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考政治专题复习哲学生活基础知识和典型例题(10)(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3 06:20: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0届高考政治专题复习哲学生活基础知识和典型例题(10)》,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0届高考政治专题复习哲学生活基础知识和典型例题(10)》。

第一篇:2010届高考政治专题复习哲学生活基础知识和典型例题(10)

2010年哲学生活基础知识和典型题 哲学生活典型主观题

1.材料1:消费购物袋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由于使用数量巨大及回收处理不到位等原因,其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程度十分惊人。为此,国务院颁布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按照该通知的精神,2008年6月1日开始,我国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并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材料2:2008年6月6日,在“限塑令”实施5天后,某市记者发现大型商场落实得比较好,但小型市场,如菜市场,大多数摊店还提供免费超薄塑料袋,有红、蓝、绿、白四种。其中,一位水果摊贩向记者诉苦说:“很多顾客买东西时,几毛钱都要争半天,如果塑料袋再收钱,要影响生意;其次,像樱桃等,只能用袋子装,而顾客自带袋子的比较少,我们不给袋子怎么办?”

运用《生活与哲学》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1,从矛盾力量不平衡的角度,阐述国务院颁布《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的哲学依据。(6分)

(2)根据材料2,阐述面对“限塑令”带来的不便应该如何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11分)

2.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黎明前的黑暗

一年轻人执着地追求自己心中的目标,但许多人都不理解他,因为他一直拿不出令人信服的东西来证明自己。可是他却不以为然。人们惊诧于他那天真般的决定,他却说;“黎明前的黑暗,在充满信念的人眼中,与白昼何异!” 没有人知道他眼前的黑暗是否真的会变为白昼,但是,有一点却是人们无法否认的——他的眼中其实早已没有了黑暗。一个人,已经看到了“光明”,此时,再来讨论他眼前的黑暗,反而成为某种“无稽之谈”。

(1)材料主要体现了该年轻人怎样的哲学思维方法,并加以说明。(5分)

(2)用所学哲学知识,联系材料,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谈谈如何对待挫折与失败。(12分)

3.面对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某企业迎难而上、积极应对,化“危”为“机”,实现了新的发展。该企业把自己的成功秘笈概括为四条:一是解放思想,鼓足干劲,发挥人的创造能力;二是以敏锐眼光抓住政策带来的契机,把机遇变成实实在在的商机;三是凭借拥有的过硬的自主研发能力,大力发展自主品牌;四是调整产品结构,推进企业生产转型升级。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回答:

(1)化“危”为“机”蕴涵着唯物辩证法的哪些观点?(6分)(2)该企业是如何化“危”为“机”,实现新的发展的?(11分)

4.材料: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是实实在在的问题,国家提倡大学生实行自主创业,然后在创业中出现"100人创业,95人死掉或受伤,只少数人可以摇摇晃晃地走过去”是大学生创业的真实写照。正是由于成功率不高,大学生创业广受争议。对大学生而言,自主创业的进取精神令人钦佩,即使失败,这段经历也是人生的宝贵财富。大学生在创业时,要有足够的“杭击打”能力,要做好承受失败和挫折的准备;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中,忽略了书本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好高鹜远,眼高手低.或者一味地抛弃过去人们创业中的经验,盲目求新、求异。或者一味地信赖于人们过去的经验走不出传统的圈子。因而出现创业不创新,创业难成功的局面。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回答(1)运用唯物辨证法的发展观分析,大学生创业为什么容易遭遇失败和挫折?(8分)(2)请从创新观的角度出发,提出大学生创业成功需要注意的问题。(9分)5.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有这么一个县:2007年,它的GDP达到21.9亿元,比2000年翻了近一番;财政收入达到2.4亿多元,比2004年增长4倍。这个县不仅是全省商品粮、优质肉猪和肉牛基地县,而且还被评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

材料2:据有关媒体最近透露,该县的发展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一是牺牲了资源,无证采矿达到触目惊心的程度,资源也遭到毁灭性破坏;二是牺牲了环境,就是“山挖空了,地挖陷了,水挖断了。”过去喝山泉水,现在出现人畜饮水困难;三是牺牲了社会和谐,个体老板、干部与农民收入的比例是100:10:1,群众不满;四是牺牲了公共事业,教育的投入不足让许多到城里上学的农村小孩,只能校外租房;五是牺牲了治安稳定,信访案件与刑事案件攀升,结案率却不足30%。

材料3:发展不仅是经济问题,发展应该也有好坏和真假之分,区分标准就是科学发展观。只有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才是真正值得赞美的发展。让百姓得到实惠、让百姓满意,是发展的根本。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回答:

(1)结合材料

1、材料2,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哲理分析该县发展的局限性(10分)。(2)结合材料3,运用有关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论述发展如何以人为本?(7分)。6.阅读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30年巨变不是结束,改革开放大潮又起

一个国家的发展,只有从世界和时代的坐标上去认识,才能准确把握。1978年,法国戴高乐机场一小时起落60架飞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一小时起落2架。2008年,北京首都机场一小时可起降飞机超过124架,中国实现了发达国家上百年才完成的同样程度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转型。

一个社会的变革,只有源于人民群众的共同呼声,才有生机活力。人民群众迸发出排山倒海的创造伟力,真切地感受到了自己的幸福,看到了民族的希望。

我们也要看到,改革开放不可能一帆风顺。但是,我们不能因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而否定改革开放。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改革开放的“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问题:上述材料蕴涵什么哲学道理?

7.材料1:2008年9月15日,美国华尔街再次爆出令人吃惊的消息: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因为收购谈判“流产”而面临破产,次贷危机一发不可收拾,致使华尔街主要金融机构或者倒闭,或者被接管,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金融危机迅速向世界各地蔓延。实际上,2005年后,美国的个人储蓄是负增长,但经济发展还很快,个人生活也大为改善,靠的是借债。截至目前为止,美国市场上的抵押贷款总额已达到12万亿美元。美国人的人生哲学:“花明天的钱,享受举债消费的生活方式”。以过度消费来刺激市场,造成虚假繁荣,一旦潜伏在虚假繁荣中的各种泡沫破灭,立刻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许多经济学家经过仔细分析指出:美国这次金融危机不是偶然的,是制度缺陷造成的,是违反客观规律的必然结果 材料2:从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影响力来看,中国A股市场无疑成为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最大牺牲品。自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后,A股市场短期跌幅巨大,达到70%。但美次贷危机的爆发对于新兴A股市场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这场全球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中我们清醒认识到:要实现中国资本市场跨越式发展,就应该抓住机遇、兴利除弊,以创新思维,建立一整套适合中国国情及切实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的政策制度。根据上述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回答:(1)结合材料1说明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以及如何从根本上有效解决金融危机问题。(11分)

(2)结合材料2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分析说明中国如何科学认识这场危机给A股市场带来的影响。(6分)

8.材料一广东按地理位置可划分为四个区域,分别为珠三角、东翼、西翼和粤北山区。据统计,2007年东翼、西翼和粤北山区的CDP只相当于珠三角的轧4%、9.3%和8.3%。珠三角地区人均GDP超过7 000美元,而东西两翼不足1800美元,粤北山区五市仅约1 600美元。一方面,繁荣的珠三角地区出现了土地、资源、人口、环境四个方面的“难以为继”,而另一方面,东翼、西翼及粤北山区面临工业化进程缓慢和大量剩余劳动力找不到出路的困境。材料二广东省委、省政府在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时,从广东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结合当前国际以及珠三角地区产业加快转移升级的趋势,创造性地提出了“双转移”发展战略,即珠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产业需要升级扩张的企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劳动力一方面向当地二、三产业转移,另一方面一些较高素质的劳动力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

材料三珠三角地区各市负责人普遍表示,通过产业和劳动力的“双转移”,珠三角地区才能把部分低附加值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腾出更大空间承接国内外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高附加值产业,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同时降低外来人口数量,缓解未来面临的人口和社会管理压力。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双转移”发展战略的提出所体现的哲学道理。9.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小张是一名高三学生。最近他感到很烦闷:上月的模拟试成绩退步了,自感压力很大,甚至对高考、人生前途感到迷茫;另外,在即将毕业各奔前程之前,小张很珍惜与女同学小李的友情,甚至想把它进一步发展为爱情,以给人生中的中学生阶段留下美好的回忆。问题:请你运用唯物辩证法矛盾观结合小张的思想实际和他谈谈心,给予他正确的引导。10.(材料1: 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宣布破产,次货危机一发不可收拾,金融危机迅速向世界各地蔓延。实际上,2005年后,美国的个人储蓄是负增长.美国人的人生哲学:“花明天的钱,享受举债消费的生活方式”.以过度消费来刺激市场,造成虚假繁荣.经济学家指出:“美国这次金融危机不是偶然的,是制度缺陷等因素造成的,是违反客观规律的必然结果。”

材料2:当前的次货危机对于中国的冲击不容低估,因此深刻把握次货危机演进的逻辑,客观把握中国经济在危机中面临的挑战与机会,避免陷入过度的冒进或者过度的悲观。中国需要在危机中拿出自己的眼光,走中国自身的发展道路. 在这个务实的逻辑的指导下,中国的决策者迅速启动了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政策举措,迅速公布了4万亿的刺激经济的措施,政策重点开始转向“保增长”.对于一个正处于崛起阶段的中国经济来说,尽管前面还会遇到不少的困难,但更大程度上还显现出不少新的机会,我们相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步伐是任何困难也阻挡不了的。根据上述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回答:

(1)结合材料1,运用辩证唯物论的道理分析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6分)

(2)结合材料1和材料2,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分析说明中国如何科学认识和处理这场危机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11分)

11.材料:2009年中央工作会议会议提出,2010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特别是要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更加注重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增强经济增长活力和动力,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请运用所学的辩证法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解读材料三。(8分)

12.货币政策是国家通过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求以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的方针和策略的总称。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近二十年来,我国的货币政策进行过多次调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国民经济运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从1993年至1996年间,政府实行了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为了防范中国经济m现衰退,政府把“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2003年以来,政府开始适当紧缩银根,货币政策在“稳健”和“适度从紧”之间寻找平衡;2007年中央经济T作会议面对中国经济存在的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等问题,将货币政策南“稳健”改为“从紧”。2008年10月8日晚,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10月9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O.27个百分点;从10月15日起,下凋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O.5个百分点。多数专家认为,继2008年9月15日之后央行再度宣布下调“二率”,意味着货币政策在实际操作上已告别从紧,转向松动,政策重点开始转向“保增长”。结合材料说明我国运用和调整货币政策的哲学依据。

13.:材料一:2008年,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金融海啸摧毁“华尔街神话”,世界经济也随之陷入二战以来最深的衰退。在国内外形势急剧变化时,中国经济没有逃脱。从指标看,上半年乐观,下半年紧张。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00670亿元,比上年增长9.0%。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10.6%,二季度增长10.1%,三季度增长9.0%,四季度增长6.8%。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对2008年经济的总体评价是:增长较快、价格回稳、结构优化、民生改善。温家宝总理指出,2008年,特别在下半年,我们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的方向、重点、力度和节奏,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适时对宏观经济政策做出重大调整。实践证明,中央采取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是及时的、正确的、有效的,使我们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赢得了时间,争取了主动,稳定了局势。

试用哲学知识分析我国2008年的经济运行状况。(121)(12分)

14.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之初,全国轰轰烈烈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华西村根据中央文件“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的精神,搞起了“集体承包”,把全村500亩良田承包给30名种田能手,将富余劳动力转移到乡镇企业去。党的十五大以后,苏南乡镇企业改革进入新阶段,有关部门明确提出要“抓大放小”。华西村则提出“抓大扶小”、“抓小放大”的改革思路,对关系华西经济命脉的大企业抓住不放,将效益较差的小企业转给个人经营,对发展有前途的小企业予以资金扶持,大的工程建设项目果断地“放”给大家参与投资,使大中小各类企业都焕发新活力。

材料二: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几十年来坚持“有福民先享,有难官先当”,追求“人民利益的最大值,自己享受的最小值”。在他的带领下,华西村成为拥有集体资产30多亿元、人均资产超百万元的“中国首富村”。但吴仁宝认为:“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近年来,华西村先后出资近千万元帮助中西部20多个省市区培训县、镇、村干部l万多人,辟了一条民间智力扶贫的新路子。

(1)联系材料一,从辩证法的角度概括华西村成功的经验。

(2)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角度,分析材料二蕴含的哲学道理。

15.(18分)2009年12月5日至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胡锦涛、温家宝作重要讲话。会议提出,2010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特别是要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更加注重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增强经济增长活力和动力,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结合上述材料,从哲学的角度谈谈怎样才能努力实现2010年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参考答案 1.(1)①国务院颁布《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的哲学依据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2分)

②矛盾主次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事物的性质主要又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塑料购物袋的使用对社会的影响有利有弊,利的方面,是购物袋便利了消费者,弊的方面是购物袋过量使用和回收处理不到位而造成环境污染。利弊构成矛盾的主次两个方面,其中弊大于利,购物袋过量使用造成的环境危害已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着事物的性质。(4分)

(2)①自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正确的价值选择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限塑令”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规律,有利于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我们要支持。(4分)②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正确的价值选择要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当个人利益同人民群众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利益立场上进行选择,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限塑令”可能会给我们生活带来不便,但有利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我们应自觉遵守。(4分)③正确的价值选择既要对事物的规律做出正确的判断,又要进一步对事物规律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做到尊重客观规律与满足人的需要的统一。“限塑令”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正确的价值选择。(3分)

评分建议:如从价值观的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可酬情给分,但一个知识点最多不超过3分。2.(1)该年轻人坚持了矛盾分析法。(2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自身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这要求我们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认识对立。在该年轻人的心中,因为有了坚定的信念,能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寻找光明的过程中,早已肯定了自己。(3分)

(2)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向相反方向转化,看问题要一分为二(2分)。失败孕育着成功,我们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最终获得成功,而不是遇到失败或挫折就垂头丧气,从此一蹶不振。(2分)

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坚定理想信念。(2分)人生路上,挫折与失败是难免的,面对挫折与失败,我们要坚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信念,坚定地走下去,走出一条成功的人生之路。(2分)

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既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又要准备走曲折之路(2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生的逆境,黑暗中是暂时的,只要我们充满信念,讲究方法,最终会获得成功,决就业问题。(2分)3.⑴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分)②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坚信前途是光明的;(2分)③以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对待周围的世界。(2分)⑵①坚持从实际出发,发挥主观能动性。该企业面对危机,鼓足干劲,积极应对危机,实现企业新的发展。(3分)②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该企业抓住政策带来的契机,把机遇变商机,实现企业新的发展。(3分)③解放思想,树立创新意识。该企业大胆创新,提高研发能力,促进企业新的发展。(3分)④搞好局部,推动整体的发展,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该企业通过优化结构,推进生产转型升级实现企业新的发展。(2分)4.(l)①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但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大学生虽有较高的理论知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满腔的热情,然而存在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对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估计不足等弱点和缺陷。社会对大学生创业意义认识不足,支持不够,导致大学生在创业中对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认识不足而失败。(4分)

②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一些大学生好高鹜远,眼高手低,忽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忽视量的积累,导致创业失利。(4分)

(2)①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既要尊重书本知识,但同时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不能完全相信书本知识和否定传统的经验,盲目求新、求异。(4分)②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要能夹波过去人们创业中的传统思维,根据实际情况的交化,寻找新的思路,开发新的境界。

5.(1)材料

1、材料2反映该县片面追求GDP增长所带来的负面后果。其局限性在于: ①无视自然界的客观性,没有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该县为了片面追求GDP的增长,过度开发、过滥开发自然资源,造成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恶化。(3分)②割裂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关系。我们在发展经济同时,应该尊重经济发展的规律与自然运动发展的规律性,做到经济与自然、社会等协调发展。(3分)

③意识对人们改造世界具有反作用,正确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应该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和方针政策,对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具有科学的指导作用。(2分)

④违背了办事情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有历史的统一的要求。该县的发展策略应该与其全省商品粮、优质肉猪和肉牛基地县等优势相结合,都能科学发展。(2分)

(2)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1分):①坚持群众路线,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3分)。

②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群众观点,一切为了群众。要做到科学发展,要让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要让发展真正体现人民的利益,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3分)。

6.①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中国的发展,受到国际社会的影响;中国的发展,也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3分)

②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实现了发达国家上百年才完成的同样程度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转型,30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更快地发展。(3分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30年的改革开放,源于人民群众的共同呼声,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有生机活力,才能取得巨大成就。(3分)

④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新事物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改革开放不可能一帆风顺。(3分)

⑤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对于3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既要看到取得的成就,也要看到出现的新问题,更要看到成就是巨大的和主要的,掀起新的改革开放大潮。(3分)(若考生从其他方面作答,言之有理,可同等给分。)7.(1)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做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这场由次贷问题引发的金融危机其原因之一就在于美国人贷款购房没有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花明天的钱,享受高举债消费的生活方式”不符合美国家庭收入的实际,不符合生活需要的实际。(2分)

②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这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不能违背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如果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这场由次贷问题引发的金融危机其原因之二就在于美国的资本市场、金融市场、信贷产业的发展严重违背客观经济规律,正如许多经济学家所指出的“美国这次金融危机不是偶然的,是违反客观规律的必然结果”。(3分)

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这要求我们做事情要重视量的积累,坚持适度的原则,这场由次贷问题引发的金融危机其原因之三就在于美国以过度消费尤其是贷款买房来刺激市场,造成虚假繁荣,带来泡沫经济。(3分)④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其决定作用这要求我们着重把握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正如材料二所说要从根本上有效解决金融危机问题关键是终结美元霸权、重建世界经济秩序,去开创一个新的国际金融体系结构,将更好地服务于国际贸易,这就是我们解决金融危机问题要把握的主要矛盾。(3分)

(2)①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即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对这场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中国认为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体现了用一分为二观点科学看待这场危机所带来的影响。(3分)

②辩证的否定观原理告诉我们,对待任何事物既不能简单肯定一切,也不能简单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即扬弃,这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对这场金融危机中国科学认识到要以创新思维建立自己的资本市场(3分)③矛盾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场金融危机使中国科学认识到要具体分析自己的国情,建立适合自己国情的政策制度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3分)(评分说明:第二问只要答出其中的2点就可给6分。)

8.(1)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

根据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珠三角地区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各自面临的困难,结合当前国际以及珠三角地区产业加快转移升级的趋势,提出“双转移”发展战略,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5分)(2)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通过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创造性地提出了“双转移”发展战略,从而促进广东经济发展。(4分)(3)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正确处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从广东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充分发挥珠三角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各自的优势,以实现广东的整体发展。(4分)(4)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双转移”发展战略是统筹考虑了珠三角地区、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等不同地区的特点而提出的。(4分)(从其他角度回答也可酌情给分)9.(1)矛盾具有普遍性,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因此,无论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敢于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小张同学要正视面临的各种矛盾、问题,分析考试退步的原因,权衡中学阶段的爱情的得与失,然后作出正确的选择和对策,才能在人生的海洋中扬帆远航,才能历经风雨,又见彩虹。(5分)

(2)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只要小张找出成绩退步的原因,加以改进,再加上刻苦努力学习,成绩是会进步的,因此不要灰心。(4分)。

(3)矛盾具有特殊性,同一事物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人生中有许多不同的阶段,中学生阶段应是增长知识,培养健全人格,树立正确的“三观”的阶段。因此小张还是保持与小李的纯真的友情为好,不要过早涉足爱情。(4分)

(4)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要善于集中精力抓住主要矛盾,抓住重点,又要学会统筹兼顾,不能忽视次要矛盾。小张应认识到中学阶段最主要任务还是学习,应把精力主要放在学习上,准备高考上,但也要处理好与小李的感情问题,不要影响学习,要以良好的情感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4分)

10.(1)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做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这次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就在于美国人举债贷款消费的消费观,没有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不符合美国家庭收入的实际。(3分)

②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如果违背规律就会受到惩罚。这次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二就在于美国资本金融市场发展严重违背客观经济规律,正如经济学家所指出的“美国这次金融危机不是偶然的,是违反客观规律的必然结果”。(3分)

(2)①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多样的。因此,在认识和处理美国次货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时,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3分)

②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对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的影响,认为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体现了用全面观点进行科学分析。(2分)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国在面对国际金融局势的变化,注意把握自己的特殊国情,及时调整了货币政策,尽量减少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2分)

④事物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所以我们要坚持重点论,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我国经济政策重点开始转向“保增长”,以此为重点,我国根据情况的变化调整了货币政策。(2分)

⑤发展具有普遍性,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尽管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带来较大的冲击,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国家的正确决策下,全国一心,必定能克服困难,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分)

11.①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通过结构调整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2分)

②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着力在保增长上下功夫,加快发展方式转变。(2分)

③善于抓主要矛盾。做好明年经济工作,重点要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真正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一起来,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2分)

④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要把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作为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坚定不移加以推进。(2分)

12.①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同时发挥正确意识的能动作用。我国从适度从紧到宽松,到寻找“稳健”和“适度从紧”间的平衡,再到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整,现在又意味着货币政策在实际操作上已告别从紧,转向松动,都是从当时国民经济运行的具体实际出发的。同时,货币政策的运用和调整也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②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既要尊重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国民经济的运行有其固有的规律,人们不能随意调整货币政策,要在尊重和利用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③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从稳健的货币政策到从紧的货币政策,到告别从紧,转向松动是由客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决定的。

④实践具有历史性特征,受历史条件的制约.货币政策变迁,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⑤矛盾具有特殊性,同一事物在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不同历史阶段面临的经济形势也就不同,那么所采取的政策也应该因此发生改变

13.①要全面地、一分为二地看问题。08年由于国内外形势的急剧变化,我国经济有其受拖累的一面,也有主动和稳定的一面。

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国经济的调整和运行状况明显好于各国,有希望最先走向复苏;但受国际环境和国内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尚需时日。

③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国家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适时对宏观经济政策做出重大调整,是争取主动,稳定局势的有效措施。

④解决问题要抓住重点和关键。面对经济下滑,适时抓住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调整,说明我国的调控是及时、正确、有效的。(每条中原理或方法论2分,说明2分,小计4分,讲清三条即可。如用一切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等其他哲学知识来说明,只要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14、(1)①发扬创新精神,善于创造性思维。在全国普遍分田到户的情况下搞集体承包、提出“抓小放大”等改革患路体现了这一点。(2分)②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迅趣德搏事。在发展集体经济的过程由不盲目跟风、始终尊重并自觉利用经济规律体现了这一点(2分)③对具体问颍群行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类型企业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对策等做法体现了这一点。(2分)④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地统一起来。坚持把中央文件精神、有关部门指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找到适合自己村情的发展道路体现了这一点(2分)

(2)①坚持“有福民先享,有难官先当”,追求“人民利益的最大值,自己享受的最小值”,体现了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要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反对享乐主义的人生价值观;也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利益高于一切。(5分)②认为“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积极开展民间智力扶贫,先富带动后富,体现了要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也体现了要树立崇高理想,把个人的前途和国家的前途、人民的命运结合起来。(5分)

15.1)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努力实现2010年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通过结构调整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3)坚持发展的观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着力在保增长上下功夫,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4)善于抓主要矛盾。做好明年经济工作,重点要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真正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一起来,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5)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要把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作为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坚定不移加以推进。

第二篇:2018年高考政治总复习生活与哲学模块整合!

生活与哲学模块整合

一、选择题

1.(2017·玉林模拟)2016年3月,奔驰发布一张海报,祝贺宝马成立100周年。奔驰表示:感谢宝马100年来的竞争,没有你的那30年好孤单。祝贺竞争对手,彰显了奔驰的胸怀和气度,而同时又含蓄有力地表明自己比对手还要历史悠久的真相。从奔驰海报我们可以感知()A.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 B.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 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映像,具有自觉选择性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关键

解析:材料不涉及新事物与旧事物,A与材料不符;材料未涉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B不选;奔驰广告含蓄有力地表明自己比对手还要历史悠久的真相,反映了意识反映客观存在,且具有自觉选择性,C符合题意;D错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答案:C 2.古人认为蜾蠃不产子,喂养螟蛉为子。因此,人们以“螟蛉”比喻义子。后来人们发现,蜾蠃把螟蛉衔回窝中,用自己尾上的毒针把螟蛉刺个半死,然后在其身上产卵。原来螟蛉并非义子,而是被用作蜾蠃后代的食物。人们对蜾蠃的认识表明()①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不具有终极真理的性质 ②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受制于主客观条件 ③只有在实践中获取的认识才具有真理性 ④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的上升过程 A.①②

C.①③

B.③④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认识的过程。古人的认识是一种错误的认识,①与题意不符;人们通过间接途径获得的认识也可以具有真理性,排除③;通过人们对蜾蠃的错误认识,可见人们的认识会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故②正确;材料体现了认识的发展过程,可见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故④正确。故选D。答案:D 3.百年前,爱因斯坦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科学家发现引力波存在的间接证据。2016年2月11日,美国科学家宣布第一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这为人类揭开宇宙的奥秘打开了全新窗口。人们对引力波的探索过程表明()A.获得真理需要经过由认识到实践多次反复的过程 B.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使追求真理性认识是永不现实的过程 C.认识是一个不断通过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上升过程 D.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和意识的选择性和创造性的特点

解析:人类从预言引力波的存在到最终探测到引力波正是人们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体现,同时也说明了世界是可以被正确认识的,即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D正确。材料没有提人类经过不断克服谬误或反复实践才探测到引力波,A、C错误。获得真理虽然确实受到主客观 1 条件的限制,但并不意味着不能获得真理,B错误。答案:D 4.(2017·邯郸模拟)2016年1月2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对外发布:由中国国家天文台和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北京大学组成的研究团队发现,在距离地球最近的类星体Markarian 231中隐藏着超大质量双黑洞。这是科学家首次用连续光谱的特征方法发现证据确凿的双黑洞。这表明()①人类可以利用科技的发展逐步解开世界之谜 ②通过科学实验我们可以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③通过实践可以把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④人类认识的无限性决定了人们能够获得全部真理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解析:发现双黑洞是认识世界而不是改造世界,③不符合题意;实践决定认识,故④错误。材料中“科学家首次用连续光谱的特征方法发现证据确凿的双黑洞”,表明人类通过科学实验利用科技的发展可以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①②当选。答案:A 5.汉代的匡衡少年时没钱买蜡烛,就凿壁偷光,勤奋苦读。有一户人家有很多书,匡衡在这户人家当雇工却不要报酬,只是请求主人把所有的书都让自己读一遍。主人深受感动,就把书都借给他。后来,匡衡成了大学问家。这表明()①社会和他人提供的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②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因素

③人生价值能否实现取决于能否用正确的价值观来引导 ④人生价值总是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的 A.①③ C.①④

B.②③ D.②④

解析: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匡衡不计报酬做雇工,这是个人对他人的贡献,主人把书借给他是他人对个人的满足,这表明人生价值是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的,④当选;其中,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①当选,答案为C项;人生价值的实现是在个人主观努力和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中实现的,其中,客观条件是基础,②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不选;正确的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和人生价值的实现具有导向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③错误。答案:C 6.从哲学角度看,下图强调了()

①事物的运动变化受客观规律的支配 ②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③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承认矛盾才有可能正确地解决矛盾 A.①③ C.①④

B.②④ D.②③

解析:图示不反映规律的作用,①不符合题意。用心电图的波动比喻人生,说明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②正确;题意不强调相对静止,只强调运动,③排除;没有波动就证明你挂了,强调人们必须承认矛盾,④正确。答案:B 7.谷歌正在设计一种纳米磁性粒子,即纳米机器人。研制成功后,人们就医时就不再需要医生给你打针吃药,而是在血液里植入纳米机器人,直接释放药物杀灭病毒;人们还可以将纳米机器人当作媒介,连接人脑神经系统和外界网络系统,为开发人脑智力和潜力带来革命性变化。由此可见()①机器人将代替人类从事精准的实践活动 ②人类创造的工具可以延伸人的认识器官 ③人类可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④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 A.①② C.②③

B.③④ D.①④

解析:纳米机器人改变了传统的治病方式,创建了新的具体联系,③正确。纳米机器人还可以开发人脑,提高人的认识能力,说明了人类创造的工具可以延伸人的认识器官,②正确。机器人和人不是替代关系,①错误。④与题意无关。故选C。答案:C 8.(2017·张家口模拟)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荣获了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评委会给他的颁奖词是:“曹文轩的作品读起来很美,书写了关于悲伤和苦痛的童年生活,树立了孩子们面对艰难生活挑战的榜样,能够赢得广泛的儿童读者的喜爱。”这从侧面说明()①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②全面地阅读是获得认识的重要来源 ③只有生活曲折才能勇敢地面对前途 ④在生活实践中不只是有欢乐的认识 A.①③ C.①④

B.②④ D.②③

解析:书中的关于悲伤和苦痛的童年生活是矛盾的特殊性,表明生活中不只有欢乐,④当选;书的内容能树立孩子们面对艰难生活挑战的榜样,这表明矛盾的特殊性包含普遍性,①当选,答案为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②错误;③表述绝对。答案:C 9.近年来,部分农民工开始返乡就业。某地在县城开发区建设农民工宿舍、医院、幼儿园、超市等,但许多返乡农民工并不买账,他们愿意在离家更近的中心集镇就业。不少劳动密集型企业因势利导,创造出“总部在县城、车间在乡镇,作坊在家庭”的生产模式,受到广泛欢迎,重新挖掘了劳动力红利。这说明()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②成功以挫折为基础,应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的飞跃 ③正确的经营战略直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④生产模式创新的过程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 A.①③ C.②③

B.①④ D.②④

解析:因势利导,重新挖掘了劳动力红利,体现了①;成功并非一定要以挫折和失败为基础,②错误;意识不能直接作用于物质,③错误;根据有地方将总部和车间设在县城失败的做法,创新了“总部在县城、车间在乡镇,作坊在家庭”的生产模式,体现了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④可选。答案:B 10.(2017·衡水模拟)201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从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公平、文化发展、社会治理创新、环境建设等几个方面,对今年政府的民生工作重点作了详细论述,这些发展蓝图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政府这样做()①坚持了群众路线,树立了群众观点 ②坚持了国家利益和群众利益的统一 ③是以正确价值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 ④调整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解析:题干中“对今年政府的民生工作重点作了详细论述”“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等,这体现了政府坚持以人为本,①②符合题意;政府工作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③错误;④与题意不符。答案:A 11.就在“习马会”实现70秒穿越时空的历史性握手之际,台湾的一些政治人物还把目光锁定在“主战场”和“谁主导”这些恩怨上,这种偏狭的视角只会延续争端,而不利于两岸正视共同的历史与命运,携手创造和平发展的明天。这表明()①认识的发展具有反复性和上升性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人而异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②④

解析:仍有一些政治人物目光短浅与偏狭,属于上层建筑中的“政治制度”范畴,有阐述“争端的过程”,更无涉及“争端的结果”(带来认识的上升与发展),①不符合题干主旨;穿越时空的历史性握手,说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②当选;题干并不是从“社会历史的发展”角度阐释两岸关系,而是强调“在新的历史潮流下,仍有不识时务者”,“同一时代下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人而异”,排除③,④当选。答案:D 12.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把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增进农民福祉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加大创新驱动力度,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上述政策的哲学依据是()①坚持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②扬弃就是要保留旧事物的合理因素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④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A.①③ C.①④

B.②③ D.②④

解析: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把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增进农民福祉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坚持群众观点的必然要求,③正确。现代农业是对传统农业的辩证否定,①正确。扬弃是既肯定又否定,②错误。获得正确认识的途径有两种,即直接获得和间接获得,④错误。答案:A

二、非选择题

13.(2017·邯郸模拟)阅读材料《变淡的“年味”,消失的年俗》,回答问题。

材料 集体记忆是构成民族的必要条件之一。春节这一流传数千年的古***俗堪称是中华民族最深刻的集体记忆,是写进民族基因里的密码。尽管大街上依旧张灯结彩、商店里依旧促销火热、火车票依旧一票难求、饭店年夜饭依旧排队等候、贴春联放鞭炮依旧红火热闹、电视节目依旧精彩丰富……但近年来,大家却普遍感到“年味淡了”,“过年越来越没意思”。现如今,生活条件好了,不再需要腊八开始“忙年”了。随着电视、网络、电子产品的普及,年三十晚上各人都在忙各人的事,更多的是一家人各自玩弄着各自的手机……很难再在一起守岁,聊天享受那难得的片刻天伦之乐。甚至连晚辈拜大年的红包都变成了微信红包。年味淡了的另一个原因恐怕要归因于一些风俗的简化、传统的流失。近年来,印刷工艺不断提升,春联和福字的样式越来越精美,“工业烙印”也越来越重。

此外,一些不良倾向也在冲淡甚至扭曲春节的年味儿。“压岁钱”以及春节期间走亲访友、迎来送往的花费越来越高,成为不可承受的负担。

总之,物质条件的变化、过年形式的简化都在减弱春节的年味儿。春节等传统节日的商品化、物质化,导致其精神内涵流失。

春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凝聚中国人情感的重要纽带,是确认民族身份,增强民族认同的重要方式。过好春节在今天这样一个全球化、城市化不断加速的时代里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等洋节大行其道,要警惕民族文化记忆的弱化,如何增强春节的感召力,需要我们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和改进春节年俗,使其适应城市化发展,让过年不仅仅是吃顿年夜饭、发点压岁钱,而成为阖家团聚、感恩祝福的重大节日,可以恢复一些大型庆典、增加游园、灯会、庙会等集体性游艺活动,使春节的参与感、仪式感大幅增强。新闻媒体也要加大对春节精神文化内涵的宣传,使全体国民充分认知为什么要过春节,如何过好春节,留住年味儿,就是留住文化血脉。

(1)结合材料,谈谈“年味变淡”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

(2)请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留住年味儿,留住文化血脉”。(3)结合材料,就如何过好春节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解析:第(1)问,要求学生结合材料,谈谈“年味变淡”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年味属于传统习俗,春节是中华民族的节日,由此可想到传统文化、民族节日的相关内容;由材料中“春联和福字的样式越来越精美”,“工业烙印”也越来越重联想到文化生活教材中“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科技发展与年俗变化的关系,对应于教材中的“科技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年俗的变迁,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解答时可从上述方面结合材料展开论述。第(2)问,要求学生,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留住年味儿,留住文化血脉”。解答时首先要明确“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这个单元主要包括的知识有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辩证的否定观。调动和运用上述知识,结合材料进行阐述即可。第(3)问,要求学生就如何过好春节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解答时注意限制性要求“方法论建议”。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只要言之有理,符合方法论要求即可。答案:(1)①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和继承性。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 融、相互影响。(或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科技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③传统文化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文化要在实践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学生若从其他角度回答亦可,如: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市场的自发性;重视文化安全;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2)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只有不断加强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教育,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继承,才能留住年味和文化血脉。②发展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在社会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必须丰富和发展年文化,让年过得更有意义,不止于吃吃喝喝。③辩证否定既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又是事物发展的环节;要留住年味就要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新和发展,通过新的形式和活动来让年味更浓。

(3)①一切从实际出发。②树立创新意识。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树立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英雄,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坐标,是一个社会的价值引领。

英雄在词典中解释为本领高强、英勇过人的人;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令人钦敬的人。作为中华民族英雄文化史的一部分,他们在某一个特定历史时期,展现不同的英雄特质:忠义诚信、舍生取义、公而忘私、艰苦奋斗……

不管是岳飞、文天祥还是黄继光、董存瑞,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家国情怀和民族气节一脉相承,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不管时代怎样变迁,英雄精神都是一种价值观的传承,它构建着我们民族的精神内核,凝聚正义、力量和无畏的勇气;它还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给我们以引导和激励。一个没有英雄精神的人,是心灵患有软骨病的人;一个不能崇尚英雄精神的民族,是前程暗淡的民族。

在目前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思想日益多元化,对英雄也有了不同的认知甚至质疑。有人觉得,英雄只属于他们自己的时代;也有人对英雄的事迹和壮举提出质疑甚至抹杀。面对社会上出现的对英雄质疑甚至抹杀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我们必须弘扬英雄精神,充分发挥英雄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作用。

(1)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在当代我们应如何发挥英雄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作用。

(2)请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简要评析“英雄只属于他们自己的时代”的观点的合理性和严谨性。

(3)假如你所在的班级举行以“弘扬英雄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班会,请你为班会现场写两条标语。(要求:每条限20个字以内,朗朗上口,主题鲜明,且必须体现英雄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解析:第(1)问,要求学生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在当代我们应如何发挥英雄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作用。解答时可把试题转换成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作用,英雄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的强大精神动力;英雄精神可以激励人们努力奋斗;英雄精神对我们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要把英雄精神与建设实践相结合,赋予英雄精神新的内涵,把英雄精神与时代精神结合,让英雄精神永葆生机。第(2)问,要求学生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简要评析“英雄只属于他们自己的时代”的观点的合理性和严谨性。试题属于辨析类试题。首先明确范围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知识,其次,根据材料筛选知识点。最后,理论与材料相结合。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英雄只属于他们自己的时代”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客观标准,不因时代不同,标准就不同,不同时代英雄的表现各有差异,但英雄的特质具有共性,认为“英雄只属于他们自己的时代”缺乏严谨性。第(3)问,要求学生以“弘扬英雄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写两条标语。解答时注意要求:每条限20个字以内,朗朗上口,主题鲜明,且必须体现英雄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答案具有开放性,只要围绕主题,符合要求,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①必须充分认识到英雄精神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②学习英雄精神的实质,用英雄精神引领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践行英雄精神,发挥英雄精神的激励引导作用。③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把弘扬英雄精神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赋予英雄精神新的时代内涵,使英雄精神在引领民族前行中永葆生机与活力。

(2)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在一定实践基础上形成,因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英雄的具体标准和内涵会随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英雄具有时代性。②不同时代英雄的表现各有差异,但英雄的特质具有共性。英雄们坚持并为之奋斗的爱国、奉献、忘我、艰苦奋斗等价值观念,是人类正确的价值选择,可以跨越时空,成为整个国家和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该观点缺乏严谨性。

(3)答案示例:①英雄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新时代英雄。

第三篇:高考数学复习概率统计典型例题

高考数学复习概率统计典型例题

例1 下列命题:

(1)3,3,4,4,5,5,5的众数是5;

(2)3,3,4,4,5,5,5的中位数是4.5;

(3)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每一个小长方形的面积等于该组的频率;

(4)频率分布表中各小组的频数之和等于1

以上各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分析:回忆统计初步中众数、中位数、频数、频率等概念,认真分析每个命题的真假.

解:(1)数据3,3,4,4,5,5,5中5出现次数最多3次,5是众数,是真命题.

(2)数据3,3,4,4,5,5,5有七个数据,中间数据是4不是4.5,是假命题.

(3)由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的结构知,是真命题.

(4)频率分布表中各小组的频数之和是这组数据的个数而不是1,是假命题.

所以正确命题的个数是2个,应选B.

例2 选择题:

(1)甲、乙两个样本,甲的样本方差是0.4,乙的样本方差是0.2,那么 [ ]

A.甲的波动比乙的波动大;

B.乙的波动比甲的波动大;

C.甲、乙的波动大小一样;

D.甲、乙的波动大小关系不能确定.

(2)在频率直方图中,每个小长方形的面积等于 [ ]

A.组距 B.组数

C.每小组的频数 D.每小组的频率

分析:用样本方差来衡量一个样本波动大小,样本方差越大说明样本的波动越大.

用心 爱心 专心

122号编辑

解:(1)∵0.4>0.2,∴甲的波动比乙的波动大,选A.

例3 为了了解中年人在科技队伍中的比例,对某科研单位全体科技人员的年龄进行登记,结果如下(单位:岁)

44,40,31,38,43,45,56,45,46,42,55,41,44,46,52,39,46,47,36,50,47,54,50,39,30,48,48,52,39,46,44,41,49,53,64,49,49,61,48,47,59,55,51,67,60,56,65,59,45,28.

列出样本的频率分布表,绘出频率分布直方图.

解:按五个步骤进行:

(1)求数据最大值和最小值:

已知数据的最大值是67,最小值是28

∴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67-28=39

(2)求组距与组数:

组距为5(岁),分为8组.

(3)决定分点

(4)列频分布表

用心 爱心 专心

122号编辑

(5)绘频率分布直方图:

例4 某校抽检64名学生的体重如下(单位:千克).

列出样本的频率分布表,绘出频率分布直方图.

分析:对这组数据进行适当整理,一步步按规定步骤进行.

解:(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48-29=19(千克)

(2)决定组距与组数

样本容量是64,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是19千克,如果取组距为2千克,19÷2=9.5,分10组比较合适.

(3)决定分点,使分点比数据多取一位小数,第一组起点数定为28.5,其它分点见下表.

(4)列频率分布表.

用心 爱心 专心

122号编辑

(5)画频率分布直方图(见图3-1)

说明:

长方形的高与频数成正比,如果设频数为1的小长方形的高为h,频数为4时,相应的小长方形的高就应该是4h.

例5 有一个容量为60的样本,(60名学生的数学考试成绩),分组情况如下表:

(1)填出表中所剩的空格;

(2)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

分析:

用心 爱心 专心

122号编辑

各组频数之和为60

各组频率之和为1

解:

因为各小组频率之和=1

所以第4小组频率=1-0.05-0.1-0.2-0.3=0.35

所以第4小组频数=0.35×60=第5小组频数=0.3×60=18

(2)

例6 某班学生一次数学考试成绩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其中纵轴表示学生数,观察图形,回答:

(1)全班有多少学生?

用心 爱心 专心

122号编辑

(2)此次考试平均成绩大概是多少?

(3)不及格的人数有多少?占全班多大比例?

(4)如果80分以上的成绩算优良,那么这个班的优良率是多少?

分析:根据直方图的表示意义认真分析求解.

解:(1)29~39分1人,39~49分2人,49~59分3人,59~69分8人,69~79分10人,79~89分14人,89~99分6人.

共计 1+2+3+8+10+14+6=44(人)

(2)取中间值计算

(3)前三个小组中有1+2+3=6人不及格占全班比例为13.6%.

(4)优良的人数为14+6=20,20÷44=45.5%.

即优良率为45.5%.

说明:频率分布表比较确切,但直方图比较直观,这里给出了直方图,从图也可以估计出一些数量的近似值,要学会认识图形.

例7 回答下列问题:

用心 爱心 专心

122号编辑

总是成立吗?

(2)一组数据据的方差一定是正数吗?

总是成立吗?

(4)为什么全部频率的累积等于1?

解:(1)证明恒等式的办法之一,是变形,从较繁的一边变到较简单的一边.这

可见,总是成立.

顺水推舟,我们用类似的方法证明(3);注意

那么有

(2)对任一组数x1,x2,„,xn,方差

这是因为自然数n>0,而若干个实数的平方和为非负,那么S2是有可对等于0的

从而x1=x2=„=xn,就是说,除了由完全相同的数构成的数组以外,任何数组的方差定为正数.

用心 爱心 专心

122号编辑

(4)设一个数组或样本的容量为n,共分为m个组,其频数分别为a1,a2,„,am,按规定,有

a1+a2+„+am=n,而各组的频率分别a1/n,a2/n,„,am/n,因此,有

说明:在同一个问题里,我们处理了同一组数据x1,„,xn有关的两个数组f1,f2,„,fk和a1,a2,„,am,前者是说:在这组数中,不同的只有k个,而每个出现的次数分别为f1,„,fk;后者则说明这组数所占的整个范围被分成了m个等长的区间,出现在各个区间中的xi的个数分别为a1,„,am,可见,a1,„,an是f1,„fk的推广,而前面说过的众数,不过是其fi最大的那个数.

弄清研究数组x1,„,xn的有关数和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是很重要的.

例8 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总体?个体?样本?有哪些抽样方法?

(2)反映样本(或数据)数量水平的标志值有哪几个?意义是什么?怎样求?

(3)反映样本(或数据)波动(偏差)大小的标志值有哪几个?怎样求?有什么区别?

(4)反映样本(或数据)分布规律的数量指标和几何对象是什么?获得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解:这是一组概念题,我们简略回答:

(1)在统计学里,把要考查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其中每个考查对象叫个体;从总体中抽出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的容量.

应指出的是,这里的个体,是指反映某事物性质的数量指标,也就是数据,而不是事物本身,因此,总体的样本,也都是数的集合.

抽样方法通常有三种: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三种,基本原则是:力求排除主观因素的影响,使样本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2)反映样本(或数据)数量水平或集中趋势的标志值有三个,即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有时写成代换形式;

用心 爱心 专心

122号编辑

有时写成加权平均的形式:

其中,又有总体平均数(总体中所有个体的平均数)和样本平均数(样本中所有个体的平均数)两种,通常,我们是用样本平均数去估计总体平均数.且一般说来,样本容量越大,对总体的估计也就越精确.

(ii)众数,就是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通常采用爬山法或计票画“正”法去寻找.(爬山法是:看第一个数出现次数,再看第二、三、„„有出现次数比它多的,有,则“爬到”这个数,再往后看„„).

(iii)中位数是当把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时,居于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它与数据的排列顺序有关.

此外,还有去尾平均(去掉一个最高和一个最低的,然后平均)、总和等,也能反映总体水平.

(3)反映样本(数据)偏差或波动大小的标志值有两个:

(ii)标准差:一组数据方差的平方根:

标准差有两个优点,一是其度量单位与原数据一致;二是缓解S2过大或过小的现象.方差也可用代换式简化计算:

(4)反映数据分布规律的是频率分布和它的直方图,一般步骤是:

(i)计算极差=最大数-最小数;

用心 爱心 专心

122号编辑

(iii)决定分点(可用比数据多一位小数的办法);

(v)画频率分布直方图.

其中,分布表比较确切,直方图比较直观.

说明:此例很“大”,但是必要的,因为,当前大多数的中考题,很重视基本内容的表述,通过“填空”和“选择”加以考查,我们要予以扎实.而更为重要的,这些概念和方法,正是通过偶然认识必然,通过无序把握有序,通过部分估计整体的统计思想在数学中的实现.

用心 爱心 专心

122号编辑

第四篇:(政治)高三政治复习专题——哲学生活

高三政治复习专题——哲学生活

1、材料: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

请运用“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的知识分析上述材料。

2、材料:加快转型升级是广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的关键选择,是事关广东前途命运和人民群众福祉的一场硬仗。这就要求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坚持扩内需稳外贸,构建区域协调、城乡统筹的发展新格局。以加快转交政府职能为核心,全方位推进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改革,力争构建政府、市场、社会相互协调、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广东的转型升级之路,不仅仅是产业结构的调整,更应该是整个社会系统运作方式的升级。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请你谈谈对“广东的转型升级之路,不仅仅是产业结构的调整,更应该是整个社会系统运作方式的升级”的理解。

3、材料: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我国城镇化发展中面临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土地节约集体利用、户籍和社会管理、资源支撑和生态环保等问题。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必须依靠改革,要努力在改革功坚中破解城镇化的深层次矛盾。

联系材料,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的有关知识,分析改革对于推进城镇化发展的作用。

4、材料:我国今年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分析材料中我国稳妥推进城镇化的举措的哲学依据。

5、材料:近年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政府着眼全局统筹,更加注重于地区差异的缩小,更加注重于加强财政投放以促进民生的改善,更加注重于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简述三个“更加注重”的意义。

6、材料: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十七大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则更加注重公平”;十八大“更公平”的理念进一步深化和细化……

运用矛盾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

7、材料:习近平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指出:世界各国相互联系日益紧密,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同时,发展问题依然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上升,全球治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不断扩大共同利益汇合点,大家都从合作中得到好处,则会形成亚洲及其他地区良性互动的发展态势。

结合材料,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亚洲及其他地区良性互动的发展态势。

8、材料:山东作为我国文化资源大省,要“办好艺术盛会,建设文化强省”,必须进一步打造加快文化发展的“新优势”:一是要突出重点、集中攻坚,着力打造“文化体制”新优势;二是着眼城乡统筹,打造“文化惠民”新优势,加快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三是优化产业结构。打造“文化创意”新优势;四是加快文化走出去,打造“文化贸易”新优势。

结合材料,从辩证法的角度分析,山东“建设文化强省,加快文化改革发展,着力打造新优势”要求,体现了那些方法论原则。

9、材料:当前中国处于一个特定的发展阶段,社会阶层分化,利益格局多元,思想观念碰撞,新老矛盾交织。要实现我们的强国梦,改革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动力。

从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角度,谈谈你对“改革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大动力”的理解。

10、材料:2012年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20周年。20年来,我国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优势结合起来,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20年来,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上,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改革也取得可喜的进步。

运用《生活与哲学》相关原理阐述,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1、材料:从2013年1月7日以来,一场茫茫雾霾笼罩中国中东部。在全国74个监测城市中,有33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了严重污染,多地的PM2.5濒临“爆表”。这一“史上最脏”天气再次告诉人们,以牺牲人之生存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是毫无意义的。建设“美丽中国”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把建设生态文明理念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运用实践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12、地图反映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程度,地图的变化记录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欧洲中世纪时,地图主要由神职人员绘制。当时欧洲的世界地图千篇一律: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居于中心,多瑙河、地中海和顿河呈“T”字型,把世界分割为欧、亚、非三部分。中国古代地图大部分由官方或士大夫绘制,主要用于日常行政事务管理和作为读史的辅助工具。在中国古代绘制的世界地图中,中国占据绝大部分图幅,政区表现较为准确,中国疆域之外则绘制简略,严重失真。由于人类活动范围的局限,早期地图绘制者认为地球是平的。

15、16世纪哥伦布等航海家证实地球是圆的。随着遥感技术的广泛应用,现在的世界地图日益精准,更好地满足了生产生活的需要。

结合材料,说明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

13、材料:十八大报告提出,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目前,实现这一目标最大挑战是经济下行压力,需要激发人民群众智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在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居民收入倍增。

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说明居民收入倍增目标确定的理论依据。

14、材料一:习近平指出:“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切实解决好„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的根本政治问题,努力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材料二:某市政府法制办为制定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先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征集意见和建议,后召开座谈会,请市民代表对条例的草案发表意见和看法。

材料三:某市区党组织着力实施民生工程,创建街道社区党建的立体运行体系,通过“分类设岗定责”、“民情日记”等形式,帮助3000余名下岗人员实现了再就业,解决了1700余件社情民意问题。

上述材料共同体现了价值观的什么作用?并分析党和政府是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主体观的。

15、材料:生态文明建设呼吁富于时代精神的消费观念。

近代以来,西方社会有人推崇消费主义,强调可推动经济增长,鼓励人们无节制消费,把消费和占有更多物质财富作为人生成功的标志。消费主义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恶化。

中国传统社会崇尚勤俭节约,提倡节省实用,主张节制消费。勤俭节约的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内涵与时俱进。当代中国,人们对勤俭节约有了新的认识。

同学们经过合作探究认为,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应是:尊重爱惜劳动成果、适度消费、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指出消费主义的错误。

16、材料: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加快,社会结构日益复杂,社会管理面临新的挑战。从管控到服务,成为社会管理的必然趋势。两年前,T市将市区街道办全部撤销,将人、财、物等资源下沉到社区。社区居委会由居民依法选举产生,社区内的大事要事,均需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管理人员的业绩考核权也交给了居民。社区内设立了公共服务大厅,将适宜社区办理的多项行政职能分解到就业、救济等服务窗口,并有专人负责各片区的信息采集、安全及上门服务。社区党组织协调各方将党员、干部、志愿者等组织起来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在政府引导下,社区基金会、个性化调解室等社会组织发展起来,成为提供社会服务的重要平台。两年来,该市社区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居民幸福感显著上升。

联系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说明T市是如何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

17、材料:当越来越多的人争先恐后地实现了“有车一族”的梦想之后,车也带来了诸多问题。相关资料显示,机动车尾气排放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汽车带来的道路拥堵也成为了城市交通的最大问题,然而仍有超过60%的城市居民愿意选择私家车作为日常出行方式。我国现在已经成为汽车生产大国,但还远朱成为汽车强国。要从汽车生产大国成为汽车强国,创新是关键。

请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予以说明。

18、材料:广东建设文化强省,要与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同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总目标结合起来,同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结合起来。要全面贯彻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理念,发挥文化多元主体的积极性和实体功能,营造更加宽松自由的文化氛围和环境,推动文化管理方式更加制度化、法制化,进一步完善促进文化发展的政策体系。

结合材料,运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原理,分析广东建设文化强省的要求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参考答案

1.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体现这一点。②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同时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以全球视野谋划创新体现全局观念,科技创新作为战略支撑是重要部分,关系着国家发展的全局。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体现这一点。④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体现这一点。

2、①联系是普遍、客观的,要认识到加快转型升级关系到广东前途命运和人民群众福祉。②联系是多样的,要分析和把握广东转型升级的各种条件。③整体统率部分,部分影响整体,要从广东全方位发展的全局出发,推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协调发展。④系统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要实现广东整个社会系统运作方式的升级。

3、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通过改革,破除与城镇化发展不相适应的旧的体制机制,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为城镇发展提供强大动力。②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人类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不断地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从而推动社会发展。城镇化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是社会基本矛盾的体现,只有在城镇化实践中,通过改革才能破解。③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改革破解各种阻碍城镇化发展的矛盾,促进我国的城镇化发展。

4、①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注重了系统内部结构优化。②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符合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要求。③树立正确价值观。坚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体现了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活动的导向作用。

5、①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三个“更加注重”的工作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②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由部分组成,离不开部分,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地区差异、民生、基本公共服务等工作关系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三个“更加注重”有利于推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

6、①党在各个时期注重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处理,体现了矛盾就是对立统一,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②党基于不同时期、不同的经济社会状况,对效率与公平关系提出不同的方针政策,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③党在不同时期对效率与公平的阐述和要求各有侧重,体现了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7、①矛盾即对立统一,我们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世界各国既合作又竞争,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世界各国是对立的,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上升,全球治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世界各国又是统一的,世界各国相互联系日益紧密,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只要不断扩大共同利益汇合点,大家都从合作中得到好处,就会形成亚洲及其他地区良性互动的发展态势。

8、①加快文化强省建设要突出重点、集中攻坚,体现了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②着眼城乡统筹,加快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体现了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③打造“文化创意”新优势,把改革创新的要求贯穿到文化发展的全过程,体现了坚持发展观点,树立创新意识;④加快文化“走出去”战略,打造“文化贸易”新优势,坚持了联系观点。

9、①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中实现的。②在我国现阶段,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只能通过改革来解决,只有通过改革,才能营造公平正义的制度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

10、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其实质是“扬弃”。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否定,通过改革推动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②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也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改革就是改变生产关系中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使之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最终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全面进步。③20年来,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的成就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体现。

11、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雾霾天气说明,促进经济发展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否则就会受到惩罚。②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只有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才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史上最脏”天气,再次证明了以牺牲人之生存环境为代价的发展观念的错误性,提高了对生态建设的认识。④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要发挥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建设“美丽中国”必须把建设生态文明理念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12、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世界地图的精确绘制是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完成的。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推动了世界地图的绘制日益精准。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绘制的世界地图是否与地理实际相符合是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绘制世界地图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实践需要。

13、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轰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倍增目标是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的。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倍增目标的确定,有利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生产力发展。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倍增目标的确定,符合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要求。

14、共同体现了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主体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体。

①坚持党的群众观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材料一中习近平强调党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体现了这点。②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材料二中通过各种渠道征集各种意见,体现群众路线。③坚持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材料三中实施民生工程,帮助再就业体现维护人民的利益。

15、①人们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遵循客观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②消费主义鼓励人们无节制消费,把消费和占有更多物质财富作为人生成功的标志,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恶化,违背了客观规律,危害了人民利益。

16、①把握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适应社会转型要求,推进社会管理创新;②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调整上层建筑,进行机构改革,促进社会发展;③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发展社区自治,培育社会组织,推动社会进步;④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为民服务,实现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17、①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在一定意义上发展就是创新。(或辩证的否定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它要求树立创新意识。)没有创新就不可能实现从汽车生产大国到汽车强国的发展。②关健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要重视关键部分的作用,抓住创新这一关健,能够推动汽车强国建设整体工作的开展。③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坚持重点论,抓住创新这一重点,是实现汽车强国的关键。④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8、①建设文化强省要与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把握了世界的物质性的本质。②发挥文化多元主体的积极性,同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总目标结合,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③全面贯彻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理念,是基于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④建设文化强省同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结合起来,符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要求。⑤推动文化管理方式更加制度化、法制化,实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

第五篇:3高中数学基础知识与典型例题复习--数列

数学基础知识与典型例题

数学基础知识与典型例题(第三章数列)答案

例1.当n1时,a1S11,当n≥2时,an2n2n2(n1)2(n1)4n

3,经检

验 n1时 a11 也适合an4n3,∴an4n3(nN)例2.解:∵aSn1nSnSn1,∴ Sn2Sn1

2n,∴

Sn2

n

n

11

设bn

Sn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bS112

n

则bnn

b1n1又∵b1

2a232,∴

Sn2

n

n

12,∴Sn

(2n1)2

n1,∴当n≥2时

anSnSn1(2n3)2

n2

∴a3

n1)n

(n≥2),Sn

(2n1)2

n1

(2n3)2

n2

(例3 解:a2

an1nSnSn1nan(n1)an1从而有n

n1an1 ∵a11,∴a1223,a3

13,a

4

5

13,a5

2143,∴a2n

(n1)(n2)321n(n1)

(n1).43

n(n1),∴Sn

na2nn

n1

例4.解:a

n

123n(n1)2(1n11111112n n

n1)∴Sn2(1)()()

223nn12(1)

n1n1例5.A

例6.解:S3

n1n12x3x24xnx

①xS2

n

n

x2x3xn1x

n1

nx

①②1xSn1

n1xx2

x

nx

n,xn

nxn

nx

n1

1nxn

nx

n1

11nx

n

nx

n1

当x1时,1xS

1x

n

n1x

nxn

11x

11x

∴Sn

1x

;

当x1时,Sn

1234n

n1n2

例7.C例8.192例9.C例10.解:a3

a58

a5q

a5

a54

542

2

1458

另解:∵a5是a2与a8的等比中项,∴542a82∴a81458

例11.D例12.C例13.解:a1S1321,当n≥2时,a2nSnSn13n2n[3(n1)22(n1)]6n5,n1时亦满足 ∴

an6n5,∴首项a11且 anan16n5[6(n1)5]6(常数)

∴an成等差数列且公差为

6、首项a

1

1、通项公式为an6n5

12a12111d354例14.解一:设首项为a2

1,公差为d则

)656(a1d2d d5

232

6a65

d17

122S奇S偶354

解二:

S偶32

S偶192

S偶S奇6dd5

SS奇162

27例15.解:∵a101001a18

a9aa9a10,∴a18

a

20

例16.解题思路分析: 法一:利用基本元素分析法 

S7a7671设{aan}首项为a1,公差为

d,则d7

12

d1

S1515a115142d75∴

Sn2

n(n1)

Sn2n1n

2

n52

此式为n的一次函数

∴ {

Sn12

9n

}为等差数列∴

Tn

n

4n

S2

法二:{a+Bn∴

7A77B7n}为等差数列,设Sn=An2

S215A1515B75

1解之得:A

S12

5n

B52

n

n,下略2

注:法二利用了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性质 例17.解:设原来三个数为a,aq,aq2 则必有 2aqa(aq2

32)①,(aq4)2

a(aq232)

② 由①:

q

4a2a

代入②得:a2或a

从而q5或13

∴原来三个数为2,10,50或2263389,9,9

例18.70

例19.解题思路分析:

∵ {an}为等差数列∴ {bn}为等比数列 

∴ b1b3=b22,∴ b23=1,∴ b2=1

b171b3

8,∴

8b12,∴

b1或

1

b1b214

b13

8b2

2∴ b2(1 或

b1n1

4)n12

32n

nn

42

2n5

b1a

n

n(2),∴ anlog1bn,∴ an=2n-3 或 an=-2n+5

例20.3n9n

下载2010届高考政治专题复习哲学生活基础知识和典型例题(10)(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0届高考政治专题复习哲学生活基础知识和典型例题(10)(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8年高考政治复习重大热点例题集锦

    乡村振兴战略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8分)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陕西某社区注重传承农耕文化,建设文明家园,取得明显成效,成为乡村振兴的成功典型。 该社区围绕“应时、取宜、守......

    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二轮复习综合检测题

    《生活与哲学》综合检测题 1. 以“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来比喻政府与群众的关系。说明 A.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 C.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 活中思想方法上的 ①片面性 ②......

    2018年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合集五篇)

    2018年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考点解读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哲学基本问题)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考点1、生活处处有哲学。 哲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哲学的智慧......

    高考政治全国卷生活与哲学部分

    全国卷非选择题:哲学部分 1.(2017全国卷Ⅰ)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说明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12分) 2.(2017全国卷Ⅱ)运用‚辩证法的革命批......

    2010高考复习《生活与哲学》核心知识

    2010高考复习《生活与哲学》核心知识 是什么为什么 哲 学① 从本义上看,哲学是指爱智慧和追求智慧 ② 从与世界观的关系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2010-2011学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综合试题二2011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综合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 2010年冰岛火山喷发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火山喷发使欧洲许多机场关闭,因此到来这些地区陆 路交通的......

    XX届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复习教案3

    XX届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复习教案3 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重新整合教材知识)感受文化的影响+文化塑造人生 自主学习篇 、文化对人影响的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 ,来自于各种......

    2018年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考点解读

    2018年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考点解读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哲学基本问题) (一)哲学是什么 考点1、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1、什么是哲学: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