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正人先正己,正己先正心(演讲稿)
正人先正己,正己先正心
各位领导、同事们:
大家好。
“治人者必先自治、责人者必先自责、成人者必先自成。” 这段话是几百年前明代政治家钱琦所说的,但是我想它内在蕴含的朴素哲理,对今天的我们仍有深刻的意义。这就是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以心为镜,鉴己正人,正人先正己,正己先正心。
回溯历史,凡是取得了重大成就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无一例外地均是以修身为根本,提高自我修养与道德品格,甚至是“一日三省”,以史为鉴,以人为镜,查找自己的不足。他们从身边点滴的小事做起,认为欲成大事,必先安顿自身,还发出过“一屋不扫,何以安天下”的感慨。
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九十七年来,革命先辈以身作则,带动广大党员群众的事迹就更是数不胜数了,毛泽东穿着打补丁的睡衣,自身先做到朴素,才能带领全国人民在艰苦环境里紧衣缩食地跟党走;《朱德的扁担》这个故事,每个人都耳熟能详,作为解放军的总司令,他真正做到以劳动为荣,带动了全党全军的大生产运动……
忆往昔,看今朝,进入二十一世纪,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总书记多次提到这一点,在
理、神话民俗、诗词典故,无所不包。不论是他的学生,还是与他共事多年的同事,对赵教授的评价都充满了溢美之辞。
赵逵夫教授从自我品格的塑造,到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落实到他为人处事的每一点,其实都在恪守一名人民教师正人先正己,正己先正心的原则。试想一下,这种学术大师研究完成的课题,怎么可能是普普通通、混吃混喝的成果?这样的教授带出来的弟子,又怎么可能成为庸庸碌碌、蝇营狗苟之辈?
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国内外形势充满变数的新时期,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头顶五星红旗,心有党纪党规,沐浴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阳光下,生活在最好的时代,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在“正己”的大前提下,更要以廉洁自律为本,不论在自身的工作岗位,还是带动同事为企业创优奉献上,都要发挥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带动社会的共同进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形势下多次强调党员干部要抓紧对《党章》的学习,“党员必须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带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动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艰苦奋斗”。目前“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正在全国上下蓬勃开展,学党纪党规、学系列讲话,最终落脚点就是做合格党员。这个合格指的就是“正己”,只有己身正,才能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引领身边的其他人一起成长。
让我们再看一起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实例:一位走在时代前列的年青党员干部,甘肃蓝天救援队队长,他叫於若飞。
早在十年前,於若飞就开始自愿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至今累计他的志愿服务时间,已经长达4000小时。2012年9月,他发起组建兰州大学生蓝天救援队,先后为47所大学、5所中学、6所小学、4所幼儿园、22家企事业单位组织开展防灾自救技能普及、演练170余场,累计受益人数达37000人次以上。一支救援队伍的价值是体现在实际的救援任务中的,2017年1月至今,甘肃蓝天救援队参与甘肃省47起水域打捞救援工作。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沟发生地震,甘肃蓝天救援队在地震发生后立即组织人员集结,灾”面前毫不畏惧、义不容辞、竭尽全力的为民众服务。
随着救援任务与种类的不断增多,队伍收获的是百姓的信任与关注,有人溺水需要救援,老百姓会想到蓝天,有人滑坠山谷需要救援,老百姓还是想到了蓝天。在一次次地免费人道救援中,蓝天救援队践行着一个人道救援组织所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将挽救生命放在首位,体现着公益组织的价值所在,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同样,在於若飞的带动下,这些可爱可敬的志愿者们以社会责任为己任,把群众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截至目前,甘肃蓝天救援队共计参与社会活动133场、救援行动31次……於若飞创造的业绩,传遍了甘肃大地,传遍了华夏神州。
而到了今天,为公益事业做出如此多奉献的於若飞,他的年龄仅仅只有26岁。以这样的年龄,却创造了如此大的社会价值,是否令在座的各位同事们,当然包括我在内,实在有些汗颜呢?
我们身为国有企业的员工,尤其是党员干部,比较这些就发生在我们兰州的事例,是否能做到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呢?
这几天,我一边写这篇演讲稿,一边对照查找自身的问题,时时感到羞愧。作为一名基层管理干部,我没有把正己正心的思想意识摆到工作和生活的合理位置上,时时刻刻自查自省、纠正自我的理念也不够强,总觉得自己以后多多留意就行了,通过这几天对正人正己观念的理解,我深深认识到,正是这种松懈自我的态度,将成为我以后事业向前一步所面临的大敌。尤其需要自问的是,做不到时刻不忘正己,对下面员工的工作安排和指导上又谈何正人?
除了检点自己,结合咱们行业的工作特点,我们还应该做到些什么?我个人认为,咱服务行业所迫切需要的,恰恰是正己正心观念的普及。
我举一个简单的事例大家就明白了。作为窗口前沿的宾馆餐饮服务人员,如果从思想上没有正己正心的观念,对于工作的理解就会得过且过,以简单完成为己任;在某种标准上,正心正己的态度其实就应该落实为我们的工作态度和服务意识。如果我们的员工能够随时地,积极地去发现客人的需求,并主动帮助其满足需求,那么我们就能更大限度地留住客人,实现真正的下次再来,如果所谓的“用心服务”成为一句入耳不入心的口号和空话,工作上必定只求敷衍了事,做不到自觉、自发的为客人服务,又谈何用真情打动客人呢?
不论是让客人吃得满足、住得满意,还是让客人被你真心的服务态度所感动,其实身为服务行业的内部从业人员,我们都
知道这其中有着很大的差别。想要养成良好的群体工作作风,培养员工自觉、自发地服务意识,首先必须从每个人的正心做起,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从思想上,从根本上认识到优质服务对单位、对个人的重要性,认识到企业与职工的关系应该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只有提高全员服务意识,才能团结一致地抓好客人服务,才能使企业获得更好发展。也只有企业获得高效、长足的发展,才能为职工提供优厚待遇等物质条件,为职工施展个人聪明才智提供更广阔的舞台,满足职工实现个人价值的精神层面的需求。如果说企业是艘大船,那么职工就是这艘大船上的水手,大船的航行依赖于水手,水手的安危也系于大船,优秀企业和职工的关系必定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相互成就的。其次,就是从管理人员做起。在要求员工的同时,管理人员要以身作则,由管理层来带动员工的行为,鼓励和引导员工为客人提供优质服务,这样可以更好的培养员工服务的自发性,主动性。
而做为我们基层的党员干部,除了树立正确的态度,反思自己在行为上有没有做到“打铁还需自身硬”、“以身作则”、“从我做起”,也必须成为我们自己时刻不忘敲响的警钟。在每一支能打赢胜仗的军队里,一定有一个大无畏的排头兵;在每一支能做
出成绩的集体内,必然有一个具有团队精神的向导和灵魂。党员干部做不到以身作则、严于律已,他不仅起不到应有的表率作用,反而成为带垮一支队伍的最大帮凶。
正人先正己,正己先正心。“正己”的前提,是“正心”,就是要心存善念,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判断真善美,辨别假恶丑。“正心”就要有基本的道德底线,看到美好的,去崇尚、去颂扬、去效仿;看到丑恶的,去摒弃、去引导、去改善。这个社会,太需要正能量,太需要在危险的时候能够挺身而出、在迷茫的时候能够指引方向、在困难的时候能够伸出援手。
要想“正心”和“正己”,就必须加强学习,读懂我们的国史、党史,读懂我们的政策、理论,心中有了坚定的信念,就有不畏困难的勇气,才能更好的前行。要想“正心”和“正己”,就必须走在前列,工作抢着干、责任抢着担,荣誉面前不争不抢,危难时刻显身手,这才是一个合格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要想“正心”和“正己”,就必须时常自省,勇于查漏补缺,勇于自我批评,带着批判的眼光看待自己,才能不断自我提升,揪出惰性根源、扫清腐败苗头。
最后,我用一段古代圣贤孔子的话作为今天宣讲的结束,并与诸位分享共勉:“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谢谢大家!
第二篇:学习心得————正人先正心育人先育己
正人先正心 育人先育己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心得
“依靠群众”就是坚持走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这是由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决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我们党是在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共同战斗中诞生、发展、壮大、成熟起来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从建党至今九十三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党,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才能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如何在本职岗位践行走群众路线,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呢?
首先,必须全面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要不断学习政治理论和教育教学理念,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因时、因人、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要注重教书育人,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力争做先进教育生产力的代表。要加强业务学习,掌握本学科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增强科研意识和改革意识,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要增强创新意识,在工作和实践中与同进成长,在学生的前面,主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成为教改的先行者、示范者。
其次,真心做人。做人是做事的基础,没有一个好的人格品质,不论从事 哪个行业,都将失去起码的条件。我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这样,我们做人才会有充足的“底气”,做事才硬气。
然后,应以教人者先教己者的精神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一个有良好师德的老师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应首先做到,要用自己的信念、理想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感染。一个有良好师德的教师应站在学生和家长的立场及处境是思考问题,把学生和家长的意愿与发展需要摆在第一位。
最后,要有奉献精神,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党员有自己的合法的正当的权益,但是当个人利益与党、国家、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作为党员应该把以党、国家、集体利益为重,必要时能牺牲个人利益。
总而言之,作为党员教师,通过学习,要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的信念,明确努力学习提高的方向,感受到时代和社会赋予我们的重任。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宗旨,以推进课程改革为载体,以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契机,端正教育思想,丰富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技能,做到正人先正心,育人先育己。
柱山小学党支部党员 周泽刚
2014年4月2日
第三篇:要育人,先正己(本站推荐)
要 育 人, 先 正 己
于都第三小学 朱石香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知识与智慧的传授者,一代新人的塑造者,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又是历史文化的传承者和新知识的开拓者。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学生是老师的镜子,时刻反映着老师的一切,因为学生有着天然的“向师性”,特别是小学生,把教师的言行奉为准则和标准,老师的言行都是真理。因此,我们要育人,必先正己,古人云,“以身立教,其身亡而其教存。”这说明了育人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一、以身作则在育人上的作用
在一切教育过程中,学生永远都不会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给予”的东西,他们总是要通过自己的观察、模仿和体验,主动从教师身上去“索取”东西。所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绝不能只是进行“言教”,更重要的是要做出表率,进行“身教”。孔子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在育人的知、情、意、行的每一过程中,都起着特殊的作用。
1、认知上的启迪作用
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是通过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想象和思维等方面实现的,是以上几个方面活动的综合结果。在以上认知活动中,教师的榜样作用非常重要。教师通过自己的模范言行,把社会倡导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和行为准则,形象、直观、生动地表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的感觉、知觉、注意、记忆和思维等心理过程处于积极状态,使他们所感到的、听到的、和看到的和谐一致。这样,将有助于学生的正确认知。相反,如果教师说一套,做一套,就会使学生产生困惑、矛盾的心理,出现认知上的不一致性和不协调性,导致学生无所适从,甚至出现“心理阻抗”,使心理活动处于抑制状态,阻止教师传递信息的进入,影响教育效果。
2、情感上的导向作用
情感活动是人的心理过程的重要方面,对于人的认识活动、意志活动和实践活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育人过程中,如能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处处做学生的表率,就会受到学生的爱戴,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情感,从而对教师传授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认真领会,积极思考,努力践行,立志做一个像老师那样的人。
3、意志上的培育作用
意志是人们为了达到预定目标而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意志对人的认识活 1 动、情感活动以及人的行为具有极大的作用。意志的铸造和培养是育认得关键环节。学生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品质,才能形成正确认识,培养积极情感,激励正确行为,克服错误思想和不良习性。而教师自身的意志品质能否为学生作出表率,对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至关重要。如果教师在育人过程中,自觉表现出工作的主动性,行为的自觉性、决策的果断性、意志的坚定性、自我克制的有效性以及面对困难和危险的勇敢精神,将会对学生起到无穷的榜样作用,引导他们形成优良品质。
4、行为上的示范作用
在育人过程中,通过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实现教育内容的“内化”,只是教育的第一个环节。要完成教育的全过程,还必须实现由“知”倒“行”的转化,即实现将道德认知“外化”为个人的道德行为的过程。否则,再高尚的社会理想,再科学的价值观念,如果不去践行,也不可能起到造福社会、成就自己的作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教育者大都强调知行合一,重在力行。荀子说:“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可见,知行是合一的。因此,在育人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为学生起到师范作用。只有“以身立教”,才能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规范、价值准则,矫正不良行为,实现知行的辩正统一。否则,知识再渊博,道理再深刻,也不能令人信服。
二、以身作则的目标
(一)、做高尚情操的垂范者
情操是人的情感和操守,是人们思想观念、情趣爱好、品德操行的总称。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教师优秀道德品质的主要标志,也是教师应有的重要师德风范。
1、陶冶崇高的道德情感。教师对学生应有公开无私、有教无类、不求回报、远离功利的高尚情感。只有当教师的道德认识同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理想相结合,才会形成对现实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的一种爱憎或好恶的情绪态度,道德情感才会形成。教师要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必须首先发展良好的道德情感,对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产生厌恶、不满的情感;而对符合职业需要的行为感到愉悦、钦佩、敬仰。高尚而炽烈的道德情感,是教师进行创造性劳动,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和根本保证。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
2、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源于丰富的精神世界和健康的生活情趣。首先,教师应有积极的人生态度,热爱生活,教师要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自己的辛勤劳动不断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成为生活的强者,而不是碌碌无为的过客。其次,还要有广泛的兴趣爱好,丰富生活,教师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不仅是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的需要,更是育人的需要。最后,教师要有 2 高雅的生活品位,创造生活,教师把自己对美的鉴赏和追求融合到日常生活、教学工作以及教育艺术中去,以美的仪表、美的举止、美的语言、美的风度去感染、熏陶学生,启迪学生热爱美、向往美、追求美的天性,塑造他们的美好心灵。
3、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教师要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敬业、献身精神和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要有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的高尚“节操;具有客观公正、平等民主的道德意识,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体现出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氛围;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教师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的意义就在于对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不仅知道应该遵守,而且变为习惯于遵守,使之深入到教师的”血肉“里去,成为生活的组成部分,融化为自身的性格特点。
(二)、做身体力行的践履者
教师要努力在政治态度、思想作风、道德品质、治学精神、行为习惯等各方面都成为学生的楷模,成为对学生言传身教的指导者、身体力行的践履者。
1、严于律己,表里如一。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应该做到。教师的严于律己应该表现在各个方面,凡是育人涉及的领域,教师都应该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言行为学生作出表率。要求教师光明磊落,襟怀坦白,形成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统一。
2、谦虚谨慎,言行一致。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敢于自我解剖,富于自我批评精神,具有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为人正直。教师要说到做到,不要说一套做一套,或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无数教育实践证明,教师只有”言必信,行必果“,才能发挥教育的威力,树立教师的威信,否则,只说不做,就会降低教育效果。
3、教师应仪表端庄,言行得体。教师的仪表、言行对学生具有明显的师范和引导作用,教师端庄的仪表、得体的言行,可以成为重要的教育力量,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对没的追求。同时,教师端庄的仪表、得体的言行,还会产生“晕轮效应”使学生通过对教师的崇拜,影响对教师的内在品质和智能结构的推测和判断,从而提高教师的威信和影响力。
4、教师应兴趣广泛,多才多艺。教师要想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就必须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爱好。同时教师的能力和才气,还会使教师产生巨大的人格魅力,受到学生的敬仰。这样教师所具有的才气和人格魅力在育人中将会成为一种重要的影响力量,把学生牢牢吸引在自己周围,学生就会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教诲,并以此为荣,受益终生。
教育工作岗位上的我们应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时时、事事、处处做学生的表率,用自己崇高的人生理想、信念去启迪学生,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品质去感染学生,用自己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学生。
第四篇:育人先育己 正己后正人
育人先育己
正己后正人
——念好师德、师风建设“四字经“
吉水县第二中学
李清云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反映了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殊要求。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中小学教师塑造的对象是青少年, 青少年的好奇心,阅历少,使其对新事物的模仿和接受速度快,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显而易见。“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师德师风的好坏既关系学生的成长也关系到教育成败、社会风气的转向,“搞精神文明,关键是以身作则”〈邓小平语〉。我认为贯彻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搞好师德师风建设,关键在于围绕“德、能、勤、廉”四个字,把师德师风教育不断引向深入,在实践中提高教师的师德师风修养。
“德为师之本”,“德”就是把提高教师理论修养、道德水平作为师德师风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首先是教师的品德要高尚,古人十分重视个人品性德行的教育与培养,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根本。无德不足以为师,德之不高不足以立教。要有高尚的品德须先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加强对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是提高修养的法宝。教师应以之为指导,学校也应十分重视对教师的思想理论教育,始终保持人民教师的本色。其次 是注重为人师表。“居高声自远”,良好道德风貌要靠师表来体现,教师应有处处为人师的观念,言行、举止要符合师德规范,同时学校也应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教师为人师表的责任感。树立典型、表彰楷2007-5-10
模,不断掀起向先进入物学习的活动。促使教师“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
“能”主要是提高教师的学识水平和业务技能。“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应有“教然后知困”的危机感,人类社会在20世纪六十年代后,知识以几何级数增长,最近30年新增知识量己超过过去2000年积累知识的总和,只有敏而好学、肯学才能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学校也应从措施上加强对教师知识业务水平的进修与培养,激励教师进修深造,学历提高,组织教师参加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举行各种形式说课、讲课、评课活动,创办校级教研刊物,推行教师业务考试制度,使教师的知识水平,业务技能在比较中求进步,在交流中求发展,不断摧陈出新,满足教育教学需要。
“勤”就是要求教师勤于治学、教学。“教不严,师之情”惰师是误人子弟的, 孔子就是一个勤奋的老师:“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作为教师首先是要勤学,学习不能一劳永逸,“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徒思无益,不学无创新,无发展。学校也应积极引导鼓励教师去学习,督促教师充分利用阅览室、图书室、校园网的资源,并纳入到教师综合考评体系中。其次是要勤于业务,教师应按照要求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及时备好课,上好课,勤批改作业。勤蹲班辅导,经常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深入到教学活动的实践细节中,解除学生的一些心理障碍。学校也要出台各种制度,跟踪常规教学的各个2007-5-10
环节,督促教师的业务完成,进行检查评比、彰优惩劣。“业精于勤而荒于嬉,”相对教师讲,“勤”能提高自身素质,也能提高教学成绩;相对学校讲,“勤”字的贯彻,对于形成学研合一型的师资,培育学习氛围浓郁的校风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廉”就是要求教师廉洁从教,安贫乐道。中国知识分子有廉学廉教的传统, 孔子赞美弟子颜回:“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 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现处于改革开放社会转型时期,通过合法、合理途径改善教师经济状况,无可非议;但作为教师应保持廉洁自律的优良作风,以使自身的人生理想信念不受侵蚀沾污,所谓“士志於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末足与议也”。落实到行动上就是戒贪、吃、占,不能把学校当作市场、知识成为商品待价而沽。学校也应从制度上加强教师的管理与监督,坚决制止有偿家教,制止因择校、择班、择位而接受家长的请吃,制止推销资料等行为,永保校园一方净土。
作为从事教育的机构和个人,在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要以主人翁的姿态切实去剖析自身,敢于自省,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圣人尚且如此,我们更应用心念好“德、能、勤、廉”四字经, 促使自身不断提高,实现育人先育己,正己后正人,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作者:李清云
单位:吉水二中(331600)
形成时间:2007年4月
2007-5-10
第五篇:育人先育己
育人先育己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人不是一朝一夕立竿见影的事,它是一个长期的广泛的潜移默化的内化过程。学校要真正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的有素质的人才是多么的不易。作为一名教师来说我们的感受更深。
一棵小树长成参天大树不仅需要苗木本身的基因,更需要阳光、空气、水等等各种自然和人为的环境因素。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在小树生长的关键时期能否为小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一个孩子长大成才必须有遗传和社会、家庭、学校以及自身努力等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我认为作为专门培育人的学校这个因素应该是主要的作用力。它应该是重中之重,角色中的主角。因此,这就要求学校的教师必须在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怎样才能事半功倍地发挥出来呢?我认为“育人先育己”。
为什么要想育人必须先做到育己呢?
想想:我们教师每天在课堂上对学生苦口婆心地“传道授业解惑”每天都在以书本上的要求来要求学生接受。可课堂外呢,作为教师我们有没有首先按课本上的东西来要求自己呢?自己有没有真正在内心接受呢?在学习上我们要求学生一丝不苟地按时完成作业,作为教师的我们有没有要求自己一丝不苟地按时完成备批改呢?在品德上我们教师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学生守则》,作为教师的我们有没有首先让自己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呢?不,大多数的时候我们喜欢犯的错误是:对学生高要求对自己却低要求,甚至有时课堂教的是一套课外做的又是另一套。根本难以做到“课堂课外一个样”,根本难以做到“知行合一”。作为教师我们都不能首先做到我们又怎能很容易地要求学生做到呢?举个司空见惯的例子吧。我们有时一边要求学生好好学习,一边自己却肆无忌惮地搓起了麻将。这样诸如此类的低级趣味在我们身上又怎能为学生带来好的影响呢?怎能起到育人的作用呢?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感惭愧。育人先育己。作为教师我认为要想培育出好学生就必须先培育好自己,做到为人师表、身先士卒,先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先自己来教育好自己才可育人。
学生只是一个没长大的孩子,他们的各方面都还不成熟。他们不可能具有成人的理解力、自制力、判断力的。很多事他们根本不能真正地分清是非标准的,很多知识、经验他们根本难以体验的。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用嘴来说教;一味地要求学生应怎样而不应怎样;一味地要求知识是怎样不是怎样。不先自己令“知”化为“行”;不先自己将知由抽象化为具体;不先自己把理论化为实践,学生不会真正理解接受的。那样只会让学生更迷茫,长而久之恶性循环而与教师的教背道而驰,根本起不到育人的作用。我们只有先自己教育好了自己,在行动上来感召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去感悟,去模仿,去学习,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这样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自主地表现出来,这才能自然而然真正达到了育人的目的。
因此,育人先育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