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抗”到“防” 人与台风这些年[小编推荐]

时间:2019-05-13 06:14: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抗”到“防” 人与台风这些年[小编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抗”到“防” 人与台风这些年[小编推荐]》。

第一篇:从“抗”到“防” 人与台风这些年[小编推荐]

咆哮的海潮、漫顶的海堤、浸水的村庄、颤抖的民居、摧折的大树;12级大台风,四周一片黑暗,急速上涨的海水追赶着慌乱的人群,人们扶老携幼爬到附近山头避难……

这不是耗巨资制作的电影大片,这是发生在2003年9月2日晚8时许,惠东县沿海村镇在台风“杜鹃”来袭时的真实场景。

杜鹃,当它指代一种花的时候,几乎是娇嫩无比的同义词;然而,当用它来指代发生在不久前登陆广东境内的那场台风时,其强悍的威力不亚于古代传说中“击水三千里,长空九万里”的大鹏。

现实所见往往比人们想象所及更加惊心动魄。“杜鹃”于9月2日19时50分登陆惠东县港口镇穿过大亚湾后,于20时50分在深圳东部沿海地区二次登陆;又于23时15分在中山市南朗镇第三次登陆。其间,夹带普降暴雨到特大暴雨以及异常高位的风暴潮,至9月3日凌晨1时才减弱为强热带风暴。

“杜鹃”被誉为24年来登陆珠江口最大的台风,在以迅疾之势从东向西横扫广东5小时之后,它留下了“46人死亡,近百人受伤,5400间房屋倒塌,13.9万公顷农作物受灾,直接经济损失22.87亿元”的“礼物”。

然而,对比24年前几乎以同样路径、同样速度、同样强度袭击广东的“7908”号台风,敏感的人们也许早就发现,“杜鹃”造成的人员伤亡极大地降低了。

据资料记载,“7908”即1979年第8号台风,于1979年8月2日登陆惠东和深圳,造成121人死亡、1489人受伤,7人失踪,房屋倒塌6.7万间、损坏76万间……

“杜鹃”走了。事隔半月,粤东沿海决口的海堤已经修复,被海水浸泡过的民居正在散去潮气,死伤者及其亲人的伤口正在慢慢结痂,浅滩上牵牛花依旧顽强地绽放。也许,当下正是反观广东人抗台防台历史的恰当时机。

“以人为本”防台风观念的胜利

“回顾建国以来广东人抵御台风的历史,最大的变化就是逐渐树立了以人为本的观念”。广东省气象台专家何夏江9月5日接受记者采访时,提醒记者注意政府对待台风的一个细微的提法上的变化。“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都是说‘抗’台风,现在一般不说‘抗’,而是说‘防’台风”。何夏江认为,“抗”和“防”虽一字之差,其不同的内涵却非常耐人寻味,正是人与台风斗争中人本意识逐步确立的体现。

“人在大堤在”——牛田洋的精神,牛田洋的教训

说起“抗”台风,就不能不说起1969年发生在汕头牛田洋军垦农场的故事。那是人类以血肉之躯抵抗大自然的极端的例子,虽然大批官兵、学生在台风海潮中牺牲,虽然牛田洋军垦基地未得保全,但他们的精神在当时仍得到了“北有珍宝岛,南有牛田洋”的赞誉。

据气象资料记载:1969年7月28日上午11时许,“6903”号台风登陆汕头,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2级以上,风速极值达53米/秒。这天正是农历六月十五大潮期,风暴潮严重,附近海域数层楼高的海浪涌过海堤,致使市区平均进水1-2米,一艘外轮甚至从汕头港被抛到山上。位于汕头市西部的牛田洋军垦农场的海堤所剩无几,但部队官兵及到牛田洋军垦农场锻炼的大学生没有撤退,与大风、暴雨、大海潮进行了殊死搏斗,试图用生命保卫海堤及堤内的稻田,但并没有保住,470名官兵、83名大学生牺牲……除部队之外,这次台风还造成约1000名群众死亡,近1万人受伤,600多头牛、1.6万多头猪及其它牲畜近20万只死亡,倒塌房屋13万间,毁坏房屋44万间,沉船2300多只,伤船7000只,受淹耕地145万亩,损坏海堤295公里……

34年过去了,如今的牛田洋早已不是农场,而是海产养殖基地。见证那段“战天斗地”的历史的,是静静竖在小山包上的一座“七·二八不朽烈士”纪念碑,和永存人们心中的感慨。

据当地气象部门的老同志回忆,当天牛田洋1.7万米海堤全线漫水,被冲开决口62处,围内2万多亩土地和生产设备全部被海水淹没,一片汪洋,水深达3.5米。是“退”还是“守”?当时的防台指挥部门在多方思虑之后,还是下达了“捍卫牛田洋,誓死守护大堤,人在大堤在”的指令。

原任汕头市升平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的王宝明,当年正是在牛田洋军垦农场接受劳动锻炼的2000多名大学毕业生中的一个。1969年7月28日那天,他参与了抗击台风的斗争,幸运的是,他没有被狂风暴潮卷走。

他在1999年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这样回忆当时的场景:台风来的时候,我在缺口上,我是党员,副排长,肯定是要带头冲在前面的。我们一个连,三个学生一排,一百来人,大概有12个人能冲到海堤缺口去。当时那个风太大了,人也根本没法站,就是趴在地下,两只手抓住灌木杂草,慢慢往前爬行。去的时候,那里准备有沙包,刚好要崩了,海浪还没到最高潮的时候,开始淹过来。堤开始有缺口了。人哪,沙包啊,在那个缺口,用肩膀顶着。顶上去,挡不了什么的,一下子连人带沙包冲到大堤下边去。于是“下定决心,不怕牺牲”,爬爬爬,又冲上去,结果冲到半截,又给它冲下来。爬上去给它冲下来又爬上去,大概有三次。以后就各听天命了,谁也不知道谁,谁也听不到谁,谁也看不到谁。就在海浪里听天由命了。那时也还不知道怕。台风过后,通报了,才知道牛田洋死了那么多人,有那么严重。

气象专家何夏江当时是广东省气象台一名预报员。“6903”号台风登陆汕头时,他在广州进行气象信息监测。虽然没到现场,但是事后亲眼见证了这一场面的同事向他讲述的细节让他至今难忘:部队一个搞摄影的想要拍下这个壮烈的场面,但是风太大了,站不住,就找来一个梯子插在浅滩上,然后用一条绳子把自己绑在梯子上,结果没想到台风把他连人带梯子卷到海里去了。

“本来气象部门预报是比较准确的,但防御方针失当,以至于造成惨重的损失。那是一个相信‘人定胜天’的年代,实际上在大自然面前人的血肉之躯是非常渺小的,12级的大风人连站都站不住,还何谈抵抗台风捍卫海堤?”时至今日,何夏江仍唏嘘不已,他认为这是到目前为止他所知的人类对抗台风最惨痛的教训。

牛田洋的教训是深刻的。

广东省近年的一份《大事记》承认,由于估计不足,“忽视了强台风、暴雨、大海潮长时间袭击的客观现象,另外,也受左的思想的影响,缺乏科学性,对(在)特大自然灾害到来人力难以抗击的情况下,不适当提出‘人在大堤在’的口号,没有使灾害减少到最小程度,反而使国家财产损失严重”。

生命和财产孰重孰轻——从“不要命也要找到网”到台风登陆前10小时渔船全部回港

“以人为本”的观念,正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逐步确立的。

“当一个人生活穷困甚至连一日三餐都无法保证的时候,生命和财产哪个更重要”?这是惠东县港口镇62岁的老渔民宋友珠提出的命题。在他看来,那个年代对生命的漠视是人们生活上赤贫状态的必然结果,“没有钱就没有命”,财产是保证生命的先决条件。

在港口镇,几乎每一个30岁以上的人都对发生在1979年8月2日的“7908”号台风记忆犹新。据当地的老人回忆:那天上午10时许,台风在此登陆,一来就气势汹汹,风力达到12级以上,屋顶上的瓦片被扫到在空中飞舞,房屋摇摇欲坠随时有倒塌的危险,很多人不敢呆在家中,跑到空旷的地方紧紧抱住水泥柱,可是水泥柱也不牢靠,不是被拦腰吹断就是整个转了一个面;一个看船的渔民被风吹到五六米高的桥上,所幸没有摔死;海边6公里长的防护林被摧毁殆尽,近9亿株栽植了近20年的树木尽数倒折,提供的木材让港口镇人足足烧了10年。

就在这样一场“百年罕见”的大台风中,宋友珠拿自己和儿子的性命作了一场赌博。9月9日,他向记者回忆了自己24年前的“壮举”:

我家里4口人,两个孩子读书,老婆种田,我打渔;两间瓦房、一个竹排、一副渔网,这是全部家产。一般每次台风来都会带来鱼汛,当时在头一天(8月1日)知道台风要来,就想博一下,晚上放网,没想到第二天早上风就很大了。不料鱼没打到,网也丢了。浪头一米多高,竹排下不了海,趁两个浪头的间隙,我硬把竹排推下去了。风啊、雨啊、浪啊,我和大儿子两个人,去海里找网,儿子没见过这架式,害怕,我也没见过,也怕。但是这网值好几百块,家里最值钱的就是它。我就跟他说,孩子,加把劲啊,找不到网,我们一家都不要吃饭了。找了一个钟头也找不到,风越来越大了,我(当时)只想着不要命也要找到网,哪里想到什么安全。后来总算给我们找到了。好险啊,12级的大风,我们在海里搏了一个多小时。

现在的宋友珠虽已年过六旬,且还是以打渔为生,但在今天的他看来,一条渔网又算得了什么?他已经住上了楼房,家里电视机、空调一应俱全,算是港口镇的中等人家。他笑笑说:“如果现在碰到这样的情况,网肯定不要了,保命重要。”

根据惠东县三防部门的统计,作为此次台风“杜鹃”正面袭击的第一登陆点,该县虽然直接经济损失达21952.46万元,但全县21个镇仅2人死亡,2人重伤。

实际上,在“杜鹃”登陆之前10个小时,惠东全县1042艘渔船就已全部回港。

“在这种时候,就是用手铐铐、拿枪逼,也要让渔民放弃财产回岸避风。”惠东三防办主任翟寿林9月8日对记者说,汕头牛田洋的教训是血的教训,如今再也不是“人在堤在”的时代,任何情况下,确保人员安全是三防工作的指导思想。“有了人,什么都能创造。”

翟寿林说,在惠东县,这次对“杜鹃”的防御算得上是一次“胜利”,而这个“胜利”正是“以人为本”的防台风观念的胜利。

台风、“妈祖”与卫星云图

今天的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台风是一种自然现象,知道它是生成于西太平洋或南海等洋面的热带气旋,当积蓄一定的能量之后,伴随暴雨、巨浪和风暴潮向大陆移动。但是,人们最初对它的理解却常常是与超自然力量结合在一起的,即使在逐渐掌握台风的规律之后,人们也常常向神灵寻求心理安慰。

拜神驱风——一个小镇近30座神庙

位于大亚湾东测的惠东县港口镇是此次台风“杜鹃”的第一登陆点。当记者于9月10日沿海边公路驱车而来时,这里刚被台风“扫荡”过的防护林一派颓相,约三分之一树木被台风削掉树冠。在台风过后连续数日的烈日暴晒下,树叶焦黄,景象恍若深秋的北方小镇。

港口镇总面积24平方公里,可谓弹丸之地,但却分布着近30座神庙,以妈祖庙、玉皇庙、关帝庙三种居多。无论是菜市场边,车站附近,还是居民屋角或者海边沙滩上,这些神庙随处而安,规模大小不一,几乎每一座都香火缭绕。记者到来时正是中秋节前一天,傍晚时分,镇上家家户户都在准备香纸和鱼肉,待第二天进庙祭拜。

全镇最大的神庙位于港口镇镇政府斜对面,称“妈祖庙玉皇宫”,它也是全镇最豪华的建筑。从一级一级陡峭的石阶走上去,可以看到这所神庙共有3个大殿,总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据称,这所神庙有400多年的历史,现在的规模是上世纪90年代由本地居民自愿捐资重新修缮的,共耗资近300万元。

“这个庙最灵的,这次台风过后,镇上每家人都来拜过了。”一位年过花甲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今年一次台风,去年一次台风,港口都没什么大伤亡,大家都说是妈祖显灵了。”

而该镇57岁的渔民老蔡同样相信,他出没大海数十年没有遭遇大损失得益于“天天拜神”。他说,他从12岁开始下海打渔,每一次出海之前都要在自家的神位前烧一炷香,每个月的初一、十五,家里人都要带上鞭炮到附近的村庙祭拜,每年像七月半“鬼节”、八月半中秋节都要准备酒菜、水果和油钱到镇上最大的妈祖庙烧香还愿。而在台风常常袭击的粤东沿海村镇,至今仍流传着各种版本关于台风的神话故事。

渔民的经验——台风到来前的预兆

台风到底是如何产生的?也许人们越来越感到神话故事里的解释毕竟牵强。于是,在依赖超自然力量的同时,也在琢磨台风的活动规律。

在一本清朝光绪年间的《惠州府志》上,记者看到这样一些关于台风的谚语:“风之暴者,谓之飓风。飓将至,则多虹霓”、“行见云脚疏,谓之飓风路”、“水气腥为飓风之兆”。气象专家称,古志书上所称的“飓风”就是我们所说的台风。从这些谚语中,不难想象百年前人们对于台风规律的探求。

台风到来之前的确是有预兆的,常年生活在海边的人,特别是经常出海的渔民对此可说是有了比较成熟的了解。

惠东县港口镇渔民宋友珠对自己的经验判断很有信心,“百分之八十的时候是猜得准的”。他说,一般每年的7、8、9三个月是台风最多的时候,台风来之前的一天,天气会很闷热,还会下一点雨;太阳看上去像长了毛一样,晚上星星不停地眨;树林里虫子特别多,蜻蜓到处飞,鸡鸭等家禽躁动不安;海浪也不像平时一波一波平稳地推进,而是像江河水一样不停地翻动。

每逢出现这些天气预兆,十有八九会有台风。但是没有这些预兆的时候,台风也常常照样光顾。这正是出没无常的台风让宋友珠们感到难以对付的地方,单纯依靠经验判断的渔民这种时候就要吃大苦头。据了解,在港口镇,每年在海上丧生者至少10人。“渔民最怕的就是台风了。”宋友珠说。

卫星云图——让风魔无法遁形

面对强悍的台风,人们从来都不是束手待毙。虽然目前还没有办法阻止台风的发生、改变台风的路径或者削弱台风的威力,但是通过科技手段,人们已经可以通过提前防御、因势利导的方法将台风带来的损失降到最小。

对比“杜鹃”和与之相隔24年、有着惊人相似之处的“7908”号台风,无论是沿海边陲的老渔民还是端坐电脑旁运筹帷幄的气象专家,都感受到气象预报手段的进步对防御台风的作用。

据气象资料记载:“7908”号台风是建国以来袭击珠江口最强悍的台风,于1979年8月2日中午12时许登陆深圳,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阵风风速60米/秒,给刚刚由宝安县改制成立的深圳市带来严重损失。

回想起“7908”号台风,时任宝安气象站(深圳市气象台前身)预报员、现在已经退休的邱容生老人最大的感慨是——“如今的气象预报手段先进了上千倍”。

9月10日在深圳,邱容生老人向记者回忆道:在“7908”号台风袭深之时,全深圳只有一个气象站——宝安气象站,没有卫星云图、没有雷达,唯一先进的设备是一台风速记录仪,再加上温度表、雨量器等简易设备,还有一部要摇上半个小时才能接通的电话。

“靠这些设备是不可能准确预报台风的”,邱容生老人说,在台风登陆之前12小时,他们根据有限的气象资料和群众的经验判断,预测台风“可能”对深圳有“严重影响”,将在下午四五点钟袭击深圳;但实际上,台风的威力大大超出他们的想象,而且在中午12点就到了深圳。“观察天象预兆和本地气象变化,可以知道有没有台风来,但是台风有多大、速度有多快,只有雷达、卫星云图才能看到,而那时我们什么都没有。”

现在仍在深圳气象台预报科工作的一名老员工当时负责“照看”这台唯一的风速仪。她对记者说:“那个台风来的时候,风速仪根本无法准确记录它的速度。”因为,这台风速仪能够记录的极限风速是40m/s,而实际上,“7908”号台风袭击深圳的风速达到了60米/秒。在她捧出的一堆关于“7908”号台风风速的记录表上,记者看到,40米/秒之内的自动记录线非常平滑,而在40米/秒之外则画上了一些类似小孩涂鸦的线条,这些都是风速仪指针超越极限后弹出的线条。

“当时的设备之简陋可想而知。”现任深圳气象台预报员的张小丽说,现在深圳已经建立了40多个自动气象站,平均每5公里半径范围之内,就有一个气象站,这是全市仅有一个气象站的上世纪70年代所无法想象的。

由于科技的进步,台风在气象专家面前再也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风魔,而是一个一览无余的漩涡状快速移动的气团,在卫星云图上,它的任何一个细微的动作都无法遁形——当“杜鹃”于8月30日在西太平洋生成的时候,气象部门通过卫星云图就已经捕捉到它了。此后,“杜鹃”逐渐向西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加强,它移动的轨迹始终在卫星云图和雷达的双重监控下。

先进的科技手段使得准确预报台风成为可能,而预报的准确性为人们防御台风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并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当“杜鹃”还在距离广东1000多公里的洋面徘徊的时候,气象部门就已经预测到它将对广东产生严重影响,随着“杜鹃”一步步逼进,气象部门对它可能正面袭击的区域定位更加精确,在“杜鹃”到来之前的10个小时,气象部门已经作出了台风将在珠江口沿线登陆的判断。与此同时,在广州、深圳、惠东、汕尾等地,台风预警信号从白色、到绿色、到红色,甚至黑色逐步升级。

对“杜鹃”及其危害性的准确预报,对此次防台工作避免人员伤亡、减少财产损失的确功不可没。广东省三防办人士作出这样的评价。

尾声——人与台风,无止境的过招

从台风“杜鹃”和1979年发生的“7908”号台风的对比中,显见相同威力的台风带来的人员伤亡远远小于几十年前。对此,我们当然可以归因于政府重视、预报准确、防御得力,甚至沿海渔民们对于妈祖显灵的归因。然而,当将它们置于一个更大、更长的因果链上来审视时,我们不能不承认,所有这一切都得益于人本意识的日益觉醒,以及经济实力的巨大增长,一言以蔽之:社会的进步。

从“抗”到“防”,从“保堤”到“保人”,我们看到了一个大写的“人”字;从妈祖庙与卫星云图的相安并存,我们感受到时代对多元文化与价值观的包容;从当年仅有的一台风速仪到今天的卫星云图加雷达,我们深知,在这一鸟枪换炮的背后,有着我们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强大经济实力在支撑。

不过,在台风面前,我们还没有理由盲目乐观。

这不仅因为人类尚未完全掌握台风的秘密,更因为我们在逐步解决老问题的同时,又面临着城市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新问题。

在台风“杜鹃”造成的人员伤亡中,值得关注的是,绝大部分是因建筑工地而发生的,死伤者的主体悄悄演变为城市快速发展所必须依靠的力量——民工,而不再是通常被认为最易受台风袭击的渔民。以深圳为例,据当地三防部门的统计,台风“杜鹃”在该市共造成21人死亡,1人失踪,20人重伤,79人轻伤。在死亡的21人中,有16人死于在建房屋倒塌,1人死于建筑工地升降机倒塌。

“城市发展少不了建高楼造大厦,但是在城市建设中,现代化的元素无可避免地成为了防御台风中的新隐患。”一位三防专家如是说。

人与台风之间的过招是无止境的,人对自然的应对与驾驭是无止境的。就在9月14日,台风“鸣蝉”袭击了韩国南部地区,在当地被称作“百年罕见”,初步统计已造成78人死亡,24人失踪以及巨大的经济损失。而据省气象台专家预测,今年内还将有台风影响广东。直到12月份,广东都有受台风侵袭的可能性。

“什么时候人能够像‘人工降雨’、‘人工消云’一样,控制台风的发生和活动轨迹就好了。”气象专家何夏江的期望代表着更多人的期望。也许当科技发展到那个时候,人类面对台风将不再慌乱,人类在与台风的博弈中将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追风档案——广东历史上的大台风

1848年台风

灾害:道光廿八年(1848年)

8、9两月,狂风两度大作,广州、番禺、南海、新会、顺德民居多倒塌,覆舟数以千计,海丰县城垣连崩7处,共30余丈,高要、高明、饶平等县皆拔树伤禾,秋稼歉收,香山(中山)山田水稻杂粮概坏。

点评:这是广东历史上最早有详细记录的台风。

1922年台风

于1922年8月2日下午3时登陆。海潮暴溢,暴雨倾盆,许多乡村被淹入海涛之中。有的轮船竟被汹涌的海浪掀于山上。

灾害:据《潮州志》载,在风灾中死亡5万余人,伤者倍之,澄海县的外砂乡,全村人命财产化为乌有。

点评:比“杜鹃”更强,在历史上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台风。

“5413”号台风

于1954年8月30日凌晨2时在湛江市与吴川之间沿海地区登陆。

灾害:粤西沿海各市、县均遭受10级至12级以上强台风的袭击,倒塌房屋20.9万间、损坏70.18万间。死亡884人,11万人无家可归。船只沉没837艘,失踪84艘,受灾农田184.1万亩。

点评:这是建国之后登陆广东最厉害的台风。

“6903”号台风

于1969年7月28日上午11时许登陆汕头市。数层楼高的海浪涌过海堤,市区平均进水1-2米,一艘外轮被从汕头港抛到山上。

灾害:位于汕头市西部的牛田洋军垦农场的海堤所剩无几,保卫海堤的470名官兵、83名大学生牺牲。这次台风共造成1000名群众死亡,近1万人受伤,倒塌房屋13万间,损坏海堤295公里。

点评:这是广东抗台历史上最为惨痛的教训。

“7908”号太平洋台风

1979年8月2日在惠东、深圳等地登陆。汕头沿海发生严重风暴潮灾害,汕头市区50%的地方受侵,水深0.3-1.0米。

危害:由于风力很大,全省损坏房屋达75.8万间,伤亡人数1972人,受灾农作物23万公顷,风力灾害之大居广东之前列,惠东县港口镇6公里长的防护林吹毁殆尽。

点评:这次台风路径、速度等与“杜鹃”惊人相似,但威力比“杜鹃”稍强,是建国后30年影响广东最强的台风。

“9615”号台风

于1996年9月9日上午11时前后在湛江市吴川沿海地区登陆,从东向西先后袭击广东省珠海、湛江等6个市。

灾害:全省27个县(市)受灾,其中湛江、茂名、阳江等三个市的灾情特为严重,而湛江市所受破坏程度,属1954年以来至当时最为惨重的一次。湛江港500吨重的龙门吊被大风吹到海里。

点评:在湛江人的记忆中,这是一场令人闻之色变的大台风。(采写:《南方都市报》记者 王海燕)见 2004年01月29日 《南方都市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博客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博客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博客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第二篇:防抗台风紧急通知

关于下发防抗2013年第15号热带风暴“康妮”的紧急通知

项目所属各施工班组:

今年第15号强热带风暴“康妮”将于29日凌晨到上午擦过或登陆台湾东北部沿海,之后逐渐向福建北部到浙江南部沿海靠近。台风中心经过的海面阵风可达11~12级。30日,福建省中北部地区有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

各施工队须高度重视此次防台工作,并组织人员加强各自驻地及工地的巡逻:对施工队驻地的排水系统、房屋宿舍、标示标牌及架空线路进行全面排查、加固,做到排水畅通,房屋宿舍坚固,标示标牌牢固,架空线路安全;对工地的机械设备的安全状态进行检查,防止出现安全事故;钢栈桥、低洼地带、河道内的机械要在台风来临前要转移上岸或高处,防止突发的洪水淹没损坏或冲走。对工地临时用电线路及变压器进行检查,防止出现雷击事故,确保施工安全。如有险情,及时向项目部值班人员汇报。

附件: 1、2013年防台防汛带班值班表。

沈海复线仙游至金淘高速公路A5合同

2013年8月29日

第三篇:塔吊防抗台风经验

2016年9月15日凌晨3点05分,第14号台风“莫兰蒂”在厦门市翔安区正面登陆,据中央气象台台风网公布,登陆时风力达15级,最大风速达50m/s。全市在建工程受灾严重,不少建筑起重机械倒塌、变形。为掌握全市建筑起重机械的受灾情况,及时消除受损建筑起重机械造成的安全隐患,根据厦门市建设局的工作安排,厦门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立即组织调查组开展建筑起重机械受灾调研工作,会同各区监督站及厦门市建筑工程材料设备协会建筑机械分会,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取得了较为完整的资料。据统计,在建工程建筑起重机械受损共计126台,其中塔式起重机倒塌79台,非倒塌性(指设备明显变形或局部损坏)受损30台,施工升降机倒塌2台,非倒塌性受损9台,门式起重机倒塌6台,动臂式塔式起重机没有受损现象,施工升降机倒塌是被临近倒塌的塔机碰撞所致;非倒塌性受损中,塔机主要损坏形式有标准节变形、起重臂变形、折断等,施工升降机非倒塌性受损主要形式为标准节变形;门式起重机倒塌主要原因为脱轨导致。本文主要对塔机倒塌类型和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以提高台风中建筑起重机械的安全性能,提升施工重大危险源的防控水平。

塔机倒塌型式分类

塔机倒塌主要有6种形式,分别为片装式标准节塔身主弦杆屈服变形、整体式标准节塔身连接破坏、附着装置破坏、基础节底板焊缝断裂、地脚螺栓破坏、起重臂掉落等,塔机倒塌各类型数量统计如表1。

表1 塔机倒塌类型数量

1.1 片装式标准节塔身主弦杆屈服变形

片装式标准节塔机倒塌数量为29台,破坏部位为基础处加强节或附着处标准节的主弦杆单角钢屈服变形,未发现主弦杆或连接销轴断裂破坏的现象。

案例1:联发滨海D2-1地块工程

图1塔机倒塌(左图),主弦杆屈服变形局部(右图)

塔机工况:型号TC6015,标准节为片装式单角钢结构,附着处无内撑杆;塔机安装在建筑物西侧被风面,安装高度155.7m(起重臂架铰点高度),共有7道附着,悬臂端高度为34.5m。

破坏情况:塔机附着完好,最高道附着所在标准节主弦杆折弯倒塌,7个塔身标准节倒塌在建筑物34层施工平面上,2个标准节、回转机构、驾驶室、起重臂及平衡臂悬挂在建筑物南侧脚手架上,平衡重坠落地面,见图1。

案例2:金都·海尚国际南区3#地块

图2 塔机倒塌(左图),主弦杆屈服变形局部(右图)

塔机工况:型号MC120B,塔机标准节为片装式单角钢结构,附着处设置有内撑杆;塔机安装在建筑物南侧迎风面,安装高度126m,共有4道附着,最高道附着所在高度为90m,悬臂端高度36m;在96m处准备安装第5道附着,附着框已安装,但附着杆尚未安装。

破坏情况:塔机附着完好,90m附着框上方约4米处标准节失稳变形倒塌,部分塔身(约5标准节)倒塌在建筑物屋面上,驾驶室以上部分及起重臂折倒,悬挂在建筑物北侧外脚手架上,见图2。

1.2 整体式标准节连接破坏

整体式标准节塔机倒塌的数量为35台,主要形式有标准节连接螺栓螺纹破坏、螺栓断裂、标准节连接套旁主弦杆方管断裂、连接套焊缝断裂等,各类型数量统计如表2。

表2 整体式标准节塔机倒塌数量统计:

案例3:东海火炬科技园SOHO配套中心工程

塔机工况:型号QTZ63(5610-6),整体式标准节,塔身高度33.6m,未超出说明书塔机独立使用高度40.5m的要求。

破坏情况:基础上方第二与第三标准节连接螺栓破坏,第三节以上倒塌,见图3;螺栓破坏情况见图4。

图3 塔机标准节螺栓破坏倒塌

图4 塔机标准节连接螺栓破坏

案例4:长安首饰厂房(1#厂房、2#厂房)项目

塔机工况:1#、2#两台塔机为同厂家设备,型号为TC6010A-6,整体式标准节,独立使用高度36.4m,符合使用说明书要求,出厂日期均为2007年5月。

破坏情况:1#塔机破坏位置为底座上方加强节主弦杆断裂破坏;2#塔机破坏位置为为第二节标准节的主弦杆断裂,见图

5、图

6、图7。

1.3 附着装置破坏

因附着装置破坏导致塔机倒塌的数量为12台,附着装置破坏主要形式有附着框破坏、附着杆断裂、附着预埋件破坏等,各类型数量统计如表3。

表3 附着装置破坏类型统计

1.3.1 附着框破坏

案例5: 厦门软件园三期一期A12工程

图8 塔机附着框破坏

塔机工况:塔机型号QTZ80(6010-6),整体式标准节,安装高度112m,悬臂端高度21m,共5道附着,附着间距均为16.8m。

破坏情况:最高道附着框的顶紧螺栓套与半梁焊接处脱离破坏,附着框与塔身间存在间隙,框架梁的连接板受冲击后焊缝断裂,导致附着框破坏,见图8。

1.3.2 附着杆破坏

案例6:海峡旅游服务中心—旅游博览中心

图9 塔机附着杆破坏

塔机工况:塔机型号MC120B,整体式标准节,安装高度131m,悬臂端高度31.5m,共4道附着,每道附着含3根附着杆,附着杆由两根220mm槽钢及缀条组合焊接而成;附着杆连接耳板厚度20mm,焊缝高度约10mm,无焊接坡口;附着杆与附着框联接的耳板厚15mm,焊缝高度约10mm,无焊接坡口,无加强筋板。

破坏情况:最高道附着的一根附着杆在对焊连接处断裂,另外两根附着杆与附着连接耳环焊缝处被拉断,见图

9、图10。

1.3.3 附着预埋件破坏

案例7:同安新城酒店

图11 MC480塔机倒塌

塔机工况:塔机型号MC480,安装高度115m,悬臂端高度63.2m,符合使用说明书要求,共2道附着。每道附着含3根附着杆及3个连墙基座,每个基座由4根附着预埋螺栓固定,附着预埋螺栓尺寸为M30mm×350mm,锚固长度约为200mm。

破坏情况:最高道附着共3处连墙基座,其中两处连墙基座的预埋螺栓被拉出,混凝土结构破坏,一处连墙基座预埋螺栓被拉断,见图

11、图12。

塔机倒塌原因分析

2.1 台风风力超过塔机设计标准

台风风力超过塔机设计标准是这次塔机大量倒塌的主要原因。我国现行设计相关国家标准《起重机设计规范》GB3811、《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GB/T13752等均不同程度地提出了塔机承受非工作状态风荷载的要求,对沿海地区塔机非工作状态的设计计算风压为1000 N/m2,计算风速为40m/s,对应《风力等级》GBT 28591为13级。根据厦门市气象台观测站监测数据,第14号超强台风“莫兰蒂”厦门沿海及各大桥监测点风力为旋转风14~15级、阵风16~17级以上,最大阵风风速为64.2m/s,换算后的理论风压值为2570 N/m2,远超过塔机设计的计算风压与风速。

2.2 塔机设计安全裕度小,制造质量差

2.2.1塔机设计的安全裕度偏小,设备在非工作状况下抗风荷载能力不足。

部分厂家的塔机独立使用高度、悬臂端高度设计值过大,安全裕度偏小,抗台风能力差。通过对比不同品牌的塔机,在相同型号、标准节形式及截面的情况下,塔机独立使用高度设定值差异较大。如型号为TC6013的塔机,多数厂家使用说明书中独立使用高度均在40~45m,部分达46.7m,个别甚至高达50.5m,远大于大多数同型号塔机的独立使用高度。

2.2.2 厂家优化结构设计,降低安全性能。

部分塔机制造厂商通常通过优化设计的形式来降低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优化设计往往以结构质量最小化作为优化目标;有的产品仿制知名品牌生产,所使用的结构材质和生产质量不如知名品牌,甚至对塔机结构进一步优化,但标注的性能参数却相同甚至更高;一些塔机在基础节、附着所在标准节、基础节焊缝、附着杆等受力节点位置未考虑结构加强措施,单角钢片装式标准节在附着装置截面未设置对角腹杆或内撑杆等,这些均降低了塔机的安全性能。如案例1塔机说明书对附着框未要求配备内撑杆,塔身屈服点发生在最高道附着处,变形起始点在附着以下约2m处,而案例2中塔机最高道附着装置配有内撑杆,变形起始点发生在附着装置以上约4m处。通过对比两者的破坏位置,附着装置是否安装内撑杆,其变形起始点高度差达4~6m。如果案例1该塔机安装了内撑杆,该塔机可能不会倒塌。

2.2.3 设备制造质量差

厦门理工学院项目中倒塌塔机出厂时间为2015年,因基础节主弦杆与底板法兰盘焊缝拉裂倒塌。这种形式基础节的主弦杆与水平腹杆在底板法兰盘上组装后焊接,主弦杆外侧焊2个接加强筋板,其强度比主弦杆焊接在底板上后再焊接4 9 个加强筋板的型式差,再加上主弦杆与法兰盘焊缝存在明显的焊接未融合等质量缺陷,该部位存在安全隐患,见图

13、图14。

图13 基础节主弦杆与底板法兰盘焊缝拉裂倒塌

2.3 安装、使用问题

2.3.1 塔机悬臂端高度偏大

这次台风中塔机安装高度接近使用说明书中的极限值的受损较多,同一项目多台塔机中,独立使用高度或悬臂端高度大的塔机倒塌,而较低的未受损。案例1 10 中该项目同一建筑物中使用两台相同型号、规格的塔机,因塔机交叉作业,倒塌的塔机悬臂端高度为34.5m,未受损的塔机为28.5m,两者仅差了6m。如果正常使用时将两台塔机悬臂端高度均降低2节标准节,也许可以避免倒塌事故的发生。

又如距离案例1项目200m处的华尔顿1275项目,共8台塔机(含QTZ80,TC5610,TC6010等型号),没有一台发生倒塌或变形,除去塔机所处位置、塔机型式等不同等因素外,该项目的塔机在使用时悬臂端高度与说明书的要求相比留有较大的余量,均比说明书规定值降低了2~3个标准节,其中最高的2台塔机安装高度达180m,附着装置平均间距约为11.2m,最高附着的最小间距仅6m,大大提高了塔身结构的刚度,增强抗风能力,有效提高整机安全性,见图15。

图15 华尔顿项目塔机悬臂端高度及附着间距均较小

2.3.2 附着装置制作、安装质量差

塔机附着框和附着杆通常由塔机制造厂生产,但因安装距离超长、或为省钱、省事等,常有现场自制的现象。现场自制的附着框以及超长、非标的附着杆,不少未经设计计算,存在截面小、抗拉性和抗压性差、连接部位有焊接工艺和质量缺陷等问题,在超强台风产生的倾覆力矩作用下,易发生结构破坏。

(1)附着框结构、附着杆制作质量不可靠。

案例5 中:最高处附着框未使用原厂构件,制造质量差,在主框架与连接法兰焊接处破坏;内顶撑调节螺杆作为塔身结构与附着框的连接传力点,在强台风时,在内顶撑调节螺栓套与附着框因焊接质量差而先破坏,造成附着装置失效。

案例6中:附着杆制造质量不合格,焊接工艺和焊接质量不达标;附着杆由槽钢多段随意对焊连接,焊缝在同一截面上,未错缝,且未设置加强板;附着杆与附 11 着框联接的耳板板厚达20mm,焊接时却未开焊接坡口;附着杆上缀条设置随意,未形成有效的格构式结构。

(2)附着装置预埋螺栓安装质量不可靠。

案例7中:附着装置各连墙基座仅使用4根M30预埋螺栓(通常为6~8根),预埋螺栓与主体结构拉结处受力增大;附着预埋螺栓与建筑物主体结构未有效连接,未固定在结构柱主筋上,仅拉设在φ10箍筋上,箍筋被拉断后预埋螺栓被拉脱;预埋螺栓所在的建筑结构处未采取加固措施,混凝土结构破坏。

2.3.3 使用接近报废年限的塔机或部件

案例4中两台塔机出厂年限均为9年,接近报废年限。其中一台在第一节标准节下部连接套旁主弦杆断裂,另一台在第二节标准节下部连接套旁主弦杆断裂,且两塔独立使用高度均低于说明书要求,标准节钢结构力学性能已明显下降,使用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个别倒塌的塔机标准节外形构造相同,但新旧不一,存在混用现象,图16中倒塌的塔机破坏部位发生在标准节连接套主弦杆处的金属结构,该部位锈蚀较严重。按《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规定,从2007年10月起塔机塔身标准节、起重臂节等主要结构件应具有可追溯出厂日期的永久性的标志,但不少制造厂未严格执行,而且规程实施前制造无标志的标准节等无法判断是否到达报废期限,对于报废标准节的混用目前尚无有效防范措施。

2.3.4 塔身连接螺栓松动

整体式标准节塔机因塔身连接螺栓螺纹破坏、螺栓断裂而倒塌的共20台,约占整体式标准节塔机倒塌的60%。螺栓破坏的原因之一是螺栓松动,主要原因为安装时连接螺栓紧固力矩达不到要求、使用过程中塔身承受频繁变化的力矩作用导致。案例3塔机为2016年出厂,在第二道与第三道标准节连接处螺栓螺纹破坏,标准节均未发生明显结构变形,破坏处不是塔身受力最不利位置,其原因明显为标准节连接螺栓松动。

另外,高强螺栓多次重复使用也是造成螺栓破坏的重要影响因素,螺栓、螺母出现任何损伤、变形、滑牙、缺牙、锈蚀、螺纹粗糙度变化较大等现象的,力学性能将大大降低,易造成连接破坏。

2.4 防台风经验不足

厦门地区每年均要经历数次台风,因其地理位置受台湾岛遮挡的影响,很少发生超强台风正面袭击厦门的情况。工程项目各方防范重大灾害的意识不强,未尽全力作充分准备。本次台风中,几乎没有工程在台风来临前对塔机作降塔、下降套架或对塔身做加固处理。另一方面,使用单位、一体化企业防范强台风经验不足,多数工程应急预案中没有编制建筑起重机械防台风措施,现场设备管理人员不知道如何应对台风,未能及时采取全面检修、加固受力节点等预防措施;个别塔机操作人员未解除塔机回转限位导致塔机倒塌;部分项目塔机上的广告标语未拆除,形成风帆效应,增大了塔机受风面积,见图17。

图17 塔机上的标语牌未拆除 塔机防台风措施

目前国内沿海台风频发地区尚无省份针对台风制定建筑起重机械的地方标准,也无塔机制造厂家专门生产可抵抗超强台风的产品,如对塔机提出抗超强台风能力要求,必然大大提高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因此,除选择合适的塔机、确保塔机安装质量和正确的维护保养外,还可通过采取有效的防台风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小台风带来的损失。

(1)降低塔机悬臂高度。因台风来时,在整个地区大面积降低塔机使用高度存在时间紧迫、人员不足以及台风中作业安全的问题,实际操作难度较大,建议在每年7月至10月的台风高发季节期间,适度降低塔机悬臂端高度或者独立使用高度;

(2)塔机标准节采用片式结构的,最高道附着框架内必须设置内撑杆;

(3)建筑起重机械采用的高强螺栓应采用扭矩扳手按要求预紧,日常维修保养及台风来前应检查紧固;高强螺栓、螺母出现损伤的严禁使用;

(4)塔机严禁擅自安装非原厂、非同一型号的标准节和附着装置;对非标附着杆的设计、制作须由塔机制造单位或有资质的单位进行;

(5)附着装置预埋件的材质、数量及预埋处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产品使用说明书要求,预埋件应拉结在建筑物的主要受力结构(结构柱、结构梁等)上,预埋安装应按隐蔽工程验收要求进行;

(6)塔机的布置必须确保起重臂能360°回转,作业半径内不得有可能与起重臂干涉的建筑物、电缆、树木等;多台塔机作业应有防碰撞措施;非工作状态应解除塔机臂架回转限位,确保塔机起重臂能实现随风回转;

(7)建筑起重机械的安全装置应齐全有效,在塔机塔顶部应安装风速仪,当风速大于工作极限风速时,能发出停止作业的警报;

(8)对接近报废年限的塔机宜适当降低技术指标使用。

(9)建议完善建筑起重机械报废制度,采用行业协会监管的模式,防止报废的建筑起重机械及标准节等重要部件再次进入现场。

结束语

这次台风塔机倒塌除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外,也暴露塔机在制造、安装、使用维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只有提高塔机设计制造水平,全方位地加强安装、使用维护及检测等各环节的管理,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台风灾害损失

第四篇:船舶防抗台风措施的探讨

船舶防抗台风措施的探讨

船舶防抗台风措施的探讨

船长

王石岩

台风所带来的暴雨、巨浪、大潮等现象严重威胁着海运业,对港口及港内作业船舶的威胁更加不可低估。港内作业的船舶对于防抗台的工作要早作安排,未雨绸缪,保证港内作业船舶防抗台的百分之百成功。但是,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方法和措施防抗台风?哪种方法是港内作业的船舶的最佳选择?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找出适合当时环境和条件的、对本轮最有利的方法去防抗台风,这是每一个航海者的责任和心愿。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造船业、航海技术以及气象预报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我们防抗台风提供了有力的物质基础。但这并不能让我们对台风掉以轻心,更应该对港内作业船舶防抗台的方法、措施加强研究,以期把台风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港内作业船舶防抗台的方法归纳起来有三种:

1、码头,系泊抗台

2、锚地,锚泊抗台(包括系浮筒抗台)

3、出海,海上抗台

港内作业的船舶在选择哪一种方法防抗台风时要充分考虑以下几点:

1、船舶自身的抗台能力。

2、港口的地理环境(包括码头、锚地、外海的地理环境)。

3、台风的发展动向,对本港可能的最坏影响。而后再做出选择。这其中还要兼顾生产的利益,把握好采取措施的时机。太早,则不利于生产,对租家、船公司的经济效益有影响;太迟,则对船舶安全造成威胁。所以,在做出选择时要全盘考虑,顾全大局,以船、货、人员的安全为第一考虑,要提前做好准备,当时机成熟,则当机立断,果断采取措施,以期防抗台成功。

笔者所在的PANAMAX型散装船,2003年8月19日至31日在防城港卸大豆期间,就曾成功地避离(0312)KROVANH强台风的正面袭击。事后我轮对此次防抗台风方法、措施进行总结。

1、卸货伊始,我轮就布置了防抗台的工作,与轮机长密切配合,确保主机、付机、锚机、舵机、锅炉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船员都进行了防抗台动员工作,特别强调注意安全。

2、卸货工作早作安排,根据租家的要求,做好卸货计划,保证有足够的稳性,严格控制松散舱口的数量,保证各舱中谷物移动倾侧总力矩和因谷物移动而使船舶产生的横倾角符合稳性的要求。

3、密切注意台风的动向。

4、大风浪中操船、调头计划和操作得当。

5、与公司安监部密切保持联系,得到更多的信息和技术支持。

6、认真研究了防城港和北部湾的地理环境为出海抗台作好了准备。

7、制定多套抗台计划,多手准备,根据情况的变化而作相应的改变。

8、不失时机,果断出海抗台。

有以下的不足:

1.对台风的估计不足。19日我轮到防城港时,在南中国海北部有一“TD”活动,我轮密切观注,20日1800GMT时,此“TD”于汕头附近登陆。对我轮未造成影响。而(0312)KROVANH尚在菲律宾以东洋面动向未明。考虑到船体强度及港方的要求,我轮改变了初始的卸货计划,致使在台风正面袭击防城港时,我轮几乎处于被动局面。松散舱口的数量多,各舱中谷物移动倾侧总力矩和因谷物移动而使船舶产生的横倾角刚好符合稳性的最基本要求。

2.船员换班的时机不好。23日中午有一半的船员换班,其中包括大副,25日早0800时即出海抗台。使抗台工作较为被动。

3.压载水的调整要保持适当的艉倾或平吃水,如果艏倾也不要太大,否则会影响船舶的操纵性能。此次我轮出海时艏倾1.5米,船舶的操纵性能不好,经常用满舵才能把定,这在大风浪船舶操纵、调头中是不安全的因素。

4.安全工作余地不足。

认真总结和认清港内作业船舶防抗台的三种方法所面临的主要危险,拟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当危险出现时,我们就会胸有成竹,一一应对,才能确保安全。

●码头,系泊抗台主要有以下危险。

1.触碰码头或他船,造成船体、车叶及码头等的损坏。

2.断缆,码头缆桩断裂。

3.搁浅。

4.港口设备(吊机)倾倒,而伤及船舶。

5.船舶操纵困难,车、舵的作用不大。

6.船员劳动强度大,由于断缆可能伤及船员。

7.风暴潮的影响。

●码头,系泊抗台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1.增加吃水,尽量减小船体的受风面积。

2.保证适度的稳性。

3.准备好碰垫,与港方联系,尽量清理本轮周围的他船,要与他船或障碍物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港口的吊机设备等,尽可能移离本轮至安全距离。

4.分析泊位走向及可能的受风方向和风力,是否会受风暴潮的影响等。与港方联系,在台风未来之前把船移至不受风暴潮的影响,避风的泊位。

5.要求拖轮协助抗台,港方是否可以办到。

6.调整系缆,合理使用缆桩,系缆点不要过分集中,勿使系缆上下垂直受力,出缆角度要保持水平分力大于垂直分力,缆绳要受力均衡,各系缆与船体的摩擦部分要包扎并垫好寸垫以防摩断。如果条件许可,也可以在主要受力的缆绳上挂以重物,或者接上一段锚链以增加系缆的弹性。

7.在条件许可时可适当用车、舵来调整船艏、艉与码头的横距及艏、艉系缆的受力。控制船位,防止断缆,防止船舶因受风压离泊而搁浅。

8.加强船员的防抗台意识及劳动安全教育,谨防工伤。

9.测定码头泊位的水深,计算潮时、潮高、潮流,观察是否有异常水流。

●锚地,锚泊抗台(包括系浮筒抗台)主要有以下危险。

1.走锚,断链及锚链绞缠。

2.他船走锚危及本船。

3.船舶横摇,纵摇难以控制,如果货物移动有倾覆的危险。

4.台风过境,船头值班环境恶劣,船员工作强度大。5.水深较浅时,有“墩底”的危险。

6.主机、舵机故障,走锚,断链时,有搁浅,碰撞他船的危险。

●锚地,锚泊抗台的应对措施。

1.选择好锚位。根据港口锚地的地理环境选择合适的锚位。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锚位要能遮蔽台风的强风,了解锚地底质的情况,水深的情况,锚地是否宽敞,水流情况,周围锚泊船的情况,是否有显著物标定位。

2.准备抛“一点锚”抗台。当船舶已受台风风系影响,风力达6-7级时方可抛“一点锚”。抛锚时双锚尽可能同时抛下,松链时应尽量同步,以避免锚链绞缠。“一点锚”的偏荡较大,应注意与其它锚泊船的距离。

3.保证适度的稳性。散粮船应严格控制松散舱口的数量,保证各舱中谷物移动倾侧总力矩和因谷物移动而使船舶产生的横倾角符合稳性的要求。

4.用车、舵配合抑制船舶的偏荡。用车时,不要贸然使用高车速,不宜令主机忽开忽停,车速忽高忽低。按风力的强弱和锚链受力情况让主机的转速采用逐步增大或减小。车速高低应使锚链保持一定的受力为限。如船舶横向受风,锚链打横时不要盲目动车顶风,这样会增加锚链的负荷,只有当锚链靠近船头方向时,方可酌情动车。操舵的目的是让船艏和风向保持一个不大的风舷角,同时务必使风向稳定在一侧。

5.如果发现走锚,断链,应立即果断起锚或弃锚出海抗台。防止触碰他船或搁浅。

6.与轮机长密切配合,要确保主机、付机、锚机、舵机、锅炉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7.船头值班人员要系好安全绳,与驾驶台保持联系,注意保护人员的安全。

8.锚链系浮筒抗台时,应注意出链长度,防止风浪大时断链。如果预计风力较大,还可抛下另一侧锚,同时松长双链均匀受力,成“一点锚”状态。

●出海,海上防台主要有以下危险。

1.判断,预报失误,船舶误入台风中心。

2.船舶横摇剧烈,引起货物移动,有倾覆的危险。特别是散粮船,危险性更大。

3.主机,舵机故障,船舶失控。

4.避台海域不够宽敞,航海障碍物多,水深较浅,船舶有搁浅、触礁的可能。

5.大风浪船舶操纵、调头困难。

●出海,海上防台的应对措施。

1.船舶应有足够的稳性。特别是散粮船应严格控制松散舱口的数量,保证各舱中谷物移动倾侧总力矩和因谷物移动而使船舶产生的横倾角符合稳性的要求。调整压载水,增加吃水,减少船舶的受风面积。

2.及时接收、分析台风警报。掌握台风发展运动情况,与现场气象观察结果比较,判断本轮是否已受台风风系影响。本轮在台风进路的什么位置?进而采取相应的海上避台方法,离开台风中心,避开强风区。

3.仔细研究避台海域的情况。选择水深相对较浅,航海障碍物较少,定位物标好的开阔海域滞航抗台。

4.保证四机一炉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5.注意大风浪中的船舶操纵要点。对航向、航速作适当调整,控制船舶尽量减小横摇的次数和幅度,防止货物移动。使船艏与风浪成30度角,减小船体的受力。谨防船被风浪打横。在大风浪中调头,一定要遵循“船速慢,舵效好”的基本操作方法。要选准海面较平静的一段时间开始调头,力争在下一组第一个大浪到来之前渡过横风横浪的危险区段,并调头完毕。

6.台风过境后,涌浪大增,此时更应该谨慎操船,防止横摇,控制好船位,防止船舶被涌浪推进危险海域。

比较以上三种防台方法的主要危险和可操作性,我们不难发现,港内作业船舶防抗台的方法首选是,出海,海上防台;其次是,锚地,锚泊抗台;最后才是码头,系泊抗台。

总而言之,为了防抗台风的成功,首先,船长要高度重视,要作好监装、监卸的工作,使船舶有足够的稳性,舱内的货物要绑扎好,防止货物移动,随时准备出海,海上防台;第二,要与轮机长通力协作,保证四机一炉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第三,要密切关注台风的发生、发展和运动方向;第四,要有多种方案防抗台风,根据本轮及所在港口的具体情况,做好预防措施;第五,安全工作要留有余地。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失时机地抓好防抗台工作。只有这样,我们在防抗台风的工作中就会掌握主动,使港内作业船舶防抗台的成功率为百分百

第五篇:××中学防抗台风应急预案

××中学防抗台风应急预案

为加强我校紧急情况应急处置的综合指挥能力,提高紧急情况处置的快速反映和协调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有效保障学校和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结合本校实际,特制订防台风应急预案。

本预案的目的和原则:制定本预案是为了提高危机应急反应能力,优化人、财、物等应急资源配置,建立紧急救助体系,提高行动效率,将突发公共事件给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损失降低至最小程度。

本预案是在预防为主的前提下,按照统一指挥、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协调一致的原则,坚持科学性、严密性、程序性的方针,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一、学校防台风事故指挥机构

应急领导小组组成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防台风抢险突击队成员:全体行政干部、保卫干部、年段长、值班电话:

二、具体措施

(一)台风过境前

1、接上级有关部门关于台风来临的通知后,防抗台风领导小组成员集中回校安排台风过境时领导值班,布置防台风的各项准备工作。

2、组织防台风突击小组成员全面检查学校的校舍、场室的安全。

3、做好校园排水系统的清理工作,保障学校排水系统畅通。

4、组织师生关好教室、办公室、功能室的门窗。清理台风过境时可能发生安全隐患的所有杂物。

5、组织防风突击小组成员巡查校园,加强对学校电线和学生饭堂的检查,并对上述设施做好防台风的各项防护工作。

6、若电线杆、树木或其它高架物倾斜,应立即组织人力进行支撑和加固。

7、对不牢固的空中悬挂物或屋顶材料要进行加固或拆除。在所有存在事故隐患的建筑物和高架物周围设置警戒线,把人员活动限制在安全区域内。

8、在建工程应做好各项加固措施,防止台风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

(二)台风过境时

1、台风来临的整个时段,学校值班人员和保安人员应当不断地在校园内巡视,若发现险情,立即带班领导和单位领导报告,启动应急程序。

2、如有寄宿同学没有回家,应组织学生留在宿舍,安定学生情绪,防止因为起哄而发生意外。

3、在做好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组织防风突击小组成员加强对校园巡查,特别加强对学校水电设施、煤气设施、排水系统的检查。出现突发事件或安全隐患,立即报告防风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研究是否上报行政主管部门或组织排险。

4、做好学校的安全防卫工作,做好防盗、防火、防毒等各项工作。

5、若建筑物在台风中发生倾斜、开裂:

1)现场指挥应立即组织应急人员引导师生撤离现场,疏散至安全区域,同时切断建筑物电源。

2)若有人受伤,医疗救护小组进行现场救治,或打120送医院。3)在危险建筑物周围设置警戒线,派专人密切观察建筑物状况。

4)在城建局安全监察部门和有资质的房屋检测专业机构检测,经他们同意,方可在确保人员安全的前提下,组织搬迁贵重设备和重要资料。

6、学校把人员受伤、财产损失和严重事故隐患情况及时向教育局报告。

(三)台风过境后

及时组织学校职工对校园进行全面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或报告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尽快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

下载从“抗”到“防” 人与台风这些年[小编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抗”到“防” 人与台风这些年[小编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防抗台风、暴雨应急预案[本站推荐]

    福州第二十四中学、福州开发区职专 防抗台风、暴雨应急预案 为加强我校紧急情况应急处置的综合指挥能力,提高紧急情况处置的快速反映和协调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有效保障学......

    关于做好防抗台风的通知

    关于做好防抗台风的通知 各部、室、中心及承租户: 第16号强热带风暴凤凰即将在台州宁波一带沿海登陆,请各部、室、中心及承租户作好以下工作: 1、今天下午下班之前对所属区域进......

    防抗台风应急处置预案(大全)

    防抗台风应急处置预案 台风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自然灾害,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很大威胁。为做到思想、人员、责任、措施四到位,及时、有效地组织职工防台和灾后......

    xxxxxx公司关于防抗台风工作情况汇报

    xxxxxx公司关于防抗台风的情况汇报 XXXXXX公司: XX月XX日,第X号台风“XXXX”侵袭我市,暴风骤雨给全市造成严重灾害,根据省、市有关部门发出的防抗台风工作要求,XXXXX公司主要做好......

    关于九号台风期间防台抗台的通知

    关于九号台风期间防台抗台的通知 各施工单位: 据气象预报今年第九号台风“梅花”将在本月六日晚上前后在本地区沿海一带登陆,我项目工程现正处在台风登陆区域的前端,根据上级部......

    办事处全面做好防抗台风工作范文合集

    防抗结合 确保辖区百姓安全 ——街道党工委积极做好防抗台风“梅花”工作 为全力做好台风“梅花”的防范及应急处置工作,街道党工委迅速行动起来,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做好防抗台......

    从“人管人”到制度管人

    从“人管人”到制度管人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在水泥企业中的应用实践 文/谢才龙 剑阁川煤广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628317) 企业是一个出产品和服务的经济实体,工作流程性很强......

    关于防抗2010年第6号台风的紧急通知

    关于防抗2010年第6号台风的紧急通知 局校各科室、各基层学校: 今年第6号台风“狮子山”将于今天下半夜到2日上午在晋江和汕尾之间沿海登陆,可能正面袭击我市,对我市有严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