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网上搜集)不断完善乡土人才工作机制
不断完善乡土人才工作机制 着力打造新农村建设带头人队伍
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近年来,湖北省谷城县结合新农村建设实际,探索了符合本地实际的培养新农村建设带头人的有益做法,形成了县委领导、政府实施、成员单位各司其职、社会广泛参与、财政予以扶持的乡土人才培养、管理、使用和服务机制。先后有近10万人次农民参加了实用技术培训,有近3万名农民掌握了2门以上种养加工技术,4036人被纳入乡土人才信息库实行县乡村三级管理。这一举措不仅较好地提高了农民素质和致富技能,而且使“培养一批能人、带动一方百姓、搞活一地经济”的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培养综合效应在全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得到显现。
一、完善培养机制,提升人才素质
一是高校深造,培养领军人才。县委县政府采取与高等院校联合办班的方式,围绕茶叶、花椒、食用菌、家禽家畜养殖等特色产业,选派符合条件的农村青年到高校分别进行1个月短期班和2年学历班培训,并全额补贴学杂费、教材资料费和住宿费。截至目前,已先后投资200多万元举办2个短期班和2个长期班,近200人接受培训,并在产业发展中显示出效益。第一批华中农业大学长期班毕业学员中,有14位到村任主任助理。庙滩镇郭峪村主任助理李庆国利用所学技术,指导全村喂养土鸡9000多只,当地牛杂交配种十余头,在本村已基本形成牛羊杂交舍饲,鸡放养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他本人也利用微贮饲料科学喂养肉牛6头、良种肉羊80多只,创造效益2万多元。冷集镇磨盘山村主任助理贾文浩,针对村里水塘面积较多的实际,在 该村试行虾藕混养新技术,带动村民户均增收1000多元。
二是打工锻炼,培养经营人才。根据农村产业化发展需要,挑选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和文化基础,在特色产业种植、加工等方面有经验、有基地的产业带头人,到重庆四面山花椒集团、山东寿光、正大集团、希望公司等企业打工锻炼。同时,对外出打工锻炼人员每人每月补贴200元。到目前为止,我县已派出近千人接受打工锻炼,这批农民已成为谷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经营管理骨干力量。
三是专题讲座,培养实用人才。发挥涉农部门技术优势,充分利用县委党校、县职业教育中心、县劳动技校等培训学校的教育资源,开展农业技术、家畜家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特色种植等实用技术培训。同时,大力实施“阳光工程”和“雨露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民工转移培训,培训农民10万人次,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四是职业教育,培养后备人才。近年来,为了培养农村后备人才,县委、县政府投入巨资,在乡镇初中推行“3+1”办学模式,即在初中三年的基础上,再加一年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这一做法已在紫金镇、南河镇、赵湾乡等地试行,深受学生、家长欢迎。
二、完善使用机制,搭建工作平台
一是实施“百名新型村官”和“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选拔使用优秀乡土管理人才。一方面,对技术素质较高、在村民中有威信的乡土人才,及时吸收加入党组织,选拔、充实到村干部队伍中,使其由个人带头致富向带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转变。石花镇小坦山村“经济能人”孙远举当上村支书后,带领全村老百姓通过为周边县市区和高速路建设提供绿化产品服务,塑造了石花镇苗木花卉的品牌,带领大家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另一方面,坚持华农大培训和党校其他学历培训相结合,大力实施“百名新型村官”和“一村一名大学 生”计划。去年培训了100名大学生村官。县委要求到村任职大学生要负责理清所在村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路,通过领办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或项目,向群众推广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培植科技示范户。
二是围绕“一乡一品”发展特色经济,在产业发展中使用大量乡土技术人才。县委县政府通过引导和督促各单位围绕各乡镇的资源优势和发展重点,有针对性地集中组织使用乡土人才。对粮食主产区,重点使用掌握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种植技术、加工生产及营销知识的乡土人才;对城镇郊区和山区丘陵乡镇,重点使用熟悉蔬菜、茶叶、食用菌、花椒、药材、苗木花卉等栽培和加工技术及营销管理知识的乡土人才;对平原乡镇,重点使用在猪、鸡、鸭、牛羊等家畜家禽养殖和加工技术上有丰富经验的乡土人才。目前,10个乡镇都形成了自己的产业集群和人才小区。
三是以农副产品的加工、运输、营销为载体,以协会为纽带,使用大批乡土经营人才。县农业局、县科协等相关部门联合各乡镇共同引导农户自发组建花椒、蔬菜、花卉、茶叶、肉猪、蛋鸡等加工生产和销售专业合作协会近40个。推选在行业中产业规模大、有威信的专业大户担任协会会长。组织协会会员开展生产、管理和信息交流,共同参与市场竞争,推动产业发展。冷集镇汉江村的贾元清被推选为蔬菜加工销售协会会长后,通过兴办蔬菜酱品加工厂,带动辐射周边6个村,200多户村民与他签定种植合同。这就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经营模式,提高了农业抗风险能力和农民组织化程度。
四是大力实施“回乡创业召唤计划”,使用一批回乡创业人才。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开辟了谷城籍人才回乡创业的绿色通道,对全县各部门对打工人才回乡创业的行政审批制度和收费制度进行了规范,不 断完善水、电、路和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通过树立宣传百名创业明星典型,印发《回乡创业人才倡议书》,激励打工人才回家乡创业。五山镇黄峪铺村村民肖娟回乡投资500万元,创办了新知电子有限公司,安臵就业人员250多人。目前,他们计划再投资200万美元,组建“宇之光”集团公司,就业岗位可达1000多个。
三、完善服务机制,营造良好氛围
一是优惠政策驱动。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加强乡土人才队伍培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乡土人才培训十一五规划》、《乡土人才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关于选拔管理乡土拔尖人才的暂行办法》等一系列管好用活农村乡土人才的政策制度,极大地调动了乡土人才的积极性,为他们充分发挥作用,做大做强产业提供了政策保障。
二是规范管理推动。县委县政府在成立乡土人才相关管理机构的同时,通过会议分解任务、例会总结工作、整体协同配合、严格督促检查,组织各相关职能部门广泛开展了对乡土人才的统计、选拔、培训、管理、服务等工作。先后制定了乡土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度,加强了乡土人才政策制定、培养管理、作用发挥和环境改善等任务完成情况的目标考核。通过建立和完善乡土人才工作联系点制度和信息报送制度,较好地发挥了联系点试点的示范带动作用,掌握了全县信息动态情况。通过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的信息网络机制和乡土人才资源信息库,加强了乡土人才的宏观管理和分类指导力度,推进了乡土人才工作深入开展。
三是部门服务促动。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发展特色经济,构建和谐谷城”要求,各乡镇规定乡土人才在获得农业开发项目、土地、山林等资源承包权方面有优先权。涉农部门通过建立统一开放式的农 技推广服务协作新机制,为乡土人才提供一站式和全程式服务。金融部门通过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担保机制,加大对乡土人才的信贷投放。近年来,投放各种农业项目贷款近千万元。税务、工商、电力、城建等部门也通过实行服务承诺积极履行部门职能,进一步优化了乡土人才创业环境。
四是典型示范带动。近年来,全县开展了“评选十大优秀乡土人才”、“乡土人才事迹报告会”、“农业科研成果展览会”等大型表彰交流活动6次,表彰在农业科技创新、农产品开发、农业产业化发展等方面有重大贡献、创造显著效益的乡土人才70余人次,培植树立了乡土人才典型150多名。在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下,全县特色农业企业在原有基础上新增加800多个,从业人员增加到9400多人,其中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10000多人。这些举措极大地推动了全县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第二篇:积极构建乡土人才使用机制
积极构建乡土人才使用机制
认真做好村级后备人才队伍工作,构建了选拔任用乡土人才“识才用才、人尽其才”的良好机制。
一、大范围选拔。狠抓“三个一批”工程,即选择一批优秀村干部、大中专毕业生、回乡创业青年和在各村挂职锻炼的机关干部,一并纳入村级“一把手”后备干部人才库;实行优先使用。培养了一批既有知识和才能、又愿意立足农村发展村级经济的科技致富带头人,有针对性地选育村级“一把手”;提拔一批年纪轻、文化高、懂经营、善管理、群众公认的乡土人才作为村级“一把手”。打破行业、身份界限,采取组织推荐、群众推荐、个人自荐三种方式,扩大选人视野,广招“贤能”、广纳“贤才”,在全县范围内选拔有知识、有技术、懂管理的优秀青年进入村级后备干部管理库。
二、多渠道培训。以县、乡镇党校为培训主阵地,每年集中时间举办培训班,除规定的教学课程外,还聘请工作经验丰富、水平高、能力强的村干部现身说法,传授经验。学习成绩记入后备干部档案,确保培训效果。同时,组织外出考察学习,增长见识和才干。今年县委党校共举办富民型村干部、发展型村干部和村级财务管理3期短训班,共训1238人。今年各级党组织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又选派了32名农业产业化人才,到华中农业大学进行特色产业等培训班,形成了以政治理论教育为重点,岗位职务培训、实用技术培训和学历教育相配套的培训格局。
三、多层次管理。依据中央《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汇编下发了村级各项管理制度范本,帮助各村进一步完善以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为核心的村级民主管理制度。通过实行村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各村以乡镇党委政府下达的工作目标任务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为主要内容,研究制定“两委”班子和成员个人的工作目标。目标任务制定后,通过多种形式征求群众意见,报乡镇党委、政府审核把关备案,并在村务公开栏内公示。严格实绩考核,奖罚兑现。通过推行村党干部末位诫勉、末位淘汰制,增强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危机感。村级后备干部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健全教育、激励、监督机制,每年定期对后备干部进行考察,重点掌握其工作、生活情况,载入管理档案,实行优胜劣汰。建立村级后备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帮助生产生活有困难的群众,目前全县所有村级后备干部均建立了各自的联系户。
三、多岗位使用。坚持把能力强、头脑活、思路新的干部选拔到村级领导岗位。2009年以来,先后选拔了132名优秀年轻后备村干部担任村级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另一部分担任了村文书、治保主任等职,选拔使用的后备干部都能够发挥作用,在带头和带领群众致富上受到好评。
第三篇:人才工作机制
中共常山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
常人才办〔2011〕2号
关于印发《县人才工作例会制度》和《县人才工作月报制度》的通知
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县人才工作例会制度》和《县人才工作月报制度》已经领导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附:
1、县人才工作例会制度
2、县人才工作月报制度
中共常山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1年3月18日
主题词:人才工作 制度 通知
抄送:县委,县人大、政府、政协党组,市委组织部
中共常山县委人才办 2011年3月18日印发
县人才工作例会制度
1、全县人才工作例会一般每季度召开1次。必要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召开。
2、会议议题由县委人才办结合某阶段人才工作重点确定,主要是总结交流上一季度人才工作开展情况,讨论研究下一阶段人才工作任务。
3、会议由县委人才办负责人召集主持。会议对象为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分管领导,因工作需要也可邀请有关人员列席会议。
4、因特殊情况不能参加会议的成员应事先请假,得到同意后可委托有关人员参加。
5、各有关单位对每次讨论议题应提前作好调研,与会人员要在会上认真发表意见。
6、县委人才办负责做好会议记录、材料归档、有关文件起草等工作,并负责人才工作例会研究确定相关事项的督办。
县人才工作月报制度
1、全县人才工作情况实行一月一报制度,一般每月20日前上报。
2、人才工作情况报送对象为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3、上报内容为本月人才工作开展情况及下月人才工作安排,重点包括开展重大活动、实施重大工程、招才引才、教育培训、政策制定等方面内容。
4、各报送单位要认真梳理每月人才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全面地按要求报送。
5、县委人才办每月初对各地各单位上报的相关情况进行整理汇总,并以书面形式通报相关单位
第四篇:正阳:建机制开发乡土人才
正阳:建机制开发乡土人才
近年,正阳县把乡土人才作为资源开发的增长点,构建科学合理的机制,让乡土人才真正“香”起来。目前,该县已培养乡土人才4760人,其中省级乡土拔尖人才3人、市级80人、县级640人,先后带动5000多户农民脱贫致富。正阳县把凡是市场认可,对农村经济发展有贡献,能够兴业、创业的人,不论是干部,还是工人、农民都视为乡土人才,并建立一系列灵活的机制,吸纳、培养乡土人才。一是建立流转机制。在工作中,取消乡土人才在身份、户口、岗位和单位性质等方面的限制,建立畅通的人才流转、引进机制,为乡土人才提供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目前,该县先后引进农业人才205人。二是建立激励机制。该县对那些素质较高、专业特长突出、贡献较大的乡土人才,在财力、进修学习、技术交流、考察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对县级以上乡土拔尖人才,一次性发津贴300元。三是建立培养机制。该县通过送乡土人才到乡镇夜校或选送乡土人才到大中专院校深造等形式,不断充实乡土人才的市场经济、农业科技、实用技术等知识。现今,该县已先后选送408名乡土人才到大中专院校学习。
第五篇:不断完善教师评价机制
不断完善教师评价机制,努力寻求
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管理有效途径
安图县新合中心学校
孙守华
解宪奎
我们新合中心学校是于2003年10月,通过学校布局调整,教育资源整合,将原新合乡中学、中心小学合二为一,成立的九年一贯制学校。经过七年来的不懈努力奋斗,学校扩张与辐射功能日趋强劲,乡域义务教育中心主导作用日益凸显。目前,校园占地面积27181平方米,建筑面积5155平方米,教职工总数为83人,教师数为54人。现有18个教学班,458名学生,161名住宿生。
为促进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更好地教书育人,保障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学校于2002年下半年开始,在原新合中心小学着手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侧重从自身素质和工作角度对教师个体进行综合性评价的“教师评价试点”工作暨根据安图县人民政府督导室《安图县“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监督机制与教育督导制度”国家子课题研究方案》的要求,我校作为课题实验校之一,承担该课题侧重于“教师评价”部分的研究(2002.11—2005.6);一年后,与原新合中学整合,两校合二为一,成立了九年一贯制学校。此间,无论从学校规模、管理模式,还是发展走向等一系列问题都迫切需要利用重要措施和有效机制加以解决。因而,学校在总结已有教师评价工作(研究)经验基础上,继续坚持实施教师评价工作。实践证明,七年来,学校已初步探索出通过教师评价的导向作用,而促进办学规范化管理,进而不断提高教师素质,优化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
我们认为,教师评价的目的是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激励、改进的功能。通过评价过程的反馈、调控作用,促进每个教师不断总结、改进自己的工作,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也促进学校的领导不断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和建设,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自2002年下半年,我们着手开展“教师评价试点”工作以来,结合州、县相关文件精神,把教师评价由评价小组的唯一简单评价,改变为“自我评价”、“同行评价”、“领导评价”、“学生、家长评价”。这样全方位评价教师,基本摒弃了过去评价中的种种弊端,实现了教师评价工作“质”的飞跃。这一多维度评价的运作,不仅涵盖着对以往教师量化考核的方式、方法、内容,而且还在原量化考核基础上,向评价的广度与深度延伸,拓宽了评价的空间和范围,这无疑为评价的结果蓄积了“含金量”。为了实现我校前后“教师评价”工作的顺畅接轨,把握住有利时机,我们在制定教师评价工作实施方案时,紧密结合“延边州普通中小学教师评价实施方案”总体精神,特别注重结合本校实际,经教师评价领导小组及教工大会多次民主讨论研究,把教师评价与以往教师月量化考核有机的衔接起来,并把其参与评价的四个方面所占权重进行了调整,即现行的“教师自我评价占5%,学生(家长)评价占5%,同行评价占10%,领导评价占80%(其中领导综合性评价占10%、学期量化考核占70%)”。同时,把评价过程中的方式方法及各环节的时间步骤等进行了详尽的安排,使得整个“评价”既有过程性考核,又有终结性评价,在实施过程中更具针对性,更具作用性。基本做法是:
一、转变观念,以人为本,确定教师评价所遵循的原则、内容 在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工作评价标准的同时,要使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得以提升,要转变过去视教师为完成教育任务而被动工作的群体观念,把教师视为学校的财富和资源,而且是学校最核心的资源。
1、考核评价应遵循的原则:(1)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2)考核内容重点突出,操作性强的原则(3)注重实效性原则
2、考核评价的具体内容
为了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教职工的德、能、勤、绩、廉,以形成正确的导向机制,我们将评价分为前、后勤两个序列,并相应制定出“教师评价实施细则”均分为四个一级指标即: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业绩;六个二级指标即:学习、师德、基本技能、教育教学能力、倡廉守纪和教育教学成果。结合这两级指标确定了若干个考核要素,并分别给与权重。在每一个评价要素中,我们都设有相对应的评价计分办法。
在教师评价细则中除了评价要素以外,还有五项加分和四项扣分,奖励分中每项内容不重复奖分,取最高分值记分,扣分项目中可累计扣分。
二、科学实施,严格操作过程,落实评价内容
我们依据已有的管理体制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对教师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形成全员参与的综合评价机制,使评价与管理同步,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在考核实施操作的过程中,注重日常的积累,平时对每一项考核要做到及时反馈,学校规定教育教学常规性工作每学期至少进行量化检查三次,每次检查之后都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反馈和小结,使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完善自己的工作。在评价实施上,努力使评价过程成为引导教师学会反思、学会自我总结的过程,从教师成长过程来看待评价结果,帮助教师全面了解自己,明确自身的成长阶段和尚需努力的方向。在日常工作中,学校领导经常与教师沟通,并对教师的所有量化考核都采取完全透明(结果本人签字)的管理模式,教师可以随时查看领导的考核记录表,从而使教师围绕工作目标对自己的近期工作做科学地调整和修正。对教师的评价贯穿于教师工作的始终,这种持续的绩效诊断和引导,体现了学校管理者为教师服务的思想,为教师创造良好工作氛围的思想。
三、以章办事,践行目标,彰显评价结果的作用
每个学期(年)末,我们会公示教师的评价考核成绩,表彰名列前茅的教师。我们始终认为,对教师考核评价只是一种手段,作为学校管理者更多的还应该是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让教师把考核评价既当作压力也能变成工作的动力。几年来,我校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对考核评价的关注点也在悄然的发生着变化,从评价伊始只关注自己的分数,到现在更多的教师将关注点转到通过评价找到自己的差距。每位教师都在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总结与改进,因为每位教师都有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可能性,而评价正是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重要促进力量。帮助教师反思和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优势和薄弱之处,分析产生问题和不足的根源,探讨克服缺陷保持优势的措施与途径,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与此同时,近年来在教师评价的推动下,学校先后获得:安图县教学、德育、师德、“责任制”落实等工作先进校,以及延边州远程教育、供热管理、电化教育先进单位等县级以上表彰20余项;涌现出省、州、县先进工作者、师德模范、优秀教师、教学先进个人等60余人次;连续几年中考成绩位居全县前列。
总之,我们希望通过对教师考核评价,营造教师想发展、能发展、会发展的良好氛围。使懒惰的人变得勤奋,使平庸的人变得有所追求,使素质优秀的人大有作为,使各个层面的教师都有进步和提高,从而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
2010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