费附加(2%)等,计税基数是增值税或营业税。

4、其他税种。如印花税(合同、账簿等交纳)、城镇土地使用税等

税负率的计算:

税负率=应缴税金÷不含税销售收入×100%

1、增值税税负率

(1)、小规模的已经统一定为按3%缴增值税了,小规模的税负率就是3%了。

(2)、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税负率=(销项增值税-进项增值税)÷不含税销售收入×100%

2、所得税税负率:所得税税负率=应交所得税÷不含税销售收入×100% 毛利率:毛利率=(不含税销售收入-不含税销售成本)÷不含税销售收入×100%

成本率:成本率=不含税销售成本÷不含税销售收入×100% 费用率:费用率=费用÷不含税销售收入×100%

1、工资费用率=工资÷不含税销售收入×100%

2、水电费用率=水电费÷不含税销售收入×100%

保本点:就是不赚也不亏的那个销售额,保本销售额=费用总额÷毛利率 存货周转率

(1)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额(2)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

说明:存货平均余额=(存活期初余额+存货期末余额)÷2

制造业中小企业税负解决建议

1、建立完善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一是地方政府应改变观念,坚持“蓄水养鱼”策略,权衡好财政收入与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关系,制定完善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和具体实施方案,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职责落实到相关部门和单位。二是制订中小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发展计划,提供良好的宏观指导,促进中小企业稳步发展。

2、完善现有的财税政策措施,扩大政策惠及面

一是建议各地方根据中央政策,结合实际情况出台具体的减免税费措施,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社保基金费用优惠措施,可进一步提高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延长或取消部分行政性收费的有效期限,在一定时期内适度降低社保基金费用缴费比例,让更多中小企业得到实惠。二是进一步完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政策。在部分省市试点基础上应进一步完善,可参照国家统计口径调整企业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标准,将一般纳税人标准从50万元提高至500万元,500万元以下的划分为小规模纳税人,让更多的中小企业受益于营业税改增值税政策。

3、加大检查监督的力度,进一步清理涉及中小企业的不合规收费

加大力度对各地贯彻落实减免中小企业部分行政性收费政策进行监督,确保中央及地方有关减免企业费用的政策落到实处,并进一步清理不合规的收费,切实减轻中小企业非税负担。

4、开辟多种融资途径,降低中小企业融资门槛

一是鼓励金融机构建立小微型企业专项信贷规模。地方相关部门应落实优惠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建立小微型企业专项信贷规模,不同类型机构根据实际情况,在总量信贷规模中划出不等比率的小微型企业专项规模,切实加强对中小企业支持。二是建立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引导规范民间融资行为,加快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及村镇银行,满足不同层次企业金融需求。三是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积极开展“区域集优债”等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创新,将多个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打包进行整体设计,有效解决单个企业难以达到融资条件的难题。

5、加快建立中小企业征信体系及投融资服务平台,规范贷款相关的中间收费,降低融资成本一是建立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增加信息透明度,消除金融机构贷款审批信息盲点,提高贷款审批效率,增强小微型企业的贷款议价能力。二是不断完善中小企业投融资服务平台的功能,鼓励更多金融机构参与合作,简化贷款手续,有效协助中小企业融资。三是通过加强监管规范与贷款有关的中间收费,降低中小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降低遵从成本。政府有关部门应减少对中小企业的行政干预,避免增加其隐性负担。“对于实行核定征收方式的中小企业,可以考虑核定其销售收入的某一比例覆盖所有税费,并由一个税务机关统一征收。比如,规定中小企业所有要交的税费就是销售收入的5%,超出这范围的可以不交,类似减轻农民负担的‘明白纸’”当中小企业经营困难时,应及时下调其核定税率或定额。“对于用工达到一定标准的中小企业,还可以考虑在一定时期内豁免税收。”

应当完善税制结构,坚决取消不合理收费。“发达国家税收以所得税为主体,2007年美国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社会保障税占税收比重高达72.5%。增加所得税等直接税比重,有利于改变我国中小企业‘挣的少交的不少’的现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孙钢则表示,对中小企业的收费,常常是清理了一批,一些地方换个名义又冒出一批。这样的情况要严格监管,坚决不允许这样没有道理的事情发生。合理设计税费优惠政策,真正惠及最大多数的中小企业,这是最关键的一点。”

国家政策制定研究的最终目的应是在支撑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助企业生存成长一臂之力,而不是阻碍。有关专家强调,当今必须完善税制结构,取消不合理收费,减少行政干预,让税费减负政策真正惠及中小企业,让中小型企业真正感受到发展无后顾之忧。

第三篇:税负分析基本知识

第一篇 增值税税负分析的基本知识

一、增值税税负评价一般经历这样一个过程:

1、税负率的计算过程;

2、计算两种税负率,即计算行业税负率和具体纳税人税负率;

3、税负率评价分析,即用所计算数据和同行业税负率去对比,确定税负是否正常,是否有与纳税人评估约谈的必要;

4、税负率评价的应用,即税务机关根据税负评价的有关情况,确定税务稽查范围等税务管理重点。

二、税负率的计算过程(公式)

增值税税负评价首先需要计算税负率,我们来认识一下税负计算的公式及其演化,借以了解税负率的计算过程: 1.基本公式:

增值税税负率=当期实际入库增值税税款/当期应纳增值税收入*100% 2.公式演化:

基本公式提供了一个理论依据,但企业实际情况较为复杂,基本公式还需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加入一些影响增值税税款入库的因素,如杂项扣除、上期留抵、进项税转出等。因此税负率的计算公式进行应进行下列转化: 本期实际纳税=销项-进项

=本期销项—本期进项-上期留抵+进项转出

=本期销售收入*17%-本期存货增加*17%-杂项抵扣-上期留抵+进项转出 =本期销售收入*17%-[销售成本—(期初库存-期末库存)]*17%-杂项抵扣-上期留抵+进项转出

=本期销售毛利*17%+(期初库存-期末库存)*17%-杂项抵扣-上期留抵+ 进项转出

其中:销售成本=本期存货增加+期初库存-期末库存

本期存货增加=销售成本—(期初库存-期末库存)

杂项抵扣主要指运费抵扣,低值易耗品抵扣,劳保用品抵扣等计入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的抵扣事项。

通过公式的演化,税务人员可以将税负的计算直接和会计核算内容结合起来,从而更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3.演化公式的修正

我国对增值税的抵扣采取“凭票抵扣办法”(该名词需要修改),即增值税抵扣必须取得合法的抵扣凭证,并且按照税务机关规定时间认证申报。

Page 1 of 5

上述公式是以假设本期存货增加都取得增值税发票为前提的,在实务中,该假设很难成立。就拿工业企业来说,生产人员的工资及其福利费等附加费用、折旧等构成了存货成本,但人工成本无法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故无法抵扣;目前的生产型增值税模式使固定资产折旧也无法抵扣;且绝大多数企业期末购进原材料存在暂估;小规模企业的大量存在及发票市场的不规范,使部分采购无法取得相应的抵扣凭证;此外增值税的税率差(即现行17%、13%、6%、4%四种不同税率),及所涉及免税、即征即退等特殊情况,也会造成际情况与假设不一致,故需要进行必要的修正。

二、计算两种税负率

为了进行税负率的比较和评价,税务机关根据掌握的数据分别计算两种税负率:一种是行业税负率,一种是具体纳税人的税负率。

国家税务总局会定期计算公布行业增值税税负率指标,该指标按照行业具体计算,同时兼顾生产和流通环节,所计算出来的数据为行业平均数据,这是具体纳税人税负率比较的依据和基础。

各地税务主管机关会根据上述的计算公式,定期计算所管辖范围内具体纳税人的税负率,并用行业平均税负率进行比较。

(三)税负率的比较和评价

计算出来两种数据之后,用行业平均税负率与具体纳税人的税负率进行比较。数据比较后会产生三种结果:要么高,要么低,要么跟行业数据相差不大。

税务机关会对数据比较结果作分析。分析过程中充分考虑纳税人具体情况和历史纳税数据,即使与行业数据比较差异不大,但与本企业历年纳税数据差异大,也是异常的。

如果相差较大,或者税负率尽管与行业税负率差异不大但与本企业历史纳税数据差异较大,税负机关也会找纳税人进行评估约谈,并根据商谈结果,确定是否有必要要求纳税人撰写税负率差异分析情况说明。

纳税人所撰写的税负率评估差异说明会被税务机关充分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撰写分析报告,提交有关部门,作为纳税征管参考依据。

(四)税负率评价的应用

税负率评价的结果会作为税收征管的参考资料被税务机关充分使用,税负评价的有关资料会被提交给有关部门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来源。

Page 2 of 5

第二篇 影响税负率的因素

一、引起税负率降低的因素主要有三:

1、销售价格降低,你可以比较一段时期内的销售价格走势,并说明为什么销售价格会降低的原因。比如季节性、供大于求、商业竞争激烈等等。

2、进货价格上涨,进货价格上涨,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也会增加,这样,销项税减进项税的差额也就少了,税负率就降低了。

3、一个时期内的进货多,销售少,抵扣的进项税多,销项税少,也会降低这个时期的税负率。

二、存货影响增值税税负的几点原因:(解释存货的详细原因)

1.生产资料市场供应紧张

企业存货积压资金过大有几方面原因:首先是产品市场滞销;其次是生产资源有价格上涨的趋势,企业囤积资源则毫无疑问是为了获取大额利润;再次是管理不善,存货购进过多造成大量资金沉淀;最后是无计划采购,进大于销。

存货量过大似乎与影响增值税税金毫无关系,但是如果出现以上情况,企业还在大量购进资源,虽然短期增值税税金不需要缴纳或是少缴,然而这些存货如果减值速度过快,企业很可能将出现潜亏现象,计提大量的跌价准备同样会影响企业当期的利润,降低管理成本并没有取到良好的效果,相反增加了成本。

生产资源市场出现价格上涨的苗头,企业很可能会调动所有的闲置资金进行大量采购,加大企业生产原料的储备。这样的做法存在很大风险,一旦市场价格快速下滑,所有储备的资源必将受损,因此没有90%以上的把握,大量囤积生产资源是比较危险的。市场经验丰富的决策者能够险中取胜,在于他们洞悉市场风云,“不打无把握的仗”。

生产原料储备加大,意味进项税金额加大,如果这些原料不能马上生产为产成品销售出去,如果购进的原料金额大于当期销售收入,很可能销项税金与进项税金一抵扣,企业缴纳的增值税税金就会少缴或者不缴。

2.销售价格下滑

由于生产原料市场紧张导致企业原材料存货加大,这样负面的影响就会变产成品市场压力,如果市场滞销或者该类产品价格下跌,这样销量不但会减少,而且销售收入无形中也会下降,总体来看,增值税金的税负将出现下降的趋势。

如何降低高库存下的资金风险,最好的办法就是速战速决,组织好生产,将原料投入生产,尽快产出产品,迅速投放市场,这样“短、频、快”可能会为降低亏损以及资金风险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是连续性的,原料还在继续采购,销售也还得不断的发生,所以生产经营受到原料市场的影响是无法消除的。

Page 3 of 5

3.人为操控税负

增值税税负的高低对一个企业来说,其实是一个经营质量好坏的间接评价标准。从税负来分析,可以发现以下几点:

一是可以看出企业产品增值空间;

二是可以看出企业存货周转速度,生产经营是否良性发展;

三是可以看出企业对社会贡献的大小。

一个运转良好的企业长期出现增值税税负率偏低未必是好事,一是存货周转速度慢,资金沉淀严重,二是企业利润空间太低,单位产品利润率过低,这样的企业就很难长期发展壮大。

很多私营企业认为增值税税负率高是不利于企业发展的,它们可能就会通过隐瞒销售收入、开设私人账户、资金体外循环进行生产经营运作,以达到降低税负的目的。虽然增值税控已经实现,但是从根源上彻底杜绝偷逃增值税金目前还难以实现。人为操控税负的现象不容忽视。

4.隐瞒实际销售收入

降低增值税税负目的的手法有很多种,如找名目索取进项税抵扣,通过与关联方发生交易或者采取各种销售折扣将利润转移到体外等。隐瞒实际销售收入是偷逃增值税金最直接最快速的办法,但没有系统考虑和操作,企业偷税行为是很容易被发现的。对存货的盘点可以理清企业实际消耗和销售的数量,通过对各个银行账户的检查也能够发现资金流出体外的痕迹,再则通过核查往来账款也能发现一些蛛丝马迹。所以企业简单的截流销售收入造成短期的税负降低未必能满足其偷税目的。

三、存货量的大小如何能够调节增值税税负

究竟存货如何影响到增值税税负的变化,对于很多产品比较紧俏的企业也有可能无形之中的运作就能期起到税负的降低。如果企业对自己产品市场变化有一定的成熟经验,则管理者可以根据市场的风云变化来购进原材料,例如企业正常生产消耗原材料每月100万吨,企业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前提之下以产销100%来掌握购进原材料,但市场原材料有继续上涨的趋势,企业就会不惜贷款来采购原材料,这样原材料囤积一倍于产品销售量的规模可能会发生。

企业如何掌握市场变化非常关键,具体可以产生以下行为:

1.靠筹措资金来大量采购原材料以实现未来盈利的目的

原材料涨价必然导致最终产品价格的上涨,这样企业可以计划在原材料上抢先商机赚到一笔利润,如果最终产品仍然有上涨趋势,那企业还有可能在产品与原材料利润空间加大时再赚一笔,尽管会影响增值税的少缴或者不缴,但是对于企业来说未来盈利的空间加大,增值实现,同样也降低税负,企业两倍原材料库存于销量的决策很可能为企业合理节税带来机遇。尽管存在产品降价的风险,但是企业也有可能“赌一把”。

Page 4 of 5

2.通过采购相同产品来满足盈利目的

企业生存是为了创造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掌握一定的市场,拥有一定的客户,企业如果有足够多的资金,还可能大量采购适销对路的产品,来满足目标利润的实现。

企业虽然有自己适销的产品,但是产品的产量无法满足市场,那企业就有可能通过其他渠道采购产品来满足市场的需求。也许采购来的产品利润空间没有自身生产的产品利润空间大,但是企业同样有可能不放弃赚钱的机会,这样企业的营业收入就会增加,而增值税税负必然降低。

3.竞争力差的产品通过降低销售价格的策略来促销,这样可能减低企业增值税税负

竞争力极强的产品可能会让企业作出增加产量的决策,通过增加设备、引进多条生产线等而达到占有市场的目的。但是竞争力差的产品,在激烈市场竞争中会处于下风,企业往往会通过降低产品价格或者进行销售折扣来促销产品。价格降低必然导致增值税税负的降低,这样的降价不是企业不得已而为之的生存手段。

4.存货量大的企业遭遇市场下滑,同样有降低税负的行为

从以上第1点的分析来看,企业面临市场产品的供小于求时,靠大量采购原材料或扩大生产量来达到企业盈利目标,存在一定风险,一旦遭遇产品市场价格下滑,企业高价购进的原材料以及高成本的产品势必会在市场变化和资金周转的压力下,急于出手而降低盈利目标,这样也很容易降低企业的增值税税负,原因主要是增值空间缩水。

原材料占产品成本80%以上的企业,以上几点原因影响企业增值税税负的降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产生以上几种行为实属正常,所以增值税税负的变化不是简单的问题,它受到很多非主观因素影响。

Page 5 of 5

第四篇:中国加油站行业前景数据分析

加油站行业国际发展情况横向比较

2014-04-19 能源情报

文/尹强 中石化销售公司

能源情报按:我们关注能源行业的每个角落,销售端混合所有制是中石化端出来的大餐,但总有行业的趋势摆在眼前。我们提供这些研究观点:原来国际趋势如此。

本文选取了北美、欧洲和亚洲的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比利时、日本、韩国11个主要国家,以汽车保有量、公路网密度、加油站数量、燃油零售量等数据为基础与我国的相关情况进行比较。

一、相关数据的比较分析

在表1列12个国家的数据中:我国在加油站数量、汽柴油零售量和公路网长度3个指标仅次于美国排名第2;汽车保有量(不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汽车)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排列第3;按公路网长度测算的加油站密度排名第6;单站燃油销量和单站服务汽车的数量这两个说明加油站效率的重要指标则分别排在倒数第2和倒数第1的位置。

其中:加油站数量、汽柴油零售量、公路网长度这几个指标我国排名第2,汽车保有量排名第3,这几个数据倒也符合世界第2大经济体的地位。

参照公路里程为指标的加油站密度则略高于表列11国的平均水平,由2001年的5.7座/百公里下降到2010年的2.4座/百公里,主要原因是这几年我国加油站总数略有减少而公路网建设迅速发展所致。

但是在站均服务车辆方面,我国一座加油站服务汽车的数量平均不到808辆,为其他11国平均水平的43%,其中英国(3929辆/座)、西班牙(3166辆/座)、德国(2972辆/座)为我国的3.6倍以上。

在单站燃油销量上,我国约为表1所列11国平均水平(3424千升/年)的54%,其中美国(4247千升/年)和英国(4155 千升/年)为我国的2.3倍,其他国家多在1.5--2倍之间,仅日本低于我国。可见目前我国加油站的经营效率依然低于发达国家,也就是说我国的加油站尚有足够的潜力为更多的汽车提供服务。如果按照表1所列11国家的平均水平,目前我国加油站的数量可为1.78亿辆汽车提供服务。

二、发达国家加油站行业的发展过程

欧美发达国家的加油站行业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发展历程:

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加油站从经营模式到服务内容经历了一个不断变革和发展的时期,许多现代业务模式的雏形出现在这个时期,石油零售业务快速成长、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行业规范逐步形成,油品市场需求高速增长,加油站经营毛利水平高,零售网点增加迅速。

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是加油站品牌整合的时期,石油公司以垂直一体化的体系和规模经济的优势占据了行业领导地位;加油站管理走向规范化、自动化;工业化国家逐步放开市场,投资商和非传统的经营者进入加油站行业,市场需求进一步增长,加油站事业利润丰厚,加油站数量急剧增加。第三个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后期,是市场精细化管理与信息化管理迅速发展的时期。随着发达国家油品市场增长趋缓、行业竞争加剧,出现了加油站利润空间收窄、区域市场加油站数量减少的情况;精细化、信息化管理和营销提高了行业水平;自助加油+非油品业务的模式逐步普及;由于环保法规的要求导致加油站行业成本上升。

第四个阶段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国际知名的大型零售商加入了加油站经营的行列,“低价格、高销量+非油业务”的经营模式给传统的加油站行业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各区域市场加油站行业先后步入“微利化”时代,加油站数量持续下降; 2007年后,跨国石油公司开始退出欧美“成熟市场”的下游业务。发达国家案例:

1、美国加油站行业的情况

自从1907年世界上第一座“驶入式”加油站诞生以来,美国加油站行业走过了100多年的历程,逐步完成了加油站向服务站的转变。加油站的数量也经历了跌宕起伏的过程,在1977年是数量最多的年份,加油站总量达到了26.3万座,随后就“跌跌不休”,到2010年,仅剩下不到16万座,减少了10万多座。

影响美国加油站行业的几个因素:(1)自助加油和科学技术的推动

1947年,第一座自助加油站在洛杉矶问世,这种新的加油模式得到了消费者和经营者的普遍认同,随着跨国公司的业务扩张,很快自助加油站就输出到了世界许多地方。喜欢“新鲜玩意儿”的美国人发明了许多新的经营管理模式和新技术、新设备,深刻地改变了油品零售行业的经营和管理方式,成为影响加油站核心竞争力的重大因素。随后,电子加油机、液位仪、机端读卡器、POS/BOS系统、卫星行车监控系统等自动化设备以及管理信息系统逐步成为加油站的标准配置。(2)环保法规的影响

1988年美国国家环保局(EPA)颁布了针对加油站埋地油罐系统的环保法规。该法规主要内容包括了油罐系统的渗漏和溢出保护、防腐保护以及渗漏检测等方面。规定从1998年12月开始,达不到要求的加油站必须关闭。该法规的颁布和实施,直接促使美国加油站行业进入了一个较大规模的重组和调整期。由于要符合EPA法规就意味着需要对加油站投入大笔的改造投资,效益不好的加油站不得不考虑是否继续经营的问题。仅在1998年,就有近2万个加油站选择了关闭。

(3)油品利润下降和非油业务发展

由于油品销售的成本不断上升,油品利润呈现稀薄化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单靠油品销售很难支撑加油站的日常运营,在严控加油站成本的同时,非油品业务的开展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便利店加油站成为了加油站发展的趋势。现在美国加油站中,非油服务平均占到利润来源的50%,一些做得较好的加油站,非油业务的利润已经占据利润来源的75%以上。尤其是大型超市加油站,由于低价成品油销售吸引了许多顾客,促使大型超市加油站的数量持续增长,市场份额也不断加大。根据全美便利店协会NACS统计,加油站便利店(加油站和便利店合成一体的形式)1971年仅有1400座,1985年达到50000座,2000年93400座; 2010年达到了146341座,在这十几年里,各大石油公司都曾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在非油品业务的发展中。

(4)跨国公司的退出

随着便利店加油站的兴起,跨国大石油公司却在逐步放弃它们在美国的加油站资产,做出这种战略调整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抽出资金用于更加有利可图的上游业务;二是石油公司退出零售市场,可充分调动经销商的积极性;三是对非油(便利店)业务的不适应,或者说是对多元化经营的慎重。2000年前后,西方大石油公司就开始在行业兼并过程中成规模地交换或出售加油站资产,出现了自有自营加油站的减少情况。到2007年,BP公司决定将其美国的加油站悉数出售,随后,埃克森美孚、康菲、雪佛龙等跨国公司纷纷宣布退出美国的下游市场,这股“退出“风潮很快席卷其它发达国家市场,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2、欧洲加油站行业的情况

欧洲国家成品油市场放开较美国早些,加油站行业的市场化程度比较高。以英国和德国为例(eipress):(1)英国的情况

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较,英国于1959年开始实行石油进口自由化,进入上世纪60年代后独立业者以及国际石油资本开始进入英国市场,加油站数量急剧增加,1967年达到了历史最高点39958座。随后市场进入了白热化阶段,70年代引进了自助服务,各石油公司注重效率,都注重在销量高的地区布点,纷纷关停位于农村以及偏远地区的网点,而在中心城区市场上,经营效率不高的加油站也相继倒闭。1989年英国还有近2万座加油站,随着价格竞争愈演愈烈,燃油零售利润的减少,很多加油站被迫退出经营。到1996年末只剩下14748家。2001年至2003年间,加油站的数量以每年约800家的速度大幅减少。之后减少趋势有所减缓,到2010年已经降至8892座。

40年的风雨过后,英国加油站数量只剩下当年的22%,留下了许多值得回味的往事……

(2)德国加油站行业的情况

德国在上世纪50年代到在60年代中期,是著名的“经济奇迹”时代。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油品市场需求,加油站也“奇迹“般地快速增长,在1970年达到了最高峰的4.56万座,但随后国民经济进入滞胀期后,加油站开始转为急速减少,到1980年降至2.71万座,10年间减少了40%!到了2000年,总量降至1.63万座,到2007-2010年间,加油站数量在1.57万座上下浮动。在这40年的发展历程中,加油站向着大型化、自助化和综合服务区发展,早在1993年时就有约95%的加油站实现了自助化。

3、日韩两国的情况

在东北亚地区,日本和韩国分别在1996年、1997年放开油品市场,整个加油站行业的市场化程度较欧美市场要低些,距我国的市场情况较为接近,因此更具参考意义。(1)日本的情况

1996年3月,日本废除了“特定石油产品进口暂定措施法”,实现了石油市场的对外开放。由于其他行业积极参与油品零售行业,加油站开始面临激烈的竞争。随着1998年4月消防法的限制缓和以及自助加油站解禁等因素,加油站的经营环境变得更严酷,出现全行业连续3年亏损。加油站数量从1998年的56444座,到2010年的38777座,12年间下降了31%,平均每年减少1472座。另一方面,自助加油站的数量持续增长,从1998年的85座发展到2010年的8449座。

根据日本资源能源厅的调查,2010年底,全国的加油站有38777家。在1994年达到60421家的顶峰以后,在15年间,加油站缩减了超过2.2万家。其主要原因是需求减少、竞争激化导致利润空间压缩等环境的变化。加油站的经营单位也从1994年底的31559家减少至2010年底的19694家。该机构预测,加油站数量以及加油站经营单位减少的趋势还将持续。该机构认为日本加油站数量减少的原因是: 在1996年放开石油市场以后,购物中心、日用杂货铺等商业流通零售企业纷纷进军石油销售行业;直销子公司、石油商社、流通公司积极引进自助加油站。由于自助加油站的汽油销售单价比全服务加油站低3-5日元/升,平均单站汽油销售量为全服务加油站的近4倍。自助加油站在汽油需求持续下降的情况下不断增加,对加油站整体数量的减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韩国的情况

韩国在1997年放开国内成品油市场,随后逐渐放宽了对加油站的管制。1992年韩国曾对国内加油站实行商标注册管理制度,规定加油站只能经营其注册商标的汽油和柴油。1993年11月,韩国取消了加油站的间距限制。韩国加油站总数从1992年的4953座激增至1997年的1.06万家,年均增长16.4%,但1997-2009年均增长仅为1.8%。

从发达国家加油站行业的历史中我们看到,在“成熟市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加油业务的利润空间被一再压缩,油品业务逐步演变成为吸引客户的手段,而赢利的实现主要依靠非油品业务。根据美国便利店协会NACS的报告,2010年里,尽管加油业务在全行业总销售额中占到了近69%,但在毛利贡献中却只占26%;所以,“高销量加油站+非油品业务”成为行业发展的最佳模式,许多发达国家呈现出加油站数量减少而单站销量上升,非油品业务快速发展的态势。

中国加油站行业前景数据分析 2014-04-20 能源情报

上篇见4月19日《加油站行业国际发展情况横向比较》。

文/尹强 中石化销售公司

中国是当今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也是正在崛起的汽车大国。2010年,我国的民用汽车保有量从10年前的1800多万辆增长到7802万辆,成为世界上最大和增长最快的汽车市场。

汽车的爆发性增长给我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汽车加油站是否也要“爆发性”增长?多少加油站可以满足中国车辆增长的需求?

三、我国近年来的数据分析

1、汽车方面情况

从1979年到2011年,全国的人均国民收入增长了7倍。2011年全年汽车销售量突破1850万辆,连续3年产销量超过美国、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和汽车消费国。成为汽油消费平稳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我国近10年来汽车保有量呈现快速上升趋势,2011年汽车保有量超过1亿辆,但是汽车保有总量与美国相比差距还非常巨大,还有上升空间。从数据比较看,我国的单车油耗超过了表列11国的平均水平,接近美国,说明中国的路况、车况以及用车习惯仍然存在着高耗油因素。随着油价的不断攀升,即使在美国,“油老虎”类型的大排量车也不再受宠,出现了混合动力车供不应求的现象。而欧洲和日本的汽车,早以“节能、减排、省油”而著称。近年来欧盟推行的环保政策使柴油车比例快速增加,柴油发动机与汽油相比,有着高效率、低排放的特点,也使人们更倾向于购买柴油车,而各种高新技术和新能源车辆的推广使用也使得单车能耗逐年下降,道路交通运输用油量也在下降。预计将来我国单车油耗也将逐渐向低油耗国家靠拢。根据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09年6月发布的《中国汽车燃料经济性标准体系及标准化工作动态》,2020年乘用车燃油经济性标准将比2008年提高20%。

2、公路情况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我国公路网已初具规模,从公路里程、路面等级和通达程度都有了很大提高,基本满足了日益发展的国民经济和人民物质文化发展的需要。据业内专家分析,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快速发展趋势将会放缓,公路建设的重点将转向道路质量的提升。我国的公路发展比西方发达国家要晚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城市化程度与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差距明显,虽然我国国土面积与美国相差无几,但公路里程与美国相去甚远,还有着继续发展的空间。

3、加油站情况

除韩国外,表1列各国加油站数量都有所下降,加油站密度基本上呈下降趋势。而我国的情况是,2006年以来加油站数量的增长呈停滞略显下降,但由于公路通车里程迅猛增长,加油站的密度也由2001年的5.7座/百公里降至与美国相当的水平。

4、加油站单站指标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加油站的站均服务车辆的情况还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仅为美国站均服务车辆的一半,更仅为英国站均服务车辆的1 / 5。

在站均燃油销售量方面,我国加油站的平均销量远落后于表1所列11个国家的平均水平,仅为平均水平的一半,更仅为美国站均销量水平的1 / 3。

四、我国加油站行业的展望

目前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根据以上数据分析,跟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可以推测:

1、我国的公路网密度还有增加的空间。目前我国的公路网密度为0.42km/km2,如果发展到美国公路网密度0.67km/km2的水平,我国的公路里程将会达到650万KM,但是根据交通部的预测,到2020年,我国公路里程有望达到450万KM。

2、汽车保有量也还有增加的空间。2010年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仅有57.7辆,远低于世界平均(148辆/千人)水平。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工信部的预计,202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4.8亿,汽车保有量超过2亿,预计人均汽车拥有量为135辆/千人,略低于2010年的世界平均水平。另据清华大学一项研究,根据中国的能源、交通等综合资源情况,我国汽车保有量的极限是1.5亿辆。据此推算,到2020年,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应在101.4辆/千人到135辆/千人之间。

3、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因此各项绝对量指标较为靠前,但是公路网密度、千人汽车拥有量、站均服务车辆数、站均销售量等平均量却排在后面,只有车辆耗油遥遥领先,说明大排量、老旧车辆仍占相当比例。但是随着节约能源和环保理念的普及,国家相关政策的调整,旧车淘汰步伐会加快,国人的用车习惯也会有所改善,单车用油量将逐年下降,因此将来车辆总数虽然会继续增长,但是总体用油量却不会同比例上升。

4、公路运输用油还有增加的空间。公路运输是最主要的成品油消费行业领域,随着运输业的发展和汽车快速进入家庭,道路交通工具的燃油消费量将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虽然会慢于车辆的增速,但是可以预见,这种增长势头仍将持续一段时期。据有关部门分析预计,到2020年交通运输行业能源需求量在2.35~3.14亿吨标油,是1998年消费量的3.28~4.38倍。

根据交通部《公路水路交通节能中长期规划纲要》规划,到2020年,与2005年相比,营运货车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16%左右,营运客车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5%左右,单车油耗将会呈下降趋势,因此如果2020年我国单车油耗降至世界2010年平均水平1828.9 升/年,到2020年我国道路交通车辆用油应为2.52亿吨。

5、据此测算,目前我国加油站的数量到2015年应该足够使用,但是将会出现动态调整。发达国家在成品油市场放开一段时间后,加油站数量开始减少,而加油站效率会有大幅提高。目前我国加油站效率还呈较低水平,还有继续发展增效的空间。

6、发达国家油品零售市场利润率低迷已持续多年。通过下面美国标准汽油零售毛利率的历年变化图可以看到,美国标准汽油零售毛利率〔(终端零售价格-进站价格)/ 终端零售价格〕由1994年的6%左右,减少到近年来的1%,还曾经有3年出现过批零倒挂,2011年美国汽油DTW(送到站)价格与零售价的价差仅为1美分/加仑,约合不到人民币2分/升。

五、模拟数据预测

如果按照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2亿辆(采用最大数值测算,暂不考虑1.5亿的情况)、公路里程450万KM,单车用油和加油站效率分3种不同情景测算,推测2020年中国加油站的数量如下:

情景1:如果单车用油、加油站的效率(销售量、服务车辆)依旧保持2010年的水平,2020年需要4.62亿千升车辆用油,是2010年的2.6倍多,加油站24.7万座,净增15.2万座。加油站密度会达到5.5座/百公里。这是一个荒谬的结果。根据国家在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和节能减排的相关政策以及加油站行业的发展,情景1不可能发生。

情景2:如果单车用油水平降到了2010年表列11发达国家的水平,而加油站的效率(站均销售量)保持在2010年水平,2020年道路车辆用油需要3.66亿千升,比2010年增加105.3%,比较车辆数增长2.3倍多,这个结果还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加油站数量却超过了美国,达到19.61万座,净增10.06万座。从服务车辆这个指标看,依旧达不到2010年表列11发达国家的水平。看来,情景2的结果不算理想。

情景3:如果单车用油和站均销售量均按照2010年表列国家的平均水平计算,那么道路车辆用油需要3.66亿千升,比2010年增加105.3%;需要加油站10.68万座,比2010年净增1.13万座。这时,平均每座加油站服务车辆数与2010年发达国家水平大致相同,而加油站密度略低,这将是较为理想的情况,但这需要很多条件才能实现。

因此根据以上情景模拟,推测我国将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 首先,降低车辆油耗水平,途径是:

(1)提高机动车燃油效率,改变车辆构成,降低单车油耗。例如不断提高机动车技术水平,发展高性能的柴油车、大吨位载货车和拖挂运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鼓励发展和购买低能耗、小排量、新动力、新能源汽车,加强车辆检测维护,强制报废老旧车辆;

(3)通过完善路网结构,改善道路条件,提高道路质量和交通状况(减少混合交通),也可以降低机动车油耗水平,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4)通过改善客、货运站布局,建立车货信息中心和计算机运营管理系统,建立智能交通系统等措施,大大提高车辆运行和路网运行效率,有效降低机动车能源消耗水平。

其次,需要大幅提高加油站效率,主要体现在通过提高加油站服务质量、改善加油站选址、布局,增加非油品业务等各种途径提高单站服务车辆,增加单站销量。再次,随着油价放开、竞争激烈,终将造成每升燃油利润的下降,使销售利润平衡点上移,使位置不佳、效率低的加油站退出市场。

还有,高科技设施设备的使用,提高加油站的服务水平和效率;

再有,环境保护法规的压力,使加油站建设投入增加,促使低效加油站退出。结 论

油品销售的高利润时代可能会逐渐成为往事;加油站向服务站转化是大势所趋,非油品业务将引导加油站行业的发展;同时,市场和油价的放开决定加油站行业发展的进程;最后,国家的政策导向(如定价机制、环保法规)会对行业发展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第五篇:物业管理行业税负问题研究

物业管理行业税负问题研究

一、物业管理行业税负问题的提出

我国的物业管理是住房制度改革和住房商品化的产物,自从1981年深圳诞生了中国第一家物业管理企业,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的物业管理就开始逐渐替代传统的福利制的房屋管理模式。伴随着物业服务企业数量的增长和物业管理覆盖率的提高,逐渐在我国孕育出一个崭新的行业物业管理行业。

总结近三十年物业管理的发展历史,我们在肯定物业管理行业在改善人居环境、增加住房消费、解决就业问题、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作用的同时,还应当看到物业管理在市场化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发展中的问题和困难,例如:国家政策扶持力度不足,物业服务收费标准缺乏弹性,业主欠费现象普遍,物业服务企业经营困难,老旧住宅小区以及保障性住房缺乏物业管理资金等。以上问题和困难究其实质,都是业主和企业的经济负担问题,而税负是其中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中国物业管理协会2007年在全国范围内对近4600家物业服务企业开展行业生存状况调查表明,大多数物业服务企业经营状况艰难,被调查者普遍反映物业管理行业税负政策不合理,加重了业主和企业的负担。因此,从维护业主的切身利益和促进物业管理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对物业管理行业的税负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和政策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2008年7月中国物业管理协会行业发展研究中心成立后,正式组建课题组,专项研究物业管理行业税负问题。

二、物业管理行业的税负现状

现行物业服务企业适用的税种、税目与税率

1.营业税:税率5%。

2.城建税:按营业税的7%计税。

3.教育费附加:按营业税的4%计税。

4.企业所得税:按调整后利润总额计算纳税额,税率:25%。

5.车船使用税:车船使用税是以应税车船为征税对象的计量标准为计税依据,实行定额征收。

6.印花税:印花税共有13个税目,如:购销合同、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借款合同、营业帐簿等。税率分为:

(1)比例税率:万分之0.5、万分之

3、万分之

5、千分之1。

(2)定额税率:按件贴花,税额5元。

7.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计税依据工资、薪金。适用九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5%—45%。

8.防洪费:半年征收一次,按半年累计收入的万分之九征收。

9.残疾人保障基金:每年征收一次,征收额=(上在职人员总数×1.6%-上残疾职工总数)×所在地职工年平均工资×60%

三、物业管理行业税负存在的问题分析

1.税率偏高

目前,物业管理归属“服务业”,适用5%的税率,相对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等行业3%的税率明显偏高。鉴于物业管理行业区别于其他服务行业的根本之处在于它具有非常明显的准公共服务的居民服务业的特征,不宜对其适用一般服务业的税率。

2.税基不尽合理

物业管理行业具备“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经济利益特征,其物业服务收费标准是用“以支定收”的方式确定的,具有明显的代理业性质。在酬金制收费模式下,物业服务企业向业主收取的物业服务资金由物业服务支出和物业服务酬金两部分构成,其中物业服务支出属代业主收取并用于支付维持清洁、维护秩序、绿化养护、设备设施维修保养等物业服务日常开支,具有代收代付的能源消耗费(水电费、取暖费和煤气费等)同样性质,不应作为税基。税务部门应以物业服务酬金为税基向物业服务企业计征营业税及其附加,而目前各地税务部门均以物业服务资金为税基向企业征税,无疑加重业主和企业的负担。

3.重复征税

随着社会专业化分工的日趋细化,目前,物业服务企业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专业分包。如属于国家法律法规规定、消防维保,电梯维保等必须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单位承担;中央空调维保,日常专业保洁,专业安防,专业外墙清洗等专项服务,分包委托给其他专业公司完成。物业服务企业与专业分包公司之间实际应存在税项抵扣,在申报本企业营业税时,应允许将外包服务的支出从物业服务资金收入中予以扣减,剩余的服务收入作为计征营业税的依据。而目前税务机关对物业服务企业按照收入全额计征营业税,不允许就各分包专业公司的发票部分作为税前抵扣项目,明显存在重复征税的问题,加重了物业管理的税收负担。

四、当前物业管理行业面临困境及对民生与社会稳定的影响近几年来,随着物价上涨和人力成本的提高,以及物业管理收费水平难以得到同步调整,行业生存状况不容乐观。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于2007年二季度开始,通过网上填报的形式组织全国各地开展了物业管理行业生存状况调查。截止当年12月底,完成网上调查信息数据填报的企业总数为4600家,调查面覆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涉及128个城市和地区。

调查统计数字反映,4118家填报企业现有资产总值4010501.3万元,平均资产总值973.9万元;4190家填报企业2006年经营总收入过2769375.3万元,平均经营收入660.9万元;3727家填报企业完成营业税金及附加150393.83万元,平均完成营业税金及附加40.4万元;1581家填报企业上缴企业所得税金42352.54万元,平均上缴企业所得税金26.8万元;2006年盈利企业为1825家,占调查企业的39.7%,实现利润总额达149797.5万元,平均利润额82.1万元。以上数据反映,物业管理行业平均营业税金及附加实际税负率6.1129%。

仅有40%的企业实现利润,且利润额低,60%的企业亏损或持平。这些数据反映出多数企业生存状况的困难,行业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近年来不少城市呈现行业整体萎缩趋势,由此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1.部分物业服务企业为降低成本,采取削减人员或降低服务标准等,导致服务水平明显下降,引发业主和住户的不满,引起矛盾和纠纷,各类物业上访、信访以及到法院诉讼的案件呈现上升趋势;

2.部分城市频繁出现因物业服务企业入不敷出而被迫退出在管的亏损项目(大多为低收入人群居住,物业费标准过低且收费率偏低的老旧住宅小区)的情况。造成小区内垃圾堆积成山,可防性偷盗案件频发,水电供应不正常,直接影响了广大业主和物业使用人的正常生活,多次发生群体上访,影响到社区稳定和社会和谐,也给城市政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3.随着一些企业对在管项目的撤离,大量员工被裁减,使得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

4.按照《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号)的精神,近年来很多城市对老旧住宅小区进行了整治和改造,尽管政府和各方面投入了大量整治改造经费,但居民的居住条件仍得不到根本改善。主要原因在于业主和住户(多为低收入群体)无力承担物业管理费用,使得物业管理的推行缺乏经费保障,住宅小区整治改造的成果难以保持。

上述问题在全国不少城市屡屡发生,使各地政府进一步意识到物业管理的贡献不仅在于促进房地产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直接拉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和改善了人居状况,更直接的体现在与保民生、保就业、保稳定的关系。尽管物业服务企业亏损面加大的直接影响体现在行业整体经营效益下降和生存困境上,但由此带来的对民生和社会稳定的影响不容忽视。

五、制定扶持物业管理行业税收政策的现实意义

1.当前形势对调整物业管理税收政策的选择。

物业管理生存发展的前提是尽快改变行业大面积亏损的状况,在目前情况下,最简捷有效的途径有两条:一是通过适当提高物业服务费标准,二是适当减轻物业管理税负。

而在当前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国的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与考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保增长、保就业、保民生、保稳定”的政策措施,在这种大环境下,提高物业服务费标准,增加业主和住户的经济负担显然不可行,要做到在不增加业主和住户经济负担的同时,又能保证物业服务的正常开展,调整物业管理税收政策,扶持物业管理行业发展,应是当前最好的政策选择。

2.制定扶持物业管理行业税收政策的现实意义。

1)推进物业管理能增加就业岗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据初步统计,物业管理作为一个新兴的劳动密集行业,从业人员中的秩序维护员、清洁员、工程维修和绿化养护人员等通常占企业总人数的95%以上。而在这些基层员工中,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占52%,复员转业人员占17.8%,下岗职工占6.7%,大中专毕业生占3.8%。目前,城镇商品住房年竣工量在6亿平方米左右,按新增2000平方米吸纳一个物业从业人员算,每年物业管理行业可以吸纳30万就业人员,占全国新增就业人口的2.69%。此外,随着各地物业管理覆盖率的逐步提高,物业管理行业吸纳的就业人群还将与日俱增。这对改善低收入人群的生活,为各级政府分忧解难,解决民生问题都将作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2)实施物业管理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党中央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具有深远的意义。从微观来看,居民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由其组成了社区,由无数社区组成社会。物业管理的开展,由物业服务企业按照业主的委托,按照管理规约对

管理区域的公共事务进行管理,对业主提供各项服务,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宣传互助友爱、促进邻里和睦、有利于打造安全、宁静、舒适的社区环境和建立社区的和谐氛围。

3)扶持物业管理能更好发挥其对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物业管理对公共秩序的维护和协助政府开展安全防范职能的发挥,在减少刑事发案率,促进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据公安网报道,实行物业管理的小区与没有实行物业管理的小区每万户发案比例为1∶38,每万户刑事发案率比例为1∶10。在2008年北京举办的奥运会期间,北京市的各物业服务企业均与奥组委和北京市政府签订确保一方平安责任状,通过精心制定管理方案,细致研究应急措施,做了大量保稳定、促和谐的工作,确保奥运会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和比赛的圆满进行,显示了物业管理与社区管理的结合是保障中国社会稳定的有效促进机制。税收政策应具备调整利益分配关系和扶持社会健康发展的双重功能。调整利益分配关系,就是要求坚持公平税制的原则,国家在以税收形式取得财政收入,安排税收负担时,应处理好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关系,创造公平税收环境,鼓励竞争。公平税负不是平均税负,而是应给予纳税人大体相同的税收环境,并使税收负担与纳税人的负担能力相适应。从这个角度讲,重新评估物业管理行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调整国家的税收政策,减低物业管理行业的税负和平衡利益分配,不失为扶持物业管理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举措。不仅可以减轻物业服务企业的负担,更好地发挥物业管理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而且可以减缓物业服务费短期内无法提高所带来的压力,使业主得到实惠,真正体现党中央的惠民政策。

六、完善物业管理行业税收政策的具体建议

1.降低物业服务企业的营业税税率

建议比照邮电通信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文化体育业,将物业服务企业营业税由现行5%的税率调低为3%的税率,以扶持物业管理行业的生存和发展。

2.确立合理的物业管理行业营业税征收范围

建议比照旅游业将全部的旅游收入扣减替旅游者支付给其他单位的房费、餐费、交通费、门票或者支付给其他接团旅游企业的旅游费后的余额为营业收入计征营业税;及比照广告代理业以其全部收入减去支付给其他广告公司或广告发布者(包括媒体、载体)的广告发布费后的余额为营业收入计征营业税,将物业服务企业的收入扣除支付给其他专业服务单位支出(如:专业消防维保、电梯维保、中央空调维保、外墙清洁、绿化养护、专业安保等外包支出)后征税,以体现合理税基,避免重复征税。

建议根据上述意见,就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物业管理企业的代收费用有关营业税问题的通知”(国税法【1998】第217号文)和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业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3】16号文)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整。

3.尽快明确物业服务企业在缴纳所得税时的应纳税所得额

新企业所得税税法从2008年1月1日执行,比原企业所得税税收负担率减轻8%。建议,国家税务总局能够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明确物业服务企业的各项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亏损后的项目,作为应纳税所得额,计征企业所得税。关于征收方式,课题组经过研究分析认为,对于较大较强、内部管理较为规范的企业,实行查帐征收是比较有利的;而对小规模且财务管理不健全的物业服务企业,采取向税务机关申请核定征收的办法更有利。

课题组建议通过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呈请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商国家税务总局和财政部税政司,力争能在物业管理行业尽快实行物业服务资金全额营业税征收为加值额营业税征收,从而减轻物业管理行业税收负担,以扶持物业管理的健康发展,让城乡居民能够持续享受物业服务带来的便利,让已经就业的几百万人群能够有一个稳定的职业,最终实现今年党中央提出的“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大局。

下载加油站行业税负分析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加油站行业税负分析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油站行业管理办法

    XX县国家税务局 关于加油站行业税收管理意见 第一条 为了规范我县成品油流通秩序,加强加油站税收管理,堵塞税收管理漏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

    一季度税负情况分析1

    一季度其他批发业税负情况分析 我分局历来重视税源税负情况,将其视为税源监控以及征管绩效的有力手段和指标,总体税负一直在全区各分局位居前列,从2008年其他批发行业税负情况......

    关于增值税税负的分析

    关于增值税税负的分析 增值税税负有增值税理论税负、增值税实际税负、增值税行业税负之分:一、增值税实际税负 增值税实际税负指的是一般纳税人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缴纳的增值税......

    加油站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

    (复制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后果自负!) 成品油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商品,从1950年至1985年的30多年里,一直是由原商业部统购统销。经营业务的重点主要是批发、实行三级批发体制和“三......

    四川省加油站行业发展规划

    四川省加油站行业发展规划 为了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证我省成品油零售市场放开后能健康有序发展,根据国家商务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加油站行业发展规划的通......

    XX增值税税负及所得税税负分析

    xxx关于增值税税负及所得税税负情况分析 xxx国税局: 2016年1-6月份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0244万元,应纳增值税额约为73万元,同比去年同期111万元减少38万元。2016年1-6月增值税税负......

    企业税负及其降低途径分析

    企业税负及其降低途径分析(2) 2007-11-13 来源:中国会计网 作者: | 中国会计网-中国会计行业门户 | 会计论坛 1.税收筹划的概念税收筹划就其目的和结果而言,常被称为节税(TaxS......

    加油站风险分析[精选]

    加油站风险分析: 加油站属于成品油终端零售市场主体,其经营对象主要为成品油,包括车用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以其他行业相比,加油站的风险具有如下特点: 一.火灾、爆炸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