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论文——以碑刻艺术弘扬佛法

时间:2019-05-13 07:35: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佛教文化论文——以碑刻艺术弘扬佛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佛教文化论文——以碑刻艺术弘扬佛法》。

第一篇:佛教文化论文——以碑刻艺术弘扬佛法

佛教文化论文

百年育人笔于书,千秋化人刻于石

——以碑刻艺术弘扬佛教文化

张继阳

内容提要: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千年碑刻佛宝, 我们应该为后代留下什么?石刻书画艺术(碑刻)精美细腻、图文并茂、独具神韵、千秋长存,对弘扬佛教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石刻书画艺术具有巨大的文化、历史、教育、历史价值,倡导、组织、捐刻碑刻佛经佛像,功德无量。

关 键 词:碑刻书画 千秋长存 功德无量

当前,佛教事业蓬勃发展,各地佛教寺院建设日新月异,如何通过各种形式表现佛法内涵,进一步重视佛教文化建设至关重要。佛教净土二祖善导大师指出:“艺术的感染力与渗透力甚大”。在众多的表法方式中,中国传统的石刻艺术(碑刻)应是建设佛教文化、弘扬佛法的上佳载体。

一、祖先留下了千年碑刻佛宝

寺庙刻碑,自古有之。纵观我国的名寺古刹,几乎都有刻碑的历史与记载。千年来,这些古寺的建筑重修了数次,唯有石刻经像、碑记保留至今;一个古寺恢复的批准,一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过,往往由一块千年、百年前的石刻碑记、几块石刻佛像祖师像起到重要作用。

碑刻不仅为寺院增添了无尽的风采,也为传播与发展佛教文化、续佛慧命、光大佛门做出了独特的贡献。碑刻可以记载和反映佛教文化的各个不同方面: 1.刻载佛教经典。基于纸帛易坏,不便长久保存,再加上经历北魏、北周两次灭佛,大量佛经毁损,于是有人发愿刻碑以保存佛经。如北朝时期的佛教摩崖刻经、北京房山云居寺附近的《房山石经》,是佛教石经中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文化珍品。房山石经由隋朝开始雕刻,一直延续几个朝代,到明朝方告完工,共刻藏经石15000余块。这些经石,是无上佛宝,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多见的壮举,是世界上罕有其匹的文化遗产。

2.镌刻佛教画像。镌刻佛教所信奉的佛、菩萨,创立本教、本派师祖的画像及著名高僧的画像以供僧众、信徒瞻仰。历史上这类画像碑刻在佛教碑刻中为数不少。江西庐山东林寺是净土祖庭,慧远与彭城刘遗民等123人结社念佛,在123人中,有18人德高望重,称十八高贤。在十八高贤影堂的两侧刻制的十八高贤像,成为东林寺最著名的文物。

3.弘扬佛法教理。以碑刻形式弘扬佛法,历代以来受到佛教界重视。最著名的当属由唐太宗撰写、集王羲之书法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珍藏在西安碑林,成为稀世之宝。

4.纪颂祖师高僧。纪颂祖师、高僧、著名长老的生平事迹和道行功德。惠能禅师入灭之后,先后有王维、柳宗元、刘禹锡等三人为他撰写了墓志铭,论述他的生平业绩。其中犹以王维的《六祖能禅师碑铭》最为后人所推崇。在这篇碑文中,王维运用了大量的典故来论证了惠能禅师悟性超群和说法之高妙,同时,对五祖弘忍和六祖弟子神会的事迹也作了全面的论说,对南宗顿悟法门和六祖地位的确定起到一定作用。

5.刊刻书画作品。随着刻经的产生,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也随之产生了。在我国的历代高僧、法师、书法家,吟诗、赋词、挥书洒画,备受僧众、信徒们的推崇,有的将这些内容刊刻成碑,以期广为传播,永世留存。江西青原山是禅宗青原行思的道场,大书法家颜真卿手迹“祖关”石碑、文天祥书的“青原山”石匾、黄庭坚、李纲写的“诗碑”,被誉为青原山的“墨迹四宝”。

6.刊刻圣谕文告。历代帝王先后对佛教发布过不少崇教、护教的圣谕,有些被刊刻成碑保存下来。今天,寺庙也可将政府对宗教的政策、法规、关爱事迹刊刻成碑。河北赵县柏林禅寺有块圣旨碑,刻立元代皇帝保护“古佛道场”的三道圣旨,成为历代君王保护佛教的象征。

7.记载寺史教史。记载寺庙创建、重建、移建、扩建、修葺等和某一宗教或某一教派创建、传播、兴衰等有关情况,这类碑刻在寺庙中常可见到。被称为“中华第一古寺”的白马寺,最著名的就是由元代著名华严大师文才撰文、赵孟頫楷书的《洛京白马寺祖庭记碑》,记载了白马寺的由来,是研究中国佛教史的宝贵资料。

8.记载庙产情况。由于历代封建统治者对佛教的重视,许多寺庙得到了皇帝、大贵族、官府的大量赏赐和民间信徒的大批捐赠。为了使自己所拥用的土地财产不受侵犯,免遭流失,并纪颂赏赐者、捐赠者及为寺庙积累了大量财富的前代僧人的功德,寺庙往往将土地财产等有关情况写成碑文勒石立碑,公诸于众。

9.记载褒扬功德。记载和褒扬兴修义举功德,各寺庙将创立及前代修建该寺庙的经过,外界信众施主向寺庙增助布施之事,捐资修建寺庙的义举功德都可刻碑。

10.刊刻规约制度。碑刻在佛教中还可用来记载佛教盛事、大典等方面的事。凡此种种具有不同作用和功能的碑刻,从各个不同侧面反映了佛教文化的内涵,是后人研究佛教文化和佛教发展史的重要文献资料和实物资料,为佛教、为民族留下了丰富的宝藏。

二、石刻佛教经像的独特价值

石刻艺术为什么自古就受到佛教界的重视,是因为碑刻具有四大功能:长存、宣教、装饰、传拓。

1.石质材料,千秋长存——碑刻的长存功能,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 碑刻具有无可比拟的长久保存特性。铁笔写春秋、碑石传万代。长存的功能是石刻能够历经数千年而经久不衰的重要因素之一。几千年来,人类的祖先,先后把字刻写在甲骨、青铜、竹简、木椟、帛书等上面,但这些载体都没有把字刻在石头上保存得久远。石刻所用的材料,一般都是比较坚硬的岩石,耐损力强,质地细密,不怕风吹雨打,阳光曝晒,经久不坏。据专家考证,中国发现最早的“以文勒石”的碑,大约是公元前770年西周末期的“石鼓文”,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依然保持完好。人们乐于利用碑石作为书写的材料,刻文纪事,这绝非偶然的。

近年来,在《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的整理中,展现了房山石经洞的奇迹。多年来,虽经多方校验,经文中卷卷首仍缺三千五百多字没有补译,长期不能面世供人诵读奉行。近年,一大德偶然于房山石经拓片中查找到了《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的拓本。不可思议的是拓本的内容仅为缺少中卷卷首的前三页,多余更无,更奇怪的是中卷的起始并没有承接上卷的结束,而是衔接在《阿弥陀经》之后。这一切确实应验了当年高僧大德和帝王们不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漫长的时间营建藏经洞的初衷,那就是当世上经文不存在的时候,碑刻上还有。古代先贤大德们不可思议的宏深愿力和殊胜功德所辐射出的光芒,超越了时空以及一切的障碍,至今依然泽被着我们后人。

2.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碑刻的宣教功能,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所谓宣教,就是借助碑刻的形式,把种种优秀的文化、经典的思想保存下来,流传给世人,供后人学习和效法,起宣传教育化导作用。中华民族有许许多多的文化历史就是依赖于碑刻这种形式才得以保存下来。历代以来,佛家学说及其他各流派学说的信奉者、推崇者和研究者,都曾将代表自己学派主要思想理论观点的经典著作勒石立碑,以期借助于碑石这一载体,使之百世广为流传。这些经典碑刻,对于各流派学说的传播起了重要的作用。

石刻书画所表现的题材涉及面很广,古今中外,无所不包。石刻以通俗易懂的故事和图文并茂的形式,成为最易被民众接受的艺术手段,广泛地影响着传统文化的人文景观。

《六祖法宝坛经》言简义赅,直指心源,上契诸佛妙理,下契众生根基,成为禅宗的无价之宝,是唯一一部称之为“经”的中国僧人著述。坛经不仅是佛学的瑰宝,更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的瑰宝。石刻书画《六祖画传》巧妙地用一个个生活场景和细节,将高深的佛学以直观的、可视的绘画艺术表现出来。送一个尚未信佛的游客一本《坛经》,可能不易被接受,但这条图文并茂的长廊,就能轻松地吸引游客参观、学习,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逐渐了解佛教,步入佛教大门。《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护生画集》、《八相成道》、禅宗法脉传承、禅宗公案故事、普贤碑廊、《阿弥陀经画传》、《观无量寿经画传》、《了凡四训画传》、《弟子规画解》、《二十四孝》、《二十四忠》等都可以做成图文并茂的石刻系列,为弘法利生起到独特的作用。3.精美细腻,形象独特——碑刻的装饰功能,具有奇妙的艺术价值 俗话说:“人要衣装,佛要金装。”石刻艺术具有书籍、电脑等文化艺术载体不可替代的形象展示特点,对于建筑物而言,碑刻可以成为一件素雅、高贵的外衣。石刻艺术具有书籍、电脑等文化艺术载体不可替代的形象展示特点,高超精美的石刻艺术与寺庙融为一体,相映生辉,形象顿然陡升。立体雕刻一般是雕刻单体的佛像,浮雕也只能表达粗略的场景,而平面石刻可以描写精美细腻的细节、完整庄严的场景。平面石刻书画精美细腻,可以表达出立体雕像、浮雕无法表达的细节和完整庄严的场景,一目了然的内容,通俗易懂的艺术语言,与建筑物长期共存、谐调一致,通过书画的特殊艺术魅力,营造出和谐、愉快、庄严、肃穆或神秘等不同的建筑空间氛围,增加建筑的文化价值。

《法界源流图》又名《千佛图》。自公元一千一百八十年开始绘制,历经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多次修改,直到一千七百六十七年,在乾隆皇帝的亲自主持下,由**章嘉国师指导,宫廷御用画师丁观鹏耗时三年才得以最终完成。《法界源流图》场面宏大,内容丰富,人物繁多,据粗略统计,人物和动物形象就有两千余个,而且描绘得非常精细。怀着对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的敬仰与珍爱,丰碑艺术家将《法界源流图》细心描摹,创作成线描稿,又由雕刻技师以无比虔诚之心历时多年,采用中国传统的纯手工技艺,精益求精,精雕细刻成80米长石刻《法界源流图》。该套石刻雕琢细腻,手法精巧,再现了原作固有的艺术风貌,某些细节甚至比原作更为生动传神,堪称不可多得的绘画艺术与雕刻艺术有机结合的珍品,受到佛教界及各界专家、学者好评。

4.拓片流通,传播广泛——碑刻的传拓功能,具有广泛延伸的综合价值 所谓传拓,就是用纸和墨从镌刻的器物上捶印出其文字或图案,它的成品叫作拓本或拓片。拓片是流动的碑刻。碑刻虽能长久地保存文明成果,然而不便移动,更谈不上广泛流通,只有借助于拓片这种独特的艺术品,才能化一为众,使处于不同时间和地域的人们都能够亲眼目睹碑刻的原貌。

佛教石刻艺术除了在寺庙展示,还可以借助于拓片这种独特的艺术品,使碑刻内容广泛流通,扩大影响,起宣传教育作用。可以将拓片作为档案资料,保存留传,也可以拓片为底本,将石刻内容结集、出版、流通,扩大影响,起到更广泛的宣传教育作用。还可以将石拓书画和石刻艺术品作为高档、高雅礼品馈赠他人,联络感情。拓片之珍贵还在于可以保持上千年的时间,并且随着时空变迁其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还会与日俱增。

由于碑刻艺术具有上述四大功能,确定了它在弘扬佛教文化中的独有地位。

三、石刻艺术对当代寺庙的现实意义

祖先为我们留下了佛教文化瑰宝,今天,我们也应为千年之后的子孙留下文化财富。当前,各地佛教寺院恢复步伐加快,但千寺一面,亟需加强佛教文化建设。时代飞速发展,佛教也在不断地深入融合时代,引导众生。石刻书画的文化传播价值、文物历史价值、教化价值、艺术价值独显魅力,是建设佛教文化、弘扬佛法的上佳载体。许多佛教界、学术界人士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在建设寺院的同时,加强佛教文化建设,尤其重视以碑刻为载体,让寺庙文化更加灿烂辉煌。

碑刻在现代寺院建设、佛教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传播文化,承传道德,弘法利生好方法 现代社会文明高度发达,生活节奏快速而紧张,大多数的人没有多少空余时间去浏览浩如烟海的佛教典籍,接受佛陀的教育。然而,当人们挤出宝贵的时间到寺庙旅游观光、顶礼膜拜之时,寺庙中的各种景物都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些信众信佛多年,对佛教了解的并不多,流于磕头烧香求福报;尚未信佛的群众到寺院参观,很难深入了解佛教文化,尤其对于一般游客,没有佛教信仰,他们只是抱着参观旅游的态度来的,很难深入了解佛教。

建设文化碑廊,将佛教经典、佛教故事通过书画碑刻的方式展示出来,人们的游览寺庙的同时,佛教知识映入眼帘,徜徉在佛教艺术的海洋中,留连忘返,就像佛陀、祖师大德天天讲经说法,行不言之教,起到潜移默化的弘法利生作用。

湖北黄梅五祖寺请湖北丰碑文化艺术有限公司雕刻了图文并茂的《六祖坛经》画传,精美的画卷不但为信众所喜爱,还吸引了大量游客参观学习,了解了《坛经》大意,种下了菩提种子。五祖寺还雕刻了《法界源流图》、《禅宗历代祖师圣像图》等,近期又将昌明老和尚的大量书法精品勒刻于石,永存于世,再加上设计中的历代名人有关五祖寺的书画名作碑廊,形成一个相当规模的佛教艺术碑苑。

2、强大的艺术感染和渗透力,扩大影响新亮点

净土二祖善导大师指出:艺术的感染力与渗透力甚大。故几十年致力于以艺术形式弘扬佛法。在在寺庙中融入石刻艺术,不仅能为寺庙增添浓郁的文化与艺术气息,拉近寺庙与游客之间的距离,还能使其以独特的风格在众多寺庙中脱颖而出,扩大知名度。

黑龙江哈尔滨极乐寺重视以石刻艺术弘扬佛教文化,已经建成几条碑廊,包括《法界源流图》(节选)、《百喻经》、《护生画集》、《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普贤十大行愿》、《佛说因缘果报图》等,吸引了大量信众和游客参观学习。

山西长治宏明寺请丰碑公司镌刻了大量的佛会、法会,包括《释迦牟尼佛会》、《弥勒佛普度众生图》、《文殊菩萨法会图》、《普贤菩萨法会图》,尤其是七米长、两米六高的大型石刻壁画《西方极乐世界图》,场面宏大、庄严无比,堪称当今佛教艺术极品,广大四众弟子、社会人士无比欢喜。

广西凭祥观音禅寺刻制的《观音菩萨三十二应身》高低错落地安装在观音洞里,正好表现观音菩萨在不同环境化身、寻声救苦的意义,庚寅年正月初一正式开放,当天就吸引了上万信众参观、礼敬。

3.充分利用寺庙建筑,寸土丈用,寺院建设新风格

当今时代,寸土寸金。征用大量土地需要花费许多资金,限制了寺院的建设和发展。平面石刻书画具有独特的优势,它刻于青石或花岗岩石板上,碑体精薄,几乎不占用空间,真可谓寸土丈用。能充分利用寺院的围墙,大殿的四周甚至一些狭小的空间,用来装贴石刻书画,为寺院增添新的光彩。

当前,各地寺庙大多以建大殿、塑立体佛像为主,寺院建设的富丽堂皇,可以起到摄受人心,令众欢喜的作用,如果再加上石刻书画碑廊、碑林、壁画的建设,必定会增强寺院的文化气息,使寺院独具风格。

4.跨越时空,功德无量,印经刻像好机缘 祖师大德云,印经造像有十大功德,而以石刻形式印经造像,可以长久保存、千秋万代供人瞻仰;石刻置于公众场合,不但信众受益,普通游客也可以通过参观了解佛教文化,种下善根、结下善缘、进而步入佛门。所以,石刻经像具有跨越时空的作用,建设者、捐刻者自然是功德无量。

刻经像也是一种布施。布施就是以恭敬心来施舍,也就是将你所拥有的(包括钱财、食物、知识等)与众生分享。刻经是最圆满的布施之一,通过将经文刻石就可以达到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三者合一。出钱刻经像是财布施,刻了经捐赠给寺庙、学校等处供信众和师生学习是法布施,大家看了石刻了解经义,心开意解,这是无畏布施。

所以,石刻经像具有跨越时空的作用,建设者、捐刻者自然是功德无量。雕刻印造经像,既有如此殊胜功德,故凡遇到祝寿、贺喜、免灾、祈求、忏悔、超度等时,皆宜欢喜施舍,努力行之。再多的钱财,只能拯救肉身生命,济人燃眉之急,但是无法熄灭三毒;佛法的布施,则能更进一步地净化心灵,拯救法身慧命,使人断除烦恼,了生脱死,其影响及于生生世世。所以,雕刻经像,度众万千,是彻底的慈善事业。

百年育人笔于书,千秋化人刻于石。佛教是人类文化的精华,历代大德祖师为弘扬佛教,教化众生。作出了坚苦卓绝的努力,留下了令后世敬仰、感叹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三宝弟子,感化着数以万计的有缘众生。几千年来,祖师大德给我们留下了众多碑刻佛宝,这是千秋万代的无尽宝藏。让我们向古人学习,以碑刻艺术为载体,使寺庙文化更加灿烂辉煌,为子孙后代、为人类历史留下宝贵文化财富。

作者单位:湖北丰碑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地址:湖北省鄂州市葛店开发区 邮编 436070

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

电 话:0711-3811261 传 真:0711-3811262

E-mail:fengbeiwenhua@163.com

手机:***

第二篇:佛教文化课程论文

对佛教文化的小感想

经济与管理学院 谢菁宁 20073004000

1从小到大去过的寺庙有不少,近的有武汉的归元寺,远的有洛阳的白马寺,厦门的南普陀寺,杭州的灵隐寺,还有很多已经记不起来名字了。

印象比较深的就是小时候每次出去旅游的时候都要被旅行社带到当地的寺里去看一看拜一拜,也没有任何人提出过异议,虽然对我来讲所有的寺看起来都是一样的,所有的菩萨虽然相貌各异但是都是有人拜的。

曾几何时我试图弄清楚各种菩萨之间的联系,十八层地狱的来历,轮回因果和涅槃到底想表达什么,但是网上的资料太多太杂,加上一些佛教的术语完全读不通也读不懂遂放弃了。随意大约对佛教的印象也只有高中历史课上的各种信佛和灭佛的帝王对中国佛教的促进和打压,以及小时候看西游记积攒起来的粗浅而且不正确的认识。

就我个人而言我一直认为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出生的人大抵都是没有信仰的,生活条件的优越和精神层面的丰富(比如电子游戏,小说,电视剧,网络之类)似乎决定了我们这代人不需要什么超越人类以外的力量的帮助。但是相信“缘分”和“报应”的成分还是存在的。我看过很多美国的医务电视剧,外科医生们应该都是相信科学而不是神学的,但是当看着病人持续恶化自己却无力挽救的时候,当自己要去完成的手术成功率微乎其微的时候,人性的脆弱使他们期盼奇迹的出现,使他们希望存在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可以挽救人类无法改变的事情,这大抵就是宗教信仰在物质和精神都极大丰富的现代社会还存在的原因。

佛教虽然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被神化了,但是很多基本思想对提高人的心境是很有利的,无论对信教或者不信教的人都一样。现在的社会,传媒越来越发达,无所不有的信息无所不在,充斥我们的耳目,污浊着我们的身意,好的坏的,都是我们的“烦恼”,使我们不能“定”,因为我们还不具备判断力,散乱的心,不清静的心,何来“慧”去识别和解决呢? 太深奥的东西我也写不来,毕竟课时太少,需要了解的内容太多,所以结合现实生活理解出来的东西也很少。我印象最深的是佛教概括的“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及五取蕴苦,人生大致不过如此吧,人越是成长越觉得快乐来之不易并且短暂,多数时间和我们相处的是焦虑烦躁压力和痛苦。形形色色的人,不论是学者、商人、政客或是碌碌无为的小职员或者涉世未深的学生都有着不同的烦恼,也都尝试着去定义幸福,所以有人看老庄孔孟,有人看中外小说,有人读历史有人看时事。说到底人都是独立却渺小的个体,努力的用各种方式把自己和世界联系起来——通过寻找和你见解相同的人,和你爱好相投的人,能指出一条平坦的路让你走完人生的人。这大概能解释为什么宗教有很大的把人凝结起来的力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能够打动人心并且给人力量,比如佛教。

扯远一点说,有时候觉得一个民族需要信仰,信仰的作用在灾难的时候最为明显。汶川地震的时候听到的大多是很惨烈的消息以及无法承受的悲痛,而海地地震的时候,逃生的人们坐在一起手拉着手唱起圣歌平复情绪,其实也让人很动容。在看到了社会的一些阴暗面的时候,有虔诚信仰的人好像更容易成为正直的人。

大概想到的就这么多吧。最后谢谢老师几个星期以来带给我们的精彩的内容。

第三篇:佛教文化选修课论文

佛教文化论文

行善的艺术

题记:

日行一善,这是佛教文化老师布置给我们唯一的任务,原本以为,这项任务并不难完成,每天做一件善事而已,凑也凑出一件了。但孰不知真正实施的时候,每天到了晚上才想起这项任务,但又找不到机会“行善”了。渐渐的,我明白了,我们并不能为了行善而行善,更不能从中图利。也许老师的真正目的并不是让我们为了任务而寻求各种机会去行善,而在于我们是否能从中悟出佛教文化所证实或阐述的道理。

正文:

行是行为,善是无私,行为的无私就是行善。积德是行善的必然结果。利于别人的行为与思想就是善!

“行善”:不做损人害人之事,成就别人做成好事,仁、义、礼、智、信而已。

“积德”:是行善的结果,“德”者得也。你会得到良好的生存环境,而且还能福被子孙后代。“积善”就是积德的意思。

“行善积德”是一种人文素质

以上的“行善积德”是一种个人“修行”建议,它是一种“个人”行为“自律”文化传统。而现在在宣传推广的“公益”行为本质上就是一种“行善积德”,只是它是社会有组织的行为,目的是进行公民教育、提高公民素质水平。

日行一善,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很难。倘若你把日行一善当做一项作业或必须完成的任务,那么当你记起的时候,再去寻求机会可能为时已晚,则完成它还是颇有难度;而倘若你忘却这是一项作业或任务,自然地照旧地学习、生活,只要你不是恶人,只要你还算是个有素质的大学生,那么在你的举手投足间,“善”已经行了,而行善的举动行为恰恰也是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小事儿,譬如:他人的自行车倒了,帮别人扶起,摆好;看到地上有垃圾,顺手将它捡起,丢进垃圾桶;上课的路上,遇到同学亲切地打招呼,甚至是一个微笑,一个点头,都可以给对方带来一个好心情。这些事实上就是在行善,只是往往被我们忽略了这些看似平凡的事情的作用。

正如前面提到的,利于别人的行为与思想就是善。行善,不一定非要是大慈善家的慷慨捐助;也不一定非要是见义勇为的英雄们的拔刀相助,乃至献出生命;也不一定非要是为一个陌生人捐出自己的器官。行善,不一定非要惊天动地,轰轰烈烈,而更多的是,默默无闻,星星点点。

行善,也分两部分,一是不做损人害人之事,另一个是成就别人做成好事。而现实社会中,人们往往只注重后者,因为它更容易让他人记住,从而多多少少获得回报。这种想法无法避免,因为它是现代化的必然产物,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中,人们更加注重效率、结果、利益。如果一件事儿不能对他带来物质回报,那么它往往不会选择去做,因为他会觉得那是浪费时间。而恰恰因为如此,行善似乎不难,但是损人害人往往更加容易了,而且常常在你我举手投足的不经意间。

佛家对行善积德的释义为:行善积德就是通过各种对治方法将内心的污染消除,使自己内在美好品德得以显现,内在的清净功业得以开发.比如说人的贪欲就是污染,有污染就会产生弊病造成无尽的痛苦,用布施这个对治方法去消除,这样我们清净性德才能得以显现,才能使人更加的快乐.具体的内容就要看自己哪方面的污染比较严重了。

大致上菩萨六度就是六种不同的方法:

1:布施能度悭贪

2:持戒能度毁犯

3:忍辱能度嗔恚

4:精进能度懈怠

5:禅定能度散乱

6:般若能度愚痴。

通过这六种方法的修学运用,能使人远离生死苦恼的此岸,到达永恒安乐彼岸。

也就是讲真正行善积德 ,不在乎外在形式, 关键是自己性德的提升, 这才是比较重要的。

第四篇:弘扬延安精神论文

弘扬延安精神 做好本职工作

2008年的暑假,我很荣幸地参加了学校党员集中学习。在短短的一个星期学习期间,通过党支书授课和讲评,对我党在延安十三年的历史及延安精神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下面就延安精神的理解及如何进一步弘扬延安精神,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一、对延安精神的理解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从1935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到1948年3月东渡黄河,党中央和毛主席曾在这里战斗了十三个春秋。在延安时期十三年,是不寻常的十三年,无论在中国革命史上还是在党的建设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党在延安十三年是由弱到强、由幼稚走向成熟、由低潮走向高潮、由局部执政走向全国执政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我们党不断总结、精心培育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时期。经过延安时期十三年的实践,我们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达到了全党空前的大团结。

延安十三年经验告诉我们,思想理论上的先进和成熟是党在政治上先进和成熟的根本前提;我们党的建设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党的建设和中国革命的实践。党在幼年时期所犯的错误,一个重要原因是未能或者不善于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1937年,毛泽东同志发表《实践论》和《矛盾论》,从哲学的高度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极大地解放了全党的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延安十三年经验告诉我们,正确的政治路线和纲领是我们党先进性的重要标志。延安时期,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谁能举起抗日救国的旗帜,谁就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在抗日战争中,我们党始终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发挥中流砥柱作用,取得了中华民族抵抗外来侵略第一次彻底的胜利。正是由于始终站在民族的前列,致力于解决中华民族面临的最重要任务,中国共产党才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延安十三年经验告诉我们,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在延安的十三年里,党确定并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制定了一系列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的政策,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组织开展大生产运动,千方百计让群众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党积极建设以普选为基础的民主政治,使抗日的人民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党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运动,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改善了医疗卫生条件等,为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成果。

二、进一步弘扬延安精神,扎实做好本职工作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我党革命和建设成功的指针。作为一名教师,一名党员,首先是始终做到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自觉学习和忠实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方针、路线和政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政治理论水平;以十七大精神为指针,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本职工作,为培育祖国流动的花朵奉献自己的一生。

通过延安精神的学习以及在汶川大地震中,为了学生而奉献自己的生命的教师们的感人事迹,使我明白是一名平凡的教师,也能在教育岗位上放出自己的光彩。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坚信:中国共产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我最根本的人生目标。我更要在这一岗位上为学生服务,为建设更加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并在此过程中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完善自我是我内心深处的愿望。我校的学生大多是农民务工子女,为了让他们有个和谐的校园环境,积极配合其他任课教师不断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深入学生中并与学生打成一片,交心谈心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学习习惯、劳动习惯、社会实践能力以及文明行为,经常与科任老师取得联系,协同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培养刻苦的学习意志。如今学校孩子们的行规、言语、卫生等均受到社会、家庭、教育局的一致好评。

在教学工作中,我也能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认真拟订教学计划,刻苦钻研教材,努力做到因材施教,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学校里,我兼任双肩挑的工作,但我毫无怨言,以为广大教师多服务、服好务为指导思想,主动配合各部门的工作,积极出主意、想办法,力争为教师们多办实事,为提高系工会的凝聚力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我深知,我肩上的任务还任重道远,在未来的日子里,不论在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坚定信念,在我心中无数党员榜样的指引下,披荆斩棘,渡过难关,因为共产党员是战无不胜的!我会以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国共产党员,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第五篇:弘扬雷锋精神论文

践行雷锋精神促进自身发展

雷锋一生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没有令人仰慕的社会地位,也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壮举。然而,一名普通共产党员,为什么能够赢得亿万人民如此崇高和长久的敬意?一个只有22年短暂生命的青年所表现出的高贵品质,为什么能够激励几代人健康成长?一场群众性的学习活动,为什么能够在几十年的历史进程中持续高涨、历久弥新,影响和塑造着整个时代的社会风尚?这一切都说明,雷锋精神之所以代代相传,不因时代变迁而褪色,不以人事更替而废止,是因为人民群众推崇它、发展的时代呼唤它、党的伟大事业需要它。雷锋精神是一面永远的旗帜!

很多年前,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多少年来,雷锋精神已深深地融入中华儿女建设祖国、奉献社会的热血之中。雷锋精神,就是以雷锋的名字命名的、以雷锋的精神为基本内涵的、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文化精神。它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精神文明的同义语、先进文化的表征。雷锋精神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属于世界;不仅赢得了过去和现在,而且必将赢得未来。社会在进步,世界在发展。时代在不断丰富和发展着雷锋精神那与历史同行的时代价值。

一个美国商人如此说道:雷锋精神是人类应该有的,应把雷锋精神弘扬到全世界。要学习雷锋对待事业的态度,学习雷锋刻苦学习的钉子精神,学习雷锋关心人、爱护人、支持人、理解人的品质。一个日

本企业家这样感叹:“雷锋仅20多岁就做了那么多的好事,成为伟大的英雄,对人类是有贡献的。学雷锋无国界之分,把雷锋精神引进我们公司,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会改变员工的精神面貌,产生巨大的效果。”西方人和我们一样,给予雷锋最高的表彰:“雷锋精神与上帝共存。” 多少年来,雷锋的名字曾经是激励我们几代人成长的路标,多少年来,古老而年轻的中国正在蓬勃的发展,然而,雷锋的名字却随着我们生活的美好而渐渐远离了我们。有人置疑,有人嘲笑,有人批判,然而,无论我们经历多少变化和困惑,他的名字应该永远刻在我们的心头,他的精神应该是我们工作和生活中永远的指南。因为,一个人要获得成功与幸福,不能缺少雷锋精神。

无论我们从事什么工作,都不能缺少雷锋精神。再平凡的岗位都可以做出不平凡的贡献,只要你的人生观是正确的,你的工作就会有不尽的原动力。取得成功最重要的不是我们的能力大小,而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任何时候,雷锋身上助人为乐、爱岗敬业、积极进取、勤俭节约的品质都是我们不断学习的要素。雷锋精神是不受时空限定的,无论现代科技怎样发达,无论人们的生存方式怎样改变,雷锋对世界和他人真诚的爱心永远是人间渴求的那种温暖,像阳光一样成为人类永恒的需要。在生活中,我们需要雷锋精神,只有我们自己发扬助人为乐的精神,与人为善,我们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和尊敬,才能在互动的真诚中感到真正的快乐。一个时刻只看到自己利益的人是很难体会到生活中的快乐的,真正的快乐只有一种,那就是为他人而付出,这样做你将获得生命最高的荣誉。

雷锋是一个高尚的人,也是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他热爱人民、乐于助人、甘于奉献。用现在的话来说,他就是一个胸怀大爱、“吃得起亏”的好人。因此,“做好事”成为人们通常对雷锋精神最朴素的理解。雷锋确实一生都在为他人做好事,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时代需要雷锋精神。在社会经济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也暴露出局部的诚信缺失、道德失范。跌倒的老人扶不扶?被碾压的女童救不救?像一面犀利的镜子,拷问着人们心底的道德良知。一些人蜕化得空前的自私和冷漠,一些人唯利是图、善恶不分。更有甚者,将高尚坠贬成愚昧,丑恶美化成了高明。这些错误认识不仅败坏了社会风气,也腐蚀了时代肌体。

雷锋精神早已渗透到了中国文化的肌理,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雷锋精神不仅温暖了人们的心灵,也照亮了世界许多善良人的眼睛。一位美国青年女教师在参观雷锋纪念馆后,深情地在留言簿上写道:“雷锋属于世界”。

是的,高尚的心灵、崇善的本性在全人类有着深刻的共鸣。雷锋精神是一种人间大爱。爱是人类共同的精神取向,仁者爱人其实何尝又不是一切文明的共同信条呢?如今,我们正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那么又岂能回避雷锋精神的光芒。千帆竞渡,百舸争流学雷锋活动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我们大学生不仅应该是雷锋精神的倡导者更应该是雷锋精神的倡导者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向雷锋那样积极进取实现自己的价值!让我们铭记并践行雷锋精神,因为他曾像阳光一样温暖了

你,也温暖了我。如今,让你我一起,在雷锋精神的温暖下继续温暖他人、温暖社会。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下载佛教文化论文——以碑刻艺术弘扬佛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佛教文化论文——以碑刻艺术弘扬佛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弘扬企业文化论文

    弘扬企业文化,提升邮政软实力2011年11月14日灵 璧 县 邮 政 局赵通(***)弘扬企业文化,提升邮政软实力摘要:目前,我省邮政发展面临着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业务结构调整步伐不......

    《弘扬佛教文化海峡两岸书画精品展.作品选集》入编作者名单

    《弘扬佛教文化海峡两岸书画精品展·作品选集》入编作者名单 由福建省文化厅、海峡之声广播电台、中国新闻社福建分社主办、主编,福建渊华书法艺术院征稿、承办、责编;中国国......

    尊重艺术规律 弘扬时代精神

    暑期高中新课程美术培训心得体会 王 超 课程改革千载难逢,“学以致用”与“活学活用”,引发了我的新思考和新反思,通过紧张有序的学习,交流、研讨、评论等对这次课程培训有了......

    “弘扬剪纸艺术”活动总结

    湖南农业大学工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杉木小学弘扬剪纸艺术活动 活 动 总 结 负责人签字:唐叶 2016年11月20日 湖南农业大学工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杉木小学“弘扬剪纸艺术”活......

    弘扬民族文化 创建艺术特色学校(范文模版)

    创建艺术教育特色 提升学校发展内涵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感谢教委提供特色教育经验交流平台。下面我就特色教育工作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统一认识 强化领导 为确保民......

    弘扬传统文化、陶冶艺术情操

    弘扬传统文化陶冶艺术情操 —慈晖学校高中部学生书法比赛精彩纷呈 今日耒阳讯(通讯员 白羽 李修前)11月20日下午,慈晖学校“致远楼”六楼大会议厅,金碧辉煌,灯光通明,人头攒动,桃李......

    艺术教育论文

    艺术教育论文 艺术教育论文 [摘要] 现代创造学认为:人的创造力是在适当的条件下得以开放和发展的,没有适当的条件,人的创造力就会被扼杀。我们要集思广益,勇于创新,尽力营造出充......

    艺术分析论文

    马琦对话前言:与画家马琦的交流使我再一次认识到,所有的词语都是平等的,所有的言说之间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当一个词语,当一种言说从虚无之中为我们召回,或者说,更清晰地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