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传统文化点燃古诗文课堂
让传统文化点燃古诗文课堂
九江县第二中学
王玲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传统文化智慧。”语文作为文化载体,决定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物质工具的特殊性。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
面对信息社会的风起云涌,我们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无反顾地担当起这使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让学生后代在祖国的文化星空中徜徉,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并发扬光大。语文教材上有很多传统文化含量很高的优秀作品,而我们今天利用古诗文教学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熏陶。
一、接近古诗词,体悟文化意蕴,增强民族精神积淀
1.诵读积累
熟读成诵进行语言积累是传统语文教学的法宝,也是语文学习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用诵读的方式学习和积累传统
文化是最具民族特色的,传统经典可积累的内容很多,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要求初中学生主要背诵中华传统文化校本教材《国学经典诵读》,每天利用晨读时间让学生大声地朗读,让朗朗的读书声充满校园。要求学生对所选内容反复朗读,以至熟读成诵,牢记在心。这个诵读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语感、积累语言材料的过程;是博闻强记、增强记忆力的过程;也是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民族精神熏陶的过程。,2.情境解读
传统文化是厚重的,时代的变迁使有些诗词句的内涵显得深奥,学生不易接受,针对此种情况,我利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讲述“二十四孝”的故事,文化名人的故事,利用自读课为学生讲解历史典故,趣闻故事,……他们听了故事,了解了历史,体味了诗词的蕴意,大大提高了诵读兴趣,增加了文化底蕴。
3.趣味训练
训练是语言学习的手段,也是文化传承的手段,尤其是那些富有情趣的训练内容,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祖国语言的美妙。针对学生写错别字的现象,利用综合性学习活动组织学生寻找文字的起源,知道了汉字的造字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了解了汉字的发展过程,讲述了关于汉字的一些有趣的故事,同时透过汉字还可以看到祖先的生活,学生感觉汉字很神奇,引起了极大的兴趣,写字不再随随便便,而是用心写字,错字逐渐在减少。学生在活跃有趣的气氛中领略了中国文化,掌握了字词。为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运用一些有趣味的训练内容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使学生了解了语言表达的灵活性,语言训练的趣味性以及诗与词之间的区别。
4.节日熏陶
传统节日活动本身就是弘扬民族精神的最佳机会,在此期间开展的传统教育活动会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中秋节、重阳节组织学生朗读李白的《月下独酌》孟浩然的《秋宵月下有怀》等诗篇,将节日融入中华经典诵读的内容,都将激发孩子们热爱祖国、热爱幸福生活,建设美好明天的激情。利用语文研究性学习或综合性学习的形式,以某个传统节日为契机进行语言实践。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引导学生查询和端午节相关的一些信息,如端午节有哪些别名?端午节的来历及与哪些著名的人物有关?你知道屈原、伍子胥的生平事迹吗?端午节有哪些传统习俗?在查询的基础上整理资料,通过出板报,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等形式进行交流。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如果这些重要的传统节日让我们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计划地去探究、去实践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在营造节日氛围的过程中感受特有的民族风情,这样的
文化传承是意义深远的。
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陶冶性情,感悟人生哲理,提升传统文化素养,而且使学生积累了宝贵的写作素材,提高了语文学习水平,一箭双雕。
二、亲近古诗词,营造文化氛围,领略民族文化风采
语文本来就是“文化”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载体,历来是一个人文化水准的最外在、最鲜明的标识。因此,我们要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力求语文课多一点文化气息,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应有的魅力。
1.创设文化课堂教学情景。
(1)空间情景: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在黑板报上专门开辟“民族文化快餐”一角,每天一首古诗,一句名言,以此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
(2)导语情景:引用与课文相关的典故诗文,铺垫蓄势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在教学《伤仲永》时,用汉乐府《长歌行》的诗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作为导入语,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方仲永因没有接受后天的教育而“泯然众人”的结局,自然地导入新课,使学生茅塞顿开。
(3)音乐情景: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播放音乐,或激昂慷慨或沉缓婉转的音乐语言有利于把汉语言文字之美
烘托出来。如教杜甫的《石壕吏》可以配上古典乐曲《十面埋伏》文中的悲惨气氛显现而出,易于学生理解文章内涵。
2.挖掘古诗词教材文化内涵。
古诗词不仅贮积了丰富的语文知识,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韵,字里行间处处流淌着中国文化浓浓的鲜活的血液。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挖掘教材内在的文化因子,引导学生求真、求美、求智慧。
(1)在古诗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1、像《硕鼠》、《伐檀》、《蜂》(唐·罗隐)、《题临安邸》(南宋·林升)、《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元代无名氏)等等。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辛辣讽刺了贪污腐败分子,告诉我们清廉之士才是不变的真理。
2、像著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朱熹的《观书有感》等。它们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深深领悟传统文化。、像《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别董大二首》(高适)等送别诗。它们也是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
4、像杜甫的《旅夜抒怀》、马致远的《秋思》等记行诗,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这类诗离不开山水景物描写,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这与纯粹的山水诗略有区别,是“以记抒情”为主的。抒发了深深的离别愁绪,传达浓厚的传统思想。
当前,我们的语文课程尤其需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也就是需要大力加强对民族优秀文化的理解和吸收,创造和发展。作为语文教师,责无旁贷地应当担起这一份神圣的使命,把民族文化的精髓有层次、有系统、有广度、有深度地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内化在学生的精神中,让优秀的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依然绽放着精神之花。
第二篇:让课堂异数点燃思维创新
让课堂异数点燃思维创新
——《开天辟地》教学反思
前两天教授《开天辟地》这一课,这是我国著名的神话故事之一。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大神——盘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身死之后,又把躯体幻化成世间万物。当然神话故事中的人物都有着神秘的力量,表达着人们的某中愿望,这一篇也不例外——歌颂大神盘古无私献身的精神。
对于故事孩子们很是喜欢,读的动情,说的激烈。学到第六节“几千年过去了,天不再升高„„就含着微笑倒下了。”这时老师问道“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想法?”„„同学们踊跃的回答中,突然一位同学说了这样一句话:“他真笨,还神仙,都不知道休息吗?”一语激起千层浪浪,这是教室里立刻热闹起。是呀,我们都知道,累了休息一下,难道活人还能被活活累死,不知道休息一下吗?这与现今社会——以人为本的观念相矛盾了。可这样就与文章的价值取向违背了,所要反映的人文精神也相背而驰了,可是学生说的难道不对吗——累了,休息一下,继续干也行呀!肯定不得,否定不当,因为那样必定会使学生产生错误的价值观念,打击学生积极性,将学生思维禁锢住,让学生思想狭隘,缺少创造力。这时我笑着说:“好,下面我们就对这件事开个讨论会,讨论讨论,盘古笨还是不笨。”经过激烈的讨论,学生发表了各自的看法,结合学生的说法,教育学生辩论的看待问题:一方面:为了开天辟地,盘古勇于献身,值得赞扬;另一方面:做事情要多动脑筋,选取最简单、方便快捷的办法,更要学会保护自己,这是盘古要学习的地方。这一个小小的异数,打破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但就恰恰是这异数敢于突破定性思维,能多方位思考问题,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他的支持,就是调动整个班级孩子的思维创新与想象,让孩子得到更大的收获,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第三篇:让传统文化和地方传统文化点燃小学语文教学
让传统文化和地方传统文化点燃小学语文教学
教育的根本出发点是育人,而育人的根本问题首先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问题。《语文新课标》指出: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应该培养学生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因此语文教育是根本离不开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离开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国语文就是无源之水,势必失去活力和方向。要“在语文学习中,要培养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由此可以看出,语文教学是担负着传承传统文化的重大职能的。
随着中国在国际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国际间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加强,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中国的传统文化,“汉语热”、“国学热”遍布全球。传统文化教育应该越来越得到重视。然而,在全世界都在关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我国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状况却不容乐观。热衷网络、漫画等娱乐,迷恋影视歌明星、追求名牌服饰、“韩剧热”等现象屡见不鲜,学生学习的热情不高,动力不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他们知之甚少。如何加强中国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含地方传统文化教育),全面培养语文素养是新课程改革下语文教师的重要使命。在教学中我着力把民族传统文化和地方传统文化融入我的语文教学中。
一、融民族传统文化于语文教学
1、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领略民族文化风采,接受人文熏陶。例如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名言警句。在黑板报上专门开辟“民族文化专栏”,语文课前分别要齐读 “大任于斯,自强不息,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路满满其修远乎,吾将上下而求索”“有
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等五句名言。每人写一句名言警句作为座右铭于语文扉页,时时激励上进。在涉及到课文教学时,引用相关的典故诗文,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同时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音乐或影像资料,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国文化艺术的精湛与美妙。
2注重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熏陶。“忠、孝、信、义、礼、智”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感染和熏陶。
“位卑不敢忘忧国。”爱国主义情感始终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浓郁,最为强烈的部分。大诗人杜甫一生流离失所,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写到:“初闻涕泪满衣裳”“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诗人那种狂热的爱国情怀可谓酣畅淋漓。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他在《示儿》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临死之前,仍念念不忘祖国的和平统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教学时,我们要在让学生理解诗句意思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结合诗人屈原闻国破而跳江的故事,教育学生学习古人,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对久别故乡的深深思念。教学时,我们可抓住这些千古吟唱的佳句反复吟咏,教育学生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
阳关无故人。”友情多么真挚!《赠汪伦》、芙蓉楼送别辛渐》、《别董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等诗都是为朋友而作,表现纯朴而深厚的友情。“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要珍惜朋友之间的友谊和感情。与朋友的交往是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
部分,没有朋友的学生,不仅孤陋寡闻,而且心理是不健康的。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深入感知,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可怜天下父母心”。现在很多学生不懂父母的艰辛,不懂得感恩热爱父母。孟郊《游子吟》写到“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爱何其伟大!可孩子们却并未感同身受。结合二十四孝故事、《三字经》黄香温席等教育学生懂得感恩、孝敬。
中国乃礼仪之邦。“有朋友来远方不亦说乎,”充分体现了国人的善良热情好客。“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爱人者人恒爱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夫君子之行,静以养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教育就是要培养祖国建设四化建设需要的合格淑女和绅士。
二、融地方民族传统文化于语文教学
1、选择性学习地方传统文化精髓,有效地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地方传统文化是一个地区的精神支柱和文化精髓,是本地区的魅力与特色的体现。学生对地方传统文化的了解可以增加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引发学生的爱乡之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更好地继承传统文化,也有利于本地传统艺术文化的延存和发展。为使地方传统文化进入课堂,首先要引导学生认识达州,以促进学生关注达州本地传统文化的积极性。
达州位于川东北,北接陕西安康和湖北十堰,东邻万州,南连嘉陵江与重庆临近,是重庆、成都、西安、武汉交汇辐射的中心地区,素有“川东明珠”之美誉和“中国气都”“巴人故里”之称。达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达州曾养育过战国时四君子之一春申君黄歇、三国时著名谋士徐庶、《三国志》作者陈寿及宋代文学家张思训、清代思想家、教育家唐甄等一代先贤,诞生了王维舟、张爱萍、魏传统等99位将军。有著名的巴人、汉阙等遗址;有纪念大诗人元稹的元九登高习俗。
让学生接触最贴近他们生活的事物才是打动他们情感的最佳方法,运用更多贴近学生生活的地方文化素材,学生学习起来就更有兴趣也更容易接受了,既可活跃课堂气氛,还可进一步促使学生自主性学习。因此,我们要有选择性地学习地方传统文化,尽可能的选取那些本土特色浓厚的,独具代表性的内容来进行整理融合。在达城传统文化中,元稹文化可谓其传统文化的名片。相传公元815年,元稹贬谪通州(今达州)任司马,励精图治,政绩斐然。调任河南前,正月初九元稹离任当天,全城父老登上翠屏山和凤凰山,万民送别,依依不舍。达州从此留下了“元九”登高的传统习俗。每年元月初九,达城万人空巷,男女老幼竞往城外登山,登高远望,纪念这位好官,而且风雨无阻,不达山顶不罢休,一直延续今日。人们借此登高眺远,祭天祈福,期待一扫去岁颓势,迎来新年万事畅达。这一壮观景象在全国也属罕见。当代达州籍著名诗人梁上泉诗云:达州原是古通州,山自青青水自流;元九登高怀元九,诗魂常伴凤凰游。时至今日,学生元九登高,既加强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也是对吃苦耐劳精神的磨砺和勇于攀登、积极向上精神的追求。
2、充分利用革命(红军)素材,挖掘革命先辈艰苦奋斗、不畏牺牲、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达州诞生了王维舟、张爱萍、魏传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达州也曾是川陕革命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革命老区,红军故里,徐向前、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浴血奋战,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通过文字、图片、视频材料多种方式,向学生讲述徐向前、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事。这可以满足学生瞻仰先辈需求,也可以让其受到思想教育,并在写作方面起到积累素材,拓宽思维的作用。
一部《血战万源》,生活的艰难,战争的残酷,总指挥的英明沉
着、将士英勇顽强、舍生忘死,支战民众的热情高涨……深深的震撼了心灵。在达城北凤凰山著名的红军亭,在张爱萍故居,在红四方面军陈列馆,里面保留了许多当年徐向前、李先念等革命先辈将士和参战民众的遗物,残缺生锈的大刀、锈迹斑斑的枪支、严重磨损的背夹、打触、马灯等等。任岁月流失,然它们斑驳的痕迹似乎在述说着的当年的风风雨雨、历历沧桑。向孩子们讲述:李中权将军一家九口全参加红军,最小的只有四岁,长征结束后只剩下兄妹四人会师的悲壮情景时,孩子们无不震撼。
语文教师肩负着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任,我们采“沧浪之水”濯蒙尘之心。我们在愉悦中学会孝敬,学会关爱,学会诚信,学会礼义,学会勤奋,学会思考,学会深刻.语文让我们有了内涵,语文让我们领悟出了人生的意义、价值。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教育,就能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经久不息。
第四篇:让中华传统文化进课堂
让中华传统文化进课堂
——教学案例
子午镇中心小学 李思禄
主题背景
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一直提倡教师要起到主导作用,课堂教学通过教师的引导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现实教学当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一般能够较为明显的体现出来,那么如何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显现出来,摆脱一味的教师主导灌输式的教学情境是本案例探索的重点。
本课的主题是“传统文化的继承”。小学生对于抽象的概念有一定的理解难度,但是如何将抽象化的概念通过实际生活的实例展现给同学则是教师应该考虑的重点。本课中对传统文化概念以及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如: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和传统思想,这些都可以选取生活中的实例通过多媒体直观展示让学生分组思考得出结论;而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的特点是本课的重点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和归纳总结使学生得出结论;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则是本课的核心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从现实生活中提取单方面的实例,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以及区分和思考得出对待传统文化正确的态度。
案例
(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首先通过PPT展示两组图片,其中清明上河图为一组;北京的故宫为一组。
创设问题:通过这两组图片的对比,请同学们思考,里面哪些属于我们的传统文化呢?
学生回答:清明上河图与北京的故宫属于传统文化。
(二)继续设置问题情境探究,推进新课
探究一
创设问题:通过前面的图片展示,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分类很正确,那么请继续结合上面的图片思考,你是通过什么标准将属于传统文化的图片选出来的呢?
学生回答:区分标准有存在的时间长短和能否流传至今。
教师总结:文化存在时间的长短就是此文化的离现在有一定的年代,能否流传至今则体现着传统文化是否能够稳定的流传下来。所以此时引出传统文化的含义就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和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探究二
通过PPT展示2组图片,第一组展示端午节划龙舟和春节春联两副图片、创设问题:通过观察上面四组图片,请同学们思考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这些是不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呢?第二个问题:你能通过观察图片归纳出传统文化有哪些表现形式吗?第三个问题:传统文化的这些表现形式各自代表什么呢? 创设问题引导环节:第一组图片是表现出中国人过年过节时的一些习俗,是人们生活的基本形式;而第二组图片是从古代建筑的角度表现传统文化。
教师总结:传统文化可以以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四种形式表现出来,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是从这四个方面进行继承的。传统习俗:是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的、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传统建筑:凝固的艺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传统文艺:以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等为代表,具有悠久的历史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思想: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等。——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探究三
上课之前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提前准备材料,教师准备我国各民族服饰的图片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学生准备的材料为我国古代以来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教师准备的材料:通过PPT展示2组图片。一族为传统藏族服饰与传统苗族服饰;另一组为传统傣族服饰与传统满族服饰。学生准备的材料:古代至今的春节风俗习惯,包括唐代春节放灯和饰梅花妆、宋代春节燃放爆竹、明代春节拜年送名片、清代春节猜灯迷等传统习俗。现代春节电脑控制放烟花爆竹,网上猜灯迷,网络、电话、短信拜年等习惯。讨论:
1、通过对比我国少数民族的服饰,体现出传统文化的什么特性?
2、古代春节的风俗习惯至今保留下来的有哪些?它们有哪些特点? 教师总结:传统文化的特点是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三)继续引导学生,将知识生活化
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仅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思考,更要将思考推广到生活中,让学生更加细心地发现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利用本课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这些传统文化的特点,在课后在生活中再思考自己应该如何对待身边的这些传统文化,让学生汇集各自的心得体会,形成课程小结。
教学反思
本课知识核心是让学生明白如何认识传统文化,课堂中通过不断发问让学生思考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此举更可以将学生的思维与知识紧密的联系起来,通过思考和探讨使学生对知识层层深入去思考和理解,使学生能全身心的参与课堂教学工作。但是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围绕教师所提的问题思考必须解决这样几个问题:第一,所设置的问题情境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或者是学生所了解的例子,尽量避免将问题情境设置于学生知识和认识的盲区;第二,设置的问题情境时应观察学生的反映,教师必须激发学生思考的同时又加强对学生的思考的引导,使学生能朝着教师设定的方向思考和探讨,避免出现答非所问或者学生思考和讨论出现盲区、盲点的现象;第三,课堂教学活用多媒体的同时也应当适当的加以板书,多媒体播放的速度尽量放慢,配合板书使学生的思维能够跟上教学的进度,使学生能层层推进地理解知识。此外课堂才做层面还需要教师提前准备好相关的资料,如图片展示以外的关于传统文化表现方面的知识应加以准备,做到课堂上旁征博引,信手拈来,保证课堂教学有较高的质量。
第五篇:让太空课堂点燃青少年学科学的激情
让太空科普课堂点燃青少年
学科学的激情
2013年6月11日下午17点37分59秒,举世瞩目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起飞升空,沿着一条优美的曲线飞出大气层,冲向太空!
中国第二位女航天员王亚平将在太空中进行科普课堂,她将成为我国首个“太空科普教师”。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介绍说,本次科普教育活动是中国利用载人航天活动普及航天知识的一次尝试,希望通过开展此类科普教育活动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少年对宇宙空间的向往、对学习科技知识的热情。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青少年走近航天、了解航天、热爱航天。这次神十开办太空科普课堂,必将开启青少年朦胧之中的科学精神,点燃青少年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热情。此次太空授课主要面向中小学生,使其了解失重条件下物体运动的特点、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加深对质量、重量以及牛顿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航天员将进行在轨讲解和实验演示,并与地面师生进行双向互动交流。
科学具有魅力,太空充满秘密。从古到今,人类对太空和宇宙赋予了神奇的幻想,渴望了解和征服太空,随着航天技术的一步步发展,太空渐渐被揭开了神秘的面纱。然而,面对浩瀚的宇宙,人类对太空的认知还处于刚刚的起步,我们要征服-1-
太空,利用太空的路还十分漫长,需要一代一代的人去精心探索和研究。这个艰巨的重担就落在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肩上,他们需要学习航天员的科学精神,需要学习丰富的科学知识,把自己成长为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一代新人,靠科学成长为有能力探索宇宙,有能力征服宇宙的一代又一代的人。
征服太空需要科学,我们的生活更离不开科学,国家的富强离不开科学的进步。然而现在的学校教育体制很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在高考指挥棒的指引下,素质教育成了纸上谈兵,好多青少年陷入填鸭式的传统教育,他们学着枯燥的知识,无奈中在学校、老师和家长编织成的框框中艰难地“学习”,压力负担越来越重!,致使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围着高考转,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一考定终生,负担和压力日益加重,高分低能现象层出不穷等等。为了放松自己,有的学生沉迷网络和游戏,在虚幻的空间里释放被压抑的能量。
这次太空科普讲座,必将开创了我国科普教育的先河,航天员王亚平在飞船的特殊环境下为青少年讲课,不仅能激发孩子们的热情,也为我们科普工作者开辟了一条新的科普之路。
我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指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可见他对青少年
成长的期盼是多么迫切。我想,神十的太空科普课堂就是要唤醒青少年热爱科学的梦想,点燃他们学科学、用科学的激情,让青少年的“科学梦”成为支撑“中国梦”的稳固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