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历史学习精要》重要内容摘录
《历史学习精要》重要内容摘录
编者按:
《历史学习精要》一书中谈到了我们历史学习中非常重要的问题,是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进行历史学习的重要著作。鉴于本次期中考试中反映出的问题,现将该书谈到的前言和高考能力要求部分摘录下来,印发给大家,供同学们研究学习。希望对同学们历史学习的进步起到积极的作用。
前 言
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处研究员 刘芃 北师大历史系教授、新课标组长 朱汉国
本书顾问刘宗绪,全书由刘芃、朱汉国主编,参加该书编写的人员有:孙家洲、刘后滨、魏光奇、朱汉国、耿向东、朱理峰、何成 刚、刘宗绪、杨宁一。
自古,凡学有所成者,皆善于学习,而善于学习的第一要意即是“举重以明轻”。历史的学习内容丰富,不善举重明轻者则无以驾驭。为此,我们集专家之智慧,将历史学科的内容梳理钩要,以使学习者能够精到地掌握和科学地运用历史知识。
第一部分:高考能力要求
此部分的提出是专门针对近些年高考考试和对应的复习中面临的问题而设的。也可以说是对考试说明的历史能力要求的进一步阐述。能力的分析着重在通过高考试题的设计和答案要求进行说明,为的是让学生理解能力的基础和表现,从而主动地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增强能力,学会转化知识为能力。复习建议是力求通过一些经验介绍,帮助学生更为理性地对待复习过程,提高复习效率。第二部分:学科知识的拓展与提升
此部分的设计是根据考试说明,对高考考点中的重点、难点进行专题分析。其中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五个章节。每~章之首设概述,对该部分的历史线索、历史事实、历史结论及相关问题进行整体论述,以便于学习者从宏观上把握历史现象。五个章节的概述,相互照应,融会贯通。每一章节的概述之下设若干专题。专题的设置是根据学习的需要,或纵向,或横向,或纵横结合串联历史知识,并注重专题之间的有机联系,以便于学习者准确而全面地掌握历史知识。五个章节的专题完全覆盖历史学习的所有内容。第三部分:题型设计与典型试题
详细讲解高考试题类型、命题原则;设计众多典型试题,在分析与解题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开拓学生思路,理解命题的意图,对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根据中学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变化,本书将应时修订。
第一部分 高考能力要求
历史学科的能力要素测量可以细化为以下几方面:
1.再认、再现历史知识方面
能力要求l: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
能力要求2:再认、再现历史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
2.材料处理方面
能力要求3:阅读理解历史材料。
能力要求4:对材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整理j 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能力要求5: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
3.历史阐释方面
能力要求6:归纳、比较、概括历史知识。
能力要求7: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
能力要求8: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厉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揭示其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
能力要求9:史论结合。
4.文字表达方面
能力要求l0:语言准确,逻辑严谨。
这个测量目标基本上反映了当前我们对能力要求认识程度。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10项能力要求被切割成4个方面,即“再认、再现历史知识”;“材料处理”;“历史阐释”;“文字表达”。这种分类说明了什么?首先,它告诉人们从哪几个方面去进行测量,也就是明确了测量的范围。
在测量上,对这4个方面的要求也有区别,区别的依据主要是知识、方法和思维含量。以下进行深入分析:
一、再认、再现历史知识方面(能力要求l~2)
所谓“再认、再现”,就是要准确地反映史实原貌。之所以把这类分为两个具体目标,是因第一条与第二条相比是更为基础的东西,第二条是根据第一条的内容被人为地概括出来的东西,比较系统,但仍属于反映历史原貌的内容,它只要求准确地再认、再现,不要求发挥和阐释。请注意,对于知识的测量要求和如何获得再认、再现的知识显然是两回事,不能认为考的是死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就可以完全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获得,这是一个误区。事实上,在测量方法上,死的知识是被包容在活的问题当中的。也就是说,它与其他几类的测量内容是一个整体,不会截然分开。
能力要求l: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第一,这一条固然有对已学知识的机械性记忆的含义,但更有理解性记忆的含义,如果对知识没有真正理解,仅靠死记硬背是不够的。第二,所谓“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范围较宽,包括专名、专词、观点、论断等。有许多概念和结论,不能仅仅记住其文字表述的形式,更重要的是理解它所包含的内容与本质,这才是真正懂得和把握了,才能在必要时正确地运用。那种简单地机械地把书本上的史实、概念、结论都囫囵吞下然后又囫囵吐出,是不符合本条要求的。
能力要求2:再认、再现历史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
历史是一条切不断的长河,但它在行进中又有曲直缓急,显示出进程中的阶段性以及各阶段的特征。认识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和阶段特征,是历史学科的基本要求和方法之一。阶段性和阶段特性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分析。不懂得阶段性和阶段特征,就不会懂得历史现象和历史进程为什么会是这样而不是那样。基本线索主要是指在一定时期的历史发展全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的、体现历史进程本质的主流。只有抓住了阶段特征和基本线索,才能深刻地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本条能力要求,同样也不能理解为死背课文表述的文字形式,而需要真正懂得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的实质性内涵,否则,纷繁变幻的历史现象和曲折起伏的历史进程就会成为一团乱麻和一池死水。
二、材料处理方面(能力要求3~5)
在测量当中材料的概念是:指在题目当中出现的所有历史材料,这些材料是为回答问题而布置的。因此,对于材料处理的要求是“有效”。所谓“有效”,是指其一,对于回答具体问题来说是有效的;其二,对于联系所学基础知识是有效的;其三,对于说明、论证是有效的。因此,材料在答题当中不仅仅是被引用、转述、复述的对象,而是用来理解并说明问题的。概括起来,“有效”有两个含义:材料中信息的获取是有效的;对于有效信息的利用是有效的。请注意两个有效所使用的限制词,前一个有效用“最大限度”,是指要穷尽材料中的有效内容,不能用一两条有效内容去代替其他内容,这样只会导致说明不清,论证不周。后一个有效用了“充分”,是指对于有效信息不能只求罗列,而要求展示有效信息在回答问题当中的作用和意义。要针对所回答的问题,把有效信息和所学知识融为一体,进行透彻的说明、论证,实现其材料价值,这才是“充分”。材料处理综合性较强,知识、方法、思维含量都比较高,用“有效”去概括是合适的。从能力型考试的要求来说,我们更注重后一个“有效”。
能力要求3:阅读理解历史材料。
这条能力要求是材料处理的基础。“阅读”不是浏览,而是读通;“理解”不是一知半解,而要真正领会。
能力要求4:对材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由表及里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这条能力要求是建立在前一条基础之上的。题目所引材料,其内容未必全部都是有效的、真实的、正确的,因此,必须经过一番鉴别、筛选和整理,剔除那些无效的、虚假的、芜杂的东西,才能“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来回答问题,否则,便会枝蔓横生而不得要领。
能力要求5: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
这条能力要求是对前一条的发展,即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和已学知识来说明或论证试题提出的问题。这条要求可以说是材料处理能力的自然归宿。但要注意的是,应以利用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为主,结合所学知识为辅。如果丢开材料中的信息,只用已学知识也能正确答题,那就完全失去了本题能力检测的作用。
三、历史阐释方面(能力要求6~9)
历史阐释能力是历史学科最重要的能力,它能比较典型地反映历史学科的思维特点,它所包容的思维含量和知识含量都比“再认、再现”和“材料处理”高。考查历史阐释能力,主要是在问答题中进行;当然,在材料解析题以至选择题中,也可作小范围较简易的考查。本项能力要求共含三条,在能力层次上明显是逐条提高的。
能力要求6:归纳、比较和概括历史知识。
这条能力要求主要指的是,按照特定要求对历史知识进行本质的、系统的整理,同时也应是合理的、周密的整理。这条要求的知识容量很大,思维能力的层次并不很高,但它是历史阐释的第一步。
能力要求7: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是历史科学的主要内容和主要任务之一。
历史评价特点要求客观性。具体事物具体分析,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察、分析一切客观事物的基本方法之一。那种离开具体历史条件,从抽象原则出发,生搬硬套的所谓“历史分析”和“历史评价”是完全不科学的。
能力要求8: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揭示其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
这条能力要求是对历史思维的最高要求,重在用科学的观点与方法分析历史现象与事物的本质及其历史倾向,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当然,在高考中只能是“初步”的,即只要求基本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是正确的,所涉及的知识内容与理论分析是有内在联系和有系统的。但是,绝不能把“初步”曲解成背几句理论条条,到处贴标签,这是一种极其庸俗有害的做法,与考查能力背道而驰。
能力要求9:史论结合。
史论结合,主要是要有适当的史实作立论基础,要有鲜明的观点作立论导向,论从史出,史论之间的关系一致而不互相矛盾。不要求考生去做史学理论文章,不要做一段史实加一段理论的拼盘,更反对把理论观点当标签去找史实对号入座,而是要求把基本的理论观点融入历史分析和历史评论中去。
四、文字表达方面(能力要求l0)能力要求l0:语言准确,逻辑严谨。
历史学科的文字表达与其他文科科目文字表达的要求不一样,它应该具有自己的特点。首先,它要求语言准确,这一点和其他科目的要求共性多一点,不过,历史学科要注重这其中的概念表述的准确、史实表述的准确和说明论证表述的准确。其次要求逻辑严谨,这里的逻辑不是指行文作章的结构,而是指所述内容的内在关系。概括来说,它应该是有序的而非罗列的;完整的而非残缺的;主旨明确的而非含混的。
第二篇:2014中考历史考点精要: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
第六、七学习主题: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的南移。
考点二:“贞观之治”。
唐的建立:六一八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贞观之治”:
时间:六二六年,李世民继位,成为唐朝的第二个皇帝,以“贞观”为年号,李世民就是唐太宗。
原因:唐太宗从隋朝的兴亡中吸取了深刻的教训,懂得了“为君之道”,明白了怎样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他遵从“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古训,基本上做到了广开言路。政策:
政治上:选用良吏,提高行政效能,(三省六部制)。
经济上: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允许农民交纳一定的实物,(丝绢或麻布)来替代劳役。
法制上:简法轻刑,修订法律,制定《贞观律》。
文化上:重视教育,大力培养人才。唐朝中央设子学、太学等学校,唐太宗常到学校视察,下令扩建校舍,增招生员,他还鼓励少数民族贵族子弟到长安读书。
民族关系上:实行恩威并施的政策,改善民族关系。唐太宗被各族首领共同拥戴为“天可汗”。
评价:由于唐太宗推行开明务实的政策,贞观年间,(六二七至**九)出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国力强盛的局面,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贞观之治”奠定了唐朝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辉煌的政绩也使唐太宗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之一。
考点四: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背景:1,从三国到南北朝,主要用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2,隋朝建立和统一全国后,急需大批人才。
创立: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下令“分科举人”。隋炀帝时开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创立。
发展:唐朝时,科举制度得到了很大发展。1,科举成为唐朝选拔官员的最重要的方式。基本特征:分科考试,择优录取。唐朝科举分常科和制举两大类。常科中,最重要的是进士科,其次是明经科。2,唐朝科举已形成相对固定的程序:初试——省试。体貌伟壮、能言善辩、书法精良、擅长撰写和处理司法文书的进士往往被委以重任。影响:科举制度是一种新的选官制度,它的出现表明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已从推荐考察为主转变为以考试为主。通过较为公开公平的考试,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进入各级政权。科举制前后沿用了年,对我国历史有深远影响。
考点六: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遣唐使来华:唐朝时,中日两国交往频繁。为密切两国关系,学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日本官方十多次派遣使节到唐朝访问。跟随遣唐使来华的,还有僧人、留学生等,他们当中的不少人为日中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突出的代表有空海、阿倍仲麻吕和吉备真备,中日两国的史书都记载了他们的事迹。
鉴真东渡:唐朝时,很多中国人为中日两国人民的交流作出了贡献,他们当中,最突出的是鉴真。他不畏艰险,东渡日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受到中日两国人民和佛学界的尊敬。
玄奘西行:中国古代称印度半岛为天竺,天竺是佛教的发源地,唐太宗时,僧人玄奘从长安出发,到天竺学习佛学,求取佛经。回国后翻译大量佛经,为中国和印度半岛的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高僧、旅行家和佛经翻译家。
第八学习主题: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考点一:明清专制集权的加强。
明朝的建立:一三六八年初,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称帝,建立明朝,年号洪武。朱元璋就是明太祖。同年秋,明军攻占大都,元朝灭亡。
目的:加强君权。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
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和中书省,把朝廷的政务分别交给六部处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使皇帝直接控制了朝廷的军政大权。
明成祖:设立内阁,进一步加强了君权;利用厂卫制度实行恐怖专政,以强化君权。
清朝的建立:一六一六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建立金国,史称后金。皇太极继位后,改女真族名为满洲。一六三六年,皇太极在盛京,(今辽宁沈阳)称帝,改国号为清。一**四年,清军入关,迁都北京。清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
雍正:为了军事上的需要,在宫中建立军机处,协助皇帝处理军务,皇帝选用亲信为军机大臣。
乾隆:进一步加大了军机处的权力,军国大政均由军机大臣遵照皇帝的旨意交给有关机构和官员执行,一七九一年,议政王大臣会议被取消,军机处成为皇帝专权的重要工具。八股取士:
内容和形式:明清时,仍采取科举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但考试的内容和文体形式都发生了重要变化。八股取士的题目选自四书五经,考生答卷必须按呆板固定的格式来写,所论述的内容须遵循宋朝朱熹,《四书集注》的观点,不能有自己的见解。
评价及危害:八股取士是明清统治者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重要措施。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文化的发展。文字狱: 原因:明清统治者为了集权的需要,加强思想控制,大兴文字狱。实质:文字狱是统治者刻意挑剔文字所谓的错误而兴起的大狱。危害:在文字狱的威胁下,人们不敢谈论政治,惧怕作文写诗,大批书籍被焚毁,不少人死于冤狱。文字狱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
考点二:明朝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郑和下西洋:
目的:明成祖朱棣为加强与海外的联系,并宣扬国威。
概况:一四零五年,郑和率领六十余艘船只,载着两万多人和大量物资,浩浩荡荡地从刘家港出发,到达印度古巴后返回。在以后的二十多年里,郑和又六次率领船队下西洋,他一共到达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影响及评价:扩大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使明朝与三十多个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他的远航比著名的欧洲航海家哥伦布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不愧为世界杰出的航海家。
考点三:明清时期的反侵略斗争。戚继光抗倭:
背景:明朝中期,朝廷腐败,边防松弛,加之明政府继续推行海禁政策,以致倭患日益严重,使东南沿海社会生产遭到破坏,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
概况:一五六一年,倭寇大举进犯台州。戚继光率领戚家军九战九捷,基本扫除了浙江沿海的倭寇,后又前往福建,广东,配合当地明军剿灭倭寇。由于东南沿海军民坚持进行抗倭斗争,明政府又部分地开放了海禁,几年后,东南沿海倭患基本平息。评价: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抗倭业绩彪炳千秋。郑成功收复台湾:
概况:十七世纪二十年代,荷兰殖民者霸占了我国的宝岛台湾。一六六一年,郑成功率军从金门出发横渡台湾海峡,攻破殖民据点赤嵌城,(今台湾省台南市南)。一六六二年初,荷军被迫投降,被荷兰殖民者盘踞三十多年的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评价:民族英雄郑成功在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雅克萨之战:十七世纪中叶,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他们以雅克萨,尼布楚为据点,建立城堡,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一六八五年和一六八六年,康熙帝亲征,领导了两次雅克萨自卫战并取得胜利,一六八九年,中俄双方签订了《尼布楚条约》。条约规定,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大片地区是中国的领土,从法律上划定了中俄东段的边界。
考点四:清朝对边疆地区的治理。二零一四年是清朝设臵台湾府三三零周年。清朝对边疆地区的治理: 对西藏的管辖: 措施:驻藏大臣的设臵:顺治帝和康熙帝先后册封喇嘛教首领五世**和五世**,雍正时,设臵驻藏大臣,代表中央与**,**共同管理西藏。通过“金奔巴瓶”制度确定**,**继承人时,也由驻藏大臣督办。
作用及意义:驻藏大臣的设臵,进一步加强了清廷对西藏的管理,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台湾府的设臵:
时间及意义:一六八四年,清朝设臵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巩固了清朝对东南边疆的统治。
乌里雅苏台将军和伊犁将军的设臵:
背景:十七世纪,清政府平定蒙古噶尔丹叛乱,十八世纪平定回族大小和卓叛乱。
目的:为了加强对北部和西北边疆的统治,先后设臵了乌里雅苏台将军和伊犁将军。
作用:对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起了重要的作用。
清朝疆域:清朝前期,我国疆域西跨葱岭,西北抵巴勒喀什池,(巴尔喀什湖)北岸,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达外兴安岭及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至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是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在辽阔的领土上,生活着汉,满,回,蒙,藏,维吾尔等五十多个民族,各族人民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启示:1,台湾,西藏,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历代对边疆地区的开拓与管辖,充满着艰辛。今天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局面来之不易,我们应加倍珍惜。3,历史证明:统一必然促使国泰民安,分裂必将导致国运衰退。维护国家统一,打击民族分裂势力,是国家统治者的重大治国谋略。
考点五:封建帝国的危机。闭关锁国:
目的及内容:清朝初年,为了打击郑成功等沿海抗清力量,清政府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禁止商民出海,对违禁者处以死刑;到乾隆年间,面对英国等西方国家的贪欲,清政府又加强了限制,只开放广州一处通商口岸,并颁行了限制外商活动和国内商民出海贸易的条例,章程,形成了严厉的闭关锁国政策,此后,清朝长期推行这一政策。
影响及危害: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虽曾在抵御外国侵略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但这一政策的长期推行阻碍了中外联系,影响了中国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的步伐,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中国近代社会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三篇:学习十九大报告重要内容心得体会
学习十九大报告重要内容心得体会
我认真学习了习近平在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作的报告。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承担着谋划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习总书记在报告中总结了过去五年来各行业取得的辉煌成就,为未来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总书记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特别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报告提出:我们要建成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显示出强大的决心和信心,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之外,又增加了“美丽”。这一增加,围绕的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这“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强化的是新发展理念中“绿色发展”的提法。
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报告中是这样定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可以说,这是百年来中国孜孜以求的,是亿万人民心心向往的。我们走过了独立自主、艰苦创业的时代,走过了改革开放、快速发展的时代,今天,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将要走向的,是一个国家强大、民族复兴的时代。
作为一名党员,面对这场盛会,聆听了总书记振奋人心的讲话,我觉得心潮澎湃,深受鼓舞。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十九大精神,把思想统一到十九大报告精神上来,把认识统一到十九大部署的各项工作上来,结合本职工作进行深入思考,把报告精神转化为指导工作的思路,把报告精神转化为抓质量,保学校安全,促学校发展,强班级成绩的提高。
在总书记的报告中,从五个方面对“新时代”进行了阐述:一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二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 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三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新时代;四是实现“强起来”的时代;五是中国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心、为人类发展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的时代。第一讲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二个讲的是“两个百年”目标,第三个讲的是人民美好生活,第四个讲的中国梦,第五个讲的是中国对世界的意义。从这五个方面,来解释一个新时代。
总书记说: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我们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下,中国共产党承载着国家发展的历史担当,秉持锐意进取的智慧勇气,肩负起亿万人民的期待重托,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不断夺取新的伟大胜利。
第四篇:《电视写作精要》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对《电视写作精要》的学习,使我更加了解了新闻的重要性,使我受益菲浅,感受颇多。
从理论性来说,首先,我感受最深的是当一名新闻工作者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无论你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新闻记者,只要是写新闻就必须追求真实性。一个实地发生的事情才是一则新闻开端和基础。你可以讲究写作手法上的技巧,但决不能捕风捉影、无中生有,更不能弄虚作假。
从实践性来说,我学习和掌握了新闻写作的方法和技巧。知道了消息、通讯报道及言论的表现方式。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首先专攻消息的写作。消息的特点是以直截了当的叙述来告诉读者新近发生的事件,消息报道讲求短小精悍、新鲜迅速。遵循新闻五要素的原则:时间、地点、人物、事情、为什么。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组成。标题是重中之重,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稿件入围。一篇新闻的导语也是非常重要的,导语是新闻浓缩的精华,要求用极简要的文字介绍消息的主要内容。
从个人来说,做好一个新闻工作者一定要去有新闻敏感性,要有一双善于发现新闻的敏锐的慧眼,在平常生活中一定要多多留意身边发生的大事小情,还要做到多看、多问。新闻是不断发生的,作为新闻工作者,要学会从众多新闻中选出值得报道的新闻,是需要分析当下形式、地点、时间等方面进行筛选的。这需要新闻工作者不断的积累沉淀和一定的知识储备。
作为新闻工作者有正确的价值观也是很重要的,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为受众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的政治大局服务。这是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神圣使命和职责。
任何形式的写作都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一定要以一个谦逊的心态面对,通过不断的学习,用知识来充实自己,从学会到熟练再到做好绝非一天两天就能做到,能过坚持下去最根本的就是要热爱,热爱你所从事的工作,进而就会有动力去做你要做的事情。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不仅仅让我多新闻对写作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也让我找到了自身的不足和缺点,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地完善和弥补自身的不足。为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从业者不断努力。
第五篇:辛亥革命重要内容
辛亥革命历史资料——辛亥革命前的几次武装起义
惠州三洲田起义
惠州三洲田起义又称“庚子惠州之役”。1900年义和团运动期间,孙中山派郑士良在惠州归善县(今广东惠阳)组织起义。10月初在三洲田竖旗起义,义军分东西两路进发,在茇子园、黄沙洋打败清军莫善积、吴祥达部队,先后攻克新墟、镇隆、多祝、沙湾、横冈等地。起义军转战两旬,一度发展到2万人,后因弹药不继,被迫解散,郑士良等退往香港。
萍浏醴起义
萍浏醴起义又称“丙午萍浏之役”,是同盟会策动会党和矿工的武装起义。1905年湖南发生水灾,官僚豪绅乘机哄抬米价,人民遭到严重的饥饿威胁。1906年同盟会会员刘道一等从日本回到湖南联络会党,宣传同盟会纲领,酝酿起义,相约江西萍多、湖南浏阳、醴陵三处同时发动,萍乡方面以安源煤矿矿工数千人为起义主力。12月初起义爆发,几天内占领麻石、文家市、上栗市等重要市镇,推举会党首领龚春台为起义军都督,发布中华国民军起义檄文,以同盟会的政纲为号召。屡败清军,声势浩大。清政府调集湘、鄂、赣及江宁(今南京)军队数万人进行镇压。起义军在分散作战的情况下,遭到失败,刘道一等死难。
黄冈起义
黄冈起义又称“丁未黄冈之役”。1907年同盟会计划在广东潮州、惠州起义。许雪秋派陈涌波等于5月22日夜攻入潮州黄冈(今饶平),缴获清军枪械数十枝,张贴中华国民军布告安民。后起义军攻清军驻守的汫洲,死伤甚众,遂告失败。七女湖起义
七女湖起义又称“丁未惠州七女湖之役”。1907年孙中山派人到惠州(今惠阳)发动起义。6月2日邓子瑜和陈纯等集合少数会党在惠州城外七女湖截获清军水勇枪械,攻克泰尾、杨村、三达、柏塘,在八子爷打败清军管带洪兆麟。清水师提督李准到惠州镇压,起义军声东击西,清军疲于奔命。后因黄冈起义失败,得不到支援,起义军遂在梁化墟解散。
钦廉防城起义
钦廉防城起义又称“丁未防城之役”。1907年初广东钦州那黎、那彭、那思(合称三那)人民为反对清政府苛征糖捐,推刘恩裕为首领,组织万人攻击清军,遭到失败,刘中弹牺牲。三那乡民推代表与孙中山联系,孙中山派王和顺入三那发动起义。9月,王从三那率领200余人攻克防城,张贴《中华国民军都督王告示》。接着,起义军进军广西,攻灵山未克,取道回三那,宣布解散,部分起义军进入10万大山。
镇南关起义
镇南关起义又称“丁未镇南关之役”。1909年12月,孙中山派黄明堂和关仁甫联络清军做内应,占领广西镇南关(今友谊关)右辅山的镇南、镇中、镇北三个炮台。孙中山和黄兴从河内到炮台督战,因起义军枪械子弹不足,其它炮台的清军仍在顽抗,决定回河内筹办枪弹。清参将陆荣廷等率军4000余人向右辅山反攻,起义军扼守炮台奋战数日,毙伤清军200余人,因众寡悬殊,突围而出。
钦廉上思起义 钦廉上思起义又称“戊申马笃山之役”。1908年孙中山派黄兴率武装200余人攻钦州(今广东钦州壮族自治县),张贴《中华国民军南军总司令黄告示》。3月29日在小峰击溃清军一营,4月2日在马笃山击溃清军三营,获步枪400余枝,又在那楼、大菉等处夜袭清军。起义军转战40余日,因弹药缺乏,宣布解散。
云南河口起义
云南河口起义又称“戊申河口之役”。1908年孙中山派黄明堂、王和顺、关仁甫率武装百余人攻云南河口。4月29日与清军反正部队会合,攻克河口,张贴《中华国民军南军都督黄告示》,进占南溪和新街。孙中山派黄兴为云南国民军总司令,节制各军。清总督锡良调集兵力向河口反攻,关仁甫、黄明堂等坚守20多日,弹尽粮绝,先后败退。起义部队600余人由河口退入越南,被法军缴械,解送新加坡遣散。
广州新军起义
广州新军起义又称“庚戌广州新军之役”。1910年2月初,清广州警察与新军发生冲突,同盟会会员倪映典乘机在第一标发动新军起义,12日击毙管带漆汝汉,分路进攻广州城。清水师提督李准率军前来,诈称调停,突然袭击起义军,倪映典壮烈牺牲,起义失败。
辛亥革命历史资料——辛亥三·二九广州起义(黄花岗起义)与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1911年4月27日(旧历辛亥年3月29日),中国同盟会在广州举行起义,是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中规模最大的一次起义。从1905年至1910年,孙中山领导的多次起义都失败了,而各省单独策动的地方举义不下数十次之多,也都遭到残酷的镇压。血的教训使孙中山和他的同志们逐渐认识到,这种此起彼伏、各不相谋的军事行动,力量分散,不能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反而消耗了革命的实力,必须加以改进。于是,孙中山和同盟会决定集中全党力量,再发动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一举而推翻清朝的反动统治。1910年11月,孙中山召集黄兴、赵声等于槟榔屿秘密集会。会议决定在广州大举起义。会后,革命党人很快投入了紧张的起义准备工作。
4月27日下午5时30分,广州起义爆发。黄兴率敢死队攻入两广总督衙门,两广总督张鸣岐穴墙而逃。黄兴下令焚烧总督衙门,并率队转攻督练公所,与大队清军展开激烈巷战。革命党人将生死置之度外,英勇战斗,杀死大量清军,自己也有较大牺牲。其余各路队伍也和清军展开激烈巷战,彻夜相攻,但都先后失败。许多革命党人在战斗中牺牲,不少人落入敌人魔爪,慷慨就义,共牺牲100多人。
广州人民激于义愤,不顾清军的迫害,冒着生命危险,收殓烈士遗骸72具,葬于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由此,这次起义也称为黄花岗起义。辛亥武昌起义是在黄花岗起义失败后,一部分革命党人决定把目标转向长江流域,准备在以武汉为中心的两湖地区发动一次新的武装起义。通过革命党人的努力,终于在1911年(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成功地发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武昌起义。起义的胜利,逐步使清朝走向灭亡。
辛亥武昌起义前夕,由于中国的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持续不断,革命党人不断发动武装起义。1906年,清廷抛出「预备立宪」,其实质却是加强了皇族的权力,广大立宪派对此极为不满;1908年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相继去世,年仅3岁的宣统皇帝溥仪即位,其父载沣摄政。1911年5月,清政府公布的内阁名单中满族人有九名(其中七名是皇族),汉族有四名。被人称为「皇族内阁」。立宪派对此大失所望,有少数人参加了革命党。为取得外国的支持,以维护其统治,清廷将广东、四川、湖北、湖南等地的商办铁路收为国有,然后再卖给外国,掀起了全国大规模的人民反抗运动——保路运动。
编辑本段导火事件
保路运动亦称“铁路风潮”。1911年(宣统三年)5月,清政府以铁路国之名,将已归民间所有的川汉、粤汉铁路筑路权收归“国有”,马上又出卖给英、法、德、美4国银行团,激起湘、鄂、粤、川等省人民的强烈反对,掀起了保路运动。运动在四川省尤其激烈,各地纷纷组织保路同志会,推举立宪党人蒲殿俊、罗纶为正副会长,以“破约保路”为宗旨,参加者数以10万计。清政府下令镇压。9月7日,四川总督赵尔丰逮捕罗纶、蒲殿俊等保路同志会代表,枪杀数百请愿群众。第二天又下令解散各处保路同志会。激起四川人民更大愤怒,将各处电线捣毁,沿途设卡,断绝官府来往文书。并在同盟会龙鸣剑、王天杰等人组织下,掀起武装暴动,把保路运动推向高潮,成为武昌起义的先声。
编辑本段前期准备
文学社和共进会两个革命团体在湖北新军中开展革命宣传工作,在新军中发展革命力量,积极准备起义。1911年初,两团体领袖见秘谈,准备起义,文学社社长蒋翊武为革命军临时总司令,共进会孙武为参谋长,以文学社的机关为临时总司令部。
编辑本段起义经过
清廷为扑灭四川的人民起义,派出大臣端方率领部分湖北新军入川镇压,致使清军在湖北防御力量减弱,革命党人决定在武昌发动起义。1911年9月14日,文学社和共进会在同盟会的推动下,建立了统一的起义领导机关,联合反清。9月24日,两个革命团体召开联席会议,决定10月6日发动起义。革命党人的活动被湖北当局察觉,处处提防,再加上同盟会的重要领导人黄兴、宋教仁等未能赶到武汉,起义延期。
10月9日,孙武等人在汉口俄租界配制炸弹时不慎引起爆炸。俄国巡捕闻声而至,搜去革命党人名册、起义文告等,秘密泄露。湖广总督瑞澄下令关闭四城,四处搜捕革命党人。情急之下,革命党决定立即于10月9日晚12时发动起义。但武昌城内戒备森严,各标营革命党人无法取得联络,当晚的计划落空。
新军中的革命党人自行联络,约定以枪声为号于10月10日晚发动起义。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夺取位于中和门附近的楚望台军械所,吴兆麟被推举为临时总指挥。缴获步枪数万支,炮数十门,子弹数十万发,为起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此时,驻守武昌城外的辎重队、炮兵营、工程队的革命党人亦以举火为号,发动了起义,并向楚望台齐集。武昌城内的29 标的蔡济民和30标的吴醒汉亦率领部分起义士兵冲出营门,赶往楚望台;尔后,武昌城内外各标营的革命党人也纷纷率众起义,并赶向楚望台。起义人数多达3000多人。
10月10日晚上10点30分,起义军分三路进攻总督署和旁边的第八镇司令部。并命已入城之炮8标则在中和门及蛇山占领发射阵地,向督署进行轰炸。起初,起义军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指挥,加上兵力不够,进攻受挫。晚12点后,起义军再次发起进攻,并突破敌人防线,在督署附近放火,以火光为标志,蛇山与中和门附近的炮兵向光处发炮轰击。湖广总督瑞澄打破督署后墙,从长江坐船逃走,第八镇统制张彪仍旧在司领部顽抗。起义军经过反复的进攻,终于在天亮前占领了督署和镇司令部。张彪退出武昌,整个武昌在起义军的掌控之中。
汉阳、汉口的革命党人闻风而动,分别于10月11日夜、10月12日光复汉阳和汉口。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并号召各省民众起义响应。
武昌起义胜利后的短短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十五个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宣布独立。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仪退位,清朝灭亡
另外,端方率湖北新军第八镇第十六协第三十一标及三十二标一部入川镇压四川起义,至四川资州,11月27日新军哗变,端方为军官刘怡凤所杀。
编辑本段阳夏保卫战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震惊了清政府,清政府迅速作出反应。1911年10月12日,清政府撤销瑞澄职务,命他带罪立功,暂时署理湖广总督;停止永平(今河北卢龙县)秋操,令陆军大臣荫昌迅速赶赴湖北,所有湖北各军及赴援军队均任其节制;令海军提督萨镇冰率领海军和长江水师,迅速开往武汉江面。14日,清政府编组一,二、三军,以随荫昌赴湖北的陆军第四镇及混成第三协、十一协为第一军,荫昌为军统(也称总统);以陆军第五镇为第二军,冯国璋为军统;以禁卫军和陆军第一镇为第三军,载涛为军统。三军迅速向汉口附近集结。
面对这一形势,湖北军政府于10月15日决定首先扫荡汉口敌军,然后向北推进,以阻止清军南下。从10月18日出战汉口,到11月27日汉阳失陷,前后战斗41天,史称“阳夏战争”、“阳夏保卫战”、或汉口、汉阳保卫战。
在这41天之中,湖南、陕西、江西、山西、云南、浙江、贵州、江苏、安徽、广西、福建、广东、四川等省市,先后独立。关内十八省中只剩下甘肃、河南、直隶、山东四省效忠清朝。故阳夏保卫战对于辛亥革命的成功,具有重大意义。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仪退位,清朝灭亡。
编辑本段历史功绩
武昌起义的历史功绩,首先是敲响了清王朝封建统治的丧钟。革命军攻克总督府,占领武昌,消灭清军大批有生力量,在中国腹心地区打开一个缺口,成为对清王朝发动总攻击的突破口,并在全国燃起燎原烈火,沉重打击了清政府,致使1912年2月清帝被迫退位,结束了二百多年清王朝封建统治和二千多年君主专制统治。其次是吹响了共和国诞生的号角。武昌 起义创建了湖北军政府,成为共和政权的雏型,并引发各省响应。不到两个月就诞生了中华民国,建立了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取得辛亥革命的重大胜利。
武昌起义产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近代意义的宪法草案《鄂州约法》:
11月初,宋教仁、居正、刘公、孙武、张知本等商议,认为仅有政府组织法还不够,尚需有一个根本法类型的法规。众人推宋教仁起草。宋教仁早年喜爱研习法律,曾入日本东京法政大学研究各国宪法和政治制度,对西方三权分立制度十分赞赏。因而他为鄂军政府草拟的约法(定名为《中华民国鄂州临时约法》,简称《鄂州约法》),是一个三权分立的法律,共7章60条。规定“鄂州政府以都督及其任命之政务委员与议会、法司构成之”。行政权由“都督及其任命之政务委员”行使,立法权属“议会”,司法权则归“法司”。《鄂州约法》对这三方面职权均有明确的划分。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采用三权分立原则的政权根本法。它首次正式规定人民依法享有民主权利,享有“自由保有财产”和“自由营业”的权利。取得政权的中国资产阶级在这里以法律形式宣告自己的胜利并维护既得的成果。
武昌起义的革命精神,首先表现在武汉革命党人的历史主动精神和首创精神。他们发挥主动性,积极宣传革命思想,发展革命组织,掌握革命武装,抓住历史时机,敢把皇帝拉下马,主动出击,发动首义,创立湖北军政府。其次是武汉革命党人和人民群众的的革命精神和献身精神。武昌起义的胜利是革命党人长期艰苦奋斗和英勇流血牺牲换来的。如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三烈士慷慨就义,程定国、熊秉坤勇于发难,纪鸿钧、王世龙舍身烧督署,都表现了大无畏的革命献身精神。广大武汉三镇人民群众也同仇敌忾,支援革命,商人捐款,工人、农民、市民踊跃参军,与革命军并肩作战,痛击清军。今天我们应该继承并发扬辛亥先烈的革命精神,把它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