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张家贞-激励教学激活课堂教学
题目:激励教学激活课堂教学
姓名:张 家 贞单位:阜阳市第二高级职业中学 日期:二零一三年四月三日
激励教学激活课堂教学
作者:张家贞学校:阜阳市第二高级职业中学
摘要:在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情况下,本人将激励教学法应用于课堂教学,能很好地调动中职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更为生动、有趣、活跃、高效,达到使学生愿学、会学、爱学、学好的效果,从而实现职业教育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激励教学法课堂教学中职生
对于当前中职生来讲,已被某些家长和社会所误解,认为相当一部分学生自律性差,不爱学习,专业技能不强,但在我看来他们思维灵活,爱动手参与实践,且对新知识富有好奇感和创造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要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引导他们,易于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因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课堂氛围沉闷,既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且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最重要的是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形成恶性循环,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通过近几年中职专业课教学实践的探索,针对中职生生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激励式教学方法,能起到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既培养了学生乐学、爱学的好习惯,又使其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职业素养。将激励教学法应用在中职专业课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融情感教育,激励学习兴趣。
人本教育理论中重点强调,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学习的重要影响因素。为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我是这样做的:
一、从我做起,特别是第一次上课前的自我介绍以亲切的语气问候,以新奇、有趣的学科内容打动学生的猎奇心理来激起学生兴趣,例如在《机械基础》课上利用日常生活中较熟悉的汽车,设问其变速器它是怎样实现变速的呢?还有自卸载货汽车的自动翻斗它又是怎样工作的呢?由此以亲切、有趣的氛围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这样学生在心目中就会主动
地接纳老师和本学科,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从而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教师要准确地记住每一位学生的姓名,提问时亲切地称呼其姓名以示尊重,同时对于学生也会感受到自己在老师心目当中还是有一定地位的,进而觉得我能回答好的,这样彼此真诚地心与心的交流,无形中就形成了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他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人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能力可以发挥到90%。可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表扬激励的运用极为重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去挖掘每一位学生身上的优点,善于从平凡中找出不平凡。对学生每一个好的表现和细微的进步,都会及时地捕捉到并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如在钳工实训课上,哪怕是一向马虎的学生这次做的认真一些,我会及时给予鼓励性的评语,这样学生既能及时地体验到被赏识的喜悦,又能时刻感受到老师的鼓励和关怀,从而不断取得学习上的进步。
二、鼓励畅所欲言,共享快乐课堂。
尽力营造课堂氛围,改变过去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传统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沉闷、压抑,主动性不能得到发挥,甚至会产生厌课、厌学。教师要努力营造这种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敢于讲、争着说、乐于参与到学与教的互动过程中。如在钳工操作技能课上,先让学生自报奋勇操作一遍,其他学生作为旁观者,然后再让学生举手发言对该同学的操作过程进行点评,这样在教学中多给学生一些自主思考和实践的空间,给更多的学生提供展示他们自己能力的机会,既调动了学生思维,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再如在钳工作品成果展示时,通过小组内互评、组间互评的方式说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如此心与心的沟通,久而久之同学之间形成了这种共同奋进的默契,好的作品既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和吸收,欠缺的地方又得到了大家的指正,这样既营造了快乐课堂氛围,又达到共同交流、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榜样激励,激发学习潜能,树立坚定职业信心。
当前中职生虽灵活、爱动,若不加以正确引导,容易失去学习的方向,甚至失去学习的信心。课堂教学中,为把学生的思路引到正确的方向上来,刻意注重榜样的影响力。因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榜样又是一面具体、鲜明、生动的学习旗帜,可使学生学有方向。
比如在课堂上时不时地列举一些在某岗位上较出色的中职毕业生案例,通过真实、鲜活的人物故事能够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注重教师的直接榜样作用,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老师应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爱岗敬业,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及修养,树立良好的专业形象,引导学生进入专业角色。此外,在专业实践技能课上,可拿一些前几届学生做的好的作品或各类大赛中获得的优秀作品进行展览,让学生分别前来观看,学生对此较感兴趣,看得仔细,学得认真,通过此时的看,可激起他求胜心理──我也一定行,并促使其在内心深处树立起更高的目标。教师在此基础上介绍一下那些作品各方面的优点,学生掌握得就会更快,更全面,也会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此时教师提出要求,布置任务,学生就会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且激情高涨,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也大有益处。因此,通过种种榜样的力量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发挥出他们的正能量,专心致志地学好本专业知识,树立起坚定的专业信心。
四、实践教学融合职业素养,激励学生综合能力提高。
在实训课上,学生容易忽视职业习惯的训练与养成。平时教学过程中,特意将职业素养与实践技能融合在一起,以加强对职业规范和职业习惯的养成训练。比如在实训课上,严格要求学生要以企业8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学习)管理来要求自己,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习惯。在安全文明生产方面,为将“安全第一”根植在学生心中,改变过去单纯得记忆安全条例的方法,而是让学生观看精选的实际事故案例,然后让学生分析事故原因写出总结报告,达到安全教育的作用。在工艺规范操作方面,采取往届做的有质量欠缺的作品来让学生分析其失误原因,让学生清楚遵循基本工艺规范的重要性,使学生在实训中养成良好职业习惯并具有很强的质量意识。在实训耗材方面,可以将实训材料分发给小组,让小组长负责,在保证完成项目任务的情况下按结
余情况,用材最省者给予“节约材料小明星”的光荣称号并张榜公布以示表扬,对“超支”小组要说明原因,此外对于材料、废料回收情况也要做好记录以示鼓励。
五、竞争激励,调动学习积极性。
绝大部分中职生有好胜心强、爱炫耀的特点,竞争意识能强化学生的求胜心理,使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为此,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经常组织一些适当的比赛来吸引学生,并在活动中引导、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鼓励他们取得优异的成绩。
比如在专业技能实践课上,为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技能和操作规范性方面,首先由教师做示范操作,再由学生动手强化练习,其次以小组为单位选出代表现场操作,最后由学生和老师共同评析,选出“最佳操作技术能手”以示鼓励,鼓励他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中提高学习效率。
六、动手制作,激励创新意识,享受成就之乐。
针对中职生富有爱动手、好思考、善创新的心理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可适时引导学生搞些动手小制作。比如在讲机械传动中的铰链四杆机构知识时,由于其理论性强且与实际应用关系更为密切,可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较熟悉的公共汽车车门的启闭机构、汽车的刮雨器机构、自卸载货汽车的升降机构、缝纫机的传动机构等应用,让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来制作这些机构,然后与全班同学共同分享、交流成果。这样既巩固了理论知识,又使学生在自己的动手实践中体会到学有所用的成就感。此外通过举办类似的小制作比赛,可激起学生动手、动脑的热情,特别是平时上课不认真的“学困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设计出自己喜爱的模型类型,独特、新颖的设计会得到老师同学们的充分肯定,对于制作突出的同学,我还特别为他们设立了“最具创意奖”、“最佳作品奖”并进行全校的展览,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同学们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极大地鼓舞了他们学习好本专业的热情,树立起坚定的专业信念。总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动手能力活动带动学困生学习好专业课兴趣,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激励方式。
七、负激励,激发学习动力。
负激励就是对课堂表现自律性差的学生从反面给予一定教育的教学手段。例如发现上课期间有个别玩手机或心思不在课堂的现象,我会给他们讲述这样的故事:石柱县城,天空中飘起雪花。在一个垃圾箱前,一名老太太正佝偻着身子捡拾垃圾。她身子够不着垃圾箱,只好一手 撑着箱沿,一手在垃圾堆中找寻,几乎半个身子都钻进了垃圾箱,脸被冻得通红、衣服上满是雪花。就是这样一位老人,她名叫周桂英,68岁了,依然每天带病穿行于风雪中,佝偻着身子捡垃圾供儿子上大学。告诫他们从这样的故事中去深刻地体会“可怜天下父母心”的真正含义,并问一下自己我的父母现在又是在做什么呢?这样就能把他的注意力及时地收回到课堂上来,并且注意力更加集中,学习更加努力了,过后发现他们成绩进步很快。
总之,以上各种激励教学方法不是孤立存在,我在所带的机械专业课教学中,灵活运用以上多种激励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国永;激励教学法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教书育人;2010年21期
[2]罗玲;“激励教学法”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06年11期
第二篇:激活历史课堂教学
激活历史课堂 实现课堂最优
我们中学历史教师常常会有这样的困惑:我们的历史课堂到底要追求什么?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不同教师有不同理解。目前历史课堂教学出现的弊端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两类:一是有的教师认为把每件历史大事的背景、经过、结果、意义等讲清楚给学生,在授课过程中插入一定的习题,方便学生考试就可以了。这样的历史课堂既传统,又有点应试教育的味道,学生的兴趣不大。二是有的历史教师接受了一定的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充分”地参与课堂,一会是小组辩论赛,一会是历史话剧表演,一会是角色扮演,结果课堂上热热闹闹、轰轰烈烈,课后却是“一头雾水、一问三不知”。我认为这两类历史教学都有偏颇之处。那么我们的学生希望老师提供怎样的历史课堂呢?我的理解是:历史不是“死记硬背”,它是有生命力和吸引力,是可以引起学生共勉的;同时,历史也不是“舞台表演”,它有自身的学科特性。不管我们怎么教,都要营造有生命的历史课堂、学生有兴趣的历史课堂,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强劲跳跃着的生命脉搏和人性之光,在历史的教诲中去感知生活,洞悉社会。
一、创置情景,激活课堂。
有效的教学就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有效的教学情景设置则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创造性与实践性。适宜的教学情境不但可以提供生动、丰富的学习材料,还可以提供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机会,促进知识、技能与体验的连接,促进课内向课外的迁移,让学生在生动的应用活动中理解所学的知识,了解问题的前因后果和来龙去脉,进一步认识知识的本质,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应用能力,增长才干。因而,教学情景的创设既要考虑学生的兴趣性又要考虑情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如我们在讲鸦片战争一节时,可以首先对学生设问,中英鸦片战争是因为鸦片问题肇始,为什么《南京条约》中只字不提鸦片呢?是因为英国代表疏忽了吗?通过讨论得出,鸦片问题仅是英国挑起战争的借口而已,英国在虚伪外衣包装下的根本企图在于打开中国市场,使中国沦为英国的附庸国,成为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这一点可以从《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得到佐证。这一点也并不是英国代表的疏忽,而是他们为实现自身野心过程中的必然选择,一旦他们将中国禁烟运动突现的革命激情再次激活,他们的阴谋就无法得逞。经过这样的指导,学生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英法等资本主义 国家三番五次侵略中国,为什么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才能真正地拯救中华民族等问题。因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本性不会从良心发现上去自然消失,不要对侵略势力抱有幻想,期望天上掉下馅饼。
二、巧设问题,落实知识。
很多教师在历史课堂上的提问几乎千篇一律:“历史背景是什么?”“历史事件爆发的原因是什么?”“这件历史大事的影响、意义是什么?”甚至经常听老师问“是不是?”“对不对?”“是什么?”这些肤浅的平庸的提问、零打碎敲的提问、单调的填空式的提问,只能抑制学生的思维活动,与开发学生智能的宗旨是背道而驰的,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而有的教师为了创新,所提出的问题脱离文本,脱离教学,如我看到的一个案例,老师在讲授“雅典的民主”时,以电影“木马屠城记”导入,颇有新意,学生兴趣盎然。可是随后老师提了个问题:“你们说,这个电影的主演是谁?” 学生傻眼了,回答不出,老师还揶揄学生:连这还不知道,是著名影星谁谁谁。这些假问题除了使课堂热热闹闹之外,还有什么益处呢?因此教师设计问题既要激发学生兴趣又要回归课本,落实知识点。
诚然,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进行有效的历史课堂教学?如何做到“素质”与“应试”两者兼顾?如何促使学生从“苦学、死学、难学、学会”变为“乐学、活学、易学、会学”?这些问题永远是我们一线历史教师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然而,教而有法,但无定法,“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以此共勉。
第三篇:丢掉激励 激活员工潜能
丢掉激励 激活员工潜能
“颠覆传统管理,我们要做的就是要丢掉激励,唤醒员工来激发自身的能量。”在毛高山看来,“使能”管理的前提就是要充分相信每个人都有完美人格和巨大潜力。
“这哪里是在工作啊,感觉像‘玩’一样,可我们确确实实就是在工作,在这种状态下做什么都有效率。”贾佳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原本的人生规划竟会被北京涵德智心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涵德智心)总经理毛高山的一堂“使能文化”课给“打乱”了。
几个月前,贾佳还在新加坡为自己的理想奋斗着,在那边拿到的薪水也足以让其过着高质量的稳定生活。而如今,贾佳放弃了优厚的待遇与舒适的生活,选择加盟了仅有十几名员工又刚刚起步的涵德智心,“很多人对于我的这个决定都不太理解,其实,我自己是经过慎重考虑的。说到底,我还是冲着‘使能文化’的理念来的。现在入职也有一段时间了,我每天都工作得确实非常开心,感觉自己总有使不完的能量。”贾佳直白地告诉记者,“我很庆幸当初的决定。”
“其实‘使能’是从‘我能’演变过来的。”作为“使能文化”的创始人,毛高山一直强调,“对现代企业而言,‘我能’已经不算什么,如何‘使’员工‘ 能’才是企业管理成功的关键。”说白了,“使能”的最大魅力就在于释放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内在潜能,使之更强大、更富有能量。“‘使能’的前提就是要充分相信每个人都有完美人格和巨大潜力。”涵德智心董事长包剑英补充道,从某种角度而言,使能是对传统管理模式的一种颠覆。
在这种“有悖”于传统管理的颠覆下,涵德智心也出现了一批“颠覆”性的人——他们从不死守陈规,倦怠工作,他们也从来不会把工作当成任务来完成,相反,他们把工作视为一种乐趣,每个人都在想尽办法完善着自己的工作规划。“不管你相不相信,好像在我们这里真的没有‘任务’的概念,不管做什么都是发自内心的想去做,要做好。”一位涵德智心的员工告诉记者。
“目标可以有,但完成目标并不是惟一目的。关键是要让大家享受到奋斗过程的快乐并有所收获,这是使能型管理的一个特征,也只有这样,大家才能找到生命最本源的动力。”“前几年,我在厦门一家规模很大的咨询公司当合伙人的时候,公司就已经开始使用‘使能’管理理念,实施一段时间后,效果非常不错。那时员工的工作状态都很饱满,热情都很高。”对于这样的结果,毛高山觉得很欣慰,“能给员工提供一个他们愿意、甘愿在上面‘舞蹈’的平台,是一件很开心的事。”
2009年底,毛高山遇到了另一位对“使能文化”赏识的人——包剑英,这位曾经为神州飞船航天员和飞行员担任心理辅导师的中国心理教练技术创始人,让毛高山更加坚定了“使能文化”的未来。“包老师做的是心理教练,专门和人心打交道;同样是和人心打交道的管理,使能文化属于2.0式管理,而非商学院交给我们的和脑打交道的管理模式。”在二人的思想碰撞之后,毛高山二话没说,拎着箱子到了涵德智心。
成功“牵手”之后,毛高山和包剑英顺着“使能”型管理特征对原有企业结构进行了一番调整,而这些举动刚好可以用一个词概括——颠覆。
他们颠覆的第一件事情是“组织与人,谁为谁打工”的关系。每次面试新进员工,他们总喜欢问同样的问题:“为什么来这里?希望公司帮助你们实现什么梦想与愿望?”而通常情况
下,很多公司都会问“员工能为企业创造什么”。
“我一直都在跟我的员工讲,大家聚到一起不是为公司打工,也不是为我打工,如果硬要用打工这个概念来说的话,那只能说我们在为自己的梦想打工,为心灵打工。”在组织和个人的关系上,包剑英一向反对以公司利益为本。然而事实上,在传统管理观念里,组织通过对人、财、物等资源的协调来达成组织的目标,才是管理的权威定义,甚至必要时牺牲个人利益也不为过。但在涵德智心,这是完全颠倒的两个角色。
不仅如此,涵德智心还颠覆了对组织进行评价的体系与标准。“我们的发展不是单纯用物、用业绩来衡量,而是用人。衡量标准是完全不一样的。”包剑英随便举出三株口服液、德隆等太多业绩出众却一夜垮掉的案例。“所以说,判断企业发展与否的标志并不在业绩,而是靠人的指标来判断。”
自从毛高山把“使能”管理应用到涵德智心开始,公司只用两个标准来考量公司是否取得了发展或是进步:一是看有共同愿景、共同梦想、共同价值观且能量又很高的人才数量是否比往年有所增加;二是看具体每个伙伴的自我价值分数是否在逐步提高。“我很高兴,自从实施‘使能’管理之后,不但吸引了像贾佳这样有能量的新伙伴的加入,公司每个人在这里的自我价值提升的速度都很快。”
前些时候,毛高山提出了要招100个学员的工作指标,这些任务要由员工们共同完成。然而,面对这样一个“重担”,员工似乎并没有感到太大的压力和焦虑。因为大家知道,老板最关注的并不是这100个指标有没有实现,而是在这个过程中,大家的状态有没有提升,沟通能力有没有加强,认知能力有没有增长。“ 目标可以有,但是设定目标并不是为了让员工完成指标,而是让大家挑战这个目标。结果不是最重要的,而是要让大家享受到奋斗过程的快乐并有所收获,这就是使能型管理的一个特征,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生命最本源的动力。”
“大多数公司最惯用的手段就是激励,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丢掉激励,唤醒员工来激发自身的能量。”
毛高山经常讲这样一个故事:几个小孩子经常用石头砸一位老太太家的玻璃,老太太很生气,出来指责孩子,没想到他们却更尽兴,以前的乐趣只是瞄准,现在还可以打游击。有一次,老太太把孩子们叫到一起,告诉他们说自己一个人很寂寞,希望能和他们一起扔石子,同时为了鼓励他们,每打中一块玻璃,就奖励孩子一元钱。当孩子们兴致勃勃玩了一会儿后,老太太说,因为他们扔得太准,自己快破产了,所以每打中一块只能给5角了。这个时候,虽然孩子们还在继续扔,但已经有些不情愿了。最后,老太太说已经破产了,没钱再给他们奖励了,孩子们也没了兴趣,走了。从此以后,孩子们再也没扔过石子。“大多数公司最惯用的手段就是激励,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丢掉激励。”在毛高山眼中,看似最惯用的激励才是扼杀员工激情的最大杀手。
因为就孩子砸玻璃的事情而言,原本这只是他们发自内心喜欢做的一个“游戏”,但老太太却通过奖励措施把内在动机转化为外在的一种“工作”。虽然“游戏”本身没变,但感觉却不同了。而当这种外在的奖励刺激一旦没有了,那孩子们对这个原本喜爱的“游戏”自然也就失去了兴趣。在毛高山看来,这就是传统管理的弊病——从某种程度而言,激励的做法有
时会割裂一个人对于事情、事物最为初始的学习乐趣和动力,让做事情本身的乐趣成为外在动力。
按照毛高山的说法,从某种程度上讲,西方管理学中激励的本质就是要依靠外界因素的刺激——用外界的刺激让员工产生需求,然后为这个需求产生行为,但随着这种外界刺激的时间过长,它的效用就会慢慢衰减,这就需要加大刺激才能达到原先同样的效果。因此,有些企业只能不停地加工资,但问题是一味地增加工资又会使企业难以承受,员工也会渐渐感到“习惯”,于是只能通过提升职位、授予荣誉等措施来激励员工,但这些方法同样会走到头。“传统的激励方法是会走向瓶颈的,尤其在现代这个社会。”毛高山表示。
“所有的激励背后,暗含的就是要用我的方法来‘操纵’你,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丢掉激励,让工作成为由自己一手开发出来的一种‘游戏’。”毛高山给记者展示了公司伙伴们的名片:包剑英不叫董事长而叫量子教练,毛高山不叫总经理而叫使能行者,品牌经理叫2.0品牌人„„这些都是大家给自己设计的名称。毛高山告诉记者,这在使能管理理念里很重要,是让一个人从身份上觉醒,无论是总经理还是品牌经理,都要走出来,重新站在人生角度,思考自己是做什么的,自己去设计自己。虽然仅仅是一个名称上的改变,但是已经播下了一个苏醒的种子。毛高山一直强调,使能管理要做的,就是唤醒员工,激发自身的能量。王西恒就是被“唤醒”的员工之一。之前,刚从国外留学归来的王西恒满怀壮志地加入了涵德智心,当时公司使用的还是传统的管理模式,一切规章制度、奖惩措施“应有尽有”,但一两个月下来,王西恒有些备受打击:“好歹从国外读了个MBA回来,结果只是被当做资源在用,我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做这个,做了又有什么价值。那段时间,我真的很压抑,很痛苦,感觉日子快到头了,更别说什么业绩了。”
现在,在“使能文化”的影响下,王西恒变得活跃起来。“就是觉得现在自己的自主性强了,公司提供的氛围让我没有被束缚的感觉,做起事情来也没有压力,很多事情都是自己自发想去做的,这样反而让自己更积极主动了。积极性来了,业绩也跟着起来了,客户数量的增长和回馈也是良性的,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其实这是一个由激励操控到充分授权的转变,这也正是使能管理的核心。”毛高山表示,其实使能管理的方式是层出不穷的,但是核心则是要相信每一个人都是人格健全、潜能十足的,“即使出了些许偏差,我们还是要完全相信。这是无条件的相信。”
第四篇:激趣 激活 激励 激发
激趣 激活 激励 激发
——乡镇中学化学“有效教学”浅探
屯昌县枫木中学 吕东斌
内容梗概:农村乡镇中学化学教学如何达到有效和效益?本文试从“ 激发兴趣、创设情境和学法指导”三个方面探索化学教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教学”途径,努力达到化学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和最大效益。
关键词: 兴趣 情境 学法 有效教学
初中化学教学要追求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有效教学的教学理念和策略是一重要途径。近十年的化学教学实践,我摸索出了一条适合乡镇中学学生学习化学的“有效教学”途径。
一、培养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更有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九年级化学教学的“有效”,更强调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过程。⑴ 巧设实验,引发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激烈奇幻、生动鲜明的化学反应现象很容易吸引住学生。如小小照明弹、清水变牛奶、“空杯生烟”、“水中着火”等有趣的实验都直接反映出物质的性质,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在讲“CO2能与水反应的化学性质”时,我先用石蕊溶液染成几朵紫色干燥纸花,分别演示四个实验:①在干燥纸花上喷稀盐酸,②在干燥纸花上喷水,③把干燥的纸花放入盛有CO2的集气瓶中,④把已湿润的纸花放入盛有CO2的集气瓶中。开始时,学生都静静地观察实验操作,当大家发现有不同现象时,大家都很奇怪,议论纷纷。有的问:“为什么干燥纸花在遇到稀盐酸会变红而遇到水不变色?”有的问:“为什么干燥纸花遇到CO2气体不变色而湿润的纸花会变红?”„„面对一连串的为什么,学生们积极思考,激烈争辩,充分引发了学生的兴趣。⑵ 启发思维,强化学习兴趣。
巧设实验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如何使学生的兴趣保持并发展下去呢?这就要求教师用艺术化的语言启发学生思维,这样才能强化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缓慢氧化不同于燃烧时,可以启发学生联想生活实际:菜刀过一段时间不用,会慢慢生锈,这是为什么?为什么抹了油的菜刀不容易生锈?菜刀在干燥的空气中还是在潮湿的空气中更容易生锈?
教师艺术化的语言能使深奥的知识浅显,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思考,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强化。⑶与生活联系,发展学习兴趣。
环境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有许多环境事件都有着复杂的社会原因,让学生到社会中去,并指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社会问题、环境问题,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去解决污染的问题。例如,在学习爱护水资源课题时,我组织学生参观本地的自来水厂,让学生了解自来水厂的整个生产流程的同时注意水资源的保护,学生就发现了农场有个大型养猪场的废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河道中,许多生活垃圾任意倒入河道中。今年来我镇附近的几条河流污染越来越严重,我组织让学生写出调查报告,参加县里以“爱护母亲河”为主题的论文比赛。学生从中得到的震撼与教育非常深刻,自发成立了“保护母亲河”的青年志愿者活动小组,定期到河边去清理垃圾,搞宣传活动,唤起人们保护水资源意识。通过上述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环境保护和学习化学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二、创设优化情境,提高教学效益。
布鲁姆认为“成功的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材料。”。教学中一但出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局面,就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凝集力和感染力,不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能力,而且能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提高教学质量。⑴ 形象思维创设情景
在新课标的理念下,我根据其教学内容,通过语言、实验、实物、图片、多媒体和社会活动等教学手段与方法,巧妙创设各种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变苦学为乐学。在化学新教材的讲授过程中,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讨论”“活动与探究”“调查与研究”“家庭小实验”等环节,创设各种情景,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思考,在教学内容与学生求知欲之间创设一种不平衡,迫使学生探究问题,引起学生迫切学习的欲望;同时放手让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意见,通过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课堂气氛活跃了;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并且在轻松愉快的参与中,学生能发现知识、主 2 动探求新知识、掌握新知识,达到传统教学所难以达到的教学效果。如在讲解酸碱指示剂与碱的反应时,我穿插这样一个化学小魔术:首先在一张白纸上用石灰水画上几朵花,表演时,让学生观察晾干的白纸,看不出纸上有花,然后用毛笔醮取酚酞,轻轻涂在白纸上时,几朵鲜艳的大红花呈现出来。一条简单的性质——酚酞遇石灰水(是一种碱)变红色,致使学生兴奋不已,惊叹化学的奇妙。⑵ 精心设疑,优化情景。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善于设置疑问,创设问题情景,不仅可激疑启思,活跃思维,而且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益,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在上“分子”一节内容时,教师把空气清香剂放在讲台上,然后问学生:“你们闻到什么气味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香味。”那么为什么会闻到香味呢?是香水分子“长脚”跑进你们的鼻子里去了?学生们都产生了疑问,同时也积极思维去解决这疑问。在这样的情景中,教师因势利导,引出“分子”的概念以及分子的性质,分子的体积和度量都非常小,肉眼看不见的。接着拿出凤油精,让学生涂在手背上再闻气味。空气清香剂与凤油精的气味不同,又揭示了分子的另一特点。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这样在教学中不断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对化学学习兴趣越来越浓,教学效果也越来越好。
⑶ 以“故事”入景。
例如在讲《燃烧》一节时,我讲了这样的一个故事:有这么一位考古专家在深山中发现了一座古墓,通过考证他确认里面埋葬着一千多年前的一位富可敌国的王侯,那位考古专家费尽千辛万苦终于推开坟墓的门时,眼前的景象却吓得他魂飞魄散:在棺木的上方很多熄灭的吊灯中竟然有一盏还燃烧着。这位经验丰富的考古专家从来没有见过能燃烧1000多年的灯,惊骇之余转身便逃,再也不敢回到墓中。仅仅几天之后,另外几位考古学家得知消息,赶到这里,却没发现那盏燃烧的灯,他们顺利地取出了文物。为什么呢?学生带着迷惑开始本节课学习,燃烧的条件讨论完后,谜底也就解开了。原来,那盏看似一直燃烧的灯的燃料里含有磷。墓穴被封闭后,耗尽了氧气的灯全部熄灭。墓门打开,新鲜的空气涌入,那盏着火点很低的磷灯开始自燃。
三、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习效益。
孔子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新课改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是教会学生“会学”。学生掌握了科学方法将终身受益,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
学法,且“会学”。所以,指导学习方法,提高教学效益,才是整个教学的精髓。⑴指导学生抓住本质学会观察。
学生对化学实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在实验教学中指导学生怎么观察。实验前,我们要求学生观察药品的状态、颜色、仪器的形状和连接。我要求学生集中精力观察,力争做到看准、看细,避免感知信息的片面性,同时还要善于带着问题去观察,抓重点,抓本质,对一些异常现象也不放过。例如,做镁带的燃烧实验,学生把实验现象简单描述为“剧烈反应,发出耀眼的强光”,其实伴随镁带的燃烧,还向上升起了一镂白烟,更重要的现象是燃烧前物质是银白色,有金属光泽,有弹性,而燃烧后物质是白色,无光泽,松脆粉米状固体。这一现象说明反应变化后,生成了新的物质,这正是此实验的本质。我抓住此实验的本质,进一步指导学生学会观察。⑵指导学生学会思考。
思考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在学生认知过程中,思考是学生理解信息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指导学生思考必须做到:一是教学中要给学生留有质疑的思维时空,鼓励学生勇于发问,敢于求异;二是培养学生掩卷而思,富于联想的习惯;三是要学生形成先思后问,问后多思的思维习惯。⑶指导学生学会总结。
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的总结是对知识升华,而课堂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熟练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小结,使之公式化、规律化、结构化,是学习化学知识的有效方法。如学习了物理性质后,我们指导学生总结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从色(颜色)、密(密度)、溶(溶解度)、点(熔沸点)、味(气味)等方面进行总结归纳出气体的一些物理性质。⑷指导学生学会探究。
课堂永远是探究性学习的主阵地。要立足教材,在课堂上进行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探究活动。可以在预习导引中,教师提出教学实验的若干问题,交给学生选择确定自己的设计方案,查阅资料,独立或小组合作设计初步方案,从中先出 4 具有代表性的方案,集中在课堂上由设计学生进行演示、交流,介绍自己设计实验的原理、方法、步骤,由学生评定优劣,共同探讨实验成败的原因。如:关于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探究。难道只能用红磷燃烧消耗氧气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吗?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开始了系统地进行探究的第一个实验。学生设计了许多富有创意的实验方案,当然基本上都是从资料上找的,但我们要求他们讲出自己所选装置的优点和不足。并按探究的步骤尝试写探究报告。⑸、指导学生有效自主学习,引导学生有效合作交流。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全过程,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品质,使他们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主人。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提供学生从事化学活动的的机会,要留给他们充足的探索时间和空间,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自己发现、探索、解决问题。每个学生学习基础、兴趣爱好、智力与能力等多方面都存在差异,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必然表现出不同的水平,教师也应尊重这些差异,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尽可能让更多的同学多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愉悦,尽可能让更多的同学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化学思想方法,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对于教学中具有一定探索意义的问题或开放性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开展合作交流,鼓励学生开展讨论和辩论,使他们合作中相互帮助,在交流中共同提高,逐步形成合作互助的意识和技能,促进自己学习能力的提高。
总之,激发兴趣,创设情境,学法指导是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是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愿有效教学在化学课堂优化教学中绽放出炫彩。
参考文献:
[1]张璐 略论有效教学的标准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1)
[2][美]鲍里奇著,易东平译:《有效教学方法(第四版)》,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 [3]崔允漷 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 《人民教育》2001.(7)(8)[4]张璐 再议有效教学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3).[5]杨九俊、吴永军 《建设新课程:从理解到行动》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6]朱慕菊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7]马建富、朱爱胜、包兴华 《教学艺术引论》 河海大学出版社1996
第五篇:运用激励方法激活员工潜能
运用激励方法激活员工潜能
当今社会,全球经济的一体化,打破了地域的限制,带动了文化的交叉和价值观的碰撞。使得文化出现了多元化现象:既有以民族文化为主的主文化,又有“入侵”的外来文化等亚文化,使得职工的价值观也出现多元化现象。如何打造一个和谐团队,从价值观的角度,运用激励理论充分挖掘员工潜能,发挥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对企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众多的激励理论中,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对于企业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具有重要作用。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等五个层次,这五个需要构成了人的需要结构。而且人的需要结构,不仅有层次性,还有递升性、主导性、差异性和例外性。一旦需要有了明确的目标,就会立即转化为动机,从而激发人们去行动。
一、运用情感激励,激发员工热情
1、理解的运用。职工生活在社会群体中,需要相互之间的协调与合作。企业领导干部要时时注意理解自己的职工。当职工遇到困难时,渴望得到支持;受到委屈时,渴望得到安慰;比如:有位员工,常感到怀才不遇,待遇不高。平时懒懒散散,工作积极性差,工作质量低。单位领导发现后,没有横眉冷对、讽刺挖苦,而是耐心的做思想工作。单位领导说,我理解你现在的心态,如果学非所用,换成我心里也会苦闷。我理解你,并非所有的人都理解你,要想改变你现在的处境,你就要做给大家看,证明你是最棒的,只有用成果才能改变大家对你的看法。该职工听了劝说后,心悦诚服,改变了工作态度,后来果真做出了成绩,成为了业务骨干。由此看来,对后进人员不能一味迁就,而应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正面疏导,批评教育,就会产生神奇的功效。
2、关心的应用。作为一个领导,对职工群众真切关心,给他们温暖、情谊,就会产生强烈的亲和力、依赖感,使职工愿意投身于企业中,发挥自己的潜能。据报道,某厂长拒绝了一名得力助手回老家为父奔丧的要求,使这名职工耿耿于怀,但不久他收到母亲来信,内附厂长亲拟的唁电,唁词哀婉,动人心魄。更另他震撼的是还附有一张他母亲签收的数千元抚恤费的收据。当他知道后拉住厂长的手,泪流满面地说:为了您的这份关心,我要为咱厂的腾飞拼命。强烈的反差,导致心灵的震撼,这激奋的誓言正是那位厂长期待的效果。
3、尊重的应用。尊重职工,不仅可以密切双方的感情,更是激发职工奋发向上的原动力,使之产生强烈的成就欲,而这种成就欲又可以使职工焕发出巨大的工作热情。青岛海尔集团青年女工杨晓玲,见厂里生产的冰箱化霜按纽容易脱落,便利用业余时间研制出了“按纽紧固扳手”,使产品完好率由70%提高到100%,厂里将这种扳手命名为“晓玲扳手”。类似的小改小革,厂里均以研制者名字命名,并挂在生产流水线上,工人抬头便可看见他们的事迹和照片挂牌。他们把这个称作“尊重氛围”,但它所创造的精神价值却远不是物质奖励所能比拟的。
二、运用目标激烈,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
目标管理要求企业各级主管让员工参与工作目标的制定,明确职责、权利;在目标实施过程中,充分信任员工,进行适度的授权,让员工实行“自我控制”,努力完成工作目标;通过实现目标对下级进行考核,评定成果,进行奖励,激发员工积极性,保证企业总目标的实现。因此,目标管理的实质,是以目标来激励员工的自我管理意识,激发员工行动的自觉性,充分发挥其智慧和创造力,以期最后形成员工与企业共命运、同呼吸的共同体。
三、奖励公平、公正、公开
奖罚本来也是一种激励方法,但这种方法如果运用不当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如有的单位在“评优”、“评先”中采用“轮庄法”、“抓阄法”、“以官论级法”、“以线划档法”、“女士优先,老同志优先法”等,使评奖的公正性得到践踏,使荣誉的“含金量”大大降低,使榜样的示范作用大打折扣,使评奖漫天撒网,流于形式。这就会使奖罚的激励作用尽失。
四、运用激励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1、激励不仅仅是奖励。目前国内很多企业简单地认为激励就是奖励,因此在运用激励方法时只注重正面奖励,而不注意运用约束和惩罚措施,有些企业虽然也制定了一些约束和奖罚措施,但碍于各种原因,没有坚决地执行而流于形式,结果难以达到预期目的。
奖励和惩罚是两种最基本的激励措施,是对立统一的。企业的一项奖励措施可能会引发员工的各种行为方式,但其中的部分行为并不是企业所希望的。因此,必须辅以约束措施和惩罚措施,将员工行为引导到特定的方向上。对希望出现的行为,公司用奖励进行强化;
对不希望出现的行为,要利用处罚措施进行约束。
2、一种激励方法并不是对所有人都有效。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只有较低的需求被满足后,才会产生较高的需求。但很多企业在实施激励措施时,并没有对员工的需求进行认真的分析,对所有人采用同样的激励方法,搞一刀切,结果适得其反。在管理实践中,要针对每一员工的不同情况,比如:经历、学历、家庭情况、个人禀性等采取不同的激励方法。如对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者,其创造的价值较低,人力市场供应充足,就适合采用物质激励。相反,高层次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来自于内在精神方面对成就的需要更多些,而且他们是企业价值的主要创造者,因此公司除尽量提供优厚的物质待遇外,还要注重精神激励(如优秀人才奖)和工作激励(如晋升、授予更重要的工作),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提供有挑战性的工作来满足这些高层次员工的需要。
3、有了激励的规章制度,未必就能取得预期效果。在管理实践中有时会遇到这种情况,在实行激励制度后,员工不但没有受到激励,反而产生了负面影响。比如,对员工发放奖金本来是对员工的一种激励,目的是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奖金分配不当,致使员工产生不满情绪,“干多干少一个样”,造成员工心理失衡,使工作质量下降,产生负面效应。所以,一套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不是孤立的,应有相应的配套措施,并且在执行过程中真正做到公开、公正、公平,才能使激励的作用显现出来。
我公司是一个有着六十多年历史的老企业,长钢人世世代代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致使人事关系错综复杂。而且公司地处郊区,处于农村的包围之中,农民的生活方式、思维
方式多多少少的影响着长钢人,封建的一套仍有市场。在这种境况下,运用激励方法必须公平、公开、公正,才能收到一定的功效。总之,激励的过程就是以满足个体的需要为条件,通过努力来达到组织的目标。在运用激励方法时,要与当地的亚文化结合起来,切忌死搬硬套、千人一法。否则,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