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日本诗歌和中国诗词的对比
对日本诗歌和中国诗词的对比
09015434
焦天齐
从九歌到湘夫人,从诗经楚辞到盛唐长安,在中国灿烂而瑰丽的诗词文化中涌现着各种各样的诗词歌赋,到现在,我们仍能从生活中找到诗的影子在每个人的身边萦绕,经久回响,念念不忘。
从古诗词到现代诗,我们有曾经的小桥流水如“绿蚁新醅酒,红泥小暖炉”的温和而淡雅,有“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哀婉幽怨,有“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的洒脱与不羁,我们不缺乏这样的小小情意;同时,我们也有着大气磅礴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孤辽壮阔,有着怒而冲冠”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豪气。
有人说,中国人诗心已死,君且看用黑色的眼睛去追寻光明的顾城,用自己的一生去圆自己“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孩子,君且看曾经轰动你我生活中的“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尽倾江海中,赠饮天下人“
这豪气,这浪漫,何来诗心已死之语?
读惯了顾城与北岛,在生活中接触语文还有着各种各样的方式,有一言说生活即是语文,而语文则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们每天活在这个”大语文时代“中,无时无刻不熏陶着浸染着我们,慢慢的我们发现,在其他国家的文学作品中也有着同样的辉煌与灿烂,如莎翁14行诗,如松尾芭蕉的俳句。
从和我国诗词最为相近的和歌俳句开始,再一次感受美。有一种说法,说俳句的形成得益于中国近体诗中的绝句。日本中古的时候出现了和歌,和歌的格式是五句三十一音。后因多人合咏和歌,出现了长短连歌。而俳句起源于连歌,为连歌的发句,为三句十七音。连歌的胁句,为二句十四音。加起来正好是三十一音。而中国古人有一说法,把绝句看成是律诗的一半,即所谓“绝者,截也”。古代日本诗人大半都能汉诗,所以,俳句的形成,很可能是日本人从绝句和律诗的关系上得到了启发。
正冈子规曾说:“俳句、和歌、汉诗形式虽异,志趣却相同、其中俳句与汉诗相似之处尤多,盖因俳句得力于汉诗之故。”
俳句的意境与汉诗更多有相通之处。俳句的妙处,是在攫住大自然的微光绮景,与诗人的玄思梦幻对应起来,造成一种幽情单绪,一种独在的禅味,从刹那间而定格永久。而这种禅寂,在中国的诗歌里也屡有体现。比如王维的诗句:“爱染日已薄,禅寂日已固。”(《偶然作》)、“一悟寂为乐,此生间有余”(《反复釜山僧》)等。
而日本俳句诗人,有很多能写汉诗。也有很多,把中国的汉诗俳句化。比如芭蕉的一句:“长夏草木深,武士留梦痕”便是引杜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所作。
我们从和歌说起,和歌起源于口耳相传的远古时代,记纪歌谣中保存着它们的孑遗,只是在形式上尚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待到“万叶集”时代,和歌以短歌为中心,包括长歌、旋头歌、片歌等诸形式才基本上凝定下来。延至“八代集”时代,和歌作为日本宫廷文学的样式之一达到了繁荣的顶峰。中世以迄近世,和歌的创作形势虽有衰飒,但是其中的短歌作为知识分子的基本教养之一,依然生机勃勃地活跃于日人的笔下唇边。
在我们认知中比较著名的和歌有被人熟知的《万叶集》,其中的雷神短歌想必是朗朗上口,其中的“隐约雷鸣,阴霾天空,即使天无雨,我亦留此地”在新海诚大师的言叶之庭中一举成名,但这首雷神短歌每句话都是经典的,如另一版本的“但盼风雨来,能留你在此“也有着一种小小的心思在其中。
和歌主要有着中国汉朝到晚唐时期的影子,首先,诗集的组成形式有三种体制,长歌(诗歌的长度没有限制,每行的音节为5,7,5,7,5,7„„);短歌(每首诗只有5行,音节组成为5,7,5,7,7)音节组成是模仿中国诗歌近体诗中的律诗与绝句,同样为5言与7言,在现在人们通常所知的和歌主要指短歌,音节组成为很有规律的577577,但由于和歌中日语平假名音乐性没有汉字强烈没有尾韵,没有对仗,也没有平仄。
和歌不用第一人称,也没有句逗,这与汉诗也颇相似;作者范围广泛,上至天皇贵族,下至农民,流浪艺人甚至一些不知名的歌者,可以说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都可以创作的文学形式,其题材包罗万象。日本古代诗人间编纂家纪贯之曾经在《古今和歌集》的假名序中,用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来阐述和歌的六体,找到和歌和汉诗某些共同的表现手法,尽管如此,和歌缺少了汉诗雄伟的气势和现实主义精神。汉诗主张”诗以言志“,抒发时代的真情实感,强调”文质取半“、”以情伟文,以文被质“,即思想性和艺术性同时并重,而和歌则专注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这也和日本人情感内敛而含蓄有关,比如在告白的时候那一句经典的”今晚夜色很美“足矣,他们的情感向来在不言中点点滴滴沁人心底;山上忆良的《贫穷问答录》是由两个处于班田制度下的贫苦农民对话组成的长歌,然而他们并没有表示对”里长“及社会的不满,而只是发泄对贫穷人生的苦闷和对自身的哀怜。即使是”防人歌“也只表达对父母妻儿的思念,而很少关心战争或社会本身。
从12世纪的平安时期以后,日本流行一种叫“连歌“的诗歌形式,它是和歌的一种,由两人或多人为了娱乐轮流即兴吟咏而成,类似于中国的”柏梁体“;它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和歌的严谨,即拘泥的形式和偏重感情的倾向,他题材广泛,扎根生活,因而雅俗共赏,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内,以滑稽诙谐为题材的”俳谐连歌“又占了上风,俳谐连歌以粗鄙语人诗,获取幽默效果,一些诗人不满于现在的没有丝毫美感的连歌,从和歌形式加以改进,首先,山崎宗鉴,荒本田首武等人开始将连歌的首句分隔开,作为一种新颖的吟咏体,此为俳句;17世纪的松尾芭蕉以”幽玄“和”闲寂“入诗,使俳句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作为现在耳熟能详的俳句而言,他被人们口耳相传自然有自己的道理,首先,俳句的形式仍是五七调,以三言十七音为主,沿用了5-7-5的音节规律,第二,因为俳句很短,他无法驾驭大的社会题材,较为贴近生活,第三,俳句继承了和歌的美学,却有其独特之处,这主要体现在意象的运用上,如美而婉转清雅的“季语“,如春之”茶摘“,夏之”七夕“,秋之”红叶狩“,冬之”年贺状“。
说到俳句,就不能不提俳句之神松尾芭蕉,和另一个俳句诗人正冈子规,比如其句“我庭小草复萌发,无限天地行将绿“寥寥十余字将天地将蓬勃的生机写的欲透纸而出,写初春,”雪融艳一点,当归淡紫芽“,融雪,紫芽,选取意象色彩素雅清冷干净,教科书一般的日式美学。
而,在他笔下的夏天,章鱼壶中梦黄粱,天边夏月,则有着另外一种风味,作为十分工整的俳句5-7-5格式,他笔下有迷蒙马背眠,月随残梦天边远,淡淡起茶烟,旧时中日文化多有相通,这一句是化自杜牧的《早行》,“垂鞭信马行,数里未鸡鸣。林下带残梦,叶飞忽时惊“
再来看看松尾芭蕉大师笔下的千古名句“古池塘,青蛙跳入水中央,一声响“与古诗中”鸟鸣山更幽“相似又不同,鸟鸣句写的是鸟鸣衬的山林愈发寂静,而蛙跃句,则描绘的是亘古的静寂被忽然打破之后又回归于更深的寂静。
是所谓,布满青苔的古池就是万古长空,清脆的蛙跃就是一朝风月,这种幽深的禅意,只属于日本的空寂之美,在中国人的心中也能颇有感触。
古诗中多有思乡恋家之情,在俳句中则有小林一茶的“燕别叫了,从今天起,我也是漂泊者啊“淡淡几字,却让人不由怆然,同样的,中国有才女李清照,日本有才女和泉式部,”本思已忘怀,徒留侬身,莫非君之遗物“我徒留在这世间的躯体,也不过是你的遗物,这样的深情炽烈,在含而不露的日本文化中非常罕有,也显的更加动人。
最后在这个结题论文的结尾,也已经到了会下雪的金陵之东,有时会想起那样的一句隽美之语——
雪的碗里,盛的是月光。想必在这个冬天里,偶尔也能有一种清雅淡美之感在其中,冷冽的感觉愈发减少了。
第二篇: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文化的对比
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文化的对比
[内容摘要] 茶叶是起源于中国的世界性饮品,由茶的发展而形成的茶文化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作为茶文化的发祥地,在茶文化的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日本,这个毗邻中国的东方岛国,其对茶文化的发展和研究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位居世界前列。下文将通过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文化的对比来发现其差别。
[关键字] 茶艺 茶道 “道” 美意识 民族性格
[正文]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文化历史悠久,层次复杂,内容丰富。日本茶道和茶道文化起源于中国的茶文化,无论从形式还是从实质来说,都同中国文化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然而,一方面中国茶文化传到日本已经一千多年了,经过日本本土的影响,从最初的模仿到不断地改造和不断地注入日本的民族特性,而最终成为了代表和体现日本民族性的文化,另一方面中国茶文化也处于不断的历史变迁过程中,所以,中国茶文化和日本茶道既有联系,又有了较大的差异。
一、中日茶文化的共同点
1、茶文化虽然各有其独特的美,但是它们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就是追求“和”的思想、“天人合一”境界,透过茶来感受真正的美、本质的美、自然的美。中国茶人追求品茶的纯正滋味,享受与大自然结合的美妙境界,明代的文士茶正是文人逸士寄情山水,畅怀于大自然的绝佳体现。日本茶人则赋予身边所有器具以生命,享受人和自然、人和物、物和物相融合的意境。
2、中日茶文化都以茶为载体将自己的精神理念体现在茶道的实体活动中。中国茶人将传统的儒家文化、修身养性的理念体现于品茶与作茶诗绘茶画等实践活动中。日本茶道秉承禅宗理念,将其体现在茶道礼仪、茶道规范、茶道技艺上。
3、在参与茶事的活动、品尝茶的馨香以及由苦而甜的滋味,体会茶以外的感情世界的同时,对茶的艺术化的追求,将美化、深化对日常生活万事万物体验。这在中国、日本的茶道中又是一个共同点。
二、中日茶文化的不同点
(一)茶文化表象的差异
1、茶文化流派的差异。
中国茶文化虽然经过岁月的变迁和历史的凝练,却未出现很多的流派,而是集中体现在文化的积淀上。
日本的茶文化却出现了很多流派,比如有名的“三千家”,即不审庵“表千家”、今日庵“里千家”和官休庵“武者小路千家”。还有很多小的流派,比如薮内俭仲创始的善于书院茶和小茶室茶的薮内流派。其他如大口派、织部流、萱野流、古石州流、小堀流、坍流等。
2、烹茶的程序不同。
中国的茶的烹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是烧开水;二是用热水将茶壶洗干净;三是把茶叶填进茶壶,茶叶高度大约到茶壶内壁的三分之一处;四是灌半壶热水冲洗茶叶,然后立刻倒掉水使茶壶里只剩茶叶;五是再往茶壶里倒热水直到水溢出到大容器里(茶壶里的水中不应该有气泡);六是把泡好的茶水在一分钟内倒入杯饮用(在倒的过程中要不断转动茶壶);七是在泡了一次的茶水饮用完后加入水再次冲泡,继续饮用。根据茶叶种类的不同,一份茶叶可以泡4至5壶茶水.但是后面的几次应该略微多泡一会以尽可能泡出香味:第二次大约多泡10至40秒,第三次大约45秒,以此类推。
日本茶道简单说来包括了更衣、观赏茶庭、初茶、茶食、中立、浓茶、后炭、薄茶、退出、衔接等步骤,其各个步骤耗时也不尽相同,分别为二十分钟、二十分钟、六十分钟、二十分钟、三十分钟、二十分钟、三十分钟、十分钟、三分钟、四小时、一小时四十分钟等。
3、茶具不尽相同。
根据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所著的《茶谱》中记载中国的茶具至少包括十种,即茶炉、茶灶、茶磨、茶碾、茶罗、茶架、茶匙、茶筅、茶瓯、茶瓶等,这还不包括后来文化变迁中的其他茶具。
日本的茶具主要包括厂风炉、柄杓、盖置、水指、建水、枣(薄茶用的茶罐)、茶入(浓茶用的茶罐)、仕覆、茶杓、乐茶碗、茶筅等。
4、茶文化的参与者不同。
茶在中国茶的栽培、销售、饮用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中国茶文化自宋代深入市民阶层,其最突出的表现便是大小城镇广泛兴起的茶馆、茶亭、茶室。这种场合中,士农工商都把饮茶作为友人聚会、人际交往的手段,成为生活本身的内容,民间不少地区更有极为丰富的“茶民俗”。
日本遵循严格的世袭制,等级制度格外森严。茶初传到日本时只在上层社会盛行。在日本茶道形成的初期,只有天皇、贵族、级别高的僧侣才有机会接触茶。日本人崇尚茶道,茶道在民众中也很有影响,但其社会性、民众性未达到广泛深入的层面。
5、茶的作用及其演变不同。
茶在中国的使用首先经历了药用、食用到饮用的漫长发展阶段,可以说这是一种从物质领域上升到精神领域的过程。茶作为一种先进的精神文化的载体从中国传人日本其发展模式是从精神起步的。因为最初传人日本的茶叶数量十分有限,所以日本高僧是把茶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来传播的,它一开始就带有“精神文化”的浓重的宗教色彩。
(二)茶文化与其他文化的结合不同。
中国茶文化由于根植于华夏大地,和中国其他文化的结合是非常紧密的。
一是和文学结合比较紧密。比如杜育的《藓赋》、唐代著名诗人自居易的60首咏茶诗、唐代诗人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北宋范仲淹作《斗茶歌》、北宋苏轼的《汲江煎茶》、柳宗元的《为武中丞谢赐新茶表》、刘禹锡的《代武中丞谢新茶表》、皮日休的《茶中杂咏序》等等,茶为文学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文学也为茶文化的光大贡献了很大的力量。
二是和书画文化紧密结合。如唐怀素《苦笋帖》、宋苏轼《啜茶帖》《季常帖》《新岁展庆帖》、宋米芾《笤溪帖》、元赵元《陆羽品茶图》、元赵盂颊《斗茶图》、元倪云林《龙门茶屋图》等绘声绘色地描述了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是和其他文化的结合比较紧密。比如戏曲文化中描述茶文化或者和茶文化相关的剧目就有500多个,又如和酒文化结合下人们经常说“以茶代酒”、“有酒比有茶”等等。
日本的茶道文化是由中国传入的,虽然经过其本土化,但是茶道文化却相对独立,和其他文化的结合不多。即便是有也是仅仅处于皮毛的程度。
(三)茶文化的精神实质不同。
中国茶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儒、道、佛为一体,三者之间互相补充,相互抵触的少,从而使中国的茶文化内容非常丰富。
学术界对日本茶道精神的解释主要使用三个概念:和敬清寂、一期一会、独坐观念。这些概念与禅的思想是相联系的。日本茶道主要反映中国禅宗思想,是茶与禅的融会贯通,当然也融进了日本的精神和思想意识。
中国人“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这四条都是通过饮茶贯彻儒家的礼、义、仁、德等道德观念以及中庸和谐的精神。日本茶道的 “和、敬、清、寂”公开申明的“茶禅一体”,吸收了中国茶文化思想的部分内容,它规劝人们要和平共处,互敬互爱,廉洁朴实,修身养性。
中国茶文化崇尚自然美、随和美。中国茶文化最初由饮茶上升为精神活动,与道教的追求静清无为的神仙世界很有渊源关系,作为艺术层面的中国文化强调自然美精神便成了一种传统。但是中国的茶道没有形式可循,往往也就道而无道了,这影响了茶文化精髓的作用发挥和规范传统。相反日本茶道程式严谨,强调古朴、清寂之美。日本茶道主要源于佛教禅宗,提倡空寂之中求得心物如一的清静之美是顺理成章的。但它的“四规”、“七则”似乎过于拘重形式,打躬静坐,世人是很少感受到畅快自然的。
(四)中国茶文化和日本茶道所蕴含的民族特性不同。
中国茶文化所反映的中华民族特性主要有四:
一是重视现实人生。中国国民不舍弃或轻视现实人生,而是在现实世界中保持和追求幸福快乐。中国茶文化是由重视现实人生的中国国民所创造,因而,也必然反映中国国民重视现实人生的特性。众多的中国茶诗和茶著作中所记述的品茶体验,特别是中国文人士大夫积极进取以茶怡情、修性,失意时以茶安慰人生、平衡心灵,正说明了这一点。
二是追求人格完善。中国的茶学祖师陆羽把品茶定格为人格修炼的手段,“精行俭德”是他对茶人的要求。自唐至近现代,品茶在中国国民心中,一直是高洁人格的修炼媒介,如苏轼认为茶是“佳人”。
三是讲求和谐。茶是一种平和之物,不像酒那样会使人热血沸腾,而是通过品茶能平和人的心情,营造和谐气氛,唐人裴汶对茶性的体验最有代表性:“其性精清,其性淡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并能“至其冲淡、简洁、高尚、雅清之韵致”。
四是以庄、禅的境界为审美境界。庄、禅的境界就是不计是非、不计功过,忘乎物我、人己,让自我与整个宇宙合为一体。中国众多的茶诗、茶著作记述的大量的品茶体验,其中表述的就是这么一种审美境界。
日本茶道所反映的日本民族的特性也主要有四:
一是重规范。古代和近代的日本都是一个等级制度非常严格的民族,由于要严格遵守等级制度,从而又使日本民族特别重视规范和习惯于规范,这种民族特性反映在日本茶道中则是严密而具体的程序规定和动作规定。日本人也追求精神放松,追求“无我”境界,但他们对场地却有着严密的规定,甚至对房屋结构也有严格的规定,以至于程式和动作,更是一招一式,都很规范乃至于刻板。
二是重礼义。日本民族由于要遵守和习惯等级制度,从而形成并习惯于各种详细而具体的规范,表现在人和人之间的规范就是重礼义。日本茶道精神“和、敬、清、寂”中的“敬”就充分体现出日本民族的重礼义:端起茶碗还得形式上和礼节上说些尊敬的话。
三是重视自我克制和坚强意志训练。日本人要严守各种规范和秩序,需要很强的自我克制能力和坚强的意志。这种特性反映在茶道中则是他们的程序和境界。他们的境界是所谓的“无我”,就是要通过修炼达到“我像已死者一样生活”,即“我”能放下一切思虑,精力和注意力高度集中地去实现自我的目的。日本茶道的繁琐程序实际上是修炼进入“无我”境界的手段,规范而花样较多的动作过程之后,进入精力和意志力高度集中的境界。
四是独特的悲剧审美美感。日本茶道精神“和、敬、清、寂”中的“寂”,实际上是欲在寂静的环境和宁静的心境中去达到悲剧的美感。
中国茶文化和日本茶道都是东方文化的奇葩,在世界文明史上,各显风采、引人深思。理解中国茶文化和日本的茶道文化的联系,要结合各自的历史及茶文化在历史过程中的变迁,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
[参考文献] 张利;中日两国茶文化的渊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年09期 韩旭;李睿;杜泳;;中日茶文化交流的历史地理学透视[J];农业考古;2011年02期 高燕;;浅谈日本的茶道文化[J];网络财富;2010年11期
彭云龙;;中日茶文化发展的对比探讨[J];魅力中国;2010年04期
关剑平,文化传播视野下的茶文化研究[J],农业出版社;2009年5月1日
第三篇:中国茶文化和日本茶道的对比
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的对比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文化历史悠久,层次复杂,内容丰富。日本茶道和茶道文化起源于中国的茶文化,无论从形式还是从实质来说,都同中国文化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然而,一方面中国茶文化传到日本已经一千多年了,经过日本本土的影响,从最初的模仿到不断地改造和不断地注入日本的民族特性,而最终成为了代表和体现日本民族性的文化,另一方面中国茶文化也处于不断的历史变迁过程中,所以,中国茶文化和日本茶道既有联系,又有了较大的差异。
一、中日茶文化的共同点
1、茶文化虽然各有其独特的美,但是它们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就是追求“和”的思想、“天人合一”境界,透过茶来感受真正的美、本质的美、自然的美。中国茶人追求品茶的纯正滋味,享受与大自然结合的美妙境界,明代的文士茶正是文人逸士寄情山水,畅怀于大自然的绝佳体现。日本茶人则赋予身边所有器具以生命,享受人和自然、人和物、物和物相融合的意境。
2、中日茶文化都以茶为载体将自己的精神理念体现在茶道的实体活动中。中国茶人将传统的儒家文化、修身养性的理念体现于品茶与作茶诗绘茶画等实践活动中。日本茶道秉承禅宗理念,将其体现在茶道礼仪、茶道规范、茶道技艺上。
3、在参与茶事的活动、品尝茶的馨香以及由苦而甜的滋味,体会茶以外的感情世界的同时,对茶的艺术化的追求,将美化、深化对日常生活万事万物体验。这在中国、日本的茶道中又是一个共同点。
二、中日茶文化的不同点
(一)茶文化表象的差异
1、茶文化流派的差异。
中国茶文化虽然经过岁月的变迁和历史的凝练,却未出现很多的流派,而是集中体现在文化的积淀上。
日本的茶文化却出现了很多流派,比如有名的“三千家”,即不审庵“表千家”、今日庵“里千家”和官休庵“武者小路千家”。还有很多小的流派,比如薮内俭仲创始的善于书院茶和小茶室茶的薮内流派。其他如大口派、织部流、萱野流、古石州流、小堀流、坍流等。
2、烹茶的程序不同。
中国的茶的烹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是烧开水;二是用热水将茶壶洗干净;三是把茶叶填进茶壶,茶叶高度大约到茶壶内壁的三分之一处;四是灌半壶热水冲洗茶叶,然后立刻倒掉水使茶壶里只剩茶叶;五是再往茶壶里倒热水直到水溢出到大容器里(茶壶里的水中不应该有气泡);六是把泡好的茶水在一分钟内倒入杯饮用(在倒的过程中要不断转动茶壶);七是在泡了一次的茶水饮用完后加入水再次冲泡,继续饮用。根据茶叶种类的不同,一份茶叶可以泡4至5壶茶水.但是后面的几次应该略微多泡一会以尽可能泡出香味:第二次大约多泡10至40秒,第三次大约45秒,以此类推。
日本茶道简单说来包括了更衣、观赏茶庭、初茶、茶食、中立、浓茶、后炭、薄茶、退出、衔接等步骤,其各个步骤耗时也不尽相同,分别为二十分钟、二十分钟、六十分钟、二十分钟、三十分钟、二十分钟、三十分钟、十分钟、三分钟、四小时、一小时四十分钟等。
3、茶具不尽相同。
根据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所著的《茶谱》中记载中国的茶具至少包括十种,即茶炉、茶灶、茶磨、茶碾、茶罗、茶架、茶匙、茶筅、茶瓯、茶瓶等,这还不包括后来文化变迁中的其他茶具。
日本的茶具主要包括厂风炉、柄杓、盖置、水指、建水、枣(薄茶用的茶罐)、茶入(浓茶
用的茶罐)、仕覆、茶杓、乐茶碗、茶筅等。
4、茶文化的参与者不同。
茶在中国茶的栽培、销售、饮用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中国茶文化自宋代深入市民阶层,其最突出的表现便是大小城镇广泛兴起的茶馆、茶亭、茶室。这种场合中,士农工商都把饮茶作为友人聚会、人际交往的手段,成为生活本身的内容,民间不少地区更有极为丰富的“茶民俗”。
日本遵循严格的世袭制,等级制度格外森严。茶初传到日本时只在上层社会盛行。在日本茶道形成的初期,只有天皇、贵族、级别高的僧侣才有机会接触茶。日本人崇尚茶道,茶道在民众中也很有影响,但其社会性、民众性未达到广泛深入的层面。
5、茶的作用及其演变不同。
茶在中国的使用首先经历了药用、食用到饮用的漫长发展阶段,可以说这是一种从物质领域上升到精神领域的过程。
茶作为一种先进的精神文化的载体从中国传人日本其发展模式是从精神起步的。因为最初传人日本的茶叶数量十分有限,所以日本高僧是把茶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来传播的,它一开始就带有“精神文化”的浓重的宗教色彩。
(二)茶文化与其他文化的结合不同。
中国茶文化由于根植于华夏大地,和中国其他文化的结合是非常紧密的。
一是和文学结合比较紧密。比如杜育的《藓赋》、唐代著名诗人自居易的60首咏茶诗、唐代诗人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北宋范仲淹作《斗茶歌》、北宋苏轼的《汲江煎茶》、柳宗元的《为武中丞谢赐新茶表》、刘禹锡的《代武中丞谢新茶表》、皮日休的《茶中杂咏序》等等,茶为文学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文学也为茶文化的光大贡献了很大的力量。
二是和书画文化紧密结合。如唐怀素《苦笋帖》、宋苏轼《啜茶帖》《季常帖》《新岁展庆帖》、宋米芾《笤溪帖》、元赵元《陆羽品茶图》、元赵盂颊《斗茶图》、元倪云林《龙门茶屋图》等绘声绘色地描述了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是和其他文化的结合比较紧密。比如戏曲文化中描述茶文化或者和茶文化相关的剧目就有500多个,又如和酒文化结合下人们经常说“以茶代酒”、“有酒比有茶”等等。
日本的茶道文化是由中国传入的,虽然经过其本土化,但是茶道文化却相对独立,和其他文化的结合不多。即便是有也是仅仅处于皮毛的程度。
(三)茶文化的精神实质不同。
中国茶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儒、道、佛为一体,三者之间互相补充,相互抵触的少,从而使中国的茶文化内容非常丰富。
学术界对日本茶道精神的解释主要使用三个概念:和敬清寂、一期一会、独坐观念。这些概念与禅的思想是相联系的。日本茶道主要反映中国禅宗思想,是茶与禅的融会贯通,当然也融进了日本的精神和思想意识。
中国人“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这四条都是通过饮茶贯彻儒家的礼、义、仁、德等道德观念以及中庸和谐的精神。日本茶道的 “和、敬、清、寂”公开申明的“茶禅一体”,吸收了中国茶文化思想的部分内容,它规劝人们要和平共处,互敬互爱,廉洁朴实,修身养性。
中国茶文化崇尚自然美、随和美。中国茶文化最初由饮茶上升为精神活动,与道教的追求静清无为的神仙世界很有渊源关系,作为艺术层面的中国文化强调自然美精神便成了一种传统。但是中国的茶道没有形式可循,往往也就道而无道了,这影响了茶文化精髓的作用发挥和规范传统。相反日本茶道程式严谨,强调古朴、清寂之美。日本茶道主要源于佛教禅宗,提倡空寂之中求得心物如一的清静之美是顺理成章的。但它的“四规”、“七则”似乎过于拘重形式,打躬静坐,世人是很少感受到畅快自然的。
(四)中国茶文化和日本茶道所蕴含的民族特性不同。
中国茶文化所反映的中华民族特性主要有四:
一是重视现实人生。中国国民不舍弃或轻视现实人生,而是在现实世界中保持和追求幸福快乐。中国茶文化是由重视现实人生的中国国民所创造,因而,也必然反映中国国民重视现实人生的特性。众多的中国茶诗和茶著作中所记述的品茶体验,特别是中国文人士大夫积极进取以茶怡情、修性,失意时以茶安慰人生、平衡心灵,正说明了这一点。
二是追求人格完善。中国的茶学祖师陆羽把品茶定格为人格修炼的手段,“精行俭德”是他对茶人的要求。自唐至近现代,品茶在中国国民心中,一直是高洁人格的修炼媒介,如苏轼认为茶是“佳人”。
三是讲求和谐。茶是一种平和之物,不像酒那样会使人热血沸腾,而是通过品茶能平和人的心情,营造和谐气氛,唐人裴汶对茶性的体验最有代表性:“其性精清,其性淡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并能“至其冲淡、简洁、高尚、雅清之韵致”。
四是以庄、禅的境界为审美境界。庄、禅的境界就是不计是非、不计功过,忘乎物我、人己,让自我与整个宇宙合为一体。中国众多的茶诗、茶著作记述的大量的品茶体验,其中表述的就是这么一种审美境界。
日本茶道所反映的日本民族的特性也主要有四:
一是重规范。古代和近代的日本都是一个等级制度非常严格的民族,由于要严格遵守等级制度,从而又使日本民族特别重视规范和习惯于规范,这种民族特性反映在日本茶道中则是严密而具体的程序规定和动作规定。日本人也追求精神放松,追求“无我”境界,但他们对场地却有着严密的规定,甚至对房屋结构也有严格的规定,以至于程式和动作,更是一招一式,都很规范乃至于刻板。
二是重礼义。日本民族由于要遵守和习惯等级制度,从而形成并习惯于各种详细而具体的规范,表现在人和人之间的规范就是重礼义。日本茶道精神“和、敬、清、寂”中的“敬”就充分体现出日本民族的重礼义:端起茶碗还得形式上和礼节上说些尊敬的话。
三是重视自我克制和坚强意志训练。日本人要严守各种规范和秩序,需要很强的自我克制能力和坚强的意志。这种特性反映在茶道中则是他们的程序和境界。他们的境界是所谓的“无我”,就是要通过修炼达到“我像已死者一样生活”,即“我”能放下一切思虑,精力和注意力高度集中地去实现自我的目的。日本茶道的繁琐程序实际上是修炼进入“无我”境界的手段,规范而花样较多的动作过程之后,进入精力和意志力高度集中的境界。
四是独特的悲剧审美美感。日本茶道精神“和、敬、清、寂”中的“寂”,实际上是欲在寂静的环境和宁静的心境中去达到悲剧的美感。
中国茶文化和日本茶道都是东方文化的奇葩,在世界文明史上,各显风采、引人深思。理解中国茶文化和日本的茶道文化的联系,要结合各自的历史及茶文化在历史过程中的变迁,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
【参考文献】
李苗苗浅谈日本茶道和中国的茶文化的差异
施由明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比较略论
王玲中国的茶文化与日本茶道
蓝晓萍中国的饮茶与日本的茶道
李朝千中日饮茶文化之比较
第四篇:日本战后改革和中国1978年改革开放对比
日本战后改革和中国1978年改革开放对比
一. 日本战后的改革
(一)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反法西斯盟国和日本人民的要求下,由美国占领当局主持,在日本政治、经济和教育等方面实行的“民主化”改革。改革从修改宪法开始。1945年10月,盟军最高司令官D.麦克阿瑟指示日本政府修改1889年制定的 《明治宪法》,1946年11月3日公布新的《日本国宪法》,翌年5月3日正式实施。新宪法第 9条规定日本永远放弃战争和战争手段。通过修改宪法,改革了日本的政治制度。同时,还在教育制度和经济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二)政治改革
1.改革天皇制:1946年1月1日, 在美占领当局的监督下, 天皇被迫向全国人民宣布“天皇神格否定宣言” , 第一次把自己降为“人”。这对日本人民在精神上是一次大的解放。1947 年4 月3 日, 新的《日本宪法》正式施行。从总体上说, 这是一部反封建、反军国主义、反战争的和平宪法, 把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原则用法律的形式肯定下来。使日本由君主立宪制政体的国家转变成一个以天皇为象征的资产阶级议会制国家。
2.改革议会制:战前日本议会分为众议院和贵族院,贵族院的权力大于众议院,议会不对选民负责,而对天皇负责;通过改革,取消了贵族院,设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均由20岁以上男女公民直接选举产生。其次,取消天皇以敕令、敕语立法的权利,排除天皇和军队对议会的控制和干涉。
3.改革内阁制:战前总理大臣由元老和重臣推荐,由天皇任命,总理大臣奉天皇之命组织内阁;经改革,建立了议会制内阁,总理大臣由国会确定,一般由在众议院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总裁担任。
4.改革中央集权制:实行地方自治:战前地方的一切行政事务和人事,均由中央决定和管理。
5.改革司法制度:战前,天皇是法律的最高主宰;经改革,一切司法权均归最高法院和下级法院。同时,扩大了司法机构的独立性,最高法院成为同国会、内阁鼎立的独立机构。
6.扩大民主权利:日本战败投降后,美国出于消灭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以使日本不再成为侵略战争的策源地和不再形成对美国威胁的目的,在该国军事、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等领域推行了一系列“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废除传统时代的“士、农、工、商”身份制度,将过去的公卿诸侯等贵族改称为“华族”,大名以下的武士改为“士族”;为减轻因“版籍奉还”而连带的财政负担,逐步废除封建俸禄;此外亦颁布武士《废刀令》,以及建立户籍制度基础的《户籍法》。
(三)教育改革
二战结束后,在美国占领军的监督下,日本进行了历史上的第二次教育改革。这次教育改革至今历时了约六十年的时间,是继明治维新时期的第一次教育改革
后的又一次全面的、彻底的教育改革。此次教育改革,培养了一大批适应技术革新需要的熟练劳动力和中、高级科技人员,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推动了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
1947年 3月31日日本政府发布《教育基本法》,改革中央集权的教育行政体制,实行与地方自治相适应的地方分权制,由民选的各级教育委员会负责当地教育行政及教员任免等事务。①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提高国民学历水平。发展近代义务教育,将全国划分为8个大学区,各设1所大学,下设32个中学区,各有1间中学,每1中学区下设210小学区,每一所小学区设8所小学,总计全国有8所公立大学,245所中学,53760所小学。教育机关颁布《考育敕语》,灌输考道、忠君爱国等思想。此外亦选派留学生到英、美、法、德等先进国家留学。
②改革理工科教育,加速培养科技人才。日本政府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增加理工科招生计划;其次,专业结构的调整、增加与知识密集型工业有关的专业。侧重讲授基础理论、基本内容和应用技术的方法论,力求反映新技术、新知识,培养实际能力。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成为各专业必修的基础课。③确立产学合作的教育体制,指学校与产业界在教育科研活动方面的合作。
(四)经济改革
农地改革是战后日本一系列民主化改革中, 具有特别重大意义的一项改革, 始于 1947 年, 结束于 1949 年。农地改革法案规定出租土地一公顷以上者为经营地主及寄生地主, 一公顷以上的租佣土地强行收购, 一公顷以下租佃土地的地租最高不得超过农产品收获总量的20 % , 这一改革使地主被迫交出194 町步地,(占全国耕地的81.7 %)这些地主交出的土地大部分转到农民手中。第三, 解散财阀和整肃运动
1945年11月, 盟军总部发出冻结三井、三菱等十五家大财阀资产的命令, 1946 年4 月成立“控股公司整理委员会”强行拍卖、处理财阀及控股公司掌握的股票, 切断资本内部的相互联系, 解散控股公司, 限制持股额,使股权分散。1947年9月解散了三井物特产公司和三菱商事公司。在此期间, 还公布了针对财阀的《禁止垄断法》和《排除经济力量过度集中法》。通过此项改革, 打破了家族主义的经营方式, 促使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造成了一个竞争、开放的经济环境。
除上述几项主要改革措施外, 日本还进行了“劳动改革”。在文化领域, 采取了美国“六· 三· 三· 四”的教育制度, 禁止灌输军国主义思想;在军事上, 解散了军队, 组建自卫队,规定日本的军费开支必须保持在国民总值的百分之一以下, 这使日本节省了大笔的军费开支用于经济发展。
二. 中国改革开放
(一)背景
从国内的情况看,“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当时,整个政治局面是处在一个混乱状态;经济情况实际上是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国民经济到了崩溃边缘。从国内环境看,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力。
(二)政治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领导人一直在强调政治体制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曾反复阐述过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他指出:“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他还讲:“改革,应该包括政治体制的改革,而且应该把它作为改革向前推进的一个标志。”“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邓小平的这些重要思想,为我们开展政治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
(三)教育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的改革发展可划为四个时期:1977~1984年,拨乱反正,恢复整顿的阶段;1985~1989年,全面开展教育体制改革的时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03年,教育发展的经济主义时期;2003年至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公平的时期。由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思想解放在教育领域未深入进行,教育的重建系回到20世纪50年代的计划体制。20世纪80年代以体制改革为核心的教育改革取得一定成就。20世纪90年代之后,教育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由于体制改革停滞,出现官本位、行政化价值的回潮,教育走上被称为“教育产业化”的轨道。面向未来的中国教育,需要继续解放思想,促进改革开放,推进以体制改革为中心的教育改革。
(四)经济改革
1.政府主导。我国的经济改革进行了三十年,直到现在也没有完全走出原有的体制模式。我国现阶段所遇到的很多经济问题也不是单一的经济方面的问题,而是牵涉到整个政治体制的协调问题。到目前为止,我国的改革都是在基本政治体制不变的情况下实行经济改革,一切经济政策都是由政府单方面制定,缺少监督和信任,以至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许多经济政策难以奏效。
2.渐进式改革。我国的经济改革从地域上看是从点到面,先建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沿江重点港口城市,然后扩展到整个东南沿海地区,最后再扩展到中西部地区。从行业上看,是从低级产业到高级产业,首先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开始,解放束缚在农业中的大量闲置劳动力,一方面提高农业生产率,另一方面为工业化、城市化提供充足的劳动力,然后发展工业、出口贸易、加工贸易,市场化改革就逐渐扩展到各类商品消费领域,最后市场化的行业是一些重要的国有垄断行业,如汽车、钢材、通信、电力、住房、教育、金融,等等。因此,无论从地域还是行业看,我国的改革都是渐进式的深化过程。
3.与对外开放相伴生。我国的经济改革是与“对外开放”相结合的改革模式,同时也是参与世界经济的过程。一直以来,我国的政策思路都是以开放促改革,许多改革措施是在开放的环境中逐渐探索出来。无论是20世纪80年代建立经济特区,还是90年代开发上海浦东以及21世纪初加入WTO,等等,无不是为引进外资,增加出口,发展经济。
三.总结:
二战后,由于日本是战败国,不准发展核武器,所以在这方面的负担小于中国,更多的资金用与别的建设,由于日本本土及其缺乏资源,所以他们把重点发展在技术上,当时日本有个组织叫产经联,他们联合日本政府大力培养人才,当时由于日本由于战败大量的赔款比战后的中国还穷的多,没饭吃的人大有人在,但就这个情况,他们还鼓励教育,给所有的学生免费提供午饭,以次来激励学生,人才就这样培养出来了。现在的日本经济就是全是靠高科技支撑,中国现在所谓的经济快速发展,其实就生产力来说没多少进步,只是不计后果的大量不可以开采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充当世界加工厂而已。
第五篇:大学语文诗歌对比(精选)
二者各有千秋,不能单纯的去说谁更有深度。中国诗词善于写景抒情,以写景烘托气氛或造出意境,古代诗歌:
一、抒情性
诗歌是感情的产物,感情是诗歌的生命。没有感情的诗不是诗;感情不充沛,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的诗是苍白无力的诗。
二、形象性
诗要用形象思维。形象是一种饱含着某种思想感情的极富感染力的具象和境界,能够使读者沉浸其中,不自主的喜爱它、欣赏它,从而获得感情上的熏陶,精神上的滋养以及美的享受。
三、精炼性
这是诗歌起码的要求。即诗的语言要求用最简练的字句来表现最丰富的内涵,不能像流水帐,不分巨细什么都写。
四、审美性
诗歌必须是美的。诗美包括形象美、激情美、意境美、意象美、色彩美、结构美、语言美、韵律美、形式美等,五、含蓄性
诗贵含蓄,含蓄是中国古代诗人孜孜以求的写作境界。含蓄就是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用极少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来表现极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情感;以瞬间表现永恒,以有限传达无限,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给读者以想象的广阔天空。
六、音乐性
指诗歌在朗诵时,要琅琅上口,悦耳动听,要有抑扬顿挫的韵律美和流畅回环的音乐感。
七、跳跃性
因为诗歌要精炼,而要精炼就不能拖泥带水,不能有繁琐的叙述、无谓的铺陈。跳跃可以省去许多不必要的描叙,使诗更精炼、集中。
八、象征性
象征是通过某一特定事物(象征物)来暗示与之有某种联系的概括、思想和感情。运用象征性的语句,可以使诗句更加凝聚、精炼,思想意义更加丰富、含蓄。
“现代诗”名称,开始使用于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现代诗的含义:
1.形式是自由的2.内涵是开放的
3.意象经营重于修辞。
“古典诗”与“现代诗”的比较:“诗”者皆为感于物而作,是心灵的映现。“古典诗”以“思无邪”的诗观,表达温柔敦厚、哀而不怨,强调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现代诗”强调自由开放的精神,以直率的情境陈述,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现代诗(也称新体诗),准确地说应当称其为“自由诗”,它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新文化运动时期,在反对“八股文”等一系列文化改革创新中,由郭沫若首先发明、创造并运用于诗歌创作之中的,像郭沫若所写的自由诗《女神》、《凤凰涅磐》等。这种诗歌摒弃古诗词的许多戒律,提倡自由,不受长短句约束,对平仄虽有要求,但不如古诗词严格,这种体裁的出现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关系极为密切。
中国的诗词更注重的是一种意境的创造,追求言已尽而意未尽的效果,让人有无限的遐想空间,这种诗歌的出现是因为中国古代传统的思维方式是感悟式直觉思维方式。即使到了现在,中国人写诗歌依然追求意境的营造,如果说得太白了,就没有意思了,当然当代一些新新人类作家的作品追求一种直白,则是另外一回事,并不能一概而论,毕竟这些人并不代表中国诗歌创作的主流。
另一方面,中国诗词讲究含蓄,以淡为美,可直接拼合,语法关系松散,有种浓缩感,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
从表现内容来看,中国诗词多以歌颂为主,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中国诗歌习惯表达的是现世的志向、爱情还有一些社会的运动,再就是一些由现实的得意和失意所勾起的情绪和感情 从体裁看,中国诗尚短不尚长,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无声胜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