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涉警舆情危机处置与新型警察公共关系建设
浅析涉警舆情危机处置与新型警察
公共关系建设
21世纪随着互联网信息爆炸时代的到来,不同信息在网络传播的交互性和开放性变得更加透明和便利。社会民众之间可以通过网络方便地参与到所关心事件的讨论中来,形成对该事件的网络舆论。公安机关作为国家重要的公权力机构,由于其特殊的敏感性,非常容易成为网民群体关注的焦点。因此,如何做好涉警舆情危机处置,降低危机损失,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提高应对效率,是当前我们公安机关必须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涉警舆情案事件的发展态势及网络媒体“热炒”现象
随着我国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各种媒介对作为国家重要公权力机构的公安机关和执法民警的活动必然会更加关注,既会有正面的宣传,也会有负面的批评。加之现在社会正处在转型期,各种社会问题凸显,公安工作的环境变得更加严峻和复杂,执法难度会越来越大,而一旦发生涉警案件,公众舆情非常容易在网络上迅速集聚,成为事件矛盾的焦点。特别是当有些公安机关对一些突发性事件处置不当、信息披露不及时时,部分媒体和网络舆论就会大肆炒作,将矛头对准公安机关,各种不同的看法尤其是负面消息会导致公安机关遭受信任危机。2008年以来,发生的瓮安事件、“躲猫猫”事件和“欺实马(七十码)”事件等大多数涉警舆情案事件的“导火索”都与我们公安机关的行政管理权、治安执法权或刑事司法权等具体的执法执勤职务行为有关。由于事件发生时,公安机关未采取积极措施应对,而采取了“躲堵拖封”等一些消极的舆情管理方式,最后造成了被动。加上当
事一方为公安机关和警察,其身份的特殊性更容易引起舆论媒体的关注,甚至被质疑是否“知法犯法”、“滥用职权”等,使得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和执法权威受到了严重影响。
二、涉警舆情案事件的危机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涉警舆情案事件发展社会影响扩大化,网络舆论引导不力。
现阶段网络涉警舆情案事件的发展态势呈现以下特征:一是网络媒体传播方式发生改变。逐渐从纸质媒介向电子媒介转移,其中又以微博微信为主。微博微信具有即时性强和信息呈裂变方式传播的特点,不仅可以上传文字还可以上传图片和视频等。网民可以通过手机和互联网发布和接收信息。这种呈几何形的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对于社会舆情的影响力是十分巨大的。网络传播的巨大威力,使得一旦发生了涉警案事件,就无可避免的象放大镜一样曝光在所有人面前,这个时候只要有点情况有点问题,就会被炒得沸沸扬扬。二是涉警舆情案事件发展社会影响扩大化。由于网络舆情传播摆脱了传统新闻媒体的束缚,社会信息控制和引导来不及反映,舆情热点就瞬间爆发,特别是对一些重特大灾难事件或敏感事件,网络媒体会在第一时间把相关事件的文字、图片等发布到网上,对新闻进行追踪报道,网民会迅速通过发帖或跟帖形式对事件作出评论。这种即时性,更容易聚集众人的反应,激起强烈的公众情绪。强大的网络舆论会给参与处置的政府部门和相关方带来极大的压力,影响到网民对社会热点关注度的变化和突发敏感事件的演变方向。
(二)警民关系不够和谐造成网络媒体的舆论导向失衡,危机源头把控不利。
社会上对公安机关和警察的认识出现偏差,造成了涉警舆情案事件被网
络媒体舆论“热炒”的现象。自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2000年以后警民关系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究其原因有:第一,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决定了警察与社会公众的关系是执法与被执法、管理与被管理、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如果警察在警务活动中对这三种关系处理不当,就会对和谐警民关系的建立造成消极影响;第二,有些地方政府常动用公安民警参与强行拆迁、整顿市容等非警务活动,而这些活动一般都会涉及到当事群众的切身利益,当出现纠纷甚至发生矛盾时,当事群众很容易把不满情绪转移到警察身上,这会造成公安形象破坏、警民关系恶化;第三,舆论导向的偏离,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警民关系。现在一些新闻媒体和网络为了追求新闻效应,对涉警案件的报道欠客观、公正,使公安机关整体形象受到了伤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第四,公安机关对网络研究不够,平时不重视维护媒体关系,不明白新媒体属性,加之自身警务宣传不足,没有形成强势的正面舆论。一旦危机发生时四面楚歌,找不到合适的发声渠道,最后被负面舆论吞没。这些媒体的舆论导向对人民群众的社会负面影响很大。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人民群众不支持警察工作,恶意投诉警察,屡屡发生暴力袭警事件;在网络上表现为涉警案件发生后,网民批评谴责警察的多,理解的少。
(三)公安机关因工作特殊性而造成的信息不公开,社会舆论应对不力。
当前中国社会处于发展转型时期,同时也是社会矛盾凸显期,利益冲突剧烈。因此,如果涉及公权力大、公众关注度高的部门及公职人员时,极容易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当出现“警察”“警车”等一系列显著性的因素时就容易引起舆论热炒。而公安机关自身职能特殊,在新闻媒体上发布案件信息较为谨慎,通常是在案情清楚后才在相关媒体上发布信息。这样做,一是
出于案件保密需要不能随意透露相关信息;二是防止案件未清楚之前公布相关信息损害相关嫌疑人的权利;三是 “遮家丑”,如云南“躲猫猫”事件。起初当地检察机关和公安机关组成的联合部门调查核实的结论是:该事件系在押人员趁民警刚巡视过后擅自进行娱乐游戏时,发生的一起意外事件。而事实真相是看守所的管教民警玩忽职守,致使一名在押人员在监管场所被伤害致死。很显然,不论是出于何种目的,公安机关在信息公开方面都可能存在缺限。正是受信息来源的限制,网络舆论与事实真相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而网络为了追求实效性和点击率,很多消息或言论本身的真伪并没有充足的时间得到核实,报道和传播的信息有时并不确切,有些甚至是谣言。为吸引网民关注,有些信息或言论本身就很极端,具有极强的煽动性。信息受限加上其极强的煽动性,网民很难对信息作出真伪鉴别,更倾向于接受群体讨论后产生的一系列观点,不知不觉中就成为极端言论的拥护者,促使涉警舆情案事件的危机现象产生。
(四)网络舆论中网民群体个人责任感的缺失,舆情监督不力。
个人责任感的弱化与分散的现象,是因为在群体讨论情形下,最终的责任由整个群体承担,责任会变得非常分散。这样较个人而言,群体中成员承担的责任会越来越小。所以个体在群体中发表言论会比独自承担责任时更大胆,甚至变得无所顾忌。在网络中,个人责任感的弱化与现实相比更突出。在现实中个体要为自己的言论负责,因为发表言论的个体是真实存在的,其言行都处于众人监督之下,个体在发表言论时会较为谨慎。而网络中的个体由于表达的匿名制,网民容易放松对自己法律意识、道德规范的要求,容易淡化自己的责任,放纵自己的行为。在目前制造新闻如此低成本且尚无明确法律法规的环境下,一些新闻媒体和网络为了追求新闻“眼球”效应,对涉
警案件的报道欠客观、公正,使公安机关整体形象受到了伤害。而公安民警执法规范、形象的是网络负面炒作的主要对象。因此一旦出现网上涉警的负面消息必须加以重视,否则就可能成为网络舆情危机的加速器和推动力。
三、公安机关的舆情危机处置对策分析与新型警察公共关系建设
涉警案件发生后,公安机关要端正态度,树立正确意识,积极疏通交流而不是压制,要联合各部门,通过及时发布权威信息,进一步加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进一步加强舆论监管,进一步加强对网民理性思考的引导等措施,使网络在促进公安工作开展和建立和谐警民关系方面产生更多积极影响。
(一)及时发布权威信息,积极应对舆情危机。
涉警案件发生后,事发所在地的公安机关领导应高度重视,应在第一时间组织精干力量成立专门调查小组,迅速前往事发地调查案件真相,及时在主流媒体发布有关该案件的权威信息,并将采访信息及专家的判断及时发布到受关注的网络平台上。对于网络舆论对事件所质疑的问题应做到,一是坦诚倾听各方意见,给对方尊重、表现自己的诚意。二是及时全面做好新闻发布,告知真相要采取合作而非对抗的方式。应尽量表明公安机关快速处理、及时整改、坦诚事实的诚意。三是及时做出积极有效的承诺,处理事件危机应有计划的进行,根据事态发展及时发出积极可行的承诺,同时与媒体保持良好的互动。通过多角度地及时公布事件的信息是公安机关避免流言、回击谣言的有效方式。
(二)加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减少网络舆论危机。
和谐的警民关系是指人民警察与社会公众相互信任、和谐相处,人民警察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社会公众大力支持公安工作,从而形成良性互
动的警民关系。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做好公安工作的前提。警民关系如果不和谐,公安机关很难获取网络舆论的真正支持。只有进一步加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人民群众对警察的支持才会增强,公安工作开展才能顺利。警民关系和谐了,网络上批评警察的言论自会减少,理解与支持警察的言论就会增加,涉警案件的负面报道现象也会相应减少。因此公安机关积极推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有利于减少网络舆论危机给公安机关带来的消极影响,促使网络舆论朝着有利于公安机关的方向发展。
(三)加强网民理性思考的引导,做好网络舆论监管。
涉警案件发生后网民一般特别关注某个事件某一方面或只从某一视角来观察事件,缺乏理性思考。为加强对网民理性思考的引导,公安机关力争做好以下三点:第一,涉警案件发生后,公安机关可以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在网络上发表看法,通过他们解释公安机关履行法定职能的规定,如有不妥之处也请他们进行分析,消除争议,减轻网络舆情对司法权威的冲击;第二,培养意见领袖也是引导网民回归理性思考的一种途径。在网络舆论中,有时某人一句适时的提醒和正面的引导都有可能迅速转变群体的思维,使群体变得理性。在网络论坛上应该充分发挥“版主”等“意见领袖”的正面引导作用,他们对事件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以此影响网络群体中的追随者的观点;第三,对于那些在网络上散布虚假信息、混淆视听、造成恶劣影响的网民,公安机关应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一般来讲,公安机关的网络监管可从以下两方面展开:一是公安机关的网监部门要加大对网络舆论的监管力度,力争第一时间获取网络关于某些事件的信息,整理相关资料,为接下来调查工作打好基础;二是公安机关可以借助各个网站协助监管。网站监管一方面可以
使用过滤技术来屏蔽一些“敏感信息”。另一方面,网站的相关人员对网民发表的言论一定要严格审核,确保内容合法、健康、真实,有利于减少网民群体的极端言论。
(四)建立科学的应对危机预案,有效应对舆情危机。
公安机关作为和平时期维护社会稳定的力量,网络舆论对警察的关注还会继续增加,所以公安机关一定要足够重视网络舆情危机现象。一是建立和制定科学的应对危机预案。只有做到准备充分,才能做到成效可控。科学的预案是一个完整的预案体系,危机发生时对外新闻传播的渠道、口径、材料的发布、审定,以及标准回应、资料准备等都应在预案中明确,以最快速度搭建一个完备的处置平台,使危机应对做到效率与效果兼顾。二是要建立相关的新闻发言人制度。新闻发言人不仅代表着政府机关的形象,更要发挥自身的智慧和魅力来拉近与媒介之间的距离。要建立新闻发言人的幕后团队,做好参谋,以更专业的口吻、更细分的职责做好对外发布工作。新闻发言人的发言必须尊重客观事实、恰如其分。在对外发布时要联系事实给出事态进展,说明处置手段,讲明调查阶段性成果,敢于承认错误,勇于承担责任,争取媒介的认可和社会认同。相信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在很大程度上会减弱网络舆情“负面观点”对警民关系造成的影响,使网络在促进公安工作开展和建立和谐警民关系方面产生更多积极影响。
第二篇:涉警舆情处置预案
公安机关涉警舆情处置预案
为进一步做好网络舆情引导、化解和处置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树立公安机关良好形象,快速妥善处置涉检网络舆情,结合本局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为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应对、早处置涉警网络舆情,即日起成立涉警网络舆情领导小组,组长由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新闻宣传的副政委担任,各科所队负责人为成员,舆情导控员和网络评论员为信息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网安大队,负责舆情汇总、分析和报告,各科室舆情导控员负责本科所队室负责办理的案件舆情的评估、预警、网络搜索和舆情汇报。
二、开展涉警舆情风险评估
对办理的行政审批和各类案件全部纳入风险评估体系,经办人员在办理每起案件和行政审批事项的同时,对经办的案事件是否存在可能带来办案安全事故、群体性事件、涉警上访、矛盾激化、网络舆情等不稳定因素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并对达到一定风险等级的事件制定相应的风险处置措施。重点对可能引发涉警上访、激发社会矛盾等风险进行评估;对重大敏感案事件、涉众型案事件,社会关注的案事件,要重点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对不同环节的重点案事件给予关注。
三、建立舆情预警、监测研判机制
对于重大决策部署的出台、重大敏感案事件的办理、可能引起境内外关注的突发涉警舆情案事件,应事先认真研究可能引发炒作的社会影响,预先进行风险评估分析,制定应对媒体炒作的宣传预案和对外宣传口径,增强舆论引导工作的预见性。信息员要加强网上巡查,及时、全面地收集涉警信息,围绕各种倾向性、苗头性、聚集性的舆情信息,密切跟踪发展变化,预测走向趋势,提出应对措施。
四、发挥公安宣传的整体效应 健全写稿、审稿、投稿、网评、与媒体记者联系机制,构建公安新闻宣传工作一盘棋格局。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网络、影视等多种传播媒体,积极拓展宣传渠道,协调调动新闻媒体力量,上下联动,内外互动,形成合力,及时、准确、全面地宣传公安队伍新风貌、公安工作新业绩和公安改革新措施,树立公安机关良好形象,营造有利于公安事业健康发展的舆论环境。
五、确立责任追究机制
明确舆情应对和引导的每一个阶段的责任人和相关责任,将舆情处置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全面推行责任追究和倒查制度。
第三篇:涉警舆情处置与公安维稳工作
涉警舆情处臵与公安维稳工作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快速发展,社会舆论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各地公安机关涉警舆情危机频频发生,对整个公安队伍形象造成了无可挽回的负面影响。积极研判、回应网络舆情,提高与社会公众沟通的能力,已经成为加强公安机关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公安机关必须把正确引导网络舆情放在更加突出的位臵,加强涉警舆情处臵的规律性、策略性研究,对于提升公安机关应对和化解舆情危机能力,推进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意义重大。
一、当前涉警舆情的基本特点
(一)负面舆情性突出。每一起涉警舆情无一例外的是,无论起因如何,由于公安机关职能的特殊性,最终均是形成舆论对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的指责与批评。特别是一些媒体,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与发展,打着“客观”的旗号,选择性报道,不断用公安机关和民警的负面新闻刺激公众神经,致使公安负面舆情愈演愈烈、愈发突出。
(二)社会关注性突出。公安工作的广泛性、群众性、特殊性,决定了其易成为媒体挖掘新闻资源的对象。尤其是在当前公权与私权博弈加剧的特定社会环境下,代表国家执行法律、行使公权的公安机关,一举一动特别是涉及民警执法不公、执法不严、徇私枉法、违法违纪等负面信息,更为公众所瞩目,哪怕是一件普普通通的小事(案),也可能因为公安机关涉于其中而成为大众的看点、新闻的卖点,处于舆情的风口浪尖。“哈尔滨警察打人”事件,由于参与其中一方是公安民警,全国各地,网上网下无不议论纷纷,一时间成为公众谈论的焦点。
(三)传播广快性突出。手机短信、互联网络等信息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传统媒体格局,大众接受信息的渠道更加广泛、更加快速便捷。据相关管部门统计,目前全国仅互联网计算机就有1.3亿台,各种网站130万个,论坛100万个,博客400万个,网民2.6亿人。网民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而且是信息的传播者,涉警信息一旦发出,经过转载转发,瞬间就能通过一点扩散开来,受众群体迅速膨胀。
(四)热点炒作性突出。由于涉警信息社会和公众关注程度高,极易成为新闻爆料和炒作热点,引发“舆论风暴”。特别是在网上,身份的匿名性、言论的自由性、传播的即时性、跟贴的盲目性,加剧了炒作的轰动性。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出于种种目的,借机发难、借机发泄,恶炒热炒公安,负面舆情不断。致使一些“个案”被泛化,负面效应无限放大,形成不利于公安机关的社会舆论,进而引发警察公共关系危机事件,甚至转化为实际警民冲突。这样的网上网下转化事例,近几年不在少数。
二、当前公安机关涉警舆情处臵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思想重视程度不高。深入分析近年来一些重大涉警舆情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主要是由于部分同志没有牢固树立舆情就是警情的理念,认为百姓茶余饭后的闲聊不足为奇,重视不够、反应迟缓、应对失当;还有的领导自身信息化水平不高,又不主动学习,对互联网知之甚少,网上斗争意识淡薄,导致一些不起眼的事件被网络和别有用心的人加以炒作,引发事态扩散,造成不良影响,损坏了公安机关的整体形象。
(二)缺乏与媒体合作的意识。公安机关在处理与媒体的关系上过于谨慎,在基层更是敬而远之,面对媒体的采访,既使是正面的,也是“不说或少说”,生怕落入记者的采访圈套,人为将媒体与公安关系对立;有的基层公安机关对媒体负面报道的突发性、危害性认识不足,存有麻痹、侥幸、推诿、无所谓等思想;执行公安新闻宣传纪律不够严格,不能及时掌握负面报道的相关信息,不能主动与媒体开展良好合作,丧失了处臵的最佳时机;对负面报道缺乏积极的态度和有效的措施,不善于与媒体和记者打交道,导致引导不够及时、控制不够有力,有的甚至因处臵失当导致炒作升级,事态扩大。
(三)涉警舆情引导手段单一。当前,面对网络负面信息公安机关往往采取删除、封堵等措施,信息公开发布不真实或避重就轻,结果适得其反,加剧公众的猜疑心理,甚至将公众推向对立面。也有部分公安机关对社会舆情热点、焦点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不及时进行响应,或者官样文章、语焉不详,从而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网上谣言满天飞,等到产生一定社会后果再去干预时,由于缺乏公信力,不仅费力大、成本高,效果也不理想。
(四)反应速度较慢。公安机关对社会舆情反应时间与舆情传播速度极不相称。在舆情的初期阶段,一些公安机关缺乏足够的敏感性,不愿、不敢、不会表态、处于犹豫观望状态,没有及时跟进,出让了将矛盾消除在萌芽阶段的主动权,丧失了处臵先机。由于网络等传播速度极快,短短一两天时间舆情就会爆炸扩散,引发舆情危机,因时再仓促应战,往往错过了最佳时机,丧失了工作主动权。
三、提高涉警舆情处臵能力对策
面对日益错综复杂的网上舆情,要坚持“及时、主动、准确、统筹”的总原则,统筹谋划网上网下两个战场,做到案件事件处臵与舆论引导工作同步进行,努力掌握舆论工作的主动权。
(一)牢固确立舆情就是警情的理念。长期以来,许多基层民警认为与媒体打交道是公安宣传部门的事,与自己无关。由此也造成了许多基层民警在应对涉警舆情等突发事件时反应迟缓、危机公关意识缺位。因此,各级公安机关要牢固确立舆情就是警情的理念,在思想观念上充分认识到舆情与警情同样关系到社会稳定,在工作摆布上切实做到把舆情应对与警情处臵同样对待,在组织领导上真正实现把舆论引导与其他警务工作同样重视。
(二)密切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和联系。公安机关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强大舆论力量和聚合放大效应,加强与知名网站的合作,根据事件性质和发展态势,迅速制订应对之策,用事实真相回应网民关注,用权威信息稳定群众情绪。同时要加强与传统媒体的联系沟通,定期走访,积极向社会各新闻单位提供宣传信息和采访线索,热情主动地为媒体和记者提供服务,建立起与新闻媒体互信、互助、互动的和谐关系。当舆情危机事件发生时,主动向媒体介绍公安工作情况,尽可能地为其采访报道提供便利,满足其对公安新闻素材的需要,同时要自觉接受舆论监督,最大限度地争取媒体对公安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确保媒体客观、公正的报道,减少流言和谣言的传播及其负面影响的扩大,避免出现不利的舆论导向。
(三)健全涉警舆情快速反应和应急处臵机制。舆情处臵贵在“快”字。公安机关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抓好引导和控制涉及稳定、涉及公安、涉及形象的敏感舆情和负面报道工作,必须坚持发现在早、处臵在小、预防在先、控制有力,力争把工作做在前面,把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对可能出现的重大舆情、已经出现的负面苗头和炒作动向,应及时向当地党政、宣传部门报告,根据客观需要,制订舆论引导对策,迅速采取有效的封堵、删除和正面引导等干预措施,把炒作尽可能消灭在萌芽状态。对已经存在的负面舆论,应端正态度,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在负面报道形成后,要直面问题和失误,积极组织力量开展调查,及时通过新闻媒体公开报道处理结果和后续整改措施,主动引导舆论朝有利于公安工作的方向发展,防止蓄意炒作。发现负面报道与事实不符,则要迅速查清原因,在第一时间召开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等,把真相公之于众,以正视听,避免激化矛盾。同时,启动维权机制,严惩刻意炒作、歪曲事实制造轰动效应的新闻媒体,保护民警的合法权益。网络评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增强自身对网络舆论的敏锐性,对网上涉警信息进行甄别,及时发现、查封、堵截、屏蔽、过滤和清除有害信息,引导广大网民,确保网络舆论的正确导向。一旦发生重大突发事件,迅速启动应急处臵机制,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四)深入推进涉警舆情处臵常态化开展。建立健全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负责、定期听取舆情汇报、深入基层调研指导等制度,将舆情处臵工作与领导干部绩效考评挂钩。对组织指挥不力,导致涉警舆情处臵出现问题,造成重大影响和后果的“一票否决”,督促各级领导真正把涉警舆情处臵摆上重要位臵。建立健全专门的舆情处臵工作目标考评管理体系,不仅要考核发布信息审查把关是否严格,涉警舆情信息分析是否准确、上下反馈是否及时,制度机制建设是否到位等日常基础性业务情况,还要考核负面涉警舆情特别是舆情危机的实际发生率、控制率、消除率,以严格的考评督促各单位把舆情引导工作纳入日常工作,推进常态化建设,更好地服务现实斗争。基层单位直接面对社会、面对群众,既是公安机关了解和掌握社会舆情动态的最前沿阵地,又是社会和公众发掘涉警舆论信息的主要对象。对基层单位进行涉警舆情引导工作考评,要以“最大限度减少负面涉警舆论信息产生”为目标,突出“负面涉警信息少、收集上报及时、实时监测到位、前期处臵得体”四项工作,将负面涉警舆情控制在基层、消除在基层。
第四篇:涉警网络舆情应对与处置研究写作大纲
写作大纲
一、导论。对目前互联网发展的情况的描述,谈到网络舆情的现状,进而引
出对涉警网络舆情的关注。通过对目前公安机关应对涉警网络舆情的现状的描述,引入涉警网络舆情危机这一核心内容。提出重视涉警网络舆情危机应对和处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通过笔者工作中处置的一起涉警网络舆情危机案例的剖析提出问题。指
出涉警网络舆情危机应对、处置目前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目前公安机关对应对涉警网络舆情危机的机制仍然没有完善,办法和手段可操作性不强,往往最容易引发网络舆情危机的基层公安机关应对和处置网络舆情危机的意识不足以及能力不强。对舆情的应对和处置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映了执政能力强弱的问题。通过对该问题的提出,以及对该问题的思考为本篇论文研究的核心奠定基础。(提出问题部分)
三、提出涉警网络舆情的危机的定义(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以及涉警网络
舆情与普通网络舆情不同的地方,即其自身的特点:
1、对象的特定性;
2、强烈的攻击性;
3、政治敏感性
4、关注的广泛性(公安与其它部门不同,老百姓都了解)
四、列举全国相关案例(其中包括笔者工作中的一起处置涉警网络舆情案例的剖析)。从宏观的角度归纳出涉警网络舆情危机发生的历史。纵向比较涉警网络舆情危机发生发展的规律。同时横向也作了比较,得出触发涉警网络舆情危机的不同原因以及不同应对处置方式和不同的收效。以此作为强烈的对比,分析涉警网络舆情危机产生的根源以及正确应对和处置的重要性。同时以此研究涉警网络舆情的类型和特征。如:涉警舆情危机存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研究这些类型、特征、涉警网络舆情危机目的就是要在舆情危机发生后把握最佳时机,采取最佳办法进行应对和处置,进而达到平息舆情,化解危机的目的。具有现实意义的一个章节。并由此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分别得出公安机关在应对和处置涉警网络舆情危机普遍存在的的问题。(分析问题部分)
五、涉警网络舆情危机与群体性事件的关系。
六、如何应对网络舆情危机:在互联网虚拟网络背景下进行涉警网络舆情危
机的应对和处置,提出涉警网络舆情危机应对和处理三原则:快发现、快通报、快引导。在三原则的基础上应对和处置涉警网络舆情危机的具体措施:
1、增强公安民警尤其是基层民警的舆情观念,坦诚面对民众;
2.采取人工巡查和系统自动监察的形式,实现实时监测预警;
3、内部设置网络评论员,在群众中培养“意见领袖”,引导舆情走向;
4、借助媒体、官方网站、微博等宣传媒介第一时间通报真实情况。
5、对于带有政治目的,借助网络推手恶意传播不良言论,造成恶劣影响的,要协调相关网站适当运用技术手段进行处理。
6、公安民警要恪守职业道德,公正廉洁执法,从根本上避免网络舆情危机的发生。
七、结语。
第五篇:如何做好涉林舆情管理与处置工作
如何做好涉林舆情管理与处置工作?
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各机关单位舆情突发事件越来越多,其中也包括涉林舆情。为了有效做好涉林舆情管理与处置工作,林业局必须强化涉林舆情管理与处置工作力度,通过正视问题,针对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来强化管理与处置工作。涉林舆情管理处置存在问题:
一些领导干部不懂网络、不懂新媒体,不具备网络舆情管理应对的意识。有的基层干部甚至对涉及本地区、本部门的舆情毫不关心。一旦遇到突发事件,不知道如何运用网络及时发布真实信息,导致谣言占领网络阵地。
习惯采用躲、推、顶、压的错误方式,躲是指当涉及涉林环境的突发事件和敏感问题出现在网络上时,某些基层干部不敢正面接触网络媒体,千方百计阻止网络报道,最后反而把事情闹大。涉林舆情管理与处置工作措施如下:
1、加强组织领导,重视舆情监控管理
各科室、各林场要高度重视舆情监控管理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好相关部门的职责,做到“谁主抓、谁负责”,将监测到的舆情信息及时上报,按照“快速反应、确认事实、妥善处理”的原则,及时对网络舆情进行分析、研判,确保网络舆情工作落到实处。
2、主动接受公众的监督
对于网络上出现的涉及退耕还林、环保等方面的问题,要主动接受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的监督,快速反应舆情动态。通过发帖、撰写文章、发表声明等不同形式进行回复,回复内容要做到具体有针对性、有效性和预见性,并做好解释沟通,矛盾化解工作。
3、加大执法和舆情监控管理力度
加强各科室林场回复、办理情况的专项监控管理,对网民重复发帖反映的问题要进行重点调查分析、明确责任,根据实际情况交办落实。加大执法和舆情监控管理力度,借助蚁坊软件方面的专业舆情监控系统,实行全覆盖监控。
4、严格落实问责制
通过加强与相关单位的沟通,对于网民提问特别是涉及交叉管理的内容时,严格落实“谁主抓、谁负责问责制”。确保在相关单位的配合下办复落实责任,并按照规定的办复时限完成网络舆情办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