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钦老和尚事迹简介(共)
广钦老和尚事迹简介
广钦老和尚(公元1892~1986年),闽籍僧。不识字,不食人间烟火,人称“水果师”。综其一生贫苦孤露,质朴艰辛,宿慧自萌,潜修百苦,禅净双成,大澈大悟。在台弘化近四十载,幽冥两度,野类驯归,更以禅悦为食,行不倒单。除雨天外,夜露坐,数十年如一日,教人总是一句“老实念佛”,在当时台湾缁素界中被誉为“现代的**”、“国之瑰宝”、“精神之导师”。
和尚德妙德庄严,法相慈祥,上至总统名士,下至贩夫走卒,不论高官显贵,富贫下贱之人都向往亲近。信众见之如见佛般感极而泣,不言而化,德被群伦,在当时台湾地区乃属第一人。
和尚驻台,四海信众麇集来会,信众朝拜如流,数十万众朝山,更是蔚为稀有。和尚的法语广流于台湾、香港、韩国、中国大陆、欧美等地,如林觉非居士所言:“放眼台湾,当时所谓的高僧,有几位能如此?若非得道高僧,何能臻此。近代佛学泰斗杨仁山也言:“千余年来,如六祖者,能有几人”。
一、在家时期
广钦老和尚,俗姓黄,名文来。出生于福建省惠安县。家境贫寒,母多子劳累,割爱晋江浯潭村李氏为养子,取名李钦山,因身瘦小,都呼“猴山”。7岁仍体弱多病,养母带往邻村池店高山亭,礼观世音菩萨为契子,母子自此茹素。
和尚11岁,养父母相继过世,孤小伶仃,被堂伯带往南洋生活13年。在堂伯店中负责各项杂务,17岁已发育长成,入山垦荒植橡胶树。19岁欲搭工地轻便车下山,忽有恐怖之感,急喊同事勿搭,惟一人留车上,次日闻该车桥断俱没,兹后,同事欲搭车均先过问和尚,此事初露和尚预知能力。24岁,和尚返家乡。眼见家乡一切均已变迁,萌生出家之念。和尚曾自述道:“过了不久父母逝世后,我就到南洋去,而我依然吃素。这段日子让我深深感觉到世间没有什么希望,人生也没有什么意思,父母留下遗产,我如果也像他们一样耕田,做到老,最后仍是免不了一死,永远在生死轮回中,因此我想求了生脱死”。因此在家三年,练就日食一餐,夜可坐睡的工夫,作为出家前的准备。
二、出家自度时期
和尚27岁,赖高山亭的赖素姑引进,至泉州承天寺出家,由住持转尘和尚收为沙弥,赐名“广钦”。负责提水、种菜、劈柴、杂役。为众盛饭,遇有饭粒落地,急俯捡食,人鄙之。
和尚31岁时,求坐功急进,走火入魔,双目失明,礼拜日月复明,夜可见物,成为阴阳眼。后淬励十余年,约在39岁证得了念佛三昧。但和尚在禅功方面仍未契入,急切地想离寺上山苦修,但须具足比丘身分才可以。于是礼寺中瑞奉法师为师,并行剃度,并于隔年前往莆田囊山慈寿寺受具足戒,和尚至此41岁才具比丘身。同年和尚备带十余斤米,四套衣物前往泉州府后清源山,觅一石洞潜修,上山前夕遇宏仁法师授法眼派之法牒并属珍重流传,和尚乃南岳下第四十八代临济接法眼之传人。
和尚43岁时,打坐际忽似被人捧离,直沈坠地,右边睪丸震破,久成一死肉。此年和尚带的粮米已尽,为维持色身,遍尝天地生成的树子、嫩叶、山果,以致到台湾后仍维持这个特殊饮食,人称“果菜师”。
和尚潜修的山洞,本是老虎栖身之所,和尚为说三皈依,虎驯离去,并常率虎妻虎子到洞口玩耍。又一日,村民挑柴下山遇虎,惊怕扰嚷,和尚出洞,训虎解危,师曰:“汝等不怕,虎不伤人,尽可下山”驱虎离去,此事传遍,附近居民都称和尚为“伏虎师”。
和尚自从断食人间烟火后,禅功猛进,曾一次入定超过三个月,鼻息已无,众人以为圆寂,准备荼毘,幸转尘方丈请弘一大师上山探视曰:“如是功行,我等所不能及,我若不来,公等恐铸成大错”,弹指三下,师出定。
和尚自四十二岁山中潜修十三载,其禅功已臻无可说的自在,完成自度;思及诸佛菩萨以众生为念,他自己立定志向说:长久住山上与兽为友,只不过是度自己,佛说自度后也要度众生,在山上住一千年也是自度,度众生必须到山下。因此结束住洞苦修,重返承天寺,时和尚54岁。
三、来台弘法初期
和尚五56岁(公元1947年)来到台湾,挂单基隆灵泉寺、最胜寺,后暂息新店日式空屋,并于台北市法华寺夜渡日本鬼魂。渡台前一年,遇林觉非居士(第二位在家弟子),即透露他与台湾有缘,要到台湾弘化的愿力,他说:台湾佛教,数十年来,受日本人奴化教育迫害,及神教影响,神佛和混,正邪不分,早已变质。我缘结台湾,我将渡台,新兴道场,广度众生,以我一身,为修佛范。挽回佛教狂澜,重归学佛正轨。
和尚最先随后在新店建立广明岩、日月洞、广照寺。和尚得日月洞时,洞原无水,进住三日,泉水从石隙中流出,而对面田角泉窟自干。而在山顶大石前搭一茅蓬自住时,有一大蟒夜来皈依。当时传田(乞丐罗汉)随侍。一日山下有一邻长诸子,偶遇大蟒,率众持棍欲扑杀之,师于山上听喧哗声,急出告诸大众:“蟒已皈依三宝,切莫杀害。”众闻师言,遂各散去。师自移锡日月洞内,鲜有人知,三度大定后,方为世惊;又建广照寺时,有猴子跃出林间,静坐于和尚旁,和尚分食水果,颇有规矩,而猴子也常持野果及嫩叶供和尚。
和尚初抵台湾,人生地不熟,虽陆续建立道场,但屡遭魔难。抵台第一年,一名李姓教官,见和尚可欺,胁迫威制和尚,并以上乘指力工夫伤额出血;建立广明岩时,当地人士及流氓常滋事威迫,迫不得已和尚只好率众离开;日月洞亦数次遭抢;建广照寺时,遭人诬控,师两上公堂。获不起诉。师回火山,监院传云业重嗜食如命,传诚不听师言,于师面前对施打传云,目无尊长,传诚逐出师门,断絶关系。又不肖弟子对师下毒,幸和尚功力深厚,初次使毒集中大腿,爆一小肿瘤,溃脓而出,数日无法举步。第二次,又以类似硝酸液毒和尚,师半个月腹常搓摩不适,林觉非查觉,始道此事。
历代高僧都是凭德性修持感动皇帝,受皇帝敕封,全国尊崇,和尚一生苦行着称,福慧双修,当时台总统蒋经国也皈依于和尚,事有不决便会请益。听闻和尚圆寂,更嘱书“大慈大悲”横额送寺,以表追崇。当时和尚圆寂时,林则彬(蒋好友)向蒋总统上了一张签呈,秘书长一看,不解地问:“这件事要报告总统吗?”林先生说:“你去对总统说,他会知道的”总统一看签呈,立刻说:“你们不晓得,这老和尚可是个菩萨啊!你赶快写大慈大悲四个字送去”。
三、来台弘法中后期
和尚64岁,信徒献地土城火山竹子林,和尚入山砍竹编系成蒲团,夜独趺坐林,5年后,于此兴建之大殿竣工,命名“清源山承天禅寺”,以纪念和尚净土成就之大陆祖堂承天寺及苦行禅功成就的大陆清源山。
和尚72岁,应公路局长林则彬之请,赴中横超度高山族孤魂,中横公路顺利完工,林则彬于师所坐草蓬原址建天恩塔纪念。同年和尚赴台中、花莲,于台中清水南寮建广龙寺。承天禅寺照霞见师未回,迳散寺内现金发给各众离寺。师回寺重整寺务,盖山门及方丈室。
和尚75岁,右边睪丸死肉一团已渐长如小柚子,不便于行,至万华林天佑外科切除。78岁时又牙齿全无,改喝流质。夜改坐于走廊间或方丈室内。秋间于土城小山垄上创建广承岩。后于承天禅寺于大雄宝殿原地建三圣殿,又建祖师堂等。广承岩新建大殿、地下室及华藏塔。
和尚91岁,指派随侍十余年弟子传闻至高雄县宝来村筹建尼众道场妙通寺。和尚预言:“将有百数名无量胜福之女众弟子来此出家修行”。和尚92岁,承天禅寺大雄宝殿落成。秋新建大悲楼。和尚93岁,三月驻鍚于兴建中之妙通寺,起建大观楼及整备明年开大戒一切应供。
公元1985年,农历十月于妙通寺举行护国千佛三坛大戒,求戒弟子二千五百余人,盛况历来之冠。大戒圆满,师欲北返,适逢农历正月初一,和尚未稍事休息,妙通寺诸尼再次抬请师回妙通寺,林觉非阻之未果。又被载回赴初二法会。初二嘱尼师随师出声念佛,甚而加敲木鱼循声同念。初五,和尚瞻视清澈,澄静安祥,嘱弟子同声念佛,午后二时许告大众:“无事无事,无来无去”,于念佛声中自在涅槃,享年95岁。和尚在台弘化近四十载。
和尚弘愿本是塑为台湾肉身菩萨,永供佛范,奈何魔徒贪现,未予成全,终遭荼毘。和尚洞彻弟子们存有私心,贪念不除,金身只一,和尚较具规模道场有三,欲供何处?恐徒因此反目,圆寂前遗训“如无法成全肉身菩萨,就将其火化,分三处建塔供奉”。
四、神异介绍
和尚不言神通,但和尚的神通事迹,在信众中广为流传,一下略举几则:
有一回一位信众自美国返台,知和尚大悲水灵验,特地装了一个一加仑、一个五加仑的塑胶桶水,让和尚加持,但看屋内已有二十几位信徒排队,恐人说他贪心,所以将五加仑的桶水置外面,只拿一加仑桶水给和尚,和尚马上说:“你好久没回来!外面那大桶水怎么不拿进来?”
如周宣德(老和尚在家弟子)有两位朋友,一已计画前往美国,且胸有成竹,和尚说:“不行”,另一位经济困难,没有出国打算,却说:“你可出国赚点钱,生活就安定”,后来果然如验。
林居士初遇和尚,上船渡台,和尚告诉他“如未去时,可再来谈”,船出港未几,舵工见有台风,果真未能启航。过两日再出航,和尚说“顺风顺风”数句,船行二十二小时即到台湾,舵工惊讶说,我家数代舵船,再如何顺风最快也要二十三小时抵台,未见今日只二十二小时即到台湾,真是奇迹。林居士领会和尚不凡僧。
传奉法师白天忙职事,夜负责随侍和尚,某夜,梦见廊前一口棺木,心一惊,瞬间听一声音道“四果,怎么了?”(和尚称传奉为四果),即醒,但因梦中声音很大,感觉仍有余音清晰回荡,而其来源正是来自和尚的座位处,梦中事,也不问和尚,梦是幻化,但知和尚即使在梦中也护念弟子。
一天和尚要传顗去看医生,传顗到台北荣总看诊,医生说无事,传顗回报和尚,和尚说无事就好。但事隔一年,传顗大肠长出坏东西,开刀在加护病房一天,第二天即到普通病房,信众探病,讶异好得这么快,其中一位密宗行者对传顗说,和尚用一光圈罩住传顗,保护他,没事的。
和尚有一弟子传田,呆呆笨笨,打水作务,剩饭剩菜,自坐石上吃起来,平日人见他憨呆鄙之,一日早殿,和尚猛一顿打在传田头上,叫他:“乞丐”、“乞丐”,传田顿时猛醒,自己是“乞丐”,因林居士见他不俗,与之心契,他告诉居士说:和尚叫我“乞丐”,“乞丐罗汉”,他暗示知之即可。罗汉自了汉,怕人知麻烦,已往生。
一天几位大人抱了一个襁褓中婴儿来拜见上广下钦老和尚,婴儿眉清目秀,面庞长得非常可爱,大家见了都欢喜逗她,惟有老和尚脸一沉,向弟子说:“要来讨债的!(指婴儿)”大家不懂,老和尚便告诉来人说:“你们做冷冻鸡生意对不对,看看这婴儿!”婴儿的父母流着眼泪承认,并打开包里孩子的衣被,赫然!可爱的脸蛋之下竟是畸形如鸡的身体!
和尚对信众供养红包,从不过问。有一次,和尚端坐椅上,二十几位信众供养红包,其中一位信众心起嘀咕:“这和尚一字不识,收那么多红包!”此人心念一起,和尚马上察觉,即说:“我是方便!让大家植福田,各位的供养是给大家盖寺庙,这寺也不是我的!”。民国五十几年,和尚曾至台北市善导寺,人见“水果和尚”,到顶礼供养,桌上红包几百个,和尚离寺时说:“供养常住”,两手拍拍,两袖清风,不沾一亳利养。和尚的洒脱令人赞叹。连宣化上人也佩服和尚的不贪不染,说: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台湾的水果和尚,他既不贪财,也不贪色。人家给他果仪,他连看也不看,这不是一般凡夫俗子所能做到的。一般人放不下财,视财如命,但他却看得那么轻松,也不看果仪里有多少,放在一边,谁愿意拿就去拿,故他有些徒弟就偷许多钱,而后偷跑还俗去。那你说,他以后应该会管紧了钱吧?并非如此,他仍然管也不管,看也不看,你说这老人之定力有多高。
第二篇:广钦老和尚语录
入榫
将太极拳譬之为高耸入云的摩天大厦,那么,我们必须扎扎实实的作好地基的施工。将太极拳譬之为一辆高级轿车,那么我们必须注重车身中基础的动力系统和传动系统。将太极拳譬之为中国古典的木结构房子,那么我们必须架构好梁与柱。万丈高楼平地起。太极拳也必须从基本的架子盘起。
正象古人早房子,我们在盘架子时,身上几大节(有说三大节、九大节或十二节等,其实有关节之出均可节节拔松分开,脚趾手指之处何其重要!)便是柱与梁。古人不用铁钉,梁柱之间的连接,全凭榫头。入榫与否,关系着结构的牢固。显而易见,在太极拳盘架时,身上几大节的连接也全凭“榫头”的作用。这些“榫头”是否“入榫”关系着劲路是否到位,也自然关联我们的太极大厦能否“高耸入云”!
榫头有大有小。梁柱之间便是大榫。这些大榫一旦脱榫,房屋顷刻间倒塌。其他小榫一旦脱榫,房屋结构也会不完整。在太极拳盘架中,大榫倘若不“入榫”,身形散乱,上下无法相随,左右不能相连。身体也自然无法完整一气。身形散乱,意气如何呼之欲出呢?倘若小榫头没有入榫,劲路不畅通,意气也无法敷布四周。
一己之中,四大榫头,关联房屋的架构。这四大榫头,一有“脱榫”或“松动”,太极的房屋便会倒塌。那便是两肩、两胯的里根。
四大榫的“入榫”与否,可以通过“喂劲”来检验。
胯里根入榫的标准是“松腰落胯”。腰宜松塌,胯便找着了固有位置。胯一旦“入榫”,感觉上有游子回家的意味。无须拧动膝盖,中轴自会灵动。进退得便。“喂劲”的方法是,在盘架时任何的进退开步动作中,一人用力按住后,看能否进退自如。同时,胯一旦入榫了,腰才能进入松的状态。丹田气才能不鼓而盈。意气才能不动而动,灵机才得以自由的弥漫开来。肩里根入榫的标准是“开肩沉肘”。肩开了,肩与胸大肌之间的肌腱才能真正进入松的状态。胸腔才得以了无挂碍。别人要什么,才能给他什么。佛说:“无挂碍故无恐怖”。一席空衣者,才能两袖清风。检验肩里根是否入榫,其实很简单,自己任何一个动作里,开肩后,用另一只手摸摸肩与胸大肌之间的肌腱,看看是否做到了象一滩泥,摸不到肌肉也摸不到骨架,能够将你摸的那只手陷于期间不肯自拔时,肩里根真正的入榫了
第三篇:广钦老和尚自述生平事迹
广钦老和尚自述生平事迹
日期:一九七四年七月八日
我五六岁时和母亲到寺里拜佛,有位法师说:“给你种善根。”二十五六岁时我到承天寺住。
过了不久父母逝世后,我就到南洋去,而我依然吃素。这段日子让我深深感觉到世间没有什么希望,人生也没有什么意思,父母留下遗产,我如果也像他们一样耕田,做到老,最后仍是免不了一死,永远在生死轮回中,因此我想求了脱生死。
三十六岁从南洋回来后,就到承天寺正式出家,礼(上)瑞(下)芳法师为剃度师。当时的人注重耕田,我没读书,不认识字,先从菜园、打板、饭头等最基本的学起,做人不愿做的。
到四十二岁才去受戒,于其间我亦念佛、打坐。受戒完后,回承天寺住三年,训练功夫,准备到深山修行。我要住山时只带了几件衣服、针线、一二十斤米、火柴,在清源山找了一个石洞,这个洞有两个洞口,我将一个洞塞住。洞内很清幽,又有一块石头,在石头上打坐,感到很舒服。日落时,忽然有一只老虎以屁股先进洞来,我吓了一跳,连呼“阿弥陀佛”。老虎也被我吓到了,马上跑出去。隔了一会儿后,它又再度进来,我就对它说:“山君啊!你能不能把这个洞让我修行呢?还是你要吃我呢?”我看老虎没有恶意,就为它皈依,这就叫做“心动心”,我无恶意,它也无恶意。第二天它带来许多小老虎,在洞口游来游去、跳来跳去,显得很高兴的样子。这个境界非常好,就是吃素修道才有此境界。鸟鸣、猴子叫,没有世间吵杂,十分清净。
以前我在承天寺对食、衣、住已经训练好,所以几个月后,我带的米吃完了,我就开始坐功。只坐一星期,肚子即感觉饿,我便出洞觅食。看见猴子吃树子,心想猴子可以吃,人也应该可以吃。于是捡些猴子吃剩的来吃,吃后很舒服,便打算捡些回去吃。猴子见到我捡树子,就尽量摇树,使树子掉下来,让我捡。树子吃几天后没有了,我即开始坐功,有出入定,约一个月后又饿了。这次出去觅食,找到一块山番薯,约有一二十斤重。我找到一根树枝挖一小块来吃,然后再用土盖好,继续用功。本来修行只是借假修真,吃一点,聊以充饥即可。此块山薯再生小山薯,足足让我吃了三四年。
在洞内衣服很干净,很少洗,有时我也补补衣服。但是日积月累,衣服仍会破,等到三件衣服剩一件,并且破烂不堪时,我就安慰这个假体说:“以后再做好的给你穿。”后来我想到,长久住山上与兽为友,只不过是度自己而已。佛说自度后也要度众生,在山上住了一千年也是自度,度众生必须到山下,于是我就回到承天寺了。
我下山时发须皆长,和山人一模一样,寺里的人都不认得我。我说我是某某人于此出家,拜谁为师,他们就拿衣服给我穿,要我喝点米汤。我本来不想吃,但大家好意,不好意思不吃。吃一点后感到头脑没有那么清楚、那么灵敏、那么精、那么明。
我在山上时,柴夫们都叫我“伏虎师”。我回承天寺住五六年,有一位林觉非居士欲拜我为师,我说你去拜别人,我不识字。但林觉非到处看后,仍然要拜我,他既要拜我,我就说好。他要我保佑他一路平安,顺利抵达台湾。他到台湾写信请我去弘法,我想我不认识字,怎能去弘法!况且我在承天寺买菜,不会算数,所分的单金都倒贴,身边一些钱也没有。他想我衣、食、住都很简单,不必麻烦,就寄钱给我做路费。
我到厦门南普陀寺后,接到从承天寺转来他寄的信及一千元。恰好南普陀寺有位从台湾去的普观法师(基隆大佛院主持),他也要回台湾,他说:“你对台湾不熟,我有位姊姊在仙洞,我带你去。”我就和他到基隆仙洞住几个月,然后林觉非才来带我去他住的地方。当时有许多位法师要请我去住,我都婉拒,因我喜欢在山上搭茅蓬自修。
度众生没有那么简单,须有佛缘及福报,自己修到有功夫,福慧具足时,自然护法菩萨会拥护;不然想要度人,人却不让你度。今天我能度这么多众生,都是护法韦驮菩萨拥护。度人须度量大,别人问东问西我都耐心地说,没有起烦恼,人见我欢喜。我自己也不晓得怎么会度众、盖道场,我虽不会讲经,但有点苦行内功,可说得出,直示西方途径。
师父带众念: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第四篇:黄广银事迹简介
黄广银事迹简介
黄广银,男,汉族,1977年8月出生,2000年8月参加工作,现为磐石市第五中学教师。
2004年10月,他晕倒在课堂上,送到医院检查发现胃底有一个直径约为1厘米的肿瘤,但是他舍不得放下那一群可爱的孩子,毅然回到了教学岗位。两个月后病情再次发作,经诊治胃切除三分之二,贲门和食道全部切除。术后仅休息一周,他又拖着虚弱的身躯回到了班级,回到了他牵挂的学生身边。由于手术时切除了贲门,没有高压区,睡觉时就不能躺着睡觉,只要一平躺甚至是弯腰,胃酸就会流回到食道里,腐蚀食道,那种灼烧感疼痛难忍。手术后的这些年他始终坐着睡觉。晚上不敢睡觉他就备课、写教案、出题、批改,困了就在桌子上趴着睡,这几年他就这样一路走了过来。他先后被评为吉林市普通高中提高教学质量先进个人、磐石市优秀教师、“希望之光”工程优秀青年教师、师德先进个人。先后获得了吉林市普通高中优秀教学成果奖、磐石市普通高中“优质课”竞赛一等奖、学苑杯学科竞赛课一等奖。2012年4月份,他被评为“磐石市十大杰出青年”,10月被评为感动江城人物“师德标兵”,十二月又被评为“感动磐石十大人物”。
第五篇:武广华事迹简介(范文)
武广华事迹简介
武广华,济宁医学院党委书记、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曾荣获“感动山东”十佳人物、“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武广华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全身心地投入到医院管理和发展事业中去,特别是为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在此基础上,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病种付费模式,于2004年在全国医疗机构中率先推出了128个病种的单病种限价收费。这一开全国卫生行业之先河的措施,对规范医务人员诊疗行为、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医疗质量、减轻患者负担、节约医疗资源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他还利用病种付费模式,根据循证医学的原理,拟订临床路径,重点加强药品使用管理,将医院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的比例牢牢控制在35%以下,仅此一项,每年就可以为到医院治疗的病人节约医疗费上千万元。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以“给医药费戴上紧箍咒”为题对此作了详细报道;其他中央各大媒体也相继对单病种限价工作进行了深入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武广华据此被誉为“让老百姓看得起病的院长”。
他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关注特困群体。自2005年以来,开展“爱心医疗救助工程”,至今已成功为全国20余个省、市、自治区的300余例先心病患儿免费实施心脏手术,成功率100%。
自1993年担任院长以来,他不断开拓创新,使医院得到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医院总资产近10亿元,开放床位达1751张,是1993年的3.5倍。“大爱无疆”的医院服务品牌被评为山东省服务名牌。医院还获得“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山东省卫生厅、中共济宁市委先后作出了向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学习的决定。
苗志敏事迹简介
苗志敏,青岛大学医疗集团总院长、附属医院院长,主任医师,教授。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共中央党校首期战略型管理人才”等称号。
苗志敏深入探索医院改革,从理论创新到管理实践,从内部运营机制创新到集团化发展模式,都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并取得显著成绩。他创新性地提出并实践了 “拧螺丝理论”、文化经营模式、改革“三步走”战略,使医院形成了以岗位绩效为特色的人事管理机制,以绩效工资为特色的薪酬分配机制,以服务性质分类为特色的企业化后勤管理机制,以强化科室单元建设为特色的科室目标分类管理和以数字化为特色的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格局。
他积极探索新时期医院发展模式,并落实“三四四”原则,成功构建了“以城市综合性医院为主体,建立面向社区4 和农村,涵盖三级、二级、一级、社区、农村等医院的医疗服务网络”,在本区域内初步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卫生改革目标。
2000年以来,苗志敏多次在全国和省市卫生改革工作会议上做典型发言,多次应邀在全国、全省院长培训班授课,每年赴该院参观学习的省内外医院达百余家、千余人次。2007年,他应邀在全国卫生人才工作会议上作了《关于医院人事制度改革》的典型发言,引起国内同行的广泛关注。他出版的《现代化医院改革启示录》一书因其内容丰富翔实和观点新颖深刻,在业界内产生了广泛影响。
央视和国内多家主流媒体多次对该院改革和发展中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报道。医院获得“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
马安宁事迹简介
马安宁,潍坊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潍坊医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潍坊医学院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系潍坊市第八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马安宁坚持解放思想和改革创新。在他的组织和带领下,潍坊市卫生局着眼于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按照潍坊市委市政府的总体决策,全面推进了公立医院改革,被誉为“潍坊模式”。该模式的核心是“办好政府要办的,管好政府要管的”,“明确所有权、扩大经营权、强化监督权”,取消了公立医院行政级别,改革了干部、人事、分配和监管制度,形成了科学规范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促进了公立医院公益性质的回归。这一改革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说“全国各地都应该来潍坊看一看”。2007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交流了潍坊经验。“潍坊模式”成为新医改方案的重要内容,有的做法或研究结论被直接引用。
马安宁注重理论探索。潍坊市卫生局于2001年在全国卫生界率先提出了“大众卫生”理念,被卫生部肯定为“代表卫生事业的方向”。他撰写的110余篇研究论文在国家级期刊发表。他编著《现代医院管理与评审》、《市场营销实务》等著作5部。由他主持的8项国家、省(部)级科研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在积极推进医院改革的同时,他还推行了被称为全国最成功的120院前急救模式;在全国第一个以市为单位开展了ISO9001:2000贯标工作。因成绩突出,潍坊市卫生局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袁训书事迹简介
袁训书,泰安市中心医院原院长、党委书记。曾两次被6 卫生部授予“全国医院优秀院长” 称号,被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袁训书在担任泰安市中心医院院长期间勇于开拓创新。他审时度势,于1991年初提出了“深化改革、从严治院、抓住机遇、促进发展”的方针,在全院推行了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干部人事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奖金分配制度等多方位的配套改革。并据此组织实施了一系列具体改革措施:实行医院职工内部股份制;实行后勤部门全员劳动合同管理;实行领导干部聘任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强化院科两级负责制,全面推行科主任负责制;设立卫生津贴、岗位津贴等。由于上述举措所体现的应对市场经济环境的发展思路在全国公立医院中具有首创意义,尤其是破除了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立起来的观念,因而引起了国内医院管理界的广泛关注。自1991年以来,先后有8000余家医疗卫生单位到该院考察学习。中华医院管理学会(中国医院协会的前身)将泰安市中心医院的经验向全国推荐,并响亮地提出“南学清远(广东清远人民医院),北学泰安(山东泰安市中心医院)”的口号。泰安经验的推广,对于克服公立医院在计划经济中形成的“大锅饭”、“不核算”等弊端产生了重要作用,为全国卫生改革作出了积极贡献。
袁训书所推行的改革,极大地增强了医院的生机和活力,两个效益大幅度提升。1993年以优异成绩一次性通过 省卫生厅的评审验收,使医院跨入三级甲等医院行列。医院还荣获“全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靳清汉事迹简介
靳清汉,济宁市卫生局副局长。原金乡县人民医院院长、主任医师。山东大学社会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济宁医学院兼职教授。曾荣获省“富民兴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医院优秀院长”等称号。
他主持金乡县人民医院工作期间,制定并成功践行了“人性关怀、和谐创新”的发展理念。他组织实施的“人文管理、成本核算及人事与分配制度改革”,被中国医院协会的领导和专家称为全国医院管理中的“三个亮点”在全国推广。他在全省医疗机构中较早实施了以成本核算为基础,以强化质量、责任、效率为主要内容的综合目标管理,因其思路清晰、设计科学和可操作性强被称之为“金乡模式”,受到业界高度评价和广泛关注,慕名前去学习的全国医疗机构达700余家。他所主持的医院人事管理及分配制度改革成果被国家人事部评为全国人事人才工作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系全国卫生系统唯一获奖者。他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有效整合医疗资源、发展卫生事业的新路子,为此而在济宁市率先提出了“卫生资源共享”、塑造区域“大卫生”品牌的发展思路并积极付诸实施,在人才培养、技术设备等方面大力扶持8 乡镇卫生院,促进了全县卫生工作水平的全面提高,医院因此荣获“全省农村卫生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他主持金乡县人民医院工作的8年间,医院有了长足的发展:原有编制病床380张,现发展到960张;原有固定资产4700万元,现有固定资产2.28亿元。在全国县级医院中,该院被率先评为高等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并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
刘志敏事迹简介
刘志敏,山东省胸科医院院长、主任医师。山东省结核病防治中心主任。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曾荣获“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先进个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作为专科医院院长,刘志敏坚持根据政府赋予的职能、区域内医疗资源配置情况、群众医疗保健需求的变化来把握医院定位,努力克服社会转型时期对专科医院造成的诸多困难,正确处理专科素质与综合实力的关系、防与治的关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根据“建设一流新型专科医院”的目标,狠抓了“一个创新,两个推行,三个引进,四个激活”:一个创新——管理体制创新。两个推行——推行人事分配和经济运行制度改革,包括:对全院人力资源进行调整;实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全院专业技术人员竞聘上岗;员工 工作岗位实行科室和个人双向选择;根据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精神改革分配制度,有效发挥了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的作用。三个引进——引进外力、外资、外脑,促进全院设备、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四个激活——激活和促进医疗市场开发、病区工作模式、病人就诊环境、医院文化建设。
在防治非典工作中,由于刘志敏贡献突出,个人荣立山东省防非典个人一等功。医院荣立山东省防非典工作集体一等功。
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和加强管理,他任院长6年来医院获得迅速发展:占地面积由21亩扩展至120亩,建筑面积由2.04万平方米增至5.65万平方米,急诊人次、出院病人、业务总收入等经营指标逐年攀升,截至2007年底翻了近4番。医院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多项荣誉称号。
赵传圣事迹简介
赵传圣,潍坊市卫生局原党委书记、局长,潍坊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原副主任,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赵传圣在任期间,为改变潍坊市各级医疗机构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独家办、大锅饭、一刀切、不核算”等弊端,大力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在全市普遍实行了“综合百分10 考核”措施,调动了广大医务人员积极性;推行了包括责任制护理在内的各种形式的责任制管理模式;积极支持社会力量办医,并在部分医疗机构实行了股份制试点;把两个效益的要求进行量化,实行科室核算,促进了增收节支;实行了急救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提高了急救水平。他大力推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实行“三证三制五统一”。他全面改革和落实防保工作责任制,使潍坊市的防保工作一直走在全省前列。他通过深化改革,加强了基层医疗机构建设,促进了县乡医疗机构整体水平的提高。
由于坚持开拓创新,潍坊的医疗卫生工作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农村卫生建设经验交流会、卫生部召开的全国护理工作现场会、省卫生厅召开的全省急救工作现场会等会议,均相继在潍坊召开。1992年潍坊市卫生局首次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授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刘义成事迹简介
刘义成,泰安市中心医院院长、党委书记。澳门科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加州美国大学国际医院管理在读博士。荣获“中国医院优秀院长”、“优秀省人大代表”等称号。
刘义成任院长以来审时度势,在对此前医院改革的经验不断进行总结、丰富和完善的同时,根据不断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医院改革和发展思路,提出了“科技兴院,文化管院,法德结合,从严治院,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工作方针。改革医院领导体制,积极探索决策、执行、监督三位一体,既互相制衡,又互相协调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行院委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行政职能科室实行事业部制管理,将行政职能科室编为“八部一办”,院领导除院长外全部兼任部主任,提高了工作效能;改革业务科室管理体制,推行主诊医师负责制,探索内外科融合的专业管理新体制;人事实行代理制;经济实行全员预算管理;开展ISO9000认证,推行临床路径管理,引入第三方介入医疗纠纷处理;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成立后勤服务总公司,提高了医院后勤保障水平;护理实行专科护士、基础护士、护理员分级管理,并对部分招聘护士实行同工同酬;开展医院文化建设,打造学习型组织,多次在省内外和台湾作专题讲座,提高了医院服务水平,扩大了医院影响。
上述改革和管理措施收到了显著成效,在两个效益大幅度提高的同时,医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不断提升。医院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多项荣誉称号。
明立纲事迹简介
明立纲,诸城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主任医师。曾荣获“山东省劳动模范”、“全国百姓放心医院优秀管理者”12 等称号。
在明立纲带领下,诸城市人民医院根据二级医院的功能,对内坚持“发展适宜技术、实行适宜收费、追求适宜规模”的发展战略,对外在积极争取政府支持的前提下,对区域内卫生资源实行整合与共享并举的方针,走出了新形势下二级医院发展的新路子。
他根据“三个适宜”的要求,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群众医疗需求的变化和自身的业务优势审时度势,决定优先发展微创手术等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技术。此外,他还通过强化科学管理、降低运行成本、适当降低收费标准等举措,不断减轻群众的医疗负担。
为落实区域内医疗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并举的方针,他多措并举:一是兼并城区1个一级医院;二是直接开办了3个社区医院,分布在城乡结合部的3个方位,配备二级医院的人员、技术和管理,实行社区医院的收费和履行相应的服务职能;三是与3家民营社区医院组成联合体,为其充实技术力量,提高医疗水平,四是成立一体化配送中心,将本院的部分医技科室和后勤支持系统向区域内其他医疗机构开放,极大地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率,形成了规模效益;五是把服务触角延伸到乡村卫生室,与125家乡村卫生室签订协议,建立了紧密的业务联系。
上述举措的成功实施,使诸城市人民医院的功能得到充 分发挥,区域内医疗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和合理利用,为解决当地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医院荣获“全国百佳医院”等多项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