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材料核算
开发企业如何处理甲供材料税金
甲供材料是建设项目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单包形式产物,尤其在房地产企业的项目开发建设中。对于一般的建设主材(比如商品混泥砼、钢筋),一般采用甲方采购后提供给乙方施工的方式进行。建设工程清单报价,其建安工程费得税金的计费是根据直接费基数来提取的,而直接费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根据工程造价相关规定,材料费是建筑安装工程费的组成部分,无论是甲方还是乙方采购供应的材料都应该进入建筑安装工程费,并计取相应的费、利润和税金。根据建设部《清单计价规范》,由甲方自行负责采购供应的材料费,投标人将“甲供材料”费进入综合单价中计取相应的税费,利润后再将“甲供材料”费从综合单价中扣除,这种形式的报价就包含了甲供材料税金,在以后的申报缴纳建筑税金时,甲方就不再另外支付甲供材料的税金部分,乙方以后开具的建安发票也会包含甲供材料税金在内,并且根据《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建标[2003]206号)第四条规定及相关税法规定,营业税金及附加是应计入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从而论证了甲供税金是应进入甲方成本核算的。这是第一种方式。但是,在现实中,施工合同的签订会根据甲乙双方约定的事项进行,乙方的施工报价会根据甲方要求,将建筑税金的计费基数剔除甲供材料后提取,这种形式的报价就不再包含甲供材料税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纳税人提供建筑业劳务(不含装饰劳务)的,其营业额应当包括工程所用原材料、设备及其他物资和动力价款在内。由于工程税金的缴纳是按包含甲供材料金额的工程造价(即计税营业额)计税,因此,这时的甲供材料税金就得由甲方单独支付缴纳,或支付给施工方缴纳。这是第二种方式。
根据第一种方式的论证过程,知道甲供材料税金是应进入甲方成本核算的,但由于第二种方式下的甲供材料税金不再由乙方开具在建安发票中,因此甲方要单独将甲供税金计入成本核算,从表象看起显得苍白无力,并且从费用处理上,要将甲供材料税金进入成本核算也缺乏说服力;如果甲方通过营业外支出核算处理,则税务机关一般会认定为不能税前扣除。所以,下面就特别谈谈第二种方式下的甲供材料税金的处理。首先,开发企业的甲方应在成本核算中按建筑材料、装饰材料分别核算,便于分隔应缴纳税金的甲供建筑材料,避免笼统将所有甲供材料计税。其次,如果按月与乙方结算工程款项,可以让乙方将当月的甲供建筑材料的税金计算在结算金额中,合并开票给甲方,这其实是第一种方式的按月合并法;如果采用最后竣工结算的方式,则可以在最后的结算中,把所有甲供建筑材料应负担的税金计算在乙方的竣工结算中,以结算金额的形式支付甲供材税金给乙方,由乙方缴纳,取得建安发票计入成本。最后,甲方的甲供材料是直接进入成本核算,对乙方的结算金额是以建安发票进入成本核算。这样的处理,不违背财务制度,也不背离税收法规,在税收检查中,也能正常通过。上面的处理方式,对开发企业的核算提出了要求,如果开发企业不能在结算时间内正确分解、统计甲供材料数据,就会对结算金额有影响,从而影响按建安发票计入成本的准确及时效性。
房企采用甲方供应材料模式下的会计处理
建筑材料采购供应商的选择有三种模式:甲方供应、甲方指定、乙方采购。甲方供应是指由施工合同中的甲方(即建设单位)自行采购材料提供给乙方(即施工单位)用于建筑、安装、修缮、装饰等行为,也可以指此种方式提供的工程用材料。甲方供应可以有效降低工程成本,保证材料和工程质量。但甲方不仅要增加人、财、物投入,还要承担包括经济、质量、进度上的一定风险,以及材料使用损耗难以控制等问题。甲方指定是指由甲方在招标阶段指定厂家、规格,由施工单位购买的材料,如果甲方直接向丙方付款、丙方直接开票给甲方,也可以视同为甲方供应。以下主要针对甲方供应材料的会计处理展开分析。
一、会计处理模式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乙方为生产性企业的情况较少,而且若为生产性企业,只能适用增值税,因此本文只讨论乙方为建筑企业的会计处理模式。
两种会计处理方法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销售自产货物提供增值税劳务并同时提供建筑业劳务征收流转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2]117号)规定,纳税人以签订建设工程施工总包或分包合同方式开展经营活动时,销售自产货物、提供增值税应税劳务并同时提供建筑业劳务,同时符合“具备建设行政部门批准的建筑业施工(安装)资质”、“签订建设工程施工总包或分包合同中单独注明建筑业劳务价款”的,对销售自产货物和提供增值税应税劳务取得的收入征收增值税,提供建筑业劳务收入(不包括按规定应征收增值税的自产货物和增值税应税劳务收入)征收营业税。甲方供应材料若是乙方的自产货物,可依照该文件规定,在符合两点要求的情况下,就其全部收入适用营业税的低税率。但不是自产货物的情况更普遍,这种情况下的税收政策比较明确,但对于如何进行会计处理,一直没有非常明确的规定。下面用案例来分析说明甲方的会计处理问题。
假设某房地产企业投资一个房产项目,项目总造价为5000万元,其中甲方供应材料为2000万元。在该企业将材料提供给施工方时,如何进行会计处理是讨论的关键。目前在实务中有以下两种处理方式: 方法一:
借:预付账款
20000000
贷:工程物资20000000
这种会计处理的依据是,根据国家关于工程造价的相关规定,无论材料由谁提供,工程总造价包括全部的材料价款,且在工程总造价的核算中,所有的材料都要计税后计入工程总造价,即工程造价是含税价。在总造价确认的情况下,将工程的总造价作为开发商应该支付给施工方的工程价款。建设方在支付现金给施工方时做预付账款处理,同样,建设方将材料给施工方时也应作为预付账款处理。在不存在其他误差的情况下,该企业无论是支付现金还是实物,最终总结算价款的金额应该是5000万元。方法二:
借:开发成本
20000000
举例来说,某建筑施工企业A承包了一项目的主体建筑工程,甲乙双方的承包合同约定承包总价(不含甲供材料)3000万,该工程的主要建筑材料(混凝土、钢筋、水泥)1800万由甲供。则该主体建筑工程应纳营业税=(3000+1800)×3%=144(万元)。
乙方应注意发票的开具金额通过上文分析,可以说“甲供材料”虽然有不同的形式,但按营业税有关规定除装饰劳务外,乙方都要按工程的全额来缴纳营业税。虽然《发票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不符合规定的发票,不得作为财务报销凭证,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拒收。《发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第二十六条规定,填开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在发生经营业务确认营业收入时开具发票。未发生经营业务一律不准开具发票。《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虽然都规定了施工企业要把“甲供材料”金额纳入营业额缴税,但没有任何公开的具体文件规定在“甲供材料”中乙方应如何开具发票。笔者认为,在对甲方开具发票时,乙方要依据“甲供材料”的不同形式来开具不同金额的发票,而不是一律都要全额开发票。全额缴税,全额开票。概括来说,如果双方签订的工程合同总金额中包含“甲供材料”部分。比如上文提到的“自购材料”和“代购材料”两种类型,乙方必须全额缴税,全额开票。具体来说,乙方在进行实际操作时,一方面需要从甲方(自购材料)或材料供货方(代购材料)索取增值税发票,登记建筑材料的购买成本。另一方面在给甲方开具建筑施工发票时,也要将这部分材料金额包含在开票金额之中。全额缴税,净额开票。这种情形是指双方签订的工程合同总金额中不包含“甲供材料”部分。即上文的“合同外供料”,乙方可以全额缴税,而净额开票。也就是说,施工企业虽然要按照包含“甲供材料”的金额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但由于“甲供材料”部分直接在甲方进行了账务处理,没有进入乙方的工程成本,按照会计核算要求“收入与其对应的成本相配比”的配比原则和《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的规定,《企业所得税法》所称有关的支出,是指与取得收入直接相关的支出。因此,乙方只需按照实际收到的工程款向建设单位开具发票即可。
什么叫甲供材料?就是甲方供应乙方施工使用的材料设备。甲方是相对于乙方而言,在现实中一般指发包方,建设方;而乙方则指使用甲供材料的施工单位。甲供材料一般在房地产开发企业使用较多。之所以甲方要采用供应拨付材料设备的方式开发房产,主要原因是甲方为了保证材料设备质量,使开发的房产在主要建筑材料的质量上得到保证,避免因材料质量缘故影响房屋结构及销售。因此,有了甲供材料,就会有甲供材料涉及的建筑营业税金问题。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甲供材料都要交纳建筑营业税金,只有那种属于建筑施工企业施工所用的甲供材 料才会涉及甲供材料建筑税金。
以下就对几种甲供材料的涉税问题及票据的取得进行举例分析:
一、某建筑施工企业
A承包了一项目的主体建筑工程,甲乙双方的承包合同约定,该工程的主要建筑材料(混凝土、钢筋)800万由甲供,其余材料由乙方自行采购,合同承包总价(不含甲供材料)2000万,这种情况下的甲供材料的税金如何确认? 税法规定,建筑安装工程,无论财务如何核算,其计税营业额都包含建筑安装工程所用的材料,因此,上例的计税营业额应为2800万(2000+800),至于这2800万营业额的税金92.4万(2800*3.3%)如何承担,则应由甲乙双方各自承担并交纳。税法规定材料包含在施工营业额中,但并不是说税金也要建筑施工企业承担交纳因为工程造价(产值)是由料工费利润税金组成,在施工承包项目中,如果没有材料价款,则相应不再有材料金额的税金,相反,如果建筑施工项目造价中包含了所有材料,则税金全部由施工方承担并交纳.甲方只须取得乙方全额建安发票即可.所以,包工不包料,甲方可以凭采购材料的材料发票直接入成本,并相应完缴该材料的建筑流转税金.乙方也只根据自己承包范围的合同金额开具建安发票给甲方;包工包料,则甲方须取得全额建安发票入成本,建筑营业税金全部由乙方承担并缴纳.
二、某建筑安装公司为该项目安装中央空调设备,主要设备空调260万由甲方采购供应,安装劳务为190万。工程竣工验收后,乙方开具了190万的建安发票给甲方。这种方式的甲供材料设备的税金又如何确认? 财税[2003]16号规定,建筑安装工程的计税营业额不包括设备价值,因此乙方的计税营业额为190万,也就是说,该设备价值不作为营业税的计税基础,相应的,这甲供设备也就不需要交纳营业税金。
三、某铝合金门窗制作生产企业承包了该项目的门窗安装工程,签定了安装施工合同。合同中明确了铝合金材料金额为300万,安装劳务费为80万。现在分为两种情况举例,一是该生产企业具备施工资质,二是不具备建筑安装资质。甲方该取得乙方怎样的发票? 首先分析第一种情况:具备安装资质。国税发〔2002〕117号规定:1)凡具备建设行政部门批准的建筑业施工(安装)资质;2)签订建设工程施工总包或分包合同中单独注明建筑业劳务价款的纳税人;3)签订建设工程施工总包或分包合同(包括安装)方式开展经营活动;4)销售自产货物、提供增值税应税劳务并同时提供建筑业劳务的,对销售自产货物和提供增值税应税劳务取得的收入征收增值税,提供建筑业劳务收入(不包括按规定应征增值税的自产货物和增值税应税劳务收入)征收营业税。117号文的四个条件都同时满足,因此,甲方只需取得该安装企业提供的材料发票和安装发票即可。取得的材料发票300万可以直接进成本,不需要交纳建筑营业税金,因为这种情况下的材料不属于营业税的计税营业额。117号文件所称自产货物主要有:①金属结构件,包括活动板房、钢结构房、钢结构产品、金属网架等产品;②铝合金门窗;③玻璃幕墙;④机器设备、电子通讯设备;⑤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自产货物,如铁塔、护栏、隔离栅等。除此之外,纳税人购进原材料委托工业企业加工生产的上述产品,视同自产货物。再谈第二种情况:不具备安装资质。由于117号文的四个条件需要同时满足,才能分别纳税,不具备安装资质,则一律征收增值税,即不再属于营业税计税范围。因此,甲方取得的发票也就是乙方提供的材料发票。这样的材料发票直接入成本,不再交纳建筑营业税金。在贯彻执行117号文时还需注意: 不同混合销售行为仍适用不同的规定 对混合销售行为是征收增值税还是营业税,税法上有不同的规定。117号文出台后,并不意味着这些规定都已改变。除117号文件所确定的符合条件的混合销售行为应依该文件征税外,其它的混合销售行为仍应按情况适用不同的规定。
四、有人问,一家企业承包了他们单位的外墙涂料粉饰,最后竣工付款时,那单位拿的增值税材料发票来,他则要求该企业开具建安发票来才付款,双方争执不下,问我该怎么办?分析:该企业应是生产销售性质的企业,它这项经营业务是混合销售行为,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对从事生产批发零售企业的增值税纳税人发生的混合销售行为,视同销售货物,征收增值税,其它单位(即非增值税企业)的混合销售行为征收营业税。因此,该企业如果是增值税企业,它的混合销售行为就是全额征收增值税,所以材料发票是正确的。反之,如果该企业是建筑安装企业,则当然是全额的建安发票。
1)是按纳税人是否兼营非增值税应税业务来定。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五条规定,对未兼营非增值税应税劳务(即仅从事增值税应税业务)的增值税纳税人发生的混合销售行为,视同销售货物,征收增值税。对未兼营增值税应税业务(即仅从事营业税应税业务)的其他单位和个人发生的混合销售行为,视为销售非应税劳务,不征收增值税。
2)是对从事兼营业务纳税人发生的混合销售行为(即既是增值税纳税人又是营业税纳税人),则按纳税人兼营业务在其年货物销售额与非增值税应税劳务营业额的合计数中,两者所占比重的大小来确定。如果年货物销售额的比重超过50%的,则全部征收增值税,否则,全部征收营业税。
五、甲方与某园艺种植中心签定项目的绿化工程,有两个方案:一是直接与园艺中心签定绿化施工工程,包工包料总价200万,由园艺中心提供植物并栽种;二是由甲方向园艺中心采购苗木150万,再拿给第三方的专业绿化工程公司种植,专业绿化工程公司只收取种植劳务费50万。两种方案孰优孰劣?该取得何种票据?分别分析两种方案的税金,因为总价200万不变。第一种,园艺中心是增值税纳税主体,它200万包工包料的施工行为,是混合销售,甲方只需要取得园艺公司的增值税材料发票200万即可,不交纳营业税金。第二种,甲方取得园艺中心150万的苗木材料发票,第三方种植完成后,再支付50万的劳务费,取得建安发票。但150万的苗木材料发票,此时即要被认做第三方绿化工程公司的计税营业额,而这150万却是甲供材料,因此这甲供材料税金却要由甲方承担交纳了。所以第一种方案是唯一优案之选。综上所述,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成本科目设置时,为以后方便自己核算甲供材料,以及与税务核查清理的需要,可以在建筑安装工程费子目下把门窗类材料,苗木类材料与其它的建筑材料分开,免得税务笼统的把所有材料认定为应交纳建筑税金的甲供材料。地产开发企业“甲供材”之会计及税收问题
发布日期:2009-03-27 15:20:09 举例如下:甲方与乙方施工合同总额为1000万元,其中含甲方提供钢筋200万元。方式一,甲方发出材料时,借记预付账款,贷记原材料。乙方借记原材料,贷记预收账款。这种会计处理的依据是,根据国家关于工程造价的相关规定,工程总造价中直接工程费包括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费、其他费,且在工程总造价的核算中,所有的材料都要计提税金后计人工程总造价,即工程造价是含税价。在总造价确认的情况下,将工程的总造价作为甲方应该支付给乙方的工程价款。因此甲方将材料给乙方时应作为预付账款处理。方式二,甲方发出材料时,借记开发成本,贷记原材料。施工不做账务处理。做备查簿登记,供收发实物管理使用。这种会计处理的依据是,甲方认为,我买的物资给乙方就是用于我的工程,因此,在发出材料时直接计入我的在建工程是符合规定的。从相关的法律法规看,目前对于甲供材的会计处理,没有非常明确的规定。从会计核算角度而言,只要能为会计信息的第三方提供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两种会计处理方法都是可以接受的。但是,这两种会计处理方法就带来了下一步的乙方建筑业发票的开具问题:
在方式一下,乙方应该按1000万开具建筑业发票,并按1000万缴纳营业税。在方式二下,乙方按800万开发票,如果按1000万开发票就会导致200万材料在甲方重复入成本的情况。2.甲供材的相关税收问题从税收负担上看,按现行税法,无论乙方是按1000万开发票还是按800万开发票,甲供材都必须要并入乙方的计税营业额征收营业税,即乙方都必须按1000万元征收营业税。因此,从理论上而言,对于乙方,无论甲方如何进行会计处理,他的税收负担是不变的,只不过是根据甲方的会计处理的不同,开票金额有所不同罢了。在现实的情况中,由于开票金额的不同带来乙方不同账务处理和税收处理,施工企业按1000万开具建筑业发票给甲方,按1000万在账面上确认收入,但对于200万这部分的甲供材,施工企业无法取得发票,也就无法入成本。这对于施工企业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如何扣除是一个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出现了以下两种解决方式:(1)乙方对于甲供材发票入成本的问题,由双方在工程结束,决算报告出来后,乙方凭工程决算报告和甲方提供的购买材料的发票清单计入乙方工程成本,并允许在税前扣除。(2)部分税务机关认为这是转售业务:即甲方外购物资转售给施工企业,施工企业最后开总的发票向甲方结算,对甲方应征收增值税,至于进项税款当然能够得到抵扣。我认为,这种处理方法是非常错误的。一般说来,甲方通常不被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且购买的材料给乙方最终还是用于甲方自己的工程,实际上是一种自用行为,不能视为转售业务征收增值税。在方式二下,由于甲方在发出材料时是直接计入了工程成本,因此,乙方在收到材料以及以后将材料用于工程时就不做任何会计处理了。这时,乙方按800万开发票,也就不存在200万甲供材无法取得发票入成本的问题。但是,由于现行营业税法规定,乙方的计税收入包括甲供材料,因此,乙方要取得甲方代扣代缴甲供材营业税的完税凭证,否则在税务检查中,乙方必须要补缴纳甲供材营业税,甚至要按偷税进行处罚,同时由于甲供材在工程造价时没有和甲方按规定计提税金,最终只能是自己承担。
“甲供材料”的账务和税务处理例解
【案例】
某房地产开发企业委托一个建筑单位修建厂房,工程总造价为1200万元,其中含甲供材为200万元。
(一)甲供材的账务处理
1、建设方对于甲供材的账务处理
(1)建设方(甲方)从市场购入材料时:
借:工程物资
200万元
贷:银行存款
200万元
这里假设建设方(甲方)非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取得的是普通发票,然后,该企业将这200万的材料提供给施工方(乙方)用于工程。
(2)在建设方(甲方)将材料提供给施工方(乙方)时:
①方式一:
建设方发出材料时:
借:预付账款
200万元
贷:工程物资
200万元
这种会计处理的依据是,根据国家关于工程造价的相关规定,在工程中,无论材料由谁提供,工程总造价包括全部的材料价款,且在工程总造价的核算中,所有的材料都要提税后计入工程总造价,即工程造价是含税价。在总造价确认的情况下,我们将工程的总造价作为建设方应该支付给施工方的工程价款。建设方在支付现金给施工方时是做预付账款处理,同样,建设方将材料给施工方时(就是我们所说的甲供材)也应作为预付账款处理。只不过一个付的是现金,一个付的是实物,在不存在其他误差的情况下,该企业无论是支付现金还是实物,最终预付账款总结算价款的金额应该1200万元。
②方式二:
建设方发出材料时:
借:在建工程
200万元
贷:工程物资
200万元
这种会计处理的依据是,建设方认为,我买的物资给施工方就是用于我的工程,因此在发出材料时直接计入我的在建工程是符合规定的。
从相关的法律法规看,目前对于甲供材究竟如何进行会计处理问题,还没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在企业实务的会计处理中,有些建设单位发出甲供材是采取的第一种方法,有些就是采取的第二种方法。因此,从会计核算角度而言,只要能为会计信息的第三方提供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两种会计处理方法都是可以接受的。
2、施工方对于甲供材的账务处理
(1)方式一的账务处理:
①施工方收到材料时
借:工程物资
200万元
贷:预收账款
200万元
②施工方将工程物资用于工程时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200万元
贷:工程物资
200万元
③施工方按工程进度确认合同毛利,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
借:工程施工——合同毛利/主营业务成本
贷:主营业务收入
(2)方式二的账务处理:
由于建设方在发出材料时就直接计入了工程成本,因此,施工方在收到材料以及以后将材料用于工程时就不做任何会计处理了。
(二)甲供材的发票开具
以上两种会计处理方法就带来的下一步的施工方建筑业发票的开具问题:
1、方式一的发票开具
在该模式下,由于建设方在发出材料时是通过预付账款核算的,没有进入工程成本,因此,施工方应该按1200万开具建筑业发票,并按1200万缴纳营业税。
2、方式二的发票开具
在该模式下,由于建设方在发出材料时就直接计入了工程成本,因此,施工方在最终开具建筑业发票时,只能按1000万开票,如果按1200万开票就会导致200万材料在建设方重复入成本的情况。但是根据营业税的相关规定,无论施工方是按1000万开票还是按1200万开票,甲供材料都必须要并入施工方的计税营业额征收营业税,即施工方都必须按1200万元征收营业税,这个和方式一是一样的。
(三)税收风险提示
从理论上而言,对于施工方,无论建设方如何进行会计处理,他的税收负担是不变的,只不过是根据建设方的会计处理的不同,开票金额有所不同罢了。但现实中的情况是,由于营业税是一个流转税,流转税的可转嫁性决定了施工方所要缴纳的营业税,最终实际是转嫁到建设方身上的,至少是部分的转嫁。因此,对于建设方而言,他倾向于采用第二种会计处理方式,在这种会计处理方式下,建设方直接将甲供材计入工程成本,这样就不需要施工方开票了。由于税务机关监管的原因,这部分不开票的甲供材,施工方也一般不会去主动申报缴纳营业税,而且建设方甚至在进行工程预算确定工程造价时,对这部分甲供材就没有提税并入工程总造价。从这个角度考虑,建设方更倾向于第二种会计处理方式。但在这种会计处理方式下,施工方承担了很大的风险。我们知道。无论建设方会计处理如何,施工方是甲供材营业税的纳税义务人,如果税务机关发现了问题,要求施工方补税的话,施工方只有缴纳,甚至还会承担偷税而被处罚的风险。无论和建设方如何处理,都必须就甲供材缴纳营业税。至于甲供材没有提税的问题,施工方应自己和建设方协商或向相关工程管理部门寻求解决方法。
(四)税务处理分析
1、方式一的税务处理分析
在方式一的情况下,施工企业按1200万开具建筑施工发票给建设方,按1200元在账面上确认收入,但对于200万这部分的甲供材,由于材料是建设方购买提供给施工方的,发票的抬头肯定是开给建设方,且在建设方入账的,对于这部分材料,施工企业无法取得发票,也就无法入成本。对于这部分,施工企业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如何扣除是一个大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出现了以下两种处理方法:
(1)施工方对于甲供材发票入成本的问题,由双方在工程结束,决算报告出来后,施工单位凭工程决算报告和建设方提供的购买材料的发票清单计入施工方工程成本,并允许在税前扣除。
(2)部分国税机关认为这是转售业务:即建设单位外购物资转售给施工企业,施工企业最后开总的发票向建设单位结算,对建设单位应征收增值税,至于进项税款当然能够得到抵扣。这样,施工企业就能取得材料的发票了,但是建设方则必须对材料的销售缴纳增值税。我们认为,这种处理方法是非常错误的。建设单位购买的材料给施工方最终还是用于建设单位自己的工程,实际上是一种自用行为,不能视为转售业务征收增值税。但是在实务中,第一种处理方法往往得不到某些税务机关的认可,他们机械的认为只有取得发票才能入账,其实根据《企业所得税扣除管理办法》规定,企业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只要是真实的,并取得了合法有效凭证就可以税前扣除。这里合法有效凭证不是仅指发票,在这种情况下,施工企业取得的工程决算报告和建设方提供的购买材料的发票清单也应视为合法有效凭证,况且是真实发生的。为了避免与有些税务机关不必要的争议,一些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建设单位,在购买材料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并申报抵扣,随后按原价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给施工方,这些没有差额也不要缴纳增值税。但在实务中,大多数单位并不愿意按这种方式进行处理。
2、方式二的税务处理分析
在方式二的情况下,由于建设方在发出材料时是直接计入了工程成本,因此,施工方在收到材料以及以后将材料用于工程时就不做任何会计处理了。这时,施工方按1000万开票,也就不存在200万甲供材无法取得发票入成本的问题。同时,考虑到税务机关监管不到位的原因,这种会计处理方法还能少缴部分甲供材的营业税,对两方都有利。但是,施工方也要知道,这种情况下,自身承担了很大的风险,如果税务机关发现了,施工方必须要缴纳甲供材营业税,甚至要按偷税进行处罚,同时由于甲供材在工程造价时没有和建设方按规定提税,最终只能是自己承担。
(五)结论
由于目前相关法律法规对于甲供材如何进行会计处理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从某种角度讲,以上两种模式都是可以的。
从税务机关的角度讲,他们更倾向于采取第一种模式,这样能很好的将甲供材纳税收监管的范围。因此,有些税务机关明确规定,对于工程,建设方不允许直接凭商业发票入工程成本,必须取得建筑业发票入工程成本。否则按未取得合法有效凭证,这部分成本不能提取折旧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当然,这种规定是否合理有待商榷。但这确实是一种好的监管方法。
从企业的角度而言,如果不考虑税务监管不到位而产生的避税问题,方式一也是比较好的。因为,建设方在发出甲供材时,材料并没有立即用于工程,只是从建设方保管转至施工方保管。从会计处理看,如果建设方将材料发出时,就直接计入工程成本,但实际上材料还没有用于工程或全部用于工程,只是就计入在建工程会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而且,如果采用方式二,施工方在收到材料和发出材料不进行如何会计处理,不利于在工程中对甲供材的使用和监督管理。因此,方式二既不符合会计核算的要求,也满足不了实际管理的需要。但考虑税务监管不到位而产生的避税问题,方式二似乎更优。但我们说过了,这种情况下,风险主要是由施工方承担了。
既然模式一对税务机关有利,在不考虑税务监管不到位而产生的避税问题,对企业也有利,那么我们就要很好的解决方式一下产生的如何处理施工企业甲供材入成本的问题。我们认为采用施工企业根据工程决算报告和建设方提供的购买材料的发票清单入成本是完全合情合理,也是合法的,实务上大部分税务机关对这种处理也是非常认可的。按转售模式,由建设方向施工方材料销售发票,从原理上讲就是错误的,在实务中是不可取的。
1、甲供材料的发票及纳税处理由于各地税务机关管理的不同一般分以下两种情况:(1)施工单位只缴税,不开含甲供材料金额的发票;
(2)施工单位既缴税,又开含甲供材料金额的发票。采用这种方式,房产公司应注意重复入“开发成本”账的可能性。
施工单位缴纳以及房产公司代扣代缴的甲供材料应缴的税金都应包含在施工方开具的建筑业工程发票内,房产公司如出现代扣代缴的,不能凭代扣代缴的完税凭证直接记入开发成本。
2、“甲供材”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对于“甲供材”的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目前并无明确规定。根据《营业税暂行条例》相关规定,建筑业是按预收款确定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如果将建设方把“甲供材”提供给施工方视作建设方预付款的话,施工方取得“甲供材”时,就应该缴纳营业税。但是在实践中,由于施工方无法及时取得“甲供材”的实际购买价。因此,“甲供材”一般是在工程最终决算环节一次性缴纳营业税.请问:甲供材这部分的营业税金等,应该是甲方在工程最终决算环节并工程款差价一并转给乙方,乙方根据上述甲方转来的金额开具建筑业工程发票?
甲供材料的税金应该由施工企业还是甲方缴纳,施工方是以不含甲供材料价款形式签订合同的。
1、现在甲方要求施工当缴纳甲供材料税金,甲方将此款拨付给施工方,但是要求施工方出具发票。这样的要求合理吗?
2、如果由施工方缴纳,施工方应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看看下面的资料对你有没有帮助。二)纳税人提供建筑业应税劳务时应按照下列规定确定营业税扣缴义务人:1.建筑安工程实行总承包、分包方式的,其总承包人为扣缴义务人。2.纳税人提供建筑业应和税劳务,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无论工程是否实行分包,税务机关可以建设单位和个人作为营业税的扣缴义务人:(1)纳税人从事跨地区(包括省、市、县,下同)工程提供建筑业应税劳务的;(2)纳税人在劳务发生地没有办理税务登记或临时税务登记的。(六)建筑业纳税人及扣缴义务人应按照下列规定确定建筑业营业税的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和扣缴义务发生时间:(1)纳税人提供建筑业应税劳务,施工单位与发包单位签订书面合同,如合同明确规定付款(包括提供原材料、动力及其他物资,不含预收工程价款)日期的,按合同规定的付款日期为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全同未明确付款(同上)日期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收讫营业收入款项或者取得索取营业收入款项凭据的当天。上述预收工程价款是指工程项目尚未开工时收到的款项。对预收工程价款,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工程开工后,主管税务机关根据工程形象进度按月确定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2)纳税人提供建筑业应税劳务,施工单位与发包单位未签订书面合同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收讫营业收入款项或者取得索取营业收入款项凭据的当天。(3)纳税人自建建筑物,其建筑业应税劳务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销售自建建筑物并收讫营业收入款项或取得索取营业收入款项凭据的当天。纳税人将自建建筑物对外赠与,其建筑业应税劳务的纳税发生时间为该建筑物产权转移的当天。2.扣缴义务发生时间建设方为扣缴义务人的,其扣缴义务发生时间为扣缴义务人支付工程款的当天;总承包人为扣缴义务人的,其扣缴义务发生时间为扣缴义务人代纳税人收讫营业收入款项或者取得索取营业收入款项凭据的当天。九)建筑业纳税人及扣缴义务人应按照下列规定确定建筑业营业税的纳税地点:1.纳税人提供建筑业应税劳务,其营业税纳税地点为建筑业应税劳务的发生地。2.纳税人从事跨省工程的,应向其机构所在地主管地方税务机关申报纳税。3.纳税人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范围内提供建筑业应税劳务的,其营业税纳税地点需要调整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税务机关确定。4.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的建筑业营业税税款的解缴地点为该工程建筑业应税劳务发生地。5.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跨省工程的,其建筑业营业税税款的解缴地点为被扣缴纳税人的所在地。6.纳税人提供建筑业劳务,应按月就其本地和异地提供建筑业应税劳务取得的全部收入向其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纳税申报,就其本地提供建筑业应税劳务取得的收入缴纳营业税;同时,自应申报之月(含当月)起6个月内向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提供其异地建筑业应税劳务收入的完税凭证,否则,应就其异地提供建筑业应税劳务取得的收入向其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缴纳营业税。7.上述本地提供的建筑业应税劳务是指独立核算纳税人在其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税收管辖范围内提供的建筑业应税劳务;上述异地提供的建筑业应税劳务是指独立核算纳税人在其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税收管辖范围以外提供的建筑业应税劳务评论
第二篇:核算员
2010年是中心执行项目管理的第一年,在领导的关心指导和同志们的帮助下,我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努力学习,勤奋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一年来学习、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我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各种路线、方针、政策,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 “十七大四中全会”精神,不断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领会,确保在思想上、行动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作为一名财务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本人怀着高度的责任感,以<<会计法>>为准绳,按原则处理事情,恪尽职守,廉洁奉公,任劳任怨;与此同时,参加了一系列财务人员培训的学习,做到有心去学、用心去学,夯实开展工作的理论基础。虚心向领导和同事学习、请教,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同时关注长江委及机关服务中心的改革和发展的动态,以便更好的为我局服务。此外,还积极响应上级指示,参加了单位组织的各种文体活动。
二、爱岗敬业方面
一年来,我主要负责基建、事业费、一期集资建房的会计核算工作,基建报表、预算、住房改革支出报表的汇总及财务用友软件的运行维护,账套的结转打印、科目设置调整等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本着客观、严谨、细致的原则,在办理会计事务时做到实事求是、细心审核、加强监督,严格执行财务纪律,按照财务报账制度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要求进行财务报账工作,对待来报账的同志,能够做到一视同仁,热情服务、耐心讲解,做好会计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在工作过程中,不刁难同志、不拖延报账时间:对真实、合法的凭证,及时给予报销;对不合规的凭证,指明原因,要求改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合法、准确、完整,切实发挥了财务核算和监督的作用。
其他日常工作:今年完成了易文辉、余波两位同志预备党员的发展工作、工会工作、10月份参加水利部组织的水利基本建设竣工财务决算的验收工作及基建审计、自查等工作。
三、工作作风方面
在工作中,我尊敬领导、团结同事,正确处理好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踏实进取,努力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始终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戒骄戒躁、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并且能够从每一件事情上进行总结,不断摸索,掌握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平时我能够做到虚心向同事学习,汲取他们的长处,反思自己不足。在生活上,勤俭节约、任劳任怨、对人真诚、热爱工作、与人和谐融洽,处处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毫不松懈地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四、存在不足方面
过去的一年,我在会计岗位上又有了新的提高,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知识面还不够宽,学习还不够深刻、系统,以后会要求更高,管理更严,唯有更加努力学习,在理念、理论和知识各方面更新和进步,才能履行好职责;还要进一步增强工作的创造性。要善于在繁重的工作中磨炼意志,增长才干。要打破长期形成的心理定势和思维定势,根据工作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创新工作方法。
五、今后努力方向
新的一年意味着新的起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我决心再接再厉,在以后的工作中扬长避短,克服不足、认真学习、勤奋工作,使自己能一直紧跟单位发展的步伐,为单位今后的繁荣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2018核算工作总结
2018核算工作总结
所谓核算专员自然是跟各种的核算工作分不开的,需要制定与会计核算有关的各项规章制度,2018核算工作总结有哪些?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2018核算工作总结【一】
结来到后勤核算这个大家庭已有一年的时间了,在我们 科长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完成了一年的工作。新的一年,对 过去的工作进行总结,我的心情异常复杂,有对给过我关心 帮助的领导和同事的感激,有对自己不足之处的惭愧,有对 这一年多的成长及收获的喜悦,更有对新一年工作的热情和 目标。
为在工作发面有更好的发展,更好的实现个人的价值,有必要对过去的工作进行总结,现将工作总结及计划向领导 汇报
一、工作方面
我在后勤服务部主要负责核算各队组每月工资情况,每 月对各队组提供的考勤表和二次分配表进行审核,包括加班 工资和员工公伤、探亲、产假、事假的按比例扣款计算;负责督促新员工的办理工资卡、离岗员工的工资消除、员工各 时期的工资增减变动等是否准确无误。
我的工作需要细心,耐心,更需要认真负责的责任感,在工作的过程中我足够重视工作,了解工作的重要性,积极 主动完成自己的工作,但是还有很多不足,需要我总结,吸 取教训,争取更大的进步。
几个月来的,我虽然在自己的本职工作岗位上认真严格的负责工作,并较完满的完成了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但在 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和差距,现对存在问题及今后的 努力方向的总结
1、在工作过程中,缺乏大胆的主动性,今后我会加强 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
2、与同事交流较少,联系不够,工作中对同事的关心 不够主动,关心力度不够,所以我将进一步努力改进。
3、工作还需要再细致一些,以前工作过程中开动脑筋 想办法的点子不多,对学习的深入程度不够,这都需要我在 以后的工作过程中努力改进。
4、工作之余没有及时发现不足,并吸取教训。以后每 天、每项、每月工作后我都会细心分析自己在工作中存在哪 些进步和不足,及时的改正,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二、思想方面
刚刚工作的时候,我的思想不够成熟,遇到问题和困惑 的时候也没有明确的解决办法,有依赖心理,经过这段时间 的锻炼,遇到问题的时候我能够更果断、谨慎的解决问题。
这对我来说也是不小的进步,我将继续努力,使自己的思想 更加成熟。
三、下一步的打算和计划
xx年是新的一年,也是后勤服务部发展的新阶段,作 为后勤服务部的一员,应该有自己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努力做好工作。因此,我对xx年的工作进行了认真 仔细的规划,我将在上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同事的帮助 协作下,更好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后勤的健康持续发 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具体的工作计划如下
1、加强相关专业的学习,工作之余巩固和学习相关知 识,以使自己的业务水平提高到新台阶。
2、更加认真负责的做好本职工作,在工作中更认真细 心,对更数据都要严格把关,不能有半点疏忽和大意,争取 更加出色的完成工作。
3、加强与后勤各部门的沟通与协作,通过沟通和交流,才能达到统一性和业务的规范性,才能一起为后勤的发展和 进步作出贡献。
4、团结同事,帮助需要帮助的同事,后勤服务部这个 大家庭给了我家一样的温暖,我将把这份温暖传递下去,让 更多的人感受到家的温馨和睦。综上所述,我深深的意识到核算工作的重要性,干好核 算工作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只有把位置认准,把职责搞清,团结同事,诚恳待人,脚踏实地,忠于职守,勤奋工作,一 步一个脚印,从小事做起,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才能完成好本职工作。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认真 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让自己活的更加充实有意义。
2018核算工作总结【二】
转眼间我被粮食局借调来工作已一年多时间了。回顾过去一年多的工作,我在粮食局正确的领导下,在前任统计工作人员的教导下,在各企业大力支持下,较好地完成了这一年工作任务。
现将我在这一年的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首先,我作为一名粮食统计员,能严格遵守粮食局的各项规章制度,尊敬领导,团结同事,积极参加粮食局的各项学习活动并自学与工作相关的知识,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在统计本职工作上,我严谨细致,任劳任怨,主动克服困难,努力做好粮食日常统计工作、专项统计调查事务、以及粮食局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每月按时保质完成网上报表催报工作、规范提交上报专项统计纸质报表;做好粮食统计台账;收集并整理出统计文件资料存档、备案;并根据粮食局的要求及时准确地提供相关统计数据供局领导做出正确的决策。
我作为一名统计工作人员,在统计建设工作上,绝对服从市、县统计局和粮食局的双重领导和工作部署,并结合粮食局统计的实际情况,使统计工作在建设目标中顺利达标。其次,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我积极参加粮食局组织的相关政治学习。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通过认真自学阅读关于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书籍文件,思考尝试参悟科学发展观与基层统计事业的发展关系。
我能严格遵守《统计法》的条令条例和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学习《新统计法》中革新内容,保持统计知识的新鲜度。使自己的个人认识在基层统计工作实践中保持正确的方向,个人业务服务在科学统计方法下能更好地发挥出统计工作的职能,从而改善普遍存在于基层统计工作中的“七分统计,三分估计”陈旧统计方法的认识思想观念。
再次,我严格遵守粮食局日常制度,履行自己作为一名统计人员的职责,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平时注重个人的修养,尊重领导,团结同志,始终以高标准、严要求磨练自己。在这一年里我的工作虽然得到了各级领导一致认可。我也感到在统计工作中,我还是个新兵,我还有不足之处。今后我将吸取经验,弥补不足,将工作做得更好,圆满完成统计局和粮食局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第四篇:2012核算工作思路
2012收入核算工作思路
一、如何定位收入核算部门在税源专业化管理中得职能和作用
收入核算部门要突出本部门的重要性,把税收分析作为推进专业化管理的切入点,运用分析成果引导管理资源配置,有针对性地开展税源监控、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
1.提高分析层次。发挥数据集中优势,集中处理征管数据,开展税收弹性分析、税负分析、税源分析和税收关联分析,发布行业税负及预警指标。建立行业纳税评估模型,筛选评估对象,具体锁定至地区、行业或纳税人,把疑点目标层层追踪至纳税人的某个方面。
2.改进分析手段。克服用单一税负指标进行简单比对的做法,要通过加强培训,综合应用风险指标、评估模型等技术工具,提高税收分析能力,从微观、宏观、横向、纵向等多个方面对税源情况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
3.加强分析应用。围绕税收风险管理,开展“建模找点”,有效识别和定位税收风险,发现税源管理的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调整管理方向、措施和力度,充分发挥分析应用的最大效能。
二、如何多措并举,增强组织收入的能力。包括:优化税收预测方法,完善收入质量评价体系,研究重大项目税源税收管理制度等。
1、抓住重点,以重点税源预测为依托。税收预测过程中,历年税收数据是中短期预测的基础,而重点税源企业的预测是左右税源变动的关键因素,重点税源的季度、预测是税收走势的风向标。重点税源企业的重大增减变化对中短期预测影响较大,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月度预测最主要是取决于重点税源企业的预测准确性。把重点税源户作为突破预测瓶颈的着力点,加强对重点税源企业的控管,推行重点税源的管户制,以重点税源企业的月度、季度、预测为依托,来进行税收的中短期预测。
2、循序渐进,点面结合强化税源控管。创新探索税收“滚动预测”新模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以基础数据内在规律结合经济发展形势、政策变动情况和征管措施等确定总体税源情况,也就是掌握“面”上的基本税源,加上重点税源企业的重大增减变化情况,也就是掌握变化“点”上的因素,做到点面结合,实现对当期的税源情况的初步掌握。以时间为横轴,就有了、季度、月度的总体税源预测和重点税源预测;结合三级管辖机制,就有了市局、分局、税收管理员的、季度、月度的总体税源预测和重点税源预测。面、点、时间、范围的各种要素的组合,以预测时间段进行
“滚动预测”就有了多种层次上的税收预测,多种要素的组合,丰富了预测的内涵。
3、深入基层,建立三级税收预测体系。建立了从税收管理员→分局→市局的三级税收预测体系,预测从下至上汇总修正。月度预测:每月上、中旬先由基层一线的税收管理员在全面摸排企业经济税源形势的情况下编报重点税源分户、分税种的税收预测和基本固定税收及零散税收进行预估,上报分局。分局汇总修正,分局汇集税收管理员的预测情况,召开税收预测分析会,并结合历年税收数据分析过程中积累的相关信息和税收政策、征管措施的重大变化情况,对汇总形成分局的分级次、分主体税种的税收预测修正后上报市局。市局再次汇总修正,市局根据各分局的税收预测汇总出全局的税收预测,并根据历年税收数据分析资料,结合当期经济发展、征管措施、政策调整等变化情况,其他重大税源变动情况和退税、欠税等一系列因素综合确定分级次、分主体税种的月度税收预测数据。
三、如何进一步加强数据质量管理,夯实应用基础。
1、充分利用数据处理管理平台。把数据应用作为检验数据质量的重要途径,在评估分析、税务稽查等日常运用数据的过程中,通过比较分析,验证信息数据的准确性、逻辑
性、完整性,及时发现问题,维护和运用好数据。在整合运用中,发现闲置、过时、无实际意义的信息数据,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表单流程,避免不必要的数据采集,提高数据采集的针对性和数据利用的有效性。
2、分类发布重要数据质量情况。利用系统的数据检测工具和手段,对基层单位数据质量变化情况进行实时跟踪、分析,同时对分析报告实行日常化,让基层单位较为清楚地知道本单位征管数据质量情况,以及本单位在系统范围内排名情况,以此带动基层单位你争我赶,共同提高征管数据质量。
三是充分关注上级公布的数据异常信息。对上级下发或公布的数据异常信息,首先通过区局层面进行分析筛选,并及时下发到各所属分局,由各单位进行二次确认、分析,确保下发和公布异常信息的核查没有遗漏,同时确保对确认的错误信息整改到位。
四、如何进一步深化数据与应用,提升税收反映、评价经济的能力。
深化税收分析,提高实用效果。税收分析作为互动机制的前提和基础,具有重要的指导、决策作用。但目前的税收分析深度不够,宏观分析一般停留在税种、税负、税源结构及同期同类比较等简单的分析对比上,微观税源分析停留
在销售收入等几个简单财务指标的变动上,局限于一个企业的得失,简单对比,缺乏针对性、实用性,对税源管理没有完全起到应有的指导作用。因而迫切需要提高税收分析的深度,建立完善科学的税收征管状况、征管能力的分析评价体系,不断提高提高税收分析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引导性。要以行业税收分析为切入点,以行业平均增值率、平均利润率、平均税负、平均物耗能耗高低等为主要指标,根据宏观税收分析、行业税负监控、纳税人生产经营和财务会计核算情况以及内外部相关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反复交叉对比,找准行业总体指标与纳税人个体指标之间的差异,综合权衡各种信息,判断企业纳税申报的真实性。按照分析过程中形成的风险点和优先级,寻找税源变化及流失的趋势和渠道,进而为评估、稽查锁定范围和方向,引导科学选案、提高选案质量。
五、如何提高税收会计核算、监控、开展税收会计分析。
1、加强税收资金运动过程的核算和监督。要将申报、征收、减免、欠税、缓征、提退、缴库、对账等环节所涉及税收资金的运动全部纳入核算,确保会计核算内容完整,同时通过应征、待证、上解、入库、提退各科目、各帐户的比对,及时发现应收未收、不该收已收、应缴款未缴款、应入库未入库、应退未退、不该退已退等问题,保证各项税收政策和财经纪律执行到位。
2、加强相关税款账户资金的核算和监督。要严格按照银行账户性质和使用范围,规范核算各项资金,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税款入库级次、现金税款缴库期限等专项抽查,防止和制止违规调库、混库以及滞压、挪用、转引税款等非法行为的发生。
3、加强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情况的核算和监督。要结合半年一次的减免税调查,对免抵调库、出口退税、增值税扩抵、资源综合利用退税、社会福利企业退税等各种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情况实行专项管理、专项核算、专项检查,真正做到应退尽退、应免尽免、应抵尽抵。四是要加强税收票证的核算和监督。要认真做好各类税收票证的领、用、存、缴、销的全环节管理,大力开展税收票证清理检查,做到台账与实物相符,确保税收票证安全。
六、如何进一步建立健全信息化税款征缴体系。
1、完善税收经济分析、企业纳税评估、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的互动机制,建立互动机制的制度、业务和信息技术保障,充分利用信息数据、开展税收经济分析,分解剖析到具体税种、具体行业乃至重点企业,及时发现税收政策执行和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纳税评估查找原因,从而把握企业纳税情况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有针对性地采取加强税源管理的措施,将评估、税源管理工作中发现有偷逃税嫌疑 的线索及时提供给税务稽查,在查案中发现征管上的问题要提出整改意见并反馈给税源管理,通过建立互动机制,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能。
2、完善财务、资产管理机制,推进定员定额改革,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积极探索依法科学理财、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财务管理新机制,依靠法规制度组织财力,统筹安排、合理使用资金,更好地发挥财务管理的保障作用。完善基建管理长效机制,坚决遏制违规建设。健全资产监管机制,确保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第五篇:银行存款核算
银行存款核算(1)存款是指企业存放在开户银行的可随时支用的货币资金。企业的银行存款,要设置“银行存款”科目核算,本科目核算企业存入银行的各种存款。企业如有存入其他机构的存款也可以在本科目核算。
(2)有多币种存款的企业,应当按照币种分别设置“银行存款日”进行明细核算。
(3)企业应当按照开户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存款种类、币种等,分别设置“银行存款日记账”,由出纳人员根据收付款凭证,按照业务的发生顺序逐笔登记。每日终了,应结出余额。“银行存款日记账”应定期与“银行对账单”核对,至少每月核对一次。月末,企业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之间如有差额,应按月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相符。
(4)银行存款的主要。
①企业将款项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记本科目,贷记“库存现金”等有关科目;提取现金和支出款项,借记“库存现金”等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
②企业应当加强对银行存款的管理,定期对银行存款进行检查,对于存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款项已经部分不能收回或者全部不能收回的,应当查明原因进行处理,有确凿证据表明无法收回的,应当根据企业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本科目。
(5)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表示企业期末存放在开户银行的可随时支用的货币资金。
【例】企业销售产品收到销货款11700元,存入银行,编制分录如下:借:银行存款 117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0
企业收回应收账款30000元,银行已入账,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30000
贷:应收账款 30000
企业行政部门支付电话费5000元,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电话费 5000
贷:银行存款 5000
企业购入材料一批,支付购材料款20000元,增值税为3400元,合计23400元,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材料采购 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00
贷:银行存款 23400
企业以银行存款偿还原欠外单位货款10000元,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付账款 1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