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宝剑锋自磨砺出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记无锡11标技术部先进事迹
概要:由中铁一局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无锡地铁土建工程11标技术部,是由项目领导班子精挑细选,好中选优拔尖出来的6位年轻的技术骨干组成,他们是一支有着吃苦耐劳的品质,严谨高效的工作作风,各具专长的技术本领,独当一面的工程管理素质和勇于探索、追求科学技术精细高效的年轻团队,更为可贵的是在项目的正确领导下团结鼓劲、开拓创新、活力四射,奋发有为,继承和发扬了中铁一局的优良传统,处处彰显着“追求卓越、勇于跨越”的崇高品质和城轨公司“诚信创新、精细高效”的现代化专业轨道交通公司的魅力!
一、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
技术部的优良品质就在于部员底子硬,他们有着扎实的技术功底,全面掌握了土建工程施工技术,技术部带领25名技术员奋勇拼搏,绩效显著。他们的技术水平在两年多来面对无锡专家评审组答辩中一次次成长,历经磨练,终于在2012年12月8日在梁溪大桥站附属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写中得到专家评审组的肯定和赞扬并给予热烈鼓掌。这次专家组和监理方、业主方的热烈鼓掌,让他们的热泪夺目,汗水和泪水交织在一起,他们站起来向两年多以来亲切指导他们的各位专家,业主代表,监理工程师和项目领导深深的鞠了一躬!是泪水和汗水浇注了车站的铜钱铁壁更浇筑了他们坚韧不屈的品质和亮剑精神!因为技术部在两年多来面对无锡专家评审组二十多次的方案评审 1 考量答辩后,终于竖起了大拇指,专家组感慨的说“不愧为天下第一局”!方案的编写严谨细致,能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总结新工发,独具特色,施工组织、技术方案一次比一次精细优质,一次比一次含金量高,确实提高了水平”;用业主的话说“技术部没有死搬照抄别人的方案而是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自己创作方案,他们把每一次施工方案的编写都当做毕业设计来做,真是难能可贵啊!”----这也是项目部的特色,尤其以技术部为代表,充分发挥中铁一局人的特色,敢为人先,他们创出了自己的道路,这两年多来他们面对的难题和困难太多了,但都在在公司领导、专家、项目领导的指导下一个个攻克了---在军事管理区进行深基坑开挖、盾构过运河、穿高楼,穿大桥,在“两站三区间”他们经历了酸甜苦辣,他们更享受到成长的快乐,在团结拼搏中他们尽情的浑洒着他们的聪明才智和中铁青年的帅气!一路高歌奏响城轨公司高亢的乐章!图1技术部青年突击队授旗宣誓启动
二、力量从团结来、荣誉从集体来
个人的兴衰荣辱离不开我们强大的中铁一局,离不开实力雄厚的城轨公司,更离不开项目部领导班子的培养,在项目一开始技术部就确立了“团结拼搏、学习创新、精细高效”的思想,他们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部长张宁的带头下,技术部铸造了刻苦钻研、努力学习,敢为人先的素养和不畏艰险的亮剑精神。
技术内业和现场施工组织管理两手抓、两手硬,齐头并进是技术部的第二特点,在业主每月内业技术资料检查中均名列前茅。面对诸多工序,工艺他们能拿出优良精细的技术方案,更能精细高效的落实在每一道工序中,晚上加班研究方案,白天挤时间下工地给工人指导泥浆配比,亲自示范梁柱结合部钢筋绑扎,下到渣坑取样,现场研究渣土改良、、、他们都是脑力劳动加半体力劳动,正是这种集体的敢于吃苦,善于钻研的精神,和一股子执着的牛劲,施工任务提前完成,取得了内业精细扎实,工程质量优良,现场安全文明的靓丽风景,获得2012年无锡地铁2号线业主月度 “一模量化”工地联评第一的好成绩,月月稳居业主考评榜首!
三、贯标先进---领头实施精细化管理
在2012年公司挺进精细化生产管理模式以来,技术部冲锋在前,是展现项目部精细化贯标的窗口,技术部部员都将精细化细 则贴在桌子上,熟记在心里,落实在施工中,做到“让标准成为习惯,让习惯符合标准”。全年技术开展贯标自评与内控分析改进8次,改进并精细化作业23点,进行技术人员精细化考试4次,集中学习精细化管理知识5次,在公司多位领导的检查中都给与了肯定!
技术部率先在交班会上提出将精细化达标水平和个人月度奖金系数及奖惩挂钩,这一提议得到项目领导的赞扬和提倡,在项目部各部门贯彻推行,通过这个激励措施,项目部精细化顺利、有力开展,各部门都取得了一定效果。技术部的《盾构穿越桥梁障碍桩技术优化》获集团公司三等奖,物资设备管理获无锡轨道办二等奖,财务二次经营管控得力,合同全额兑现,安全质量受控、综合管理水平提高等等,其他部门在技术部的带动下争先恐后,形成了精细化争先创优月度奖惩,末尾项目经理问责的良好氛围。目前施工质量合格率100%。技术部在深入开展精细化后在高大模板支架系统上,维护结构施工技术上,SWM工法精细化上都取得了节约成本的效果。
图2 技术部在向无锡轨道办员工讲述精细化施工技术
四、敬业爱岗讲奉献、追求卓越永向前
在科技创新飞速发展的今天,11标技术部牢牢把握住了持续学习,不断创新这一主线,同志们在出色完成工作的同时,废寝忘食的钻研土建技术,报考建造师,造价师、在职研究生学习,“技术提升---创优质工程,学历提升---做技术标兵,考取国家职业资格---专业技能提升”是他们在奋斗征程上的响亮口号!
爱岗敬业是一种精神、一种人生态度、一种职业美德、更是一种默默的奉献。任何人都有追求荣誉的天性,都希望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而要把这种意愿变成现实,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在自己平凡岗位上的爱岗敬业。11标技术部一班人就是敢于在环境艰苦、劳动繁重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满腔激情地工作,像热爱自己的家庭一样去爱岗敬业。我们的企业正 因为有象他们这样具有崇高敬业精神的员工队伍,才能在一次次的竞争中夺得胜利,赢得荣誉,取得骄人的业绩。
图3歌唱“城轨之歌”----奋进中的无锡11标技术部团队
五、永葆先进性,有红有专,感恩企业,回报社会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中铁一局城轨公司,伴我一生,给了我们施展才华的平台,教给我们“诚信创新,永争一流”的人生品格。技术部全体同志时刻不忘个人的思想品德培养与提高,有红有专是他们的追求,他们思想觉悟高,积极响应党组织号召,始终做党组织的攻坚力量,在“高扬党旗建城轨—梁·五盾构创辉煌”党建主题活动中,技术部牵头成立了“共产党员先锋队”和“共青团员突击队”,在应对盾构过京杭大运河、穿越中百六店,深基坑开挖,高支模作业,起重吊装,等高风险作业中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苦练基本功精细化管理用功在平时,又是一支关键时刻能拉得出、上得去,攻坚克难,敢打硬仗的团队。
技术部全体同志继承和发扬了中铁一局的优良传统,“有红有专、拼搏创新、乐于奉献,和谐团结”的优良品质将造就他们走的更远,飞的更高,用他们的智慧和勤劳创造精品工程,为企业发展再立新功!回报公司,回报社会!
第二篇: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杂技进校园观后感
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杂技进校园观后感
第二实验小学小记者
六年级三班
邓宇新
提到杂技,大家都会想到吴桥杂技,那可是无比的精彩,而今天在我校,就有一场丰盛的杂技盛宴。
今天,我一早就来到学校,走到教室门口就听见议论纷纷,进了教室才知道,原来呀!同学们在讨论杂技表演的事情,我们都期盼下午那精彩的表演。
中午还没感觉睡一会,就听见叮铃铃的起床铃声响了,同学们回到教室,在老师的组织带领下来到操场上,按照规定的位置坐下。杂技表演马上就要开始了,同学们都睁大眼睛盯着舞台,企盼节目马上开始。就在这时,主持人出来报节目了,同学们都热烈的鼓掌,主持说道:“第一个节目是柔道表演”。主持人话语刚落,只见一群身穿华丽中国服饰的杂技演员迅速登台,音乐响起来,他们伴着音乐翩翩起舞,“哇,好棒呀!”“哇,她们是怎样做到的!”演员们柔软的身姿和高超的技艺惊起了同学们一声声的赞叹,大家都目不转睛的看着,时不时的响起阵阵掌声,为他们精湛技艺喝彩。最使我难忘的节目是钻圈表演,表演钻圈节目的是一个个年轻的小伙子。刚开始表演的时候是一个大圈放在一个小圈上进行钻圈表演,逐渐的增大难度,继续往上加圈,最后5个小圈顶着一个大圈,台上的精彩表演深深地吸引住了我们,我们紧张的屏住了呼吸,心情随着杂技演员的每一个动作一起一伏,助跑、起跳、钻——,这个动作太难了,有个大哥哥连续两次都没有钻过去,但他没有气馁,第三次来到了起点,我们都为他呐喊加油,他的眼神更坚定了,有力的做着动作,助跑、起跳、钻——,啊!成功啦,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激动得使劲鼓掌,手都拍疼了也不在乎。这个大哥哥让我想起了在幼儿园时,有一次跆拳道踢板表演,我踢了两次都没有把板踢断,感到很紧张,在老师的鼓励的眼神中,我规范了动作终于把板踢断了,当时激动地我眼泪都流出来了。
时间过得真快,精彩的节目马上就结束了!今天下午的每个杂技表演都深深的印在我脑海中。“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精彩表演的背后是演员们不懈努力的汗水。这让我知道了做任何事情要想成功,必须努力,要有决心,有毅力才行。看了今天的节目,我不仅收获了许多乐趣,也更明白了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
实验二小
六年级三班
邓宇新
第三篇:课堂精彩磨砺出
课堂精彩磨砺出
——教学《一夜的工作》引起的思考
安化县梅城完小
李
曼
我校同课异教活动开展已有六年的历史,今年活动有了改革,同年级上完后,还要推荐一堂到学校上汇报课,我很庆幸承担了本次汇报课任务,让我有了一次磨砺的好机会。这次我授课的内容是六年级下册的《一夜的工作》。【教学内容分析】
《一夜的工作》记叙了周总理审阅一篇稿子时,作者亲眼目睹了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形,歌颂了周总理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抒发了崇敬、爱戴周总理的思想感情。本课语言平实,感情真挚,是训练学生朗读、熏陶学生情感的好文章。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从周总理辛勤工作的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中感受周总理的伟大人格。
3、领悟本课用朴实无华的文字、生活中的小事表现人物高尚品质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周总理辛勤工作和简朴生活的崇高品质。
2、领悟课文选用生活小事、以平实文字表现人物高尚品质的方法。
第一次备课
一、开门见山,引入课题
1、“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是谁说的?
2、揭题。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周总理,去看看他一夜的工作。板书:一夜的工作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要求:(1)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
(2)一边读一边用心思考,读过之后,在你心目中总理的这一夜,是怎样的一夜? 请找出文中的中心句。
三、再读课文,深入体会
1、你是从哪些语句感受到总理的一夜是多么简朴,多么劳苦的?
2、生自主学习
3、合住交流,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句子。
⑴、“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① 重点理解“极其简单”“如此而已”。
② 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③ 指导朗读。
⑵“花生米几乎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份量。”
①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② 谈体会。
⑶“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
① 齐读句子。
② 怎样理解审阅?总理是怎样审阅的?
③ 你体会到什么?
④ 指导朗读
⑷学习最后一段
师:“我回来后„„”(生接读作者的心理话。)
① 师:当你读完这句话,当你高声对全世界说,你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② 师:请问你看到总理怎样的一夜?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同学们,总理的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吗?这是我们敬爱的总理走完生命最后历程时最后的几行脚步。
(课件出示字幕,师深情叙述总理生命最后一段日程。)
2、同学们,看完总理在生命的最后一段的生命历程,你有什么话想说?
3、面对这样的总理,你心中一定有很多话要说。深情地齐读最后一段。
五、指导实践,延伸课外
1、推荐课外阅读书目《伟人之初──周恩来》、《共和国风云录》。
2、召开关于周总理的故事会。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设计我紧紧抓住课文的中心句“我看到了总理的一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展开。但由于学生对周总理的感性认识很浅显,没有很深的感情基础,所以很难在情感上产生与作者那样的共鸣的,学习时体会也就会不深刻。我认真分析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第二次备课。
第二次备课
一、情景开路,引入课题
1、“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是谁说的?
2、半个多世纪以来,为了国家的和平稳定、繁荣昌盛,为了百姓的安居乐业,周总理呕心沥血,废寝忘食。1976年1月8日9点57分,敬爱的周总理与我们永别了。(播放录象)
3、看了这段录象,你有什么感受?
4、揭题。周总理为什么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周总理,去看看他一夜的工作。
板书:一夜的工作
【设计意图】观看影视资料,让学生感受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深受人民的爱戴,为学习课文奠定情感基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一夜的工作》,注意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
2、一边读一边用心思考,读过之后,请你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在你心目中总理的这一夜,是怎样的一夜?
3、假如请你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对总理这一夜的工作的最大感受,你用哪个词语?
(劳苦、简朴、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呕心沥血、日理万机、通宵达旦、废寝忘食、鞠躬尽瘁、日理万机、殚精竭虑、劳苦功高„„)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故让学生静心阅读全文后,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对总理这一夜的工作的最大感受。
三、再读课文,深入体会
1、你从哪些地方体会总理“生活简朴”和“工作劳苦”的?请一边读一边画。
2、生自主学习
3、合住交流,相机出示句子。
⑴ 生活简朴
▲“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①重点理解“极其简单”“如此而已”。
② 体会到什么?(陈设简陋)
③ 想象总理的办公室应该有些什么东西?(学生思维活跃)
④ 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想象总理的办公室应该有些什么东西,设身处地,使学生从陈设简陋这方面深刻感受总理的生活简朴。
▲“花生米几乎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份量。”
①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② 谈体会。(生活简单)
★小资料:(感受总理穿着朴素)
有一次,他穿织补过的衣服接待外宾,身边工作人员说这套“礼服”早该换换啦。他笑笑说:“穿补钉衣服照样可以接待外宾。”“织补的那块有点痕迹也不要紧,别人看着也没关系。丢掉艰苦奋斗的传统才难看呢!”他的衬衣磨破了,换上新的领口和袖口照旧穿。1963年,他出访亚非欧14国,到了开罗,他换下缝补多次的衬衣,随行工作人员不便拿给外国宾馆去洗,只好请我驻埃及使馆的同志帮忙,并叮嘱洗时不要用力,以免搓破。大使夫人看到后,感动得边洗边流泪。
【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拉进与文本的距离,从住、衣、食、三方面着手,感受总理生活是多么简朴。⑵ 工作劳苦
▲“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
① 齐读句子。
② 怎样理解审阅?总理是怎样审阅的?
习作引路:细节描写
③ 你体会到什么?
习作引路:对比写法
④ 师导读: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我们的总理坐在不大的写字台前,打开了他今晚要审阅的文件,只见他──
(生接读。)
师:夜很深了,只是时钟“嘀嗒嘀嗒”走动的声音,总理坐在办公桌前,继续审阅文件,只见他──
(第二组接读。)
师:夜更深了,人们都进入了甜美的梦乡,而我们的总理依然坐在办公桌前。只见他──
(第三组接读。)
师:东方发白,夜色烂珊,总理坐在办公桌前审阅最后一份文件,只见他──
(第四组接读。)
【设计意图】通过引读的形式,借助朗读,启发学生思考和想象,让学生走进文本,感受总理生活是那么简朴,工作却如此劳苦,从而激起学生对总理的崇敬之情,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同学们,总理的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吗?那么我们敬爱的总理一天的工作呢?。
出示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不久的1967年春天的广交会上,红卫兵要砸烂广交会,总理轮流找各派红卫兵谈话,做他们的工作,30小时没离开现场,没停止谈话。劝说红卫兵,接着又连续工作70多小时,前后达100多小时,没睡一次觉,没休息一刻。
★再请大家看看1974年3月27日周总理身患重病时他的工作安排:
下午三时 起床
下午四时 与尼雷尔会谈
晚七时 陪餐
晚十时 政治局会议
晨二时半 约民航同志开会
晨七时 办公
中午十二时 去东郊迎接西哈努克亲王和王后
下午两时 休息
2、出示总理夜里工作的图片
同学们你有什么话想对总理说,你愿意劝一劝总理,让他工作轻松一些,生活舒适一些吗?
3、出示最后一段话
生多种形式读最后一段。
当你读完这句话,当你高声对全世界说,你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激动、兴奋、骄傲。)
4、在周总理诞辰100周年的日子,有一位叫宋小明的诗人,将他内心的话写成了一首诗──《你是这样的人》,著名作曲家三宝为之谱曲,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共鸣。让我们全体起立,用心聆听,一起走近我们伟大的周总理。
(播放视频歌曲《你是这样的人》,录像。全体起立。)
五、指导实践,延伸课外
1、推荐课外阅读书目《伟人之初──周恩来》、《共和国风云录》。
2、召开关于周总理的故事会。
3、读后感:《走进一代伟人周恩来》
【教学反思】
两次教学虽然都是围绕中心句展开的,但是教学效果却截然不同,这是什么原因?怎样才能提高阅读教学实效。
1、以读代讲,激发阅读的兴趣
在设计总理生活是多么简朴时,第一次设计侧重于理性的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周总理的生活极其简单;二次备课设计更注重思维的拓展和情感的激发。实际上当孩子们描述这个宫殿式的建筑和室内的简单陈设的时候,让孩子们说说这宫殿式的房子里面应该有什么?这一个问题就把我们的孩子们一下子拉进了周总理工作的场景,孩子和周总理拉近了,孩子和文本拉近了,更容易激起了孩子们对总理的热爱。又在感受总理工作是多么劳苦时,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这样的修改,变分析为感悟,让孩子们走近文本,走进文本。
2、创设情景,引起情感的共鸣
第一次教学,几乎没有创设情境,学生与文本之间隔着一堵墙,难以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而阅读教学中,我们就是要让学生通过亲自尝试,自觉体悟课文里面的情感世界,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所以第二次教学,我多次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把学生的情感一次次推向高潮。课始,播放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情景,感受世人对总理的敬仰与爱戴。在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适时的补充周总理的感人事迹,出示周总理身患癌症时的一日日程表,更使学生得到心灵上的震撼,加深对文章的感悟,接着我出示满脸憔悴,夜以继日工作的总理的图片,让学生面对着周总理说说心理话,这时学生在前面深刻感悟的基础上,感情的抒发水到渠成,同时自然地引用课前阅读的资料故事发散地从周总理的其他品质来进行表达,这一环节给予了学生开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在情感上和作者产生共鸣,因而在最后两段的朗读时学生激情饱满,情动而辞发发自内心的呐喊把课堂推向了高潮。
3、内外课堂,语文教学的境地:
课堂教学生活化,生活内容教学化,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阅读,“人生体验──言语活动──新的体验”这一循环才会活跃起来,才能极大激发课堂里的生命活力。
最后的拓展延伸,让学生阅读整理有关周总理的资料,以《走进一代伟人周恩来》为题写一篇读后感,这样不仅拓宽学生的课外阅读,也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前后不同的教学效果,缘于一个“情”字,罗丹说过:“艺术就是感情,教育离不开爱,教学情为先。”是啊,课堂上感染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也是情。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发挥出自己的才情,和学生一同融入这个具有生命活力的同构体,引领学生亲历阅读过程,走向“学生、教师、文本,平等对话;过程、情境、情智,立体展示”的自主探究的阅读教学新境界。
第四篇:磨砺出利刃 锤炼成坚甲
磨砺出利刃 锤炼成坚甲
我军装甲兵部队50年的军事训练史,是一部艰难曲折而又光辉灿烂的发展史,它凝结着几代铁甲人的顽强努力和无私奉献精神,也饱含着具有我军特色的装甲兵军事训练的丰富经验和显著成就。展望新世纪,我军装甲兵部队的军事训练既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必须在继承中求发展,在改革中求突破,在不断创新中前进。要通过军事训练工作战略地位的确立和作用的发挥,砺利剑,炼坚甲,将装甲兵部队官兵的精神力量和武器装备的物质力量,转化为打赢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强大战斗力,时刻听从党和人民的召唤,在捍卫祖国统一和维护社会繁荣稳定的伟大斗争中创立新功。?
训战结合边战边训在战争年代,我军装甲兵部队主要是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利用战争间隙进行战地整训,训练方法简便,训练内容视当时作战需要而定。?
1950年9月我军装甲兵领导机关建立后,装甲兵部队又担负起了准备入朝作战的临战训练任务。1950年11月上旬,我军接收了原苏军10个坦克团的装备,并在苏军官兵的直接帮助下,以连队为单位按专业分组进行训练。开始时采取“一帮一”教学方法,即由苏军的军官、车长、炮长、驾驶员分别向我军的干部、车长、炮长、驾驶员进行“对口”教学,但由于翻译人员不足,我军大多数乘员文化程度和接受能力又比较低,“对口”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后来改为由苏军的教学骨干先教会我军的干部,再由我军的干部来训练乘员们,结果训练效果大大提高。?
接装训练结束后,首批入朝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坦克部队于1951年3月开赴朝鲜前线。志愿军装甲兵指挥所根据参战部队在开进和遂行作战任务时暴露出的一些技术和指挥上的问题,迅速组织部队进行了战地整训。根据朝鲜战场的实际情况,我坦克部队在作战实践中重点掌握了间接瞄准射击、夜间对闪光目标射击、山地驾驶、战场抢救抢修、工程伪装和步坦、炮坦协同等方法。1953年我坦克第4团在配合步
兵第67师攻打石岘洞北山之前,选择相似的地形反复演练了技术战术动作,结果在战斗发起后仅用17分钟就全歼了守敌,而我志愿军无一伤亡。?
为适应装甲兵部队大量扩编的需要,我军于1950年11月至1952年8月,先后组建了4个坦克编练基地,负责培训坦克新乘员和新修理工,使坦克部队在战争年代就开始实行的“先训后补”训练体制得到充实和完善。?
为了在步兵部队中建设机械化部队,从1951年9月开始,在当时的华北、华东和东北军区组训了48个步兵师属坦克自行火炮团。这一时期我军装甲兵部队的训练工作,具有应急性和临战性,适应了当时“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需要。?
借鉴外军经验立足自我探索训练初步走上正规装甲兵于1953年5月召开了团以上干部会议,会议根据军委组织召开的参谋长、政治部主任联席会议精神,提出了“学习苏军先进军事科学,迎接现代化的正规化训练”的号召,并编写制定了装甲兵第一代军事训练大纲和训练计划,为部队开展正规化训练提供了依据。当时在国内的部队和首批组训完成的步兵师属坦克自行火炮团,从1953年6月开始进入正规化训练。朝鲜停战后回国的部队和第二批组训完毕的部队,从1954年开始组织正规化训练。?
1954年2月,装甲兵司令员许光达签发了《装甲兵各级军事教育制度》。1955年以后,装甲兵陆续翻译、编写和颁发了《坦克自行火炮使用条令》、坦克三大专业《教范》、《装甲坦克机械化兵教令》等训练法规。?
为了尽快掌握苏式装备,打牢部队的基础素质,各部队狠抓了专业技术训练。1954年6月,装甲兵在北京南口射击场组织了装甲兵射击技能竞赛,全军共有33个坦克自行火炮团参加了竞赛,华北军区的部队取得了最好成绩。随后,于同年11月,装甲兵在北京槐树岭训练场又组织了驾驶技能竞赛,有56个坦克自行火炮团、102辆车参加了竞赛,华北军区所属部队再次夺魁。为了进一步规范专业技术训练,提高训练质量,装甲兵从1955年开始实行坦克驾驶员专业技术等级评定制度。翌年,又在射击、通信各专业普遍实行了技术等级制度。到1957年底,全军60个坦克自行火炮团战斗射击总评优秀,99%的军官能够任教。实践证明,装甲兵实行技术等级和开展技术等级考评活动,极大地促进了部队的专业技术训练,是装甲兵部队训练和技术建设的一个成功经验。?
1958年,军委提出了以毛泽东军事思想为指针,由全面学习苏军转变到“以我为主”,恢复和发扬我军群众练兵的传统方法,装甲兵的军事训练进入了自我探索、总结提高的阶段。1960年以后,装甲兵结合自身特点,提出专业技术训练要达到“开得动、打得准、联得上”的要求,战术训练要达到“合得成、摆得开、捏得拢”的要求。对训练大纲和计划进行了修改调整,进一步突出了专业技术训练,掀起了群众性的练兵活动。1964年5月到8月,装甲兵多次组织了部队比武竞赛。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北京观看了装甲兵部队的汇报表演,对部队的训练水平给予高度评价和赞扬。?
全面改革加强管理依法治训按纲施训60年代后期,装甲兵根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关于“加强战备”、“要准备打仗”的指示,着手肃清“文革”的影响,部队训练工作逐步恢复。1973年,装甲兵重新编写并颁发了在“文革”中被废止的专业技术教范,加强了对部队训练工作的领导。1974年11月,在沈阳军区坦克独立1团驻地召开了装甲兵团以上领导参加的训练现场会,对全面恢复部队正规化训练作出了部署。?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我军军事训练注入了强大动力。装甲兵根据军委下发的《关于加强部队教育训练的决定》,在总结和继承几十年训练经验的基础上,开展了全面训练改革。?
这一时期装甲兵的训练改革主要从五个方面展开:一是改革训练内容,加强应用训练。专业技术训练压缩了理论性内容,增加了实用性内容,部队专业技术基础训练明显加强。二是改革战术训练,打牢战术基础。认真吸取了中越边境作战的经验,在分队战术训练中采取了“课题式”与“要素式”相结合的方法,编写制定了《坦克分队战术训练教程》。三是改革训练方法和手段,提高训练效果。装甲兵在以往训练器材开发研制的基础上,采用先进技术研制了模拟训练器材,训练保障开始向模拟化发展。四是改革训练管理,实行依法治训。装甲兵在训练改革过程中,对训练大纲、教范、教程等法规进行不断研究、修改和完善,强调训练制度的落实,总结出一整套训练管理的经验。五是加强院校和训练机构建设,完善“先训后补”体制。装甲兵把加强兵种院校和训练机构建设作为兵种整体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制定了院校和训练基地(团)建设标准和教学工作制度,加强了对直属院校的领导,并重点指导各军区坦克乘员训练基地(训练团)的教学和全面建设工作,促进了院校和训练机构的建设与发展。?
1991年4月,在部队10年训练改革的基础上,总参原装甲兵部在徐州坦克某部组织召开了全军装甲机械化部队正规化训练现场会。会议介绍和汇报了装甲兵正规化训练的成果,讨论和研究了装甲兵建设“八五”规划和正规化训练的有关问题。与会代表参观了该部队训练设施和训练器材建设情况展览,观摩了各个层次按照新的训练法规的要求组织的训练课题演示。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的迟浩田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这次会议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至90年代初以来装甲兵训练改革的一个系统总结,对全军装甲机械化部队尔后正规化训练的普及推广产生了重要影响。?
实施科技强军战略积极推进科技练兵进入90年代以来,世界军事领域出现了一系列显著变化,“海湾战争”的爆发在西方国家军队中率先引起了以现代科技为支撑的深刻变革。面对世界军事领域的发展变化,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中央军委高瞻远瞩,做出了科技强军的伟大战略决策。装甲兵按照军委总部关于“科技兴训”的部署和要求,组织部队广泛开展了科技练兵活动,以科技进步为主要手段,促进了军事训练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装甲兵部队按照“学科学,科学练”的要求,对传统的训练内容、方法手段进行进一步改革,加大了训练的科技含量,提高了现代科学技术对部队战斗力生成的贡献率。各部队注重把握科技练兵的精神实质,结合本单位任务、装备实际,把科技练兵与战备训练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加强对科索沃战争的研究,针对高技术兵器的使用特点,努力探索新“三打三防”的有效措施。装甲兵部队以近年来配发的新型武器装备、自动化指挥系统和各种电教化、模拟化器材作为科技支撑,努力提高部队训练的科技含量,保证了部队整体战斗力的尽快形成。在科技练兵活动中,沈阳军区机械化步兵某师、南京军区装甲某师等被树为全军和兵种部队的科技练兵样板。?
遵循科技强军的战略思想和科技练兵的要求,总参兵种部装甲兵局于1995年以来相继组织部分试点部队,开展了展示新技术、新装备、新战法的“两栖装甲突击群”和“数字化装甲合成营”的研究和实兵演练,取得了重要成果。中央军委张万年、迟浩田副主席及总部领导多次观看了试验部队的汇报表演,并给予了高度评价。通过科技练兵活动的开展,装甲兵部队的军事训练初步形成了浓郁的科技氛围,为训练工作向高层次、跨世纪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着眼21世纪以“打赢”为目标实现新的跨越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设想和发展目标,21世纪上半叶是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根据国际战略格局的调整变化和政治、军事斗争形势的发展,我国将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抓紧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为国家的繁荣稳定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根据军事斗争任务的需要和国家经济、科技实力的不断提高,我军装甲兵建设和陆军装甲机械化建设将以更高的速度向前推进,陆军装甲化、信息化的光明前景正在徐徐显现。?
21世纪初期,装甲兵军事训练工作的发展方向与目标,一是创新作战与训练理论,在新战法新训法研究上取得重大进展,构建适应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要求和具有我军装甲兵特色的科学系统的训练内容、训练方法、训练管理与保障体系;二是使装甲机械化部队乘员“先训后补”体制得到进一步完善,新装备乘员的培训工作走上正常轨道,训练机构的建设取得显著发展;三是使应急机动作战部队和新装备部队的训练质量有显著提高,新建部队按期全面形成战斗力;四是使装甲兵训练法规进一步完善配套,法规体系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并在全军装甲机械化部队中得到贯彻落实;五是使针对军事斗争需要开展的重大课题的研究取得显著成果,为部队训练提供重要依据;六是使各类部队军事素质和作战能力基本适应“打赢”的要求,能较好满足21世纪初期遂行军事斗争的需要。?
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将为我军装甲兵的军事训练注入无限生机和活力;捍卫国家主权和统一,维护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幸福生活这一神圣使命,将极大地激发装甲兵全体将士练兵习武的积极性。我们相信,在未来的岁月中,装甲兵的军事训练将随着兵种建设的发展得到不断加强,为共和国培育出一代又一代披坚执锐、赤胆忠心的钢铁卫士。?
(本文特约编辑亦军)
第五篇:高中议论文:宝剑峰从磨砺出
高中议论文范文: 宝剑峰从磨砺出
摘要:“人若无志,与兽同类”所以我们可以没有金钱,没有地位,甚至一切,但惟独不能失去磨砺的心志。因为失去了心志的人就如漂亮的玩具小车,可观而不可用:上去了磨砺心志的人就如,刚出巢穴的小鸟,面对若大的天空,有翅膀却不能翱翔:磨砺心志的人就如,动物园里的老虎,即使出了牢笼,面对眼前的野鹿也只能饿死。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司汤达这句话道出了万千成功者的资本。他:“伟大的热情能够战胜一切,在锋利的剑也应该时常磨砺,不然他总会有盾戳的一天”。
是的,人就是这样的活着,想那多少句毫言壮志,说的是天昏地暗,江海翻腾,可空想就是空想,未经实践的检验.......这也正如失去了白雪梅花一样平凡。
那么如何才能脱掉自己的平凡,披上夺目的光衣呢?
磨砺,只有不断的磨砺!所谓“千雕万琢出深山”就是这样的。清朝“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因为自觉天资愚顿,他变以极大的“专”“恒”来补拙,看一本书总要看几遍甚至几十遍,就连走路.睡觉骑马都在看,正因他不断的努力,才磨砺力畜了他在诗.书.画方面的造诣。
古希腊的演说家德摩斯梯尼因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浑浊,发音不准,常常被人嘲笑,被对手压制。可他气不馁,心不灰。为克服这个困难,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朗诵,五十年如一日,终于成为了全希腊最有名的演说家。古代有一个人称神童小孩叫伤仲永,5岁便能作诗写字,如此天赋,可其父母却利用其才能赚钱谋己私利,成天牵着他到处表演,没有染他读书。7年只后的他写诗才能渐失与平人无别。
成事在人,谋事在天。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条通往成功的几捷近,每一个成功的背后都是无数血汗和精力的凝聚。
“人若无志,与兽同类”所以我们可以没有金钱,没有地位,甚至一切,但惟独不能失去磨砺的心志。因为失去了心志的人就如漂亮的玩具小车,可观而不可用:上去了磨砺心志的人就如,刚出巢穴的小鸟,面对若大的天空,有翅膀却不能翱翔:磨砺心志的人就如,动物园里的老虎,即使出了牢笼,面对眼前的野鹿也只能饿死。
从磨砺中享受成功,从成功中体验磨砺,这不是简单的循环,而是人生里程的无隙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