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地籍日常管理工作业务培训材料

时间:2019-05-13 07:46: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土地籍日常管理工作业务培训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土地籍日常管理工作业务培训材料》。

第一篇:国土地籍日常管理工作业务培训材料

国土地籍日常管理工作业务培训材

国土地籍日常管理工作业务培训材料

国土地籍日常管理工作业务培训材料 第一章

土地权利理论与方法第一节 土地权利概述

一、土地权利概念土地权利是土地法律制度的核心内容,一般属不动产物权范畴,是指权利人按照法律的规定直接支配土地的权利。体现为土地权利的四项基本权利: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

二、土地权利的特征土地权利是对土地的支配权只凭借权利人自已的意思,而不需要义务人的积极行为相配合土地权利是排他性财产权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某一特定的土地上不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互不相容的土地权利.二是土地权利的排他性还指土地权利具有直接排除不法妨碍的性能,土地权利是对世权对世权也称绝对权,权利人之外的一切人都是义务人,都不得干扰权利人依法行土地权利,土地权利心须由法规定土地权利的变动一般采取登记的公示方式即土地权利的变动心须经国家主管机关办理登记才能生效,如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转让,转让方和受让方签订转让合同后,还心须到国家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只有经办理登记后,土地权利才由转让方转给受让方,原受让方才能成为合法的国有土地使用权人,三、我国的土地权利体系所有权体系:国家土地所有权、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利用权体系:土地使用权、土地抵押权、土地租赁权、地役权、空间权、耕作权等土地他项权利土地使用权是我国整个土地利用权体系的核心,由两个方面构成:即国有土地使用权体系和集体土地使用权体系,国有土地使用权因取得方式不同分成: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租赁土地使

用权、外商投资企业场地使用权和城市私房用地使用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分为:农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乡镇企业用地使用权、乡村公益用地使用权

四、土地权利登记制度概况土地权利登记简称为土地登记,是为了确定土地权利的归属、变更以及土地权利状态有无负担等,对土地上权利的确立、变更、转移、消灭所作的记录。土地登记是土地权利变动的基本公式方式,是判断土地权利变动生效的主要根据。土地登记的内容:根据《土地登记规则%26gt;》,土地登记的权属种类包括: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他项权利.登记的内容包括:初始土地登记、变更土地登记、土地权利终止的注销登记.第二节

土地所有权

一、土地所有权的定义土地所有权是国家或农民集体依法对其所有的土地所享有的具有支配性和绝对性的权利.在这儿,我们主要说说集体土地所有权

二、集体土地所有权的

主体及代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作为所有者代表经营、管理。“在一个村范围内存在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且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已经分别属于该两个以上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作为所有者代表经营、管理”这里应该注意,并不是所有村内农民集体经济组织都享有土地所有权,而是有严格的条件限制,即村民小组一级要有集体经济组织。

三、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客体:农村和城市效区的土地,有下列情形之一且不属于《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2条规定范围的,确定为农民集体所有土地改革时分给农民并颁发了土地的所有权证,现在仍由村或乡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或其成员使用的。根据1962年《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的规定,已确定为集体所有的耕地、自留地、自留山、宅基地、山林、水面和草原等。不具有上述情形,但农民集体连续使用其他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已满二十年的,或者虽未连续使用满二十年但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具体情况确认其所有权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设立的企业或其他组织及成员持有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证的。土地所有权有争议,不能依法证明争议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只有在既不能依法直接确定为国有,也不能因归属不明而被推定为国有的情况下,才能确定为集体所有。第三节 集体土地使用权

一、定义集体土地使用权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以及符合法律规定的其他组织和个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的用益物权。包括以下几个要点:1)权利主体的特定性,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本身或者集体的成员。符合法律规定的其他组织和个人;2)权利的限制性,即集体土地使用权在权利转让、土地用途、客体范围、使用权主体范围等方面受到法律的某些限制,故其

权利只能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续和行使;3)权利客体,即集体所有的土地。需要指出的是,集体土地使用权的客体不包括地下的矿藏、埋藏物等法定的国家所有物;4)权利性质,即用益物权。这种用益物权是由集体土地所有权派生的、所有权人以外的民事主体享有的对集体土地进行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集体土地使用权可以转让、出租、抵押和用于投资。公民拥有的集体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继承。二.集体土地使用权的主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投资设立的企业,乡、村公益性组织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单位和个人,可以依法取得集体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使用权主体为特殊民事主体,主要为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集体经济组织设立的企业和公益性组织,只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允许的个别情况下,才可包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和个人。

三、集体土地使用权的分类与取得

关于集体土地使用权的分类 集体土地按用途划分为农用地和建设用地。集体土地使用权分为农地使用权和建设用地使用权。目前,土地管理部门只对其中的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颁发证书;农地使用权的登记发证制度尚未建立。按照法律的规定和土地登记实践,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范围包括宅基地使用权、乡镇企业用地使用权和乡村公益用地使用权。不同用途的集体土地使用权按不同方式取得集体土地使用权按照不同的用途,采用不同的方式向集体土地所有者原始取得。总的说来,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宅基地使用权 农村居民的户口所在村内提出申请,按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经县级人民政府审批后,由本集体经济组织分配取得宅基地使用权。2.乡镇企业用地使用权 依《土地管理法》第60条的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本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土地举办企业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批后,通过投资兴办企业,取

得乡镇企业用地使用权。集体经济组织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方式与其他单位、个人共同举办企业的,亦照此办理。3.乡村公益用地使用权 依《土地管理法》第61条的规定,乡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经乡人民政府审核,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批准权限,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后,经集体经济组织拨付,取得乡村公益事业用地使用权。

四、集体土地使用权的内容及限制集体土地使用权人对集体土地享有占有权、使用权。依土地用途的不同和权利取得方式的不同,享有不同的收益权、处分权。总的说来,集体土地使用权人对土地都享有占有权、使用权。但是,不同的集体土地使用权人在对土地行使收益权、处分权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基于不同种类的集体土地使用权在设置目的上的差异,法律对它们的使用权能和处分权能有不同的限制。例如,按照现

行规定,农民对承包使用的耕地,必须按规定用途使用,不得擅自建房、建窑、采矿、采石、挖砂、取土、造砖、建坟。又如,农民对宅基地只有使用权,不得买卖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农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相比较而言,土地承包经营权人的权利内容较充分,其不但对土地享有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还拥有一定的处分权;而乡村公益用地使用权人的权利内容较为单纯,其对土地只享有占有权和使用权,基本上不拥有收益权、处分权。集体土地使用权的取得及行使,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义务和权力设定时约定的义务。集体土地使用权人行使权力,在权利客体范围方面也有所限制。对依法或依约定不属于集体土地使用权客体的土地、空间范围及物,不得行使上述权利。因为任何权利都与一定的义务相伴,没有绝对的权利,按权利行使的一般法理,行使权利时不得违反应当履行的义务。

五、集体土地使用权的终

五、宅基地使用权1.定义宅基地使用权是经依法审批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分配给其成员用于建造住宅的没有使用期限限制的集体土地使用权。宅基地的定义包括以下几个要点:1)权利属性,即集体土地使用权;2)权利主体,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3)权利取得的条件,即经过依法审批;4)权利取得方式,即集体经济组织分配;5)用途限定,即建造住宅;6)权利存续状态,既没有使用期限限制。关于“住宅”的含义,原国家土地管理局政策法规司1992年5月28日《关于对农村居民“建住宅”含义理解问题的答复》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45条所指的‘建住宅’,应当理解为农村居民所建住房以及与住房的居住生活有关的其他建筑物和设施。”

2、宅基地使用权的主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符合建房申请宅基地条件的,依法享有宅基地使用权。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不得申请取得或继受取得宅基地使用权。根据《土

地管理法》第62条的规定,宅基地使用权主体为特殊主体—符合建房申请宅基地条件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不是宅基地所在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的,不得申请取得或者继受取得该集体经济组织的宅基地使用权。1988年修订的《土地管理法》第41条曾规定允许城镇非农业户口居民建住宅使用集体土地,后因一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房地产开发商利用此项规定炒卖宅基地,非法进行房地产开发,新《土地管理法》已删除此规定。因此,城市居民已不具备取得该项权利的主体资格,但依法将户口迁入本乡或本村,成为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的不在此限。

3、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农村村民申请住宅用地,经乡人民政府审核,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后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第二篇:做细做实农村承包土地日常管理工作

土地是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更是农民的重要生活保障。稳定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是保护农民权益、促进农业发展和保障农村稳定的制度基础。按照县委县府的要求,去年三月份开始,我镇对二轮土地承包工作作了进一步的完善,重点是对尚未开展二轮土地承包工作的原对

一、对二和小任家畈三个自然村的村民签订土地承包合同,发放权证,同时对全镇面上权证进行变更、回收、和补发,经过一个多月时间的努力,全镇新签订土地承包合同3928份,换发、变更、收回权证7181份,圆满完成了二轮土地承包完善工作。二轮土地承包完善工作虽然完成了,但这项工作只是对农民的土地承包合同和权证变更、收发工作进行了完善,并没有把有关农民土地承包的详细情况予以统一登记编册,这对以后的土地承包日常管理工作带来了不便,同时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社会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民的土地承包情况可能还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因此,为进一步深化二轮土地承包完善工作的成果,规范对承包土地工作的日常管理,维护农民承包权益,今年,在完善二轮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我们准备开展建立农户土地承包档案分户台帐工作,下面,我就将这项工作开展的设想情况和预期效果及应注意的问题向领导和同志们作简要的汇报。

一、做法1.成立一个班子。镇里专门成立领导小组,由农业副镇长任组长,总的负责此 项工作,农经站长为副组长,在业务上予以把关,具有相关业务能力的人员为组员,具体做好落实工作。同时要求村一级也成立相应的班子,由村委主任负责,村由文书等有关人员为具体业务工作人员。2.制定一项制度。根据此次对承包土地日常管理的设想,同时吸取去年二轮承包完善工作的有益经验,制定出台《xxx镇关于农村承包土地日常管理的实施意见》,该意见重在明确当前农户土地承包档案分户台帐工作的有关程序、内容、方法、措施,以及今后承包土地管理工作的日常化要求,同时规定相应的考核和奖惩措施,明确任务,强化职责,把此项工作列入村干部和驻村指导员的岗位目标考核内容,考核结果将与年终奖金挂钩,以提高对此项工作的重视。3.设计一张表格。这张表格即土地承包档案分户登记表,该表主要包括四大块内容,第一块是土地基本情况,主要包括户主、人口、承包面积、承包权证号、承包合同号、承包期限等六项内容;第二块是家庭基本情况,主要包括户主和家庭成员两项内容;第三块是土地承包地块情况、主要包括地块名称、面积、四至等三项内容;第四块是土地承包变动情况,主要包括时间、地块名称、变动理由、原承包面积、现承包面积、备注等六项内容。4.开展一次培训。举办专题培训班,由熟悉、精通该项业务工作的人员对全镇村文书进行一次业务辅导,把档案分户登记工作所需要准备的资料、以及台帐建立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等内容向培训人员讲清楚,说明白,同时明确质量、时间等要求。特别是关于档案分户登记表的填写要重点加以强调,明确依据,统一口径,规范填写。人口、地块、面积、四至填写要真实、清楚,如二轮土地承包后未作小调整的要以98年为基础,依法调整的要以调整后为基础。通过培训使具体操作人员对这次土地承包日常管理的目的、内容、要求、标准等掌握在胸,便于下步工作的顺利开展。5.准备一些资料。要认真、清楚做好农户土地承包档案分户台帐工作,必须把相应的资料准备齐全。依据此次档案分户登记表样张的设计情况,档案分户台帐工作中重点是要准备好三份资料:一是土地分户清册及户口册;二是土地承包权证;三是土地详查图。6.建立一套台帐。这是我们此项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各村在完成上述一些准备工作后,就依照要求开始如实填写土地承包档案分户登记表,并将登记好的表格按照村民小组为单位进行编号归档,最终整理成土地承包档案分户台帐。同时对二轮土地承包及二轮土地承包完善工作中形成的有关政策、代表会决议、合同、农户清册等文字材料要装订成册,与各户台帐加以存档、保管。

二、效果1.方便查阅。在没有建立台帐前,我们如要查阅一个村农户的土地承包情况,需要翻看权证合同,较为麻烦。通过台帐登记,可以随时查阅整个村任何农户的土地承包情况,弥补了权证合同的不足,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方便。2.反映及时。以往,对于农户的土地变动情况,总是要在大范围、集中性的土地承包工作中加以修改、完善。而每一次大范围、集中性的土地承包工作间隔时间较长,土地变动情况很难及时得到修正,对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同时对土地数据统计的精确性也带来一定的影响。而建立台帐后,由于对每家每户的土地承包变动情况给予及时更正,能迅速、及时反映一个村、一个组的土地变动情况,为我们的政策制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3.有利管理。台帐的建立,有利于党委政府及时、准确了解土地总量和变动情况,有利于党委政府加强对土地承包的管理,确保农民权益不受损害,有利于党委政府进行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

三、体会1.准备要充分。土地承包档案分户台帐工作是一项比较繁琐的工作,涉及的资料也较为广泛,在工作中,必须把各种原始资料收集齐全,这

是搞好台帐工作的前提。2.工作要认真。土地承包档案分户台帐工作关系到全体农户的切身利益,因此,在工作中必须认真仔细,特别是登记台帐与农户的实际承包面积、权证、合同中的面积必须相符,不能有丝毫的差错。3.精力要集中。各村必须抽调熟悉业务,责任性较强,且又了解村情的同志担任此项工作。村主要领导要切实负责,集中精力,集中时间抓好这项工作,利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搞好全镇土地承包档案的分户台帐工作。领导和同志们,对于承包土地日常管理工作,我们虽然已有了一个较好的设想,但关键是要下一步如何认认真真、不折不扣按计划去执行。当然,我们更应该清楚,承包土地日常管理是一项溪水长流的工作,不是说我们这次集中性抽出一段时间来突击一下就可以万事大吉了,更需要我们平时一点一滴,一步一个脚印去努力。

第三篇:物业日常管理工作

物业管理的日常管理工作

1.日常管理工作的内容

(1)物业管理区的安全保卫、清洁、绿化及消防;

(2)房屋及建筑的公共部分、机电设备、公共配套设施的维修、管理;

(3)住户装修管理;(4)车辆管理;(5)客户档案管理;

2、安全保卫

(1)向当地有关部门了解物业管理区可能存在的治安问题,制定治安案件发生率控制标准;(2)制定物业管理区治安管理条例,保安员岗位职责及保安工作作业指导书;导书;

3、清洁

(1)根据物业管理区的房屋、公共场所及配套设备的特点、制定清洁保洁率;

(2)制定物业管理区清洁卫主管理条例、保洁员岗位职责及保洁工作作业书;

4、绿化

(1)根据发展商的要求参与制定绿化方案或承担绿化方案的实施;

(2)制定物业管理区绿化完好率标准及绿化管理规定;

(3)明确绿化人员的管理规定、岗位职责及作业指导书;

5、消防

(1)向当地有关部门了解物业管理区可能存在的消防隐患、制定消防设备、设备完善率及火灾发生控制率的标准;

(2)制定物业管理区消防管理条例及消防工作内容、明确责任人;

(3)制定消防设备、设备的管理、维护、使用规定及作业指导书、确保消防系统符合国家规定要求;

6.水、电设备的管理、维护

(1)了解有关水、电设备可能出现的问题或存在的事故隐患,制定水、电设备的故障率、维修及时率和合格率控制标准;

(2)制定水、电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条例及作业指导书,以保证其达到应有的性能标准;

(3)制定水、电设备维护人员的管理规定及岗位职责;

7.房屋及建筑公共部分、公共配套设施的维护、管理

(1)了解物业管理区内房屋及建筑公共部分、公共配套设施可能存在的问题及事故隐患率,制定相应的完好率、维修及时率及验收合格率指标;

(2)制定房屋及建筑公共部分、公共配套设施的使用及管理规定;

(3)公制定房屋及公共配套设施维护人员的管理条例、岗位职责及作业指导书;

(4)的业主自行出租的房屋或公共配套设施,物业管理公司必须要求业主按照当地政府的有关规定完善相应的手续,并制定对承租人的管理规定。

8.住户装修管理

(1)制定住户装修管理规定,明确装修范围、时间、垃圾的处理及装修人员的管理,完善装修申报手续;

(2)建立装修检查监督制度,明确责任人,以确保房屋结构、小区消防、防盗安全及环境卫生不受影响;

9.车辆管理

(1)车辆管理包括机动车及非机动车的管理;

(2)制定物业管理区内车辆的进出、停放和行驶的管理规定,明确责任人的岗位职责及作业程序;

(3)制定停车场、自行车棚的完好率、维修及时率和合格率标准。

10.客户档案管理

(1)客户档案包括与客户有关的各类入住资料、申请表格、维修记录、合同、协议、收费记录;

(2)建立客户档案的管理规定,明确责任人的岗位职责及作业程序。

第四篇:工程项目日常管理工作(精选)

项目管理资料

工程项目日常管理工作

工程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工程项目的进度计划管理、质量管理、安全文明管理、合同管理、材料管理、档案资料管理、工程例会制度等等,本文将分述有关进度计划、质量、安全及文明施工的相关内容。

一、进度计划管理

工程总计划产生的方法:一般是由工程项目管理总负责组织编制,一般需经过自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过程。自上而下的过程,即由总负责起草总体计划初稿下发,提出工程项目总体完成计划的总要求;自下而上的过程,即由各基层根据总负责提出的工程项目总计划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提出改良方案上报。最后由总负责根据各基层提出的改良完善意见进行汇总分析,形成工程总计划的最终文件。

工程总计划的实施:工程总计划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文件,一定要按正规文件的形式下发至各相关部门和负责工程项目实施的各工程公司,并由工程项目管理办公室检查落实。

日常进度计划管理工作:日常进度计划管理工作的首要目标,就是将工程总计划落到实处。其主要工作内容是:根据工程总计划编制月度、旬或周工作计划,将总计划进行细化,便以总计划的实施和实现。编制月度、旬、周等阶段工作计划时可采用滚动计划的原理进行编制。对于在实施总计划中遇到的困难要及时予以克服和解决,确保工作总计划的实现。计划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对工程计划中关键路线的控制。

二、工程质量管理

工程质量管理的目标:工程质量管理的目标:通过对影响质量“5M”因素的控制保证人的工作质量,用工作质量保证工序质量,以工序质量保证工程总体质量。

工程质量管理制度体系:

工程质量管理制度体系包括下列十大质量管理制度:

1)质量目标责任制;

2)图纸会审制度;

3)现场放线、验线制度;

4)材料审批检验制度;

5)工序流程交接制度;

6)工艺标准制度;

7)工序样板制度;

8)工人考核上岗制度;

9)成品保护制度;

10)质量检查验收奖罚制度。

质量目标责任制:明确从领导开始到全体员工在质量管理过程中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图纸会审制度:明确在工程项目施工前,必须对施工图纸组织会审。

现场放线、验线制度:规定重要的标高、坐标、水平基准线、放线后需由设计师一起参加验线的制度。

材料审批制度: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使用前,必须按材料审批制度办理材料的审批手续。工序流程交接制度:中心要点是上道工序要为下道工序的施工质量提供保障;下道工序要对上道工序的成品保护负责。上道工序达不到质量验收标准的不能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工艺标准制度: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统一的工艺标准施工。

工序样板制度:用选定的材料样板和工艺施工标准进行每道工序的样板工序施工的规定。

工人考核上岗制度:施工人员未经专业培训、考核不得上岗。

成品保护制度:对施工过程中形成的成品、半成品保护的措施和办法。

质量检查验收奖罚制度:根据工程项目各阶段情况有如下相关的制度:项目开竣工检查制;自检、互检、交接检“三检制”;质量检查评定制度;隐蔽工程验收制度;工程质量奖罚制度。

三、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内容:

1)建立一个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和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形成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网络;做到有领导、有组织,管理构架健全,安全工作有计划、有实施、有检查、有总结评比;

2)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管理制度:如领导安全值班制度;定期安全工作检查制;专职安全保卫人员巡检制;对于重点部位如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地重点巡视制度;对于施工过程

中安全设施检查制度;对于施工临时用电设备的安全检查制度;施工用临时消防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现场文明施工管理:随着全球对环保意识的提高,环境管理已纳入工程管理的范围,文明施工是环境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是确保工程安全、质量和环境保护等项目工作的基础工作之一。一个工程的文明管理状态,反映了一个工程项目的管理者管理水平和管理文化;如果一个工程项目连文明施工都管不好,那么其工程项目肯定是搞不好的。

现场文明管理包括的内容:施工现场施工用料堆符合材料管理要求;废弃物分类堆放符合环境管理要求;施工现场清整洁工作做到落手清,当天的垃圾当天清;临时电无私拉乱接现象;临时消防设施处于正常状态;施工用临时消防通道保持畅通无阻。

四、工程项目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的主要内容为:合同的订立和合同档案管理两个方面。

合同的订立:工程合同的订立必须时合法的、规范的。合同的订立必须执行企业内部制订的合同订立程序进行。

合同管理:合同管理要实行的合同的终身管理。即从合同订立一开始到合同失效为止的全过程的跟踪管理。合同档案中既要有合同的主体部分,又要有合同的附件;合同档案中既要有合同的形成过程文件,又要有合同招执行过程文件。把施工过程中所有与经济有关的文件全部归顺到合同管理的范围。

五、工程项目材料管理

工程项目材料管理的核心:工程项目材料管理的核心是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以最低的材料耗用成本完成工程项目的建设。

降低材料成本的办法:有效降低工程材料成本的办法是:用价值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对工程用材进行性能价格比,尽可能采用性能价格比比值高的建筑材料。材料采购前采用前章介绍过的“材料采购方案”理论和传统的“货比三家”方法,选定材料供应商,从而取得最理想的材料供应方案。

六、工程项目档案管理

工程项目档案的分类:工程项目档案一般分为下列两种:技术管理文件和经济文件。技术管理文件包括项目的各种批文、项目实施过程中会议记要、工程项目管理制度、通知等行政管理文件、技术文件包括图纸、图纸会审纪要、设计技术交底、设计变更与洽商、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各种验收资料、竣工资料等等;经济文件包括合同、合同形成过程文件、合同实施过程文件、协议、工程项目奖罚单、工程进度月报表、工程付款记录以及与经济有关其他文件。

七、工程例会制度

工程例会:工程例会就是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为了推动工程建设项目的进展按规定好的一个周期时间内必须召开的工程会议。工程例会的时间间隔视工程项目的建设情况而定,一般周期一星期不少于一次。工程例会能解决的问题检查上次例会布置的工程施工任务;布置本期施工工程任务。使工程进度处于受控状态;对于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的质量问题进行通报并提出处理意见;对于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文明施工、成品保护情况进行分析处理;对于需相关方协调处理的问题在例会上进行协调解决。对于每一次工程例会都要以工程会议记要的形式形成文件,并由参加会议的人员在会议记要的签字。作为工程施工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此文件对甲乙双方都具有约束力。在整个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如能有效的利用工程例会,开好工程例会,整个工程的进展就会非常顺利。召开工程例会应注意问题 工程例会会议纪律一定要严肃并形成会议制度。

会议制度:

1)会议召开一定要准时;

2)与会人员一律不能迟到、早退,无故缺席。确保会议中需解决的问题能在会议上当场就能得到响应和落实。如有发现会议纪要中就将对会议迟到早退无故缺席者进行处罚,如系施工单位人员违反会议纪律的,其罚款当即在当工程款中予以扣除。

3)工程例会不能留予形式,做过场,会议做出的决定必须严格执行,对于执行不力的施工单位同样要予以经济处罚并在当期工程款支付时扣除。

4)会议提到的有关提案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结果,不能拖泥带水。

5)会议时间不能太长,力求开短会,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根本,当需要相关人员作会议准备时,需会前通知相关人员做准备,以便能取得更好的会议效果。

第五篇:天津市土地登记技术规范津国土房籍[2007]269号

天津市土地登记技术规范

津国土房籍[2007]269

1.总则

1.1.目的、依据

1.2.概念、分类

1.3.适用范围

1.4.统一登记制度

1.5.职权分工

1.6.土地登记簿

1.7.与房屋权属登记的关系

1.8.土地登记的基本单位

1.9.土地证书的种类

1.10.登记费用

1.11.登记人员管理

1.12.信息系统管理

2.土地登记程序

2.1.土地登记申请

2.1.1.概念

2.1.2.申请受理程序

2.1.3.申请人一般要求

2.1.4.申请人

2.1.5.申请时限

2.1.6.土地登记申请人应提交的资料

2.1.7.申请条件审查

2.1.8.申请的受理

2.2.地籍调查

2.2.1.依据

2.2.2.坐标系

2.2.3.地籍管理信息系统

2.2.4.宗地划分

2.2.5.地籍勘丈方法

2.2.6.指界

2.2.7.地籍调查的办理时限

2.3.权属审核

2.3.1.概念

2.3.2.权属审核应达到的标准

2.3.3.不予登记的情形

2.3.4.权属审核的内容

2.3.5.权属审核的程序

2.3.6.权属审核的办理时限

2.4.注册登记

2.4.1.概念

2.4.2.依据

2.4.3.内容

2.4.4.土地登记簿

2.4.5.土地证书的字头

2.4.6.注册登记的办理时限

2.4.7.登记日的确定

2.5.颁发或注记土地证书

2.5.1.证书发放对象

2.5.2.缮证

2.5.3.核证

2.5.4.核发证书

2.5.5.办理时限

2.6.公告

2.7.复查

3.初始土地登记

3.1.概念

3.2.程序

3.3.初始登记的效力

3.4.工作要求

3.4.1.复查

3.4.2.注册登记

3.4.3.核发或注记土地证书

4.设定土地登记

4.1.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

4.1.1.概念

4.1.2.申请人

4.1.3.应提交的土地权属来源证明及其他文件

4.1.4.审查要点

4.2.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

4.2.1.概念

4.2.2.申请人

4.2.3.应提交的土地权属来源证明及其他文件

4.2.4.审查要点

4.3.填海造地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

4.3.1.概念

4.3.2.申请人

4.3.3.应提交的土地权属来源证明及其他文件

4.3.4.审查要点

4.4.作价出资(入股)国有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

4.4.1.概念

4.4.2.申请人

4.4.3.应提交的土地权属来源证明及其他文件

4.4.4.审查要点

4.5.国家租赁国有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

4.5.1.概念

4.5.2.申请人

4.5.3.应提交的土地权属来源证明及其他文件

4.5.4.审查要点

4.6.国家授权经营国有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

4.6.1.概念

4.6.2.申请人

4.6.3.应提交的土地权属来源证明及其他文件

4.6.4.审查要点

4.7.收购、储备国有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

4.7.1.概念

4.7.2.申请人

4.7.3.应提交的土地权属来源证明及其他文件

4.7.4.审查要点

4.8.集体土地所有权设定登记

4.8.1.概念

4.8.2.申请人

4.8.3.应提交的土地权属来源证明及其他文件

4.8.4.审查要点

4.9.集体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

4.9.1.概念

4.9.2.集体“四荒”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

4.9.3.农村宅基地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

4.9.4.公共设施、公益事业集体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

4.9.5.乡(镇)村办企业集体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

4.10.土地使用权抵押设定登记

4.10.1.概念

4.10.2.申请人

4.10.3.应提交的权属来源证明及其他文件

4.10.4.审查要点

4.11.土地使用权出租设定登记

4.11.1.概念

4.11.2.申请人

4.11.3.应提交的土地权属来源证明及其他文件

4.11.4.审查要点

5.变更土地登记

5.1.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

5.1.1.概念

5.1.2.申请人

5.1.3.应提交的土地权属来源证明及其他文件

5.1.4.审查要点

5.2.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补办出让手续的变更登记

5.2.1.概念

5.2.2.申请人

5.2.3.应提交的土地权属来源证明及其他文件

5.2.4.审查要点

5.3.出让、国家租赁国有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

5.3.1.概念

5.3.2.申请人

5.3.3.应提交的土地权属来源证明及其他文件

5.3.4.审查要点

5.4.国家作价出资(入股)、授权经营国有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

5.4.1.概念

5.4.2.申请人

5.4.3.应提交的土地权属来源证明及其他文件32

5.4.4.审查要点

5.5.集体土地所有权变更登记

5.5.1.概念

5.5.2.申请人

5.5.3.应提交的土地权属来源证明及其他文件

5.5.4.审查要点

5.6.集体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

5.6.1.集体“四荒”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

5.6.2.农村宅基地集体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

5.6.3.乡(镇)村办企业集体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

5.7.土地使用权抵押变更登记

5.7.1.概念

5.7.2.申请人

5.7.3.应提交的土地权属来源证明及其他文件

5.7.4.审查要点

5.8.土地使用权出租变更登记

5.8.1.概念

5.8.2.申请人

5.8.3.应提交的土地权属来源证明及其他文件36

5.8.4.审查要点

5.9.名称变更登记

5.9.1.概念

5.9.2.申请人

5.9.3.应提交的土地权属来源证明及其他文件

5.9.4.审查要点

5.10.地址变更登记

5.10.1.概念

5.10.2.申请人

5.10.3.应提交的土地权属来源证明及其他文件

5.10.4.审查要点

5.11.土地用途变更登记

5.11.1.概念

5.11.2.申请人

5.11.3.应提交的土地权属来源证明及其他文件

5.11.4.审查要点

6.土地注销登记

6.1.依申请土地注销登记

6.1.1.概念

6.1.2.申请人

6.1.3.应提交的土地权属来源证明及其他文件

6.1.4.审查要点

6.2.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直接办理的土地注销登记

6.2.1.概念

6.2.2.申请人

6.2.3.应提交的土地权属来源证明及其他文件

6.2.4.审查要点

7.其他登记

7.1.更正登记

7.1.1.概念

7.1.2.申请人

7.1.3.应提交的土地权属来源证明及其他文件

7.1.4.审查要点

7.2.地下建筑物土地使用权登记

7.2.1.概念

7.2.2.申请人

7.2.3.应提交的土地权属来源证明及其他文件

7.2.4.审查要点

7.3.土地查封登记

7.3.1.概念

7.3.2.申请人

7.3.3.应提交的证明及其他文件

7.3.4.审查要点

7.4.补发土地证书

7.4.1.概念

7.4.2.申请人

7.4.3.应提交的证明及其他文件

7.4.4.审查要点

7.5.换发土地证书

7.5.1.概念

7.5.2.申请人

7.5.3.应提交的证明及其他文件

7.5.4.审查要点

8.土地登记的其他规定

8.1.土地证书查验

8.1.1.概念

8.1.2.区域性土地行政执法中土地证书查验的程序

8.1.3.查验内容

8.1.4.对有关问题的处理

8.2.违法处罚规定

8.3.登记人员行政责任

8.4.公开查询

8.4.1.基本概念

8.4.2.申请人

8.4.3.查询原始登记资料应提交的有关证明文件

8.4.4.不予查询的情形

8.4.5.查询管理规定

9.附录

9.1 规范性表格

(1)《天津市土地登记申请书》

(2)《天津市土地登记调查、批表》

(3)《天津市土地使用权他项权利登记申请书》

(4)《天津市土地使用权他项权利登记调查、审批表》

(5)《天津市土地使用权他项权利注销登记申请书》

(6)《天津市土地使用权他项权利注销登记调查、审批表》

(7)《土地登记复查申请表》

(8)《土地登记复查结果审核表》

(9)《界址表》

(10)《土地登记收件单》

(11)《土地登记簿》

(12)《地籍调查表》

(13)《天津市土地登记资料查询申请、审批表》

9.2 规范性文书

(1)《土地登记、地籍调查法人代表证明书》

(2)《土地登记授权委托书》

(3)《土地登记、地籍调查委托书》

(4)《地籍调查指界通知书(存根)》

(5)《违约定界通知书》

(6)《测绘资料报告样式》

(7)《集体土地所有权人承诺书》

(8)《土地登记通告》

(9)《土地登记申请审核情况公告》

(10)《注销土地登记公告》

(11)《补正告知书》

(12)《不予登记通知书》

(13)《更正登记公告》

(14)《更正登记告知书》

(15)《协助执行告知书》

(16)《因拆迁注销土地登记登报声明》

(17)《土地登记资料协助查询单》

(18)《查询结果证明》

(19)《查询理由告知书》

9.3 规范性用章

(1)注记开工、竣工、证书有效期的专用章

(2)注记划拨土地未经批准不得转让、出租、抵押的专用章

(3)抵押情况注记专用章

(4)注销专用章

(5)核对原件专用章

(6)骑缝章

(7)土地证书查验专用章

1.总则 1.1.目的、依据

为了规范土地登记行为,加强土地管理,保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天津市土地管理条例》、《土地登记规则》、《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范。

1.2.概念、分类

土地登记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核准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他项权等土地权利,并在登记簿上注册登记的行为。

本规范所称土地登记分为初始土地登记、设定土地登记、变更土地登记、注销登记和其他登记。

初始土地登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对辖区内全部土地或者特定区域的土地进行的普遍登记。

设定土地登记是指初始土地登记以外对一宗土地上新确认土地所有权、使用权、他项权进行的土地登记。

变更土地登记是对一宗地上经登记的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及他项权发生改变而进行的土地登记。

注销土地登记是指因土地权利灭失或其他原因致使原登记内容失去效力而将已登记内容进行注销的土地登记。

其他登记是指上述登记以外的土地登记。

1.3.适用范围

本市行政辖区内的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和他项权等土地权利的登记应当遵照本规范。

本规范颁布前土地登记有关规定与本规范不一致的以本规范为准。

1.4.统一登记制度

本市土地权属实行统一登记制度。统一登记是指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土地他项权等土地权利应当统一登记,土地登记簿应当统一、土地登记的技术规范标准应当统一、土地登记机构应当统一。

涉及房屋和土地权属同时登记的,应当在统一的土地登记系统上进行。

1.5.职权分工

全市行政辖区内国有土地及城市发展控制区内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登记,由市人民政府审批。城市发展控制区以外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登记,由所在地的区、县人民政府审批。土地他项权利登记由所在地区、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批。

经授权,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以下简称市国土房管局)负责全市行政辖区内国有土地及城市发展控制区内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登记审批的工作,区、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城市发展控制区以外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登记审批的工作;开发区、保税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管理范围内土地登记工作。

两证合一已有规定的,按照市政府和国土房管局的有关规定执行。

1.6.土地登记簿

市国土房管局建立全市统一的土地登记簿。

通过信息网络系统办理土地登记簿的,由网络系统自动生成土地登记簿。

信息系统网络暂时未开通的,土地登记簿纸质文件由登记机构保存并备份电子文档储存于U盘或移动硬盘。电子文档于注册登记一周内上报市国土房管局。

土地登记簿电子文档由市国土房管局委托市地籍管理中心统一管理。

1.7.与房屋权属登记的关系

根据《天津市土地管理条例》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土地上已经建成房屋的,在申请房屋权属登记的同时办理土地权属登记,由市土地和房屋权属登记行政主管部门颁发房地权属证书和登记证明。

市土地和房屋权属登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房地权属登记簿,制作统一的房地权属证书和登记证明。

1.8.土地登记的基本单位

土地登记以宗地为登记的基本单位。

宗地是指由土地权属界址线封闭的地块。

1.9.土地证书的种类

《国有土地使用证》、《集体土地所有证》、《集体土地使用证》、《土地他项权利证明书》、《天津市房地产权证》、《天津市房地产他项权证》。

1.10.登记费用

土地登记收费按照《天津市土地登记收费及其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津政发[1991]53号)的规定执行。

根据《天津市土地登记管理办法》(津政发[1994]86号)的规定,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必须按期申请土地登记,逾期不申请土地登记的,其登记费应比照规定的登记费标准,每逾期一个月加收20%。

他项权登记收费按照《关于降低非住房所有权登记费收费标准的通知》(津价房地[2005]37号)的规定执行。

1.11.登记人员管理

我市实行土地登记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土地登记人员应当经过岗位培训,经国土资源部统一组织考试合格,取得《土地登记上岗资格证》后,方可从事土地登记工作。取得上岗资格证的土地登记人员每年要按要求参加继续教育。

1.12.信息系统管理

各区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建立地籍信息系统,将土地登记情况纳入信息系统。市国土房管局建立统一平台的地籍信息系统,实现与区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联网,并实行统一管理。

2.土地登记程序

2.1.土地登记申请

2.1.1.概念

土地登记申请是指土地权利人或土地权利变动当事人,按照规定向土地登记机构申请其土地权利状况或权利变动事项,在土地登记簿上予以注册登记的过程和行为。

2.1.2.申请受理程序

土地登记申请分为提交申请、申请条件审查和受理申请三项内容。

2.1.3.申请人一般要求

土地登记申请人应当是土地权利人或者土地权利变动的双方当事人。包括单位和个人,单位包括法人和其他组织。其中法人和其他组织均可直接申请,而自然人中只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才可以直接申请土地登记,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无行为能力人均不能直接申请,而必须由其法定代理人或指定代理人代理申请。非法人单位在取得法人单位授权其为登记主体的情况下,可直接申请土地登记。

土地登记申请也可以委托代理人代理申请。代理人分为委托代理、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

2.1.4.申请人

(1)国有土地使用权由使用该国有土地的单位或者个人申请登记。

(2)集体土地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申请登记;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集体经济组织申请登记,乡(镇)集体经济组织不健全的,可由乡(镇)人民政府代为申请登记。

(3)集体土地使用权由使用该土地的单位或个人申请登记。

(4)与地上土地使用权分离的经批准独立使用的地下空间,由地下空间土地使用权人或建设者申请地下空间的土地使用权登记。

(5)土地他项权利由申请土地他项权利的单位或个人和土地使用权人共同申请登记。

(6)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土地使用者共同使用一宗土地的,按份共有的应当分别申请登记;共同共有的应当共同申请登记。

(7)跨县级行政区域的,应当分别向土地所在地的土地登记机构申请登记。跨县级行政区域的线性工程用地,向市国土房管局指定的土地登记部门申请登记。

(8)军用土地申请人为土地使用人,使用权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或武警部队后勤部。

(9)公用房屋国有土地使用权登记申请人为公用房屋管理机构。土地使用权人为市或区县人民政府。也可由取得授权的房屋使用人申请登记。

(10)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使用权的登记,由双方当事人共同提出申请。

(11)收购、储备土地使用权登记,由市政府确定的收购储备机构提出申请。

2.1.5.申请时限

(1)设定土地登记、变更土地登记当事人自发生之日起30日内应当申请变更土地登记。

(2)土地使用权抵押权、承租权及其他土地他项权利的设定、变更(不含继承)、终止及注销土地登记,当事人自发生之日起15日内应当申请土地登记。

(3)土地批准文件中对土地登记申请日期另有规定的按规定期限申请登记。

2.1.6.土地登记申请人应提交的资料

(1)土地登记申请书

申请人申请土地登记时,应以书面形式提出土地登记申请,填写土地登记申请书。土地登记申请书应填写工整、齐全,并加盖申请单位公章、个人印章或指印。

(2)主体资格证明文件和个人身份证明

单位设立证明、法定代表人证明或者个人身份证明及户籍证明,委托代理的应提交委托代理证明文件及被委托人身份证明。单位设立证明包括: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社会团体登记证书等;法定代表人应与营业执照中的一致;个人身份证明包括:身份证、军官证、警官证、护照等;委托代理证明文件指土地登记委托书;被授权的非法人单位应提供法人单位出具的《土地登记授权委托书》;自然人的代理人为法定代理人的,需提交村委会或居委会开具的监护人证明和户籍证明。

(3)土地权属来源证明

土地权属来源证明文件包括:直接的土地权属来源证明文件和土地权属参考文件。

直接的土地权属来源证明文件包括:土地证书、有批准权的机关批准用地的文件、确权文件、权属争议调解书、司法机关的裁定或裁决文件、合法的转让或设定权利文件,土地调查时达成的《权属界线协议书》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文件。具体包括:有偿使用合同、划拨决定书、建设用地批准书、集体农用地的征用转用批准文件、征地、拆迁、安置、补偿协议等;土地管理部门的建设项目用地验收合格证;税费缴纳凭证:包括出让金、契税、租金等。

土地权属来源参考文件包括:土地公有制实行前的土地契约;单位或个人土地使用权调整、交换时双方的协议或有关材料;地上物买卖、交换、继承等证件;领导对用地的指示;集体土地交换协议;地上建筑物及其他附着物的合法产权证明等。地上物权属来源证明:包括房屋所有权证、记载房屋信息的房地产权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验收合格证。

(4)地籍测量资料:包括测量成果报告、宗地图及符合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统一要求的电子文件。

测量成果报告包括:封面、解析界址点坐标成果表、宗地面积计算表。

宗地图应包括的内容及要求:图幅号、宗地号、指北针、图廓线;土地使用者名称、宗地面积、地类号、本宗地界址点、界址点号、界址线及界址边长、弧长、本宗地内建筑物、构筑物;邻宗地界址线(示意);邻宗地、道路、街巷及名称;道路红线用虚线表示。纸张最小是A4纸;宗地图要按规范图式图例表示;申请登记宗地要用红色线划标注。

(5)法律、法规、规章规定需要提交的其他文件资料。

2.1.7.申请条件审查

对申请人提交的复印件资料均需核对原件留复印件并加盖“与原件核对无误”专用章。

2.1.7.1.对申请书的审查

审查申请书是否有漏项,申请人是否加盖印章并签字确认。

2.1.7.2.对主体资格的审查

(1)对法人资格的审查。审查申请人提交的营业执照是否为年检合格的,事业单位代码证、身份证明等与原件是否一致。

(2)对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的审查。审查提交的法定代表人是否与营业执照中的一致,其身份证明是否为法人组织开具的证明。单位名称是否为全称且与公章名称一致。

(3)对自然人的资格审查。自然人的提交的身份证明应为身份证、户口簿、护照等有效证件。无户口簿的土地使用者,应有基层组织开具的证明。

(4)对代理人代理手续的审查。审查委托书、委托书代理事项、代理期限、代理人和被代理人名称。按法律规定,法定代理人不需要办理委托书的,应有村委会或居委会开具的证明和户籍证明。

2.1.7.3.对土地权属证明文件的审查

审查权属证明文件是否齐全和证件、证明的效力等内容。核查土地证书与登记簿是否一致。

2.1.7.4.对地籍测量资料的审查

测量资料是否齐全、内容是否符合要求,测量资料中界址点与界址表中界址点及宗地图中界址点是否一致;实测面积与批准用地面积及范围是否一致等内容。

2.1.7.5.对其他内容的审查

(1)审查申请登记的宗地是否在本登记区内。

(2)申请提交的文件资料有无页码不准确,复印不清楚,纸张大小不符合要求等。

(3)涉及宗地分割的,应同时申请剩余宗地的土地登记。

2.1.8.申请的受理

土地登记机构收到申请人提交的土地登记申请书和其他文件资料后,经审查,予以受理的,对申请资料进行登记、编号、整理归档,并现场填写、开具《土地登记收件单》。

对申请要件不齐的不予受理,并出具《补正告知书》。

2.2.地籍调查

2.2.1.依据

地籍调查按照《城镇地籍调查规程》、《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技术规定》(国土资发[2001]359号)《天津市城镇、村庄地籍调查实施细则》的规定程序和要求开展。

2.2.2.坐标系

采用 1990年天津市任意直角坐标系。

2.2.3.地籍管理信息系统

地籍调查完成后应当建立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建设要按照全市统一的规定和要求建立。

2.2.4.宗地划分

初始地籍调查时宗地划分应全覆盖。

土地性质、使用权类型、土地用途、终止日期、土地权利人不同的,原则上应分别划分宗地。对于一宗地上有不同用途,可以按功能划分宗地的,在分割时,应当先对共用土地进行分摊。土地分摊按建筑面积计算。

无指定土地使用权人及尚未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土地,单独划宗,进行调查。

权属有争议的单独划分宗地。

2.2.5.地籍勘丈方法

采用解析法,对困难地区可采取部分解析法。

2.2.6.指界

(1)界址认定指界人为土地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单位申请土地登记,必须由法人代表出席指界,并出具法人代表身份证明书及本人身份证明。自然人申请土地登记,须土地使用权人出席指界,并出具身份证明。法人代表或自然人不能亲自出席指界的,可委托代理人出席指界,委托代理人指界时应出具法人代表身份证明书或自然人出具的身份证明、指界委托书及本人身份证明。公房由房屋管理机构作为指界人,军用土地由使用该地的部队作为指界人;非法人企业由该非法人单位作为指界人。

(2)土地登记申请人可按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供的界址表自行进行界址认定。界址认定也可同时在宗地图上签字盖章。

(3)土地登记申请人未能自行完成界址认定的,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下达指界通知书,通知本宗地土地权利人和四邻按通知书规定的时间、地点,携带有关文件出席指界。

(4)对土地权属界线没有异议的,应当在界址表上签字盖章。

(5)对指界有异议或者无正当理由不出席指界的,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根据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土地所有或者使用的证明文件以及土地现状,划定土地权属界线,并将划定的土地权属界线认定书送达土地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和相邻人。

(6)如双方有争议,现场不能处理时,记录争议情况,并绘制争议地块草图,按土地权属争议处理。

(7)对土地权属界线认定书有异议的,可以自送达认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划界复核申请。划界复核的费用由申请人承担。逾期不申请,定界结果自动生效。

(8)指界通知书和违约缺席定界通知书可采取直接送达或邮寄两种方式,送达执行应不少于两人,收件人应在送达回执上签字,收件人不签收的由送达人做好具体时间、地点、接收人员等情况的记录。邮寄的,应采取挂号、特快专递两种方式,并将邮寄凭证原件存档保存。

(9)可以不指界的情形

界址未发生变化且有界址表成果的,可不再指界。但应将原界址表复印件存于本次登记卷内,并在调查员记事栏内记录。

凡已办过登记,在土地变更时相邻人未提出异议的,可不再指界。

2.2.7.地籍调查的办理时限

集体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国有土地使用权登记地籍调查的办理时限为10日;他项权登记、注销登记地籍调查的办理时限为3日。

2.3.权属审核

2.3.1.概念

权属审核是土地登记机构对申请人提交的证明文件资料和地籍调查结果进行审核,再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土地登记机构的审核意见,决定对申请登记的土地权利或权利变动事项,是否准予登记的过程。

2.3.2.权属审核应达到的标准

(1)权属合法

土地权属来源清楚,土地的权属性质准确,土地用途合法。

(2)界址清楚

土地权属范围(宗地)的界址点、界址线、界标的设立准确、合理,指界人认界手续完备,实地与图、表描述一致。界址边长实丈数据与图上量算结果在允许误差之内。

(3)面积准确

登记面积与实地测量面积一致;土地总面积与各地类面积之和一致;共用宗地内各分摊面积之和与共有使用权面积基本一致;对批准面积与实际使用的面积不一致的应予以说明,并提出处理意见。

2.3.3.不予登记的情形

经审查,须作出不予登记决定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30日内将不予登记的决定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登记的情形如下:

(1)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期限超过土地使用权出让年限的;

(2)国有土地使用权转租、抵押期限超过土地租赁年限的;

(3)擅自改变土地用途、土地使用条件的;

(4)未依法缴纳土地税、费或者土地收益的;

(5)土地权属有争议尚未解决的;

(6)违法占用土地的;

(7)土地权利被依法限制的;

(8)其他依法不予登记的情形。

2.3.4.权属审核的内容

(1)对主体的审核

对土地权利主体即权利归属的审核、对申请人的审核,是否具备主体资格,审核其证明文件、委托文件等是否齐全、合法有效。

(2)对客体的审核

权属来源是否清楚;权属界址、面积、用途、使用权类型、等级、使用权期限等是否正确;地上附着物是否合法。对于违反规划改变土地用途的,不得登记;未办理土地使用权登记而设定抵押的,不得登记;应招拍挂的土地是否采用招拍挂的方式供地;划拨的土地是否符合划拨用地目录;是否有别墅、高尔夫球场等禁止供地的情形;是否存在低价出让情形;在建工程转让的是否符合转让的有关规定,投资是否达到25%;出让金、契税等是否交齐;是否存在查封、抵押等情形。

涉及农村宅基地登记的,宅基地面积要检核宅基地面积是否超标。

集体土地使用权抵押的,是否提交了集体经济组织同意抵押的相关证明材料。

涉及出租的,是否符合相关政策,划拨土地出租的,是否办理了有偿使用手续。

2.3.5.权属审核的程序

(1)接受土地登记申请资料和地籍调查资料。

(2)过录地籍调查成果。

(3)调查员对申请人提交的土地登记申请书、土地登记申请人身份证明、土地权属证明、地上物权属证明及土地管理部门的地籍调查成果等有关资料,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律、法规等,对申请登记宗地进行审查,并填写“权属调查记事及调查员意见”。

(4)初审:经对土地登记材料进行全面审查,认为符合规定要求的,初审人员在初审意见栏内记录审查情况、提出同意办理土地登记的建议,签字并加盖登记员章后,提交审核人员审核。

在初审时,发现地籍调查结果与申请土地登记的内容不一致的,应查明原因,另以书面形式提出处理意见并提请调查人员处理,调查人员处理后再填写《天津市土地登记调查、审批表》。对非原则性问题,可在《天津市土地登记调查、审批表》初审意见栏内提出处理意见,交审核人员审定。

(5)审核:重点对初审过程和初审结果进行核查。认为初审过程符合要求、初审结果正确的,审核人员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核意见栏签署同意报请批准土地登记或准予土地登记的意见,签名并加盖公章后上报批准机关。

(6)复核、批准:批准机关对土地登记审核意见进行最后认定,签署《天津市土地登记调查、审批表》发证机关批准意见,加盖“XX区县人民政府土地登记专用章”或“天津市人民政府土地登记专用章”。土地他项权利登记由区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批准并注册登记,加盖区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印章。

2.3.6.权属审核的办理时限

集体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国有土地使用权登记权属审核的办理时限为15日;他项权登记、注销登记权属审核的办理时限为8日。

2.4.注册登记

2.4.1.概念

注册登记是指土地登记机构对批准登记的土地所有权、使用权或他项权利进行登卡、装簿、造册的工作过程。

2.4.2.依据

《天津市土地登记调查、审批表》是土地登记机构进行注册登记的唯一依据。

2.4.3.内容

对于经审核符合登记要求的,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将登记事项记载于土地登记簿,并通知权利人领取土地权属证书。

2.4.4.土地登记簿

2.4.4.1.组成

土地登记簿由土地登记卡主卡、土地登记卡续表、共用宗土地使用权登记卡三部分组成。由信息网络系统自动生成。

2.4.4.2.内容

土地登记簿应当记载土地的宗地号、权属性质、坐落,土地权利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土地的面积、用途,土地使用权的类型、期限和土地他项权等事项。

司法机关或者行政部门依法对已登记的土地权利采取限制转移、限制设定他项权等措施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按照裁定书、决定书、协助执行通知书载明的查封范围、内容和期限,在土地登记簿上予以记载。

2.4.4.3.地位

土地登记簿是土地使用权、所有权和土地他项权利的法律依据。土地权属证书与土地登记簿的记载应当保持一致。

土地权属证书与土地登记簿的记载不一致的,以土地登记簿为准。

2.4.4.4.管理

(1)土地登记簿由市国土房管局统一管理,永久保存,供社会公开查询。

两证合一的房地登记簿中土地登记信息应从土地登记簿上平移。

(2)土地登记簿以宗地为单位填写。宗地号不变的,土地登记卡不变,其他内容变化的,在登记卡续卡中记载。

(3)土地登记簿应以街道(乡、镇)为单位,按街坊(村)及宗地号顺序排列组装。

(4)土地权利人独自拥有或使用一宗地的,土地登记时,在土地登记卡主卡上进行,登记的其他内容在土地登记卡续表上进行登记。

两个以上土地权利人共同使用一宗地的,土地登记时,宗地及土地权利状况在土地登记卡主卡上进行登记,各土地权利人的状况在共用宗使用权登记卡上进行登记,登记的其他内容在土地登记卡续表上进行登记。

(5)土地登记卡登记的内容发生变更或设定、变更以及注销土地他项权利的,在土地登记卡续表上进行登记。但土地登记卡主卡中地号发生变更的,须更换土地登记卡。

(6)宗地分割的在原土地登记卡顺序上按宗地分割后支号的顺序排列。宗地合并的,以合并后的宗地号顺序排列土地登记卡。

2.4.4.5.土地登记簿的更正

土地登记簿记载的事项,非经法定程序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改。土地登记簿记载内容有误的应当进行更正。

(1)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发现土地登记簿记载内容有误的 ①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通知持证人限期办理更正登记;

②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根据持证人的申请或依职权进行审核,按规定应报市国土房管局审批的报市国土房管局批准;

③准予更正登记的,应予以公告,并下达《更正登记告知书》将更正的结果告知当事人。

(2)当事人对土地登记簿记载内容有异议的

①由当事人依登记分工向区、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申请更正,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②区、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进行审核,按原登记审批程序报请批准土地登记;

③对确实有误的经公告后予以更正;经核实无误的不予更正,应下达《更正登记告知书》将不予更正的结果告知当事人;

④予以更正的,要求更正登记利害关系人限期办理注销或变更登记。

2.4.4.6.土地登记簿的公开查询

任何单位和个人可以经过申请,凭地籍号对登记簿进行查询并按规定交纳查询费用。

2.4.5.土地证书的字头

各区县填发、核发土地证书时字头如下:

津南区:津南 ;东丽区:丽 ; 西青区:西青; 北辰区:辰; 静海县:静 ;蓟县:蓟; 宁河县:宁;宝坻区:坻;武清区:武;塘沽区:塘; 汉沽区:汉; 大港区:港; 开发区:开; 保税区:保;新技术产业园区:新;和平区:和;红桥区:红;河北区:北;南开区:南;河西区:西;河东区:东。

其中单位使用国有土地的为 单国用(200_)第 号;单位使用集体土地的为 单集用(200_)第 号;个人使用国有土地的为 民国用(200_)第 号;个人使用集体土地的为 民集用(200_)第 号;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为 集有(200_)第 号。

2.4.6.注册登记的办理时限

集体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国有土地使用权登记注册登记的办理时限为2日;他项权登记、注销登记的办理时限为2日。

2.4.7.登记日的确定

准予土地登记的,受理土地登记申请日为登记日。土地权利的设立、变更和终止,自登记之日起生效。

2.5.颁发或注记土地证书

2.5.1.证书发放对象

《国有土地使用证》发给依法使用国有土地的单位或个人;《集体土地所有证》发给依法拥有集体土地的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委会或乡镇人民政府;《集体土地使用证》发给依法使用集体土地的单位或个人;《土地他项权利证明书》发给依法拥有土地他项权利的土地权利人。

2.5.2.缮证

(1)填写土地证书

土地证书内容应按照土地登记卡相应的内容填写。

土地所有证和使用证以宗地为单位填写。两个以上土地使用者共同使用一宗土地的,应当分别填写土地使用证。

土地他项权利证明书以土地权利人为单位填写。土地他项权利人拥有不同宗地上的土地他项权利,或者在同一宗地上拥有两个以上不同类型土地他项权利的,应分别填写《土地他项权利证明书》。他项权变更登记一律注销原证重新填发新证。

(2)注记证书

设立、变更、注销土地他项权利的,注销登记、开竣工日期及证书有效期、划拨土地、他项权登记情况、遗失补发情况、换发土地证书情况,变更土地登记后在证书记事栏进行注记,记事栏注记已满的,需更换土地证书。土地证书上其他内容变更的,须更换土地证书。

(3)粘图

将宗地图粘贴在土地证书附图处,并加盖骑缝专用章。

(4)盖章

《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中“人民政府(章)”处加盖“天津市人民政府土地登记专用章”,“登记机构”处加盖区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章。

《集体土地所有证》、《集体土地使用证》中“人民政府(章)”处加盖“区(县)人民政府土地登记专用章”,城市发展控制区内的加盖“天津市人民政府土地登记专用章”;“登记机构”处加盖区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章。

《土地他项权利证明书》中“发证机关”处加盖区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章。

2.5.3.核证

土地证书填写、配图完毕后,由专门人员对填制的土地证书进行校核,检查登记的项目是否与登记卡、图件一致。

经核对无误后,按规定加盖人民政府土地登记专用章和发证机关印章。

2.5.4.核发证书

(1)查验证书领取人证件:土地登记人员对领证人提交的领证证明文件进行验证,验证无误的向领证人核发证书。

(2)发证:土地登记人员收回《土地登记收件单》,并由领证人签字,交纳登记费,领取土地证书。

2.5.5.办理时限

集体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国有土地使用权登记核发证书的办理时限为2日;他项权登记、注销登记核发证书的办理时限为1日。

2.6.公告

除涉密登记结果外,其余的登记结果按政务公开的要求均应在规定的媒体上进行公告,公告的内容为:权利人、证号、面积。

2.7.复查

土地登记申请人及其土地权利相关人对土地登记结果可以向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书面提出复查申请,并按规定交纳复查费用。经复查无误的,复查费不予退还;复查有差错的,按照更正登记程序予以更正,复查费由造成差错者承担。

3.初始土地登记

3.1.概念

初始土地登记又称土地总登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对辖区全部土地或者特定区域的土地进行的普遍登记。

3.2.程序

3.2.1.通告

3.2.2.受理申请

3.2.3.地籍调查

3.2.4.权属审核

3.2.5.公告

3.2.6.注册登记

3.2.7.核发或注记土地证书 3.3.初始登记的效力

3.3.1.土地权利人应当按通告要求的时间、地点提出土地登记申请。

3.3.2.对于土地权源文件不齐全,但按初始登记的要求履行了登记程序的,经公告无异议的,可以确定其土地权利并予以注册登记。

3.3.3.初始登记中无权利人提出登记申请,现状无人使用的,可确定为国有无主地,登记到市人民政府名下。

3.4.工作要求

(1)通告由组织开展初始土地登记的区县人民政府发布。

通告内容主要包括:土地登记区的划分;土地登记受理期限;土地登记收件地点;土地登记申请人应当提交的有关证明文件资料;其他事项。

发布方式:在登记区张贴;直接送达申请人;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发布。

(2)在指定的场所受理登记申请。审查相关证明材料,建立收件档案,开具收件单。

(3)地籍调查按照初始地籍调查的工作程序开展。

(4)按照权属审核规定的程序及相关设定登记规定的审核内容进行权属审核。填写初审意见和审核意见。

(5)经土地管理部门审核,对认为符合登记条件的宗地予以公告。

①公告的内容:土地所有者、使用者和土地他项权利者的名称、地址;准予登记的土地权属性质、面积、坐落;土地使用者、所有者和土地他项权利者及其土地权益有关者提出异议的期限、方式和受理机关、受理地点、联系电话等相关事项。

②公告的方式、期限:采取张贴、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进行刊载、传播。公告期限一般为一个月。

3.4.1.复查

(1)复查申请。土地权利人和利害关系人在公告规定的期限内,对公告结果有异议的,可向区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申请复查,申请复查应当提交土地登记复查申请表、身份证明文件和异议证明文件,并按规定缴纳复查费。

复查申请表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制作,申请人领取并填写。

(2)复查。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根据申请复查内容进行复查,填写土地登记复查结果审核表。土地登记复查人员根据复查结果出具复查结果表(新制定)。土地登记复查结果表一式两份,一份发送核查申请人,一份与土地登记复查结果审核表一并存档。

(3)经复查无误的,复查费不予退还,复查结果有差错的,复查费由造成差错者承担。因土地权利人申请提交资料有误造成差错的,由土地权利人承担,因登记机构失误造成差错的,由登记机构承担。

3.4.2.注册登记

公告期满无异议后,上报登记批准机关批准登记。

批准后,按照注册登记程序及相关规定,以宗地为单位填写土地登记卡。

3.4.3.核发或注记土地证书

依据土地登记簿按照规定程序缮证。

按照规定程序收回收件单,核发或注记土地证书。

4.设定土地登记

4.1.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

4.1.1.概念

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是对一宗土地上新设定的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进行的土地登记。

4.1.2.申请人

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的申请人为取得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使用者。

4.1.3.应提交的土地权属来源证明及其他文件

(1)新供地项目的,应提供《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建设用地批准书》;

(2)历史沿用的,土地权属来源证明材料不齐全的,应提供确定土地权属文件;

(3)原为集体土地的,应提供原集体土地权属证书、征收土地批准文件及勘测定界成果资料;

(4)原为农用地或未利用地的,应提供农用地或未利用地转用批准文件及勘测定界成果资料;

(5)其他文件。

4.1.4.审查要点

(1)宗地面积应与《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批准的用地面积一致;

(2)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划拨土地没有使用期限的限制;

(3)登记的土地用途应与《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批准的土地用途、实际用途一致;

(4)划拨土地使用权未经批准不得转让、出租、抵押、改变用途;

(5)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使用划拨国有土地的,按《城市基础设施土地登记管理办法》(津政发[2006]111号)规定办理;

(6)公产房屋占用的土地,按公产房屋权属确定土地使用权;

(7)国有土地住宅“两证合一”已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4.2.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

4.2.1.概念

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是对一宗土地上新设定的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进行的土地登记。

4.2.2.申请人

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的申请人为取得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使用者。

4.2.3.应提交的土地权属来源证明及其他文件

(1)《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建设用地批准书》;

(2)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及契税缴纳凭证;

(3)原为集体土地的,应提供原集体土地权属证书、征收土地批准文件及勘测定界成果资料;

(4)原为农用地或未利用地的,应提供农用地或未利用地转用批准文件及勘测定界成果资料;

(5)其他文件。

4.2.4.审查要点

(1)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出让方,依法是市、区县及开发区、保税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

(2)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登记的最高年限按土地类别分别为:

①住宅用地70年;

②工业用地50年;

③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50年;

④商业、旅游、娱乐用地40年;

⑤综合或者其他用地50年。

(3)未按出让合同的约定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不得登记。

对于应按招、拍、挂方式供地而没有采用招、拍、挂方式的,不得登记。

对协议出让地价低于基准地价的70%或工业用地低于国家和市政府颁布的最低价标准的,不得登记。

(4)使用期限起始、终止日期要明确。起始日期:出让合同中明确起始日期的以出让合同约定为准;出让合同中约定以核发土地使用证之日起算等未明确起始日期的,按合同约定应当申请土地登记的登记日为起始日,但非土地使用者原因的除外。终止日期的计算如住宅用地70年,若从2000年2月l日起算,则终止日期应为2070年l月31日。

4.3.填海造地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

4.3.1.概念

填海造地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是对填海造地形成的一宗土地上新设定的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进行的土地登记。

4.3.2.申请人

填海造地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的申请人为填海造地出让国有土地使用者。

4.3.3.应提交的土地权属来源证明及其他文件

(1)填海造地的批准文件;

(2)海域使用权证书;

(3)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4)建设用地批准书;

(5)出让金及有关税费缴纳凭证;

(6)其他文件。

4.3.4.审查要点

(1)审核要点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的审核要点;

(2)需现场核实是否已完成填海造地,达到国有土地出让条件。

4.4.作价出资(入股)国有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

4.4.1.概念

作价出资(入股)国有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是对一宗地上新设定的以作价出资或者入股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进行的登记。

4.4.2.申请人

作价出资(入股)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的申请人为取得作价出资(入股)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使用者。

4.4.3.应提交的土地权属来源证明及其他文件

(1)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入股)决定书;

(2)原《国有土地使用证》;

(3)土地资产处置方案及批准文件;

(4)企业改制方案及批准文件;

(5)土地估价备案材料;

(6)房屋所有权证及其他地上附着物权属证明;

(7)其它文件。

4.4.4.审查要点

(1)申请人应与企业改制批准文件和土地资产处置方案批准文件及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入股)决定书中的土地使用者一致。

(2)国务院直接批准、国务院会议纪要确定或国务院领导批准改制组建的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及境外上市企业的土地资产处置方案应由国土资源部批准。

(3)国务院有关部门、企业集团或市人民政府批准改制企业的土地资产处置方案应由市国土房管局批准。

(4)国家作价出资(入股)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最高使用期限应符合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最高使用期限。

(5)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入股)前必须进行地价评估,估价结果要经市国土房管局确认。

4.5.国家租赁国有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

4.5.1.概念

国家租赁国有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是对一宗地上新设定的以国家租赁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进行的登记。

4.5.2.申请人

国家租赁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的申请人为取得国家租赁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使用者。

4.5.3.应提交的土地权属来源证明及其他文件

(1)《国有土地使用权租赁合同》;

(2)原《国有土地使用证》;

(3)企业改制的,还应提供企业改制方案及批准文件、土地资产处置方案及批准文件;

(4)土地租金缴纳凭证;

(5)其他文件。

4.5.4.审查要点

(1)申请人必须与国有土地使用权租赁合同中的土地使用者一致;

(2)国有土地租赁合同应由市、区县、开发区、保税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与承租人签订;

(3)国家租赁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最高使用期限应不超过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最高使用期限,短期租赁年限一般不超过5年;

(4)租赁土地使用权不得用于经营性房地产开发用地;

(5)国有土地租赁的租金标准应与地价标准相均衡,符合工业用地最低价标准有关政策。

4.6.国家授权经营国有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

4.6.1.概念

国家授权经营国有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是对新设定的以授权经营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进行的登记。

4.6.2.申请人

国家授权经营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的申请人为取得国家授权经营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使用者。

4.6.3.应提交的土地权属来源证明及其他文件

(1)国土资源部或市国土房管局对准予以授权经营方式使用土地的批复;

(2)原《国有土地使用证》;

(3)土地资产处置方案及批准文件;

(4)企业改制方案及批准文件;

(5)土地估价报告备案材料;

(6)其他文件。

4.6.4.审查要点

(1)申请人必须是被授权经营土地使用权的国家控股公司、国有独资公司、集团公司。

(2)国务院直接批准、国务院会议纪要确定改制组建的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及境外上市企业的土地资产处置方案,应由国土资源部批准。

(3)国务院有关部门、企业集团或市人民政府批准改制企业的土地资产处置方案应由市国土房管局批准。

(4)国家授权经营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最高使用期限应不超过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最高使用期限。

4.7.收购、储备国有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

4.7.1.概念

收购、储备国有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是对一宗土地上因收购、储备,在供地前,为明晰土地权属而将土地使用权登记到收购、储备机构名下的土地登记。

4.7.2.申请人

收购、储备国有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申请人为收购、储备单位。

4.7.3.应提交的土地权属来源证明及其他文件

(1)整理储备计划;

(2)原土地权利注销通知单;

(3)受委托的收购、储备机构,准予进行收购储备的批准文件;

(4)涉及转用和征收土地的,需提供土地勘测定界成果;

(5)其他文件。

4.7.4.审查要点

(1)土地类别可按一级类确定;

(2)涉及未利用地、农用地的需完成土地转用手续,涉及集体土地的,需完成土地征收手续。同时还需审核转用征收界线与登记界线是否相符。

(3)收购储备的设定登记可与原土地权利人的注销土地登记一并办理。

4.8.集体土地所有权设定登记

4.8.1.概念

集体土地所有权设定登记是指对新设定的集体土地所有权进行的土地登记。

4.8.2.申请人

集体土地所有权设定登记的申请人为乡(镇)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村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乡(镇)农民集体经济组织不健全的,由乡(镇)人民政府代为申请。

4.8.3.应提交的土地权属来源证明及其他文件

(1)权属界线协议书、调解书、已生效的人民政府依法作出的处理决定书及复议决定书或诉讼判决书;

(2)实施1962年《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六十条)时确定为集体所有的证明材料;

(3)“四固定”时的土地清册;

(4)土地改革时颁发的土地所有证;

(5)历史沿用,土地权属来源证明材料不齐全的,需提供市、区(县)人民政府确定土地权属的文件;

(6)其他文件。

4.8.4.审查要点

(1)确定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需在土地管理部门组织下达成。

(2)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时可以一并确定土地类别及其面积。

(3)集体土地所有权一般只登记不发证。

4.9.集体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

4.9.1.概念

集体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是指对一宗地上新设定的集体土地使用权进行的土地登记。

4.9.2.集体“四荒”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

(1)概念

集体“四荒”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是指以承包、租赁、拍卖等方式对新设定的农村集体所有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用地的土地使用权进行的登记。

(2)申请人

集体“四荒”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的申请人为依法取得该土地使用权的单位或个人。

(3)应提交的土地权属来源证明及其他文件

①“四荒”地承包、租赁、拍卖合同或协议等;

②本集体以外的单位或个人申请者另行提供批准文件;

③承包、租赁、拍卖资金支付凭证;

④“四荒”地开发方案;

⑤其他文件。

(4)审查要点

①集体所有的“四荒”地使用者,可以为本村村民,也可以是有治理开发能力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或个人。

②“四荒”地承包(租赁)合同或“四荒”地拍卖协议的甲方(发包方、出租方或拍卖方)必须是已登记的集体土地所有权人。

③承包、租赁、拍卖“四荒”地使用权,最长不得超过50年。

④拍卖“四荒”地使用者应按“四荒”地拍卖协议支付拍卖金。

⑤承包、租赁或拍卖对象是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必须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由乡(镇)人民政府批准。

⑥租赁或拍卖使用权的“四荒”地必须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未利用的土地。耕地、林地、草原以及国有未利用土地不得作为农村“四荒”。

4.9.3.农村宅基地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

(1)概念

农村宅基地集体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是指对新设定的宅基地使用权进行的土地登记。

(2)申请人

农村宅基地集体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的申请人为农村宅基地合法使用者。

(3)应提交的土地权属来源证明及其他文件

①1986年《土地管理法》实施后形成的宅基地应提供人民政府批准文件;2007年3月1日以后形成的宅基地应提供《建设用地批准书》。

②1982年2月到1986年《土地管理法》实施期间形成的宅基地应提供批准建设文件。

③1982年2月以前形成的宅基地因历史沿革等原因导致原有土地权属证件不全或证据不足的,应提交村委会出具的土地权属来源和权属演变的书面证明。

④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调解书、已生效的人民政府依法作出的处理决定书及复议决定书或法院判决书。

⑤其他证明文件。

(4)审查要点

①农村宅基地使用者一般为本村农民集体成员。

②农村宅基地土地使用权,按照法定面积标准依法予以登记,其面积超过法定面积标准的,在土地登记卡和土地证书内注明超过标准面积的数量。1982年2月以前形成的农村宅基地未经拆迁、改建、翻建的暂按实际使用面积确定。

③农村居民一户拥有一处宅基地的,对符合分户建房标准规定而尚未分户的农村居民,其现有合法使用的宅基地没有超过分户建房用地合计面积标准的,可按现有宅基地使用面积依法予以登记。

④农村居民一户合法拥有多宗宅基地的,符合分户条件的,可以分别予以登记;不符合分户条件的,对其中的一处宅基地按法定面积标准依法予以登记。

4.9.4.公共设施、公益事业集体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

(1)概念

乡(镇)村办公共设施、公益事业用地使用权设定登记是指对一宗地上新设定的乡(镇)村办公共设施、公益事业用地使用权进行的土地登记。

(2)申请人

乡(镇)村办公共设施、公益事业用地使用权设定登记的申请人为依法使用该集体土地的单位。

(3)应提交的土地权属来源证明及其他文件

①用地批准文件(含红线图),涉及农用地或未利用地的应提交转用批准文件;

②集体土地所有权人的证明文件;

③其他文件。

(4)审查要点

乡(镇)村办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建设用地使用者为农村集体经

下载国土地籍日常管理工作业务培训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土地籍日常管理工作业务培训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做细做实农村承包土地日常管理工作 (合集五篇)

    土地是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更是农民的重要生活保障。稳定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是保护农民权益、促进农业发展和保障农村稳定的制度基础。按照县委县府的要求......

    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业务培训范文

    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业务培训 一.政策掌握 房产税纳税义务人 房产税由产权所有人缴纳。产权属于全民所有的,由经营管理单位缴纳。产权出典的,有承典人缴纳。产权所有人、......

    品牌策划部日常管理工作

    品牌策划部日常管理工作 一、负责公司品牌经营、品牌管理的日常性工作。 1.负责拟定,并协助公司领导制定公司品牌发展规划、营销策略、实施计划(重点配合市场部营销策划)。 2.执......

    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反思

    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反思 班主任是学生班集体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既是联系各科教师及学生之间的纽带,同时也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桥梁。有人说......

    日常质量管理工作主要做法

    日常质量管理工作主要做法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质量之家发布时间:2012-03-07浏览次数:90 产品和服务都是有成本的,成本管理也涉及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没有成本意识、没有成本......

    怎样做好日常管理工作

    怎样做好日常管理工作 管理,是一个很大很大的概念。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但有一条一定是一致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不一样。正如我们身边一样有很多的管理者,在我们的企业中默......

    常见美容院日常管理工作

    常见美容院日常管理工作 一、设定新客户的群体网络目标 1、发展周边的单位、社团、机关、政府、商场、学校、银行的工作人员及相关顾客等: 2、安排人派发宣传单张、现金券......

    食品安全日常管理工作机制

    **镇(街道)食品安全管理日常工作机制 一、统筹协调制度 镇(街道)食安委主要通过全体会议和专题工作会议等形式履行职责。 (一)镇(街道)食安委全体会议 会议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必要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