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形成评估报告
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形成评估报告
按照“企业为主、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合作共赢”的原则,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为抓手,依托重点商贸流通企业、电商企业,逐步建设和完善农村电子商务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在全县各乡镇和贫困村基本普及电子商务应用;充分发挥电子商务优势,通过建设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点、物流仓储和配送服务中心,突破农村网络基础设施、电子商务操作和物流配送等瓶颈制约,建立健全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使农民能够享受城市居民同等的网上购物环境;搞活农副产品、文化产品流通,扶持农村青年创业,持续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1.统筹规划、创新发展。将电子商务进农村作为大通县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引擎,与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物流产业集聚与发展、现代流通业发展等工作有机结合,统筹规划,分类实施;以商业模式创新推动管理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积极推进金融、通信、物流、交通等领域在农牧地区的创新升级,全面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程。
2.市场为主、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企业在农村电子商务建设中的投入和运营管理主体作用,重点加快流通设施信息化改造,提升配送服务综合能力。通过完善政策、创新机制、示范引导、提供服务、加强监管等,为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3.整合资源,协调发展。整合供销、农业产业化企业、物流企业及电商企业的现有资源,建立和完善农村商务信息应用与共享机制,促进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及时跟进配套服务措施,全面提升农村流通领域现代化水平。
重点工作确定情况。1.建设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2.建设农村电子商务培训体系。3.建设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4.建设农产品电子商务供应链体系。5.建设农产品电子商务营销服务体系。6.建设电子商务服务站体系。
一、进展情况
我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按照省市安排部署,按计划有序推进。成立了电商服务中心,选定了县域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和县域电商物流配送中心场地。计划将项目整体打包面向社会公开招标,按流程正在招标中。前期已做了如下工作: 1.电子商务培训
开展了三期电子商务培训,课程主题分别为:数据选品和运营思维;店铺开设和规则熟悉;微营销和短视频营销。参加培训400人次。新开淘宝店铺18家,为期两个月跟踪孵化创业者12名。2.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建设
结合示范县公共服务中心已经选好场所,正在装修。3.农副产品上行
为了推动农副产品上行,我县依托中秋节购物热潮期,举办神池县第二届网上月饼文化节。进一步做大做强了神池月饼产业,提升传统月饼产业的规模效益和知名度。做了如下工作:
1)制作神池月饼公共品牌标志、标签供企业使用提升品牌辨识度;
2)配合企业做溯源二维码,保障品质、保护品牌、传递信任,突显企业食品安全管控实力;
3)走访月饼企业,建立网络销售产品库,通过供应链整合集中仓储发货,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流通效率;
4)针对创业者和贫困户开设的网店,从产品拍摄、图片制作、色彩搭配、图片设计、开店流程、店铺装修、视觉营销、销量布局、运营推广、活动报名等方面手把手孵化,引导融入到线上月饼节活动节奏中。
5)搭建神池月饼官方淘宝店、微店联盟平台,集中推广引流带动月饼企业线上销量,网络销售额同比去年增长80%以上;截止到9月15日,神池月饼官方淘宝店和创业者淘宝店销售额达到80多万元,微店销售额达到8万元,拼多多销售额达到6万元,地方网络销售平台销售额达到12万元,微信分销16万元,总计网络销售122万元。
6)拍摄神池月饼现代化生产和传统的非物质文化传承工艺的网络宣传片,在优酷、腾讯视频、抖音等大流量平台转发宣传。让观亲身体验到了神池月饼的独特之处。
7)带动其他农副产品上行,如胡麻油(也叫亚麻籽油)、芥菜、燕麦片、辣椒酱、羊肉等也通过线上月饼节带来的访客间接提升了网络销售额。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氛围不浓。主要是宣传发动力度还不够,引导氛围有待进一步加强。
2、人才缺乏。农村电子商务专业技术人才比较紧缺,指导培训的力度还不够。
3、配送困难。受农村交通条件的限制,物流配送方面存在一些困难,配送条件和要求有待加强。
4、农产品上行难。农产品上行“最初一公里”还没有打通,许多农产品入市资质不具备。
三、今后工作打算
1、制定政策。根据我县申报电子商务进农村项目实际,制定加快农村电商扶贫相关配套政策,将农村电商扶贫工作列入对各乡(镇)农业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考评。同时加快物流配送平台建设。
2、营造氛围。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普及农村电子商务知识,加大宣传带动力度。
3、培训人才。定期定点举办农村电子商务培训,持续培养农村电商营销人才、管理人才和网络技术知识等多类人才。
4、精准扶贫。按照全县精准扶贫工作要求,通过电商扶贫培育农村贫困群体、残疾人就业创业。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可持续发展能力弱,在一定的时期内,必须依靠政府的扶持。几点建议:一是建议国家在农村电子商务的政策和资金扶持方面,应建立长效机制,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成后,继续加大对农村电子商务的扶持力度。二是加大对商务部门及示范县有关人员的业务培训,并组织人员到先进示范县集中观摩学习,推广典型案例。收集基础数据、整理有关文件资料及会议纪要,并对有关数据和村级站点进行现场勘验检查核实,认真开展自查自评。
第二篇: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方案
镇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方案
为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充分发挥农村电子商务的作用。根据《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方案》文件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以国家实施“互联网 +”战略为契机,以电商平台引领农村电商环境,以建档立卡贫困村为重点对象,以持续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核心,设立电商扶贫工作点,建立电商服务体系,整合农村优势特色产品、对接市场。具备条件贫困户能通过电子商务销售自产产品、购买生产生活资料。2018年基本实现农民群众能通过电子商务销售当地特色产品、购买生产生活资料,电子商务在镇、村的普及应用程度有明显提升。
二、主要措施
1、建立网店服务体系。完善镇电商服务中心的功能及配套设施,为贫困村网店开设和运营提供策划、培训、代运营等专业服务,健全上下游服务链。优化村级电商服务站的服务功能,依托村级电商服务站开展网货开发指导、信息服务、线上线下相结合,形成“一站带多户”“一站带一村”模式。
2、建立网货供应监管体系。确定特色产业、主打产品,按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销售的要求,加工适合网络销售的优质产品。扶持电商企业通过产业化经营,带动贫困户从事网货生产加工,建立完善的供应体系。
3、建立网络、物流体系。加快贫困乡村宽带网络建设,采取固定宽带和移动宽带结合的办法,扩大网络覆盖面。支持快递物流企业结合村级电商服务站在贫困村设立服务网点,鼓励发展通村客运面向乡村进行小件配送,建立完善的物流体系,提高网货配送效率。
4、建立人才培训体系。制定培训规划、方案,整合现有培训资源,构建由政府相关部门、社会团体、培训学校及电商龙头企业为主体的电商扶贫人才培训体系。继续开展电商扶贫带头人计划,为每个贫困村培训2-3名电商带头人。有针对性地开展多层次培训,建设电商扶贫人才培训和实践基地,实现电商扶贫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培训全覆盖。
5、建立考核评价体系。把电商扶贫纳入扶贫工作体系,与其他扶贫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建立电商扶贫统计通报制度,重点考核网店数、销售量、交易额及带动贫困村、贫困户外销农特产品,以及帮助贫困户增收脱贫的情况。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电商扶贫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成立电子商务扶贫工作领导小组, 统筹协调、指导全镇电子商务扶贫工作,制定推动电商扶贫工作的具体方案和工作措施、计划,建立促进电商扶贫工作协调机制,研究解决电商扶贫遇到的困难问题,确保电商扶贫收到实效。开展宣传,组织动员,优选人员,在经营场所,做好此项工作的服务协调工作。
(二)加大保障力度。镇政府要把电商扶贫工作列为当年预算项目。
(三)营造宣传氛围。通过户外广告,宣传电商与农户农产品销售及生活生产资料采购。
第三篇:全市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实施方案
全市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实施方案
商务部、财政部确定我市秀山、酉阳、彭水、石柱、城口、巫溪、云阳、忠县等8个县纳入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为加快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紧紧围绕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为抓手,以促进农特产品触网营销、开拓农村电商消费市场为主攻方向,推进电商、流通、邮政、供销等资源整合,构建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网络,打造一批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支持一批涉农企业开展网上经营,建设一批农村电商服务站,培育一批农村电商带头人(经销户),组织一批农网对接活动,探索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提升农村流通现代化水平。
二、遵循原则
——政府推动,市场主导。政府主要通过创新管理体制、优化政策环境、促进资源整合、搭建公共平台等,为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应用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运用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健康发展。、——优化布局,分类指导。结合各示范县的产业特色和发展定位,坚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探索模式、彰显特色,实现各区域统筹协调、错位发展,及时跟进配套服务措施。
——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充分利用农村现有市场、信息资源,完善支撑服务体系和物流配送体系,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培养。充分发挥示范县的带动作用,探索具有地方特色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路径和模式,重点在农副加工产品、日用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等领域取得突破。
三、发展目标
到2017年示范县电商进农村“五个一批”得到较好落实,探索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农村电子商务应用取得突破并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在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方便农民生产生活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电商推广应用水平明显提高。大力推进农村流通体系市场信息化建设,用信息指导生产、搞活流通效果明显;组织涉农企业(含加工)和农场主、农民合作组织、种养经销大户等网上销售。——电商运营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建成1个以上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每个乡镇建设1个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站,每个村建设1个电子商务服务点,县、乡(镇)、村三级服务体系衔接顺畅。
——物流配送体系逐渐完善。建设1个以上县级快递物流综合公共配送中心,培育2-3家快递物流配送企业,搭建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体系;基本实现快递到乡镇、配送到村,农村商品物流配送能力明显提高,物流成本有所下降,初步形成效率高、损耗低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
——农村电商交易额大幅提升。农产品及加工产品网上销售明显增多,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年均增长30%;网络购物成为农村居民消费的重要渠道,县域网络消费额占当地居民消费总额的比重15%左右。
四、主要任务
(一)选准用好电商平台
电商平台是发展农村电商的基础和前提。重在发展和完善一批综合性或专业化交易平台,培育壮大一批现有涉农电商平台,借助或利用一批第三方电商交易平台,要在拓展功能、整合信息、扩大服务上下功夫,打造特色商网。一是加强与阿里巴巴、京东、苏宁云商等全国知名电商平台的合作,建设重庆特色产品馆或区县专区,将各地农副土特产品组织进馆、上网销售。二是培育自主品牌,支持并培育本地涉农电商平台,完善服务功能,拓展网上农贸市场、数字农家乐、休闲娱乐旅游等,构建网上购物、在线支付、物流仓储、快递配送等协同发展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做出影响做出品牌。三是积极推进电商平台间合作,鼓励示范县加强与农村淘宝、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等平台的合作,依托知名电商平台销售本土农特产品,支持本地电商企业以代理商、开设窗口等形式谋求共同发展,开展农网对接活动,促进农产品触网营销,开拓农村电商消费市场。
(二)构建电商运营服务体系
1.在县建设电商服务中心。示范县要结合实际建设县级农村电商运营中心,构建农产品网络销售体系和农村网络消费服务体系。一是引进知名电商企业建设县级电商服务中心,挖掘本地特色优势产品,建设线上线下特色产品馆,销售本地产品,开展网销商品的集采统储、互采分销、加工分拣、统配统送、售后服务,为从事网络创业和服务人员提供技术支持、信息服务、营销推广、管理咨询及其他增值业务等服务。二是有条件的县可利用现有电子商务园区、企业和行业协会等在知名平台建馆,共同改造和新建电商服务网点设施。2.在乡镇建设电商综合服务站。县级电商运营服务中心牵头,依托已建乡镇超市(直营店)、邮政所、供销社等合作建设乡镇电商服务站,完善充实功能,使其具备网络销售购物{代购代销、网订店取(送)}、信息采集、缴费支付、创业等生活服务。
3.在村建设电商综合服务点。选择农产品特色村和交通便利、人口集聚的村,依托已建农家店、村级服务中心、涉农企业等建设电商服务点,销售购物(代购代销、网订店取)、农产品信息采集、农村生活服务、缴费支付等。
(三)着力促进农特产品网上销售
1.支持涉农企业开展网上营销。鼓励传统企业利用产品优势上网触电,组织涉农及加工、流通企业包括农民合作组织、农场主、种养大户、经销大户、农家乐等触电,利用第三方电商平台特别是国内知名电商平台、有实力有经验的第三方代运营电商企业开设网上旗舰店或专卖店或特色农产品展销厅或开展网上营销,推销农特产品和农村生活服务,拓展网上市场,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2.提高适销对路产品上网销售能力。示范县要认真梳理汇总当地农特产品,引导和推动农特产品生产市场化、标准化、组织化、规模化、规范化,形成适合网上销售的系列产品,挖掘产品的特色、卖点,集中力量,着力打造2-3个地域特色的农产品知名电商品牌。培育引进熟悉电商营销、具备产品设计改造能力的创意企业,按照有特色、可包装、易保存以及方便快递等电商要求对农特产品进行包装推销。通过县域整体、企业自主等宣传推广方式,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报刊、电视等媒体,通过季节、时段、事件、热点等各种营销手段,打造具有高识别度的区域特色产品。按照“安全可预警、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信息可查询、责任可认定、产品可召回”的要求,完善农特产品质量追溯、检测等保障体系建设,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质量安全全程追溯管理。
3.广泛开展农网对接。发挥好电商平台、区县电商服务中心、乡村电商服务站(点)和农村电商带头人(代理商、经纪人)作用,通过举办网商采购大会等农网对接活动,有效组织一批农特产品与电商企业或代理商对接,使更多农特产品在网上交易。鼓励京东、苏宁易购等自建自营平台与涉农企业合作,将农特产品纳入自采渠道并网上销售。积极举办特产网购节(网上行)、乡村体验季等一批季节性、固定式的农网促销活动。继续做好新农村商网农产品网上购销对接,并利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为企业和农户提供网上交易数据分析指导,帮助他们实现农产品按需种植、定制化生产,解决农户市场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卖难”问题。
(四)推进电商配送体系建设 建设市级物流分拨中心、县公共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网点三级配送体系,开展城乡物流共同配送,推广网订店取、末端整合等物流配送经营模式,发展第三方物流,实现销售配送同步,打造高效、快捷、顺畅的城乡物流配送体系。
1.推进县级电商公共配送中心建设。采取政府支持、企业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模式,推进资源整合,从商贸、供销等农村商品流通企业和电商、邮政快递、仓储物流、电商运营企业中选择有意愿、有条件的企业,建设县级公共配送中心。鼓励各类主体通过公共配送中心开展统一配送,提升县域快递物流配送能力。
2.建设乡镇和村级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站(点)。依托商贸流通、供销、快递物流等各类企业,强化乡镇政府支持作用,建设与乡镇电商服务站融合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站,作为电子商务农村共同配送主体和快递包裹下乡进村承接主体,实现快递包裹仓储、自提、进村分拨的功能。以村级服务中心、农家店和农村电商带头人为依托,建设村级电商配送点。鼓励乡镇超市、村农家店等参与,为其提供仓储、自提和送货上门等服务。
3.培育县域配送龙头企业。支持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鼓励电商、商贸、物流企业积极参与城乡供应链、物流链整合,优势互补,每个县组建2-3家快递物流配送骨干企业,构建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网上通道,提高农村商品物流配送能力。
(五)加强技能培训
各示范县要制定电子商务进农村培训计划,重点培训网上开店技巧、网购操作和特色产品信息采集发布、创意设计、包装、营销等技能,提高农村电商运营能力。合理安排培训经费,适时培训农村电商带头人和相关人员。鼓励支持电商企业、院校、行业协会等开展针对性案例教学和体验式实训相结合的电子商务实战培训。每个乡镇全市培养4名市级农村电商带头人,村村都有县级农村电商带头人。
四、推进步骤
(一)启动阶段(2015年5月-6月)
2015年5月启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申报工作,各县提出申请上报,市商委、财政局组织评审,报商务部、财政部评审确定示范县名单。
(二)实施阶段(2015年7月-2017年6月)1.细化推进措施。各示范县抓紧制定电子商务进农村实施推进工作方案,并于7月底报市商委。各示范县依照工作方案,科学确定思路,探索发展模式,确定实施主体,分解任务责任,细化工作措施。2.全力推进实施。各示范县要围绕破解制约农村电商发展难题,大胆探索适合本地特色的电子商务发展的路径和模式,整合各种资源,落实工作措施、扎实推进,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3.加强检查交流。对示范县工作情况加强检查调研,督促进度,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适时开展交流,推广先进经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4.适时中期评估。各示范县对实施情况及时开展中期评估,结合实际调整建设项目,完善推进措施。市商委、市财政组织开展对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的绩效评价工作。
(三)深化阶段(2017年6月后)
全面检查和验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项目建设完成情况,并接受绩效评价。总结全市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的工作经验,逐步在全市推广,整体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五、保障措施
(一)精心组织。按照“属地推进、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推进,各示范县政府是推进实施的责任主体,要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定期研究推进措施,着力推动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现有流通企业整合并完善网络体系。各乡镇政府要主动跟进,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场地、产品等问题,负责收集农产品和生产生活资料需求信息的上报、购销对接等服务。各示范县商务、农业、经信、供销社等要各司其职,确保规定时限内保质保量完成,共同推进电商进农村各项工作。
(二)加大支持。各县政府要结合实际,适时出台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各项政策,包括促进电子商务与商贸、通信、快递物流、金融协同发展的措施;注重整合各类专项资金,加大政府投入,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支持电商、涉农、商贸、快递物流企业的融合,共同改造完善农村信息化及电子商务服务及配送网络设施等;筛选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彰显地域特色的本土农特产品,支持打造适合网上销售的品牌,促进农产品上网营销;支持开展技能培训。
(三)宣传推广。各县要利用电视台、广播、报纸、微信、微博、QQ群等宣传推广,营造全社会关心、服务农村电商发展的良好氛围。要及时总结,发现典型,示范引导,广泛宣传在推动农村电商发展、促进农产品网上营销的经验,扩大社会影响。
第四篇:《四川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方案》全文
《四川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方案》全文 发布时间:2014年10月07日 08:45:46(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为认真落实《财政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的通知》(财办建〔2014〕41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为抓手,支持搭建全省农村电子商务平台,依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供销、邮政、农党网体系以及大型龙头流通企业、电商企业,重点促进农村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流通交易,电商进农村体系建设等,建设完善农村电子商务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积极探索建立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农村流通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
(二)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创新推进。坚持规划先行,将电子商务进农村作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引擎和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产业支撑,与县域服务业集聚区、电子商务“三示范”(示范城市、示范基地、示范企业)、现代流通示范县和商贸镇建设等有机结合,统筹规划,创新农村电子商务模式和发展推进机制及配套政策措施。
整合资源,畅通信息。充分利用农村现有市场、信息资源,积极引导电商企业开拓农村市场,将存量整合与增量投入有机结合,使资源发挥更大效益。与供销、邮政、农资网深度融合,建立和完善农村商务信息应用与共享机制,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避免平台孤岛、重复建设。
突出特色,深化应用。坚持因地制宜,因县而异,优先选择公众急需、受益面广、信息密集的消费品、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等流通行业开展示范,取得重点突破,不断深化应用,立足本地,面向全省,辐射全国,探索具有农村特色、可复制及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路径和模式。
企业主体,政府支持。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企业主体作用。政府加强示范引导、统筹协调、政策支持和环境改善,充分调动和发挥流通、电商、供销、邮政、物流、金融、通信等行业企业广泛参与电子商务进农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发展目标
三年内,在省级统筹规划下,创建出一批具有典型带动作用的示范县,力争在相关政策和体制机制方面有所突破。示范县电子商务网购网销得到快速发展,农村商品物流配送能力和农产品商品化率大幅提高,基本实现快递到乡镇,配送到村寨,电商氛围浓厚,配套体系健全,与“三农”发展融合。纳入示范的日用消费品、农资网点和农产品流通设施基本具备电商终端服务能力,实现与企业总部联网。开展农产品、手工艺品、乡村旅游等农村特色商品销售的网商或网店得到较快发展,电子商务交易额在现有基础上年均增长不低于30%,电子商务物流成本逐年下降,农村流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实现“一网多用、城乡互动、双向流通、平急共用、融合一体”的农村现代流通体系。
二、主要任务和支持重点
(一)主要任务
围绕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和农村电商综合服务需求,构建农村电子商务支撑服务体系。支持电商落地农村,提高电商在农村应用范围,引导电商服务企业深入农村,培育开发农村电商企业。充分发挥电商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发展电子交易、网上购物、在线支付、快递配送等协同发展的居民生活类电子商务生态链。
1.支持搭建省级农村电子商务平台。按照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及农业农村改革专项小组要求,以电子商务进农村为契机,引入电商龙头企业,支持搭建省级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和农产品流通公共服务平台。
2.支持电商企业开发农村市场。在县(包括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市、区,人口在200万以内的市州可以作为一个申报主体)建立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在乡镇建立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发挥党员远程教育网络和全省农产品信息(电子商务)平台等作用,支持电商企业与骨干流通企业整合资源,优势互补,构建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网上通道,提高农村商品物流配送能力,扩大农村网购网销规模,提高农村电商应用领域,实现电子商务进农村的目标。
3.完善企业信息网络。以参与企业为重点,构建完善企业总部、商品物流配送中心、直营商场(超市)、乡镇商贸中心、农家店联网互通的企业信息网络。实现企业经营管理,处理订单、报表等业务,实现内部供应链(门店、配送、总部)和外部供应链(上游供应商、生产厂商、下游客户)的信息及财务数据交换;实现农家店线上购销存,订单管理,办理增值业务;并实现对流通企业、农家店经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4.拓展终端服务业务。充分利用乡镇商贸中心、乡镇农家店、乡村庄稼医院、乡镇邮政所、村民活动中心、农村青年创业基地等现有资源,支持供销、邮政、电商、流通和家电维修企业建设电子商务终端服务网点,为农村居民提供网络代购、各类产品代销和配送服务,积极拓展金融、通信、咨询、旅游、健康养老等服务。
5.加强区域信息对接。示范县充分利用信息平台传播快、覆盖广的特点,将消费品、农资流通企业、农家店以及农产品产地市场等纳入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平台,实现网上信息服务、购销对接、交易撮合、在线支付、统计分析、预警预测等功能,提升农村商务信息服务效果和政府调控市场效能。
6.扩大电子商务应用领域。扩大电子商务在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网络中的应用,实现线上和线下交易的融合;依托已有电商平台和电商服务企业,支持社会青年和大学毕业生创办电子商务企业或开展网络销售,拓宽双向流通渠道,促进农业生产的组织化与标准化;适应幸福美丽新村建设需要,将网络零售方式引入农村,鼓励有条件的流通企业及农家店参与“全企入网、全民触网、电子商务进万村”工程建设,推进农家店向实体店与虚拟店融合发展,成为网购提货终端和网销服务点、成为农民居家消费的贴心店。
7.提高农村电子商务应用能力。加强电子商务进农村的培训与宣传,提高基层政府、涉农流通企业、专合组织和农民对电子商务的认识和推广应用电子商务能力。多渠道培训农村电子商务从业人员,增强农村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电子商务的能力,促进网购网销规模的扩大和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二)支持重点
1.支持网络建设。引入和支持电商企业和电商服务企业打造农村电子商务信息及交易网络平台,支持骨干商贸物流企业(包括供销、邮政等)探索创新农村电子商务实现途径,改造完善农村电子商务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实现农村电子商务信息化服务和交易功能。
2.支持网点建设。扶持进入农村市场从事日用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和农产品流通的骨干企业、供销社、邮政和电商企业,支持商品配送中心、商场(超市)、农产品集配中心(批发市场)、乡镇商贸中心,农家店、庄稼医院、邮政服务网店等实施信息化改造,发展电子商务,推动电商服务农村发展,融合电商与流通、电商与配送服务结合的新型商品流通方式。
3.支持培训。支持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培训,培训对象包括对相关政府部门、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和创业青年等。
4.支持其它配套设施建设。包括服务电商进农村的物流配送企业、配套农产品网销的相应设施等。
三、建立和完善相关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
示范县要创新机制,改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环境,积极探索建立有利于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财税、金融、土地、收费等方面政策,探索制定适应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需要的标准、统计、信用制度等。
四、推进方式和步骤
(一)申报示范县基本条件
以县为单位,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建设。示范县应具备以下条件:
1.县级人民政府重视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建立工作协调机构,制定了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及相关要素支持政策,县级商务部门配备人员力量充足精干,有能力推进该项工作。
2.县域消费规模在我省靠前,农产品资源相对丰富,农村人口相对集中。
3.全县交通、通信、物流配送等基础设施较完备,公路、宽带网络基本实现“村村通”,“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基础条件较好,农村流通网络健全、农家店成活率较高,建有消费品、农资等配送中心。
4.县域内有国内及省内知名电商企业入驻,或有入驻意向并已与当地政府正式接洽,拥有一定数量的骨干流通企业和电商服务企业,初步形成电子商务产业链条。
5.拟实施的项目明确具体,符合政策支持方向,项目建设数量符合县域实际,企业有投资电商发展的能力和积极性,当地政府有财政配套等相关扶持政策,项目建设具有一定规模,能较好发挥财政资金的带动放大效应。
6.知名电商企业、骨干流通企业以及供销、邮电企业合作较好,具有共同推进电商深入农村发展的愿望。
7.整合商务、邮政、供销、农党网等信息资源,建立统一共用的服务平台。
8.人口少于200万人的市(州),可以以市(州)作为单位申报。
(二)承担项目建设的主体
1.电商企业和电商服务企业;
2.实施区域内具有流通网络的供销社;
3.实施区域具有农村物流配送网络的邮政机构;
4.实施区域的骨干商贸流通企业;
5.院校科研单位,其他物流配送、金融服务类企业和青年创业基地、农业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村个体经济组织等符合实施方案要求的新型流通服务企业;
6.各乡镇基层政府及村级组织。
(三)实施方式
以县(市、区)或人口少于200万人的市(州)为单位,由当地人民政府制定分推进实施方案,企业作为投入项目建设的主体。通过资金支持,逐步探索和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程建设。
(四)工作步骤
1.启动阶段(2014年9月-2014年10月)。
9月下旬,财政厅、商务厅联合制定和下发“四川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方案”;各市(州)财政、商务按附表所列名额要求,择优选择示范备选县(200万人口以下的市(州),以市(州)为单位报送;确实不具备条件的市(州),可以放弃此次报送),并通知示范备选县(市)以政府名义,制定申报文件、项目具体实施方案等资料,于10月30日前上报省财政厅、商务厅,逾期不报责任自负。省上组织对各示范备选县(市)项目方案进行评审,根据评审情况,选择确定7个县(市)作为2014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市),经公示无异议后,省财政厅及时下达补助资金。示范县(市)进一步修订完善项目实施方案,报财政厅、商务厅备案。拟搭建的省级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和四川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及流通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按照《招标法》及有关规定及时开展招投标相关工作,有序推进实施。
2.实施阶段(2014年11月-2015年8月)。
推进项目实施。各示范县(市)及省级有关单位认真依照项目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好项目实施工作,确保项目在规定时限内保质保量完成。
开展业务培训。多层次、多渠道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政府、企业等各行业人员应用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的能力。
加强检查交流。分层级加强检查调研,督促进度,发现问题,改进措施;适时开展参观交流,推广先进经验,促进平衡推进。
开展中期评估。各示范县对规划实施及时开展中期评估,切实调整建设项目,完善推进措施,确保规划目标实现。3.总结阶段(2015年9月-2016年12月)。
全面检查和验收全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项目建设完成情况,省财政厅、商务厅组织开展对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的绩效评价工作,评价结果作为今后是否继续支持及资金安排的重要依据。
4.全面推广(2016年1月-2016年12月)。
在总结全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的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在全省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工程。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上成立由分管省长为领导小组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四川省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来组织领导全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商务厅。各示范县(市、州)也要健全统筹协调工作机制,成立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的领导小组,落实工作责任,组织和协调辖区相关部门、企业深入扎实推进工作。当地商务部门要落实2名以上电子商务信息服务员,乡镇落实1名以上电子商务信息服务助理员(可由商贸流通企业兼任),负责收集生产、生活资料需求信息,做好信息收集、上报和购销对接服务。
(二)明确职责分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实行“属地推进,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办法。省商务厅和财政厅负责行业指导和及时下达资金;示范县(市、州)人民政府是推进责任主体,要在总体工作方案指导下切实制定好当地具体的实施方案,负责引导和支持电商企业、电商服务企业等进农村打造电子商务网络平台,推进农村流通设施、县域(产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及县域商务服务信息联网等项目的实施。
(三)加强业务培训。各示范县(市)要制定电子商务进农村培训计划,编制农村流通设施信息化改造提升工程规划及实施方案,合理安排相关培训经费,适时培训相关部门和企业操作人员,使参与示范工程的项目实施单位服务人员基本接受培训。培训经费控制在整个项目经费的10%以内,确保应知应会。
(四)抓好智力支持。重视发挥中介组织作用,鼓励各级电子商务协会、学会、产业联盟等中介组织和大专院校开展服务,举办学术与科研交流,提供商务信息服务政策与技术咨询服务,帮助企业和市场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五)加大政策配套和支持力度。贯彻落实国家扶持信息化建设和电子商务发展的各项政策,研究制定促进通信、金融与农村流通信息化、电子商务互相支持、协同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适应农村流通信息化、电子商务发展的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融资机制。县人民政府要落实政策扶持资金,采取以奖代补、专项补助等多种形式,加大对示范企业及项目的扶持。
(六)健全管理制度。省上将研究制定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项目管理制度、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办法等,定期考核评价示范县电子商务建设和应用情况,及时报送示范进展情况和工作总结,确保示范工作取得实效。(编选: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第五篇: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为抓手,以“农村产品上行”为核心,以“市场主导与政策推动相结合、示范带动与全面发展相结合、农村产品上网与网络商品下乡相结合”为思路,不断创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和工作推进机制,积极构建农村电子商务生态服务体系,有效发挥电子商务在扶贫开发中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农民生活水平,增加农民收入。
二、总体目标
建立以县级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县乡级物流配送中心、村级电商服务站为基础的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推动电子商务在便利农民生产生活、助力扶贫攻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三、基本原则 市场为主、政府引导。把握精准,助力扶贫。强化服务,聚焦上行。
四、主要任务
(一)强化农村产品上行
(二)完善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
(三)培育农村电子商务应用主体
(四)加强电子商务培训
(五)推动电商与扶贫开发相结合
(六)强化农村电子商务信息报送
商务局、承办企业各确定1名信息联络员,负责按照有关要求做好相关数据的记录、信息数据报送工作。
五、工作安排(综合考虑以下问题)
第一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运营主体投标考虑问题
1、没时间精力;
2、不专业,找不到专业人员参与编制投标文件;
3、招标文件理解不透彻;
4、没经验,抓不住重点怎么办;
5、原来投标经常性废标,心理恐惧,害怕再次废标。
第二项: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
1、规避招标文件中的隐藏的陷阱
2、杜绝细小错误导致的废标
3、迎合专家评委的审美标准
4、逐条撰写招标文件的评分点
河北新三农电商服务中心从2014年开始参与河北省内国家级示范县建设运营,农村电商三级体系顶层设计、运营及管理培训、技术输出,协助各地商务局做招标发布、投标文件编制等。
2017年国家级示范县项目招投标在即,欢迎各地商务部门与准运营主体单位个人电话咨询,资源整合,互惠互利!
微信号:xinsannong2016 联系电话:*** *** 范女士 高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