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2.3 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学案(无答案)

时间:2019-05-13 06:03: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2.3 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学案(无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2.3 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学案(无答案)》。

第一篇:【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2.3 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学案(无答案)

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

学习目标:

1、记住各行业模范代表人物的名字。

2、理解当时艰苦创业的背景

3、理解“民族脊梁”的含义

4、对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工作环境和言行的共同点比较,培养学生归纳和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5、了解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艰苦创业的背景和先进人物的特殊经历,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学习重点: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艰苦创业的背景;先进人物的事迹及其卓越贡献 学习难点: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艰苦创业的条件与创业精神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铁人“王进喜]

1、石油会战的时间和目的分别是什么?

2、王进喜有什么样的称号?他有着怎样的精神?

[“两弹元勋“邓稼先]

1、我国在研制原子弹过程中坚持的是什么方针?

2、原子弹理论设计方案形和试验爆炸成功的时间分别是什么?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1、在国家困难时期,共产党的干部坚持什么原则?

2、焦裕禄有什么样的称号?

3、当时焦裕禄被派到哪里工作?“三害“又指什么?

填空题

1、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是在 年,“铁人”王进喜是 工业领域的劳动模范;邓稼先被誉为“ ”。这里的“两弹”是指、;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等人的先进事迹出现在。

2、党的好干部焦裕禄生前担任河南省 县的县委书记;从王进喜、焦裕禄、雷锋身上我们学习的主要精神是。

二、合作交流

对所提问题以小组之间进行探讨并互相帮助对方,不会问题小组选派代表收集共性问题交给老师,最后巩固记忆。

1、我的问题

2、小组的问题

3、老师的问题: ①看教材p29—30上的关于王进喜的插图思考我们要学习他的什么精神? ②王进喜、焦裕禄等模范人物身上体现出来的最脱出的时代精神是? ③你还知道哪些模范人物? ④你将如何向先进人物学习?

三、归纳巩固

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时期或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徐州地区都涌现出了许多先进人物,丰县大地也有很多先进人物涌现。你知道哪些?如真的不知道,可以请教你的历史老师和政治等科的老师。写出他们的先进事迹。

四、巩固提升:

(一)、单项选择题

1.“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是谁常说的话?()A.王崇伦 B.王进喜 C.邓稼先 D.雷锋 2.“洋油”“洋火”“洋车子”这些以前中国人常说的专有名词早已过时,中国结束“洋油”时代的标志是哪座油田的建成?()A.胜利油田 B.大庆油田 C.玉门油田 D.中原油田 3.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的是()A.王进喜 B.邓稼先 C.焦裕禄 D.雷锋 4.下列是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全国人民楷模的人物,其中为我国核武器的研制作出了贡献的是()A.焦裕禄 B.王进喜 C.雷锋 D.邓稼先

(二)、非选择题

11.将相关内容用直线连起来: “铁人” 邓稼先 “两弹元勋” 王进喜 “走在时间前面的人” 焦裕禄 “县委书记的好榜样” 王崇伦

(B类)12.图说历史:“走进创业年代的英雄”。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面的图片回答问题:

(1)上面图片三位“创业年代的英雄”分别是谁?他们各自的称谓是什么?

(2)从上面图片 “创业年代的英雄”事迹中,我们应该学习什么精神?

第二篇:2014-2015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5课 奋发图强 艰苦创业学案(无答案) 华东师大版

第5课 奋发图强 艰苦创业

一.学习目标:

1.1956年到1966年十年建设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2.分析归纳以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的事迹来说明本课主题的代表意义。3.了解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的事迹,学习他们的革命精神。二.教学要点 ⒈重点

介绍1956——1966年间我国在工农业建设和科技进步方面的成就以及我国人民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⒉难点

如何由人及史,以点带面,反映1956——1966年间我国人民在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等方面的奋斗业绩。三.导入新课 在战争时期,涌现出许多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流血甚至牺牲的革命英雄,如宁死不屈的方志敏,泰然赴死的赵一曼,奋斗到底的杨靖宇,视死如归的刘胡兰┉ 在和平时代,中国大地上涌现出成千上万为共和国建设而奋发图强、艰苦创业的模范人物,他们在石油战线以及科研战线等方面做出杰出贡献,我们这一节课就要学习一些关于他们的事迹.四.自主学习

1.谁被誉为“共和国的脊梁”?

2.谁身上体现出来“铁人精神”?“铁人”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你学习? 3.我国自行研制两弹成功的时间,对中国和国际社会有何影响?在研制两弹过程中,邓稼先有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

4.你认为焦裕禄在哪些方面堪称“榜样”?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有哪些人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献身? 五.课堂展示:

1.1956年到1966年的十年建设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哪些成就

2.每组推选一名同学进行演讲,可包括英雄人物的主要事迹、品质和个人对三位人物的认识等。

六.学习课程

(一)“铁人”王进喜

是为我国石油工业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庆人”的优秀代表 是新中国工业战线的先进典型。被誉为“铁人”。体现了艰苦奋斗的“铁人”精神(二)“两弹元勋”邓稼先 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1964年)和第一颗氢弹(1967年)的成功试制和爆炸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中国的“两弹元勋”。两弹的成功爆炸,表明我国已具备核防御力量,这不仅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极大地鼓舞了民族自信心。(三)“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治理自然灾害,改变兰考的落后面貌。

1962年全县生产的粮食只有1.9万吨,棉花15吨;工业产值更是微乎其微。焦裕禄面对这样一个穷县,呕心沥血设计出一幅治理兰考盐碱、风沙的蓝图。29年过去了,兰考人民在焦裕禄精神的鼓舞下,艰苦奋斗,绘出了新的蓝图。土地经过引黄灌淤,彻底消灭了盐碱;过去数米甚至数十米高的沙丘基本铲平,实现了农桐间作和农田林网化。当年焦裕禄亲手栽的一棵泡桐,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党的好干部,把这株泡桐取名为“焦桐”。

七.学生小结

本课三位先进人物,有干部,有工人,也有科学家。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作出自己的贡献。他们都不愧为“共和国的脊梁”。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们应以他们为榜样,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八.课外延伸

1、组织全班同学分成组收集有关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的个人先进事迹,以及1956—1966年间我国在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方面的主要成就。各组将收集到的资料制成展板,手抄小报等。

2、就最敬佩的一位英雄人物或最欣赏的一种优秀品质,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写一篇感想。九.阅读材料 1.石油的形成:

一般认为,石油是这样形成的: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在水底形成几百至几千米的沉积物,沉积物被埋入地下,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在地底深处的压力、高温、细菌的作用下,经过漫长的地球化学演化而形成石油。石油与我们的衣、食、住、行的关系

石油与我们的衣、食、住、行密不可分。在衣的方面,由于石化工业以低成本、高效率生产大量合成纤维,才有今天各种价廉物美的衣着。一座合成纤维厂占地约一个足球场大,即可年产纤维9万吨,如种棉花则需土地1600平方公里,如是羊毛,则需牧地40,000平方公里。而且,化纤比棉织品耐磨、弹性好。

在食的方面,以稻米生产为例,由于化学肥料及农业化学品的施用增加了稻米产量。以家畜饲养为例,由于饲料中氨基酸含量的增加,使家畜生长加快。此外,由于塑胶制品广泛运用于食品包装中,大幅改善了食品卫生。

在住的方面,建筑业为仅次于包装业的塑胶用户,各式配管、壁面、墙板、油漆以及家具等都少不了石化产品。

在行的方面,就轮胎使用的橡胶而言,若以百分之百的天然橡胶来制造轮胎,则占用的土地将难以想象。因为每年生产200吨天然橡胶的土地,足足可以生产供应250人口的米、小麦等粮食。井喷,就是埋藏在地层深处的水、原油和天然气,突然带着泥沙,在地层的高压下喷发出来。如不赶快压住,不仅井毁人亡,连那高大的井架也要被吞没到地层里去。2.新时期的“铁人”王启民

一个人生命的价值不在于你拥有了多少,而在于你奉献了多少。

什么时候精神都不能趴下。咬牙挺过来,人生和科研都会出现新天地。谁说中国人靠自己的力量开发不了这么复杂的大油田!我们就是要跨过洋人头,敢为天下先!——王启民 王启民简介

王启民,男,汉族,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37年出生,1978年入党。他先后主持参与了大庆油田实现稳产高产的八项重大开发试验项目,参加并组织了40多项科研攻关课题和大庆油田“七五”、“八五”、“九五”开发规划编制研究等工作,多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997年1月被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党组授予“新时期铁人”荣誉称号。

60年代,他提出的“高效注水开采方法”,打破了当时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温和注水”开采方式,开创出中低含水阶段油田稳产的新路子。70年代,他主持进行的“分层开采、接替稳产”开发试验,使水驱采收率提高了10%至15%。90年代,他组织实施的“大庆油田高含水期稳油控水系统工程”结构调整技术,创立了油田高含水后期“控液稳产”的新模式。王启民的辛勤工作,为大庆油田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仅“表外储层”开发研究成果,就相当于为大庆增加了一个地质储量7.4亿吨的大油田,按2亿吨的可采储量计算,价值2000多亿元。

3.美苏两霸在国际上的核垄断和核讹诈:新中国成立后,帝国主义国家非常仇视,美国不仅对新中国在经济上封锁、政治上孤立,还从军事上威胁中国的安全。美国总统杜鲁门命令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以武力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台湾。美国的原子弹甚至已运到了停泊在朝鲜半岛附近的航空母舰上。1959年6月,中苏关系彻底破裂,苏联撤走在华专家,停止提供原子弹研制中某些关键设备、原料和技术资料。为了增强国防实力,打破国际上的核垄断和核讹诈,中央下决心自己动手制造原子弹。

4.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两弹”是核弹、氢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叶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这是中国人民在攀登现代科学高峰征途中创造的“两弹一星”的人间奇迹。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是中华民族为之自豪的伟大成就。为了在新形势下大力弘扬研制“两弹一星”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并授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这23位科技专家,是人民共和国的功臣,是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是新一代科技工业者的光辉榜样。让所有中国人记住他们!5.今日兰考一瞥

阳春三月,乍暖还寒。从开封驱车前往兰考,一进入县境,只见泡桐成行,麦苗泛青,一片生机勃勃。在这1094平方公里土地上,再也见不到白茫茫的盐碱和高大的沙丘。

焦裕禄初到兰考是29年以前。据县委同志介绍,1962年全县生产的粮食只有1.9万吨,棉花15吨;工业产值更是微乎其微。焦裕禄面对这样一个穷县,呕心沥血设计出一幅治理兰考盐碱、风沙的蓝图。29年过去了,兰考人民在焦裕禄精神的鼓舞下,艰苦奋斗,绘出了新的蓝图。土地经过引黄灌淤,彻底消灭了盐碱;过去数米甚至数十米高的沙丘基本铲平,实现了农桐间作和农田林网化。当年焦裕禄亲手栽的一棵泡桐,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党的好干部,把这株泡桐取名为“焦桐”。在兰考采访,当地政府提供了这样一个基本数字:全县工农业总产值1990年达到3.74亿元,较1962年增长了22.37倍;粮食总产达到了20.65万吨,比1962年增长9.87倍,其它如棉花、油料等增长的幅度也都很大。农民的人均收入,1962年只有30余元,如今已增加到370余元。通过农林间作,不仅治理了风沙,保护了农田,而且使林木积蓄量逐年增加,年采伐量已达到5万立方米。桐木不仅有多种用途,而且还可以出口。兰考不仅广植泡桐,而且也培植了大量的果树,去年仅苹果就产了9700吨,葡萄收获3200吨,这是历史上的兰考人民不敢想象的。

过去多少年的风沙灾害,使兰考人把树视为生命。有一位“槐花老人”,叫王心林,今年74岁,在60年代最困难的岁月,他以槐花代粮充饥,因此,人们称他为“槐花老人”。焦裕禄到兰考后,给予他很大的帮助和鼓励。目前他所在的这个地方,已成为一个小型林场,大小树木7000余株。他如今虽年过七旬,仍日夜守护着这片林场。

兰考由于自然条件差,给当地人民曾带来许多困难。过去能住上草房,吃上红薯就已经不容易了。因为穷,逃荒要饭,姑娘外嫁,光棍成群。如今呢?一切都变了!用当地人风趣的语言来说:红薯变白馍,光棍娶媳妇,姑娘不外嫁,草屋变瓦屋。其实,兰考的变化又何止这些方面!

第三篇: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学习主题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5课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导学案

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

【快乐自学】

学习目标:邓稼先、王进喜、焦裕禄等先进人物的卓越贡献。讲述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自学检测

1、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人物,有被群众“铁人”的、“两弹元勋”、党的好干部,他们都是民族的脊梁,是支撑共和国大厦的根基和砥柱。

2、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

①“铁人”—— :成就:

②两弹元勋—— : 年 月 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年 月,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③党的好干部——(县委书记的好榜样)

④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1963年3月5日,毛泽东题词:“ ”。【合作探究】

我们应该学习邓稼先、王进喜、焦裕禄什么精神呢?

(归纳:①爱国主义精神,②为社会主义奋斗的精神,③艰苦创业的精神,④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精彩展示】展示探究内容 【轻松演练】

1、“铁人”王进喜克服重重困难打出大庆第一口油井,焦裕禄为改变兰考面貌献出生命,邓稼先完成我 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方案,他们的事迹出现在: A.新中国成立时期 B.新中国政权巩固时期

C.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D.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

2、结束了中国靠 “洋油”时代的重大事件是 A.大庆油田的建成 B.胜利油田的建成 C.中原油田的建成 D.华北油田的建成

3、“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是下列哪位先进人物的豪言壮语? A.雷锋 B.邓稼先 C.焦裕禄 D.王进喜

4、淄博电视台的编导们要拍摄电视剧《焦裕禄》,除了在焦裕禄的家乡博山拍摄外,还要到哪里实地拍摄

A.黑龙江大庆油田

B.新疆罗布泊

C.河南省兰考县

D.西藏阿里地区

5、图说历史:“走进创业年代的英雄”。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面的图片回答问题:

(1)上面图片中三位“创业年代的英雄”分别是谁?他们各自的称谓是什么?

(2)从上面图片中三位“创业年代的英雄”事迹中,我们应该学习什么精神?

第四篇:【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5.1 建设现代化的人民军队教学案(无答案)

建设现代化的人民军队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人民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部队的建立和发展;记忆人民军队在抗美援朝战争的战绩和1998年夏抗洪斗争、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抗震救灾的史实。

2、理解科技强军与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密切关系及其重要性。

3、通过学习增强爱国、爱党、爱军的情感,努力为国防现代化而勤奋学习。

二、自主学习探究

(一)填一填(回顾历史)

近代上列强侵华战争历史:

1840-1842年重大历史事件()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1856-1860年重大历史事件()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1894-1895年重大历史事件()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1900-1901年重大历史事件()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二)写一写

1、新中国成立后,中央确定了军队建设的总方针是。

2、第一支人民海军的建立时间、名称。

3、第一支人民空军的建立时间、名称。

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民解放军确立了 战略。

5、我国人民军队的宗旨始终是“全心全意 ”。

(三)说一说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毛泽东。想想:你是怎样理解毛泽东的话?

三、选择题

1.毛泽东说:“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立的第一支海军是 A.华东军区海军 B.华北军区海军 C.东海舰队 D.南海舰队

2.下列不属于海军多兵种体系的是()A.水面舰艇 B.导弹部队 C.潜艇部队 D.海军陆战队

3.下列不属于我国现有的四大军种的是()A.陆军 B.第二炮兵 C.空军 D.防化兵

4.被称为“第二炮兵”的部队是()A.海军陆战队 B.核潜艇部队 C.装甲部队 D.战略导弹部队

5.中央军委决定组建战略导弹部队是在()A.1958年 B.1964年 C.1966年 D.1967年

6.被称为“空中保护神”的是我国四大军种中的那一军种()A.空军 B.海军 C.陆军 D.战略导弹部队

7.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成立于()A.1949年 B.1950年 C.1951年 D.1952年

8.人民空军首次参加战争便取得辉煌战绩是在()A.台海战役 B.抗日战争 C.抗美援朝 D.越南战役

9.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民解放军确立的军队发展战略是()A.科技练兵 B.科技强军 C.科技兴军 D.精兵简政

二、非选择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会见巴勒斯坦海军参谋长时曾说过,我国当时海军力量薄弱,不能派舰艇访问,海军司令员肖劲光只能乘飞机出国访问。材料二 2002年5月15日,由“青岛”号导弹驱逐舰和“太仓”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的中国人民海军舰艇编队,从青岛向黄海出发了,开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有史以来的首次环球航行,是迎接21世纪海洋新时代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重大军事外交活动。

请回答:(1)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立起哪几支海军?

(2)我国海军力量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建立一支现代化的强大的海军有什么意义?

2、卜懂史说:“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士兵都该复员回家搞经济建设。”史不明说:“打仗主要靠人民的支持和士兵的勇敢,现代化的武器装备耗资太大,真没必要,过去‘小米加步枪’不也可以打胜仗吗?”你同意他们的看法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3、阅读以下材料:

把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员额减少一百万,这是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有力量、有信心的表现。它表明,拥有十亿人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愿意并且用自己实际行动对维护世界和平作出贡献。减少一百万,实际上并没有削弱军队的战斗力,而是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即使国际形势恶化,这个裁减也是必要的,而且更加必要。——邓小平《在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请回答:(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裁减一百万军队向全世界表明了什么?(2)你怎样理解裁军百万“实际上并没有削弱军队的战斗力,而是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

四、回答问题

1、科技强军战略的实施使人民军队发生了怎样巨大的变化?

2、在建设现代化革命军队的总方针指导下我国经过50多年建设,人民军队建设取得了哪些巨大的成就?

军种: 兵种: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民解放军确立了科技强军战略。我国为什么要实施科技强军战略?(举例说明国际、国内因素)

4、读课文P99—100,归纳概括:科技强军战略主要措施有哪些?这一战略的实施使人民军队发生了哪些变化?

五、讲故事:在革命战争年代我国军民关系深厚,军爱民,民拥军,军民一家亲。在和平年代,人民军队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在保卫祖国和参加经济建设中,还投入到抵御自然灾害的斗争中,写下许多壮丽诗篇,永葆“人民军队为人民”的英雄本色。

例1:边防哨兵;公安战士;武警;消防兵等事迹 例2:; 1998年夏洪灾事迹

2008年5·12(汶川)地震事迹

1.A 2.B 3.D 4.D 5.C 6.A 7.A 8.C 9.B 10①华东军区海军、东海、南海、北海舰队②经济实力增强、科技发展等③维护国家领海主权、保卫祖国的海疆等

11、不同意,国防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而经济发展又为国防建设提供坚强的后盾必须坚持国防建设和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方针。

12、(1)表明中国不权愿意、而且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对维护世界和平作贡献。(2)调整军费开支,有利于把有限的财力用于研制高科技兵器,发展高科技兵种,培养军地两用的高技术人才,从而提高了军队的现代化程度,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

13.提高军队现代化程度,使解放军在现代化条件下特别是在高科技条件下诸军兵种协同作战能力提高。

第五篇:八年级历史下册20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教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

学习目标

3、在奥运会上为中国夺得历史上第一枚金牌的是()。

板书设计: 知识与能力:了解新中国诞生后,文艺体育事业的新发展。

A、射击运动员许海峰 B、体操运动员李宁 过程与方法:读书会、联系现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育事业的成就,新中国综合国力的成长,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

C、短跑运动员刘长春D乒乓球运动员容国团

感和爱国情操。

4、中国运动员走出国门,最先赢得世界瞩目的体育项目()。A、排球 B、射击 C、重点:建国以来文艺体育事业的成长与成就

难点:了解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乒乓球 D、举重

自主学习

5、中国从昔日的“东亚病夫”逐渐成为体育大国,主要是因为()。

一、文学的繁荣 1、1956年,中共提出“,”的方针,文学艺术创作出现新局面。A、“全民健身计划”效果明显

2、以来,文艺工作者迎来又一个创作的春天。B、少数运动健儿的努力

二、艺术的发展

三、走向世界体育强国 C、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加D、教练训练有方1、20世纪90年代,把 作为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内容,大力开展全民健身6、1990 年,中国首次成功地举办了()

运动。A .第八届亚洲运动会 B.十一届亚洲运动会

2、新中国的体育成就:

(1)从 开始,中国运动员走出国门,赢得世界的瞩目。C、.二十一届奥运会 D 第二十一届亚洲运动会

(2)从 起,在奥运会不断夺得金牌。7、2001年中国成功获得了哪一届奥运会举办权()

(3)年,中国首次举办了。

(4)年,中国成功举办。

A、2008年第27届 B、2008年第28届

课后反思:

3、中国第一块奥运会金牌是射击运动员 获得的。C、2008年第29届

D、2008年第30届

一、轻松入门

二、快乐晋级 1、956年,关于文学艺术创作,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方针是()。

2001年7月13日,对炎黄子孙来说,是一个彻夜难眠、永远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晚上,A、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萨马兰奇在莫斯科向全世界宣布:“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城——B、推陈出新,百花齐放

北京”,这个消息通过电视立即传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顿时,神州大地沸腾了,世界上只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要有中华儿女的地方也都沸腾了,人们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齐声欢呼:“我们赢了。” D、百家争鸣,创作自由

回答:(1)中国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你认为举办奥运会对中国有什么意义?

2、亮亮想一本描写改革命开放后农民走上致富之路的小说,你会向他推荐()(2)北京申奥成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A、《暴风骤雨》 B、《平凡的世界》 C、《红岩》 D、《雷雨》 基本思路:

下载【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2.3 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学案(无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2.3 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学案(无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