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史文清同志在中国共产党赣州市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坚持加快发展 推进转型发展
为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赣州市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史文清(2011年9月17日)
同志们:
我代表中共赣州市第三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中国共产党赣州市第四次代表大会,是赣州加快发展、转型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加快发展,推进转型发展,为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而努力奋斗。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市第三次党代表大会以来,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战胜雨雪冰冻、洪涝和干旱等自然灾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新成绩。“十一五”规划顺利完成,“十二五”规划开局良好。
综合实力稳步提升。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1119.5亿元,财政总收入128.3亿元,钨、稀土和脐橙等优势产业发展壮大。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8.9∶44.4∶36.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服务业增加值分别比“十五”期末增长2.4倍和1.2倍,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10.2个百分点。
城乡发展步伐加快。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综合交通网络初步形成。城镇化率提高9.4个百分点,达42.5%。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扩大一倍,人口达74.3万。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省级卫生城市、文明城市、生态园林城市。“治脏、治乱、治堵”取得实效。造林绿化“一
大四小”工程深入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村庄环境整治项目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改革开放继续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以及财税体制、医药卫生体制、林权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开放型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成功申报建立国家级出口加工区,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
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财政民生支出比重逐年提高,科教文卫体、人口计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公共教育资源布局进一步优化,城乡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荣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称号,现代采茶戏《快乐标兵》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统筹城乡就业工作被列为国家试点,保障性住房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在全省率先启动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社会救助体系覆盖城乡。
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成效。积极支持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充分发挥市政协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中的重要作用。民主党派作用进一步发挥。人民群众有序政治参与不断扩大,依法治市稳步推进,连续四届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称号,连续两届荣获全国综治“长安杯”奖。工青妇、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老干部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党管武装工作不断加强。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称号。
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活动扎实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更加彰显。干部下基层“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活动、干部队伍“治庸、治懒、治散”扎实有效。成功举办中央苏区革命传统主题展览。县乡换届工作得到中央领导同志充分肯定,实绩公示和“五差额”①选用干部等做法创出特色。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不断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成效。
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在中央和省委正确领导下,在历届市委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团结拼搏、锐意进取的结果,是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风雨同舟、群策群力的结果,是驻市中央、省属各单位和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共同奋斗、积极奉献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赣州市委,向所有为赣州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产业结构不优,发展方式亟需转变;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偏低,大企业、大项目少,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不强,县域经济较为薄弱;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依然艰巨;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薄弱环节,少数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能力水平不适应形势发展要求。这些问题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五年发展的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坚持发展为先。把发展作为最大的政治、最硬的任务和最重的责任,在加快发展中推进转型发展、结构调整,在转型发展中实现加快发展、进位赶超。必须坚持生态为重。把绿色生态这一赣州最大的财富保护好、最大的优势发挥好、最大的潜力挖掘好,促进经济与生态协调、融合发展。必须坚持创新为魂。把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作为第一驱动力,通过理念、制度、技术和管理创新,为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必须坚持民生为本。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理念,把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全市人民过上幸福而有尊严的生活。
二、未来五年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
未来五年是赣州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赣州加快发展、转型发展面临难得机遇。全球经济总体复苏,我国经济继续向好,发达国家和地
区经济转型升级,产业梯度转移加速;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支持海西经济区发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深入实施;中央扶持革命老区力度加大,国家从战略高度重视钨和稀土资源产业,为赣州发展提供了更多有利条件。同时,我们有坚强的党员干部队伍和坚实的群众基础,全市思发展、谋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赣州加快发展、转型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世界经济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国内资源环境约束更加严格;与全国、全省相比,赣州主要经济指标人均水平仍有差距,后发展、欠发达仍然是基本市情。面对各地竞相发展态势,赣州经济社会发展不快不行、不转不行、不好不行!省委对赣州发展寄予厚望,全市人民对赣州未来充满期待。我们使命在肩,务必负重前行、奋力拼搏,大力促进人口地域大市优势加速转化为发展优势,资源优势加速转化为产业优势,区位优势加速转化为竞争优势,生态优势加速转化为经济优势,闯出一条符合赣州实际的科学发展新路。
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加快发展,推进转型发展,牢固树立发展为先、生态为重、创新为魂、民生为本理念,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生态化战略,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而努力奋斗。
今后五年,是赣州经济社会发展提速、提质、提效,发展规模、发展层次和发展水平加速跨越的五年。发展定位和奋斗目标是:全国重要的稀土产业基地、钨产业基地和世界最大的优质脐橙产业基地实力提升,国内重要的新能源汽车及配套产业基地、铜铝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初具规模;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特大型、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地位基本确立,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区域性金融中心、物流中心、旅游中心基本建成;全省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建设成效显
著,新农村建设迈向新阶段;江西绿色崛起的重要一翼和生态经济、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经济实力更强。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和人均水平在全省排位前移,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到2016年,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突破3000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500亿元。
——发展方式更优。二产、三产对经济发展的带动力明显增强,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明显提高,资源节约利用和节能减排水平明显提升。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9∶51∶40。
——城乡环境更美。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统筹城乡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城镇化率提高到52%以上。生态环境保持全国领先,全市主要河流水质达标率达到90%,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6%以上。
——人民生活更幸福。城乡居民收入翻番,财政民生支出比重提高到58%以上,五年累计超1300亿元。就业、就医、就学、住房、养老等民生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明显提升。
——社会发展更和谐。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赣州地域特色文化繁荣发展,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显著提升。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展。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党的建设更富活力。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不断提高。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凝心聚力、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进一步浓厚。
上述奋斗目标的确立,汇聚了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景。只要我们团结一心、艰苦奋斗,就一定能不辱使命,让赣州这片红土地焕发出新的时代风采!
三、坚持加快发展,推进转型发展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加快发展、转型发展核心要求,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生态
化战略,在“加快”上着力,在“转型”上突破,切实增强经济综合实力。
(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融合,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导向、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产业体系,在进一步做强二产基础上,推动经济向三次产业协同发展转变,实现经济增长的多元支撑。
主攻新型工业。推动矿产资源产业高端化、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承接产业品牌化、传统产业高新化,发展高技术、高效益、低消耗、低污染产业,在做大工业总量、优化工业结构中提升工业主导地位。主攻优势产业集群建设。坚持资源整合与高端矿产产业发展相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改造相结合,形成主导产业突出、同类行业集聚、配套企业完备的产业集群。重点培育稀土和钨及其应用、新能源汽车及其配套、铜铝有色金属等三个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超1000亿元的优势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电子信息、现代轻纺、食品工业等三个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超500亿元的产业集群,氟盐化工、生物制药、新型建材等三个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超200亿元的产业集群。依托优势矿产资源,建立稀土、钨交易中心和集散中心,发展产业投资、风险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成立再担保公司,促进优势产业加速集群。主攻产业基地建设。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出口加工区为龙头、特色产业园区(基地)为支点,强化园区产业规划与功能定位,形成特色鲜明的园区发展格局。重点建设世界知名的稀土磁性材料及永磁电机、发光材料及绿色光源、硬质合金及刀钻具产业基地,以及国内重要的新能源汽车、铜铝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基地。主攻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着力引进、建设一批投资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培育一批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和利税超10亿元的龙头企业。推进一批企业 6
上市,创出一批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品牌。扶持中小企业做精做专,形成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上下游产品协调发展的企业体系。
繁荣现代服务业。构建与新型工业相配套、与城市发展相协调、与民生需求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推动服务业总量扩大、结构优化、业态创新、产业升级,提高服务业占GDP比重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着力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规划建设“金融商务核心区”② 和金融信息平台,优化金融生态,发展基金管理、金融租赁、财务管理、信托管理以及后台服务等新兴金融业态和金融产品,引进域外金融机构;组建赣州金融控股公司,整合赣州银行、赣州农村商业银行等本地金融资源,壮大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建立金融资产、稀贵金属等金融交易市场,完善金融中介服务体系,形成区域性资本运营、产业金融、金融服务、金融研发、金融信息、金融人才集聚中心,五年内力争金融业增加值翻两番,占GDP比重提高到5%以上。着力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加快建设与先进制造业紧密联动的现代物流基地和项目,依托产业基地和交易市场建立物流信息平台,引进和壮大骨干物流企业,培育物流市场,发展第三方、第四方物流③,加强区域运输体系对接,形成以赣州为中心、辐射周边四省八市的“三小时物流服务圈”。着力打造区域性旅游中心。整合红色、客家、宋城、生态等特色旅游资源,培育精品线路和旅游品牌,建设著名旅游目的地和粤闽、港澳台地区的休闲养生后花园。推动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挖掘,探索建立文化产权交易中心和艺术市场,建设一批有特色、有影响的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和文化旅游区。大力发展总部经济④、会展经济、研发设计、软件服务、信息咨询、服务外包⑤等生产性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商贸、家政、社区服务、休闲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
发展现代农业。稳定粮食生产,巩固提升脐橙、生猪、花卉苗木、蔬菜、油茶、工业原料林等六大农业主导产业,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特色农业,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推动农业发展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建设赣南脐橙产业科技示范园,发展脐橙精深加工,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市场话语权的优质脐橙产业;建设粤港澳优质商品猪供应、南国特色花卉苗木、精品蔬菜、高产油茶等生产加工基地,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发展力度,扩大赣南农产品品牌效应,努力把赣州打造成全国知名的“放心食品”生产示范区。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农技推广服务和市场营销体系。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的抗风险和防灾减灾能力,实现人水和谐。
(二)打造赣南城市群,推动城市发展转型。坚持外延扩张和内涵增长并重、政府主导和市场引导协同,促进城市发展由速度型、粗放型向质量型、集约型转变,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较为密集的城市群体和完善的城市体系。
推动城市集群发展。加强城市与区域的经济联系,优化城市资源配臵和分工体系。以提高中心城市首位度为核心,优化“一核两廊三圈”⑥空间布局,着力推动特大型中心城市和瑞金、龙南都市区建设,支持信丰、兴国、于都、宁都等卫星城市建设,提升赣南城市群综合实力和承载能力。有序推进特大型中心城市行政区划调整,促进赣县、南康、上犹与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实行快速交通联接、生态屏障隔离、功能合理分工、组团联动发展,力争建成区面积达到20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200万。全市形成6个城区人口20万至50万、5个城区人口10万至20万的中小城市。
加快建设品质城市。坚持科学规划引领,提升规划水平,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加强城市形态和功能设计,精心规划建设标志性建筑、主次干道、重点片区、特色街区和配套设施。注重地下空间合理开发利用、综合交通体系和防灾减灾工程建设。注重城市的差异性定位、功能性区分和个性化特色,打造高品质、可识别城市。保护开发历史街区、客家围屋、七里窑、宋城等文化古迹,延续城市记忆,彰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特质。深入开展“治脏、治乱、治堵”,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数字化、人性化。
强化城市基础支撑。建设昌吉赣客专并争取延伸至深圳,加快鹰瑞梅、赣韶铁路建设,推进赣龙铁路扩能改造;建设城际快速通道和城市连接线,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改造升级国省道和县乡公路;抓好黄金机场扩建和航线加密,建设支线航空枢纽,打造四省边际区域乃至我国东南地区的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华能瑞金电厂二期、500千伏赣州东输变电工程、城乡电网改造、数字赣州⑦等能源、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三)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推动城乡结构转型。坚持以城带乡、城乡互动,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省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促进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变,实现发展规划城乡一体、基础设施城乡对接、公共服务城乡共享、就业保障城乡均衡、社会文明城乡共建。
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推动公共资源城乡均衡配臵、生产要素城乡自由流动,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户籍制度、产权制度等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县城扩容提质,强化中心镇建设,实施城市带动式和农村突变式相结合的双向开发模式。先行先试,抓好储潭、三江等一批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建设,打造产业功能聚集、公共服务完善、基础设施健全、生态环境良好,集城市现代气息和乡村秀美风光于一体的示范区。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科学编制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引导各地因地制宜、科学定位、差异竞争、错位发展。鼓励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开展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积极推动“中央苏区振兴规划”列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进一步扩权强县,健全利益分配机制和
差异化考核体系,增强县域经济自主发展能力,实现县域经济主要指标三年翻番。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跻身全国百强县(市)、全省10强县(市)行列,扶持贫困县和基础较薄弱的县加快发展。到2016年,力争各县(市、区)财政总收入均突破10亿元。
(四)壮大绿色生态经济,推动发展模式转型。加速生态优势转化,促进发展模式向低碳、绿色、集约发展转变,推动资源循环式利用、产业循环式组合、社会循环式消费,着力打造江西绿色崛起的重要一翼和生态经济、生态文明示范区。
推进生态资本化⑧。环境是最稀缺的资源,生态是最宝贵的财富。把生态资源作为重要的资本来经营,培育发展林权交易市场,鼓励林权依法有序流转,提升林业资源综合效益;推动生态效益评估、碳减排指标有偿使用,积极开展碳交易⑨试点,大力发展碳汇林业⑩;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推进水资源市场化改革。落实国家、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推动建立章江、贡江、东江源头生态补偿机制和生态环境共建共享机制。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推广绿色技术应用,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工业生态化进程。培育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建筑业、生态旅游业、节能环保产业,开发利用太阳能、水电、风电、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加速生态产业集群化。合理规划设计园区生态产业链条,推行企业清洁生产、企业间废物交换利用,创建国家、省级生态园区。建立覆盖城乡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推动资源县(市)转型发展。
推进节能减排。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考核,万元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削减量达到国家、省要求。严格控制“两高一资”行业审批,推广应用先进适用节能技术,淘汰落后产能,着力构建节能型产业发展模式。建立健全环境保障机制,切实控制工业点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减少存量污染,杜绝新增污染。
(五)深化改革开放,推动体制机制转型。加快改革创新,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增长动力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
加大改革力度。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深化经济领域改革,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创造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环境。加快投融资、财税、国有资产管理等体制改革,整合政府资源和国有资产、资本,组建和做强城建、工业、旅游、报业、广电等国有控股投融资集团,搭建投融资平台。积极稳妥地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大力推动社会领域改革,探索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机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推动开放对接。积极实施“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建立与沿海发达地区及国际惯例同步接轨的发展环境,打造周边省市最具活力、最富商机、最低营商成本的开放高地。加强与港澳台、珠三角、长三角和长株潭经济区的对接互动,发挥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海西经济区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坚持引资与引智、引技联动,产业链招商、基地化招商、精细化招商并举,大力承接产业组团式转移和产业链整体转移,着力引进世界500强、央企和大型民企。推动优强企业走出去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外贸增长质量和效益。
建设创新型城市。以重点园区和产业基地为依托,以大学和科研院所为核心,完善创新体系,集聚创新要素,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立科技创新孵化平台,促进优势企业、支柱产业集群,高校、科研院所、服务中介集聚,公共服务集成,形成各类产学研联合体。加快国家级钨、稀土工程研究院、中国(赣南)脐橙研究院、国家级脐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培育创新型示范企业。
坚持加快发展,推进转型发展,项目是载体和关键。坚定不移地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有效破解土地、电力、资金、劳动力等制约瓶颈,加快建设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交通、能源项目,支撑区域性中心城市崛起的重大城建项目,加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产业项目,发展生态文明和生态经济的重大生态环保项目,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社会事业项目,为赣州又好又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四、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
坚持富民与强市有机统一、财富增长与民生需求均衡协调,让全市人民共享加快发展、转型发展成果。
推动全民创业,建设创业赣州。创新提升创业,创业促进创新。努力建设充满生机活力的投资兴业乐土、创新创业之城,使人民家业更加殷实,企业更加兴旺,干部群众事业更加有成。培育创业主体。弘扬创业精神,分类引导大学毕业生、科技专业人员、外出返乡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失地农民等群体投身创业。完善创业培训体系,大力培养创业带头人和高素质劳动者。拓宽创业领域。降低准入门槛,放宽登记条件、出资限额、经营场地等限制,激活民间投资需求,实现民间投资和公共投资互动协调。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和其他公共服务领域,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制重组。强化创业扶持。落实政策性补贴、小额贷款等政策,设立创业奖励基金,扶持发展中小企业、微小企业。建立健全市、县创业项目库,建立创业指导服务网络。构建创业平台。整合工业园区、高教园区、专业市场等资源,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创业园、农民工创业园和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
优化人居环境,建设宜居赣州。优化公共空间,完善服务设施,增进文明程度,提高市民居住舒适度、环境优美度、生活便利度、服务满意度,着力建设安居、康居、乐居之城。促进住有所居。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改造农村危旧房、“城中村”、棚户区、红军烈士遗
属和在乡老复员军人遗孀的土坯房,切实将房价控制在合理水平,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有序发展,构建全覆盖、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改善公共环境。有效增加公共开敞空间,力争300米至500米服务圈内有城市绿地、小游园、小广场。建设好峰山国家森林公园。完善公益性文化体育设施,向社会公众开放高校体育场所。加快城乡商业服务设施、水电气网配套设施建设,抓好“菜篮子”和“放心早餐”工程。实行公交优先。加大公共交通投入,优化公交网络,发展廉价公交,提高通达性、便捷性。科学规划建设停车场、停车位。加快发展农村客运。建设宜居社区。优化城乡社区布局,强化社区服务功能,完善社区娱乐、养老、医疗、家政等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一批社区服务中心。
创新社会管理,建设平安赣州。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根本的平安需求,着力建设政治安定、社会安稳、经济安全、人民安康的法治、平安城市。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推进社会管理重心下移,加强对流动人口、重点特殊人群、复杂场所和虚拟社会的管理。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落实领导分类接访、部门联合接访、干部下访、信访听证等制度,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制度,实现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基层化解。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创建,完善治安防控体系,整治社会乱点,依法打击黑恶势力和其他违法犯罪活动。健全公共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加强生产、交通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
保护青山绿水,建设生态赣州。促进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协同推进、产业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同步提升,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着力建设绿色家园、生态之城。实施生态工程。推进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加强“三江”
源头、中小流域、饮用水源地等治理与保护,抓好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推进城市生态绿肺、生态隔离带、绿色廊道建设,加强道路、街巷、庭院等区域绿化美化,努力实现绿化无盲区、全覆盖。强化民生环保。完善城镇和工业园区排污管网、污水处理、雨水收集利用等设施,建立城乡统一的垃圾分类回收、集中处理系统,提高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专项治理废气、烟尘、噪声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培育生态文化。普及生态保护知识,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鼓励“步行/自行车+公交”出行模式。开展生态创建活动,省级以上生态县(乡)比例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发展社会事业,建设幸福赣州。人类一切努力的目标在于获得幸福。编制赣州民生幸福指数,各项工作更加注重人民群众的需求意愿和心理感受,着力建设物质富足、精神愉悦的幸福之城。实施收入倍增计划。建立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挂钩、劳动所得与企业效益挂钩、工资与物价水平挂钩的机制,不断增加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实现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收入逐年增长,帮助中低收入者和困难家庭稳步增收,实现农民和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翻番。保持物价基本稳定。促进教育公平惠民。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继续教育、特殊教育和民办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普及高中教育,实现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支持驻市高校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设职业教育园区,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市场和实际需求对接,办好社会需要、充满活力、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全民健康素质。深化医学院校与基层医疗机构合作对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所规范化建设,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办好省第十四届运动会。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乡社保对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继续实施高龄老人生活补贴制度。加强公益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支持发展社会化养老,形成以居家养老为
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多元化养老格局,让老年人都能颐养天年。加大扶贫济困力度。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立低保与物价联动机制,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做好优抚安臵工作,加快发展社会福利、慈善和残疾人事业,加强困难职工和农民工帮扶工作,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加大扶贫开发攻坚力度,加快边远山区移民步伐。建设和谐精神家园。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崇尚科学、崇尚人文、崇尚实践、崇尚创新的高素质公民,营造文明为荣、操守为重、行为规范、和谐共融的人文氛围。总结丰富“赣州精神”,增强赣州人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荣誉感、责任感和归属感。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为全市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的、富有地方元素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让人民群众在酣畅的文化熏陶中,精神更充实、情操更高尚、生活更幸福。
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就是在追求物质财富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政治清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更加注重人的精神塑造、文化提升,更加注重发展的成本、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社会民生建设、维护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生活和工作在赣州的每一个人,生活更有保障、人格更有尊严、身心更为健康,在加快发展、转型发展中共享民生幸福,沐浴和谐阳光!
五、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事业成败,关键在党。要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提高执政能力这条主线,积极防范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危险,全面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加快发展、转型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筑牢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强化理论武装。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和政治自觉。注重现代媒体,加强舆论引导,唱响主旋律,凝聚发展合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丰富学习内容和方法,创新学习载体和途径,健全述学评学考学机制。加强党委中心组学习,开展主题学习教育活动,推动党员干部全员性学习。弘扬崇学美德,促进知识更新,建设学习型班子,争做学习型干部。抓好教育培训。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实行党员干部普遍轮训。注重学习成果转化,增进各级党员干部党性修养、道德修养,培养良好从政品格,提高科学决策、长于谋划、精于操作、善做群众工作、驾驭复杂局面以及运用和应对现代媒体等能力。
造就堪当重任的干部队伍。发展之要,首在得人。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开阔视野,选贤任能,把经过重要考验、实践经验丰富、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让埋头苦干、善于创新、大胆负责、敢于碰硬、破解难题、廉洁自律、品德高尚的干部有为有位。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完善实绩公示、“五差额”、民意调查、家访考察等做法,加大竞争性选拔和干部交流力度。匡正选人用人风气,健全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干部的跟踪考核和监督管理,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选优配强党政正职,优化班子结构。健全科学的领导班子考核评价办法。采取机关与基层双向挂职、岗位交流锻炼等方式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妇女干部和党外干部。在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老干部,为老干部发挥余热创造良好条件。创建“人才特区”。贯彻党管人才原则,推进人才兴市战略,创新人才培养、引进和激励机制。探索“院士工作室”、“星期天科学家”、“博士后流动站”等促进人才柔性流动的实施办法。大力引进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的领军型
人才。高度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积极营造适合企业家队伍成长与发挥作用的政策环境和人文环境,使赣州成为各类人才荟萃的区域性高地。
建设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根固而枝荣,本强则业兴。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创新基层党组织设臵和活动方式,增强组织服务功能,提升党员服务能力。推进党支部和党小组规范化建设,大力发展党员特别是农村年轻党员,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和“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健全基层党员干部帮扶机制。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基层党员、干部。加强对基层党员特别是生活困难党员的生活关心、创业扶持。逐步改善基层办公条件,提高基层干部工资报酬和社会保障水平,稳定基层干部队伍。实施基层党组织“头雁”工程。大力选用“双带”能力强的优秀党员担任村(居)党组织带头人。加大从优秀村(居)党组织书记招聘乡镇(街道)事业干部、考录公务员、选拔进乡镇(街道)领导班子力度,加强对大学生村干部的培养锻炼。构建城乡统筹的党建新格局。整合城乡党建资源,建立健全城乡基层党组织双向开放、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机制,实行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实现基层党建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
发展健康和谐的党内民主。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加强党内制度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党内民主,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健全常委分工负责制,增进班子团结,增强班子合力。完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完善“三重一大”事项民主决策机制,提高运用民主方法形成共识、开展工作的本领,促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落实常委会向全委会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制度。完善党代表大会和党内选举制度。扩大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推行党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拓
宽党代表参与党内重大问题决策的渠道,探索党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党代表发挥作用的途径和形式。完善党员民主权利保障机制。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注意倾听党员的意愿和呼声,扩大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途径。深化群众评议党员、党员评议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制度,加大党务公开力度,完善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
弘扬亲民务实的干部作风。深怀爱民之情,常思为民之举,把开展创先争优与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争创新时期第一等工作有机结合,使“苏区精神”发扬光大。深化干部下基层“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活动。以维护和发展群众利益为根本,以密切党同人民血肉联系为目标,实现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全覆盖、常态化,形成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社会更和谐的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干部队伍“治庸、治懒、治散”活动。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强化责任追究,切实解决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形成真抓实干、为民造福的作风,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形成埋头苦干、狠抓落实的作风,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在提高执行力中干事成事;形成艰苦奋斗、负重拼搏的作风,做到条件差干劲不差,基础弱斗志不弱,甘于吃苦、乐于奉献;形成锐意进取、敢于担当的作风,以无私无畏的勇气、坚韧不拔的毅力,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切实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坚定不移地推进反腐败斗争,以良好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加强党风廉政教育。深入开展党性党纪党风教育,强化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培育廉政文化,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做到警钟长鸣、防患未然。确保廉政制度落实。严格执行《廉政准则》及述德述职述廉、报告个人事项、问责等制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用制度制权管事。强化监督制约惩处。把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专门机关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结合起来,确保权力公开透明、阳光运
行。开展廉能风险防控,加强对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干部的监督。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各级党员干部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永葆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本色。
大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支持人民政协履行职能,支持民主党派、工商联加强自身建设,发挥好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作用。强化党管武装责任,提高双拥共建水平。做好统战、对台、党史、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等工作。扩大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推进“六五”普法,增强全民法制意识。加强政府依法行政,推进依法治市,确保司法公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同志们,新目标赋予新使命,新起点开启新征程。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在党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同心同德、励精图治,为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而不懈奋斗!
注释:
①“五差额”:即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实行差额提名、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差额表决。
②金融商务核心区:金融机构相对集中、以提供金融服务为主的中心商业区。
③第三方、第四方物流:第三方物流指企业把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委托给专业物流企业的物流运作方式;第四方物流指专门提供物流规划、咨询、物流信息系统、供应链管理等服务,并不承担具体物流运作活动的物流运作方式。
④总部经济:以特有优势资源吸引企业总部集群布局,形成总部集聚效应,辐射带动制造基地所在区域发展,实现不同区域分工协作、资源优化配臵的一种经济形态。
⑤服务外包:指企业将非核心的业务流程剥离出来,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外包给企业外部专业服务商来完成的一种管理模式。
⑥“一核两廊三圈”:“一核”即以赣州市中心城区为核心,包括章贡区、赣州开发区、赣县、南康。“两廊”即由中心城区向南北延伸的赣粤产业走廊、向东西延伸的赣闽产业走廊。“三圈”即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的“半小时城市圈”和分别以瑞金、龙南为次中心节点的“半小时城市圈”。
⑦数字赣州:以地理空间框架为定位基准,集成城市自然、社会、经济、人文、环境等综合信息,基于网络基础设施实现赣州信息的广泛共享,包括赣州地理空间框架和赣州城市信息化管理等内容。
⑧生态资本化:将生态资源转化成生态资产,进而通过生态市场转化为生态资本,实现生态资源价值货币化。
⑨碳交易:用经济手段推动环保的国际通行办法,合同的一方向另一方购买二氧化碳减排额,以实现减排的目标。
⑩碳汇林业:利用森林的储碳功能,通过植树造林、加强森林经营管理等活动,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按照相关规则与碳汇交易相结合的过程或活动。
排污权交易:是以市场交易为基础的控制污染物排放策略,即建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放权利,并允许其像商品一样买入和卖出。“两高一资”行业:即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的行业。“两新”组织:即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新经济组织指各类非国有集体独资的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是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统称。
“双带”:即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
“三重一大”事项:“三重”指重大决策事项、重要人事任免事项、重大项目安排事项;“一大”指大额度资金运作事项。
第二篇:史文清在中国共产党赣州市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坚持加快发展 推进转型发展
为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赣州市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史文清(2011年9月17日)
同志们:
我代表中共赣州市第三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中国共产党赣州市第四次代表大会,是赣州加快发展、转型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加快发展,推进转型发展,为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而努力奋斗。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市第三次党代表大会以来,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战胜雨雪冰冻、洪涝和干旱等自然灾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新成绩。“十一五”规划顺利完成,“十二五”规划开局良好。
综合实力稳步提升。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1119.5亿元,财政总收入128.3亿元,钨、稀土和脐橙等优势产业发展壮大。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8.9∶44.4∶36.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服务业增加值分别比“十五”期末增长2.4倍和1.2倍,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10.2个百分点。
城乡发展步伐加快。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综合交通网络初步形成。城镇化率提高9.4个百分点,达42.5%。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扩大一倍,人口达74.3万。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省级卫生城市、文明城市、生态园林城市。“治脏、治乱、治堵”取得实效。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深入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村庄环境整治项目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改革开放继续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以及财税体制、医药卫生体制、林权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开放型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成功申报建立国家级出口加工区,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
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财政民生支出比重逐年提高,科教文卫体、人口计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公共教育资源布局进一步优化,城乡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荣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称号,现代采茶戏《快乐标兵》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统筹城乡就业工作被列为国家试点,保障性住房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在全省率先启动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社会救助体系覆盖城乡。
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成效。积极支持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充分发挥市政协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中的重要作用。民主党派作用进一步发挥。人民群众有序政治参与不断扩大,依法治市稳步推进,连续四届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称号,连续两届荣获全国综治“长安杯”奖。工青妇、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老干部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党管武装工作不断加强。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称号。
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活动扎实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更加彰显。干部下基层“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活动、干部队伍“治庸、治懒、治散”扎实有效。成功举办中央苏区革命传统主题展览。县乡换届工作得到中央领导同志充分肯定,实绩公示和“五差额”①选用干部等做法创出特色。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不断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成效。
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在中央和省委正确领导下,在历届市委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团结拼搏、锐意进取的结果,是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风雨同舟、群策群力的结果,是驻市中央、省属各单位和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共同奋斗、积极奉献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赣州市委,向所有为赣州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产业结构不优,发展方式亟需转变;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偏低,大企业、大项目少,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不强,县域经济较为薄弱;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依然艰巨;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薄弱环节,少数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能力水平不适应形势发展要求。这些问题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五年发展的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坚持发展为先。把发展作为最大的政治、最硬的任务和最重的责任,在加快发展中推进转型发展、结构调整,在转型发展中实现加快发展、进位赶超。必须坚持生态为重。把绿色生态这一赣州最大的财富保护好、最大的优势发挥好、最大的潜力挖掘好,促进经济与生态协调、融合发展。必须坚持创新为魂。把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作为第一驱动力,通过理念、制度、技术和管理创新,为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必须坚持民生为本。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理念,把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全市人民过上幸福而有尊严的生活。
二、未来五年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 未来五年是赣州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赣州加快发展、转型发展面临难得机遇。全球经济总体复苏,我国经济继续向好,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转型升级,产业梯度转移加速;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支持海西经济区发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深入实施;中央扶持革命老区力度加大,国家从战略高度重视钨和稀土资源产业,为赣州发展提供了更多有利条件。同时,我们有坚强的党员干部队伍和坚实的群众基础,全市思发展、谋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赣州加快发展、转型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世界经济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国内资源环境约束更加严格;与全国、全省相比,赣州主要经济指标人均水平仍有差距,后发展、欠发达仍然是基本市情。面对各地竞相发展态势,赣州经济社会发展不快不行、不转不行、不好不行!省委对赣州发展寄予厚望,全市人民对赣州未来充满期待。我们使命在肩,务必负重前行、奋力拼搏,大力促进人口地域大市优势加速转化为发展优势,资源优势加速转化为产业优势,区位优势加速转化为竞争优势,生态优势加速转化为经济优势,闯出一条符合赣州实际的科学发展新路。(下转2版)
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加快发展,推进转型发展,牢固树立发展为先、生态为重、创新为魂、民生为本理念,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生态化战略,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而努力奋斗。
今后五年,是赣州经济社会发展提速、提质、提效,发展规模、发展层次和发展水平加速跨越的五年。发展定位和奋斗目标是:全国重要的稀土产业基地、钨产业基地和世界最大的优质脐橙产业基地实力提升,国内重要的新能源汽车及配套产业基地、铜铝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初具规模;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特大型、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地位基本确立,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区域性金融中心、物流中心、旅游中心基本建成;全省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新农村建设迈向新阶段;江西绿色崛起的重要一翼和生态经济、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经济实力更强。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和人均水平在全省排位前移,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到2016年,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突破3000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500亿元。
——发展方式更优。二产、三产对经济发展的带动力明显增强,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明显提高,资源节约利用和节能减排水平明显提升。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9∶51∶40。
——城乡环境更美。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统筹城乡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城镇化率提高到52%以上。生态环境保持全国领先,全市主要河流水质达标率达到90%,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6%以上。——人民生活更幸福。城乡居民收入翻番,财政民生支出比重提高到58%以上,五年累计超1300亿元。就业、就医、就学、住房、养老等民生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明显提升。
——社会发展更和谐。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赣州地域特色文化繁荣发展,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显著提升。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展。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党的建设更富活力。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不断提高。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凝心聚力、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进一步浓厚。
上述奋斗目标的确立,汇聚了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景。只要我们团结一心、艰苦奋斗,就一定能不辱使命,让赣州这片红土地焕发出新的时代风采!
三、坚持加快发展,推进转型发展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加快发展、转型发展核心要求,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生态化战略,在“加快”上着力,在“转型”上突破,切实增强经济综合实力。
(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融合,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导向、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产业体系,在进一步做强二产基础上,推动经济向三次产业协同发展转变,实现经济增长的多元支撑。
主攻新型工业。推动矿产资源产业高端化、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承接产业品牌化、传统产业高新化,发展高技术、高效益、低消耗、低污染产业,在做大工业总量、优化工业结构中提升工业主导地位。主攻优势产业集群建设。坚持资源整合与高端矿产产业发展相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改造相结合,形成主导产业突出、同类行业集聚、配套企业完备的产业集群。重点培育稀土和钨及其应用、新能源汽车及其配套、铜铝有色金属等三个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超1000亿元的优势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电子信息、现代轻纺、食品工业等三个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超500亿元的产业集群,氟盐化工、生物制药、新型建材等三个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超200亿元的产业集群。依托优势矿产资源,建立稀土、钨交易中心和集散中心,发展产业投资、风险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成立再担保公司,促进优势产业加速集群。主攻产业基地建设。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出口加工区为龙头、特色产业园区(基地)为支点,强化园区产业规划与功能定位,形成特色鲜明的园区发展格局。重点建设世界知名的稀土磁性材料及永磁电机、发光材料及绿色光源、硬质合金及刀钻具产业基地,以及国内重要的新能源汽车、铜铝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基地。主攻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着力引进、建设一批投资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培育一批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和利税超10亿元的龙头企业。推进一批企业上市,创出一批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品牌。扶持中小企业做精做专,形成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上下游产品协调发展的企业体系。繁荣现代服务业。构建与新型工业相配套、与城市发展相协调、与民生需求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推动服务业总量扩大、结构优化、业态创新、产业升级,提高服务业占GDP比重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着力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规划建设“金融商务核心区”② 和金融信息平台,优化金融生态,发展基金管理、金融租赁、财务管理、信托管理以及后台服务等新兴金融业态和金融产品,引进域外金融机构;组建赣州金融控股公司,整合赣州银行、赣州农村商业银行等本地金融资源,壮大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建立金融资产、稀贵金属等金融交易市场,完善金融中介服务体系,形成区域性资本运营、产业金融、金融服务、金融研发、金融信息、金融人才集聚中心,五年内力争金融业增加值翻两番,占GDP比重提高到5%以上。着力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加快建设与先进制造业紧密联动的现代物流基地和项目,依托产业基地和交易市场建立物流信息平台,引进和壮大骨干物流企业,培育物流市场,发展第三方、第四方物流③,加强区域运输体系对接,形成以赣州为中心、辐射周边四省八市的“三小时物流服务圈”。着力打造区域性旅游中心。整合红色、客家、宋城、生态等特色旅游资源,培育精品线路和旅游品牌,建设著名旅游目的地和粤闽、港澳台地区的休闲养生后花园。推动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挖掘,探索建立文化产权交易中心和艺术市场,建设一批有特色、有影响的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和文化旅游区。大力发展总部经济④、会展经济、研发设计、软件服务、信息咨询、服务外包⑤等生产性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商贸、家政、社区服务、休闲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
发展现代农业。稳定粮食生产,巩固提升脐橙、生猪、花卉苗木、蔬菜、油茶、工业原料林等六大农业主导产业,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特色农业,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推动农业发展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建设赣南脐橙产业科技示范园,发展脐橙精深加工,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市场话语权的优质脐橙产业;建设粤港澳优质商品猪供应、南国特色花卉苗木、精品蔬菜、高产油茶等生产加工基地,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发展力度,扩大赣南农产品品牌效应,努力把赣州打造成全国知名的“放心食品”生产示范区。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农技推广服务和市场营销体系。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的抗风险和防灾减灾能力,实现人水和谐。
(二)打造赣南城市群,推动城市发展转型。坚持外延扩张和内涵增长并重、政府主导和市场引导协同,促进城市发展由速度型、粗放型向质量型、集约型转变,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较为密集的城市群体和完善的城市体系。
推动城市集群发展。加强城市与区域的经济联系,优化城市资源配置和分工体系。以提高中心城市首位度为核心,优化“一核两廊三圈”⑥空间布局,着力推动特大型中心城市和瑞金、龙南都市区建设,支持信丰、兴国、于都、宁都等卫星城市建设,提升赣南城市群综合实力和承载能力。有序推进特大型中心城市行政区划调整,促进赣县、南康、上犹与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实行快速交通联接、生态屏障隔离、功能合理分工、组团联动发展,力争建成区面积达到20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200万。全市形成6个城区人口20万至50万、5个城区人口10万至20万的中小城市。加快建设品质城市。坚持科学规划引领,提升规划水平,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加强城市形态和功能设计,精心规划建设标志性建筑、主次干道、重点片区、特色街区和配套设施。注重地下空间合理开发利用、综合交通体系和防灾减灾工程建设。注重城市的差异性定位、功能性区分和个性化特色,打造高品质、可识别城市。保护开发历史街区、客家围屋、七里窑、宋城等文化古迹,延续城市记忆,彰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特质。深入开展“治脏、治乱、治堵”,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数字化、人性化。
强化城市基础支撑。建设昌吉赣客专并争取延伸至深圳,加快鹰瑞梅、赣韶铁路建设,推进赣龙铁路扩能改造;建设城际快速通道和城市连接线,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改造升级国省道和县乡公路;抓好黄金机场扩建和航线加密,建设支线航空枢纽,打造四省边际区域乃至我国东南地区的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华能瑞金电厂二期、500千伏赣州东输变电工程、城乡电网改造、数字赣州⑦等能源、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三)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推动城乡结构转型。坚持以城带乡、城乡互动,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省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促进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变,实现发展规划城乡一体、基础设施城乡对接、公共服务城乡共享、就业保障城乡均衡、社会文明城乡共建。
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推动公共资源城乡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城乡自由流动,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户籍制度、产权制度等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县城扩容提质,强化中心镇建设,实施城市带动式和农村突变式相结合的双向开发模式。先行先试,抓好储潭、三江等一批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建设,打造产业功能聚集、公共服务完善、基础设施健全、生态环境良好,集城市现代气息和乡村秀美风光于一体的示范区。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科学编制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引导各地因地制宜、科学定位、差异竞争、错位发展。鼓励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开展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积极推动“中央苏区振兴规划”列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进一步扩权强县,健全利益分配机制和差异化考核体系,增强县域经济自主发展能力,实现县域经济主要指标三年翻番。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跻身全国百强县(市)、全省10强县(市)行列,扶持贫困县和基础较薄弱的县加快发展。到2016年,力争各县(市、区)财政总收入均突破10亿元。
(四)壮大绿色生态经济,推动发展模式转型。加速生态优势转化,促进发展模式向低碳、绿色、集约发展转变,推动资源循环式利用、产业循环式组合、社会循环式消费,着力打造江西绿色崛起的重要一翼和生态经济、生态文明示范区。
推进生态资本化⑧。环境是最稀缺的资源,生态是最宝贵的财富。把生态资源作为重要的资本来经营,培育发展林权交易市场,鼓励林权依法有序流转,提升林业资源综合效益;推动生态效益评估、碳减排指标有偿使用,积极开展碳交易⑨试点,大力发展碳汇林业⑩;建立排污权交易
市场,推进水资源市场化改革。落实国家、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推动建立章江、贡江、东江源头生态补偿机制和生态环境共建共享机制。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推广绿色技术应用,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工业生态化进程。培育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建筑业、生态旅游业、节能环保产业,开发利用太阳能、水电、风电、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加速生态产业集群化。合理规划设计园区生态产业链条,推行企业清洁生产、企业间废物交换利用,创建国家、省级生态园区。建立覆盖城乡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推动资源县(市)转型发展。
推进节能减排。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考核,万元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削减量达到国家、省要求。严格控制“两高一资”行业
审批,推广应用先进适用节能技术,淘汰落后产能,着力构建节能型产业发展模式。建立健全环境保障机制,切实控制工业点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减少存量污染,杜绝新增污染。
(五)深化改革开放,推动体制机制转型。加快改革创新,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增长动力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
加大改革力度。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深化经济领域改革,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创造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环境。加快投融资、财税、国有资产管理等体制改革,整合政府资源和国有资产、资本,组建和做强城建、工业、旅游、报业、广电等国有控股投融资集团,搭建投融资平台。积极稳妥地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大力推动社会领域改革,探索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机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推动开放对接。积极实施“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建立与沿海发达地区及国际惯例同步接轨的发展环境,打造周边省市最具活力、最富商机、最低营商成本的开放高地。加强与港澳台、珠三角、长三角和长株潭经济区的对接互动,发挥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海西经济区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坚持引资与引智、引技联动,产业链招商、基地化招商、精细化招商并举,大力承接产业组团式转移和产业链整体转移,着力引进世界500强、央企和大型民企。推动优强企业走出去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外贸增长质量和效益。
建设创新型城市。以重点园区和产业基地为依托,以大学和科研院所为核心,完善创新体系,集聚创新要素,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立科技创新孵化平台,促进优势企业、支柱产业集群,高校、科研院所、服务中介集聚,公共服务集成,形成各类产学研联合体。加快国家级钨、稀土工程研究院、中国(赣南)脐橙研究院、国家级脐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培育创新型示范企业。
坚持加快发展,推进转型发展,项目是载体和关键。坚定不移地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有效破解土地、电力、资金、劳动力等制约瓶颈,加快建设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交通、能源项目,支撑区域性中心城市崛起的重大城建项目,加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产业项目,发展生态文明和生态经济的重大生态环保项目,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社会事业项目,为赣州又好又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四、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
坚持富民与强市有机统一、财富增长与民生需求均衡协调,让全市人民共享加快发展、转型发展成果。
推动全民创业,建设创业赣州。创新提升创业,创业促进创新。努力建设充满生机活力的投资兴业乐土、创新创业之城,使人民家业更加殷实,企业更加兴旺,干部群众事业更加有成。培育创业主体。弘扬创业精神,分类引导大学毕业生、科技专业人员、外出返乡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失地农民等群体投身创业。完善创业培训体系,大力培养创业带头人和高素质劳动者。拓宽创业领域。降低准入门槛,放宽登记条件、出资限额、经营场地等限制,激活民间投资需求,实现民间投资和公共投资互动协调。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和其他公共服务领域,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制重组。强化创业扶持。落实政策性补贴、小额贷款等政策,设立创业奖励基金,扶持发展中小企业、微小企业。建立健全市、县创业项目库,建立创业指导服务网络。构建创业平台。整合工业园区、高教园区、专业市场等资源,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创业园、农民工创业园和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
优化人居环境,建设宜居赣州。优化公共空间,完善服务设施,增进文明程度,提高市民居住舒适度、环境优美度、生活便利度、服务满意度,着力建设安居、康居、乐居之城。促进住有所居。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改造农村危旧房、“城中村”、棚户区、红军烈士遗属和在乡老复员军人遗孀的土坯房,切实将房价控制在合理水平,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有序发展,构建全覆盖、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改善公共环境。有效增加公共开敞空间,力争300米至500米服务圈内有城市绿地、小游园、小广场。建设好峰山国家森林公园。完善公益性文化体育设施,向社会公众开放高校体育场所。加快城乡商业服务设施、水电气网配套设施建设,抓好“菜篮子”和“放心早餐”工程。实行公交优先。加大公共交通投入,优化公交网络,发展廉价公交,提高通达性、便捷性。科学规划建设停车场、停车位。加快发展农村客运。建设宜居社区。优化城乡社区布局,强化社区服务功能,完善社区娱乐、养老、医疗、家政等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一批社区服务中心。
创新社会管理,建设平安赣州。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根本的平安需求,着力建设政治安定、社会安稳、经济安全、人民安康的法治、平安城市。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推进社会管理重心下移,加强对流动人口、重点特殊人群、复杂场所和虚拟社会的管理。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落实领导分类接访、部门联合接访、干部下访、信访听证等制度,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制度,实现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基层化解。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创建,完善治安防控体系,整治社会乱点,依法打击黑恶势力和其他违法犯罪活动。健全公共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加强生产、交通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护青山绿水,建设生态赣州。促进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协同推进、产业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同步提升,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着力建设绿色家园、生态之城。实施生态工程。推进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加强“三江”源头、中小流域、饮用水源地等治理与保护,抓好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推进城市生态绿肺、生态隔离带、绿色廊道建设,加强道路、街巷、庭院等区域绿化美化,努力实现绿化无盲区、全覆盖。强化民生环保。完善城镇和工业园区排污管网、污水处理、雨水收集利用等设施,建立城乡统一的垃圾分类回收、集中处理系统,提高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专项治理废气、烟尘、噪声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培育生态文化。普及生态保护知识,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鼓励“步行/自行车+公交”出行模式。开展生态创建活动,省级以上生态县(乡)比例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发展社会事业,建设幸福赣州。人类一切努力的目标在于获得幸福。编制赣州民生幸福指数,各项工作更加注重人民群众的需求意愿和心理感受,着力建设物质富足、精神愉悦的幸福之城。实施收入倍增计划。建立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挂钩、劳动所得与企业效益挂钩、工资与物价水平挂钩的机制,不断增加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实现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收入逐年增长,帮助中低收入者和困难家庭稳步增收,实现农民和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翻番。保持物价基本稳定。促进教育公平惠民。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继续教育、特殊教育和民办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普及高中教育,实现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支持驻市高校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设职业教育园区,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市场和实际需求对接,办好社会需要、充满活力、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全民健康素质。深化医学院校与基层医疗机构合作对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所规范化建设,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办好省第十四届运动会。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乡社保对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继续实施高龄老人生活补贴制度。加强公益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支持发展社会化养老,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多元化养老格局,让老年人都能颐养天年。加大扶贫济困力度。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立低保与物价联动机制,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加快发展社会福利、慈善和残疾人事业,加强困难职工和农民工帮扶工作,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加大扶贫开发攻坚力度,加快边远山区移民步伐。建设和谐精神家园。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崇尚科学、崇尚人文、崇尚实践、崇尚创新的高素质公民,营造文明为荣、操守为重、行为规范、和谐共融的人文氛围。总结丰富“赣州精神”,增强赣州人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荣誉感、责任感和归属感。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为全市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的、富有地方元素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让人民群众在酣畅的文化熏陶中,精神更充实、情操更高尚、生活更幸福。
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就是在追求物质财富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政治清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更加注重人的精神塑造、文化提升,更加注重发展的成本、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社会民生建设、维护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生活和工作在赣州的每一个人,生活更有保障、人格更有尊严、身心更为健康,在加快发展、转型发展中共享民生幸福,沐浴和谐阳光!
五、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事业成败,关键在党。要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提高执政能力这条主线,积极防范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危险,全面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加快发展、转型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筑牢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强化理论武装。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和政治自觉。注重现代媒体,加强舆论引导,唱响主旋律,凝聚发展合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丰富学习内容和方法,创新学习载体和途径,健全述学评学考学机制。加强党委中心组学习,开展主题学习教育活动,推动党员干部全员性学习。弘扬崇学美德,促进知识更新,建设学习型班子,争做学习型干部。抓好教育培训。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实行党员干部普遍轮训。注重学习成果转化,增进各级党员干部党性修养、道德修养,培养良好从政品格,提高科学决策、长于谋划、精于操作、善做群众工作、驾驭复杂局面以及运用和应对现代媒体等能力。
造就堪当重任的干部队伍。发展之要,首在得人。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开阔视野,选贤任能,把经过重要考验、实践经验丰富、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让埋头苦干、善于创新、大胆负责、敢于碰硬、破解难题、廉洁自律、品德高尚的干部有为有位。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完善实绩公示、“五差额”、民意调查、家访考察等做法,加大竞争性选拔和干部交流力度。匡正选人用人风气,健全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干部的跟踪考核和监督管理,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选优配强党政正职,优化班子结构。健全科学的领导班子考核评价办法。采取机关与基层双向挂职、岗位交流锻炼等方式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妇女干部和党外干部。在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老干部,为老干部发挥余热创造良好条件。创建“人才特区”。贯彻党管人才原则,推进人才兴市战略,创新人才培养、引进和激励机制。探索“院士工作室”、“星期天科学家”、“博士后流动站”等促进人才柔性流动的实施办法。大力引进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的领军型人才。高度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积极营造适合企业家队伍成长与发挥作用的政策环境和人文环境,使赣州成为各类人才荟萃的区域性高地。
建设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根固而枝荣,本强则业兴。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增强组织服务功能,提升党员服务能力。推进党支部和党小组规范化建设,大力发展党员特别是农村年轻党员,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和“两新”组织
党建工作。健全基层党员干部帮扶机制。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基层党员、干部。加强对基层党员特别是生活困难党员的生活关心、创业扶持。逐步改善基层办公条件,提高基层干部工资报酬和社会保障水平,稳定基层干部队伍。实施基层党组织“头雁”工程。大力选用“双带”能力强的优秀党员担任村(居)党组织带头人。加大从优秀村(居)党组织书记招聘乡镇(街道)事业干部、考录公务员、选拔进乡镇(街道)领导班子力度,加强对大学生村干部的培养锻炼。构建城乡统筹的党建新格局。整合城乡党建资源,建立健全城乡基层党组织双向开放、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机制,实行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实现基层党建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
发展健康和谐的党内民主。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加强党内制度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党内民主,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健全常委分工负责制,增进班子团结,增强班子合力。完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完善“三重一大”事项
民主决策机制,提高运用民主方法形成共识、开展工作的本领,促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落实常委会向全委会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制度。完善党代表大会和党内选举制度。扩大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推行党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拓宽党代表参与党内重大问题决策的渠道,探索党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党代表发挥作用的途径和形式。完善党员民主权利保障机制。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注意倾听党员的意愿和呼声,扩大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途径。深化群众评议党员、党员评议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制度,加大党务公开力度,完善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弘扬亲民务实的干部作风。深怀爱民之情,常思为民之举,把开展创先争优与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争创新时期第一等工作有机结合,使“苏区精神”发扬光大。深化干部下基层“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活动。以维护和发展群众利益为根本,以密切党同人民血肉联系为目标,实现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全覆盖、常态化,形成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社会更和谐的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干部队伍“治庸、治懒、治散”活动。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强化责任追究,切实解决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形成真抓实干、为民造福的作风,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形成埋头苦干、狠抓落实的作风,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在提高执行力中干事成事;形成艰苦奋斗、负重拼搏的作风,做到条件差干劲不差,基础弱斗志不弱,甘于吃苦、乐于奉献;形成锐意进取、敢于担当的作风,以无私无畏的勇气、坚韧不拔的毅力,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切实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坚定不移地推进反腐败斗争,以良好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加强党风廉政教育。深入开展党性党纪党风教育,强化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培育廉政文化,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做到警钟长鸣、防患未然。确保廉政制度落实。严格执行《廉政准则》及述德述职述廉、报告个人事项、问责等制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用制度制权管事。强化监督制约惩处。把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专门机关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结合起来,确保权力公开透明、阳光运行。开展廉能风险防控,加强对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干部的监督。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各级党员干部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永葆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本色。
大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支持人民政协履行职能,支持民主党派、工商联加强自身建设,发挥好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作用。强化党管武装责任,提高双拥共建水平。做好统战、对台、党史、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等工作。扩大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推进“六五”普法,增强全民法制意识。加强政府依法行政,推进依法治市,确保司法公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同志们,新目标赋予新使命,新起点开启新征程。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党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同心同德、励精图治,为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而不懈奋斗!
注释:
①“五差额”:即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实行差额提名、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差额表决。
②金融商务核心区:金融机构相对集中、以提供金融服务为主的中心商业区。
③第三方、第四方物流:第三方物流指企业把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委托给专业物流企业的物流运作方式;第四方物流指专门提供物流规划、咨询、物流信息系统、供应链管理等服务,并不承担具体物流运作活动的物流运作方式。
④总部经济:以特有优势资源吸引企业总部集群布局,形成总部集聚效应,辐射带动制造基地所在区域发展,实现不同区域分工协作、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经济形态。
⑤服务外包:指企业将非核心的业务流程剥离出来,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外包给企业外部专业服务商来完成的一种管理模式。
⑥“一核两廊三圈”:“一核”即以赣州市中心城区为核心,包括章贡区、赣州开发区、赣县、南康。“两廊”即由中心城区向南北延伸的赣粤产业走廊、向东西延伸的赣闽产业走廊。“三圈”即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的“半小时城市圈”和分别以瑞金、龙南为次中心节点的“半小时城市圈”。
⑦数字赣州:以地理空间框架为定位基准,集成城市自然、社会、经济、人文、环境等综合信息,基于网络基础设施实现赣州信息的广泛共享,包括赣州地理空间框架和赣州城市信息化管理等内容。⑧生态资本化:将生态资源转化成生态资产,进而通过生态市场转化为生态资本,实现生态资源价值货币化。
⑨碳交易:用经济手段推动环保的国际通行办法,合同的一方向另一方购买二氧化碳减排额,以实现减排的目标。
⑩碳汇林业:利用森林的储碳功能,通过植树造林、加强森林经营管理等活动,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按照相关规则与碳汇交易相结合的过程或活动。排污权交易:是以市场交易为基础的控制污染物排放策略,即建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放权利,并允许其像商品一样买入和卖出。“两高一资”行业:即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的行业。
“两新”组织:即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新经济组织指各类非国有集体独资的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是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统称。“双带”:即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
“三重一大”事项:“三重”指重大决策事项、重要人事任免事项、重大项目安排事项;“一大”指大额度资金运作事项。
9月25日上午,市政协四届一次会议在赣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学术报告馆开幕。图为开幕大会会场。记者王雪梅 摄
新起点,新阶段,新任务。伴随坚持加快发展,推进转型发展,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号角的吹响,高扬团结民主的旗帜,9月25日上午,我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又一个历史性时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赣州市第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赣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学术报告馆隆重开幕。政协赣州市第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和发展起点上,新一届市政协必将团结和带领广大政协委员,在中共赣州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历届市政协奠定的良好工作基础上,坚持与时俱进,推动科学发展,为完成中共赣州市第四次代表大会和市“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促进赣州加快发展、转型发展,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作出新的贡献,谱写新的篇章。
秋高气爽,暖阳高照。赣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学术报告馆装扮一新,会场内灯火辉煌,象征团结与民主的政协会徽悬挂在主席台正中,十面鲜艳的红旗分列两侧,格外醒目。
政协赣州市四届一次会议应出席委员448人,实到427人,符合政协章程的规定。
上午9时许,政协赣州市四届一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曾新方宣布大会开幕。全体起立,会场上响起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政协赣州市四届一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李蔚、满瑾、欧阳世麟、钟健生、胡来知、肖明华、杨文光、曾凡、姚勇、邱英祥在主席台前排就座。
中共江西省委常委、赣州市委书记史文清到会祝贺并讲话(全文另发)。冷新生、王少玄、骆炳峰、彭光华、陈晓春、邓又林、孙正森、王东伟、杨文英、曾远舟、王林云、马玉福、彭业明、钟炳明在主席台就座,祝贺大会召开。刘瑄、赖联明、李南生、殷金水、梅继尧、胡国铤、罗春涛等在主席台就座。
史文清代表中共赣州市委,对大会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以赖联明同志为班长的三届市政协领导班子,向全体政协委员和政协工作者,向所有关心支持赣州事业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史文清说,过去的五年,是赣州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的五年,也是政协工作开拓进取、卓有成效的五年。五年来,三届市政协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全市发展大局,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三大职能,与全市人民风雨同舟、甘苦与共,在了解民情、倾听民意,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广泛深入协商讨论,扎实开展调查研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建议,有力促进了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的落实;积极参与产业发展、招商引资、城市建设等工作,为全市改革发展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赣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个变化、每一项成就,与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的辛勤努力紧密相连,凝聚着广大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心血和智慧。
史文清指出,未来五年,是赣州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赣州市第四次代表大会,描绘了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作出了坚持加快发展,推进转型发展,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的战略部署。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是人民殷切期盼并为之奋斗的宏伟大业,也是四届市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内容和中心任务。市委希望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紧紧围绕市第四次党代表大会确立的目标任务,进一步认识和把握政协工作规律,努力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为赣州加快发展、转型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要凝聚共识。充分发挥大团结、大联合的组织优势,为赣州加快发展、转型发展鼓与呼。要凝聚智慧。发挥“智囊团”优势。着眼全局思考问题、深入实际研究问题、集中智慧解决问题,广纳金玉良言,集聚真知灼见,谋良策,出实招,提出有价值、有分量的意见建议,做到参政议政见解深刻、鞭辟入里。特别是要紧紧围绕推进我市产业结构、城市发展、城乡结构、发展模式和体制机制转型,多建务实之言,多献创新之策,多尽惠民之力。要凝聚干劲。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聚精会神搞建设,同心合力促发展。全市上下要紧紧围绕市第四次党代表大会确定的目标任务,落实责任、落实措施,落实项目、落实资金,切实提高操作力和执行力,确保桩桩件件工作到位、落地有声。各级政协组织要创新政协民主监督,加强专项视察和调研,促进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要密切与党委政府沟通,通过政协提案,反映社情民意,摸准情况,找准角度,推动工作更富成效。要凝聚精神。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赣州厚重的历史文化,凝聚起加快发展、转型发展,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的“精气神”。大力倡导厚德崇文、开放包容、勤恳务实、创新创造,努力争创新时期“第一等工作”。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知识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普遍较高的优势,以实际行动引领社会新风尚,保持和发扬人民政协的优良作风和良好形象。
史文清指出,这次大会将选举产生新一届市政协领导班子。新班子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政协工作科学化水平。要牢牢把握政治方向,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立足市委工作全局来考虑问题,认真贯彻党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决策部署。要发挥政协界别作用,通过界别渠道密切联系本界别群众,增进社会各阶层和不同利益群体的和谐。要发挥委员主体作用,打造政治立场稳、思想素质高、责任意识强、专业知识精的参谋智囊团。要加强政协制度建设,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政协机关,推进政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使政治协商更有方、民主监督更有力、参政议政更有为。政协工作是党的全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党委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人民政协工作的领导,认真研究解决政协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真心实意地听取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虚心诚意地接受人民政协的批评和监督,切实加强政协机关干部的培养、选拔、交流和使用的力度,进一步营造重视和支持政协工作的良好环境。
史文清强调,未来五年赣州发展新的航程已经开启,我们肩负的使命光荣而艰巨。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同心同德,和衷共济,携手共创加快发展、转型发展,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的新局面!
受政协赣州市第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托,李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报告从坚持党对政协工作的领导,努力创造全党全社会重视和支持人民政协工作的新局面;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用科学理论统一思想、推动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政协组织和委员在推进赣州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关注民生民情,切实反映群众呼声,维护群众利益;突出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调动各界人士的积极性,努力凝聚发展合力;坚持与时俱进,着力务实创新,不断提高政协工作科学化水平六个方面总结了三届市政协的工作和经验。报告认为,在二届市政协工作的基础上,三届市政协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团结和带领广大政协委员,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纵深推进政治协商,不断强化民主监督,主动进行参政议政,各项履职工作实现了新的进步,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作出了积极贡献。报告认为,三届市政协五年来的主要工作经验和启示主要有:第一,坚持加强党的领导,是推进人民政协事业不断发展的根本保证;努力营造全社会重视和支持人民政协工作的良好氛围,是做好政协工作的重要基础条件。第二,坚持把促进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把关注民生作为政协履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政协工作才能展示新作为、作出新贡献。第三,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赋予政协工作新内涵和时代精神,政协工作就会常做常新,充满生机与活力。第四,坚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才能不断提高政协工作科学化水平。
报告指出,今后五年,是我市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的攻坚时期,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新的形势对政协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协赣州市第四届委员会肩负新使命,也面临新机遇。建议新一届市政协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共赣州市第四次代表大会精神,增强做好新时期政协工作的紧迫感。要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为加快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凝聚人心、汇集力量,把各阶层人士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把新阶层的意志和力量凝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上。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献计出力。要总结经验、探索实践,把开拓创新作为人民政协工作的着力点。要切实加强政协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履行职能的能力和水平,增强政协工作活力和成效,推进人民政协事业新发展。
受政协赣州市第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的委托,欧阳世麟向大会报告三届市政协的提案工作情况。在市政协三届委员会任期的五年里,市政协的各参加单位、政协委员和专门委员会,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围绕赣州经济社会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的重大问题以及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运用提案建言献策,共提交提案2076件。经审查,共立案1959件,其中各民主党派市委会和市工商联的提案203件,人民团体和政协专委会的提案28件。按内容分,有关经济建设方面的1107件,占56.5%;有关科教文卫体方面的524件,占26.8%;有关劳动人事政治统战方面的328件,占16.7%。这些提案分别送交党政70多个部门和单位承办。每年交办的提案都能按时办理,办复率为100%,多数意见建议都能得到采纳。从委员反馈的办理意见看,绝大多数为满意和基本满意,少数不满意提案经二次或多次办理后,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100%。
应邀出席开幕大会并在主席台就座的领导还有:廖明耕、赖义金、胡聚文、潘贻明、单观林、夏天云、欧阳锋、唐玉英、刘琮、刘建平、周光华、刘建萍、胡满松、潘其乐、温会礼、张国洪、曹晓秋、郭玉元、胡火箭、胡绍笋、熊正明、田延光、陈卡玲、李强、张福东、李坊荣、雷汉生等。
在赣州的省政协委员,市委、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副调研员,市政协机关县级干部和港澳台侨委特聘委员应邀列席开幕大会。(记者陈济才 谢满生)
第三篇:赣州市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坚持加快发展 推进转型发展
为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赣州市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史文清
(2011年9月17日)
同志们:
我代表中共赣州市第三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中国共产党赣州市第四次代表大会,是赣州加快发展、转型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加快发展,推进转型发展,为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而努力奋斗。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市第三次党代表大会以来,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战胜雨雪冰冻、洪涝和干旱等自然灾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新成绩。“十一五”规划顺利完成,“十二五”规划开局良好。
综合实力稳步提升。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1119.5亿元,财政总收入128.3亿元,钨、稀土和脐橙等优势产业发展壮大。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8.9∶44.4∶36.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服务业增加值分别比“十五”期末增长2.4倍和1.2倍,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
-1- 比重提高10.2个百分点。
城乡发展步伐加快。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综合交通网络初步形成。城镇化率提高9.4个百分点,达42.5%。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扩大一倍,人口达74.3万。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省级卫生城市、文明城市、生态园林城市。“治脏、治乱、治堵”取得实效。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深入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村庄环境整治项目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改革开放继续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以及财税体制、医药卫生体制、林权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开放型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成功申报建立国家级出口加工区,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
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财政民生支出比重逐年提高,科教文卫体、人口计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公共教育资源布局进一步优化,城乡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荣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称号,现代采茶戏《快乐标兵》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统筹城乡就业工作被列为国家试点,保障性住房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在全省率先启动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社会救助体系覆盖城乡。
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成效。积极支持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充分发挥市政协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中的重要作用。民主党派作用进一步发挥。人民群众有序政治参与不断扩大,依法治市稳步推进,连续四届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称号,连续两届荣获全国综治“长安杯”奖。工青妇、民
-2- 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老干部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党管武装工作不断加强。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称号。
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活动扎实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更加彰显。干部下基层“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活动、干部队伍“治庸、治懒、治散”扎实有效。成功举办中央苏区革命传统主题展览。县乡换届工作得到中央领导同志充分肯定,实绩公示和“五差额”①选用干部等做法创出特色。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不断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成效。
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在中央和省委正确领导下,在历届市委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团结拼搏、锐意进取的结果,是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风雨同舟、群策群力的结果,是驻市中央、省属各单位和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共同奋斗、积极奉献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赣州市委,向所有为赣州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产业结构不优,发展方式亟需转变;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偏低,大企业、大项目少,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不强,县域经济较为薄弱;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依然艰巨;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薄弱环节,少数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能力水平不适应形势发展要求。这些问题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3- 五年发展的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坚持发展为先。把发展作为最大的政治、最硬的任务和最重的责任,在加快发展中推进转型发展、结构调整,在转型发展中实现加快发展、进位赶超。必须坚持生态为重。把绿色生态这一赣州最大的财富保护好、最大的优势发挥好、最大的潜力挖掘好,促进经济与生态协调、融合发展。必须坚持创新为魂。把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作为第一驱动力,通过理念、制度、技术和管理创新,为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必须坚持民生为本。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理念,把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全市人民过上幸福而有尊严的生活。
二、未来五年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
未来五年是赣州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赣州加快发展、转型发展面临难得机遇。全球经济总体复苏,我国经济继续向好,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转型升级,产业梯度转移加速;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支持海西经济区发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深入实施;中央扶持革命老区力度加大,国家从战略高度重视钨和稀土资源产业,为赣州发展提供了更多有利条件。同时,我们有坚强的党员干部队伍和坚实的群众基础,全市思发展、谋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赣州加快发展、转型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世界经济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国内资源环境约束更加严格;与全国、全省相比,赣州主要经济指标人均水平仍有差距,后发展、欠发达仍然是基本市情。面对各地竞相发展态势,赣州经济社会发展不快不行、不转不行、不好不行!省委对赣州发展寄予厚望,全市人民对赣州未来充满期待。我们使命在肩,务必负重
-4- 前行、奋力拼搏,大力促进人口地域大市优势加速转化为发展优势,资源优势加速转化为产业优势,区位优势加速转化为竞争优势,生态优势加速转化为经济优势,闯出一条符合赣州实际的科学发展新路。
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加快发展,推进转型发展,牢固树立发展为先、生态为重、创新为魂、民生为本理念,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生态化战略,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而努力奋斗。
今后五年,是赣州经济社会发展提速、提质、提效,发展规模、发展层次和发展水平加速跨越的五年。发展定位和奋斗目标是:全国重要的稀土产业基地、钨产业基地和世界最大的优质脐橙产业基地实力提升,国内重要的新能源汽车及配套产业基地、铜铝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初具规模;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特大型、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地位基本确立,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区域性金融中心、物流中心、旅游中心基本建成;全省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新农村建设迈向新阶段;江西绿色崛起的重要一翼和生态经济、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经济实力更强。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和人均水平在全省排位前移,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到2016年,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突破3000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500亿元。
-5-
——发展方式更优。二产、三产对经济发展的带动力明显增强,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明显提高,资源节约利用和节能减排水平明显提升。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9∶51∶40。
——城乡环境更美。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统筹城乡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城镇化率提高到52%以上。生态环境保持全国领先,全市主要河流水质达标率达到90%,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6%以上。
——人民生活更幸福。城乡居民收入翻番,财政民生支出比重提高到58%以上,五年累计超1300亿元。就业、就医、就学、住房、养老等民生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明显提升。
——社会发展更和谐。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赣州地域特色文化繁荣发展,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显著提升。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展。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党的建设更富活力。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不断提高。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凝心聚力、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进一步浓厚。
上述奋斗目标的确立,汇聚了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景。只要我们团结一心、艰苦奋斗,就一定能不辱使命,让赣州这片红土地焕发出新的时代风采!
三、坚持加快发展,推进转型发展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加快发展、转型发展核心要求,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生态化战略,在“加快”上着力,在“转型”上突破,切实增强经济综合-6- 实力。
(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融合,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导向、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产业体系,在进一步做强二产基础上,推动经济向三次产业协同发展转变,实现经济增长的多元支撑。
主攻新型工业。推动矿产资源产业高端化、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承接产业品牌化、传统产业高新化,发展高技术、高效益、低消耗、低污染产业,在做大工业总量、优化工业结构中提升工业主导地位。主攻优势产业集群建设。坚持资源整合与高端矿产产业发展相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改造相结合,形成主导产业突出、同类行业集聚、配套企业完备的产业集群。重点培育稀土和钨及其应用、新能源汽车及其配套、铜铝有色金属等三个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超1000亿元的优势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电子信息、现代轻纺、食品工业等三个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超500亿元的产业集群,氟盐化工、生物制药、新型建材等三个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超200亿元的产业集群。依托优势矿产资源,建立稀土、钨交易中心和集散中心,发展产业投资、风险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成立再担保公司,促进优势产业加速集群。主攻产业基地建设。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出口加工区为龙头、特色产业园区(基地)为支点,强化园区产业规划与功能定位,形成特色鲜明的园区发展格局。重点建设世界知名的稀土磁性材料及永磁电机、发光材料及绿色光源、硬质合金及刀钻具产业基地,以及国内重要的新能源汽车、铜铝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基地。主攻重大产业
-7- 项目建设。着力引进、建设一批投资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培育一批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和利税超10亿元的龙头企业。推进一批企业上市,创出一批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品牌。扶持中小企业做精做专,形成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上下游产品协调发展的企业体系。
繁荣现代服务业。构建与新型工业相配套、与城市发展相协调、与民生需求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推动服务业总量扩大、结构优化、业态创新、产业升级,提高服务业占GDP比重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着力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规划建设“金融商务核心区”② 和金融信息平台,优化金融生态,发展基金管理、金融租赁、财务管理、信托管理以及后台服务等新兴金融业态和金融产品,引进域外金融机构;组建赣州金融控股公司,整合赣州银行、赣州农村商业银行等本地金融资源,壮大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建立金融资产、稀贵金属等金融交易市场,完善金融中介服务体系,形成区域性资本运营、产业金融、金融服务、金融研发、金融信息、金融人才集聚中心,五年内力争金融业增加值翻两番,占GDP比重提高到5%以上。着力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加快建设与先进制造业紧密联动的现代物流基地和项目,依托产业基地和交易市场建立物流信息平台,引进和壮大骨干物流企业,培育物流市场,发展第三方、第四方物流③,加强区域运输体系对接,形成以赣州为中心、辐射周边四省八市的“三小时物流服务圈”。着力打造区域性旅游中心。整合红色、客家、宋城、生态等特色旅游资源,培育精品线路和旅游品牌,建设著名旅游目的地和粤闽、港澳台地区的休闲养生后花园。推动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挖掘,探索建立文化产权交易中心和艺术市场,-8- 建设一批有特色、有影响的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和文化旅游区。大力发展总部经济④、会展经济、研发设计、软件服务、信息咨询、服务外包⑤等生产性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商贸、家政、社区服务、休闲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
发展现代农业。稳定粮食生产,巩固提升脐橙、生猪、花卉苗木、蔬菜、油茶、工业原料林等六大农业主导产业,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特色农业,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推动农业发展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建设赣南脐橙产业科技示范园,发展脐橙精深加工,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市场话语权的优质脐橙产业;建设粤港澳优质商品猪供应、南国特色花卉苗木、精品蔬菜、高产油茶等生产加工基地,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发展力度,扩大赣南农产品品牌效应,努力把赣州打造成全国知名的“放心食品”生产示范区。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农技推广服务和市场营销体系。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的抗风险和防灾减灾能力,实现人水和谐。
(二)打造赣南城市群,推动城市发展转型。坚持外延扩张和内涵增长并重、政府主导和市场引导协同,促进城市发展由速度型、粗放型向质量型、集约型转变,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较为密集的城市群体和完善的城市体系。
推动城市集群发展。加强城市与区域的经济联系,优化城市资源配置和分工体系。以提高中心城市首位度为核心,优化“一核两廊三圈”⑥空间布局,着力推动特大型中心城市和瑞金、龙南都市区建设,-9- 支持信丰、兴国、于都、宁都等卫星城市建设,提升赣南城市群综合实力和承载能力。有序推进特大型中心城市行政区划调整,促进赣县、南康、上犹与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实行快速交通联接、生态屏障隔离、功能合理分工、组团联动发展,力争建成区面积达到20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200万。全市形成6个城区人口20万至50万、5个城区人口10万至20万的中小城市。
加快建设品质城市。坚持科学规划引领,提升规划水平,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加强城市形态和功能设计,精心规划建设标志性建筑、主次干道、重点片区、特色街区和配套设施。注重地下空间合理开发利用、综合交通体系和防灾减灾工程建设。注重城市的差异性定位、功能性区分和个性化特色,打造高品质、可识别城市。保护开发历史街区、客家围屋、七里窑、宋城等文化古迹,延续城市记忆,彰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特质。深入开展“治脏、治乱、治堵”,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数字化、人性化。
强化城市基础支撑。建设昌吉赣客专并争取延伸至深圳,加快鹰瑞梅、赣韶铁路建设,推进赣龙铁路扩能改造;建设城际快速通道和城市连接线,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改造升级国省道和县乡公路;抓好黄金机场扩建和航线加密,建设支线航空枢纽,打造四省边际区域乃至我国东南地区的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华能瑞金电厂二期、500千伏赣州东输变电工程、城乡电网改造、数字赣州⑦等能源、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三)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推动城乡结构转型。坚持以城带乡、城乡互动,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省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
-10- 试验区建设,促进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变,实现发展规划城乡一体、基础设施城乡对接、公共服务城乡共享、就业保障城乡均衡、社会文明城乡共建。
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推动公共资源城乡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城乡自由流动,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户籍制度、产权制度等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县城扩容提质,强化中心镇建设,实施城市带动式和农村突变式相结合的双向开发模式。先行先试,抓好储潭、三江等一批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建设,打造产业功能聚集、公共服务完善、基础设施健全、生态环境良好,集城市现代气息和乡村秀美风光于一体的示范区。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科学编制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引导各地因地制宜、科学定位、差异竞争、错位发展。鼓励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开展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积极推动“中央苏区振兴规划”列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进一步扩权强县,健全利益分配机制和差异化考核体系,增强县域经济自主发展能力,实现县域经济主要指标三年翻番。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跻身全国百强县(市)、全省10强县(市)行列,扶持贫困县和基础较薄弱的县加快发展。到2016年,力争各县(市、区)财政总收入均突破10亿元。
(四)壮大绿色生态经济,推动发展模式转型。加速生态优势转化,促进发展模式向低碳、绿色、集约发展转变,推动资源循环式利用、产业循环式组合、社会循环式消费,着力打造江西绿色崛起的重要一翼和生态经济、生态文明示范区。
推进生态资本化⑧。环境是最稀缺的资源,生态是最宝贵的财富。
-11- 把生态资源作为重要的资本来经营,培育发展林权交易市场,鼓励林权依法有序流转,提升林业资源综合效益;推动生态效益评估、碳减排指标有偿使用,积极开展碳交易⑨试点,大力发展碳汇林业⑩;建立排污权交易⑾市场,推进水资源市场化改革。落实国家、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推动建立章江、贡江、东江源头生态补偿机制和生态环境共建共享机制。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推广绿色技术应用,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工业生态化进程。培育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建筑业、生态旅游业、节能环保产业,开发利用太阳能、水电、风电、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加速生态产业集群化。合理规划设计园区生态产业链条,推行企业清洁生产、企业间废物交换利用,创建国家、省级生态园区。建立覆盖城乡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推动资源县(市)转型发展。
推进节能减排。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考核,万元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削减量达到国家、省要求。严格控制“两高一资”行业⑿审批,推广应用先进适用节能技术,淘汰落后产能,着力构建节能型产业发展模式。建立健全环境保障机制,切实控制工业点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减少存量污染,杜绝新增污染。
(五)深化改革开放,推动体制机制转型。加快改革创新,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增长动力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
加大改革力度。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深化经济领域改革,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创造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12- 环境。加快投融资、财税、国有资产管理等体制改革,整合政府资源和国有资产、资本,组建和做强城建、工业、旅游、报业、广电等国有控股投融资集团,搭建投融资平台。积极稳妥地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大力推动社会领域改革,探索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机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推动开放对接。积极实施“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建立与沿海发达地区及国际惯例同步接轨的发展环境,打造周边省市最具活力、最富商机、最低营商成本的开放高地。加强与港澳台、珠三角、长三角和长株潭经济区的对接互动,发挥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海西经济区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坚持引资与引智、引技联动,产业链招商、基地化招商、精细化招商并举,大力承接产业组团式转移和产业链整体转移,着力引进世界500强、央企和大型民企。推动优强企业走出去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外贸增长质量和效益。
建设创新型城市。以重点园区和产业基地为依托,以大学和科研院所为核心,完善创新体系,集聚创新要素,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立科技创新孵化平台,促进优势企业、支柱产业集群,高校、科研院所、服务中介集聚,公共服务集成,形成各类产学研联合体。加快国家级钨、稀土工程研究院、中国(赣南)脐橙研究院、国家级脐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培育创新型示范企业。
坚持加快发展,推进转型发展,项目是载体和关键。坚定不移地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有效破解土地、电力、资金、劳动力等制约瓶颈,加快建设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交通、能源项目,支撑区域性中
-13- 心城市崛起的重大城建项目,加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产业项目,发展生态文明和生态经济的重大生态环保项目,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社会事业项目,为赣州又好又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四、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
坚持富民与强市有机统一、财富增长与民生需求均衡协调,让全市人民共享加快发展、转型发展成果。
推动全民创业,建设创业赣州。创新提升创业,创业促进创新。努力建设充满生机活力的投资兴业乐土、创新创业之城,使人民家业更加殷实,企业更加兴旺,干部群众事业更加有成。培育创业主体。弘扬创业精神,分类引导大学毕业生、科技专业人员、外出返乡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失地农民等群体投身创业。完善创业培训体系,大力培养创业带头人和高素质劳动者。拓宽创业领域。降低准入门槛,放宽登记条件、出资限额、经营场地等限制,激活民间投资需求,实现民间投资和公共投资互动协调。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和其他公共服务领域,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制重组。强化创业扶持。落实政策性补贴、小额贷款等政策,设立创业奖励基金,扶持发展中小企业、微小企业。建立健全市、县创业项目库,建立创业指导服务网络。构建创业平台。整合工业园区、高教园区、专业市场等资源,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创业园、农民工创业园和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
优化人居环境,建设宜居赣州。优化公共空间,完善服务设施,增进文明程度,提高市民居住舒适度、环境优美度、生活便利度、服务满意度,着力建设安居、康居、乐居之城。促进住有所居。加快保
-14- 障性住房建设,改造农村危旧房、“城中村”、棚户区、红军烈士遗属和在乡老复员军人遗孀的土坯房,切实将房价控制在合理水平,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有序发展,构建全覆盖、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改善公共环境。有效增加公共开敞空间,力争300米至500米服务圈内有城市绿地、小游园、小广场。建设好峰山国家森林公园。完善公益性文化体育设施,向社会公众开放高校体育场所。加快城乡商业服务设施、水电气网配套设施建设,抓好“菜篮子”和“放心早餐”工程。实行公交优先。加大公共交通投入,优化公交网络,发展廉价公交,提高通达性、便捷性。科学规划建设停车场、停车位。加快发展农村客运。建设宜居社区。优化城乡社区布局,强化社区服务功能,完善社区娱乐、养老、医疗、家政等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一批社区服务中心。
创新社会管理,建设平安赣州。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根本的平安需求,着力建设政治安定、社会安稳、经济安全、人民安康的法治、平安城市。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推进社会管理重心下移,加强对流动人口、重点特殊人群、复杂场所和虚拟社会的管理。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落实领导分类接访、部门联合接访、干部下访、信访听证等制度,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制度,实现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基层化解。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创建,完善治安防控体系,整治社会乱点,依法打击黑恶势力和其他违法犯罪活动。健全公共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加强生产、-15- 交通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
保护青山绿水,建设生态赣州。促进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协同推进、产业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同步提升,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着力建设绿色家园、生态之城。实施生态工程。推进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加强“三江”源头、中小流域、饮用水源地等治理与保护,抓好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推进城市生态绿肺、生态隔离带、绿色廊道建设,加强道路、街巷、庭院等区域绿化美化,努力实现绿化无盲区、全覆盖。强化民生环保。完善城镇和工业园区排污管网、污水处理、雨水收集利用等设施,建立城乡统一的垃圾分类回收、集中处理系统,提高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专项治理废气、烟尘、噪声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培育生态文化。普及生态保护知识,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鼓励“步行/自行车+公交”出行模式。开展生态创建活动,省级以上生态县(乡)比例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发展社会事业,建设幸福赣州。人类一切努力的目标在于获得幸福。编制赣州民生幸福指数,各项工作更加注重人民群众的需求意愿和心理感受,着力建设物质富足、精神愉悦的幸福之城。实施收入倍增计划。建立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挂钩、劳动所得与企业效益挂钩、工资与物价水平挂钩的机制,不断增加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实现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收入逐年增长,帮助中低收入者和困难家庭稳步增收,实现农民和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翻番。保持物价基本稳定。促进教育公平惠民。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继续教育、特殊教育和民办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普及高中教育,实
-16- 现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支持驻市高校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设职业教育园区,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市场和实际需求对接,办好社会需要、充满活力、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全民健康素质。深化医学院校与基层医疗机构合作对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所规范化建设,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办好省第十四届运动会。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乡社保对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继续实施高龄老人生活补贴制度。加强公益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支持发展社会化养老,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多元化养老格局,让老年人都能颐养天年。加大扶贫济困力度。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立低保与物价联动机制,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加快发展社会福利、慈善和残疾人事业,加强困难职工和农民工帮扶工作,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加大扶贫开发攻坚力度,加快边远山区移民步伐。建设和谐精神家园。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崇尚科学、崇尚人文、崇尚实践、崇尚创新的高素质公民,营造文明为荣、操守为重、行为规范、和谐共融的人文氛围。总结丰富“赣州精神”,增强赣州人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荣誉感、责任感和归属感。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为全市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的、富有地方元素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让人民群众在酣畅的文化熏陶中,精神更充实、情操更高尚、生活更幸福。
-17-
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就是在追求物质财富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政治清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更加注重人的精神塑造、文化提升,更加注重发展的成本、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社会民生建设、维护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生活和工作在赣州的每一个人,生活更有保障、人格更有尊严、身心更为健康,在加快发展、转型发展中共享民生幸福,沐浴和谐阳光!
五、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事业成败,关键在党。要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提高执政能力这条主线,积极防范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危险,全面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加快发展、转型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筑牢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强化理论武装。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和政治自觉。注重现代媒体,加强舆论引导,唱响主旋律,凝聚发展合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丰富学习内容和方法,创新学习载体和途径,健全述学评学考学机制。加强党委中心组学习,开展主题学习教育活动,推动党员干部全员性学习。弘扬崇学美德,促进知识更新,建设学习型班子,争做学习型干部。抓好教育培训。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实行党员干部普遍轮训。注重学习成果转化,增进各级党员干部党性修养、道德修养,培养良好从政品格,提高科学决策、长于谋划、精于操作、善做群众工作、驾驭复杂局面以及运用和应对现代媒体等能力。
-18-
造就堪当重任的干部队伍。发展之要,首在得人。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开阔视野,选贤任能,把经过重要考验、实践经验丰富、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让埋头苦干、善于创新、大胆负责、敢于碰硬、破解难题、廉洁自律、品德高尚的干部有为有位。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完善实绩公示、“五差额”、民意调查、家访考察等做法,加大竞争性选拔和干部交流力度。匡正选人用人风气,健全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干部的跟踪考核和监督管理,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选优配强党政正职,优化班子结构。健全科学的领导班子考核评价办法。采取机关与基层双向挂职、岗位交流锻炼等方式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妇女干部和党外干部。在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老干部,为老干部发挥余热创造良好条件。创建“人才特区”。贯彻党管人才原则,推进人才兴市战略,创新人才培养、引进和激励机制。探索“院士工作室”、“星期天科学家”、“博士后流动站”等促进人才柔性流动的实施办法。大力引进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的领军型人才。高度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积极营造适合企业家队伍成长与发挥作用的政策环境和人文环境,使赣州成为各类人才荟萃的区域性高地。
建设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根固而枝荣,本强则业兴。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增强组织服务功能,提升党员服务能力。推进党支部和党小组规范化建设,-19- 大力发展党员特别是农村年轻党员,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和“两新”组织⒀党建工作。健全基层党员干部帮扶机制。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基层党员、干部。加强对基层党员特别是生活困难党员的生活关心、创业扶持。逐步改善基层办公条件,提高基层干部工资报酬和社会保障水平,稳定基层干部队伍。实施基层党组织“头雁”工程。大力选用“双带” ⒁能力强的优秀党员担任村(居)党组织带头人。加大从优秀村(居)党组织书记招聘乡镇(街道)事业干部、考录公务员、选拔进乡镇(街道)领导班子力度,加强对大学生村干部的培养锻炼。构建城乡统筹的党建新格局。整合城乡党建资源,建立健全城乡基层党组织双向开放、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机制,实行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实现基层党建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
发展健康和谐的党内民主。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加强党内制度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党内民主,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健全常委分工负责制,增进班子团结,增强班子合力。完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完善“三重一大”事项⒂民主决策机制,提高运用民主方法形成共识、开展工作的本领,促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落实常委会向全委会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制度。完善党代表大会和党内选举制度。扩大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推行党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拓宽党代表参与党内重大问题决策的渠道,探索党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党代表发挥作用的途径和形式。完善党员民主权利保障机制。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注意倾听党员的意愿和呼声,扩大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途
-20- 径。深化群众评议党员、党员评议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制度,加大党务公开力度,完善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
弘扬亲民务实的干部作风。深怀爱民之情,常思为民之举,把开展创先争优与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争创新时期第一等工作有机结合,使“苏区精神”发扬光大。深化干部下基层“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活动。以维护和发展群众利益为根本,以密切党同人民血肉联系为目标,实现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全覆盖、常态化,形成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社会更和谐的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干部队伍“治庸、治懒、治散”活动。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强化责任追究,切实解决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形成真抓实干、为民造福的作风,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形成埋头苦干、狠抓落实的作风,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在提高执行力中干事成事;形成艰苦奋斗、负重拼搏的作风,做到条件差干劲不差,基础弱斗志不弱,甘于吃苦、乐于奉献;形成锐意进取、敢于担当的作风,以无私无畏的勇气、坚韧不拔的毅力,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切实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坚定不移地推进反腐败斗争,以良好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加强党风廉政教育。深入开展党性党纪党风教育,强化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培育廉政文化,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做到警钟长鸣、防患未然。确保廉政制度落实。严格执行《廉政准则》及述德述职述廉、报告个人事项、问责等制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用制度制权管事。强化监督制约惩处。把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专门机
-21- 关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结合起来,确保权力公开透明、阳光运行。开展廉能风险防控,加强对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干部的监督。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各级党员干部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永葆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本色。
大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支持人民政协履行职能,支持民主党派、工商联加强自身建设,发挥好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作用。强化党管武装责任,提高双拥共建水平。做好统战、对台、党史、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等工作。扩大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推进“六五”普法,增强全民法制意识。加强政府依法行政,推进依法治市,确保司法公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同志们,新目标赋予新使命,新起点开启新征程。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党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同心同德、励精图治,为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而不懈奋斗!
-22-
第四篇:中国共产党娄底市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坚定不移谋发展
全心全意惠民生
为建设幸福娄底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娄底市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林
武
(2011年9月23日)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娄底市第三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中国共产党娄底市第四次代表大会,是在加快实施“十二五”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谋发展,全心全意惠民生,为建设幸福娄底而努力奋斗!
一、市第三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
市第三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我市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团结和牢牢依靠全市人民,大力实施“科学发展、加速赶超”战略,突出工业主导、基础先行、项目带动、协调发展,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成功战胜低温雨雪等历史罕见的重大自然灾害,圆满完成了“十一五”各项目标任务,开创了娄底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1%,2010年达到680.72亿元,实现五年翻番目标。财政实力显著增强,一般预算收入、财政总收入、财政总支出分别突破30亿元、50亿元和100亿元大关。新型工业化取得重大进展,规模工业总产值跃上1000亿元台阶,钢铁、有色、煤炭、电力、建材、化工等六大传统支柱产业实现规模化和集群化发展,初步形成了千万吨钢、千万吨煤、千万吨水泥的综合生产能力。科技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成果转化加快。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特种汽车及电动汽车等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以生猪、粮油、中药材、南竹、果蔬等五大产业为支柱的农村经济稳步增长,以曾国藩故居、紫鹊界秦人梯田、梅山龙宫等AAAA品牌为代表的旅游业方兴未艾,现代物流、金融、商贸、房地产等服务业加快发展,市域经济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大为提升。
发展后劲显著增强。交通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沪昆客运专线娄底段、娄邵铁路扩能改造等重大铁路建设项目和安邵、娄新、长娄等6条高速公路相继开工建设,G207、S209等7条干线公路改造全面推进,长期困扰我市的内无好路、外无出路的状况可望根本改变。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中心城区、县市城区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先后荣获省级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公路村村通、广播电视村村通、互联网络乡乡通全面实现,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得到夯实,防汛抗旱和供水、供电、供气能力显著增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1195亿元,年均增长27.7%,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5025元、3365元,年均增长13%、7.5%。教育事业长足发展,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不断加强,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并进。文化惠民工程有序推进,体育事业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更具活力,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基本药物制度改革试点、农村基本养老保险试点成效突出,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各类事故死亡人数大幅下降。为民办实事扎实推进,就业再就业、保障性住房、安全饮水、污水处理、锡矿山重金属治理等一批民生工程加快实施,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三个创建”初见成效,人居环境更加舒适。
民主政治全面发展。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权、实施监督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得到较好发挥。爱国统一战线、多党合作更加巩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渠道更为宽广,民族、宗教、对台、侨务工作得到加强。工会、共青团、妇联和各类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坚持党管武装,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国防教育取得新成效。依法治市进程加快,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维稳力度加大,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105家市属国有企业和6家省属下划企业基本完成改革改制任务,一大批改制企业焕发生机,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占据市域经济半壁江山。政府机构改革、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以及市县财政、医疗卫生、文化、投融资等体制改革顺利推进,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破除。园区建设成效显著,市县6个园区入园规模工业企业128家。娄底经开区发展势头强劲,成功摘取“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薄板材料深加工产业园”、“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金字招牌。“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纵深推进,水府示范片区规划编制全面完成,万宝新区和东部新区相继启动建设。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五年内联引资339亿元,直接利用外资6.11亿美元,分别为“十五”期间的3.57倍和2.29倍,成功引进安塞乐米塔尔、沃尔玛、华润电力、海螺水泥、国产实业、三一重工、兴昂鞋业、荣诚国际、庄胜集团、大丰和电动汽车、金华特种车辆等一批重大项目;外贸进出口总额达46.1亿美元,为“十五”期间的4.3倍。
党的建设扎实推进。全面加强思想理论武装,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创先争优、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等主题活动,各级党组织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广大党员先进性普遍增强。宣传思想工作卓有成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重点的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深入推进,“坚韧、勤奋、尚德、自强”的娄底精神深入人心。创新建立市县“两新”组织党工委和娄商联合会,广泛开展“九娄合作”、“民企联村”、海外联谊,统一战线在凝心聚力、助推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行政法队伍精细化管理,全面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公正执法和经济环境优化,有力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四议两公开”工作法、选派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和“双培双建双强”活动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得到新加强。积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绩效考核和干部初始提名办法,大批优秀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干部选任机制更加科学民主。扎实做好人才工作,人才第一资源作用进一步发挥。大力推进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强力推行刚性收费,规范检查评比,严厉打击“三强”,严格行政问责,坚决查办腐败案件,党风政风进一步好转。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为: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优,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较低,部分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干部作风漂浮,一些消极腐败现象仍然存在等等。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重视,采取更加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解决。
同志们,过去五年的实践,既为我们今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为我们乘胜前进积累了许多的宝贵经验。主要有:必须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明确主攻方向,理清切合娄底实际的发展战略和思路;必须科学研判国际国内形势,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敏锐抢抓发展机遇;必须深化改革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强发展活力和动力;必须保障改善民生,正确处理各类矛盾,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这些成绩和经验的取得,是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历届市(地)委励精图治、不懈努力的结果,是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奋力拼搏、真抓实干的结果,是全市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社会各界人士群策群力、艰苦奋斗的结果,是驻娄部队、武警消防官兵和衷共济、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娄底市第三届委员会,向所有关心支持娄底改革发展稳定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今后五年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今后五年,是必须牢牢把握且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放眼全球,世界经济复苏总体呈上升趋势,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度发展,生产要素跨国流动和产业梯度转移日趋加快,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发展、合作、共赢成为广泛共识。纵观全国,中国经济仍然处于快速发展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长三角、珠三角区域经济迅猛扩张,对内陆地区的辐射力大为增强;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加紧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政策、比西政策、促进老工业基地振兴和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等国家宏观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我省“四化两型”战略、环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发展战略纵深推进。审视娄底,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特别是近几年的发展,综合实力增强、产业结构趋优,特别是交通等条件大为改善,资源、区位等综合优势日益凸显。同时,我们也要充分看到,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各类难以预测的因素将影响经济发展,复苏进程艰难曲折,区域竞争日趋激烈。我们既面临各种严峻挑战,更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市发展呈现出一系列阶段性特征。总的特征是: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欠发达的现状没有根本改变,娄底正处于科学发展、加速赶超的关键时期。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特征:经济实力大幅增强,但总量不大,发展不平衡、不全面、不充分,与发达地区差距大的状况没有改变;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但新兴产业规模偏小,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长期形成的过分依赖资源的粗放型发展方式没有大的改变;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经济发展承载力增强,但设施不配套、不完善,尤其是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基础条件仍然薄弱;人民生活整体改善,群众诉求得到更多关注,但与人民群众的新期盼、新要求差距较大;改革开放的领域不断拓展,经济的外向度得到增强,但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不高;新型城镇化发展加快,城镇化率逐年提高,但城镇的承载力和带动辐射力较弱,城乡发展、区域发展不够协调;生态修复力度加大,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两型”社会建设有效推进,但资源约束、环境整治压力巨大,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困难;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但各类矛盾问题依然较多,安全生产和维稳形势较为严峻,社会管理面临许多新课题。对此,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既要看到经济社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又要从这个阶段的实际出发,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根据上述外部环境和阶段性特征,今后五年我市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实施“科学发展、加速赶超”战略,紧紧围绕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坚持“两型”引领、工业主导、开放带动、协调发展,加快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进程,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努力建设幸福娄底。
幸福娄底,是全市人民的美好期盼,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娄底今后一个时期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建设幸福娄底,就是要加快经济发展。千方百计做大经济总量,夯实幸福娄底的物质基础;建设幸福娄底,就是要建设“两型”社会。强化绿色、低碳理念,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努力打造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宜居宜业城市;建设幸福娄底,就是要切实改善民生。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努力谋求人民福祉,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市人民;建设幸福娄底,就是要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有尊严。加快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大力弘扬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着力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提高全社会的认同感、归属感、愉悦感。建设幸福娄底,需要全市人民长期的共同奋斗,只要我们志存高远、矢志不渝、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一个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娄底一定会崛起于湘中大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按照建设幸福娄底的要求,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
——经济发展明显加快。经济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5%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发展方式有效转变,产业结构明显优化,财政实力显著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达到或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与GDP增长基本同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以上。城镇化率加速提升,绝对贫困人口逐年减少,家庭财产普遍增加,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吃住行条件大幅改善,普遍享有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主要污染排放物显著减少,城镇生活污水实行集中处理,城镇生活垃圾实现无害化处理,农村环境整治取得明显成效,森林覆盖率巩固提高,城市公共绿地面积进一步增加,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努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社会和谐明显进步。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 以内,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全社会创造活力增强,社会管理创新力度加大,社会治安良好,城乡文明程度、公民道德素质提高,努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党的建设明显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显著提升,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增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取得新成效。
实现上述奋斗目标,必须把握以下原则要求:
坚持转型发展。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强化投资拉动,扩大消费需求,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走出一条切合娄底实际、三次产业协调配套的经济发展道路。
坚持创新发展。用改革的办法破除阻碍发展的各种体制弊端,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娄底。
坚持和谐发展。统筹推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各类矛盾,协调各方利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努力实现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坚持共享发展。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三、推进经济跨越发展,努力打好幸福娄底的物质基础 建设幸福娄底需要坚实的物质支撑。娄底作为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尤为紧迫、更为艰巨,必须把娄底的发展放到全国全省发展的大局中思考和谋划,毫不动摇抓经济,一门心思搞建设,群策群力谋发展。
(一)坚持工业主导,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产业是发展的依托,工业是产业的龙头。做大做强市域经济,必须更加突出工业的主导地位,始终把工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充分挖掘工业的优势和潜力,以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紧紧围绕“三基地一中心一枢纽”的产业发展定位,加强规划布局,大力发展各类产业,着力提高现代农业在第一产业中的比重,着力提高新兴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着力提高服务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构建三次产业高度关联、协调发展、富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产业强市。大力发展新型工业。着眼提质增效,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冶金、能源、建材、化工、机械等传统优势产业,推进传统产业精深化、高端化、“两型”化。着眼提速上档,紧跟国家产业政策,重点选择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及电动汽车、生物产业、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强化政策支持,促进规模扩张,尽快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市域经济的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力争五年内地区生产总值中重化工业占比下降1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上升20%以上。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着力推进农业集约化、产业化、机械化、科技化。突出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自愿、依法、有序流转,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促进农业优质高效发展,打造长株潭重要农产品供应基地。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园区和示范基地,努力培育2-3家国家级龙头企业。加强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基地对接,发展农产品期货交易,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证券期货服务、信息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与一、二产业融合互动。优化提升现代旅游、房地产、商贸流通、文化传媒等服务业。加强文化与旅游的对接,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市域经济的支柱产业,把娄底建成环长株潭城市群文化与生态旅游休闲名城、区域性物流与商贸集散中心、现代服务中心和知名的新兴旅游目的地。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要突出转变发展方式。坚持走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路子,努力实现产业结构由传统初级向现代高端转变,由高耗粗放向高效集约转变,由分割分散向分工配套转变,推动科技、信息与产业深度融合,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突出产业集群培育。把集聚集群作为产业发展的主要路径,着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业关联聚合度和市场竞争力,大力推进“153211”工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打造实力强劲的产业旗舰。突出科技创新。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加速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和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产学研相结合机制,巩固拓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快建成区域创新体系。到2015年,全社会科研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2%。大力推进信息化,推广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加快发展信息产业,努力建设“数字娄底”。
(二)优化基础平台,切实提升综合承载能力。今后五年仍然是打基础、增后劲的时期,也是我市基础设施大建设、大提升的时期。要提升以路网为重点的交通物流平台。着眼现代、立体、综合的大交通网络,继续大力抓好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建设和国省干线公路改造,做好城际轨道交通、飞机场等前期规划,加快乡村公路、客货站场建设,打造市域内以及融入长株潭的两个“一小时经济圈”,形成以铁路、公路、水运、管道运输、机场为支撑的立体化交通运输体系和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娄底湘中国际(陆港)物流园、娄底铁路口岸和海关建设,实现货通天下,物畅其流。要建好以园区为重点的产业承载平台。大力推进市经济开发区、万宝新区和各县(市)园区建设,理顺园区职能,提升服务效能,强健基础设施,扩大标准厂房规模,强化洼地效应,把园区建成“民营特区”、“创新平台”、“产业高地”。支持娄底经济开发区创建国家级开发区。要完善以居民生活设施为重点的公共服务平台。继续加强城乡公共交通、水电通讯、油气管网、环境治理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推进生态环保、防洪保安、集贸市场以及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公共设施建设,推动城乡公共服务上水平、均等化。
(三)突出以城带乡,努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是加速赶超的重要引擎,是建设幸福娄底的必由之路。要围绕新型工业城市、交通枢纽城市、生态宜居城市、和谐文明城市的目标,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带动农村新跨越。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抓住长株潭城市群加快建设的契机,全面对接融入长株潭。坚持规划先行,着力推进“一心两翼”城镇带建设,优化布局,扩大规模,填充产业,打造特色,提升功能,构建中心城区与县(市)城、中心镇协调发展、相得益彰的城镇网络,辐射带动整个农村发展。中心城区要坚持扩容与提质并举,建设与管理并举,功能配套与产业发展并举,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并举,大力推进水府示范片区、城市环线、城北连接线以及市规划展示中心建设,努力打造湘中区域性中心城市和辐射湘西南的重要节点城市。以冷水江市新行政中心、涟源市市民服务中心、双峰县艺芳新城、新化县资江沿河风光带等建设为重点,加快县(市)城区、中心镇发展,打造实力强劲的县域经济带。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村庄美、村风好、村民富为目标,依靠政策驱动、能人带动、产业推动、项目拉动、村民联动,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完善农村体制机制,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抓住国家高度重视水利建设和娄底列为全省水利改革试点城市的契机,以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乡村规划与村容整治,有序推进村庄净化、绿化、亮化和美化,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新农村示范点建设,以点带面,分步分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财政支出重点向农村倾斜,确保用于“三农”的总量、增幅、比重稳步提高。统筹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劳动就业、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合理流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深入推进户籍、教育、社会保障等改革,努力消除农民进城的后顾之忧。扎实办好冷水江市城乡一体化试点,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互动发展。
(四)深化改革开放,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改革开放是建设幸福娄底的活力之源。要以更高的眼界、更大的勇气推进改革开放,着力增强经济外向度和开放度。构建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统筹推进各项改革,特别要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求突破。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快资本、土地、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建设,积极支持和推动企业上市融资,激活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顺应省管县体制改革趋势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争取适时调整中心城区行政区划,优化区域布局。狠抓招商引资。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对外开放的第一抓手,积极加强与跨国公司、央企、优势民营企业的对接合作,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强区域交流合作,加快对接融入长株潭,加强与泛珠三角、长三角、北部湾经济区等区域的合作,有效承接产业转移。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加工贸易,鼓励支持优势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提高吸收外资、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坚持不懈优化发展环境。全面推行“阳光”政务,切实提升行政效能,严厉惩治“三强”行为,切实优化招商引资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社会环境,吸引更多客商来娄底投资兴业。发展壮大非公有制经济。开放非政策明令禁止的所有领域,切实加大政策引导扶持力度,真心实意帮助解决融资、技术、人才、环境等现实难题,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
(五)加强生态建设,加快建设“两型”社会。加快“两型”社会建设是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幸福娄底,必须把“两型”社会建设摆在战略位置来谋划和推进,强化“绿色”、“环保”、“生态”理念,加强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加快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积极创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和国家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努力建设绿色娄底。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严格选资招商,严控“两高一资”项目,大力实施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加强水能、风能、太阳能等环保型能源的开发利用,尝试碳排放交易,健全政府负责的刚性约束机制,确保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加快水府示范片区建设。坚持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加快形成以万宝新区、东部新区为主体的“两型”产业综合聚集区,将水府示范片区建设成为先进制造业配套服务聚集区、新材料研发区、文化体育生态休闲旅游区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区,成为引领湘中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国家中部地区绿色高端产业综合发展示范基地。加强环境治理。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指标考核和环保执法,维护城乡生态环境安全。加强林地、湿地、风景名胜区及生态脆弱地区的保护和修复,统筹推进城乡绿化。保护开发好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加强污染治理,切实防治工业源头、重点流域和农村面源污染,推进锡矿山、涟钢、冷钢和重点煤矿生态修复与治理。保护好城乡供水水源,推进资水、涟水、孙水等流域综合治理。全面实施农村环境卫生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提升城乡环境质量,建设山绿、水净、天蓝的秀美家园。
四、切实保障改善民生,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建设幸福娄底,根本在于不断改善民生。要顺应群众期待,把民生作为决策的首选、工作的首要、支出的首位,确保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 民生投入增幅高于财政增长速度,民生状况得到显著改善,全市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共享发展成果。
(一)积极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就业乃民生之本。要把扩大就业作为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努力为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创造就业机会。鼓励自主创业,激励全民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就业援助制度,重点帮扶城镇零就业家庭、残疾人等困难人员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剩余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失地农民就业创业工作。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加工企业、服务业,大力开展各类技能培训,五年内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5万人,新增城镇就业15万人,努力实现充分就业。严格执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依法规范企业用工行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努力实现就业持续增加、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让全市人民生活更富足。
(二)优先发展教育,提升全民素质。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更加注重素质教育,更加注重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建设教育强市。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理规划、调整学校布局,破解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难题,切实解决城区读书难和“大班额”问题。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统筹推进学前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以及公办与民办教育协调发展。建立教育经费正常增长机制,严格土地出让收益计提教育资金等政策,确保财政对教育投入的增幅高于财政收入增幅,基本形成与娄底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办学主体多元化、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教育体系。
(三)大力繁荣文化,建设文化强市。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系,是一个城市的灵魂。要按照“三加快一加强”的要求深入推进文化建设,努力提高市民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坚持“以事业引导产业,以产业促进事业”的思路,大力推动文化产业扩张升级,着力构建文化旅游、现代传媒、文娱演艺、新闻出版、体育健身、网络广告会展等联动发展的产业体系。切实加强文化资源挖掘、保护、开发和利用,大力推出精品力作,打造具有浓郁娄底历史文化、地域特征和充满现代气息的本土文化品牌,实现地域文化、时代精神与城乡建设的有机融合,文化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融合。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引入市场机制,推动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的活力。加快市文化艺术馆、博物馆、科技馆、档案馆、图书城、娄底书院等文化设施建设,增强城市文化功能。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投入,加快推进县乡村“两馆一站一室”建设,继续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提高娄底文化软实力。
(四)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提高人们健康水平。健康是最基本的幸福指标。要加快应急指挥、紧急救援、急救网点等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强重大疾病防控,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推动市城南医院和市县中心骨干医院、乡镇卫生院、村(社区)卫生室建设,强化卫生执法监督,加强医药专业人才队伍和医德医风建设,建立中心骨干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双向转诊机制,推动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基本满足患者就近就医需求。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投入机制,加大财政投入,积极引导民营资本参与医疗事业,支持、规范民营医院有序发展,形成多元办医格局。深化以基本医疗保障、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公立医院改革为重点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发展体育事业,承办好湖南省第十二届运动会。
(五)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建立健全相互衔接、覆盖城乡居民、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实施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切实做好农村养老保险、新型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工作,实现“新农保”制度全覆盖。切实抓好廉租房、公共租赁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不断改善城乡居住条件和人居环境。高度重视“菜篮子”工程,稳定物价水平,保障市场供应。积极发展“红十字”、慈善、社会福利事业,提升社会救助水平。认真办好老年教育、老年公寓等老龄事业,逐步建立健全养老保障体系和老年社会服务体系。
(六)加大扶贫解困力度,切实减少贫困人口。实施新一轮扶贫攻坚计划,坚持政策扶持和产业发展双驱动,推进以贫困人口增收为重点的扶贫开发,增强“造血”功能。继续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单位联点帮扶、工作队员驻村帮助”的定点建设扶贫工作,切实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更加关心困难群众疾苦,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帮助解决特困群体、水库移民、残疾人的生活困难,健全灾民救助机制,建立与CPI挂钩的低收入家庭补贴机制,让所有贫困群众、低收入群体和弱势群体有尊严而体面地生活。
民生问题涉及千家万户,保障民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各级各部门要将民生任务指标化,制定科学的实施细则和严格的考核体系。坚持以群众满意度、社会和谐度来衡量民生工作成效,把民生改善的成果作为评价和选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五、创新社会管理,努力创造幸福娄底的和谐环境
当前,我们既处于加速赶超的黄金期,又处于各类矛盾的凸显期。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创造和谐幸福的环境,已成为创新社会管理的新课题。各级各部门要多谋和谐之策,多尽服务之责,为娄底发展加力,为人民幸福护航。
(一)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社会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要不断优化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发挥好社会力量在社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强化各类企事业单位的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责,支持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努力构建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夯实基层组织,整合基层资源,加强基础工作,提高城乡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自治功能。大力发展和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志愿者参与社区管理服务,逐步实现社会管理社区化、社区管理社会化。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特殊人群的管理服务,认真抓好计划生育,统筹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建立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加强党委政府主导,形成科学有效的群众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坚持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探索建立党委群众工作部,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和领导干部接访、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机制,继续推进信访老案集中治理,全面推行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调联动”,积极回应群众诉求,统筹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加强网络管理,建立和完善网上舆情监测研判、突发公共事件快速反应、网上舆论引导机制,提高舆情管理水平。抓好社会矛盾源头治理,加强司法救助,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三)健全公共安全保障体系。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整治食品药品生产经营秩序,严厉打击各种假冒伪劣行为,构建覆盖生产、销售和消费各个环节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坚决消除食品药品安全隐患。进一步完善社会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提高政府预防危机、应急处置和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能力。时刻紧抓安全生产,改善安全生产条件,落实各级主体责任,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夯实基层基础,整合充实基层警力,完善群防群治体系,加强重点人群、特殊人群教育帮扶,推进治安整治、公共安全和虚拟社会管理,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始终保持对违法犯罪活动打击的强大震慑力,确保社会长治久安。
(四)努力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娄底精神,推进诚信建设。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创新舆论宣传方式,大力弘扬社会正气,形成蓬勃向上、文明科学的社会新风尚。扎实开展“三个创建”工作,不断焕发创业、创新、创优的巨大激情,提升市民文明形象。加强法治娄底建设,精心营造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人人守法、公平正义的法制环境。
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建设幸福娄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建设幸福娄底,关键在党。我们必须立足新的形势,深刻认识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一)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巩固团结共事的政治局面。充分发挥市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支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依法行使监督权、重大事项决定权和选举任免权,推动人大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人大管理地方国家事务的能力和水平;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更好地发挥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加强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合作共事,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各类社会组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稳步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以及村务公开、厂务公开,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坚持党管武装,加强全民国防教育,积极推进人防工作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二)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凝聚科学发展的精神力量。思想理论武装是党的建设的灵魂和根本。要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武装党员干部,深入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社会创建活动。完善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和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制度,加强理论学习服务体系建设,认真开展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扎实推进干部党校学习、网上学习、外派挂职锻炼和跟班学习。不断推进思想解放,敢于冲破一切影响和制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障碍,不断提升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提高发展质量,以思想的大解放赢得发展的大跨越。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担当和精神追求,在提高政治理论素养的同时,广泛学习经济、法律、哲学、科技等多方面的知识。坚持学以立德,不断锤炼党性、坚定信仰,在长期的考验中对精神家园有更加清醒的坚守;坚持学以增智,善于开阔眼界、砥砺才干,在激烈的竞争中对未来蓝图有更加清晰的勾划;坚持学以创业,敢于超越自我、追求卓越,在复杂的经济形势中对科学发展有更加清楚的把握。
(三)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激发干事创业的工作热情。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努力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特别关注那些在困难较多、条件艰苦、基础薄弱的地方做出实绩的优秀干部;特别关注那些默默无闻、兢兢业业、不找不要、不善声张“造势”、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特别关注那些清正自守、不拉拉扯扯、不吃吃喝喝,一心干事而“人脉”不广的优秀干部,真正把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去。大力加强各级领导班子能力建设,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善于领导科学发展、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的坚强领导集体。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和干部交流力度,注重在艰苦地区、复杂环境、关键岗位、重大考验中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重视培养、择优任用女干部和党外干部,认真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坚持党管人才、人才强党,出台《娄底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完善人才政策,加大引才引智力度,统筹推进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队伍建设,为建设幸福娄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四)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构筑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是团结带领群众建设幸福娄底的战斗堡垒。始终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健全创先争优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进一步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党代表任期制,深化基层党建“三级联创”和示范点创建活动,全面推进农村、企业、学校、机关、城市社区等领域党的建设。继续探索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加大“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不断完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强带弱、整体推进的基层大党建格局,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大学生村官和“一支书”工作,关心帮扶特困党员。
(五)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力度,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以优良的党风带动政风民风,凝聚党心民心。大力提升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机关。严格党的政治纪律,确保政令畅通;坚持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坚持少开会、少发文、少办论坛、少搞庆典,从文山会海中解放出来,从迎来送往中解放出来,多办实事,造福于民。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不断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工作领域。创新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加强对权力集中部门、资金密集领域和关键岗位人员等重点环节的监督,确保依法用权、公正用权、阳光用权。开展经常性的廉政教育,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坚决抵制奢侈浪费之风,严控“三公”经费支出。认真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决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破坏发展环境的不正之风,以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同志们,昨天的辉煌已经载入史册,未来的伟业需要我们共同开创。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动员全市人民,凝聚各方力量,坚定信心,顽强拼搏,一往无前,奋发图强,为建设幸福娄底、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杨树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三门峡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摘要
杨树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三门峡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摘要
2011年8月29日
五次党代会以来的主要成绩和基本经验
过去五年,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圆满完成了市五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综合实力得到提升,发展后劲不断增强。五年间,全市生产总值由335亿元增加到874亿元,增长了2.6倍,年均增速15.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9.7亿元,增长了3倍,年均增速24.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154亿元,是前五年的4.4倍,各项人均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省前列,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
——“四大一高”扎实推进,转型发展步伐加快。“三纵四横”大交通网络雏形初显,枢纽地位初步确立;大通关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抢占了对外开放制高点;一批大型现代商贸流通企业相继落户,大商贸格局正在形成;黄河旅游节升格为国家级节庆活动,旅游业收入连年大幅增长,大旅游建设实现重大突破;一批高新企业快速成长,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上升到了53.1%。被评为“中国城市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示范城市”。
——区域发展统筹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城市功能日臻完善,相继荣获了“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大天鹅之乡”称号;中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全市城镇化率由39.3%提高到47%;农业和农村工作成效明显,现代特色农业快速发展,农业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全国领先,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村容村貌发生较大变化。
——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坚持每年为群众办好“十件实事”,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社会保障体系和救助机制不断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险、养老保险逐步实现城乡接轨;科教文卫、广播电视、人口计生、环保气象、民族宗教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群众工作创新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连续两届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被确定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市”;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民主法制不断健全,人大、政协作用充分发挥,“一府两院”工作逐渐规范,统一战线工作不断加强,“五五”普法扎实开展,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工作成效较大;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迈上新台阶,继续保持了“双拥模范城”荣誉。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执政能力不断提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圆满完成,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广大党员的先锋作用充分发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群众对干部选任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农村、城市社区、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和机关党建工作稳步推进,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不断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老干部工作富有成效;领导方式转变不断加快;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推进,市直机关设立大纪检组、农村设立村务监督委员会等体制创新成效明显。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资源、环境、土地等要素的制约逐步加剧;“三化”协调发展的任务繁重,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不够强;持续改善民生的任务艰巨,社会稳定仍面临很大压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以及反腐倡廉建设等方面仍存在薄弱环节等。
实施“四大一高”战略 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加快“大交通”建设,增创区位环境新优势。
打造战略交通枢纽。加快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完善以“三纵四横”为主框架的大交通网络。进一步优化市域路网结构,推进辖区内国道、省道干线路网改造,在全面实现“村村通”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县乡公路等级。
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强力推进三灵快速通道、沿黄生态旅游通道、310国道南移、北环路打通等重大项目建设,推动湖滨区、陕县、产业集聚区、开发区基础设施对接共建。做好新区规划报批工作,积极推进好阳河治理、职教园区建设。着力构建高端商住、旅游集散、休闲购物板块,努力把三门峡南站周边地区打造成面向金三角区域的高端服务平台。加快推进旧城和城中村改造。加快推进庙底沟文化公园、黄河公园和虢国博物馆二期等工程建设,进一步提升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品位。
提高城镇化水平。重点围绕310国道经济隆起带,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扩展、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努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加快“大通关”建设,增创对外开放新优势。
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中国三门峡海关、国家铝及铝制品检验中心建设。稳步推进电子口岸建设,实现通关服务平台与国际贸易平台的联动互动。规划建设海关相关配套设施,提升口岸外贸进出口货物的通过能力。
提高通关服务效率。积极推进出口加工区的申报和建设,加快形成规模和聚集效应。完善和推广检验检疫部门“出口产地检验、进口目的地检验”工作机制,提高口岸查验效率。引导企业规范进出口行为,为企业铺设进出口贸易“高速路”。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持续开展“大招商”活动,力求成链式、集群式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努力提高招商引资的规模和水平。加强跟踪问效,增强招商工作的实效性。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着力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主平台和加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促进开放型经济大发展。
进一步深化区域合作。加强与郑州、洛阳、西安海关和郑州铁路集装箱口岸的战略联合,密切与天津、青岛、连云港、上海等沿海沿边港口的通关联络,促进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增长。加强与黄河金三角地区各市的区域协作,努力打造全省重要口岸作业区和金三角地区外贸出口基地。
——加快“大商贸”建设,增创区域竞争新优势。
建设区域性商贸中心。做好旧城区商业改造,完善市场网点布局。加快国内外知名商贸企业入驻步伐,培育品牌化核心商业圈和特色商业街区。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电子商务、超大型购物中心等新型商贸业态,不断增强对周边地区消费者的吸引力。
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抓好四大物流园区建设,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发展壮大一批大型物流企业,努力构建大枢纽、多节点、广覆盖、高效率、强辐射的现代物流网络。
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规划建设金融商务区,积极引进域外金融机构,加快投融资平台建设,大力发展和利用资本市场,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沛的金融动力。
促进各类服务业全面发展。鼓励发展中介服务业,支持发展房地产、物业管理、托幼养老、家政服务等行业,满足人民群众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加快“大旅游”建设,增创持续发展新优势。
打造龙头旅游品牌。加强精品景区规划建设,着力培育一批龙头景区,加快打造“文化山水”旅游品牌。规划建设一批高档休闲娱乐场所和服务设施。努力打造在海内外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节庆活动品牌。
创新旅游投入机制。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撬动作用,加速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样化的旅游发展机制。进一步完善产业体系,扩大产业规模。加大对现有旅游企业扶持指导力度,培育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
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加强市内、省内外的文化旅游营销合作,加快建立黄河金三角地区无障碍旅游协作区,努力凸显旅游资源的叠加效应。
——加快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增创转型发展新优势。
大力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打造在全国有影响的铝及铝精深加工产业基地、装备制造和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果蔬食品加工产业基地。
大力推动高新产业规模化。加快培育新能源汽车、生物、新材料、新能源四大战略新兴产业,努力建设全省一流的纯电动轿车生产基地、新材料产业基地、酶制剂产业基地、中药材种植与加工基地、光伏产业和新能源产业基地。
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进一步做大做强林、果、烟、菌、药等特色产业,积极发展生态菜、生态茶、生态猪、生态牛、生态鸡、生态鱼等绿色生态种植养殖业。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布局建设一批高效农业先导集聚区和特色农业示范园区。
加强社会管理创新 推进和谐三门峡建设
——立足基层促创新。坚持重心下移、关口前移,构筑新型社会管理体系。整合基层社会管理资源,构建基层综合管理和服务平台。完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加强农村村民委员会和城市居民委员会建设,提高群众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能力。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强化城乡社区社会管理职能,努力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完善机制促创新。坚持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继续深化信访评估、流动调解、信访周会审等好做法,不断完善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权益保障等机制,加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以夺取全国“长安杯”为目标,不断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加强流动人口、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强化安全生产监管体制,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以人为本促创新。抓好省、市“十大民生工程”落实,着力增强改善民生的普惠性、制度性和长效性。坚持完善鼓励就业、创业的政策体系,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进一步完善失业、医疗、住房、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密切军政军民关系。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大力发展妇女儿童事业,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健全残疾人和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大力实施碧水蓝天工程,巩固提高全省林业生态市成果,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不断提高引领科学发展的能力。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把解放思想作为破解难题、引领发展、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以思想的大解放不断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立足实现“三大战略定位”选干部,围绕“十六字目标”要求配班子,把广大干部培养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骨干。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标准和“五重五不简单”原则,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积极创新活动载体,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完成重要任务、破解发展难题、推动科学发展中创先争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建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充分激发基层党员干部的工作热情。进一步扩大基层党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和教育工作。继续推行完善“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扎实做好农村“六大员”和驻村任职第一书记工作,选优配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班子。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更好地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认真落实“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要求,坚持“三具两基一抓手”工作法,在“四个基层”上下工夫,以良好的党风带政风促民风。大力弘扬奋发有为的精神,进一步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大力弘扬敢于担当的精神,在全市形成干大事、创大业的浓厚氛围。大力弘扬顾全大局的精神,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共谋发展。大力弘扬真抓实干的精神,快节奏、高效率、大力度地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营造政治清明、政风清廉、政通人和的良好环境。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着力构建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进一步加大案件查处和专项治理力度。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防止党员领导干部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严格贯彻执行《廉政准则》,始终牢记“两个务必”,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逐步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和执政方式。科学规范全委会、常委会议事决策的职责、范围、规则和程序。加强和改善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着力解决涉及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重点把好方向、出好思路、抓好大事、管好干部。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内选举制度,进一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的范围。进一步完善党委新闻发言人和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积极推进党务公开。
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把握“四个重在”实践要领和“三具两基一抓手”工作要求,围绕打造中原经济区重要支撑、区域合作示范城市、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区域性中心城市“三大战略定位”,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市为中心任务,强力实施“四大一高”和“人才强市”战略,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建设创新开放、富裕文明、平安和谐、生态宜居三门峡而努力奋斗。
按照总体要求,今后五年的主要奋斗目标是:
——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全市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领先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地区,经济总量力争五年翻一番,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转型升级取得新突破。三次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农业特色优势更加明显,工业整体竞争力显著增强,现代服务业不断壮大,创新型三门峡建设步伐加快,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6%以上,万元GDP能耗进一步下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
——文化发展创出新业绩。文化资源得到有效开发,文化事业更加繁荣,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加强,居民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成为全省和黄河金三角地区文化强市。
——人民生活得到新改善。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实现同步增长,劳动力就业更为充分,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人民群众幸福指数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社会建设开创新局面。科技、教育、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均衡发展,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人与自然日益和谐。
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 促进先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更加注重学习型社会建设。大力倡导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新理念,积极创建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区(村镇)、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家庭,搭建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组织网络和支撑平台。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学政治理论、精学本职业务、勤学修身知识,带动全市上下形成崇尚学习、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的风气。
——更加注重社会道德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注重对青少年的德育培养,抓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城乡群众文明程度。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不断提高舆论引导水平,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舆论氛围。
——更加注重科技教育事业发展。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加快发展科技事业。深入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更加注重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最大限度地开发人力人才资源。认真实施“万名人才引进”计划,不断扩大人才总量,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努力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更加注重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加快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断提升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实施文化品牌带动战略。着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三门峡文化的吸引力、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