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技创新是陕西电力腾飞的翅膀(范文)
科技创新是陕西电力腾飞的翅膀
--第三届科技节陕西电力公司科技创新掠影(现在为1487个汉字,请删减到1100字)
陕西省电力公司高度重视职工创新工作,积极探索创新工作的新载体、新方法、新途径,陕西公司先后投入3900万元用于创新工作室的建设和公司各类创新活动,围绕技术进步、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优质服务积极开展技术研究、技术发明、技术革新、技术培训、流程再造,以领军人物创建劳模和职工创新工作室70个,获陕西省命名的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7个,劳模示范岗3个,获得国网公司命名劳模创新工作室示范岗3个,省公司命名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9个。
西安电力局南海劳模工作室是电缆专业的核心骨干团队,在2008年的全国电力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南海劳模工作室的成员们曾凭借扎实过硬的技术和刻苦钻研的精神一举夺得了电力电缆安装团体一等奖的优异成绩,2012年9月,南海工作室成员及青工参加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电缆专业生产技术人员岗位能力抽调测评,获得了团体第一的好成绩。
西安电网公司依托李锋涛工作室对各种电气元件进行了无数次的实验,终于研发出了TA极性测试仪,实现了单人免登高作业,极大地降低了安全风险,提升了工作效率,2012年以来,多项技术创新成果破解了实际工作难题,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并荣获陕西省、省电力公司,及西安供电局科技进步奖四十余项。
西安供电局环城东路供电营业厅深入推进质量管理及班组创新,班组QC小组成果连续三年囊括陕西省QC小组成果发表赛“优胜奖”、“最佳发表将”、“最佳成果奖”全部三项奖杯。
苏凤飞变电领航工作室针对现场巡视维护各项工作以IPAD平板电脑为载体,运用FileMaker数据库软件自行开发了变电站运维辅助录入系统,该系统录入设备巡视、维护、维护性检修作业信息。,实现了现场工作的无纸化办公。
闫士涛创新工作室组织完成了绝缘子吊点提升装置,通用型绝缘子卡具,双线无障碍电动飞车,无障碍通行滑车,机械液压组合丝杠,导地线异物清除机器人等六项工具的研制,获得国家发明型专利2项;实用新型发明专利4项。
宝鸡市供电局李晓娥职工创新工作室自主研发了PNS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等系统辅助工具,极大的提升了信息系统深化应用的深度和精度,通过TME创新管理法的具体实践创新活动,获得省级及以上科技成果8项,优秀管理成果3项。
国网渭南供电公司成立了以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专家陈琦为带头人,各个专业专家能手参加的陈琦技术工作站,不断提升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质量和水平,推动新体系整体形成,成为复合型人才辈出的摇篮。
铜川供电局炳勤创新工作室在十余年间创造出40多项技术革新成果,两项发明获得国家新型实用专利,保持了连续十五年的长周期安全运行记录。
国网安康供电公司带电更换绝缘子作业实现了更换工作不受塔形变换影响,工具连接安全可靠,人员劳动强度降低等优势,安全系数大大增加,该局在陕西省劳动模范禹康同志的带领下,创造了17项创新成果,其中5项获得国家专利,1项荣获国网公司职工创新成果三等奖,4项分别荣获陕西省电力公司职工创新成果一、二等将,2项分别荣获陕西省电力公司“四小成果”和QC成果一等奖,5项成果荣获省公司创新成果三等奖。
汉中电网滕晓创新工作室,2012年“汉中电网运行集中监控试点项目”获省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QC项目“降低调度自动化系统故障排查时间”获陕西省电力行业协会QC成果一等奖,并先后多次荣获西北网公司、省公司“自动化先进集体”、汉中局“安全生产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近几年陕西省电力公司系统获得国家专利327项,国家级成果7项,省部级成果67项,在专刊发表论文200篇,累计创造经济效益2.2亿元,培训各类技术人才1927人,创新创效取得显著成果,促进了创新企业发展,树立了良好企业形象。
第二篇:自主创新是企业腾飞的翅膀
自主创新是企业腾飞的翅膀
----江苏荣华纺织集团的调查
孙万青吴以军
荣华纺织集团原来是一爿加工手套、回丝棉的乡镇小厂,89年走上棉纺之路,20多年来经过自谋发展、不断扩张,现已成为全市工业50强企业。去年实现销售2.2亿元,纳税1365万元,是盐都区六个纳税超千万元企业之一。最近,笔者专门对荣华集团发展情况进行调查,深深感到自主创新是这个企业实现腾飞的翅膀。
一、技术创新是企业档次提升的灵魂。荣华集团的致胜法宝是:加大技改投入,改进设备工艺,构建技术平台。荣华集团的发展历程是不断实施技术创新的历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加快项目推进拓展规模。技术创新离不开项目推进,企业只有不断上项目上规模,技术创新才能落到实处。荣华集团建立初期有了一定积累,于93年及时购进4台气流纺设备组建纺纱车间,完成了从加工作坊到纺织企业的嬗变。95年又向大冈大龙集团租赁9台纺纱设备扩大生产规模。96年针对产品供不应求的形势,又购置9台套设备上马第二纺纱车间,棉纱生产量达到3200吨是93年的两倍。2000年继续购进12台套设备,建成第三纺纱车间和轧花车间。2001年后国家取消纺织品配额,集团针对汽流纺产品结构单一的现状,用两年时间全力兴建精纺生产线和自动化轧花厂。通过不断扩能增量,集团经营规模逐步放大,目前年产棉纱11000吨,间接出口5000万美元,成为全市重要的棉纱生产基地,企业被评为全市五星级企业。二是以改进设备工艺提高档次。没有金钢钻做不了瓷器活。荣华集团高标准定位工艺设备,始终追踪引进纺织前沿技术和高精设备,以此提升产品档
1次。2003年实施“精纺工程”,投入1.3亿元,引入国际一流的精梳工艺,进口了瑞士精梳机6台套、并条机6台,德国络筒车6台套,目前集团主要设备80%左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此基础上自主研发新技术新工艺16项。产品结构从单一化走向系列化,形成3大系列32个品种,既可以生产100支以上的高支纱、40-50支的中支纱,又可生产21支的低支纱,产品质量全部达到优等纱标准,大大增强了企业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三是以构建技术体系积蓄后劲。技术创新事关企业长远发展,荣华集团不惜代价较早成立了技术创新研究所,聘用专门人员,划出专门经费专职从事项目追踪、工艺改造和产品开发。每个车间设有工程师,负责在线产品的质量把关、技术参数及时监测和各种新问题新情况的直接反馈。2002年自主研发的竹节纱,由于生产成本大大降低,每吨售价高出5000元,当年企业销售就登上亿元台阶。长期以来,精纺纱下脚料短绒、落棉等未能很好利用,集团组织科技人员重点攻关,先后投入50万元专项经费,实现了精纺下脚料的循环利用。这项技术创新付诸生产流程后每年净增收300万元。近年来集团每年都有新品面世,开发针织纱等新产品15只,新品销售累计4亿元。
二、品牌创新是企业占领市场的名片。荣华集团的科学诀择是:实施品牌战略,打造自主名品,变制造为创造。创新创牌是荣华集团多年来的不懈追求,他们把品牌看成是企业名片,是抢占市场的入场券。一是不断追求新的目标。95年荣华集团生产的系列棉纱经有关方面检验全部达到优等级别。他们没有以此满足不断攀向新的目标,2001年主要产品获得省乡镇企业名优产品,集团被农业部授予“全面质量管理达标企业”。2003年开始创立自已的产品品牌“娇芳”牌棉纱,当年被市评为知名商标。一炮打响后,生产经营更加重视质量要求,“从鸡蛋里挑骨头”,2005年“娇芳”牌棉纱被评为省著名商
标,目前集团的目标是年内争取申报国家驰名商标;二是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创名牌关键是上质量,荣华集团从办厂之初就视产品质量为命根子。他们生产的汽流纺纱、精梳纱、竹节纱等长期受到客户青睐,具有良好市场信誉。现在他们坚持按照国际uster2001标准,对条干cv%、粗节、细节、棉结、强力、重力cv%等主要指标进一步严格要求,始终稳定在5%-25%的水平上。生产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科学设置了8大类30项内控指标,使每个生产环节都有严格的定量标准,使名品质量不断提高。良好的品牌使企业产品销售半径覆盖上海、浙江、安徽、苏南等30多个大中城市,产销率100%,资金回笼率100%。为了建立品牌信誉,集团在15个城市设立办事处,跟踪产品使用情况,搜集客户反馈信息,确保品质长胜不衷。三是不断加大申报力度。创新品牌需要自已努力,同时需要有关部门认可,有过硬的产品质量还要加大申报力度。集团十分重视做好申报工作,组织专门人员科学设计申报资料,多次邀请省内外专家来盐考察,听取他们的建议要求,主动与国家、省市有关部门加强联系,多次请市工商部门同志一起跑省跑部。目前他们正在组织申报国家驰名商标相关资料,力争使“娇芳”牌棉纱这块品牌打响全国。
三、机制创新是企业增强活力的根本。荣华集团的主要举措是:突出内部改革,改善管理模式,健全制度规范。荣华集团原是一家集体企业,2000年产权制度改革后,集团致力于机制创新,努力使内部管理运行适应产权转换的客观要求。一是创新用人机制。建立“竞争有序”的用人办法,科室人员、车间管理人员一律实行竞争上岗,大胆启用具有创新能力的年青职工。对有贡献的技术人才破格录用,几年来提拔18名科技人员和一线职工到中层干部岗位、集团副总岗位。收入报酬根据实际效益决定,直接与技术创新成果、工作成效和生产实绩挂钩,科技人员每月分别给予200-300元的特殊津贴。200
2年对自主研制竹节纱的5名同志均予以重用,其中有两名现已担任集团副总。三年来科室人员竞争落选到车间一线的有16人,生产工人中选拔为车间主任、科室负责人的有8名。二是创新工作机制。决策上做到科学快捷,董事长、总经理在工作方式创新上以身作则,认真做好决策前所有工作,决策要求及时快捷,不拖泥带水。每年技改项目的敲定落实都能干脆利索,雷厉风行。实施上做到精干高效,重大事项实行包干责任制,科室工作实行一人多岗制,管理人员仅占职工总数的8%。对工作拖拉、落实不力的人员予以惩处。从上到下形成强烈的时效观。三是创新管理机制。在全面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实用高效的管理办法。原来集团食堂管理比较混乱,职工很有反响,不少职工干脆回家吃饭。去年集团移植社会化管理方法,聘用上海正洁快餐公司经营,做出的饭菜价廉物美,不但节约了管理成本,而且赢得了职工满意。今年集团打算对一些特殊车间和单位的管理再聘用一批外地能人,用人家的好办法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
四、思路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荣华集团的战略重点是:坚持以人为本,倡扬企业精神,推行多元发展。“十一五”期间,荣华集团要实现销售超10亿、利税超亿元的目标,必须在战略思路上有新的突破和创新。坚持把人才战略放在首位。近三年集团每年都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人才交流市场招贤引智。先后聘用和引进纺织方面的高级工程师7人,工程师12人,高级技术和管理顾问3人。每年都选送10多名技术骨干到中国纺织大学、江苏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定期培训,掌握纺织前沿技术。每年选派百名技术工人到无锡一棉、二棉、国棉一厂等国内先进企业跟班学习半年。目前集团工程技术人员超过300人,占职工总数的30%以上。坚持用企业精神统领职工。集团内部全面倡扬“创新、创优、创业”三创精神,在鼓励科技人员创新的同时,积极引导广大职工学好技术、大胆革新,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集团在车间、科室设立了30个建议箱,鼓励职工献计献策,每年收到职工建议上百条。去年一名电工提出车间安装10KW风机存有浪费问题,集团采纳后改装成5KW风机,每天节电100度。一名机修工建议自制电磁离合器,每年节约近万元。象这样出自广大职工的小改小革已有50多项,集团颁发奖金10多万元。既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又增强了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坚持以多元经营增强实力。企业要加速步入发展快车道,必须在做大做强主导产品的同时,抢抓市场机遇推行多元化经营。荣华集团近年来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去年他们投资1500万元,收购了建湖县上冈轧花剥绒厂,使其成为收购加工轧花的新基地,每年可减少人力物力支出300万元,保证生产原料的充足供给。市区实施做大城市“双百战略”,盐都开发区向西延伸,集团看好房地产开发的良机,成立了月恒房地产公司。目前已在新区征地152亩,打算分三期开发。今年投入1.1亿元,开发房地产5万平米,预计年内可实现营业收入1亿元,利税2500万元。针对轧花、棉纺主营项目,集团打算延伸前后产业链,新上织布、服饰和油脂加工等项目,形成资源综合利用、循环利用,一业为主多元发展的格局。通过推行多元化战略,确保实现“十一五”目标,助推企业跃上新的发展台阶。
作者:孙万青、吴以军,孙万青系盐都区政协副主席、区委办主任
通联:中共盐城市盐都区委办公室
电话:8426099、***;邮编:224005
Email:WYJ5555@126.com
第三篇:科技创新为竹产业插上腾飞翅膀
科技创新为竹产业插上腾飞翅膀
更新时间:2010/09/11点击:146
科技创新为竹产业插上腾飞翅膀
——中国竹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报道
我国竹子生长地分布广泛,有3500多万农民直接从事竹产业。凡是生长竹子的山区,基本上都是贫困地区。如何让竹产业更快地发展起来,让农民更加富裕起来?“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竹产业当是第一良策。”国际竹藤组织董事会联合主席江泽慧教授对记者说。
我国现在竹产品年出口额已达15亿美元。近年来,有国家和省部级竹类研究成果50多项,在竹林培育及其综合利用方面申请的国家发明专利近200项,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对我国竹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江泽慧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在竹产业发展中再次得到验证。”国家林业局科技司司长魏殿生说。
科技创新让竹产业充满生机与活力
“我家的收入主要靠这78亩的竹林,省里推广的竹腔与竹蔸施肥技术使竹、笋明显增产,你看我的毛竹又粗又壮,我家每年可生产毛竹1500根、竹笋1吨,收入有3万多元。”江西省奉新县柳溪乡船坳村农民郭清洪深有体会地说。竹腔施肥技术比常规施肥提高工效10-40倍,而成本能降低4/5以上。郭清洪家的竹林每亩立竹量翻了一番多,每亩竹林的纯收入增加了近400元。像郭清洪这样,通过农技高效培育毛竹致富的林农在江西有近百万。江西省奉新县是全国竹地板加工的集中产区,竹地板加工量占全国的40%以上。以江西飞宇竹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西松涛竹业有限公司等6家亿元规模企业率先开始了以技术创新为主导的“二次创业”。
“守着全国最好的竹林,如果仅满足做低水平、低科技含量、低利润空间的一般竹产品,这等于是浪费了好资源。”飞宇竹业集团总裁余红梅对记者说。余红梅表示,公司一直专注于环保竹制品的研发和生产。特别是近5年,公司累积投入300余万元资金用于加大自主研发和科技创新力度,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科技创新使传统的竹产品“变身”升级,也为行业带来了销售增加、利润增长的大好机遇。今年上半年,奉新竹加工产业的主营业务、工业增加值、利税总额同比分别增长了73%、68%、74%。
让科技创新发挥更大的作用
江泽慧说,在我国竹业发展进程中,竹种优势发挥不充分。我国毛竹的开发利用水平高,而我国丰富的中小径竹、丛生竹种发展滞后,优势远未发挥出来。林地生产力不高。全国丰产竹林只占竹林总面积的25%左右,集约经营的竹林面积不大,产业化程度较低,低产、低质、低效竹林面积仍不少;大部分竹业加工企业生产规模小,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竹加工企业数只占竹业加工企业总数的8%左右;产品档次低、初级产品多,具有明显优势的拳头产品和名牌产品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
如何让科技创新在竹产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全局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我国从竹林培育到加工利用,形成了一整套促进产业发展的技术体系,并且在发展中不断创新。专家指出,我们要对科研成果进一步整合组装配套,广泛推广应用,要从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保护环境出发,形成竹材综合利用的高新技术产业链,集竹产品研发、加工、贸易于一体的工业循环经济,以提高竹资源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降低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实现资源消耗减量、循环产出增量目标。
第四篇:科技 兵团腾飞的翅膀
科技兵团腾飞的翅膀
追溯兵团屯垦戍边的历史,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部兵团的科技发展史。新疆独特的生态环境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兵团独具特色的组织形式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推广创造了有利条件。兵团人把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兵团精神融入科学探索的伟大实践中,相信科技、重视科技、依靠科技、应用科技,在祖国西北边陲默默耕耘,在亘古荒原上开辟了片片绿洲,创造了无数人间奇迹,科技为兵团事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兵团科技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个时期。1950-1959年为初创时期,引进应用新技术、新装备、新品种,开展了群众性的科技活动。1953年,在原苏联专家技术指导下,在玛纳斯河流域垦区种植两万多亩棉花获得成功,改写了北疆不能种植棉花的历史;1960-1966年为发展时期,建立起较为完备的科研体系,广泛开展多学科科研活动。1960年,兵团党委批准成立兵团科学技术委员会,兵团副政委张仲瀚兼科委主任,下设办公室。随后各农业师相继成立科委。到1963年,全兵团有农业研究所14个,农业试验场(站)26个;1967-1981年为受挫时期,科研机构瘫痪、科研人员被大批下放,— 1 —
但在逆境中科研活动仍未全部终止,身处生产第一线的科技人员坚持科研,选育出40多个农作物新品种;1982-2005年为恢复期,科研和科技管理机构恢复后得到充实和提高,科技兴农、科教兴国战略引导兵团科研工作。兵团党委、兵团于1991年10月作出《关于科技振兴兵团的决定》。1996年,国家科委同意兵团科委实行计划单列体制;2006年至今为加速发展时期,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全社会高度重视科技工作,兵团科技基础条件不断改善,创新环境越来越好,创新能力明显提高,科技进步和创新对兵团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显著增强。2013年兵团党委、兵团召开科技创新大会,出台《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兵团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对全面深化兵团科技体制改革作出部署,为加快创新型兵团建设指明了方向。
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部队屯垦之初,官兵中文盲、半文盲较多,仅有少数医卫、财会、汽修、建筑等专业技术人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兵师团三级党委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改善科技人员待遇,经过30多年的引进和培养,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2万多人,从事科技活动人员9830多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享受国务
院特贴专家300多人,博士400多人;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团队20个;18家国有独立科研机构从事科技活动人员919人;刘守仁、陈学庚等18位优秀专家荣获“兵团科技进步突出贡献奖”,39位青年专家荣获 “兵团青年科技奖”,中国农科院李少昆、浙江大学包永忠、西安科技大学文虎等3位优秀援疆专家荣获“兵团科技合作奖”。
科技投入持续稳定增长。兵团科技三项费支出始于1960年,1991年以前没有统一规定,视当年课题任务而定。从1991年起以50万元为基数,每年递增15%。根据科技发展的需求,相继新增了博士资金、科技支疆、企业技术创新等科技专项。2013年,兵团党委、兵团明确本级财政科技投入每年增长幅度20%以上,科技投入持续稳定增长,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保障。2013年全兵团科技研发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23%,其中兵团本级财务科技投入跨上一亿元台阶,争取国家科技资金支持2.2亿多元。
区域创新体系日益健全。兵团现有国有独立科研机构18个,综合性大学2所,初步形成兵团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各类重点实验室14个,其中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4个;企业技术中心40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4家,其中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农业科技园区13个,其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3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9家,国家及兵团创新型试点企业48家;2013年石河子高新区升格
方案通过国务院批复,实现了兵团建设国家级高新区“零”的突破。
支撑引领作用明显增强。兵团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科技创新取得丰硕成果,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1978年以来,兵团共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2项,其中一等奖4项;获兵团科技进步奖1370项;1985年以来获国家授权专利3531件,其中发明专利489件,“十一五”以来专利授权量达到兵团成立以来获得专利的60%;培育农作物新品种467个,良种覆盖率达到96%以上。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选育及繁育体系、地膜覆盖栽培、膜下滴灌技术及节水新装备新产品、棉花精量铺膜播种机、大型自动化采棉机国产化研制等一大批重大农业科技成果,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为兵团农业现代化水平居于全国前列提供了有力支撑。碳化硅晶体新材料研发,建立了国内第一条碳化硅晶片中试生产线;利用国产原料开发出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特高压电极箔及关键生产设备,打破了660伏以上电极箔被国外垄断的局面;电石法聚氯乙烯清洁生产技术研发,取得的核心成果成为全国行业清洁生产推荐技术;大型热电机组国产化烟气脱硫技术开发,打破了我国大型燃煤电站脱硫核心技术依赖进口局面;高瓦斯大倾角煤层开采自燃火灾防治技术研究,研究成果推广到全国15个主要产煤省的上百家煤矿企业。2013年,科技进步对兵团经济发展的— 4 —
贡献率达54.77%。
科技开放合作扎实推进。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科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科协、国家自然基金委等部门从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进一步加大了对兵团的倾斜支持,科技部“科技援疆专项”投入5600万元,支持兵团红枣、肉羊产业发展以及“天山北坡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编制实施《兵团科技援疆规划(2011-2020年)》,兵团科技援疆专项累计投入1.1亿元,组织实施科技援疆项目203项;对口支援兵团10省市及中科院投入科技援疆经费8400多万元,在共建研发平台、联合培养人才、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与30多个国家开展了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科技开放合作给兵团科技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已成为兵团发展新的活力源泉。
科学技术普及成效显著。从1983年起,兵团科普工作把面向农牧区、面向基层、面向生产作为重点,大力开展科普宣传、科技服务、科技培训等活动。“十一五”以来,兵团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人均科普经费和推进《纲要》经费分别增加到1元,位居全国前列。以“科技活动周”、“科普日”、“科技之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重点科普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科普工作,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和普及科学技术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时期新阶段,兵团科技工作将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兵团党委六届十二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重点,紧紧围绕“两个率先、两个力争”目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解决制约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科技在促增长、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中的支撑引领作用,为打造兵团经济升级版、加快建设创新型兵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五篇:“服务”是我们腾飞的翅膀
“服务”是我们腾飞的翅膀
在**银行营业部活跃着一群朝气蓬勃、积极进取的**行人,他们坚持以“客户为本”的服务理念,以“打造**地区银行标杆”为目标,他们知道优质的服务是提升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关注细节,用心服务,最终实现以服务促进业务发展和占领业务竞争制高点。
每天上午走进营业大厅的第一位客户,总经理***总会率领服务团队列队迎接。客户在休息区品尝到的不仅仅是咖啡,而是一份惬意和真情。宽敞崭新的大厅里舒适的坐椅、老花眼镜、签字笔、糖果盘、报刊架让客户随处感受到家的温馨。大堂经理热情的问候、细致的引导、取号、交流更让人充分感受到服务的专业。
主办会计***,在营业部整整工作了16年,是我们团队里坚守时间最长的一名员工,我们总喜欢称她为“老**,如果说***行坚守的是对“三农”的社会责任,那么她坚守的则是在***第一线为广大客户提供最优质服务的信念。本着“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的工作理念,她凭着热情真诚的服务态度,坚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精神,以饱满的热情、甜美的微笑、精湛的业务迎接每一位客户,谱写了一首“爱岗敬业,优质服务”的动人之歌。记得有一次,已是下午6点多,我们已经关门轧帐了,一位被ATM机吞卡的客户满头大汗的在门外发脾气,报怨ATM机莫名其妙的吞了他的卡。老张面带微笑,引导他从侧门进入大厅,把他请到一边坐下,倒了一杯凉水,递给他一张面纸,他的表情好像川剧表演里的变脸一般,从怒气冲天到惊讶万分,又从惊讶万分变成了心平气和,在老张专业的解答以及真诚的交流之后,他说:“实在是抱歉!其
实主要是我太着急了,你的服务太周到了,还耽误了你下班,我真是不知道要说什么了!”随后,在验证了他的证件并履行相关手续后退还了被吞的银行卡,最终客户满意地离开了营业大厅。老张说,只要工作中多一些微笑、多一些耐心、多一些关爱、多一些歉意,设身处地的为客户着想,就可以温暖客户的心,什么矛盾都能化解。
在我部业务得到迅猛发展的同时,始终把参与社会公益、履行社会责任作为展现自身的重要方面。我们先后组织向汶川、玉树灾区捐款、向贫困职工家庭捐款、向道德模范捐款、向患有白血病困难市民捐款,定点资助帮扶失学儿童,开展向市民百姓介绍金融知识等形式各样的公益宣传和社区义工服务,展示了良好的社会形象,被表彰为“优质服务窗口”。
今年总行在全行范围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我部充分认识到“*******”创建是我行更新观念、适应转型、提振士气、提升形象、促进发展的必然要求,多次组织开展责任意识、敬业意识、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教育,总经理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将对照“******”创建标准,不断深化标杆网点建设,切实加大市场营销力度、着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社会美誉度,为***行加快转型升级、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