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信带兵 正己服人
以信带兵 正己服人
战争年代,士兵把自己的后背交给战友,靠的是信任支撑;和平时期,基层连队的向心力、凝聚力,更要靠信任维系。进入信时期,当代青年士兵的来源、背景及入伍动机趋于复杂,文化层次、民主意识不断提高,价值取向趋向多元,思维方式千差万别,以前那种“既然来当兵,我讲的话你就得听”的带兵理念已经没有市场了。这就要求基层带兵人必须转变带兵理念,凭借良好形象、高尚品行和过硬素质来提高信任度,以信带兵,让士兵真心信任和用户而不仅仅是靠权力管理、约束和想当然来带兵,靠信任密切官兵关系,用信任提升向心力和凝聚力,使信任产生战斗力,让信任最终成为建连和育人的有效着力点。
一、深知兵心,倾注爱心,着力夯实“以信带兵”的情感基础
情感是沟通官兵关系的最好的桥梁。情可动人,情可服人。士兵对带兵人有了好感,便会与之亲近,甚至可以同生死,共患难。反之,则会敬而远之,甚至厌恶。因此,我们必须着力培养官兵之间的情感,从内心深处把兵放在心上,夯实“以信带兵”的情感根基。
(一)心是夯实“以信带兵”情感根基的前提,具体就是要摸清兵的思想脉搏,知道兵在想什么。带兵人如果连士兵在想什么都不知道,就无法和士兵真正的谈心交心,也很 难和士兵建立深厚的情感。因此,夯实“以信带兵”情感根基,前提就是深知兵心,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注重谈心效果。谈心是知兵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带兵人要善于把谈心活动贯穿于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坚持深入班排坐一坐,查铺查哨问一问,两三句话聊一聊,针对士兵性格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技巧进行谈心。在新兵入伍、老兵退伍和士兵入党、考学、生病、闹矛盾等时机有针对性地重点谈,真正了解士兵的真实想法。二是善于观察思考。在和士兵“五同”的过程中,要“眼观六路”,通过观察他们走路的姿势、就餐的饭量、训练的情绪、说话的语气和神态等细节发现和捕捉思想变化苗头。同时,作风纪律、内务卫生等方面观察士兵的精神状态,了解他们可能存在的思想问题并做好思想工作。三是用好思想工作骨干。思想工作骨干作为普通一兵,与其他兵进行沟通和谈心,与干部相比有天然的优势。士兵更愿意对老兵说真心话,而不是我们这些带兵人。因此,我们要善于发挥思想骨干“情报员”、“观察员”的作用,获取士兵的真实信息,真正把士兵的个人情况、想法和实际困难摸准、摸实。四是学会换位思考。带兵人要经常想一想自己当学员或士兵时的感受,经常想一想自己对领导和上级的期盼,经常想一想父母亲人对自己的希望,就会更好的了解士兵所感、所需、所盼,真正做到知兵心,明兵意。
(二)倾注爱心是夯实“以信带兵”情感根基的基础,具体就是要把兵的冷暖需求放在心上,知道该为兵做什么。爱兵是夯实“以信带兵”情感根基的关键所在和“以信带兵”的重要保证。因此,对士兵倾注爱心,就是要做到“三个始终”:一是以父母亲人之情爱护,始终把兵装在心里。每一位士兵对于连队来讲,也就是几十分之一;但是对于一个家庭而言,那就是天。我们基层带兵人要始终牢记这点,用融融暖气关心士兵的冷暖需求。训练中,讲究科学和方法,防止盲目蛮干;生活中,嘘寒问暖,士兵遇到生病或其他困难要积极帮助解决,同事重点关注独生子女的生活自理能力;工作中,根据士兵特点合理安排任务,不搞一刀一切;批评时,摆事实讲道理。二是以战友兄弟之情尊重,始终把兵当作主人。带兵人应坚持五湖四海,摒弃老乡观念,用纯真的战友加兄弟的感情对待士兵。在工作和生活中,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尊严,坚决杜绝打骂体罚士兵的现象发生。同时,维护士兵的民主权利,让他们参与连队管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三是以朋友之情信任,始终把兵视 为知己。现在有的带兵人一看到士兵病了,就以为是装病逃避训练;一遇到士兵反映困难,就认为是工作消极,故意找茬;那些对连队和带兵人提意见的士兵,会直接被视为“刺头兵”。这些现象的产生,归根到底缘于带兵人对士兵缺乏起码的信任。信任是相互的,你不信兵,兵就不信你。这就要求带兵人一定要放下架子,主动与士兵交朋友,坦诚相待,真心换真心,信任换新人,始终相信士兵的思想觉悟、工作干劲和人品,把他们视作知己。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以信带兵”。
(二)率先垂范是夯实“以信带兵”情感根基的关键,具体就是要做到事事以身作则,让兵知 道学什么。古今中外的军事名家,都把以身作则作为建立带兵威信、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根本途径和重要保证。诸葛亮在论及为将之道时说:“夫为将之道,军井未汲,将不言渴;军食未熟,将不言饥;军火未然,将不言寒;军幕未施,将不言困;夏不操扇,雨不张盖,与众同也。”邓小平也讲过:“连长指导员不以身作则,就带不出好兵来:领导干部不做出好样子,部队就出不了战斗力。”在他们看来,以身作则就是带兵的根本之道。我军是人民的军队,一线带兵人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是我军的优良传统和传家法宝。人们常把带兵人以身作则比作无声的命令,这种无声的命令往往比有声的命令更容易让士兵信服,因而更能得到坚决的贯彻执行,因为是靠觉悟和自愿来起作用的。“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有的带兵人教育训练不到场,集合站队靠边站,脏活累活往后躲,说一套做一套,士兵其实非常反感却敢怒不敢言,带兵人自己也麻木不觉。这样下去,不要说让兵信你服你了,甚至有可能被兵瞧不起,在连队根本站不住脚。这就要求我们带兵人充分认清以身作则的重要性,自觉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敢于叫响“看我的,跟我来”,在刻苦学习上以身作则,学理论、学知识、学技能、学管理,做到学习比士兵先走一步;在军事训练上以身作则,敢于吃苦,攻坚克难,做到能力素质比士兵高出一层;在完成任务上,急难险重冲在前,脏活累活抢在前,做到敬业奉献比士兵略胜一筹。日常生活中,严于带兵更严于律己,叫士兵做的自己带头做好;不叫士兵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时时刻刻当模范,做表率,用良好的形象获得士兵的信任。从这个意义上讲,带兵人“以信带兵”的过程,就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过程。
二、德才兼备,诚实守信,着力锤炼“以信带兵”的综合素质
俗话说:“打铁还须自身硬。”带兵,归根结底是要靠素质。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士兵们的文化水平、思维层次、民主意识、成才愿望日益提高或增强。作为带兵人,要给别人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碗水。这就要求我们带兵人要德才兼备,诚实守信,锤炼过硬的综合素质,夯实“以信带兵”的根基。
(一)锤炼高尚的道德素养,以“德”服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凸显了 道德素养的重要性如果带兵人自身道德素养不高,就很难做到公道正派,品 行高尚,就无法赢得士兵的信任。所以,带兵人必须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兢兢业业,为人堂堂正正,处事公道正派,任劳任怨,乐于奉献,淡泊名利,勇于牺牲,让士兵发自内心的敬爱我们、佩服 我们、信任我们,甘愿与我们同生死,共患难。
(二)磨砺过硬的能力素质,以“才”服人。以“才”服人,主要是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扎实的思想政治素质。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带兵实 践,让自己这碗水始终是新的;培养顽强的战斗精神和战斗作风,干就干一流、打就打胜仗,让自己这碗水始终充满活力。二是全面过硬的岗位履职能力。带兵人结合任职实际和带兵的需求,以岗位练兵比武为契机,以入学深造、集训培训和遂行大项任务为平台,以提升军事技能和体能为突破口,锤炼全面过硬的岗位履职能力。三是较高的思维层次和文化素养。通过不断加强科学文化知识和理论的学习,在工作中、生活中给士兵以启迪和导航;开阔视野,提升思维层次,培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锻造良好的诚信品质,以“信”服人。士兵对带兵人总是听其言而观其行的。现在 又的带兵人言而无信,变化无常,人前一套背后一套,说一套做一套;带人 处事虚情假意,遇事随便许愿,事后又不信守诺言;单位或个人出了问题,不敢承担或隐情不报。这样的话,兵会认为我们是让人不放心的人,甚至可能对我们产生厌恶。让士兵真心信任我们,不在于我们说的多好,而在于做的怎么样,在于诚实守信、一诺千金。台上怎么讲台下就怎么做,要求士兵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出样板,要求士兵不能做到的,自己觉不违犯。只有诚 实守信,说到做到,才能赢得士兵的信任,以信“服”人。
三、公道正派,廉洁奉公,着力锻造“以信带兵”的高尚品行
明代顾炎武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这就是说,只有严格的纪律约束和能力是不够的,士兵更加佩服的事带兵的廉洁和公道
(一)公道正派,要求带兵人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做到“三不”。公道正派是带兵人立身 之本,关于个人品行,关乎部队风气和建设全局。当前,“干的不如看的,看 的不如靠边站的”现象和“干得好不如关系好”的观点不同程度存在,对士兵思想的负面冲击很大。因此,带兵人无论职务高低、能力强弱,都必须首先做到公道正派。一是不在热点敏感问题上分亲疏。作为一线带兵人,在处理热点敏感问题时坚决抵制“进步靠关系,办事得送礼”等歪风邪气,不迁就照顾老乡好跟自己走得近的士兵,为他们成长进步创造一个纯洁的环境。在士兵入党、立功、考学、当骨干、学技术等问题上,要坚持一碗水端平,以德才表现分先后,以工作实绩排名次,做到老乡不老乡一个样,有关系的和没关系的一个样。二是不在问题处理上分厚薄。要坚持用调令条例和规章制度管理士兵,按规定办事。发现违反纪律的,要一视同仁,不能因为是老兵就从轻从宽,新兵就从重从严;跟自己走得近的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接触少的或者发生过矛盾的就“对人不对事”,揪住不放,坚决做到新兵老兵一个样,关系豪华一个样。三是不让老实肯干的人吃亏。老实人通常踏实肯干,默默无闻,不会“来事”。这就要求带兵人要善于观察和主动亲近老实人,大力营造培养出和重用老实人的氛围,让投机钻营者无处安身,坚决克服“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总之,带兵人为人处事公道正派了,士兵才能顺心顺气,感到跟着你有奔头,有劲头。
(二)基层带兵人廉洁奉公,主要是做到三个“不失”。带兵人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利益 观,将强党性,坚持原则,坚守纪律,自觉做到三个“不失”:一是坚强党性,做到权钱面前不失足。我们带兵人必须用党性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觉悟,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在处理关系士兵切身利益的问题时,不滥用职权,不搞权钱交易和以权谋私,真正做到党性原则不动摇,大是大非不糊涂,权钱面前不失足,树堂堂正气和良好形象。二是坚持原则,做到人情世故不失节。生活中面对一些攻关、拉拢等各类人情世故的干扰,要自觉抵制歪风邪气的 侵扰,确保自身行得正、走得端。在热点敏感问题上,要注重士兵平时表现、工作实绩和民主评议,做到客观公正。面对有“关系请托、招呼、条子”的士兵,要敢于坚持原则和程序,同时也不能因为没有关系就故意对士兵挑刺找毛病,做到公平、公开,有说服力。三是坚守纪律,做到法规边缘不失衡。工作中,带兵人要严守纪律和法规,不因私而废公。该为兵办的事,不管好不好办都要努力办好,违法乱纪的事情再好办也不能办;严格程序,实施连务公开,加强监督,决不搞“暗箱操作”,决不打擦边球。生活上,要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决不出入不健康场所,与违法乱纪和腐朽堕落的生活方式划清界限。只有党性坚强了,原则坚持了,纪律坚守了,带兵人才能清正廉洁,克己奉公,凝聚兵心,形成“风气纯正、导向鲜明”的良好局面,为“以信带兵”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第二篇:严以修身 正己立德
严以修身 正己立德———做一名模范的党员领导干部
发布日期:2015-06-01
严以修身 正己立德 做一名模范的党员领导干部
郭扬华
中央决定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延展深化,是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其意义十分重大。4月28日,总行下发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实施方案》;次日,总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解学智同志亲自上党课,并对全系统专题教育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省分行党委对开展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高度重视,专门召开全辖视频会议,赵富洲同志专题动员部署、上党课,班子成员带头参与、带头学习,切实履行党委主体责任。今天,根据专题教育活动的安排,我就“严以修身”这个专题与大家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一、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严以修身的重要意义
(一)严以修身的重要性。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遵循着一条古训:“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去年三月,总书记在兰考调研时强调,要实实在在做人做事,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堂堂正正、光明磊落,敢于担当,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不搞“假大空”。习总书记讲“三严三实”,严以修身被放在第一位,是做到“三严三实”的起点和基础,可见修身的重要性。当前,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广大领导干部面临着各种诱惑,稍有不慎就会被糖衣炮弹击倒,“严以修身”尤为重要。作为党员干部,我们提倡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
(二)修身不严的危害性。习总书记谆谆教诲党员干部要严以修身,要“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但面对席卷而来的物质浪潮,我们看到有的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公仆意识缺乏,党性修养不够、宗旨意识淡薄;有的信仰缺失,喜好求神拜佛,与“大师”为伍,对群众冷暖漠不关心;有的道德沦丧,莺歌燕舞,纸醉金迷,视公序良德为无物;有的大手大脚,热衷于“面子工程”,作风“飘浮”,等等。修身不严、党性不纯,不仅是对责任的亵渎,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损害着自身形象和政治信誉,不仅虚度了光阴,也贻误了前程。纵观近年来查处的一系列腐败案件,根本问题都是出在“修身不严”上,领导干部如果在修身上出了问题,必然导致思想松懈、法令不行,必然违纪违法、走向腐败。党的十八大以来被打掉的“老虎和“苍蝇”案例更是证明:忽视道德修为、放弃德行护心的官员,越是高效行权、阔斧竞进之“能者”,对党和国家、社会的破坏力越大。
(三)严以修身的必要性。首先,在传统的儒家文化中,修身是人格的基本要求。古人有“吾日三省吾身”的优良传统,亦有“慎独、慎微”的高尚节操。《礼记•大学》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间的“修身”一环,既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落脚点,又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出发点,是连结“内修”和“外治”两方面的枢纽。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次,在当今社会,修身是现代法治对公民的基本要求。在法治社会,每个公民都要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任何人都必须守法,任何人的行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第三,在党员干部队伍中,修身是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对党员的基本要求。总书记曾指出,为“官”者必须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态度,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时刻注意以德修身,在道德修养方面成为民众的表率。对领导干部的“修身”,特别提出了“严”这个标准,要求领导干部要以此为镜,时常照一照自己的思想;以此为尺,时常量一量自己的行为。看看自己做人的境界够不够,为官的境界够不够。只有具备了这种自我要求和自省意识,才能始终系紧风纪扣,走好廉政路。
二、正己立德,从五个方面践行严以修身
(一)坚定理想信念,把牢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习总书记鲜明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领导干部加强人格修养,塑造高尚人格,落脚点在于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上。滚滚红尘,诸多诱惑,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始终保持崇高的精神追求,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格修养,时时自我反省体察,防止价值观扭曲,始终坚守道德阵地,才能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正是由于有了坚定的信仰,才在党的不同历史时期涌现出像焦裕禄、杨善洲等为党和人民鞠躬尽瘁、不懈奋斗的时代楷模。为官一任,理应造福一方,加强作风建设,归根结底是为了百姓福祉。坐上了“位子”,就要对得起信任;握住了权力,就要担得起责任。领导干部只有时刻约束自身言行,勤于修身,勤政廉洁,以己正立信,以无私树威,以务实兴业,为人民执好政、用好权,方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
(二)弘扬传统文化,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营养和精华。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浓缩了中国五千年的辉煌历史。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礼义道德的民族,很早就确立了修身正己立德为人之大本的思想。两千多年来,修身正己立德一直是中国人做人处事为官理政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做人做好了,才能为做官打下良好的基础。党员干部修身必须注重汲取中华传统文化营养,注重修身正己立德。《礼记》中说“权者欲达其事,须四修其身:一修山容海纳之怀,二修纳谏如流之聪,三修贴律奉法之表,四修大中至正之性。”也就是说修身有四项内容:一要修容人之量,宽容平和;二要修纳谏之明,谦虚谨慎;三要修律己之心,遵纪守法;四要修浩然正气,堂堂正正。“三严三实”强调“严以修身”、“做人要实”,这是做人、做事、为官之本,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完全一致的。因此,我们践行“三严三实”,一定要学会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精华。
(三)强化理论武装,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精神上的健康与高尚,来源于理论上的深刻与彻底。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学好政治理论,才能打下坚实的信仰根基;只有在理论上清醒,才能保证思想上成熟、政治上坚定。孔子认为:作为一名领导者,要敏而好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己。”在孔子看来,学习是一个人获取知识的最主要途径,学习还要与思考相结合,只学习不思考就会惘然,空思考不学习就是空想。小平同志指出:“不注意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容易庸俗化。如果说变质,思想的庸俗化就是一个危险的起点。”因此,党员干部必须重视加强理论武装,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自觉做到系统地、深刻地、全面地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领会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通晓社会形态更替规律。要认真领会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中把握大势、汲取智慧,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四)坚持改进作风,做一名守纪律讲规矩的共产党员。严守党的纪律是党员领导干部应尽的义务。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自觉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组织权威。必须自觉增强纪律观念,带头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纪律、廉政纪律和群众工作纪律,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要以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敢于坚持真理,抵制歪风邪气,维护纪律的权威性。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要勇于开展自我批评,虚心接受下级和群众的批评意见。党员干部必须牢记公仆之责,摆正自己的位置,回归自己的本色与本位。时时处处以党章为镜,用法规制度规范自己,用反面典型警示自己,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自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常怀敬畏之心、常思贪欲之害,自觉守纪律、讲规矩,明底线、知敬畏。敬畏国家法律,敬畏党的纪律,敬畏公道人心,守住边界、不踩红线,自觉按规矩、按程序办事。
(五)追求高尚情操,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歪风邪气。崇尚什么、爱好什么、向往什么、追求什么,能够真实反映一个人的价值取向、精神境界、人生品味、道德情操,很多领导干部的腐化堕落是从不当的兴趣爱好开始的。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和生活方式,始终保持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自觉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牵制,不为私心所扰,不为人情所困、不为金钱所动、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才能把握住根本、守得住底线、管得住小节。我们知道焦裕禄同志就是始终追求高尚的情操,自觉抵制歪风邪气。焦裕禄多才多艺,演过歌剧,爱拉二胡,但他生活极为简朴,衣帽鞋袜补了又补、缝了又缝。他对同志非常关心,在洛阳矿山机器厂,他请单身青年职工吃年夜饭;在大连起重机厂,他把自己的住房让给一对年青的职工夫妇;在兰考,他给南方来的两个林业技术员送去了宝贵的大米。他亲自组织起草了《中共兰考县委要求全体共产党员坚定地树立社会主义的新风尚》等文件,要求每一个共产党员,必须模范地遵守国家法令,必须以勤俭节约为荣,必须廉洁奉公,必须从事正当的文娱活动。
三、内化于心,外化于服务建设新农村
(一)领导干部要带头做严以修身的表率。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讲,修身正己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做官先做人,做人必修身。先正己身,而后正人。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如何,不只关乎自身形象,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身边人。一个单位的风气好不好、业务发展得快不快、战斗力强不强,在很大程度上都和领导干部的自身修养相关。领导干部自身行得正、站得直、坐得稳,处处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身边人就会时时警醒、处处自律,干部作风自然就会好起来。
(二)领导干部在任何时候都要敢于担当。人类四大美德是正义、勇敢、谨慎、节制。修建红旗渠时正值国家三年困难时期,以杨贵为首的林县县委一班人面临着资金缺乏,物资、粮食紧张和险恶施工条件等重重困难,面临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误解、指责,甚至丢官罢职的严峻考验。不少人说,在这崇山峻岭中修渠,简直是异想天开。有人甚至对杨贵说:这个渠要是通不了水,你可就成了千古罪人。杨贵没有退缩,他给自己准备了一个刻有“千古罪人”四个大字的石碑,以“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大无畏气概,带领挖山开渠不止。后来,杨贵曾对一名记者感慨地说:“我们当时要是稍稍有点私心杂念,渠绝对修不成。太平官好当啊!但是当时大家没有一点想靠这个当官的意思。群众迫切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是缺水,那就修渠。” 红旗渠凝结出的精神实质是什么?林州人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这16个字来概括;杨贵同志则表述为“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敢想敢干,实事求是,自力更生,无私奉献”。但如果简而言之,我认为红旗渠精神的实质就是“敢”字当头的“亮剑精神”。党员领导干部在困难面前,就是要勇于“亮剑”,不畏压力,勇挑重担,强化执行力;在大是大非面前,要坚持原则,敢抓敢管,不当老好人,敢于和不良现象作斗争。
(三)领导干部在坚持求真务实。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是我们党指导所有工作的精神和工作作风。所谓求真,第一是了解实际情况。对于我们来讲,行情、单位历史、单位的真实情况必须把握。对各个处室、各个方面的工作都有一个对现状、现实的把握;第二是对规律的认识。我们农业政策性银行也有自身的规律,河南农发行的业务也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因此,求真就是要掌握实情,把握规律。务实就是要付诸实践,真抓实干,务见成效。求真是研究、认识的过程,务实是一个实践的过程,这两者必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今后在工作中,我们一定要以求真务实作为指导思想,了解、掌握本单位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它的内在规律、把握事物的发展趋势,付诸行动,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目前,农发行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认真领会解学智董事长的“三要”要求:即要提升站位,主动融入国家战略;要突出重点,做好主业;要开拓“蓝海”,培育新的增长点。结合河南实际,求真务实,主动作为,服务中原经济社会发展。
(四)领导干部要坚守干净干事的底线。古罗马帝国由盛转衰,最终灭亡,苏联解体的教训,告诉我们官吏贪污、腐化堕落将最终导致国家的覆亡。明初理学家曹瑞曾言:“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则吏不敢欺,公则民不敢犯。”其“廉洁奉公”的思想,在当今社会仍然是党员干部的根本行为准则。古云:人非善不交,物非义不取。生活中,不必如事业般轰轰烈烈精彩纷呈,淡泊名利,不为名所累,不为利受罪,平平淡淡就好,淡泊,才能追求到真正的自由。两千多年前的河南人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是大德,是大道。作为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党员干部,要自觉抵御外界种种诱惑,要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自觉远离低级趣味,树立良好家风,坚决抵制歪风邪气,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真正将“廉洁奉公”落到实处。在建设红旗渠的过程中,杨贵和县委一班人不但迎难而上,负重前行,做出了一个又一个改变林县历史的重大决策,而且“干”字当头,身先士卒,在工地与民工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克时艰,真正同群众风雨同舟,血肉相连。难能可贵的是,县委一班人带领林县人修渠10年,动用了大量的资金和物资,但从没有发生过一宗请客送礼、挥霍浪费的情况,也没有一个干部贪污挪用一丝一毫的钱粮物资。自己担任领导干部已多年,始终自觉约束自己。“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自己以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之财烫手,伸手必捉,“钱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多年来,自己喜欢深居简出,不愿意出入灯红酒绿的地方,似乎与如今流光溢彩、红红火火的生活格格不入,大相径庭。这些年,粗茶淡饭,有吃就行,薪金俸禄,够花即可,过得挺踏实的。辗转多个岗位,与同事感情甚笃,精神丰收远大于物质利益。
古往今来,凡为官者“不患无位而患德之不修”,“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作为领导干部,把立德修身放在首位,使品行端庄,举止得体,这无疑是每一名模范党员领导干部的应有修为。结合我本人,通过这次“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也使自己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修养得到进一步提高。
第三篇:严以修身当定心、养性、正己
严以修身当定心、养性、正己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排在第一位。总书记对各级干部提出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三严三实”要求也把修身排在首位,可见,严以修身对于一个人成长、成熟、发展的重要性。对于领导干部而言,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通过定心、养性、正己来达到修身的目的。
衷于学习以定心。心定则心正,心正则身正。在当前这个文化多元、信息自由、知识更新快的大环境下,如果内心不坚定、信仰有缺失,党员干部很容易迷失自己,从而在思想上背离党的宗旨,在行动上远离群众。理想信念的产生、内心的坚定,来自于不断地学习;理想信念的坚定、内心的强大,来自于思想上的成熟。唯有通过不断学习,重塑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才能摆脱“嘴尖皮厚腹中空”的窘境,防范精神懈怠、能力不足的危险,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陶冶情操以养性。“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往往有着高尚的情操。高尚的情操是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指导人的行动、调整人的心理、提升人的修养有着重要的意义。高尚情操的培养,一要有健康的个人爱好。健康的兴趣爱好是人修身养性的营养液。反之,不良的兴趣爱好会使人养成不良的性格。如热播美剧《纸牌屋》的男主角热衷权力,才会养成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狡诈冷血的性格。君子有好,好之有道,才能从中找到乐趣,愉悦身心,怡心养性。二要建立良好的朋友圈。人一生中最珍贵的莫过于有几个正直的朋友。通过谨慎交友、结交好友,可以从朋友身上获得人格的熏陶、道德的感召、思想的升华。如果交友不慎,就有可能受到不良的影响,导致意志消沉,精神萎靡,私欲膨胀。勤于自省以正己。巴尔扎克曾经说过:“自满、自高自大和轻信,是人生的三大暗礁”。要克服自满、自大情绪,思想不松懈、行为不出格,就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杜绝“躺在功劳上睡大觉”的思想,做到慎独、慎始、慎微。在独处之时反躬自省,在诱惑面前坚持原则,在细微之处保持警惕,在小节之处把持住自己。牢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古训和“温水煮青蛙”的故事,以“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时刻警醒自己、鞭策自己,时时“回头看”,常给思想“杀杀毒”,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
第四篇:四勤正己
四勤正己“英雄起于阡陌,壮士拔于行伍”。不论是风起云涌的革命战争岁月,还是筚路蓝缕的创业建设时期,好干部不会自然而然产生,而是披沙拣金,一步步成长成熟起来的。这个过程离不开个人的努力和党组织的培养,需要经过长期实践的打磨,更需要经过人民群众的检验。
勤照镜子,昂首无愧于党,锤炼新时期好干部。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干部,应常以党章为镜,对照查不足,找差距,补缺漏;以党章作为言行的标准尺,审视能力够否,观念新否,作风实否;以党章作为努力的方向,锤炼用好权,办好事,履好责的品质。干部要常常照一照党章这面“镜子”,将党性修养,党员义务,党员职责这身“行头”穿好戴好。
勤正衣冠,俯身亲近于民,铸就新时期好干部。干部的“衣冠”正不正,百姓说了算。领导干部是“乐民之乐”、“想民之想”、“忧民之忧”还是“一口官腔”、“一副官架”、“一身官威”,老百姓最有发言权。干部要走出机关,走进人民群众,到百姓最需要的地方去,切实做到“知民情、听民意、体民心、为民生”,密切干群联系,甘为百姓的“孺子牛”;要接地气,通民心,倾听最真切的民声,“沉下去”搞调查,“浮上来”做决策,“静下来”抓落实;要多“正衣冠”,要与人民群众的步伐保持一致,多与群众“肩并肩”零距离接触,多“请教”于群众,共议民生大事。
勤洗洗澡,以礼修身于己,磨砺新时期好干部。干部要多“洗洗澡”,去除一下身上的不实之“泥”,浮夸之“泥”,教条之“泥”,形式之“泥”,讲真话、办实事、解民忧;要以“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的多种方式,深挖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的深层次原因;要以整风的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开好民主生活会,实事求是地清洗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勤治治病,求真务实于事,净化新时期好干部。党员干部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治治病”。习总书记说,“老实做人、做老实人,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内在要求,也是领导干部‘官德’的外在表现,做老实人,就是思想务实、生活质朴、作风扎实。”干部要敢“讲真话”,治治“讲真话吃亏,说假话得势”的顽疾。刹住危害党和人民的假话官话大话。执政为民不能空口无凭,要切实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当好百姓的贴心人,做一名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务实干部”。
当今社会纷繁复杂,大千世界灯红酒绿,挡不住的风情,禁不住的诱惑。身处此间,我们的干部更要勤照镜子、勤正衣冠、勤洗洗澡、勤治治病,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独、慎微、慎初、慎终,知恩、知足、知责、知耻,不弄权、不专权,不越轨、不逾矩,做一名守得住政治生命线和道德、法纪底线,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好干部。
第五篇:要育人,先正己(本站推荐)
要 育 人, 先 正 己
于都第三小学 朱石香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知识与智慧的传授者,一代新人的塑造者,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又是历史文化的传承者和新知识的开拓者。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学生是老师的镜子,时刻反映着老师的一切,因为学生有着天然的“向师性”,特别是小学生,把教师的言行奉为准则和标准,老师的言行都是真理。因此,我们要育人,必先正己,古人云,“以身立教,其身亡而其教存。”这说明了育人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一、以身作则在育人上的作用
在一切教育过程中,学生永远都不会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给予”的东西,他们总是要通过自己的观察、模仿和体验,主动从教师身上去“索取”东西。所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绝不能只是进行“言教”,更重要的是要做出表率,进行“身教”。孔子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在育人的知、情、意、行的每一过程中,都起着特殊的作用。
1、认知上的启迪作用
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是通过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想象和思维等方面实现的,是以上几个方面活动的综合结果。在以上认知活动中,教师的榜样作用非常重要。教师通过自己的模范言行,把社会倡导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和行为准则,形象、直观、生动地表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的感觉、知觉、注意、记忆和思维等心理过程处于积极状态,使他们所感到的、听到的、和看到的和谐一致。这样,将有助于学生的正确认知。相反,如果教师说一套,做一套,就会使学生产生困惑、矛盾的心理,出现认知上的不一致性和不协调性,导致学生无所适从,甚至出现“心理阻抗”,使心理活动处于抑制状态,阻止教师传递信息的进入,影响教育效果。
2、情感上的导向作用
情感活动是人的心理过程的重要方面,对于人的认识活动、意志活动和实践活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育人过程中,如能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处处做学生的表率,就会受到学生的爱戴,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情感,从而对教师传授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认真领会,积极思考,努力践行,立志做一个像老师那样的人。
3、意志上的培育作用
意志是人们为了达到预定目标而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意志对人的认识活 1 动、情感活动以及人的行为具有极大的作用。意志的铸造和培养是育认得关键环节。学生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品质,才能形成正确认识,培养积极情感,激励正确行为,克服错误思想和不良习性。而教师自身的意志品质能否为学生作出表率,对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至关重要。如果教师在育人过程中,自觉表现出工作的主动性,行为的自觉性、决策的果断性、意志的坚定性、自我克制的有效性以及面对困难和危险的勇敢精神,将会对学生起到无穷的榜样作用,引导他们形成优良品质。
4、行为上的示范作用
在育人过程中,通过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实现教育内容的“内化”,只是教育的第一个环节。要完成教育的全过程,还必须实现由“知”倒“行”的转化,即实现将道德认知“外化”为个人的道德行为的过程。否则,再高尚的社会理想,再科学的价值观念,如果不去践行,也不可能起到造福社会、成就自己的作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教育者大都强调知行合一,重在力行。荀子说:“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可见,知行是合一的。因此,在育人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为学生起到师范作用。只有“以身立教”,才能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规范、价值准则,矫正不良行为,实现知行的辩正统一。否则,知识再渊博,道理再深刻,也不能令人信服。
二、以身作则的目标
(一)、做高尚情操的垂范者
情操是人的情感和操守,是人们思想观念、情趣爱好、品德操行的总称。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教师优秀道德品质的主要标志,也是教师应有的重要师德风范。
1、陶冶崇高的道德情感。教师对学生应有公开无私、有教无类、不求回报、远离功利的高尚情感。只有当教师的道德认识同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理想相结合,才会形成对现实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的一种爱憎或好恶的情绪态度,道德情感才会形成。教师要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必须首先发展良好的道德情感,对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产生厌恶、不满的情感;而对符合职业需要的行为感到愉悦、钦佩、敬仰。高尚而炽烈的道德情感,是教师进行创造性劳动,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和根本保证。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
2、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源于丰富的精神世界和健康的生活情趣。首先,教师应有积极的人生态度,热爱生活,教师要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自己的辛勤劳动不断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成为生活的强者,而不是碌碌无为的过客。其次,还要有广泛的兴趣爱好,丰富生活,教师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不仅是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的需要,更是育人的需要。最后,教师要有 2 高雅的生活品位,创造生活,教师把自己对美的鉴赏和追求融合到日常生活、教学工作以及教育艺术中去,以美的仪表、美的举止、美的语言、美的风度去感染、熏陶学生,启迪学生热爱美、向往美、追求美的天性,塑造他们的美好心灵。
3、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教师要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敬业、献身精神和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要有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的高尚“节操;具有客观公正、平等民主的道德意识,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体现出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氛围;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教师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的意义就在于对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不仅知道应该遵守,而且变为习惯于遵守,使之深入到教师的”血肉“里去,成为生活的组成部分,融化为自身的性格特点。
(二)、做身体力行的践履者
教师要努力在政治态度、思想作风、道德品质、治学精神、行为习惯等各方面都成为学生的楷模,成为对学生言传身教的指导者、身体力行的践履者。
1、严于律己,表里如一。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应该做到。教师的严于律己应该表现在各个方面,凡是育人涉及的领域,教师都应该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言行为学生作出表率。要求教师光明磊落,襟怀坦白,形成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统一。
2、谦虚谨慎,言行一致。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敢于自我解剖,富于自我批评精神,具有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为人正直。教师要说到做到,不要说一套做一套,或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无数教育实践证明,教师只有”言必信,行必果“,才能发挥教育的威力,树立教师的威信,否则,只说不做,就会降低教育效果。
3、教师应仪表端庄,言行得体。教师的仪表、言行对学生具有明显的师范和引导作用,教师端庄的仪表、得体的言行,可以成为重要的教育力量,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对没的追求。同时,教师端庄的仪表、得体的言行,还会产生“晕轮效应”使学生通过对教师的崇拜,影响对教师的内在品质和智能结构的推测和判断,从而提高教师的威信和影响力。
4、教师应兴趣广泛,多才多艺。教师要想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就必须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爱好。同时教师的能力和才气,还会使教师产生巨大的人格魅力,受到学生的敬仰。这样教师所具有的才气和人格魅力在育人中将会成为一种重要的影响力量,把学生牢牢吸引在自己周围,学生就会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教诲,并以此为荣,受益终生。
教育工作岗位上的我们应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时时、事事、处处做学生的表率,用自己崇高的人生理想、信念去启迪学生,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品质去感染学生,用自己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