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家税务总局文件-北京国家税务局
2007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宣传材料
一、关于做好2007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工作的通知
(一)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2007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工作的要求
2007年度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是执行现行企业所得税法最后一次汇算清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切实做好相关工作,十分重要。
1、进一步重视汇算清缴工作。个别地区仍然存在着对汇算清缴工作不够重视,工作质量不够高、报表数字不准确、逻辑关系不吻合、报送不及时等问题。汇算清缴工作是企业所得税管理一个年度内的最重要环节,各项企业所得税政策的落实、日常征管的效果,都可以通过汇算清缴体现出来。各级税务机关要高度重视2007年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按照税务总局《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的要求,采取措施,切实加强对2007年度汇算清缴工作的领导,做好汇算清缴的各个环节的工作,进一步提高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质量。
2、认真做好新、老税法的工作衔接。自2008年1月1日起,新的企业所得税法正式实施,月(季)度预缴将按新税法规定执行,但2007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应继续按照现行税法的规定执行。因此,明年上半年将处于新、老税法实施交替时期,落实新税法和执行老税法的任务均十分繁重,各级税务机关要高度重视,认真做好新税法预缴和老税法汇算清缴的征管衔接工作。
3、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现行CTAIS系统集中了税务登记、季度所得税申报、年度所得税申报、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等企业所得税管理信息,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和充分利用,要充分利用国、地税在增值税、营业税征收管理中获得的信息进行比对。要全面推广使用纳税人端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软件,推进电子申报。通过利用信息化手段,进一步提高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质量和效率。
4、强化纳税申报责任。要进一步明确纳税人的汇算清缴责任,应要明确要求纳税人根据法律、法规和有关税收规定,正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如实、正确填写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及其附表,完整报送相关资料,并对年度纳税申报的真实性,税款计算的准确性和申报资料的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要进一步明确受理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工作人员的职责,要求其对纳税人填报的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逻辑关系进行认真审核,确保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各栏目的填报和计算准确。
5、认真核实企业所得税税基。核实税基是企业所得税管理的核心,也是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基础。主管税务机关要严格贯彻执行企业所得税有关税前扣除的政策规定,认真落实各类涉税事项的审核审批,规范程序,切实把好审核审批关,运用企业资料“一户式”储存的平台,建立和完善企业所得税管理台账,对有关涉税事项跨年度延续性管理,实行动态监控。
6、加强和改进纳税评估工作。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工作与汇算清缴工作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各地要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做好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工作的通知》(国税发〔2006〕119号)的要求,结合汇算清缴,做好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工作。要根据企业所得税日常管理过程中掌握的不同经济性质和行业户数分布、盈亏面、利润率、减免税增减变动、实际负担率等情况,确定纳税评估的重点。各级国、地税机关要加强协作,互通涉税信息,有条件的地区可建立国、地税机关联合纳税评估机制,有步骤地对集团公司及其联合企业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税种的联合评估,拓展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的深度和广度。
(二)北京市国家税务局关于做好2007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工作的通知 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5]200号)和《北京市国家税务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国家税务局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规程>的通知》(京国税发[2006]13号)的规定,现对2007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工作明确如下:
1、统一认识、加强领导、统筹安排,将汇算清缴管理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各局应高度重视2007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工作,充分认识今年汇算清缴管理工作的复杂性与艰巨性,按照汇算清缴管理的相关规定,结合本局实际情况,加强领导、统筹安排、精心组织、明确职责、协调配合,共同做好汇算清缴各阶段的管理工作。将汇算清缴管理中的宣传辅导、— — 审核审批、受理申报及审核评估、重点税源企业的收入分析和收入预测等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切实做好对纳税人的宣传辅导工作。
(1)各局应进一步加大对纳税人的宣传辅导力度,将今年新出台的主要政策、汇算清缴涉及的政策问题解答、稽查案例等主要内容及时宣传到纳税人,使纳税人清楚地了解今年汇算清缴的各项要求及具体操作。
(2)各局应在广泛宣传辅导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对汇总纳税企业、金融保险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等重点税源企业进行重点培训,提高纳税人对税法的遵从度。
(3)各局应继续采取分类培训的方式,区别不同规模、不同征收方式、不同行业和管理类型的纳税人,采用发放纸质宣传材料、光盘、召开培训辅导会、公告、网络等各种方式,提高纳税辅导的效果。
(4)各局应进一步做好对纳税人的咨询服务工作,利用咨询台、咨询电话、网络等方式及时解决纳税人在汇算清缴中反映的问题。
(5)加强对稽查、检查中发现问题的宣传辅导
为正确落实各项税收政策,及时纠正执行中的问题,请各局将本局在检查、稽查案例中发现的问题整理解析,结合市局下发的宣传材料,做好对纳税人的广泛宣传和重点辅导,使有类似问题的纳税人,通过汇算清缴进行相应的纳税调整。在年度申报完成后,要将稽查案例中的问题作为2008年开展纳税评估的主要内容之一,以反馈调整、纠正情况,作出进一步的检查安排,形成稽查案例分析、汇算清缴辅导、纳税评估监控的互动机制。
3、提高对受理申报工作的重视,保证纳税申报的顺利进行
针对明年上半年CTAIS系统升级和新、老申报表处于实施交替时期的特殊情况,各局应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做好2007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纳税申报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申报中出现拥堵现象,制定应对紧急情况出现的应急预案,确保受理申报工作的顺利进行。
4、加强对收入比对的宣传,进一步做好收入比对工作
各局在汇算清缴宣传辅导工作中,应将收入比对措施向纳税人进行重点宣传,并继续加强与地税等相关部门的协作,通过将所得税申报数据与增值税申报数据和营业税申报数据的比对,发现纳税人申报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其正确申报,提高申报质量。
5、做好对定率征收企业应税所得率的调整鉴定工作
(1)各局应按照《北京市国家税务局、北京市地方税务局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应税所得率的通知的通知》(京国税发[2007]319号)的规定,对2007年已实行定率征收的“交通运输业”、“其他行业”和“农、林、牧、渔业”行业企业的应税所得率进行调整,并将调整情况及时通知纳税人。
(2)各局在国家税务总局未出台对核定征收企业的新政策前,暂按原办法和调整后的应税所得率做好2008年核定征收鉴定工作。
6、进一步按照依法行政的原则,认真做好各类涉税审批事项的管理工作
(1)各局应结合《北京市国家税务局关于企业所得税涉税审批事项有关问题的通知》(京国税发[2006]343号)的有关规定,进一步规范审批程序、明确审批条件、提高审批效率。
(2)各局对需报送市局审批的事项应认真按照有关政策规定进行审核,对审核情况和有关问题应在请示中列明。
(3)各局应尽早做好对本市汇总(合并)纳税成员企业涉税事项的审批工作,保证汇总(合并)纳税企业汇算清缴工作的顺利进行。
(4)做好对财产损失、金融企业呆账损失、总机构管理费、一次性住房补贴等所得税税前扣除审批情况的总结和统计工作,并按照规定的时间上报。
7、做好对附送中介机构鉴证报告企业的受理审核工作
各局应按照市局关于附送中介机构鉴证报告的范围、鉴证报告内容、格式和对中介机构资格的规定,做好对附送中介机构鉴证报告企业的受理审核工作。对于受理和审核评估中发现的中介机构鉴证问题,各局应将有关问题做记录,作为评价中介机构鉴证报告质量的依据。— —
8、做好税源统计与税源分析工作
(1)各局应加强对重点税源企业的收入分析和收入预测,着重从收入总额、扣除项目、调增调减、境外所得补税、减免税等几个方面分析收入的变化情况,预测实行新税法后重点税源企业的收入增减变化情况。
(2)各局应按照税源统计与税源分析工作的有关规定继续做好汇算清缴税源统计与税源分析工作,进一步提高税源统计的准确性和税源分析质量。
(3)各局应于2008年6月20日前将2007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报告和税源统计分析报表报到市局(所得税管理处)。
二、2007年度企业所得税税收政策
(一)关于公益救济性捐赠税前扣除政策及相关管理问题的政策规定
1、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公益救济性捐赠税前扣除政策及相关管理问题的通知(财税[2007]6号,市财政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以京财税[2007]256号原文转发)
2、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基金会等16家单位公益救济性捐赠所得税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财税[2007]112号,市国税局以京国税函[2007]442号原文转发)
3、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捐赠有关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6]171号,市国税局以京国税发〔2007〕41号原文转发)
(二)关于宣传文化、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规定
1、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宣传文化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7]24号,市财政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以京财税[2007]385号原文转发)
2、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7]92号)
3、国家税务总局、民政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征管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7]67号)
(三)关于新办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执行起始时间的批复的政策规定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新办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执行起始时间的批复(国税函〔2007〕365号,市国税局以京国税函〔2007〕270号原文转发)
(四)关于保险企业税前扣除问题的政策规定
1、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保险企业发生与退保业务相关佣金支出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7〕880号,市国税局以京国税发〔2007〕282号原文转发)
2、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保险企业非寿险业务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7〕889号,市国税局以京国税函〔2007〕477号原文转发)
(五)关于促进创业投资企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的规定
1、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国家税务局、北京市地方税务局转发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创业投资企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京财税 [2007] 1216号)
2、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创业投资企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7]31号)
(六)关于国家大学科技园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规定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国家大学科技园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7]120号)
(七)关于科技企业孵化器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规定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科技企业孵化器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7〕121号,市财政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以京财税[2007]2330号原文转发)
(八)关于企业政策性搬迁收入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政策规定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政策性搬迁收入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2007]61号,市财政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以京财税〔2007〕1215号原文转发)
(九)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规定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7]80号,市财政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以京财税[2007]2521号原文转发)— —
(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公布后企业适用税收法律问题的政策规定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公布后企业适用税收法律问题的通知(财税[2007]115号,市国税局以京国税发〔2007〕270号原文转发)
(十一)关于企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后相关费用税前扣除问题的政策规定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后相关费用税前扣除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7〕305号,市国税局以京国税函〔2007〕228号原文转发)
(十二)关于企业支付实习生报酬税前扣除的政策规定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支付实习生报酬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7〕42号,市国税局以京国税发〔2007〕133号原文转发)
(十三)关于铁路运输企业机车车辆大修理支出税前扣除问题的政策规定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铁路运输企业机车车辆大修理支出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7〕762号,市国税局以京国税发〔2007〕233号原文转发)
(十四)关于中央和国务院各部门机关服务中心恢复征税的政策规定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央和国务院各部门机关服务中心恢复征税的通知(国税发〔2007〕94号,市国税局以京国税发〔2007〕257号原文转发)
(十五)关于调整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应税所得率的政策规定
1、北京市国家税务局、北京市地方税务局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应税所得率的通知的通知(京国税发[2007]319号)
2、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应税所得率的通知(国税发〔2007〕104号)(十六)关于延期申报预缴税款滞纳金问题的政策规定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延期申报预缴税款滞纳金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7]753号)(十七)关于加快煤层气抽采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规定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快煤层气抽采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7]16号,市财政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以京财税〔2007〕387号原文转发)
(十八)关于广播电视村村通税收政策的规定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广播电视村村通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7]17号,市国税局、市地税局以京国税发〔2007〕63号原文转发)
(十九)北京市国家税务局、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支持注册税务师行业发展的意见(京国税发[2007]144号)
具体政策规定请登录www.xiexiebang.com→所得税→汇算清缴 进行查询。
密云县国家税务局
2007年12月 — —
第二篇:国家税务总局文件
附件7
税收执法督察规则
(2013年2月25日国家税务总局令第29号公布,根据 2018年6月15日《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改部分税务
部门规章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税收执法督察工作,促进税务机关依法行政,保证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和税收政策的贯彻实施,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防范和化解税收执法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各级税务机关开展税收执法督察工作,适用本规则。
第三条
本规则所称税收执法督察(以下简称执法督察),是指县以上(含县)各级税务机关对本级税务机关内设机构、直属机构、派出机构或者下级税务机关的税收执法行为实施检查和处理的行政监督。
第四条 执法督察应当服从和服务于税收中心工作,坚持依法督察,客观公正,实事求是。
第五条 被督察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应当自觉接受和配合执法督察。
第二章 执法督察的组织管理
第六条 各级税务机关督察内审部门或者承担税收执法监督检查职责的部门(以下简称督察内审部门),代表本级税务机关组织开展执法督察工作,履行以下职责:
(一)依据上级税务机关执法督察工作制度和计划,制定本级税务机关执法督察工作制度和计划;
(二)组织实施执法督察,向本级税务机关提交税收执法督察报告,并制作《税收执法督察处理决定书》、《税收执法督察处理意见书》或者《税收执法督察结论书》;
(三)组织实施税务系统税收执法责任制工作,牵头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考核信息系统,实施执法疑点信息分析监控;
(四)督办执法督察所发现问题的整改和责任追究;
(五)配合外部监督部门对税务机关开展监督检查工作;
(六)向本级和上级税务机关报告执法督察工作情况;
(七)通报执法督察工作情况和执法督察结果;
(八)指导、监督和考核下级税务机关执法督察工作;
(九)其他相关工作。
第七条 执法督察实行统筹规划,归口管理。督察内审部门负责执法督察工作的具体组织、协调和落实。税务机关内部相关部门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积极参与、支持和配合执法督察工作。
各级税务机关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将执法督察与其他具有监督性质的工作协同开展。
第八条 各级税务机关应当统一安排专门的执法督察工作经费,根据执法督察工作计划和具体执法督察工作的开展情况,做好经费预算,并保障经费的正确合理使用。
第九条 上级税务机关对执法督察事项可以直接进行督察,也可以授权或者指定下级税务机关进行督察。
第十条 上级税务机关认为下级税务机关作出的执法督察结论不适当的,可以责成下级税务机关予以变更或者撤销,必要时也可以直接作出变更或者撤销的决定。
第十一条 各级税务机关可以采取复查、抽查等方式,对执法督察人员在执法督察工作中履行职责、遵守纪律、廉洁自律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二条 各级税务机关应当建立税收执法督察人才库,为执法督察储备人才。根据执法督察工作需要,确定执法督察人才库人员基数,实行动态管理,定期组织业务培训。下级税务机关应当向上级税务机关执法督察人才库输送人才。
第十三条 执法督察可以由督察内审部门人员独立完成,也可以抽调本级和下级税务机关税务人员实施,优先抽调执法督察人才库成员参加。相关单位和部门应当予以配合。
第三章 执法督察的内容和形式
第十四条 执法督察的内容包括:
(一)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执行情况;
(二)国务院和上级税务机关有关税收工作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情况;
(三)税务机关制定或者与其他部门联合制定的涉税文件,以及税务机关以外的单位制定的涉税文件的合法性;
(四)外部监督部门依法查处或者督查、督办的税收执法事项;
(五)上级机关交办、有关部门转办的税收执法事项;
(六)执法督察所发现问题的整改和责任追究情况;
(七)其他需要实施执法督察的税收执法事项。
第十五条 执法督察可以通过全面执法督察、重点执法督察、专项执法督察和专案执法督察等形式开展。
第十六条 全面执法督察是指税务机关对本级和下级税务机关的税收执法行为进行的广泛、系统的监督检查。
第十七条 重点执法督察是指税务机关对本级和下级税务机关某些重点方面、重点环节、重点行业的税收执法行为所进行的监督检查。
第十八条 专项执法督察是指税务机关对本级和下级税务机关某项特定内容涉及到的税收执法行为进行的监督检查。
第十九条 专案执法督察是指税务机关对上级机关交办、有关部门转办的特定税收执法事项,以及通过信访、举报、媒体等途径反映的重大税收执法问题所涉及到的本级和下级税务机关的税收执法行为进行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条 各级税务机关应当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对与税收执法活动有关的各类信息系统执法数据进行分析、筛选、监控和提示,为各种形式的执法督察提供线索。
第四章 执法督察实施程序
第二十一条 执法督察工作要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主要包括准备、实施、处理、整改、总结等阶段,根据工作需要可以进行复查。
第二十二条 督察内审部门应当科学、合理制定执法督察工作计划,报本级税务机关批准后统一部署实施。
未纳入执法督察工作计划的专案执法督察和其他特殊情况下需要启动的执法督察,应当在实施前报本级税务机关批准。
第二十三条 实施执法督察前,督察内审部门应当根据执法督察的对象和内容,制定包括组织领导、工作要求和执法督察的时限、重点、方法、步骤等内容的执法督察方案。
第二十四条 实施执法督察的税务机关应当成立执法督察组,负责具体实施执法督察。执法督察组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实行组长负责制。
执法督察组组长应当对执法督察的总体质量负责。当执法督察组组长对被督察单位有关税收执法事项的意见与其他组员的意见不一致时,应当在税收执法督察报告中进行说明。
第二十五条 实施执法督察的税务机关应当根据执法督察的对象和内容对执法督察组人员进行查前培训,保证执法督察效率和质量。
第二十六条 实施执法督察,应当提前3个工作日向被督察单位下发税收执法督察通知,告知执法督察的时间、内容、方式,需要准备的资料,配合工作的要求等。被督察单位应当将税收执法督察通知在本单位范围内予以公布。
专案执法督察和其他特殊情况下,可以不予提前通知和公布。
第二十七条 执法督察可以采取下列工作方式:
(一)听取被督察单位税收执法情况汇报;
(二)调阅被督察单位收发文簿、会议纪要、涉税文件、税收执法卷宗和文书,以及其他相关资料;
(三)查阅、调取与税收执法活动有关的各类信息系统电子文档和数据;
(四)与被督察单位有关人员谈话,了解有关情况;
(五)特殊情况下需要到相关纳税人和有关单位了解情况或者取证时,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进行,并商请主管税务机关予以配合;
(六)其他方式。
第二十八条 执法督察中,被督察单位应当及时提供相关资料,以及与税收执法活动有关的各类信息系统所有数据查询权限。被督察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所提供的税收执法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
第二十九条 实施执法督察应当制作《税收执法督察工作底稿》。
发现税收执法行为存在违法、违规问题的,应当收集相关证据材料,在工作底稿上写明行为的内容、时间、情节、证据的名称和出处,以及违法、违规的文件依据等,由被督察单位盖章或者由有关人员签字。拒不盖章或者拒不签字的,应当说明理由,记录在案。
收集证据材料时无法取得原件的,应当通过复印、照相、摄像、扫描、录音等手段提取或者复制有关资料,由原件保存单位或者个人在复制件上注明“与原件核对无误,原件存于我处”,并由有关人员签字。原件由单位保存的,还应当由该单位盖章。
第三十条 执法督察组实施执法督察后,应当及时将发现的问题汇总,并向被督察单位反馈情况。
被督察单位或者个人可以对反馈的情况进行陈述和申辩,并提供陈述申辩的书面材料。
第三十一条 执法督察组实施执法督察后,应当起草税收执法督察报告,内容包括:
(一)执法督察的时间、内容、方法、步骤;
(二)被督察单位税收执法的基本情况;
(三)执法督察发现的具体问题,认定被督察单位存在违法、违规问题的基本事实和法律依据;
(四)对发现问题的拟处理意见;
(五)加强税收执法监督管理的建议;
(六)执法督察组认为应当报告的其他事项。
第三十二条 执法督察组实施执法督察后,应当将税收执法督察报告、工作底稿、证据材料、陈述申辩资料以及与执法督察情况有关的其他资料进行整理,提交督察内审部门。
第三十三条 督察内审部门收到税收执法督察报告和其他证据材料后,应当对以下内容进行审理:
(一)执法督察程序是否符合规定;
(二)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资料是否齐全;
(三)适用的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有关政策等是否正确;
(四)对被督察单位的评价是否准确,拟定的意见、建议等是否适当。
第三十四条 督察内审部门在审理中发现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资料不全的,应当通知执法督察组对证据予以补正,也可以重新组织人员进行核实、检查。
第三十五条 督察内审部门在审理中对适用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和税收政策有疑义的问题,以及涉嫌违规的涉税文件,应当书面征求本级税务机关法规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意见,也可以提交本级税务机关集体研究,并做好会议记录;本级税务机关无法或者无权确定的,应当请示上级税务机关或者请有权机关解释或者确定。
第三十六条 督察内审部门根据审理结果修订税收执法督察报告,送被督察单位征求意见。被督察单位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提出书面反馈意见。在限期内未提出书面意见的,视同无异议。
督察内审部门应当对被督察单位提出的意见进行研究,对税收执法督察报告作必要修订,连同被督察单位的书面反馈意见一并报送本级税务机关审定。
第三十七条
督察内审部门根据本级税务机关审定的税收执法督察报告制作《税收执法督察处理决定书》、《税收执法督察处理意见书》或者《税收执法督察结论书》,经本级税务机关审批后下达被督察单位。
《税收执法督察处理决定书》适用于对被督察单位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和税收政策的行为进行处理。
《税收执法督察处理意见书》适用于对被督察单位提出自行纠正的事项和改进工作的建议。
《税收执法督察结论书》适用于对未发现违法、违规问题的被督察单位作出评价。
受本级税务机关委托,执法督察组组长可以就执法督察结果与被督察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进行谈话。
第三十八条 对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上级税收规范性文件的涉税文件,按下列原则作出执法督察决定:
(一)对下级税务机关制定,或者下级税务机关与其他部门联合制定的,责令停止执行,并予以纠正;
(二)对本级税务机关制定的,应当停止执行并提出修改建议;
(三)对地方政府和其他部门制定的,同级税务机关应当停止执行,向发文单位提出修改建议,并报告上级税务机关。
第三十九条 除第三十八条规定外,对其他不符合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上级税收规范性文件的税收执法行为,按下列原则作出执法督察处理决定:
(一)执法主体资格不合法的,依法予以撤销;
(二)未履行法定职责的,责令限期履行法定职责;
(三)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依法予以撤销,并可以责令重新作出执法行为;
(四)未正确适用法律依据的,依法予以变更或者撤销,并可以责令重新作出执法行为;
(五)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依法予以变更或者撤销,并可以责令重新作出执法行为;
(六)超越职权或者滥用职权的,依法予以撤销;
(七)其他不符合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上级税收规范性文件的,依法予以变更或者撤销,并可以责令重新作出执法行为。
第四十条 被督察单位收到《税收执法督察处理决定书》和《税收执法督察处理意见书》后,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执行,并以书面形式向实施执法督察的税务机关报告下列执行结果:
(一)对违法、违规涉税文件的清理情况和清理结果;
(二)对违法、违规的税收执法行为予以变更、撤销和重新作出执法行为的情况;
(三)对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追究情况;
(四)要求报送的其他文件和资料。
第四十一条 被督察单位对执法督察处理决定有异议的,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向实施执法督察的税务机关提出复核申请。实施执法督察的税务机关应当进行复核,并作出答复。
第四十二条 实施执法督察的税务机关应当在本单位范围内对执法督察结果和执法督察工作情况予以通报。
执法督察事项应当保密的,可以不予通报。
第四十三条
各级税务机关应当建立执法督察结果报告制度。
督察内审部门应当对执法督察所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纳和分析,提出完善制度、加强管理等工作建议,向本级税务机关专题报告,并作为有关业务部门的工作参考。
发现税收政策或者税收征管制度存在问题的,各级税务机关应当及时向上级税务机关报告。
第四十四条 各级税务机关每年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向上级税务机关报送执法督察工作总结和报表等相关材料。
第四十五条
督察内审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做好执法督察工作资料的立卷和归档工作。
执法督察档案应当做到资料齐全、分类清楚,便于质证和查阅。
第五章 责任追究及奖惩
第四十六条
执法督察中发现税收执法行为存在违法、违规问题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和管理权限,对有关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予以责任追究。
第四十七条 执法督察中发现纳税人的税收违法行为,实施执法督察的税务机关应当责令主管税务机关调查处理;情节严重的,移交稽查部门处理。
第四十八条 执法督察中,被督察单位不如实提供相关资料和查询权限,或者无正当理由拒绝、拖延、阻挠执法督察的,由实施执法督察的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对有关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予以责任追究。
第四十九条 被督察单位未按照《税收执法督察处理决定书》和《税收执法督察处理意见书》的要求执行,由实施执法督察的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对其主要负责人和有关责任人予以责任追究。
第五十条 执法督察结果及其整改落实情况应当作为各级税务机关考核的重要内容。
各级税务机关应当对执法规范、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并予以通报,同时将其先进经验进行推广。存在重大执法问题的单位、部门及其主要负责人和有关责任人,不得参加先进评选。
第五十一条 对执法督察人员在执法督察中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或者违反廉政建设有关规定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追究其责任。
第五十二条
对在执法督察工作中业绩突出的执法督察人员,各级税务机关应当给予表扬和奖励,并将其业绩作为在优秀公务员等先进评选活动中的重要依据。
第六章 附则
第五十三条 本规则相关文书式样,由国家税务总局另行规定。
第五十四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税务局可以依据本规则,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第五十五条 本规则自2013年4月1日起施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税收执法检查规则〉的通知》(国税发〔2004〕126号)同时废止。
第三篇:江西省国家税务局文件(范文模版)
江西省国家税务局文件
赣国税发[2004]259号
江西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印发《江西省国税系统
代开普通发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市、县(区)国家税务局: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代开普通发票管理,强化税源监控,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根据国税函[2004]1024号文件精神,现将《江西省国税系统代开普通发票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
1、代开普通发票申请表
2、江西省XXX县(市、区)国家税务局代开发票台帐
3、代开发票专用章式样
4、票样
二○○四年十月十五日
来本辖区临时从事经营活动,确实业务量小、开票频度低(单笔业务销售额不超过1000元,一个月内代开发票不超过5次,一天内代开发票不超过1次)的,可以为其代开普通发票。
第六条 正在申请办理税务登记的单位和个人,对其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至取得税务登记证件期间发生的业务收入需要开具发票的,主管税务机关可以为其代开发票。
第七条 应办理税务登记而未办理的单位和个人,主管税务机关应当依法予以处理,并在补办税务登记手续后,对其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至取得税务登记证件期间发生的业务收入需要开
第八条 依法不需要办理税务登记的单位和个人,临时取得收入,需要开具发票的,主管税务机关可以为其代开发票。
第三章 代开发票的程序
第九条 代开发票
(一)申请代开发票人的合法身份证件及复印件;
(二)付款方(或接受劳务服务方)对所购物品品名(或劳务服务项目)、单价、金额等出具的书面确认证明。
若申请代开发票的纳税人为个人,并且销售货物和劳务的金额不超过150元,只需提供申请代开发票人的合法身份证件及复印件。
4第十八条 填开发票时必须严格按照号码顺序依次填开,做到项目齐全,字迹清楚,内容真实。严禁跳号填开,单联填开。
第十九条 一般应使用计算机开具发票,并确保开票记录完整、准确、可靠储存、不可更改;暂无条件使用计算机开具的,也可手工填写。无论是计算机开具还是手工填开,发票联均必须加盖税务机关代开发票专用章,否则无效。代开发票专用章规格和式样见附件4。发票专用章由各设区市国税局刊刻,税务机关名称具体至县(市、区)国税局。
第四章 代开发票的领用、缴销和保管
第二十条 《代开发票》仅限国税机关内部领用,严禁向国税部门以外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发售。代开发票由国税机关内部开票人员专人领用和保管。
第二十一条 开票人员缴销代开发票时,代开发票的证明材料、申请表要按所对应存根联号码顺序装订成册,同存根联一起交县(市、区)国税局发票管理部门查验。发票管理部门应对代开发票情况及征税情况进行检查,无问题后方可核销,核销旧票后方可领用新票。
第二十二条 县(市、区)国税局发票管理部门将代开发票的证明材料、申请表要按所对应发票存根联号码顺序装订成册,同存根联一起立卷存档,存期10年。保存期满后,由发票管理部-6
第四篇:广东省国家税务局文件
广东省国家税务局文件 粤国税发〔2006〕180号
关于实施支持我省受灾地区 及企业救灾复产九项税收措施的通知
广州、深圳、各地级市国家税务局:
最近,我省接连受到几个大的台风及强热带风暴影响,一些地区遭受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的洪涝灾害,灾情、汛情和损失都非常严重,有些企业经营活动遭受严重影响,为支持受灾地区及企业复产重建工作,省局决定出台九条税收扶持措施,现通知如下,请遵照执行。
一、受到风灾、水灾等严重自然灾害影响的内资企业,由纳税人提出申请,经国家税务机关批准,可给予减征或者免征所得税一年。
二、对受台风、洪灾影响,正常纳税确有困难的外商投资企
— 1 — 业,由纳税人提出申请,经国家税务机关批准,可给予减征或免征地方所得税。
三、内资企业因风灾、水灾等不可抗力导致现金、银行存款、存货、短期投资、固定资产的损失,经国家税务机关审批后,可在申报企业所得税时扣除。
四、外商投资企业因台风、洪灾遭受的财产损失,在向主管国家税务机关报送所得税申报表时,应向主管国家税务机关报备有关财产损失及扣除的情况,可以在发生当期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扣除。
五、外商投资企业通过中国境内非营利的社会团体或国家机关向受灾地区的捐赠,可以作为企业当期的成本、费用在税前列支。
六、受灾出口企业由于台风、洪灾等原因不能在规定期限内取得单证及申报退(免)税的,可向税务机关提出书面延期申报申请,经地级市以上国家税务机关核准后,在核准的期限内申报办理出口退(免)税。
七、因受台风、洪灾影响,正常纳税确有困难的定期定额纳税户,可由纳税人提出申请,由县区级国家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受灾情况,酌情对定额进行调整。
八、因受台风、洪灾影响,纳税人按期缴纳税款确有困难的,由纳税人提出申请,经当地国家税务机关审核,报省级国家税务机关
— 2 — 批准,可以延期缴纳税款,但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延期缴纳税款期间免予加收滞纳金。
九、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因台风、洪灾等不可抗力,不能按期办理纳税申报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的,可延期办理。
主题词:税务
自然灾害△
政策
扶持△
通知
抄送: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广东省财政厅、广东省地税局,广东省档案馆。
广东省国家税务局办公室 2006年8月23日印发
校对:办公室 马咏华
第五篇:石城县国家税务局文件
石城县国家税务局文件
石国税发„2008‟56号 签发人: 李志成
关于开展财务收支和税收征管情况
自查工作的报告
赣州市国家税务局:
按照 《江西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开展财务收支和税收征管情况检查的通知》(赣国税函[2008]162号)和《赣州市国家税务局关于开展财务收支和税收征管情况检查的通知》(赣市国税函[2008]47号)的要求,为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规范税收征管,我局开展了财务收支和税收征管自查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我局成立了石城县国家税务局财务收支和税收征管情况自查领导小组(石国税发[2008]37号),指导本局财务收支和税收征管情况的自查工作并制定了相关自查工作方案。强调各负其责、协调配合、注重实效,对查出的问题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边查边改、完善制度,切实保障检查效果。
二、精心部署。在财务收支和税收征管情况自查工作方案中,明确规定自查工作三个阶段,明确八条自查重点内容,明确各股室职责分工。
三、自查结果(一)成效
1、能贯彻落实预算管理制度。我局每年一季度根据上级要求和上年实际财务收支情况,结合本局当年打算,合理合规完整地编制预算,并通过了县局局长办公会议审核批准。对年内确需调整的个别项目,也经过了县局局长办公会议审批。预算管理实行了收支两条线,无随意追加预算情况;经费最低保障线制度已落实到位;项目经费和基本经费未挤占、挪用;专项经费做到专款专用;开支范围符合规定。
2、能贯彻落实财务制度。我局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规范国家税务局系统二级管理京外单位津贴补贴工作的通知》(国税函„2007‟769号)规定规范津贴补贴,此文件下发之后无新增津贴补贴、奖金项目,无提高原有津贴补贴、奖金标准或扩大发放范围的现象;固定资产的购置、处置均履行了相关手续、填报了相关表格,其管理符合有关规定;2007年购公务小轿车一辆,车辆购置经报市局审批、未超标,无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债权债务等往来款项每年末清理一次,比较及时,不存在非正常个人借款和无预算关系单位借款;账户开设合规,手续完备;没有账外资金和私设小金库问题。
3、能贯彻落实基本建设管理制度。我局附属楼建设项目经省局批准,向开发商购买成品房。该项目目前尚未竣工。其经费未挪用,资金拨付按照工程进度暂付,符合规定;立项审批合规;实际建设规模、投资额与审批情况相符;工程设计、施工、监理按规定进行招标;会计核算规范。
4、能贯彻落实政府采购管理制度。我局去年采购了1部公务车,严格按规定实施了政府采购;向市局申请,由市局统一招标,程序合规、采购方式合法。采购合同的管理、执行规范,付款手续健全。
5、履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我局原党组书记、局长曾剑峰同志08年1月份调任到定南县局当局长,其任期内经济责任的审计,应由市局审计部门负责。(1)能贯彻落实国家的财经法律、法规和税务总局有关财经纪律、财务规定。(2)建立健全了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并严格执行。(3)严格执行和编制财务预算;重大财务事项都由局长办公会或局党组研究决定。(4)按规定配备了专职财务人员,无专职审计人员。(5)领导干部个人能认真执行财经纪律和廉政制度规定。
6、能落实以前审计决定或意见,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在以后无再次发生。比如:出纳现金日库存量严格控制在5000元以下;出纳收到现金于当日及时缴入单位基本帐户等等。
7、我县局没有下属培训中心、宾馆等经营单位,不存在未缴、欠缴税款问题。
8、对2006年-2007年各级国税机关组织收入的检查情况(1)税收征收管理,包括税收减免和退税的程序合法、手续完备。能严格落实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程序合法,手续。扶持“农、牧、林”产业的发展,没有违反规定的情况发生。2006年我县有2户企业申报核准先征后返,合计减免增值税3.21万元,有3户企业申请核准征前减免,合计减免增值税61.75万元,减免所得税728.54万元;2007年我县有2户企业申报核准先征后返,合计减免增值税3.74万元,有3户企业申请核准征前减免,合计减免增值税94.67万元,减免所得税419.53万元。2006-2007年我局未办理缓税和欠税核销业务。
(2)税务行政审批符合规定。一是严格执行法律程序,按照“三公”原则快速、高效的完成纳税人的行政许可申请;二是根据上级的文件精神,及时做好“发票领购资格”“建立收支粘贴簿、进销货登记簿”的行政许可取消及后续管理工作,切实减轻纳税人负担,真诚为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
不存在征管数据与稽查滞补罚数据脱节、案件惩戒力度小、稽查决定执行难等问题。
(二)不足:
1、债权债务等往来款项一年只清理了一次,及时性差;
2、职工个人借款有时不能按计划归还;
3、财务开支归类有时会串位。
四、整改完善。
针对财务收支和税收征管自查工作中发现的不足,我局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一是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明确对债权债务等往来款项的清理应及时,一年最少清理两次。二是严格按照财务管理规定,不允许职工个人借支额公款。特殊情况经县局领导签批的除外,但一定要按计划在年内归还;三是加强学习并严格执行财务支出规定,尽量杜绝凭证单据做帐时各科目间的串位现象。
二OO八年六月二十五日
石城县国家税务局办公室
2008年6月25日印发 打字:黄春香
校对:计划征收股 万贵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