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课程论文 大学生有哪些重要的道德素质要培养?

时间:2019-05-13 08:55: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课程论文 大学生有哪些重要的道德素质要培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课程论文 大学生有哪些重要的道德素质要培养?》。

第一篇: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课程论文 大学生有哪些重要的道德素质要培养?

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课程论文

大学生有哪些重要的道德素质要培养?

【摘 要】我国是一个有着优良道德文化的文明古国,以“礼仪之邦”而闻名于世,我国人民素来就十分重视培养个人道德、提升个人修养,大学生作为中华民族的精英代表,更应当走在时代的前端,培养个人修养。因此,道德教育作为大学思想教育的基础课程,在大学教育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且意义深远。当前,学校德育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使其具有较高的道德操守和良好的道德风貌是当前高校德育的重要任务。对当今大学生而言,有哪些重要的道德素质要培养呢?我认为,最重要道德素质有四点,分别是思想道德、职业道德、恋爱道德、网络道德。因此,高等院校道德教育应从这四方面着

手,将大学生培养成高道德人才。

【关键词】道德;大学生;培养

一 思想道德

所谓思想道德就是指一个人的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等一系列内容,是一个人的思想以及心理所形成的准则。大学时代是一个人思想最活跃的时候,他们求新,想法多,而当今精神文化复杂多样,这会造成大学生迷失自我,在成长中形成不良的思想道德,是非不分,黑白颠倒,追求利益,并且滋生很多消极因素,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这时候,如不对大学生及时做出引导和教育,那后果肯定不堪设想。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主流是健康且积极向上的,大学生们努力学习新知识、新科技,热情满满准备将来贡献社会,回报祖国。但是,其中也存在着一些思想道德缺失现象,比如,责任感缺失,自我意识明显,基本道德素养差,做事功利化等等。

当今社会一直有一个吵得沸沸扬扬的事情,同时也是一个问题,就是老奶奶摔倒了,到底要不要扶起来。记得小时候造句的时候经常会写:老奶奶摔倒了,我连忙去把她扶起来。但是随着2006在南京发生了一件事情后,扶老奶奶成了一件大学生畏惧的事情。06年早晨,彭宇看到老太太摔倒后将其扶起,却被反

咬为撞人者,老太告到法院索赔13多万元。这样的事情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是一个巨大的冲击,这可能会改变一部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对他们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有一些大学生见到老奶奶摔倒后便无动于衷,冷漠的走开了,错过了救援的最佳时间。一个大学生人情如此冷漠,真叫人心寒。从前,我们都主张向雷锋、焦裕禄等榜样人物学习,但是现在这只成为了一句空头白话。试问当今大学生还有多少人以雷锋同志为自己的偶像?所以,大学生应在大学时期培养自己的思想道德,自觉抵制不良思想入侵,保持自己的做人原则。

在政治方面,大学生要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大学生是国家的下一代,是民族的希望,热爱祖国是每一个人所必须具备的思想道德,但是很多大学生都无法理解爱国的真正内涵,每天睡觉前唱国歌就是爱国吗?上街游行,砸毁他人的私有财产就是爱国吗?当然不是的。爱国是源于你内心的,不是看你每天做了什么,真正的爱国是理性的,不是冲动的。在生活方面,大学生应从心里想着多为他人着想,有些大学生在捐款时不惜大把掏钱,而目的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在大会上得到表扬,当他们在没有认识的人的时候,面对捐款箱却把自己的钱攥得紧紧的,这样的行为也是缺乏思想道德,真正的为他人是从心里发出的。

如今,网络盛行,消息传得比风还快,很多腐朽的思想道德很快就会在大学中流传开来,影响大学生的道德建设,使他们产生怀疑,甚至改变自己。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在这样的社会中,更要对于思想道德的修养进行检讨工作,在检讨中认识,在认识中学习,不断追求高尚人格,完善自身。同时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以及人生观和价值观,将来为国家建设出力。

二 职业道德

现在的就业市场对当今毕业的大学生有很多不满,有些大学生进入企业后,常常会表现出对工作环境、同事和老板的种种不好的情绪,而且责任心不强,能力不够但却总认为自己受到埋没,而因此给同事和老板形成了一种不好的印象。有的大学生工作时不能专心,吃着碗里的望着锅里的,当遇到一个工作待遇更好的时,就会毫不犹豫的跳槽,给原来的单位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举一个发生在大学生身上的例子:某餐厅老板招聘了几个大学生给自己洗碗,要求每个碗必须洗5

次,一开始,大家都认真工作,每个碗都洗的很干净,但是随着时间过去,他们发现洗2次就已经很干净了,于是逐渐偷工减料,到最后洗1次就不洗了,终于有一天被老板发现,全部都被辞退了。这就体现出大学生所缺乏的职业道德。这些人不仅错失了应有的机会,而且损害了大学生的就业信誉。因此,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建设,意义不仅仅是一种空谈,对大学生以后的就业发展有着很大的意义。

所谓职业道德,是指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并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的综合,是行业范围内的特殊道德要求。现在,很多大学生认为自己现在还没有上岗,关于培养职业道德的问题离我们还很遥远,等到了工作岗位,再慢慢学习也不迟。这种想法当然是不对的。职业道德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就像你不是生来就会写字一样,得学习和培养。因此,我觉得只有在校期间培养和维持自身的职业道德,将来走入社会才更容易被接受,才能更自觉的在工作岗位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给企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收益。

尤其是作为师范生的我们,遵守职业道德就更加重要了,因为我们所影响的是祖国的未来。在电影《看起来很美》中,李老师虽然是在家长眼中是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但是在真正的教育工作中却缺乏职业道德,平时对学生就有偏见,压抑学生个性,心胸狭隘,甚至联合同学进行孤立行为,但是当面对局长和家长时,却笑脸相迎,马上变成一位善解人意的优秀教师,时阴时晴,严重缺乏教师道德。不仅电影中,在当今社会缺乏职业道德的教师仍存在,有在地震来临之际只顾自己逃生弃学生的生死于不顾还振振有词的“范跑跑”;有在讲台上当看客,眼睁睁的看着学生在课堂之上打架,一不劝说二不制止三不报警,直到闹出人命的“杨不管”。这些人的行为都是缺乏教师职业道德的表现,如果教师都像“范跑跑”,“杨不管”那样,那么我们教育出来的下一代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如果人人都崇尚自私,没有职业道德,缺失责任感和勇于为社会现身的精神,那将会是一幕真正意义上的悲剧。各行各业皆如此,如果行行都缺乏职业道德,那真的是民族的悲哀了。

因此,对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是很重要、也是当务之急的一件事情,我们不能只把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上,当一个学生成绩很高,专业知识丰富,技术以及创新水平都很高时,若是他的职业道德素质不好,那么将来他进了企业也必

将给企业带来损失。复旦校长杨玉良曾说:“如果学校教育只注重知识,不重视德性培养,那么培养的人越有知识,越可能成为社会的祸害。”①由此可见,现在的大学生的职业道德发展是多么重要,而且一些重点高校也在加大职业道德建设的力度。

良好的职业道德,不仅可以让人们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而且可以促进社会生活的稳定发展。目前,我国正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职业道德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许多新的问题。尽管如此,职业道德修养对于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现在的社会需要高素质劳动者,而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更应身先士卒,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水平,向更高的职业道德水准迈进,为国家建设出一份力。

三 恋爱道德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恋爱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了,而且,很大一部分同学早在高中的时候就对爱情产生过很多美好的向往 和憧憬,但是这种朦胧的情感还未萌芽就被学习、老师、父母等的压力扼杀在了摇篮之中,只能将其放在心底的小角落中。但是,当他们进入大学以后,生活环境相对宽松和自由,这种懵懂的情感就会迅速发芽,不久便如猛然冲开了闸门的洪水一般四处弥漫了,青春的激情使大学生充满了对于爱情的向往与追求,希望了解异性和被异性了解。

大学生对待爱情都有自己的看法,如果能理智地对待爱情,并且能较好的处理爱情与其它各个方面的关系,那就是很好的一件事情;但是如果不能很好的对待爱情,并且做出什么缺乏理性的行为,那可能会影响两个人的一生。对于学校来说,在大学生谈恋爱问题上,学校既不能一味压制干涉,也不能过于放纵,不闻不问。因此,学校应该在大学期间用正确的办法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加强学生恋爱道德的教育。

现在有些大学生恋爱还存在很多不利的影响。有些同学对待爱情并不认真,还存在着与其年纪不相符的功利主义的私念,恋爱中的投机取巧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是极为不利的;有些同学会在恋爱的时候产生攀比心理,甚至做出一些违法校规的事情,尤其其中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恋爱期间还要高消费,① 张小燕.复旦校长:无道德的学生越有知识越祸害社会[N].北京:人民日报,2010-9-20(9)

不仅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困扰,也给家人造成了很大的经济负担,而且有时候还会旷课、上课交头接耳等,做出很多违反校纪的事情;还有些同学在失恋以后无法调整自己的心理,对爱情、对人生失去信心,引发了巨大的心理问题。因为,这段时间,大学生心理还未真正成熟,一时间不能接受这些苦难与挫折,可能会做出偏激的行为,给自己、家人、学校都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当然,还有一些大学生对“性”有很多错误认识,不仅损害了当事人的利益,而且破坏了爱情的圣洁,给校园文化环境以及大学生健康发展带来了很多不利。

因此,大学生加强自身恋爱道德是一件当务之急的事情。作为学校,首先,应当积极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教育大学生增强恋爱的道德责任感。而高校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要积极主动与大家交流,化被动为主动。还可以邀请专家定期开展专题讲座等。其次,还要开展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主动深入学生群体,为他们的恋爱提供咨询,并在他们遇到挫折后进行正确引导,以免误入歧途。还可以开设恋爱专栏,或者创建校园报刊,发放给同学,为学生提供恋爱心理方面的咨询机会和条件。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开设性健康教育课程,纠正大学生们在恋爱与性问题上存在的错误认识,学会自爱也学会爱人。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要自觉,积极响应以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心理进行交往,用道德理智来控制自己的感情,与他们进行健康交往举止得体、行为有度。慎重选择恋爱时机,以纯洁的动机、高尚的情操、文明的行为审慎对待自己的爱情,用学业的目标去引导爱情的航向。

大学生恋爱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关注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道德是高校工作的重点之一,大学生若能拥有正确的恋爱观,这将对他们认识自我、丰富人生、促进发展、共同成长带来积极影响。爱情在大学校园中一直是一道美丽风景线,但是这要在树立正确恋爱道德的基础上。因此,对于在大学生中出现的恋爱现象,我们要正确对待,积极引导。拥有正确的恋爱观,合理恋爱,才能让自己的大学生活因爱情而锦上添花。

四 网络道德

当今社会,网络以它特有的优势和发展速度,成为了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逐渐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但是,它在给大学生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在索取我们所珍贵的东西,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任何一项科学技术都是一把

“双刃剑”,同学们可以利用网络进行学习,也有不少大学生因整日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而荒废学业,甚至做出缺失道德的行为,影响着自身的身心健康的同时也给学校、社会带来严重危害。面对这来袭的网络热潮,大学生应当培养良好的网络道德,使用绿色网络,清醒头脑,提升自我道德素养。

大学生沉迷网络,放弃学业的案例已经屡见不鲜了,有的学生因为过分投入而染上“网络毒瘾”,上网亢奋,下网倦怠,导致身体素质直线下降,还有同学为了拿钱上网吧甚至不惜做出伤害家人的行为。同时,利用网络弄虚作假的情况也数不胜数,现在很多同学都不愿意自己写论文了,当老师布置作业后,大部分同学都是到网上搜索拷贝来就敷衍了事,还有一些同学连自己的毕业论文,参赛论文都是到网上下载拼凑起来的,完全丧失了学术精神。而且当今网络道德缺失的情况十分严重,黑客的攻击、黄色信息的传播、虚假广告泛滥,很多人在网络上散布电子谣言,宣扬反动、迷信、色情、暴力等。由于天然的隐蔽性,互联网成为一些犯罪分子欺骗大学生的一种工具,正如人们所说“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只狼。”

因此,大学生培养自身网络道德素养是很重要的事情。作为当今大学生的我们应当自觉遵守网络规范,首先我们不能利用网络去做损害他人利益的事情,比如欺骗他人、窥探或泄露他人隐私、诽谤或恶语中伤他人、侵害他人知识产权、干扰他人计算机等。也不要在网络上浏览并发布黄色、暴力、不真实信息,对于他人的不道德行为,我们要通过正确的方法加以制止,不要让自己也成为其中一员;其次,我们要正确利用网络资源,比如与亲朋好友相互交流沟通;了解国内外的新闻、最新动态。同时也可以在网上认识很多良师益友,通过网络课程,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利用网络资源,查看资料,提高自身的学习。而作为高校,首先,应当关注网络、正确引导学生网络心理并且制定网络规范、约束学生网络行为,还可以开设网络讲座,通过主动引导的方式,使同学们自觉形成意识,学校还可开设电脑学习,教授大学生网络运用,是同学们深刻认识网络的正确运用方法,切忌不闻不问;其次,学校应当丰富大学生课外活动,开设兴趣小组,举办竞赛活动,开发同学们的潜能,将时间多用于有益的事情上,也可以使他们利用电脑资料查询有用的资料。还有,对于已经有网瘾的同学,学校也不能放弃,要

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多加关心和劝道,让班委和班主任多观察身边同学,若发现应及时对他们采取措施,而不是任由发展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网络就像一座蕴含宝藏的森林,充满未知之数却令人向往,但是里面也充满诱惑和凶险,因此,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不能辜负学校、父母以及国家对我们的信任和寄予在我们身上的希望。在学校期间,要培养自己的网络道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利用好网络,并在网络上得到最大的收益,并且也能给他人带来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利人利己。

五 总结

康德曾经说过:“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他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赞叹和敬畏就会越来越历久弥新,一是我们头顶浩瀚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②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不能在道德方面有所懈怠了,因为这不仅仅只关系到我们的未来,而且关系到民族的发展。即将踏上社会的我们应该在思想道德、职业道德、恋爱道德、网络道德上为自己把好关。思想道德的建设是大学生的道德基础,是大学生道德涵养的具体体现,只有拥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才能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能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职业道德关乎到我们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否真正发挥我们的作用和技能,给自己以及单位带来收益,拓宽我们的发展之路;恋爱道德也是关系到我们的一生的,如果大学生能找到一位优秀伴侣,两人共同勉励,创造美好未来的话,那么就会创造双倍价值,但是如果我们处理不好,那将会自毁前程,甚至还会损害我们的生命;网络道德是我们必须遵守的,网络具是有双面性的特点,如果利用的好的话,那它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会带来很大的收获,但是如果处理不好,深陷其中不能自拔,那么所带来的灾难是无法预计的。总之,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拓展学校德育内涵,把具体道德教育纳入进来,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这既不是应时之举,更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

参考文献:

[1]颜咏,颜丽霞,孔令桂.大学生职业道德[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2]宇业力.论大学生的恋爱道德[J].理论界,2006(11):107-108 [3] 胡近,陈洁琦.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4] 白冰河.思想道德修养[M].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②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03

第二篇:大学生道德素质论文:谈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

大学生道德素质论文:

谈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

【摘要】道德教育是大学思想教育的基础课程,在大学教育体系中举足轻重,意义深远。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使其具有较高的道德操守和良好的道德风貌是当前高校德育的重要任务。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应从下列方面展开:职业道德、市场道德、恋爱道德、网络道德。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素质;培养

道德教育是大学思想教育的基础课程,在大学教育体系中举足轻重,意义深远。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这就要求大学生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具有高尚的品质,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光有品德没有知识是脆弱的,但没有品德光有知识是危险的,是对社会的潜在威胁。因此,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使其具有较高的道德操守和良好的道德风貌是当前高校德育的重要任务。

当代大学生的整体道德水平还是较高的,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

一、公德缺乏。公德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最起码的道德品质,但有些大学生的表现却让人大失所望:课堂上毫无顾忌地接打手机、交头接耳;图书馆里大声喧哗、损毁资料;校园里随地吐痰、乱扔垃圾。

二、人际失真。同学之间缺乏真情、人际关系失去调节,师生关系具有很强的功利性,甚至连最亲的父母平时也很少联系。

三、学风失实。勤奋好学、刻苦钻研、求真务实是大学生应有的品德,然而有些大学生却学习松懈、不思进取、投击取巧。具体表现为上课缺席、作业抄袭、考试舞弊、论文造假。

四、贷款失信。有些大学生信用意识不强,利用国家助学贷款完成学业后,有了经济能力却不守承诺,拒不偿还。

五、求职失诚。为了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占有优势,不少大学生在求职中篡改学习成绩、谎报工作经验、虚设实践活动、提供虚假荣誉证书。还有的大学生在求职成功后,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协议却不信守承诺,单方面毁约。

当代大学生道德的失真、失信、失诚、失实归根结底是由于其自我约束能力较差,道德自律能力很低造成的。因此,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应放在德育的首位,任何忽视道德教育的行为都是危险的、要不得的。

1.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相联,体现着职业特征的道德活动现象、道德意识现象和道德规范现象,是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职业道德既是对本行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要求,同时又是本行业人员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在现代社会,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总要在各种职业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和训练,并通过职业活动不断提高。因此,遵循和维护职业道德是人们道德高尚的重要表现。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也是职业道德的核心。我国的道德体系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其世界观基础的,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的动力。作为财富的创造者,理应成为享有财富的主人,也应享受优质服务。所以,在由道德来调节社会关系时,应该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把人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人民服务已成为亿万中国人民的主导价值观和人生追求,而其中涌现出的许许多多模范人物:雷锋、时传祥、焦裕禄、孔繁森、李素丽、徐虎……更是以他们崇高的服务人民的精神而作为道德楷模为世人敬仰。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把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兼顾起来,自觉服从大局,是每个社会主义公民都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都是与集体主义背道而驰的,都与社会主义道德格格不入,理应被人们所唾弃。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劳动者、应积极践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信念,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努力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2.市场道德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相协调,从某种意义上讲,市场经济也是一种道德经济。人类经济发展史特别是现代经济发展史的大量事实证明,凡是那些由劳动创造和合法经营而来的个人财富和企业财富,都有其潜在的伦理根据和道德源泉。大学生是未来市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社会主义市场道德教育具有很现实的意义。

市场道德就是在市场中所应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当前,对大学生的市场道德教育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公平竞争教育。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站在了同一个起跑线上,市场如战场,劳动者和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成为赢家,靠的是能力和实力,市场不相信眼泪,更没有怜悯,投机取巧只能是昙花一现。当代大学生必须要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大显身手、崭露头角;二是诚实守信教育。市场经济是一种重信誉的经济,它最反对的是欺诈、哄骗和言而无信、没有诚信的经济,诚信不仅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也是企业不可缺少的基本精神。我国古人就提倡“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指的就是正当途径,即通过正当途径去获取钱财。这种途径当然包括诚信经商、以诚待人、以信获益。因此,高校在道德教育中必须大力弘扬诚信原则,教育学生认识到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本色,更是处事的基本原则。三是勤俭廉洁教育。勤俭廉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齐家治国的重要道德规范。大学生保持勤俭廉洁、制欲杜奢的品质,是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必备的道德价值观。当代大学生应该树立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度负责的使命感,摆脱现代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诱惑,把艰苦奋斗精神化为个人的学习、生活工作理念,并践行于各行各业之中;四是义利观教育。义利观是价值观最直接、最明显的体现,是价值观评价的基本标准,也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容。加强大学生义利观教育,就是要强调真理与价值的统一、个人与社会的统一、目的与过程的统一。大力提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反对重利轻义、见利忘义的思想和行为,反对唯利是图和极端利已主义的价值取向,反对功利化的消极行为和“人不为已,天诛地灭”的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正确的义利观是做人的道德起点和基本的道德底线,大学生必须在义利矛盾面前学会取舍。

3.恋爱道德

大学生谈恋爱是高校校园生活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一方面,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性心理和性意识基本发育成熟,具有强烈的性情绪;另一方面,开放自由的校园生活给了大学生相互交往的空间,文化层次的提高使学生们看重两性交往中的精神生活,追求情感上的默契特别是渗透其中的浪漫色彩。在大学生谈恋爱问题上,高校既不能单纯地压制禁止、指责干涉,也不能一味地放纵放开、不闻不问。正确的办法是要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加强学生恋爱道德的教育。

对大学生而言,谈恋爱要认真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第一,爱情与事业的关系。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虽然生理上成熟了,但心理上尚未完全成熟,人生观也尚未定型,因此毫无疑问地应以学习为主,以事业为重,摆正爱情与学业的关系。第二,爱情与人生的关系。爱情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决不是人生的全部。人生中有比爱情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对事业的追求和人生价值的实现。第三,爱情与婚姻的关系。恋爱孕育着婚姻,但恋爱毕竟不是婚姻。男女双方在恋爱中要相互尊重,保持纯洁,善于控制感情进行理智交往,极力避免性行为的发生。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培养学生的恋爱道德。要让学生懂得:没有高尚的道德就没有纯洁的爱情,恋爱必须服从于一定的道德规范,以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心理进行交往,用道德理智来

控制自己的感情。第一,从恋爱道德认识情感入手,加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教育;第二,从学生恋爱道德意志发展的不平衡性出发,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和意志力;第三,从恋爱道德行为入手,促进学生的正常交往,做到举止得体、行为有度、情趣高雅。

总之,只要我们正确引导,加强教育,大学生的恋爱问题还是能够合理解决的。

4.网络道德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日益凸现,加强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网络道德是一种依靠网际公民的舆论和其内心信念来规范、调整的道德规范,是人们在网络生活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的总和。

新一代的大学生是网络世界中的重要公民,他们把上网作为学习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他们在吸取网络营养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网络不健康,不道德内容的影响。网络给大学生道德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首先,网络充斥的不良信息造成学生思想道德观念混乱,比如盲目崇拜黑客,推崇西方价值观等;其次,沉溺于网络交际的大学生参加社交的机会大大减少,热衷于虚拟交往使部分人疏远了现实中的人际交往,造成现实社会中人际关系淡化,道德情感淡漠;再次,虚拟的,匿名的网络环境容易使大学生将自己作为道德行为的唯一判断者,否认道德的普遍性,陷入道德相对主义,道德意识淡化,道德自律降低;最后,借助网络,大学生道德失范行为日益增多,如司空见惯的网络不文明用语、网络恶作剧等,屡见不鲜的制造和传播病毒以及色情暴力信息,网络赌博诈骗等犯罪行为。

面对网络引发的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高校要调整思路,积极面对,担当起增强大学生网络修养的重任。其一,高校德育要主动迎接网络时代的挑战。具体表现为:调整学校德育目标,以培养大学生的道德主体性为主,培养其信息分辨能力、道德判断选择能力;积极探索合理的德育模式,开辟多样的德育途径。如建立专门的学校德育网站、班级、个人网页,不断完善和更新学校德育内容,德育内容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需要,关心学生的个人利益;建立 一支适应网络化时代的学校德育工作教师队伍,并吸收精通网络技术、心理咨询等知识与技能的师资作为网络辅导员加入进来。其二,完善学校德育资源。如优化网络环境,正确把握网络的价值导向,加强网络技术开发和建设,对网络信息进行管理与监控;要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普及网络知识,建立积极健康的校园网站,促进网络在教育中的应用。其三,协同社会各方共同实施网络道德教育。大学生网络道德不仅仅是学校德育问题,还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网络延伸了德育的时间和空间,拓展了德育的渠道,增加了德育的力量,但也增加了德育的不确定因素。学校虽然是德育的主渠道,但学校仅靠自身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要争取家长和社会的积极配合。

看来,在网络时代高校关起门来进行德育教育的时代已经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应该是开放的德育观念。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加强对大学生上网的正面引导,增强大学生对多种意识形态、多元价值取向的辨别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

总之,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拓展学校德育内涵,把具体道德教育纳入进来,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这既不是应时之举,更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

参考文献

[1]姚莉娜.高职学生的恋爱心理及其教育引导[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5,(2).[2]田国秀,闫小鹏.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研究述略[J].思想教育研究,2006,(3).[3]胡象斌.高职特色校园文化视野下的大学生道德建设[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第三篇: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教案

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

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内容。我国的教育目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民族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是以品德心理学和德育原理为基础,以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重点,揭示品德形成发展的一般规律,掌握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的一门新设课程。

第一章 品德发展与道德德育的关系

第一节 品德及其心理结构

一、品德的内涵

品德是个体有别于他人的一种个性特征;品德是最具社会评价意义的个性特征;品德是一种较稳固的个性特征;品德具有外化的行为表现。

品德的定义 品德,即个体道德品质,是指一个人在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言行时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经常的、稳定的特征和倾向。

《咏品德》

阳光普天暖民心,雨露滋润花逢春。性情有欲当为爱,道义无利应求生。

自尊如山峰耸立,自信似水舟随行。品质优秀真君子,品格高贵好主人。——选自《情意集》

二、品德心理结构的基本要素

(一)品德的心理结构,各种品德心理成分按一定的联系和关系组成的结构。

一般认为,任何一种品德都包含四种心理要素,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1、道德认识也称道德观念,是指人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其中包括对道德概念、原则的理解,道德信念的形成以及运用这些观念去分析道德现象,判断他人的是非善恶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道德认识是品德形成的基础,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产生的依据,同时它与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结合起来对道德行为的发生起着定向和调节的作用。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相结合,形成了坚定的道德信念,能够激发人产生道德需要,形成道德动机,发生道德行为。

2、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是关于人的举止、行为、思想、意图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当道德现象符合自己认同的道德观念时就产生积极的情感,否则就产生消极的情感。道德情感会影响道德认识的形成及其倾向性,它是道德认识上升为道德信念的重要心理因素。同时,道德情感会对道德行为的强度产生影响,成为推动行为的动力之一。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没有情感的道德就变成了干枯的、苍白的语句,这语句只能培养伪君子。”

3、道德意志是人自觉地调节行为、克服困难实现预定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是调节道德行为的内部力量。这种力量通常表现为在实现道德目标时的积极进取或坚忍自制。道德意志调节和控制着一个人的道德行为,保证人能够抵御现实中的各种诱惑,不以外界环境为转移,克服困难,坚持到底,最终达到目标,形成道德习惯。道德意志是道德行为的自觉、果断、坚持和自制的有力保证。

4、道德行为是人在活动中对他人和社会有道德意义的实际表现,是融合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外部表现,也是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正如列宁所说:“判断一个人,不是根据他自己的表白或自己的看法,而是根据他的行动。”道德行为具体表现为道德行为技能和道德行为习惯。

品德心理结构的这四种成分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影响、有机结合、缺一不可的。它是品德教育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心理学依据。在品德教育和培养中,只有保证这四种成分的协调、平衡发展,才不会造成品德结构上的缺陷,阻碍品德的发展。第二节 品德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般认为,遗传素质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后天教育习得因素是影响人格的三大要素。其中,遗传素质因素是人格形成的基础和前提,社会环境因素是人格的外界影响因素,后天教育习得因素是人格形成发展的主导因素。

一、遗传素质因素

1、生理素质提供品德发展的物质条件

每一个人均有其不同的遗传特征,个体的生命机能活动是在遗传基因作用的基础上呈现其多样性与适应性的。遗传除与体质形成有关系外,亦在一定范围内奠定新生个体将要形成的人格基础。

2、心理素质包含品德发展的准备

3、品德发展受成熟的影响

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前道德阶段 他律阶段

自律阶段

科尔伯格: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理论 前习俗水平

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

成熟是遗传素质发挥现实影响的条件,是推动个体道德发展的内部力量。

二、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的重大变化,有时可明显改变人的人格特点,人们常学习模仿与自己处于相同地位或角色的人的行为来行事处世,久而久之,模仿发展为定势,变成习惯固定下来,此亦是社会环境影响人格的一个方面。

1、个体在其中生活和成长的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2、个体置身其中的社区环境

3、个体所在的学校和家庭

4、大众传媒

三、后天教育习得因素

后天教育习得因素的来源,首先是家庭、家庭成员和家庭教育方式,属于第二位的则是学校。如果说家庭是无意识的教育场所,则学校是有意识的、主动教育的阵地。第三是社会。职业和工作性质对人格也会产生重要影响。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会根据职业的要求,巩固或改变自己的性格特征,进而又会影响许多性格特征。

道德教育在个体品德发展中起引导作用 道德教育——自我教育——品德发展

关键的矛盾:外部要求与自身已有道德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认同外部影响并内化为对自己的要求,努力向之发展的过程就是个体开展自我教育的过程。

四、内外部影响因素经由个体活动交互作用

儿童品德的发展都是通过主体的活动与原有的心理结构发生作用而实现的。第三节 中学生的品德现状

一、整体健康,主流良好

1、普遍有着较强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

70.9%以上的学生认为‚作为一名中国人自己感到自豪。

2、大多数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健康的

首先,大多数学生都重视个人社会价值的体现,近61.5%的同学对争取加入共青团、中国共产党的看法是积极的。

其次,基本上能摆正集体和个人二者之间的利益关系。43.9%的学生选择‚宁可牺牲一点个人利益,也要维护集体利益,47.2%的学生选择‚公私兼顾。再次,个人幸福观基本正确。34.8%的学生认为人活着首先是为了一种精神追求。在回答 ‚你努力学习最主要的目的是什么时,有44.7%的学生选择 ‚出人头地,提高社会地位。57%的学生选择自己的理想是上大学。这反映出学生对个人人生的选择与判断更加现实。

3、传统道德对中学生的影响仍有着较大的优势

34.9%的学生认为成长的关键是‚勤奋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二、存在问题分析

1、普遍缺乏责任感

(1)缺乏家庭责任感。父母均已下岗,生活困难,但学生还要讲吃讲穿,买手机,买电脑,骑高档自行车,不体谅父母的辛苦,不但不主动分担父母的忧愁,还提出无理要求,缺乏家庭责任感。

(2)缺乏集体责任感。班级卫生工作,是班级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卫生劳动,可培养学生的劳动卫生习惯,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观念。但学生的实际表现令人担忧,有1/4的学生能认识到值日劳动是自己应尽的义务,劳动积极主动,认真负责。教室过道有椅子摔倒,每个人从上面跨过,没人主动扶起,地上的纸片更是没 人主动捡起,缺乏责任感。

(3)缺乏社会责任感。现在的学生大多都很少关心国家大事及国际时政,他们大多为追星一族,只关心自己喜欢的体育明星及文娱界明星,他们的生辰、年龄、星座、喜好、行踪等都能头头是道,但有些同学连我们国家的领导人都说不全,有的同学甚至连自己的校长是谁也说不上,缺乏责任感。

2、行为规范不尽如人意 虽然学校每天都进行着行为规范的教育和检查,但一出校门,他们上下车拥挤、抢座位、乱扔杂 物、闯红灯、不遵守交通规则,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不良习惯屡见不鲜,同时,在与社会接触中,社会上的不良习气也被带到校园里。

3、道德理想有感情化和世俗化的倾向 他们在公与私、个人与集体关系问题上,价值观存在着向个人价值倾斜的倾向,许多学生对参加集体活动缺乏应有的热情,甚至于有的同学不愿意担任干部,团员不愿意参加组织生活,唯恐影响自己学业,对大公无私的观点难以接受,主张在不损害公众利益的前提下追求个利益,强调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兼容,索取与奉献并重。

4、中学生对社会道德状况存在着诸多困惑,进而导致中学生道德判断偏颇

5、自我中心较为突出,行为选择更趋实际

如选择心目中的偶像,排序依次是明星、科学家、文学家、父母、英雄、革命家、老师。明星崇拜名列首位,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很大一部分中学生渴望自主、渴望展示自我、期望自己成为社会注目的中心。

6、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有所脱节 道德认识基本明确,但行为选择往往以自身的利害关系为准则。

7、中学生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满意程度较低。这说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亟待改进和提高。很可悲的是当学生心灵困惑时最愿意向老师倾诉的仅占8%。

8、中学生公德意识淡薄,缺乏诚信 第四节 道德教育在品德发展中的作用

一、道德的内涵

道德是一种社会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道德的职能是抑恶扬善。道德的作用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的形式发挥出来的。

道德的定义 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以善恶为评价标准,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系的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Moral unmoral 不 amoral 非

三、品德与道德的关系

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品德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道德是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品德的发展受个体心理发展规律的制约。道德的发展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品德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个性特征。什么是德育? 简而言之,德育即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

三、道德教育(德育)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

广义的德育:相对于智育和美育来划分的,包括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

(一)德育的定义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二)德育的本质 道德 转化 品德 德育

德育是道德教育的简称,其本质是将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品德。(三)德育的特征

1、从活动的目标看----培养品德

2、从活动的内容看----传输社会道德

3、从活动的方式看----强调亲身体验、感悟

4、从解决的问题看----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四)衡量德育活动的三个基本标准

1、教育必须包含善良的意图或道德的目的;

2、教育必须包含有价值的内容或产生有益的影响;

3、教育必须采取合乎道德的方式或在道德上可以接受的方式。

(五)如何使学校德育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1.德育内容注重思辩性。2.德育过程突出实践性。3.德育活动讲究品牌性。

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从我国历史和现实的国情出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应当把这些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全体公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四、道德教育的作用

(一)个体品德发展需要道德教育

个体通过遗传可以获得的只是一种心理上的结构或形式,它提供道德活动的心理反应基础,但本身并不是现实的德性。现实的德性还包含着具体的内容,它只能在现实生活中生成和获得。

得自遗传的道德活动的心理形式为个体品德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可能性要演变为现实性需要个体的道德学习和外部的反馈,这种外部反馈即广义上的道德教育,而一旦遇到外部有意识的狭义的道德教育,可能更容易成为现实。

(二)道德教育在个人品德发展中起引导作用

一切品行从根本上和实质上说都源自与生俱来的本能和冲动,但是儿童天然的或天赋的冲动和他们出生加入的群体的生活习惯是不一致的。所以,必须对他们进行指导或疏导。

1、简化和安排所要发展的倾向的许多因素;

2、净化现有的社会习惯并使其观念化;

3、创造一个更加广阔和更加平衡的环境,使青少年不受原来的环境的限制。

学校道德教育对于个体品德发展的重要作用在于能够创设和利用环境启发儿童的道德潜能,使儿童的禀性朝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方向发展。

(三)道德教育——自我教育——品德教育

道德教育对个体品德发展的引导作用,应该是道德教育引导活动作为外部影响因素与个体内部因素发生交互作用。

在品德发展过程中,个体要经历并解决许多矛盾,其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矛盾就是外部要求与自身已有道德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个体需要不断努力提高原有的水平,以达到外界对他的要求。

这种认同外部影响并内化为对自己的要求,努力向之发展的过程就是个体开展自我教育的过程。只有能够引导个体开展自我教育获得品德发展的教育才是真正有效的道德教育。第二章 道德认知的发展

道德认知是指个体对客观存在的道德关系及如何处理这种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的认识,是品德心理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道德印象的获得,道德概念的掌握,道德评价和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道德信念的产生以及道德观念的形成等。第一节 道德认知的发展理论

皮亚杰采用“对偶故事法”,从儿童的道德判断入手,研究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认为儿童认知经历了一个从他律向自律发展的过程;

科尔伯格运用“道德两难故事法”对个体的道德认知发展进行研究,提出了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总结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的道德认知发展模式。

一、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认为,一个人道德上的成熟主要表现为遵从规则和具有社会公正感两个方面。他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示了儿童道德观念的发展过程,指出“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社会关系的变化,他律的道德规则逐渐发展为自主的规则”。

(一)儿童规则意识的发展

第一阶段:纯粹运动性质和个人性质的阶段。第二阶段:自我中心阶段。第三阶段:协作阶段。第四阶段:规则编集成典阶段。

(二)儿童责任感的发展

儿童责任感的发展是从客观责任到主观责任。而且最早期的形式实质上是他律的,即儿童只是严格地遵守字面上理解的规则。

(三)儿童公正感的发展

儿童在掌握了规则的概念之后才开始构建其公正观念的。在儿童公正感的发展方面,存在着三个时期:第一时期:公正服从成人的权威。第一时期:平等主义逐渐发展时期。

第一时期:纯粹平均主义的公正由于考虑到公道而有所减轻。

(四)总特征:从他律水平向自律水平转化

二、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第一个水平:前习俗水平

第一阶段: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

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第二个水平:习俗水平

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定向阶段

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 第三个水平:后习俗水平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第六阶段: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 第二节 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的年龄特征

一、小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特点

(一)道德知识的理解:肤浅且不全面

(二)道德品质的评价:关注结果

(三)道德判断:具有很强的情境性

二、初中生道德认知发展特点

(一)道德概念的理解:初步提示实质

(二)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具备抽象概括能力

(三)道德判断的发展:主要处于习俗水平第三节 促进道德认识发展的方法

一、明理:辩明是非

(一)以智育知:讲授法

教师通过讲授的方式向学生传达了为什么要自觉遵守诚实守信的道德规范,以及如何成为一名诚实守信的好公民。

运用讲授法应注意:

1、内容的组织;

2、启发学生;

3、语言艺术。

(二)以导育知:谈话法

谈话法又称问答法,是以师生口头交谈的方式进行价值引导的教育方法。运用谈话法应注意:

1、要有针对性;

2、有要感染力;

3、要有民主性。

二、习行:检验认知

(一)以境育知:新苏格拉底法

课堂道德讨论法,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道德两难问题,引起学生的道德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进行积极的道德思考以促进学生的道德判断水平的提高。

实施道德讨论策略的步骤:

1、通过测验进行分组;

2、选择和准备道德两难故事;

3、形成讨论的正确导向;

4、引导学生讨论;

5、讨论的中止或扩展。

(三)以行验知:生活体验法

生活体验法是指让学生在真实生活情境的矛盾和冲突中积极地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学生内化道德认识。

在采用生活体验法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首先,教师不能粗暴地批评学生,更不能用简单机械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体验,克服消极情绪。再次,引导学生自我反省。第三章 道德情感的发展

第一节 道德情感概述

一、道德情感: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内驱力”

道德情感是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准则,对别人或自身行为进行道德评价时所产生的一种真切的情感体验。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对自我:自我悦纳感、自我认知感、自我适应感、自我同一感、自爱自尊感、自信自强感。

对他人:同情关怀感、体贴仁慈感、友谊真诚感、善解人意的挚爱感。对自然:敬畏感、亲近感、秩序感、护爱感。

对社会:合作责任感、公正公平感、荣誉成就感、爱国使命感。

道德情感对道德认知具有一定的指向性。道德教育中经常采用“动之以情”的方法。道德情感对道德行为起着一定的内驱力作用。

二、内疚感、良心和羞愧感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意识包含三个层面:意识、潜意识和前意识。结合三个意识层面的划分,他把个体人格分为三部分:本我、自我、超我。超我由良心和自我理想两部分组成,它抑制本我的冲动,使自我采取较高的道德标准。人的一切行为都是这三个层面矛盾冲突的结果。

1、内疚感是个体在知觉到自己的行为不符合社会道德准则或给社会、他人造成损失时,作出道德作为和利他行为的感情动力。

他认为内疚感有两个根源:一个是对权威的恐惧,另一个是对超我的恐惧。

2、良心是弗洛伊德道德发展观的核心。在他看来,良心具有双重性:要么向本能需要妥协,从而获得满足;要么克服本能冲动,产生良心。

3、羞愧感,又称羞耻感,是个体做了不符合道德规范的事所产生的内疚、自愧的心理体验,也是个体是非观念、善恶观念、美丑观念、荣辱观念的一种综合反映。

自尊是羞愧感发展的基础

三、移情

移情是具体由真实或臆想的他人情绪、情感状态引起的并与之一致的情绪、情感体验,是一种替代性的情绪、情感反应,是一种无意识的、有时又是十分强烈的对他人的情绪状态的体验。

移情对个体的道德发展具有重要功能,主要表现在对道德价值取向、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的影响上。

第二节 学生道德情感发展的年龄特征

一、小学生道德情感发展特点

(一)小学生对某种道德情境的感知往往会迅速产生情感,即直觉的道德情感占优势

(二)小学生道德情感发展与所处环境有关,即依附环境较强

(三)小学生道德情感发展具有明显的转折性

二、初中生道德情感发展特点

(一)初中生道德情感的内容在不断丰富,并有明显发展

(二)初中生道德情感的自觉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三)初中生道德情感发展具有动荡性,并且难于自制

第三节 促进道德情感发展的方法

一、以境生情:情感陶冶法

情感陶冶法是教育者有目的地利用环境或者创设一定的情境,对受教育者进行积极影响使其耳濡目染,心灵受到感化的一种方法。

情感陶冶法的实施途径包含以下三个方面:教师的爱、环境陶冶、艺术陶冶。情感陶冶实施的关键在于要设置具有道德意义的教育情境。

二、以学育情:榜样示范法

榜样示范法是教育者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影响学生,促使其形成优良品德的方法。教师在运用榜样示范教育过程中,要选择有教育意义,而且又切合学生实际的典型人物或事例。为充分有效地发挥榜样的教育作用,应遵循以下要求: 首先,榜样必须真实可信; 其次,帮助学生缩短角色距离; 最后,促使榜样成为学生自律的力量。

三、以情泊情:移情训练法

移情又叫感情移入,它是指一个人处地地站在别人的位置去理解他人的情感、需要及活动。移情对发展学生的道德情感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移情可使主体内部产生某种情感共鸣,从而成为推动学生品德发展的内在动因;

其次,移情可以使学生摆脱“自我中心”,从别人的立场、位置来考虑问题,产生利他思想,逐渐形成亲社会行为。

移情训练法是指教师或家长通过学生的现实生活事件或通过讲故事、情境表演等方式,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位置考虑问题,使学生理解和分享他人的情绪、情感体验,从而与之产生共鸣的训练方法。

运用移情训练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创设的情境应该是学生熟悉的社会生活,或者是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能够理解的,这样才能产生移情。

第二,移情训练要通过换位,让学生去理解他人的情绪,并以自己本身的情感体验去感受、理解他人的情感需要,以唤起学生情感共鸣。

第三,在移情训练中,要不断变换移情对象的身份,以训练他们对各种不同人物的移情,扩大移情的对象。

第四,移情训练的目的是为了学生以后在社会生活中对他的理解与共鸣,但不能只停留在对情况的理 解和分享上,还应对他们进行良好的行为教育,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用学生形成的良好社会行为去关心他人。

第五,在称情训练中,教育者要真心地与学生一起进行训练,不能成为局外人。

第六,移情训练法应与角色扮演法、行为练习法等有机结合起来运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以行促情: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既是要求被试者扮演一个特定的角色来观察被试者的多种表现,了解其心理素质和潜在能力的一种测评方法,又是通过情景模拟,要求其扮演指定行为角色,并对行为表现进行评定和反馈,以此来帮助其发展和提高行为技能最有效的一种培训方法。

角色扮演法是一种引导学生提法别人角色的教育方法。在运用角色扮演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创设的情境要使学生能够熟悉和喜爱,承担我角色必须为学生所认知和理解;

2、角色扮演要有针对性,要根据教育目标和学生社会性发展的水平来确定目标;

3、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尊重学生自主地选择角色、变化角色和创造角色,教师只能指导活动,不能经常去分配和导演角色;

4、学生扮演的角色应以正面角色为主,切忌让某几个学生经常扮演反而角色;

5、教育者尽量与学生平等地去扮演角色;

6、情节要简单,内容一短小、活泼;对话、动作要多,适于表演。第四章 道德行为的发展

道德行为是指在道德意识支配下,由行为主体自觉选择而作出的有利于他人或社会的行为。

第一节 道德行为的习得与产生

一、道德行为的习得:社会学习理论

传统的行为主义通过对动物的研究,提出了刺激——反应联结的强化、泛化等原理,主张通过外部刺激来塑造人的行为。

班杜拉等人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具体内容包含三个方面:观察学习机制、榜样示范理论、模仿学习理论和行为发展的双向决定论。

(一)观察学习: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认为行为是可能通过观察而习得的,它的机制包括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动机四个过程。

1、注意模样的行为是观察学习的第一步,观察者的行为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取决于注意过程中对榜样行为的筛选和确定。

2、保持过程,学习者必须记住榜样的行为,即将其保持在头脑中。

3、动作再现过程(观察学习的中心环节),是将记忆中的动作观念转换为行为。包括动作的认知组织、实际动作和动作监控三步。

4、动机过程贯穿于观察学习的始终,它引起和维持着人的观察学习活动。

(二)榜样示范:生活中的老师

1、行为示范;

2、言语示范;

3、象征性示范;

4、抽象性示范

(三)模仿学习: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模仿学习是指学习者通过模仿榜样的行为而获得相应行为的一种学习方式。模仿学习有以下几种:

1、参与性模仿;

2、创造性模仿;

3、延迟模仿。

(四)行为的双向决定过程:为与不为

班认为有三类因素影响人的行为,即环境、个体和行为。这三类因素互为因果,任何两者都具有双向互动和决定关系。

二、道德行为的产生:亲社会行为研究

(一)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互助、合作和共享等对他人有利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大多数亲社会行为都是道德行为。一般认为亲社会行为包括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其中助人行为要比利他行为的外延大。

(二)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什么时候会助人

道德行为是具体面对他人处于困难情境中,自觉自愿、不求回报的施予的一种助人救难行为。

1、环境:乡村还是城市

2、旁观者数目:旁观者效应

3、关系的性质:共有还是交换

(三)道德行为产生的过程

个体是在对一定的道德情境认知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道德评价标准作出道德判断,进而进行道德抉择。然后,在道德抉择的基础上将道德意向转化为道德行为。

首先,解释道德情境,作出道德判断; 其次,权衡利弊得失,作出道德抉择; 再次,选择行为方式,产生道德行为。

第二节 学生道德行为发展的年龄特征

一、小学生道德行为发展特点

(一)道德行为的可塑性大;

(二)道德行为习惯发展呈“马鞍型”;

(三)道德行为发展存在差异。

二、初中生道德行为发展特点

(一)道德信念开始支配道德行为;

(二)道德行为习惯有很大发展。

第三节 培养道德行为的方法

一、训练:形成道德习惯

个体道德行为的形成成就于儿童时期道德习惯的养成及青少年时期道德认知的内化。训练是指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教育操作,使个体掌握某项技能,获得某种习惯。

(一)替代强化法

(二)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是指让个人暂时置身于他人的社会位置,并按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进行行事,以增强个人对他人的社会理解,从而更有效地履行自己的角色。

注意:

第一,应根据实际情况为儿童提供适当的角色,这些角色应当具有科学性、典型性、层次性和多元性等特点;

第二,要引导学生对“角色”进行分析。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理解“角色”所包含的道德期望和道德要求,在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差距,明确努力的方向,并付诸行动。

第三,要恰当地使用强化机制。

二、交往:践行道德规范

1、合作学习法

2、自我反省法

3、参与制定决策法 第四节 不良品行的矫正

一、不良品行的定义

不良品行指的是:儿童和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偏离社会公认的与其年龄相应的道德标准,不利于其品格发展、不利于他人的持久的反复发生的行为;这种行为是一种个体在明知道德规范的情况下却故意发生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

日常学习、生活中常见的不良品行有:攻击行为、破坏行为、说谎行为和偷窃行为等。

二、不良品行的成因分析

(一)不良的行为示范可以促使不良品行

1、父母的不良言行示范 1)父母的攻击行为示范; 2)父母的说谎行为示范; 3)父母的贪小便宜行为示范;

2、影视作品中的不良行为示范 1)影视中的打斗行为示范; 2)影视中的偷盗行为示范; 3)影视中的破坏行为示范。

(二)挫折可能导致不良品行

1、挫折可能导致攻击行;

2、挫折可能导致破坏行为;

3、挫折可能导致偷窃行为。

(三)错误的教育方式会强化不良品行

1、粗暴型家庭教育会强化攻击行为;

2、错误的奖惩方式会强化说谎行为;

3、未能及时防微杜渐容易致使不良品行。

三、不良品行的矫正

(一)批评法

(二)行为处罚法

(三)暂时隔离法

(四)代币法

(五)在矫正学生的不良品行时应注意的问题

第四篇: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

学生抄袭说谎案例

在顶岗实习的时候,带着八年级3个班的课,其中八年级5班的抄袭作业的现象最严重,而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班里的一位叫张丽娟的女生。

我带着八年级5班的化学课,在最开始的时候,学生们没有练习册可以做作业,在将近一个月之后,学校才给学生们定了导学案这本练习册。由于练习册是班主任领来直接发给学生的,所以,我晚了一步把答案撕下来。当我把导学案都收上来打算把答案撕掉的时候,已经有一部分学生把答案自己撕掉了,所以不得已我得自己去找学生把答案要过来,要不然后果就严重了。当我把那部分学生的名单找出来挨个要答案的时候,都不情愿的把答案给我了,而唯独有两位同学没有给我,其中一位就是这位叫做张丽娟的女生,我问她导学案的答案呢,她说她手中没有,无论我怎么说她都不承认她把答案撕下来自己流着了,无奈之下我只得放弃。但是,对于这位爱说谎的学生也有了注意。

在接下来的时候,每次留作业让学生们交导学案的时候,我都会注意一下那位教张丽娟的女生的作业,果不其然,她的作业几乎每次都跟答案一模一样,这让我很气愤,因为每一个班只要有一份答案存在,那么这个班的作业就相当于没质量,又会有很多的学生去抄袭,所做的作业根本看不出来一个学生他到底对于这些知识掌握了多少。

一次周一,交上导学案后我就开始批改,正巧那天5班的班主任杨老师有事情,没能来上课,他的课就让我给他到班级里去盯着,于是我就抱着导学案到班级里去批改了。学生们在下面上自习,我在讲台上批改作业,越批改越气愤,于是我就开始看完一份导学案就点一个人的名字让他自己上来拿导学案,看到不是自己做的作业我就气愤的点那位学生的名字,当看到张丽娟又不是自己做的作业的时候我就更火了。

我把她叫到讲台前就问她,作业是自己做的吗。她回答说是。我又问她为什么跟答案一模一样的时候,你的答案呢。她就又改口了,说不是自己做的,是抄袭7班的,然后还跟我说7班的化学老师讲了。这就让我更加生气了!我就问她是真的吗,她还理直气壮的跟我说是真的,7班的化学老师真的已经讲完了。她还在那理论着想要拿回自己的导学案,这时候我就跟她说,7班的化学老师讲完了,我怎么不知道哦,你知道7班的化学老师是谁吗。后面有学生悄悄地告诉她,7班的化学老师就是咱化学老师,这次她无话可说了,沉默了。我也继续批改我的作业,不在搭理她,也不把导学案给她。如果单单是抄袭答案,自己承认了的话我还可以原谅,但是竟然撒谎骗人,这就不可原谅了。

下课后,我就把张丽娟叫到办公室跟她聊了很长时间,说了很多,至于她听进去多少我就不得而知了,但是,当时她并没有把她手中的那份答案给我,但是过了不久,她就主动把那份答案给我并向我承认了错误。

我知道,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压力很大,尤其是在第二学期又新开设了化学课这门新的课程,作业压力负担就更大了,虽然平时我给他们留的作业并不是很多,但是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会轻松,其他科目的作业照样有增无减。所以,从学生的角度来分析,抄袭作业可以很快的完成作业,不必接受老师完不成作业的惩罚,但是,他们这样,只是应付了作业,并没有真正的意识到这样对自己学习只是一点好处也没有。可能也跟他们这个年龄阶段有关系,虽然他们认为自己比较成熟,可以有自己的判断能力,但是事实上,他们在看待问题的时候,只顾眼前,并没有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更有甚者就出现了撒谎这样的后果。其实,每个学生的内心都是善良的,他们并没有恶意,只是他们还不知道怎样约束自己而已,尤其是对于青少年使其学生,如果不加以劝导,可能后过会很严重。

从教师的角度来分析,教师只是在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但是并没有考虑学生到底是怎样完成的,有一部分教师会管着不让学生抄袭作业,但是效果不佳,因为学生们的作业实在是太多了,要不然就是完不成作业,尤其是对于中下游的学生来说,要按时完成作业实在是太困难了。

针对这件事我采取以下措施:

一、以人为本,付出师爱

作为一个教师,都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抄袭说谎这种事情,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

二、以生相助,友情感化

同学的帮助对一个后进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学的力量有时胜过老师的力量。同学之间一旦建立起友谊的桥梁,他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同学是学生的益友。在学生群体中,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过于直率,尤其是批评他们的时候太严肃而接受不了。我希望学生能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通过同学的教育、感染,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

三、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必然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后进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因此,我就以爱心为媒,搭建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与学生谈心,与学生交朋友,使其认识错误,树立做个好学生的念头;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管理力量。

第五篇:《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课程论文

西北师范大学

《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课程论文

院 系:数学与统计学院

专 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班 级:数学与应用数学(3)班

姓 名:李丽

学 号:201370010316

二零一三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摘要:纵观这几年,数学与应用数学这个专业的就业率还是相当不错的。那是因为不仅我们自己努力,而且还有一门课程一直在引导我们前进,它就是《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现在,我们更要学习这门课。首先,应该从自我探索开始,先从自己开始,识清自己,把自己定位好;其次,我们要对职业进行探索;最后,我们要为这些付出努力,那就是制定规划和行动计划。

关键词:自我探索、职业探索、目标决策、制定规划和行动计划、评估调整、结束语

正文: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立则废”。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未来有所规划,我一定会充分利用这次机会,认真地完成这次职业规划,为自己的未来点燃一盏指路明灯。

一、自我探索

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够了解自己,但是,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这门课程来说,我不得不重新回过头来审视自己。我在注意力上比较集中,记忆力能达到65%,思维不算太开阔,但在未来的发展上有较强的想象力。“低头学习,做出成功”,这八个字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这就是在大学的唯一原则。

(一)我的性格特点

1.我很乐观,无论多么难的事,我都会微笑对待,最终把它解决掉。2.非常重视与别人的关系,待人友好,有很强的责任心,敢作敢当。

3.我非常谦虚、和善、务实、厚道,同时有一点倔强,有一点冲动,非常渴望自由的支配自己的时间,不喜欢别人总是约束我。

4.我有耐心、恒心、信心,善于合作,愿意和他人合力圆满地完成任务。

5.我渴望成功,在做每一件事之前,我都要从很多方面考虑,争取一次性成功,6.我喜欢控制形势,做有把握、有意义的事。

(二)性格优势、劣势 1.我的优势

(1)诚实。与人交往坦诚相待,不欺骗他人。(2)善解人意,通情达理。

(3)有非常强的责任意识,许诺就一定会兑现。(4)有雄心、有志向、有魄力。

(5)对待每一件事都很认真,真心实意地去做,投入很大的精力完成它。(6)有自己的原则,不做违背自己原则的事。2.我的不足(1)遇到一些突发事情,容易冲动,大脑不够冷静,思维不是很严谨。(2)倾向于注重眼前,而对事物的整体情况和长远利益重视不够。

(3)比较执着,坚持自己的原则,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愿改变自己的原则。(4)不喜欢过于紧张的气氛。

(5)有时规划好的事却执行不下去,意志力不是很强,须进一步提高。

二、职业规划条件分析

(一)家庭环境分析

我的家在农村,父母都是农民,他们都希望我能好好学习,以后摆脱农民这个身份,并且能够为家争光。家里还有一个弟弟,但是不念书了。家里并不富裕,但基本生活还能维持,家人不会给我太多的约束,给我独立的发展空间。对我的学习和外面的活动和情况,他们都很关心。母亲从来不会对我的学习说过多的话,她的关心是出自内心的,她给了我最大的信任,当然,我也不会让她失望,我一直都在努力学习,一直在回报她。

(二)学校环境分析

我就读于西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西北师范大学已有110年的辉煌历史了,数学与应用数学这个专业还是挺不错的。

(三)社会环境分析

1.大学生就业形势:近年来,随着各高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就业存在几个突出的问题:(1)大学生就业率呈下降趋势(2)大学生就业渠道不畅(3)大学生就业观亟待改变 2大学生就业率低的原因 原因一:高校扩招影响 原因二:学生就业渠道不畅 原因三:企业用工制度不合理 原因四:高校专业设置错位

原因五:学生缺乏就业培训机会 原因六:学生期望过高 原因七:学生缺乏求职技巧

(四)职业分析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备运用数学知识,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职业定位

通过一系列的分析,我初步将我的职业定为一名教师。

(一)路线定位

四年后顺利毕业,读研究生。

四、制定规划和行动计划

(一)短期计划 大一:练“听”“说”的能力,争取通过计算机二级考试,通过英语四级考试。大二:争取拿到驾驶证,同时通过英语六级考试。

大三:利用课余时间多看书,多接触社会,多与社会上的人打交道。大四:做好考研准备,争取毕业后就能考上研究生,写好毕业论文,顺利毕业。大学期间应该锻炼好自己的身体和不放松学习

(二)中期计划

积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提高自己的知识技能,为未来的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长期计划

我们都必须有长期计划。首先,在大学利用学校的资源锻炼自己,再在研究生阶段,在导师的帮助下进一步锻炼自己,努力拼搏,让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我们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计划做相应的调整,以便我们能做的更好。

五、规划调整

职业生涯是一个动态过程,需根据实施结果的情况进行及时的评估与修正。

(一)评估内容:参考自己最初的职业规划,看实现了哪些目标,还有哪些目标未实现。通过与亲朋好友沟通,了解自己已经达到了哪种水平或通过相关专业网站进行测评,看看自己的变化,针对其中的不足做出进一步的改进。

(二)评估时间:因为20岁至30岁人对社会的理解和对事物的看法越来越成熟,所以,在短期计划和中期计划时每隔一年评估一次,30岁以后隔3‐4年评估一次。

(三)调整原则:在不违背自己的原则下做相应的调整。调整应该符合客观实际,不可盲目的调整。

(四)适应性就业可以选择监测或环评作为自己的事业。

六、结束语

大学是一个很美好的地方,它之所以美好,是因为我们努力过,洒下了汗水。我们不应该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没有意义的事上,我们应该抓住机会,努力学习,利用大学的有利条件为自己的未来做好铺垫。

下载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课程论文 大学生有哪些重要的道德素质要培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课程论文 大学生有哪些重要的道德素质要培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