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浸润传统文化,激活古诗文课堂教学1
浸润传统文化,激活古诗文课堂教学
陈周连
从长期的教学经验中,我们发现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着这样一个缺陷:古诗文(包括古诗、文言文)课堂教学气氛不活跃,学生感到学习古诗文特别是文言文很枯燥,索然无味,甚至有学生抱怨:我们为什么学习文言文?一点用处都没有,我们学来干吗?为了让学生明确学习古诗文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激活古诗文课堂教学,笔者认为古诗文课堂教学要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授,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传统文化丰富多彩,探究传统文化的过程充满着无穷的乐趣。
也许有人质疑,语文教育到底应着重语言技能方面的应用,还是应着重人文精神方面的奠定?对此质疑,刘婷婷先生曾作了精辟的回答:“语文不仅是交际工具,也是文化载体,还可以说是文化本身。中学语文中的古文教学应发挥‘人文化成’的教育功能,自觉地、有机地进行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人生品味。”[1]2003年《普通高中语文课堂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规定:“高中语文课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为了强调此课程理念,新课标对传统文化的教育的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要求还作了详细具体的说明,并在必修课、选修课中增加了不少优秀古文。这就意味着语文教学要着重传统文化的传授并以此作为教学内容。
然而,如何在古诗文课堂教学上有效地传授传统文化呢?笔者认为要达到这个目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师应该加强传统文化的研究,提高解读传统文化的基本素养。
俗话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作为教师,要熟练地传授传统文化,提高教学效率,自己首先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善于发现文本中的文 化信息,并对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作及时的揭发、阐明。比如:《红楼梦》中“宝玉挨打”一回,有一段对王夫人听到贾政要打宝玉的消息后的言行描写:先写王夫人“不及去回贾母,便忙着穿衣出来,也不顾有人没人,忙忙扶了一个丫头赶往书房中来,慌得众小厮等避之不及。”按封建礼教,王夫人听到消息后应该先向婆婆贾母禀报;她要到贾政书房,也应先通报,让门客小厮等外人、男仆回避。然而王夫人急急忙忙直冲贾政书房。如果不了解以上有关封建礼教,就无法体会到作者此笔的真实目的——显出王夫人的极度紧张和慌乱。接着写王夫人在书房劝贾政——先从“老爷要保重”说起,后说老太太倘或“一时不自在了,岂不事大”。这放映了“既嫁从夫、媳妇遵从婆婆”的传统文化观念。当听到贾政要勒死宝玉,王夫人才道明“岂不是有意绝我”,并表示要与宝玉一起死,到阴司里好有个“依靠”。这又反映了“母以子贵”的传统文化观念。如果教师没有发现、解读传统文化的基本素养,怎能引导学生探讨优秀传统文化呢?又如何向学生正确分析王夫人的言行呢?
二、教学中步步落实,层层指导。
(一)探讨汉字起源,了解传统文化
汉字的产生和发展是华夏文明的产生和发展的见证者。汉字作为一种符号,除了所指代的意义外,其还有会意、象征意义,其中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探讨汉字的起源可以了解古代文明的开端。因此,在古诗文课堂教学中,适当引导学生追溯与寻绎汉字的根源,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比如高中语文必修二中《烛之武退秦师》中“越国以鄙远”的“鄙”字,其古今意义相差甚远,而追溯这个字的意义有许多有趣的发现。甲骨文的“鄙”字,下部为“廪”,上部为“口”则代表人口聚居的村邑;金文“鄙”字或从廪邑,是指有粮草囤积的人口聚居地,所以,“鄙”的本意是指村邑,特指边远的小邑,与“都”相对。边邑避远鄙陋,对于中原地区的人来说,“鄙人”就是乡下人,“鄙人”也由此成为谦称。乡下 人被认为是见识浅陋、目光短浅的,于是“鄙”又带上了庸俗、浅陋的含义了。
又如《荆轲刺秦王》的“王”字是古代君主的称号,是有其来历的。甲骨文与金文中的王字,是一种斧状的兵器——钺的形象。钺是用于杀戮的兵器,后来成为一种执法的刑具。古代的军事首领用它来指挥、监督士兵作战,所以钺就成为一种权力的象征物;而手执大钺的人就被称为“王”。在原始社会军事民主制时代,军事首领——王就是至高无上的君主。夏商周时代,只有天子才能称王,到战国时各诸侯国的国君也纷纷自封为王。秦始皇统一中国,改君主的称号为“皇帝”。秦汉以后,王就不再是君主的称号,而成为皇室和有功大臣的最高封号。
(二)依托课文,阐释古代文化体系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文言文中蕴含了大量的古典文化常识,天文、地理、礼俗等等无所不及。教师应该根据课文所透露的传统文化信息,加以揭示和予以教授,以扩大学生的传统文化视野。比如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的“左迁”表示贬官,这跟古人尚右,以右为尊有关。
又如《鸿门宴》中有这样几句:“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皇帝聚会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因此,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做“南面”,称臣叫做“北面”。而室东西长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项王座次最尊,张良座次最卑。按照礼仪,刘邦是客人,本应坐最尊位,但项羽自己东向坐了,把客人摆在三等位置,这种颠倒的座次说明项羽的目中无人、妄自尊大、刚愎自用的性格可见一斑。
再如《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被休原因的探讨,无不涉及到封建社会有关妇女有“七去”的条规。妇女“七去”最早记载于汉代的《大戴礼记·本命》,谓:“不 顺父母(此指公婆),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在这文化背景上分析课文,可以推断刘兰芝被休理由有二:一是无子;二是婆婆看不惯媳妇和儿子恩爱甜蜜。再根据古代妇女的“三从四德”其中的一条:女子无才便是德,可知多才多艺的刘兰芝让婆婆无法接受,因此又增添了一条被休的理由。
高中所选古诗文中,还有不少课文可以挖揭出很多古典文化知识,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从上述三例可知,了解古代文化知识,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传统文化视野,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很好地、准确地理解文意。
(三)品味优秀人物的言行、真挚的情感和闪光思想,找寻民族精神支柱 了解传统文化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古典文化的重温上,更重要的是品味古代优秀人物的言行和真挚情感及闪光思想,从而让学生真正在情感和思想上得到熏陶和净化,找寻民族的精神支柱。比如《离骚》是屈原忧国忧民、忠君爱国思想的真实流露,我们学习《离骚》,可以感受到屈原不同流合污、坚定不移的立场以及爱国爱民甚于爱自己的真挚情感,联系历代的爱国文人及英雄人物,由此我们便知道“爱国爱民”思想在我国是源远流长的,是最传统的优秀文化,我们应把它发扬光大。教学《离骚》,不仅让学生了解楚辞的特征,还培养了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教学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再如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生,亦吾所欲也;义,亦吾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这些言行及其所反映的先进思想是我们民族自强不息精神财富的集中体现,是我们中华民族得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高尚人格教育 的好教材。
三、布置课外作业,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不能仅靠课堂上的传授,教师应该适当地布置一些课外作业,比如要求学生预习《诗经·氓》,并查找资料解决以下问题——古代婚嫁礼仪有哪些程序?哪些习俗至今仍保留下来?这样不仅培养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激励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总而言之,教师教授古诗文,不能仅停留在语言技术应用的教学上,而应着重传统文化的传授,培养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精神的能力,从而达到奠定人文精神的语文教育目的。通过如此方法,枯燥的古诗文课堂教学便会注入了一股活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便有了大大提高。
注:[1]刘婷婷 《谈传统文化向中学语文的渗透》 《语文教学研究》2005(9)
个人简介: 陈周连 女 1979年出生 汉族 籍贯:广东省湛江市 中教二级
2004年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中文系本科毕业。2004年毕业分配湛江市遂溪县大成中学,从毕业至今任教高一语文。
联系方式:
hapyss@163.com
0759-7826668 524300
广东遂溪县大成中学语文科组
第二篇:激活历史课堂教学
激活历史课堂 实现课堂最优
我们中学历史教师常常会有这样的困惑:我们的历史课堂到底要追求什么?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不同教师有不同理解。目前历史课堂教学出现的弊端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两类:一是有的教师认为把每件历史大事的背景、经过、结果、意义等讲清楚给学生,在授课过程中插入一定的习题,方便学生考试就可以了。这样的历史课堂既传统,又有点应试教育的味道,学生的兴趣不大。二是有的历史教师接受了一定的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充分”地参与课堂,一会是小组辩论赛,一会是历史话剧表演,一会是角色扮演,结果课堂上热热闹闹、轰轰烈烈,课后却是“一头雾水、一问三不知”。我认为这两类历史教学都有偏颇之处。那么我们的学生希望老师提供怎样的历史课堂呢?我的理解是:历史不是“死记硬背”,它是有生命力和吸引力,是可以引起学生共勉的;同时,历史也不是“舞台表演”,它有自身的学科特性。不管我们怎么教,都要营造有生命的历史课堂、学生有兴趣的历史课堂,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强劲跳跃着的生命脉搏和人性之光,在历史的教诲中去感知生活,洞悉社会。
一、创置情景,激活课堂。
有效的教学就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有效的教学情景设置则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创造性与实践性。适宜的教学情境不但可以提供生动、丰富的学习材料,还可以提供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机会,促进知识、技能与体验的连接,促进课内向课外的迁移,让学生在生动的应用活动中理解所学的知识,了解问题的前因后果和来龙去脉,进一步认识知识的本质,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应用能力,增长才干。因而,教学情景的创设既要考虑学生的兴趣性又要考虑情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如我们在讲鸦片战争一节时,可以首先对学生设问,中英鸦片战争是因为鸦片问题肇始,为什么《南京条约》中只字不提鸦片呢?是因为英国代表疏忽了吗?通过讨论得出,鸦片问题仅是英国挑起战争的借口而已,英国在虚伪外衣包装下的根本企图在于打开中国市场,使中国沦为英国的附庸国,成为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这一点可以从《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得到佐证。这一点也并不是英国代表的疏忽,而是他们为实现自身野心过程中的必然选择,一旦他们将中国禁烟运动突现的革命激情再次激活,他们的阴谋就无法得逞。经过这样的指导,学生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英法等资本主义 国家三番五次侵略中国,为什么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才能真正地拯救中华民族等问题。因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本性不会从良心发现上去自然消失,不要对侵略势力抱有幻想,期望天上掉下馅饼。
二、巧设问题,落实知识。
很多教师在历史课堂上的提问几乎千篇一律:“历史背景是什么?”“历史事件爆发的原因是什么?”“这件历史大事的影响、意义是什么?”甚至经常听老师问“是不是?”“对不对?”“是什么?”这些肤浅的平庸的提问、零打碎敲的提问、单调的填空式的提问,只能抑制学生的思维活动,与开发学生智能的宗旨是背道而驰的,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而有的教师为了创新,所提出的问题脱离文本,脱离教学,如我看到的一个案例,老师在讲授“雅典的民主”时,以电影“木马屠城记”导入,颇有新意,学生兴趣盎然。可是随后老师提了个问题:“你们说,这个电影的主演是谁?” 学生傻眼了,回答不出,老师还揶揄学生:连这还不知道,是著名影星谁谁谁。这些假问题除了使课堂热热闹闹之外,还有什么益处呢?因此教师设计问题既要激发学生兴趣又要回归课本,落实知识点。
诚然,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进行有效的历史课堂教学?如何做到“素质”与“应试”两者兼顾?如何促使学生从“苦学、死学、难学、学会”变为“乐学、活学、易学、会学”?这些问题永远是我们一线历史教师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然而,教而有法,但无定法,“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以此共勉。
第三篇:用传统文化浸润语文教学
用传统文化浸润语文教学
肇庆市封开县实验小学
罗灶连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上列出“认识中华民族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还指出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确,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五千年历史,绝大部分是语言材料中的精华,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祖国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拥有伟大的精神财富,使中华传统文化得以发扬光大呢?下面结合我校开展的“中华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探究”的研究课题,谈谈我个人的感受。
一、在阅读教学中走进传统文化
我们要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传统文化气氛,用传统文化浸润阅读教学,深入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在品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秀美,受到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那么,怎么样在阅读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呢?
(一)感受古诗文所凝结的文化精髓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精神,值得我们仔细地欣赏、品味。教学中,我们可通过反复诵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再现诗词画面等方式,引导学生品味其中的精髓和真正的内涵。如教学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时,导入新课后,我就播放了flash课件,学生从优美的旋律和画面中想象到夏日西湖上乍晴乍雨的美妙景象,也激发出了他们读好本诗的愿望。在学生自由练读后,我又引导学生展开朗读竞赛,每个小组推选代表参赛,这样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一下子又被调动起来了。在学生对本诗内容质疑并已经有了比较具体的理解后,我趁机提出“谁能把西湖的美丽通过你的朗读读出来呢?老师会给朗读的同学配上好听的音乐。”结果学生踊跃参与,情真意切地读出了作者对大自然美好风光的喜爱赞美之情。这样,学生不仅爱学诗,还能触类旁通,学以致用。比如在描写花时想到“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看到柳树时,吟出“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自勉时,会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等。这些形象性的体验,既让学生们感受到古典诗词的意境之美,又能把传统的内容与现实的生活结合起来,赋予古诗文以新的生命力,让古诗词 这一颗璀璨的历史明珠放射出更加耀眼夺目的光芒。
(二)用经典名著提升人格魅力
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精彩华章——经典名著,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饱含着丰富的道德因素,蕴藏着厚重的文化积淀,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最佳学习材料和内容。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用心去理解、细细地品味,感悟其中的丰富意境和深刻哲理,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使心灵的琴弦被拨动,传统文化的营养就会像春夜的喜雨,悄然滋润学生的心田,文明的种子才会生根、发芽、成长。如《将相和》中的蔺相如以国为重、机智勇敢;廉颇爱国善战、勇于认错;《草船借箭》中诸葛亮神机妙算、足智多谋;《伯牙绝弦》中伯牙与钟子期的知音情谊等等。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强大的人格力量感染人,在潜移默化中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语文教学中要把这些传统文化中的精粹与我们时代的要求有机结合,指导学生运用辩证法的眼光,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提升自身人格。这样,传统文化的精华才能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课堂上我不失时机地加强祖国经典著作推荐和引用,这也是弘扬传统文化的最好途径。如学习了《孔子拜师》后,推荐学生阅读《论语》,让学生明白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求学态度,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观等等。每次教学经典名著的选篇,我都会推荐他们阅读原著,如《诗经》《论语》《史记》《尚书》《春秋》《左传》《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三字经》《弟子规》《儒林外史》《古文观止》等。让学生通过阅读名著,去领悟语言的魅力,去感受文学大师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深沉的思想感情与博大的胸襟气度,让学生在点滴积累中点亮自己的心灵,塑造完美的人格。
二、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凸显传统文化
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升华,也是我们进行传统文化渗透的重要阵地,同时也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写作热情,以实际行动传播传统文化,彰显传统文化的魅力。如,针对学生写错别字的现象,利用综合性学习活动组织学生寻找文字的起源,知道了汉字的造字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这些方法。了解了汉字的发展过程及其中一些有趣的故事,同时透过汉字还可以看到祖先的生活,学生感觉汉字很神奇,增强了识字写字的兴趣,写字不再随随便便,错字逐渐在减少。学生在活跃有趣的气氛中领略了中 2 国文化,掌握了字词。
再如六年级的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在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生根据自己获得的知识,积极地通过阅读报纸、杂志和书籍,访问其他人等途径,不断搜集补充各类诗歌及其相关知识,丰富自己的积累,积淀传统文化。在学习“阅读材料”与搜集诗歌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感受到各种诗歌的魅力,而且初步了解到诗歌的发展轨迹,也知道了诗歌可以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并学习整理自己搜集的诗歌。在欣赏诗歌部分,学生不仅学会读懂古诗和欣赏诗歌的方法,更激发了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更是满腔热情地写下了自己的诗歌,如《我爱校园》《老师》《我想对你说》《秋》《妈妈的手》《云》„„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播传统文化,彰显传统文化的魅力。诗歌朗诵会、诗歌知识竞赛、编小诗集更是把活动推向了高潮,学生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此时,浓厚的传统文化如甘露般潜移默化地滋润了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在审美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走进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提升人文道德素养。我们要利用好综合性学习活动,最大限度地凸显传统文化的作用。
三、在写字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
黑格尔说:“中国书法最鲜明地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精神。”熊秉明说:”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中的核心’。”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书法可继承民族文化遗产,弘扬祖国文化传统,激发爱国热情,使古老的书法艺术在社会主义的百花园中放射出更加璀璨的光辉。《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要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要规范、端正、整洁。教育部和原国家教委十分重视写字教学,颁发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写字教学的通知》和《小学写字教学指导纲要》。20所以,对学生强化写字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必须要求,是历史赋予的重要使命。
我在教学生写字时积极倡导“写好字,走好路,做好人”的教学理念,指导学生由一笔一画做起,由“欣赏”到“临摹”,从“字”法到“章”法。学生从中收获的不只是“头正、身直、脚放平,一寸、一尺、一拳要保持”的正确书写姿势,也不只是端端正正、潇潇洒洒的一幅幅书法作品,更重要的是我在引导学生欣赏、临摹书法作品时注意挖掘其中的“文化”因素,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字如其人”,写字 3 就是要写出修养,写出自己的气质、写出格调、写出境界来。例如:让学生认识到单个字写好了是一种美,这好比个人的修养,很多字合理地组合又是一种美,这就是集体的凝聚力。字的结构方面,很多字由于结构的要求,产生了需要变化的偏旁部首,有的字需要注意各部分的“大小”和“避让”,形成巧妙的顾盼与呼应之美,这正如做人需要有宽大的胸怀和尊重他人的品格一样。其次在学生恒心、毅力等出现问题时还给他们讲一些古代的鸿儒巨子勤奋苦读,书法大家“墨池”“笔冢”的故事,让故事说话,以触动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写字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学生在写字、对比、比赛过程中不仅感受到书法的魅力,而且积极、主动地用行动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弘扬祖国传统文化。
四、在课外练习、实践活动中吸收传统文化
我们要建立起开放式的语文教学理念,努力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把书本学习同课外练习、课外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成为不仅是文化知识的消费者,而且是文化知识的发现者,要将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素质。
在课外练习中,我会特别的选取一些浅显的传统文化知识,供学生理解和识记,如诗词背诵,成语接龙,对对子,诗词仿写等等。这样,学生在课外练习中兴味盎然地积累了传统文化知识,长大后就会变成宝贵的精神财富,受益终生,教师又何乐而不为呢?
利用假期,以作业的形式鼓励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如,搜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人物”,搜集“成语故事”,搜集“歇后语、谚语”,搜集“对联”,搜集“中国传统节日”,搜集“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等,让学生自由、开放地了解祖国博大精深的、古老的传统文化。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过程中,既能增长知识,还能建立孩子的自信与自尊,领悟到生活的情意、人生的理想和对社会的责任,提高接人待物、明辨是非的能力。
在阅读经典名著时,让学生在理解其含义的基础上付诸行动。如在诵读《三字经》《弟子规》的过程中实施了“孝”的活动,布置了爱心家庭作业。开展了为父母“三送”(即送一句问候,送上一首儿歌,送上一杯热茶)“三做”(做一回家长,做一次家务,做一件好事)活动,从日记和家长的反馈中了解到他们的行动。
“良言一句三日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在礼仪之邦——中国,我们有礼,更应该守礼。因此,我们还对学生进行了“礼”的教育活动,教育学生从小学做有礼貌的人,待人有礼,处事有礼,接物有礼。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发扬光大,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凝结着前人对于人生、社会、自然万物的文化内涵,展示着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精神财富,融和在传统文化里的中华民族智慧、操守、风骨和胸怀是做人的基本条件,是我们建立人生信念的重要资源。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积极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用传统文化浸润学生的心田,让学生从小热爱自己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拥有伟大的精神财富,使优秀的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依然绽放着精神之花,民族之魂。
参考文献:
[1]巢宗祺,雷实,陆志平主编.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王燕玲,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传承[N].北京:中国教师报,2008. [4]程炯.浅谈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海南:教师.2011,16期.
责任编辑
伦仲潮
第四篇:传统文化浸润下的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浸润下的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地位独特、非同一般,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大家的共识。在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将“文化”置于重要地位,植根于传统文化,用了大量的篇幅、浓墨重彩地从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学习内容、过程、方法等对“文化”进行了全方位表述。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传统文化的章节和精采文章选段,语言优美,字句凝练,立意深刻,对中学生思想品格的塑造、行为价值的判断、伦理道德的形成等方面都将产生重大影响。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是人文精神的底蕴,是塑造中华魂的优秀素材,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对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从中学语文的教学实际出发,围绕传统文化做一些简要分析,目的是强化传统文化意识,学好中学语文;学好中学语文,弘扬传统文化。就中学语文教学而言,传统文化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机渗透,能提高中学生的语文水平和文化素养。广大教师面临着新高考、新教材、新课程标准带来的挑战,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非常必要的。但我们面临的现状却不容乐观:??
首先,当今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据最近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当今中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缺乏足够的认识。只有17%的学生看过《三国演义》等中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知道四大名著作者的仅占32%,而25%的学生表示一点都没看过。当问到“四书”、“五经”时,只有24%的学生答对。虽然多数学生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但11%的学生表示遇到类似情况不会向孔融那样做。传统文化的缺失,导致学生人文精神“缺氧”。由此可见,当今中学生急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
其次,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承不够重视。社会环境的改变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冲击着人们的固有观念,传统文化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冷落。其次,当前的考试制度也使传统文化教育受到了负面的影响,学生在中华传统文化知识与能力方面都有较大欠缺。
再次,目前的语文考试较多侧重于对文化知识的记忆和再现,这使得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只注重对语文知识的传授,并直接把考纲要求的知识点告诉学生,要求学生记忆。这样一来,表面上教学效率提高了,但是却忽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训练,更忽视了运用中华传统文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使得学生在人文方面的综合素质普遍偏低。由知识到能力是一个渐进的过渡过程,自有其规律和方法,但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繁琐的考证和注释,重复训练和题海战术等等,机械地理解了高中语文教学的科学性和复杂性。
既然存在了问题,就需要采取措施,寻找解决的途径。那么,如何更好地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对传统文化的培养呢?笔者认为:
一、要将传统文化的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之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可见是否“乐学”是极为重要的。所以,教师要经常向学生推荐经典的、民族的、优秀的视听材料,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多民族、多国家的多元文化,让学生在对经典的了解之中把握传统文化的真谛,在比较、撞击中逐步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同时,在语文教学中应引领学生与大师们进行心灵的对话,精神的交流。让学生走进屈原,理解什么是爱国;走进陶源明,理解什么是高洁;走进苏轼,理解什么是豁达,让学生在阅读中解读并走近一个个伟大的灵魂,从而实现文化的传递,精神的传递。在一次次的情感体验中,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们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在中学生中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在进行经典优秀文章的教学时,注重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品德修养教育,灌输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升华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渗透情感教育、审美教育等,不断促进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提升中学生的精神境界,加强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比如说,在讲授《苏武传》一课时,文中写道“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待到苏武牧羊北海时,苏武是旄节不离手,“卧起操持”。当我们讲到这时,学生不免有疑问:苏武出使匈奴为什么“持节”呢?他为什么对旄节情有独衷,卧起操持呢?那么,授课老师要想解答学生们的疑问,就必须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就必须对什么是旄节,旄节的意义何在?以及“忠义”思想的内涵等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进行讲解,只有让学生们明白:旄节是用牦牛尾做装饰的一种旗帜,是汉朝是出使者的信物。也就是说,匈奴人只有看到你手持旄节才会相信你是使者,否则不予接纳。旄节就好比现在的介绍信,或者说就好比现在的印章,没有印章的介绍信是不可信的。古时的忠君思想是很浓厚的,这一点在苏武身上有深刻的体现。苏武正是深刻铭记“忠于皇上”这一中国传统忠君思想,才会对象征自己国家的旄节情有独衷,卧起操持,不让它落入匈奴人之手而让自己国家的荣誉受到侮辱。当授课老师给学生们讲解完这些知识之后,我相信,学生一定会对文章的含义以及苏武这一人物形象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课文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深刻的哲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用本民族的优秀文化的精髓来启发和影响学生,在长期的熏陶渐染、潜移默化中使他们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三、积极开展多种活动,多方面营造传统文化氛围
鼓励学生在课前课后,积极查阅资料,主动了解并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为教师在授课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奠定基础。鼓励学生阅读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学篇章和名著,阅读国学经典,从中吸取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教师还可以进行影视教育,用影片最直观的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多播放一些带有浓厚传统文化色彩的影片,比如《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等等。这些优秀的影片可以让学生受到最直观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可以说,这种方法是快捷有效、熏陶浸染的最好的方法。此外,还可以多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如引导学生调查了解家乡特有节庆、传统习俗,传统文化艺术及渊源等。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有关家乡的文选典籍,并初步了解家乡古代饮食文化、节令文化、革命文化等传统文化形式。开展多方面的考察活动,如考察家乡的名胜古迹与由来,考察家乡的历史名人和遗迹,访问民间艺人,了解传统工艺等等。
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是力量和智慧的源泉。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它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是民族精神的精华,一直熠熠生辉,流芳百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只有全面而深刻地把握好传统文化之根,使学生精神受到圣哲前贤思想的滋养,让学生既学文化,又学做人,这是语文毅然决然应该承担的教学任务。
第五篇:压题如何激活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is getting increasingly mature, and gradually infiltrated into all kinds of industries.Network information-seeking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people to search information.However, as there is a mass of information on internet。
如何激活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株洲长鸿实验学校:周 帆(***)
【内容提要】
创新是课改的灵魂,由知识本位向学生发展本位转移,教师充分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我们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巧于设疑,精心组织;善于激情;准备充分;引进“外文”;引进“活水”等方面。
让初中语文课堂焕发生命力,让学生学有所获。我们本着对学生终身负责的态度,带着激情在漫长的教学路上,甘为“引路人”,乐做“奠基人”,为学生营造自主、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让语文课堂真正充满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激活
兴趣
语文
课堂教学
语文教学要求活,活跃的课堂气氛,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刘国正先生指出:“语文教学要追求活。怎样才算得上活呢?教学活动要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感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是我教你学,也不是我启发你,而是教与学双方在教学活动中做到融洽的交流。教师引着学生走,学生也推着教师跑,教师得心应手,学生如沐春风,双方欲罢不能,其乐融融。”
那么如何激活初中语文课堂气氛,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设法激趣
笔者在撰文前在初三11班和14班做过这样的民意调查:“你喜欢什么样的课堂?你喜欢上语文课吗?”大多数学生的答案是:“我们喜欢充满活力的课堂,不喜欢枯燥无味的课堂”。喜欢上语文课的学生只占46.7%,在中考7个科目中位于第5,由此可见,我们只有激活语文课堂,才能打造高效课堂。
众所周知,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学生求知的兴趣一旦被调动起来,他们就会积极参与,努力探索,乐此不疲。在教学中创造性地开发教材,将课堂教学内容创设在多个情境中,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一次又一次入境,一次又一次心动,就可以省去教者口干舌燥牵着鼻子学。
课堂有趣味性,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我们不妨从以下四个方面 1 诱趣、激趣:
①导入设趣
如果把教学比作一首乐章,我们追求“起调”扣人心弦,“主弦律”引人入胜和“终曲”余味无穷。一堂课开头数分钟导语的作用不容忽视。我们可以根据不同文体,不同课题,紧扣课文实际,进行讲故事、猜谜语、放音乐、演实验、赏图案、播新闻等学生喜闻乐见、富有情趣的活动。我在教文言文《隆中对》时就设计这样的导语:“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青山依旧,夕阳依旧,英雄生命已逝,但却活在后人的记忆里,诸葛亮就是这样的英雄。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隆中对》来了解他。(同时放《三国演义》主题曲)
这样精心设计的导语,不仅调动了学生的情绪,而且激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课堂气氛自然就活跃起来了。
②课中插趣
初三语文学习是一项高强度的脑力劳动,特别是课堂需要学生各种感官共同参与,长时间从事脑力劳动容易导致精神紧张、身心疲倦,注意力分散。
在日常教学中,我很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语文课如果安排在下午,我一般提前几分钟进教室给同学们播放一些他们熟悉和喜欢的轻音乐,给同学们提提神,鼓鼓劲,这样接下来的课就好上多了。
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适当添加一点“味精”——适当播放一些轻音乐或穿插讲述一点与课文相关的典故趣闻,既可驱除学生的疲劳,又可拓宽学生的视野,也有效地激活了课堂氛围。
③结课寓趣
小结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如果使用寓趣式结课,会给学生余音绕梁的感觉,教学效果包括记忆效果就会截然不同。如讲授《荒岛余生》时,我是这样结课:据说遇难的鲁滨逊经过努力终于逃出并成了一位富翁,后来还开发了该荒岛呢。经我这样一提,学生对鲁滨逊的经历充满了好奇,刺激学生主动涉猎《鲁滨逊漂流记》。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引导了学生向名著进军。
④语言生趣
我认为作为一位语文不仅要知识渊博,而且语言要风趣幽默。张波老师是我校闻名的“带兵高手”,由于她平时对学生管教较严,所以班上有少数调皮学生想方设法为难他。上周,教研组长龙老师和我去她班上听课,一进教师,我发现教师的黑板中间画了一幅张老师的半身像,而且还故意把她的特征――脸上的一块黑痣突出了,像下写了一行打字:张波老师遗像。我心想:这些学生也太过分了,好像故意和她作对似的。
台下有人为老师担心,有人在打抱不平,有人在窃笑„„
上课铃一响,只见张老师不慌不忙地走到讲台前答礼,然后她故作心情沉重的样子对同学们说:“告诉同学们一个不幸的消息:我们可爱的张老师不幸刚才遇难,为了表达我们对她的崇高敬意,让我们全体起立面对她的遗像默哀三分钟”。默哀毕,张老师说:“今天我们不讲新课,讲作文――怎样进行人物的外貌描写„„”
眼看一场暴风雨就要降临了,张老师却用她特有的幽默、机智化解了这场“**”,既缓解和融洽了师生关系,又激活了语文课堂。
二、巧于设疑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疑”是刺激学生积极思维的诱因,激发学习的动力。为此,初中语文教学要善于设疑、巧于生疑,自然吸引学生注意力,气氛就会活跃。
①开课巧设疑,引起悬念激发探究。
同事谭老师在讲《斑羚飞渡》之初,她抛出一串疑问:“社会上有些人大难临头各自飞,而一群斑羚动物面临灭绝厄运时,会作出怎样的举动呢?是否相互残杀以求苟全呢?结果又会怎样呢?”学生为了及早了解事情的发展及结果,全身心投入课文中。
②善于在学生不易产生疑问处设疑,启发动脑思考。
如引导分析《皇帝的新装》时,设计了学生容易忽视的问题:“一个涉世未深的无知少年没有受骗,反而皇帝、老大臣、官员及老百姓却均一一被骗,为什么?”问题一提出,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思维异常活跃,把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收到了预期效果。
③抓住文中矛盾加以展示,激发思维。
本期我在讲授《唐雎不辱使命》时,首先要学生自己提问题,不久有学生问:a.“秦王以五百地易安陵”不是出于好心,但这中间究竟有什么样的背景?b.安陵君和唐雎都拒绝了秦王的无理要求,分别是如何反驳的?表现出了二人有什么不同?c.唐雎既然想刺杀秦王,为什么不直接说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却绕圈子说了三个刺客的事?我及时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旨在使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
三、善于激情
热爱和传承祖国语言,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况且一篇篇名篇佳作,之所以传颂不衰,常读常新,就是因为笔墨中饱蘸着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蕴含丰富的人生哲理或词语间散发着诱人的清香。我校杨华荣老师在教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首先他让学生大声朗读,5分钟后,杨老师用他 3 那磁铁般的声音把《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唱出了,听课的学生受到了感染也跟着唱起来了,他就干脆配上手势唱起来了。一节课下来,杨老师根本就没有讲一个字,学生全都用心悟出来了。
由此看来,教学时要充分注意和运用这个特点,叩击学生的心扉,激发探究祖国瑰丽的文化宝库。
四、准备充分
要让课堂活跃,首先,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内容,认真备好课,其中应包括课文中的生字词、内容中涉及到的文学常识、有关典故、科技知识等。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基础知识扎实,指导学生才能游刃有余。其次,学生要进行充分的预习:读课文,看注解提示,课后的思考练习,甚至可先做一些《每课一练》中的基础题。我主张学生带着问题学,学生应清楚每课书自己知道哪些,不清楚哪些,上课时有目的地弄清自己不清楚的。
五、引进“外文”
这里的“外文”不是指外国的文学、文字,而是指教材以外的文章。我常常将自己在报刊杂志上看到的和自己发表的好文章拿到班上念给学生听,也鼓励学生这样做,以前,我还建立班级图书角,让学生做“读书卡”等,因此我的弟子学习的绝不只是教材一本书的内容。学生阅读面广了,而且,由于是老师组织的阅读和阅读交流,学生大多是读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好书、好文章,对活跃语文课堂教学也增色不少。
六、引进“活水”
活动是施展学生才华的舞台,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阵地,是人才脱颖而出的契机。我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把课文作为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基本依据,但又不拘泥于教材,而是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和实际情况需要,广闻博采,及时引进时代“活水”。如增设“文化快餐”,每堂课拿出三到五分钟,开设“三分钟演讲”,“每堂一首诗”,“每课一成语”等栏目,自习课时的佳作欣赏、读书心得交流、以及课文情境的模拟表演和分角色朗读等活动的开展,全方位激活语文课堂教学。同时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每两周拿出一堂课展开交流。通过这些活动出能力,挖潜力,教师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在活动中锻炼,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互动,让学生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主角,使语文教学呈现勃勃生机。
七、竞赛激活
通常我采取两种竞赛形式:一是贯穿于课堂教学机制中的经常性比赛活动,例如,在学生中开展为期10周的背书比赛。二是专门组织的竞赛评比,例如,开展找错别字比赛、脑筋急转弯比赛,对优秀者进行重奖。
前者意在造成一种氛围,把教学调控为具有竞逐比试特点的能动表现过程。4 在备课时预先设计竞赛,使之同时成为教学检测环节和反馈手段。后一种重点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精神。可以把学生的能动性极大地激发出来。
八、手段先进
现代教学呼唤着教学手段的改革。那种黑板加粉笔,时间加汗水的做法已经远远落后于形势的发展了。现代语文教学手段包括有视觉手段(如幻灯和投影)、听觉手段(如录音)、视听手段(如电视)及自动信息处理手段(如电子计算机)等。这种现代语文教学手段的普遍使用,将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我在教《隆中对》一文时,就给学生观看了电影《三顾茅庐》,影片中那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感人肺腑的故事情节深深地打动了学生,同学们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了课文内容,加深了印象。学生的感知、思维、想象都处于积极状态中,从而获得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在教《唐雎不辱使命》一课时,我适时插入同学们熟悉的故事片《晏子使楚》,幽默机智的外交辞令有助于我们对“晏子”这个外交大臣的认识,无形中加深了对唐雎的了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总之,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多想些办法,积极引导和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我们的语文课堂可以“活”起来,学生学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这不是什么难事。
让我们带着激情在漫长的语文教学路上,让我们做好学生的“引路人”,为学生营造自主、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让学生学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令人向往的场所。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8年第5、6、7、8期)
(陕西师大出版社)2.《中学语文教学》
(2007年第1-8期)
(首都师大出版社)3.《中国教育报》
(2008年上期)
(2008年9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