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管理机制构建分析
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管理机制构建分析
摘要:校园网络舆情主要借助了虚拟的网络平台,将个人对问题的观点和态度迅速反映出来,并且能够在网络中获得及时的互动。这种新的公众舆情在校园群体中的影响力非常大。网络舆情的形成原因,包括了网络社区的平台对网络舆情的作用;大学生群体的特性对网络舆情的影响;高校网络道德的不规范对网络的影响和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的缺陷。需要在高校校园网络中构建起比较有效的校园网络管理机制。加强对校园网络舆情的引导,创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积极舆情。关键词:
校园网络 舆情管理 机制
构建
大学生群体是互联网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他们的行为和思想会多多少少受到网络的信息影响。网络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也为大学生表达自我观念提供了便利。在大学生思想教育当中,不能够忽视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
一、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定义。大学生群体比较倾向于到各种网络社区中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感兴趣的朋友聊天等等。网络社区是一种虚拟的社区,它的功能和特征和现实的社会是一定的相似之处,但是也有很大的不同。其中最大的不同点在于,这种社区不是一种具有空间地理结构的组织,而且是网络为载体,由具有相同兴趣的人共同来组织形成的。在高校校园网络社区中,大学生比较熟悉的主要有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猫扑论坛、天涯论坛、百度贴吧、人人网、QQ群和各种网络游戏组织。[1]这些不同的社区都有它们的不同特点。它们在大学生日常的网络活动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为大学生能够进行网络活动,寻找共同兴趣的朋友,进行丰富的网络活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关注大学生群体的成长不能够忽视网络的影响。在高校校园网络建设中要全面了解网络舆情的特点,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校园网络舆情,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网络舆情是公共借助网络的形式来表达对现实社会及其各种现象的观点和看法,通过互联网反映出自己对社会事件的情绪。[2]其中涉及的内容和范围都比较广泛,这些问题都是比较有社会影响力的,校园网络舆情主要借助了虚拟的网络平台,将个人对问题的观点和态度迅速反映出来,并且能够在网络中获得及时的互动。这种新的公众舆情在校园群体中的影响力非常大。
二、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成因。校园网络舆情的形成主要是受到多个方面的因素影响的。分析这些主要构成因素,主要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分析网络舆情的形成原因,包括了网络社区的平台对网络舆情的作用;大学生群体的特性对网络舆情的影响;高校网络道德的不规范对网络的影响和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的缺陷。
第一、网络社区的平台对网络舆情的作用。校园网络舆情主要是依托网络平台形成的。在校园网络社区中除了校园的BBS,师生个人博客,人人网络外,还有像各类微博网站、博客网站、社区论坛、QQ空间、手机飞信等等。这些网络社区具有虚拟性、互动性和开发性的特点。这在很大程度上让网络舆情变得复杂起来。主要反映在网络舆情的信息来源的复杂性和多样化;网络传播的互动交流作用加强;网络信息传统过程的匿名性和舆情传播的快速化等等。[3]这些都是依靠网络平台作用的。大学生群体在这些网络社区中也容易感到一种情绪表达的满足。很多的网络舆情甚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学生的思想情绪。这种情绪在网络社区平台作用下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强化。
第二、大学生群体的特性对网络舆情的影响。大学校园的舆情比较容易发生很大程度上和大学生群体的特点是相关的。大学生群体的主要特征表现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大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性比较强,在人际交往中容易受到其他的影响,对人际交往有很大的渴望。他们关注很多社会方面的问题,希望表达自己的观点,以期在网络社区中获得一种肯定。其次是大学群体之间的认知和目标共性很强。在这些群体心理特征的影响下,他们之间容易形成很多共同的话语,也便于舆情的扩散,通过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够得到群体认同的满足,降低了个体活动的失落。[4]但是需要强调的是过度的舆情传播可能会引起舆论危机。最后是大学生群体对社会具有比较美好的向往,使他们对一些社会事件容易表现出过激的反应。这主要是大学生受到的教育,使他们容易对社会产生很美好的愿望,但是这种愿望在现实生活中出现很大的落差,导致他们产生很大的不满情绪,加上个人的知识结构和人生经历还不够丰富,对这些事件缺乏全面的看法,造成网络舆情的泛滥。
第三、高校网络道德的不规范对网络的影响。网络世界在给人们创造了轻松的表达空间的同时,也存在着网络道德规范的问题。尤其网络具有的匿名性常常导致很大的网络行为找不到责任的承担者,甚至没有办法进行责任的界定。大学生在网络群体中使一数字人和信息人的方式存在的。在缺乏法律的监管之下,很大的大学生自身的自控能力和道德标准都变得模糊不清,导致责任的模糊化。一些大学生对自身的要求降低,恶意地传播网络舆情,以尝试在虚拟社会中充当英雄的快乐。这种不用付出代价的行为常常让他们的行为变得肆无忌惮。这也是很大消极校园网络舆情层次不穷的重要原因。
第四、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的缺陷。校园网络舆情管理不仅是高校网络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进行大学生思想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网络舆情自身的一些特点常常会导致管理上容易产生困难。和现实的情况不同,大学生在网络上的很多言论是不需要负责任的。这也是很多大学生大胆进行不良舆情传播的重要原因。我国目前法律对网络舆情方面的管理办法还存在着很多的缺陷,导致很多的言论没有办法通过法律的约束力来进行规范。很多的高校也没有结合自身的网络管理特点,进行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的构建,在这些条件下,很容易导致不良网络舆情的大肆传播。
三、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特点。高校校园舆情的内容千差万别,但是按照舆情反映的内容来看,在高校网络舆情事件有很大的共同性特征,这些主要的特点有三大不同的表现。
1、网络舆情事件的多元性与综合性。在高校网络舆情中,有的学生比较关注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在一些国家和民族比较敏感的问题上,容易表现个人的情绪。比如“新疆打砸抢杀事件”“利比亚战争危机”“奥巴马接见**”“日本核泄漏事件”等等问题上,他们常常将个人强烈的感情加入到事件的讨论中,表达个人的言论。有的学生比较关注校园内的公共事件和校园周围的安全问题。在某个学校产生的问题,很快会在校园内的BBS上引起比较热烈的讨论。比如“武汉大学的樱花事件”成为了大学生们讨论爱国主义的问题的焦点。网络的虚拟性和信息传播的快捷性使得学生能够充分、及时地表达出他们的言论自由。校园网络舆情也常常在很多的重大事件中成为了不可忽视的舆论声音。
2、网络舆情的群体性和扩大性特点。校园网络舆情的主要群体力量是大学生,他们在年龄、性格和生活方式上有很大的共同性特点。在很多事情上能够很快找到共鸣的群体。通过网络互动,他们能够很快达成一致的认同。而且网络的开放性特点,能够将更大的群体联系在一起。网络的即时传统作用能够在短时间内将人们的各种观点集合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导致网络舆情被扩大,造成网络舆情“滚雪球”现象。比如,“四川广元蛆虫柑橘事件” 当时在各个QQ群中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并且被迅速扩大化。但是其实在四川广元,当地有关部门已经对有蛆虫的柑橘进行了必要的处理,问题显然没有网络传播的那么严重,但是受到网络舆情的影响,当年的四川广元柑橘几乎是遭遇到了最广泛的抵制购买,影响到了四川广元柑橘的销售。
3、网络舆情具有难控性特点。网络的开放性和匿名性特点,不仅是网络舆情容易产生的原因,也是网络舆情难以控制的主要原因。特点是我国的网络教育和管理上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计算机技术发展相对滞后,人们的网络道德意识薄弱。大学生群体在这种较弱的压力之下,很容易出现一些不理性的行为。特别是那些自我道德意识差的学生,很容易在网络过激情绪的影响下,做出很多不理性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网络管理的难度。
四、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的构建。加强对校园网络舆情的引导,创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积极舆情是校园网络舆情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需要加强构建校园网络舆情管理机制。
(一)建立健全校园网络舆情管理体系。为了能够是校园网络舆情能够得到有效的关系,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校园网络舆情的管理。其中建设校园网络舆情管理体系是相当必要的。一方面要强化班级干部和辅导员教育的责任,通过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对发生在身边的突发事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能够将信息迅速反映到相关的领导和学校管理部门。建立起一个完整有效的管理体系。最大限度地避免重大突发事件对学生造成负面情绪作用。能够根据校园网络舆情的工作特点进行合理的工作安排,从信息的收集、信息汇报懂啊信息处理都能够保证渠道的顺畅和及时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其次是要重点关注网络维稳信息的收集。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园的网络技术,进行热点问题和重大事件话题的收集。[5]在网络舆情泛滥前,要有一个预警,对于那些比较敏感的话题,要从积极的方面进行引导。通过校园网络舆情队伍建设,将舆情信息进行归类整理,将信息反馈到有关的决策部门。最后要建设一支专业素质强的舆情管理队伍。主要通过发挥校园里的专家领导的高水平理论素质的影响作用。通过在舆情中加入专家学者的理性声音来影响学生的行为,引导学生用理性的眼光看待问题。在一些主要的网络论坛上,安排相关的人员进行网络日常工作的维护。通过版主和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来加强积极网络舆情的传播。
(二)打造高效的网络舆情监控系统。很多的网络舆情常常会引起舆情危机,这是非常不利于学生的成长的。在一些突发事件的处理上要加强进行监控。高校是一个信息技术比较发达的地方,通过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进行信息的自动检测和监控来加强对学生的舆情监督。包括进行网络的实名验证和进行网络日记记录的方式来进行舆情的控制。特别是在校园舆论比较活跃的版块进行实名制,避免外来人员进行过激舆论的传播。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即时通讯和网络聊天内容的监控,做到将舆情危机控制在源头上,避免传播带来的一些危害。还要进行有害信息的过滤。对一些有害的信息,要采取多样的方式进行网络信息的有效过滤,包括断开物理连接、地址库过滤和防火墙过滤。在使用这些技术的时候,要避免对其他网络功能造成的负面的影响。加强使用其他,比如地址库过滤和内容分析 结合的方法,采用硬件设备接入的方法主要有主干网接入和旁路侦听两种方式等等来加强信息的过滤管理。[6]另外,还要,加强网络设备自身的信息排查建设。很多的网络消极舆论由于没有足够的线索和证据,因此在网络舆论的控制中常常会出现很大的管理困难。通过网络系统设备进行网络的建设来增强对突发事件的排查,掌握网络信息的线索和证据,为网络舆情监察提供必要的线索。通过使用计算机网络设备,不仅能够保证网络舆情的安全,排除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作用,还能够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供方向,增强学生的网络道德建设。
(三)加强对学生的法律和思想道德教育。在校园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的构建中要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将网络管理和学生的法律思想道德教育联系起来。通过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法制教育,来引导他们加强自身的法律自律能力建设,能够在日常的生活中做到自律自觉。结合校园网络事件的特点,很多的消极舆情都是由于学生的法律意识薄弱和自身的思想认识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偏差导致。通过进行必要法律知识的学习,了解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在内的多部网络法律法规来增强网络法律观念,增加自我管理。[7]同时要在思想道德教育中按照科学的管理办法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
在高校的网络舆情管理上,要对舆情信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保持对舆情信息的敏感,能够及时地掌握舆情信息,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来加强对舆情的控制。在高校校园网络中构建起比较有效的校园网络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张合斌.高校校园网络社区舆情形成及特征研究[J]东南传播.2009(11)[2]巫明川.郭宝林.校园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管理及应对策略[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12 [3]邓 燕.论网络舆情对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影响[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09.05 [4]郭 亮.高校网络舆情监管与网络舆情危机管理[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01 [5]刘静姿.李 暾.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监控机制研究[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23)[6]周建胜.范志轩.高校网络舆情成因及引导处置机制探析[J]
教学与教育研究.2010.08 [7]丁建军.浅谈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成因及其危机应对[J]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4
第二篇: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研究
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研究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已经普及各个领域。网络不仅是一种向外界发布最新信息的渠道,也是人们发表意见和建议的平台,而人们在这一平台上发表意见时,就已经在无形中形成了网络舆情。网络舆情渐渐成为一种必然的现象,那么网络舆情的管理也应备受重视。在网络使用人群中,大学生居多,为此,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网络舆情管理也变得更为重要。因此,文章通过对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提出了一些网络舆情管理机制构建策略。
关键词:高校;管理机制;网络舆情
网络舆情主要是人们借助网络这个虚拟平台,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表达出来。网络舆情在现在的高校大学生中的影响力更是不可低估,大学生作为网络舆情的主要参与者,高校需要对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加强重视,正确引导学生积极使用网络,正面舆论。在网络上,人们言论自由,言论平等,但是网络的传播速度过快,至今还未形成统一有效的管理体制,导致网络上出现了许多消极的内容,对人们产生了负面影响,尤其是大学生,因此,高校应该注重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管理,为学生全身心健康成长发展提供帮助。
一、高校网络舆情概述及管理现状
1.1高校网络舆情概述
高校网络舆情只是网络舆情中的一部分,主要集中在高校网络中。参与者自然也是高校的大学生和教师,以及管理者,主要的形式则是校园网站、博客、QQ群、贴吧、微博等,大学生主要经过这些平台进行讨论,发表意见。当学校内部或者社会上发生一些事情时,学生会经过这些载体,进行讨论,各抒己见,从而形成所谓的舆论。高校网络舆情出现在学校,有着其自身的特殊性,大学生是舆情的主要参与者,他们本身就具有鲜明的个体心理和思维特征,再加上大学生涉世未深,在评论事情时,根据的是自己的感觉和想法,不曾深思,大多带有自我情绪,这就使得他们在舆论中扮演着不同于他人的角色,严重影响自己的心理状态和全面素质的发展。
1.2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现状
伴随着时代的信息化,互联网快速更新,很大程度上推进了互联网在社会各个领域的扩张。据调查研究发现,现在的大多数网络使用者是大学生,这为高校带来了便捷和新颖,却也给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目前,已经有许多的学校在加强对学校的网络舆情管理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其管理机制依旧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现在的大学生通过校园网络,对社会上的事情进行自由言论,也有人带着情绪进行大肆评论,不够理性,这给社会的网络发展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对高校舆情管理也带来了许多的挑战。
二、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是一个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群体,他们的身心成长和素质培养都是高校的主要责任和目标。而网络作为一个可以尽情表达自己观点和价值观的载体,自然受到大学生的喜爱,也正是由此产生了网络舆情。高校对网络舆情的管理虽已做出一些成绩,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2.1管理主体不明确
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需要高校各部门共同合作完成,但是现在的高校的分工并不明确,时常会出现多个部门解决一个问题的现象,导致资源浪费,耽误网络舆情问题的及时处理。而且,目前许多高校基本上都是建网站者实施网络舆情管理,并没有建立专门的网络舆情管理部门,管理的主体并不明确。就现在的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情况来看,大多高校依然处于起始阶段,而网络舆情也基本是由大学生自己或者建网站的人来实施管制的,更多依靠的是大学生自身的修养和综合素质。但是如今的网络舆情实在是好坏皆有,甚至可能负面信息更多,这必然会给学校网络带来许多的不良影响,这样的局面则急需明确的管理主体来进行管制、完善。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主体的不明确,将会导致高校网络舆情失去控制,进一步阻碍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获取有益的信息,从而对大学生的全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2.2管理人才不充足
网络舆情的管理不只需要部门的建设,也需要优秀的人才来管理。高校网络舆情管理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是管理人才,想要完善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就必须为管理部门配置专业的管理人才。但是据调查显示,现在的许多高校在网络舆情管理人才配置方面并不十分令人满意,许多管理人才可能是具备某一方面的才能,但是缺乏多元化的能力和素质。而学校的管理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很有可能是忽略了网络舆情管理部分,导致出现严重缺乏人才的现象,阻碍了正常的网络舆情监管工作的进行,更多的是在问题发生之后,学校才做出相应的处理,这样的处理方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管理危机的存在。专业的优秀人才需要具有全面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能够及时地处理网络舆情问题,甚至能够根据平时的数据分析,预测到可能会发生的问题,并提前做好准备,以防危害。
2.3管理模式不新颖
网络的更新快速及时,随之而变的是网络舆情的管理机制,为应对不同的网络舆情问题,高校应该适时更新管理方法。现阶段,许多高校进行网络舆情管理一般采用的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或者以单独面谈的形式,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情感,从而推敲他们的舆论倾向。这样的方式过于传统,不够新颖,无法适应现代快速进步的信息化社会的发展。网络的独特性在于其传播信息的速度快,方式便捷,范围广,这就导致了原来的管理方式已无法满足现在的网络舆情管理需求的局面,然而目前还是有诸多的高校依旧采取这种方式进行管理,这给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的进行造成了一定的阻碍,致使成效不够明显。
2.4管理机制不健全
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我国的网络进步也十分迅速,但是现在我国网络舆情管理机制并不健全,尤其是高校。以前我国大多数的高校并没有建立健全的网络舆情管理机制,导致大学生不能正确地使用网络获取信息。目前,我国诸多高校依旧缺乏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控、分析和处理的专门的管理机制。大学生利用网络了解社会上的最新消息,学习一些有益的知识,发表自己的言论,这样的方式为大学生提供了便捷,也为高校增添了一种了解学生的途径,打破了惯有的模式。但是与此同时,自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良的信息,而大学生未曾涉世,辨识能力相对较差,可能会涉足不良网站,接触恶性信息,这将会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带来十分消极的影响。在应对这些问题的时候,高校依旧存在许多欠缺之处,网络的维护不够全面,未及时筛选优良的信息,这些都没有很好地约束和监管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给学生和高校自身都来了恶劣的负面影响。
三、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建设
高校的网络舆情管理事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涉及高校的校风建设及发展,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那么很有可能会诱发一系列的舆论危机或者恶性事件,从而严重影响学校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的完善,采取有效措施,是现在高校进行网络舆情管理的主要任务。
3.1加强管理主体建设
管理主体是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建设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所以,加强管理主体建设,为大学生的全身心健康成长和高校的进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前提。高校的管理主体包括学生处、网络管理、安保部门三个部分,其各自具备着自身的相应的职责。想要加强网络舆情管理主体的建设,需要这三个部门团结和谐,各自完成分内任务,共同实现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学生处在对大学生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进行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大学生对舆论的关注程度和具体的倾向性,从而有利于进行网络舆情管理。网络管理部门对于大学生很少有直接的接触,可以尝试着从学生处了解学生的情况,及时准确地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网络平台,对部分大学生使用恶性网站的行为进行网络管理。安保部门在学生处和网络管理部门工作的同时,加强对大学生使用网络的安全管理,保证高校内部网络安全有序进行,从而完善网络舆情管理主体建设。
3.2加强管理人才建设
加强管理人才建设是高校加强网络舆情管理机制建设的必然要求,网络管理人才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是实现网络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因此,高校应该注重加强对管理人才的培训,可以尝试在招收管理人才的时候,进行全面的综合素质的考验和专业能力的考核,具有针对性地聘用符合岗位的全面化的人才。在此基础上,也要对在职人才和新进人才进行定期培训,不仅是培训专业能力,也要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以防在工作期间管理人才出现纰漏,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与此同时,高校管理部门内部也可以实行考核,以这种方式,促进管理人才的自我培养和成长,从而能够为高校的网络舆情管理做出相应的贡献,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网络平台。
3.3注重管理模式创新
网络的发展迅速,舆情的信息量也自然会随之加大,因此,传统的管理模式就会出现无法满足现代网络舆情管理的需求。目前大多数高校使用的针对学生进行具体了解的形式,过于浪费时间,而且可能会导致无法顾及每位学生,造成一定的疏漏。网络舆情管理是一种现代化的科学技术,高校可以利用网络的形式对大学生进行监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教师与学生在网络上的积极交流,形成师生无障碍沟通的局面,这样既能保护学生的隐私,引发学生交流的兴趣,又能促进高校的校风建设,完善高校舆情管理机制。高校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及时更新管理模式,适应大学生的需求,更进一步地了解大学生的舆论倾向,从而完善高校舆情管理机制建设。
3.4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能够有效规范大学生和高校正确使用网络,而这一体制的健全需要监测、分析、处理这几个专业的机制组合而成,需要他们互相合作,团结配合,形成一条稳固的规范链,监督大学生和高校使用网络的行为。监测是保障高校能够及时获取舆情信息的前提,对进行后期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在进行监测时,一定要注意从不同的网络方式和不同的群体中全面监测、搜集信息,着重注意大学生对学校和社会事件的关注程度,以及社会各界对学校的评价。在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之后,交予分析部门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从而判断舆情的真实情况和发展趋势等,并对信息做进一步的总结,然后以客观的立场将信息数据保存。在此基础上,处理部门对分析出来的问题,进行实时有效的解决,以此完善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的建设。
四、结论
高校是使用网络最频繁的地方,也是人才荟萃的地方。在高校,网络这个平台已经成为师生之间进行交流的主要平台,也已经成为大学生了解社会的主要渠道,高校是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因此高校加强网络舆情管理越来越重要。高校应该做到及时了解舆情信息,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完善网络舆情管理机制,从而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获取信息的网络平台。并且,高校对网络舆情的信息一定要时刻保持敏感,从自身做起,从大学生的立场出发,建设良好的网络舆情管理机制,为高校的和谐发展和大学生的全身心健康成长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姜胜洪网络舆情的内涵及主要特点[J].理论界,2010(3).[2]吴绍忠,李淑华互联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3]马春来论高校网络舆情的内容及管理[J].琼州学院学报,2009(4).[4]冼季夏,顾慕娴,吴宏宇,等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机制探析[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3).[5]刘燕,刘颖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及管理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09(4).
第三篇:网络舆情分析
《网站浏览与分析》
题目:析
期 末 作 业
(2016-2017学年第2学期)
中国留学生毕业演讲事件网络舆情分
学 院
网络传播学院
专 业 传播学(网络传播方向)班 级 传播学1401班
姓 名 程谏 学 号 5201140104 成 绩
任课教师 张 厚 远 完成日期
2017年 6月 10 日
———— —谏程—名—姓—————— 线104—140——2015—号—学——————— 班—封1—140—学—播—传—级—班————密—— —学—播—传—业—专—中国留学生毕业演讲事件网络舆情分析
一、事件概述
2017年5月22日(美国时间5月21日),中国留学生杨舒平在马里兰大学2017年毕业典礼上发表了演讲,对于台下乃至在美国各地留学的中国学生而言,这本该是一件十分自豪的事情。然而她有关只有在美才能呼吸“又甜又新鲜”的空气、一出机场就感受到自由等说法,让台下的中国同学们尴尬不已,也引爆网上舆论。根据现场视频和出席这场毕业典礼的林同学介绍,来自昆明的杨舒平在演讲中说,她在国内每天出门都要戴口罩,到了那边才呼吸到又甜又新鲜的空气。她称,“在走出机场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了自由。再也没有雾来模糊我的眼镜,再也没有呼吸难受,再也没有任何压迫”,“在学校里面参加戏剧社,感觉到美国这边人人参与政治的热情高涨”。
这番言论一出,立即引发马大其他中国学生及美各地中国留学生不满。在中文社交媒体上,这段毕业演讲被贴上了“辱华”的标签,遭到网民抨击。尽管杨舒平本人之后表示道歉,但质疑和谩骂并未停止,她的个人信息也被网民人肉。相关舆情量在5月22日达到顶峰。面对潮水般的质疑,杨舒平22日就此事道歉,并称“深爱自己的祖国和家乡”。
二、舆情发展经过
由于该起事件中当事人来自于云南昆明,其妄称出门必带口罩、不带会生病的说辞,引发了中国网民尤其是当地网民的不解和讽刺。昆明发布官方微博在第一时间发布帖文并表示:这个黑锅我们昆明不背,并历数昆明空气质量优良比例达百分之百。昆明四季如春,气候宜人。
同在美国留学的大学生们对该杨的言行也表示了极大的愤慨,他们在第一时间制作了自己的视频,表达了对中国的热爱和对故意贬低国家及相关政治言论的不满。
随后有网民发现该杨微博中曾经发表过不少关于中国文革的政治谣言,并指出,其微博谣言试图通过抹黑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历史,来论证她的美国艺术伟大、中国艺术相反(低劣)的结论。
面对无数网友的吐槽和批评声,该女留学生关闭了自己的微博评论,并将微博账号进行更改,在微博中作出道歉来回应此次事件。然而,绝大多数对其微博道歉并不认可。
有网民通过人肉方式搜索到该杨的家庭成员,并试图将其父亲身份认定为昆明某公安机关的领导,一时引发网民热议。昆明警方及相关媒体通过调查在第一时间进行了情况说明:该杨家庭成员与当地公安机关毫无关联,并对人肉方式进行了批评。
从看似简单地一起留学生演讲,从空气质量孰优孰劣引发的争论,到国内一些公知媒体参与洗地,与数量众多的正能量网民进行网上交锋,到人肉结果被有意进行错误指向试图转移焦点,再到最后境外反华势力大本营无意被查出,使得这一场颇有戏剧性的网络交锋持续走热,不断引发更多网民进行讨论。
三、舆情分析
1、媒体报道分析
2017年5月22日至2017年5月23日,媒体关于“中国留学生毕业演讲引争议”的新闻报道约250篇,报道的主要媒体为:澎湃新闻网、人民网、观察者网、环球时报等。—— 5月22日,“澎湃新闻网”发文《马里兰大学中国留学生演讲涉辱华,竟称美国空气都是甜的》,文称:作为留学生,在毕业典礼上受校长邀请,当着全校师生做毕业演讲,这本是一件十分荣耀的事情,我们应该为优秀的海外学子感到骄傲。然而近日,在美国马里兰大学的毕业典礼上,中国留学生杨舒平的毕业演讲却让台下的中国同学们感到无比尴尬和气愤。演讲中,她表达的言论都是美国人天天在街边小报上看到的中国——充满偏见与傲慢。杨舒平用精湛的演讲技巧,在全校师生面前为这些小报背书,把美国人对中国的偏见再一次放大。
“人民网”发文《留学生美国演讲质疑家乡空气昆明官方:这锅不背》,文称:据云南省昆明党务政务信息公开平台官方微博@昆明发布22日消息,针对广大网友因为视频产生的对昆明空气质量的质疑,昆明发布表示,这个锅我们不背!昆明四季如春,气候宜人,截至5月8日,今年昆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100%。不过昆明的空气倒极有可能“新鲜而香甜”,如果大家行走在昆明的大街小巷,就能感受到昆明“四季鲜花开不败”的自然芬芳!
“观察者网”发文《中国女留学生微博致歉曾称“美国空气都是甜的”》,文称:5月22日晚,杨舒平改掉了自己的微博名,取了一串乱码,并删光之前所有微博,回应此次事件,称“我深爱自己的祖国和家乡,为国家的繁荣发展深感自豪,也希望今后用自己在国外的所学弘扬中国文化,为国家做积极贡献。”虽然杨舒平关闭了自己的微博评论,并表示“完全没有对国家及家乡的否定或贬低之意”,但网友们的打脸却来的异常凶猛。
5月23日,“环球时报”发文《马里兰大学校方:自豪的支持杨舒平的发言》,文称:在美国东部时间下午6点33分,校方的一位名叫Jennifer Burroughs的对外协调人员(Communication Coordinator)对外界表示,对于杨舒平的发言,学校自豪地表示支持,也对她在毕业典礼上发出她的声音表示赞赏。在这份申明中写到:“作为一名顶级的学生,杨舒平被我们学校委员会选中在5月21号的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她表达了对于有机会在美国和马里兰大学学习的感激,并分享了她对这段经历的想法。对于杨舒平分享其观点及独特见解的权利,我们学校自豪地表示支持。我们也对她在这个欢乐的场合发出她的声音表示赞赏。”
2、网民话题分析
2017年5月22日至2017年5月23日,网民关于“中国留学生毕业演讲引争议”的言论约19.62万条,言论主要来自新浪微博。
5月22日,“新浪微博”用户“环球时报”:【中国留学生毕业演讲:美国的空气都是新鲜而甜美的】近日,美国马里兰大学的毕业典礼上,一名中国留学生Yang Shuping受校长邀请在演讲中称,自己来到马里兰大学是为了“新鲜的空气”,刚从飞机上下来就“感到了自由,这儿的空气太新鲜、太甜美”。随后她接着说:“之前在中国历史课上学到的人生、自由、对幸福的追求,对于我而言毫无意义„„人们公开谈论着种族主义、性别歧视和政治话题,我非常震惊,我从来不知道这样的话题可以公开讨论”。这一演讲在留学生中引发吐槽。
“新浪微博”用户“马里兰大学学生学者联合会”:这事件最大的受害者,其实也是那些无辜的马大学子们。我们热爱祖国,对这件事情也保持高度关心。出了这样的事情,我们也感到愤愤不平。然而随着话题逐渐升温,大家对这篇毕业演讲稿的批判渐渐变成了对马大、甚至马大学子的批判,这毫无疑问对这些无辜的马大学子是不公的。在这里再次希望大家千万保持理智,理性看待这次个人言论事件,不要伤及无辜。
3、关注人群地域分析
据舆情监测系统数据显示,云南的网民对话题的关注度最高,其次是上海和北京。云南是涉事留学生的家乡,故网民对该事件关注度最高。上海和北京,两地经济发达,出国留学人员较多,且各层面人群分布丰富,网络普及率较高,网民规模较大,网民的网络交互较为频繁,故上海和北京的关注度也较高。
四、舆情点评与启示
近日,中国留学生杨舒平在马里兰大学的毕业演讲视频刷爆朋友圈。“美国空气香甜奢华”、“自由民主如同清新的空气”的言论一出,瞬间触动了国人敏感的爱国神经。于是乎,口诛笔伐铺天盖地,指责谩骂不绝于耳。杨舒平陷入了舆论泥沼之中,不仅被贴上“辱华”、“跪舔美国”的标签,其本人的信息也被网友深扒。
客观上讲,杨舒平的演讲涉及到中国的言论确有失实之嫌,尤其在其演讲文本刻意的起承转合下,通过隐晦的中美比较,赞扬了美国,无形中也贬低了中国,而这种言论和态度或有迎合国外对中国的刻板印象之嫌。
不论主观上是否故意,杨舒平的演讲效果确实损害了中国的形象,但是,即便其确以贬低祖国迎合外国来为自己牟利,将其行为上升到“辱华”的层面也过于牵强,顶多也就是个人道德品质问题。
事实上,受到舆论指责的杨舒平所遭受的网络暴力更让人揪心。在演讲后的几个小时内,杨舒平的个人信息几乎全被人肉出来,更有网民扒出其父母是公务员的家庭背景,质疑其父母送其留学的经济能力。杨舒平的个人社交平台评论区也充斥着漫天的责骂之声,即便其被迫删掉微博,也无法阻止网民的口诛笔伐。
对于杨舒平的演讲,大部分网民持负面态度,认为她对西方过于谄媚;但也有部分网友认为,该学生有自己的思想,其所说的“the fresh air”只是对“自由”的比喻,国家应该容得下异见与批评。我们无意深究杨舒平言论的失当,作为出门在外的留学生,如何不卑不亢、客观恰当地向外界展示一个真实、复杂、具体的中国,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杨舒平没做好,并不代表她就应该承受网络暴力。
第四篇:网络舆情分析报告
网络舆情分析报告
学号:6100114004
姓名:陈文鑫
专业:电子商务
新闻背景: 南昌大学14年9月1日开始全校实行自主保洁,寝室保洁阿姨全部被请辞,学生们要轮流打扫公共卫生,寝室楼道加公厕,然而在短短时间内,引起了在校学生的强烈反弹和社会网络的激烈讨论。
据钱江晚报记者赶赴南昌采访发现:南昌大学宿舍的卫生情况已经有了好转,事情该怎样发展?这是52岁的南昌大学校长周创兵度过的第27个教师节。面庞黝黑、显得有些疲惫的他在自己整洁的办公室里踱步,头也不抬的回绝记者的采访要求说赶着开会。
这位被“上头条”的校长,正与他履新一年的南昌大学共同深陷舆论漩涡——南昌大学“自主保洁”制度,激起校内学生的强烈反弹。
有学生在微博上直言,“我交了学费,不是来掏粪的”.更有学生调侃到,“学校有条韬奋路,我们都是掏粪男孩”,此事迅速成为微博热门话题。还有学生质疑,学校执意推广,破坏了校园民主,相关费用流向也未及时公开。而众多网友则批评,这些90后太娇生惯养,“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并声称“招人不招昌大生”、、、、“自主保洁”为何酿成轩然大波?南昌大学是否存在强行推广?相关费用流向是否公开透明?
学生爆料:目前存在反雇清洁工现象
学校有规定,不分男女,一个学院的学生负责“承包”指定楼栋的卫生,包括厕所》同时,由于同一学院的学生分在不同的宿舍楼居住,以学院为单位组织,学生们可能被分配去打扫非自己居住的宿舍楼卫生。
学生反应,因为高楼层水压太低,秽物冲不下去,感觉恶心,连午饭都吃不下。
多名学生证实,在目前的“自主保洁”中,存在某些班级摊派学生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做清洁,以及反雇清洁工和学生工的现象。
校方回应:之前和学生沟通存在误会
舆论的发酵,已然席卷巨大风暴》面对来访的钱江晚报记者,南昌大学单位宣传部部长刘继荣表示,校方感受到巨大的舆论压力:“这几天,学校针对自主保洁开了不少专题会议。
“自主保洁”的提出,源起校长周创兵到南昌大学抚州医学院的一次调研。刘继荣介绍,抚州医学院的保洁改革很成功,“全宿舍楼除了两个保安,其他都是学生自主管理。”这让周创兵很受触动。所以才实行这一制度改革。
刘继荣解释说,之前和学生们国沟通存在误会,其实学校从未强制实行轮流打扫,或者强行摊派清洁任务。他出示一份署名为“学生组织联合会”的倡议书,倡议书里表明,学校决定自9月1日开始在全校推行学生公寓自主保洁服务工作,倡议积极参与班级(楼层)值日,认真完成日常保洁任务,积极争当志愿者,努力完成特殊保洁任务,积极参加大扫除。
一位校方知情人士分析,自主保洁走样,学校上下各级都有责任——从学院一级来说,“自主保洁”只是徒增他们的负担,没有什么实质性好处。
制度去向:不会取消,将推广行政人员“自主保洁”
在短短几天时间里,472名学生联盟上书反对,校方却称这些学生只占到了全校的百分之一。外界质疑,学校省下了保洁人员费用支出,是不是太抠门,省下来的钱哪去了。南昌大学学生宿舍与教室管理中心主任李永坚说:“不是学校抠门,实际上,学校还另外贴了4万余元,用于购买垃圾桶、废纸篓、劳动工具等。”
他介绍说,目前前湖校区实行自主保洁的共有34栋宿舍,涉及4万名左右的学生,按相关标准,这些保洁人员将会产生152万余元的保洁费支出。届时,学校将向4万名学生共返还152万余元,直接打到每位学生的银行卡里。
4名学生给校长寄拖把
如果校长能拿起扫把,我们将集体鼓掌
在社会和网络舆论的压力下,学校拟微调保洁政策,现如今校内学生表示赞同,这种做法的效应让双方都取得了想要的结果,所以说政策的实施成功与否,在于民意如何?学校应时时为学生考虑,布置工作要落到实处,多和学生沟通。
学生陈文鑫编辑
第五篇:高校舆情引导与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考
高校舆情引导与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考
陈燕
肖建昌
摘要: 构建和谐校园是新时期的重要理论命题,面对高校舆情多样化、复杂化的新局面,应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突破传统高校舆论引导理念,注重校园媒体建设和建立校园舆论引导长效机制几方面入手,有效引导高 校舆情,推动和谐校园建设。
关键词 高校舆情 舆论引导 和谐校园
舆情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 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所表现的总和。高校舆情 作为在一定范围内产生的高校这个特殊群体对社会事务的 心理认知、价值判断的综合表现,具有舆情传播迅速、范围广 和影响大的特性,高校舆情一旦形成,对广大师生的思想意 识、校园的安定甚至是社会的稳定产生影响。因此,密切关 注和分析高校舆情,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舆论引导与疏通,对于构建和谐校园有着重要意义。
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普及知识、传播文 化、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机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构建和谐校园成为政府、社会各 界和高校共同关注的话题。高校的和谐应当是整体的和谐,包括校园内部的各个部分、各个层面、各个群体,高校与整个 社会的外部环境都处于一种相对协调的状态,这其中也涵盖 了舆论的和谐,而现实环境中,社会的转型发展给高校带来 了较大冲击,读书的高成本与就业难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 差距,大学生的独立性、个性化使校园中各种思想文化相互 碰撞,互联网、手机媒体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在高校的普及,更 快捷传播信息的同时也拓展了高校的舆论空间,为高校受众 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交流平台,从过去传统主流校园媒体单一 化变成“多种媒体、多种声音”,流通渠道的多样性带来了舆 论的多样化,使高校舆情呈现复杂化的新局面,正面舆论与 错误舆论并存,主流舆论与非主流舆论并存,如不能及时有 效对负面非主流舆论加以引导,将会对高校校园稳定与和谐 造成威胁,这就对高校舆论引导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高校舆论引导在于将高校中的各种意见、思潮,经过整 合统一到正确的舆论导向上来,形成一种主流声音,从而达 到影响和改造负面舆论的功能,达到舆论和谐。那么,如何 适应新时期高校舆情的发展形势,以行之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引导校园舆论,构建和谐校园成为当前一项较为紧迫的任 务。
一、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引导高校舆论,构建和谐校园有力的思想保障
大学生作为学校和社会生活中的活跃分子,对于校园舆论与社会舆论的生成起着重要作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是高校舆论宣传工作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新时期引导高校舆论、构建和谐 校园有力的思想保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 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 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 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 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其 目的是为了促使大学生思想的转化,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大学 生头脑,提高思想认识。在思想活跃、敏感度高的大学校园 里,如果先进主流的思想文化放弃这块阵地,一些腐朽落后 的思想势必会滋生,从而影响校园和谐与稳定。高校舆论引 导就是要使舆论中积极的内容和要素得到强化,并成长为主 流舆论,而消极内容得以压制并最终消亡或被控制在一定范 围内不至对社会稳定造成威胁,因此,一方面加大对主流舆 论的引导,另一方面加强公众自身的政治思想,提高对不良 舆论的辨别能力也是必然的,这就对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提高辨析力抵制负面舆论的侵蚀提出更高要求。
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 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强化学生 的自律性,大学生形成了对自己行为判断和约束标准,在面 对各类事件和问题时,做出理性判断,自觉形成主流正向舆 论,抵制非主流负面舆论,提高舆论引导的有效性。
二、突破传统的舆论引导理念,以正面的 舆论引导人
营造构建和谐校园的良好舆论氛围,应当以正面舆论宣 传与引导为主,辅之以舆论监督,服务好中心工作和高校发 展大局,在正面舆论引导过程中,注意舆论引导的方式方 法。新传播环境下,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多样化,对新闻 信息选择的途径和能力不断增强,以前采用的简单宣教已经 不能适应形势变化,高校要突破传统的“灌输式”舆论宣传理 念,改变措施,变灌输为启发,在人性化、柔性化、隐性化的传 播过程中帮助受众更加清晰认识事件发展,引导其正面分 析、判断,从而对主流舆论产生一致认同。在正向舆论引导过程中,典型的宣传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在构建和谐校园过 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要大力宣传,使典型人 物的典型事迹在学校内外广泛传播,发挥先进典型的模范带 头与示范引导作用,形成正面的舆论导向。但应当注意的 是,在先进典型的宣传过程中应符合客观实际,坚持实事求 是的原则,提高舆论引导的可信度。校园舆论引导应摈弃传 统舆论引导一般化、表面化的弊端,贴近现实、贴近大学生受 众,注意引导的艺术性,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舆论引导的有效 性。此外,还可发挥舆论领袖的作用,有意识地培养校园舆 论领袖,利用其较强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更好地引导主流舆 论。
三、注重校园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建设,善用校外传播媒体,营造良好和谐的媒体舆论氛围
高校校园媒体不仅仅是信息传播的载体,更是高校舆论 宣传与引导的重要阵地,在传播信息、服务受众的同时承担 着舆论导向的作用。校园媒体客观反映高校的舆情现状,把 握校园舆情导向,用媒体舆论去改造校园舆论,提升校园媒 体的舆论引导力,有利于形成积极和谐的校园舆论氛围,构 建和谐校园环境。校园媒体作为高校舆论的主要表达渠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校园舆论的发展方向。一直以来,传统的 校园媒体在高校舆论宣传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在 进一步强化对传统校园媒体日常管理的同时,加强对校园新 兴媒体(如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的建设与把关。校园舆论 中,网络媒体(校园网、高校、BBS、贴吧等)的作用和影响日趋增强,有时高校的网络舆论甚至会引发社会舆论,校园网 络舆论在一定程度上虽能反映高校舆情,但一些网络舆论缺 乏理性、捕风捉影、言辞激烈,反而激化了矛盾。高校相关管 理部门要加大对校园网络媒体舆情监控。
高校的和谐与发展也离不开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高校 应善用校外大众传媒,建立高校新闻发言人制度,在危机事 件发生时尽快和大众媒体沟通联络,召开记者发布会或通气 会,及时通报事件的发展和事实的真相,不让小道消息和不 良舆论有滋生的可能性和途径,校园媒体和校外大众媒体形 成联动,全面引导舆论。
四、建立校园舆论引导的长效机制
如何把握舆情、分析舆情、有效引导舆情,是新时期高校 发展中面临的新课题,建立高校舆情引导的长效机制是其中 重要环节。显舆情,形成一些校园危机事件,给高校带来 不安定、不和谐的因素,因此应关注日常舆论宣传与引导,建 立高校日常舆情的观测、收集、分析机制,把握潜舆情,把危 机在萌芽阶段予以缓解,防患于未然。
高校应设立专门的舆情研究机构,配置专职的研究人 员,使舆情收集、分析与研判更加专业化、系统,针对性更 强。日常舆论宣传与引导中,除对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还应善设议程,围绕大学生关心的议题加以强调,聚焦大学 生的注意力,还可主动发现、提出热点问题作为议题设置,逐 渐消弱其他议题在校园内的影响,开展前瞻性的宣传引导,使非主流的议题和校园舆论在议程设置的过程中朝着有利 于舆论导向,构建和谐校园的方向发展。此外,还要善用校 园媒体,加大正面报道,积极开展各类主题鲜明的校园文化 活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控制舆论导向,在潜舆论阶段消 弭不良舆论。
日常舆论引导还应针对学生差异性关注舆情的不同,通 过日常教学、社团活动、党员培训、座谈会、问卷调查、心理咨 询,掌握不同类别的舆情现状,分类别予以引导,提高引导的 有效性和针对性。
危机事件,建立健全校园危机预警与应对机制,第一 时间引导舆论危机事件具有意外性、聚焦性和紧迫性的特征,一旦形成,对整个院园安全稳定与和谐构成极大威胁,危机事件的 突发性使得受众在危机爆发初期往往不易判断清楚整个事 件,易在高校内部造成恐慌,如处理不当,甚至会造成事态的 恶化,信息沟通是危机管理的核心,先入为主的信息能有效 影响受众的言行,要利用各种途径疏导舆论,控制不良舆论 扩散范围。
在危机事件中,建立高校危机事件的预警与应对机制,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各部门联动,在危机 发生的第一时间以及时、科学、正面、全面的信息报道引导舆 论,消除谣言,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和主导权,在危机事件 中树立高校的良好形象。
高校舆论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是关键性的,如果舆论是积极地、正向的,良好的舆论氛围会推动和谐校园建设,反之则会起阻碍性。高校应加强舆情分析,关注校园的“热 点”和“焦点”问题,主动设置议程,在高扬主旋律的同时有效 引导校园舆情,使高校舆情引导成为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推动力。
25岁到64岁的老中青三代人、中高学历以 上的人都爱看《宫心计》。有效分流目标受众,宣传浙江卫视品牌形象 由于世界杯高昂的转播费用和央视垄断性的转播平台,造成了省级卫视在世界杯期间节目编播的困境,因此,浙江 卫视准确地抓住世界杯期间“男人独占电视”容易造成家庭 矛盾的收视困局,将世界杯期间节目收视的主打人群锁定在 对足球不太关注的女性观众身上。不但有效地抓住了目标 人群,更借此契机将“浙江卫视·中国蓝”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首先,浙江卫视将《宫心计》的官网平台整合到浙江广电 集团的新蓝网主页上,将分集宣传片花链接到新蓝网,增加 受众粘合度。第二,《宫心计》首播庆典上,浙江卫视以“中国 蓝”艺人大面积参与主持、表演、互动环节,实际上是借 TVB明星宣传“中国蓝”艺人。第三,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浙江 卫视总监夏陈安总是将《宫心计》的主流意识形态与“中国 蓝”的舆论导向主旨相联系,借《宫心计》的人气,使“中国蓝” 品牌不断地出现在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上。
超越湖南卫视,成为世界杯期间省级卫视收视冠军。《宫心计》自播出之日起,连续 4 周超过收视排名省级卫视之首的湖南卫视《佳期如梦》,收视率跃升为全国 25 城市 电视剧收视排名之首,创造了世界杯期间的收视神话。浙江卫视的的成功提醒着我们,电视台间抢夺收视率的竞争,有时是未必是一种零和博弈,极有可能创造一种多方共赢。究其根源,还是在于通过对“蓝海战略”的巧妙运用,实现了避免在播出平台上的同质性竞争,以及在满足目标受众心理需求上的精准投放,把握住了这两条播出策略,不论 遇到再强大的竞争对手,都可以借力打力,实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