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事实更需要人文关怀

时间:2019-05-13 06:42: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需要事实更需要人文关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需要事实更需要人文关怀》。

第一篇:需要事实更需要人文关怀

题目:需要事实更需要人文关怀

通俗地说,人文关怀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关注人的生存状况、生存价值和人生命运,尊重人的理想、个性与尊严、隐私,把人作为观察一切事物的中心的价值取向。在大力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人文关怀应是媒体义不容辞的一项社会责任,应是衡量新闻作品优劣的一项硬指标。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近年来,尽管多数媒体口口声声高呼“关注民生冷暖”、“倡导人文关怀”的口号,由于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人文关怀意识的缺失,导致不少新闻作品频频出现违反人性、侵犯他人隐私与尊严、令人反感等不良后果。归纳起来,最为常见的情形大致有以下几种:

俗话说,一个典型一面旗,一位劳模一盏灯。典型人物报道作为我国新闻宣传战线上的一枚“重型武器”,在弘扬时代主旋律、引导社会舆论和理想信念方面,曾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不过,长期以来,社会片面倡导 “自我牺牲、乐于奉献”的道德理念,典型人物报道也总是被赋予过多的政治需求和说教成份,因此,大量报道树立起来的典型人物,多数仍未摆脱“高大全”的脸谱化形象,他们往往只有优点、不见缺点:理想崇高,形象完美;工作是骨干,道德是模范;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只讲奉献、不计报酬;只谈工作、不会生活,只顾事业、不要家庭;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遇到危险挺身而出。如果被报道对象没有诸如此类的典型事例,有的记者不是进行人为拔高,也要挖空心思杜撰出来。这样的典型人物报道,无形中把工作和生活隔裂开来,把事业和家庭、人性对立起来,对于读者来说,让人觉得难以理解,高不可攀,缺乏亲近感,甚至产生排斥和反感的心理。对于被报道对象来说,则毫不顾及其个人感受与心理压力,往往成为他们日后工作和生活的思想包袱和精神负担,甚至还会对他们和社会产生误导,误以为当了“典型”、成了“先进”,就应该牺牲家庭亲情、休闲娱乐、兴趣爱好等普通人所拥有的一切。数年前,被科学界誉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曾到武汉市硚口区与中小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一个中学生说,他看过一篇报道,说袁院士累倒在稻田里还不放弃研究,非常敬仰。袁隆平连忙澄清:“一定别受误导,累倒还工作不值得提倡。身体才是最重要的。另外,我也从来没有累倒在田里,那是耍笔杆子的人杜撰„„”

事实证明,采写典型人物报道也应该具有人文关怀意识,用常人的标准衡量典型人物,写出典型人物作为普通人的喜怒哀乐,这样既可亲可信,又挖掘出了真实的人性美。

突发性、灾难性事件报道:片面追求眼球效应,过度报道悲惨细节,时常违反人道主义原则。在追求新闻真实性原则、满足公众知情权的同时,如何处置好灾难性事件新闻,好比是一面镜子,真实地折射出新闻媒体和从业人员的精神境界与职业操守。近年来,为数不少的媒体在愈演愈烈的新闻大战中,逐渐丧失了自己的人道主义立场。有的记者采访矿难、海难事件遇难者家属,伸出话筒问的第一句话却是:谈谈您失去亲人的心情,好吗?有的媒体报道性侵害案件,过细地描写受害者遭受侵害的全过程,对受害者的面部头像保护也不充分,简直就是又一次的精神折磨。有的媒体为追求煽情的情节、逼真的细节,刊出被大火烧得面目全非的烧伤者、被重物压得血肉横糊的死亡者的大幅画面,其效果无异于一场视觉暴力。有句古话:小胜靠智,大胜靠德。固然,能否在灾难性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最快发出、最能吸引受众眼球的新闻,是对新闻记者能力的一大考验。但在社会日趋进步的今天,人文精神更是用以考量新闻记者素质的一把标尺,用以度量媒体文明与成熟的一项“软实力”。因为只有饱含人道主义精神的作品,才具有撼动人心的力量,只有拥有人文关怀意识的记者,才能赢得社会的尊重与景仰。

社会救助报道:带着居高临下的优越感,不尊重受助对象的家庭隐私与人格尊严。近年来,一些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对贫困家庭实施社会救助,或者年终岁尾向贫困家庭开展送温暖活动时,为扩大社会影响,往往都会邀请众多媒体进行采访报道。这原本无可非议,但问题是,为数不少的社会救助报道,不仅毫无保留地公布了受助者的姓名,而且总是喜欢把报道处理成这样的模式:领导发完长篇大论后,冲着镜头面带微笑,然后慢慢地将救助金送到受助者手中;或者在接过受助金的那一刻,给眼泪横流、不停感恩的受助者来个大特写。

每每看到这样的新闻,稍有良知的人都会心感不安。首先,救助贫困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必然体现,是公平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政府部门的应尽职责,因此政府部门在实施社会救助的过程中,决不该带有施恩者的优越感;参与报道的新闻媒体,也决不能站在居高临下的位置审视被救助对象。其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与苦楚,可以说,贫困家庭由于长期处于艰难、困顿的生活状态,其心理比一般人更为敏感、精神也更为脆弱。如果媒体从业人员在处理社会救助报道时,毫不体谅贫困家庭的难处,毫不顾及其隐私,新闻作品就容易变成贫困者的“曝光台”,好比将其最脆弱的一面展示于众。

“接受救助为什么一定要上电视、上报纸?”越来越多的受助者发出了这样的疑问?这是因为,缺乏人文关怀的社会救助报道令受助对象反感,而且这样的新闻常常给他们带来不快和不便。其实,媒体从业人员如果能胸怀人文关怀意识,多替受助者着想,我想曾经发生过的女孩两次拒绝接受社会救助的类似情况就可得以避免。比如,在采访之前,征求一下受助者的意见和想法;采用受助对象可以接受的报道方式和报道角度;见诸报刊时,受助者尽量采用化名;出现在镜头中时,尽量采用侧身或者在面部打上马赛克等。

新闻人同时也是社会人。因此,采访中,记者一定要学会以社会人的眼光思考问题,千万莫以新闻的名义,干扰了他人的工作和生活,侵犯了他人的隐私与尊严,伤害了他人的权益与感情。党报党刊等主流媒体更理当成为维护人的尊严的典范与标杆,始终谨记人道主义原则,为全社会特别是贫弱者献上真诚的人文关怀。

第二篇:新闻学习——媒体需要新闻更需要人文关怀

媒体,需要新闻更需要人文关怀

通俗地说,人文关怀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关注人的生存状况、生存价值和人生命运,尊重人的理想、个性与尊严、隐私,把人作为观察一切事物的中心的价值取向。在大力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人文关怀应是媒体义不容辞的一项社会责任,应是衡量新闻作品优劣的一项硬指标。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近年来,尽管多数媒体口口声声高呼“关注民生冷暖”、“倡导人文关怀”的口号,由于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人文关怀意识的缺失,导致不少新闻作品频频出现违反人性、侵犯他人隐私与尊严、令人反感等不良后果。归纳起来,最为常见的情形大致有以下几种:

典型人物报道:把典型人物塑造成“超人”、“完人”,缺乏真实的人性美

俗话说,一个典型一面旗,一位劳模一盏灯。典型人物报道作为我国新闻宣传战线上的一枚“重型武器”,在弘扬时代主旋律、引导社会舆论和理想信念方面,曾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不过,长期以来,社会片面倡导“自我牺牲、乐于奉献”的道德理念,典型人物报道也总是被赋予过多的政治需求和说教成份,因此,大量报道树立起来的典型人物,多数仍未摆脱“高大全”的脸谱化形象,他们往往只有优点、不见缺点:理想崇高,形象完美;工作是骨干,道德是模范;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只讲奉献、不计报酬;只谈工作、不会生活,只顾事业、不要家庭;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遇到危险挺身而出。如果被报道对象没有诸如此类的典型事例,有的记者不是进行人为拔高,也要挖空心思杜撰出来。

这样的典型人物报道,无形中把工作和生活隔裂开来,把事业和家庭、人性对立起来,对于读者来说,让人觉得难以理解,高不可攀,缺乏亲近感,甚至产生排斥和反感的心理。对于被报道对象来说,则毫不顾及其个人感受与心理压力,往往成为他们日后工作和生活的思想包袱和精神负担,甚至还会对他们和社会产生误导,误以为当了“典型”、成了“先进”,就应该牺牲家庭亲情、休闲娱乐、兴趣爱好等普通人所拥有的一切。数年前,被科学界誉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曾到武汉市硚口区与中小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一个中学生说,他看过一篇报道,说袁院士累倒在稻田里还不放弃研究,非常敬仰。袁隆平连忙澄清:“一定别受误导,累倒还工作不值得提倡。身体才是最重要的。另外,我也从来没有累倒在田里,那是耍笔杆子的人杜撰„„”①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群众在社会舆论中主体地位的提高和自主意识的觉醒,以往那种不顾实际宣传效果的典型人物报道,已经不再为人们所接受,民众希望看到的是具有真实人性美的典型人物。事实上,有时在作品中添加一些反映典型人物心理矛盾的情节和细节,不仅无伤大雅,反而会使人物形象更具真实感,更富人情味。发表于2005年6月30日《大众日报》头版的人物通讯《这个头,带得好!》,反映了冬暖式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发明者王乐义带领广大农民推广种植技术、勤劳致富的经历。作品通过对王乐义这个老典型的深入采访,挖掘出了不少不为人知的细节,其中就不乏反映王乐义作为普通人一面的生动事例。事实证明,采写典型人物报道也应该具有人文关怀意识,用常人的标准衡量典型人物,写出典型人物作为普通人的喜怒哀乐,这样既可亲可信,又挖掘出了真实的人性美。

突发性、灾难性事件报道:片面追求眼球效应,过度报道悲惨细节,时常违反人道主义原则

许多人都对2002年发生的“5.7”空难事件记忆犹新。空难发生后,经过日日夜夜的艰辛搜寻,终于找到第一个黑匣子。第二天,许多报纸、网站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现场感很强的同一张照片:即当第一个黑匣子出水的瞬间,在场的工作人员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应该说,找到黑匣子,第一意味着有望解开空难之谜,第二表明工作人员多日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确实是件令人欣慰的事,照片所载信息也是客观、生动的。但是,作为媒体,无论是前方的记者、还是后方的编辑,在恪守新闻报道真实性原则的同时,却忽略了新闻报道也必须遵循的人道主义原则——忽略了空难事件死难者亲属的切身感受。因此,这张照片刊发后,遭到许多网友的批评与置疑。

在追求新闻真实性原则、满足公众知情权的同时,如何处置好灾难性事件新闻,好比是一面镜子,真实地折射出新闻媒体和从业人员的精神境界与职业操守。近年来,为数不少的媒体在愈演愈烈的新闻大战中,逐渐丧失了自己的人道主义立场。比如,有的记者采访矿难、海难事件遇难者家属,伸出话筒问的第一句话却是:谈谈您失去亲人的心情,好吗?有的媒体报道性侵害案件,过细地描写受害者遭受侵害的全过程,对受害者的面部头像保护也不充分,简直就是又一次的精神折磨。有的媒体为追求煽情的情节、逼真的细节,刊出被大火烧得面目全非的烧伤者、被重物压得血肉横糊的死亡者的大幅画面,其效果无异于一场视觉暴力。有句古话:小胜靠智,大胜靠德。固然,能否在灾难性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最快发出、最能吸引受众眼球的新闻,是对新闻记者能力的一大考验。但在社会日趋进步的今天,人文精神更是用以考量新闻记者素质的一把标尺,用以度量媒体文明与成熟的一项“软实力”。因为只有饱含人道主义精神的作品,才具有撼动人心的力量,只有拥有人文关怀意识的记者,才能赢得社会的尊重与景仰。

社会救助报道:带着居高临下的优越感,不尊重受助对象的家庭隐私与人格尊严

近年来,一些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对贫困家庭实施社会救助,或者年终岁尾向贫困家庭开展送温暖活动时,为扩大社会影响,往往都会邀请众多媒体进行采访报道。这原本无可非议,但问题是,为数不少的社会救助报道,不仅毫无保留地公布了受助者的姓名,而且总是喜欢把报道处理成这样的模式:领导发完长篇大论后,冲着镜头面带微笑,然后慢慢地将救助金送到受助者手中;或者在接过受助金的那一刻,给眼泪横流、不停感恩的受助者来个大特写。

每每看到这样的新闻,稍有良知的人都会心感不安。首先,救助贫困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必然体现,是公平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政府部门的应尽职责,因此政府部门在实施社会救助的过程中,决不该带有施恩者的优越感;参与报道的新闻媒体,也决不能站在居高临下的位置审视被救助对象。其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与苦楚,可以说,贫困家庭由于长期处于艰难、困顿的生活状态,其心理比一般人更为敏感、精神也更为脆弱。如果媒体从业人员在处理社会救助报道时,毫不体谅贫困家庭的难处,毫不顾及其隐私,新闻作品就容易变成贫困者的“曝光台”,好比将其最脆弱的一面展示于众。

“接受救助为什么一定要上电视、上报纸?”越来越多的受助者发出了这样的疑问?这是因为,缺乏人文关怀的社会救助报道令受助对象反感,而且这样的新闻常常给他们带来不快和不便。其实,媒体从业人员如果能胸怀人文关怀意识,多替受助者着想,我想曾经发生过的女孩两次拒绝接受社会救助的类似情况就可得以避免。比如,在采访之前,征求一下受助者的意见和想法;采用受助对象可以接受的报道方式和报道角度;见诸报刊时,受助者尽量采用化名;出现在镜头中时,尽量采用侧身或者在面部打上马赛克等。

新闻人同时也是社会人。因此,采访中,记者一定要学会以社会人的眼光思考问题,千万莫以新闻的名义,干扰了他人的工作和生活,侵犯了他人的隐私与尊严,伤害了他人的权益与感情。党报党刊等主流媒体更理当成为维护人的尊严的典范与标杆,始终谨记人道主义原则,为全社会特别是贫弱者献上真诚的人文关怀。

注释:

①《楚天金报》,2002年2月7日

(作者单位:福建日报)

第三篇:科技需要人文关怀

科技需要人文关怀——关于纳米技术的哲学对话

前言

今天的看法是一个人的看法。让一个人谈论这样一个问题,在理论上可能要钻得深一点,容易流于晦涩,但这篇对话却不是这样。薛先生长期致力于德国哲学研究,在三千多字的篇幅中,幽默而机智地把“科技与人”这样一个大问题说得深入浅出,的确很精彩。科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给科技一点人文关怀,让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是每一个人追求的现代科技生活理想,本期“看法”愿成为建造这一理想大厦的一块砖瓦。■甲:晨报记者王正鹏

■乙: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薛华科技知情权

甲现在,微技术或纳米技术在全世界都是一个热门话题,听说您一直在留意这一技术的发展。一个哲学研究者倾心关注科技领域的问题,预示您对此一定有些新想法。乙:哲学与科学之间的分工已越来越大,而合作却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寄希望于从事这两个领域研究的每个人从自我开始,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向对方学习,并开始进行一种对话。

甲:这听起来有些叫人丧气,但不管怎么说,这毕竟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乙:仅仅有这一点还不够。我们不只在哲学上去关心科技的发展,我认为这也是个人的一种权利和义务。甲:这话怎么讲? 乙:在经济发展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每个人有权利、有义务去了解科技发展的新动态,从而能够估量它们对于我们人类有什么利害。

甲:您是想成为科技发展的“监视者”。

乙:是的。确切地说,我是想履行自己知情的权利和义务。我认为,在今天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每个人都要意识到这种权利和义务。原因很简单,今天科技发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甲:这一点从核技术的发展方面表现得最明显了。乙:所以,科技与人的关系作为一个问题被提出来了,而且现在讨论并不过时。它要靠双方的交流来解决。以前大家认为这是科学家、企业家和政治家的事,普通人没有能力过问,实际上,他们对于公众利害的认识决不能取代公众的想法。

甲:谁也不能越俎代苞,只能靠大家共同努力去解决。这个“大家”已不仅仅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公众,而是全世界的公众。

乙:今年,人们又开始讨论“下一次工业革命”了。其实我对“工业革命”这类说法有一些看法,觉得这种说法有些夸张。我们不能否认,科技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并将进一步改变我们的生活。现在,有些人在谈论“培育人类”,有些人在设计机器人的“进化”步骤,使它们能与人脑相当,甚至超过人脑。在这一潮流中,人们把微技术当做革命先锋。美国科学家雷恩二月份在给美国国会的一封信里说,与信息和生物技术相比,微技术将对二十一世纪的人类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它正式向我们宣告“微技术时代”已经到来。

甲:您能否描述一下这个时代是个什么样子?

乙:这个我做不到,也不应该这样做。首先我了解有限;其次,这事正在酝酿之中;再次,专家们的看法分歧也很大;最后,这一技术涉及许多专业,它们相互也还没有连通。

微技术的影响

甲:那我们能从别的方面了解微技术时代是个什么样子吗?

乙:有一个权宜的办法是介绍一下专家们的看法。美国科学家麦克尔是推动微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人物,他说再过十几年我们就能生产出微型电脑,生产出比细胞还要小的微机器人用于医疗,这些小机器人能穿过人的身体,为我们清理血液,清除影响我们长寿的不利因子。他还说,非常便宜的微太阳能设备将代替煤炭、石油和核能。他介绍说,不久将制造出一种材料,糖块大的面积就可以把美国国会图书馆的全部信息存进去,当然,饥饿、营养缺乏这些问题将成为过去。

甲:听起来有些浪漫主义味道。

乙:科技发展需要浪漫主义,想象也是科技发展的一个条件嘛。问题是这不是瞎浪漫和纯想象,而是一种被相信很快就会变为现实的可能性。那位科学家还说,他上面说到的一切都将变成现实。在这方面科学家们并不存在分歧,他们的分歧在于这些事什么时候成为事实。

甲:这是一个梦想,但按科学家们的说法,这种梦想有可能在今后十几年内变为现实。

乙:在美国,这件事在年初已提到总统和国会的议事日程上了。

甲:这个动向值得关注,不然我们可能又会落后一步。乙:我想,我国的科学家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这件事不仅涉及微技术,也涉及电脑学、遗传技术、人脑和人工智能研究,还涉及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等的学科与技术。甲:这件事儿也涉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乙:它也涉及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等学科。我们要全面看待这一现象,从整体上看待这一过程,在更大的范围内讨论这一问题。这种讨论还不够多,人们对技术的了解和技术的发展之间还不成比例。为此,德国总统也不得不在去年呼吁,要加大这一工作的透明度。甲:关于微技术可能带来的益处,您刚才已说了不少;但对微技术可能带来的害处,您怎么看待?

乙:这需要讨论,我们还不敢断定科学家对于微技术的后果已有了清楚的认识。估量微技术的害处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它还与人文学科密切相关,我想,我们至少要考虑到“生活世界”这个问题。一种福音吗

甲:大家最关心的微技术危害是什么呢?

乙:我在此同样可以转述麦克尔的观点。他说,微技术可以生产出微武器。这种武器具有前所未有的杀伤力。谁拥有这种武器就等于拥有一种不寻常的优势。防备这种武器是否意味着另一种军备竞赛呢?更大的问题恐怕是在于这种武器被哪种国家和组织所掌握。

甲:谁也不能担保这种国家不会出现。根据销毁核武器的经验,即使要销毁这种武器,也可能会遇到难以想象的麻烦。

乙:对,我们只需看看柬埔寨等地的扫雷是何等的困难就会明白这件事了。美国人塞雷斯说,自从青霉素发明以来,不知不觉地出现了大量的细菌,我们目前还没有任何药物可以对付它,因此他认为我们今天可能正处在一场瘟疫爆发的前夜。甲:这么说来,我们的问题倒不是去消除现有一切疾病,争取活到1200岁,而是首先得对付这种可能爆发的瘟疫。

乙:在预防这种可能爆发的瘟疫时,我们要防止因此带来的前所未有的细菌与病毒,引出新的危险。要有未雨绸缪的的思想准备。甲:不仅要未雨绸缪,而且要坚持不懈。乙:科学家库兹威勒认为,微技术的发展是不可避免的,其利大于弊。但他也强调,必须建立技术防范系统。他的同事焦伊则主张放弃某些技术,认为技术防范系统可能反过来又威胁人类。其实,微技术和其他新技术一样,即使防护和免疫系统也可能是利害双全。这是一个怪圈,仿佛是新科技的天生特性似的。

甲:对这一点,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乙:我们刚才只讲了微技术的有限几个方面。微技术的最大的危险不是它本身,而是人用这种技术来反对人。至于这种技术将如何影响人的生存、人的精神和人的尊严,我们就不多谈了。

甲:这方面有大量的历史经验可以作证。

乙:从历史经验看,我们不能把新技术简单地看作新福音。上个世纪人类在这方面已有了惨痛的经验,我们无权说新技术给我们带来的未来总是美好的。

甲:何况新科技理论家中的确有一些让人不放心的东西,有些东西现在我们就不能接受。

乙:牛津大学的道金斯教授说人是延生的机器,是被设计用来维持自己身上那些自私基因的机器人。这句话非常有名,但我们怎能断定这句话不会被从另一方面误解呢?在我们人类是什么这个问题上,我们不应当过分幽默。哲学家莫拉威克认为,人们关注机器人的社会意义并不重要,理由是反正人类不久就会被抛在机器人的后面的,未来的机器人也不会去关心人类的命运的。相对于它们,人类不过是一场失败的实验罢了。我们没有理由认为这种说法是严肃的。

甲:对,人不是地球的统治者,但也不能说人的价值不如机器人的价值。

乙:当然,我们不应当对这些观点不屑一顾,而应当认真思考它。我们需要问问他们,对机器人的向往是否包含着对历史和社会的批判呢?如果我们自己也在这样或那样地批评社会中的种种问题和弊病,但却不能正确对待他们的批评,那就是自相矛盾了。我们需要的是不同理论之间的对话,而不是树立科技派和人文派的门户与障碍。与社会互动

甲:大家都有一起关心社会与科技互动关系的任务。乙:今天,我们首先需要学习。比如学习分辨利害,因为一般说来,人在盲目地追求幸福与成功时而犯了重大的错误,但很少清醒地估量它带来的艰险与痛苦。有一次,我从德国到奥地利格拉茨大学去作报告,在火车上碰巧遇见了未来学家雍克,谈话中他一再强调学习《易经》的重要性。《易经》中提倡明辨好坏,要有忧患意识。它不仅仅给我们设计好,而是同时也提示坏。如果要说什么是智慧的话,这就是一种智慧。

我们的观点不是问微技术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我们对它应持乐观的态度还是持悲观的态度,而应当问它在什么情况下可能是有益的,在什么情形下可能是有害的。甲:就是说判断微技术的标准需要作一些改变。乙:与此相对应的是先了解情况,或者说“掌握信息”。这样做就立即会出现一种情况:政府、有关研究团体和开发企业在道义上乃至法律上要承担义务,不向公众隐瞒他们的设想、计划和活动可能带来的问题和危险性,促进有关这件事的公开讨论。

甲:对,因为新技术的发展确实关乎我们所有人的祸福。乙:这也关系到直接参与研究、试验和生产的人。他们也是人,也处在这个由他们设计的为“自己复制自己”的系统之内。他们不可能逃脱这一系统。诚然,我们必须避免731细菌部队的暴行再发生,避免德国科学家在纳粹时期所犯的那种难以想象的罪行重演。

但我们也不能接受像冰岛德考得生物技术公司这样的研究所这几年来的行为,事先不加说明和不经国际社会同意,就把几乎人类的遗传体与资料收集起来,进行分析试验,还把这些作为自己的专有财产,在国外上市,在全球进行交易。如果我们对这类做法听之任之,无异于把我们的命运交给一些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人了。

这些事情处理不好,不仅关系到我们自己的利益,而且也关系到我们的亲属,关系到我们的后代。

甲:听说在冰岛有个同德考得公司抗争的公众组织,他们把自己叫做“人类保护”,这个名字起得有点黑色幽默的味道。

乙:这件事可以让我们明白一点:在基因上没有一个人是单单的个人。这句话是德国哲学家修莫尔说的。甲:他说得很精彩。乙:的确很精彩。《北京晚报》

第四篇:教育需要人文关怀

教育在握:

教育需要人文关怀精神

文/王一丹

事件一:2012年3月9日,湖南湘潭湘机中学晚自习,一场意外的停电引发了学生集体烧书、丢书、撕书,事后学生称此举是表达对学校长期补课的不满。事件二:江苏省启东市汇龙中学举行升国旗仪式时,一名将在国旗下演讲的学生将之前老师“把关”过的演讲稿,悄悄换成另外一篇抨击教育制度的文章。事件三:《南方周末》曾报道过盐城一中的一名高一学生跳楼自杀,很重要的原因是承受不了过大的学习压力。这三件看似无关的事件却反映着同一个现实——学生们真的不高兴了,而且后果很严重。

若问当前教育最突出问题是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可否认的是,就现状来看,教育对人的关怀还远远不够。早在五四时代,先贤们已经提出以“立人为本”的论题,教育的宗旨应当是育人。当代社会强调的“以人为本”理应贯穿在教育的各个层面,教育理应挥发出温润的光辉,但现实和理想往往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中国的学生便开始了唯分数论的考试历程。小升初、初升高、再到终极的高考,学生变成了考试的机器、教师追求升学率的工具、家长大学梦的延续甚至家长们相互攀比的资本。传统的教育理念,往往夸大了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是无所不至,无所不能的。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之下,教育承载着许多像升学、就业、致富等它本不应该承载的压力。同时,在这种情况之下,教育不过是单

一、教条、笼统、墨守成规的知识传输工具。传统的教育理念,在实践中,更多地以“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体现出来。填鸭式教育是苏联一位教育家凯洛夫发明的,是一种灌输式教育模式,在这种教育模式下,老师单一地将书本的思想灌输给了学生,毫无创造性可言。所以,在传统教育理念指导之下的课堂上,我们会发现,很多成绩优秀的学生,往往很少参加课余活动,正所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很多学生甚至上讲台发表一个极为简单的演讲,都会两腿发抖,不知所言。教育问题的根本症结,除了教育制度层面的问题以外,还与全社会抱持的教育观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社会缺少对教育中所需的人文关怀精神的重视,把教育仅仅当成了考试的战场,而不是人文教育的课堂,没有真正把受教育的对象作为一个健全的人来培养,作为有个性、有情感、有尊严、有情怀的人来关怀。那么究竟什么是教育中的人文关怀精神呢?笔者认为,在教育过程中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位,尊重人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品格与公民意识,养成学生的健全人格,开发学生的智力能力,涵养学生的情商,与学生的平等

交流,营造健康、快乐、轻松的学习环境,让教育符合人性发展与现代文明的潮流就是教育中应有的人文关怀精神。可是,中国的教育者,尤其是工作在第一线的多数教师受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将学生视为已出,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自己的学生。关心他们,爱护他们。中国的传统还认为自己的孩子是私有财产,对他人而言,神圣不可侵犯,对自己而言,作为家长完全可以凭自己的主观愿望去塑造孩子,孩子是家长的附属物,最致命的是,孩子在家长眼中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因此,家长式的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常常违背学生意愿,没有也不愿充分尊重学生,结果就是令人唏嘘的失败的教育。因此,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十分有必要与时俱进,更新教育理念,真正地视学生为朋友,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平等施教,体现教育应有的人文关怀精神。教育是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是关于祖国未来的工程,不仅是教师,整个社会都应行动起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互动体系,形成人人关心教育,研究教育的新风尚,更新观念,创新教育。其中,家长的作用可谓至关重要。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同时对孩子的终身教育负有不同推卸的责任。家长应该认识到抓好孩子的教育既是自己拥有的权利又是自己应尽的义务,切不可找出种种理由将失败的教育的责任都归咎于社会、学校、教师。所有人都应该回归教育的本质,实现从以灌输知识为本位向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位的转变,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加强教育中的人文关怀首先要倡导尊重学生的教育观,提倡平等交流。目前,国内的学生在学校基本经历着被管理、被排名,在家里被呵护、被宠爱,在学习中缺乏主动性,缺乏独立人格。传统理念之下的教育往往以扼杀学生天性为荣。在该教育理念之下,好动的学生或者喜欢钻牛角尖的学生变成为了打击对象。学生的一言一行都必须禁锢在教师的思维模式之中,受到教师的引导,如果学生有另外的想法,则会被认为是顽皮的,缺乏教养的。其实,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其独特的天性,我们的教育并不应该去抹杀他们的天性,而是要尊重并且保护他们的天性,从而最大限度激发出其积极性。教育的人文关怀就是要保护学生的天性,还学生尊严,培养其独立的人格的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不将学习看成父母老师强加的任务,而是其个人成长的动力。

此外,加强教育中的人文关怀还要倡导学生智商与情商兼修并重的教育理念。目前的教育普遍过于功利,唯分是从,一切以成绩为评价标准,分数高、成绩好的就是好学生,就是人才,分数低、成绩差的就是差生,就会受到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另眼”看待,这种有失偏颇、甚至错误的人才价值观,成了当前应试教育的社会背景和观念基础。从而导致我们的教育普遍缺少人文理想、社会抱负、道德信仰,缺少对家庭和朋友的关爱,缺少对社会责任的培养。这样程式化,工具化教育的教育是根本不可能培养出卓而不群的人才的。我们的教

育培养出很多“有知识,却没文化”的“人才”,真乃教育的大悲剧!今天,我们的社会并不缺少有知识的人,真正缺少的是一批既有知识,又有思想和人文情怀的现代知识分子和管理者。

教育中的人文关怀也应体现在教育公平上。现代社会人人都应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当前城乡间、地域间发展严重不平衡,农村的教育问题越来越严重。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和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如果不能在短期内得到妥善解决,城乡教育差距无疑会越来越大,农民后代将更难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而城市的分层教育机制,将使越来越多的底层平民子女丧失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权利。这样趋于两极分化的教育将会导致占人口大多数的平民子女得不到接受平等教育的机会。长此以往,全民族的教育质量与人口素质将会受到严重影响。由此可见,教育中的人文关怀,不仅仅关乎道义,更与国家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

跳出教育看教育,才能更清楚地看到教育到底是什么样的。社会的质量在本质上取决于学校的质量。学校所做的一切、学校教给学生的一切、学生在学校中所感受的一切,决定了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有什么样的精神风貌,有什么样的道德风尚,有什么样的人生境界。充满人文关怀精神的教育若想把对学生的教育内化为学生的人格,转化为学生的信念,就必须让学生吸收丰富的精神养料。设想一下,如果中国的学生能够站在人类精神文明的制高点,能拥有广博的人文情怀,能对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世界有一种发自内心的人文关怀,那么当他们离开学校步入社会,不管遇到什么,他们的心灵深处都会始终燃烧着一支崇高精神的火炬。

第五篇: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

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

何玉芳

(来源:《光明日报》2009年7月10日)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一要求,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宗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更加丰富,需求呈现出多样性、多层次和个性化等特点。面对这种形势,思想政治工作既要善于把握总体,又要重视个体;既要善于引导教育,又要注重人文关怀。

第一,准确把握社会心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既要关注点,也要关注面。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首先就要做到心中有总体,准确把握社会心态。社会心态是社会发展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反映着社会总体的思想和变化,在一定时期内表征着社会的情绪基调、共识和价值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善于从总体上去把握社会心态。把握了社会心态,才能大体上知道哪些问题是容易导致社会冲突的问题,哪些问题是潜在的有可能影响社会的问题。惟此,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抓住重点、对症下药。

第二,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为价值目标。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哲学基础。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始终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要保持社会主义的生命力,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要在社会主义各个不同发展阶段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从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辩证统一,到强调人文关怀,是我们党在理论上的不断深化。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正是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之上的。人们的全面发展,能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社会全面进步,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二者是辩证统一的。也就是说,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应从有利于社会的全面进步、有利于全社会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并以此作为重要的价值尺度。

第三,贯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引导人的原则。思想政治工作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此,就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引导人。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就是要尽量做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做工作。尊重人,从内心里理解人,从行动上关心人,把大道理化于细微之中,才能达到引导人的目的。尊重人,人们才能接受你;理解人,人们才能理解你;关心人,人们才能信任你。而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在人们接受、理解和信任中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思想政治工作者不能忘记自己的使命,要善于在自己被接受、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引导人们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精神境界、完善自我人格,引导人们把自己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发展,把自身价值的实现与他人价值的实现、社会价值的实现统一起来。第四,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工作基点。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既应在宏观的政策层面上把握,又应在具体的个案操作上落实。人的需求是多层次、多方面的,除了生存需求、安全需求外,还有社会尊重、社会交往和自我实现的需求;除物质需求外,还有政治需求、文化需求等。应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需求,充分关注每一个人自身成长与发展的需要,关注人的理想信念和情感,努力创造让每个人都能根据自己的选择发挥聪明才智的环境,使人人都有发展的机会。应针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做好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看病、子女上学、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工作。应关注和保障城乡困难群体的特殊利益,让他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得到实惠。应正确处理涉及群众利益的热点问题,通过多种方式帮助不同利益群体克服认识和心理上的各种偏差,进行自我调整,促进相互沟通与理解。通过这些深入细致的工作,最大限度地消除引发人们心理失衡、失调的外部诱因,营造积极向上、温馨和谐的社会氛围。

第五,加强机制建设、改进工作方法。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要落到实处,就要有机制上保障。应建立健全一套良好的机制,从根本上促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比如,可以建立健全社会心态监测和预警机制,对社会情绪、社会共识、社会价值观进行及时的跟踪研究,把握社会心态这个“风向标”和“晴雨表”,及时发现一些影响面比较大的不良社会心态。建立健全利益表达机制,使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能有通畅的表达渠道,使社会成员的想法要求得到及时反馈。建立健全心理疏导机制,加强组织与成员、成员与成员之间的交流沟通。思想政治工作还要在方式方法上改进创新,既要善于进行教育引导,又要善于促进自我完善。要充分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个性特点,注意运用民主讨论、双向交流等方法,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调动积极参与的愿望,引导人们把教育内容内化为自我要求,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主观世界。同时,要善于抓住情感的切入点,以调动人们情绪,在思想上得到升华。

第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与本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关键在人。注重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是对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以适应时代的要求。首先,要更新思想观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深刻理解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的基本内涵,特别是要充分认识人文关怀是促进人的全面进步的重要内容之

一。其次,要提高人文素质。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人文素质高低决定着工作的具体落实。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形成具有多学科支撑的思想政治工作知识体系,尤其是要有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再次,要强化关怀之情。情感是沟通人与人交往的基础。对于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说,以情为先、关怀他人是一种态度、一种觉悟。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这种“关怀”并不是那种居高临下的领导式的关怀,而是平等的、互动的关怀。均是精品,欢迎下载学习!!

欢迎下载百度文库资源

资料均是本人搜集

下载需要事实更需要人文关怀word格式文档
下载需要事实更需要人文关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文关怀

    电子商务1011 2010631031 陈开强 论工商管理学院人文关怀 通过在工商管理学院两年的学习生活,以主人翁的角度论述个人在工商管理学院所感受到人文关怀。人文关怀,一般认为发......

    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 “人文”是一个内容非常丰富的概念,有其深远的历史渊源。汉语中“人文” 的最初意义与“天文”相对应,在古代中国指的是礼教文化;在现代社会,“人文” 泛指人类社会的......

    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管理在外科护士孕期间运用效果评价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护理人文关怀管理对临床孕期护士关心帮助由为重要,护士长运用以人为本增强管理水平同时促进护理质量、......

    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强调以人为主体的中心,尊重人的本质、利益、需要及多种创造和发展的可能性。 而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人道主义立场,尊重人情人性,在新闻采访......

    法律需要人文关怀和民本精神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中国第一法律门户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资料下载 法律需要人文关怀和民本精神 ——兼评《道路交通安全法》 李彦 《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颁布是中国道路交......

    作文评语要体现人文关怀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作文评语要体现人文关怀 作者:任艳平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5年第03期......

    个税征管改革需要人文关怀

    个税征管改革需要人文关怀 席月民 2012-09-10 21:51:53来源:学习时报 实现个人自由,发展个人人格,维护个人尊严,是现代法治国家建设中个税改革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我国个税征管......

    公务员人文关怀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公务员是个特殊的群体,行使着管理国家的权力。他们的心理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