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合作社贷款管理办法
中国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合作社贷款管理办法
(银发2002[204]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完善中国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农村信用社)贷款管理,支持农村信用合作社发放农户贷款,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中国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社贷款(以下简称再贷款),系指中国人民银行为解决农村信用社或农村信用社联社(以下称借款人)发放农户贷款的合理资金需要而对其发放的贷款。该再贷款不包括紧急贷款。
第三条 中国人民银行对再贷款实行“限额控制、周转使用、规定用途、设立台账”的管理原则。
限额控制是指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以下简称总行)对分行(含营业管理部,下同)、分行对中心支行、中心支行对县(市)支行逐级下达再贷款限额,并以此控制再贷款量。
周转使用是指总行不规定再贷款限额的期限,分行、中心支行和县(市)支行可跨年度周转使用上级行下达的再贷款限额。
规定用途是指再贷款应集中用于借款人发放农户贷款,不得挪作其他用途。分支行应按照本办法规定用途审批、发放和监督管理再贷款;借款人应按照本办法规定用途申请和使用再贷款资金。
设立台账是指发放再贷款的分支行应以农村信用社为单位建立单独的再贷款台账,借款人应以农户为单位建立单独的贷款明细台账,确保再贷款用于对农户贷款。
第二章 再贷款的限额管理
第四条 再贷款限额是分行、中心支行和县(市)支行在辖区内可发放的再贷款余额的上限。再贷款限额实行指令性管理,总行、分行、中心支行调增、调减下级行再贷款限额均应以贷款额度通知书方式下达。分行、中心支行和县(市)支行辖区内任何时点上的再贷款余额均不得超过上级行下达的再贷款限额。第五条 对总行下达的再贷款限额,除分行、中心支行直接发放的再贷款外,分行不保留再贷款限额;中心支行只保留少量再贷款限额;下达给县(市)支行的再贷款限额应不低于辖区内再贷款限额的80%。
第六条 分行、中心支行应及时下达并适时调整辖区内再贷款限额。
第七条 县(市)支行必须在上级行下达的再贷款限额内审批、发放再贷款。
第三章 再贷款的期限、利率和方式
第八条 分支行应根据农业生产周期和借款人的合理需要,确定再贷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年。借款人归还再贷款确有困难的,发放再贷款的分支行可予以展期,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2年。
第九条 再贷款按中国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计收利息。逾期的再贷款,自逾期之日起按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对金融机构逾期贷款利率计收利息。
借款人为农村信用社联社的,其对农村信用社下拨再贷款资金的利率,不得高于同期限档次的中国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得在利率之外收取任何其他费用。
第十条 再贷款可采用信用贷款和担保贷款方式发放。担保贷款的方式包括保证、抵押和质押。
分支行发放再贷款,应优先选择权利质押的担保方式,可作为质押贷款权利凭证的有价证券包括国债、金融债券、中国人民银行特种存款凭证和银行承兑汇票等。
第四章 再贷款的条件和用途
第十一条 借款人申请再贷款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法人资格;
(二)在中国人民银行设立准备金存款账户;
(三)已采取措施多方筹集支农资金,仍难以满足发放农户贷款的合理需要;
(四)上年度利用自筹资金发放的新增贷款中农户贷款比例应不低于40%;
(五)已借用再贷款的用途符合本办法规定,且能按借款合同约定偿还再贷款本息;
(六)内部管理制度健全,能维持存款的正常支付;
(七)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二条 动用法定存款准备金或借用紧急贷款的借款人,确需发放农户贷款而资金不足、且符合本办法第十一条除第(六)项外的其他规定的,可以申请再贷款。
第十三条 再贷款应集中用于借款人发放农户贷款,重点解决农民从事种植业、养殖业以及农副产品加工业、储运和农村消费信贷等方面的合理资金需求。
对发生票据清算临时头寸不足的借款人,分支行可适当给予再贷款支持。这部分再贷款的最长期限20天,余额不得超过辖区内再贷款限额的5%。
第十四条 分支行依据本办法规定的条件和用途,审批、发放再贷款,其他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干预。
第五章 再贷款的操作程序
第十五条 对借款人提出的再贷款申请,分支行应审查借款人填制的《中国人民银行再贷款申请书》。《中国人民银行再贷款申请书》必须加盖借款人的公章和法定代表人的签章。
第十六条 分支行货币信贷部门依据本办法规定的条件和用途对借款人再贷款申请进行审查,提出审查意见后,报行长或主管副行长审批。县(市)支行应成立再贷款审贷小组,建立再贷款集体审查制度,报中心支行审核批准后执行。
第十七条 再贷款申请经审查批准后,分支行应与借款人订立《中国人民银行再贷款借款合同》(以下简称《借款合同》);发放担保贷款时,还应同时与担保人订立《担保合同》。
《借款合同》除法律规定的内容外,还应包括以下事项:
(一)借款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国人民银行有权提前收回部分或全部再贷款:
1、未按本办法规定用途使用再贷款的;
2、不建立单独的农户贷款明细台账的;
3、农村信用社联社对农村信用社下拨再贷款利率违反本办法规定的。
(二)借款人未按期足额偿还再贷款本息的,发放再贷款的分支行有权从借款人准备金存款账户扣收再贷款本息,或者依法处置担保物,用于偿还再贷款本息。
(三)中国人民银行有权依据本办法,对借款人有关再贷款事项监督管理。第十八条 对借款人未按期足额归还再贷款而申请展期的,发放再贷款的分支行可视情况决定是否展期。对担保贷款的展期申请,发放再贷款的分支行应要求担保人出具同意继续担保的书面证明。
第十九条 借款人未申请展期或申请展期未得到批准,应当按照借款合同约定,按期足额偿还再贷款本息。对逾期的再贷款,发放再贷款的分支行按照《借款合同》的约定处理。
第六章 对再贷款的监督管理
第二十条 分行、中心支行和县(市)支行应确保辖区内再贷款用于借款人发放农户贷款,并负责到期收回。
第二十一条 县(市)支行应以农村信用社为单位设立再贷款台账,逐笔登记对单个农村信用社的再贷款情况。借款人为农村信用社联社的,以其分解、下拨给辖内农村信用社的再贷款资金为准。直接发放再贷款的分行、中心支行,也应建立再贷款台账。
第二十二条 借款人应以借款的农户为单位建立农户贷款明细台账,逐笔登记将借用的再贷款用于发放农户贷款的有关情况,并按月向发放再贷款的分支行报告。
第二十三条 发放再贷款的分支行应按季考核借款人的新增贷款的投向,监督其按规定用途使用再贷款,以及利用自筹资金发放的新增贷款中农户贷款比例应不低于40%。
第二十四条 县(市)支行应单独配备专人负责再贷款业务管理,对借款人分片包干、逐个进行跟踪调查,并按月向中心支行报告再贷款使用情况。
第二十五条 分行、中心支行应建立健全再贷款的统计及检查报告制度。统计报表要按月上报。对辖区内再贷款的使用和管理情况,中心支行应按季检查,向分行书面报告;分行应按季抽查,向总行书面报告。
第二十六条 分行、中心支行内审部门应会同监察等有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对再贷款业务的发放和管理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第二十七条 对监督管理不力、未按照本办法规定审批、发放再贷款的分行、中心支行和县(市)支行,上级行给予通报批评,责成其纠正。对领导责任者和直接责任者,视情节轻重,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行员管理暂行办法》(银发[1996]222号)给予行政处分或进行组织处理。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用于解决借款人票据清算临时头寸不足的再贷款的条件,以及再贷款台账、借款合同、担保合同和再贷款申请书的格式由分行规定,报总行备案。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8月5日起施行。
第二篇:中国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合作社贷款管理办法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修订《中国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合作社贷款管理办法》的通知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再贷款的限额管理
第三章 再贷款的期限、利率和方式
第四章 再贷款的条件和用途
第五章 再贷款的操作程序
第六章 对再贷款的监督管理
第七章 附则
中国人民银行各分行、营业管理部:
《中国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合作社贷款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实施一年来,对支持农村信用合作社发放农户贷款,缓解农民贷款难问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了更好适应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的要求,总行对《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国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合作社贷款管理办法
(2002年7月5日修订)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完善中国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农村信用社)贷款管理,支持农村信用社发放农户贷款,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中国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社贷款(以下简称再贷款),系指中国人民银行为解决农村信用社或农村信用社联社(以下称借款人)发放农户贷款的合理资金需要而对其发放的贷款。该再贷款不包括紧急贷款和特殊性质再贷款。
第三条 中国人民银行对再贷款实行“限额控制、周转使用、规定用途、设立台账”的管理原则。
限额控制是指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以下简称总行)对分行(含营业管理部,下同)、分行对中心支行、中心支行对县(市)支行逐级下达再贷款限额,并以此控制再贷款量。
周转使用是指总行不规定再贷款限额的期限,分行、中心支行和县(市)支行可跨周转使用上级行下达的再贷款限额。
规定用途是指再贷款应集中用于借款人发放农户贷款,不得挪作其他用途。分支行应按照本办法规定用途审批、发放和监督管理再贷款;借款人应按照本办法规定用途申请和使用再贷款资金。
设立台账是指发放再贷款的分支行应以农村信用社为单位建立单独的再贷款台账,借款人应以农户为单位建立单独的贷款明细台账,确保再贷款用于对农户贷款。
第二章 再贷款的限额管理
第四条 再贷款限额是分行、中心支行和县(市)支行在辖区内可发放的再贷款余额的上限。再贷款限额实行指令性管理,总行、分行、中心支行调增、调减下级行再贷款限额均应以贷款额度通知书方式下达。分行、中心支行和县(市)支行辖区内任何时点上的再贷款余额均不得超过上级行下达的再贷款限额。
第五条 对总行下达的再贷款限额,除分行、中心支行直接发放的再贷款外,分行不保留再贷款限额;中心支行只保留少量再贷款限额;下达给县(市)支行的再贷款限额应不低于辖区内再贷款限额的80%。
第六条 分行、中心支行应及时下达并适时调整辖区内再贷款限额。
第七条 县(市)支行必须在上级行下达的再贷款限额内审批、发放再贷款。
第三章 再贷款的期限、利率和方式
第八条 分支行应根据农业生产周期和借款人的合理需要,确定再贷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年。借款人归还再贷款确有困难的,发放再贷款的分支行可予以展期,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2年。
第九条 再贷款按中国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计收利息。逾期的再贷款,自逾期之日起按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对金融机构逾期贷款利率计收利息。
借款人为农村信用社联社的,其对农村信用社下拨再贷款资金的利率,不得高于同期限档次的中国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得在利率之外收取任何其他费用。
第十条 再贷款可采用信用贷款和担保贷款方式发放。担保贷款的方式包括保证、抵押和质押。
分支行发放再贷款,应优先选择权利质押的担保方式,可作为质押贷款权利凭证的有价证券包括国债、金融债券、中国人民银行特种存款凭证和银行承兑汇票等。
第四章 再贷款的条件和用途
第十一条 借款人申请再贷款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法人资格;
(二)在中国人民银行设立准备金存款账户;
(三)已采取措施多方筹集支农资金,仍难以满足发放农户贷款的合理需要;
(四)上利用自筹资金发放的新增贷款中农户贷款比例应不低于40%。
(五)已借用再贷款的用途符合本办法规定,且能按借款合同约定偿还再贷款本息;
(六)内部管理制度健全,能维持存款的正常支付;
(七)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二条 动用法定存款准备金或借用紧急贷款的借款人,确需发放农户贷款而资金不足、且符合本办法第十一条除第(六)项外的其他规定的,可以申请再贷款。
第十三条 再贷款应集中用于借款人发放农户贷款,重点解决农民从事种植业、养殖业以及农副产品加工业、储运和农村消费信贷等方面的合理资金需求。
对发生票据清算临时头寸不足的借款人,分支行可适当给予再贷款支持。这部分再贷款的最长期限20天,余额不得超过辖区内再贷款限额的5%。
第十四条 分支行依据本办法规定的条件和用途,审批、发放再贷款,其他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干预。
第五章 再贷款的操作程序
第十五条 对借款人提出的再贷款申请,分支行应审查借款人填制的《中国人民银行再贷款申请书》。《中国人民银行再贷款申请书》必须加盖借款人的公章和法定代表人的签章。
第十六条 分支行货币信贷部门依据本办法规定的条件和用途对借款人再贷款申请进行审查,提出审查意见后,报行长或主管副行长审批。县(市)支行应成立再贷款审贷小组,建立再贷款集体审查制度,报中心支行审核批准后执行。
第十七条 再贷款申请经审查批准后,分支行应与借款人订立《中国人民银行再贷款借款合同》(以下简称《借款合同》);发放担保贷款时,还应同时与担保人订立《担保合同》。
《借款合同》除法律规定的内容外,还应包括以下事项;
(一)借款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国人民银行有权提前收回部分或全部再贷款:
1.未按本办法规定用途使用再贷款的;
2.不建立单独的农户贷款明细台账的;
3.农村信用社联社对农村信用社下拨再贷款利率违反本办法规定的。
(二)借款人未按期足额偿还再贷款本息的,发放再贷款的分支行有权从借款人准备金存款账户扣收再贷款本息,或者依法处置担保物,用于偿还再贷款本息。
(三)中国人民银行有权依据本办法,对借款人有关再贷款事项监督管理。
第十八条 对借款人未按期足额归还再贷款而申请展期的,发放再贷款的分支行可视情况决定是否展期。对担保贷款的展期申请,发放再贷款的分支行应要求担保人出具同意继续担保的书面证明。
第十九条 借款人未申请展期或申请展期未得到批准,应当按照借款合同约定,按期足额偿还再贷款本息。对逾期的再贷款,发放再贷款的分支行按照《借款合同》的约定处理。
第六章 对再贷款的监督管理
第二十条 分行、中心支行和县(市)支行应确保辖区内再贷款用于借款人发放农户贷款,并负责到期收回。
第二十一条 县(市)支行应以农村信用社为单位设立再贷款台账,逐笔登记对单个农村信用社的再贷款情况。借款人为农村信用社联社的,以其分解、下拨给辖内农村信用社的再贷款资金为准。直接发放再贷款的分行、中心支行,也应建立再贷款台账。
第二十二条 借款人应以借款的农户为单位建立农户贷款明细台账,逐笔登记将借用的再贷款用于发放农户贷款的有关情况,并按月向发放再贷款的分支行报告。
第二十三条 发放再贷款的分支行应按季考核借款人的新增贷款的投向,监督其按规定用途使用再贷款,以及利用自筹资金发放的新增贷款中农户贷款比例应不低于40%。
第二十四条 县(市)支行应单独配备专人负责再贷款业务管理,对借款人分片包干、逐个进行跟踪调查,并按月向中心支行报告再贷款使用情况。
第二十五条 分行、中心支行应建立健全再贷款的统计及检查报告制度。统计报表要按月上报。对辖区内再贷款的使用和管理情况,中心支行应按季检查,向分行书面报告;分行应按季抽查,向总行书面报告。
第二十六条 分行、中心支行内审部门应会同监察等有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对再贷款业务的发放和管理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第二十七条 对监督管理不力、未按照本办法规定审批、发放再贷款的分行、中心支行和县(市)支行,上级行给予通报批评,责成其纠正。对负领导责任者和直接责任者,视情节轻重,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行员管理暂行办法》(银发〔1996〕222号)给予行政处分或
进行组织处理。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用于解决借款人票据清算临时头寸不足的再贷款的条件,以及再贷款台账、借款合同、担保合同和再贷款申请书的格式由分行规定,报总行备案。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2002年8月5日起施行。
第三篇:中国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合作社贷款管理暂行规定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合作社贷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发布部门: 中国人民银行
发布文号: 银发[1997]17号
中国人民银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深圳、重庆分行:
经国务院领导同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制定了《中国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社贷款管理暂行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如遇重要问题,请及时向总行报告。
附:
中国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合作社贷款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条
为适应农村金融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保证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后稳定、健康地发展,依据《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中国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社贷款,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对经营管理型农村信用合作社联社(以下简称县联社)或农村信用社发放的贷款。
第三条
中国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社贷款管理实行总量控制、限额管理、划分权限、余额监控的办法。
总量控制,系指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以下简称总行)根据内货币总量调控目标和信贷政策以及农村信用社的信贷收支情况,确定内对农村信用社贷款的总量。
限额管理,系指总行根据本规定的贷款用途确定中国人民银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以下简称省级分行)对农村信用社贷款限额,并将限额指标下达给省级分行。
划分权限,系指省级分行只能将贷款限额指标下达到地市级分行,人民银行县支行作为贷款行,不得掌握限额指标,只负责对农村信用社贷款的初审和办理贷款手续。
余额监控,系指总行下达给省级分行的贷款限额,在内可以周转使用,并对限额实行按月监控、按季考核。
第四条
中国人民银行仅对县联社或农村信用社(以下统称借款人)以下三种用途发放贷款:
(一)国务院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确定的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用于支持农业生产的资金需要;
(二)农村信用社用于解决农业生产季节性原因所出现的先支后收的短期资金需要;
(三)农村信用社用于支付清算中出现的临时头寸资金需要。
第五条
借款人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贷款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及时、足额缴存存款准备金;
(二)备付金比例低于5%;
(三)按时报送统计、会计报表及人民银行贷款行要求的其他有关资料。
借款人申请本规定第 四条第一种用途的贷款,除应具备本条前款规定的条件外,还必须具备:农业贷款比例达到核定的比例;资金拆借无净拆出;
借款人申请本规定第 四条第二种用途的贷款,除应具备本条前两款规定的条件外,还必须具备:存贷款比例不超过核定的比例。
第六条
借款人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贷款,必须填写《中国人民银行贷款申请书》,说明借款用途、原因、期限及资金运用状况,并加盖有效印鉴。经人民银行贷款行审核同意后,借款人应与中国人民银行贷款行订立借款合同,办理借款手续。
中国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在“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科目下设账户,按借款人、期限、利率分别核算。
《中国人民银行贷款申请书》和借款合同由省级分行统一印制和管理。
第七条
中国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实行期限管理,贷款到期收回。贷款到期归还确有困难的,可申请展期一次,展期期限不得超过原借款期限。到期不办理还款或展期手续的,中国人民银行应将其贷款转入逾期贷款户,并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八条
本规定第 四条第一种用途的贷款期限为6个月以内(含6个月),第二种用途的贷款期限为3个月以内(含3个月),第三种用途的贷款期限仅限20天以内(含20天)。
对同一借款人发放贷款要有一定的间隔期。具体间隔期由省级分行确定。
第九条
中国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执行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
由县联社统借统还的,县联社对农村信用社执行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不得赚取利差。
第十条
省级分行要按月向总行报告贷款限额执行情况。对未经总行批准,擅自突破限额的分行,除责令其限期纠正外,并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十一条
人民银行贷款行应当按照本规定的条件发放贷款,并对借款人使用贷款的情况进行监督和定期检查。对不按照本规定的条件发放贷款的,上级行要责令其限期纠正,并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十二条
借款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国人民银行应提前收回贷款,并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一、向中国人民银行提供虚假报表和资料;
二、贷款申请不实;
三、贷款使用不符合申请用途;
第十三条
省级分行应根据本规定制定实施细则并报总行备案。
第十四条
本规定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四篇:中国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合作社贷款管理暂行办法
中国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合作社贷款管理暂行办法
[发文单位]中国人民银行
[文号]银发[1999]169号
[标题]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合作社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 有效性]有效
[ 分类号]05010201
[发文日期]19990518
[实施日期]19990424
[失效日期]
[附件个数]0
[题注]
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合作社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中国人民银行各分行、营业管理部:
为规范和完善对农村信用社贷款的管理,支持农村信用社增加农业贷款,调整信贷结构,改进服务方式,总行制定了《中国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合作社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
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
中国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合作社贷款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和完善中国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合作社贷款的管理,支持农村信用合作 社增加农业贷款,调整信贷结构,改进服务方式,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中国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合作社贷款(以下简称再贷款),系指中国 人民银行为解决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农村信用社)的资金头寸不足及其增加农业贷款的 合理资金需要,而对其发放的贷款。
第三条 中国人民银行对再贷款实行“限额控制、授权操作、规定用途”的管理原则。“限额控制”,即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以下简称总行)对中国人民银行分行(以下简称分 行)下达再贷款限额,并以此控制分行的再贷款量。
“授权操作”,即分行(含营业管理部,下同)须依据本办法和总行的授权,审批、发放 再贷款和对辖区内中心支行转授权。
“规定用途”,即中国人民银行分支行须按本办法规定用途,审批、发放再贷款,并监督 使用;农村信用社须按人民银行批准用途使用再贷款。
第二章 再贷款限额管理和审批权限
第四条 再贷款限额是总行下达的允许分行可发放再贷款的上限。总行对再贷款限额实行 指令性管理。调增、调减再贷款限额均以贷款额度通知书方式下达。
第五条 人民银行分行和经分行授权的中心支行有权审批再贷款;县(市)支行不得审批 再贷款。分行应根据辖内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状况,规定对单个农村信用社再贷款的最高限额 或比例。
第三章 再贷款的种类、期限和利率
第六条 再贷款划分为头寸再贷款和季节性再贷款。
“头寸再贷款”,系指为解决农村信用社支付清算的临时头寸不足而对其发放的贷款。
“季节性再贷款”,系指为解决农村信用社增加农业贷款的合理资金需要而对其发放的贷
款。
第七条 再贷款可采用信用贷款、质押贷款两种方式。
“信用贷款”,系指以农村信用社的信誉而对其发放的贷款。
“质押贷款”,系指以信用社持有的国债、金融债券、中国人民银行特种存款凭证和银行
承兑汇票等有价证券作质押而对其发放的贷款。
第八条 再贷款的期限划分为20天、3个月、6个月和9个月四个期限档次。头寸再贷款的最长期限不超过20天;季节性再贷款应根据农业生产周期合理确定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9
个月;
第九条 分行发放再贷款,应执行总行制定的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
第四章 再贷款的对象、条件和用途
第十条 再贷款的对象为具有法人资格的农村信用社或农村信用社联社(以下简称借款人)。
第十一条 借款人申请头寸再贷款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在人民银行设立准备金存款账户;
(二)内部管理制度健全,业务经营基本正常;
(三)同业拆借无净拆出;
(四)分行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二条 借款人申请季节性再贷款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在人民银行设立准备金存款账户;
(二)内部管理制度健全,能维持存款的正常支付;
(三)现主要负责人作风正派、工作得力;
(四)自筹资金难以满足增加农业贷款的合理需求;
(五)承诺将借入的再贷款全额用于增加农业贷款,并制定了确保再贷款合理使用的具体
措施;
(六)分行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三条 头寸再贷款仅限用于弥补借款人支付清算的临时头寸不足;季节性再贷款仅限
用于解决借款人增加农业贷款的合理需求,并主要用于对农户贷款。
第五章 再贷款的管理和操作程序
第十四条 贷款申请。借款人应填制《中国人民银行再贷款申请书》,并在加盖借款人的公章和法定代表人的签章后,提交当地中国人民银行开户行。
第十五条 贷款审查。对受理的再贷款申请,应依据本办法规定的再贷款条件和用途进行
审查;超过审批权限的,提出审查意见后报上级行审批。
第十六条 贷款发放。对审查批准的再贷款申请,应与借款人签订《借款合同》;发放质
押贷款时,还应同时签订《质押担保合同》。
第十七条 贷款收回。借款人应当按照借款合同规定,按时足额归还贷款本息。对逾期的再贷款,中国人民银行可依据《借款合同》的约定,从借款人准备金存款账户扣收贷款本息,并按照逾期贷款利率计收利息。质押贷款发生逾期,可依法处置作为贷款权利凭证的有价证券,用于偿还贷款本息。
第十八条 借款人须建立台账登记制度,单独反映、记录使用季节性再贷款发放农业贷款的进度。农村信用社联社须以农村信用社为单位建立总台账;农村信用社须以借款的农户为单
位建立明细台账。
第十九条 借款人借用季节性再贷款期间,农业贷款的增加额不得低于其同期借入季节性
再贷款的增加额,并应按旬向其所在地人民银行报告再贷款的使用情况。
第二十条 人民银行分支行须建立再贷款管理责任制。对借入季节性再贷款的信用社应分
片包干、逐个进行跟踪调查,并按月检查其单独设立的贷款台账,确保季节性再贷款全额用于
增加农业贷款。
第二十一条 人民银行分支行应建立健全再贷款的检查报告制度。对辖内再贷款的用途和
管理情况,中心支行应按月组织检查,分行应按月抽查、按季组织检查,并按月将有关情况向
上级行报告。
第六章 罚 则
第二十二条 借款人借入季节性再贷款,不按本办法规定单独建立台账和未全额用于增加
农业贷款的,人民银行可提前收回再贷款;情节严重的,可取消其高级管理人员一定期限直至
终身的任职资格。
第二十三条 中国人民银行分支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上级行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察看
或开除的行政处分。
(一)不按照本办法规定的对象、条件、期限和用途审批、发放再贷款的;
(二)越权审批、发放再贷款的;
(三)对辖区内分支机构违反本办法规定审批、发放再贷款监控不力、严重失职的;
(四)超过上级行核定、下达的贷款限额审批、发放再贷款的。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审批、发放再贷款,造成资金损失,并构成犯罪的,由司法
机关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中国人民银行对发生支付风险的农村信用社发放紧急贷款,不适用本办法。
第二十六条 分行可依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由总行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农村信用合作社贷款管理办法
农村信用合作社贷款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农村信用社的信贷管理,规范贷款操作行为,使贷款管理实现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有效地防范和化解贷款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实现信贷资金良性循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和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贷款通则》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农村信用社贷款的发放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金融规章制度,遵循“安全性、效益性、流动性”的贷款原则,坚持贷前调查、贷时审查和贷后检查的制度。有权拒绝任何单位和个人强令要求其发放贷款或者提供担保。
第三条
农村信用社贷款坚持为农户、农业、农村经济服务的宗旨,为入股社员服务。
第四条
农村信用社实行资产负债比例下的限额管理,发放贷款不得突破规定的存贷比例和限额。
第五条
本办法适应于全县农村信用社自营业务范围内的各项贷款。
第二章
贷款对象和条件
第六条
贷款对象是指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主管机关)核准登记的企(事)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或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第七条
借款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客户除外)申请贷款时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从事的经营活动合规合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社会发展规划要求;
(二)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和良好的信用记录,能按期偿还本息;原应付利息和到期信用已清偿或落实了经营社认可的还款计划;
(三)在农村信用社已开立基本帐户或一般存款帐户,自愿接受农村信用社信贷监督和结算监督,定期、如实向信用社报送有关资料和财务报表;
(四)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对外股本权益性投资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比例;实行公司制的企业法人申请贷款必须符合公司章程,或具有董事会授权或决议,以及还贷保证的书面承诺;
(五)除自然人和不需要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的事业法人外,须有人民银行核准发放的有效贷款卡,以及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组织机构代码;
(六)除自然人和不需要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的事业法人外,应当经过工商机关办理《营业执照》年检手续。特殊行业须持有有权机关颁发的营业许可证;
(七)不符合信用方式的,应提供符合规定条件的担保;
(八)除国务院规定外,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股本权益性投资累计额不超过资产总额的50%;
(九)资产负债率一般不超过70%,自有流动资金不低于30%,并具有补充流动资金的能力;
(十)申请票据贴现,必须持有合法有效的票据。第八条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客户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居住在信用社的营业区域之内;
(二)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资信良好;
(三)从事土地耕作或者其他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生产经营活动,并有合法、可靠的经济来源;
(四)具备清偿贷款本息的能力。第九条
农户联保贷款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需要生产资金;
(二)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三)遵守联保协议;
(四)从事符合国家政策规定的经营活动;
(五)在信用社存入不低于借款额5%的活期存款。
第三章
贷款种类
第十条
贷款是指农村信用社对借款人提供的并按约定的利率和期限还本付息的货币资金。
贷款按期限分为短期贷款、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短期贷款,是指贷款期限在1年以下(含1年)的贷款。
中期贷款,是指贷款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5年以下(含5年)的贷款。
长期贷款,是指贷款期限在5年以上(不含5年)的贷款。长期贷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0年。第十一条
贷款按方式分为信用贷款和担保贷款。
(一)信用贷款,是指以客户的信誉发放的贷款。除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外,原则上从严控制信用贷款。
(二)担保贷款,分为保证贷款、抵押贷款和质押贷款。
1、保证贷款,是指按《担保法》规定的保证方式以第三人承诺在借款人不能偿还贷款时,按约定承担一般保证责任或连带责任而发放的贷款。全县农村信用社只能发放连带责任的保证贷款。
办理保证贷款,应对保证人的保证资格、资信状况、偿债能力等进行审查,并签订保证合同。
2、抵押贷款,是指按《担保法》规定的抵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财产作为抵押物发放的贷款。
办理抵押贷款,应对抵押物的权属、有效性和变现能力以及所设定抵押的合法性进行审查,签订抵押合同并办理抵押物的有关登记手续。要根据抵押物评估值的不同情况,合理确定贷款抵押比例,抵押比例一般应控制在66%以内。
3、质押贷款,是指按《担保法》规定的质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动产或权利作为质物发放的贷款。
办理质押贷款,应对质物的权属和价值以及所设定质押的合法性进行审查,与出质人签订质押合同,并办理止付手续,信用社会计、出纳应建立登记、移交手续。质押存单面值不得低于贷款额的1.2倍。新开发的信贷业务品种须按规定报省联社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四章
贷款审批权限 第十二条
农村信用社贷款根据不同的贷款用途和贷款方式,确定不同的贷款审批权限。信用社要成立由主任、会计、信贷员3-5人组成的贷款审批小组,大额贷款的发放须经贷款审批小组讨论同意按权限审批或上报。县联社成立主任贷审委员会,在县联社理事长的授权范围内负责对贷款的审查和决策,以及上报理事长审定。贷款审批委员会由以下成员组成:组长由联社主任担任;成员由联社副主任、信贷科、财会科等科室有关人员组成。第十三条
贷款审批权限:
一、信用贷款
信用社主任的信用贷款的权限为3万元(含)。
二、保证贷款
信用社发放的保证贷款余额在3万元(不含)以上的由信用社集体讨论同意后上报县联社审批。
三、抵押贷款
完善抵押手续后,经集体讨论通过,信用社的抵押贷款的权限为3万元(不含)---10万元(含)。
四、贷款转借(展期)对符合条件的完善手续后,三万元(含)以下的由信用社主任办理,三万元以上的由信用社审贷小组审批。其条件主要是指:一是转借时转借金额不能高于原贷款金额;二是转借时转借手续不能少于原贷款手续。
五、归并贷款 对归并贷款,信用社一律上报县联社审批。
六、信用社员工贷款只能在营业部办理,一般信用社员工的信用额度为10万元。员工的担保贷款参照其它担保贷款办理。
七、县城信用社网点每一笔贷款发放前都必须到联社计划信贷科进行查询,否则将视同违规贷款处理。第五章
贷款程序
第十四条
办理信贷业务要按权限、按程序运作。
第十五条
办理信贷业务的基本操作流程为:建立信贷关系、贷款受理、贷款调查、贷款审查、贷款审议审批与报备、贷款发放、贷款后管理。
第十六条
信用社贷款业务实行客户经理责任制。信用社主任即客户经理A岗,一般为贷款调查的主责任人;信用社信贷员即客户经理B岗,为贷款调查责任人;客户经理C岗一般为专门负责贷款合同签订与发放的客户经理,也可由内勤会计兼职。
第十七条
建立信贷关系。建立信贷关系是贷款风险防范的第一关口,信用社应严把客户准入关,发展优良客户。受理客户建立信贷关系申请时,涉及到关系人的,必须回避。客户经理B岗负责客户建立信贷关系。
第十八条
贷款受理。对客户提供资料的合法性、真实性、有效性进行认真审查,核对客户提供资料的复印件与原件是否相符,防止客户提供虚假资料。贷款受理过程中,涉及到关系人的,必须回避。客户经理B岗负责贷款的受理。
一、小额农户贷款。农户根据信用社摸底调查确定的贷款数额,持《农户贷款证》、本人身份证和私章到信用社直接办理贷款。如属联保贷款还应提供联保协议,以及在信用社开设的存款帐户和一定比例的存款金额。
二、个体工商户。申请贷款时必须填写《贷款申请书》,并附送下列资料:
1、借款人的营业执照、身份证等基本情况资料;
2、保证人的基本情况和出具的《保证担保承诺书》、《抵押担保承诺书》、《质押担保承诺书》及抵押物或质押物清单;
3、其他有关资料。
三、私营企业和其他企业。申请贷款时必须填写《贷款申请书》,并附送下列资料:
1、借款人的营业执照、开户证件、贷款证、企业章程、法人任命文件等基本情况资料;
2、保证人的基本情况和出具的《保证担保承诺书》、《抵押担保承诺书》或《质押担保承诺书》及抵押或质押清单;
3、在信用社开户的证明资料及在其他行(社)开户的基本情况;
4、其他有关资料。
第十七条
贷款调查。贷款调查是防范贷款风险的最重要的环节,信用社应深入、仔细、认真地开展贷款调查。调查责任人承担调查不实,导致贷款失误,并形成资金损失的主要责任;贷款调查由两人以上进行,涉及到关系人的,必须回避。信用社对超过其权限的贷款,可与县联社客户部进行联合调查,以提高办事效率。负责贷款调查的一般为客户经理A岗(调查主责任人)和客户经理B岗(调查责任人)。认真撰写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应包括:客户基本情况及主体资格;申请贷款的种类、金额、期限、利率、用途、还款方式、担保方式的限制性的条款;客户的财务状况、经营效益及市场分析;贷款风险评价;贷款的综合效益分析以及对客户的综合评价;调查结论。
第二十条
贷款审查。贷款审查是对贷款调查的监督,是贷款决策的依据。审查的重点是对基本要素、主体资格、信贷政策以及信贷风险的审查;审查责任人承担审查不认真未能及时发现和反映问题而造成贷款损失的责任;贷款审查由两人以上进行,涉及到关系人的,必须回避。
第二十一条
贷款审议审批与报备。贷款的审议审批与报备是贷款风险防范的最关键的一个环节,信用社贷款审批小组应建立相应的议事规则,认真把关,涉及到关系人的必须回避;审批决策人承担贷款决策失误而造成贷款损失的责任。
第二十二条
贷款发放。由客户经理C岗与客户签订合同,客户经理A、B岗与客户办理担保的相关手续,审查客户填制的借款凭证,会计进行帐务处理,贷款资金应转入借款人活期结算帐户内(万元以下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除外),抵(质)押物由会计登记,出纳保管。第二十三条
贷后管理。客户经理C岗按要求收集、整理并保管信贷档案,岗位变动时进行移交;客户经理A、B岗进行贷后检查,壹万元(含)以下的每年检查一次、壹万元(不含)以上至伍万元(含)以下的每半年检查一次、伍万元(不含)以上的每季度检查一次,每次检查必须要有检查记录,并及时归入信贷档案备查。贷后检查时应注意保全诉讼时效。
一、贷款收回。信贷员应当按照借款合同规定按时足额收回贷款本息。对短期贷款到期10天之前、中长期贷款到期30天之前向借款人发送还本付息通知单,借款人应及时筹备资金,按期还本付息。对逾期贷款要及时上门核对债务,落实还款计划,做好逾期贷款本息的催收工作,确保贷款诉讼时效。
二、贷款展期。不能按期归还贷款的客户应在贷款到期日前向经营社提出书面贷款展期申请。担保贷款展期,还应出具贷款担保人同意展期并继续担保的书面证明。贷款展期不得低于原贷款条件。短期贷款展期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中期贷款展期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的一半;长期贷款展期最长不得超过3年。
客户未申请展期或申请展期未得到批准,其贷款从到期日次日起,转入逾期贷款帐户。
贷款展期限加上原期限达到新的利率期限档次时,从展期之日起,贷款利息按新的期限档次利率计收;未达到新的利率期限档次的仍执行合同利率。
第六章
信贷管理责任制
第二十四条
建立审贷分离制度。信用社贷款调查人负责贷款调查评估,承担调查失误和评估失准的责任;联社客户部调查人负责贷款的调查核实,承担调查核实失误和评估失准的责任;贷款审查人负责贷款风险的审查,承担审查失误的责任;贷款发放人负责贷款的检查和清收,承担检查失误、清收不力的责任。
第二十五条
对违章违纪贷款实行贷款终身责任制。
第二十六条
信用社信贷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违者予以处罚:
一、发放国家控制和禁止的贷款;
二、发放跨辖区、人情贷款;
三、超权限放款;
四、违反程序发放贷款;
五、以信用社名誉担保贷款;
六、自批自借、冒名借款或向借款人借款;
七、以任何形式参与单位(个人)经商办企业;
八、截留或挪用已收回的贷款本息;
九、以贷谋私;
十、化整为零。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的执行情况,县联社将每年组织1-2次交叉检查,信用社也要建立经常性的检查监督制度,发现问题按《xxxx农村信用社工作人员违规行为处理办法(试行)》有关规定处理。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县联社负责解释、修改。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元月一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