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17玉壶镇在全市社会管理服务体制创新工作会议上的交流材料(送审稿)
积极探索
大胆创新
全面加强农村新社区服务管理
玉壶镇东溪社区党总支、管委会
(2011年9月)
玉壶镇东溪社区现辖8个行政村,户籍人口9059人,在外华侨7500多人,9个党支部,党员309名;社区总面积28平方公里,中心村碧溪常住人口862人。东溪社区是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农村社区,管理幅度偏大。今年以来,东溪作为全市村级组织设置“转并联”改革的先行试点,按照农村社区发展“中心增强辐射、偏远逐步弱化、服务强化提升、促进城乡统筹”的要求,围绕“完善公共服务、强化社会管理、整合资源优势、促进共同发展”的功能定位,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农村新社区管理创新之路。
一、社区建设在“三到位”中得保障
自4月份开展村级组织设置改革以来,东溪社区在架构设置、人员配备、职责定位、运行机制、便民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先行一步。截至8月底,全镇共受理各类业务621件,办结率100﹪。其中受理即办事项437件,办结率100﹪,受理代办事项168件,受理率及办结率均为100﹪,受理同城办理事项115件。
——科学设置,组织构建到位。以“科学设置、分工明确、互助互管、合力共建”为原则,组建社区三套机构,即社区党总支、管委会和监委会。社区党总支主要负责社区公共行政事务管理服务的领导协调,总支书记由镇党委副书记刘光煜下派兼任,成员由所辖行政村书记担任;管委会承担具体开展社区公共事务工作,由镇人武部长程建利担任管委会主任,成员由所辖行政村村委会主任担任;议事监督委员会对管委会工作实行监督与建议,由专职副书记雷金发兼任,成员由所辖行政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担任。同时,加强社区群团组织建设,实现工青妇、关工委等组织全覆盖,积极培育社区文体、娱乐等各个协会、社团,负责管理部分社区事务。组建提供公益性服务、发展慈善事业的志愿者服务队,协助管理事务性工作,满足居民多层次需求。目前,已建立结对帮扶、法律援助、技术信息、环境保洁等四类组织志愿者服务队,其中有82名党员志愿者登记在册,已开展志愿服务5次。
——强化力量,人员配置到位。结合行政区划调整干部消化,配备专(兼)职社工,实现政府工作人员向社区工作人员过渡。由行政区划调整前东溪乡干部和大学生村官担任社区工作者,再培养一批文化程度高、办事能力好的年轻人员充实到社区队伍中,形成一支具备先进管理经验和优质服务水平的专职社区管理队伍。目前,东溪社区已配备专(兼)职社工45名,其中,村干部26名,驻村干部15名,大学生村官3名,聘用人员1名。
——整合资源,场地保障到位。面对有限的场地资源,我们本着场地设施最小化、公共服务最大化的原则,努力整合现有资源,切实保障社区服务场所。按照社区中心“六室六站二栏一厅一家一校一场所”要求,在场地布局上,追求场地利用最大化,对场地有限的社区整合资源科学归类,实行一室多用;在工作开展上,追求场所载体多元化,将社区学校办成老年大学教育阵地、青少年关爱阵地、远程教育传播阵地。同时,在多功能活动室设立生态环境成果陈列角,在综治(调解)室悬挂警世语相框,营造工作创建氛围。
二、社区管理在“1348”模式中得提升
社区的主体是群众。今年以来,东溪社区通过推行“一日三定四制八联”运行模式,引导社区居民牢固树立“社区是我家、管理靠大家”的理念,使广大居民实现身在社区、认识社区、融入社区、心系社区的转变。
——试行“一日”体验,增强社区居民归属感。今年7月以来,东溪社区率先开展“农村新社区体验日”活动。活动每月开展一次,分批次、分阶段让群众体验社区服务,第一批次为村两委干部、知名人士、侨眷代表、村民代表,第二批次为孤寡老人、残疾人、优抚对象,第三批次逐步向社区全员开放。在活动中,借鉴绿城园区生活服务运行体系,引入公共服务、生态环保、功能设施、平安建设、文明创建、文化娱乐等生产、生活理念体验内容。具体包括:开放“六室六站二栏一厅一家一校一场所”,发放社区改革宣传单,依托各类志愿者服务活动,体验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通过社区便民服务系统、服务评价体系演示,体验社区网络便民审批、同城联办及“一站式”服务等工作流程,体验社区便民服务;通过开展老年人棋牌类比赛、歌舞比赛、讲民间故事、唱鼓词为主要内容的娱乐活动,倡导健康娱乐休闲方式,体验社区文化生活;通过开展社区生态摄影展、环保小制作比赛、鱼苗投放等活动,以及参观生态成果陈列室、进行社区环保大家谈等形式,体验社区生态环保;通过开放社区警务室、演示网络化管理系统、参观治安联防训练等,体验社区平安建设。
——推行“三定”模式,调动社区干部积极性。即定时办公、定期议事、定点培训:定时办公,即规定每周四为村干部到社区集中办公日,坐班考核情况与村干部误工报酬相挂钩。定期议事,即每月15日为协商议事日,会议由社区党总支书记或管委会主任主持,主要议事范围包括:近阶段工作情况汇报交流、主持人点评工作、部署镇党委、政府下达工作任务;以民主恳谈等方式,对“1+X”城镇发展规划、农房集聚改造、“三分三改”等当前重点工作广纳良策,集思广益。8月份,东溪社区农房集聚改造点进展顺利,完成年度投资计划73%以上;确定茗垟村为“三分三改”试点村,商议确定了试点工作方案,9月份已铺开试点工作。定点培训,即依托社区学校硬件及师资,重点对常住社区党员、干部、群众进行培训,确保社区干部每年轮训一次、社区党员每季活动一次、社区居民每人学习一技。
——健全“四制”运行,保障社区工作全覆盖。建立综合协调、民主管理、便民服务、共建互助社区“四大工作机制”。即建立以社区班子联席会议制度、社区工作例会制度、社区班子分工负责制度、重大事项集体协商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协调机制,建立以社区干部履职承诺、四议两公开、民主恳谈会、党务公开、财务公开等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管理机制,建立以即办制、代办制、协办制、同城审批、网络审批等为主要内容的便民服务机制,建立以结对共建、文明联创、领导挂钩联系等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共建互助机制。
——开展“八联”建设,营造社区氛围更浓郁。为进一步激发联村社区活力,在东溪社区全面开展规划联做、发展联合等“八联”建设。即以社区为主体,开展规划联做、设施联建、发展联合、服务联动、活动联办、文明联创、环境联整、治安联防,强化农村新社区实体功能,让各种基层管理服务要素在社区平台上集聚,使社区功能更全、服务更优、群众办事更方便。如在规划联做方面,打破村村分割、自成一体的思维定势,以东溪社区8个村原有规划为蓝本,统一制定社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东溪社区栗树坦农房集聚改造项目通过制定统一的农房改造规划,完善配套设施,拟安置农户200户、800人左右,可安排宅基地整理29亩,大大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率。又如在发展联合方面,东溪社区对整个片区的油茶开发,实行连片土地流转、规模集中经营、品牌一体化创建,推进了油茶品质提升、销售网络健全。在活动联办上,深入挖掘当地优秀的民间民俗文化,组建老年舞蹈队、老年腰鼓队等2支文艺活动队伍,开展了庆祝建党90周年文艺演出等专场演出2场。
三、社区服务在改革创新中得优化
树立“大社区”理念,围绕“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多元化参与、信息化支撑”要求,大胆创新社区服务管理模式,寓管理于服务,提高社区居民的安全感、幸福感、参与感。——创新服务模式,切合农村实际。根据“九山半水半分田”,面积广、村庄数量多、人口分布不均衡这一山区实际,切实解决群众办事难问题。在率先推行便民服务全程代理制的基础上,推进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按照“农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代办服务站”的模式,在社区中心建立1个便民服务大厅,在每个行政村建立1个代办式的便民服务站,实现社区便民服务全覆盖,在全市率先完成便民服务示范点的创建工作。同时,通过推行公共服务、社会服务、志愿服务三大服务体系,进一步弥补了政府职能对群众养老、托幼、保健、娱乐、保洁、绿化等方面的服务缺位,满足社区群众的需要。
——创新服务方式,注重便民利民。一是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明确4大类服务内容。通过调查问卷和深入调研,以“利民、便民”为着力点,确定民政社保、计生服务、党员服务、涉农服务等4大类服务内容。二是加强协调,明确下放事权。按照“能放则放”的原则,实行审批、服务、管理权限“上提下授”,凡是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审批和服务事项,党建、计生、社会保障、综治、卫生、农林等,全部纳入社区服务中心办事大厅办理,目前可在社区服务中心办事大厅受理的办理事项从13项增至29项。三是网络审批,同城办理。着力构建社区信息化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依托统一数据中心、统一用户管理、CA数字证书认证、统一工作流管理、统一短信平台,有效实现资源共享、网上办公、网络审批。将部门、乡镇、社区三级基础信息对接共享,保障群众代办事件在便民服务一个窗口完成递交、审核、通过;通过网络平台实施流程监管,代办事项在哪一个环节停滞一目了然,倒逼干部进一步深化即办、待办、协办理念,自系统实施以来,将计生、民政、社保等办理时限缩短近40%。同时,建立群众办事短信查询系统,办事群众只要发短信即可查询所办事项所需材料,也可查询所受理事项的当前办理进度。
——创新管理机制,确保运行畅通。一是强化办事机制。建立工作人员岗位职责、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AB岗工作制、廉政建设管理制;实行办事结果评价制,每件办理结果都由委托人在办结后签字作出满意度评价。二是强化考核机制。将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列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定社区便民服务中心考核机制,将村代办员、社区干部坐班考勤、代办满意度、管理运行情况与村、社区干部绩效考核相挂钩。三是强化督查机制。利用“周二集中服务日”督查机会,定期组织人员对办事大厅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对工作不到位的办事大厅一律通报,对不在岗及服务态度差的工作人员一律予以书面效能告诫,确保便民服务中心有效运行。
第二篇: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省社会管理创新综合治理委员会会议精神,通报去年全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安排部署我区今后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抓好贯彻落实。
去年以来,按照中央和省委、政府的部署要求,区委、政府坚持把社会管理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先后召开常委(常务)会、党组会、中心组学习会、全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会议,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开设专题专栏等全方位开展宣传,制定下发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实施意见和任务责任分工方案,成立专门工作机构和工作组,加强督促检查,并在年终进行了考核验收。总体来看,大家贯彻落实区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积极主动,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基层基础薄弱、协调机制不健全、工作整体推进不力、创造性开展工作不够等问题,与我们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还不相适应。各…一定要结合工作实际和担负的职责,加大创新社会管理的工作力度,努力推进各项工作落实,确保取得实效。
下面,我就做好新形势下的社会管理工作再强调两点意见。
一要深刻认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重大意义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用30多年时间实现的快速发展,相当于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时间走完的发展历程,这一空前的社会变革,使发达国家在不同时期渐次出现的诸多社会矛盾和问题,在我国相对较短的时间里集中表现出来,社会管理作为一个紧迫的时代课题被提了出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央相继就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作出了部署,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鲜明提出并系统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命题,并将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五项任务之一提到全党面前。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明确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充分说明了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为了扎实推进这项工作,去年5月,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更名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10月,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召开第一
次全体委员会议,将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更名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年底区上也进行了更名。从中央到地方,对社会管理工作从人事、机构到设置,作出了一系列调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更名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只有两字之差,但它的内涵和外延却得到了极大拓展延伸,社会治安只是社会管理的一部分内容,这两字的改变标志着工作理念和思路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学习中央和省领导的重要讲话和相关政策文件,深刻领会精神实质,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进一步做好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维护社会秩序的工作,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为推动我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要在推进社会管理工作上有创新有亮点
一要狠抓落实,务求实效。省委、政府制定下发的《实施意见》,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各项工作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对…的职责任务进行了分工,目标任务非常清楚,现在的关键就是要深刻领会《实施意见》精神,结合各自工作职责,落实好重点任务
分工,切实抓好贯彻执行,通过具体事项把《实施意见》安排的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各…要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确定好各自的工作重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特别是对作出的部署、议定的事项要雷厉风行、一抓到底,确保取得实效。
二要努力探索,积极创新。社会管理是一项新工作,我们一方面要按照中央和省委、政府的决策部署抓好贯彻落实,更重要的是要在工作实践不断探索创新,努力在内容方法、体制机制、组织领导等方面大胆探索出一条社会管理的新路子。要结合区情和部门工作实际,注重社会管理整体设计和系统推进,努力在完善社会管理格局、统筹城乡管理服务等方面取得新突破。要重视观念创新,摒弃单纯依靠管理的观念,转变思路,把加强服务的理念贯穿到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在服务中实现管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真正把工作的部署转化为创新的方法。
三要协作配合,统筹推进。社会管理工作是一项辐射面广、联系部门多的系统工程,需要各职能部门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要充分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统筹社会各种资源,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工作格局,形成机制互联、功能互补、力量互动、协作配合、齐抓共管的社会管理整
体合力,真正实现社会管理的效果最大化。各相关部门要树立大局观念和协作意识,既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有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搞好上下对接、左右衔接,真正做到有目标任务、有责任分工、有协调配合、有措施办法、有进度要求,确保各项工作统筹推进、取得实效。
今天的会议到此结束,现在散会!
第三篇:在全省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
讲话提纲
(2011年xx月xx日)
刚才,大家共同收听收看了全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省、市领导作了非常重要的讲话,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围绕会议主题,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深刻领会,切实增强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和基层社会管理体制”。胡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注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把社会管理创新提到检验和衡量党委政府执政能力及科学发展水平的高度来对待。
可以说,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事关全局、事关长远,是形势所需、发展所求、民心所向。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自觉主动地做好社会管理的各项工作。
日益复杂的局面。
第三,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助推xx发展的重要举措。xx要想不断加快跨越发展步伐,就要调动整个社会的积极因素,释放社会全部的发展活力,更要有一个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稳定的发展环境依靠有效的社会管理,我们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建立更加多元化的管理方式、科学化的管理机制、社会化的管理网络,不断提升社会管理服务水平,积极营造安全稳定的治安环境、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规范有序的法制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
二、强化措施,创造性地开展我县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社会管理创新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在推进过程中,必须抓住原则性、方向性的东西,要重点在以下四个方面创新:
第一,要创新社会管理理念。创新社会管理,关键是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思想,实现管理理念的“三个转变”,即工作重心由管理向服务转变,工作方式由单一行政手段向社会共治转变,工作目标
第三,要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关键是抓好基层、打好基础,努力实现社会管理重心下移、关口前移,掌握工作的主动权。一是要加快建立基层点、线、面结合的社会管理网络,缩小管理半径,提高管理反应速度,实现社会管理“零距离”、反应速度“零时间”;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动社会管理在基层得到更好地贯彻落实;三是要加强乡镇综治工作中心建设,进一步加大对管理机构、管理力量整合力度,实施综治办、信访、司法、公安、民政、妇联、劳动、安全生产等“多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形成各个机构一个场所办公、各类案件一个口子受理、各项工作一个目标统领的工作体系,真正夯实社会管理的基础。
第四,要创新社会管理机制。社会管理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注重制度建设,工作就可能流于形式,管理就不能有效落实。一要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实现齐抓共管。要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要求,建立健全纵向目标管理机制和横向联动机制。二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促进规范高效。要健全完善相关制度,真正理顺工作程序,实现工作之间有效衔
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深入思考,认真谋划、自我加压,在社会管理创新上真正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第二,要增强创造性。创新就是一个不断创造的过程。县里对社会管理创新的几项重点工作,都认真进行了研究,拿出了具体的方案。大家一定要深思力行、创新创效,积极探索加强社会管理的新理念、新内容、新机制、新方法,只要是符合上级政策、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就大胆尝试、果断推进,创造出具有xx特色的社会管理经验。
第三,要增强实效性。社会管理本质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要紧紧抓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建立健全党委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利益机制、社会风险评估机制和社情民意调查机制,不遗余力地关注民生、维护民权、保障民利,让广大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社会管理创新的成效,使社会管理创新的过程真正成为改善民生、增进群众福祉的过程。
同志们,我们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上,这个起点不仅是经济发展的起点,也是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起点。各级各部门要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振奋精神、鼓舞斗志,开拓创新、不懈进取,不断开创我县
第四篇:澄溪镇在全县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会议上的发言材料
搭建平台 整合资源 健全机制 全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XX县XX镇党委、政府(2012年3月 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上午好!
根据大会安排,我代表XX镇党委、政府就加强综治维稳工作,创新社会管理和服务方面的工作情况作交流发言。我发言的题目是《搭建平台 整合资源 健全机制 全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我镇的主要做法是:
XX镇于去年12月,探索建立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三个多月来的运行,我们始终顺应综治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坚持以人为本,践行执政为民理念,本着“寓管理于服务”的思路,积极探索创新部门联动、资源整合、机构规范的综治信访维稳工作机制,形成了集综治工作、平安建设和计生、社保、就业、群团等公共服务于一体的工作平台,搭建了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直通车”,架起了一座通向平安和谐的“连心桥”,为全面推进XXXX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以整合资源力量为突破,探索建立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
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发现群众的需求是社会管理的第一步。把群众的需求当成社会管理的“指南针”,于是我们依托镇综治办、派出所、法庭、司法所、人武部、安监办、信访办、检务联络室“八位一体”、村(社区)“七
位一体”大综治信访维稳工作平台,整合计生、就业、社保、民政、环卫、文化等社会管理力量和资源,探索建立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将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两大功能有机融合,形成“一个窗口服务群众、一个平台受理反馈、一个机制监督落实”的综治工作体系和履行汇集社情民意、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突出问题、办理民生事务等职能,实现“一站式”的便民、利民、为民的公共服务工作模式,从而也更加方便了群众,避免了部门之间推诿扯皮,综治信访维稳工作开展起来更加顺畅。
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是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镇综治委具体组织指导,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和镇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办公室一个机构,两块牌子。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由镇政法书记兼任,综治办副主任任专职副主任,由镇人武部、派出所、法庭、司法所、民政办、计生站等负责人兼任副主任。在13个村(社区)设立了“一站二会三组四员”,巩固村(社区)一级综治组织网络。“一站”即综治工作站,站长由村(社区)党组织负责人担任,配一名综治专干;“二会”即治保会和调解会,由村支两委会成员及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干部组成;“三组”即流动人口管理组、应急管理组和“矫正”人员安置帮教组;“四员”即由各村(社区)分别配一名信访联络员、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及道路交通安全联系员、普法宣传员、反邪教工作信息员、社情民意信息员,由热心综治工作的镇党代表或人大代表组成。全镇20余个
“两新”组织相继建立综治工作站,力争在今年内构建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作体系和左右协调、上下联动的综治大网,确保综治工作全覆盖。
二、以健全工作机制为保障,推进综治工作深入开展。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建立健全联动协作工作机制,落实各项工作制度,确保中心平台工作高效运行,把全镇综治工作暨平安建设工作引向深入。
一是推行“一二三四”联动协作工作机制。即:“一”就是一个运转流程。严格“集中接访、归口分流、催办督办、跟踪回访”的运转流程,有效地促进中心作用的发挥;“二”就是“二合”。工作力量整合,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由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专职副主任统一调配、指派相关部门和责任人参与有关案件处置,避免“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的现象发生;职能优势融合,中心各部门分工不分家,问题的处置做到统一政策解释口径、统一组织指挥、统一措施方法,从而保证工作的顺畅协调和周密落实。“三”就是“三会”。即:坚持每月16日召开一次工作例会。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组织村(社区)综治专干及中心各个职能部门和镇辖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参加,交流工作、找准差距、强化措施,深入分析和研判社会稳定形势、部署落实针对性对策,保证对全镇社会治安情况了如指掌。并对每项工作的重点和硬指标,采取签订责任书、严格兑现奖惩的办法加以落实;坚持每月29日召开一次案件处理协调会。由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法庭、信访等相关部门参加,及时调处各类矛盾纠纷和化解积案;坚持每季度末一次汇报会。由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向镇党委会或镇综治委全体会议汇报每个季度综治暨平安建设工作和民生事务工作开展情况,争取领导支持,凝聚工作合力。“四”就是“四联”。矛盾联调:实行矛盾纠纷统一领导、统一受理、统一排查、统一分流、统一调处、统一归档;平安联防:人防技防有机结合,镇、村(社区)分别建立平安巡防队伍,每日开展巡逻值勤工作,对人口密集、重要部位24小时不间断巡逻,形成以派出所民警和平安联防队为主要力量的治安联防新格局;问题联治:根据辖区治安重点地段形势和上级要求,坚持“一劝、二阻、三制止”的原则,协同相关部门开展禁赌、反邪教等专项整治,落实值班备勤和统一调配力量处置突发性群体事件和影响社会稳定的苗头性事件;平安联创:围绕“平安建设”总体目标,整合各方面力量,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各职能部门、村(社区)有机对接、协作,稳步、整体实施平安澄溪创建工作。
二是建立健全中心工作制度和管理台帐。即:一是建立了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工作例会制度、工作台帐制度、窗口值班制度、建立信息报告制度、定期排查报送制度、重大疑难纠纷报告制度、联合调处制度、交办督办制度、检查考核制度等九大制度,推进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二是规范了管理台帐。镇社会管理服务中
心做到“九个一”,即:一书(全镇综治信访维稳工作责任书)、一簿(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工作记录簿)、一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情况登记表)、一册(治安联防、消防、食品药品监管队伍等名册)、一预案(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处置预案)、一通知(群众来信来访件转办通知)、一纪要(每月工作例会纪要)、一通报(社会治安形势和矛盾纠纷调处情况书面月通报)、一简报(镇综治暨平安建设和民生事务工作简报)。
三、以实行网格化管理为重点,充分发挥社会管理服务中心的效能。
以对社区人管理、纠纷调处、社区警务等实行网格化管理为重点,严格按照“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社会管理服务中心,矛盾不上交”的要求,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和群众诉求,充分发挥“中心”一站式服务的作用,把服务带到群众身边、把影响稳定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一是社区人管理网格化。在开展“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中,我们划分镇为一级网格,下属70个村居、企事业单位为二级网格,98个组为三级网格。把每个村(社区)居民家庭划分成若干网格,每个网格约100-150户,村(社区)工作人员以两人一组组成网格团队,负责在包干的网格内主动上门收集信息,并在职责范围内第一时间给予办理,不能及时办理的带回村(社区),再协调解决。在处理
群众问题时,采取“出门一把抓、回来再分家”工作模式,村(社区)工作人员实行“一岗多责、一专多能、责任到人、服务到家”。特别是社区矫正人员实行“5+1”监管模式,确定司法助理员、社区民警、驻社区干部、社区综治专干和矫正对象家属,联合对矫正对象实行五对一的监督管理,落实交友、谈心、找工、矫错“四步曲”,实现帮矫与帮扶相结合,目前全镇8名社区矫正人员无一例有违法现象发生。
二是纠纷调处网格化。实行村(社区)综治工作站、司法所、派出所等职能部门、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三级调处,切实把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在基层。村(社区)建立综治网格,按村(居)民代表人数把村(社区)划分为相应数量的网格区域,分层实施村支“两委”干部联系村(居)民代表、党代表和人民代表、村(居)民代表、党代表和人民代表联系农户制度,网格责任人担当起矛盾纠纷信息员,第一时间做好调解工作。调处未成的,逐级向上移送。下级不能调处和直接在中心受理的矛盾纠纷,实行“一站式”受理,形成登记、分流、调处、督办、反馈、归档等工作流程,由社会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实行签单式分流归口办理。运用指令调处、直接调处、联合调处等方法解决矛盾,疑难复杂矛盾纠纷由中心负责人指定镇相关领导包案调处,确保矛盾纠纷解决在初始阶段。目前,全镇共受理矛盾纠纷230件,调处率100%,调处成功率达97.6%。
三是社区警务网格化。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协调派出所
在我镇治安重点区域、村(社区)实施“一区一警、一村一警”模式;在治安比较复杂、外来流动人口相对集聚、场所总量较多的重点村实施“一村一室、一警一员”模式。社区民警兼任各村(社区)主任助理,做到警力下沉,警务前移。镇上建立专业消防队和治安巡逻队伍各1支共100人,村、企、学校要分别建立治安巡防队,实现村、企、校联防,切实形成治安防控专群结合、齐抓共管新局面。
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建立以来,共收集群众意见建议900多条,先后共排查各类不稳定因素30余起,当场处理700余件,事后办结处理100余件,对其余30多件疑难问题明确了责任部门和办结时限;信访总量和刑事、治安案件逐月下降,确保群众安全感满意率达到了95%以上,有效维护了全镇社会和谐稳定大局。
谢谢大家!7
第五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交流材料
xxx社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交流材料
各位领导,同志们:
感谢市委组织部给我提供这样一个和大家面对面交流、学习的机会。
xxx社区地处xxx区xxx繁华地段,是一个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老社区,有辖区居民xx多户,居住人口xxx余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社区存在着“三化”现象,一是群众构成复杂化。近x年中,因住房自由买卖、出租,外来经商、打工等引起社区群众流出xx名、流入xxx名,流入群众主要为商人、白领和农民工;二是群众诉求多样化。从企业改制下岗失业引起的生存诉求,到低保、救济、养老、涨薪等引起的利益诉求,再到环卫、绿化、物业等引起的宜居诉求;三是矛盾解决外力化。有些矛盾纠纷往往是工作中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当事人却不找本级找上级、不找社区找媒体、不找干部找法官。导致社会管理呈现人员难管理、诉求难满足、矛盾难解决的“三难”特点。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通过认真细致的群众工作,保持了社区的持续稳定和繁荣。借这个机会,我结合今年6月参加中组部举办的全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培训班所学知识,和大家交流一些体会。
一、抓好社会管理,必须增强党委的统揽力。在社会管理中,社区党组织要切实担负起基层社会管理的领导核心责任,为此,我们进行了大胆探索。一是组建大社区党委,把辖区党组织统起来。Xx年,我们在市、区组织部的指导下,在原社区议事会的基 础上,将有影响和支持社区发展的单位党组织书记选为副书记或党委委员,形成覆盖xx个机关事业单位、xx个“两新”组织党组织,共xx余名党员的xxx大社区党委,由松散的会议沟通形式上升为紧密联系的组织形态,使社会管理成为“大合唱”,不唱“独角戏”。二是建立“四统一”工作机制,把各方力量用起来。建立大社区党委工作计划统一部署、主题活动统一安排、先进典型统一评比、工作情况统一反馈的“四统一”工作机制,社区大事要事,大家一起商量研究,共同实施解决,让辖区每个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都发挥作用,避免“有名无实”。针对xxx社区流动人口多、社会治安复杂的情况,大社区党委采取社区治安巡逻队与单位内保相结合,确保社会治安全天候、无缝隙。三是整合优势资源,让党员群众动起来。我们每年根据全区中心工作,结合社区实际,制定大社区党委工作计划,做到每季度一个主题,每月一项活动,统筹辖区各单位人才、场地、经费等优势资源,吸纳辖区内的所有党员、群众参与。今年以来,先后开展社区红歌会、趣味运动会、“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主题演讲等8项活动,有效管理社区党员、群众。
二、抓好社会管理,必须真心联系服务群众。我的理解,社会管理的核心就是联系服务群众,把群众工作做好做实。市委推行的“三项制度”,就是抓好社会管理的重要抓手,是联系服务群众的具体化、制度化。我们在深入落实“三项制度”中尝到了甜头,在去年开始的社区大面积拆迁中,没有发生一起群访和越级上访现象。具体做法是:一是真诚倾听群众呼声。我坚持每周五 接待群众,认真听取、详细记录他们的诉求。为了确保每户群众的家庭情况都了然于胸,我们把社区划分成四大片,由“两委”班子成员各包一片,逐户走访。同时,制发“党群连心卡”、悬挂“党群连心牌”,方便居民及时反映问题。通过接待、走访,反映问题的越来越少,今年仅有xx人次反映困难和问题,都得到答复或解决。二是真心解决群众问题。我们围绕解决群众就业、安全稳定、丰富文化生活等群众关心的问题,作出10项具体可操作的承诺,修建了“残疾人就业一条街”、“再就业小百货一条街”,并通过“回音壁”及时公示群众反映问题的办理进程和结果。去年以来,协调解决社区矛盾纠纷xx余件,消除了“零就业”家庭,得到群众好评。三是真情关爱特殊群体。对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牢释人员以及双解家庭,采取“一对一”方式,在精神、物质等方面给予帮扶,让他们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年近八十的肖淑德老人在老伴去世后,社区帮助她解决了一日三餐的难题。对待业青年、吸毒人员、刑满释放人员统一登记造册,社区工作人员与“重点对象”“手拉手”帮扶,使xx名“违青”得以彻底转化,重新融入社会。
三、抓好社会管理,必须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社区党员是群众中的先进分子,具有自律、带头、协同作用,是社区社会管理的骨干力量。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发挥社区党员积极性。一是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我们组建了政策咨询、法律宣传、帮扶救助等x支红岩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制作了队旗,编写了队歌。在 当初xx名党员志愿者的带动下,已发展成xx名党员、近xx名群众参与的庞大队伍,共同参与创建环保模范城区、清洁卫生城区、文明示范社区、综合治理模范社区。现在,社区崇尚服务、崇尚奉献的氛围日益浓厚,志愿者服务队受到xx同志亲切接见。二是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无职党员与社区群众朝夕相处,在社会管理工作中能更好地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我们根据无职党员的特长爱好,设臵群众最需求的岗位,积极引导他们参与社区服务工作。针对一些居民反映社区个别网吧收留学生上网的问题,专门设臵了网吧监督岗,责任人每天至少到网吧查看3次以上。三是实行在职党员“一到二访三个一”。在职党员有文化、懂政策、有一定经济基础,是调处矛盾、化解纠纷、帮扶群众的重要力量。我们坚持主动邀请、定时提醒、年终向单位反馈的方式,确保社区中的xx名在职党员每年回社区报到x次,每季度接待群众x次、走访群众x户,并作出x项服务承诺、帮扶x名困难群众、开展x次志愿者服务活动。从实践来看,在职党员为社区建设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将继续坚持下去。
当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我们当前的热点话题、急迫课题、重点工作,xxx社区在这方面还需大力探索、不断创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积极转化学习培训成果、紧密结合社区实际、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切实提高xxx社区的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