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赖成兵-援藏感想
因为援藏,生活更加充实;经历援藏,人生更加精彩
——青白江区第三批援藏队赖成兵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有一种生活,没有经历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没有体会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一年的援藏生活与艰辛,让我体会了其中的酸甜苦辣、喜愁哀乐。
巍峨的群山、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漫山的牛羊、美丽的大草原、独具特色的藏寨碉楼、美人谷的藏族美女,这是我预期中丹巴的模样。但是,现在的我却有着与预期完全不一样的理解:高寒、缺氧、莫名的寂寞、无尽的思念、刺眼的阳光、艰难的翻越……
弹指之间已一年,我也习惯于10多小时坐班车来回穿梭于高山间,雪山、牦牛、草原、藏寨碉楼、峡谷风景等已不再燃起我的激情。那神秘的墨尔多山,奔腾不息的大渡河,美丽的藏寨碉楼,翡翠般的党岭都已渐渐定格于我的相册,但有一种援藏情结却在我的身体里渐渐凝聚、升华。我已经真正懂得了什么是援藏?援藏是一种缘分、一种选择、一种奉献、一种责任、一种胸襟、一种历练、一份收获,更是无法用金钱买到的人生财富。
这一年真切体验了援藏工作的艰辛。藏区道路崎岖,气候恶劣,经常停水停电。到了冬季,大渡河河谷的风特别大,寒风刺骨,才真正体会了“丹巴的风,道孚的葱,要娶老婆下鱼通”的真实含义。对于寂寞与思念也有了更深的体会。工作忙时还好,业余时间生活比较枯燥。每日只能散散步,翻翻书,上上网。尤其是周末和节假日,正是阖家团圆、举杯同乐的日子,但对于我来说,这却是最怕过的日子。看着街头的孩子快乐地牵着父母的手,洋溢着满脸的幸福,而我只能遥望着千里外的故乡,牵挂着无法孝敬年老多病的父母,轻唤着魂牵梦萦的妻子,挂念着需要辅导学习的孩子。“每逢佳节倍思亲”,平日里的乡思已难以释怀,节假日又岂是一个“倍”字了得!
但是援藏工作却又充实。因为自己的真诚获得了藏区群众的尊重,自己的工作得到了藏区师生们肯定,于无形中体验了一种人生价值得以体现的自豪。
甘孜州丹巴县,是一个藏族同胞占总人口约80%的少数民族地区,具有特殊的县情和民情,做好援藏工作,必须搞好团结工作。作为一名援藏教师,工作态度要谦虚谨慎,把握好分寸,扮演好角色,不以专家自居,不以领导自居,既要做好同志间的团结,还要做好民族团结。当地教师都具有丰富的藏区工作经验,了解丹巴的情况,应当尊重他们并向他们虚心学习。同时,工作中要注意尊重藏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赢得藏族同胞的信任,与当地各族干部群众搞好团结,融入到当地干部群众中去,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作为一名援藏教师,开展各项工作都充分体了现表率和引领作用,敢于担担子:两次联系原学校青白江中学领导,开展校际交流,共同探讨,共谋发展;组织校内赛课、做好传帮带、带队参加州上赛课说课活动、参加县级教师赛课评委工作,为丹巴县青年教师成长提出良好建议;主动抓好班队建设,带领初一年级班主任开展德育主题月活动,力争改变丹巴二中以前“重批评轻引导”的德育做法;上课、教研、值班、集会都带好头;真诚地关怀学生,切实地承担起教育责任,以人格影响人格,以智慧启迪智慧,主动与学生交流达100多人次,很多学生都亲切地称呼我“老赖”。一年来,和在藏教师一样工作,一样休假,一样值班,一样参加党员义工活动等集体活动,与当地藏族干部同甘共苦,艰苦环境中结下的友谊特别深厚。
藏区民风淳朴,藏族同胞纯洁率真,善良热情,重情重义。家访的时候,学生家长把自己舍不得多吃的土特产拿出来让我们尝尝,临走时还一定要让我们捎点走。每次去走访慰问藏族亲戚时,他们都要请我们到家里,拿出青稞米酒、牛肉土豆、酥油糌粑、核桃苹果,一家人陪我们唱歌喝酒,让我们无比感动。当每一次面对藏区孩子的学习询问、家长的殷切期望和学生的进步与微笑,都让我感受到自己工作的成就与价值,感到无比的欣慰。
祥云轻飘,雪峰高耸,流水潺潺,炊烟袅袅,飘扬的风马经幡,跳动的酥油灯火,长明不灭的酥油灯,亘古呢喃的诵经声,写满六字真言的转经筒,刻遍梵文密语的玛尼堆……藏区生活常常涌现在我的脑海中。回首一年的援藏工作,我无悔:因为援藏,生活更加充实;经历援藏,人生更加精彩。
第二篇:校运会感想(赖玮翔)
校运会感想
为期两天的校运会终于结束,作为二院学生会的一员心里的负担终于放下。虽然是第三名,但我并不觉得遗憾。
从新生运动会开始,体育部所有委员付出了100%的努力,新生运动会的成绩也令人满意。有新鲜血液,我们的田径队更加充满活力。一个多月的训练,说短不短,运动员之间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说长不长,当我们还享受在快乐的训练气氛中时,校运会已经悄然接近。在校运会上,我们的运动员都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努力。有人受伤,有人突破,一切的一切只因为我们是二院的一员。
现在一切尘埃落定,我们将迎接新的大学生活,祝福运动员们在学习生活中像在田径场时一样,充满激情和动力。
赖玮翔
第三篇:“深知兵真爱兵”活动感想
“深知兵真爱兵”活动感想
近期,学校开展了“深知兵,真爱兵”专题教育,此次活动分为教育动员、专题教育、对照检查、总结提高四个阶段,强化大家尊重士兵、关爱士兵的意识,有效解决了当前存在的知兵不深、爱兵不真、措施不实、概念不清等方面的问题,密切了内部关系,增强了部队凝聚力和战斗力。
这次活动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要真正做到“深知兵,真爱兵”。深知兵,真爱兵说起来是简单的6个字,多数人觉得没什么难的,其实要做到真正的深知兵,就绝不仅仅把兵的一些个人资料背熟,家里几口人,老家在哪里,那是浅层次的知兵。真正的深知兵,应该是知道战士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应该怎样来帮助他们解决自身的问题。这就需要对兵下真功夫去了解,去谈心,端正对士兵的根本态度,对战士要以父母心、兄长情、同志爱对待战士,在政治上关心战士的成长进步,在生活上关心战士的冷暖疾苦。不能倨傲,轻视士兵的民主权利,更不得打骂、体罚、侮辱士兵,只有抱着这样饿一种知兵的态度我想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好。
二是要把“深知兵,真爱兵”活动变成一项经常性工作。“深知兵,真爱兵”这项活动虽然是为迎接新中国六十周年大庆,为确保部队安全稳定,有效地解决了不少积累的问题和历史欠账,确实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反过来我们仅仅就把它当做一项活动,结束就拉倒,当做一项任务,不得不完成吗?答案是否定的。既然这项活动效果明显,融洽了官兵关系,提高了士气,对工作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我们就应该把这个活动坚持下去,溶入到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去,不把它当成任务反而会觉得很轻松自然。
士兵是构成部队战斗力的主体,是完成任务、取得一切胜利的基石。在学校,如果他们停止工作,我们可能就没有开水喝,用电得不到保障,食堂也开不了火,只有把士兵的主人翁地位落实好、体现好,把士兵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士兵建设学校的积极性调动好、发挥好,学校建设才有不竭的力量源泉,他们才是最可爱的人。
第四篇:一个五年兵的感想(共)
一个五年兵的感想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五年,营门前的柳树绿了又黄,黄了又绿,现在又是绿意盎然;五年,门口的燕子来了又走,走了又来,如今仍在檐下细语呢喃;五年,自己也长大了,成熟了,由一棵弱不禁风的幼苗长成了一棵不惧风雨的大树。五年,使一个不愿奉献不爱工作的无知青年变为乐于奉献、热爱工作、甘洒青春的无悔军人。我想这就是体现了胡主席提出的荣辱观,体现了一个军人的价值
操场上有时会传来嘹亮的口号声,缓缓却不停歇,把人的思绪也扯出好远。于是尘封的记忆又如春天解冻的小溪一般复活起来,潺潺中跃起星星点点晶莹剔透的浪花。
一个绿色的军人日记本,里面写着部队五年当中的记忆。日记本普通,内容也平常,但这个日记本的意义对于我来说却是非常厚重的。因为这些既是我平常笔耕不辍辛勤汗水的结晶,也是我军旅生活原汁原味的真实写照。
我的心里第一年的记忆却是最多最难忘的。因为部队第一年的生活最刻骨铭心。从一个心比天高却又
毛手毛脚对军队一无所知的新兵蛋子转变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无异是一次脱胎换骨。纪律的严,学习的紧,训练的累,劳动的苦……挑战是前所未有的,我付出的血汗也是前所未有的。于是,那年的一幕幕便牢牢烙在了心间,成为一段不老的记忆。
“成绩是一条新的起跑线”道出了我在经受了部队第一年的磨练后更冷静的心态和更昂扬的斗志。我相信,更大的挑战在后面,更大的成绩也在后面。
过节的时候也是想家的时候。那年的端午节照例让我想家想得心痛,我禁不住两眼泪花,那一刻我更懂得了一名军人的责任,一身军装的内涵。
“当我们身处逆境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首先想到我们自己要为自己加油,用自己的努力去战胜困难。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的差距,往往取决于自己瞬间的努力……”五年部队生活,所给予的我的都远远不止这些。更重要的是给了我信心、努力、执着和谦虚,并教会我怎样把工作干好
我的一生有许多个五年,但刚刚经历的部队这个五年注定只有一个。看着厚厚的剪贴本,我为这五年感到欣慰,这其中不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我终生受益不尽的财富,我也相信,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即使吃更大苦,受更大累,经历再多磨难,但胜利终
究是会属于我的。
第五篇:高中数学必修二《立体几何》教学感想--赖泳湖
高中数学必修二《立体几何》教学感想
赖泳湖
摘要立体几何在历年的高考中有两到三道小题,必有一道大题。虽然分值比重不是特别大,但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的同学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不适应,对于纸面或黑板面上的图形左看右看也不像是空间图形,对于平面几何中的结论在立体几何中是否成立拿不准,对于证明题的推理表达,有时也说不到点子上,甚至有的同学产生了畏惧心理。所以如何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好立体几何成了每位数学教师关心的问题。
关键词高考;立体几何;“20+20”;定理;想象力;思维能力;转化思想
近几年,我校推行的“20+20”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新的突破。在“20+20”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讲”、学生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学”成为了我校教师探讨及研究的首要课题。
在这几年的数学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于立体几何有一种恐惧感,追究学生害怕立体几何的原因,其实就是学生缺乏空间想象力,造成思维受阻。因此,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突破空间思维上的障碍,是学好立体几何的关键。
为了降低立体几何入门难的门槛,这次新课改在内容上做了一定的调整。与传统的立体几何的结构体系相比,新课程中的立体几何的体系结构有重大改革。传统的立体几何内容,常从研究构成空间几何体的基本要素:点、直线和平面开始,讲述平面及其基本性质,点、直线、平面之间位置关系和有关公理、定理,再研究由它们组成的几何体,包括棱柱、棱锥、圆柱、圆锥、台、球的结构特征、体积、表面积等等,基本上按照从局部到整体的原则。
新的中学数学课程中立体几何部分,分成两块,知识部分和能力部分(空间想象能力)。知识部分包括空间几何体的初步认识和点、线、面之间的关系。立体几何初步的定位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为主的一个课程载体。通过了解空间图形、画直观图、建立三视图这样一些内容,来支撑这样的一个载体。而空间向量是解决立体几何的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尤其对于关平行与垂直问题。能力部分主要是几何直观的培养,就是空间想象力的培养。
为此,结合我今年担任高一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和亲身经历,以下是我对高中数学必修二立体几何教学的一些想法。
一、立足课本,夯实基础
直线和平面这些内容,是立体几何的基础,学好这部分的一个捷径就是认真
1学习定理,学习好定理的含义及应用。定理的内容都很简单,就是线与线,线与面,面与面之间的关系的阐述。但定理的应用就体现出是否掌握了定理。掌握好定理有以下三点好处:(1)深刻掌握定理的内容,明确定理的作用是什么,多用在那些地方,怎么用。(2)培养空间想象力。(3)得出一些解题方面的启示。在学习这些内容的时候,可以用笔、直尺、书之类的东西搭出一个图形的框架,用以帮助提高空间想象力。对后面的学习也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二、要建立空间观念,提高空间想象力。
从认识平面图形到认识立体图形是一次思维的飞跃,这需要有一个过程。学习立体几何首先要多观察我们身边的实物,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把理论跟实际相结合。所以我给学生上课时,总是拿教室里的实物作为例子。平面:如天花板,地面,桌面,黑板面等等,直线:如灯管,笔,甚至手指,因此一讲线面关系,我就要求同学们立即拿起笔在桌面上跟着我来比划,他们很有兴趣,也很有效;其次是仿照课本上的图形多画图.所以可以从简单的图形(如:直线和平面)、简单的几何体(如:正方体)开始画起,画图时尤其要注意实线虚线之分,这样可以使你的识图能力增强, 空间想象力提高,这对学习立体几何相当有益;再次,为了培养空间想象力,可以在刚开始学习时,动手制作一些简单的模型用以帮助想象。例如:正方体或长方体。在正方体中寻找线与线、线与面、面与面之间的关系。通过模型中的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观察,逐步培养自己对空间图形的想象能力和识别能力。最后要做的就是树立起立体观念,做到能想象出空间图形并把它画在一个平面(如:纸、黑板)上,还要能根据画在平面上的“立体”图形,想象出原来空间图形的真实形状。空间想象力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胡思乱想,而是以提设为根据,以几何体为依托,这样就会给空间想象力插上翱翔的翅膀。
三、要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基本技能。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首先是牢固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其次掌握必要的逻辑知识和逻辑思维。立体几何的证明是数学学科中任一分子也替代不了的。因此,历年高考中都有立体几何论证的考察。论证时,首先要保持严密性,对任何一个定义、定理及推论的理解要做到准确无误。符号表示与定理完全一致,定理的所有条件都具备了,才能推出相关结论。切忌条件不全就下结论。其次,在论证问题时,思考应多用分析法,即逐步地找到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向已知靠拢,然后用综合法(“推出法”)形式写出证明过程。
(一)加强对基本概念理解
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体系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理解与掌握数学概念是学好数学,提高数学能力的关键。对于基本概念的理解,首先要多想。比如对异面直线的理解,两条直线不在同一个平面是简单的定义,如何才能不在同一个平面呢,第一是把同一个平面上的直线离开这个平面,或者用两支笔来比划,这样直观上
有了异面直线的概念,然后想在数学上怎么才能保证两条直线不在一个平面,那些条件能保证两条直线不在一个平面。我们多去想想,就可以知道,只要直线不平行,并且不相交,那么就异面,对于不平行的条件,在平面几何中我们已经知道,如何能保证不相交呢,想象延长线等手段能不能得到证明呢,如果不能,那么把其中一条直线放在一个平面,看另外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是否平行,这样我们对异面直线的概念就比较容易掌握。
(二)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出若干定理,感受公理化思想
新课改中教科书设置了“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模型,从现实的生活空间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和几何问题的过程。“观察”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思考”则是为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学习交流,激发学生的理性思维。而“探究”着眼于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激发出潜在的创造力。课本削弱了以演绎推理为主要形式的定理证明,减少了定理的数量,淡化了几何证明的技巧。这样的安排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推理不仅仅指演绎推理,还包括合情推理,这两种推理相辅相成。当然我们还要学生加强对数学命题理解,学会灵活运用数学命题解决问题。对于一些证明题目,要避免证明中出现逻辑推理不严密,书写格式不合理,层次不清,数学符号语言使用不当,不合乎习惯等。
四、渗透“转化”思想的应用,强化学生思维。
波利亚指出:“解题过程就是不断变更题目的过程。”数学中的“转化”思想是指把要解决的数学问题,通过某种转化,变成一类已经解决或是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从而使原问题得到解决的一种数学思想。通过转化可使问题由繁变简,由难变易,由暗变明。在学习立体几何中,体会以下转化关系:
(一)数学语言的相互转化
在立体几何中,利用三种数学语言——图形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的转化,可以有效化解难点,发展数学思维。在立体几何中,立体图形是研究的对象,文字语言室对图形的描述、解释和讨论,符号语言则是催文字语言的简化再抽象,在公理、定义、定理中,三种语言都得到了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定理的时候,通过三种语言的结合,有效的帮助他们对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二)点、线、面位置关系的相互转化
线线、线面、面面平行于垂直的位置关系即相互依存,又在一定条件下能纵向转化。线线平行(或垂直)、线面平行(或垂直)、面面平行(或垂直)的转化关系在平行或垂直的判定和性质定理中得到充分体现平行或垂直关系的证明(除少数命题外),大都可以利用上述互相转化关系去证明。面和面平行可以转化为线面平行,线面平行又可转化为线线平行。而线线平行又可以由线面平行或
面面平行得到,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同样面面垂直可以转化为线面垂直,进而转化为线线垂直。教学中渗透转化思想,可以加深学生对点、线、面位置关系的理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空间几何问题向平面几何问题转化
将空间问题转化为熟知的平面问题时研究立体几何问题最重要的数学方法之一。如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转化为两条相交直线的夹角即过空间任意一点引两条异面直线的平行线;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转化为直线与直线所成的角即斜线与斜线在该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角;二面角转化为二面角的平面角。立体几何中的三种角(线线角、线面角、二面角)从定义到具体的计算以及三垂线定理都体现了空间到平面的转化。
(四)体积问题中的转化
在求三棱锥高的时候往往用到体积问题的转化,利用等体积转换底去求体积的方法就能求出三棱锥的高。又如研究简单几何体体积问题的过程中,利用祖暅定理,将一般主体体积问题转化为长方体体积问题,一般锥体体积问题转化为三棱锥体积问题,从而推到柱体和锥体体积公式等。三棱锥体积公式推导过程中,“补法”和“割法”的先后应用,如台体的体积(即补台成锥)所展示的割补转化;利用四面体、平行六面体等几何体体积的自等性,以体积为媒介沟通有关元素间的联系,从而使问题获解得等积转化等,都是转化思想在体积问题中的体现。
以上这些都是数学思想中转化思想的应用,通过转化可以使问题得以大大简化。
五、总结规律,规范训练
立体几何解题过程中,常有明显的规律性。例如:求角要遵循“一找,二证,三求”的步骤去解答,然后在三角形中求角。正余弦定理、三角定义常用,若是余弦值为负值,异面、线面取锐角。对距离可归纳为:距离多是垂线段,放到三角形中去计算,经常用正余弦定理、勾股定理,若是垂线难做出,用等积等高来转换。不断总结,才能不断高。
还要注重规范训练,高考中反映的这方面的问题十分严重,不少考生对作、证、求三个环节交待不清,表达不够规范、严谨,因果关系不充分,图形中各元素关系理解错误,符号语言不会运用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具体来讲就是按课本上例题的答题格式、步骤、推理过程等一步步把题目演算出来。答题的规范性在数学的每一部分考试中都很重要,在立体几何中尤为重要,因为它更注重逻辑推理。对于即将参加高考的同学来说,考试的每一分都是重要的,在“按步给分”的原则下,从平时的每一道题开始培养这种规范性的好处是很明显的,而且很多情况下,本来很难答出来的题,一步步写下来,思维也逐渐打开了。
总之,观察是学好立体几何的基础,作图是学好立体几何的保证,想象是学好立体几何的关键。在立体几何的学习中,我们要强调学生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让他们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动中认识空间几何体,提高空间想象能力,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数学的理解,激发出潜在的创造力,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与创造的氛围中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学数学研究》2012年第10期.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数学教学》2008年第2期.上海《数学教学》杂志社.[3]《数学教研》2011年第10期.浙江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