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信访矛盾法律化解的调研报告(共)
创新信访矛盾化解方法促社会法治建设
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正确解决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有效途径,是体察民情、联系群众、接受监督的重要渠道。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不断深人,人民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各种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引发诸多矛盾纠纷,一些突出矛盾纠纷往往通过信访这个渠道反映出来。如何化解矛盾纠纷,有效解决各种信访问题,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带着这些问题,2015年2月至4月,通过对十个乡镇办事处10余名信访人和100余人群众的调查,在走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处理结果满意度不尽人意的情况下,走信访途径的还是占很大一部分。对新的民事纠纷解决途径——仲裁程序知之甚少,但是,经解释后有意愿选择该程序的,结果还是比较让人满意。
由此,为有效化解信访矛盾,使乡镇政府摆脱处访之累,使信访人摆脱奔波之苦,共同建设温暖和谐的社会环境,我们就要在现有信访矛盾解决机制改革上着眼。一方面要从信访人自身上着眼;另一方面要从信访矛盾化解的方式方法上着眼。具体路径分析如下。
一、关于信访人自身的解决路径
通过对相关人员的调查,发现一般信访的缘由有的存在合法
二、关于信访处理机制的解决路径
现有的矛盾解决制度有人民调解和诉讼,人民调解的伤害最小,但反悔容易,约束措施弱,可信度低;司法调解和诉讼伤害大,有些可能会因此结仇几辈子,有约束措施但执行难。
纵观全国各地在解决信访矛盾的处臵工作,在创新方式方法上比较有效且信访人满意的是吉林市信访法律服务中心。2011年,吉林市司法局、吉林市律师协会根据省委统战部、省司法厅的指示精神,组织全市律师参与化解涉法涉诉信访纠纷,并成立了全国首家专为信访人提供义务法律服务的民间组织——吉林市信访法律事务服务中心。(简称“信访中心”)。信访中心作为一个独立的第三方介入和参与化解信访矛盾,让律师参与到社会管理中来,发挥律师在息访维稳工作中的专业优势,律师通过办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宣传法律、提供法律援助,为人民群众所信任;这不仅是对现有信访体制的有益补充,也是对创新社会管理的具体实践,更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因此,为有效化解村民之间的矛盾,减小伤害,迅速执行,借鉴吉林市信访法律服务中心的做法,结合我国的仲裁制度,需要建立一个全县的仲调委员会,该委员会以律师和乡村德高望重懂法律之人组成。建立一个仲调委员库,每次仲调由矛盾方自己选择一名仲调员,双方共同选择一名首席仲调员,首席仲调员由律师担任,推荐不出的,由当地律协指定,仲调意见不一致的,可以少数服从多数,也可以选择分歧最小的意见执行,但法律意
第二篇:镇信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调研报告
乡镇信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调研报告
某镇位于县的南边,全镇辖 8 个行政村加1个社区,总人口35000余人。近几年来我镇党委、政府及各村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为指引,坚持“一手促发展,一手保稳定”,以解决民生问题为根本,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为主线,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确保了全镇社会持续稳定。
一、某镇信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做法与成效
(一)领导重视,抓建设
信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镇9个行政村都成立了调委会,有专兼职调解员53人,他们在信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斗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前三季度,全镇共调解信访矛盾纠纷100余起,这项工作不仅牵扯了镇党委、政府很大的精力,同时也影响了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大局。基于以上认识,镇党委、政府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镇武装、派出所、综治办、信访办、司法所、民政、计生、统战等部门纳入调处中心,让他们直接介入信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建立了大调解格局的综治维稳工作中心,形成了以部门力量的整合、资源共享、镇村联动、携手调处为主的信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新模式。综
1治维稳工作中心建立后,村级化解不了的矛盾在信访接待室就能得到工作人员的接待,根据来访群众反映的问题归属,由职能部门接待处理,避免了以往来访群众直接上楼找领导的现象,既方便了群众,又使领导从处理接访中腾出时间,集中精力谋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
(二)建立机制,抓落实
近几年来,镇党委、政府逐步建立信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在化解社会矛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建立信访矛盾纠纷的排查分析研判机制。镇党委要求镇综治维稳工作中心做好日常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同时,重点加强对辖区范围内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将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触角前移,及早发现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将各类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不断延伸信访矛盾纠纷排查的工作触角,“变上访为下访,变关门为开门”,扩大社会矛盾纠纷排查的覆盖面,将各个领域、行业和群体的问题都纳入了排查的范围,采取了日常排查、定期排查、专项排查和特别防护期排查等方式,坚持“村每月一排查,镇每季度排查一次”的制度,不断提高信访矛盾纠纷排查的频率和针对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信访矛盾纠纷的台帐,为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强化信访矛盾纠纷情报信息工作,建立镇村两级情报信息网络,及时掌握不稳定因素,准确分析判断治安形势,提高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防止群体事件的发生,使80%以上的信访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截止十一月三十日,村级调解信访矛盾纠纷85起,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镇化解矛盾纠纷的工作压力。镇、村两级机构按同一工作程序运转,上下联动,系统管理,最大限度地把信访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形成了以“大排查”促“大稳定”的信访工作局面。
2、完善以组织建设为主要手段的信访矛盾纠纷的调处机制。由于当前信访矛盾纠纷绝大多数是人民内部矛盾,对信访矛盾纠纷的调处主要是采取调解手段。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是信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组织保证。镇村两级组织都成立了平安建设领导小组、维稳领导小组等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专门机构,在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中发挥了组织、协调、排查、化解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以整合各部门力量化解矛盾纠纷为目的的镇综治维稳工作中心的建立,更使我镇信访社会矛盾化解工作有了更好地抓手。从工作原则、程序、制度、案件分理、人员守则等方面对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进行规范,将化解矛盾纠纷的责任层层分解,建立起横向和纵向的领导责任制,使信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落到实处。
二、存在的主要信访矛盾纠纷及其成因
作为一个人口多、农业和工业基础较薄弱的乡镇,虽然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信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采取了各种措施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的稳定,但是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我镇一些信访矛盾纠纷仍然突出,造成了部分地区的不稳定,这些问题主要包括土地征用问题、涉农问题、林地遗留问题、土地纠纷、家庭邻里纠纷、民事纠纷等。这些问题仍然是当前我镇突出的信访矛盾纠纷,影响了部分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信访矛盾纠纷的成因分析
1、村级治保会、调委会管理体制有待完善,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一是个别村的工作人员在实际调解信访矛盾中存在人情大于政策、法规等情况,使天平失衡,从而导致矛盾激化。二是对信访矛盾纠纷化解不及时引发矛盾激化。
2、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利益关系矛盾。一是农村土地管理不完善,农民往往因为一垄甚至半条垄而引发矛盾,此类矛盾比较突出,占镇村信访调解的纠纷85%以上。二是村委会换届中各种利益关系矛盾。由于在选举中或多或少会触动各方利益,引发罢选、贿选等,使宗派利益激化。三是村集体中群众与群众利益的矛盾。这类矛盾由于有历史原因,化解起来比较困难。
3、法制不健全、群众法律认知不够,是导致信访矛盾纠纷的法律原因。对于信访问题,虽然我国于2005年颁布了《信访条例》,但这个条例中对少数人上访人员违反《信访条例》的一些行为缺乏刚性的处罚规定,从而造成了许多无理上访、非法上访甚至引发了新的社会矛盾纠纷。二是农村群众法律意识有待提高,广大群众不是不懂法,而是对有些法律一知半解,往往导致与法律背道而驰。
4、部分群众道德素质不高,是引发一些家庭矛盾的深层原因。具体表现在赡养老人、离婚、扶养儿女等方面。
三、建立化解我镇信访矛盾纠纷长效机制的途径
化解信访社会矛盾纠纷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形成化解矛盾的组织体系,才能真正将化解社会矛盾工作落到实处。今年,镇党委、政府重点抓基层治保会、调委会建设,从实行目标管理量化
分解到业务培训都做了细致安排,并着手建立长效机制,努力打造一支业务过硬的信访矛盾纠纷化解队伍。
大力发展经济,是解决一切信访社会矛盾纠纷的前提所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是相辅相承的关系。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科技兴镇、农业稳镇、工业强镇”战略,努力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才能为化解信访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信访工作是加强党和群众联系的重要桥梁。要真正发挥“桥梁”作用,了解社情民意,教育疏导群众的作用,强化广大信访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群众观念,做到接待群众真诚热情,了解情况全面准确,答复问题耐心细致。要变群众上访为我要下访。
化解信访矛盾纠纷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不是某个部门能够单独实现的。要制定相关制度实现各部门职能上融合,力量上整合,工作上配合,信息上汇合,变“单打独斗”为“集团作战”,从而跳出各部门单打独斗不能有效化解信访矛盾的被动局面,形成各部门一盘棋的大调解格局。
第三篇:信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调研报告
关于矛盾纠纷排查信访工作的调研报告
我乡位于禹城市南30公里,在全市属于最偏远乡镇,全乡辖50个行政村,8个社区,总人口25000余人。近几年来,乡党委、政府及各村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为指引,坚持“一手促发展,一手保稳定”,以解决民生问题为根本,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为主线,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确保了全乡社会持续稳定。
一、信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做法与成效
(一)领导重视,抓建设
信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镇50个行政村都成立了调委会,有专兼职民调员100人,他们在信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斗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以来,全乡共调解信访矛盾纠纷30余起,这项工作不仅牵扯了乡党委、政府很大的精力,同时也影响了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大局。基于以上认识,乡党委、政府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乡信访办、司法所、派出所、民政、计生、经管站、管区等部门纳入调处中心,让他们直接介入信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建立了大调解格局的综治维稳工作中心,形成了以部门力量的整合、资源共享、乡村联动、携手调处为主的信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新模式。维稳工作中心建立后,村级化解不了的矛盾在信访接待室就能得到工作人员的接待,根据来访群众反映的问题归属,由职能部门接待处理,避免了以往来访群众直接找领导的现象,既方便了群众,又使领导从处理接访中腾出时间,集中精力谋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
(二)建立机制,抓落实
近几年来,乡党委、政府逐步建立信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在化解社会矛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建立信访矛盾纠纷的排查分析研判机制。乡党委要求乡维稳工作中心做好日常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同时,重点加强对辖区范围内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将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触角前移,及早发现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将各类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不断延伸信访矛盾纠纷排查的工作触角,“变上访为下访,变关门为开门”,扩大社会矛盾纠纷排查的覆盖面,将各个领域、行业和群体的问题都纳入了排查的范围,采取了日常排查、定期排查、专项排查和特别防护期排查等方式,坚持“村每月一排查,乡每季度排查一次”的制度,不断提高信访矛盾纠纷排查的频率和针对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信访矛盾纠纷的台帐,为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强化信访矛盾纠纷情报信息工作,建立乡村两级情报信息网络,及时掌握不稳定因素,准确分析判断治安形势,提高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防止群体事件的发生,使80%以上的信访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截止现在,村级调解信访矛盾纠纷34起,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乡化解矛盾纠纷的工作压力。乡、村两级机构按同一工作程序运转,上下联动,系统管理,最大限度地把信访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形成了以“大排查”促“大稳定”的信访工作局面。
2、完善以组织建设为主要手段的信访矛盾纠纷的调处机制。由于当前信访矛盾纠纷绝大多数是人民内部矛盾,对信访矛盾纠纷的调处主要是采取调解手段。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是信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组织保证。乡村两级组织都成立了平安建设领导小组、维稳领导小组等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专门机构,在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中发挥了组织、协调、排查、化解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以整合各部门力量化解矛盾纠纷为目的的乡维稳工作中心的建立,更使该镇信访社会矛盾化解工作有了更好地抓手。《维稳工作中心实施方案》和《维稳工作中心制度》等相关文件的出台,从工作原则、流程、制度、案件分理、人员守则等方面对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进行规范,将化解矛盾纠纷的责任层层分解,建立起横向和纵向的领导责任制,使信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落到实处。
二、存在的主要信访矛盾纠纷及其成因
作为一个人口多、农业和工业基础较薄弱的乡镇,虽然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信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采取了各种措施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的稳定,但是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该乡一些信访矛盾纠纷仍然突出,造成了部分地区的不稳定,这些问题主要包括土地征用问题、涉农问题、水利工程建设问题、土地纠纷、家庭邻里纠纷、民事纠纷等。这些问题仍然是当前该乡突出的信访矛盾纠纷,影响了部分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信访矛盾纠纷的成因分析
1、村级调委会民调员管理体制有待完善,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一是个别村的工作人员在实际调解信访矛盾中存在人情大于政策、法规等情况,使天平失衡,从而导致矛盾激化。二是对信访矛盾纠纷化解不及时引发矛盾激化。三是村干部不够重视,有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往上推,民调员工作积极性不高涨,没有真正的发挥作用。
2、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利益关系矛盾。一是农村土地问题,农民往往因为一垄甚至半条垄而引发矛盾,此类矛盾比较突出,占镇村信访调解的纠纷65%以上。二是村委会换届中各种利益关系矛盾。由于在选举中或多或少会触动各方利益,使矛盾进一步激化。三是村集体中群众利益的矛盾。这类矛盾早期的遗留问题,化解起来比较困难。
3、法制不健全、群众法律认知不够,是导致信访矛盾纠纷的法律原因。对于信访问题,虽然我国于2005年颁布了《信访条例》,但这个条例中对少数人上访人员违反《信访条例》的一些行为缺乏刚性的处罚规定,从而造成了许多无理上访、非法上访甚至引发了新的社会矛盾纠纷。二是农村群众法律意识有待提高,广大群众不是不懂法,而是对有些法律一知半解,往往导致与法律背道而驰。
4、部分群众道德素质不高,是引发一些家庭矛盾的深层原因。具体表现在赡养老人、离婚、扶养儿女等方面。
三、建立化解我镇信访矛盾纠纷长效机制的途径
化解信访社会矛盾纠纷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形成化解矛盾的组织体系,才能真正将化解社会矛盾工作落到实处。今年,乡党委、政府重点抓基层一把手、调委会建设,从实行目标管理量化分解到业务培训都做了细致安排,并着手建立长效机制,努力打造一支业务过硬的信访矛盾纠纷化解队伍。
大力发展经济,是解决一切信访社会矛盾纠纷的前提所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是相辅相承的关系。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科技兴镇、农业稳镇、工业强镇”战略,努力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才能为化解信访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创新体制、制度和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农村信访问题的发生,一是要以改革的精神推动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扩大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信访问题提供坚强的思想和组织保证。二是通过体制、机制和制度的创新,真正实现阳光操作,扩大农民群众的知情权与参与权,并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进一步强化广大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真正做到了“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农村基层干部要树立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监督的意识,牢固树立“为民、务实、清廉”和“亲民、爱民”的理念,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使广大农民在得到真正的实惠、尝到真正甜头,同时,对干部的工作和管理更满意和放心。
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信访工作是加强党和群众联系的重要桥梁。要真正发挥“桥梁”作用,了解社情民意,教育疏导群众的作用,强化广大信访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群众观念,做到接待群众真诚热情,了解情况全面准确,答复问题耐心细致。要变群众上访为我要下访。
化解信访矛盾纠纷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不是某个部门能够单独实现的。要制定相关制度实现各部门职能上融合,力量上整合,工作上配合,信息上汇合,变“单打一”为“集团作战”,从而跳出各部门单打独斗不能有效化解信访矛盾的被动局面,形成各部门一盘棋的大调解格局。
第四篇: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调研报告
以人为本
统筹兼顾
切实做好国土资源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抚州市国土资源局(2010年4月26日)
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是妥善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有效方式,是及时解决我国改革发展中群众利益诉求的成功举措。一直以来,我局紧紧围绕全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大局,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为做好经验总结工作,探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有效机制的建立,我们对今年以来我市国土资源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予以总结和分析。
一、加强领导组织,落实工作责任
(一)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是妥善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有效方式,是及时解决我国改革发展中群众利益诉求的成功举措。长期以来,我局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摆到重要议程,思想上充分认识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重要性。2009年7月,我局下发《关于印发〈抚州市国土资源机关干部参与信访工作实施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抚国土资发[2009]71号),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列为我局的一项常规性工作,并在全市国土资源系统内周密部署,形成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业务科室具体落实”工作格局。
(二)明确职责,落实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要求各县(区)国土资源局认真听取来访人反映的矛盾纠纷和其他问题,及时深入实地调查,能当场排查解决的应立即排查解决,不能当场排查解决的应将情况及时上报市局,由市局研究解决,不能敷衍应付,走过场。实行谁审批谁负责和谁的问题谁解决的工作制度,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并建立健全国土资源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约束机制和错案责任追究制,明确了出现错案应当承担的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防止出现办关系案、办人情案、大案办成小案等不良现象。
二、强化工作措施,切实排查化解
(一)深入宣传,严格执法。长期以来,我局重视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宣传,利用“世界地球日”、“全国土地日”和“法制宣传日”等纪念日活动,开展了《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和配套法律法规的有关条款以及土地市场治理整顿、矿业市场治理整顿等相关文件精神的宣传,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依法用地、依法办矿、依法调处解决国土资源矛盾纠纷的意识。针对国土资源矛盾纠纷问题点多面广、突发性强的特点,为避免矛盾的产生,我局要求在用地审批、用地动态巡查时,坚持依法办事,对可能产生的矛盾纠纷问题进行预测分析,一旦发生纠纷应主动提前介入,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及时排查调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时期。
(二)全面排查,突出重点。我局通过对全市国土资源矛盾纠纷的梳理和分析,将排查范围确定在拒绝土地征收及发生征地补偿标准争议、违法违规用地问题处理、单位之间、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历史遗留土地权属争议和单位或个人、矿山企业之间矿区范围探采争议四个方面。在具体工作中,坚持经常排查与集中排查相结合,充分发挥部门协调作用,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不留死角死面。在今年春节及全国“两会”来临之际,我局下发《关于做好2010年春节和全国“两会”期间信访维稳工作的通知》(抚国土资发[2010]13号),集中重点排查赴省进京上访隐患和可能发生的群体性事件,确保今年春节和全国“两会”期间我市未发生任何涉及国土资源的赴省进京上访事件。
(三)积极化解,标本兼治。对排查出的问题,我局坚持做到“积极疏导、及时解决、依法依规”的原则,耐心理顺群众情绪,防止矛盾激化;满足群众合理诉求,积极推动解决;充分整合行政资源,保障群众权益。我局对涉及面广、时间跨度长、容易升级激化、担忧普遍性的疑难复杂问题和重信重访问题,实行领导包案、一包到底,确保问题化解。在化解矛盾纠纷的过程中,我局注重从源头上分析查找原因,研究解决和化解办法,达到标本兼治,使问题彻底得到解决,群众利益切实得到保护。
三、夯实工作基础,完善工作机制
(一)提高综合素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人员的素质如何,关系到一个单位能否最终做好这项工作;一直以来,我局坚持以提高国土资源系统干部职工综合素质为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重点。一是加强素质教育。每年都举办1-2次国土资源系统工作人员素质教育培训班,学习有关法律法规业务知识和上级综治、信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有关文件精神。同时组织参加上级国土部门和市委、市政府举办的各类法制讲座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系统人员特别是执法人员的法制观念和依法行政能力。二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持之以恒地抓好群众观念、群众路线、职业道德、行为规范教育,提高系统人员亲民爱民、执法为民的思想意识,把人民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来调处,使工作办得更顺利、群众更满意。三是加强内部管理。切实做好行政许可事项和行政执法工作,确保不因国土资源行政许可和执法的过错引起矛盾纠纷。
(二)强化重心下移。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基层,强化基层国土资源部门的基础工作,通过“走下去”变被动为主动解决国土资源的矛盾纠纷问题,力求问题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解决得好。主动深入群众当中,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在充分考虑和维护群众利益的前提下,对群众合理正当的要求,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逐事逐项的深入调查研究,切实加以解决;对于目前的政策和条件一时解决不了的,认真做好解惑工作,取得群众的理解,并积极创造条件,争取使问题尽早得到解决,争取把矛盾纠纷解决在群众家中,解决在基层。
(三)加强信访接待。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我局狠抓信访工作,切实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我局《关于印发〈抚州市国土资源机关干部参与信访工作实施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抚国土资发[2009]71号)对全市国土资源系统领导干部参与信访、下访等工作作了明确部署,在机制上加强了信访接待。根据市联席会议统一安排,我局处级以上领导每人每月必须安排一天到市信访局接待群众来访;此外,我局领导不定期组成下访工作组,通过督促检查、带案督办、座谈走访、驻点指导、调查研究,受理并及时化解群众诉求,指导推动基层及时就地化解矛盾。
四、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市经济赶超发展的高速推进,工业园区和重点工程的建设持续升温,我市国土资源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面临一些障碍,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群众观念滞后。例如在征地过程中,有的对安置地的选择挑三拣四,有的对老宅基地的拆迁拒不执行,有的对土地补偿费漫天要价,达不到要求,就不签协议等,由此产生征地方面的一系列矛盾纠纷。
(二)历史遗留问题较为复杂。有的是几十年前的事情,既无证人,又无证据,问题难以查清;有的是多个问题互相牵连,一环扣一环;有的是经过三级终结处理,仍然不服,矛盾依然存在。
第五篇:(样本)信访化解情况报告
关于XXX信访事项化解情况报告
县信访联席会议办公室:
现将县信访联席会议2014年第一次交办我镇 信访事项化解情况报告如下:
一、案件基本情况
XXX、男、汉族,69岁,身份证号码:XXX,反映低保、全作医疗、残疾证、户口事项。
二、主要诉求
三、责任主体
承办单位:XXX人民政府 承办人:XXX
党委副书记、镇长
四、以往处理情况
XXX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了以政法委书记XXX同志为组长,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等部门为成员的调查小组,就
反映的情况进行调查核实。
经调查
五、本次处理和化解过程 鉴于以上原因,猴场镇党委、政府处理了以党委书记XXX同志为第一组长,镇长XXX同志为组长,其他党政班子领导为成员的工作小组,于2014年
月
日再次对
信访事项进行协调处理。处理意见如下:
1、2、以上处理意见信访人息访承诺书》,领取了
联系人:
表示满意,当场签订了《息诉
联系电话: XXX人民政府
二O一四年三月三十日
,承诺今后不再就此事上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