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医疗卫生人员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建设
都匀市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开展医疗职业道德宣传活动方案
近年来,在市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都匀市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明显改善,初步为人民群众搭建起了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平台,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在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有些医疗机构公益性质淡化,趋利行为严重,乱检查、乱收费等问题比较突出;部分医疗卫生人员职业道德滑坡,业务素质不高,服务行为不规范,开大处方、收受红包、拿回扣等现象时有发生。群众对此反映强烈,严重影响着医疗卫生行业的整体形象。为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人员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建设,重塑医疗卫生行业的新形象,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抓管理、带队伍、提素质、树形象为主要内容,通过深化改革、创新制度、强化措施、建立机制,切实提高医疗卫生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把这支队伍培养好、管理好,树立医疗卫生行业的良好形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二、目标任务
经过三年的努力,总体要达到提高“两个素质”、建好“四个机制”、实现“一个目标”,即提高广大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建好医疗卫生机构的用人机制、分配机制、保障机制和奖惩机制,实现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使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行业的满意率达到85%的目标。
三、具体措施
(一)着力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医疗卫生行业职业道德主要体现在救死扶伤、爱岗敬业、精益求精、诚实守信、廉洁行医、服务群众等方面。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把加强医疗卫生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作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一是加强医德医风教育。要建立健全医德医风教育、示范、监督、考核机制,使职业道德教育经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进一步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抓党建、促管理,抓党风、促行风。坚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以纠正医疗卫生行业不正之风和反商业贿赂为重点,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切实规范医疗卫生人员的服务行为。大力倡导救死扶伤、克己奉公的精神,反对损公肥私、损人利己,抵制拜金主义,切实增强医疗卫生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感。二是培养推广先进典型。各地各部门要大力开展学习典型、表彰典型、宣传典型、推广典型活动,用先进典型事迹教育和引导广大医务工作者弘扬正气、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三是强化对医疗机构和医疗卫生人员的监管。规范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行为,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建立医疗卫生行业职业道德考核评价标准,将职业道德的考核结果作为晋升职称、评优评先的依据。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建立健全城市大医院与乡村、社区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双向”转诊制度。认真贯彻落实药招“三统一”政策,减轻群众医药负担。严格医疗技术和卫生人员准入制度,禁止无证执业或超范围执业。推行医务公开,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努力实现医德医风的根本好转。具体办法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和卫生厅制定。
(二)着力提高专业素质。各级政府要按照建立一支作风优良,业务过硬,勤于实践,勇于创新,能适应不同层次健康需要的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的要求,在提高医疗卫生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的同时,强化专业素质建设。一是加快医疗卫生行业重点学科建设和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完善中高级卫生专业人才选拔奖励机制,壮大高层次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实施医疗卫生系统“基层之光”人才培养计划,建立市、县、乡人才培养三级联动机制,做好对基层卫生人才的传帮带工作。二是建立中高级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定期到基层服务制度,市级医疗卫生机构每年选派数名中高级医疗卫生人员到农村和城市社区开展巡回医疗和技术指导服务,通过专家会诊、专题讲座、咨询答疑等形式,提高乡村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水平。三是建立乡村和社区卫生人才培养制度,加大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技术骨干、全科医师培训力度,培养乡村中医药临床技术骨干。做好山区乡镇卫生院定向招考工作,开展全科医学教育,培养适应城乡和社区医疗卫生需要的各类人才。四是建立城市医疗机构对口支援农村和社区卫生工作制度,扩大城乡卫生人员和技术交流的范围,有计划地组织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到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进修学习,支持和帮助基层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五是积极开展区内医院与国内外大型医院的交流协作和培训,通过进修深造、访问研修、学术交流等形式,提高我市整体诊疗水平。同时,重视高层次人才引进,正确处理好引进人才和本地人才的关系,既要重视引进人才,又要稳定现有人才队伍,构建选人用人的激励机制。
四、建好三个机制
改革用人机制。在坚持事业单位性质不变的前提下,改革医疗卫生机构内部运行机制。一是推进医疗机构人事制度改革,推行全员聘用制,按需设岗,按岗择人,双向选择,竞争上岗,实现医疗卫生人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县以上医疗机构在核定编制总额和人员结构内。二是建立健全县以上医疗机构院长培训、选任、交流、评价、考核等制度,强化对医院院长的管理。三是按照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公开招聘乡镇卫生院院长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负责人,实行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赋于相应的用人权、分配权和奖惩权。四是加强对村医的培训和管理,规范诊疗行为,提高服务质量。鼓励医学院校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服务,经过乡村医疗机构工作并考核合格的,才能选拔进入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工作。
(二)改革分配机制。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推进医疗机构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实行以岗位绩效工资为主的收入分配机制,将工资收入与岗位劳动强度、病人满意程度结合起来,与服务质量和服务数量挂钩,向重点岗位、一线人员和优秀技术骨干倾斜。充分尊重医疗卫生机构的分配自主权,实行工资总额管理。规范医疗卫生人员收入分配秩序,严禁将个人收入与医疗服务收入直接挂钩。
健全奖惩机制。加大对医疗卫生机构、院长和医务人员的考核力度,完善考核评价标准,实行考评结合的办法,建立起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医疗卫生机构及院长实行百分制考核,把管理水平、工作绩效和群众满意度作为主要考核内容,将考核结果作为聘用和奖惩的依据。对考核前三位的医疗卫生机构及院长予以表彰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作出相应处罚。
五、加强组织领导
(一)强化目标责任制。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对医疗卫生机构的监管责任,按照分级管理和分级负责的原则,层层签订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建设目标责任书,并在年终实行分级考核。对考核前三位的市、乡给予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第一年通报批评,第二年追究其分管领导的责任。各地要制定具体的考核办法,保证各项考核任务落实到位。
(二)建立工作报告制。各级党委、政府每年初将本地上年度医疗卫生行业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建设目标责任书落实考核情况向上一级党委、政府专题报告;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医疗机构建立分级报告制度,畅通信息渠道,及时报告重大疫情、重大医疗事故、药品质量安全事故和违法违规行为查处等情况。对发生重大疫情不及时报告,造成社会影响或严重后果的,要逐级追究责任。
(三)推行诫勉谈话制。强化组织监督,完善约束机制,建立健全诫勉谈话制度。对工作不达标、考核处于末位的医疗卫生机构,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及相关规定对院长、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第一年警告,第二年对经诫勉谈话工作仍不达标的处罚。
(四)严格工作问责制。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明确工作职责,并实行问责制。对医院管理混乱、医德医风较差、工作不负责任、失职渎职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追究分管领导及卫生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处理情况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和舆论监督
第二篇:医疗卫生人员职业道德考试题
1.临床诊疗的基本道德原则是(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最优化原则、(知情同意)原则、保密守信原则和(协同一致)原则.(填空)2.道德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上产生和形成的.(填空)3.现代医德的特殊性表现为(与物质联系更加紧密)和(趋向于法规化).(填空)4.下面那个选项不是医德情感的是(B).(单选)A同情情感B关爱情感C事业情感D责任情感 5.在医疗卫生实践中,(C)的关系是罪基本的、最首要的和最大量的关系.(单选)A金钱和利益B权利和义务C医务人员和病人D道德和原则 6.医生要取得病人的良好印象,就应该注意自己的仪表和服务态度,不应该(C)(单选)A穿着整洁B举止大方C态度高傲D服务热情 7.医德教育对医务人员医德(A)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单选)A品质B性格C人为D心里 8.医务人员的权利包括___.(ABD)(多选)A医务人员职业的自主权B保密问题C资金问题D医生的特殊干涉权 9.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发展与提高,离不开___方面的知识.(AB)(多选)A人文科学B社会科学C文化素质D人文素质 10.医德教育的过程___(ABCD)(多选)A提高医德认识B培养医德情感C锻炼医德意志D确立医德信念 11.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法规和法令,构成了整个社会基本秩序的框架.(判断)正确 12.明礼,是做人之本;有教养,是社会的标志.(判断)正确 13.人情指的是人和医生的感情.(判断)错误 14.医务人员职业精神包括医学人道主义精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判断)正确 15.临床诊疗道德的意义是什么?(简答)
1、诊疗手段的“两重性”需要医务工作者遵循高尚的诊疗道德;
2、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为临床工作提出了新的道德要求;
3、高尚的诊疗道德事防范医疗纠纷的重要方面;
4、高尚的诊疗道德事各项规章制度贯彻执行的基础。
第三篇:医疗卫生职业道德要求(推荐)
医疗职业道德要求
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特定的职业活动中形成的、指导自己行为的道德规范的总和,又称行业道德。每一行业都有自己的职业特点和道德规范,如医德、师德等。
“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一切医护人员共有的行为准则和必备的职业道德。具体来说,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恪守医德
“救死扶伤,防病治病”是医疗工作的根本任务,它体现了社会主义医德的根本特征,体现了科学和道德的统一。
“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是我国医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它要求医护人员对待每一个病人,应像关心自己的亲人一样。在诊疗过程中,应千方百计地把病人的痛苦降低到最低限度;对病人的合理要求与愿望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种手术除达到治疗目的外,还要力求做到功能恢复和保护人体美的原则,决不允许医护人员利用医学手段折磨、虐待、迫害患者。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体现了社会主义医学的鲜明特色。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上述宗旨或基本原则仍然是医护人员必须遵循和继承的。每一位医护工作者都有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不论分工有何不同,都应把为病人治病看成是应尽的义务,都应该珍视自己的工作,努力学习,为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发展医学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树立高度的敬业精神
敬业精神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表现,但其根本特征一直没有变。敬业精神主要表现为职业责任心、职业荣誉感和职业尊严感。职业责任心是个人对社会所持的态度,是促进尽职尽责的精神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敬业就是责任心。
(三)坚持医疗卫生服务的社会主义方向
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必须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在思想上、感情上、态度上真正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把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一切言论和行为的宗旨。
在医疗实践中,医护人员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提高医疗质量为保障,以社会效益为追求目标,以正当竞争为实现手段,以廉俭为行为核心,以自尊为心理基础,以公平为交换原则,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权利与义务、动机与效果诸多方面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医疗卫生服务的社会主义方向,充分体现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社会公益性质,这也是社会主义医德建设的根本要求和医护人员立身处世的根本原则。
第四篇:加强路政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浅议
加强路政执法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浅议
职业道德,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每种职业都担负着一种特定的职业责任和职业义务。路政执法是国家行政执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和公路事业的快速发展,其作用和影响日益增强。而路政执法人员是落实路政管理职责的具体执行者,其职业道德好坏直接关系到公路行业的形象,乃至整个交通行业和政府部门形象。如何加强路政执法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提高路政执法人员职业道德的紧迫性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中央确立的跨世纪治国方略。作为公路管理机构的路政执法人员,如何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说到底,需要一支素质过硬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操守的执法人员进行推行、落实、监督,需要一支优秀的执法队伍去保障实施。
目前,路政执法队伍中出现了一些不好的现象。比如,部分执法人员工作态度不端正,敬业意识不强,工作多了嫌累,工资少了嫌亏,工作中拈轻怕重,怕苦畏难;有的工作上缺乏主动性、创造性,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缺乏钻研精神;有的工作方法简单生硬,作风飘浮。部分执法人员不能正确行使权力,在执法中存在感情用事、言行不谨慎、监督检查不深、不细等问题。有的对待群众态度冷硬,盛气凌人;
有的廉洁意识不强,自律不严,有的原则性不强,从政行为不规范,执法水平不高,随意性大。这些都严重损坏了交通行业的形象和政府形象。因此,提高路政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才能正确而充分发挥执法机关的职能和作用,保证执法公正,保持执法队伍的纯洁性。
二、树立“四种意识”,强化路政执法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劳动的人们,在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以其内心信念和特殊社会手段来维系的,以善恶进行评价的心理意识、行为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人们在从事职业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在的、非强制性的约束机制。笔者认为,执法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是提高执法人员素质的基石。执法人员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就会在执法过程的中迷失或偏离方向。
(一)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
路政执法人员是代表政府对公路实施行政管理,其权力是人民通过法律赋予的,因此路政执法人员不仅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同时还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努力做到公正执法、勤勉敬业、廉洁奉公。
(二)树立严格依法办事的意识
职业的特性,要求执法人员必须依法公正,这是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严格依法办事,维护法律的尊严,并自觉地把自己的行为置于国家法律的监督之下。执法人员可以用法律来伸张正义,也可成为谋取个人利益的工具,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自律,就可能成为谋利的手
段。因此,执法工作人员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保证执法的结果最大限度地符合法律的本意,从而维护法律公正公平,保障社会正义。
(三)树立文明执法的意识
路政执法工作琐碎繁杂。不少执法人员容易犯急躁、生硬或冷漠、消极等毛病。这就要求路政执法人员要树立文明执法意识,严格依照《文明执法行为规范》的要求开展工作。首先,执法要文明,对待行政相对人不能冷漠、生硬、蛮横、推诿。其次,举止要文明,路政执法人员举手投足、精神风貌直接影响行政相对人和社会公众对执法公正公平的感知评判。再次,语言要文明,执法人员在执法中要做到有理、有据,要以理服人,不能有高人一等的思想,更不能言语粗俗。
(四)树立无私奉献的意识
一是要甘于奉献。路政执法人员长期从事超限治理、建控区管理等执法工作,面对的诱惑和压力都很大。这就要求路政执法人员必须经受住诱惑,耐得住清贫。二是要铁面无私。每一个执法人员清醒认识到权力是人民给的,用权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执法路案要做到认法不认人,讲公正不讲人情,讲原则不讲关系。三是要刚正不阿。在思想上、行动上,执法人员要有一条约束自己的“警戒线”。
三、提高路政执法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途径
(一)落实学习制度,强化学习意识
首先要加强路政执法人员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这是实现路政队伍建设目标的需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观念发生了很
大变化,不少同志放松了思想政治学习,出现了一些陈腐错误的观念。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就是要引导广大路政执法人员坚定正确政治方向,树立良好纪律作风和高尚职业道德风范。第二要加强业务学习。路政执法工作是一项复杂的智力劳动,知识性、专业性、技术性和实践性都很强,没有深厚的法学理论功底、娴熟的执法技能和渊博的文化科技知识,不仅难以履行职责,也难以获取社会公众的信任和尊重。因此,路政部门应当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学习制度,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及业务知识的学习,培养执法人员辨证思维的能力和调查取证、分析研究的能力,拓宽工作的思路。
(二)加强内部机制建设,强化规范和激励
一项好的制度设计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组织工作效率、规范组织行为,还可以极大地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随着路政管理体制的改革,路政执法人员的身份得以确认,工作变得相对稳定。而这种安稳的工作环境磨灭了一些队员的忧患意识,工作起来进取心不足,总容易满足于小小的工作成绩。所以全面提升路政执法人员的素质,需要建立合理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例如建立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考核机制,建立和完善奖惩机制,建立廉政考评机制等,强化激励与竞争,促使每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显现每个人都能在制度规范的框架内作为。
(三)完善外部监督制度,接受社会监督。
路政执法人员要牢固树立“执法就是服务”的理念,在执法过程中必须做到惩处和教育的和谐结合。在法律法规框架内,认真听取相
对人的建议,充分尊重其人格,切实维护其权利,并给予人文关怀,促使执法对象理解执法并自觉自愿配合执法,并为执法者及时提供有效的反馈意见。然而没有监督的权力运行无法有效地实现社会期望的目标,这就要求路政执法部门应当建立和完善行风监督制度,创造条件和途径接受广大社会公众的监督。从而及时、全面了解社会评价、意见和建议,促使自身工作不断改善,人员职业道德不断提高,职业社会形象不断提升。
(四)强化正面教育,注重先进典型引导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加强正面典型教育,开展职业道德主题实践活动,引导路政执法人员向正面典型学习十分必要。可以通过“多读书、多好书、强素质、做标兵”活动,学雷锋活动,学李瑞班活动等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引导动员全体路政执法人员要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通过观看廉政教育纪录片、观看职业道德模范宣传片等形式,教育全体路政执法人员要牢记做人准则,牢记前车之鉴,追寻道德光辉,认真履行“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行业宗旨,提升自身职业道德水准。
第四大队
第五篇:医疗卫生职业道德培训心得体会
医疗卫生职业道德心得体会
医疗卫生行业是联系群众最紧密、服务群众最直接的窗口行业之一,也是一个职业道德要求很高的行业,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心得体会:弘扬“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对树立医务人员正确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围绕祖国医学“大医精诚”和西方医学“尊重生命”的优良传统,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和新时期医学创新精神,大力倡导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精神相统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和幸福观有着深刻意义。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医学科学的进步、医学模式的转变和防病治病方法的重大突破,传统医德观已经明显地制约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在加快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今天,我们应本着继承、发扬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确立一种正确、全面、科学、新型的医德观念,用以指导医务人员的思想和行为,贯彻“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更好地担负起救死扶伤、防病治病的神圣职责,不断促进医德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商品经济的竞争性、求利性,金钱的诱惑和利益的驱动,使少数医务人员忽视了道德修养,见利忘义,医患之间出现了信任危机,严重影响了医务人员的良好的形象。我们要与病人保持和谐的医患关系,树立高尚的敬业精神。医德,是卫生工作者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是立身之本,医务人员应该注重自己的医德修养。医能,是卫生工作者在职业活动中的综合服务能力,是行医之基。医魂,是一种更高层面的精神展现,是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生动凝练,是诠释白衣天使“大医精诚”、“尊重生命”的真实写照。圣心仁术、大爱无疆——华夏五千年文明史上,一幕幕动人的画卷徐徐展开,神农氏以身试药,扁鹊、华佗乱世悬壶济苍生,医圣、药王传道于后世,李时珍撰本草纳归中医药精华,他们谱写了一曲曲“大医精诚”的赞歌而彪炳史册、光耀千秋!“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救死扶伤”的白求恩精神向世人展示了一种大爱无疆的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给我们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非典、禽流感、甲流等非常时期,一批批医务人员挺身而出,站在了与病魔抗争的第一线,在他们“舍生忘死、前赴后继”的持续努力下,这些病魔也被逐一征服,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他们的事迹我们要时刻谨记激励我们前进。
医学科学突飞猛进,新理论、新技术不断涌现,迫切要求要医务人员有刻苦钻研精神,及时了解医学发展的动态,把握吸收新理论、新技术,尽可能多掌握与医学有关的新学科知识,做到博学多才,创造性地应用于医疗卫生实践,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其次,当今医学科学的发展已突破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的框框,发展为“生物—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这就要求医生把人作为一整体来看待,高度重视心理和社会诊治。因此,医务人员应适应新医学模式的转变,更新知识,善于拓宽知识面,学习有关的人文科学知识如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美学、行为学等并有机地运用到临床实践中,更好地为防病治病、促进病人身心健康服务。所以,医务人员的基本责任就是关心病人的生命,同情病人,竭尽全力挽救病人的生命,增进人的健康。通过培训学习,我深深感受到要加强自身的教育、管理、监督,严格组织纪律,弘扬以德为本的人道主义精神,勤奋工作,无私奉献,自觉抵制医疗行业的不正之风,拒收“红包”、回扣、提成,用我们的行动捍卫医者的尊严;要提高党员素质,建立诚信的新型医患关系,加强与病人的沟通,保持“工作着就快乐着”的心情,态度和蔼,热情服务,一视同仁,自觉做到不推诿、刁难病人,积极协助相关科室工作;要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以自己的工作为荣,珍惜岗位,做到我的岗位您放心,不以施恩者自居,时刻牢记白衣天使的职责,救死扶伤,做好患者身体健康的维护者和保障者,充分尊重患者的选择权、知情权和监督权;要不断更新思维模式,树立不断超越自我意识,刻苦钻研业务,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不断创新开展工作,以精湛的业务、优质的服务,赢得群众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