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深化对农村城镇化认识七题
深化对农村城镇化认识七题 徐勇
城镇化是一个规划性社会变迁过程。城镇未化,规划先行。规划未动,认识在先。近段时间,城镇化是一个热门话题,但对城镇化的认识还有待深化。只有认识上去了,城镇化才有高起点。
一、城镇化是为了人们过上高品质的生活。
城镇化成为一个热点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外贸出口不足的背景下产生的。人们普遍将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提升GDP的主要增长点。作为经济动向晴雨表的股市甚至出现了所谓的城镇化概念股。
毫无疑问,城镇化是可以拉动经济增长。但我们要看是什么样的城镇化?城镇化的终极目的是让人们过上高品质的生活。马克思早在世界城镇化初期,就认为:“城市本身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而在乡村里所看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情况:孤立和分散。”因此,城镇化不仅意味着生产的进步,还意味着生活质量的提高。特别是随着温饱生活的满足,人们有了更丰富的需求,要求提高生活品质。只有人口相对集中的城镇才能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设施和更丰富的生活样式。反之,如果城镇化不能提供高品质的生活,人们为什么要进城镇呢?发达国家因为城市过度发展而产生的“城市病”造成大量人口逃离,出现所谓“穷人在城,富人下乡”的“逆城市化”现象。目前我国的大城市也出现了“城市病”,北京等地“十面霾伏”,生活痛苦指数上升。因此,大规模推动城镇化的一开始,就必须有高的定位,追求以人为本的高品质城镇化,而不是简单的GDP增长。
二、城镇化是为了进一步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
前些年我国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城镇化成为一个热点有政府即将换届的背景。有人因此认为,城镇化是新一届政府的重点,以示与上届政府工作重点的区别,并将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割裂开来,甚至认为新农村建设不再重要。其实这是缺乏历史的眼光。当年新农村建设是在三农问题特别突出,农民纷纷弃农而去的背景下提出的一项重要举措。由此出台了一系列稳农支农惠农强农政策,农民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而有了“种田不交税,上学不交费,看病不太贵,养老不发愁”之说。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前期新农村建设的成果主要还是稳农,但还是低水平的“稳”。核心问题就是农民收入有限,城乡差距仍然较大。主要原因就是人多地少的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在人均耕地2亩多的条件下,仅仅依靠农业生产是难以致富的。让更多的人口离开农村和农业,不仅可以推动城镇化,而且有助于扩大农户经营规模,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最终增加农民收入。因此,城镇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扩展,而不是对立的,更不能将两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如果说前期新农村建设重在稳农,那么,城镇化则重在富农。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是衡量城镇化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三、城镇化包括农村人口享受与城镇均等的公共服务。
一般理解城镇化就是人口进城,或者农村人口变为城镇人口。这还只是狭义的城镇化。广义的城镇化则包括农村人口享受与城镇均等的公共服务。当前,一些地方对于城镇化率看得很重,片面追求更多的人进城,甚至出现“逼民上楼”。农村有再次被遗弃,甚至被抛弃的倾向。有人甚至认为,人都进了城,还管农村干什么。其实,这是短见。在农业还未实现工厂化的条件下,无论如何,农村都会存在,农民也不会终结。问题在于要创造让人们愿意在农村生产、生活和居住的条件。如果城镇化造成的是农村被抛弃和遗弃,那将是一场社会“灾难”。我们追求的是中国特色的新型农村城镇化,“新”在不抛弃和遗弃农村,反而是以农村繁荣为前提条件。而衡量农村是否衰败和繁荣的重要标志是农村人口也能享受城镇均等的公共服务。在温饱阶段,城乡差距在于收入。在小康阶段,城乡差距主要在于公共服务。农村人口实现温饱后最渴求的是有良好的教育、医疗、养老、社会救助、文化生活等。因此,在城镇化进程中,一方面是“人口进城”,另一方面是“服务下乡”,这才是完整的城镇化。发达国家的富人之所以愿意居住在乡镇,原因除了有更新鲜的空气,更适合人居的环境外,也可以享受城市一样的公共服务。
四、城镇化是一个多层次和有重点的城镇体系。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未来至少有3亿农村人口完全进城,在农村的人口也要享受城镇均等的公共服务。这就决定了我国必须构建一个由特大城市、大城市、城市群、中等城市、县城、镇区、农村社区等单元共同构成的多层次城镇体系,从而实现由乡土中国向城镇中国的转变。
但是,城镇化体系的构建也要有重点。其重点就在于中小城镇,着力点则在于县城。这是因为,经济发展和高品质生活都离不开规模。城市与乡村相比就在于集中和规模效应。要给一家一户分散居住的农民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成本太高。但是,任何规模都是有有限度的。规模过度化带来的是负效应。我国的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规模也近饱和,很难容纳更多人口。更重要的是中国城镇化有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带动农村发展。而少数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对农村的带动是十分有限的。北京五环以外的郊区农村与五环以内的城区是两个迥然不同的世界,城乡差距巨大。城镇化带动农村发展则需要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借助中小城
市的桥梁,加上镇区和社区作为桥头堡,才能形成城乡一体的均衡发展格局。而当前,我国城镇化,特别是除沿海以外的内地城镇化的薄弱环节是县城。在乡土中国,县城是“农村的头,城市的尾”,县城发展面向农村,县城建设乡土化。即使是个别城乡一体化的标竿,农村社区相当不错,城市却如农村,城乡一体化呈城乡一样化。为此,需要在城镇化中给县城重新定位,应该是城镇化的头,以高品质的城镇生活吸引农村人口就地转移。
五、城镇化是一个多动力推动的多类型城镇结构。
与自然形成的乡土社会不同,城镇社会是人为建构的。推动城镇化的动力是多种多样的,并由此形成多样化的城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城镇化的动力类型有:一是市场推动型的城镇化,其特点是“因市场而生”,如浙江省温州市龙港产生了一座“农民城”,其居民完全是离开农业经商的农民。再如浙江省义乌国际小商品城的崛起带来的城镇扩张。就是内地也有不少“因市场而生”的城镇化样本。湖北省宜昌市金东方商业城在一片荒地上崛起,带动数万农民进城经商居住。二是工业推动型的城镇化,其特点是“因工业而生”,如江苏省江阴市的华西村。华西村已经完全工业化,常住人口数万人,早已成为工业城镇,只是因为历史因素而保留村的建制和称号。三是政府推动型的城镇化,其特点是“因政府而生”,在政府的主导和推动下,实现人口集聚。这一类型在内地城镇化先行一步的河南较多,其中有成功的案例,如“背井不离乡,上楼先就业” 的“舞钢经验”,也有不成功,甚至失败的案例,如“逼民上楼”。除此以外,还有“开发区推动型”、“特区推动型”等特殊类型的城镇化样式。
市场推动和产业推动是理想类型的城镇化。因城镇化不在于有多少人居住在城镇,关键在于有多少人从事非农产业,否则就可能是空壳城镇化和“伪城镇化”。
但是仅仅有市场和产业也不行,毕竟城镇化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变迁,需要政府规划和整合各种利益。
六、城镇化是一个包含人、地、财、治、路等核心要素在内的系统工程。
城镇化是一场具有革命性的社会工程,它意味着社会要素的重新配置和社会关系的重新组合,由此需要统筹思考和规划。其中最核心的要素:一是“人”,即人往那里去,是进城还是在乡,进城进什么层次城,在乡在什么类型乡?人进入城镇能否融入城镇?二是“地”,即地从那里来?城镇化无疑要占地。而我国18亿亩耕地是不可逾越的底线。201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专门提到守住“底线”的问题。有的地方的城镇化向山坡要地是一种探索。三是“钱”,即钱从那里来。城镇化无疑是钱堆出来的。愈是高品质的城镇化,需要的财力就愈大。在一些政府推动型的城镇化,最缺的是钱,因此往往打土地的主意,形成“土地财政”,由此最容易滋生矛盾。因此,城镇化进程中需要多元投资,引入社会资本。四是“治”,即如何治理?传统的治理是依土而治,人固着于土地,属于封闭型治理;城镇化治理则是依业而治,人处于流动状态,属于开放型治理。随着城镇化,原有治理体系愈益不适应。如华西村早已是超级小城镇,治理体系却是村的模式,属于“大人穿小衣”。五是“路”,即城镇化道路如何走?中国是一个超大乡土国家,要在短时间内实现城镇化,必须在借鉴外国经验基础上走出自己的道路。
七、城镇化是一个长期渐进但又十分紧迫的过程。
中国的城镇化是21世纪的一场影响深刻的重大革命。如果说20世纪中国的发展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那么,21世纪一定是“城镇引领农村”,城镇化成为社会发展主题。这意味着整个中国的社会根基发生重大变化。城镇化进程
面对的并不是铺满鲜花的地毯,而充满着各种矛盾。随着农民进城,问题也将会进城。对城镇化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要有足够的认识。当前最为突出的是两个问题:一是农民工市民化。由于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大量农村人口进城务工经商,却因为户籍在乡而不能享受城市市民一样的均等待遇。“一城两制”的格局造成相当多数的农民工对城市缺乏归属感,甚至因被排斥而反叛秩序。尤其是“在乡无根,在城无靠”的二代农民工愈来愈不满意“一城两制”的处境。这是历史遗留的紧迫问题,需要尽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让这部分人分享城镇化的成果。二是加快农民享受市民化的公共服务。近几年这方面成就斐然,但由于历史欠帐太多,农村公共服务建设还远远不能适应农民的要求。特别是水、电、路、环境等基础工程较差,制约着农民享受市民化的公共服务。
来源:中国农村研究网
第二篇:对新型城镇化的认识
对新型城镇化的认识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四化同步”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的科学把握,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决策、新部署。
何为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就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何为新型城镇化道路?就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叫“四化”同步,这是新型城镇化道路核心的思想之一。
当前,新型城镇化可以说是一个炙手可热的课题。经历了一个时期的探索和发展,新型城镇化概念被探索和提出。所谓新型城镇化,是与原有的城镇化战略有所区别,我的理解是绿色、发展、可持续,说到底就是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道路。
新型城镇化要通过深化改革来积极稳妥推进。在推进城镇化的方面,要进行一定的改革。一个是户籍制度改革,还有一个是农村的土地流转。户籍制度的改革要实现城乡人口流动真正的开放,土地流转是说农民的土地不应该作为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牺牲的对象。
我们探讨城镇化,除了它自身的逻辑之外,还有一个就是政府的政策。在城镇化过程中,一定要在一定限度内很好地发挥政府的职能。政府职能体现在一系列政府促进城镇化的政策中,有五个方面:产业的、人口的、土地的、基建的,还有公共服务的,这些方面也应该成为改革的主要领域。
总之,城镇化是决定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增长主要命运的一个因素,它不仅是经济方面的因素,而且是政治方面的因素,它对整个社会结构对整个政治结构都有非常深远的影响。新型城镇化道路将使国内消费需求的市场容量得到持续快速的扩张,不仅成为未来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力,更能有效发挥出中国市场的世界影响力。
第三篇:农村城镇化
农村城镇化
太极
摘要:目前,我国城镇人口将达到6.3亿人左右,城市化水平达到48%;已进入城市化中期发展阶段。城镇人口持续快速扩张,是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
农村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综合性问题。农村社区建设与发展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能否做好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对我国社会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字:农村城镇化 农村社区建设
农村城镇化侧重于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视角来思考城镇化问题。农村社区建设是农村因城镇化而采取城市社区模式治理农村的过程。而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背景下,去分析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模式,研究城镇化的可能路径及其面临的困难和障碍,探索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突破口,既是理论研究的热点,也是现实发展的需求。
一、农村城镇化和农村社区建设的内涵
农村城镇化的基本内涵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农村生产要素尤其是劳动力要素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聚集;二是城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三是城镇反哺农村;四是城乡一体化。农村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就是城乡作为一个整体高度融合,通过城乡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融合,实现城乡资源的共享。
农村社区建设是社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
二、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农村社区建设正处于探索阶段,没有现成的规律可循,尤其在城镇化背景下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将城镇化建设等同于城镇建设,贪大求洋。
城镇化最终的目的应该是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但有的人在追求政绩的心理驱使下,大搞奢华的形象工程,只抓硬件设施,忽视了产业支撑力的提高,使巨额的投入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反而带来了沉重的债务。
(二)将城镇化简单的化为农转非
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身份从农业变为非农业,不仅仅是身份的转变,还包括就业、养老、医疗的各项基本福利条件的改变和提高。
(三)资金、土地、人才等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农村社区建设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集中居住点建设、基础设施配套、管理服务费用支出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资金短缺的瓶颈制约非常突出。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严格控制土地使用管理,很多建设规划难以落实,影响农村社区建设的推进。在农村,村干部普遍缺乏现代社区建设理念和管理知识。而农村基层干部待遇偏低、成长环境较差,要吸引优秀大学毕业生加入“村官”队伍也比较困难。
(四)农民主动参与意识与农村社区建设不相适应
虽然农民主观上都渴望过上高质量的生活,但真正能主动参与农村新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却普遍不高。大部分农民在思想认识上存在一个误区,即认为建设农村新社区是政府的事,跟自己关系不大。但当在建设过程中,涉及到他们切身利益时,又会过分地苛求政府。
三、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区建设的对策
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要想做好农村社区建设要处理好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正确地处理好管理和服务的关系
村民自治侧重点在管理,而农村社区侧重于服务。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体现服务村民的宗旨。通过农村社区建设,逐步完善社区职能,不断强化社区服务功能,为广大村民提供便捷服务,让村民真正得到实惠。
(二)正确地处理好政府引导与群众参与的关系
要坚持政府依法行政,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实现政府引导与群众参与的良性互动。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中应发挥主导作用。在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中,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愿望和实际需求,让农民群众充分参与到农村社区建设的各项规划和建设方案的制定过程中,把干部群众的良好愿望变为广大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三)正确地处理好农村社区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涵盖了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多个方面,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而农村社区建设主要侧重于社会建设和管理领域,依托村党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发展农村各类经济社会组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农村社区建设是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四)正确地处理社区建设与村民自治之间的关系
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其目的是通过把农民群众组织起来,保证农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把自己的事情管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农村社区建设是村民自治的延伸和拓展,也是农村基层民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创新和发展。
(五)农村社区建设要以县域经济为依托
实施农村城镇化的战略重点在县域,县域是农村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平台和载体,县域经济发展与农村城镇化之间存在着互促共进的良性互动关系。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农村的社区建设才会有更大空间。
(六)加强对农村社区工作者的培训,提高社区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从农村发展特别是社区发展的趋势来看,目前农村普遍存在因缺少专业人才而使社区发展难以获得突破。因此,迫切需要培养一支专业化的社区发展队伍来推进农村社区发展。优秀年轻干部要充实到领导岗位上来,并通过政策理论、业务知识、工作技能的培训,努力提高社区工作者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陈爱民.中国城市化:田野研究与省例分析[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2]吴学明,王荣启.构建和谐农村需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J].中国社会发展战略.2008(1).[3]陈鸿彬.农村城镇化研究、建设和管理[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74-75.[4]段炼.当前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02).[5]威学森.农村社区建设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第四篇:农村城镇化
农村城镇化
农村城镇化是指各种要素不断在农村城镇中集聚,农村城镇人口不断增多,城镇数量、规模不断增大,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它是以工业为主体的非农产业集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农村社会演进并通往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过程,是传统农村向现代城市文明的一种变迁,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1、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方针。由注重小城镇外延粗放式发展,转变为注重质量的集约型发展;由单纯注重小城镇建设规模和人口数量,转变为注重经济发展和提高居民整体素质;由单纯注重小城镇自身完善和发展,转变为注重城镇间的相互联动和开放式发展;由主要通过政府行政手段推动,转变为主要依靠市场经济的办法和多方面的力量;尊重经济规律,不搞一刀切。
2、促进农村城镇化的配套政策。一是户籍制度。对到建制镇投资、兴办实体、购买商品房的公民及随其共同居住的直系亲属,只要有合法固定住所、合法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均可申请办理小城镇户口,不受“农专非”指标限制,不收取入户费和增容费,享受城镇居民同等待遇,履行同等义务。二是土地使用制度。在非农业建设用地中,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用地指标用于中心建制镇建设。对复垦的旧村庄用地,免收农业税、特产税和集体提留。进镇入户农民原承包的土地根据本人意愿可以不收回,在承包期内可以转让、入股、定期租赁等,并承担相应的义务。三是财政金融政策。各级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以投资、贴息和补助等方式,用于小城镇特别是中心建制镇的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编制规划和信息网络建设。四是税费政策。小城镇存量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专项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开发。
3、繁荣小城镇经济。小城镇建设要同壮大县域经济、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移民搬迁结合起来,引导更多的农民进入小城镇,逐步形成产业发展、人口聚集、市场扩大的良性互动机制,增强小城镇吸纳农村人口、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国家固定资产投资要继续支持小城镇建设,引导金融机构按市场经济规律支持小城镇发展。重点渔区渔港、林区和垦区场部建设要与小城镇发展结合起来。有条件的地方,要加快推进村庄建设与环境整治。
第五篇:农村城镇化
发展小城镇,是世界各国普遍的做法。我国的国情和资源条件难以支撑集中发展大中城市的城市化道路。客观上,农民进城也存在习俗、就业、购房、生活费用等诸多约束,采用农民熟悉和能够承受的小城镇生活方式,则是一个现实选择。
当前,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城镇化,是在特定的时期一个正确的选择。一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去年通过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我国经济取得了GDP增长8.7%的水平,其中房地产的快速增长,拉动了上下游产业的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但也导致房地产泡沫的急剧形成,投机炒房的现象较为盛行。如果以此不发展房地产,经济发展没有新亮点,我国经济将如何保持稳定增长,是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
笔者认为,推进城镇化建设将是一个一石多鸟的选择。
一、为大中城市的房地产投资降温,把资金吸引到农村小城镇,既能推进小城镇的建设,又能利用城镇建设继续发挥房地产在拉动GDP增长中的作用,发挥房地产业与众多的产业相关联的特点,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还可以解决大城市房地产泡沫问题;
二、,能够推进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民迁移到小城镇,使得过去以“过密化”为特征的人多地少矛盾有所缓解,使得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能够实现;
三、拉动农村的内需是未来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关键。由于我国农民收入增长较城市缓慢,加上农村医疗、养老、教育相关保障长期缺失,使得农村市场的消费没有撬动起来。事实上,农民对于现代生活方式是向往和乐于接受的,家电下乡等受到农民的积极响应就是很好的说明。农民在家用电器、交通工具、住房、教育、医疗、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消费,很大程度上依赖城镇提供的消费环境和消费条件,没有城镇作为载体,农民就是有消费能力也无法消费。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还能孵化出更多的消费量。城镇化必然带动基础、旅游设施、公共服务业建设,带动城镇工业、建筑材料、交通运输、商业餐饮、文化消费等;
四、农村城镇化能减少农业水土资源流失、草原过度放牧等问题,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良性循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五、在中西部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发展农村经济,可以有效缩小地区差别、城乡差别,特别是西部地区大多是少数民族地区,有利于增进民族团结。
我国东部地区已经显现出城乡一体化的特征。在我国中西部,城乡差别较大,东部那种广泛存在的产业集群、由村变镇、城乡和镇村界限模糊的情况,在中西部则不存在。西部地广人稀,民众的创业水平较低,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不发达,有些地区生态环境恶劣,有些地区交通条件很差,发展小城镇则应该以县城为重点,使之成为一头连接大城市、一头辐射乡村的中介城镇。东部地区依靠经济发展自然形成城镇,而西部地区必须依靠政府的推动和外来资金的投入。前者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后者则是依靠外来的推动。但是,由于农村城镇化,必然带来对土地的占用和环境的污染,所以必须坚持不均衡的发展方式,也不能急于求成,拔苗助长,而应该在战略上积极主动,做好规划,在具体执行中,也考虑实际情况,积极发展农村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农村产业非农化等基础工作,使得城镇化能有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支撑。
对于中西部而言,应该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工业和服务业。国家也应该有意识地将一些资源大项目放在西部,围绕大项目的供应链,带动西部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于西部发展工业和农业产业化要给予政策优惠,加大对中西部的转移支付,加大西部公共设施建设,商业银行积极提供资金支持,逐步实现东中西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公共设施均等化的目标。(董玉华作者为中国农业银行内蒙古分行副行长经济学博士)(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