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拉特国开村镇银行——发展论坛讲话稿(共5篇)

时间:2019-05-13 07:01: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达拉特国开村镇银行——发展论坛讲话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达拉特国开村镇银行——发展论坛讲话稿》。

第一篇:达拉特国开村镇银行——发展论坛讲话稿

走具有国开特色的创新型民生金融之路

——达拉特国开村镇银行

一、2009年经营情况

达拉特国开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国家开发银行作为主发起人与内蒙古新大地建设集团公司等8家股东共同出资设立,注册资本3000万元,其中国家开发银行占比45%,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地方性金融机构。

2009年是村镇银行经营的第一个完整年度,我行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达拉特旗委、政府确定的发展战略,在人民银行、监管部门的支持指导下,以支持 “三农”、服务大众、造福民生、成人达己为经营理念,以树立“国开”品牌为核心竞争力,紧紧依托开发银行的理念、政策、产品、人力资源、政府合作等方面优势,在支持服务当地三农、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方面努力探索具有“国开”特色的成长之路,得到了当地政府、客户的肯定和好评,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为2010年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概括为实现“三个突破”,完成“四个确保”。

1.各项存款稳步增长,突破了1亿元大关,超额20%完成年初预定的存款任务。截止到2009年12月31日,我行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8680万元,其中对公存款余额为14756万元,储蓄存款余额为3924万元。

2.各项贷款余额突破1亿元大关,达到11556万元,超额199%完成年初预定的目标。共支持321户农户、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涉及种植、养殖、加工业、商贸流通业、建筑业、工业等十余个行业。

3.全行营业利润突破100万元大关,达到158.39万元,超额58%

23456789-

第二篇:村镇银行发展现状

1.1定义

所谓村镇银行就是指为当地农户或企业提供服务的银行机构,其宗旨是“支农、支小”。是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区别于银行的分支机构,村镇银行属一级法人机构,其性质属于“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的经营业务包括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从事同业拆借,从事银行卡业务,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以及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村镇银行还可代理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业务。

1.2发展历程

近年来,虽然农村金融服务正在发生积极变化,但由于多种原因,相对于城市金融而言,农村金融改革启动迟、进展慢,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农村金融服务还不适应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2006年底,中国银监会学习借鉴印度、孟加拉国等国家村镇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的经验,征询了中农办等有关部门建议,最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按照商业可持续原则,适度调整和放宽了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制定并发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村镇银行应运而生。

在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中,村镇银行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最活跃的组成单位。自2007年3月国内首家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开业以来,村镇银行发展迅速。截至 2009年9月末,全国已经有132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业,其中村镇银行有112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实收资本50.9亿元,其中村镇银行是50.4亿元,占99%;存款余额159亿元,村镇银行是157亿元,占98.7%;贷款余额126亿元,村镇银行是123亿元,占到97.6%;1-9月,共实现盈利9489万元,村镇银行9092万元,占到95.8%。

1.3主要模式

1.3.1孟加拉村镇银行简介

孟加拉乡村银行源于 20世纪70年代初著名经济学家默罕默德·尤努斯博士的小额信贷试验, 1983年被政府允许注册为民间银行。早在上世纪70年代,孟加拉国的尤努斯博士亲眼目睹了家乡人民的生活疾苦, 为了让更多的人摆脱贫困的境遇,他立志帮助他们,他把自己的 27美元借给了42个贫困农村妇女,从此小额信贷便诞生了。从借贷27美元给42个赤贫农妇起步, 开始创建孟加拉乡村银行,用了30年时间,发展成为组织遍及全国的金融机构,拥有400万借贷者(96%为妇女)、1277个分行、12546名员工、贷款-1-

总额达40亿美元的庞大银行网络, 服务于全国64个地区的68000个村,而还款率也达到97%以上。帮助了数百万人口成功脱贫。2006年, 尤努斯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他同时也完成了一个伟大的经济学证明:穷人更讲信用。

1.3.2孟加拉村镇银行模式

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是一种非政府组织从事小额信贷的模式,具有独立的组织系统和经营机构。其主要特点为:第一,孟加拉乡村银行专营小额信贷, 专门向中低收入阶层提供存款、贷款、保险等小额信贷金融服务,贷款对象以穷人为主,多为贫困群体,主要是农村贫困妇女。第二,孟加拉乡村银行的贷款资金来源主要是本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支持,以及成员储蓄。第三, 孟加拉乡村银行的组织系统由银行自身的组织机构和借款人组织机构两部分组成。银行自身的组织机构分为四级, 即总行-分行-支行-营业所。借款人的组织机构分为三级,即会员中心-会员小组-会员。其在自愿的基础上建立农户自助组织,通常按 30-50人组建一个中心, 5人为一个小组。中心有定期的每周中心会议制度,即时交流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在会员小组,小组成员都需要取得以下共识:承担在其他成员发生还款困难时相互帮助的义务,即如果贷款者无法按期还款,则中心小组成员共同承担风险,其他成员负有相应的连带还款责任。第四,孟加拉乡村银行的贷款额度由成员个人所在小组的表现、个人在乡村银行的总储蓄额及个人意愿决定,总额度不低于个人储蓄总额的150 %。还款期限可选择按周或按月还款。对按期参加活动、按期还款的,其贷款额度逐步增加;反之则递减。第五,孟加拉乡村银行根据借款人的需求发放无抵押、短期的小额贷款,同时要求客户开设储蓄账户,存款金额达到一定程度时必须购买孟加拉乡村银行的股份,从而成为银行股东。

1.3.3孟加拉村镇银行模式成功的经验总结

第一,以穷人为对象 提供以免担保贷款为主体的综合服务

小额信贷首先是信贷额度小,需要这种资金的人一般是穷人。其次贷款只能是

免担保的,并且为了提高贷款偿还率,就必须围绕小额信贷开展吸收存款、办理保险、选择发展项目、进行教育与技术咨询等综合业务,以提高贷款对象的还贷意识和能力。

第二,以自愿为原则 建立穷人自己的组织和相应的运行机制

孟加拉乡村银行是非政府的民间金融机构,具有自愿参加相互帮助、相互监督、责任连带、高效运行的特点,小组和中心会议制度提高还款率,同时也增加穷人自身发展的社会支持。第三,以非政府组织为主体,建立依赖于市场化经营的组织体系

尽管成功的小额信贷模式都有政府支持,但以NGO为主体,以金融市场规则为基础独立运行是其基本特征和当前主流。

第四,以政府支持为前提 与政府保持密切合作关系

孟加拉国不仅政府对村镇银行的发展在态度和政策上是宽容和支持的,而且村镇银行始终和政府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这对乡村银行的合法性和资金支持有着重大促进作用。

第五,乡村银行贷款产品多样且功能上不断创新

从最早开始为穷人们提高生产性贷款,到后来不断挖掘穷人贷款需求,开始重视消费性贷款,并且推出了具有人性化多样性的消费性贷款,以其优惠的贷款期限与灵活的利率水平,深受成员的欢迎。比如住房贷款、教育基金、养老基金等等,为成员基本生活保障,生活水平的提高,指导成员投资以及子女教育方面做出巨大贡献。

第六,乡村银行培养了一批素质和效率高的工作人员团队

每个基层工作人员要在每周走访两次所管辖内的贷款成员。乡村银行第二代总体系统引进绩效“奖星”制度后,工作人员的工作潜力被激发,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乡村银行的成功。

4.前景分析

4.1村镇银行将成为小企业融资渠道的新突破

由于小企业自身特性,使其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制约,融资难是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开展小额贷款的经验表明,农村小额贷款是农村金融非常有效的一种模式,对提高农民收入效果显著,比较适合于消除绝对贫困;同时对贷款者而言,小额贷款兼具坏账率低、收益高等优点。

不同于大多数金融机构重大轻小的情况,定位于农民和小企业贷款的村镇银行,贷款门槛较低,贷款额度小,致力于解决小企业的切身问题;并且其重大意义被国内外的成功实践所证实。因而,在这一金融机构创新过程中政府、村镇银行和小企业都应该用积极的态度去应对,结合市场实际情况,加强风险控制。相信只要措施得当,村镇银行对小企业的贷款是一种双赢的结果。

4.2村镇银行将成为改善“三农”问题的润滑剂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艰巨任务,农户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对金融的需求都与日俱增,在广大农村地区,我国的农村金融长期不能够满足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的需求,使他们陷入贷款难的境地,潜在地损害着他们的利益和阻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这对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出了全新的挑战,村镇银行就是顺应这个需求产生的创新性金融产物。

村镇银行的建设立足于“三农”,是为农村、农业和农民服务的金融机构。它的成立是国家站在农民权益保护的立场下做出的与时俱进的决策,意味着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客户能够享受到与城市客户同等的金融服务权利,是解决我国现有农村地区金融体系问题的创新之举,也是促进农村地区投资多元、种类多样、覆盖全面、治理灵活、服务高效的新型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的必经之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和进步。

4.3村镇银行将成为规范农村金融市场的主力军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规模是十分庞大的,但是由于其长期处于政府的金融监管之外,对经济的运行产生了一定的消极作用,比如:会影响利率政策的实施、投机性强等。村镇银行的建立可以将分散的民间资本纳入到规范的金融系统,使得非金融市场的负面影响得到明显降低,从根本上保障民生利益。最后,有利于留住农村的资金,真正实现为农民谋利益的目的。我认为作为新生事物的村镇银行尽管正受到筹资困难,业务品种单一,社会影响低等问题的困扰,但是其中也蕴含着村镇银行的优势和机遇,村镇银行的设立有助于改变农村金融格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农村经济服务,从而推动新农村建设。因此,应在总结试点地区经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不断完善各项机制,大力推广村镇银行,实现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完成其为新农村建设和农民服务的目标。

第三篇:村镇银行发展对策探讨

当前村镇银行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当前村镇银行发展中的制约因素

(一)控股模式单一,导致各方利益主体动力不足。《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要求村镇银行最大股东或惟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且持股比例不低于20%。而在河南被调研的22家村镇银行中,超过一半的发起行拥有51%及以上的绝对控股权,部分银行持股比例达到80%。民营资本股东的话语权太小,对村镇银行采取观望态度的居多,客观上阻碍了民间资本和证券、保险等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起成立村镇银行的积极性。国有商业银行出于经营效益,不愿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农信社也在农村没必要再成立村镇银行,现有村镇银行大部分是地方商业银行设立。这种制度设计在一定意义上对繁荣发展村镇银行、促进支农机构“广覆盖”不利。

(二)村镇银行有偏离目标的现实外在条件。但“村镇”一词刻画了其应“在农村地区设立,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现实中,大多成立的村镇银行都将其支行设在行政中心所在地,多是县城。村镇银行最终呈现“冠名村镇,身处县城”的格局。这并未完全符合在农村这个金融服务空白地区布局的经营思路。另外,长期身处县城或发达地区城镇,村镇银行成立之初,肯定会严格执行有关政策和法规,以服务“三农”为己任开展金融服务工作,但时间一长不可避免会“移情别恋”:偏离服务“三农”和支持新农村的办行宗旨,寻求新的市场定位。不排除会青睐于大、中型企业上,在某种程度上偏离设立村镇银行的政策初衷。

(三)先天不足,制约村镇银行发展。目前从现实看,一是结算系统孤立。部分村镇银行至今没有单独的行名行号,无法加入人民银行的大小额实时支付系统,只能进行资金的手工清算,汇划到账速度较慢,不能满足客户快速、便捷的服务要求,而且容易出现差错事故。二是网点少,便民服务上不去。由于村镇银行目前多是在县城的一个孤零零的网点,村民存款、取款都必须要到网点来,任何一笔从外地汇入的款项都是跨行跨区,汇费昂贵,村镇银行在汇兑业务上竞争不过农行、邮储银行、农信社。此外,村镇银行的通存通兑没有开通、银行卡业务缺失,汇路不畅也是一个大问题。三是力量小制约发展。从目前看,绝大多数村镇银行人员偏少,多为10来个人,加之都是新来人员、成分素质不一,对本银行的发展理念认识不一,这些都势必加剧“万事开头难”。

(四)客观要求创新经营与观念陈旧化的矛盾。村镇银行要想在农村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真正闯出一片新天地,必须创新方式、适应农村实际,如创新贷款风险管理制度,创新贷款审批流程,创新具有农村特色、真正符合农村实际的金融产品等。但由于目前村镇银行的从业人员大都是其他金融机构的人员或社会上的招聘人员,老观念多,很容易把自己的业务模式照搬过来,但农村市场具有自身的特点,照抄照搬很难开辟新天地、实现大发展。如何避免村镇银行走四大商业银行的老路,如何使控股股东向村镇银行输出经验并使之适应县域市场的特点是一大难题。

(五)宣传不够,公信力低。一方面由于村镇银行成立的时间短,农村居民对其缺乏了解,与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社相比,农村居民对村镇银行的认可程度较低,担心存款安全性。另一方面由于村镇银行经营网点少,大多数只在县城有一个点,极少数能开设一两个支行的,服务不够方便,就很难争得农民市场。特别是河南省不少农村地区是典型的“打工经济”,外出务工收入是当地经济支柱,村镇银行失掉这笔业务,就失去了大部分存款来源。而且员工数量、网点覆盖方面的“软肋”也导致其自身运营成本较高、盈利空间较小、竞争力不足。

推进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一)加大对村镇银行发展的政策扶持和支持力度。建议一是适当地放松利率管制,允许村镇银行根据当地实际发展状况和资金供求状况在一定范围内自主地确立贷款利率;二是在3至5年实行减免营业税和所得税的优惠政策,支持其发展初期不断壮大;三是由当地财政出资建立奖励基金,对发放涉农小额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村镇银行给予奖励,鼓励村镇银行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四是央行要像支持农村信用社一样,支持村镇银行,给予其同等支农再贷款的优惠政策,监管部门应出台促进村镇银行与邮政储蓄、农村信用社竞争和发展的有关政策,帮助村镇银行增强竞争力和发展活力。五是要尽快建立村镇银行与其他商业银行相嫁接的支付清算和通存通兑体系,适应科技网络时代便捷高效的资金周转需要。

(二)探索村镇银行子银行管理模式,引导大中型商业银行牵头批量发起村镇银行。适应新的农村发展要求,就要大量设置村镇银行等新型机构,以实现“增机构,广覆盖”的要求。要进一步鼓励民间资本和企业等多种经济主体到村镇银行参股,适当改进股权设置规定,调动多方主体投资积极性。要探索村镇银行子银行模式,让国有大银行或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专业化、规模化地发起设立村镇银行,避免母银行直接单个投资设立村镇银行的繁琐程序。从实际经营角度,鼓励大银行到县域设立村镇银行,以便利用其遍布全国的网络,成熟的风险管理制度与文化,推进村镇银行规范发展。同时,要加快村镇银行“下乡”步伐,多设基层网点,真正俯下身去,深入农村,服务农民。

(三)加强监管,真正让村镇银行走好走稳。加强村镇银行股东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的审查,要加强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和运营水平。要加强村镇银行人员企业文化理念培训,增进认同感和归属感,将个人主人翁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银行监管部门加强对村镇银行的检查考核,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突出村镇银行支农指标的考核,保证村镇银行对农民适当的贷款比例。要积极引导村镇银行逐步建立健全完善的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完善的内控和风险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村镇银行应对风险的抵御能力。

(四)加大务实性宣传,让百姓主动为村镇银行宣传。创建初期,村镇银行应不断地利用各种广告和公关媒体,深入农村基层,宣传村镇银行性质、服务宗旨和自身特点。还要坚持深入农村经常拜访客户,不断提高影响力和美誉度。另外,还要以实绩、以成效宣传,真正扶持一些有能力、有前途、符合市场的农村家庭企业,让他们先富起来、带动一片,以优质服务带来的优质客户献身说法宣传村镇银行,让“先吃到螃蟹”的人成为村镇银行的义务宣传员。时间长了,就会不断增强村镇银行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增进自身的发展和服务能力。

(五)完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奠定村镇银行发展的信用基础。大力推动当地信用户、信用村与信用镇的评价制度。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信用状态进行调查评级,建立信用登记咨询系统。督促村镇银行尽快建立电子化的信用记录和办理银行代码,将客户资料及时录入人民银行征信库系统,实现与其他金融机构的信息共享。政府要积极引导农民参加农业保险,引导农民成立互相提供担保的担保基金,鼓励农民自由结对,相互提供担保。要充分利用政策倾斜,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建立一批专业性的农村信用担保机构业提供担保服务;还要积极探索实行大型农机具、农业机械等动产的抵押、质押等多种担保形式,从各个方面降低村镇银行发展面临的外部市场风险。我们相信,只要村镇银行真正俯下身去,“躬耕于“三农”之中”,支农发展天地才会越走越宽。

第四篇:村镇银行发展现状

“新政”试点运行良好2006年12月21日,银监会制定发布了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的新政,允许各类资本在农村地区设立村镇银行等新的农村银行业机构。2007年3月1日,全国首家挂牌开业的村镇银行——仪陇惠民村镇银行在四川仪陇落户,这标志着一类崭新的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我国农村地区正式诞生。随即,吉林东丰诚信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地在中西部地区“扎根发芽”。2007年10月,经国务院同意,银监会决定将试点省份从现在的6个省(区)扩大到全部31个省市区。“5·12汶川大地震”后,银监会特批四川省都江堰、绵竹、什邡等9个灾区县新设的9家村镇银行也相继开业。2008年12月26日,注册资金达2.5亿元的国内资本规模最大的村镇银行——中山小榄村镇银行在广东省小榄镇正式开业。据银监会最新统计,我国新型机构培育取得了可喜成果。目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突破百家,增加到107家,其中村镇银行91家。全部实收资本42亿元,存款65亿元,贷款34亿元。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孔祥智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成立意味着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客户能够享受到与城市客户同等的金融服务权利。”十七届三中全会和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也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列为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表明以村镇银行为代表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正式纳入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将向9亿多农民提供更多、更好的金融服务。实际上,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政策性银行也非常“青睐”村镇银行。2008年4月21日,银监会党委副书记、副主席蒋定之在大中型商业银行参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大中型商业银行要提高认识、积极响应、主动参与、加快推进,在培育和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2007年,国开行共参与组建甘肃、四川、青海、湖北、吉林等五省6家村镇银行。2008年12月9日,建设银行发起设立的首家村镇银行—湖南桃江建信村镇银行正式开业。2008年9月12日,彭州民生村镇银行正式开业,这是国内第一家由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起的村镇银行,更是在“5·12汶川大地震”后,在四川重灾区成立的首家支持“三农”、支持灾后重建的金融机构。2007年12月13日,国内第一家外资村镇银行--湖北随州曾都汇丰村镇银行正式开业。这是全国首家由外资银行全资设立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09年2月4日,内蒙古和林格尔渣打村镇银行正式开业。这是渣打银行在华乃至全球范围内建立的首家村镇银行。中国合作金融联合网 2009-08-21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9年第3期 村镇银行发展现状

据了解,外资银行将根据内地农村市场的特点,开发和提供量身定制的农村金融服务,以满足当地市场的需求。不同于传统的抵押贷款,汇丰村镇银行的贷款更注重对现金流和还款能力的分析,以此解决中国农村的企业和农户缺乏抵押品的瓶颈问题。如按照“公司+农户”的价值链模式提供融资。这一模式是基于与当地农业龙头企业的合作,为农户和经销商提供贷款,这些龙头企业与农户或经销商通常有长期的合作关系。国家开发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等在中西部省份设立13家村镇银行。汇丰银行、花旗银行、渣打银行先后设立了6家村镇银行,开启了外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先例。“这些中外资银行没有简单照搬移植现有的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和激励约束制度,而是利用自身公司治理结构完善、风险内控机制健全、管理技术领先和客户网络产品完善等优势,引入多样化、有特色的金融产品,创新服务品种和抵押担保方式,努力将服务延伸到更广大的县城和村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卫新江教授如此说。诸多问题需要实践中探索十七届三中全会和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上都明确要求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因此,试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为破解我国城乡二元难题在农村金融领域实施的一次重大改革创新,进一步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金融的支持,意义尤为重大。但在试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也引起政策制定和监管部门的重视。服务“三农”能否真正落实为村镇银行的根本宗旨。作为独立企业法人—村镇银行的发起人,“利润最大化”是其追求最终目标,与“三农”经济的风险高、效益低存在冲突和矛盾。村镇银行的风险控制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村镇银行服务对象是当地的农户或者涉农类小企业,以信用贷款为主要的金融产品比较容易发生风险损失。村镇银行的资金来源相对匮乏。来自新疆新疆五家渠国民村镇银行信息显示,农牧团场棉农生产费资金缺口达到3—4亿元。村镇银行的发展与高素质的管理人员缺乏矛盾比较明显,操作人员与后台业务培训、辅导平台的缺乏影响和制约了自身的发展。村镇银行技术支持远远落后于其它农村金融机构。目前,在异地结算、大小额支付、信用卡、网上银行、区域通存通兑、柜面通等功能的实现存在不少的困难。村镇银行监管难度较大。村镇银行主要设于农村地区,经营规模和业务复杂程度不同,监管难度大、费用高。国家将给予更多的扶持政策科学规划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目标。目前,银监会已初步编制完

成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09年-2011年发展规划》,近期将上报国务院批准。初步思路是,在范围上,扩大开放面,提高开放度,使试点范围覆盖我国大部分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在布局上,继续鼓励试点向金融网点覆盖率低、金融服务不足的农村地区倾斜,同时支持在中小企业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和中西部经济较为活跃的县域适量布局;在进度上,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大规模增加试点机构数量,争取再通过3年的努力,与现有农村金融机构一起,基本实现县(市)及以下乡镇、行政村金融服务全覆盖。各银监局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待规划批准后立即部署实施,统筹安排好试点机构的类型、数量、布局和进度。调整完善新型机构准入试点政策。在坚持审慎原则基础上,一是研究完善村镇银行管理体制。探索组织管理新模式,允许试验主发起行参照银行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模式,组成专司村镇银行管理事业部性质的专业化机构,以解决投资一定数量以上的新型机构出资人管理成本高、管理效率低等问题。二是制定银行业金融机构到中西部不发达地区发起设立新型机构的监管激励政策。探索“东西挂钩、城乡挂钩”的准入办法。三是协调人民银行、财税、工商等部门制定有关政策。现在,人民银行已明确了货币、支付结算、会计和征信管理等方面的政策,财税政策总体确定,工商登记注册政策也基本达成共识。着力强化对新型机构风险监管工作。一是合理调配监管资源,加强基层监管力量,建立属地监管局和并表监管局的联动机制。二是指导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加快建立与其业务性质、规模及复杂程度相适应的风险管理框架和组织机构,建立规范主要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三是落实主监管制度,建立监管日志和定期现场走访制度,重点强化对大额贷款的风险监管,督促机构对大额贷款逐笔逐户落实风险防范措施,确保主要风险指标在任何时点均达到监管要求。四是允许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存贷比指标在开业5年内逐步控制在75%以内。

第五篇:村镇银行发展经验交流材料

村镇银行发展经验交流材料

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3月创建成立的全省首家村镇银行,是西峰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与辖区内5户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和76位自然人出资3000万元组建的股份制金融企业。截至2010年4月底,全行资产总额3.1亿元,负债总额2.6亿元,存款余额2.6亿元,贷款余额2.4亿元,实现营业收入4333.9万

元,实现利润总额1990.5万元,税后净利润1522.9万元。各项监管指标均达到了良好银行监管标准,服务“三农”的职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连续两年荣获市企业家协会“优秀企业”称号,被西峰区委、区政府授予“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突出贡献单位”。

村镇银行的成功组建和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政策引导、服务支持和模式创新,基本经验和体会是:

第一,加强协调,引导扶持是瑞信村镇银行快速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瑞信村镇银行从起初筹建到开业运营,始终加强与市、区党政部门和当地企业的协调沟通,多方宣传,争取政策,寻求支持。在筹建阶段,西峰区政府专门组织召开财政、税务等相关部门联席会议,专题研究解决村镇银行筹建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区财政拨付筹建费用15万元,建委、工商等相关部门特事特办,全力配合选址、办证等相关事项,公安、消防、工商免除登记费用3500元,国税部门批准瑞信村镇银行享受与农村信用社同等税收优惠政策。在开业运行中,区政府协调有关单位尽量将农口资金存入村镇银行。市、区党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为村镇银行营造了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

第二,依托城市,面向农村是瑞信村镇银行生存发展的现实基础。从庆阳市情看,农村经济相对薄弱,农户收入水平较低,相当一部分农民进城经商打工,农村资金流入城市的现象较为严重。如果单纯从服务农村经济的角度考虑,将村镇银行设在经济条件较差的偏远乡村,势必导致村镇银行存款来源少,业务发展慢,最终会影响村镇银行支农效能的发挥。鉴于此,他们提出了依托城市、面向农村、服务农民、辐射农业的筹建思路,把瑞信村镇银行设在了庆阳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峰城区。正是这种区位优势,使瑞信村镇银行吸收存款有了来源,拓展业务有了市场,其业务在短期内得到了快速发展,为支持“三农”奠定了资金基础,起到了城市资金流向农村,依托城市反哺农业的作用。

第三,多元注资,科学构架是瑞信村镇银行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村镇银行是由银行资本、产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共同出资组建的,其中银行资本占25%,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出资占23%,自然人出资占52%。这种资本组合与结构,有利于规避银行机构作为发起人控股过多,把村镇银行视为自己的分支机构控制决策、干预经营的负面影响,有利于促进民主管理、科学决策的法人治理架构形成,有利于更多的企业法人和自然人股东关注村镇银行的经营,支持村镇银行的发展。一些企业法人股东将原在其他银行机构开立的结算账户撤销,在村镇银行重新开户,一些股东把自己的钱转存到村镇银行,并积极向亲朋好友宣传村镇银行业务,吸揽存款,介绍贷款,为村镇银行的快速发展发挥了引导推动作用。

第四,坚持创新,注重管理是瑞信村镇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一是创新信贷品种。在充分分析当地国有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信贷产品优劣势之后,研究推出了“单笔最高限额2万元,用于满足广大农户小额信贷需求”、“单笔最高限额20万元,用于满足城乡结合部个体工商户需求”和“单笔最高限额50万元,满足微小企业需要”的三种贷款。二是创新担保方式。主动赴包头市商业银行学习他们小企业贷款管理的经验,及时调整信贷策略,推出了按月等额本息还款方式。与庆阳市众信担保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由担保公司开立担保基金账户,按存入资金的两倍发放贷款,有效地缓解了银行贷款难和客户担保抵押难问题。与天安保险公司联合推出了贷款意外保险,已办理贷款保险业务36笔,保费收入3520元。三是创新管理方式。严格贷款“三查”制度,制定了瑞信村镇银行信贷操作指南,从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设计了一整套操作方案,制定了信贷风险管理操作规程,有效规避了道德风险。四是创新服务方式。在人民银行未批准开户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农村信用社网络进行结算,为解决跨行结算难题,及时与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协商,开通了“瑞信网银”业务,解决了开户企业的跨行结算难题。

第五,加强监管,强化服务是瑞信村镇银行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证。为了确保瑞信村镇银行各项业务健康运行,设计了3种基本报表、8种辅助报表格式,重点对存贷比例、资本充足率、流动性比例、支农贷款比例、不良贷款比例等10项监管指标,加强监测分析。建立了周报告制度。每周向分局报告业务开展、监管指标执行、新业务拓展、制度建设、安全管理、高管活动等情况,全程跟踪监测。建立了发起行、监管部门、村镇银行三方联动的有效监管机制,研究制定了《瑞信村镇银行监管实施办法》,构建了监管长效机制,为其健康顺利发展奠定了基础。

下载达拉特国开村镇银行——发展论坛讲话稿(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达拉特国开村镇银行——发展论坛讲话稿(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村镇银行开业庆典讲话稿(精选五篇)

    村镇银行盛大开业,在开业典礼上作讲话致辞,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村镇银行开业庆典讲话,仅供参考。村镇银行开业庆典讲话篇一: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上午好!非常荣幸能参加___......

    村镇银行发展自我见解

    (四)竞争能力弱,需不断提升自身竟争力。营业网点少,需通过多种手段为客户提供便捷服务,社会信誉度不高,需提升社会的认可度 村镇银行抗风险能力弱,需提升风险控制能力。一)村镇银行......

    村镇银行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江苏省溧阳市村镇银行发展状况调查报告南京审计学院金融学院邱淳曜 【摘要】自2007年村镇银行开展试点至今,我国村镇银行发展迅猛,对于填补传统金融服务真空、支持“三农”起......

    村镇银行发展的几点思考

    村镇银行发展的几点思考不同产权模式、组织体制、治理方式的村镇银行纷纷组建,作为服务县域、服务“三农”的这类新型银行机构,尤其需要因地制宜,办出特色,发挥作用。有的人士不......

    顾京圃 在村镇银行发展论坛上的讲话

    创新村镇银行发展模式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参加第三届中国村镇银行发展论坛,我谨代表中国建设银行对论坛的顺利举办表示祝贺......

    10村镇银行发展调查研究报告

    2010村镇银行发展调查研究报告 2010村镇银行发展调查研究报告 建立村镇银行是解决我国现有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金融服务缺位等“金......

    广西村镇银行发展问题研究

    广西村镇银行发展问题研究 村镇银行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

    中西部村镇银行发展现状及对策

    中西部村镇银行发展现状及对策 一、中西部村镇银行发展现状村镇银行作为一个新生的金融机构,是国家为解决地方金融竞争不充分,着力支持地方三农和小微企业发展的大背景下设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