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太原市环省城菜篮子工程建设发展规划
太原市环省城菜篮子 生产基地蔬菜基地建设规划
(2008-2015年)
近年来,太原市为使蔬菜生产适应省会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缓解省城蔬菜供应偏紧,特别是调入量较多的矛盾,确保市民的菜篮子供应和安全,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紧紧围绕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规划,面向市场,立足竞争,突出特色,拓展领域。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质量效益为核心,以科技推广为手段,以示范带动为载体,建设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大菜篮子”工程。
根据省农业厅《环省城菜篮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08-2015)编制提纲》,我市“环省城菜篮子生产基地建设包括小店区、晋源区、尖草坪区、阳曲县、清徐县。结合我市实际,对蔬菜基地建设发展规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
1、坚持“政府扶持、市场运作、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服务省会、富裕农民”的方针,在保证城乡居民吃上“放心菜”的基础上,努力实现“菜篮子”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按照基础条件、种植习惯和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以提高综合效益为中心,以促进科学进步为重点,充分发挥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潜力,使我市生产区的蔬菜生产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高效化水平不断提高。
(二)奋斗目标 1、2010年主要目标
根据我市蔬菜生产现状,蔬菜耕地面到2010年达到23万亩。播种面积2010年达到43.5万亩。日光节能温室建设,2010年全市温室力争达到100万间。蔬菜收入2010年,可达到10亿元。2、2015年远景目标
蔬菜耕地面积到2015年达到25万亩。播种面积到2015年达到46万亩。日光节能温室建设到2015年全市温室总数可达到110万间。蔬菜收入到2015年,可达到12.5亿元。
二、主要任务和发展重点
(一)主要任务
坚持基地生产为主,外阜余缺调剂为辅;调整基地布局,完善基础设施;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位产量;狠抓淡季生产,实现均衡上市;丰富花色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实现总产目标,满足市场需求。
(二)发展重点
种植面积稳中有增,主要增加冬春淡季菜;重点发展保 护地生产,突出温室建设;以无公害蔬菜生产为重点,扩大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支持蔬菜龙头经济组织和加工企业,提高蔬菜生产的附加值,增加蔬菜收入。面向特色优势蔬菜产品整体产业的发展,形成区域性规模化的生产基地,实行专业化生产,延伸产业链,构建优势产业群体,推进产业升级,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三、主要建设内容和保障措施
(一)主要建设内容
1、扩大以温室为主的冬季设施蔬菜生产规模,即继续推进实施“节能温室战略”。在清徐县10个新型万间温室群建设与配套,小店区发展节能温室3.5万间,晋源区新建日光节能温室2万间,发展移动式大棚2000亩,尖草坪区3个万间温室群兴建的同时。重点要结合现有温室结构进行优化改造,在规模上向成方连片集约化发展。同时要注意水、电、路的配套建设;在生产技术上推广设施园艺高新技术,进行节水降湿、无害化防治病虫和克服土壤连作障碍方面的创新,贯彻“稳定绿叶菜,增加茄果类,扩大瓜果类,开发其它类”的调整方针,形成品种齐全、各具特色、质量过硬、规模效益较大的冬季设施蔬菜生产基地。
2、加强夏秋大田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太原市清徐河东地区的四个乡镇、小店区南部的三个乡镇以及阳曲县气候冷凉,非常适宜夏秋季无公害蔬菜的生产,是全国较有名的夏 秋季蔬菜优势产区。在现有基础上要在品种调整、产品特色、提高单产上挖潜力;在设施利用、节水灌溉、无公害生产上求突破;在产品包装、冷藏储运、加工增值上搞创新。要面向国内外市场,建设全国最大的夏秋淡季蔬菜优势生产基地。对露地蔬菜要注重选择优良品种,提高种植技术,推广应用高新技术,力争做到丰年出精品、欠年不减收。
1、小店区开发新菜田2万亩,清徐县开发新增菜田5万亩,晋源区新开发菜田0.3万亩。
2、重点完成集义、孟封、徐沟为主的2万亩杂一代芦笋基地建设及产业链的形成。阳曲县8万亩西红柿、甘蓝、豆角、白胡萝卜75个新品种的引进换代。
2、进一步扩大无公害基地建设面积,清徐无公害基地面积建设达到10万亩,小店区10万亩,晋源区4.5万亩,尖草坪区全部实现无公害蔬菜基地达到1.2亩,阳曲县8万亩。
3、引进推广环省城市农业经济区精特蔬菜新品种。
1、小店区、晋源区每年分别引进30余个各具特色的优质菜、精特蔬菜新品种以丰富生产品种,均衡生产供应,满足市场需求,阳曲县拟建设1个良种良法试验示范基地,把以市区为中心的近郊的蔬菜生产基地建设成品种多、质量好、档次高的精特菜供应基地。
2、发展清徐以柳杜为主白灵菇特种菌类基地1000亩,小店区以“科隆源”为龙头企业食用菌种植户500户,晋源区在五府营新建300亩食用菌生产基地,尖草坪区西张蘑菇基地250亩,重点发展姬菇、鸡腿菇、草菇等食用菌,实行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并配套建设加工、保鲜车间,形成产、加、销一条龙产业格局。
4、调整设施蔬菜种植品种和茬口。我市目前蔬菜生产供应的均衡度还较差,品种单
一、同期播种、集中上市的现状还比较普遍,蔬菜价格的起伏还比较大。调整蔬菜的种植结构,培育一批名、优、特产品基地。重点完成清徐县10万间日光节能温室、小店区10万间日光节能温室、晋源区10万间设施蔬菜品种的结构调整。实现全市设施蔬菜优种覆盖率达100%。
5、逐步扩大蔬菜的加工能力。根据市场的需要,在抓好现有的芦笋、脱水菜、腌制菜生产的基础上,开发市场需要的新产品。适应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继续推广净菜上市。重点扶持清徐县外向型蔬菜产业化基础设施(35000M
3冷库)上马,晋源区一个集贮藏、保鲜、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蔬菜深加工企业的建设。
6、以建立现代营销体系为重点,构建蔬菜产品流通优势。
1、完善清徐原有十大蔬菜交易市场的建设,在小店区高速路出口附近再建设一个占地100亩的大型蔬菜集散市场,以市场来带动蔬菜产品销售。
2、积极发展一批中介服务机构,清徐组建一支由十个中间组织、100辆冷藏运输车的蔬菜营销队伍,小店区建立一支200辆专营蔬菜运销的直销队伍,晋源区依托上述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立一个集贮藏、保鲜、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蔬菜深加工企业,3个蔬菜中介服务组织,阳曲县以县菜农协会为依托,组建各优势蔬菜产品分支协会50家,扶持各主要生产基地建立农民产销合作组织,发展农民经纪人队伍,发展蔬菜合作经济组织,并扩建阳曲县年交易量达1亿公斤中心蔬菜批发交易市场,同时建设黄寨镇、凌井店乡和泥屯镇3个产地蔬菜批发市场,完善市场运行机制。
(二)保障措施
1、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加强领导,形成蔬菜产业开发的良好氛围。蔬菜管理部门要把实施蔬菜产业优势区域发展指导规划,把蔬菜产业的发展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作为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引导,精心组织。要按照全市蔬菜产业优势区域发展指导规划的精神和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相应的具体措施,抓好落实。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菜蓝子”市长负责制精神蔬菜生产重点县(市、区)、乡(镇)要组成生产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经常研究蔬菜生产加工中的各种问题,各地要结合自身实际,本着因地制宜,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原则,制定年度发展目标,具体措施和责任制考核办法,要任务分解到村组,责任落实到人,把蔬菜产业的 发展情况作为年终考核的一项重点内容,确保蔬菜产业发展的稳步推进。
2、实施科技人才战略,增强蔬菜开发能力。一是要加强科技队伍建设,乡镇要配备蔬菜管理人员;二是强化科技培训,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推行农民技术职称评晋和“绿色证书”工程。三是要激活当地生产要素,实现自主开发。要通过以会代训等方式,组织动员当地群众积极投身蔬菜生产,实现龙头带动与自主开发相结合。
3、实施科技示范,增强服务功能。样板示范、典型引路、用事实说话,是引导菜农采用新技术的有效途径。县、区各级农业蔬菜部门要从“抓多数”向“抓少数”转变,在抓整体推动的同时,向更加注重抓增效增收典型、引导农民转变。要培育一批农民看得见、学得会、学得起的示范园、示范场、示范户、示范棚,发挥其培训、示范和引导作用,带动农民自我调整、自我发展,自觉拒绝高毒农药,通过示范工程建设推动全市无公害生产工作的开展。要加大科技服务力度,拓宽服务领域,转变服务方式,充分发挥农民热线电话、农业信息网等现代传媒形式的作用,特别是鼓励县(市、区)蔬菜办(中心)开辟蔬菜产地价格信息发布专栏,定期更换蔬菜供求信息,提高蔬菜供求信息服务水平,促进产销衔接。
4、推进标准化生产,创建名优品牌。实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是提高蔬菜产品整体质量水平的前提。在优势产区选择 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强、产业发展基础好的重点县、区,按照产业化的要求,建设一批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实现良种、配套技术规程、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的标准化,搞好产销衔接。把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成为优势无公害农产品的出口基地、龙头企业的原料供应基地和名牌产品的生产基地,创立名优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
5、发展产业化经营,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推进蔬菜产业优势区域发展的重要带动力量。采取“公司+农户”、“协会+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方式,通过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蔬菜优势产区的发展壮大。扶持有条件的蔬菜加工龙头企业在优势产区建设蔬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加强基地与农户、基地与企业之间的联合与合作。利用龙头企业开拓市场能力强、信息灵敏的优势,把市场信息、适用技术、管理经验及时传送给农户。
6、完善制定保护政策,鼓励蔬菜产业发展。一是划定产业保护区域,杜绝破坏和污染产地环境的现象发生;二是设立科技推广和攻关专项基金,鼓励支持产业创新;三是制定配套政策,争取项目建设,加大投资力度,壮大设施农业和蔬菜产业。
7、建立有效的投入机制,为发展蔬菜产业化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必要的资金支持,是推进蔬菜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发挥国家、集体、个人等多方面的积极性,加大 对蔬菜基地内水利、交通、电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大力提倡蔬菜生产企业和个人投资兴建基础设施,并对菜田的水利设施等实行有偿使用,调动全社会投资兴建基础设施的积极性。财政应从促进蔬菜生产发展的角度,对生产大户、新品种应用、科技推广给予一定资金支持。金融部门对积极从事蔬菜生产、加工、营销的企业和个人给予低息或贴息贷款,放宽抵押贷款条件,鼓励蔬菜产业的发展。农业是弱势产业,蔬菜生产更具风险性。保险机构要根据国家对农业的产业保险政策,做好保险工作,解除农民群众发展蔬菜产业化的后顾之忧,促进蔬菜产业化发展。
四、投资预测分析
我市“环省城菜篮子生产基地建设包括小店区、晋源区、尖草坪区、阳曲县、清徐县,蔬菜基地建设共需国家每年投资1000万元,规划期间总计投资8000万元。
二00八年七月十六日
第二篇:菜篮子工程建设工作情况(本站推荐)
2011年“菜篮子”工程落实情况汇报
县农业委员会
县价格调控部门联席会议办公室:
今年以来,我县菜篮子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县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农业部门和广大蔬菜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全县菜篮子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2011年,我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5.5万亩,总产量达13875.58万公斤。其中正茬蔬菜0.27万亩,产量610万公斤;复种0.13万亩,产量234万公斤;洋葱1.25万亩,产量3351.5万公斤;西瓜0.63万亩,产量1714.48万公斤;双孢菇0.09万亩,产量122.6万公斤;菜用马铃薯3.13万亩,产量7825万公斤。根据我们监测和调查,我县主要农产品价格总水平与去年同期相比,有长有跌,1-11月份粮食价格平均上涨19.6%,油类价格平均上涨10.03%,马铃薯价格下降26%,洋葱下降46.7%,鲜菜类平均上涨17.8%。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加大宣传培训。依据全县“菜篮子”工程建设总体方案,组织宣讲团开展宣传发动和科技培训,邀请种植大户周济民、徐逢林、王才等“能人”现身说教,在张掖日报、西部山丹、山丹电视台、山丹农业信息网等开辟专栏和板块进行深入宣传报道,同时开通“农惠通”手机短信服务平台,服务科技示范大户1000多户。全面实施“30万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大众媒介,依托已建成的五个农民技能培训基地和选择清泉西街、双桥,位奇东湾、四坝等蔬菜专业示范村和食用菌种植大户,采取进村入户巡回宣传、技术讲座、以会代训、田间地头现场练兵和发放科普宣传资料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培训修建高效日光温室、种植高原夏菜的意义和致富典型,全面普及温室建造、茬口安排、品种选择、温湿度调控、病虫害防治等综合技术。今年,举办培训班16期,举办考察学习班5期,聘请河西学院食用菌研究所魏生龙教授对我县双孢菇产业进行专题培训11期。
二、制定优惠政策。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山丹县2011年扶持设施农业发展资金补助试行办法》,办法确定2011年县上继续整合3000万元资金,按照补大不补小、补新不补旧的原则支持全县设施农业(主要是双孢菇和葡萄)发展。同时,县财政每年安排50万元专项资金,配套建立设施农业自然灾害保险基金,以保障设施农业安全健康发展。
三、认真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按照要求,制定了抽检计划,加大检测力度,扩大监测范围,增加检测频次,实施农业投入品和主要农产品残留监控,配合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检测人员,对我县南关蔬菜批发市场、新乐超市、蔬菜生产基地的蔬菜西葫芦、甘蓝、番茄、芹菜、豆角,菠菜、洋葱等进行了抽样检测,“三品”抽查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对我县西街村、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园区等蔬菜生产基地,南关蔬菜批发市场、北街蔬菜市场、各大型超市的西葫芦、甘蓝、番茄、芹菜、豆角、菠菜等蔬菜进行抽查监测,开展农产品例行检测10次,合格率达到99.3%,确保了广大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先后四次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治活动,并对14家农药经营单位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标签合格率100%。筹资8万余元,完成了娃娃菜、芹菜、菜花、甘兰、胡萝卜、洋葱、沙田西瓜7个蔬菜产品绿色认证。目前,全县已完成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4个(啤酒大麦、马铃薯、油菜、西瓜),产品认证11个,其中:无公害产品认证4个(长城王沙田西瓜、焉支玉马铃薯、洋葱、大葱),绿色产品认证7个(娃娃菜、芹菜、菜花、甘兰、胡萝卜、洋葱、沙田西瓜)。农业标准化生产面积36万亩,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面积30万亩,优质农产品生产面积49.6万亩,“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面积20万亩,达总播面积52.1万亩的38%。各个生产基地严格按照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生产,农产品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四、深入实施“1369”、“138”工程。今年,围绕全县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和关键性技术,组织科技力量,引试高新科技,寻求重点突破,发展园区经济,深入实施“1369”全民创业工程和“138”富民增收工程。至目前,全县以万亩寒旱区高效节水示范园区、山丹精品农业示范园区、山丹农场高新节水农业园区为主,共建立设施双孢菇示范点22个,高原夏菜示范点5个。在县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清泉镇西街村建成日光温室蔬菜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引进蔬菜新品种8个进行示范;位奇镇建成白皮洋葱种植基地,引进示范白皮洋葱品种3个,辐射带动种植面积5500亩;陈户乡东门、三十里堡村建成砂田西瓜种植基地,引进示范西瓜品种8个,辐射带动种植面积近万亩。在各乡镇建成集特色种植、设施农业、规模养殖、农产品加工、流通为一体的农民科技创业园9个,支持农民创业致富,形成能人带动创企业、帮助群众创家业、激励干部创事业的全民创业的格局。
今年,全县“菜篮子”工程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综合分析,仍有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农业基础条件脆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今年各类自然灾害对蔬菜生产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500多万元。二是部分农产品特别是洋葱、洋芋市场销售价格偏低,销售渠道不畅,影响了农户受益。三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难度大,一头连着千家万户分散生产的农户,一关关乎着广大的消费者,中间还夹杂着众多渠道的经销商,监管工作任务艰巨,安全隐患时刻存在。四是农副产品市场准入准出及安全事故处臵等工作范围大,涉及面广,没有进入实质性工作。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三日
第三篇:菜篮子工程
改造新建公益性菜市场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背景),一些大中城市近郊菜地和零售网点不断减少,流通环节和成本增加(原因),“卖难买贵”等问题突出(问题)。----典型申论开头
会议强调,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公益性(意义),要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宏观对策:市场和宏观调控相结合)。
(微观政策:1.财政投入、2.产销对接绿色通道、3.完善体系和制度,以及监督、4.政策支持和落实)
一、要增加财政投入。
(一)通过投资入股、产权回购回租、公建配套(财政投入万能方式)等方式,改造和新建一批公益性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菜市场;在主产区、集散地和主销区升级改造一批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大型批发市场和加工配送中心;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农产品流通领域。
(二)对鲜活农产品市场要减免租金、摊位费、管理费等费用。
二、落实和完善“绿色通道”
(一)推动流通企业强强联合,扶持培育一批大型鲜活农产品流通企业、运输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
(二)推进产销衔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鼓励大型连锁超市与农业生产基地直接对接,鼓励大型流通企业、学校等与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鼓励农业生产基地、专业合作社在社区菜市场直销直供,鼓励有序设立周末直销菜市场、早晚市等临时摊点。
(三)健全覆盖生产、流通、消费的农产品信息网络,完善储备调运制度。
三、加强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落实索证索票和购销台账制度。依法查处违规行为。
四、进一步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制定实施全国和地方农产品市场发展指导文件,促进合理布局。切实提高大中城市鲜活农产品自给率。
第四篇:菜篮子工程
菜篮子工程 shopping basket program 为缓解我国副食品供应偏紧的矛盾,农业部于1988年提出建设“菜篮子工程”。一期工程建立了中央和地方的肉、蛋、奶、水产和蔬菜生产基地及良种繁育、饲料加工等服务体系,以保证居民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蔬菜吃。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之前,“菜篮子工程”重点解决了市场供应短缺问题。“菜篮子”产品持续快速增长,从根本上扭转了我国副食品供应长期短缺的局面。除奶类和水果外,其余“菜篮子”产品的人均占有量均已达到或超过世界人均水平。
菜篮子工程
为缓解我国副食品供应偏紧的矛盾,农业部于1988年提出建设“菜篮子工程”。一期工程建立了中央和地方的肉、蛋、奶、水产和蔬菜生产基地及良种繁育、饲料加工等服务体系,以保证居民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蔬菜吃。
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之前,“菜篮子工程”重点解决了市场供应短缺问题。“菜篮子”产品持续快速增长,从根本上扭转了我国副食品供应长期短缺的局面。除奶类和水果外,其余“菜篮子”产品的人均占有量均已达到或超过世界人均水平。
到1993年底,全国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已达2080个,城乡集贸市场已达8.3万个,其中农副产品专业市场8220个,初步形成了全国大市场、大流通的新格局。
1994年,“菜篮子工程”已处在由过去以生产基地建设为主转入生产基地与市场体系建设并举的新阶段。同年年底,全国肉类总产量达4499.3万吨,禽蛋1479万吨,水产品总产量达2146.4万吨,水果总产量达3499.1万吨,蔬菜面积达1.34亿亩。全国有27个省市初步建立了主要副食品的地方储备。
从1995年起开始实施的新一轮“菜篮子工程”,主要有四大特点:加大基地建设,向区域化、规模化、设施化和高档化发展;城乡协手共建“菜篮子工程”。不仅城郊发展“菜篮子”,而且广大农区也积极发展“菜篮子”,一批全国性的农区基地正在形成和发展;提高科技含量,优化结构,增加花色品种。为了适应城镇居民对“菜篮子”产品“鲜活、优质、营养、方便、无虫害”的消费要求,各地在生产中广泛采用良种、良法、以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探索新的流通方式,积极推进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
1995年,农业部公布了全国23家首批定点鲜活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同年,农业部实施了大、中城市“菜篮子”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联网。到同年9月,该信息网已与28个大、中城市和主产区的33个批发市场联网。
1996年,“菜篮子工程”批发市场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开始启动。武汉、广州、沈阳、西安四个城市入选为首批试点城市。试点工作由农业部和国家体改委联合成立的领导小组组织实施,试点的总体安排时间为2至3年。
1997年底,全国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发展到约4000家。全国已初步形成了以中心批发市场为核心,连接生产基地和零售市场的稳定的“菜篮子”市场体系。
1998年,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菜篮子”产品生产要推广优新品种,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实现均衡供给,努力创造名牌农产品。
1999年9月,全国10大城市第12次“菜篮子”产销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透露出这样一个事实:国内“菜篮子”供求形势已经从长期短缺转变为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这标志着我国“菜篮子”工程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000年11月17日,全国十大城市菜篮子产销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提出21世纪初“菜篮子工程”的主要目标任务:以优化结构、提高“菜篮子”产品质量和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为动力,实现“菜篮子工程”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努力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
2001年4月,一项重在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保证农产品消费安全的“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由农业部组织实施。这项工作以“菜篮子”产品为突破口,以市场准入为切入点,从产地和市场两个环节入手,通过对农产品实行“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计划用8到10年的时间,基本实现主要农产品生产和消费无公害。
2002年7月,国家经贸委有关负责人宣布,“三绿工程”进展顺利并取得阶段性成果。“三绿工程”是指提倡绿色消费,培育绿色市场,开辟绿色通道,以提高食品质量,维护消费者利益。随着“三绿工程”的实施,全国“菜篮子”卫生质量安全检测体系进一步加强,筑起一道道食品安全防线,有效防止有害食品流入市场。
晨报讯 见习记者 方慧琪 昨日,记者从合肥市物价局获悉,新一轮“惠民菜篮子工程”即将于元旦、春节期间启动。具体时间是:2012年12月25日7:00至2013年1月3日19:00和2013年2月2日7:00至2013年2月15日19:00。
合肥市民在这两个时间段,可以在全市85个加入惠民菜篮子工程的超市门店买到20种低于市场平均零售价格15%的农副产品。同时,这85家超市门店每天还会推出不少于5个品种的“1元菜”。
2015年实现“惠民菜篮子”全覆盖
今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合肥市共有80家超市门店启动“惠民菜篮子工程”。昨日,记者从合肥市物价局了解到,12月25日即将启动的新一轮惠民菜篮子工程,将有85家超市门店参与。
新加入的是燕航宜家旗下的6家超市门店,之前的80家超市门店中,天为暂时退出。按照合肥市物价局的要求,这85家超市门店必须确保以低于市物价局发布的“惠民菜篮子”工程规定品种平均零售价格15%以上销售同类商品,并于每天推出不少于5个品种的“1元菜”。
“明年,合肥市的惠民菜篮子将增加到100家。” 合肥市物价局总经济师高永说,到2015年底合肥市将有200个惠民菜篮子,到时候市民在市内任一超市都可以买到惠民农副产品。
示范“菜篮子”将获百万财政奖补
11月,合肥市物价局对在2012年“惠民菜篮子工程”实施中,圆满完成目标任务的8个超市80家门店给予了总计300万元的财政奖励。大润发超市客服部经理朱家春告诉记者,大润发的3家门店共获得34.42万元。
据了解,惠民菜篮子工程启动后,每天定点门店要在超市内张贴《价格对照表》,将规定品种惠民农副产品当日市场平均零售价格和本门店实际销售价格在《价格对照表》上进行更新和公示;同时,对各蔬菜品种要做到一货一签、货签相符。
“示范菜篮子将获得相应的财政奖补,而组织不力、社会反映不良的菜篮子,将被扣减相应奖补资金。”合肥市物价局价检局副局长高兵说。
优惠不等于质量差 物价部门将组织巡查
今年十一前夕,本报记者走访中曾发现,定点门店中出现了1元菜品种不全、优惠力度不够、蔬菜品相不好的情况。
对此,合肥市物价局总经济师高永说,“优惠不是质量差的代名词,定点门店要把质量意识放到首位,为市民提供品相好、价廉物美的农副产品。”这次惠民菜篮子工程启动后,物价部门将进行走访巡查,确保“优惠”落实到位。
此外,记者从合肥市物价局综合法规处了解到,市物价局正在力促“惠民菜篮子工程”入选合肥市政府“33+x”项民生工程,将把“惠民菜篮子工程”打造成合肥市的精品民生工程。
小链接
惠民菜篮子里都有啥?
咱们的惠民菜篮子共有20个品种的农副产品,而且是荤素搭配。
5荤: 猪后座肉、猪五花肉、洋鸡蛋、仔鸡、鲫鱼。
15素: 芹菜、大白菜、小白菜、黄瓜、萝卜、茄子、西红柿、土豆、胡萝卜、青椒、豆角、冬瓜、毛豆、韭菜、白干。
第五篇:菜篮子工程
附件
22011年国家扶持“菜篮子”畜产品
生产项目承担单位实施方案
项目名称:万全县东盛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肉鸡标准
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
项目承担单位:万全县东盛种养殖专业合作社
邮政编码: 076250
联系电话: ***
联 系 人: 候海云
填制日期: 2011年7月29日
二○一一年七月
一、项目承担单位概况
万全县东盛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位于我县郭磊庄镇振兴村,始建于2008年,于2009年在县工商局登记注册,并在县信用社开设了专门的银行开户,用于账务的来往,法人代表候海云,现任河北省畜牧业协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万全县农民业起业合作社副理理长。联系电话:***。主要经营准化养殖鸡基地项目建设。该项目占地面积20亩,养殖面积达到6000平方米,有养殖户12户,目前,存栏肉鸡50000只,年出栏肉鸡30000万只,基地现拥有标准化配套设施的保温鸡舍8栋,小型养殖基地3000平方米。仓库2间,疫苗室1间,办公用房8间,面积600平方米,有现代化的办公设备,200平方米的沼汽池1个,资产总额达到54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达298万元。
二、实施内容
1、基础条件:近年以来,养鸡风险加大,为鸡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实践证明只有规模化、标准化、科学化的养殖场将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该项目的实施不仅可以提高养殖户经济效益,还可以促进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循环发展,可以带动饲料加工业、兽药销售业以及有机农业的发展。项目区内有基层防检分站1个,聘请专职的农科院校毕业的技术人员,养殖技术、设备条件完全可以满足该项目的实施。该项目区肉鸡存栏达7.8万多只,远离工矿企业,水源充足,交通便利,为该项目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2、具体实施内容及投资、执行进度
(1)粪污处理:建沼气池400立方米,铺设排污管道800米。投入资金40万元。现已完工。
(2)鸡舍改造:鸡舍改造7800平方米,其中孵化室200平方米,幼苗室800平方米,防疫室100平方米,库房1000平方米,并购进自动饲喂设备18组。共投入资金320万元。现已俊工。
(3)配套设施:改造上水1200米,电路改造2000米,道路改造800延米。投入资金60万
(4)防疫设施:购置自动消毒器1台,建消毒池20立方米。投入资金35万元
通过改造建设,实现了标准化养殖,提高规模,提升产品质量。一是实现了养殖设施化。对圈舍进行扩容和标准化升级,在完善设施装备的基础上,推广自动饲喂技术。二是实现了粪污无害化。通过建设沼建沼气池,铺设排污管道800米,实现了粪污资源化利用;四是推行生产规范化。进一步严格了饲养管理规程,加强了养殖场饲养的管理,对生产过程、投入品购进和使用进行了监控、记录,建立完整规范的养殖档案和生产记录数据库。五是实现了防疫制度化。改善了防疫设备,落实了防疫制度。
三、目标及预期效益
1、目标:年可增加出栏48只。
2、预期效益:按养鸡平均效益,每只鸡纯利润2元左
右,年出栏肉鸡78万只,年利润达到156万元。而且基地与北京大发正大有限公司签订长期饲养合同,无论市场如何波动,可保证每只鸡的纯利在2元左右,对养殖户来说无风险可言。鸡肉是我国传统的食品,市场需求量大,养鸡受自然条件制约小,只要科学饲养,亏本率近等于零。通过引进优良畜种,提高出栏率、繁殖率、增强抵抗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