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张健书记在中国共产党龙岩市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最终版)
张健书记在中国共产党龙岩市第四次代表
大会上的报告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共龙岩市第三届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抢抓机遇、奋发有为的五年
市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在党中央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到福建和我市考察重要讲话及重要回信精神,按照省委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全力构建产业、基础设施、城市“三大体系”,发展新农村、民生“两大经济”,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生态型经济枢纽和海西重要增长极建设,圆满完成了市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
站在海西看闽西,我们在一些重要领域取得突破:
一是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主要经济指标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近三年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与“十五”末相比,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项指标实现翻一番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外贸出口总值、实际利用外资3项指标实现翻两番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年均两位数增长。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全省第六位提升到第五位,财政总收入在全省第四个突破百亿元,外贸出口总量由全省第九位上升至第六位。“十一五”成为建国以来龙岩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之一。
二是政策空间实现突破。充分挖掘和用好闽西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的优势,向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提交专门议案和提案建议,积极争取中央领导、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在省委、省政府的推动下,闽西原中央苏区参照执行西部地区政策取得历史性突破。梳理出的85项可参照执行西部地区政策项目,已有55项参照执行。
三是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成功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国家可持续发展产业示范基地,二、三产业占三次产业的比重由2005年的80.5%提高到87%,非资源型产业比重由2005年的44.6%提高到50.5%。产业集群快速崛起。百亿产业、百亿园区从无到有,机械、建材、农产品加工、烟草四大产业和龙州、龙岩、上杭三大园区年产值先后突破百亿元。领军企业实力增强,龙工进入中国装载机行业三强,紫金矿业成为国内最大黄金生产企业,龙净环保产销量连续六年名列全国同行业第一。发展质量显著提高。成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专利授权量的增长近两年均居全省首位;紫金矿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成为全省两个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连续7年居全省第一;淘汰落后产能总量及完成任务比例居全省第一,单位GDP综合能耗降速居全省第一,近两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均居全省前三名。
四是开放步伐明显加快。开放通道更加快捷。在全省山区市率先实现乡镇、行政村公路水泥路面硬化;建成龙长高速、永武高速公路;开工建设龙厦快速铁路、赣龙铁路扩能工程、双永高速、蛟城高速、古武高速公路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联结国家交通主动脉的网络布局基本形成。开放水平不断提升。成为东部地区唯一的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海峡两岸机械产业博览会承办地,漳平(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升格为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在全国率先开展由台商兴办、为台商服务的融资性担保业务,全市利用外资增幅连续5年居全省前列,进出口增幅连续4年居全省第一。“海峡客家”影响力持续扩大。福建(永定)土楼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福建土楼永定景区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土楼神韵》赴京、赴台演出,歌剧《土楼》成功首演;成功举办客家族谱入岛巡展、客家文化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研讨会、第四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等活动,“海峡旅游之声”频道开播,《我们客家人》、《客家祖地行》等广播电视节目在台湾播出。同时举办了第六届海峡两岸闽南文化研讨会等对台文化交流活动。
五是城乡发展协调推进。区域性中心城市龙头带动作用增强。商务、商贸物流、人居三大板块正在形成,“绿、亮、美”工程深入实 施,城市品位明显提升,获全国、全省“双拥”模范城、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园林城市称号。县域经济辐射带动能力提升。新罗连续四年获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县(区)称号,长汀、上杭、连城先后成为“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新农村先行先试工作成效凸显。古田、永福两个实验区以及9个示范村被授予全国或省级文明村镇称号,创建了2个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3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1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2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4个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在全国率先启动大规模生猪标准化工程;全市耕地流转面积比例居全省第一;在全省率先实施农田基本建设整村推进工程,比全省提前三年完成初级水利化县建设。
六是民生龙岩建设全面展开。民生保障领域深化拓展。在全国率先推出农村人口自然灾害公众责任险、“新农合”大病补充医疗保险、“三农”综合保险,在全省率先实现新农保全覆盖,成为全省继厦门之后实现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的设区市,提前两年实现国家基本医保目标;比全国提前两年启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成为首个省级创建“创业型城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取得明显成效,提前实现“双高普九”目标;开工建设中心城市一批卫生重点项目,城乡卫生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成功举办第十三届省运会,在北京奥运会、第十一届全运会上金牌总数居全省第一,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跨入全省先进行列;全省最大的市福利中心(一期)、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一期)投入使用;被确定为全国人口和计生工作综合改革示范市,妇女儿童发展“两纲”主要指标全面完成。社会管理不断创新。在全国首创完备的防灾抗灾预防预警体系;推行公安机关“三警合一”警务机制改革;成为全省首个全部县(市、区)通过平安验收的设区市;安全生产“四项指数”连续4年全面下降;越级上访、群体性上访量、涉法涉诉重信重访量持续保持全省最低水平,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逐年提升。
七是红色品牌活力彰显。大力弘扬古田会议精神、才溪乡调查精神,着力打造“红土学风”、“红土先锋”、“红土清风“品牌。红 色文化影响力持续扩大。隆重举办纪念古田会议召开80周年系列活动,完成三期、启动四期古田会议旧址群维修保护工程,完成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改造,建成才溪乡调查纪念馆新馆,联合拍摄《红色摇篮》、《邓子恢》、《古田1929》等央视精品电视剧和电影,《古田会议》获中国电视纪录片十佳作品奖,“年年好、节节高”唱响全国。党建科学化水平不断提升。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活动取得实效。选派干部到信访、项目、基层一线挂职,援藏、援疆、援川工作成效显著,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推动发展、促进和谐、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断增强,发挥了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创新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差额提名、差额酝酿、差额考察和综合考核评价机制,在全省率先公开遴选招聘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选人用人公信度不断提高。探索城乡一体化党建工作格局,在进城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得到中央组织部、省委组织部的充分肯定,上杭县古田镇五龙村党支部被授予全国优秀基层党组织称号。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加强。深入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古田会议纪念馆被中央纪委、监察部命名为全国廉政教育基地。惩防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在全省率先开展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巡查工作,建立领导干部谈心谈话等廉政预警机制,及时有力查处了一批党员干部违法违纪案件。在全省率先实施行政服务标准化,制定的行政服务标准体系被列入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在国家商务部组织的商务综合行政执法试点考评中,得分居全国第一;在全省投资环境监测评价中,连续六年居全省设区市前两名。
各位代表、同志们,五年的不懈努力,五年的不断探索,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要把闽西老区建设得更加美好——
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先行先试。五年来,我们坚持以思想解放引领又好又快发展,通过开展“解放思想、先行先试”主题实践活动,增强沿海意识、机遇意识、争先意识,着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的战略性、方向性、决策性问题,加快推进行政体制、投融资体制、城市体制以及农村体制等方面的改革,打造了一批在全国、在海西有地位、有影响的品牌,促进了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工作的全面提升。实践证 明,只有先人一步、快人一拍,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和思路,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和方法,才能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发展大潮中争先进位。
必须坚持集聚集中、加快突破。五年来,我们集中优势资源,把局部的优势整合起来,全力突围突破,一批在海西主题突出、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产业基地、产业集群加快成长;三级城市体系从扩张式向板块式、功能式发展转变,板块集聚成为共识;新农村建设先行先试重点工作示范带动效应开始显现。实践证明,作为后发地区,只有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聚一切资源、集中一切力量重点突破,才能做出特色、打响品牌、提升地位。
必须坚持项目带动、强力运作。五年来,我们以打好“五大战役”,开展工业发展年、项目建设年活动为平台,推动比学赶超;以扩大投资、保实体经济为重点,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策划实施了一批大型、特大型项目,有力促进了新增长点的形成,促进了城乡面貌的变化,促进了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实现了“三个不低于”目标。实践证明,项目是发展的第一抓手,有项目,发展就有依托;有好项目、大项目,发展就能更好更快。
必须坚持民生优先、惠民利民。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造福老区人民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树立更加强烈、更加自觉的为民宗旨、惠民意识,每年实施一批民生重点项目,拓展一批民生保障领域,破解一批民生难题,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践证明,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我们只有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必须坚持党要管党、凝聚合力。五年来,我们始终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抓班子、建队伍,把红土地优势转化为党建优势,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不断增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的凝聚力、执行力、创造力,形成朝气蓬勃、干事创业的精神风貌。我们充分发挥人大、政府、政协的作用,不断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和民族宗教人士的作用,打造“商会经济”品牌,凝聚海内外力量推动龙岩发展;调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形成全市上下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强大合力。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市有机统一,凝聚方方面面的合力,才能更好更快推动各项事业发展。
五年的发展成就,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在历届市委工作基础上,全市各级党组织,各级人大、政府、政协,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是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驻岩解放军、武警官兵、中央和省驻岩单位、老同志和海内外乡亲、各界友人密切配合、鼎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中共龙岩市第三届委员会,向所有为龙岩发展付出努力、作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经济总量小与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并存,农民持续增收难度较大,城镇化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社会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人民群众的期待仍有差距,社会管理存在薄弱环节,人口、资源、环境矛盾压力增大,一些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工作能力还不适应发展的要求,消极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一些领域还时有发生。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全力推进龙岩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站在更高的起点上,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调整转移,为我们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创造了条件;地处东部区位、享受西部政策,为我们增创优势、乘势而上提供了机遇;省委、省政府支持和促进革命老区加快发展,为我们推动跨越、整体提升拓展了空间。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跨越发展为主线,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攻方向,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立足点,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全力推进产业、基础设施、城市“三大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新农村、民生“两大经济”,提升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决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把龙岩建设成为生态型经济枢纽和可持续发展产业集聚区。
主要目标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力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力争实现“五个突破、五个翻番”:到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突破5000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35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600亿元;上述5项指标均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走在全国著名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发展前列,让闽西老区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
主要任务是:
——建设产业龙岩。调优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主导产业优势明显、新兴产业加速崛起,产业集聚进程加快,1个世界级产业基地、5个国家级产业基地、5个海西产业基地基本形成,海峡西岸产业集中区建设的规模、层次和气势不断提升,龙岩产业竞争力持续增强。
——建设创新龙岩。解放思想、创新创造迈出新步伐,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创新活力充分激发,创新平台持续拓展,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构建创新体系完善、创新人才荟萃、创新环境优良、创新成效凸显的创新型城市。
——建设生态龙岩。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森林覆盖率保持全省领先,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持续下降,节能减排得到落实,建设生态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成为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可持续发展区域。
——建设文化龙岩。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和闽南文化品牌彰显,群众文化与精品文化互相依托,文化产业快速崛起,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公民综合素质和闽西特色文化形象大幅提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全国公共文化示范区。
——建设民生龙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突破,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全民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社会管理水平显著提高,人民 群众安全感和幸福感明显提升,成为海峡西岸最和谐、最稳定的地区之一。
实现上述目标和任务,必须突出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在产业集中区建设上实现新跨越
产业是龙岩发展的支撑和脊梁。要依托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可持续发展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坚持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传统产业提升与新兴产业扩张“两手并举”,优结构、抓领军、铸链条,加快建设产业集中区,增创产业发展新优势。
高端化做强主导产业。“1+2”主导产业是龙岩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要瞄准产业发展前沿,加快机械产业向先进装备制造业转型。以龙工为龙头,推动大型、智能化工程机械设备研制开发,培育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装备企业和零配件企业,建成世界级工程机械产业基地;发挥大气污染装备制造优势,加快发展“三废”处理成套设备和资源综合利用装备,保持环保机械全国行业领先地位;加快引入国际、国内大型战略投资者,快速扩张运输机械生产能力。力争到“十二五”末,机械产业年产值突破1000亿元。加快有色金属产业向精深加工转型。持续策划生成铜产业领军项目、精深加工项目,加快突破稀土产业标杆性项目,力争到“十二五”末,有色金属产业年产值突破500亿元。加快传统商贸业向现代商贸物流集群转型。按照建设大市场、构建大物流的方向,大力发展商贸物流新业态、新形态,建设中国闽西商贸新城,培育更多百亿市场,打造现代商业集群;推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融合互动发展,加快龙岩“陆地港”、龙门物流园建设步伐,建设具有完善物流服务功能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力争到“十二五”末,中心城市现代商业集群交易总额突破500亿元,全市物流业增加值达到100亿元以上。
规模化做大新兴产业。新兴产业代表龙岩发展的未来。要找准主攻方向。从龙岩有资源、有潜力、有空间的产业突破,引进拥有核心关键技术的领军企业、领军项目,在全国新兴产业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以长汀稀土产业园建设为平台,加快稀土新材料的研发生产,推动产业迅速扩张;大力发展光电材料,推进硬质合金、镁合金、保温 隔热新材料研发生产,尽快抢占产业制高点。要敢于无中生有。突破现有条件、现有产业的束缚,大胆策划、生成新兴产业项目,力争在物联网应用、生物与新医药、新一代轻纺化工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集群化提升现代服务业。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国际化发展方向,推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打造旅游产业集群。呼应“海峡旅游”主题,推动文化、生态、科技与旅游融合发展,重点打造上杭古田、永定客家土楼、连城冠豸山、长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四大旅游板块,培育发展海峡西岸西南翼旅游产业集群;加强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开发,发展特色旅游,构建城市、乡村与景区综合协调发展的旅游产业新格局。建设区域性金融集聚区。推动金融、保险、证券、信托业集聚发展,力争组建龙岩地方商业银行,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发挥金融业引领发展、服务发展的作用。优化发展城市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积极引进和培育高端服务业,完善服务业发展空间布局,满足生产服务需求和居民多元化消费需求。
基地化建设产业园区。围绕打造“155”产业基地,推动产业向园区集中,工业园区向产业园区转变,产业园区向基地化发展。实施园区新一轮创业。推动龙岩经济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龙州、上杭工业园区向年产值500亿元园区迈进,力争龙岩经济开发区年产值突破300亿元,其它省级以上工业园区产值突破百亿元。做强领军企业。启动实施“龙腾企业”计划,健全领军企业发展机制,集中优势资源,发展壮大领军企业。力争到2015年,全市百亿企业达到5家,年产值超10亿元企业达到50家。发展特色园区。围绕产业链缺失项目,推进外企、民企、央企“三维”招商,做大做强工程机械产业园、汽车产业园、铜加工产业园、稀土产业园,加快形成环保产业园、光电产业园、现代装备制造业特钢铸造产业园、硬质合金产业园、镁合金产业园、农产品加工产业园,成为优势企业的集中区。
(二)加快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在形成城乡一体化格局上实现新跨越
一体化是城乡发展的方向。要顺应龙岩城市发展趋势,大手笔推进三级城市体系集聚跃升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提升城镇化水平,形成大、中、小城市和新农村统筹推进、协调发展新格局。
推进龙岩中心城市向现代都市转变。呼应海西城市群发展,做大做强做美龙岩中心城市。同城化发展。加快构建城际快速通道体系,推动厦泉漳龙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形成中心城市与厦门、中心城市与县域城市一小时经济圈;同城化规划、建设、管理龙岩中心城市与高坎、古蛟、龙雁三个新城,实现主城区与外围新城3000平方公里规划区范围同城化发展;加快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形成“一市多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多元化打造。适应城市多元化发展趋势,重点建设主城区中部公共中心板块、东部人居板块、南部文化旅游板块、西部商贸物流板块、北部展览城板块,构建功能齐全、宜居宜业的都市核心区。品质化提升。树立人与城市相和谐、城市与自然相共生的理念,深入实施“绿亮美”工程,突出抓好山体、水系、道路、公园等重要节点的连接,打造中心城市自然生态景观长廊;建设环城快速通道,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综合配套建设,建成一批城市综合体,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按照“形神兼备”的要求,突出红色文化、客家文化特色,打造主题文化景观,确立城市基准色调,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推进县域城市向特色中小城市转变。强化城市理念,辐射周边区域,推进县域城市发展。提升县域城市集聚力。完善县域城市功能,大力提升城市产业集聚、人口承载和辐射带动能力。依托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发展和人口集聚条件,积极推动长汀率先向中等城市迈进,其他县努力打造特色鲜明的县域中心城市。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强化全市县域同类产业整合链接,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品牌经济,上杭、永定、漳平力争进入全省经济较发达县行列,其它县要比学赶超、争先进位,提升县域经济的整体实力。
推进中心镇向卫星城转变。把握规模化、集约化、特色化的方向,加快发展中心镇。试点带动。用活用足扶持政策,推进省、市综合改革试点镇建设;积极稳妥撤乡并镇,扩大中心镇范围,壮大经济总量和人口规模,把中心镇建设成联结城市与乡村、带动周边乡镇发展的卫星城。特色打造。科学确定各中心镇功能定位,与中心城市、县域 城市工业发展配套的中心镇,重点打造工业强镇;在中心城市半小时通勤圈、县城周边的中心镇,重点打造商贸重镇;在旅游区的中心镇,重点打造旅游名镇。集聚发展。把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与新一轮“造福工程”、土地整理、移民工程、“三旧”改造、灾后重建、地质灾害点搬迁相结合,综合运用各项扶持政策,推动边远山区农民向中心村、中心镇集聚,鼓励和扶持有条件的农民向县域城市和中心城市转移。
推进传统农村向新型农村社区转变。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改革、实施老区村跨越发展工程为抓手,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用城乡统筹思路发展农村,用现代职业教育方式培育新型农民,全面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加快农业现代化。以粮食安全、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健全新型农技推广体系,推进农业机械化,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发展农业重点产业,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推进农业向工厂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转变,建设海西绿色农业基地;大力培育农产品加工领军企业和专业园区,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培育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一产和三产融合发展;加强综合水利保障体系、防灾减灾体系、农村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社区化。提升新农村建设规划,深化新农村建设先行先试重点工作,促进公共财政投入向农村倾斜,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从“一条街、一排房、一条河、一个服务中心”做起,突破具有社区功能的现代新村建设;把城市社区服务理念引入农村,开展“一村一社区”管理模式试点,让更多农民住上统一规划的新楼房,喝上安全的自来水,用上清洁的新能源,享受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引导农民职业化。持续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户集中,培育农业规模经营业主;鼓励和支持工商企业到农村创办现代农业企业,鼓励和扶持大学生、外出致富的农民回乡创业,培育农业企业家和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实施农业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工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三)加快改革开放,在提升发展平台上实现新跨越
改革开放是发展的强大动力。要持续先行先试、攻坚克难,构建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激发发展的内在活力。
更宽领域深化各项改革。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改革方向,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大部门体制改革,下放市对县(市、区)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赋予中心镇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加快社会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突破公益服务事业单位管办分离、完善治理结构改革,进一步优化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的制度环境。加快投融资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扎实推进“三资”运作,提升市属国有投资公司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和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积极推动有条件的企业上市;激活民间资本,引导各类社会资金进入政府投融资领域。加快农村综合改革。深化农村融资体制、水资源管理体制、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健全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建立多元化农业投入机制。
更大力度推进创新创业。坚持以自主创新推动跨越、引领未来,加快形成具有龙岩特色的自主创新政策体系、投入体系、服务体系、人才体系,增创“龙岩创造”与“龙岩制造”的双重优势。以创新支撑发展。搭建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在机械、矿产资源高效利用和现代农业等重点领域,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及知识产权,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建设一批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育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争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以创新带动创业。实施全民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建立创业基地,多渠道提升创业就业能力,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
更高层次扩大开放。构建大开放格局。呼应建设海西中部集中发展区、闽粤赣互动发展区,加快构建生态型经济枢纽;呼应建设“厦漳龙赣”发展轴和“汕梅龙赣”发展轴,推进闽西南五市协作和闽粤赣十三市区域合作,强化联结沿海、拓展腹地功能;加强闽粤赣原中央苏区县区域旅游合作,强化与长三角、珠三角的经贸联系,推进与港澳台侨、国际友好城市的紧密交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大开放格局。完善大通道建设。围绕构建“两纵两横”快速铁路网,确保建成龙厦快速铁路、赣龙铁路扩能工程,力争建成南三龙快速铁路,开工建设浦建龙梅、长永泉快速铁路,推进漳泉肖、龙永梅快速铁路前期工作;围绕基本建成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建成6条、开工建设4条高速公路,推进3条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加快国省道扩能改造;围绕建设对外连接的空中走廊,加快冠豸山机场扩能改造、通用机场建设前期工作。推进大平台搭建。提升海峡两岸机械产业博览会平台,在更大范围参与国际先进制造业的产业转移、分工合作;发挥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作用,迅速做大外贸出口总量,培育10个超亿美元、100个超千万美元的出口企业;依托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平台,以农业合作推进全面合作,加强与台湾工商团体联系,深化产业对接,争取设立国家级台商投资区。
(四)加快生态建设,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上实现新跨越
良好的生态是龙岩最宝贵的资源。要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经济与生态双赢,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不断提升生态市建设水平。
着力低碳发展。把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方向,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统一,落实环境保护“一岗双责”制度,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快淘汰水泥、电力、造纸、冶炼等行业的落后产能,突出推进煤炭、水泥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推广节能低碳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广循环经济模式,提升、发展一批具有示范性的循环经济园区、循环经济示范试点企业,力争创建1个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努力实现工业污染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着力生态创建。以创建生态市、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市为抓手,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力争全部县(市、区)达到生态县标准。加强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汀江、九龙江、闽江流域综合整治、中心城市内河整治和矿山污染、农村面源污染、养殖业污染治理,让龙岩的水更清;推进森林城市创建,提升森林质量,持续实施“四绿”工程,启动新一轮水土流失治理工程,让龙岩的山更绿;加大城市空气污染源整治力度,加快“退城进园、优二进三”步伐,让龙岩的天更蓝。
(五)加快文化发展,在打造闽西特色文化上实现新跨越
文化是发展进步的强大力量。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和闽南文化独特优势,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增强闽西特色文化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培育人文精神。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促进老区精神与时代精神相交融、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化红土地千里文明长廊建设,培育新时期文明风尚。唱响主旋律,开展各种主题宣传活动,高度重视对新兴媒体、虚拟社会的运用、引导和管理,掌握舆论宣传主动权,发展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舆论。
打造文化品牌。以实施文化精品工程为抓手,彰显红色文化力量。持续实施古田会议旧址群维修保护工程,接点联线,带动周边,形成以古田会议旧址群、才溪乡调查纪念馆、长汀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为主体的红色文化基地;进一步挖掘、提炼红色文化题材,持续推出一批具有强大震撼力的红色文化精品,提升闽西红色文化的影响。凝聚“海峡客家”共识。运用好土楼世遗品牌,发挥客家族谱等各类文化载体作用,创建“客家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建设一批客家文化场馆,更高层次推进龙台文化学术交流,构筑海内外客家人共有的精神家园。
突出文化惠民。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建设一批科技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改造、新建一批乡镇文化站和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扩建一批农家书屋、农民之家,全面完成自然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提升民俗文化,培育都市文化,提高群众的文化参与度,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壮大文化产业。强化规划引导、政策扶持和市场驱动,整合资源,集聚突破,实施文化重点工程,着力把文化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重点引进和培育一批文化产业领军企业,推进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开发一批具有龙岩特色的文化产品,建设一批文化创意产业园,形成 14 产业集聚度高、辐射带动力强的文化产业品牌,推动文化产业逐步成为支柱产业。
(六)加快民生改善,在建设民生龙岩上实现新跨越
民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要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好民生工作,让老区人民实实在在感受到发展带来的实惠和温暖,让老区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广覆盖完善社会保障。按照社会保障全覆盖的方向,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帮扶力度,逐步填平补齐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缺失点、空白点,为人民群众构筑一张更加周全、更加密实的社会保障网,力争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走在全国前头。按照住有所居的方向,加快安居工程建设,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构建满足多元化需求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市、县两级统一便民的社会保障服务中心,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高水平发展社会事业。按照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方向,推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全面实现各县(市、区)“教育强县”目标。实施“奥运争光”计划,建设国家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完善覆盖城乡的群众体育服务体系。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卫生资源配置走在全省前列。加大对革命基点村的扶持力度,改善革命基点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深化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市活动,加强对残疾人、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加强党史、方志、档案、人民防空等工作。
重创新强化社会管理。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格局,探索有龙岩特点的社会管理创新路子。以深化“平安龙岩”建设为抓手,整合资源、统筹职能,强化责任、夯实基层,在政法、综治、信访、安全生产等部门,党建、经济、社会管理、群团等领域,持续提升推广一批社会管理创新的经验做法,探索一批社会管理创新的办法,深化一批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解决一批人民群众关注的社会管理问题,不断提升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安全生产水平;开展“六五”普法工作,不断推进依法治市进程,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
三、全面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把闽西老区建设好,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我们要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打造党建工作品牌为抓手,大力弘扬古田会议精神,用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为我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一)倡导“红土学风”,坚持思想建党。从思想上建党,是古田会议精神的灵魂,也是“红土学风”的落脚点。要始终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党的建设首位,着力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强化理论武装。按照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广泛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争做学习型党员、学习型干部活动,健全和落实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市县领导定期到同级党校讲课和座谈制度,继续推进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加强理论进基层工作,扩大理论宣传覆盖面,增强理论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进思想解放。坚持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推动各级党员干部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破除各种阻碍发展的思想观念、思维定势和体制机制,敢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敢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在经济、社会、党建各个领域创造性开展工作,引领跨越发展。
(二)提升“红土先锋”,着力创先争优。弘扬苏区“闹革命走前头、搞生产争上游”的光荣传统,努力在海西求先行、当前锋。造就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干部队伍。始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更加关注长期扎根基层、踏实干事的干部,更加关注在重大项目建设、重点工作中善于运作、勇于突破的干部,更加关注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站在一线、敢于担当的干部,真正为发展配班子、选干部。持续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扩大选人用人民主,加强选人用人监督,建立健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机制,积极推行差额选任方式,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努力实现多中选好、好中选优,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加大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加强女干部、党外干部、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加大部门、县(市、区)之间干部交流力度,不断增强干部队伍活力。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 炼干部的基础阵地,继续选派新提任副处级干部、优秀年轻后备干部、高校选调生、选聘生到信访岗位、重点项目、农村基层一线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增长才干。打造开拓进取、引领发展的坚强堡垒。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必须下大气力把基层组织建设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培养百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百个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双百”创建活动,发挥基层党建综合示范点的示范带动作用,以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影响群众、感染群众、带动群众。完善党组织“目标管理”、党员“定岗定责”制度,全面加强以乡、村两级为重点的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探索村企、村居联建党组织方式,找准国有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党组织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整合城乡党建资源,深化“机关走进社区、走进农村,联手创先争优”活动,构建城乡双向开放、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建设结构优化、富于创造的人才队伍。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认真组织实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着力为事业集聚人才、使用人才,大力引进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加快培养青年英才。继续构建覆盖全市的人才超市服务网络,引导优秀人才向主导产业、重点领域集聚,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提供广阔平台和发展空间。
(三)弘扬“红土清风”,持续风清气正。从党风抓起,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要接好地气。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扑下身子、带着感情到人民群众中去,建立健全深入一线调查研究、深入基层问计问策、深入群众知民情、解民忧、促和谐的工作机制,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做好群众工作,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深入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加大治庸治懒治散力度,强化绩效考核,强化监督问责,形成人人负责任、人人促发展的良好发展环境。要惩防并举。坚持和完善反腐败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制定并实施惩防体系建设新的五年规划,构建彰显区域特色的惩防体系。认真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严格执行党员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述职述廉、经济责任审计等规定;推进新任领导干部廉政谈话、领导干部谈心、廉洁自律情况巡查等制度创新,逐步建立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形成依制度用权、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的工作格局。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进一步推动党务、政务、厂务、校务、院务、村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对任何腐败分子和消极腐败现象都要坚决查处,决不姑息,以体现对党的事业负责、对发展负责、对人民负责。
(四)凝聚各方智慧,形成强大合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汇聚一切资源,团结方方面面的力量推进龙岩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各级党委要强化自身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不断完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发展党内民主,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不断增强党的创造活力;健全党内激励机制,促进党内和谐。支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责,支持各级政府依法行政,支持人民政协履行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充分发挥工青妇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调动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打造统一战线“同心”品牌。积极稳妥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增强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坚持党管武装,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加强老干部工作,积极发挥老干部在各项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广泛联系港澳台侨,保护好、发挥好海内外乡亲建设家乡的积极性,形成推动发展的整体合力,让一切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同志们,站在更高起点上,我们的使命光荣而艰巨,我们的事业任重而道远。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全面开创闽西老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新局面,继续从成功走向新的成功,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第二篇:中国共产党娄底市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坚定不移谋发展
全心全意惠民生
为建设幸福娄底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娄底市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林
武
(2011年9月23日)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娄底市第三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中国共产党娄底市第四次代表大会,是在加快实施“十二五”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谋发展,全心全意惠民生,为建设幸福娄底而努力奋斗!
一、市第三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
市第三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我市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团结和牢牢依靠全市人民,大力实施“科学发展、加速赶超”战略,突出工业主导、基础先行、项目带动、协调发展,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成功战胜低温雨雪等历史罕见的重大自然灾害,圆满完成了“十一五”各项目标任务,开创了娄底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1%,2010年达到680.72亿元,实现五年翻番目标。财政实力显著增强,一般预算收入、财政总收入、财政总支出分别突破30亿元、50亿元和100亿元大关。新型工业化取得重大进展,规模工业总产值跃上1000亿元台阶,钢铁、有色、煤炭、电力、建材、化工等六大传统支柱产业实现规模化和集群化发展,初步形成了千万吨钢、千万吨煤、千万吨水泥的综合生产能力。科技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成果转化加快。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特种汽车及电动汽车等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以生猪、粮油、中药材、南竹、果蔬等五大产业为支柱的农村经济稳步增长,以曾国藩故居、紫鹊界秦人梯田、梅山龙宫等AAAA品牌为代表的旅游业方兴未艾,现代物流、金融、商贸、房地产等服务业加快发展,市域经济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大为提升。
发展后劲显著增强。交通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沪昆客运专线娄底段、娄邵铁路扩能改造等重大铁路建设项目和安邵、娄新、长娄等6条高速公路相继开工建设,G207、S209等7条干线公路改造全面推进,长期困扰我市的内无好路、外无出路的状况可望根本改变。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中心城区、县市城区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先后荣获省级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公路村村通、广播电视村村通、互联网络乡乡通全面实现,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得到夯实,防汛抗旱和供水、供电、供气能力显著增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1195亿元,年均增长27.7%,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5025元、3365元,年均增长13%、7.5%。教育事业长足发展,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不断加强,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并进。文化惠民工程有序推进,体育事业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更具活力,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基本药物制度改革试点、农村基本养老保险试点成效突出,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各类事故死亡人数大幅下降。为民办实事扎实推进,就业再就业、保障性住房、安全饮水、污水处理、锡矿山重金属治理等一批民生工程加快实施,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三个创建”初见成效,人居环境更加舒适。
民主政治全面发展。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权、实施监督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得到较好发挥。爱国统一战线、多党合作更加巩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渠道更为宽广,民族、宗教、对台、侨务工作得到加强。工会、共青团、妇联和各类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坚持党管武装,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国防教育取得新成效。依法治市进程加快,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维稳力度加大,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105家市属国有企业和6家省属下划企业基本完成改革改制任务,一大批改制企业焕发生机,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占据市域经济半壁江山。政府机构改革、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以及市县财政、医疗卫生、文化、投融资等体制改革顺利推进,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破除。园区建设成效显著,市县6个园区入园规模工业企业128家。娄底经开区发展势头强劲,成功摘取“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薄板材料深加工产业园”、“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金字招牌。“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纵深推进,水府示范片区规划编制全面完成,万宝新区和东部新区相继启动建设。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五年内联引资339亿元,直接利用外资6.11亿美元,分别为“十五”期间的3.57倍和2.29倍,成功引进安塞乐米塔尔、沃尔玛、华润电力、海螺水泥、国产实业、三一重工、兴昂鞋业、荣诚国际、庄胜集团、大丰和电动汽车、金华特种车辆等一批重大项目;外贸进出口总额达46.1亿美元,为“十五”期间的4.3倍。
党的建设扎实推进。全面加强思想理论武装,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创先争优、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等主题活动,各级党组织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广大党员先进性普遍增强。宣传思想工作卓有成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重点的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深入推进,“坚韧、勤奋、尚德、自强”的娄底精神深入人心。创新建立市县“两新”组织党工委和娄商联合会,广泛开展“九娄合作”、“民企联村”、海外联谊,统一战线在凝心聚力、助推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行政法队伍精细化管理,全面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公正执法和经济环境优化,有力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四议两公开”工作法、选派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和“双培双建双强”活动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得到新加强。积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绩效考核和干部初始提名办法,大批优秀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干部选任机制更加科学民主。扎实做好人才工作,人才第一资源作用进一步发挥。大力推进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强力推行刚性收费,规范检查评比,严厉打击“三强”,严格行政问责,坚决查办腐败案件,党风政风进一步好转。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为: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优,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较低,部分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干部作风漂浮,一些消极腐败现象仍然存在等等。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重视,采取更加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解决。
同志们,过去五年的实践,既为我们今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为我们乘胜前进积累了许多的宝贵经验。主要有:必须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明确主攻方向,理清切合娄底实际的发展战略和思路;必须科学研判国际国内形势,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敏锐抢抓发展机遇;必须深化改革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强发展活力和动力;必须保障改善民生,正确处理各类矛盾,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这些成绩和经验的取得,是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历届市(地)委励精图治、不懈努力的结果,是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奋力拼搏、真抓实干的结果,是全市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社会各界人士群策群力、艰苦奋斗的结果,是驻娄部队、武警消防官兵和衷共济、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娄底市第三届委员会,向所有关心支持娄底改革发展稳定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今后五年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今后五年,是必须牢牢把握且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放眼全球,世界经济复苏总体呈上升趋势,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度发展,生产要素跨国流动和产业梯度转移日趋加快,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发展、合作、共赢成为广泛共识。纵观全国,中国经济仍然处于快速发展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长三角、珠三角区域经济迅猛扩张,对内陆地区的辐射力大为增强;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加紧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政策、比西政策、促进老工业基地振兴和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等国家宏观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我省“四化两型”战略、环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发展战略纵深推进。审视娄底,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特别是近几年的发展,综合实力增强、产业结构趋优,特别是交通等条件大为改善,资源、区位等综合优势日益凸显。同时,我们也要充分看到,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各类难以预测的因素将影响经济发展,复苏进程艰难曲折,区域竞争日趋激烈。我们既面临各种严峻挑战,更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市发展呈现出一系列阶段性特征。总的特征是: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欠发达的现状没有根本改变,娄底正处于科学发展、加速赶超的关键时期。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特征:经济实力大幅增强,但总量不大,发展不平衡、不全面、不充分,与发达地区差距大的状况没有改变;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但新兴产业规模偏小,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长期形成的过分依赖资源的粗放型发展方式没有大的改变;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经济发展承载力增强,但设施不配套、不完善,尤其是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基础条件仍然薄弱;人民生活整体改善,群众诉求得到更多关注,但与人民群众的新期盼、新要求差距较大;改革开放的领域不断拓展,经济的外向度得到增强,但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不高;新型城镇化发展加快,城镇化率逐年提高,但城镇的承载力和带动辐射力较弱,城乡发展、区域发展不够协调;生态修复力度加大,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两型”社会建设有效推进,但资源约束、环境整治压力巨大,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困难;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但各类矛盾问题依然较多,安全生产和维稳形势较为严峻,社会管理面临许多新课题。对此,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既要看到经济社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又要从这个阶段的实际出发,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根据上述外部环境和阶段性特征,今后五年我市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实施“科学发展、加速赶超”战略,紧紧围绕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坚持“两型”引领、工业主导、开放带动、协调发展,加快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进程,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努力建设幸福娄底。
幸福娄底,是全市人民的美好期盼,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娄底今后一个时期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建设幸福娄底,就是要加快经济发展。千方百计做大经济总量,夯实幸福娄底的物质基础;建设幸福娄底,就是要建设“两型”社会。强化绿色、低碳理念,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努力打造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宜居宜业城市;建设幸福娄底,就是要切实改善民生。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努力谋求人民福祉,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市人民;建设幸福娄底,就是要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有尊严。加快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大力弘扬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着力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提高全社会的认同感、归属感、愉悦感。建设幸福娄底,需要全市人民长期的共同奋斗,只要我们志存高远、矢志不渝、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一个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娄底一定会崛起于湘中大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按照建设幸福娄底的要求,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
——经济发展明显加快。经济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5%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发展方式有效转变,产业结构明显优化,财政实力显著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达到或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与GDP增长基本同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以上。城镇化率加速提升,绝对贫困人口逐年减少,家庭财产普遍增加,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吃住行条件大幅改善,普遍享有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主要污染排放物显著减少,城镇生活污水实行集中处理,城镇生活垃圾实现无害化处理,农村环境整治取得明显成效,森林覆盖率巩固提高,城市公共绿地面积进一步增加,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努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社会和谐明显进步。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 以内,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全社会创造活力增强,社会管理创新力度加大,社会治安良好,城乡文明程度、公民道德素质提高,努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党的建设明显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显著提升,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增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取得新成效。
实现上述奋斗目标,必须把握以下原则要求:
坚持转型发展。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强化投资拉动,扩大消费需求,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走出一条切合娄底实际、三次产业协调配套的经济发展道路。
坚持创新发展。用改革的办法破除阻碍发展的各种体制弊端,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娄底。
坚持和谐发展。统筹推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各类矛盾,协调各方利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努力实现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坚持共享发展。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三、推进经济跨越发展,努力打好幸福娄底的物质基础 建设幸福娄底需要坚实的物质支撑。娄底作为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尤为紧迫、更为艰巨,必须把娄底的发展放到全国全省发展的大局中思考和谋划,毫不动摇抓经济,一门心思搞建设,群策群力谋发展。
(一)坚持工业主导,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产业是发展的依托,工业是产业的龙头。做大做强市域经济,必须更加突出工业的主导地位,始终把工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充分挖掘工业的优势和潜力,以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紧紧围绕“三基地一中心一枢纽”的产业发展定位,加强规划布局,大力发展各类产业,着力提高现代农业在第一产业中的比重,着力提高新兴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着力提高服务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构建三次产业高度关联、协调发展、富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产业强市。大力发展新型工业。着眼提质增效,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冶金、能源、建材、化工、机械等传统优势产业,推进传统产业精深化、高端化、“两型”化。着眼提速上档,紧跟国家产业政策,重点选择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及电动汽车、生物产业、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强化政策支持,促进规模扩张,尽快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市域经济的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力争五年内地区生产总值中重化工业占比下降1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上升20%以上。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着力推进农业集约化、产业化、机械化、科技化。突出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自愿、依法、有序流转,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促进农业优质高效发展,打造长株潭重要农产品供应基地。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园区和示范基地,努力培育2-3家国家级龙头企业。加强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基地对接,发展农产品期货交易,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证券期货服务、信息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与一、二产业融合互动。优化提升现代旅游、房地产、商贸流通、文化传媒等服务业。加强文化与旅游的对接,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市域经济的支柱产业,把娄底建成环长株潭城市群文化与生态旅游休闲名城、区域性物流与商贸集散中心、现代服务中心和知名的新兴旅游目的地。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要突出转变发展方式。坚持走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路子,努力实现产业结构由传统初级向现代高端转变,由高耗粗放向高效集约转变,由分割分散向分工配套转变,推动科技、信息与产业深度融合,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突出产业集群培育。把集聚集群作为产业发展的主要路径,着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业关联聚合度和市场竞争力,大力推进“153211”工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打造实力强劲的产业旗舰。突出科技创新。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加速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和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产学研相结合机制,巩固拓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快建成区域创新体系。到2015年,全社会科研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2%。大力推进信息化,推广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加快发展信息产业,努力建设“数字娄底”。
(二)优化基础平台,切实提升综合承载能力。今后五年仍然是打基础、增后劲的时期,也是我市基础设施大建设、大提升的时期。要提升以路网为重点的交通物流平台。着眼现代、立体、综合的大交通网络,继续大力抓好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建设和国省干线公路改造,做好城际轨道交通、飞机场等前期规划,加快乡村公路、客货站场建设,打造市域内以及融入长株潭的两个“一小时经济圈”,形成以铁路、公路、水运、管道运输、机场为支撑的立体化交通运输体系和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娄底湘中国际(陆港)物流园、娄底铁路口岸和海关建设,实现货通天下,物畅其流。要建好以园区为重点的产业承载平台。大力推进市经济开发区、万宝新区和各县(市)园区建设,理顺园区职能,提升服务效能,强健基础设施,扩大标准厂房规模,强化洼地效应,把园区建成“民营特区”、“创新平台”、“产业高地”。支持娄底经济开发区创建国家级开发区。要完善以居民生活设施为重点的公共服务平台。继续加强城乡公共交通、水电通讯、油气管网、环境治理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推进生态环保、防洪保安、集贸市场以及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公共设施建设,推动城乡公共服务上水平、均等化。
(三)突出以城带乡,努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是加速赶超的重要引擎,是建设幸福娄底的必由之路。要围绕新型工业城市、交通枢纽城市、生态宜居城市、和谐文明城市的目标,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带动农村新跨越。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抓住长株潭城市群加快建设的契机,全面对接融入长株潭。坚持规划先行,着力推进“一心两翼”城镇带建设,优化布局,扩大规模,填充产业,打造特色,提升功能,构建中心城区与县(市)城、中心镇协调发展、相得益彰的城镇网络,辐射带动整个农村发展。中心城区要坚持扩容与提质并举,建设与管理并举,功能配套与产业发展并举,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并举,大力推进水府示范片区、城市环线、城北连接线以及市规划展示中心建设,努力打造湘中区域性中心城市和辐射湘西南的重要节点城市。以冷水江市新行政中心、涟源市市民服务中心、双峰县艺芳新城、新化县资江沿河风光带等建设为重点,加快县(市)城区、中心镇发展,打造实力强劲的县域经济带。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村庄美、村风好、村民富为目标,依靠政策驱动、能人带动、产业推动、项目拉动、村民联动,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完善农村体制机制,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抓住国家高度重视水利建设和娄底列为全省水利改革试点城市的契机,以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乡村规划与村容整治,有序推进村庄净化、绿化、亮化和美化,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新农村示范点建设,以点带面,分步分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财政支出重点向农村倾斜,确保用于“三农”的总量、增幅、比重稳步提高。统筹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劳动就业、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合理流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深入推进户籍、教育、社会保障等改革,努力消除农民进城的后顾之忧。扎实办好冷水江市城乡一体化试点,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互动发展。
(四)深化改革开放,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改革开放是建设幸福娄底的活力之源。要以更高的眼界、更大的勇气推进改革开放,着力增强经济外向度和开放度。构建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统筹推进各项改革,特别要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求突破。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快资本、土地、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建设,积极支持和推动企业上市融资,激活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顺应省管县体制改革趋势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争取适时调整中心城区行政区划,优化区域布局。狠抓招商引资。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对外开放的第一抓手,积极加强与跨国公司、央企、优势民营企业的对接合作,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强区域交流合作,加快对接融入长株潭,加强与泛珠三角、长三角、北部湾经济区等区域的合作,有效承接产业转移。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加工贸易,鼓励支持优势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提高吸收外资、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坚持不懈优化发展环境。全面推行“阳光”政务,切实提升行政效能,严厉惩治“三强”行为,切实优化招商引资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社会环境,吸引更多客商来娄底投资兴业。发展壮大非公有制经济。开放非政策明令禁止的所有领域,切实加大政策引导扶持力度,真心实意帮助解决融资、技术、人才、环境等现实难题,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
(五)加强生态建设,加快建设“两型”社会。加快“两型”社会建设是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幸福娄底,必须把“两型”社会建设摆在战略位置来谋划和推进,强化“绿色”、“环保”、“生态”理念,加强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加快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积极创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和国家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努力建设绿色娄底。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严格选资招商,严控“两高一资”项目,大力实施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加强水能、风能、太阳能等环保型能源的开发利用,尝试碳排放交易,健全政府负责的刚性约束机制,确保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加快水府示范片区建设。坚持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加快形成以万宝新区、东部新区为主体的“两型”产业综合聚集区,将水府示范片区建设成为先进制造业配套服务聚集区、新材料研发区、文化体育生态休闲旅游区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区,成为引领湘中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国家中部地区绿色高端产业综合发展示范基地。加强环境治理。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指标考核和环保执法,维护城乡生态环境安全。加强林地、湿地、风景名胜区及生态脆弱地区的保护和修复,统筹推进城乡绿化。保护开发好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加强污染治理,切实防治工业源头、重点流域和农村面源污染,推进锡矿山、涟钢、冷钢和重点煤矿生态修复与治理。保护好城乡供水水源,推进资水、涟水、孙水等流域综合治理。全面实施农村环境卫生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提升城乡环境质量,建设山绿、水净、天蓝的秀美家园。
四、切实保障改善民生,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建设幸福娄底,根本在于不断改善民生。要顺应群众期待,把民生作为决策的首选、工作的首要、支出的首位,确保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 民生投入增幅高于财政增长速度,民生状况得到显著改善,全市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共享发展成果。
(一)积极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就业乃民生之本。要把扩大就业作为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努力为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创造就业机会。鼓励自主创业,激励全民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就业援助制度,重点帮扶城镇零就业家庭、残疾人等困难人员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剩余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失地农民就业创业工作。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加工企业、服务业,大力开展各类技能培训,五年内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5万人,新增城镇就业15万人,努力实现充分就业。严格执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依法规范企业用工行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努力实现就业持续增加、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让全市人民生活更富足。
(二)优先发展教育,提升全民素质。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更加注重素质教育,更加注重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建设教育强市。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理规划、调整学校布局,破解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难题,切实解决城区读书难和“大班额”问题。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统筹推进学前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以及公办与民办教育协调发展。建立教育经费正常增长机制,严格土地出让收益计提教育资金等政策,确保财政对教育投入的增幅高于财政收入增幅,基本形成与娄底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办学主体多元化、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教育体系。
(三)大力繁荣文化,建设文化强市。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系,是一个城市的灵魂。要按照“三加快一加强”的要求深入推进文化建设,努力提高市民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坚持“以事业引导产业,以产业促进事业”的思路,大力推动文化产业扩张升级,着力构建文化旅游、现代传媒、文娱演艺、新闻出版、体育健身、网络广告会展等联动发展的产业体系。切实加强文化资源挖掘、保护、开发和利用,大力推出精品力作,打造具有浓郁娄底历史文化、地域特征和充满现代气息的本土文化品牌,实现地域文化、时代精神与城乡建设的有机融合,文化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融合。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引入市场机制,推动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的活力。加快市文化艺术馆、博物馆、科技馆、档案馆、图书城、娄底书院等文化设施建设,增强城市文化功能。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投入,加快推进县乡村“两馆一站一室”建设,继续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提高娄底文化软实力。
(四)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提高人们健康水平。健康是最基本的幸福指标。要加快应急指挥、紧急救援、急救网点等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强重大疾病防控,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推动市城南医院和市县中心骨干医院、乡镇卫生院、村(社区)卫生室建设,强化卫生执法监督,加强医药专业人才队伍和医德医风建设,建立中心骨干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双向转诊机制,推动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基本满足患者就近就医需求。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投入机制,加大财政投入,积极引导民营资本参与医疗事业,支持、规范民营医院有序发展,形成多元办医格局。深化以基本医疗保障、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公立医院改革为重点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发展体育事业,承办好湖南省第十二届运动会。
(五)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建立健全相互衔接、覆盖城乡居民、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实施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切实做好农村养老保险、新型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工作,实现“新农保”制度全覆盖。切实抓好廉租房、公共租赁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不断改善城乡居住条件和人居环境。高度重视“菜篮子”工程,稳定物价水平,保障市场供应。积极发展“红十字”、慈善、社会福利事业,提升社会救助水平。认真办好老年教育、老年公寓等老龄事业,逐步建立健全养老保障体系和老年社会服务体系。
(六)加大扶贫解困力度,切实减少贫困人口。实施新一轮扶贫攻坚计划,坚持政策扶持和产业发展双驱动,推进以贫困人口增收为重点的扶贫开发,增强“造血”功能。继续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单位联点帮扶、工作队员驻村帮助”的定点建设扶贫工作,切实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更加关心困难群众疾苦,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帮助解决特困群体、水库移民、残疾人的生活困难,健全灾民救助机制,建立与CPI挂钩的低收入家庭补贴机制,让所有贫困群众、低收入群体和弱势群体有尊严而体面地生活。
民生问题涉及千家万户,保障民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各级各部门要将民生任务指标化,制定科学的实施细则和严格的考核体系。坚持以群众满意度、社会和谐度来衡量民生工作成效,把民生改善的成果作为评价和选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五、创新社会管理,努力创造幸福娄底的和谐环境
当前,我们既处于加速赶超的黄金期,又处于各类矛盾的凸显期。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创造和谐幸福的环境,已成为创新社会管理的新课题。各级各部门要多谋和谐之策,多尽服务之责,为娄底发展加力,为人民幸福护航。
(一)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社会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要不断优化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发挥好社会力量在社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强化各类企事业单位的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责,支持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努力构建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夯实基层组织,整合基层资源,加强基础工作,提高城乡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自治功能。大力发展和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志愿者参与社区管理服务,逐步实现社会管理社区化、社区管理社会化。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特殊人群的管理服务,认真抓好计划生育,统筹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建立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加强党委政府主导,形成科学有效的群众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坚持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探索建立党委群众工作部,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和领导干部接访、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机制,继续推进信访老案集中治理,全面推行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调联动”,积极回应群众诉求,统筹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加强网络管理,建立和完善网上舆情监测研判、突发公共事件快速反应、网上舆论引导机制,提高舆情管理水平。抓好社会矛盾源头治理,加强司法救助,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三)健全公共安全保障体系。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整治食品药品生产经营秩序,严厉打击各种假冒伪劣行为,构建覆盖生产、销售和消费各个环节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坚决消除食品药品安全隐患。进一步完善社会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提高政府预防危机、应急处置和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能力。时刻紧抓安全生产,改善安全生产条件,落实各级主体责任,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夯实基层基础,整合充实基层警力,完善群防群治体系,加强重点人群、特殊人群教育帮扶,推进治安整治、公共安全和虚拟社会管理,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始终保持对违法犯罪活动打击的强大震慑力,确保社会长治久安。
(四)努力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娄底精神,推进诚信建设。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创新舆论宣传方式,大力弘扬社会正气,形成蓬勃向上、文明科学的社会新风尚。扎实开展“三个创建”工作,不断焕发创业、创新、创优的巨大激情,提升市民文明形象。加强法治娄底建设,精心营造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人人守法、公平正义的法制环境。
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建设幸福娄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建设幸福娄底,关键在党。我们必须立足新的形势,深刻认识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一)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巩固团结共事的政治局面。充分发挥市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支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依法行使监督权、重大事项决定权和选举任免权,推动人大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人大管理地方国家事务的能力和水平;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更好地发挥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加强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合作共事,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各类社会组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稳步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以及村务公开、厂务公开,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坚持党管武装,加强全民国防教育,积极推进人防工作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二)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凝聚科学发展的精神力量。思想理论武装是党的建设的灵魂和根本。要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武装党员干部,深入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社会创建活动。完善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和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制度,加强理论学习服务体系建设,认真开展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扎实推进干部党校学习、网上学习、外派挂职锻炼和跟班学习。不断推进思想解放,敢于冲破一切影响和制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障碍,不断提升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提高发展质量,以思想的大解放赢得发展的大跨越。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担当和精神追求,在提高政治理论素养的同时,广泛学习经济、法律、哲学、科技等多方面的知识。坚持学以立德,不断锤炼党性、坚定信仰,在长期的考验中对精神家园有更加清醒的坚守;坚持学以增智,善于开阔眼界、砥砺才干,在激烈的竞争中对未来蓝图有更加清晰的勾划;坚持学以创业,敢于超越自我、追求卓越,在复杂的经济形势中对科学发展有更加清楚的把握。
(三)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激发干事创业的工作热情。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努力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特别关注那些在困难较多、条件艰苦、基础薄弱的地方做出实绩的优秀干部;特别关注那些默默无闻、兢兢业业、不找不要、不善声张“造势”、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特别关注那些清正自守、不拉拉扯扯、不吃吃喝喝,一心干事而“人脉”不广的优秀干部,真正把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去。大力加强各级领导班子能力建设,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善于领导科学发展、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的坚强领导集体。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和干部交流力度,注重在艰苦地区、复杂环境、关键岗位、重大考验中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重视培养、择优任用女干部和党外干部,认真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坚持党管人才、人才强党,出台《娄底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完善人才政策,加大引才引智力度,统筹推进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队伍建设,为建设幸福娄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四)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构筑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是团结带领群众建设幸福娄底的战斗堡垒。始终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健全创先争优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进一步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党代表任期制,深化基层党建“三级联创”和示范点创建活动,全面推进农村、企业、学校、机关、城市社区等领域党的建设。继续探索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加大“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不断完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强带弱、整体推进的基层大党建格局,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大学生村官和“一支书”工作,关心帮扶特困党员。
(五)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力度,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以优良的党风带动政风民风,凝聚党心民心。大力提升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机关。严格党的政治纪律,确保政令畅通;坚持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坚持少开会、少发文、少办论坛、少搞庆典,从文山会海中解放出来,从迎来送往中解放出来,多办实事,造福于民。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不断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工作领域。创新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加强对权力集中部门、资金密集领域和关键岗位人员等重点环节的监督,确保依法用权、公正用权、阳光用权。开展经常性的廉政教育,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坚决抵制奢侈浪费之风,严控“三公”经费支出。认真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决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破坏发展环境的不正之风,以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同志们,昨天的辉煌已经载入史册,未来的伟业需要我们共同开创。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动员全市人民,凝聚各方力量,坚定信心,顽强拼搏,一往无前,奋发图强,为建设幸福娄底、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李鸿忠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湖北省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全文
奋力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 为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 实现富民强省而奋
斗
——在中国共产党湖北省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李 鸿 忠(2012年6月9日)
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湖北省第十次代表大会,是在全省上下奋力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现在,我代表中共湖北省第九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砥砺奋进、蓄势勃发的五年
省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省委紧紧依靠和团结带领全省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目标,在抢抓机遇中阔步前行,在迎接挑战中砥砺奋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明显加快,重要战略支点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省第九次党代会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全面超额完成,全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这五年,我们继续深化省情认识、逐步完善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湖北的战略支点功能稳步提升。注重从湖北实际出发,准确把握省情的新变化,不断探索和完善发展战略。坚持以构建重要战略支点为统领,全面实施“两圈一带”总体战略、“四基地一枢纽”产业发展战略和“一主两副”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积极打造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大别山革命老区和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等一系列重要载体,适时把各市州关系全局的发展战略纳入省级战略体系,基本形成了覆盖全省、统筹集成的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
战略支点建设迈出新步伐,支点构架不断完善、实力不断增强、功能有效发挥、作用更加彰显。
这五年,我们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湖北在区域发展中的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全省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生产总值继2008年突破万亿元大关后,2011年接近2万亿关口,达到19594亿元;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由2007年的3.51%提高到2011年的4.16%,在全国的排序由12位上升至第10位,跨入全国第一方阵。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实现四年翻番。粮食产量实现“八连增”,农产品加工“四个一批”工程取得重大进展。千亿元产业由3个增加到9个,现代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经济结构调整深入推进,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壮大,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节能减排任务超额完成。武汉市经济规模和效益成倍增长,城市建设强力推进,龙头作用更加突出,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城乡一体化步伐加快,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县域经济蓬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交通建设突飞猛进,在全国率先进入“高铁时代”。
这五年,我们不失时机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湖北的发展动力和活力持续提升。注重改革的系统设计和总体谋划,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扎实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进展顺利,国企改制任务如期完成,农村综合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鄂州城乡一体化试点成效显著,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文化体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投资环境不断改善,成为全国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省份之一。坚定不移地推进开放先导战略,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承接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转移硕果累累,进出口总额、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世界500强企业入驻数量均居中部首位
这五年,我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明显提升。坚持每年为全省人民办10件实事,财政对民生的投入大幅增加,一大批富民惠民工程扎实推进,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上学难、饮水难、行路难、看病难、住房难等问题有较大缓解。城乡就业稳步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加快,消费结构升级明显。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
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安置工作如期完成,扶贫开发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湖北群星现象”享誉全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实现零的突破,城乡面貌发生重大变化。
这五年,我们积极推进民主法制建设、扎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政治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水平进一步提高。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巩固和壮大,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港澳和对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得到更好发挥。基层民主稳步推进、活力增强。《法治湖北建设纲要》颁布实施,司法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法治政府建设迈出新步伐。社会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网格化管理经验在全国推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得到加强,军政军民团结的局面更加巩固。
这五年,我们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抓党建,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思想理论建设扎实推进,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丰硕成果,各级党员干部能力素质明显提高。市县乡三级换届圆满完成,“年轻干部成长工程”顺利实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成效明显,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显著增强。“三万”活动、治庸问责和“三抓一促”活动广泛深入开展,党群干群关系显著改善。坚持反腐倡廉与改革发展“力度统一论”,积极构建具有湖北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的成效。
回顾五年的历程,我们感慨万千、豪情满怀。这五年,是湖北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五年,是我省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改革开放成效最好、人民群众受益最多、民主团结氛围最浓、对内凝聚力和对外影响力显著提升的时期之一。这些成绩的取得,首先归功于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归功于历届省委、省政府打下的坚实基础,归功于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的顽强拼搏。同时,也是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团
结奋斗的结果,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鄂部队和武警官兵鼎力相助的结果,是中央各部委、各兄弟省区市大力支持的结果,是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热情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第九届湖北省委,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湖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五年来,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有效地继承历届省委关于湖北发展的一系列战略思路和有效举措,坚持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央精神、切合湖北实际、具有湖北特点的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之路,积累了一些弥足珍贵的经验,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坚持并不断完善。
——必须坚持把解放思想与改革创新结合起来。围绕破解发展难题、解决实际问题,深入解放思想,用好发展机遇。既善于抢抓机遇、创造机遇,又善于危中寻机、化危为机,不失机遇的历史性惠顾。坚持不懈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体制机制,在改革创新中凝聚发展动力、集聚发展资源、开拓发展空间。
——必须坚持把保增长与转方式结合起来。牢牢把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自觉坚持科学发展的标准“一步到位”,努力实现好中求快。既重视抓当前又积极谋长远,既重视发展速度又注重发展质量,既重视改善硬环境又大力提升软环境,努力在加快发展中转变发展方式,在壮大规模中调整优化结构,在科学发展中实现富民强省。
——必须坚持把抓发展与惠民生结合起来。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以民生为纲统筹各项工作。自觉坚持经济发展与改善人民生活同步共进、发展成果与人民共建共享,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全省人民的根本利益。
——必须坚持把做好群众工作与改进干部作风结合起来。把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作为党的“生命工程”,通过“三万”活动等行之有效的载体,推动各级干部切实转变作风,密切与群众的联系,增进同群众的感情,不断夯实党 的群众基础。
——必须坚持把凝聚内在力量与争取外力支持结合起来。有效发挥省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统筹协调好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工作,着力营造团结一心、和谐共事、各司其职、各尽其力的良好政治生态和工作氛围。坚持面向基层、重心下移、排忧解难、分类指导,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各市州县的积极性。千方百计加强部省合作、主动对接央企、广泛争取兄弟省区市支持、加强海内外交流合作,形成发展的强大合力。
在总结成绩和经验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湖北的发展还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国际发展环境错综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加;国内区域竞争更趋激烈,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我们自身改革发展的具体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差距与不足,总体上表现为“四个不相适应”:一是经济实力与富民强省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发展不够仍然是湖北最大的实际、最突出的矛盾。体制机制活力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严重制约经济发展。壮规模、调结构、转方式任重道远。二是社会管理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发展黄金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较多,社会管理的基础还不够牢固,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较大。三是民生改善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高,部分群众的生活还存在诸多困难,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健全,精神文化生活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尚有较大差距。四是一些党员干部能力素质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相适应。面对经济国际化、现代化、市场化的新形势,干部能力严重不足。干部队伍中精神懈怠、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和官僚主义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从严治党的任务仍然艰巨繁重。
面对这些矛盾、困难和问题,面对来自各方的竞争与挑战,面对全省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我们没有任何资格盲目乐观,没有任何理由停滞不前,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勇于担当、迎难而上,用我们的心灵和双手,努力把湖北的事情办好,决不辜负全省人民的重托与期待!
二、开启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新征程
今后五年是湖北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关键时期。2011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来鄂视察指导工作时,要求我们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加快”二字责重如山,这是中央的嘱托、时代的呼唤、群众的期盼。我们只有奋力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才能实现“加快”的要求、担当起建设支点的重任。我们理解的战略支点,就是中部地区崛起的重点、支撑点、着力点;就是湖北应当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快于、好于、优于其他地区,在辐射力、带动力、影响力方面重于、强于、特别于其他地区;就是湖北应当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枢纽节点和重要增长极,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改革创新、民生改善等方面走在中部地区前列。为此,我们必须把战略支点建设作为全省发展的总目标、总任务,统领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经过努力,尽快把湖北建成中部乃至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综合交通通信枢纽;奋力推进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科教大省向科教强省、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进一步增强湖北在中部崛起中的自主创新示范功能、“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功能和对外开放服务功能。以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卓越成就和综合竞争力,承担起构建战略支点的崇高使命,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作出应有的贡献。
未来十年是湖北发展的“黄金十年”。当前,我省已跨入中等收入门槛,进入实现全面小康并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的新阶段,加快发展面临多重叠加的重大机遇:国际金融危机引发国内外经济格局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重点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梯度推进,经济增长模式由外需拉动为主向内需拉动为主转变,湖北将成为拓展内需市场的前沿阵地,为我们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承接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转移提供了十分难得的重大机遇;我国进入科学发展时代,经济加快转型升级,为充分发挥我省在区位、交通、科教、产业、生态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实现后发跨越、弯道超越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我省拥有优越的政策条件,既享有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政策优惠,部分地区还享受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政策优惠,还有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一系列政策优惠,这些都将为全省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
力支撑;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建设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有望形成我国新的重要增长极,将为湖北的发展开辟新的领域、拓展更加广阔的空间;我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近年来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和产业成长,将为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更为重要的是,经过历届省委、省政府坚持“打基础管长远”的不懈努力,湖北的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发展优势进一步凸显,发展潜能进一步释放,形成了激情奋进、共促跨越的强大气场,展示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可喜局面,呈现出蓄势勃发、“中气十足”的强劲态势。所有这一切,都为实现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综观各方面重大机遇和有利条件,今后十年乃至更长时期,应该是我们奋发有为、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实现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黄金增长期。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更加高远的目标、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谋划未来的发展。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不动摇。紧紧抓住“黄金十年”重要战略机遇,坚持主题主线、深化改革开放、突出自主创新、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实施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在新的起点上奋力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努力建设富强、创新、法治、文明、幸福湖北,为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实现富民强省目标而努力奋斗。
根据这一总体要求,今后五年的具体奋斗目标是:
——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全省经济总量实现由2万亿元向3万亿元以上的跨越,并继续向更高水平迈进。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的位次进一步前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突破性进展,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经济实力大幅跃升,在中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改革开放创新实现新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有利于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形成,成为全国发展软环境最优地区。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取得更大成效。自主创
新能力大幅提升,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步伐进一步加快。
——人民生活水平实现新提高。努力实现城乡充分就业,居民收入翻番、生活大幅改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显著增强。
——和谐社会建设迈出新步伐。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不断扩大,民主法制更加健全,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全省人民文明素质明显提高。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创新社会管理步伐加快,社会大局更加和谐稳定。
——党的建设取得新进展。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各级领导班子、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建设稳步推进,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党风政风进一步好转,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人民群众对反腐败工作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更有信心。面对时代赋予的千钧重任,面对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我们千万不可麻木和懈怠,绝不能留下千古遗憾,必须千方百计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创造机遇,必须顺势而为、逆势而进、乘势而上,在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征程上迈出更大步伐,共同创造湖北更加美好的明天!
三、推进“三化”协调发展,努力建设富强湖北
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要深入实施“两圈一带”总体战略,推进“三化”协调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促进全省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
(一)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努力建设工业强省。做大做实做强工业,是全省发展之要。加快构建现代工业体系。坚持扩大总量与优化结构并重,大力实施“支柱产业倍增计划”和“千亿产业提升计划”,推动汽车、石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等支柱产业向更高层次迈进。积极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
造提升钢铁、有色金属、纺织、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坚持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推进信息技术在政务商务、生产生活、社会管理等领域的深度应用,建设智慧企业、智慧社区、智慧城市。坚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促进产业链向高端延伸。实施质量兴省战略,大力培育品牌,打造“湖北原产”,壮大“湖北创造”,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大力培育市场主体。支持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努力培育行业领军型企业;深入实施“市场主体增量行动”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促进中小微型企业健康发展。提升集约发展水平。推进工业园区提质扩容,拓展“飞地经济”、“一区多园”等发展模式,积极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引导产业集群发展,构建新型工业化发展平台。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产业,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之路。
(二)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努力建设农业强省。继续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全面贯彻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施“新增百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工程”,严格保护耕地,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多作贡献。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强板块基地建设,发展多功能农业,建设一批特色农业强市、强县。深化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深入实施“四个一批”工程,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强农村流通体系建设,推动农业产业化总体水平进入全国前列,努力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喝长江水、吃湖北粮、品荆楚味”。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继续加快推进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山区县市脱贫奔小康等分层分类试点示范工作,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推动新农村建设向纵深发展。着力推进大别山区、武陵山区、秦巴山区、幕阜山区等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扎实做好库区移民后期扶持
工作。大力培育新型农民,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增收与农业增产同步。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大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提高农业要素组织化水平。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尊重和保护农民以土地为核心的财产权利。
(三)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按照用地集约、人口集中、产业集聚的思路,构建以“一主两副”为龙头、区域中心城市为支撑、县城和中心镇为节点的现代城镇体系。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大力提高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完善市政公用设施,重视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风貌保护,提升城市品位和综合承载能力。坚持城乡统筹。加快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一体化进程,加快培育发展中心镇和特色镇,积极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和中心村建设。切实解决进城农民的就业、住房、社会保障、子女入学等问题。坚持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强省之基。继续实施“一主三化”方针,大力提升县域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扩大县(市、区)和试点镇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培育全国百强县(市)、全国千强镇,实现县域经济发展新跨越。
(四)提升“三化”协调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增强发展后劲。强化服务业的战略地位。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三化”同步的战略重点,优先发展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商贸、流通、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发展服务外包、总部经济等高端服务业,加快整合和开发旅游资源、壮大旅游支柱产业,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结构优化、比重提升,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基地。积极构建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强化投资的支撑作用。投资既关乎当前,更关乎长远。要把做大做实做强投资作为重要战略任务,强力扩大投资总量,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强化基础设施的承载功能,做大做强支撑湖北长远发展的“底盘”。充分开发利用长江“黄金水道”,加快长江中游快速通道和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把汉江流域综合开发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快推进汉江
经济带开放开发。坚持不懈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完善的综合水利保障体系。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推进武汉新港、武汉城市圈轨道交通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大力加强能源建设,优化能源结构和布局,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体系。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大力发展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提高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同志们!建设富强湖北必须依靠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大力支持武汉建设成为立足中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着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重振“大武汉”的雄风;支持襄阳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着力建设产业襄阳、都市襄阳、文化襄阳、绿色襄阳;支持宜昌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成为现代化特大城市;支持黄石实施“大产业、大园区、大城市”战略,建设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区;支持十堰打造国际商用汽车之都和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鄂豫陕渝毗邻地区中心城市;支持荆州大力实施“壮腰工程”,打造湖北长江经济带重要增长极;推进和支持荆门“中国农谷”建设,高水平地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鼓励和支持鄂州成为全省地级市综合改革的示范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方面走在全省前列;支持孝感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加快建设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支持黄冈大别山试验区建设,全力打造红色大别山、绿色大别山、发展大别山、富裕大别山;支持和推动咸宁绿色崛起,建设鄂南强市、打造“香城泉都”;支持随州建设世界华人谒祖圣地,打造中国专用汽车之都;支持恩施加快推进武陵山试验区建设,着力打造绿色、繁荣、开放、文明的全国先进自治州;支持仙桃、潜江、天门冲刺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成为全省“三化”协调发展的先行区;支持神农架林区彰显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价值,建成世界著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经过不懈努力,逐步形成武汉、襄阳和宜昌、其余各市州在全省经济总量中各占三分之一的优化布局,加快形成多点支撑、多极带动、各具特色、竞相发展的区域经济新格局。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经过全省上下的艰苦奋斗,上述目标一定会实现,一个繁荣富强的湖
北一定会在中部地区崛起!
四、坚持把改革开放创新作为根本动力,努力建设创新湖北
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湖北最大的资源是创新资源,最大的优势是创新优势,最大的潜力是创新潜力。必须把思想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作为动力之本、发展之源,促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逐步迈上创新驱动的轨道。
(一)深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文化。解放思想是干事创业的逻辑起点,是关乎湖北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要以思想大解放为先导,开阔发展视野、培育发展文化、优化发展环境、拓宽发展空间。彻底破除计划经济的思维定势,牢固树立市场经济的理念,自觉运用市场机制和方法谋求发展、破解难题;坚决破除“官本位”意识,牢固树立“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理念,打造重商亲商悦商的人文环境;坚决破除封闭意识和保守思想,牢固树立海纳百川的开放理念,营造开放包容、互利合作的良好氛围;坚决破除求稳守成意识,牢固树立开拓进取的创新理念,鼓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敢于担当、敢于担难、敢于担险;坚决破除坐而论道、知行不一的不良风气,牢固树立真抓实干、讲求实效的务实理念,把解放思想落实到解决问题上,落实到实际成效上。
(二)深入推进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围绕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加强顶层设计,抓住关键环节,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入实施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着力推进综合性制度创新,率先在优化结构、节能减排、自主创新、城乡统筹等重要领域实现新突破,为全省改革发展提供示范。以突破性发展民营经济为重点,坚定不移地推进所有制改革。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不断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和竞争力;进一步破除体制障碍,探索和创新公有制有效实现形式,加大
鼓励、支持、引导和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力度,加快营造各类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优良环境。以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为核心,加快推进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规范投融资平台建设;健全土地、技术、资金、资本、人才、劳动力等要素市场,促进高端要素汇聚湖北。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为目标,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广鄂州、随州和黄石等地“大部制”、“扁平化”改革经验,着力建设勤政廉洁、高效务实的服务型政府。
(二)加快依法治省进程。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本在于法治。各级党委要切实增强法治观念,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实施《法治湖北建设纲要》,推进全省各项工作法治化。切实提高地方立法质量。坚持依法立法、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着力抓好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的立、改、废工作,在维护法制统一的前提下,力求体现湖北特色,突出实施、实用、实效,更好地发挥地方立法在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保障作用。积极推进依法行政。以规范权力运行、提高行政效能、维护群众权益为着力点,推进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努力实现法治政府建设目标。加强司法工作,维护公平正义。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坚持公正司法。加强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高度重视政法队伍建设,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以司法的公正推动社会的公平正义。完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制度,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保证困难群众平等享受法律服务。强化监督制约,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切实加强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和行政监督,高度重视舆论监督,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健全问责追责机制。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涉法涉诉问题,严肃惩处徇私枉法、执法犯法、以权压法行为,真正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必赔偿、违法受追究,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在阳光下运行、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三)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坚持把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作为事
关湖北长治久安、兴旺发达的战略任务,贯彻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各个方面。认真组织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法律知识,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发展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引导全省人民学法辨是非、知法明荣辱、守法定行止,养成依法维护权益、理性表达诉求、履行法定义务的良好习惯。所有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及市场主体都要坚持依法决策、依法办事、依法经营、依法监督,切实做到所有管理和服务行为合乎法、循于规。大力弘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法治理念。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率先垂范,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自觉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法律手段解决矛盾和问题的能力,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模范践行者。必须郑重指出,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不容践踏,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不论涉及到谁,不论职务多高,不论贡献多大,只要触犯了法律,都要受到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迁就!
六、坚持先进文化引领,努力建设文明湖北
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和培育现代文明,是富民强省的题中应有之义。要在加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同时,着力推进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升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精神驱动力、文化影响力和生态承载力。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灵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文化的力量在于凝聚人、引导人、鼓舞人、塑造人。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凝炼荆楚人文精神,构筑促推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精神高地”,建设美好精神家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推进公民道德工程建设,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加快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充分发挥“
湖北群星”的示范效应,用先进典型和道德模范的感召力引领社会风尚,不断提升湖北的美誉度和湖北人民的文明形象。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继续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不断提高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提高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和有效性;加强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建设、运用和管理,规范网上信息传播秩序,推进网络文明建设;大力加强思想、理论、舆论传播阵地建设,构建技术先进、传输便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辐射力、引领力和影响力。
(二)积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文化强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深刻把握文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充分发挥湖北的文化资源优势,努力建设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精品纷呈、文化人才荟萃、文化发展实力和竞争力较强的文化强省。加快发展文化事业。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要求,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农村倾斜、向基层倾斜,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进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大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和“文化名家工程”,努力形成“荆楚文化长江系”品牌,实现湖北文化军团建设的新跨越;切实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组织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积极争取举办综合性文体赛会,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活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充分挖掘湖北历史文化资源,推进文化与科技、旅游、教育深度融合;积极扶持传统文化产业,大力培植文化创意、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加强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和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做大做强文化产业集群,尽快使文化产业成为我省新兴支柱产业。强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加快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着眼于增强发展活力,全面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建立健全科学的文化行政管理体制、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和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扩大文化领域开放,优化文化资源配置,引导社会资本有序进入文化领域,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三)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升生态文明。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加快建设“两型”社会。坚持生态立省。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土绿化和生态安全体系,深入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沿江防护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加强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神农架林区、大别山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与管理,加快推进营造林和低产林改造,提高森林质量;积极打造重点生态示范带,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维护生物多样性。强化长江、汉江、清江等重点流域水资源保护,推进重点湖泊湿地自然修复,促进人水和谐。改善和优化城乡人居环境。加快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重点解决饮用水不安全、空气污染、土壤污染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让人民群众喝上洁净水、呼吸清新空气、享受优美环境。树立绿色消费理念。倡导循环低碳生活方式,在全社会形成节约环保的良好氛围。健全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法规体系,完善生态补偿、政策环评等长效机制,让“千湖之省”蓝天长驻、青山长在、碧水长流,让人民群众不但能够享受“春城无处不飞花”的城市生活、也能品味“万家烟树满晴川”的田园牧歌。
文化承载历史,文明昭示未来。建设文明湖北,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爱国守法、崇德守信的湖北人,做一个和善开明、务实敬业的湖北人,做一个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湖北人,做一个语言文明、举止优雅的湖北人,让现代文明之花在荆楚大地绚丽绽放!
七、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建设幸福湖北
建设幸福湖北,是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执政为民的根本体现。要更加关注全省人民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幸福指数,更加突出共建共享和保障民生的制度性安排,切实念好衣食住行、业教保医“八字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着力构建充分就业、体面劳动、合理分配、幸福生活的共建共享新格局。坚持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职
业技能培训,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大力支持自主创业,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坚持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作为民生之源,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使收入分配水平与我省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突出做好中低收入者和困难家庭增收工作,努力缩小收入差距。稳定物价总水平,完善并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保证贫困家庭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生活标准。
(二)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坚持把教育作为民生之基,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坚持把社会保障作为民生之依,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扩大覆盖范围,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实现应保尽保。尽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继续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强重大疫病防治,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建立健全以廉租房、公共租赁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有序纳入城镇住房保障范围,改造农村特困家庭危房,改善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和救灾应急体系,统筹做好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等工作。全面做好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大力提高人口素质,发展妇女儿童事业,保障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和合法权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
(三)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加强社会管理的总体设计,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的系统创新,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高度重视基层社区的社会服务管理,全面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把各项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措施落实到城乡社区、基层单位、每家每户。积极推进社会服务管理重点工作,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对流动人口、特殊人群和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空巢老人等社会群体的服务和管理。切实做好信访工作,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建立和完善群众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提高平安创建水平。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强化食品药品监管,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严密防范、坚决打击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全省人民既是分享幸福成果的主体,更是共建幸福湖北的主体。我们要以更加进取的精神、更加卓越的工作,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力争经过五年的努力,实现“十个确保”的目标:全面深入推进扶贫开发,确保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村村通”工程,确保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和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确保困难群众住上平安房、安居楼;完善农村交通设施和城市公交体系,确保群众出行便利;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确保实现充分就业;实施收入倍增计划,确保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确保人民群众平等接受教育;实现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养老保障;加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保障;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确保全省社会总体和谐稳定。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尽快把湖北建设成为物质生活丰裕、人民精神愉悦、社会平安和谐、生态环境舒适的幸福家园,让全省人民生活得更加富裕、更加安全、更有保障、更有尊严!
八、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锻造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坚强领导核心
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实现富民强省的宏伟目标,关键在于加强党的领导,关键在于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我们必须切实增强执政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始终坚持从严治党、质量强党,勇于应对“四大考验”、坚决防范“四大危险”,扎实开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学习教育活动,努力保持思想、组织、作风纯洁和清正廉洁。
(一)强化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必须着眼于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提能、学以创业,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始终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切实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兴党,始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更加自觉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道路和制度,更加自觉地严守党的纪律,更加自觉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健全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建立党员干部思
想状况调研分析制度,不断创新学习方式,提高理论武装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大规模培训干部,充分发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主渠道和在线教育平台作用,切实加强理论培训和国情省情的学习教育,运用“老区精神”等红色资源加强党性教育。坚持学以致用、学用相长,把强化学习与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精神动力和工作能力。通过持续不断的理论武装和思想教育,以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勇于担当、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心系群众、为民惠民的赤子情怀,创先争优、攻坚克难的实际成效,生动展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坚持尚贤任能,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牢固树立围绕发展选用干部的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至上、实干为要,重用信念坚定、勇于担当的人,重用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人,重用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人,重用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人。大力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优化选人用人环境,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者得利,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以提能善政为核心,加强各级各类领导班子建设,大力推进“一把手”工程,加快实施“干部队伍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分类分层推进“年轻干部成长工程”。积极培养选拔女干部、党外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注重发挥不同年龄段干部的积极性,认真负责、带着感情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范干部用人提名制度,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力度。健全干部德的建设和考察制度,全面实施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综合考评体系。以关键岗位干部为重点,切实加强干部队伍管理。统筹推进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培养和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推动人才工作重心下移,优化人才成长和发展环境,努力把我省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强势。
(三)坚持强基固本,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创先争优为总抓手,以增强功能、激发活力为目标,把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作为核心任务,深化基层党组织“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为重点,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设置形式,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进一步加强基层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等阵地建设,抓好分类指导,准
确把握不同领域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政治核心、政治引领等作用。注重以党的建设带动群团建设,更好地发挥群团组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作用。从战略的高度加强青年工作,鼓励和引导广大青年在富民强省的宏伟事业中建功立业。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健全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选配、培训、管理、保障等机制,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广大基层干部。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要求,改进党员发展工作,严把党员“进口关”;实施基层党员党性教育和能力培育“双育”计划,建立健全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严肃处理不合格党员,确保党员队伍纯洁。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以明确权责为重点,发挥全委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作用,完善党委讨论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制度,健全地方党委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继续探索实行党代会常任制,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建立健全党内情况通报、民主评议等制度,探索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多种实现途径。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不断提高党建工作保障水平。
(四)弘扬优良作风,扎实推进群众工作这个党的“生命工程”。坚持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领导班子、领导机关、领导干部为重点,全面加强作风建设。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力戒空谈浮躁,狠治庸懒散软和“文山会海”,防止数字攀比、纸上谈兵和急功近利,推进“三抓一促”、“三短一简”和“治庸问责”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力戒奢侈浪费,坚决制止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行为,严肃查处“三公”消费中的违规违纪问题;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力戒党内生活庸俗化,狠治党内生活中好人主义问题,引导党员干部坚持原则、敢抓敢管,加强党性修养,保持党性纯洁。坚持把群众工作作为改进作风的根本着力点,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三万”活动成果,建立健全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促使各级党员干部既身入群众又心入群众,真心诚意为群众排忧解难。坚持纠建并举、综合治理,健全纠风工作机制,加大纠风工作力度,认真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创新群众工作的思路和办法,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五)坚持“力度统一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是我们的政治责任。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创新监督检查工作机制,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以加强权力监督制约为核心,以健全制度为重点,以人民满意为标准,把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监督的制衡力、改革的推动力、纠风的矫正力和惩治的威慑力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完善符合湖北实际、具有湖北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持反腐倡廉教育先行,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坚持用科学严密的制度规范用权行为,推进制度建设和创新,加大制度执行督查力度。完善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严格落实党内监督制度,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完善纪检派驻制度。深入推进源头治腐工作,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努力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坚持反腐败“利剑高悬”,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力度,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让腐败分子没有藏身之地。要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纪检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打造忠诚可靠、服务人民、刚正不阿、秉公执纪的反腐倡廉“铁军”。各级党委要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履行好从严治党管党的责任。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坚决贯彻执行《廉政准则》,既干净干事、清廉自守,又带头履责、敢抓敢管,用优良的党风促进政风、民风的进一步好转。
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落实。落实就是发展,落实才有希望。我们必须以只争朝夕的进取精神、不胜不休的决战气魄,全面推进战略思路的方案化、项目化、具体化,打造雷厉风行的决策、执行、监督、考评、奖惩一体化的“落实链条”,扎扎实实、卓有成效地把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同志们!万里长江气势恢宏,滚滚向前;荆楚大地生机勃勃,凤鸣九天。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实现富民强省目标,党中央对我们寄予厚望,荆楚人民对我们充满期待。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学习贯彻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八大精神,激情奋进、克难求进、扎实推进、与时俱进,为推动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实现富民强省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李鸿忠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湖北省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奋力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 为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 实现富民强省而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湖北省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李 鸿 忠
(2012年6月9日)
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湖北省第十次代表大会,是在全省上下奋力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现在,我代表中共湖北省第九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砥砺奋进、蓄势勃发的五年
省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省委紧紧依靠和团结带领全省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目标,在抢抓机遇中阔步前行,在迎接挑战中砥砺奋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明显加快,重要战略支点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省第九次党代会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全面超额完成,全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这五年,我们继续深化省情认识、逐步完善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湖北的战略支点功能稳步提升。注重从湖北实际出发,准确把握省情的新变化,不断探索和完善发展战略。坚持以构建重要战略支点为统领,全面实施“两圈一带”总体战略、“四基地一枢纽”产业发展战略和“一主两副”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积极打造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大别山革命老区和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等一系列重要载体,适时把各市州关系全局的发展战略纳入省级战略体系,基本形成了覆盖全省、统筹集成的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战略支点建设迈出新步伐,支点构架不断完善、实力不断增强、功能有效发挥、作用更加彰显。
这五年,我们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湖北在区域发展中的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全省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生产总值继2008年突破万亿元大关后,2011
年接近2万亿关口,达到19594亿元;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由2007年的3.51%提高到2011年的4.16%,在全国的排序由12位上升至第10位,跨入全国第一方阵。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实现四年翻番。粮食产量实现“八连增”,农产品加工“四个一批”工程取得重大进展。千亿元产业由3个增加到9个,现代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经济结构调整深入推进,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壮大,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节能减排任务超额完成。武汉市经济规模和效益成倍增长,城市建设强力推进,龙头作用更加突出,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城乡一体化步伐加快,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县域经济蓬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交通建设突飞猛进,在全国率先进入“高铁时代”。
这五年,我们不失时机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湖北的发展动力和活力持续提升。注重改革的系统设计和总体谋划,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扎实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进展顺利,国企改制任务如期完成,农村综合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鄂州城乡一体化试点成效显著,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文化体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投资环境不断改善,成为全国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省份之一。坚定不移地推进开放先导战略,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承接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转移硕果累累,进出口总额、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世界500强企业入驻数量均居中部首位。
这五年,我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明显提升。坚持每年为全省人民办10件实事,财政对民生的投入大幅增加,一大批富民惠民工程扎实推进,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上学难、饮水难、行路难、看病难、住房难等问题有较大缓解。城乡就业稳步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加快,消费结构升级明显。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安置工作如期完成,扶贫开发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湖北群星现象”享誉全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实现零的突破,城乡面貌发生重大变化。
这五年,我们积极推进民主法制建设、扎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政治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水平进一步提高。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巩固和壮大,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港澳和对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得到更好发挥。基层民主稳步推进、活力增强。《法治湖北建设纲要》颁布实施,司法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法治政府建设迈出新步伐。社会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网格化管理经验在全国推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得到加强,军政军民团结的局面更加巩固。
这五年,我们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抓党建,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思想理论建设扎实推进,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丰硕成果,各级党员干部能力素质明显提高。市县乡三级换届圆满完成,“年轻干部成长工程”顺利实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成效明显,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显著增强。“三万”活动、治庸问责和“三抓一促”活动广泛深入开展,党群干群关系显著改善。坚持反腐倡廉与改革发展“力度统一论”,积极构建具有湖北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的成效。
回顾五年的历程,我们感慨万千、豪情满怀。这五年,是湖北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五年,是我省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改革开放成效最好、人民群众受益最多、民主团结氛围最浓、对内凝聚力和对外影响力显著提升的时期之一。这些成绩的取得,首先归功于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归功于历届省委、省政府打下的坚实基础,归功于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的顽强拼搏。同时,也是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团结奋斗的结果,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鄂部队和武警官兵鼎力相助的结果,是中央各部委、各兄弟省区市大力支持的结果,是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热情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第九届湖北省委,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湖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五年来,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有效地继承历届省委关于湖北发展的一系列战略思路和有效举措,坚持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央精神、切合湖北实际、具有湖北特点的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之路,积累了一些弥足珍贵的经验,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坚持并不断完善。
——必须坚持把解放思想与改革创新结合起来。围绕破解发展难题、解决实际问题,深入解放思想,用好发展机遇。既善于抢抓机遇、创造机遇,又善于危中寻机、化危为机,不失机遇的历史性惠顾。坚持不懈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体制机制,在改革创新中凝聚发展动力、集聚发展资源、开拓发展空间。
——必须坚持把保增长与转方式结合起来。牢牢把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自觉坚持科学发展的标准“一步到位”,努力实现好中求快。既重视抓当前又积极谋长远,既重视发展速度又注重发展质量,既重视改善硬环境又大力提升软环境,努力在加快发展中转变发展方式,在壮大规模中调整优化结构,在科学发展中实现富民强省。
——必须坚持把抓发展与惠民生结合起来。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以民生为纲统筹各项工作。自觉坚持经济发展与改善人民生活同步共进、发展成果与人民共建共享,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全省人民的根本利益。
——必须坚持把做好群众工作与改进干部作风结合起来。把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作为党的“生命工程”,通过“三万”活动等行之有效的载体,推动各级干部切实转变作风,密切与群众的联系,增进同群众的感情,不断夯实党的群众基础。
——必须坚持把凝聚内在力量与争取外力支持结合起来。有效发挥省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统筹协调好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工作,着
力营造团结一心、和谐共事、各司其职、各尽其力的良好政治生态和工作氛围。坚持面向基层、重心下移、排忧解难、分类指导,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各市州县的积极性。千方百计加强部省合作、主动对接央企、广泛争取兄弟省区市支持、加强海内外交流合作,形成发展的强大合力。
在总结成绩和经验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湖北的发展还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国际发展环境错综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加;国内区域竞争更趋激烈,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我们自身改革发展的具体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差距与不足,总体上表现为“四个不相适应”:一是经济实力与富民强省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发展不够仍然是湖北最大的实际、最突出的矛盾。体制机制活力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严重制约经济发展。壮规模、调结构、转方式任重道远。二是社会管理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发展黄金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较多,社会管理的基础还不够牢固,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较大。三是民生改善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高,部分群众的生活还存在诸多困难,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健全,精神文化生活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尚有较大差距。四是一些党员干部能力素质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相适应。面对经济国际化、现代化、市场化的新形势,干部能力严重不足。干部队伍中精神懈怠、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和官僚主义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从严治党的任务仍然艰巨繁重。
面对这些矛盾、困难和问题,面对来自各方的竞争与挑战,面对全省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我们没有任何资格盲目乐观,没有任何理由停滞不前,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勇于担当、迎难而上,用我们的心灵和双手,努力把湖北的事情办好,决不辜负全省人民的重托与期待!
二、开启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新征程
今后五年是湖北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关键时期。2011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来鄂视察指导工作时,要求我们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加快”二字责重如山,这是中央的嘱托、时代的呼唤、群众的期盼。我们只有奋力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才能实现“加快”的要求、担当起建设支点的重任。我们理解的战略支点,就是中部地区崛起的重点、支撑点、着力点;
就是湖北应当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快于、好于、优于其他地区,在辐射力、带动力、影响力方面重于、强于、特别于其他地区;就是湖北应当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枢纽节点和重要增长极,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改革创新、民生改善等方面走在中部地区前列。为此,我们必须把战略支点建设作为全省发展的总目标、总任务,统领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经过努力,尽快把湖北建成中部乃至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综合交通通信枢纽;奋力推进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科教大省向科教强省、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进一步增强湖北在中部崛起中的自主创新示范功能、“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功能和对外开放服务功能。以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卓越成就和综合竞争力,承担起构建战略支点的崇高使命,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作出应有的贡献。
未来十年是湖北发展的“黄金十年”。当前,我省已跨入中等收入门槛,进入实现全面小康并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的新阶段,加快发展面临多重叠加的重大机遇:国际金融危机引发国内外经济格局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重点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梯度推进,经济增长模式由外需拉动为主向内需拉动为主转变,湖北将成为拓展内需市场的前沿阵地,为我们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承接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转移提供了十分难得的重大机遇;我国进入科学发展时代,经济加快转型升级,为充分发挥我省在区位、交通、科教、产业、生态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实现后发跨越、弯道超越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我省拥有优越的政策条件,既享有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政策优惠,部分地区还享受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政策优惠,还有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一系列政策优惠,这些都将为全省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建设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有望形成我国新的重要增长极,将为湖北的发展开辟新的领域、拓展更加广阔的空间;我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近年来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和产业成长,将为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更为重要的是,经过历届省委、省政府坚持“打基础管长远”的不懈努力,湖北的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发展优势进一步凸显,发展潜能进一步释放,形成了激情奋进、共促跨越的强大气场,展示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可喜局面,呈现出蓄势勃发、“中气十足”的强劲态势。所有这一切,都为实现新一轮的跨越式
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综观各方面重大机遇和有利条件,今后十年乃至更长时期,应该是我们奋发有为、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实现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黄金增长期。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更加高远的目标、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谋划未来的发展。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不动摇。紧紧抓住“黄金十年”重要战略机遇,坚持主题主线、深化改革开放、突出自主创新、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实施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在新的起点上奋力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努力建设富强、创新、法治、文明、幸福湖北,为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实现富民强省目标而努力奋斗。根据这一总体要求,今后五年的具体奋斗目标是:
——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全省经济总量实现由2万亿元向3万亿元以上的跨越,并继续向更高水平迈进。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的位次进一步前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突破性进展,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经济实力大幅跃升,在中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改革开放创新实现新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有利于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形成,成为全国发展软环境最优地区。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取得更大成效。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步伐进一步加快。
——人民生活水平实现新提高。努力实现城乡充分就业,居民收入翻番、生活大幅改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显著增强。
——和谐社会建设迈出新步伐。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不断扩大,民主法制更加健全,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全省人民文明素质明显提高。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创新社会管理步伐加快,社会大局更加和谐稳定。
——党的建设取得新进展。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各级领导班子、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建设稳步推进,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党风政风进一步好转,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人民群众对反腐败工作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更有信心。面对时代赋予的千钧重任,面对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我们千万不可麻木和懈怠,绝不能留下千古遗憾,必须千方百计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创造机遇,必须顺势而为、逆势而进、乘势而上,在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征程上迈出更大步伐,共同创造湖北更加美好的明天!
三、推进“三化”协调发展,努力建设富强湖北
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要深入实施“两圈一带”总体战略,推进“三化”协调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促进全省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
(一)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努力建设工业强省。做大做实做强工业,是全省发展之要。加快构建现代工业体系。坚持扩大总量与优化结构并重,大力实施“支柱产业倍增计划”和“千亿产业提升计划”,推动汽车、石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等支柱产业向更高层次迈进。积极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钢铁、有色金属、纺织、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坚持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推进信息技术在政务商务、生产生活、社会管理等领域的深度应用,建设智慧企业、智慧社区、智慧城市。坚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促进产业链向高端延伸。实施质量兴省战略,大力培育品牌,打造“湖北原产”,壮大“湖北创造”,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大力培育市场主体。支持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努力培育行业领军型企业;深入实施“市场主体增量行动”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促进中小微型企业健康发展。提升集约发展水平。推进工业园区提质扩容,拓展“飞地经济”、“一区多园”等发展模式,积极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引导产业集群发展,构建
新型工业化发展平台。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产业,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之路。
(二)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努力建设农业强省。继续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全面贯彻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施“新增百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工程”,严格保护耕地,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多作贡献。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强板块基地建设,发展多功能农业,建设一批特色农业强市、强县。深化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深入实施“四个一批”工程,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强农村流通体系建设,推动农业产业化总体水平进入全国前列,努力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喝长江水、吃湖北粮、品荆楚味”。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继续加快推进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山区县市脱贫奔小康等分层分类试点示范工作,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推动新农村建设向纵深发展。着力推进大别山区、武陵山区、秦巴山区、幕阜山区等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扎实做好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大力培育新型农民,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增收与农业增产同步。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大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提高农业要素组织化水平。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尊重和保护农民以土地为核心的财产权利。
(三)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按照用地集约、人口集中、产业集聚的思路,构建以“一主两副”为龙头、区域中心城市为支撑、县城和中心镇为节点的现代城镇体系。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大力提高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完善市政公用设施,重视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风貌保护,提升城市品位和综合承载能力。坚持城乡统筹。加快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一体化进程,加快培育发展中心镇和特色镇,积极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和中心村建设。切实解决进城农民的就业、住房、社会保障、子女入学等问题。坚持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强省之基。继续实施“一主三化”方针,大力提升县域工业化、城镇化水平。
进一步扩大县(市、区)和试点镇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培育全国百强县(市)、全国千强镇,实现县域经济发展新跨越。
(四)提升“三化”协调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增强发展后劲。强化服务业的战略地位。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三化”同步的战略重点,优先发展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商贸、流通、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发展服务外包、总部经济等高端服务业,加快整合和开发旅游资源、壮大旅游支柱产业,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结构优化、比重提升,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基地。积极构建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强化投资的支撑作用。投资既关乎当前,更关乎长远。要把做大做实做强投资作为重要战略任务,强力扩大投资总量,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强化基础设施的承载功能,做大做强支撑湖北长远发展的“底盘”。充分开发利用长江“黄金水道”,加快长江中游快速通道和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把汉江流域综合开发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快推进汉江经济带开放开发。坚持不懈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完善的综合水利保障体系。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推进武汉新港、武汉城市圈轨道交通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大力加强能源建设,优化能源结构和布局,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体系。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大力发展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提高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同志们!建设富强湖北必须依靠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大力支持武汉建设成为立足中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着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重振“大武汉”的雄风;支持襄阳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着力建设产业襄阳、都市襄阳、文化襄阳、绿色襄阳;支持宜昌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成为现代化特大城市;支持黄石实施“大产业、大园区、大城市”战略,建设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区;支持十堰打造国际商用汽车之都和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鄂豫陕渝毗邻地区中心城市;支持荆州大力实施“壮腰工程”,打造湖北长江经济带重要增长极;推进和支持荆门“中国农谷”建设,高水平地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鼓励和支持鄂州成为全省地级市综合改革的示范区,在推进城乡
一体化方面走在全省前列;支持孝感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加快建设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支持黄冈大别山试验区建设,全力打造红色大别山、绿色大别山、发展大别山、富裕大别山;支持和推动咸宁绿色崛起,建设鄂南强市、打造“香城泉都”;支持随州建设世界华人谒祖圣地,打造中国专用汽车之都;支持恩施加快推进武陵山试验区建设,着力打造绿色、繁荣、开放、文明的全国先进自治州;支持仙桃、潜江、天门冲刺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成为全省“三化”协调发展的先行区;支持神农架林区彰显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价值,建成世界著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经过不懈努力,逐步形成武汉、襄阳和宜昌、其余各市州在全省经济总量中各占三分之一的优化布局,加快形成多点支撑、多极带动、各具特色、竞相发展的区域经济新格局。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经过全省上下的艰苦奋斗,上述目标一定会实现,一个繁荣富强的湖北一定会在中部地区崛起!
四、坚持把改革开放创新作为根本动力,努力建设创新湖北
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湖北最大的资源是创新资源,最大的优势是创新优势,最大的潜力是创新潜力。必须把思想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作为动力之本、发展之源,促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逐步迈上创新驱动的轨道。
(一)深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文化。解放思想是干事创业的逻辑起点,是关乎湖北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要以思想大解放为先导,开阔发展视野、培育发展文化、优化发展环境、拓宽发展空间。彻底破除计划经济的思维定势,牢固树立市场经济的理念,自觉运用市场机制和方法谋求发展、破解难题;坚决破除“官本位”意识,牢固树立“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理念,打造重商亲商悦商的人文环境;坚决破除封闭意识和保守思想,牢固树立海纳百川的开放理念,营造开放包容、互利合作的良好氛围;坚决破除求稳守成意识,牢固树立开拓进取的创新理念,鼓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敢于担当、敢于担难、敢于担险;坚决破除坐而论道、知行不一的不良风气,牢固树立真抓实干、讲求实效的务实理念,把解放思想落实到解决问题上,落实到实际成效上。
(二)深入推进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围绕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加强顶层设计,抓住关键环节,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入实施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着力推进综合性制度创新,率先在优化结构、节能减排、自主创新、城乡统筹等重要领域实现新突破,为全省改革发展提供示范。以突破性发展民营经济为重点,坚定不移地推进所有制改革。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不断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和竞争力;进一步破除体制障碍,探索和创新公有制有效实现形式,加大鼓励、支持、引导和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力度,加快营造各类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优良环境。以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为核心,加快推进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规范投融资平台建设;健全土地、技术、资金、资本、人才、劳动力等要素市场,促进高端要素汇聚湖北。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为目标,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广鄂州、随州和黄石等地“大部制”、“扁平化”改革经验,着力建设勤政廉洁、高效务实的服务型政府。
(二)加快依法治省进程。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本在于法治。各级党委要切实增强法治观念,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实施《法治湖北建设纲要》,推进全省各项工作法治化。切实提高地方立法质量。坚持依法立法、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着力抓好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的立、改、废工作,在维护法制统一的前提下,力求体现湖北特色,突出实施、实用、实效,更好地发挥地方立法在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保障作用。积极推进依法行政。以规范权力运行、提高行政效能、维护群众权益为着力点,推进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努力实现法治政府建设目标。加强司法工作,维护公平正义。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坚持公正司法。加强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高度重视政法队伍建设,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以司法的公正推动社会的公平正义。完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制度,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保证困难群众平等享受法律服务。强化监督制约,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切实加强
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和行政监督,高度重视舆论监督,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健全问责追责机制。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涉法涉诉问题,严肃惩处徇私枉法、执法犯法、以权压法行为,真正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必赔偿、违法受追究,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在阳光下运行、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三)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坚持把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作为事关湖北长治久安、兴旺发达的战略任务,贯彻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各个方面。认真组织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法律知识,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发展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引导全省人民学法辨是非、知法明荣辱、守法定行止,养成依法维护权益、理性表达诉求、履行法定义务的良好习惯。所有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及市场主体都要坚持依法决策、依法办事、依法经营、依法监督,切实做到所有管理和服务行为合乎法、循于规。大力弘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法治理念。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率先垂范,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自觉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法律手段解决矛盾和问题的能力,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模范践行者。必须郑重指出,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不容践踏,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不论涉及到谁,不论职务多高,不论贡献多大,只要触犯了法律,都要受到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迁就!
六、坚持先进文化引领,努力建设文明湖北
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和培育现代文明,是富民强省的题中应有之义。要在加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同时,着力推进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升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精神驱动力、文化影响力和生态承载力。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灵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文化的力量在于凝聚人、引导人、鼓舞人、塑造人。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凝炼荆楚人文精神,构筑促推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精神高地”,建设美好精神家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推进公民道德工程建设,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加快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充分发挥“湖北群星”的示范效应,用先进典型和道德模范的感召力引领社会风尚,不断提升湖北的美誉度和湖北人民的文明形象。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继续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不断提高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提高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和有效性;加强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建设、运用和管理,规范网上信息传播秩序,推进网络文明建设;大力加强思想、理论、舆论传播阵地建设,构建技术先进、传输便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辐射力、引领力和影响力。
(二)积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文化强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深刻把握文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充分发挥湖北的文化资源优势,努力建设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精品纷呈、文化人才荟萃、文化发展实力和竞争力较强的文化强省。加快发展文化事业。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要求,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农村倾斜、向基层倾斜,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进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大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和“文化名家工程”,努力形成“荆楚文化长江系”品牌,实现湖北文化军团建设的新跨越;切实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组织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积极争取举办综合性文体赛会,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活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充分挖掘湖北历史文化资源,推进文化与科技、旅游、教育深度融合;积极扶持传统文化产业,大力培植文化创意、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加强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和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做大做强文化产业集群,尽快使文化产业成为我省新兴支柱产业。强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加快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着眼于增强发展活力,全面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建立健全科学的文化行政管理体制、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和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发挥市场在文
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扩大文化领域开放,优化文化资源配置,引导社会资本有序进入文化领域,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三)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升生态文明。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加快建设“两型”社会。坚持生态立省。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土绿化和生态安全体系,深入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沿江防护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加强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神农架林区、大别山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与管理,加快推进营造林和低产林改造,提高森林质量;积极打造重点生态示范带,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维护生物多样性。强化长江、汉江、清江等重点流域水资源保护,推进重点湖泊湿地自然修复,促进人水和谐。改善和优化城乡人居环境。加快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重点解决饮用水不安全、空气污染、土壤污染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让人民群众喝上洁净水、呼吸清新空气、享受优美环境。树立绿色消费理念。倡导循环低碳生活方式,在全社会形成节约环保的良好氛围。健全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法规体系,完善生态补偿、政策环评等长效机制,让“千湖之省”蓝天长驻、青山长在、碧水长流,让人民群众不但能够享受“春城无处不飞花”的城市生活、也能品味“万家烟树满晴川”的田园牧歌。
文化承载历史,文明昭示未来。建设文明湖北,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爱国守法、崇德守信的湖北人,做一个和善开明、务实敬业的湖北人,做一个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湖北人,做一个语言文明、举止优雅的湖北人,让现代文明之花在荆楚大地绚丽绽放!
七、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建设幸福湖北
建设幸福湖北,是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执政为民的根本体现。要更加关注全省人民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幸福指数,更加突出共建共享和保障民生的制度性安排,切实念好衣食住行、业教保医“八字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着力构建充分就业、体面劳动、合理分配、幸福生活的共建共享新格局。坚持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大力支持自主创业,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坚持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作为民生之源,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使收入分配水平与我省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突出做好中低收入者和困难家庭增收工作,努力缩小收入差距。稳定物价总水平,完善并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保证贫困家庭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生活标准。
(二)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坚持把教育作为民生之基,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坚持把社会保障作为民生之依,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扩大覆盖范围,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实现应保尽保。尽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继续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强重大疫病防治,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建立健全以廉租房、公共租赁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有序纳入城镇住房保障范围,改造农村特困家庭危房,改善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和救灾应急体系,统筹做好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等工作。全面做好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大力提高人口素质,发展妇女儿童事业,保障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和合法权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
(三)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加强社会管理的总体设计,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的系统创新,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高度重视基层社区的社会服务管理,全面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把各项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措施落实到城乡社区、基层单位、每家每户。积极推进社会服务管理重点工作,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对流动人口、特殊人群和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空巢老人等社会群体的服务和管理。切实做好信访工作,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建立和完善群众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提高平安创建水平。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强化食品药
品监管,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严密防范、坚决打击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全省人民既是分享幸福成果的主体,更是共建幸福湖北的主体。我们要以更加进取的精神、更加卓越的工作,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力争经过五年的努力,实现“十个确保”的目标:全面深入推进扶贫开发,确保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村村通”工程,确保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和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确保困难群众住上平安房、安居楼;完善农村交通设施和城市公交体系,确保群众出行便利;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确保实现充分就业;实施收入倍增计划,确保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确保人民群众平等接受教育;实现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养老保障;加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保障;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确保全省社会总体和谐稳定。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尽快把湖北建设成为物质生活丰裕、人民精神愉悦、社会平安和谐、生态环境舒适的幸福家园,让全省人民生活得更加富裕、更加安全、更有保障、更有尊严!
八、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锻造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坚强领导核心
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实现富民强省的宏伟目标,关键在于加强党的领导,关键在于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我们必须切实增强执政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始终坚持从严治党、质量强党,勇于应对“四大考验”、坚决防范“四大危险”,扎实开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学习教育活动,努力保持思想、组织、作风纯洁和清正廉洁。
(一)强化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必须着眼于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提能、学以创业,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始终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切实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兴党,始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更加自觉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道路和制度,更加自觉地严守党的纪律,更加自觉地
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健全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建立党员干部思想状况调研分析制度,不断创新学习方式,提高理论武装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大规模培训干部,充分发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主渠道和在线教育平台作用,切实加强理论培训和国情省情的学习教育,运用“老区精神”等红色资源加强党性教育。坚持学以致用、学用相长,把强化学习与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精神动力和工作能力。通过持续不断的理论武装和思想教育,以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勇于担当、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心系群众、为民惠民的赤子情怀,创先争优、攻坚克难的实际成效,生动展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坚持尚贤任能,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牢固树立围绕发展选用干部的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至上、实干为要,重用信念坚定、勇于担当的人,重用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人,重用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人,重用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人。大力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优化选人用人环境,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者得利,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以提能善政为核心,加强各级各类领导班子建设,大力推进“一把手”工程,加快实施“干部队伍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分类分层推进“年轻干部成长工程”。积极培养选拔女干部、党外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注重发挥不同年龄段干部的积极性,认真负责、带着感情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范干部用人提名制度,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力度。健全干部德的建设和考察制度,全面实施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综合考评体系。以关键岗位干部为重点,切实加强干部队伍管理。统筹推进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培养和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推动人才工作重心下移,优化人才成长和发展环境,努力把我省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强势。
(三)坚持强基固本,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创先争优为总抓手,以增强功能、激发活力为目标,把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作为核心任务,深化基层党组织“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为重点,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设置形式,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进一步加强基层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等阵地建设,抓好分类指导,准确把握不同领
域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政治核心、政治引领等作用。注重以党的建设带动群团建设,更好地发挥群团组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作用。从战略的高度加强青年工作,鼓励和引导广大青年在富民强省的宏伟事业中建功立业。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健全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选配、培训、管理、保障等机制,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广大基层干部。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要求,改进党员发展工作,严把党员“进口关”;实施基层党员党性教育和能力培育“双育”计划,建立健全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严肃处理不合格党员,确保党员队伍纯洁。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以明确权责为重点,发挥全委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作用,完善党委讨论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制度,健全地方党委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继续探索实行党代会常任制,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建立健全党内情况通报、民主评议等制度,探索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多种实现途径。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不断提高党建工作保障水平。
(四)弘扬优良作风,扎实推进群众工作这个党的“生命工程”。坚持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领导班子、领导机关、领导干部为重点,全面加强作风建设。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力戒空谈浮躁,狠治庸懒散软和“文山会海”,防止数字攀比、纸上谈兵和急功近利,推进“三抓一促”、“三短一简”和“治庸问责”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力戒奢侈浪费,坚决制止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行为,严肃查处“三公”消费中的违规违纪问题;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力戒党内生活庸俗化,狠治党内生活中好人主义问题,引导党员干部坚持原则、敢抓敢管,加强党性修养,保持党性纯洁。坚持把群众工作作为改进作风的根本着力点,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三万”活动成果,建立健全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促使各级党员干部既身入群众又心入群众,真心诚意为群众排忧解难。坚持纠建并举、综合治理,健全纠风工作机制,加大纠风工作力度,认真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创新群众工作的思路和办法,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五)坚持“力度统一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是我们的政治责任。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创新监督检查工作机
制,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以加强权力监督制约为核心,以健全制度为重点,以人民满意为标准,把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监督的制衡力、改革的推动力、纠风的矫正力和惩治的威慑力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完善符合湖北实际、具有湖北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持反腐倡廉教育先行,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坚持用科学严密的制度规范用权行为,推进制度建设和创新,加大制度执行督查力度。完善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严格落实党内监督制度,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完善纪检派驻制度。深入推进源头治腐工作,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努力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坚持反腐败“利剑高悬”,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力度,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让腐败分子没有藏身之地。要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纪检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打造忠诚可靠、服务人民、刚正不阿、秉公执纪的反腐倡廉“铁军”。各级党委要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履行好从严治党管党的责任。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坚决贯彻执行《廉政准则》,既干净干事、清廉自守,又带头履责、敢抓敢管,用优良的党风促进政风、民风的进一步好转。
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落实。落实就是发展,落实才有希望。我们必须以只争朝夕的进取精神、不胜不休的决战气魄,全面推进战略思路的方案化、项目化、具体化,打造雷厉风行的决策、执行、监督、考评、奖惩一体化的“落实链条”,扎扎实实、卓有成效地把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同志们!万里长江气势恢宏,滚滚向前;荆楚大地生机勃勃,凤鸣九天。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实现富民强省目标,党中央对我们寄予厚望,荆楚人民对我们充满期待。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学习贯彻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八大精神,激情奋进、克难求进、扎实推进、与时俱进,为推动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实现富民强省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在中国共产党某乡镇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为全面建设富裕、和谐的xx镇而努力奋斗!—在中国共产党xx镇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6年2月19日)各位代表:
中国共产党xx镇第四次代表大会,是在我镇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
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回顾总结镇第三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确定我镇今后五年的发展思路、主要目标和工作任务,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共xx镇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团结和带领全镇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以发展为主题,以创新为动力,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为建设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现在,我受中共xx镇第三届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过去两年的工作回顾和主要体会
镇三次党代会以来的两年,是全镇各族群众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万众一心,奋力拼搏,向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大步迈进的两年;是我镇经济发展最快,镇村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两年。全镇上下充满生机活力,干部群众心齐气顺、干劲实足,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局面。
一、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1、农业经济得到持续发展。
——种植业生产。按照“一稳一增一扩”的总体思路,继续优化、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推广棉花高密度栽培、节水灌溉等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种植业效益,增强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两年来,共引进新技术、新品种34个,完成节水灌溉面积2.36万亩,其中“小白龙”滴灌面积2.07万亩、地埋式滴灌面积0.29万亩。棉花单产达120.7公斤。
——畜牧业生产。坚持“牛为主导,羊为基础,猪禽和特种养殖并举,全面发展”的方针,不断加大品种改良、奶源基地、防疫体系建设,优化区域布局,大力发展牛羊育肥生产,积极新建养殖小区,新建动物医院、牲畜屠宰场;以抓好优惠政策的落实、兑现为重点,加大服务力度,充分调动了千家万户发展养殖的积极性。认真开展了牲畜“五号病”和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工作。2005年末,全镇牲畜存栏达到7.09万头(只),年内最高饲养量达到12.88万头(只);畜牧业总产值达到8367万元,比2003年增加3303万元,年均递增28。畜牧业产值占到大农业总产值的38.7,农牧民来自畜牧业收入达到2560元,比2003年增加410元。
2、招商引资和项目工作实现突破性进展,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增长。
在此基础上,镇党委充分利用xx工业区的建设,积极探索工业区招商运行模式,加大工业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不断增强工业区承载大项目、大企业和辐射带动能力。目前,我镇工业区已引进企业2个,投资约2700万元。
二、党建、基层组织建设全面加强。
——党委自身建设不断加强。以创建“五个好”乡镇党委为目标,健全和完善镇党政各级组织干部的层层考核激励机制;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进一步规范党委中心组学习活动,扎实开展党政领导“五联系一帮扶”活动,落实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增强班子成员的责任感、使命感,班子整体凝聚力、向心力显著增强。
——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以“五个好”村党支部、“五个好”站所创建活动为载体,全面提升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水平。顺利完成村组机构设置调整、村党组织整建、第六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将原有xx个村民小组合理划分为xx个片区、原有xx名村组干部精简为xx名。大力实施“村干部素质工程”,进一步完善村干部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使村级党组织核心地位更加巩固,村级干部队伍进一步优化。全面启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投入资金8.8万元,建成第一批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6个,为强化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全面推行党务公开、“党团员奉献日”、党员扶贫金、党员承诺、党员设岗定责、“四个培养”、“十百千万”富民工程活动等一系列新举措,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标准,严格管理,扎实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两年来共发展党员48名。党建带团建、妇建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共青团、妇女等配套组织在农村“三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积极开展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工作及廉政承诺、廉政谈话、述廉评廉等制度,贯彻《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预防和惩治腐败实施纲要》。抓实抓好纠风工作和作风评议工作,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加大查办案件力度,不断拓宽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领域,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全面实施“科技兴镇”战略,科学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达到56.素质教育得到全面推行,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农牧民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启动,镇村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生育保险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得到较好落实。扶贫帮困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四、民主法制、社会稳定工作进一步加强。
——民主法制建设有序推进。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参政、议政和人大监督作用,依法执政得到加强,法制宣传和普法教育广泛开展,广大干部群众法制意识明显增强。全面实施“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广泛开展“民主日”活动,不断拓宽群众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渠道,民主决策水平进一步提高,基层民主不断扩大。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取得成效。扎实开展安全创建活动,加大集中整治工作力度,依法严厉打击“三股势力”、“×××”等邪教组织的破坏活动,形成了全民动员、综合治理、共同做好社会治安工作的良好格局。两年来,先后荣获全县“集中整治工作第一名”、“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优秀乡镇”等荣誉。高度重视信访工作,信访预警机制不断完善,一批重大信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基层人民武装工作得到加强。坚持党管武装的原则,加强民兵思想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狠抓民兵应急分队和民兵预备役建设,民兵装备进一步完善,国防意识和军事技能进一步提高。认真开展征兵工作,两年来,共为国家选送新兵20名。
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全镇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离不开历届党委打下的良好基础,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在此,我谨代表xx镇党委,向所有为xx镇的繁荣、进步做出辛勤努力和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工作中存在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还很重。在产业结构上,一产比重偏高,二三产发展水平较低,上规模,上档次的企业较少。二是镇财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农民增收缓慢,集体经济薄弱,对村镇建设投入相对不足,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三是镇村干部队伍结构尚不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懂经济、会管理的人才缺乏,技术人员偏少。四是村场发展不平衡、农村弱势群体生活贫困等问题还需进一步解决。五是社会稳定形势不容忽视,因土地等问题引发的各类矛盾日益突出,造成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不断增多。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今后五年的工作
各位代表:
今后的五年是我镇进入“十一五”发展阶段的重要时期,也是我们进一步确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进程,构建和谐社会,不断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的关键时期。今后五年的发展,既有着良好的机遇,又面临严峻的挑战。我们要坚持从本镇的实际出发,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充分把握促进发展的有利条件,着力解决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凝聚全镇各族干部群众的力量,努力实现我镇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要实现上述奋斗目标,要紧紧围绕“一个目标”,努力实现“三大突破”,加快“一区”“两线”“三地”建设进程,使xx镇成为xx经济带快速发展的重要增长级。
——围绕一个目标:“强镇、兴村、富民”。
——实现三大突破:在全力推动新型工业化、集镇城市化和镇村文明化上实现重大突破。
——加快“一区、两线、三地”建设进程:加快xx工业区建设,打造招商引资平台,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依托xx国道、xx线镇域段进行沿路商贸经济综合开发,提升城镇化水平;依托xxxx养殖基地和xx农业综合开发基地,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依托林场苗木基地,开发以休闲、度假、观光为主的生态旅游业,加快旅游业发展步伐。
根据上述目标,我们要积极努力的做好以下工作:
一、推进农业稳镇战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一)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二要加快发展畜牧业。要继续坚持“牛为主导、羊为基础、猪禽和特种养殖并重,全面发展”的方针,重点抓好奶源基地、动物防疫、品种改良三大体系建设,加快畜牧业实用技术和先进饲养管理方法的推广和防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防疫条件,保持畜牧业健康发展。到2012年末,全镇牲畜存栏头数要达到9.1万头(只),年均递增5,年最高饲养量达15万头(只),畜牧业产值占大农业产值的比重要达到45。
三要继续优化种植业结构。要按照稳定经济作物面积,适当增加粮食作物面积,逐步扩大饲草料种植面积的总体思路,调整种植结构,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要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依托龙头企业,继续抓好棉花这一主导产业,走稳定面积、主攻单产、优化品质、节本增效的路子。进一步扩大番茄、西甜瓜等高效作物种植面积,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形成品牌,增加效益。
四要做大作强林果业。要继续坚持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的原则,坚定不移的走优质高效的路子,使之成为既具有明显的特色和品质优势,又具备较强的规模经济优势的产业,使特色林果业成为我镇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
(二)大力推进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农牧民素质的提高。
要围绕棉花种植、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高档苗木花卉繁育、牲畜品种改良、节水灌溉等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组织各方面力量、利用各种途径,开展面向农牧民群众的形式多样的科技培训,提升农业生产整体发展水平。
(三)突出加工流通,活跃农村市场。
要围绕特色基地,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迅速提高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的规模和档次。今后五年,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发展具有本地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棉花、优质无公害西瓜、畜禽等农副产品的生产、冷藏保鲜、深加工和销售等。要加快农产品市场开拓,发挥农村各类专业协会作用。
(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
二、坚持工业强镇战略,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
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必须坚定不移的实施资源优势转换战略,把最具优势的产业做大做强,走出适合我镇的工业化道路。
(一)利用资源优势,进一步做大做强石化产业。
我镇境内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储量达347亿立方,并伴有凝析油,这为我镇发展石化工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机遇。工业区是带动石化工业和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平台和有效载体。县委、政府已将县石化工业区建设纳入今后五年的工作重点,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优势和发展机遇,使我镇工业区与鸿新工业区接轨,虚心借鉴外地经验,提前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和管理服务办法,吸引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入驻工业区,并鼓励他们参与工业区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同时,要将新建的工业企业尽量布局在工业区,提高我镇工业的集中化程度。
(二)创造优良的投资发展环境,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工作。
三、大力发展更高层次的第三产业。
依托小城镇及村镇建设,进一步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我镇第三产业比重。
四、改善发展环境,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立足镇情,从解决农牧民群众最关心、最紧迫的基本问题入手,稳步扎实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五、坚持以人为本,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我镇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保障。
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是我镇加快发展和做好一切工作的基本前提和基础,更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体现。我们要大力开展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宣传教育,努力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要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继续把创建安全村场作为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的有效载体;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始终保持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的高压态势,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高度重视新形势下的农村信访工作。继续加大信访责任制的落实,完善信访预警机制。坚持按政策办事、依法办事,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维护群众合法利益。进一步加强司法工作,通过法律宣传、说服教育、示范引导、提供服务的方法,妥善处理群众内部矛盾,努力把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切实维护稳定大局。
六、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今后五年,我镇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提高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为重点,以“五个好”为标准,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大局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按照“抓基层、强基础,抓重点、树典型,抓创新、上台阶”的工作方针,建立和完善党建、基层组织建设常抓不懈的长效机制,全面提高我镇党建、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到2012年,要创建成为自治区级“五个好”乡镇党委;县级“五个好”村党支部、“五个好”站所达到100。
——切实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加强村干部管理,在村干部职责分工、管理、培养、考核和奖惩等方面进一步完善相关的管理办法。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更新观念,拓宽视野,严格程序,扩大民主,大力选拔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执行党的农村政策,乐于为民服务的各类优秀人才进入村级领导班子。积极推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通过法定程序“一肩挑”,村党支部、村委会成员交叉任职和兼任片区负责人。选好配强村党支部书记,把政治上坚强、工作上出色、群众中有威信、年富力强、有较高文化、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培养成为村党支部书记。认真落实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基层干部的要求,切实保障村干部报酬,改进村干部报酬支付方式,从解决村干部待遇入手,制定村干部养老保障配套资金补助办法,调动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大规模开展培训工作。紧紧围绕加强能力建设搞好村干部培训,提高村干部适应市场、领导发展的能力;抵制渗透、维护稳定的能力;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和依法治村、民主管村的能力。把实施村干部素质工程与积极开展农民教育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品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经营方式产业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以龙头企业、涉农学校、技术培训推广单位为依托,对党员、干部、农牧民群众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同时加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法制教育,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主义教育,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力度。抓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和骨干队伍建设,充分利用已有的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组织党员、干部和农牧民群众搞好学习培训,提高远程教育设施的使用效率,增强(本文源于文秘城:http://bigwm.cn)培训效果。
——加强以农牧民党员为重点的人才队伍建设。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重点从年纪轻、有较高文化的优秀村干部、复员退伍军人、回乡大中专毕业生和生产经营能人中发展党员。广泛开展以带头执行党的政策和遵纪守法,带头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带头学习运用科技知识,带头参加公共事业建设,带头移风易俗树文明新风为主要内容的“六带头”主题实践活动,采取党员设岗定责、“四个培养”、“十百千万”富民工程等措施,搭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平台。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要充分利用资源、地缘优势,因村制宜,制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措施,采取土地发包、出租、租赁、盘活集体固定资产、发展特色产业、抓好清欠、招商引资、发展旅游业等多种措施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力争到2012年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上有实质性的进展。严格执行《农村土地承包法》,进一步加大机动地管理,保持现有机动地的绝对存量,为集体经济的壮大提供坚实的基础。力争清欠回收率年均达到30以上、集体负债率年均减少40以上。要积极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以土地入股、村民变股民的“支部
协会
公司”方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积极发展合作经济,对一些规模大、地域广的产业,由镇党委牵头,跨村建立协会,积极引进企业,促进优势产业的不断扩大,增加村集体和农牧民的收入,推动全镇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
二00六年的奋斗目标和任务
二00六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促进农业、农村工作实现重大改革和深入发展的重要一年。做好二00六年的工作,对于促进我镇今后“三个文明”建设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
根据确定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今年要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调优农业经济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2006年,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按照“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为辅、林果业为续、产业化发展”的思路,以大力提高农作物种植水平为重点,发展高效经济作物,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以发展畜牧业为重点,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以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为重点,积极引导劳动力转移,为全镇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要继续巩固畜牧业的主导地位。紧紧围绕三大体系建设,积极推广应用冻精冷配等技术,着力构建动物防疫综合服务体系。依托龙头企业,着重发展以肉、蛋、奶为主的畜牧养殖业。突出牛羊育肥和小畜品种改良,在扶持大户的基础上,积极支持散户搞养殖。完善协会组织,加大服务力度,协调企农关系,形成家家户户发展养殖业的格局。
二是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种植业。要加大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力度,在抓好棉花这一主导产业的同时,逐步推行一村一品的专业化生产模式。利用国家粮食补贴政策,加快作物轮作倒茬,提高作物防病能力。要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力度,抓好深埋式滴灌等新技术的推广,提高种植效益。
三是加强林果业产业化发展。坚持“生态、效益并重”的原则,在完成农田防护林任务的同时,加快以特色苗木为主的经济林产业基地建设。要切实采取措施,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支持,加快以2万亩苗木基地为依托的旅游业发展。要逐步完善专业公司
合作组织+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切实发挥苗木协会在苗木产业化发展中的作用。
二、积极探索招商引资及项目工作新机制,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二要加大投入狠抓项目落实。要进一步制定优惠政策,用政策招商引资。要加大镇工业区的规划和基础设施投入,充分利用xx石油工业区的发展和油气资源,将我镇工业区发展纳入到鸿新石油区总体规划和建设中,并利用现行土地出让政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工业区功能。继续探索工业区招商运行模式,为招商引资创造条件。2006年,要重点抓好乡村道路、中低改、xx村末级渠系统等项目的落实。
三、坚持抓好村镇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
要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要求,抓好村镇建设。
一要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要按照小城镇建设规划,尽快拉开集镇框架。积极争取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项目的申报立项跑办工作,并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小城镇开发。大力推进集镇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今年重点完成小城镇的道路改造,上下水设施建设工作。要充分利用xx线便利交通条件和区位优势,尽快完善功能,聚集人口,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商贸流通和服务业。
二要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今年,要启动2个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工作,以点带面,全面提升我镇村镇建设的整体水平。要充分利用国家、自治区乡村建设投资政策,抓住机遇,完成宁州户村道路建设,落实xx村、xx村、x场等乡村道路柏油化建设项目。要完成38个村组居民点规划建设修边工作。大力整治农村卫生状况,改善群众生活环境。
四、坚持以人为本,拓宽富民渠道
要牢固树立“富民优先”的发展观,始终坚持以富民为第一责任、第一追求,不断拓宽富民渠道。
一要认真落实好农村各项政策和改革措施,切实保护农民利益。要深化村务公开和民主监督,充分发挥“两工”作用,减少不必要开支。逐步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积极做好科技推广服务、农业信息网络建设、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二要大力推进充分就业,拓宽增收渠道。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通过加大专业技能培训,改善政策环境,提高农民素质,积极引导群众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农牧民从事非农产业,拓宽增收渠道。
五、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展现现代文明新气象
要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三个文明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切实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大力推进依法治镇进程。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参政、议政和人大监督作用。进一步健全农村议事制度,认真落实“四民主、两公开”制度。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不动摇,坚持“主动出击,露头就打,先发制敌”的方针,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三股势力”和“×××”等邪教组织的破坏活动,努力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高度重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坚持依法办事,加强人民调解和信访工作,超前做好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积极预防、依法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全面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广泛开展“三德”教育、“诚信”教育,倡导奋发向上、健康文明的社会新风。要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提高农牧民生活质量。大力实施科教兴镇和人才战略,巩固“两基”成果,维护办学秩序。积极发展文化体育广播事业,提升镇农科教中心的综合服务功能。坚持不懈地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重视妇女儿童工作,不断提高全民素质。深入开展“美在农家”、爱国卫生运动,进一步加大以治理“六乱”为重点的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工作,营造优美生活环境。
六、全面加强和改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不断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
——加强村级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进一步探索村组机构设置调整后,村党组织活动方式、党员干部队伍管理的新机制。加大村干部规范化管理力度,认真落实村干部“坐班制”、“例会制”、切实加强村班子自身建设,提高村党组织领导水平和工作能力。健全和完善村级后备干部管理、使用的有效机制,通过学历教育等途径,加大后备干部培训力度,提高综合素质。提高村干部待遇,出台村干部养老保障优惠政策。
——认真抓好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围绕“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要求,认真扎实的抓好机关、企事业单位先进性教育活动整改落实工作和村级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分析评议、整改提高工作。以此为契机,组织开展好党员扶贫金、“四个培养”、“十百千万”富民工程等党员“先锋工程”活动,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增强党员的党性意识,激发党员的政治热情,更好的发挥新时期共产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引领作用。
——全面提升党建示范点工作水平。2006年,要在巩固原有示范点的基础上,本着“确定一批,规范一批,提升一批,储备一批”的工作原则,再确定2-3个示范点,重点培育,在软件上加强指导、硬件上突出档次。加大对后进组织的整建力度,进一步加强对中间状态村场的指导工作,通过“抓两头”的工作机制,促进和带动中间状态村场的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使其尽快进入先进行列。
各位代表:
新的形势催人奋进,新的事业有待开拓。全面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促进镇域经济快速、和谐发展,维护好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让全镇各族人民安居乐业,是本届党委肩负的重大而光荣的使命。让我们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的发展观,同心同德、奋发图强、扎实工作,为开创我镇各项工作的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