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天津市卫生局田惠光申报卫生外事工作先进个人材料
天津市卫生局田惠光申报卫生外事工作先进个人材料 田惠光同志作为一名公共卫生领域专家、硕士生导师,自2001年走上领导岗位,负责全市卫生系统的对外交流工作以来,始终保持求真务实,勤勤恳恳,开拓创新的工作作风。
作为卫生外事战线的一名新兵,她上任之初,就主动走访有关部门,深入基层了解情况,虚心听取外事工作人员意见,用最短的时间熟悉了分管的外事工作,掌握了有关的外事规定,并对规范因公出国人员审批、加强援外医疗队建设、增进对外交流等方面工作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她政策性强,讲原则,顾大局。在她的主持下,制定了卫生系统外事工作规范,进一步明确了外事各项工作的程序、职责和规定要求,并认真组织和监督落实。在审批因公出国任务中,她严格把关,对不符合工作程序和出国任务不明确的团组坚决抵制,从不讲“人情”而放宽审批尺度,相反对于基层单位有益的对外交流,“走出去”培养人才给予积极支持。
她科学严谨、务实高效的作风感染了与之相处的工作人员,在防治“非典”的关键时刻,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场“战役”之中,结合外事工作的职责,主动与市外办等有关部门,制定“在津外籍人士和港澳台同胞非典型肺炎的防治方案”,在承担局党委分配的防治工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市外事部门的会议和协调组织工作,并接待和协助世界卫生组织评估团深入社区和医院等基层单位,对非典疫情防控进行检查评估,在她的直接领导下,我局的接待人员作了大量着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评估团好评,顺利的完成了对我市的评估工作,她也被评为防治“非典”工作市级先进个人。
她不辞辛苦,带头组团赴非洲考察援外医疗队的工作和生活状况,拜访当地政府、医院和民间组织,征求对医疗队工作的意见。回国后,她一方面主动找有关部门和单位,研究解决医疗队员存在困难,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另一方面同外事部门协商改进选派援外医疗队的管理和工作模式,提出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作好援外工作的基础就是一定要贴近群众,时刻考虑到群众利益、困难,关心群众生活,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并对此提出许多改善援外医疗队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的具体措施。几年来,在她的关心和支持下,援外医疗队工作有了很大改观,医疗队的硬件建设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援外办公室、医疗队员和医疗队员家属三位一体的人性化管理,极大地帮助医疗队员解决了思想和生活方面问题,促进援外医疗工作的开展,受到所在国政府和我驻外使馆的赞扬,先后有两批医疗队员被所在国家政府授勋。
她有创新意识,不墨守陈规,能够适应形势的需要积极开展工作。作为分管外事工作的局领导,她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经常与外事部门围绕我市卫生工作的重点研究如何开展对外交流工作,充分发挥外事部门的职能作用,为卫生事业发展,为基层单位服务。在她的直接领导下,我局的对外交流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因公出国由过去被动的审批为主逐渐转变为主动有目的组团出访为主的新趋势,强调对外交流实效,大大减少了一般性、礼节性的访问,同时积极配合人才培养计划,选拔有发展潜力的专业人员赴国外学习,目前我局每年因公赴国外考察学习的达到300多人次,较过去有了很大提高。越来越多的基层单位与国外机构、医疗单位等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在技术引进、人才培养、信息交流等方面相互支持,定期互访交流,许多来津访问的团组,她都亲自会见、座谈,帮助基层单位开展对外交流工作,宣传我市卫生系统的对外开放新形势,努力营造良好的对外交流的工作氛围,为我市卫生对外交流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是我们外事工作者学习的典范。
第二篇:江苏无锡市卫生局王爱国申报卫生外事工作先进个人材料
江苏无锡市卫生局王爱国申报卫生外事工作先进个人材料 王爱国同志1997年12月任无锡市卫生局局长,长期分管无锡卫生外事工作。多年来,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深化改革、开拓进取、勤政务实、敢争一流、勇挑重担,团结带领全市卫生系统广大干部群众,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卫生外事目标任务,为卫生外事工作和无锡卫生改革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是在无锡卫生国际化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王爱国同志身先士卒,敢于创新,以强烈的机遇意识和创先争优精神,在全省率先提出并组织实施了“创名院、建名科、出名医”三名战略,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交流,以全面创建省基本现代化医院、省等级医院、各类高等医学院校附属医院为载体,以努力创建省医学重点学科、省临床重点专科和省“333”、“135”工程对象及项目为重点,构筑科研信息平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卫生技术和人才的培养和交流,逐渐积聚了象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肺移植项目这样一批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优势技术、品牌技术、核心技术和特色技术,成功培养了象陈静瑜这样一批掌握国内领先技术的优秀专技人才;二是王爱国同志注重加强中外合作交流与发展,在其亲自关心和指导下在全省首次组织召开了“2005中国无锡医药卫生发展与国际投资说明会”,共有来自10余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27个省市的千余名投资者和人员参加此次说明会,此次会议的成功召开为世界其他国家(地区)和国内各地区开展投资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不仅向中外来宾展现了我市美丽的城市形象和优良的投资环境,也提升了我市医疗卫生的形象和地位,为无锡卫生的国际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有深远的意义。在王爱国同志的倡议和指导下我市举办了多次由中外高级医学专家、学者和管理人员参加的学术交流会议及医院发展战略高级论坛等活动,先后共有包括美国、德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香港、台湾等地区,以及国内27个省、市、自治区等几千名专家、学者和医院管理者出席,相继共有50余篇中外医学专家、学者和管理人员的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参加交流和讨论。活动为在新形式下研究和探讨现代化医学技术发展、医院改革与创新的方向、思路、策略提供了一个探索、思考的阵地,给广大中外医学人员构筑了交流的平台,提供了展示的舞台。最近我市又在筹办2005中外护理发展论坛,共聘请50余名国际专家和500余名国内专家参加交流。通过一系列的措施,牢固搭建了我市中外卫生合作交流的平台;三是积极引进外资,构建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加大医疗市场国际化进程。为了加快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臵,促进无锡多元化办医格局的形成,实现无锡卫生国际化、现代化目标,在王爱国同志的亲自指导下我局出台了《关于加快实施卫生国际化现代化战略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大引进民资外资进一步加快医疗市场开放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加快实施卫生国际化现代化战略的重要意义,着力推进了医疗卫生技术、人才、管理、服务和中医药事业的国际化现代化,全面加大了卫生国际交流与合作力度,加快了引进外资和全面开放医疗市场的速度,提高了卫生发展软环境与国际接轨的能力。王爱国同志积极指导各级医疗卫生单位与相关国际医疗机构合作,积极鼓励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为完成无锡市妇幼国际产科中心、爱德国际肿瘤医院等一系列卫生国际合作项目的筹建工作,多次深入基层现场办公,听取机构组建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并亲自到政府各部门和机构奔走、协调,终于于2004年10月正式成立了无锡市第一所中外合资医疗机构无锡市妇幼国际产科中心,为今后无锡卫生国际化和多元化的办医格局打下了良好、坚实的基础。自王爱国同志任职以来,我市卫生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国际化、现代化无锡卫生事业为目标,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动员和组织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用全新的姿态、振奋的精神融入大局,统一思想,健全了卫生服务体系,规范了医疗服务市场,增强了医疗卫生单位的活力和竞争力,全面提升了本市医疗卫生综合实力,大力促进了无锡卫生事业全面、快速、协调发展,全力满足了社会各类人群多层次的健康需求,有效推进了无锡卫生国际化现代化战略的顺利实施。
在卫生援外工作中,截至2004年,我市卫生局共组织派遣了50余人次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赴圭亚那、马尔他、桑吉巴尔等国进行医疗援助服务,王爱国同志在这期间多次要求各部门要积极做好出国援助人员及家属的思想工作、要深入了解他们所遇到的各种实际困难,要妥善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要经常对远在异国他乡的援外人员给予组织上的关怀。比如节假日与援外家属联欢、组织援外家属探亲、与援外人员保持即时通讯联系、及时了解、掌握援外人员的思想动态等等,经过细致、周到的工作,确保了各项援外医疗任务的圆满完成,受到了外国政府、人民、中国驻外使馆及上级有关部门的肯定和赞誉。
第三篇:重庆市卫生局申报卫生外事工作先进集体材料
重庆市卫生局申报卫生外事工作先进集体材料
坚持为我市卫生改革与发展服务的卫生外事工作
我市卫生外事工作以‚三个代表‛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始终坚持为我市卫生改革与发展服务的方针,紧密结合我市卫生事业各个阶段的重点工作,按照‚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协调配合‛的外事管理体制,认真贯彻我国对外政策,积极稳妥的推进我市医疗卫生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有力的促进了全市卫生事业的发展。
一、高度重视,努力创新,认真做好我市卫生外事管理工作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是我市卫生外事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重庆市直辖以来,局领导高度重视我市卫生外事工作,将其纳入全市卫生工作的议事日程,按照‚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协调配合‛的外事管理体制,构建起重庆市卫生外事管理体系。我局设立国际合作处,负责全市医疗卫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配备专职外事干部。在此基础上,局属各医疗卫生单位也相继指定相应的行政科室负责本单位外事工作,并配备专、兼职外事干部。我局做到重大的涉外工作由一把手亲自负责,援外医疗队迎送和慰问有党政一把手和分管外事的副局长参加,重要的外事活动有局领导出席。我市卫生外事工作还得到了市领导的大力支持,重要的国际合作项目洽谈与外国卫生政要来访,我市分管卫生的市领导都要出面接见外国客人。按照局领导的指示,我局还定期邀请市外办,市国安局共同举办卫生外事管理干部培训班,讲授外事纪律、礼仪、国际形势以及国际合作项目管理等知识。形成了卫生外事工作领导重视,组织健全的良好局面,为全市卫生外事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是我市卫生外事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
‚外事无小事‛,为使我市卫生外事工作有章可循,更加规范,我调研,依据卫生部和其他省市的相关文件,先后印发了《中共重庆市卫生局党组重庆市卫生局关于外事管理工作的规定》、《重庆市卫生局局机关工作人员因公临时出国(境)管理办法》,对规范全市卫生系统的涉外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近年,随着我市卫生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深入开展,因公出国(境)执行任务人员数量不断增加,针对因公出国(境)管理工作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我局不因循守旧,依据市委市府的相关文件,在原有的部分外事管理规定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修改和加强:一是规范了局属系统副处级以上干部申办因私护照的审批程序并加强了因私护照的管理;二是完善了局属单位正职领导出国(境)前的请假制度;三是建立了局属卫生系统涉秘人员出国前的保密提醒制度;四是对局属系统工作人员持有的因公护照进行了清理,并按有关规定进行登记后,送市外办保管。这一系列管理制度的完善是我市卫生外事管理工作向前迈进的关键一步。2002—2004年,我局局属卫生系统共派出近200人次赴美、英、法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执行访问、考察和援外任务,从未发生过任何违反外事纪律事件。
二、对外开放,求真务实,积极拓宽我市卫生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空间
(一)政府间高层友好往来是卫生外事工作的重点
我市直辖以后,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为卫生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开创了有利条件。卫生与健康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我市在卫生领域的政府间高层友好往来也相应大幅增加。我局充分利用政府间高层友好往来这块平台,根据我市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引进国外智力和国际合作项目,并以此为契机向世界展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卫生事业取得的成绩。
2002年6月,重庆市卫生代表团应邀访问法国波尔多大区,与法国卫生部、波尔多大区卫生局及波尔多大学附属医院达成合作协议。根据协议,2003年3月17日-19日,在中国‚法国文化年‛里,我局与法国卫生部医院医疗服务管理总局、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在重庆联合举办了‚中-法医学高级论坛‛。出席这次盛会的有法国卫生部医院管理及国际合作部主任、法国驻华使馆官员及法国10多名医学专家。全国22多个省市共派出200多名代表参加了本次论坛。作为该协议内容之一的中法医学交流项目执行4年以来,我市已有41名卫生技术人员通过该项目获得法国政府的经费资助赴法国进行为期半年或1年的科研和临床工作。该合作项目得到了法国驻中国两任大使的高度评价。
2004年4月15日至4月18日,受卫生部国际合作司委托,我局接待了由泰国卫生部精神卫生司司长帕特率领的泰国卫生部精神卫生考察团一行16人来渝访问,并签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庆市卫生局与泰国卫生部精神卫生司关于技术交流项目的协议》,制定了双方人员交流和资源共享计划。2005年3月,泰国卫生部精神卫生司副司长蒙可先生率团一行7人来渝与我市有关精神卫生部门进行了学术交流;6月,我局组织基层精神卫生单位相关人员共7人,赴泰考察精神病医院管理和精神疾患治疗新技术,考察团成员回国后表示,此次考察使他们视野拓宽,深受启发。
其他重要政府间高层友好往来还有与俄罗斯克麦罗沃州政府间的友好互访,签订了双边医疗卫生合作意向协议书;阿塞拜疆共和国卫生部副部长一行,探讨我市在时机成熟的时候赴阿独资或合资开办中医院准备工作等有关事宜;和我援外医疗队派驻国巴新卫生部秘书长Dr.Nicholas Mann来渝访问等。
(二)民间交流是卫生外事工作的重要途径
与境外非政府组织的交流与合作是我局卫生外事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又是涉及国家安全的重点工作。长期以来,我局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按照‚严格审批,有礼有节,加强监督,有予有取‛的原则多次接待境外非政府组织,有力的保证了卫生领域民间对外友好工作的健康发展。
2002年,香港医疗关怀有限公司与我市奉节县人民医院签定 “香港医疗关怀有限公司援助重庆市奉节县人民医院建立„流动医疗车‟的协议书”。同年,价值约50万元的“医疗流动车”及车内设备在奉节县投入使用。国际医疗卫生专业服务组织每年向我市丰都县人民医院派遣一支由外国医学专家组成的医疗队进行短期义诊和医疗培训工作。
香港百合会主在近2年里已派出数十名外国专家来我市开展讲学和培训活动,并远赴重庆市黔江区贫困山区开展教学培训活动和小数额医疗设备捐赠。
另外,我市还有一批医疗卫生机构与国外相应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互通有无,共谋发展。市第三人民医院与日本广岛安佐市民医院结为友好医院、市血液中心分别与德国萨克森森州血液中心、美国红十字总会签订合作备忘录,建立友好协作关系,并与美国肯塔基州路易维尔血液中心结为姊妹血液中心;市肿瘤医院与法国国立亨利.蒙多尔医院确立友好合作关系,共同建设中法放射治疗重庆培训中心。市卫生局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与韩国若石保健按摩学职业校合作对韩国按摩师进行职业技能鉴定;我市万县中医学校与美国加州圣巴巴拉东方医学院合作开办国际针灸培训班,2005年开始招收美国学生。
(三)组派援外医疗队是卫生外事工作的责任
援外医疗工作是我国对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政治性、技术性都很强的重要任务,对我国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维护世界和平和祖国统一大业,发挥了重要作用。2001年11月,我局主动请缨,迎难而上,向卫生部申请承派援巴布亚新几内亚医疗队任务。12月,卫生部正式决定将援巴新医疗队的派遣任务交我局。接到任务后,我局立即在全市卫生系统开展援外医疗队员的选拔培训工作。通过推荐,考试,培训,最终组建了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外语能力强的援外医疗队。2002年10月,第一批由8名医务人员、1名翻译和1名炊事员共10人组成的援巴新医疗队抵达莫港总医院开始执行援外医疗任务。2004年11月,第二批援巴新医疗队开始执行任务。在过去的3年中,我援外医疗队牢记党和祖国的重托,发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凭着无私忘我的奉献精神、精湛的医疗技术和高尚的医德医风,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战胜了国内无法想象的困难,很快打开了工作局面,赢得受援国政府和人民称赞。巴新国家元首阿托佩尔总督和索马雷总理先后接见我全体援外医疗队队员,对援外医疗队在巴新开展的援外医疗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重申‚巴新十分热爱中国,巴新政府和人民将一如既往的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这一立场是坚定不移的。‛ 在援外医疗队的管理工作中,我局从国家整体利益的大局出发,为能持续稳定开展援外医疗工作,我局与市人事局共同印发了《重庆市卫生局重庆市人事局关于印发<重庆市援外医疗队员有关待遇规定>的通知》,通知中明确规定:
一、援外医疗队员执行援外医疗任务期间,一切国内待遇按在岗人员对待;
二、援外医疗队员奖励1次3%工资晋升;
三、符合职称晋升条件的援外医疗队员职称晋升时免外语、计算机考试和答辩,在相同条件下优先晋升。目前,根据该文件精神,我市凡是符合职称晋升条件的援外医疗队员均已获得晋升,为稳定援外医疗队,解除队员后顾之忧发挥了巨大作用。我局还印发了《关于援外医疗队员国内待遇等同援藏人员待遇的通知》、《重庆市卫生局关于解决援外医疗队队员待遇问题的通知》,为选派组建优秀的援外医疗队和保障援外医疗队员待遇提供了有力保障。我局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专门拨款建立了援外医疗队员培训基地,配备了齐全的教学设备,为援外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实践证明,我局对援外医疗队组派和管理工作认识到位,措施得力,很好的完成了援巴新医疗队组派任务。
(四)服务卫生改革和发展是卫生外事工作的目标
卫生外事工作不是一项孤立的工作,是要以服务卫生改革和发展为目标。卫生外事工作的健康发展使我市卫生系统能通过国际合作项目、人员交流和国际援助等形式提高我市医疗卫生科研能力、医院管理水平和贫困地区的就医条件。特别是当公共卫生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焦点的今天,卫生外事工作更是为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国家的对外形象做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2003年4月,我国部分地区出现非典疫情。在市委、市府的领导下,根据我市整体非典防治工作部署,我局开展了以‚保持在渝外籍人士群体稳定,完善重庆市外资投资环境,维护重庆市形象‛为核心的非典时期卫生外事工作。非典期间,我局一是迅速建立起面向外籍人士的24小时SARS英文咨询热线网络,提供SARS疫情、防治咨询和在渝外籍人士发热疾病就诊指南服务,该网络包括设在局机关、市疾控中心及全市各大医院的24小时英文热线;二是在重庆市卫生信息网上开设汉英双语SARS防治专栏,公布我市SARS疫情、防治工作进展情况和SARS相关资讯;三是指定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为我市非典涉外定点医院,重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为我市公民出国提供健康证明单位;四是分别与市外办、外经贸委联合召开重庆市SARS防治工作通报会,向在渝外国政府机构和外资企业定期通报情况。以上措施为在渝外籍人士,建立起了一个非常时期的特殊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为稳定民心,维护重庆市形象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局还积极与日本国大使馆领事驻重庆办公室联系卫生部转赠日本国抗非典型肺炎援助紧急医疗物资相关事宜,保障了国外捐赠物资及时发放到抗击非典战斗在第一线的医疗卫生单位。
2003年11月,我市颁布了《重庆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初步建立了我市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加大了对我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突发事件急救医疗体系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等的经费投入,力争尽快建立和完善我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和公共卫生体系。为配合该项工作的开展,2004年10月,我局成功承办了由分管卫生工作的副市长谢小军同志为团长的卫生代表团,赴欧洲英、德等国学习借鉴应对突发事件和公共卫生体系机制和管理模式的出国考察任务。
回顾过去,我市卫生外事工作在卫生部和市委市府有关领导和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是存在着不足,对外交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不够,如全市卫生外事工作还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交换网络,造成有关数据和信息收集不全;外事工作人员业务培训不足,政策、业务、外语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知不足而发奋‛,在今后的卫生外事工作将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将继续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努力开创我市卫生外事工作新局面,为全市卫生改革和发展创造更为广阔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空间。
第四篇: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卫生局郭雪君申报卫生外事工作先进个人材料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卫生局郭雪君申报卫生外事工作先进个人材料
郭雪君,女,锡伯族,1954年3月24日出生,中共党员,现任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卫生局防疫妇幼处处长。
郭雪君同志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边疆各族人民,能够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言行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多年的工作中,能认真履行卫生外事干部的义务和责任,尊重同志,努力维护边疆的稳定和各民族的团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表现出了一个边疆干部应有的政治觉悟和政治素质。
自1992年我州开展世行贷款卫生七项目工作以来,郭雪君同志就承担并负责州卫生局国际合作项目办工作。目前,项目办除卫七项目(已结束),正在执行世行贷款卫
九、卫十项目、一些非政府组织合作项目及全球基金等项目。在项目执行期间,郭雪君同志能积极与上级部门及外国项目官员、专家沟通,学习国家外事工作政策,熟悉专业知识,一丝不苟、认真实施项目。在执行国际合作项目合作时,她深知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和体现着新疆干部的思想和整体形象,为做好项目工作,她经常与业务人员促膝谈心,协助解决项目工作的实际困难,协调各项目县市定期召开座谈会,及时掌握项目工作的进展情况,政府资金的落实情况,督促项目的顺利实施。在卫七项目执行期间,她积极主动为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出主意、想办法,通过报纸、专栏等多种形式,及时通报项目的执行情况,通过宣传,让各族群众了解卫七项目的目标、意义,提高群众的参与意识。她还深入基层与乡镇医生一起走街入户,了解项目的实施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提供服务,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完成。
自1996年我州首府伊宁市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来,郭雪君同 志积极投入到我州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特别是伊宁市的艾滋病疫情引起了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重视和关注,外国友人和艾滋病防治工作专家先后多次来伊宁市进行考察和评估。在从事国际艾滋病合作交流工作中,她依据国家相关卫生政策和外事政策,在自治区卫生厅的支持和帮助下,先后引进了卫生九项目两病子项目、妇幼子项目,全国艾滋病母婴阻断项目,卫十项目,结核病全球基金项目,艾滋病全球基金项目,中-澳艾滋病预防与关怀项目,全国艾滋病防治综合示范区项目及澳大利亚红十字会项目等。多年来,她积极主动申请国际、国内项目,起草项目意向书,与国外项目官员、专家和非政府组织等相关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开拓思路,不放弃任何一个机会为伊犁州艾滋病防治工作争取项目和资金,争取培训名额,派社区领导、艾滋病防治人员到外地学习、考察,深入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她多次与澳大利亚红十字会、英国海外志愿服务社、国际无国界组织等多个非政府组织成员联系、交流,为伊犁州争取了非政府组织的资助,在伊宁市开展了艾滋病防治青年同伴教育等多个项目,为伊宁市培养了一批艾滋病防治志愿者队伍,使艾滋病防治工作深入社区、街道、乡镇和家庭。
郭雪君同志在从事项目工作中,能认真学习项目的管理知识和资金合理使用,熟悉财务管理,强化对项目县市的项目管理人员、财务人员、业务人员的培训,进行现场指导,对基层人员提出的问题,进行不厌其烦的解答,加快了项目工作的进展,提高了项目提款报账速度,使项目工作高效、有序的开展,达到了项目工作要求。她在项目执行中努力开拓创新,协同业务人员在全疆率先开展了城市社区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社区干预与关怀试点、农村艾滋病关怀试点,性病患者、宾馆旅客艾滋病防治干预试点及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等工作。通过项目的开展,使伊犁州的艾滋病国际合作项目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受到了国内外官员和专家的一致肯定。2004年,联合国安南秘书长的特使沙地克女士、中澳新疆艾滋病预防与关怀项目中期评估团及美国比尔盖次基金会一行等分别来伊犁州评估和考察我州的艾滋病预防与关怀工作,对我州艾滋病防治工作采取的各项措施给予了高度赞扬。
多年来,郭雪君同志为顺利实施国际合作项目工作,任劳任怨,不计个人得失,多次将赴国外、内地考察机会让给基层同志及专业骨干,她总是说,“工作重点在基层,要注重基层人员和专业骨干的培养”;而她自己经常加班加点,十几年来从未有过休假,每当顺利完成一个项目或争取到一个新项目时,她感到非常欣慰,继而不断的向下一个目标努力!近十年来,她先后接待了一批批国外专家和国际项目官员,她以对事业的执著追求、高度的责任感、丰富的专业知识、开拓创新精神,赢得了他们的尊重和信任,为引进项目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确保了项目工作的顺利执行。1999年她被评为全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先进个人。
目前,我州是全疆引进艾滋病国际合作项目最多的地区之一,每一个项目的引进和实施都凝聚着郭雪君同志的无私奉献,她为伊犁州卫生外事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第五篇:中国中医研究院黄璐琦申报卫生外事工作先进个人材料
中国中医研究院黄璐琦申报卫生外事工作先进个人材料 黄璐琦同志作为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所长,WHO传统医学(中药)合作中心主任,自1997年以来一直主管中药所的外事工作。在近十年的对外交流与合作的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
一、勤于学习,立场坚定,严格遵守党和国家的外交方针和相关的卫生政策。
黄璐琦同志始终坚持以党的基本路线和国家的外交政策为行动指南,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中医药外事工作,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较高的政治素质,熟悉和掌握国家的各项外交政策和卫生领域的相关政策,因而,经常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上级主管部门邀请参加重要的外事活动和国家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规划等重大中医药外事政策的讨论与制定,他的建议多次得到采纳。对待日常的外事活动,他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处处以党和国家的利益为重,既注重弘扬祖国的传统医学,又注意科技的对外保密。如:在一次接待友好国家的外宾时,对方提出要学习青蒿素的提取工艺,他马上意识到这是属于国家对外科技保密的重要内容,便婉转的回答了外宾的问题,处理了尴尬的局面,得到了外宾的理解,维护了我国的自主知识产权,充分体现了一名党的外事工作者高度的原则性和处理应急事件的灵活性。
二、善于团结,爱岗敬业,带领大家开创中药所外事新局面。作为中药所年轻的所长,他要负责全所的日常行政工作,作为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他承担着多项国家重大的攻关课题,指导着二十多名硕士生和博士生,还要经常参加各种各样的行政会议和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活动,工作之繁忙是可想而知的。但是,作为一名主管外事工作的领导,他更加清楚地懂得: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是加快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进程的重要途径,是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交流与项目合作,扩大中医药的国际影响,他兢兢业业,甘于奉献,常常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查阅国内外的各种信息,提出对外交流的思路与方法,通过各种渠道,主动地进行内外联系与沟通,拓展合作领域。在他的领导下,中药所外事工作人员及各方面专家,形成一种上下合力,共同开创,使外事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2001年和2005年分别两次与日本津村株式会社签署了共同研究备忘录。这是继八十年代以来20余年合作的继续。现在中药所已完成了双方签署的委托试验,又在协商新的试验计划。
2003年3月与法国Greentech 公司签订了共同开发以中药为原料的化妆品合作协议书。该合作分三个阶段进行。已经完成第一阶段的工作。
2004年3月根据中国与意大利两国政府签署的科技合作协议,我所积极参与了建立“中—意中医药联合实验室”的项目策划,并撰写了“中意中医药联合实验室实施方案(讨论稿)”;“中国—意大利中医药联合研究项目建议书”,2005年共同申报了科技部的国际合作项目。
2004年8月与澳门科技大学签约联合组建“澳门金匮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2月双方正式在澳门注册,现在已有5名科研人员在澳门科技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2005年3月底双方共同申报了澳门科技发展基金项目,申请科研经费上千万元。目前项目正在进行论证。
2004年9月与埃及国家研究中心药物研究院签署了合作协议书。双方决定在已有一定工作基础的项目上开展合作,并同时向各自的科技部申请经费。
2005年2月与芬兰5E系统生物公司共同签署了《双方合作谅解及保密协议》。拟使用5E公司开发的生物计算机模拟系统合作研究传统医药的作用机理和化学成份,促进中药新药的开发。目前,正在制作双方的具体合作计划。
2005年4月与巴基斯坦卡拉奇大学国际化学研究中心H.E.J.研究所签署了合作备忘录。作为中巴双方第一批交流学生,该大学已派出一名博士研究生于4月11日至29日在我所进行了为期3周的进修学习。
2005年6月与挪威科技大学医学院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挪威科技大学已为我所申请了一名为期两个月的奖学金名额。现在双方正在协商人选,制定实验方案。
三、勇于实践,开拓创新,注意学习和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方法为我所用。
在多年的外事管理工作中,黄璐琦同志善于学习,勇于实践,开拓创新,注意学习和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方法,为我所用。在生药学界他率先提出了“分子生药学”的学术观点,将先进的分子生物技术引用到生药研究当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每次出访,他都有备而去,回国后及时出写考察报告,介绍出访国传统医药的使用概况,总结出访国在传统医药方面的经验与教训,供科研人员学习参考,为上级主管部门制定政策提出建议。同时,他还紧紧抓住每一次对外交流的机会,积极引进国外资金和国际组织的援助,不仅争取到了可观的研究经费,更重要的是提升了中医药在国际舞台的地位和影响。
四、甘于奉献,以集体利益为重,使中药所优势得到充分发扬 在与澳门科技大学合作建立生物科技研究所时,澳门科技大学曾给予高薪聘请他,但为了中药所的整体利益,都被他婉言谢绝了。作为WHO传统医学中心的主任,他积极活跃在这一国际舞台上。凭借自己对中医药研究领域的充分了解和坚实的专业功底,多次被WHO聘为特邀专家参加WHO的重要会议和重要学术论着的修改工作,赢得了WHO的信任和认可,也为中药所争取到了许多与WHO合作的机会。如:举办了“WHO青蒿素药物研讨会”、“WHO藏药研讨会”、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举办了“WHO中医药发展研讨会”、“WHO中西医结合政策研讨会”等学术会议,由他主持编写了“中药安全性使用指南”(WHO2002—2003合作项目)“中药材种子使用标准”,(WHO2004—2005合作项目)。通过这些与WHO卓有成效的合作,进一步提高了中药所在WHO的地位和影响。多年来,WHO向中药所派遣了27批76人次的进修生和考察团,短则几天,长则1—2个月,在同类研究所中是数量最多的。对进修生的每次安排他都亲自过问,周到细致的计划及高水平的授课,均受到进修生和考察团的好评。为此,WHO西太区主任尾身茂先生亲笔致函推荐进修生来中药所学习。当中药所申请第六届WHO传统医学中心时,又非常荣幸地得到了WHO西太区主任尾身茂先生的亲笔确认函。
由于他出色的工作成绩,近年来多次受到党和国家的表彰。被评为2003~2004“ 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2000~2001“ 中央国家机关十大杰出青年 ”,1998~1999“ 中央国家机关优秀青年 ”等。
鉴于黄璐琦同志在中医药对外交流与管理工作中做出的突出成绩和重大贡献,特推荐他作为全国卫生系统外事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