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破解德育难题 德育立校的根本
德育立校的根本
(一)坚持德育为首,深化素质教育
我校一直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的办学方向。坚持把为每个学生创造美好的未来作为学校工作的全部出发点与落脚点,我们始终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生命哲学”为基础,以“求真、向善、尚美”的办学理念为核心;以“阳光教育”为品牌;以“乐教、善教、仁教”为教风;以“乐学、善学、活学”为学风;以“博雅、精致、和谐”为校风;以“教育神圣”为教育观;以“你就是奇迹”为师生观;以“进步、快乐、幸福”为质量观;以“创规范管理”为目标;以“实践、创新”为动力;以“保稳定、促发展、抓提高”为策略的办学宗旨。强化“依法治校、管理活校、名师强校、科研兴校、质量立校、德育润校、教育优校、服务暖校、硬件固校、创新拓校”的核心理念。在德育工作方面,提出坚持一个宗旨(即“德育工作要坚持一切为学校发展服务、一切为学生服务”),抓住两个重点(重点抓好学生的文明养成教育、习惯规范教育,教育学生学会做人;重点抓好学生的学风建设,形成刻苦努力、认真钻研、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整合三支队伍(即学校行政管理干部队伍、德育工作骨干队伍、学生干部队伍),达成四个目标(培养学生学会做人的思想信念和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即是非辨别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文明的行为举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为学校德育工作深入而有效地开展提供了明确的指引。
(二)坚持以人为本,搞好德育队伍建设
1、健全领导机制,为德育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德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灵魂与核心,为加强德育工作,我校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以校长负总责,政教主任牵头,大队部、班主任等全员参与,社会及家长多方面配合的立体化管理模式。学校聘请了法制副校长,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形成了以学校为主体的“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管理网络。学校还实行全员班主任工作制,班主任、科任老师,共同管理教育学生。努力做到“管理育人、教书育人、环境育人”。
2、抓好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夯实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
为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创新能力强,适应新课改要求的学习型、创新型教育工作者队伍,我校以校本培训为基础,以班主任队伍建设为重点,培养学习型团队为目标,打造学校德育工作特色做了如下工作:
(1)大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通过榜样激励,机制监督,纪律约束等一系列措施,激励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依法治教,为育人服务。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升班主任业务素质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肩负着将德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的重任,为此,学校特别重视德育骨干队伍的培养。一是挑选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二是明确班主任管理职责;三是进一步完善班主任和班级管理要求;四是加强班主任工作业务培训;五是树立先进典型,促进班主任不断成长;六是强化了考核评价力度,将班主任考核与班主任津贴挂钩,激励班主任乐于吃苦,勇于奉献,为学校的稳定和发展做出贡献。在德育骨干人员的的培
养过程中,我校除了加强校本管理和校本培训外,派出德育骨干去学习,参加德育干部班培训,培训人员达到4多人次。
(3)强化表彰奖励机制。学校每年评选校级“优秀中队辅导员”、“优秀班主任”,并结合每年的少先队队庆日和区里的评选工作,民主推荐优秀班主任和中队辅导员参加市、区“优秀班主任”、“优秀中队辅导员”的评比。2010年9月,张启金老师被评为“区德育先进工作者”;2011年,邹文丽老师被评为“区优秀辅导员”,2012年,巴红梅老师被评为:“区优秀班主任”。
(三)切实抓好制度管理,确保德育工作落实
学校坚持“制度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的理念,对原来的学校德育管理制度进行修订,使之不断完善,形成系列,使德育管理有章可循、井然有序。学校特别重视德育常规管理制度的细化,制定和完善了《教师量化考核制度》、《班主任工作职责》、《学生奖励条例》、《卫生评比检查制度》、《文明班级评比标准》、《日行一善示范班评比细则》、《班主任考核制度》等管理制度,在执行制度管理的过程中,坚持正面指导为主,督促检查为重,批评惩罚为辅,保障学校德育常规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精心实施德育工程,打造学校德育亮点
1、认真落实德育课程,实现全面育人
学校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把德育工作纳入学校日常工作中,落实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指导思想,营造“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的浓厚氛围,做到务实求新,在课程设臵上,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和课时,确实保证班会和少先队
活动的时间。尤其重视抓好班会课和少先队活动的目标内容和质量效果,利用班会和少队活动的时间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前途教育、养成教育、法制安全教育,开展“远离网吧,健康成长”、“珍惜生命,远离危险水域”、“知荣明耻,从我做起”、“预防青少年犯罪法制讲座”等多样性实践和签名承诺活动,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健全的人格。
2、以专项课题为辅,深化德育功效
德育科研是学校破解德育难题的抓手。近几年来,学校积极创设条件,努力申报、立项各级各类课题,如:申报课题《实施“三礼”教育,培养学生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研究》
3、积极组织德育主题教育,实现全程育人
我们始终坚持“德育教育生活化”,开展“德育体验”主题教育。不断丰富主题教育内容,注重德育活动过程管理,激发学生爱国情感,集体主义思想和热情参与的意识,不断为学生注入新的发展动力,全面提升学生德育素养。
(1)传统节日教育
利用传统节日和纪念日,开展教育活动,每周国旗下的讲话,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父母、爱校园、爱集体、爱环境、爱节约、爱生命等教育。做到“节日有活动、月月有主题”。
三月份开展“学雷锋,做好事”活动;四月份开展“缅怀革命先烈,学习先烈事迹”活动;五月份开展“爱劳动,勇创造”活动;六月份开展“远离毒品,珍爱生命”教育活动;七月份开展“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活动;九月份开展“谢师恩”教育活动,让学生知道“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学会感恩;十月份开展“好歌献给党”的活动;十一月
份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活动等等。(2)行为规范教育
重视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强调一个“学”字,通过班队会组织学生对《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逐条学习理解、掌握。突出一个“严”字,严格要求,定期检查、评比,把检查考核结果作为评选各项先进的重要依据。坚持一个“恒”字,对学生的行为规范经常抓、重点抓,抓成效。力求学生的行为习惯由强制变为自治,从他律变为自律。
(3)榜样典型教育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校重视“树典型、立新风”。每月开展“日行一善示范班”和文明班评比活动,每学期评选学校“日行一善示范生”、“三好学生”,学校通过宣传栏、黑板报、红领巾广播站等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使学生学有榜样,做有准则。
(4)爱心教育
多年来,我校开展了富有爱心教育的系列活动,学会关爱别人,有社会责任感。如为汶川、玉树地震灾区,为困难、生病师生捐款,通过这些爱心捐款活动,在孩子们心中播下 “爱”的种子,让学生懂得去关爱他人和社会。
(5)大型活动教育
每年我校都举办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等大型活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每次活动都留给学生发挥个性的空间,张扬他们的个性和闪光点,力求“不拘一格,别开生面”。如:“六一”文艺汇演、“亲子活动”等,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为学生挑战自我、提高技能、养成品质、开发潜能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6)心理健康教育
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培养学生“自知、自尊、自信、自强”的心理素质为原则,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拥有健康的心灵,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我调控,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人心理品质。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和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科组,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拥有心理健康场所和师资;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由专职的心理健康老师授课。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对我校学生养成开朗、宽容、乐观、进取、合作等健康心理,抵制毒品侵害,珍惜生命起到了重要作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7)社会实践教育
学校重视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走进社区搞卫生,积极投身创建卫生城市、文明城市,走进企业参观,参加“我为学校献光彩”、“共创美丽校园 共享碧水蓝天”等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接受了德育教育。
(8)法制、安全教育
为打造“平安校园”,我们始终将法制安全工作当作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实抓好。每学期初聘请法制副校长为师生们进行法制知识讲座,通过让师生学习《教师职责道德规范》、《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通过与教师、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致学生家长一封公开信》等,把法制安全教育职责落实到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家长,实施每周一节安全教育课,开展法制安全主题班会、主题黑板报、知识竞赛等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对学生的防范知识教育和技能培养。同时,学校将安全教育结合了日常教学之中,做到安全教育,警钟长鸣。活动的开展,制度的实施,学
生的安全意识、法制意识得以明显提高,学校师生无安全事故、违法事件发生。
4、培育校园文化品牌,构建良好德育氛围
几年来,优化校园文化建设,实现环境、文化育人。学校重视改善办学条件,努力增加德育投入,增加硬件设施,整治校园环境,坚持以“书香校园”为校园文化建设主题,彰显特色文化,建构了三大系列文化主题:
(1)以“书香校园”为主题教育系列,学校在图书室设立开放性图书角供学生自由阅读,每周四中午定为全校共同的读书看报时间,学生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借书,鼓励学生写读后感,参加各年级的征文比赛。
(2)以“展示才艺”为主题的书画特色系列,主要分布在教学楼、课室。学校注重人文养德,和谐发展,不断展示学生的优秀书画作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3)以“营造良好的氛围,树典型”为主题的成功教育系列,在校园宣传栏和教学楼的醒目之处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成功”的办学思想,教师“立足岗位 争先创优”“星级”学生公布栏等,让师生时时处处受到办学理念、校训、校风的熏陶,从而激励、鞭策全体师生永不懈怠,开拓进取。学校加大正面风气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小广播、橱窗、板报、宣传栏、展板,并以各类活动为载体,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5、打造班级文化特色,形成良好班风、学风
我校重视班级文化建设,引导师生以学校文化为主线,以书画艺术为载体,设计富有个性的班级文化。“看谁红花多”、“比一比,赛一赛”等
形式激励在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好书推介”“小作家”等鼓励学生开展读好书活动,不定期地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要求班级文化布臵要“十一”有:(1)眼保健操图;(2)“日行一善实践活动”评比栏;(3)展示栏(语、数、英学习园地);(4)主题黑板报;(5)卫生角;(6)荣誉栏;(7)班级公约栏;(8)国旗;(9)时钟;(10)四表(座位表、课程表、班干表、卫生轮值表);(11)公告栏。教室的布臵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且各有特色,努力形成班级特色文化。
(五)抓好课堂教学渗透德育,实现新课程教育教学目标
1、把德育融入课堂教学,落实新课程教学三维目标
课堂教学既是教师传授文化知识和技能的阵地,又是德育的重要阵地,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灵活、适度的进行德育教育,从课程目标的高度突出德育教育的地位;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索、思考、观察、操作、想象、质疑和创新等形式来获得知识,使结论和过程有机融合起来,知识和能力和谐发展,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都得到升华。让学生在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
2、把德育渗透落实到实处,全程跟踪检查。要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把思想教育内容科学地,灵活生动地融会于教学过程中,把思想教育作为课堂教学中一个任务来完成,寓思想教育于有趣的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之中,使学生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受到教育,规范行为,形成良好习惯。做好备课、听课检查,要求在每一节课,每一教育教学环节均有德育育人,使之成为常态化。
(六)健全完善少先队工作,充分发挥红领巾阵地作用
1、规范少先队工作机制
(1)规范少先队机构组织,发挥大队委,队干部的积极作用。充分利用纪念日、重大事件等,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中、系列主题活动。
(2)建设“红领巾广播站”,利用“红领巾广播”及时地向少先队员们进行针对性的、阶段性的主题教育。“红领巾广播站”设臵的栏目有“新闻时事”、“我的作品”、“好人好事”、“先进集体和个人事迹”等,使广播站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和教育作用。通过开展争做“日行一善示范生”、“礼仪大使”、“优秀值日生”等各种活动评比,促进养成教育,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自己成长的喜悦。
(3)形成激励制度,树立先进典型。几年来,积极培育优秀的少先队集体和少先队员身边可亲、可信、可学的榜样,并在少先队组织中广为宣传,积极开展“日行一善示范生”、“优秀少先队员”、“优秀队干部”、“优秀辅导员”和“优秀中队”等评比活动。
2、抓特色,促成长
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逐步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我校开展了“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旨在教育学生“存善心,有善念,行善举,做善事,成善人,扬善学”。教育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形成人人向善,人人崇善,人人扬善的新风尚,进而做到“善在学校,善在家庭,善在社会”,达到建设和谐校园,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目的。
为确保活动的教育实效,学校制定了“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方案,成立了“日行一善”活动领导小组。2011年3月份举行“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仪式。班级、学校通过各种形式向学生宣传什么是“日行一
善”,如何“日行一善”。倡导学生每天坚持至少做一件好事,并认真记录《日行一善道德日记》,记录成长经历和感悟。通过办专栏、制标语等形式积极营造引人向上的主题活动氛围。4月份开展了“日行一善”善人善举故事会,各班利用周会,通过学习古今中外善人善举故事,逐步在班级中树立“日行一善”的典范,充分发挥其榜样作用,强化学生对尚善的理解和行善意识。5月份举行了学生“日行一善”征文比赛和演讲比赛,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感悟善的思想和内涵,把“日行一善”思想融入到学习和生活中。
“日行一善,积善成德”教育实践活动实施以来,收到了十分显著的教育效果,学风、教风、校风不断优化,有效促进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的良性互动。同时,活动的开展也带动了学生综合水平的全面提高。
3、落实少先队常规工作,有效开展各种教育活动
(1)积极开展“雏鹰争章”活动,通过争章活动全面提高少先队员的整体素质。首先,各中队认真利用好“雏鹰争章记录本”,根据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的要求制定各年级的争章制度,并开展一系列的争章活动,让队员们在争章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自身综合素质。其次,我们每年的“六一”儿童节还开展了“游戏章”和“亲情章”的争章活动。
(2)抓良好的行为规范养成,外地学生中途转入、转出较多,班里的少先队员都来自全国各地,行为习惯也各不相同,所以在每学期的开学初,各中队辅导员就着力于加强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训练,做到每月一主题,每周一重点,每天一要求,把规范教育抓实、抓好,使学生尽快融入到学校的生活中来。通过近年来各位辅导员的辛勤努力,学生的行为习惯
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3)设立“少队服务岗”等形式,为学生全面发展,德育素养提高搭建了平台。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坚持,必要的查评激励机制不可少。为此,每学年开始就组建20多名少先队员为红领巾值岗服务队伍,以文明情况、纪律情况、卫生情况、两操情况等作为评分准则评出文明班级,督促全校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红领巾监督岗成员能做到按时到岗,认真值岗,每天一小结,每周一公布,每月一总评。少先队大队部每月召集红领巾值岗成员进行开会、培训,及时反馈和听取服务过程中的各类情况,使服务日工作确有实效,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模式已初步形成,其能力大大提高。
(七)构建家、校、社区联系网络,实施全方位育人策略
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未成年人教育的第一任教师,作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家长对待家庭成员的态度和家教水平是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为此,我校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构建“家庭与学校”、“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合作体系,成立了扶大中心小学家长委员会,进一步完善了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还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政教处主任、心理辅导教师、家长代表为组员的家庭教育指导队伍,形成家庭教育指导系列,提高家长育人的水平。为了使德育工作顺利开展,一方面我校每学期都通过召开家长座谈会、利用校讯通等形式,宣传德育观念,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另一方面各班主任,科任教师利用电话与家长沟通,学校通过校讯通短信的方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和人才观,起到了很好的沟通效果。
几年来,通过学校师生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我校已经形成良好的
道德品行风尚,学生文明有礼,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教师敬业爱岗、阳光健康,团结友爱,各项德育工作的目标顺利达成。学校师生违法犯罪率为0,师生精神面貌良好,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兄弟学校和社区群众的一致好评。
第二篇:构建科学体系破解中职德育难题
构建科学体系破解中职德育难题
——广东省中职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报告
中职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结果表
■汪永智
目前,全国在校中职生有2000多万人。其中绝大多数人毕业后直接进入社会,源源不断地充实到各条战线的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产业大军的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为全面把握广大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简称中职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和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情况,研究制定加强和改进中职德育工作的实施方案,广东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处和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自2009年联合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调研活动。
整个调研共有21个地级市的69所中职学校和省直属的23所中职学校参与,回收学生调查问卷8200份、教师调查问卷2460份,同时获得各市教育局、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总结报告123份。调研组还集体到8个地级市的20多所学校进行田野调查,调研组部分成员利用暑假到18个地级市为德育课教师培训班授课的机会进行调研。调研组先后召开地级市教育局、中职学校主管德育工作的校领导以及中层管理人员、学生的座谈会46场,有800多人次参加。
参加抽样调查的学生中,男生占36%、女生占64%;现在为一年级学生的占44%、二年级学生的占49%、三年级学生的占7%;独生子女占17%,来自农村的占45%,来自县城的占19%,来自地市级城市的占9%,来自广州、深圳的占27%;家庭人均年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占34%,3000元至6000元的占30%,6000元至1万元的占19%,1万元以上的占17%;生活费主要来源靠父母的占79.5%、来自亲友支持的占4%、来自学校和国家资助的占2%、靠自己打工的占3%、靠借贷的占0.5%、11%靠其他来源;原本想升入普通高中的占49%、想升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占51%。
通过调研,我们深切感受到,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主流积极向上,但又存在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需要全社会高度关注、热情关爱、真切关心,需要中职学校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强教育、管理和服务,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早日成才,促进广大中职学生顺利就业、努力创业、成就事业。
中职学生思想道德呈现昂扬奋进的喜人气象
调查表明,中职学校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他们活跃在各行各业,用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为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奋斗着、贡献着。调查发现,广大在校中职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主流积极、健康、向上,表现出昂扬奋进的喜人气象,给人以自信、阳光、可爱的美好印象。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追求进步,热爱国家,拥护改革开放政策。调查显示,71.4%的学生认为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历史的选择;91%的学生对当前我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充满信心;90.2%的学生赞同个人利益应服从国家、集体利益。
文明礼貌,遵纪守法,注重学习。调查显示,多数学生认为德育工作对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了重要作用(占67%),大部分学生认识到思想品德的重要性,有70%的学生认同“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的观点;78%的学生认同“遵守社会规范是一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的观点。这些说明学生比较注重道德素养和道德习惯的养成。调查显示,中职学生法律素养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长,71%的学生对“只要不出事,没必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的观点表示反对;80%的学生对“为了得到对我有用的东西,有时我宁愿触犯法律”的观点持反对意见;76%的学生对“打架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的观点持反对意见;74%的学生对“我觉得破坏公共财产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的观点表示反对。关心集体,乐于助人,积极参加公益活动。77%的学生认同“我愿意从我做起,关心他人,关心社会”;80%的学生认同“当学生有困难的时候,我愿意尽我所能帮助他”的观点。广大中职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在为社会服务中锻炼能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乐昌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利用专业优势,坚持常年双休日在社区提供维修家电等服务,深受广大群众好评。广东粤剧学校为一名患重病的学生举行“爱心捐款”活动,短短两天收到3万多元。汶川地震后,很多中职学生踊跃捐款。
努力学习、钻研技能,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强。调查发现,他们学习起自己喜欢的专业技能非常用功,不少学生双休日、节假日在实验室、操作室度过,渴望早日掌握专业技能,为将来顺利就业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他们对实验、实训、实习等各种实践活动都很感兴趣,在实践活动中激发了创造的灵感,技术作品不仅在全省、全国科技大赛中获奖,而且有的申请了专利。仅顺德区陈村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就有500多人次获得专利证书。
吃苦耐劳、踏实肯干,适应能力较强。他们不怕吃苦,做事认真,积极向上,自强不息,受到学校教师的赞扬,受到实习单位的好评,受到就业单位的认可。如揭阳市综合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进入工作状态迅速、吃苦耐劳、尊重师傅、团结工友,被称为“标准的小工友”,受到企业的高度赞扬,很多学生毕业后顺利留在企业工作。
多才多艺,富有个性,市场意识和现代意识较强。进校后,教师的关爱让他们感动,教师的鼓励让他们看到希望,潜力得到挖掘。他们的多才多艺得以展露,得到认可,品尝到成功。如肇庆市工业贸易学校组建的学生百人艺术团,多年来坚持送文化下乡,受到社会各界好评。东莞卫生学校的学生们积极参加科技夏令营活动,了解高新技术力量,努力做合格现代人。
一些中职学生存在令人担忧的思想道德问题
缺乏自信,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对未来感到迷茫。有些学生没有树立远大的理想,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认为自己学习基础差,前途渺茫。有些学生理想观念过于现实,追求实惠,择业取向偏重经济利益。有的学生对就业竞争的严峻形势估计不足。有的学生对专业学习和文体活动没有兴趣,在班集体中做“边缘人”。这些学生大多把时间、精力浪费在网络游戏上。调查显示,只有58%的学生能够根据将来社会的需要来选择自已的职业,有39%的学生认为以后的工作一定要高薪、轻松和稳定,有35%的学生不愿意到艰苦的地方去工作,对自已未来的发展很有信心的占51%。有一定比例的学生对自己的前途缺乏信心,对未来感到迷茫。
前期学习基础差,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效果不佳。一些学生在初中阶段没有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差,不会学习。进入中职阶段后,他们对全新的课程学起来更感费力,尤其是文化基础课,如数学、英语等课程普遍较差,以致影响到他们对新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的学习。有的学生来校读书是迫于家长的压力或是考不上高中的无奈选择,厌恶课堂,厌恶学习,上课睡觉、精神不集中、玩手机的现象时有发生,使得近年来有的学校每学期有10%左右人次的学生补考或重修课程。调查显示,有21%的学生表示学习缺乏针对性,带有盲目性;有26%的学生认为一定要老师不断督促才能学好;有21%的学生不喜欢或比较不喜欢所学专业,说明入学时对专业的选择带有盲目性,或者根本不是自己选择的专业。还有18%的学生选择了“只要条件允许,能逃的课我都逃”,说明一些学生对学习静不下心、钻不进去。
思想波动大,心理承受能力和意志力低,自我约束力不强。调查显示,只有51%的学生认为遇到困难时能够坚持到最后胜利,有34%的学生表示不能坚持到底,与占35%的学生不愿意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工作”、占37%的学生做到“经常犹豫”相佐证,反映出一些学生害怕吃苦、遇事犹豫、意志不坚定、缺少青春的朝气和勇气。81%以上的学生希望通过自身努力赢得更多尊重,反映出大多数学生有很强的自尊心,但是有53%以上的学生“担心自己的言行受到嘲笑”,反映出部分学生内心顾虑重重,心理防线比较脆弱,心理承受能力较弱。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家长的娇生惯养,加上家庭和社会的影响,缺乏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缺乏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缺乏艰苦奋斗、勇于创业的精神。有的学生因为家庭生活条件的优越导致意志力脆弱,心理发展不成熟。
不太了解行业道德规范,社会责任感不强。调查显示,有17%的学生认同“有时用说谎来逃避惩罚”的观点,反映出一些学生在对待学习任务等方面不能够做到诚实守信,有得过且过的思想倾向和表现。有12%的学生认为破坏公共财产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同时,对今后从事行业的道德规范,只有44%的学生有所了解、35%的学生持“不确定”态度、21%的学生对此不了解,这充分说明了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的学生还有双重道德标准,要求他人遵守纪律,关心集体,却一切为自己着想,自私自利,对集体和公共事物漠不关心。一些学生希望拥有一切,但不懂要为他人作奉献或牺牲;渴望得到别人理解,但不懂得体谅别人;缺乏感恩意识,认为父母、老师对自己的爱是理所当然的;缺乏责任意识,认为社会的不良风气、环境的恶化、他人的不幸是别人的事情,没有认识到“我”的发展与他人、社会、自然的发展息息相关。人际交往能力欠缺,孤独感较强。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和老师、家长、同伴关系比较融洽,所占比例较高。但是有30%以上的学生“在学校感到孤独”、10%以上的学生没有“很谈得来的朋友”、10%以上的学生当同学有困难时不愿意尽力帮助。这说明在中职学生中有一部分比较孤独,有个别学生非常孤独,没有知心朋友,也不愿意结交朋友,自己封闭自己。有18%以上的学生“不喜欢我的班级,更不可能为它付出”,13%以上的学生对教师不太尊重。这说明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工作还存在着不扎实、不深入等情况。调查显示,有13%以上的学生与父母沟通不好,关系不很融洽;29%的学生“不会主动和父母交流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这充分显示出家庭教育问题需要引起学校和社会各界的更大关注。
个别学生不良习惯、不良行为较多。调查显示,考虑到有10%的学生选择了“不确定”的因素,仍有超过12%的学生认为“破坏公共财产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有超过17%的学生认为“只要不出事,没必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有超过18%的学生“不能处理好我所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有超过10%的学生“为了得到对我有用的东西,有时我宁愿触犯法律”,有超过27%的学生“不知道学校有关违纪处分规定的大概内容”。
加强与改进中职学校德育的发展构想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是喜悦与忧虑同伴、机遇与挑战同存、希望与困难同在。要破解中职德育的难题需要构建一个“大德育”的建设框架,需要营造“大德育”的环境,需要构建富有实效的长效机制和系统工程。为此,我们结合理论和实践的经验与教训,提出加强和改进中职德育工作的发展构想。
一是明确一个育人目标。有德有才重点用,有德无才培育用,无德无才弃之不用。这是很多企业的用人理念。因此,中职德育工作要坚持以学生成人成才为第一要义,坚持这个第一要义就要强调以学生成人成才为根本目标。
二是把握两个育人基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这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也是区别于其他学校办学要求的育人基点。这两个育人基点的把握情况是检验中职德育工作实效高低重要,也是反映中职学校在社会上的认同度、知名度的主要因素。
三是树立三个育人观念。加强和改进中职德育工作,要强化和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实践育人观、和谐法治观,用思想的大解放和观念的大更新带动中职德育工作的大发展、大跨越。影响中职教育科学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对中职生的不公正、不客观,甚至是错误的评价。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包括多元化人才观、差异性评价观、发展性教育观、人性化服务观等在内的正确中职学生观。教育工作者充分考虑并围绕学生的特点去开展工作,通过丰富多彩的思想道德和文化体育活动去教育和引导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等综合素质。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考虑中职生的心理特征、思想特点和行为习惯,加强生命教育、感恩教育、和谐教育等,给予学生以人文关怀。要加强民主法治教育,引导广大师生自觉学法、守法、用法,让学生在民主法治、和谐幸福的环境中文明有序地学习和生活、成长和发展。
四是落实四个育人环节。要落实全员、全程、全方位和全面素质的四全育人环节,构建大德育工作体系,营造大德育工作氛围,实现大德育工作效果。学校所有部门、所有教职工都负有育人职责,同时家庭亲人负有不可推卸的育人责任,社会各界成员都有育人的职责。“全程育人”要求在中职生学习成长的全部过程中都要加强德育工作。“全方位育人”要求在学校、家庭、社会这个大环境中,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措施,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化地对中职生实施德育。“全面素质育人”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按照“扬长补短”的原则和“德技双高”的要求,促进中职生的潜能得到不断开发,创造力得到不断激发,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五是统筹五个育人关系。要将德育工作与教学科研结合起来,教学工作向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向教学工作渗透,将德育工作与教学工作有机结合,形成双向渗透的良性循环机制和态势。要将德育工作与学生管理结合起来,学生管理工作要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情,严而有度、严而有序,通过多种有效的日常管理工作让学生在养成教育等方面有明显的收获。要将德育工作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结合起来,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学生在特色鲜明、氛围浓郁的校园文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张扬个性、增强才干。要将德育工作与学生实训实习结合起来,认真做好学生在实习实训中的教育、管理、服务、维权等工作,使学生在浓厚企业文化的熏陶中感受企业文化氛围、领悟企业精神内涵、培养职业道德、提高职业能力。要将德育工作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要加强与学校、家庭、社会相关组织和单位的联系与沟通,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努力让广大中职生在学习中无后顾之忧。
六是加强六个育人建设。即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使德育队伍能力更强;加强德育课程建设,使教书育人水平更高;加强管理服务建设,使教育引导效果更好;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文化育人影响更深;加强实践基地建设,使实践育人作用更大;加强体制机制建设,使德育工作进展更顺,以促进中职德育工作不断加强和改进。
(作者系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授)
第三篇:德育立校 诗教育人
德育立校 诗教育人
——泾县稼祥中学争创省级诗教先进单位汇报材料
创办于1994年的泾县稼祥中学,是一所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稼祥同志名字命名的市级示范学校,学校占地面积57亩,2003年泾县教师进修学校与稼祥中学合署办公。学校现有38个教学班,2252名在校学生,在职教职工180人,其中高级教师和一级教师124人。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历任校领导班子的努力下,学校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历经20年风雨洗礼逐渐成熟壮大,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普法教育活动“优秀组织奖”、国家级“零犯罪学校”、“安徽省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学校”、“安徽省体育专项特色学校”、“安徽省体教结合先进单位”、“县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是皖东南大地上一朵盛开的教育奇葩。走出了一条“德育立校,诗教育人”的办学路子。现将我们的做法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狠抓落实
博大精深的诗词经典,是中华儿女引以自豪的宝贵财富,是华厦子孙千年高扬的不朽旗帜,是教育生生不息的智慧与力量所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创建“中华诗教先进单位”工作,为了确保我校诗词教育有特色、出成效,确保完成“中华诗教先进单位”创建任务,学校于去年十月份成立了泾县稼祥中学“中华诗教先进单位”创建工作领导组,王凤校长任组长,副校长程晓鸣、胡遇晖任副组长。领导组下设工作组,任务落实到人。领导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创建规划,明确创建目标,落实创建任务,同时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并就创建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诗教的普及、创建的宣传等具体事项进行周密的安排和部署。
二、学习引航,培养人才
为了加强队伍建设,培养优秀的诗教人才,学校想方设法组织教师参加诗词教育培训,并与兄弟学校建立友好关系,经常性地进行诗教经验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学校领导多次在全体教师大会上倡议老师们多读书,读好书,多读中华经典诗词,苦练诗教内功。我校还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帮扶结对等搞好传、帮、带工作,经常性地开展“诗词教学观摩”活动。如2014年我校承办了全县中小学校长、教导主任和骨干语文教师参加的诗词教育培训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今年6月我校诗词教育骨干教师聆听了县诗词学会徐会长的关于格律诗的专题培训,今年7月学校派出教师赴淮南参加经典诵读主题国培;教科室副主任张春云老师上的《<饮酒>其五》,语文教研组组长程越上的《钱塘湖春行》,黄猛上的《黄河颂》等都是有较高水准的诗词教学观摩课,课后大家认真交流研讨,收益颇多。诗教培训及观摩活动起到了一定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培养出了一大批诗教人才。
三、多管齐下,抓好诗教
1.将中学诗词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
我校把中学诗词教育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途径。初中阶段,我们努力引导学生诵读古代诗词,初步了解古诗词格律,阅读浅易文言文,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欣赏品位。
2.将中学诗词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我校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要将中学诗词教育融入到语文、历史、思想品德、体育艺术等学科课堂教学中,将中华诗词嵌入学生头脑中。语文课教学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时间开展“课前吟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达到熟读成诵。
3.将中学诗词教育与书法教育相结合
我校结合中学书法教育每周一课和每天一练,引导学生书写中华
诗词,以书法教育推进诗词教育深入开展,提高中学生文化修养。
4.将中学诗词教育与教师培训相结合
开展中学诗词教育,教师是关键。我校把诗词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内容之中,广泛开展教师读书活动,培训教师的“书香气质”,力求做到“四个一”:每月开展一次诗词教育研讨活动,每学期读一本经典书籍,每学期举办一次专家讲座,每学年评选一次“书香”教师。
5.将中学诗词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我校积极组织师生书写(画)古诗词,名言佳句,评选出优秀作品,张贴在学校橱窗、走廊、墙壁等,打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书香校园,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每一条道路都启迪教育着孩子。教室内外的走廊悬挂、图文并茂的诗文图画,校报校网站也适时刊登师生诗文作品和诗教新闻,逐步形成浓郁的创建氛围。
四、开展活动,保证实效
为了提高全体师生诗词诵读水平和欣赏能力,激发师生诗词创作热情,使诗词教育深入到每个师生心灵,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诗教活动,真正做到了人人参与,人人有收获。
1.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为抓手,认真开展“读经典佳作,育有德人才”道德实践活动。代表作品有《稼祥情结》《我的中国梦》和《稼祥赋》等,多次参加市级经典诵读比赛,屡获荣誉。2015年3月我校的“太白情深游泾川”获得县二等奖。
2.结合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元旦等传统节日和国庆节、艺术节等,组织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中华诗词朗诵、演唱等活动。如黄猛老师还上了一节别开生面的课《走在诗歌里》,深受学生喜爱。
3.学校大力倡导师生进行诗词创作,近年来,涌现了一大批优秀诗词作品。如副校长胡遇晖为我校二十周年校庆创作的《稼祥赋》,堪称佳作。金冠宝老师创作的七绝《咏橘颂党》、词《卜算子〃中秋
咏月》,唐桂香老师创作的现代诗《秋日》《蜡烛》《煤》等,亦各有特色。张正浩老师辅导的学生诗作也频频获奖并见诸报端,如费香归的《家乡赞歌》、黄蒙雪的《致老师》等。《泾县报》(2015年8月21日)集中刊载了我校师生的7首格律诗,展示了我校的诗教的一个侧面。
4.部分班级还成立了文学社团,并有固定的文学期刊,如八年级四班的“青心”文学社,期刊名为《青心》。
5.我们努力搭建平台,为学生提供和谐自由的个性发展空间,拓宽学生视野,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并以诗育德、以诗启智、以诗塑美,逐步形成了学校诗词教学的特色。
开展诗教工作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师生记住一些名篇佳作,更重要的是为寻根,寻民族精神之根,寻现代文明之根。同时也是为了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加厚师生的人文底蕴。在反复诵读中,诵读的水平在逐步提高,对作品的理解、体会也在逐层加深。不但提高了文学修养,而且开阔了视野,积累了丰富的人文知识。
诗教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如何更好地发挥中华诗词的作用,促进素质教育、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将致力于诗词教育的长期性和实效性,使创建工作不流于形式,使中华诗词真正深入人心。我们将充分发挥学校宣传栏、板报、校园广播站、校园网站的重要功能,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全校学诗词、用诗词、赏诗词、创诗词的良好氛围,让中学生在诗词教育中成长,让诗词在中学生心中扎根。
二0一五年七月
第四篇:校德育
校德育
在上局正确领导和具体指导下,一贯来,我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以强而有力的措施使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实现德育工作常态化,系统化,创新化。经过多年的探索,现已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德育管理方法。下面是我校本学年以来的一些做法:
(一)树立榜样,加强正面教育。
每学期开学初,我校对表现出色的学生进行表彰,分别设立德育标兵奖、三好学生奖、优秀班干部奖等奖项,特别表彰期考成绩总分排进全县前100名的学生。树立正面形象,发挥榜样的作用,并利用晨会、班会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二)依靠各方面力量,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根据我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学生中出现的沉迷网吧,拉帮结派打架斗殴等不良行为的情况,学校采取了以下的措施。
1、依靠公安机关加强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学校每学期均邀请派出所的干警到学校给学生上法制教育课,向学生宣传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以具体的案例对学生进行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2、建立健全家长学校。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加强与家长联系沟通,学生出现问题及时与家长联系,让家长全程参与对学生的教育活动。
3、实行封闭式的管理。
封闭式的管理减少当前社会不良现象对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减少学生在路途中所消耗的时间,降低安全隐患,确保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用以学习,参加校园内有益的文娱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管理模式。
4、开展文明班亮化评比管理。
文明班亮化评比管理就是学校以班为单位,全天候对每一位学生进行跟踪管理的一种模式。每一天,学校组织了以校长、主任、级长、骨干教师和以学生干部组成的两套人马对学生进行督导、检查。详细记录好各班学生中出现的违规违纪行为,并根据检查记录的结果,每周进行评比,对荣获优秀的班奖给流动红旗,对后进的班提出批评,对违规违纪的学生及时进行跟踪转化。
(三)狠抓安全教育工作。
安全工作是学校的生命线。本学年,学校做了以下的工作:
1、利用校会、晨会、班会,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2、各班制订安全公约。
3、节假日给家长发出倡议,对安全工作提出要求。
4、学生人人制订安全责任书。
5、要求学生的自行车必须安装反光装置,粘贴自行车反光膜。
以上是我这一年来在德育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得上级有关部门的表彰和社会各界及家长的一致好评。今后我校必将团结协作,群策群力,把敬德初中办成人民群众满意的初中。
第五篇:廉洁从教,德育之根本[模版]
廉洁从教,德育之根本
锦绣川大水井小学 李焕彬
我们时常见到电视上宣传反腐倡廉,时常见到各类媒体批评社会腐败,时常听到身边的人议论“金钱的诱惑”,面对着“八荣八耻”,面对着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面对着教育祖国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神圣而又艰巨的任务,我想,是不是我们每一代都要经历着利益的考验,金钱的诱惑,而这样的考验与诱惑背后又有多少新的情况出现?
教师不是神,做为社会的人,与其它群体一样,也存在着自然的冲动、欲望与对功利的追求,这往往是与培养人,教育人的要求不一致的或是完全违背的,但这却是客观存在的。这就需要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行为规范的约束、矫正和防范。只有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才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强化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有利于净化教育行业的风气,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
近年来,在一些学校的孩子们身上显现出的一些行为令人担忧:个别学生考试不过关就给老师送礼;一些孩子为了当选班干部,竟然采用请客吃饭、送点小礼品等手段拉选票......这些现象表明,对孩子进行廉洁教育已经刻不容缓!《实施纲要》明确指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共青团组织要把廉洁教育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
尚的道德情操,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文化知识的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廉洁教育同样要从娃娃抓起!
俗话说:“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育无小节,节节是楷模。”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使全体受教育者在身心各方面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而做到这一点,做为素质教育的主体——教师的素质,特别是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水平是至关重要的。素质教育的水平和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素质的水平。法国十八世纪教育家卢梭指出“对于一个教师来说,重要的问题不是他拿什么东西来教孩子,而是他指导孩子怎样做人。”试想如果教师知错不认,如何教育学生知错认错;如果教师争名夺利,如何教育学生朴实做人;如果教师腐败成风,如何教育学生廉洁做人……太多的“如果”告诉我们,只有不断锤炼自己的人格,方无愧于我们的职业。一名教师是否能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尊重家长,廉洁从教,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形象、威信,与对学生的关系和对学生的感召力和教育力,从而也就影响到教育效果。
身处“四面腐风”的年代,我们这些教师应该做些什么?一边收着家长的礼钱,一边宣传动员反腐倡廉?还是婉言谢绝坚决抵制?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无声的行动比高谈阔论、指手画脚更有说服力,教师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生作出榜样,从一定程度上讲,教师是学生真正看得到、摸得着的“榜样”。
国家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老师。要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才,教师本人除应该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之外,更应该是学生道德的引路人,是品行的示范者,因此,廉洁从教,约束的是自己,教育的是孩子。
“廉洁从教,以德育人”是教师处理教育教学活动与个人利益之间关系的准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应当注意保持的品德。
教师职业作为一种以人育人的职业,它不是一种可以单纯用经济手段来检验其效益、用金钱尺度来衡量其价值的职业,对其劳动质量提出的要求是很高的、无止境的,对其劳动数量却很难做到准确计量。所以,从事教师职业就不能斤斤计较,而必须具有自觉地把自己的全部知识、才能和爱心奉献给学生、奉献给事业的决心和勇气。正因为如此,人们一说起教师这个职业,总是自然而然地把它同奉献精神联系在一起——称颂他像蜡烛,向世界奉献光明;像园丁,向生活奉献美景;像人梯,向人类奉献进步;像铺路石,向孩子奉献坦途。
教师的使命在于用人格孵化人格,用智慧点燃智慧,用生命影响生命。这样的使命要求我们凝心聚力,这样的使命要求我们倾情奉献。我们所拥有的教育资源首先是属于学校的,属于学生的,应当把它公平地奉献给自己的每一位学生。我们不能给教育涂上功利化、商业化的色彩,使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蜕变成金钱关系。我们要小心呵护师生关系中纯真的感情,忠实履行人民教
师的使命。但是,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由于社会上有些人错误地大力鼓吹“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思想,也使不少教师受到了影响和侵蚀。如: 有少数教师热衷于 “ 有偿家教 ”,这不仅有损教师的人格形象,对学生健康成长也将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上至教育部,下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都明确规定抵制有偿家教,我想,这是非常有必要,而且是应该雷厉风行坚决杜绝的。
古人云: “ 不受曰廉,不污曰洁。” 说的是不受贿赂,不接受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贪图财货,不沾不污,立身洁白。这是为人的根本。那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教师,在自身道德修养和操守方面应该达到一个相当的高度才无愧于“教师”这一神圣职业。作为一名教师,更不能以从事经济活动的心理来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也不能要求学生对自己付出的劳动从物质利益上作出回报,而必须自觉培养以事业为重、以学生为重的宽阔胸怀,不断提高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精神追求的境界。我认为,作为教师,就应该清高一点,这是非常有必要的。然而,现在在教书育人的神圣殿堂里却出现了一种不和谐之音: 个别教师见“礼”忘义,不是因材施教而是因“财”施教。某报上曾刊登了一位学生家长痛陈“向老师送礼的八大理由”:倘给老师送礼,则自己孩子可坐好的座位、老师上课时关注他的注意力、作业批改得特别仔细、可提名担任班干部、容易评上三好生;与人发生纠纷时还可受到老师的袒护;还有,孩子因家长给老师送过礼,还可克服自卑感等,难怪乎许多家长热衷于给老师送礼。家
长的一点点礼物竟能使教师的教育天平发生倾斜,可见我们个别教师的师德意识是何等的淡薄与脆弱啊!
作为教师,我们要用自己的言行告诉他人也告诉自己:教育是奉献不是索取,教育是公益不是功利;教师先自重,才能受尊重。我们教师要廉洁从教,拒绝 “ 有偿家教 ”、拒绝“家长馈赠”;同时坚决做到:不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及其他商品;不索要或接受学生、家长财物;不要求家长为自己说情、办事,不做任何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事情。我们要经得住广大家长及社会各界对我们的监督,教师之间也要互相监督。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一名党员,我希望从教育、制度、监督上一齐着手,学校、社会、家长共同努力,坚决刹住“有偿家教”、“收受礼物” 等不良风气,让清正廉洁之风吹遍每一处校园,让每一处校园成为圣洁的地方,让圣洁的地方成长起祖国的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