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深化对法院文化建设的认识
深化对法院文化建设的认识
当今世界,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经济的发展决定着文化的发展,但文化的发展对经济发展产生作用,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产生决定性作用。有没有强大的文化实力,对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文化力量的强弱,决定着国家的稳定与发展。
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现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任务。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我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对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新的要求,明确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纳入了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通过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定了人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了国家的精神力量和综合实力,使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达到了新的高度。
社会主义法律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分支,社会主义文化决定着社会主义法律文化的建设方向。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是社会主义法律文化的核心内容。其通过彰扬宪法理念、培育法治精神、规范司法运作、普及法治宣传,来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乃至全社会道德法制水准,保障法律的一体遵循,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法院文化是一种特有的司法文化形式,是人民法院在长期的司法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能够反映法院工作规律、审判工作规律的价值理念、审判能力、行为准则、人文风格以及审判、办公场所等关于理念形态文化,行为、制度形态文化,物质形态文化的总和。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公正司法、一心为民是新时期人民法院工作的指导方针,公正与效率是审判工作的主题。在新的形势下,人民法院既面临着“人民群众对司法的需求与司法功能相对滞后”的基本矛盾,又必须接受执法地位和司法公信力的严峻考验。能否做到公正司法、一心为民,取决于每一位法官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忠诚于法律的职业精神,顺应时代要求的行为准则,娴熟的审判专业知识,文明司法的工作作风。法官的优秀品德,要靠法院文化的陶冶才能逐步形成和发展。法院文化是激励法官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是维系法院队伍整体形象的精神纽带,是法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法院文化建设,已成为新世纪人民法院的一项十分迫切的光荣使命和重要任务。
东营中院建院10年来,始终以建设现代化法院为目标,坚持政治建院、人才兴院、以制治院、科技强院的治院方略和“人才+管理”的治院模式。通过加强规范化管理,成为在全国首个达到ISO质量管理体系、ISO环境质量体系、OHSAS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认证,“质量、健康、绿色”标准的法院。通过人本管理,法官的思想境界、专业素养、职业操守、文化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形成了崇尚学习、积极进取、乐于奉献的良好院风,高素质的团队初步形成。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法院工作基本实现了审判管理网络化、行政管理智能化、人事管理信息化,具备了“数字化法院”的雏形。浓缩法文化的审判法庭、办公楼、执行楼、法官学院、法警训练基地以及法官宿舍的“六区”分离,保障了法院工作的开展。
站在新起点,需要进一步加深文化建设对法院工作根本性、基础性和长期性推进作用的认识。通过卓有成效的法院文化建设,增强东营中院的核心竞争力,打造一流的现代化法院。
构建法院文化建设的体系
法院文化体现在四个层面:即以物质为形态的法院文化;以人的行为为形态的法院文化;以制度规范为形态的法院文化;以意识和观念为形态的法院文化。
物质形态是法院文化的外在表现和载体,也是其他层次的物质基础;行为形态是法院文化的动态体现,也是其他层次的反映;制度形态是约束和规范其他层次的法院文化,也是保证条件;精神形态是形成其他层次的思想基础和导向动力,是法院文化的精髓和灵魂。
——在理念形态文化方面,要教育法官忠于国家、崇尚法律、廉洁自律、热爱审判,竭力保障社会公平与正义;
——在管理形态文化方面,要引导法官形成符合司法身份、职业特点的行为规范、礼仪、习惯等,提高公信力和亲和力;
——在物质形态文化方面,要建设和完善符合现代司法理念、富有法文化内涵的审判建筑、设施和体现时代要求的现代化设备,进一步彰显司法文明。
法院文化是一个完整有机的体系。从法院文化的主体看,可分为:法官文化,法警文化,法院其他人员文化。从法院文化的内容看,表现在以下方面:审判文化,又可以分为裁判文化,调解文化;执行文化,法庭文化。裁判文化又可细分为刑事审判、民事审判、商事审判、行政审判、立案、审判监督等子系统文化。从法院文化的性质分类:法院管理文化,法院廉政文化,法院人事文化,法院信息文化等。要通过上述要素的文化建设,不断丰富法院文化体系。
要选准法院文化建设的结合点,把握好着力点,突出法院文化建设的重点。
——提高领导能力。法院的领导班子是文化建设与文化管理的决策者、组织者,关系影响着法院文化的建设方向、运作力度,要提高领导班子成员的领导能力和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政绩观和群众观,做到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用公平的标准、公开的程序来选人用人。优化法院内外、上下、左右的环境。
——提高执行能力。要加强制度文化建设,通过健全完善法院的工作规范、行为准则等制度体系,形成科学、规范的运转、评价、监督模式。严格程序、严守中立,从细节做起,提升司法工作的公开度,培育起务实、高效、廉洁的工作作风,提升司法管理水平。
——提高团队能力。坚持以人为本,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深化以自我管理、民主管理的柔性管理,培养法律至上、法官中立、平等保护等现代司法观念,打造具有共同价值理念、职业素质、道德操守、精神风貌和文化品味的司法共同体。——提高保障能力。推进以信息化为重点内容的物质装备建设,增加审判活动、办公手段的科技含量,构建“数字化”法院,提高法院工作质量和效率。
推进法院文化建设的进程
法院文化重在建设。通过认知法院文化,理解法院文化;建设法院文化,展现法院文化;深化法院文化,弘扬法院文化;拓展法院文化,创新法院文化。
加强法院文化建设,要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循序渐进。既要防止庸俗化,搞形式主义;又要避免抽象化,与法院建设与工作实际相脱节。要找准切入点,坚持实用有效的原则,服务于法院工作大局。
提炼法院精神。要坚持正面教育为主,使法官树立先进的职业理念。弘扬以“公正、文明、和谐、卓越”为核心的东营法院精神,“公正”,坚持司法公正;“文明”,体现法官渊博的学识、高尚的品质和献身于审判事业的忠诚度;“和谐”,代表着上下内外良好的工作和司法环境;“卓越”,打造东营法院的“品牌”,在增强有形资产的同时,增强法院的“无形”资产。
加强法院文化建设,要高度重视人的作用。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是法院文化建设的对象,更是法院文化建设的主体。法院文化建设要把提升人作为第一要务,紧紧围绕提高人的思想境界、办案能力、文化素质来进行。要弘扬司法民主,推行自我教育、民主管理,开辟公平对话、释放情感的渠道,用事业和感情凝聚人心,增强主人翁的责任感,齐心协力共建美好法院“家园”。
要建设学习型法院。法院领导要树立强烈的人才观念,正确处理投入与产出的关系,自觉地把抓好教育培训作为重中之重的政绩来抓。要发挥法官协会、法院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加强与法院顾问、咨询专家的联系,密切与高等院校特别是教学实践基地的合作。要营造处处学习、天天学习、人人学习的环境,充实法官书屋的藏书量,开展有益的读书活动。要发扬学以致用的学风,强化终身学习的理念,做到工作学习化,工作与学习相得益彰,既出成果,又出人才,实现法院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打造平台、优化载体,丰富法院文化建设。办好《黄河口司法》审判理论刊物,打造一张东营中院的文化名片;办好“黄河口司法”大讲坛,设立一个弘扬法文化的学术讲坛;办好法官论坛,开辟一个法官群体平等交流的阵地;办好东营中院互联网站,擦亮一个传播司法文明的窗口;开展评选先进典型活动,使法院精神文化人格化;优化法院文化环境,勤劳的蜜蜂有糖吃
法院建筑的外表和内部装饰要体现法文化的内涵,定期向社会开放,成为传播司法文明的重要阵地。(作者为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高级法官)
第二篇:对法院文化建设的思考
对法院文化建设的思考
【字体:小 大】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899更新时间:2007-7-30
对法院文化建设的思考
作者:卢富茹
在“三个代表”的重要理论中把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作为构成党的先进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党领导下的人民法院,承担着维护司法公正的神圣职责,应当成为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铁路法院作为国家的审判机关,它的职责和作用在某种意义上也体现了一种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尝试将文化拓展到司法活动中,建立一种法院文化,也是法院发展的必然。如何用新的思维方式、新的有效载 体营造一种浓厚的、先进的思想文化氛围,以先进的文化方向,建立一种法院工作的新格局,是当前研究的新课题,旨在将法院的精神文明建设推向更高层次。
一、法院文化的概念与内容
法院文化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化形式,是人民法院精神文明的基础,是法院法官在较长时期的审判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共有的精神、行为准则、作风及其特有的行为方式和物质表现的高度概括。它具有群体属性,是法官内在的思想观念与外在行为方式的物质表现的统一。法院文化的核心是法院精神,包括观念形态的价值观、信念及行为准则,它涵盖了法院的宗旨、方针、目标和体制等方面。法院文化直接反映了素质与形象的内在联系。法官的素质是基础,形象是反映。素质决定形象,形象反映素质,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可分割。同时,素质与形象又都取决于法院对国家的责任感,个人对法院的责任感。
法院文化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代表党和人民行使审判权。法院工作的根本宗旨是为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服务,其工作思路的确定、工作方案的拟定、工作措施的落实都应朝着追求进步、力争上游、争创一流的目标努力,人民法官应当以积极健康的精神状态,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投身于工作之中,不断创造新的业绩。二是公正效率的价值观念。”公正与效率是21世纪人民法院的主要工作,这是一个法治化的科学命题,其基本内涵是:人民法院的全部司法活动,要做到审判公开,程序合法,审限严格,裁判公正,依法执行。人民法院要把确保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作为新世纪人民法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审判工作的灵魂和生命。人民法官应当树立起“公正、效率”的价值观念,把锲而不舍地追求司法的公正与效率作为新世纪人民法官最崇高最光 荣的职责。三是公正清廉的职业道德。法官这一职业决定了法官必须做到:忠于职守,精通业务;清正廉洁,克己奉公;谨言慎行,保守秘密;刚直不阿,实事求是;严肃执 法,举止文明。人民法院要在强化职业道德教育上下功夫,把“执法如山,清廉似水”作为贯彻”三个代表”的根本体现,牢固树立人民法官公正清廉的职业道德观念。四是公平正义的整体形象。法院的整体形象是由法官个体的一言一行构成的,作为法官群体的一员,都有责任、有义务用自己的模范行动为国徽、天平增光添彩。政治坚定、业务精通、公正司法、文明办案是每一位法官的必备素质。政治坚定是法官形象之魂,业务精通是法官形象之光。这是法院树立整体形象的内在结构,是树立团队精神的前提条件。五是科学严谨的管理规范。法院的自身管理主要包括审判管理和行政管理,而行政管理又包含队伍管理。整个管理结构集中体现了教育是基础、监督是关键、制度是保证、激励机制是创新的意义、目的和作用,并由此构成了制约机制的相互间的内在联系和科学的、严谨的流程管理模式,通过制度的滚动运行,规范工作形式,加快工作节奏,突出工作效果,实现制度建院。管理规范
应是管而不死、活而不乱、严格有序,在奖惩机制的调节作用下,使法官受制于有形的制度,遵循于无形的规范。
二、法院文化建设的意义与功能
司法公正是建设法院文化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建设高品位的法院文化,就是要通过法院文化多层次多方式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对法官的思想、意识、品质、作风产生积极的影响,最终培养和造就出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优良、清正廉洁、党和人民信赖、满意的法官队伍,确保司法公正。
(一)建设法院文化是司法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司法文明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司法部门在自身文化建设中改善执法活动,提高执法水平的重要内容。法院文化搞好了,法院精神文明建设肯定就好,而要把法院文化建设变成落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任务的具体行动,就必须大力加强文明执法教育,不断提高法院管理水平和法官自身的综合素质,让司法文明真正体现在法官办理的每一起案件上,体现在法官的一言一行中。
(二)建设法院文化是思想政治工作生动、具体的体现。法院文化建设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它以思想政治工作为中心,把抽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具体的管理制度形象地结合起来,将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人、关心人的作用充分体现出来,确保 法院文化不断增强激励功能。建设法院文化以增强人的综合素质为根本,以培养人的高尚情操、塑造良好的团队精神为核心,建立平等、和谐、友爱、互助理解尊重的人际关 系。
(三)建设法院文化是“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有效途径。人民法院和法官的形象,是通过内在形象和外在形象共同树立的,其中素质形象、公正形象、廉洁形象和文明高效的执法形象构成了法院、法官的形象整体。法院队伍建设的重点,就是提高法官队伍的综合素质。而先进的文化氛围,能使人敬业、创新,并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己,以避免被时代所淘汰。因此,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充分利用法院文化提供的新的 契机和空间,强化法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突出学习效果,加大培训力度,开展文化活动,使法院法官在法院文化的熏陶、影响下,思想觉悟、文化素质、业务能力和执 法水平均得以提高。
(四)建设法院文化是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必然选择。管理是一门科学,涉及法院的各个方面。在集体荣誉的感召下,每名法官都有参与管理的权利,也有自觉履行法院各项规章制度的义务。因此,应使每名法官对此入脑入心,自觉遵守,在整体上发挥制度约束功能和机制激励功能,树立责任观念,在管理上对事不对人,在平等、公平的竞争起点上,任人唯贤,唯才是用,每名法官都有竞争、表现、提拔、任用的机会,以达到制度建院的目的,使法院的各项管理步入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
从法院文化建设构成的功能上看:
(一)导向功能与载体。具体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工作目标。
1、思想政治工作。这是最具政治导向作用和强有力的思想和组织保证。将思想政治工作按照法院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赋于新内容,培养法官的政治思想觉悟,树立精神支柱。
2、文化内涵的明确界定。文化是代表和反映某一文明特有的现象,构成文明环境的思想 及内涵,是最具有个性色彩的,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社会文明发展的方向。
3、对法院文化的理解与感受。法院文化的建设,在于法官对文化的理解和正确认识。将文化的内涵具体化,让法官感到法院文化无处不有、无所不在,使其受到感染和激励,以逐步达到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目的。
4、法官情怀的培养。即是要培养法官对这一职业的高度自豪感和职业价值观。其要求干警摆正情与法、权与法的关系,培养高尚的情操和格调高雅的志趣,正确对待亲情、友情的关系,使自己既做到公正执法又有人情味。
(二)凝聚功能与载体。凝聚功能即是指调动法院一切积极因素,同舟共济,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而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合力。
1、建立核心。法院的领导班子是全院的中枢系统,凝聚力和战斗力是它的主要功能。在工作中,领导成员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增强人格魅力,影响感化身边的法官向自己 看齐,达到“上行下效”的效果。
2、形成团队意识。团队意识主要体现在紧密团结、相互依存、同舟共济、荣辱与共的团队精神上。其首先要体现的就是大局意识,把法官的情操、价值观念和个人利益融合到集体利益之中,通过集体的凝聚实现个人的自身价值。
(三)约束功能与载体。约束功能旨在使法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在思想上自我引导,在行动上自我控制,达到整体上的统一。
1、道德约束。树立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家族美德、社会公德,在行为、形象、纪律、作风等方面,主要遵循法官职业道德准则。
2、制度规范约束。以“仪表端庄、举止文明”为统一行为规范,将仪表、语言、行为等纳入具体准则中,自觉遵守。同时,在原有基础上,对各个环节、各层面的工作制度进行完善,贯穿责任追究机制、奖惩机制。
(四)激励功能与载体。激励机制是发挥每个人潜在的或者是已经表现出来的对全院工作有促进作用的驱动力。通过道德建设、思想教育、岗位竞争等方式培养法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五)辐射功能与载体。树立良好的法院形象,对社会公众产生巨大的影响是法院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法院的审判、执行等工作的延伸,并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是法院文化向全社会辐射的主要途径,通过发挥辅射功能,使社会公众都能感受和了解法院文化,扩大法院文化的影响面,从而树立新形势下人民法院和法官的良好形象。
三、如何建设法院文化
由于法院文化具有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双重特点,而构建法院文化又必须遵循法院建设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适应法院的自身固有的特点需要,因此,这就要求法院文化建 设必须紧密联系法院的工作实际,做到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前瞻性。同时法院文化建设要与时代合拍,服从于质量建院、改革兴院等法院战略目标的实施。
(一)抓根本,加强法院精神文化建设,大力提高法官的内在素质。这是建设法院文化的重点。要以用新的态度,求新的思想,做好新形势下对法官的思想政治工作。根据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开拓新途径,探索新办法,保持思想政治工作的生机和活力。注重对法官的道德素质培养,结合法院法官的实际,制定出针对性强、便于操 作的职业道德规范,并通过宣讲、座谈、举办知识竞赛等方式使之深入人心,开办各类 讲座,邀请专家讲授社会学、心理学、美学等方面的知识,讲授法官应有的仪表气质,提高执法艺术。组织法官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赴外地先进法院取经、交流,观看有 关廉政建设的影视录像,结合“争创”活动中出现的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对法官晓之以理、明之以法、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提高法官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的 自觉性。加大对法官的教育培训力度。通过开展岗位任职培训、新法专题培训、庭审示 范观摩、裁判文书展评、调研学术论文研讨会等活动,督促广大法官潜心学习业务。
(二)抓关键,以领导者的倡导作用和示范作用发展法院文化。任何一种文化都不是自发形成并发展的,都是通过一大批有识之士总结、倡导、推广而成。在法院文化建设当中,各级法院领导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领导者首先是倡导者、宣传者,因此,要抓住每一个机会,利用每一个场合,宣传法院文化精神,让法院文化精神人人清楚,个个明白,深入人心,从而奠定法院和法官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同时,领导者又是法院文 化建设中的实践者、示范者,按法院文化精神的要求,带头树立宗旨意识,带头接受方方面面的监督,成为法官学习的楷模。领导干部要达成共识,把法院文化建设摆上首要 位置,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以领导者的高度重视、积极倡导和亲身实践推动法院文化 不断丰富和发展。
(三)抓机制,以严格的制度和扎实的思想政治工作促进法院文化。法院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必须依靠制度去促进。要通过科学的建章立制,去
规范法院的各项工作,约束每位干警的行为,从而在严格管理中培养法院文化精神,塑造法院良好的形象。同时,做过细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建设法院文化的重要方面。通过深入细致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让创建高品位的法院文化深入到每位法官心中。要对广大法官真正做到从政治上给予关心,思想上给予理解,感情上给予温暖,心理上给予疏导,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凝聚人心、温暖人心的作用,使法官从内心深处切实认识到法院文化建设对于改造思想、培养良好作风的作用,提高每位法官建设法院文化的积极性,使法院文化向着高品位、高质量的方 面,不断深入持久地发展下去。
(四)抓氛围,以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丰富法院文化。一个浓厚的文化环境对创建活动十分重要。文化作为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历史性、阶级性、包含性等 特点,决定了我们在法院文化建设中不仅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同是又要吸取西方文化,特别是西方法院文化的先进东西。要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扩大宣传,营造创建法院文化的氛围。在抓好法院“软件”建设的同时,还要对“硬件”建设舍得投入。一个庄重威严、宽敞整洁、布局规范合理、设备完善的法庭无疑对庭审的法官敬业爱岗、审慎裁判有着积极的影响。同时,在改善执法环境和条件中,要充分考虑文化因素和法院自身特点。要始终贯穿改革的精神,结合发展的形势随时补充新的内 容,不断丰富、充实法院文化的内涵,使法院文化建设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树立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的崭新形象。
第三篇:深化对“严于律己”的认识
深化对“严以律己”的认识
严以律己,语出宋陈亮《谢曾察院启》:“严于律己,出而见之事功;心乎爱民,动必关夫治道”。总书记在对古今修己正身之道进行了凝练和提升,指出“严于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习总书记从敬、戒、慎、醒、守五个方面,为党员领导干部严于律己确立了行为准则,为加强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建设指明了方向。通过《党性锻炼》学习,进一步深化了自己对 “严于律己”的认识,更加体会到“严于律己”的重要性,思考了“严于律己”的践行方向。
一、勤奋学习,充分认识“严以律己”的重要性
(一)严以律己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元代张养浩指出:“自律不严,何以服众?自古以来,凡是成就大业的人,无不把自省自律作为自我修养的重要手段。党员干部作为人民群众的先进代表,应当把自觉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维护国家法律和党的纪律、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自觉抵制腐化堕落作为为官为政之道,这既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高度负责,也有利于个人健康成长。
(二)严以律己是党员干部的成事之要。“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指一个人管不好自己,又怎能成就一番事业。总书记提出“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既赋予了好干部的时代内涵,又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奋斗标杆和努力方向。要想达到这些标准,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需要严以律己,不仅要触及思想和灵魂深处,更要在政治上和行动上体现,做到明辨是非、敢于担当,勇于亮剑。
(三)严以律己是党员干部的为官之德。“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总书记在县委书记研修班上讲到:“各种诱惑、算计都冲着你来,各种讨好、棒杀都对着你去,你们往往会成为 ‘围猎’的对象”。一针见血的点明了一些干部滑入歧途的原因。“严以律己”是党员干部的为官之德,党员干部应自觉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火墙”和 “拦河坝”,在制度的笼子里运行权利,切实消除权利寻租、腐化变质的“空间”与“土壤”,真正做到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
二、领会要义,准确把握“严以律己”的关键点
(一)严以律己,要始终保持清醒,坚守政治规矩和政治底线。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习总书记在中纪委五次会议上强调,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党章就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是广大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政治规矩和恪守的政治底线。党员干部必须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加强党性锻炼,提升遵守政治规矩和政治底线的意识,自觉维护团结,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
(二)严以律己,要始终心存敬畏,增强法纪观念和群众观念。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对领导干部而言,只有心有敬畏,才能行有所止。一畏党纪国法。“举头三尺有神明”,党纪国法就是党员干部的“神明”。“大老虎”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心中无党、目中无法,他们的落马则真切的告诫了每名党员领导干部:法治之下没有特殊公民,党内也没有不受约束的党员。二畏人民群众。李瑞环同志说过,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我们懂得群众是历史的主人,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最终取决于群众。党员领导干部只有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对群众心存敬畏,始终坚持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三畏手中权利。权利是把双刃剑,它被品行端正的人掌握可以造福一方,被心术不正的人掌握则可以谋取私利。权利的本体是责任,权力越大,责任越大,权利运行所产生的影响也就越大。党员领导干部应当对权利心存敬畏,审慎用权。
(三)严以律己,要始终防微杜渐,做到慎独慎微和勤于自省。慎独慎微、勤于自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自古以来,不乏因小失检的例子。一些贪腐官员滑落犯罪深渊,起初多是从“一顿饭、两瓶酒、几张卡”这些小节开始的。因此,党员干部在形形式式的考验面前,要做到谨小慎微,从自己做起、从细节改起、从点滴抓起,在任何时候都必须稳得住心神、把得住操守、管得住小节。“吾日三省吾身”,党员领导干部要常常拿起规矩这把尺子量一量自己,拿起那些违法违纪的反面典型照一照自己。拿起纪律的铁扫把扫一扫自己,坚守从政做人的政治底线、法纪底线、道德底线,做到不沾不染、清正廉洁。笔者在监狱工作,押犯中有大量职务犯罪案例,本系统内也有“脱了警服换囚服”的血案教训,时时警示自己,从思想上、心灵上受到震撼和触动。
三、真行实干,明确个人践行“严以律己”的努力方向 一是加强党性锻炼,做到思想上“严以律己”。邓小平同志曾说,共产党员“一怕党,三怕民主党派,总是好一些”。这是所谓“怕”就是敬畏。如何做到敬畏党?首先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系统领会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感情认同。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和公仆意识,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二是突出责任担当,做到履职上“严以律己”。实践是检验党员干部的 “试金石”。作为领导干部,要做到勤勉敬业,脚踏实地、深入实际、真抓实干,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要敢于担当,敢于直面改革发展难题,善于应对复杂严峻局面,勇于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不做不敢作为的庸官、不愿作为的懒官和无所作为的昏官。在勤奋履职的同时,始终对党纪国法心存敬畏,善于在制度“笼子里”运行权利,习惯于在法律约束下作决策,做到有权不任性,有权不妄为。
三是强化廉洁自律,做到生活上“严以律己”。很多领导干部落马,首先被突破的多是生活小节。作为领导干部,要始终慎独、慎微、慎始、慎情。坚持慎独,牢记“举头三尺有纲纪”,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坚持慎微,要切实管好每个小节,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洁身自好。坚持慎始,要坚持好原则,把好第一关口、守住第一道防线。要慎情,真确对待亲情,友情和同窗情,绝不能利用自己的职权或职务影响为他们谋取不正当利益。
作为一名监狱领导,笔者将加强学习,强化党性锻炼,严于律己,开拓进取,奋力拼搏,不断创新,不辱使命,为建设现代监狱贡献力量,为党的事业增添光彩。
第四篇:加强法院文化建设
立足职能 构筑平台
我市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重实效
本报讯(陆研)今年以来,市法院下发《关于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实施方案》,制定《开展“四四八八”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责任分解书》,把执法办案作为参与社会管理的基本途径,把平台机制建设作为参与社会管理的创新实践,把考核结果作为业绩评定、职务晋升、奖励惩处的重要依据,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常态化的轨道。
“四项工程”深化职能发挥。全市法院以执法办案工程为立足点,以能动司法工程为切入点,以维护民生工程为落脚点,以自身管理工程为突破点,着力拓宽服务途径,切实促进社会管理。发挥立案信访职能,将立案信访窗口提档升级为诉讼服务中心,整合立案接待、诉讼指导、法律咨询、法律释明、判后答疑等工作,为当事人提供方便、快捷、规范的一站式服务。发挥刑事审判职能,宽严相济惩治犯罪,确立了市辖区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指定管辖制度,参与“新起点”小额爱心资助项目活动,为权力受到侵害、家庭困难的未成年人争取社会资助。发挥民事审判职能,调解优先、调判结合,超过一半的民事案件调撤结案。发挥行政审判职能,注重行政诉讼案件协调解决,连续两年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并积极配合市政府落实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发挥执行工作职能,建立完善执行威慑、执行救助等工作长效机制,落实与20个单位会签的《协助执行工作机制实施办法》,推动“执行难”问题得到进一步缓解。通过去年开展“审判管理年”活动,把深化审判管理作为优化办案指标的重要手段,加强对案件质量效率效果的自我监督。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联系沟通,按照“全面结对、分级负责、分片联络”的原则,开展定向结对联络人大代表工作,更加自觉主动地接受外部监督。创新队伍能力、作风、纪律教育管理,争先进位意识不断强化提高,机关效能建设不断优化提升,目标绩效管理不断深化提效。
“八大平台”增强创新实效。突出围绕量刑规范、法律指导、诉调对接、审判调研、司法宣传、便民诉讼、信息网络、素质培育八个方面,积极构筑平台,促进管理创新。市法院认真落实对重点乡镇的综治帮扶工作,并与公安局、司法局加强配合,完善非监禁刑犯罪执行程序。寿县法院与县司法局合作建立“诉讼调解室”;霍邱县法院建立1名值班领导、1-2名信访专员和2名值班法警负责的诉讼服务值班制度;霍山县法院进一步在化解行政争议方面加强与政府的良性互动机制建设;舒城县法院与司法行政系统协作开展对缓刑、管制犯进行的社区矫正工作;金寨县法院在农忙季节开设“春耕法庭”、“秋收法庭”,体现司法为民便民;金安区法院成立“天平”志愿者服务队,针对不同社会群体,扎实开展各项服务活动;裕安区法院组成涉及妇女儿童权益案件的专门合议庭,吸纳妇联干部、教育工作者担任人民陪审员参与审理,并发出“人身保护令”,有效制止和预防了家庭暴力。全市法院还结合丰富案例资源,通过聘请的司法宣传顾问加强与媒体互动与合作,利用《皖西日报》的“法院在线”、门户网站等宣传阵地,采取网上庭审图文直播、法官以案释法、法官担任中小学法制副校长和法官进企业、乡村、学校、社区等形式,加强了法制宣传教育。上半年,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来视察两级法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市法院当庭裁判一起跨国拐卖妇女案
魏卫副院长担任审判长主持庭审
本报讯(陈杰)8月2日上午,市法院二审公开开庭审理束永梅、潘宗勤拐卖妇女上诉一案,当庭作出作出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的终审裁定。
上诉人束永梅、原审被告人潘宗勤拐卖妇女上诉一案,原审认定束永梅从云南昆明分别将三名缅甸籍妇女带到舒城县杭埠镇以6万元出卖,潘宗勤将其缅甸籍弟媳以2万元出卖,一审判决束永梅犯拐卖妇女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判决潘宗勤犯拐卖妇女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宣判后,束永梅不服,以量刑过重为由提出上诉。
鉴于本案涉及跨国拐卖妇女,社会影响较大,市法院结合正在开展的庭审和裁判文书“两评查”活动,决定将此案列为庭审重点查案件。市法院“两评查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党组成员、副院长魏卫亲自担任审判长进行庭审示范,市法院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张有春带领相关业务庭室负责人组成评查小组进行评查,同时邀请市人大内司工委副主任黄爱生、市政协社法委副主任刘波以及部分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庭审评查。
庭审结束后,点评会随即召开。市法院评查小组根据《安徽省高院刑事案件庭审评分标准》,当场对庭审情况进行评分;受邀参评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庭审过程及审理效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院领导亲自担任审判长,为切实提高庭审水平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并认为市法院庭审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庭审评查的举措,充分体现了市法院自我要求严格、自觉接受监督的良好作风,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庭审水平和司法能力的提高。
职务侵占逃缅甸 遣返六安判八年
本报讯(罗继红)六安一公司销售员李某侵占公款52万余元后逃往缅甸,去年底被缅甸警方抓获并遣返回中国。近日,金安区法院以李某犯职务侵占罪,依法判处其有期徒刑八年,追缴非法所得52万余元。李某原为六安市某公司销售员。2006年,李某被派往重庆任公司重庆片区的销售员。2007年至2009年间,李某多次收取重庆大西洋五金机电公司等单位的货款不入帐而用于赌博和个人消费,总计52.645268万元。2009年上半年,公司查帐时发现李某有侵占公款的行为,正当公司准备追究李某责任的时候,听到风声的李某却携钱款潜逃到了缅甸。然而,法网恢恢,疏而不漏,2011年12月7日,李某被缅甸警方抓获后遣返回中国。金安法院审理后认为,李某身为企业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已有,数额巨大,其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故依法作出上述判决。
第五篇:加强法院文化建设
加强法院文化建设
加强法院文化建设是社会发展的时代需求,也是落实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历史使命。
有“法文化”、“法律文化”、“审判文化”、“诉讼文化”、“法院文化”、“法官文化”、“司法文化”种种,各有其内涵与外延,但言及“建设”,则各种涉法文化的“建设”的内涵与外延却趋于相通。故此可见:了解法院文化建设的特殊性,足以认识各种涉法文化建设的普遍性。前苏联哲学家罗森塔尔〃尤金指出:“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可见,文化包容精神、物质两方面财富。所谓法院文化,是指法院组织法官行为主体在依据宪法和法律独立行使审判权的进程中,形成的审判理念、司法规则、职业道德、理想信念、价值追求、物质符号、司法行为和审判管理等方面内容的总和。当今,中国的法院文化丰富、多彩的表象,凸现其显著的民族性和历史传承性。
纵观中华法系中司法文化连绵不断发展的数千年的历史,人们会清晰地发现:人民法院作为当今国家的审判机关,具有漫长而艰辛的历史发育过程。翻开中华法制史册可见:国家的最高审判机关,从夏代的“大理”、商代的“御廌”和西周的“司寇”之司法官职到秦朝、汉朝和三国两晋南北
朝的“廷尉”、“尚书台”司法机构,从隋朝、唐朝和宋朝的“三法司”(大理寺、刑部、御史台)到元朝的“刑部”、“大宗正府”、“御史台”、“宣政院”,从明朝、清朝的“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和清朝末期的“法部”、“大理院”到中华民国时期的“大理院”、“最高法院”,从中华苏维埃政府和陕甘宁边区政府时期的“最高法院”、“高等法院”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人民法院,一条在中华大地上薪火相传、经久不息、演变递嬗、日趋臻美的国家审判机关的发育轨迹,既标榜了审判机关在国家政体中的历史功绩,也彰显了当今人民法院文化深厚的历史积淀。循着人民法院传承中华司法文化的历史轨迹回望:尧舜时代皋陶“神兽断狱”之标榜司法公正,商代“敬鬼神畏法令”之神权法思想,西周时期“明德慎罚”与“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之“礼治”特征,春秋时期“铸刑鼎”开创成文法先河之历史功绩,秦代法家重刑主义“法治”中的法网严密与严刑酷法之警世思考,汉代尊道家“无为而治”中的“重德轻刑”与崇儒家“独尊儒术”的“春秋决狱”之功过,三国两晋南北朝儒家道德法律文化中的“八议制度”、“官当制度”与“刑讯制度”、“登闻鼓直诉制度”之传世遗风,隋代弃用500条《开皇律》而“法外用刑”与搁置500条《大业律》而另行“严定酷刑”之历史教训,唐代“宽仁治天下”中的“德主刑辅、礼法并用”的可鉴经验,宋代理学催生的政治、思想上的自由风气和立法强化中央集权却又称司法官吏为“难才”、并禁止武人干预司法之可歌典范,元代立佛教为国教下的立法却确立僧侣特权和强化主奴不平等关系及维护奴隶制度之法哲学思辩,明代“治乱世用重典”中的“明刑弼教”与“内行厂”、“锦衣卫”操控司法之冤滥悲剧,清初立法“详译明律,参以国制”而赢得“盛世”与清未“礼法之争”中的“变法修律”虽法丰而朝亡之“法治”价值评价,中华民国初期立宪确立“三权分立”、“司法独立”和其后军阀独裁统治下的“复辟帝制”、“沿袭清末立法”及继而出现国民党反动派以“三民主义法制”原则“建立起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和“以党治国”、法外实行法西斯主义专制之治国方略比较……中国古、近、现代这一切国体、政体变迁中的涉法文化的演进,都蕴含着司法文化不断提升的史实。剖析当今人民法院文化各个元素,似乎都可以在古、近、现代司法文化中找到源头;当今人民法院的司法文化理念中的某些思辨也可以在历史传承的司法文化中获取感悟。同时,从法哲学的视角看,传统的法院文化中,也是精华与糟粕并存,需要我们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辩证地看待法院文化资源,科学地承继其中之精华,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神圣的历史使命。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首席大法官王胜俊指出:“人民法院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充分体现人民司法事业的特点,其中最重要的是法院及法官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职业道德,以及行为准则等,既具有完美的精神内涵,又具有丰富的物质内涵,既表现为外在形象,又表现为内在素质,既有政治标准的要求,又有司法能力标准的要求。”这深刻地揭示了人民法院文化建设的社会地位和人民法院文化的外延范围。由此可见,对人民法院文化外延的正确、充分认识,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