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激活语文课堂教学范文
如何激活语文课堂教学
古人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许多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中都有一股“源头活水”。因此,激活语文课堂教学,应在教学内容上积极引进“活水”,在教学思路设计上努力求新,把课上“活”,还要在教学方法上真正变注入式为启发式,达到教与学和谐交流,把学生教“活”。“活”是切实提高语文教学效益的必要保证。
一、广闻博采,不断引进时代“活水” 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要把课文作为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基本依据,但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而应当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和实际情况的需要,广闻博采,时时引进时代的“活水”。如增设“文化快餐”,每堂课拿出三到五分钟,开设“三分钟演讲”,“每堂一首诗”,“每课一成语”等栏目,同时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每两周拿出一堂课展开交流。
二、精心设计、努力优化教学思想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思路,力求拿出个人在处理教材和安排教学步骤上的最佳思路。
1、重视课堂导语、结束语的设计如果把教学比作一首乐章,我们追求“起调”扣人心弦,“主弦律”引人入胜和“终曲”余味无穷。一堂课开头数分钟导语的作用不容忽视。介绍一个故事、一副对联、欣赏一幅插图、设置一个悬念、演示一个实验.....好的导语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认真求知、课堂引入就掀起一个小高潮?quot;起如爆竹,结如鸣钟。“教师可以尝试以点评课文、课文续写、排演课本剧等方法结课。比如点评课文,就是指导学生在充分品读作品的基础上,以片言只语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可以只谈文中的某个细节、某件道具,但要从较新的角度切入、用语简洁悠美。这一训练既活跃课堂气氛,又可带动学生深入研读课文,提高鉴赏能力,从而获得兴味盎然的学习效果。
2、选好突破口,教出新意
教师顺着课文段落先后,从段首依次分析至篇末,这种教法虽有普遍适用的价值,但是一味拘守,也会湮没某些课文的特色,还可能使学生的思维形成定势,难以生动活泼地发展。设计有新意的教学思路,需要教师以自己的发现,感悟为契机,从课文中选取关键性的语句或问题作为切入口,奇峰突起,优化课堂组织过程。例如教学《捕蛇者说》一文,可在学生熟读后,抓住结尾这一文章的凝结点来追本溯源:指导学生找出主旨句,如果学生答成”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教师借机区分主旨句与写作目的句。再提出:”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作者写到了几种毒?哪种厉害,何以见得?这样一下抓住了要害,增强了教学的有效性,又有助于学生体会课文对比、反衬手法的妙用。
三、启思导学,积极改进教学方法
运用教学方法、应使教法建立在学法的基础上,强调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和实践,教师主要起激励、组织、点拨、引导的作用,用叶圣陶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帮着学生学习“。
1、设思维情境,激发学生创造欲望。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需求创设一些具有启发性和开拓性的问题,并不失时机地提出来以触及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其求知欲,拨动他们思考的琴弦。例如教学《背影》一课,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可创设如下问题:文章为什么不刻画父亲的正面形象而写”背影“呢?作者是如何刻画父亲”背影“的呢?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过铁道买桔子“时的细节呢?课文几处写了父亲的”背影“?”背影“在行文中起了什么作用?如果让你写父亲的”背影“,你如何构思呢?这样的问题一旦出现,学生学习情绪就会高涨,思绪也就随之而”活“了起来。
2、拨学习思路,鼓励学生大胆想像。教师要指导学生突破课文情景,把思维的领域扩展到更加广阔的生活空间,从而提高学生的认识和想像力。如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为我们再现了”百草园“丰富多采的自然景物,使我们同鲁迅先生一样,体味到了其中无限的乐趣。那么,倘若我们走出”短短的泥墙根“一带,还会有哪些充满情趣的事或物在等着我们呢?我们可以以”百草园趣事续闻"为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启发学生纵情想像和大胆想像,创造出更为奇妙而有趣的情景来。
此外,教师积极运用电教媒体辅助教学,创设具有吸引力的学习情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并协调各种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把名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能够使学生找到更合理的掌握知识、增长才干的途径,真正提高学习活动的效率。
第二篇:激活语文课堂教学之我见
激活语文课堂教学之我见:
归真、求美、移情
语文组 林春薇
纵观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灌、抱、喂”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还普遍存在,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思想尚难以落实,“双基”落实和学法指导有待提高,目标意识和训练意识尤需加强。学生似听非听、似答非答、似练非练的情况普遍存在,教师有目标,但落实不够;有训练,但力度不够;有提问,但设计不够;有导读,但指导不够。课堂上,学生累、教师也累原因何在?受传统课堂教学观的负面影响,“实”有余而“活”不足。
那么,怎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语文课堂教学的这种沉闷状况呢?这就要求我们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具体到语文课堂而言,需要致力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归 真
从美学的角度审视语文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与课文之间存在着一个审美沟通的过程。审美沟通通常分沟通前、沟通、沟通后三个阶段,而课堂教学是以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直接接触为主的阶段,当属沟通阶段。
对审美沟通的传统研究认为,鉴赏主体在沟通阶段,主要诉诸情感,而不动用理性。由此可见,在我们课堂教学中,尽管教师的讲解有时候是很理性的,但学生总会自觉不自觉地挣脱理性的捆扎,而把主观情感移入或灌输到课文中去,并同课文产生共鸣。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真”才显得尤为重要。它能迅速引起学生的情绪,减少其移情或共鸣所投入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它能变理性化的传统教学为感性化的艺术教学,使语文教学在智育不忘德育的今天,同时兼顾美育。
笔者第一次教《屈原(节选)》的时候,在课堂上放那段被称之为“高潮中的高潮”抑或“课文灵魂”中的《雷电颂》的录音。这是剧中主人公屈原的一场内心独白。这段独白,想象丰富,气势雄伟,发出了对黑暗和邪恶的愤怒诅咒,表达了对光明和自由的热切追求;四十年代在重庆公演时,曾博得观众雷鸣般的掌声。然而,笔者发现,学生们在听这段录音的时候却很少激动,有的甚至发出窃笑,课后问一问,居然还有同学说:屈原有些神经质!该怪学生觉悟不高还是课文离学生太远?静下来想一想,什么也不该怪,怪只怪我们教师对语文教学中的“真”研究不够,把握不够。
语文教学中的“真”既不是生活本身的真实,也不是模仿和再现生活的真实,而是主观性和假定性统一的艺术真实。艺术真实就其在个体身上的实现过程而言,表现为创作主体真实→作品本体真实→鉴赏主体真实这样一个完整的动态序列,缺一环节,艺术真实就不能现实地存在。
基于上述观点,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的“真”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A、体会作者(即创作主体)的真实动因;B、再现课文(即作品本体)的真实情景;C、抒发师生(即鉴赏主体)的真实感受。其中,B是A和C的中介和桥梁;C是A和B的目的和归宿。
再以《屈原(节选)》为例,学生之所以对《雷电颂》录音冷淡,关键在于环节A的薄弱(以往背景材料用五分钟时间介绍,以导入课文)。学生缺乏进入课文作审美沟通前的准备,就难以“归真”。
重上这篇课文,笔者用第一课时介绍(史记·屈原列传》,以让学生了解历史人物
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悲剧命运,以及他赤忱奔放、刚直不阿、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诗人和政治家气质,了解屈原个人悲剧深广的社会原因;同时,让学生们知道,《屈原》这个剧本是写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最黑暗的1942年1月,演在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心重庆的,知道当时面对国民党反动派对外妥协退让,对内实行专制,钳制进步舆论的行径,全中国进步的人们都感受着愤怒这样一种情况;学生有了审美沟通前的充分准备,第二课时再听录音,内心激动,溢于言表。
当然,环节A的处理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因为它毕竟属审美沟通前阶段。课文离学生现实生活很近,并且切合学生审美心理定势,就应当减少些投入。而环节B的处理却是少之不得、粗之不得的,因为这才是真正的审美沟通阶段。如《宽容》可以让学生演成课本剧,《祝福》、《阿Q正传》可让学生观摩影视剧,等等等等。此外,还可参考 “情境教学”的做法,以此来求真。
此外,环节C的处理也不能忽略。要让学生多作自由讨论,多写读后感,以此来求得教师—学生,学生—学生,学生—课文,课文—教师之间的多边共鸣。对课文的理解,应当允许保留分歧。因为,“一千个观众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总之,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归真,“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根”。
二、求 美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既然一半是艺术,那么,语文教学就离不开一个“美”字。事实也是如此,对语文学科性质的争论,随着试行新《大纲》的颁布,已得出这样的结论:语文既人类交际的工具,又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它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绵绵不绝的文明。换句话说,它还具有人文性。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不是凭借简单直白的道德说教文字承载的,而是借助于一篇篇熔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等于一炉的有血有肉的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如果离开美,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文课堂教学就将是一张失血的脸,显得苍白无力。因此,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求美。
语文课堂教学的美表现是多方面的。就课文本身而言,如杜甫的《春望》、陶渊明的《饮酒》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境界美;朱自清的《绿》、茅盾的《风景谈》有“美在典型”的典型美;曹禺的《雷雨》、鲁迅的《祝福》,有忧愤深广的悲剧美;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柳永的《雨霖铃》有千古传诵的语言美„„把这些美开掘出来,本身就是一种美。
再就学生主体而言,以《绿》为例,学生在学这篇散文的时候,首先能感受的是朱自清散文“顺口、顺耳、顺眼”的语言美,特别是叠词使用,妙不可言;其次还能感受到朱自清散文讲究“线条、色彩、质感”的绘画美,从“远眺飞瀑”到“坐观水花”到“近赏潭绿”,真可谓“白话美术文”;此外还能通过文中的层层设喻、多方陪衬、奇特联想、神妙比拟产生联想和想象美。如果知识贮备丰富一些,还能得到“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罗丹),“尚未到达顶点的那一瞬间最有魅力。因为它最有孕育性,最能让作家展开美丽的翅膀”(莱辛)这样的理性美。
罗丹说:“不是生活中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语文课堂教学的美,要让学生去发现,但这离不开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换句话说,教师的启发、展现、引导、促进本身也要求美。
笔者上《与朱元思书》一文,设计的板书是:
课文标题《与朱元思书》和课文总领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再加上课文作者“吴均”巧妙组合,俨然是一个信封(上面不仅有收信人姓名、寄信人姓名,而且还有“邮
票”),这与课文的体裁与主旨相映成趣。求的就是板书美。
笔者上《守财奴》一文,在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不是如《教参》所示抓描写葛朗台贪婪成性“抢夺梳妆匣”那一段中的动作描写,而是分析同样这一段文字中的10多个使用不同的叹词,点出其中只有一个叹词是老葛朗台真实感情的流露,其它都是他花言巧语的哄骗,而这真实感情,恰是他贪婪本性的外露。同时,我还告诉学生,这一段文字,还可从对葛朗台的称谓变化来分析其人物形象。求的又是切入美。
笔者上《石钟山记》一文,抓住课文“疑(思)—察(行)—理(思)”这一条线索,设置大量问题让学生解答,这一些问题,呈梯级状态,由浅入深,环环相扣,极富思辨性。如“同是疑,作者对郦说和李说态度有何不同?”(一为疑惑,二为怀疑);“作者持此不同态度的根据何在?”(一为实验,一为常理)„„学生不仅解答了“疑”的不同,而且还创造性地发现了“笑”的不同(文中有三“笑”),课堂以讨论为主,学生思维活跃。求的则是思辨美。这里还想说说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语言美。
许多教师在课堂语言上存在用语上的不足,具体表现为:(1)语言的浪费。有的教师好问“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甚至成了口头禅,造成了语言的浪费。有一堂课,末20分钟内,教师问了53个“什么”、“怎么样”。语言的浪费,也是时间的浪费。(2)语言的游戏。有的教师喜欢说上句,让学生接下句。如“表现了什么?”(主题);“体现了什么”(精神);“心想什么?”(事成);“梦想怎么样?”(事成)。这些问题,完全可以改成由教师直接说出,何必让学生磨嘴皮子。(3)语言的折磨。有的教师会提一些让学生根本难以回答的问题,造成课堂的紧张和沉闷气氛。如上《项链》一文,教师在归结全文,揭示主题的时候,问了两个问题。一是“这项链是项链吗?”;二是“玛蒂尔德做了一个什么样的梦?”学生无一能答,教师揭示答案:一是锁链,二是甜甜的梦。真正匪夷所思,怪哉怪哉!
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源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是认为启发式教学必需提问,问得越多,也就意味着师生双边活动开展得越好。殊不知,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语意表达的简洁性优于复杂性,讲其必讲,不在多少;生动性优于启发性,启发性不一定体现在提问上,讲解也可以启发。
三、移 情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日本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泷泽武久用大量实验结果证明:一旦学生对学习失去情感,思维、记忆等认识机能全会受到压抑阻碍,无论何等抽象的思维,没有情感都不能进行。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情感流动的过程。这个过程,始终以情感为动力,因此它是流动的、变化的、起伏的、曲折的,也是美的生成图。但情感不是说来说来,说有就有的。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生理、心理机能都是属于自己的,既不能“玩假的”,也不能受到别人指挥。
非洲有一种职业“哭丧婆”(专替丧事哭泣的职业女性),她们的哭泣是受雇于丧事的主人的。但即便如此,她们的“情感表象”也依然是受她们自己的心理支配的,而她们的真正情感也并未启动。所以痛哭失声了两个小时,“哭丧婆”们领到钱在餐桌上依然可以大吃大喝,谈笑风生。而办丧事的主人却已经是一两天水米不进了,因为他们对亲人的死动了真情。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不,应当说是让师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动真情”呢?让我们试着引进“移情说”:
移情说是西方美学家从审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他们认为:审美的移情作用就是“人在观察外界事物时,设身处在事物的境地,把原来没有生命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东西,仿佛它也有感觉、思想、情感、意志和活动,同时,人自己也受到对事物的这种感觉的影响,多少和事物发生同情和共鸣”。(曹兴戈:《披文入情,缘情探美》,《江苏省中学语文优秀教学论文选》,第22页)简言之,它是把审美活动中凭借情感的牵引将自己移入观赏对象从而物我合一,接受特定情境中的刺激信息,以获得具体的审美喜悦的过程。再简单一点说,它是形象化地表现情感活动的一种极为常见的方法。如我国古代诗词创作中的“比兴”、亚理斯多德修辞学中的“隐喻”,其实都是“移情”。
对于课文中本身就是“移情”的描写,教师要加以点拨,以引导学生理解体验,从而获得情感上的共鸣。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造性地运用“移情”手法言志、传道、抒情。
有位老师上《庖丁解牛》时,学生提出有几句话难以理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为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这位老师立即在黑板上写下王国维写的三句话作类比“移情”: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第一境界,可和“所见无非牛者”相比。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第二境界,可和“未尝见全牛也”相比。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第三境界,可和“官知止而神欲行”相比。
然后要求学生联系自己亲身经历来理解,深入体验这三种不同的思想境界。有的学生就说:“我们开始学英语,因为起早贪黑地读,满脑子都是英语单词和字母,看到暖气管就联想到‘M’,见人切西瓜就想到‘D’„„这里是否是‘所见无非牛者’?”另有学生说:“我开始学拉胡琴,琴声就像杀鸡杀鸭一样难听,人人都讨厌。我不管,照常拉。这时眼睛盯住琴弦,嘴里念着‘5’‘6’入睡了,有时手指还在动,真是有些苦苦追求。待到略成腔调之后,就不用眼睛看琴弦了,手指也熟练多了,心里在想着怎样拉得和谐、优美。这似乎在‘控制’。现在可以自由地拉,拉出感情来,还能自拉自唱,这似乎接近‘官知止而神欲行’的境界了吧!”
学生的发言激起了大家的情思,引起不少联想。老师借势也说了语文教学经历的三种境界:
一、教师讲学生听效果不佳;
二、师生共同研究共同探讨,略有成绩;
三、学生自学自得教师引导点拨,效果最佳。教师的这番话博得学生的喝采,整个课堂成为师生畅谈共同追求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历三种境界亲身体会的场所。
运用“移情”手法进行情感熏陶,关键是要在正确理解和把握课文内容,对客观事物某一特征有深刻感受和确切认识的基础上,找到最佳的激发点。
上《祝福》,可以让学生围绕着“谁是凶手”的问题展开“法庭辩护”;上《屈原》,可以让扮演郑詹尹的学生揣一纸“密令”,扮演婵娟的学生怀一卷《橘颂》„„印象很深的是,笔者在上日本作家栗良平的短篇小说《一碗阳春面》的时候,先让学生找出文中的感人语句,读一读,并联系自我谈一谈体会。小说描述的是母子三人面对艰难生活而不屈服,在充满喜庆的大年夜“头碰头”吃一碗阳春面的故事,感人之处很多。有一位学生由母子三人的穿着(母亲是不合时令的斜格子短大衣,孩子是崭新的运动服),讲到自己每到新年都要穿上新衣坐到母亲膝前,回答母亲提出的“我有白头发吗”的问题,用一句“没有”赢得母亲快乐的一笑。今年春节,母亲的白头发骤然增多,儿子一时竟不知怎么回答„„学生是哽咽着说完这一切的。讲完后师生都很感动。
其实,语文课堂教学的“情”应当是教情、学情、文情三情的统一。要做到“三情统一”,教师必须储情于胸,并用激情导入,进而引导学生入境体验,最后融情入理。
综上所述,激活语文课堂教学是深化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归真、求美、移
情乃其根本,也是其旺盛的生命力所在。
第三篇:激活职校语文课堂教学的尝试
激活职校语文课堂教学的尝试
绍兴市职教中心陶世英
大多初中学生的学习都是“维持性学习”,由于社会是以考高分、升重点学校为标准来衡量一个学校和学生的,所以为了达到这种“高质量”,老师把大量的重复性作业和没完没了的考试压给学生以获取高升学率,学生则以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来夺得高分。长此以往,老师无创新的欲望,学生无自主的习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也窄化为“考什么,教什么;教什么,学什么”的纯粹的客观学习过程。
中考战场一番拼杀之后,败下阵来流落到职高的学生的现状更是令人堪忧:在应试教学中他们是失败者,三年强化训练后的失败使他们几乎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他们中大多觉得学校生活不快乐,厌烦,心理上有强烈的反感和抵触情绪;有的学生则消极、被动、麻木,只在父母、老师的督促和舆论的压力下才取得进步;也有个别学生虽全身心投入,刻苦用功,却往往因学而不得法,成绩止步不前而苦闷、烦恼。学习成绩成了所有职校学生心中永远的痛。
没有展现自我主体意识的欲望,没有主动学习的兴趣,更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最主要的是他们对自己根本就没有信心。他们在课堂上从不积极发言,从不积极思考(因为这在初中时都是优秀学生的事),更不用说去探索和创新了,一句话,他们拒绝接受。面对着这么一批学生,职校的文化课老师大多是一筹莫展,觉得这批学生底子差,主动性差,无法唤起他们对知识的渴望,所以把教学过程缩减成为单一的传授书本知识和标准答案的过程,甚至滑入了“教教材、学教材、考教材”的怪圈,使得绝大多数的职校的文化课在教学过程中失去了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长期在这种氛围中教学,老师觉得教书是一件苦差事,学生也觉得学习是一件苦差事,教与学都处于一种倦怠的情绪之中。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作为语文教师,我在课程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较好地调动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也使自己体味到了教学的乐趣。以下我从三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尝试。
一、转变教学理念,开拓学生的视野
1、教育是流线型的。教师、学生与作者之间应形成一种对话关系,彼此倾听和分享对方的认识成果,从而加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与理解,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许多知识原本来自社会生活中,有着丰满鲜活的“载体”,并且饶有趣味,只是在进入“课本”时被“抽象”,如果老师在讲授知识时能将知识融入生活之中,或从生活中滤出知识来,让学生感到平凡朴实的生活里有着许多丰富的内涵和深邃的道理,进而感悟到读书学习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是生活、成长的需要,从而自觉产生与之接触、亲近的愿望和动力。比如在上《胡同文化》时,《绍兴晚报》刚好有整版的台门文化的介绍,于是我先扯入了绍兴学生非常熟悉的台门,当时大家的兴致就来了,趁此机会我就叫学生讲他们所熟
悉的台门里的故事,可以用绍兴方言讲。学生边讲趣事,我边顺便提炼出绍兴人的习惯和风俗,乃至文化特色。然后再用京味的语言来读课文,学生的阅读兴趣就上来了,而且课后布置《台门文化》的随笔时,大家都觉得有许多东西可说可写。
2、利用网络让学生在搜索资料中开拓自己的视野
新课标强调:学习是学生的个性行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提倡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以前凡是书本上有关的背景知识、作者生平和简历,或者书本以外的拓展性阅读都是老师代劳的,而且在课堂上讲过后学生往往影响不深。现在我布置内容,让学生自己去查找,按小组为单位整理资料,一个个轮流下去,把所查得的资料或张贴在“学习园地”,或人手一份,供全班使用,并记入平时的奖励分中,既提高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又开拓了他们的视野。
二、利用职校特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把专业教学纳入课堂。
比如在上《烛之武退秦师》时我尝试用商务案例导入课文:
假如你是一家大兴外贸公司的业务员,公司目前打听到了一笔大生意,想把它争取过来,而这笔生意的主人已和大发外贸公司有了几年合作关系。现在公司派你去,要从大发外贸公司手中争取到这个客户,那么,你该如何说服对方呢?
当时学生兴趣很高,纷纷讨论并回答:①抬高价钱把客户抢过来。②把公司的优势展示出来。③给对方的负责人一点好处。
我进一步引导:“用以上的手段之外,能不能用语言说服对方,让别人心甘情愿的和你做生意呢?”
当时学生就纷纷笑着说:“不可能。现在这年月,凭关系、凭钱、凭实力,没听说凭嘴皮子也能办好事的。”
这时我就趁势导入课文:“当然。但人都是有私心的,人往往首先要为自己、为自己的家庭、为自己的小集团考虑。任凭你讲的道理再对,如果对我没有什么好处,我是懒得理你的。所以说的时候如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对方的利害得失,那样的话嘴皮子的功夫也是不可抹杀的。怎样才能说服对方呢?老师准备了宝典秘诀。”
(投影展示)
要说服对方首先要消除对方的戒备之心 毫无疑问,对倾听者若不加分析,交往就会遇到重重阻力。由于双方在刚见面时,倾听者对说话者采取了警戒的态度,所以谈话者首先应当巧妙地疏导和松懈对方的戒心。
如何消除?先博取对方的好感,同时不暴露游说目的,为对方打算,也就是说,巧施攻心术——先对方之忧而忧。
最后,用婉言相劝,让对方的意志动摇。这期间一要有诚心,二要暂时与对方站在同一战线上,三要用事实说话。
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导入课文、理解课文,使得学生对本来令他们头痛的文言文也乐于接受了,而且听得饶有趣味。
2、变换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
以往在语文课堂上大多以文字的形式来呈现材料,多媒体在课堂上的运用也以板书形式出现的较多。随着网络资源的日益丰富,许多手段都可以通过课件来实施。比如图片的展示让学生更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如《胡同文化》、《我的空中楼阁》等);人物的资料可以拓展,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如海伦、马克思等);音像资料的播放,使学生的情绪也跟着活跃起来(如《红楼梦》、《再别康桥》等)。可以这么说,语文老师完全能把一堂语文课上得有声有色,情趣盎然。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不是简单的预习和复习
职校学生大多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的自主性较差,更主要的是由于文化基础薄弱,他们的接受和理解能力相对就比较差,若按普高的学生去要求他们自行预习和复习,往往效果甚微。而且许多学生已养成了在上课时单纯地记老师的标准答案的习惯,缺乏独立思考、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整个教学过程失去了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从单纯的记标准答案转变为主动地去思索、理解,并且有目的地去阅读和探究,我尝试着在课前给学生一份“学案”。也就是把老师在备课时对教材的设想和把握以及对学生的要求打印一份给他们,让学生在上课前做到心中有数,而且学会接受、尊重和分享别人的理解与感受,善于从别人的认识成果中获取启示。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预习和复习就有针对性了,更重要的是他们慢慢地敢于在教学过程中参与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感受,师生同时倾听和分享彼此的认识成果,从而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变得更有意义了。
第四篇:激活历史课堂教学
激活历史课堂 实现课堂最优
我们中学历史教师常常会有这样的困惑:我们的历史课堂到底要追求什么?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不同教师有不同理解。目前历史课堂教学出现的弊端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两类:一是有的教师认为把每件历史大事的背景、经过、结果、意义等讲清楚给学生,在授课过程中插入一定的习题,方便学生考试就可以了。这样的历史课堂既传统,又有点应试教育的味道,学生的兴趣不大。二是有的历史教师接受了一定的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充分”地参与课堂,一会是小组辩论赛,一会是历史话剧表演,一会是角色扮演,结果课堂上热热闹闹、轰轰烈烈,课后却是“一头雾水、一问三不知”。我认为这两类历史教学都有偏颇之处。那么我们的学生希望老师提供怎样的历史课堂呢?我的理解是:历史不是“死记硬背”,它是有生命力和吸引力,是可以引起学生共勉的;同时,历史也不是“舞台表演”,它有自身的学科特性。不管我们怎么教,都要营造有生命的历史课堂、学生有兴趣的历史课堂,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强劲跳跃着的生命脉搏和人性之光,在历史的教诲中去感知生活,洞悉社会。
一、创置情景,激活课堂。
有效的教学就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有效的教学情景设置则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创造性与实践性。适宜的教学情境不但可以提供生动、丰富的学习材料,还可以提供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机会,促进知识、技能与体验的连接,促进课内向课外的迁移,让学生在生动的应用活动中理解所学的知识,了解问题的前因后果和来龙去脉,进一步认识知识的本质,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应用能力,增长才干。因而,教学情景的创设既要考虑学生的兴趣性又要考虑情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如我们在讲鸦片战争一节时,可以首先对学生设问,中英鸦片战争是因为鸦片问题肇始,为什么《南京条约》中只字不提鸦片呢?是因为英国代表疏忽了吗?通过讨论得出,鸦片问题仅是英国挑起战争的借口而已,英国在虚伪外衣包装下的根本企图在于打开中国市场,使中国沦为英国的附庸国,成为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这一点可以从《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得到佐证。这一点也并不是英国代表的疏忽,而是他们为实现自身野心过程中的必然选择,一旦他们将中国禁烟运动突现的革命激情再次激活,他们的阴谋就无法得逞。经过这样的指导,学生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英法等资本主义 国家三番五次侵略中国,为什么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才能真正地拯救中华民族等问题。因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本性不会从良心发现上去自然消失,不要对侵略势力抱有幻想,期望天上掉下馅饼。
二、巧设问题,落实知识。
很多教师在历史课堂上的提问几乎千篇一律:“历史背景是什么?”“历史事件爆发的原因是什么?”“这件历史大事的影响、意义是什么?”甚至经常听老师问“是不是?”“对不对?”“是什么?”这些肤浅的平庸的提问、零打碎敲的提问、单调的填空式的提问,只能抑制学生的思维活动,与开发学生智能的宗旨是背道而驰的,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而有的教师为了创新,所提出的问题脱离文本,脱离教学,如我看到的一个案例,老师在讲授“雅典的民主”时,以电影“木马屠城记”导入,颇有新意,学生兴趣盎然。可是随后老师提了个问题:“你们说,这个电影的主演是谁?” 学生傻眼了,回答不出,老师还揶揄学生:连这还不知道,是著名影星谁谁谁。这些假问题除了使课堂热热闹闹之外,还有什么益处呢?因此教师设计问题既要激发学生兴趣又要回归课本,落实知识点。
诚然,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进行有效的历史课堂教学?如何做到“素质”与“应试”两者兼顾?如何促使学生从“苦学、死学、难学、学会”变为“乐学、活学、易学、会学”?这些问题永远是我们一线历史教师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然而,教而有法,但无定法,“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以此共勉。
第五篇:培养语文情感意识,激活语文课堂教学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培养语文情感意识,激活语文课堂教学
惠安县教师进修学校陈继伟362100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阅读教学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让学生受到高尚情趣的熏陶。这不仅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特点,也为语文教育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展示了应有途径。但从目前教学实际看,不少教师只把语文课当作工具课,把语文训练当作一种单纯的技能训练—这严重影响了语文课应有功能的充分发挥。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文情感意识,激活语文课堂教学,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
一、修养情感,感染学生
要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富有情感的人。古人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可学”,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说过“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自己的情感,他就不能发展和培养好别人的情感”。因而教师要随时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增加凝聚力,让学生在创设的教学环境中担当角色。这种“有我之境”可使学生在角色意识下,忘我地由“扮演角色”到“进入角色”、由“被动角色”变为“主动角色”,从而成为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之中。
二、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语言是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工具,无论是绘景状物还是叙事写人,都饱含着作者的情感。因此教师要将备课时体验到的情感融入教学之中,用热情、激情、真情去撞击学生的心灵,掀动学生情感的涟漪,使他们置身于充满浓烈气氛的情境中。
1.范读——再现情感。一定的语言形式表现一定的感情,教师要通过范读准确生动地再现文章的情感。准确,即读出作者的情感流程;生动,即要读出课文的情味、情趣和情调。如:温情脉脉时“窃窃如私语”,轻松愉快时“恰恰如莺啭”,义愤填膺时“铿锵有力”,紧张处一泻千里,忧伤处一字一顿或如泣如诉。
2.点化——融化情感。课文中语言的情和义是息息相关的,教师要通过充满激情的点化分析,引导学生在理解语意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情愫、情思和情怀。如教《圆明园的毁灭》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知到文章歌颂祖国灿烂文化、痛斥侵略者强盗暴行之鲜明的对比的层次性情感,把握思想内涵,为情感共鸣奠定基调。
3.设境——引发情感。情与境关系十分密切,情能移境,境能移情。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时适地、设身处境让学生触景生情。
(1)展现生活情境。生活是文章的唯一源泉,联系生活展现情境,可以把教材中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通过生活情境沟通起来,“豁达”学生的生活体验,达到“虚心涵泳,切己体察”境界。
(2)实物演示情境。“百闻不如一见”是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如上《黄山奇石》,让学生把自己参观风景名胜拍下的照片,带进课堂,让学生边展示照片,边介绍自己知道的景点,既丰富生活体验,也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3)图画再现情境。文与画相通,借助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可以把课文具体化、形象化,“一图穷千言”。运用图画再现情境时,教师要注重指点和启发;要由图入情,便于学生充分感受形象,进入情境。
(4)播放音乐渲染情境。音乐最能调动人的情感,抚慰人的心灵。教
学中,把音乐语言与语言文字沟通起来,能实现学生听觉、视觉等器官的融合,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5)角色体会情境。分角色朗读--让学生听到教材中各种人物的不同声音,未见其人,却已闻其声,增进对课文的理解;即兴角色表演--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进行表演,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改编课本剧--根据课文编写剧本,并进行表演,完成课文情感的全方位把握。
三、把准契机,表达情感
教师引导学生正确领悟教材情感,体现了教师主导。当学生或被人物精神所感染,或被优美景观所陶醉时,随着情感的加剧,最终将“情满而溢发”。因此教师要把握好学生表情达意的良好契机,让学生“披文以入情”,将文章之情和自身之情结合起来,“一吐为快”。
1、诵读。诵读是学生体验课文情感,实现情感内化的有效方法之一。语文是祖国语言文字的有声的艺术而不是静寂的字符,诵读,使整个语文课堂充满了朗朗的读书声,显示了语文课的生命活力。诵读的训练模式是:初读感知语言——再读品味语言——三读领悟语言——四读运用语言。
2、传情。要善于抓住易于学生动情的“点”,营造独特的情感氛围,激起表达欲望,开发潜在的主动基因,健全情感品质,培养学生的传情能力。如《公鸡的脸红了》讲公鸡在邻居们向他借东西时,不肯借。当大风刮跑了他的的屋顶后他却受到了邻居们的鼎力相助。课文最后写到:“公鸡望着他的好邻居脸红了”。教师可以抓住“脸红了”这一动情点,让学生读课文、看图片、谈体会,将课文的情感转化为自己的情感,从中受到
教育和启迪。
另外,体态传情--用体态语言流露学生的情感,也是让学生表情达意的有效方式。眼睛是心灵之窗,脸面是心灵之镜。课堂教学时,教师应根据教材的情感线索,恰如其分地让学生运用自己的面目表情、动作神态等,直观、形象、真切地进行情感体验,以产生共鸣。
3、读写同步。“言为心声”,学生的习作应是其生活、语言、情感积累的自然表述。所以,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既能提高学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又能抒发、升华情感。如学习完《穷人》一文后,让学生以“桑娜拉开了帐子”为题,想象并写出当时的情境和渔夫一家人命运,可让学生各抒已见,揭示自己对“穷人”宁可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崇高品质赞美和对人间真情呼唤的丰富情感。
如何把语文教学中“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缺陷改变为“活读书、读活书、活读书”的情景--我们需要做的是什么呢?激情--只有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激发情感的碰撞,激活语文课堂教学,才能使师生真正享受到语文教学的乐趣!
电话 ***
——《小学教学设计》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