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起重机验收规程
入厂验收规程 原材料入厂验收:
1.1 供货商认定:
提交验收的原材料的供货商必须是经公司认可的供货商。
对未经公司认可的供货商所提供的原材料,必须经经营、设计和工艺三部门共同审查认可,并经总工程师批准方可开始验收程序。
对任何未经认可和批准的供货商提供的原材料,不允许开始验收程序。1.2 供货商质量保证书审查:
提交验收的原材料必须先进行供货商的原始质量保证书审查,原始质量保证书上必须有交货状态、化学成份、机械性能和合同规定的性能要求。对于无供货商的原始质量保证书、供货商的原始质量保证书所提供的试验数据有一项或多项不符合相应标准或合同规定的、原始质量保证书所提供的数据用标准值代替而无实际试验数据的原材料不允许开始验收程序。1.3 钢板验收:
1.3.1 钢板炉批号标记检查:
对提交验收的钢板按供货商的原始质量保证书进行逐张核对检查。钢板上的喷字标记应有供货商标记、钢板的牌号和规格、钢板的炉批号。
对于无喷字标记、喷字标记中无炉批号、钢板上炉批号标记与供货商的原始质量保证书不符的钢板,不允许继续验收程序。1.3.2 钢板表面质量及规格检查:
1.3.2.1 按钢板的炉批号对钢板的厚度、宽度和长度进行抽查,每个炉批号至少抽查一张钢板。钢板的厚度偏差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钢板的宽度和长度应与供货商的原始质量保证书相符。
钢板的厚度偏差不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时,不允许继续验收程序;钢板的宽度和长度与供货商的原始质量保证书不相符时,由工艺和供应部门确定是否继续验收程序。
1/8 1.3.2.2 对提交验收的钢板进行逐张表面质量检查,钢板的表面应
无严重锈蚀、裂纹,脱皮,鳞片等缺陷;深度大于0.5mm的缺陷的面积小于基体材料表面积的30%。当钢板存在上述不允许缺陷时,不允许继续验收程序
1.3.3 钢板性能复验:
1.3.3.1 复验范围:
对FCM钢板、合同或图纸要求进行性能复验的钢板,必须按钢板炉批号进行复验;对供货商的原始质量保证书所提供的试验数据有怀疑时,也需进行复验。
1.3.3.2 复验项目:
对化学成份、机械性能或补加的无损检测、Z向拉伸等合同规定的性能要求进行复验。
1.4 钢管、钢轨和型钢验收:
1.4.1炉批号标记检查:
对提交验收的钢管、钢轨和型钢按供货商的原始质量保证书进行核对检查。喷字标记、钢印标记或标签至少应有材料的炉批号。对于无标记或标签、标记或标签中无炉批号、标记或标签中炉批号与供货商的原始质量保证书不符的,不允许继续验收程序。1.4.2 表面质量及规格检查:
1.4.2.1 按材料的炉批号对材料的规格和长度进行抽查,每个炉批
号对用作主要受力件的钢管应抽查5%;其它钢管和型钢,抽查1%,但不少于5件。规格偏差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长度应与供货商的原始质量保证书相符。
规格偏差不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时,不允许继续验收程序;长度与供货商的原始质量保证书不相符时,由工艺和供应部门确定是否继续验收程序。
1.4.2.2 对提交验收的钢管、钢轨和型钢应进行表面质量检查,每个炉批号对用作主要受力件的钢管和钢轨应抽查5%;其它钢管和型钢,抽查1%,但不少于5件。表面应无严重
2/8
锈蚀、裂纹,脱皮,鳞片等缺陷;深度大于0.5mm的缺陷的面积小于基体材料表面积的30%。
当钢材存在上述不允许缺陷时,不允许继续验收程序
1.5 锻件验收:
1.5.1 供货商质量保证书审查补充要求:
锻件供货商的质量保证书必须有锻件的热处理报告及相应的硬度试验数据;对于调质或表面淬火的锻件,还必须有金相检查报告;对于表面淬火的锻件应有淬硬层深度检查报告;合同或标准所规定的无损探伤报告。
对于无供货商的原始质量保证书未提供上述报告和数据或数不齐全的,不允许开始验收程序。1.5.2 炉批号标记及复验样棒检查:
对提交验收的锻件,应按供货商的原始质量保证书进行逐件核对检查锻件和复验样棒的炉批号标记。锻件必须按批号提供足够的复验样棒。
对于无炉批号标记或炉批号标记与供货商的原始质量保证书不符的锻件、对于未按批号提供复验样棒或复验样棒规格不能满足复验需要的锻件,不允许继续验收程序 1.5.3 主要尺寸检查:
按锻件工艺图对锻件的主要尺寸进行逐件检查。对于尺寸超出公差的锻件,应提交工艺部门审查。1.5.4 锻件性能复验:
1.5.4.1 复验范围:
对于调质或表面淬火的锻件按批号进行性能复验。对于正火处理的锻件,按合同或图纸要求进行性能复验。
1.5.4.2 复验项目:
采用复验样棒对锻件的化学成份、机械性能进行复验。对表面淬火的锻件,采用复验样棒检查金相组织和淬硬层深度。无损探伤检查,在工件上进行。超声波检查在工件粗加工后
3/8 进行;磁粉检查在工件加工完毕后进行。
对于复验不合格的锻件,应予以拒收。
1.6 钢铸件验收:
1.6.1 供货商质量保证书审查补充要求:
钢铸件供货商的质量保证书必须有钢铸件的热处理报告及相应的硬度试验数据;对于调质或表面淬火的钢铸件,还必须有金相检查报告;对于表面淬火的钢铸件应有淬硬层深度检查报告;合同或标准所规定的无损探伤报告。
对于无供货商的原始质量保证书未提供上述报告和数据或数不齐全的,不允许开始验收程序。1.6.2 炉批号标记及复验样棒检查:
对提交验收的钢铸件,应按供货商的原始质量保证书进行逐件核对检查钢铸件和复验样棒的炉批号标记。钢铸件必须按批号提供足够的复验样棒。
对于无炉批号标记或炉批号标记与供货商的原始质量保证书不符的钢铸件、对于未按批号提供复验样棒或复验样棒规格不能满足复验需要的锻件,不允许继续验收程序 1.6.3 主要尺寸检查:
按钢铸件工艺图对锻件的主要尺寸进行逐件检查。对于尺寸超出公差的钢铸件,应提交工艺部门审查。1.6.4 钢铸件性能复验:
1.6.4.1 复验范围:
对于调质或表面淬火的钢铸件按批号进行性能复验。对于正火处理的钢铸件,按合同或图纸要求进行性能复验。
1.6.4.2 复验项目:
采用复验样棒对钢铸件的化学成份、机械性能进行复验。对表面淬火的钢铸件,采用复验样棒检查金相组织和淬硬层深度。
无损探伤检查,在工件上进行。超声波检查在工件粗加工后
4/8 进行;磁粉检查在工件加工完毕后进行。
对于复验不合格的钢铸件,应予以拒收。
1.7 焊接材料验收:
1.7.1 供货商质量保证书审查补充要求:
低氢焊条供货商的质量保证书必须有熔敷金属扩散氢含量的试验数据;焊剂供货商的质量保证书必须有焊剂颗粒度、机械夹杂物含量和硫、磷含量的检验数据。
焊条和焊剂的供货商的质量保证书必须有该批的生产日期。对于无供货商的原始质量保证书未提供上述报告和数据或数不齐全的、焊条和焊剂生产日期超过一年的,不允许开始验收程序。1.7.2 炉批号标记检查:
对提交验收的焊接材料按供货商的原始质量保证书进行核对检查焊接材料外包装上的炉批号。
对于外包装上无炉批号、外包装上炉批号与供货商的原始质量保证书不符的,不允许继续验收程序。1.7.3 焊接材料外观检查:
1.7.3.1 焊接材料外包装检查:
焊接材料外包装必须完整无损。
对于无外包装的焊接材料、外包装严重破损的焊接材料、防潮包装严重破损的焊接材料,不允许继续验收程序。1.7.3.2 焊条外观检查:
1.7.3.2.1 检查内容:焊条药皮表面应无剥落、露芯和明显的杂质、裂纹、毛条、竹节、发泡、皱皮;焊条引弧端不应有包头或破头,端头倒角良好;靠近夹持端的焊条型号或牌号标志清晰;焊条的弯曲度及偏心度合格;每包焊条的重量符合包装说明。
1.7.3.2.2 抽样方法:每一批号焊条抽取五包,每包抽取五根
焊条进行外观检查。对于任一检查项目不合格,另行抽取十包,每包五根进行加倍检查。
5/8 对于加倍检查仍不合格的焊条,不允许继续验收程序。1.7.3.3 焊剂外观检查:
每一批号焊剂抽取两包检查焊剂颗粒度和机械夹杂物含量。每包焊剂的重量符合包装说明。
对于检查不合格的焊剂,不允许继续验收程序。1.7.3.4 焊丝外观检查:
每批号焊丝抽取五盘进行外观检查。焊丝的表面应无任何锈蚀、麻点和氧化皮;镀铜焊丝的镀层表面应光滑,无肉眼可见的麻点、锈蚀和镀层脱落;每盘焊丝的重量符合包装说明。对于检查不合格的焊丝,不允许继续验收程序。
1.7.4 实芯焊丝化学成份复验:
每批号焊丝抽取两盘按标准规定进行化学成份复验。对于镀铜焊丝,加验铜含量。
对于化学成份不符合标准规定或铜含量超过0.3%的焊丝,应予以拒收。
1.7.5 焊剂化学成份复验:
每批号焊剂抽取两包按标准规定进行S、P化学成份复验。对于S含量超过0.06%或P含量超过0.08%的焊剂,应予以拒收。
1.8 原材料的保管检查:
1.8.1 钢材的保管:
1.8.1.1 库房:
钢板、钢轨、大口径钢管、大型型钢、锻件、钢铸件等可
露天堆放。
中小型型钢、中口径钢管、盘条、钢筋等应置于料棚内。 薄钢板、小口径或薄壁钢管、冷轧或冷拔钢材、镀锌管、不锈钢管等,应置于门窗严密、通风良好的封闭式库房内。
1.8.1.2 堆放:
钢材应按品种和炉批号分别堆码。
6/8 垛底应垫高、坚固、平整,防止钢材变形。露天堆放的钢材垛面应略有倾斜,以利排水。
露天或料棚内堆放的角钢和槽钢应俯放,工字钢、钢轨应竖放,禁止型钢槽面向上。 垛间应留有0.5m以上的检查通道。
对于因保管不当而造成的严重变形的钢材或锈蚀深度大于0.5mm的面积超过于基体材料表面积30%的钢材作为不合格钢材。1.8.2 焊接材料的保管和准备:
1.8.2.1 存放条件检查:
存放焊接材料库房应为防雨雪良好的封闭库房,并保证室
温在5°以上,相对湿度不超过60%。
焊接材料应保持完好的原包装并按品种和批号堆放。 焊接材料应尽可能上架堆放,码垛或堆放架应离地和墙
0.3m以上,架间或垛间距离不少于0.5m。
1.8.2.2 焊接材料的存放期限:
酸性焊接材料或低氢型焊接材料为生产日期起两年。 其它焊接材料按质量保证书或说明书推荐的期限。1.8.2.3 焊接材料的烘干和保温:
焊接材料的烘干或保温设备必须是专业厂制造的专用产品。
焊接材料的烘干或保温设备必须带有温度控制和监视仪表。监视仪表的测量范围应能满足加热温度的需要,且应在该仪表的有效鉴定期内。
焊接材料的烘干或保温设备应能保证在设备的额定容量下焊接材料均匀受热和潮气排除。
置于烘干或保温设备内的焊接材料总量应不超过设备额定容量的80%,最大不能超过90%。
焊条在烘干或保温设备内应分层均匀堆放,层间至少应留有50mm的热空气流动空间。每层间堆放的焊条的堆高应
7/8
不超过30mm。
烘干或保温设备内的焊接材料应分牌号和炉批号放置,并有明显的炉批号标志。
焊接材料必须按材料说明书的规定烘干。低氢型焊条,应在350°C下保持1小时;包装破损的酸性焊条应在100°C下烘干1小时;焊剂应在300°C下保持1小时。低氢型焊条的烘干次数不超过3次。
低氢型焊条、经烘干的酸性焊条、焊剂在烘干后应置于保温设备内。保温设备内的保持温度应不低于100°C。 烘干或保温设备在其工作期间不允许中断电源。烘干设备断电后,应重新开始烘干;保温设备断电在2小时以上,存于其内的焊接材料必须重新烘干。 烘干或保温后的焊条应无药皮开裂或脱落。1.8.2.4 焊接材料的回收和重复使用:
经烘干的低氢型焊条在常温下搁置4小时后必须按烘干
规范重新烘干后使用。
用过的旧焊剂可与同批号的新焊剂混合使用,但必须清除
旧焊剂中的熔渣、杂质和粉尘,旧焊剂的混合比不大于50%。
对于不符合上述规定的焊接材料不允许使用。外协件检验: 3 外购件检验: 4 进口件检验:
8/8
第二篇:起重机检验规程
起重机械监督检验规程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起重机械监督检验工作的管理,规范起重机械验收检验和定期检验的行为,提高监督检验工作质量,根据《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从事起重机械监督检验的技术机构必须经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批准,并按授权项目范围开展监督检验工作。
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机构)开展起重机械的验收检验和定期检验,必须遵守本规程规定的检验内容、要求与方法。如采用与本规程不一致的检验方法,须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同意。
本规程适用于桥架型起重机、塔式起重机、流动式起重机和门座起重机(以下统称起重机)的验收检验和定期检验。
第三条安装、大修或改造后拟投入使用的起重机,应当按照本规程对验收检验规定的内容进行检验;在用起重机应当按照本规程对定期检验规定的内容,每两年进行一次检验。遇可能影响其安全技术性能的自然灾害或者发生设备事故后的起重机,以及停止使用一年以上再次使用的起重机,进行设备大修后,应当按照验收检验的要求进行检验。
第四条本规程技术指标和要求主要引用了《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1985)、《起重机设计规范》(GB/T3811-1983)和各类起重机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如上述相关标准被修订,应以最新标准为准。
第五条检验机构应根据本规程制定包括检验程序和检验流程图在内的检验实施细则,并对检验过程实施严格控制。检验人员实施检验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或特殊情况,经请示检验机构认可,可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增加检验项目。
对于不具备现场检验条件的起重机,或者继续检验可能造成安全和健康损害时,检验人员可以中止检验并必须书面说明原因。
第六条检验机构应当在安装、大修或改造等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进行验收检验。施工单位自检的内容、要求与方法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的规定,并应当出具完整的自检报告。
第七条从事起重机验收检验、定期检验的单位,至少应当配备《起重机监督检验必备仪器设备表》(附录1,以下简称《必备仪器设备表》)所列的检测检验仪器设备、计量器具和相应的检测工具,其精度应当满足《必备仪器设备表》中提出的要求,属于法定计量检定范畴的,必须经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
第八条实施现场检验时应具备下列检验条件:
1/3
(一)被检设备状况、检验现场的环境和场地条件符合相关标准及使用说明书的要求;
(二)检验现场应整洁,不应有影响起重机检验的物品、设施和与检验无关的人员,并放置表明现场正在进行检验的警示牌。
第九条检验人员必须按照《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及特种设备检验人员资格考核规则》的要求,取得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后,方可从事起重机监督检验工作。现场检验至少由2名具有起重机械检验员以上资格的人员进行,并必须配戴检验人员资格证胸卡。
第十条起重机受检单位及安装、改造(大修)和维修保养等相关单位,应向检验机构提供有关技术资料,并安排相关专业人员到现场配合检验。
第十一条起重机验收检验和定期检验的项目,不得少于《起重机验收检验报告和起重机定期检验报告(格式)》(附录3,以下简称《检验报告》)所列项目,具体检验的内容、要求和方法应当按照《起重机监督检验内容要求与方法》(附录2,以下简称《检验内容与方法》)的规定实施。
第十二条现场检测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应当进行详细记录。现场检验原始记录(以下简称原始记录)中,应详细记录各个项目的检测情况及检验结果。原始记录表格由检验机构统一制定,在本单位正式发布使用。
第十三条原始记录表不得少于《检验内容与方法》规定的内容,且应方便现场操作记录和《检验报告》的填写,个别项目应另列表格或附图以方便现场记录。
第十四条原始记录中可使用统一规定的简单标记,表明“合格”、“不合格”、“无此项”等。有测试数据要求的项目应填写实测数据;无测试数据要求但有需要说明的项目,可以简单的文字说明现场检验状况;遇特殊情况,可填写“因„„(原因)未检”、“待检”、“见附页”等。
第十五条原始记录必须有检验人员的签字和检验日期,并应当有校核人员的校核签字。第十六条完成检验工作后,检验机构必须在10个工作日内,根据原始记录中的数据和结果,填写并向受检单位出具《检验报告》。《检验报告》的内容、格式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结论页必须有检验、审核、批准的人员签字和检验机构的检验专用章或公章。
第十七条《检验报告》中有测试数据要求的项目,应在“检验结果”一栏中填写实测或经统计、计算处理后的数据;无测试数据要求但有需要说明情况的项目,可在“检验结果”一栏中简要说明;既无测试数据又无需要说明的情况时,可在“检验结果”一栏中填写“符合”、“/”(无此项)或“不符合”。“结论”一栏中只填得写“合格”、“不合格”、“/”(无此项)等单项结论。
第十八条起重机验收检验和定期检验合格的判定条件为:
(一)验收检验判定条件:重要项目(《检验报告》中注有“※”的项目,下同)全部合格,一般项目(《检验报告》中未注有“※”的项目,下同)不合格不超过3项(含3项)且满足本条第3款要求时,可以判定为合格;
(二)定期检验判定条件:重要项目全部合格,一般项目不合格不超过5项(含5项)且满足本条第3款要求时,可以判定为合格;
(三)对上述两款条件中不合格但未超过允许项数的一般项目,检验机构应当出具整改通知单,提出整改要求。只有在整改完成并经检验人员确认合格后,或者在使用单位已经采取了相应的安全措施,并在整改情况报告上签署了监护使用的意见后,方可出具结论为“合格”或“复检合格”的《检验报告》。
凡不合格项超过合格判定条件的,均判定为“不合格”或“复检不合格”并出具相应结论的《检验报告》。对判定为“不合格”或“复检不合格”的起重机,施工或使用单位修理后可申请复检。
第十九条《检验报告》只允许使用“合格”、“不合格”、“复检合格”、“复检不合格”4种检验结论。其填写条件分别为:
(一)满足第十八条合格判定条件的起重机,检验结论填写“合格”;
(二)不满足第十八条合格判定条件的起重机,检验结论填写“不合格”;
(三)复检后满足第十八条合格判定条件的起重机,检验结论填写“复检合格”;
(四)复检后仍不满足第十八条合格判定条件的起重机,检验结论填写“复检不合格”。第二十条判定为“不合格”或“复检不合格”的起重机,检验机构应将检验结果报当地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以便及时采取安全监察措施。
第二十一条现场检验时,检验人员应当配备和穿戴检验作业必需的个体防护用品。第二十二条检验机构必须对检验工作质量负责。因检验工作失误造成事故或违反本规程规定的,将按照《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等有关规定追究检验机构和当事人的责任。
第二十三条本规程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负责解释。第二十四条本规程自2002年12月1日起施行。
附录:1.起重机监督检验必备仪器设备表
2.起重机监督检验内容要求与方法
3.起重机验收检验报告和起重机定期检验报告(格式)
第三篇:龙门起重机安全规程
门式起重机安全操作规程
一、开车前应认真检查机械设备、电气部分和防护保险装置是否完好、可靠。
二、必须听从信号员指挥,必须在确认指挥信号后方能进行操作,开车前应先鸣铃。
三、当接近卷扬限位器,大小车临近终端或与邻近行车相遇时,速度要缓慢。不准用倒车代替制动,限位器代替停车开关,紧急开关代替普通开关。
四、应在规定的安全走道、专用站台或扶梯上行走和上下。大车轨道两侧除检修外不准行走。小车轨道上严禁行走。
五、工作停歇时,不得将起重物悬在空中停留。运行中,地面有人或落放吊件时应鸣铃警告。严禁吊物在人头上越过。吊运物件离地不得过高。
六、两台起重机同时起吊一物件时,要听从指挥,步调一致。
七、运行时,起重机与起重机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八、检修起重机应靠在安全地点,切断电源,挂上“禁止合闸”的警示牌。地面要设围栏,并挂“禁止通行”的标志。
九、重吨位物件起吊时,应先稍离地试吊,确认吊挂平稳,制动良好,然后升高,缓慢运行。不准同时操作三只控制手柄。
十、起重机运行时,严禁有人上下。也不准在运行时进行检修和调整。
十一、运行中发生突然停电,必须将开关手柄放置“0”位。起吊件未放下或锁具未脱钩,不准离开驾驶室。由于突然故障而引起吊件下滑时,必须采取紧急措施,向无人处降落。
十二、露天起重机遇有风暴、雷击或六级以上大风时应停止工作,切断电源,采取车轮前后塞垫块卡牢、制动钳卡牢钢轨、揽风绳固定等措施,夜间作业应有充足的照明。
十三、起重机行驶时应注意轨道上有无障碍物,供电电缆要有专人监护,吊运高大物件妨碍视线时两旁应设专人监视和指挥。
十四、工作完毕,起重机应停在规定位置,升起吊钩,小车开到轨道两端,并将控制手柄放置“0”位,切断电源。
A3纸过塑驾驶室张贴5份,室外张贴4份
第四篇:验收规程
依据:根据2013年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规定制定本操作规程。
5.1检查资料:验收员按照法定质量标准和合同规定的质量条款对随货票据和随货同行的品质合格证明文件对照实物进行检查。
5.1.1整件包装应有产品合格证。
5.1.2随货应有同批号的《检验报告书》。
5.1.3进口药品应随货有符合规定的并盖有供货单位原印章的《进口药品注册证》和《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或注明“已抽样”字样的《进口药品通关单》复印件。
5.1.4检查核对随货通行单及印章与备案的是否一致。
5.2 数量点收:对购进药品的数量进行逐批点收,点清每个批号的数量。
5.3包装检查:首先应检查药品的内外包装,判断是否适合药品的性质和储运要求,有没有被污染或破碎损坏。其次检查包装(标签)上的标识、说明书内容是否符合规定。包装上的标识主要检查以下内容:
5.3.1药品包装或标签、说明书应符合标准要求,内容包括药品的通用名称、成份、规格、剂型、生产企业、注册商标;批准文号、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限、储存条件;适应症或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用药注意事项、禁忌症、不良反应等。
5.3.2外用药品、非处方药及特殊管理药品应按要求,在包装、标签或说明书上有规定的标识和警示说明。处方药的标签、说明书上也应有相应的警示语
5.3.3进口药品其包装、标签上应有符合规定的中文药品的名称、主要成份以及注册证号,并有中文说明书。
5.4外观检验:必须对入库药品和销后退回药品抽样进行外观质量的检验,以确认药品质量的合格。
5.4.1药品外观检查在待验区内进行,并在一个工作日内完成。需要冷藏的药品,要做到随到随验。
5.4.2根据验收抽样的规定,抽样检查应具代表性。
5.5对化学药品、中成药验收抽样方法:
5.5.1整件数量在2件及以下的应当全部抽样检查;整件数量在2件以上至50件以下的至少抽样检查3件;整件数量在50件以上的每增加50件,至少增加抽样检查1件,不足50件的按50件计。
5.5.2对抽取的整件药品应当开箱抽样检查。
5.5.3应当从每整件的上、中、下不同位置随机抽取3个最小包装进行检查,对存在封口不牢、标签污损、有明显重量差异或外观异常等情况的,至少再加一倍抽样数量进行检查。
5.5.4药品复原:对已抽样开箱的药品进行复原,并在整件药品外包装加盖“已验讫”印章,同时,验收员应在印章上签名。如抽取的样品不能复原,对该样品应及时报损。
5.6对验收合格的药品,库管员办理入库手续,做好验收记录。
重庆大同医药有限公司
第五篇:塔吊起重机安全管理规程
塔吊起重机安全管理规程
一、严格执行塔机的登记备案制度。施工单位已拥有的或新购置的塔机等垂直运输设备应尽早报请安全监督部门进行登记备案。严禁无生产许可证、无产品合格证、粗制滥造、质量低劣的塔机进入施工现场安装使用,未经登记备案的塔机不得在施工现场使用。
二、严格履行塔机的技术检测、检验制度。塔机等垂直运输设备每个及每次新安装后必须进行检测检验,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检测不合格的塔机,必须停机整改,重新检测合格后,方可重新使用,禁止塔机带故障、带隐患运转。对工作十年以上、大修理出厂、钢结构损坏修复后的塔机,必须经有关部门技术鉴定合格后方才准予使用。
三、塔机的装拆作业必须由具有资质的队伍进行,必须有相对固定的管理机构和拆装作业人员,从事拆装作业和设备操作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有操作证和安全上岗证,禁止无拆装备案的队伍和无证人员从事塔机的拆装和设备操作。安装作业时应先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统一指挥。协同作业,禁止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冒险蛮干。
四、塔机安装(包括顶升加节)、拆卸前均应根据塔机自身特点、现场作业条件制订科学、详细、可行的施工方案,内容包括:编制依据、人员配备、起重机械及索具配备、基础及附墙设计(有平面图和立面图)、地锚和预埋件设置、安装步骤、顶升加节程序、安全防护措施等,必要时增加顶升过程中的起重臂和平衡臂保持平衡的具体要求,禁止回转作业的可靠措施。施工方案经有关部门审批后方可严格执行实施。
五、塔机安装后必须经现场调试、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塔机验收由施工单位设备部门、安全部门、装拆队伍、工程项目共同执行,严格按照验收单内容逐项检查验收。同时要进行技术检查、空载试验、载荷试验,保证塔机的安全使用。每次的附墙、顶升加节后也必须进行严格验收,保证附墙连接的可靠和塔身垂直度的要求。
六、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设备维修保养制度、运转维修的登记统计制度、设备报废制度。对投入施工作业的塔机,要严格进行塔机的班前检查、安全运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维修保养、安全专项检查等,做好塔机安装前的检修工作,特别时对钢结构、起升、变幅、回转三大机构及液压顶升系统、力矩、重量限制器、钢丝绳、滑轮、吊索等关键、要害部位重点检查,保证塔机性能良好,不带故障、不留安全隐患进行施工作业。
七、落实以机长负责制为中心的“定人、定机、定岗”的岗位责任制,相关岗位人员的姓名要在塔机标牌上注明。司机、指挥均应经过专门培训取得操作证和安全上岗证,以保证塔机运转时信号准确、指挥到位。严格执行塔机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十不吊”原则,严禁违章指挥,违章操作。
八、塔机基础及附墙必须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及安装方案的要求进行制做。塔机基础应满足塔机本身的地基承载力和抗倾翻力矩的要求,并设可靠的排水措施。塔机超过一定高度后必须安装附墙装置,装置做到牢固可靠、安装准确,并满足塔身垂直度的要求。如由于工程特殊、场地限制等原因,基础面积或厚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应有加强技术措施,如增设桩基础或与建筑物大面积承台连通的做法等,并有基础的地基承载力和抗倾翻力矩的验算;安装附墙装置时,附墙角度不应过小或过大,杆件超过规定长度时,应有附墙的设计计算书。
九、塔机的力矩限制器、重量限制器以及超高、变幅、回转、行走限位器是塔机安全使用的最关键的装置,各限制器和限位器必须齐全且灵敏可靠。塔机验收时必须严格根据塔机使用说明书对以上安全装置逐一进行调试合格,要求有具体量化验收内容。如力矩限制器标明幅度(m)和吊重量(t);重量限制器标明重、中、轻档各限制重量(t);超高限位器的限位距离(m)等,一经验收,任何个人不得随意改动,如需要改动时,仍必须按照验收程序进行,且还必须保证在塔机的技术性能范围之内。有的单位验收时往往只调试力矩限制器,甚至任何限制器限位器都不做,在验收结果上也只笼统填写“灵敏可靠”或“合格”等,这都是不符合要求的,必要时验收过程中要拍照留档。
十、塔机吊钩保险装置、吊钩滑轮防脱绳装置、卷扬机滚保险装置、上人爬梯及护圈等必须齐全且符合要求。吊钩保险装置不可缺少,如损坏必须购买原厂产品,不得用其他配件或自制零件代替。上人爬梯及护圈必须完好、牢固、严密,对发生少圈、变形、锈蚀、开焊、固定不牢靠的应坚决予以整改修复。
十一、塔机配备专用电箱,合理配置隔离开关、漏电保护器,做可靠的防雷接地。接地电阻、绝缘电阻必须符合有关要求,电缆线完好并固定牢靠。塔机的任何部位或被吊物的边缘与15kV以下的架空线路边线的最小水平距离不得小于1.5m,当小于此距离时,应按要求搭设防护架,当塔机作业半径在架空线路上方经过时,线路上方应有防护措施。
十二、施工现场或相邻工地有两台或两台以上的塔机作业,且塔机作业半径有重叠现象时,必须有可靠的防碰撞安全技术措施。
(1)行走式塔机任何部位(包括吊物)之间的距离不小于5m;固定式塔机,低位塔臂端部与高位塔身不小于2m,高位塔吊钩与低位塔垂直距离不小于2m。防止相邻塔机的起重臂、平衡臂与塔身、塔帽、拉杆的干涉和碰撞。
(2)采取组织措施,规定塔机的回转和行走路线,对塔机指挥和司机严格交底,并由专门人员监督执行,严禁相邻塔机在同一施工区域相向运转及交叉作业,防止起升钢丝绳的相互缠绕。
(3)利用技术手段,缩短臂杆,升高(下降)塔身,设置行走、回转、超高限位等,保证防碰撞安全。
十三、施工现场塔机的技术资料和安全资料必须齐全。
(1)塔机生产许可证、出厂合格证、使用说明书、设备
档案、运转及维修保养记录、安装拆除方案、验收证书、检测检验报告。
(2)拆装队伍资质证书、设备安拆人员、指挥人员、操作人员及其他特种作业人员的操作证和安全上岗证。(3)塔机处悬挂限载标志牌、安全警示牌、操作规程牌、验收合格牌、定人定机牌。
广大职工必须根据有关规程和标准,严格塔机的安装验收管理,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严格把关、规范管理并形成制度,杜绝塔机事故的发生,将安全生产水平提高到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