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技进步奖评选办法及实施细则(试行)》

时间:2019-05-13 06:15: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技进步奖评选办法及实施细则(试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技进步奖评选办法及实施细则(试行)》》。

第一篇:《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技进步奖评选办法及实施细则(试行)》

附件: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技进步奖评选办法及实施细则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鼓励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各界对风景园林领域的科技投入,增强风景园林行业的整体科技水平,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特设立“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技进步奖”(下简称“本奖项”)。为做好评选工作,特制定本评选办法和实施细则(下简称“本办法”)。

第二条 本奖项奖励在推动我国风景园林领域为科技进步、科技创新和科技推广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

第二章 评选范围和周期

第三条 本奖项评选范围包括:在风景园林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活动中取得的,具有创新性和特定的理论或实用价值,产生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科技成果,包括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专利、研究报告、技术标准和图书等。

第四条 本奖项所指科技成果原则上须在相关部门正式立项,并取得正式评审和鉴定。企事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等自主立项并实施完成的,取得创新性成果,也可参评。

第五条 本奖项每年评选一次。

第三章 参评条件

第六条 本奖项评选在学会会员中进行。参评项目的第一完成单位和个人需是本会正式会员。

第七条 本奖项参评条件具体要求如下:

1、具有技术上重要创新,能解决行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其推广应用能增加行业的技术含量,对行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总体技术水平达到 国内风景园林行业领先水平;

2、研究开发的技术成果(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专利、研究报告、技术标准和图书等),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3、在推广、应用已有的先进技术成果过程中,对某些关键技术、技术难点做出技术革新,从而使该项成果顺利实施,并取得显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4、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或设备,经过消化、吸收,在国产化方面有所创新和发展,取得显著社会和经济效益。

第四章 奖项设置和评选标准

第八条 本奖项设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三个等级。具体评选时可根据申报情况,设置综合奖、创新奖、专项奖等奖项。奖项设置在每年的评奖通知中公布。

第九条 本奖项的单项授奖人数和单位数分别为:一等奖授奖人数不超过17人,授奖单位不超过11个;二等奖授奖人数不超过12人,授奖单位不超过8个;三等奖授奖人数不超过9人,授奖单位不超过6个。

第十条 本奖项评选标准如下:

1、一等奖:主要技术指标或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或国际先进水平,技术难度与深度大,促进我国风景园林行业科技进步作用显著,并取得显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2、二等奖:主要技术指标或总体技术水平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或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技术难度大,促进我国风景园林行业科技进步作用明显,并取得明显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3、三等奖:主要技术指标或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技术难度较大,并取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第五章 评选机构

第十一条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负责最终审定科技进步奖的评审结果。

第十二条 科技进步奖评委会由学会负责人、业界专家、地方代表等13人组 2 成。设主任 1 名,副主任 1 名,委员11 名。科技奖评委会成员产生须经本会常务理事会批准。

第十三条 具体评审时,可视成果申报情况,设置专业组(不少于7人),由部分评审委员和2~3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熟悉本专业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专家组成。

第十四条 评审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设在本会秘书处,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工作并对推荐申报的奖项材料进行资格审查、分类及组织评审。

第六章 评选程序

第十五条 评选工作在本会常务理事会领导下,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技进步奖评选委员会负责。评选程序包含通知、推荐、评审、公示、公布和表彰6个环节。

第十六条 通知。本会在评选前统一发布评选通知,在本会网站发布并发放纸质通知。

第十七条 申报。

1、本奖项实行自主申报原则。申报单位和个人必须按规定填写《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技进步奖申报书》(下简称《申报书》),并提交相关附件。

2、申报单位和个人提交的《申报书》须按要求征求主管部门意见和盖章。

3、两个或两个单位共同完成的成果,由成果主持单位或第一完成单位与其它完成单位协商一致后申报。

4、主要完成单位和主要完成人,必须是对成果完成作出实质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5、申报单位和个人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一旦发现弄虚作假行为,即取消评选资格。

6、申报的科技创新成果涉及到知识产权纠纷和争议等不得申报。

7、本会专业委员会和各省级学(协)会每年度申报项目不超过3项,本会单位会员每年度申报项目不超过1项。

第十八条 评审。评选工作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分初评和终评两个环节。

1、初评确定入围成果名单,不定奖项等级,由评选委员会(或委托专业组)负责。超过半数委员同意的成果取得入围资格。入围成果原则不超过申报成果总数的70%。

2、评审可采取通讯或评审会形式进行,终评原则上以评审会形式进行。

3、终评采用参评委员无记名打分产生。确定拟授奖项目名单和获奖等级。

4、参加初评或终评的专家和工作人员,应本着科学、公正、独立的原则评审和行使评审职权。对被评审项目的内容、评审过程、评审中评审专家个人意见及未公布的评审结果等,负有保密责任。评审中如有涉及与评审专家本人有关的项目时,实行回避制度。

第十九条 公示。

1、通过审定拟授奖名单在本会网站上公示,接受业界和社会监督。公示时间原则上不短于15日,期间为争议期。

2、对拟授奖名单持有异议的单位或个人,须在规定的争议期内,以书面形式向评选办公室反馈。反馈信息需明确指出争议内容,并附有关证明资料,逾期不予受理。提出异议的单位须在材料上加盖本单位公章,注明联系人姓名和电话;对于提出异议的个人,须在材料上写清真实姓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等信息。涉及候选单位、候选人及其排序的异议,由申报单位自行解决。不受理对评审等级的异议。

3、对存在异议的成果,由评选办公室组织评委和相关专家进行调查,并提出处理意见,报评选委员会裁定。

第二十条 公布。评选委员会结合公示意见,决定获奖名单,正式拟文公布并在本会网站等媒介上发布。

第二十一条 表彰。本会将向获奖单位和个人颁发证书,并在年会举办期间进行表彰。

第二十二条 获得本奖项的成果和个人方可取得由本会推荐申报上级相关评选的资格。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技进步奖是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奖的一部 4 分(专项奖)。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技进步奖评选委员会负责解释。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经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四届八次常务理事会议审议通过,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第二篇: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奖-优秀管理奖评选办法

附件1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奖——优秀管理奖评选办法

中国的风景园林事业随着生态环境被日益重视而加速发展,随之,其工作重心也由重建设向重管理转移。为了推动全国风景园林行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建立风景园林行业自有的、针对性的优秀管理评选机制,以营建浓厚的风景园林行业争创先进、健康向上的氛围,特设置“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奖——优秀管理奖”。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奖——优秀管理奖”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范畴内,风景园林行业业内的单位奖项。奖项全称“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奖——优秀管理奖”。为了便于比选,具体评选时,奖项申报分类为:“综合管理类”、“建设管理类”、“养护管理类”。

第二条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奖——优秀管理奖”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设置,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负责评选、颁奖。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授权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经济与管理研究专业委员会具体组织实施初审工作。

第三条 为了有效地组织好这项工作,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授权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经济与管理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专门的初审工作委员会,原则上由专业委员会的正副主任组成,专业委员会的秘书处负责评选实施的具体事宜。初审获奖名单提交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的终审委员会作最终审定。

第四条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奖——优秀管理奖” 奖项的评选于2012年试行,2013年始正式推出,以后每两年组织评选一次。

第二章 评选范围

第五条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的单位会员。

第六条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实行独立经济核算、从事风景园林行业 的单位。

第七条 建设管理类的申报者必须是从事风景园林及密切相关专业的勘察设计、施工建设等专业单位,必须具有国家颁发的相关专业资格证书。

第三章 评选条件

第八条

基本条件

8.1 在单位文化建设方面有亮点,单位制度和技术创新方面有成果;

8.2 具备体现单位专业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引进、培训、定职定岗制度化,具备合理的人才梯队; 8.3 具备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具有既保障职工基本利益,又能体现行业特点的公平竞争的福利分配机制;

8.4 重视学术管理,积极参与风景园林学科建设,积极参与学会及相关单位组织的学术活动及课题研究,鼓励员工发表学术论文。

第九条 综合管理类条件

9.1 申报主体为各地(市、区二级)的风景园林主管部门; 9.2 在地方(全国)本行业的法规、标准、制度建设上有新的作为;

9.3 连续两年无重大未经审批而擅自侵占绿地进行开发的事项; 9.4近两年的城市风景园林建设有显著进步,出色完成绿化建设任务,并有绿地数量增长的实绩,城市风景园林面貌凸显;

9.5近两年在本辖区城市绿地管理上建立了新的有效的管理制度、组织网络健全,制度完善,有创新、有考核机制,并在规范、规定、标准建设上有突破;

9.6近两年组织的重大建设项目在规划设计、施工、养护上获得市级(含市)以上的奖项;

9.7 绿化宣传活动形式多样,发动面广,全民义务植树、市民爱绿护绿意识增强。

第十条 建设管理类条件

10.1 申报主体为规划设计、施工等单位,并应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具备严格的质量监管机制,强化工程建设的过程控制;

10.2 规划设计单位条件

10.2.1 连续两年无重大设计事故(自申报时间起前两年计,以下同);

10.2.2近两年获得过部、省级(含部、省级)以上的优秀设计奖或科技进步奖;

10.2.3近两年内曾获得部、省级各类优秀质量管理奖或相关奖项。10.3 施工建设单位条件

10.3.1 在施工过程中,有系统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合理配备管理人员,建立了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

10.3.2 施工项目内部资料齐全,并采用了信息管理手段;

10.3.3 建立了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体系,采用投资、进度和质量综合控制技术;

10.3.4 连续两年无安全事故、实现零质量事故、工程合格率100%,进度和投资在合同履约范围内。施工的观感质量和使用功能达到合同和设计要求;

10.3.5 近两年获得过省、市(含省、市级)以上的施工质量优胜奖项。

第十一条 养护管理类条件

11.1 申报主体为公园(景区)单位;

11.1.1近两年获得所在省、市公园(景区)管理评比最高奖项; 11.1.2 管理成果经国际权威机构认定、获相关奖项者,管理质量贯标单位优先;

11.1.3近两年,公园(景区)管理上有理论的创新和突破,取得新的成果,并在相关的风景园林杂志、期刊上发表过相关论文,出版过专著。

11.2 申报主体为养护单位;

11.2.1 在本地区城市绿化养护管理工作中处于领先地位;

11.2.2近两年在部、省级(含部、省级)以上的绿化养护管理方面的评比中名列前茅或曾获得部、省级各类优秀养护管理奖或相关奖项;

11.2.3近两年,养护管理上有理论的创新和突破,取得新的成果,并在相关的风景园林杂志、期刊上发表过相关论文,出版过专著。

第四章 申报及评选

第十二条 申报单位须经过自检后,向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奖——优秀管理奖”初审工作委员会提出申请,申请时应填写“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奖——优秀管理奖申报表”,并附相关的证明材料和实物图片。

第十三条 申报材料在正式提交前,须得到各省、市风景园林学会(协会)推荐,并签署意见、盖章。

第十四条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奖——优秀管理奖” 初审时,由初审专家库专家共同对申报单位进行现场和资料的考察和审查,写出初审报告;终审时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终审专家库相关专业委员会的专家,对初审报告共同进行评审,确定最终获奖名单。

第五章 复审

第十五条 已被评为“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奖——优秀管理奖”的单位,一次评审三年有效;第四年必须参加复审,符合条件者奖项延续。

第六章 奖励及其他

第十六条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负责对获奖单位授予奖牌。

第十七条 获奖单位可推选1名管理业绩突出的,作为本次优秀管理者,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授予证书;

第七章 附则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开始试行。

第三篇: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测绘科技进步奖评选办法

测绘科技进步奖评选办法

(2006年6月24日中国测绘学会九届二次常务理事会议修订)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做好中国测绘学会科学技术奖励工作,保证测绘科技进步奖的评审质量,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和《中国测绘学会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并参考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制订的“推荐材料形式审查办法”、“推荐和评审规定”、“评审范围和标准”、“评价指标体系”、“评审行为准则与监督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中国测绘学会科学技术奖中有关“测绘科技进步奖”的推荐、评审、授奖等各项活动。

第三条

测绘科技进步奖的推荐、评审和授奖,实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不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的非法干涉。

第四条

测绘科技进步奖主要奖励在我国测绘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与开发、科技成果推广应用、高新技术产业化、重大工程建设以及社会公益性测绘科技事业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第五条

测绘科技进步奖是在国家科技奖励主管部门备案,经国家测绘主管部门批准,由中国测绘学会授予有关单位或个人的荣誉。授奖证书不作为确定科学技术成果权属的直接依据。

第六条

中国测绘学会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以下简称“奖励委)负责测绘科技进步奖的管理和组织实施;其下设的评审委员会和奖励工作办公室,分别负责测绘科技进步奖的评审工作和日常工作。

第二章

奖励范围

第七条

测绘科技进步奖授予在下列各类科技项目中作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一)在实施“技术开发项目”中,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取得能促进测绘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的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新方法,经推广应用,创造显著经济效益的;

(二)在实施“社会公益项目”中,在科技管理、标准、计量、科技信息、科技档案、科学普及等测绘科技基础性工作和解决环保、资源、人口、灾害等问题的社会公益性测绘科技事业方面取得成果,经过实践检验,创造显著社会效益的;(三)在实施“重大工程项目”中,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应用自主知识产权高新技术成果,高质量实现测绘技术保障取得显著效益,工程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的。

测绘科技进步奖的授奖项目,应是在规定期间完成并通过鉴定或验收的成果。

第八条

测绘科技进步奖的候选人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一)在设计项目的总体技术方案中做出重要贡献;(二)在关键技术和疑难问题的解决中做出重大技术创新;(三)在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过程中做出创造性贡献;(四)在高技术产业化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第九条

测绘科技进步奖的候选单位,应当是在项目研制、开发、投产、应用和推广过程中提供技术、设备和人员等条件,对项目的完成起到组织、管理和协调作用的主要完成单位。

各级政府部门一般不得作为测绘科技进步奖的候选单位。

第十条

测绘科技进步奖的候选人或者候选单位所完成的项目,应当总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技术创新性突出:在技术上有重要的创新,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进行自主创新,形成了产业的主导技术和名牌产品,或者应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装备和改造,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传统产业,增加测绘的技术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技术难度较大,解决了测绘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关键问题;总体技术水平和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行业的先进水平。

(二)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显著:所开发的项目经过一年以上较大规模的实施应用,产生了大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实现了技术创新的市场价值或者社会价值,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大的贡献。

(三)推动测绘科技进步作用明显:项目的转化程度高,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和扩散能力,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及产品的更新换代,对行业的发展具有很大作用。

第十一条

测绘科技进步奖的授奖等级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共三个等级。各等级每年的授奖额一般为:一等奖5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20项;具体授奖额可在此基础上,根据当年的报奖项目情况确定。

第十二条

测绘科技进步奖的单项授奖人数和单位数为:一等奖授奖人数不超过15人,授奖单位不超过10个;二等奖授奖人数不超过10人,授奖单位不超过7个;三等奖授奖人数不超过7人,授奖单位不超过5个。特殊情况下的超额,须经评审委员会确认。

第十三条

测绘科技进步奖每年评审授奖一次。

第三章

评审标准

第十四条

测绘科技进步奖的授奖等级,通过对候选人或者候选单位所完成的科技成果项目进行综合评价后确定,其评判的要点如下:

(一)对于技术开发项目

1、在关键技术或系统集成上的创新程度以及技术难度;

2、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或产品相比达到的先进程度;

3、市场竞争力和成果转化程度;

4、对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及所创造的经济效益。(二)对于社会公益项目

1、在关键技术或系统集成上的创新程度以及技术难度;

2、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或产品相比达到的先进程度;

3、在行业(领域)得到的应用和取得的社会效益情况;

4、对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和意义。(三)对于重大工程项目

1、在关键技术、系统集成和系统管理方面的创新程度,以及技术难度和工程复杂程度;

2、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与国内外同类项目相比达到的先进程度;

3、取得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以及对推动本领域的科技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4、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意义。第十五条

测绘科技进步奖的评价指标体系(见附件一),采用技术创新、经济社会效益和推动科技进步作用等3个一级评价指标,并设有10个二级评价指标,其中:

(一)“技术创新”包括技术(系统管理)创新程度、难易程度或复杂程度、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先进程度、总体技术水平等4个二级评价指标。

(二)“经济社会效益”包括已获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发展前景及潜在效益等3个二级评价指标。

(三)“推动科技进步作用”包括转化应用推广程度、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或实现技术跨越的作用、对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的作用等3个二级评价指标。第十六条

按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记分的规则是:对每项评价指标分四个档次;分别对应于一、二、三等奖和不授奖水平,其累计分值范围相应为100-85、84-70、69-

55、54-0;与此同时,各项评价指标将按“技术开发”、“社会公益”、“重大工程”三类不同项目赋有不同的预设权值。按此记分规则设计“记分矩阵表(见附件一)”,从中选择相应的指标分值并相互累加,可得项目的综合评价记分值。

第四章

评审组织

第十七条

测绘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测绘科技进步奖的评审工作;

(二)向中国测绘学会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报告评审结果;

(三)对测绘科技进步奖评审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

(四)对完善测绘科技进步奖励工作提供咨询意见。

第十八条

测绘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设主任1人、副主任2-4人、委员20-30人。评审委正副主任由奖励委确定,其他委员由学会奖励办从学会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库中提出,经评审委正副主任批准后聘请。

第十九条

中国测绘学会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库成员范围是:测绘学科院士,国家测绘局科技委员会成员,曾经获得过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以及本会测绘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的人员,本会理事及各专业委员会正副主任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等。

第二十条

根据评审工作需要,测绘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可以设立若干专业评审组,对相关专业的测绘科技进步奖推荐项目进行初评工作。各专业评审组组长由评审委员会主任指定。第二十一条

测绘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的委员,因故不能通讯评审推荐材料或不能出席评审会议,可推荐一位与本人相同专业且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代替,但须经奖励办主任审核和评审委主任批准。

第二十二条

测绘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和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对候选人和候选单位所完成项目的技术内容以及评审情况严格保守秘密。

第五章

推荐办法

第二十三条 测绘科技进步奖候选项目由下列单位推荐:

(一)国家测绘科技主管部门;

(二)全国各省级测绘学会;

(三)中国测绘学会团体会员单位。

推荐单位应在规定的时间期限内提供推荐项目材料。

第二十四条 测绘科技进步奖实行限额推荐制度:每一省级测绘学会每年推荐3项,本会团体会员单位每年推荐1项。

第二十五条 测绘科技进步奖的推荐单位须按规定控制候选单位和候选人的数量,并控制自身的项目推荐数。

第二十六条 推荐单位推荐测绘科技进步奖的候选人、候选单位时,应当征得候选人和候选单位的同意;推荐时,应当填写统一格式的《测绘科技进步奖推荐书》(见附件二),提供完整、真实、可靠的评价材料。

《推荐书附件》(见附件三)及评价材料主要是:工作报告和研究报告,科技成果鉴定证书或验收报告、评估报告,以及应用后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证明等文件。

推荐书及附件材料的份数由学会奖励办规定。

第二十七条 对于多个单位共同完成的项目,由主要牵头完成单位填写《测绘科技进步奖推荐书》,其余参与完成单位和完成人按照作出贡献的大小排列,必须经过所有完成单位加盖公章和所有完成人签名确认。由推荐单位签署意见加盖印章,提出推荐等级的建议。

第二十八条 推荐单位认为有关专家学者参加评审可能影响评审公正性的,可以要求其回避,并在推荐时书面提出理由及相关的证明材料。

第二十九条 凡存在知识产权以及有关完成单位、完成人员等方面争议的,在争议未解决前不得推荐参加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凡是涉及保密类项目,在未获得国家测绘主管部门批准之前,不得推荐参加测绘科技进步奖的评审。第三十条 经评定未授奖的候选项目,如在此后的研究开发活动中获得新的实质性进展,并符合奖励条例及本细则有关规定条件的,可以按照规定的程序重新推荐。连续两年参加评审未予授奖的,不再受理。

第三十一条

同一技术内容的项目,不得在同一重复推荐参加中国测绘学会科学技术奖中不同奖项的评审。

第六章

形式审查

第三十二条 测绘科技进步奖候选项目的受理和形式审查工作,由中国测绘学会奖励工作办公室负责。

第三十三条 形式审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1、推荐单位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2、推荐的项目是否符合规定的奖励范围和完成年限;

3、主要完成人和完成单位的列名、排序和数额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4、推荐书中有关内容的填写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5、项目的工作报告和技术报告、技术评价证明、效益证明等附件材料是否齐全有效;

6、是否符合当年推荐测绘科技进步奖通知中所作的有关规定。

第三十四条 奖励办组织和邀请的形式审查人员对每个被审项目应填写《形式审查记录表》(见附件四),作出是否合格的结论并明确需要补正的问题,由奖励办统一处理。

第三十五条 经形式审查认为不符合规定的推荐材料,由学会奖励办通知其完成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予以补正,逾期不补正或经补正仍不符合要求的,可作为不予受理处理。对形式审查合格或经完成单位补正通过的推荐材料,由学会奖励办公室提交测绘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进行后续的评审程序。

第七章

初评工作

第三十六条

测绘科技进步奖的初评由主审员评审和整体记分排序两个环节组成,通过通讯评审和打分的方式进行。根据需要,评审委可划分为专业评审组,负责相应专业各项目的主审。

第三十七条 对每一推荐项目应安排3位主审员评审。主审员应对所评审的项目材料(推荐书和全部附件材料)进行全面的综合评审,填写《测绘科技进步奖主审表》(见附件五),其中包括文字性评价意见、对照《测绘科技进步奖评价指标及记分办法》予以记分,并提出建议授奖等级。第三十八条 评审委员除对本人所承担的主审项目进行评审外,还应对参加当年评奖的其它所有(或本专业)的推荐项目,在阅读推荐书和主审员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建议等级性的总体记分。

第三十九条 学会奖励办对初评结果进行汇总和统计,作为评审会议正式评审的基础性材料。根据初评结果,由奖励委和评审委主任联席会议提出当年各等级授奖项目的额数和提名预案。

第八章

评审会议

第四十条

测绘科技进步奖评审会议由评审委员会主任主持。会议的内容和程序是:听取奖励办报告形式审查和初评结果;可邀请经初评提名一等奖的候选项目完成人作项目报告和答辩;全体评审委翻阅审查当年受理的所有评奖项目推荐材料和初评结果材料;最后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表决评审结果。

第四十一条

测绘科技进步奖的评审表决规则如下:

(一)测绘科技进步奖评审会议以无记名投票表决确定评审结果。(二)测绘科技进步奖评审会议,应当有2/3以上多数委员参加,表决结果有效。

(三)测绘科技进步奖的一等奖应当由到会委员的2/3以上多数通过,二、三等奖应当由到会委员的1/2以上多数通过。

第四十二条

测绘科技进步奖的评审实行回避制度,与被评审的候选人、候选单位或项目有利害关系的评委应当回避。

第九章

异议处理

第四十三条

中国测绘学会奖励工作办公室通过《中国测绘报》和国家测绘局网站等媒体上公布评审会议提出的测绘科技进步奖的候选人、候选单位及项目名称和等级。

第四十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测绘科技进步奖的评审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可以向学会科技奖励委员会或上级科技奖励主管部门进行举报和投诉。第四十五条

测绘科技进步奖接受社会的监督,其评审工作实行异议制度。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测绘科技进步奖候选人、候选单位及其项目持有异议的,应当在公告评审结果之日起的30日内向奖励办公室提出;逾期且无正当理由的,不予受理。

第四十六条

异议分为实质性异议和非实质性异议。凡对涉及候选人、候选单位所完成项目的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等,以及推荐书填写不实所提的异议为实质性异议;对候选人、候选单位及其排序的异议,为非实质性异议。推荐单位及项目的完成人和完成单位对评审等级的意见,不属于异议范围。第四十七条

提出异议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提供书面异议材料,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文件。提出异议的单位、个人应当表明真实身份。个人提出异议的,应当在书面异议材料上签署真实姓名;以单位名义提出异议的,应当加盖本单位公章。以匿名方式提出的异议一般不予受理。

第四十八条

为维护异议者的合法权益,奖励办公室、推荐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以及其他参与异议调查、处理的有关人员应当对异议者的身份予以保密;确实需要公开的,应当事前征求异议者的意见。

第四十九条

学会奖励办在接到异议材料后,应当对异议内容进行审查,如果异议内容属于实质性异议,并能提供充分证据的,应予受理。推荐单位接到异议通知后,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核实异议材料,并将调查、核实情况报送学会奖励办审核。

第五十条

异议处理过程中,涉及异议的任何一方应当积极配合,不得推诿和延误。候选人、候选单位在规定时间内未按要求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的,视为承认异议内容;提出异议的单位、个人在规定时间内未按要求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的,视为放弃异议。

第五十一条

学会奖励办应向测绘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报告异议核实情况及处理意见,提请中国测绘学会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决定,并将决定意见通知异议方和推荐单位。

第五十二条

提出异议的单位、个人不得擅自将异议材料直接提交评审委员会或其委员;委员收到异议材料的,应当及时转交学会奖励办,不得转发其他委员。

第十章

授奖工作

第五十三条

中国测绘学会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根据测绘科技进步奖评审会议结果,以及学会奖励办报告的异议处理情况,作出测绘科技进步奖授奖项目、等级和获奖单位及获奖人的决定。

第五十四条

中国测绘学会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在当年召开的中国测绘学会全体理事会议或全国性学术年会期间,对获得测绘科技进步奖的人员颁发获奖证书,并发布《奖励公报》。

第十一章

第五十五条

测绘科技进步奖的推荐、评审、授奖等的工作费用和活动经费,由中国测绘学会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专项管理和使用,接受奖励委员会及经费资助者的监督。

第五十六条

本细则经中国测绘学会九届◇次常务理事会议审定通过,自公告之日起施行。第五十七条

本细则由中国测绘学会奖励工作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四篇:人物评选办法(试行)

附件一:

“感动南粤校园”广东大学生人物

评选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结合新时期的新特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面向全省大学生征选先进人物,举行颁奖晚会,以纪实视频、文字、嘉宾访谈(人物身边的家人、朋友、同学)等形式对人物情况、事迹进行介绍,并通过公开投票选出人物,颁发奖项。通过对大学生先进典型的深入挖掘、广泛评选和大力宣传、表彰,集中展现当代南粤青年学子的精神风貌,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打造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标杆。团省委、省学联决定开展“感动南粤校园”人物评选活动。为使评选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提高评选透明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感动南粤校园”广东大学生人物,指一个自然内在某些特定的方面表现优秀,具有突出代表性的大学生。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类别,并具备以下条件:

(一)道德风尚人物:树立正确荣辱观,积极倡导社会道德,通过自己的行动,在助人为乐,舍身救人等有利于维护社会道德风尚方面起到较强模范作用,并为维护社会道德做出贡献。

(二)自强人物:面对贫困、疾患、残障、自然灾难等各种艰难境遇或挫折,能够不畏艰难、自信乐观、积极应对,通过自己的努力在逆境中创造奇迹。

(三)志愿人物:奉献自我,服务社会,不求名利,积极帮助身边的弱势人群,积极为推动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社会公共事业提供志愿服务,在各级志愿工作中表现出色。

(四)领袖人物:作为学生组织负责人,政治立场坚定,责任心强,为集体和同学们的利益无私奉献、忘我工作,通过自身人格魅力赢得组织或社会的认同和尊重,为同学们提供服务与便利,为集体赢得荣誉。

(五)博学人物:博学多才,追求知识,在校学习成绩优秀,在校级以上综合知识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或在校期间在著名学术机构或学术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对某些综合学科做出突出贡献者。

(六)科技人物:在科学研究方面通过自身刻苦钻研,克服科研历程的层层险阻,最终取得优秀成果,其科研成果对所在研究领域,有巨大深远的影响。

(七)环保人物:环保意识强烈,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环保活动,宣传环保知识,能长期坚持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开始,把环保融入生活中,能够在校园甚至是社会上营造绿色环保的和谐氛围,让更多的人参与环保事业,对环保事业做出贡献。

(八)艺术人物:在高水平艺术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在艺术创作、艺术评论、艺术演出等方面做出较大贡献,其作品、事迹在校园、社会上有较大的影响力。

(九)体育人物:热爱体育运动并时刻坚持奥林匹克精神。在体育竞技方面通过自身刻苦,勤于练习,多次在省级或国家级比赛上屡获殊荣,并对体育活动以及体育文化传播工作做出贡献。

(十)创业人物: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有较为突出的能力,以及结合自身专业特点积极开展自主创业活动,并创造一定社会价值,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三条 凡广东高校在读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研究生,均有成为评选对象的资格和参与评选表决的权利。

第四条 “感动南粤校园”广东大学生人物评选活动目的在于通过广大学生“自己评,评自己”的方式,树立先进学生典型,并通过他们的榜样作用加强广大同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评选活动必须坚持广泛性、民主性和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

第五条 “感动南粤校园”广东大学生人物评选程序按以下五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民主推荐,联名推荐。由各高校团委或学生团体、个人(包括学生组织推荐),填写《“感动南粤校园”广东大学生人物评选推荐表(联名推荐表)》,将原件和电子版交到评选委员会。

第二步:酝酿候选人。由评选委员会推荐评选。委员会在对所有被推荐人及其事迹进行充分调查、确保其真实性的基础上经过集体讨论、民主投票表决的方式,筛选出每类别8人,共80位预备候选人。第三步:二轮筛选。由主办方、评选委员会以通知方式对80名预备候选人名单进行公布及收集候选人个人事迹视频,并将80人事迹通过各种媒体及网络手段进行宣传,并进行网络投票,最终根据投票结果由评选委员会筛选出每类别2人作为候选人,共20人。

第四步:预备候选人答辩会。每类别2位候选人分别进行5分钟个人展示并接受评委和现场学生代表及观众的提问,时间为1分钟。答辩结束后,由评委及各高校代表依据候选人现场工作汇报的情况进行评分。每个候选人得分为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后各成员互评分数之平均值。

第五步:公示。20名候选人名单在全省高校范围内公示3天,公示期间,广大学生对候选人名单有意见的,可向评选委员会提出并递交相应说明材料,必要时可调整候选人名单。

第六步:公开投票中每类别得票数排名第一的候选人授予“感动南粤校园”广东大学生人物称号,排名第二的候选人授予“感动南粤校园”广东大学生人物提名奖称号。

第六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第七条 本办法解释权归主办方

第七届广东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组委会办公室

二〇一二年十一月十三日

第五篇:关于关于黑龙江省实施《婚姻登记办法》细

黑龙江省实施《婚姻登记办法》细则

(黑龙江省民政厅 1987年8月12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护婚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和《婚姻登记办法》,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婚姻登记包括结婚登记、离婚登记和复婚登记。男女双方自愿结婚、离婚或复婚,应依照《婚姻登记办法》和本细则进行登记。

依法履行登记的婚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第三条 各机关、社会团体、部队、企事业单位和村(居)民委员会对合法申请婚姻登记的当事人,应如实出具《婚姻状况证明》,并有责任向婚姻登记机关提供情况,协助做好婚姻登记工作。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门是婚姻登记工作的主管机关。

第二章 婚姻登记机关

第五条 办理婚姻登记的机关,在农村是乡、镇人民政府,在城市是街道办事处或区人民政府、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距离婚姻登记机关路程较远,交通不便,人口较多的农场、林场,由省民政厅批准设立代办机构,业务工作受当地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领导。

第六条 婚姻登记机关的登记员由民政助理员或专职民政部担任;代办机构的登记员由所在单位指定专人担任。婚姻登记机关的登记员应经县级以上民政部门进行业务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婚姻登记员证书》后,方可从事婚姻登记工作。

第七条 办理婚姻登记使用的各种证件,均由省民政厅按照民政部规定的式样统一印制(哈尔滨除外),由县、市辖区或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加盖印章后方可使用。婚姻登记机关使用的婚姻登记专用章(钢印),由省民政厅统一刻制。

第八条 婚姻登记机关颁发《结婚证》、《离婚证》或出具《夫妻关系证明书》、《解除夫妻关系证明书》时,收取工本费。工本费由市、县民政部门统一管理,专款专用。

第三章 结婚登记

第九条 申请结婚登记的男女双方当事人,应亲自到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并应持下列证件:

一、本人居民身份证或户籍证明;

二、所在单位或村(居)民委员会出具的《婚姻状况证明》;

三、男女双方免冠半身二寸合影照片三张;

四、离过婚的申请结婚登记,还应持离婚证件,婚姻登记机关在发给《结婚证》的同时,收回离婚证件。

第十条 申请结婚登记的男女双方当事人,对婚姻登记机关必须了解的情况,应如实提供。婚姻登记机关经审查了解,对符合《婚姻法》和《婚姻登记办法》规定的,应准予登记,发给《结婚证》。

第十一条 申请结婚登记的当事人,因受单位或他人干涉,取不到所需证件时,婚姻登记机关应查明情况,对符合婚姻法的,写出调查材料,报主管民政部门批准,发给《结婚证》,并将调查情况在《结婚申请书》的“提供证件情况”栏内注明。

第十二条 申请结婚登记的男女双方或一方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禁止结婚,不予登记:

一、未到法定结婚年龄的;

二、非自愿的;

三、已有配偶的;

四、属于直系血亲或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的;

五、患麻疯病或性病未治愈的。

第四章 离婚、复婚登记

第十三条 男女双方自愿离婚,并对子女抚养和财产处理达成协议的,应双方亲自到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申请时,应持居民身份证或户籍证明和《结婚证》。婚姻登记机关查明情况后,应准予离婚,发给《离婚证》,收回《结婚证》。

男女双方或一方要求离婚但对子女抚养和财产处理未达成协议的,或没有办理结婚登记而同居的要求离婚,婚姻登记机关不予受理。

第十四条 男女双方领得《结婚证》后未同居要求撤销结婚登记的,按离婚程序办理。

第十五条 离婚后,男女双方自愿恢复夫妻关系的,双方应亲自到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复婚登记。婚姻登记机关按照结婚登记程序办理,发给《结婚证》,收回《离婚证》。

第五章 现役军人的婚姻登记

第十六条 军队干部、超期服役战士和志愿兵申请结婚登记,应持所在单位的团级以上政治机关出具的《婚姻状况证明》,男女双方亲自到一方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超期服役战士和自愿兵,在探亲期间申请结婚登记的,如来不及到原部队开具证明时,也可持当地县(市)、市辖区人民武装部出具的证明,男女双方亲自到当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离过婚的申请结婚时,还应持《离婚证》。

第十七条 现役军人申请离婚登记,应持所在单位的团级以上政治机关出具的证明,男女双方共同到当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第六章 涉外婚姻登记

第十八条 外国人、华侨、港澳同胞同本省公民的婚姻登记,由各市、县民政部门介绍到省人民政府指定的涉外婚姻登记机关,按照《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办理婚姻登记的几项规定》、《华侨同国内公民、港澳同胞同内地公民之间办理婚姻登记的几项规定》办理。

第十九条 本省涉外婚姻登记机关设在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牡丹江、伊春、绥化、北安市的民政部门,其他婚姻登记机关不准办理涉外婚姻登记。

第七章 婚姻登记档案

第二十条 县、市辖区、不设区的市民政部门设立婚姻档案室,应有专人负责保管婚姻档案和出具婚姻关系证明材料。

第二十一条 《结婚证》、《离婚证》丢失不予补发,可办理《夫妻关系证明书》和《解除夫妻关系证明书》。《夫妻关系证明书》、《解除夫妻关系证明书》与《结婚证》、《离婚证》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婚姻登记机关根据婚姻登记档案可向需要了解情况的公安、司法等机关出具婚姻当事人依法登记的婚姻证明。

第八章 处罚

第二十二条 婚姻登记机关发现婚姻当事人有违反婚姻法的行为,或在登记时弄虚作假,骗取婚姻证书(结婚证书、离婚证书、复婚证书)的,应宣布该项婚姻无效,收回婚姻证书;拒不交回婚姻证书的,由婚姻登记机关向婚姻当事人所在单位和居住地公安派出所发出缴销婚姻登记的书面通知,责令交回婚姻证书,并对当事人给予批评教育。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 婚姻登记员在办理婚姻登记时,徇私舞弊,收受贿赂,涂改户口及有关证件的,应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于当地领导批准的违法婚姻登记,婚姻登记员有权拒绝。对该领导应追究责任。

第二十四条 婚姻登记员出具假证,私自销毁,涂改档案材料的,应调离该工作岗位,并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五条 对不登记而同居的非法婚姻,处以二百元至五百元罚款并动员其分居,待符合婚姻条件时,再办理登记手续。

罚款一律上缴当地财政。

第九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本细则由省民政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细则从发布之日起施行。本省过去有关规定与本细则相抵触的,执行本细则。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免费法律咨询,就上中顾法律网)你好哦啊,

下载《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技进步奖评选办法及实施细则(试行)》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技进步奖评选办法及实施细则(试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十佳班委评选办法(试行)

    动力工程系“十佳班委”评选办法(试行)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我校教育方针,进一步加强我系优良系风、学风建设,调动广大学生干部刻苦学习、勤奋向上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干部继续发挥创......

    先进班集体评选办法(试行)

    先进班集体评选办法(试行)为增强广大同学的集体主义观念和班级凝聚力,努力创建一个积极向上、勤奋好学、团结文明的良好班风,促进我院校风建设,在全院范围内每学年开展一次先进班......

    江苏省实施劳动合同制度办法(试行)

    江苏省实施劳动合同制度办法(试行) 江苏省实施劳动合同制度办法(试行)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劳动关系双方签订和履行劳动合同的行为,维护劳动合同的严肃性,保护劳动者与用......

    武汉市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评选办法(试行)

    武汉市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评选办法(试行) 为切实加强全市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师德高尚、业绩突出的骨干教师队伍,形成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为我市教育事......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文明单位评选办法(试行)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文明单位评选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下称集团公司)系统深入开展文明单位建设活动,是集团公司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发展战略......

    浙江大学“五四红旗团支部”评选办法(试行)

    浙江大学“五四红旗团支部”评选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通过建立科学的评选表彰和激励机制,推动创建“五四红旗团支部......

    中原工学院教学名师评选办法试行

    中原工学院教学名师评选办法(试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精神,表彰我校能够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热爱高等教育事业......

    慈溪市人才工作先进单位评选办法(试行)

    慈溪市人才工作先进单位评选办法(试行) 第一条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进一步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根据《中共慈溪市委 慈溪市人民政府关于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