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商业性养老社区解决我国广大人民的养老问题

时间:2019-05-13 07:01: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建设商业性养老社区解决我国广大人民的养老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建设商业性养老社区解决我国广大人民的养老问题》。

第一篇:建设商业性养老社区解决我国广大人民的养老问题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具有护理功能的养老服务机构。但目前社会资本进入养老产业仍是困难重重——养老院,谁来办?

来源:《人民日报》 日期:2011-03-24

无论公办还是民办的养老院,都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

随着传统的“养儿防老”模式受到挑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走进养老院,各种养老机构发展很快,但无论公办还是民办的养老院,都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

81岁的王秀英住在北京市朝阳区佰康老年公寓,每月费用1800元。她说:“我还走得动,就是希望有人说说话,解解闷。”据公寓负责人张慧然介绍,自从2009年10月营业以来,佰康老年公寓经过了大半年时间的入不敷出和一年的微利阶段,目前入住率达50%,刚刚达到收支平衡。在这家老年公寓周围,还有四五家同等规模的小型民营养老院,竞争压力不小。

上海徐汇区湖南敬老院院长包勍颀最近因为房东要涨房租,非常苦恼。“敬老院的费用不能说涨就涨,但仅靠现有收入维持日常运营压力很大。”包勍颀说。

由于中心城区高龄老人相对密集,床位稀缺,上海积极利用社会力量办养老院。在全市615家养老机构中,321家由社会力量所办,占10万张床位数的52%。包勍颀说:“既然鼓励社会力量养老,政府应该适当增加投入,在税收等政策上加以优惠。但事实上正相反,今年我们又增加了几个缴税项目,压力太大了!”

与湖南敬老院一样,上海新乐养老院也在苦苦支撑。该养老院由新乐地段医院开办,收养的老人大多是长期卧床的。“虽然房租可以免除,但每年基本没有盈余,地段医院还得补贴养老院的开销。”院长易春涛拿出一份财务表,上面清楚地记载着2008年、2009年收不抵支的状况。“根据相关政策,从2003年至今,市、区财政共补贴100余万元,如果没有这些补贴,养老院肯定早办不下去了。”易春涛坦言。

最核心的养老需求是医疗和护理,但资源极为缺乏

“这里其他方面非常好,但其实我最需要的是有专业的人陪着上医院。”北京汇晨老年公寓81岁的住户曾广玲告诉记者。她最大的顾虑就是身体不好,有糖尿病、高血压,经常要上医院,但是排不了队、等不起、熬不住。“以前在家里有保姆陪着,但是保姆连怎么挂号都不会。”曾广玲希望公寓的医务室能纳入医保,并派出专业人员陪她上医院看病。这个问题已经影响到汇晨公寓的运行,很多老人为此离开了公寓。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专业的养老护理员、医疗康复人员普遍缺乏。张慧然说:“护理员持证的非常少,我们只能招一些看起来比较熟练的服务员,或是有点经验的人,然后出钱让她们去民政局培训,取得资格。为了防止她们中途溜掉,我们一般在她们工作两年之后才把证件给她们。”汇晨老年公寓来福宫是专门面向护理型老人开设的,康复师王明录负责老人们每天的康复训练。但他坦言,他持有的是按摩师的证件。

北京医院副院长王建业在工作中发现,老年人的护理需求很大。“如果我们现在不解决这个问题,将来可能会像北京的拥堵问题一样,难以得到有效缓解。”他呼吁借鉴日本、美国经验,设立老年护理险,由国家、地方政府、个人分摊费用,实行全员缴纳制度。

河南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杨利霞在调研中发现,社会上大部分养老机构多是民政系统和社会资本兴办的,多以“养老”为主,缺乏疾病防治能力。她主张将部分公立医院转为老年保健院,并列入各地的卫生规划,满足老年人的医疗保健需求。

将人寿保险与养老社区相结合,是养老商业模式的创新,也是老人生活方式的创新

理念成熟、有资本优势、引进国外先进经验,被认为是民间资本进军养老产业的优势所在。近年来,一些有眼光的企业家看准了养老市场的巨大潜力,推出了新型养老模式。

华龄老年产业控股有限公司经过对4个国家、我国17个省份的8个月调研,决定从医疗护理入手介入养老产业,提出了老年适居型新城镇综合体概念,并在全国多个地区推广以“华龄未来城”和国际高龄医疗康复中心为代表的综合型养老服务工程。该工程以康复医院为核心,引入酒店、大型超市、学校、公园、电影院和其他商业配套,将全国各地的城镇综合体的医院医保系统互相连通,实现异地就医,从而实现各地区无差异养老。目前,该公司已经和德国相关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致力于康复医疗方面的合作,引进专业的医疗康复设备,并在北京合建培训学校,聘请专家到中国进行护理员培训,输送到各康复医院及养老机构。

该公司总裁于耀博认为:“养老服务应作为城镇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新城镇建设为载体,系统地整合医疗、文化、健康、旅游等相关产业,建设完备的商业配套设施,形成老年社区、综合商业区和社会住宅相结合的一体化新城镇综合体,为老年人提供完善的生活保障,解决异地就医问题,在提供足够物质条件的基础上满足老年人对精神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巨大需求。”

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东升提出,将人寿保险与养老社区相结合,建立连锁式养老社区,是养老商业模式的一大创新,也是在打造 “从摇篮到天堂”人寿保险全产业链。

去年初,陈东升在美国一个养老社区看到,一位老先生在跑步机上做运动。他问老先生高寿,老先生说已经95岁,还要活50年。在他身旁,有一群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老太太,正在学瑜伽、练平衡,一问年龄都是八旬以上。此事深深触动了他。他认识到,养老社区应该是一个集居住、饮食、医疗、康复、健身、学习、娱乐、交友等为一体的“老年社会”,这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创新。在养老社区里,一个人可以快乐而优雅地老去,生命更有尊严。

陈东升认为,人寿保险公司投资养老社区,具有其他行业无可比拟的优势:

首先,养老社区不是一个暴利产业,也不是一个高利产业,而是一个具有持续稳定收益的产业。养老社区投资规模大,回收期长,必须有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而人寿保险公司恰恰具有充足的现金流。如果投资养老社区,相当于发行了一个10年以上的长期企业债券,不仅可以满足保险资金对长期、稳定收益的需求,而且能够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

其次,人寿保险关注人的生老病死,符合养老社区的性质。医疗保险、护理保险、养老保险等产品可以延伸到养老社区,从而使保险产品“生根”。例如,一个人如果购买了人寿保险产品,到老年时不必兑现,而是可以进入养老社区,过一种“候鸟式”的养老生活。冬天到海南,夏天到东北,甚至可以到国外的连锁社区居住一段时期,保证老年生活品质不会下降。同时,保险公司还可以通过反向抵押等方式,支持以房养老,盘活老年人的存量资产。

第三,人寿保险公司举办养老社区,可以带动老年医学、护理服务、老年产品等产业的发展,延伸寿险的产业链,实现“从摇篮到天堂”的全生命周期服务。

据悉,泰康人寿是保险监管部门批准的第一家进行养老社区试点的公司,目前正在北京昌平区筹建第一家养老社区,预计3—5年建成。陈东升认为,养老社区是具有一定福利性质的综合产业,政府应该尽快制订养老产业政策,从土地、税收、医疗等政策上给予支持,让更多人能够进入老年社区。

我国对养老产业的定义不清、政策不足、法律不全,社会资本不敢轻易介入

再过30年,我国的老龄人口将达到4亿,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北京大学老年研究所副所长穆光宗认为,应对未富先老,必须做大财富蛋糕,同时通过专业化、规范化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需求,走一条成本较低的福利化、公益化、市场化结合的养老之路。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柴效武认为,最关键是要区分三种界限——养老福利、养老事业、养老产业。他主张养老福利由政府来埋单,具体由第三方或者是独立的民间中介组织来运作,但养老福利的标准不能过高,人均花销不能太大;养老事业由非营利组织来运作,政府可给予较大的政策优惠;养老产业由社会资本运作。

专家和企业家普遍认为,目前的难点在于,我国对养老产业的定义不清、政策不足、法律不全,社会资本不敢轻易介入,产业发展严重滞后。

包勍颀指出,老人在养老院发生的一些意外伤害,没有相关的法规参照,要么按照医疗事故来处理,要么参考机动车伤害条例来判决,这些都不公平。社会养老机构的健康发展,必须要有健全的法律法规来保障。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分析:“老年产业中巨大的需求,需要社会力量来积极参与。但是,政策设计不利于鼓励更多的民间资本进来,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也降低了民间资本投入的意愿。”左小蕾认为,政府要做的首先是制定规则、标准,营造产业规范有序发展的大环境。

全国老龄办副主任阎青春认为,面对养老服务供求失衡的矛盾,必须采取跳跃式的发展方式,改革现行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真正实现政事分离、政社分离,让全社会更多的资源多多投入到养老服务的建设中。

第二篇:我国城镇养老问题

《军事理论》课程作业

论我国城乡乡养老方式

摘要:人口老龄化是二十一世纪最突出的社会现象。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1.3亿,预计二十一世纪中叶将达到4亿左右。老龄问题已成为世界范围的大事,应受到全世界普遍关注和重视。今天,老年人生活方式的改进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已成为城市老年人发展的重点和焦点,了解各基层老年热的生活状况和思想状况,也越来越有了很大的必要性。老年人在社会上是一种弱势群体,尤其是在人口老龄化过程日益加快的今天,为了给老年人提供更多的服务,我们有必要对老年人的生活状况进行一番了解。我们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新时代的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了解老年人生活方式,通过了解老年人来了解社会,丰富我们自身的见闻,巩固所学的知识,为今后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工作者积累经验。

一、现代社会中国城镇养老基本方式

从养老服务提供者视角看,养老模式可分为: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居家养老这三大种类。

1、家庭养老 是指对老年人的经济供养、日常生活的照料和精神生活的慰藉,完全依靠家庭来满足。

 目前,家庭养老模式仍然是养老的主要方式,这很大程度上是又我国的特殊国情所决定的:

 首先,是我国的社会经济现状决定的。 其次,是中国的文化传统所决定的。 再次,这也是满足老年人地心理需求的需要。但家庭养老的功能正在弱化,原因如下:

 第一,时代的发展变化导致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年轻人感到力不从心。

《军事理论》课程作业

 第二,计划生育政策下形成的独生子女趋势,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

 第三,空巢家庭和失能半失能老人增加,老年人照料问题日益突出。目前,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城乡老年人失能、半失能率达到19.6%。

2、机构养老 机构养老,以社会机构为养老地,依靠国家资助、亲人资助或老年人自助、由养老机构提供养老服务职能的养老模式。

 目前的养老机构主要有养老院、老年公寓、托老所、老年护理院、敬老院等,这些养老机构具有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的特征。

 养老院等机构是一个缩小的社会和扩大的家庭,老人可以在这里享受生活照顾、饮食调理、精神慰藉、康复护理等服务。

机构养老对于很多家庭来说也不是最好的选择,原因如下:

 一是机构养老与中国传统观念相背离, 很多老人不能接受,中国特殊文化传统造就的老年人“家舍难离”的精神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消除的。

 二是我国现有的养老机构的数量和规模远远不能满足当前老龄人口的需要。 三是在我国现有养老机构床位数不足的情况下,还表现出床位利用率不高的特点。

 四是缺乏规范,服务质量得不到保证,从业人员待遇低。

发达国家中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为70张左右,而我国每千名老人占有养老床位不到15张。《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了“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0张”的目标。3、社区居家养老方式

 社区居家养老,也就是“社区服务加住家养老”, 就是在社区内建立一个社会化的养老服务体系,为居住在家中的老年人开展服务。

 《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将其定义为“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社 2

《军事理论》课程作业

区, 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的一种服务形式”。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具有综合优势:

 其一,迎合老年人的情感需求。社区居家养老保留了“ 住家 ”的形式, 满足了中国老年人“恋家 ”的情感需求。 其二,提高了养老服务质量。 其三,节约社会养老成本。 其四,减轻家庭成员的压力。我国养老方式的发展方向

1、加强养老道德宣传,完善养老法律法规体系, 巩固家庭养老方式。

一方面,国家要利用各种媒体宣传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特点以及面临的挑战,动员全社会参与到安老敬老养老的战略中;

另一方面,1996年颁布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规定“享受子女及其他依法由赡养义务的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精神上慰藉以及在患病时提供医疗费用和护理的权利”,但是,在许多方面还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尚须相应的法律、法规予以完善化及可操作化。

2、继续支持养老机构的建设和发展,充分发挥其支撑作用

机构养老在保证其服务规范化、标准化的前提下应该向以下两个方向发展:

一方面,政府应该继续加大对公办养老机构的投资,重点保证“三无”、“五保”及低收入的高龄、失能等养老困难老年人的服务需求;

另一方面,部分经营性的养老机构遵循市场化原则,可以向高端发展,走优质高价的发展之路,满足部分老年人的高端需求。

3、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实现社区居家养老的最终目标

 第一,明确政府在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中的主体责任地位。

《军事理论》课程作业

 第二,目前,社区居家养老的服务对象主要面向家庭日间暂时无人或者无力照护的社区老年人。

 第三,引入市场机制, 走福利性与产业化相结合的道路,适当的市场化模式会促进提升社区养老服务的水平,拓宽服务的范围,提高服务的效率。

总之,养老方式发展方向将是:以家庭养老为基础, 以社区居家养老为目标, 以机构养老为补充,建构多层次的养老模式。二、面临的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改善,人口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口数量在不断增加。目前,全世界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近6亿,预计到预计到2050年将增加到20亿。有关预测表明,1950年-2025年跨世纪的75年中,世界老年人口以年均2.4%的速度递增。因此,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全球性的重大问题之一,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到目前为止,除所有发达国家之外,我国也于1999年进入这一行列,成为较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中国家之一,成为典型的“未富先老”的国家。人口老龄化,不仅带来用于老年社会保障费用的大量增加,也引起我国传统家庭结构的变化(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计划生育,形成了现在的“4+2+1”家庭:4个父母长辈、1个孩子,要靠夫妇2人支撑)。而且,从我国各地区的差异来看,沿海地区和城市地区的老龄化则发生得更早、更严重,如何解决城镇老年人口养老保障问题已是迫在眉睫。纵观国内外,养老服务保障的方式通常有三种选择: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选择哪一种方式更适合我国国情已成为当前老年保障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今后我国养老服务业将出现五大转型:从家庭保姆照料到专业护理员照料的转型;从以家庭和个人的赡养照料为主到以社会制度性保障为主的转型;从保障老年人衣食住行基本生活到提供康复照料、情感护理等服务保障的转型;从传统的经验性管理到标准化管理的转型;从以政府为主办养老院、敬老院到公办与民营同步发展模式的转型。

现在我国城镇养老还存在许多问题:

《军事理论》课程作业

家庭养老方面: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子女数量少了,子女不在身边了,子女事业的压力大了,子女还要照顾自己的子女了,子女也不再把赡养父母作为最高的人生价值了。所有这些变化都使以子女为核心的家庭传统养老功能面临着冲击和弱化。目前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独居老年人问题、留守老年人问题、空巢老年人问题、高龄老年人问题等都在不同程度上与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有一定的关系。养老成了家庭不能承受之重。

1、家庭规模缩小、核心家庭增多,养老功能弱化,无法适应老龄社会的需求。

2、子女数量减少,家庭养老负担加重。生育率下降、人均寿命延长直接导致家庭供养资源减少,子女养老的人均负担成倍增长。

3、传统养老观念受到各种不良价值观念冲击。年轻人的观念、生活方式也不断在自觉、不自觉中发生变化,在追求现代生活方式过程中,产生了对小家庭的偏好和对大家庭的淡漠,他们转变了养老观念,开始走出“养儿防老”的圈子,加之受不良价值观念的影响,人们的家庭责任观念、家庭义务观念等都在不断更新、蜕变,有些人拒绝承担赡养老年人的义务,甚至虐待、遗弃老年人。另一方面,在现代社会中,老年人在经济资源、文化资源等方面均处于较低的地位,再加上行动不便、体弱多病等因素的影响,渐渐地,几世同堂的家庭就少了其应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所有这一切都导致了当代中国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机构养老方面:

1、市场供给和设施缺乏,养老资源的总量明显不足。养老床位供给数量严重匮乏,供需矛盾突出。

2、机构服务对象的市场化定位,与最需要机构长期照料护理的老年人支付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结果是本来为数不多的养老机构利用率不高。此外,社会福利机构的大量资源配置被高收入、能够自理的健康老人占据,这和社会福利的法则相悖。

3、养老服务队伍的职业化建设滞后。从岗位职责和专业技能看,我国现有养老服务队伍远不能适应快速老龄化的社会现实需求。最突出问题是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5

《军事理论》课程作业

同时,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较低,专业水平、业务能力和服务质量不能有效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

4、老龄工作运行机制不健全,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撑。养老立法的缺失,无论是涉及到老人还是涉及到养老机构,一旦出现了意外风险,其责任界限因无明确的法律依据参照而往往很难准确界定,因此,养老机构与老人双方的合法权益均很难得到依法保障。

社区养老方面:

社区养老存在的问题和机构养老面临的问题基本相同,由于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社区养老服务运行机制还不不健全,在一些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资金保障不足。社区养老服务从本质上具有服务特性,政府应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然而,目前经费来源渠道尚不固定,服务补贴标准明显偏低,需要尽快确立经费来源渠道,完善补贴标准制度和政策。

二是组织管理不强。社区养老服务基本是以社区为基础的组织体系,自发性和特区性特征明显,服务管理监督和政策指导也基本停留在区级政府层次上,亟待更高层次的组织体系和监督管理模式,此外,区政府、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三级管理机构建设也还远远滞后于形势的发展。

三是政府扶持不够。根据国内外经验,福利性事业很难单独正常运行,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建立起福利性、公益性服务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在这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还是远远不够的。

三、我国城镇养老相关的政策

1、民政局将在“十二五”时期,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通过政府投入、激励社会投入、扩大福利彩票发行等渠道,加强养老服务资金保障。民政部将制定和完善养老服务质量、服务资质、服务规范、服务设施、服务安全卫生、服务环境监测、服务产品等标准;建立统一的养老服务信息系统,为政府采集行业信息、公众接受养老服务、行业规范化发展提供信息支持。建立养老机构院长岗前培训和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制度,加快培养老年医学、护理、营养和心理等方面的专业人员。

《军事理论》课程作业

2、大力发展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采取积极措施,大力支持发展各类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建适宜老年人集中居住、生活、学习、娱乐、健身的老年公寓、养老院、敬老院,鼓励下岗、失业等人员创办家庭养老院、托老所,开展老年护理服务,为老年人创造良好的养老环境和条件。

3、发展养老服务业要按照政策引导、政府扶持、社会兴办、市场推动的原则,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服务体系。要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养老服务业准入制度,积极支持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兴办养老服务业,鼓励社会资金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等方式兴办养老服务业。

4、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素质。加快培养老年医学、管理学、护理学、营养学以及心理学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提高社区及农村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有计划地在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岗位培训,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业道德、服务意识和业务技术水平。

5、制定优惠政策,抓好政策落实,支持社会办福利机构的发展,国家的政策扶持是发展社会福利事业的重要保证。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11部委《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中的优惠政策,保证社会办福利机构在规划、建设、税费减免、用地、用水、用电等方面,与政府办社会福利机构一样享受同等待遇;并从实际出发,积极研究制定新的优惠政策。

6、民政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维护社会办福利机构的合法权益。民政部门要根据政府宏观管理、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机构自主经营的管理体制的要求,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依法做好指导、协调、扶持和管理工作,促进社会办福利机构健康发展。

四、我国城镇养老问题解决方法

综上所述,我国城镇养老依然应以家庭养老为主,集体养老为辅,多种养老方式并存。

《军事理论》课程作业

对此,我们提出一下建议:

1、提高国民素质,要把“孝”的教育放在文明建设的重要位置上,将孝心教育活动经常化,普遍化。我们要大力倡导对老年人在物质生活上的赡养孝心,在精神生活上的赡养孝心,在生活照料上的耐心,两代人之间建立一种相互关心,相互尊重,相互扶持,平等沟通的新型代际关系,尊老爱老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使国民“养亲必敬”,真正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2、建立新型社区养老院,完善社区服务职能。养老院不再是子女因无暇照顾老人而安置老人的地方,而是将家庭养老扩大和延伸。社区为老年人提供物质生活,心理沟通,感情交流的平台。建立游艺室、组织体育活动、文艺活动等等,创造良好的养老和服务环境,是老年人身心愉快的生活。、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制度,彻底扩大基本养老保障的覆盖面,不仅覆盖所有就业者,也要覆盖所有非就业者,以及所有为雇主的公民。通过建设国家级社会保障系统工程的信息技术支持平台,实现全体公民保障信息共享,建立可持续进行数据更新的国家老龄系统工程模型,使政府对重大养老问题提前有所掌控。

4、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建立相应法律法规,为老年人提供法律援助。道德和法律都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法律是由国家制定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在老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就应用法律的手段惩治违法者。家庭美德建设以及制度的实施也只有在法律的支持下,才能更好的发挥其规范作用。、完善医疗保障体系,随着当今社会老年人高龄化日益突出,老年人患病率、伤残率上升、自理能力下降。只有不断完善医疗保障体系,让看病就医不会成为老年人以及家庭的负担,让老年人充分享受医疗保险带来的实惠,健康安享晚年。

第三篇:社区养老问题调查

社区养老问题调查报告

摘要:本文主要从目前泗淋乡服务现状及老人所存在的需求入手对泗淋乡养老服务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结合问卷法语访谈法从对居家养老的了解程度、日常生活照料状况、医疗卫生需求与精神慰藉四大方面进行了困境分析,并以社会工作的视角从政府、社区和社会三方面提出了关于推进泗淋乡社区养老服务的几点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及综述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老龄问题日益成为众多国家关注的焦点,而我国也提前进入老龄社会,成为名副其实的“未富先老”的国家。据民政局2009年5月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年底, 60岁及以上人口达15989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2%,已经达到老龄化国家的标准。而在金华,据统计,2007年底全市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69.53万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15.14%。

面对如此严峻的老龄化问题,养老日渐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难题。目前,社会上呈现出三种养老方式: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家庭养老是最为普遍也是最为老年人所接受的养老方式,而正是这种最为普遍的养老方式却日益遭受严峻的考验。自计划生育实行以来,家庭结构日益核心化,养老对于子女来说负担越来越重;并且子女的养老敬老意识日渐淡薄,老年人处于不利境地。而机构养老由于成本较高、缺乏家庭温暖、社会隔离等原因无法得到老年人的亲睐。对此,政府部门提出了“居家养老”的新模式,即老年人居住在自己的家中,同时享受社区提供的专业化服务,是一种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要形式,以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等服务为内容,并为老年人解决日常生活困难的养老服务模式。这种养老模式能让老年人在自己所熟悉的环境中生活并接受社区的各项专业化服务,使老人充分享受到家庭的温暖,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并能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和家庭资源解决养老问题,减轻政府负担。目前该种养老模式越来越受到老年人与社会的欢迎。

二、农村养老问题现状

(一)养老的需求与各种途径

通过调查统计的数据显示,76%的老人对于居家养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真正了解居家养老的老人仅占18%。而老年人对于居家养老的了解途径,主要是通过社区宣传、报刊书籍、电视广播、亲戚朋友和邻居,其中通过社区了解的老人最多,占到了28.7%。可见居家养老对于宣传居家养老知识的重要性,但目前大部分的社区对于宣传的重视度不够,宣传方式仅限于在小区的橱窗里张贴出相关的文件或报刊文章的相关章节等,但由于不少老年人行动不便或文化程度较低,他们不太能够关注到这些信息。

(二)日常生活照料方面

养老服务相关政策,即由政府买单,家政人员上门为老人提供一些简单的家政服务,该

项政策普遍受到了老年人群体的欢迎,但在实行过程中却遇到种种困境。首先由于受到资金等方面的限制,政府购买服务对象的数量极其有限,很多迫切需要该项服务的老人因不满足条件而被拒之门外。其次,目前大多数社区所提供的日常照料服务只是限于打扫卫生、洗衣做饭等相对简单的上门服务,像更高一级的服务诸如家电维修、代购、水电维修、上门理发、送餐服务提供的却很少,而这些服务却是老年人十分需要但自己又无法提供的,这就形成了一个困境,需要的服务没有人提供,而提供的服务又不是老人最需要的。最后由于老年人大多比较保守,对于外人的戒备心比较高,他们往往不会让家政服务人员在家中逗留太长时间,完成一些基本的打扫工作后就让她们离开了,一般都没有达到政府购买的服务时数,这就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

(三)医疗卫生需求方面

为了迎合广大社区居民的医疗卫生需求,解决大医院人满为患的困境,不少社区都设置了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我们所接触的调查对象中,有46%的老年人所在社区设有医疗卫生服务站,社区医院因其距离近,就医便利,可以省去大量排队等待的时间,价格实惠以及服务人性化等优势而被人们称为“家门口的医院”。但据我们的调查,享受过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老人中仅有37.6%对本社区的医疗卫生服务站采取很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态度。不少老人反映这些服务站的设备比较陈旧、药品的数量也较少、工作人员的态度也不是非常友善,可见,对于老年人群体来说,医疗卫生服务站虽然路很近,但心却很远。

所谓“未雨绸缪”,疾病预防对于老年人群体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但大多数老年人缺乏基本的医疗常识。免费体检、上门诊疗、举办安全知识讲座、派发医疗保健手册、赠送免费医疗品等措施对于疾病的预防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社区在这一块的服务却几乎空白。据调查,在提供免费体检这一项服务上有44.7%的老年人享受过,而其余的四项包括上门诊疗、举办安全知识讲座、派发医疗保健手册、赠送免费医疗品等服务,分别有16.8%、18.0%、15.3%、6.7%的老年人享受过。

(四)精神慰藉方面

随着家庭结构的小型化,空巢老人愈来愈多。这就使得老年人的精神慰藉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据调查显示,61.3%的老人表示不希望有人上门陪他们聊天,22%的老人有这种意愿。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上门陪聊的服务人员或志愿者大多与老人比较生疏,他们缺乏共同的话题,老人对于他们的信任度也比较有限。因此,有活动能力的老人更喜欢“走出去”和同辈群体沟通交流,类似的生活经验与价值观令他们之间的交流更轻松自然。

在服务设施方面, 72.7%老人所在的社区设有老年人活动室, 36%设有老年人阅览室。但这些活动室大都比较陈旧、狭小、阴暗,空气不流通、浑浊,并且大部分活动室已成了变相棋牌室;而老年人阅览室里的书籍、报刊、杂志大都比较陈旧,难以老年人的需求。实际上,绝大多数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明显落后,主要表现为:一是数量不足,社区重视度不够;二是质量不高,突出表现在设计落后,观念保守,不能很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从而导致了现有设施实际利用率不高;更有一些设施是社区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而设,并无实际

意义,服务流于形式。

在社区活动的开展方面,有47.7%的老年人明确表示希望社区多举办一些适合老年人的活动。但事实上,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只有29.5%的老人所在的社区开展过外出旅游的活动, 54.8%的老人所在的社区开展过文艺演出,34.2%的老人所在的社区开展过大众健身,而至于科普知识宣传、座谈会、老年人兴趣小组的开展,分别为13%、6.2%、17.8%。可以说,目前社区所提供的适合老年人参与的活动还是比较缺乏的。广泛开展真正适合老年人生理、心理特征的活动是社区服务的应有之义。

三、农村养老难的原因分析

首先,其实无论老人有无儿女,养老难的原因是一样的。农村人口素质低,农村经济落后,没文化使得媳妇女婿们不懂得爱屋及乌,没有爱心,也使得村民们毫无同情心,可见我们的礼仪之邦礼仪何在?没有文化使得人们不知亲情的可贵,不知友情、乡情的重要,使得人们不知什么是同情。人需要的不仅是物资的供应,他们还需要儿女的理解、关爱,以及心与心的交流。无知让老人们的这点需要成为奢求,用不可得;无知也让乡亲们变成了吝啬鬼,不舍的掏出均摊在自己头上的几十块钱……硬是变成了鲁迅笔下麻木不仁的人了。人口素质低下已是农民养老难的根本原因了。

四、如何解决农村养老问题

(一)政府扶持

居家养老服务的开展离不开政府的宏观指导,因此政府应转变传统观念,对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给予更多的重视和扶持,特别是在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起步阶段,服务开展的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对其的态度和支持力度。我们认为,推进居家养老服务,政府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广泛开展宣传教育,为推进居家养老服务提供良好的社区氛围

首先,社区应加大对居家养老宣传的重视程度,鉴于多数老年人文化知识水平有限以及部分老年人行动不便,社区应充分动员社区的资源,争取将居家养老的基本常识普及到每家每户,从而增强老年人的权利意识,鼓励老年人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同时也达到对社区居民的教育作用,创建一个和谐、友爱、尊老的理想社区。其次,做好居家老人的宣传教育,逐步改变老年人传统的生活观念和消极的消费理念,增进老年人对社会的认同感和信任感,消除顾虑和偏见,鼓励更多的老年人走出心理阴影,融入社区大家庭,乐于接受服务,利于工作的推进。

2、加大资金投入,为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保证

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必须有一定的经费作保证,但目前政府对其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经费的缺乏,迫使目前居家养老服务对象大多局限于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空巢高龄老年人家庭,而无力顾及数量占绝对多数,身体尚好,有一定自理能力的老年人的需求,而且服务内容少、服务层次低。因此政府今后在考虑老年福利设施投入和老年事业经费安排时,应列出一部分专门用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支出,并逐步扩大服务对象的范围。这样才能从资金上保证居

家养老服务的顺利开展。

3、制定扶持政策,为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提供政策保障

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作为一种社会福利性和保障性的工作,政府须有一定的政策扶持和倾斜力度。例如对参与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社会服务机构出台优待和优惠政策,如适当减免税收,贷款优待等,激发他们的参与积极性,提升服务档次和质量;以及加大对社区医院的扶持力度,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吸引优秀医务工作人员下到基层,到社区医院提供服务,提升社区医院的医疗水平及服务质量,方便老人就医。

4、建立培训机制,为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提供专业人员保证

针对泗淋乡养老服务人员数量少、专业技能普遍低下的现状,政府应开始着手开设居家为老服务应用知识方面的培训课目,实施技能培训。

(二)社区为本

社区作为居家养老服务的主体,在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方面更是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为更好地提升社区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功能的发挥,应大力发挥社会工作者的功能。首先,社会工作者应承担资源提供者的角色。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深入社区了解老年人的需求,充分调动本社区的资源,开发多种多样、富有个性的居家养老服务项目来完善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不断提升服务功能和档次,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特点老人的需求;其次,承担中介者的角色。社会工作者应当主动承担社区内老人与政府沟通的桥梁,深入了解社区老人的实际需求,吸取其中的合理成分,代表社区老人与政府进行博弈,早日促成政府相关政策的出台;再者,承担使能者的角色。发动全体社区居民,通过参与一系列的社区活动提升社区的凝聚力与归属感;同时还要建立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人群体的自助、互助体系,广泛动员社区居民参与到为老服务中去,从而建立一个和谐关爱的社区,为老年人群体提供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

(三)社会参与

社会力量的含义非常广泛,包括志愿者队伍的构建、辖区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家政服务机构以及各类民间组织等,他们是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不可或缺的力量。此外还包括区、街道、社区设置的非营利性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组织,这些中介机构的主要职责在于通过建立服务追踪和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服务中出现的问题,保证服务质量,并确保政府资金的投入真正用到实处。

五、小结

随着泗淋乡人口日趋老龄化、高龄化,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已势在必行,但它又是一项系统的工作,牵涉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政府、社会、社区、家庭、老人共同参与和努力。目前泗淋乡居家养老服务的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尚无典型的经验可循,因此我们要“摸着石头过河”,循序渐进,大胆探索,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稳步推向深入,实现居家老人经济、安心、舒心地享受晚年生活。

第四篇:社区养老

1.家庭养老指的是我们熟知的老人居家养老;社会养老一般是指老人自费入住公立或民营的养老院、福利院、敬老院和护理院等,得到相应的医疗和照护服务;社区养老是前两者的中间形式,是指老人晚上住在家庭里继续得到家人照顾,白天享受社区养老机构提供的日托、家政、送餐等服务。

2.社区养老的定义和特点

“社区养老”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机构养老为辅,在为居家老人照料服务方面,又以上门服务为主,托老所服务为辅的整合社会各方力量的养老模式[1]。这种模式的特点在于:让老人住在自己家里,在继续得到家人照顾的同时,由社区的有关服务机构和人士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或托老服务。

社区养老和其他养老方式的区别

社区养老不是家庭养老,而是社区中的在家养老,社区养老不是社会养老,而是将机构养老中的服务引入社区,实行社区的在家养老。它吸收了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方式的优点和可操作性,把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最佳结合点集中在社区。是针对中国社会转型期在21世纪上半叶所面临的巨大老龄化问题所提出的一种新型养老方式

[2]。

社区养老服务

“社区养老服务”就是通过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逐步建立以家庭养老为核心,社区服务为依托,专业化服务为依靠,向居家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为主要内容的服务。

3.参考文献:《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模式研究》

《社区养老模式的问题与对策》

《社区养老文献资料整合》(都在百度文库中可以直接找到)[3]

第五篇:我国农村养老问题浅析

山东财经大学程佳

我国农村养老问题浅析

摘要

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8811万人,占总人口6.96%,60岁以上人口达1.3亿人,占总人口10.2%,以上比例按国际标准衡量,我国已进入了老年型社会。截至2011年末统计数据显示全国 1.85亿的老年人口当中就有将近70%的老年人居住在农村。长期以来,大多数人一直对在黄土地上辛勤耕耘的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关注甚少。而现如今由于部分农村生活条件差,加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长期发展滞后,家庭养老功能的不断弱化等等问题的出现和存在,严重导致绝大多数农村老年人处在家庭边缘和社会保障体系之外,生活堪忧。我认为农村老人养老福利保障等制度的建立和方式方法的探讨研究将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关 键 词:农村 老年人口 养老问题

一引言:就目前情况来看,虽然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取得一定的成就,农民收入也随着农业税的减免和一系列惠农政策实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时随着物价和农产品收购价格的不稳定等问题的出现,农民可供自由支配的资金不充裕,所以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不能只依靠子女更需要政府制度和财政支持。

二、目前农村老年人口养老现状

(一)1.计划生育政策已经实施了较长时间,农村家庭拥有子女人数也在不断减少,目前1970年后出生子女已经进入赡养父母阶段,子女数的减少大大削弱了家庭养老功能2.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空巢老人家庭”增多,留守在农

1山东财经大学程佳

村的老年人不得不承担起劳务和家务劳动,已经缺少子女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这个问题会越来越严重3老年人平均寿命延长、患病率上升自理能力下降 4年轻一代的敬老爱老意识的滑坡, 导致家庭养老的主体责任正在丢失。5.农村老年人自养能力比较薄弱。农村老年人将年轻时的较少的收入及储蓄用于子女婚嫁盖房子,不靠储蓄养老。到了老年只能依赖子女。

(二)农村的低保制度尚未全面建立。农村社会福利、政府救济和低保投入严重不足,绝大多数的老年人基本不能够享受的到。广大农村处于弱势地位的老年人生活状况不容乐观基本生活难以维持。

(三)农村人大多重视抚养下一代,都希望把子女送出农村之门,一定程度上轻视对老年人的赡养与照顾。当然这也是现代社会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农村的青壮年在向城市的迁移过程中,还是比较重视孩子的成长与教育的。因为他们的财力和精力有限,他们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孩子身上。因此,他们就没有充的财力和时间去照顾老人和给予老人足够的经济支持。

三、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对策简单分析

第一,《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要进一步明确化合理化,各地试点县区也要依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对指导意见进行科学合理的扩展,其中就《指导意见》中的几个点尤其需要进一步明确与公平化

按照《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的规定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有户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新农保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但其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

我们可以观察到指导意见中提到两个必须的条件,第一是必须满足60周岁

2山东财经大学程佳

第二是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有户籍的老年人。同时后面却也出现了一个点“但其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那么这一点该如何做出一个理解?在其子女也必须参保并符合前两个条件的农村老年人口才可以拿到基础养老金,调查了一些试点地区当地的养老金收取方式基本是捆绑式的,基本是把这一条做为一个捆绑条件进行养老金收取的。像养老保险这种国家社会保障性险种有这一条附加条件是否做到公平合理,里面的字眼是“应当”而不是“必须”,这个词应该做如何理解,有几个较为现实的问题:第一有三种情形,符合基本条件的老人其子女已经在外工作,或已参保了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农村2女户或独女户,其女儿户口因为嫁人等原因落在其他县区或别的地方:符合条件的农村老人与其子女在同一县区内,这三种情形下老年人养老金领取政策上是否公平合理?第二指导意见是面向全试点农村的,同一个地区各村户的经济能力是存在差异的,有些老人子女因为缺乏一定经济实力或不积极参保,那么这种捆绑式的参保方式是否会影响到与之相关的老年人的利益。第三“应当”这个词的理解,“应当”是否等于“必须”?“应当”有时候可以理解为可参保也可以不参保,同时其子女参保与否是否会影响到对其父母正常的养老金领取。

第二,有法可依,有规可循。相关县区应该将农保基金管理运营纳入法制化轨道,制定出相关法规,从养老基金的收取发放、投资、增值、支付等有法可依有规可循。可以制定相应的《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收缴办法》,《农村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监督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规,这是很关键很重要的,有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就可以为养老基金管理运营提供指导意见以及对各个环节的管理监督。

3山东财经大学程佳

第三,对于新农保基金收缴的管理,很大一部分农村居民居住分散,农保收费面相对比较大,农保金收取过程操作复杂,大部分还是由村委负责代收保险费,针对于基金安全与相关个人票据管理问题,各村委应该增加基金收缴人员数量与收缴人员素质培训,在收缴过程中要注重基金票据的管理,统一收费票据,并在年终收据上交时进行核对,这样票据管理制度就可以很好的杜绝了乡镇农保员挪用、移用、贪污保费的现象。二是可以进一步建立相关的社会保障基金县级财政专门户口,农村参保人员可以直接指定银行交费,这样就可以很好的保障基金的安全,规避了风险。同样在发放方面养老金应以银行为依托实 行社会化发放模式,杜绝截留或挪用现象发生做到“阳光操作”,进而防止养老金发放过程中的资金流失。

第四,新农保基金的保值增值。试点县区应该尽早出台相关基金运营政策,成立专门的基金运营的部门进行统一管理,在政策上给予适应放宽和倾斜,可允许农保基金进行适当的投资组合,变“死钱”为“活钱”。在基金基数相对较大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建立专门的养老保险基金银行,使农保基金能够直接筹集、同时也可以吸纳一些社会闲散资金,增加农保基金的积累,在基金一定量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投资。同时存在投资就必须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机制以及投资分析机构,这样一可以尽量规避在基金运营过程的风险二来也可以选择更合理的投资方式,使基金增值利益最大化。第二可以参照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的设置的具体结构建立在信托和委托代理模式下的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政策上允许委托代理的出现,通过第三方信托管理,允许其进行合理化投资,农村参保人员60岁开始领取养老金,从参保到保金领取这个空档期,相关的委托机构可以利用这些资金进行一些长期债券的购买以及一些效益较好的投

4山东财经大学程佳

资板块。第三可以实行市或省级统筹管理,依据各地农村县区的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可以把各县一级结余的农保基金交由市或者省统筹管理,因为省市的投资环境相对较好,农保基金相对集中,资金规模较大,投资渠道宽,增值效益大。但是在资金集中运作的过程中,笔者认为运营部门必须由有关专家和专业人员组成,在对各种投资方向、收益评估、风险程度等做出详尽论证后,选择最佳方案实施。

山东财经大学程佳

山东财经大学程佳

下载建设商业性养老社区解决我国广大人民的养老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建设商业性养老社区解决我国广大人民的养老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养老问题

    实现“老有所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体体现。华图根据国家公务员考试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申论考试特点提供了关于养老问题申论试卷及答......

    对解决我国农村养老问题的思考[5篇材料]

    浅析我国农村养老模式现状及存在问题-----以山东省阳谷县闫楼镇为例摘要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农村养老取得了不小进步,不再像往年那样单一家庭养老的模式,而是形成了以家庭养老方......

    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对策

    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对策 一、价值定位 鉴于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农村养老保险还无法普及,还不能有效地保障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在近一段时间内社会养老保......

    我国城市社区养老体系建设研究综述

    我国城市社区养老体系建设研究综述一、研究问题和背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寿命的不断延长,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随着世界趋势进一步加快。科学的进步,医疗的发展使得老龄化进......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考核办法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考核办法 一、考核指标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工作考核指标分为项目完成指标、项目加分指标向项目扣分指标,考核最终得分为三项指标的分值之和。 (一)项目......

    我国农村养老的问题社会学

    关于我国的农村养老问题 农村养老问题直接关系到中国农村秩序的稳定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固有的道德体系的崩溃和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通过构建和不断完善农村养老法律体系......

    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探讨

    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班级:21005141学号:2100514119姓名:黎芸 摘要: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作为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的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我......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及问题和对策(★)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及问题和对策 内容摘要:养老保险是一种社会保险,是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对达到退休年龄的老年人,由国家和社会提供物质帮助以保障其晚年生活所需的社会保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