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注民生谋发展 共享和谐暖人心
关注民生谋发展
共享和谐暖人心
——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先进集体申报材料
近年来,舞阳县妇联立足于全县妇女儿童发展,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维权”的工作方针,围绕大局找结合点,履行职能抓创新点,用与时俱进的工作理念、工作思路、工作举措,推动了全县妇女儿童事业的较快发展。先后荣获了全国“双合格”家庭教育工作示范县、全国“十五”家庭教育工作先进县、全国“家庭教育与性别平等”项目试点县、全省“三八”红旗集体、实施妇女儿童规划示范单位、全市妇联系统先进集体、春蕾行动先进集体、扶贫工作先进单位等诸多荣誉。
一、以妇女发展为目标,带领全县妇女全面参与经济发展
近年来,该县妇联紧紧围绕全县经济发展,坚持在经济建设和妇联工作之间找结合点、求创新点,坚持为经济建设和妇女发展服务。在农村,通过突出“四项帮扶”,引领妇女全面参与新农村建设。一是抓好科技帮扶。通过实施“巾帼科技星火工程”,为广大妇女送去了打开致富之门的“金钥匙”。近年来共举办农业科技新技术为主的各类培训班近50期,培训妇女5000多人,二是抓好资金帮扶。通过与县农信社联合发放巾帼信用贷款及其授信卡,解决制约妇女增收致富的“瓶颈”问题。近年来共联合农信部门发放信用贷款近200万元,为近300名农村妇女发放了5000—10万元不等的授信卡。在巾帼信用贷款的扶持下,有发展潜力的贫困妇女增加了收入,有一定规模和技术的女能手,不仅实现了自我的较快发展,而且带动了一批妇女从事种养加项目,实现了由贫困——致富——共富的三级跳。三是抓好组织帮扶。为提高农村妇女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她们走联合致富、联合发展之路,舞阳县妇联根据不同乡镇、不同行政村的产业规模,通过成立妇女养猪协会、妇女草编协会、妇女手工艺品协会等妇女经济合作组织,促使更多的农村妇女投身新农村建设。四是抓好项目帮扶。结合农村妇女对项目信息的迫切需求,该县妇联充分发挥网络健全和联系面广的优势,通过多种渠道,发现并推广市场前景好、适合农村妇女发展的项目,及时引领妇女上项致富。截止目前,已为广大农村妇女联系到了珠绣加工、刺绣加工等十多个适合留守妇女发展的好项目。在城镇,深化两大活动,一是深化“巾帼文明岗”创建活动,通过命名表彰、组织岗点女同志参与活动、技能比武等形式,引导广大女职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诚信服务。目前,全县已命名的国家级岗1个,省级岗4个,县级岗 个。二是深化女性再就业工程,每年“三八”节期间,该县妇联与县劳动部门联合开展“春风送岗位”活动,为下岗女工搭起“就业桥”。
二、以关爱留守儿童为重点,全方位关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针对当前留守儿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舞阳县妇联把关注留守儿童作为妇联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一是成功启动并实施全国妇联与联合国儿基会在我县实施的“家庭教育与性别平等”项目,通过开展留守儿童专项调查、评选“优秀家长”、举办家庭教育培训班、家庭教育文艺晚会、自编自演家庭教育文艺节目等形式,在全社会掀起关爱留守儿童的浓厚氛围。二是针对留守儿童普遍存在情感缺失的情况,该县妇联先后协调漯河老庙银楼、漯河奥克啤酒公司等社会爱心企业及人士,通过举行“城乡手拉手、共同关爱”文艺演出、“六一”节城市一日游、印制爱心贺年卡、开展致外出父母的一封信、为留守儿童赠送学习用品等形式,使广大留守儿童充分享受到社会的关爱。三是多渠道开展“春蕾行动”。为确保不让一名贫困女童因贫辍学,近年来,舞阳县妇联一方面不断争取省、市妇联救助金,另一方面不断创新救助形式,逐步变单个救助为集中救助。在原创春蕾小学班3个,春蕾初中班2个的基础上,2007年,又协调社会力量筹资5万余元创办了宏志春蕾班,解决了50名孩子初中三年的生活费问题。
三、以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为抓手,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依法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是妇联组织的基本职责。近年来,该县妇联立足于促进社会公平、促进社会稳定,进一步加大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力度。一是抓好妇女源头维权。该县妇联通过举办法律知识培训班,送法进校园、进乡村,举办法律知识竞赛等形式,不断提高广大妇女的法律素质和依法维权意识。二是做好妇联系统日常信访接待。针对每一起妇女来访案件,县妇联都充分发挥“娘家人”作用,认真调查、协调、沟通和处理,真正为广大贫弱儿童撑起了一把“保护伞”。三是构建社会化维权工作新格局。该县妇联充分发挥妇儿工委办公室协调职能,先后与法院联合成立了维权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法庭、反家暴合议庭,与公安局联合成立了“110”反暴中心、编排反家暴文艺节目,在公、检、法、司等妇儿工委成员单位开展“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示范岗“创建活动等,形成了强大的社会化维权工作网络。
四、以和谐家庭创建为载体,努力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为充分发挥家庭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特殊作用,该县妇联着重围绕“家”字做文章,以“和谐家庭”创建为载体,通过开展“美德在农家、构建和谐家庭”活动及家庭才艺展演活动、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经典文化进家庭、进校园活动、家庭助廉活动等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家庭文化建设活动,引导广大妇女及其家庭以德治家,文明立家、平安保家、节约持家、和谐兴家,以家庭的文明进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并采取“一帮一”、“城市带农村”等形式,通过实施“以城带乡建设农家新生活工程”,组织20个县直单位妇委会与20个村妇代会结成帮扶对子,引导农村妇女以“三化”、“四改”、“五好”为内容,建立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任重道远。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舞阳县妇联将一如既往,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扎实工作,再铸全县妇女儿童事业新辉煌!
第二篇:民生工程暖人心
民生工程暖人心
又是一个新学期,开始收簿本费10元,我到班里刚把任务布置下来,立马有几位同学就拿出零花钱把费用给交了,半天的时间全部交齐。我感叹还是党的政策好,民生工程好。看到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脸,再也不会因交不起学费而发愁了。不由得把我带到十多年前的回忆。
十几年前,每当收费时学生愁,班主任更愁。每班都会有交不起学费的学生,个把月都收不齐学费,领导批评班主任力度不够,班主任抱怨收费太高了,不要收费多好呀。有家里富裕的班主任,拿自己的钱先垫上,然后慢慢要,最后实在没钱交的,老师给资助了。老师没能力资助的,可难为孩子了。
记得那是一个清晨,正月二十几,天阴沉沉的,淅淅沥沥下着小雨,寒风刺骨。陈宇楠手提着一个布袋子(妈妈用旧布缝的书包),耷拉着脑袋,头顶着一块千疮百孔的编织袋,上身穿着不合身体的旧衣服,裤子膝盖破了两个洞,脚上穿着露着脚趾的鞋,鞋里已灌满了泥浆。头缩着,小脸、嘴唇乌青,瑟瑟发抖。“报告”声音小得不能再小了,眼里含着泪说:“妈妈没有借到钱,今天又不能交费了。”看到陈宇楠,我心里酸酸的。我不忍心看着陈宇楠为难,就说:“进来吧,明天让你妈再出去借吧。”
陈宇楠家是困难户,父亲因病去世,家里为了给他爸爸治病,欠了不少债。母亲身体也不好,家里的收入又不多。陈宇楠是老大,下面有一个几岁的妹妹,还有一个嗷嗷待哺的弟弟。陈宇楠妈妈一个女人拉扯三个孩子真是不容易。像陈宇楠这样的困难户班里还有几个。
王小雅是个孤儿,她父母在一场车祸中双双失去生命,肇事司机逃之夭夭查无音讯。她和年迈花甲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她爷爷奶奶已经六七十岁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给他们的打击是沉重的,他们整天以泪洗面,哭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学校根据她家的具体情况免除了学杂费。但书本费还得交,每当收费,她还是交不起呀。
回想起以前的这些事,我不由得潸然泪下。
再看十几年后的今天,我们国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农村建设突飞猛进,农民都住上了崭新的楼房,种地有收入,不但不交税政府还给补贴,买家电有惠民补贴、节能补贴,医疗、养老都有保障,现在的人民过上了幸福而甜蜜的生活。再看如今的孩子们,身着各色鲜艳的衣服,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现在学杂费、书本费全免,困难家庭的孩子还有生活补助费。同学们再也不会因交不起学费发愁,再也不会因为学费而上不起学。国家大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农村学校越来越漂亮,硬件建设越来越完善。并加强了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农村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享有同等的优质教育。看到这些年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由衷地感叹:党的政策好,民生工程暖人心。
民生工程暖人心
第三篇:民生工程暖人心
民生工程暖人心
——教育工程之我见
抬头,便是鳞次栉比直冲云霄的大厦,侧目,只见华灯初放五光十色的街景,低首,便见平直光滑延伸无尽的柏油马路。纵观中国改革开放后六十余年的历史,中华大地风卷残云般一扫旧日的阴霾,开创出晴空万里处处锦绣繁华的景象。当然,国家兴盛,与人才的培养密切相关。如今中国的教育事业也呈现一片“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的美景。让我们随着我省今年新出炉的民生工程有关项目,一起领略我国教育事业的蒸蒸日上、蓬勃发展。
一、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新出台的义务教育经费政策显示:国家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并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国家课程教科书,逐步提高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和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自十几年前“大眼睛”照片到如今的学杂费免收并向农村学生免费提供补助,中国教育正以风驰电掣的速度大步向前迈进。听父亲说过,当年为了供他们兄弟几个上学,一家人食不果腹,但即便如此,爷爷奶奶依然满怀希望坚持把他们一个一个送进能够改变命运的出发地——学校。现如今,朗朗读书不再只是梦想,而是人人都可以享受的权利。这是中国教育一个多么大的飞跃!当然,要向每个孩子宣传这项国策,孩子们怀有感恩之心,才会更加发奋图强,胸怀抱国大志。
二.公共文化场馆开放
我省规定:全省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和文化站,健全与其职能相适应的基本文化服务项目并免费向群众提供,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免费开放。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们尤其是未成年人人格形成的导师,是心灵的过滤器。开放文化场馆,还可以实现图书共享、低碳生活、节约花费,营造大家一起来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爱读书的良好氛围。如今电子产品大面积地侵入人们生活,许多孩子成了“低头族”、电脑手机忠实的追随者,用书籍吸引他们的兴趣、形成阳光的性格何其重要!当然,对于书籍的提供,建议政府大力清除市场上不良图书,以免给尚未具备成熟识别能力的中小学生带来不好的负面影响。
三.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
民生工程中有一项明确指出:要开展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村基层服务点、农家书屋、农村文艺演出活动、农村电影放映活动、农村体育活动运行补贴,丰富农村人民及儿童的业余生活。农村拥有我国最广阔的土地和最多的人口,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就必须从农村入手。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和城市在经济能力、精神生活和教育水平上差距越来越大。现在大学里,农村的学生比例明显偏低,而具有多才多艺的农村学生就更是少之又少。这并不是因为农村孩子素质低,相反,他们在心理健康、承受压力、坚忍意志等方面更胜于城市孩子,只是受于条件的限制,他们从小较少得到文化熏陶。从今往后,农村孩子也能在浓郁的文化气息中快乐成长。更高的文化素质和更多的人生自信可以让他们在未来的人生中与城市孩子并驾齐驱、取长补短,共同成为祖国的擎天巨柱。当然,既然是专项补助,就要建立专门管理专项监督,才能保证专款专用。
四.乡镇公办幼儿园建设
在农村方面的相关项目显示:通过新建和改建方式,加强乡镇公办幼儿园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邓小平爷爷曾经说过:“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指出要重视学前教育。良好的学前教育可以造就孩子一生的成长,这是国家强大、民族强盛的巨大基石。由于学前教育的不规范,对幼儿教育机构监管的不力,近几年发生了很多关于幼儿的公共安全事故以及无品老师误人子弟的悲惨教训,这直接危害到幼儿的成长,也就危害的到祖国的基石。当然,除了建设完善的场所,更要严格幼师的上岗选拔,同时也要提高幼师待遇,这样才能让每个娃娃都会有一个最美好的人生启蒙。因为幼儿的教育,应更加注重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行、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中华美德的根本。一个良师,会成为孩子一生的明灯。
民生工程,为民所举,为民所谋,它不仅温暖了人心,更走进了千家万户。当然,无论是何种举措,无论获益者是谁,民生工程的最终实现不仅要靠政府,更要全国每个人形成巨大合力。政府为我们打开一扇门,我们要勇于前行、不断探索,还要为后来人做好指引,这样继往开来,前赴后继,必会使中华文化永耀于世界东方,必会使中华民族世代屹立于民族之林!
作者姓名:王筱滢 作者单位:48中七
(五)班 指导教师:梁丽丽
第四篇:民族政策暖人心 励精图治谋发展
民族政策暖人心 励精图治谋发展
--崇儒乡贯彻《福建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汇报提纲
(2005年9月 日)
今天,省领导风尘仆仆深入我乡调研、检查工作,这是对我乡进一步做好民族工作的鼓励和鞭策。在此,我代表乡党委、政府对省调研组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简要汇报近年来我乡贯彻落实《福建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的工作情况。
一、基本乡情
崇儒畲族乡地处霞浦县西北部山区,既是省定的少数民族特困乡,又是老区重点乡。全乡下辖27个行政村、171个自然村,总户数6287户,人口25003人,其中畲族行政村7个,畲族群众1087户、4830人,占总人口的19.3%,为闽东畲族人口较聚居的乡镇之一。乡域面积141.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204亩,其中水田18685亩,农地5519亩,人均占有耕地0.97亩,有林地面积15万亩,草地2.5万亩,茶园8600亩,果园6500亩.主要的种植业是水稻、甘薯、马铃薯、豆类、蔬菜、水果、茶叶、药材、竹林、食用菌等,主要养殖业是猪、羊、牛、鸡、鸭等畜禽,并有少量的茶、果、粮及木竹等农产品加工业,是个典型的山区农业乡。2004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达1.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98元。
二、贯彻落实《福建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情况
2000年以来,我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认真贯彻落实《福建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用党的民族政策激励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发展山区特色经济,全乡经济社会得到较快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文化、教育、卫生、交通、通讯事业等都有很大进步。农村经济日趋繁荣,已初步形成以茶叶、畜牧、蔬菜、水电等产业为重点的经济格局。
(一)、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1、产业结构得到新调整。以农业产业为立乡之本,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在稳粮的基础上,牢固树立大农业观念,以市场为导向,高优为重点,发挥地域优势,突出资源特色,重点扶持发展“种、养、加”农业产业化体系,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稳步发展。根据不同的地理、气候等条件,进行区域化布局,初步形成了环溪边洋的茶、菜、畜禽片区,霞柘公路沿线的菌、药、果片区,霞柘线腹地的林、竹片区,建成了三个示范基地。一是绿竹基地:大力实施以种植绿竹为主的“兴竹富民”工程,以霞浦县东孚农庄有限公司为依托,在巩固和发展崇儒绿竹丰产示范基地的基础上,完成了霞柘公路沿线的低丘和沿溪地带的千亩绿竹长廊续建工程,在溪坪村边片种植绿竹1026亩,全乡绿竹种植面积达3106亩。二是速生丰产林基地:现已在溪西、兰下、亭头等村发展速生丰产林350亩。在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三是菌草香菇生产示范基地:在溪西岚下等村通过办班培训现场指导示范扶持的方式发展了200万筒。
2、项目经济有了新局面。党的民族政策为全乡的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外地客商看好民族乡的政策和环境,在我乡形成了一股投资热潮。几年来,相继引进了霞浦县东孚农庄有限公司、800万副眼镜生产线、溪边木板材厂、下村水电站、九龙坑水电站等项目,有力推动了我乡经济的发展。霞浦县东孚农庄有限公司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从事绿笋系列产品的开发。该公司所开发的“从绿”牌绿笋系列产品获国家绿标,畅销国内外大中城市。
3、扶贫政策的落实有了新格局。2004年全乡发放小额农贷资金864万元,解决了部分群众生产资金短缺等问题,扶持发展香菇20万筒,蘑菇60万平方尺,种植中草药2亩,改造茶园80亩。全乡812个贫困人口落实了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基本解决了部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认真实施老少边区群众“造福工程”搬迁,4年来共有223户830人实现了 “造福工程”搬迁,改善了部分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
4、扶贫挂钩工作有了新发展。省委、省政府安排了省财政厅挂钩我乡的扶贫工作。省财政厅自挂钩帮扶我乡以来,厅领导带领有关处、室负责人多次到我乡开展调研活动,帮助制定经济发展规划,确定项目建设重点,指导开展项目建设前期工作,了解检查援建项目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建立定期联系制度,同时,从资金和政策上大力支持我乡经济建设。五年来总共投入扶贫资金362万元,有力推动了我乡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5、农民增收有了新渠道。在开展劳动力摸底调查的基础上,依托县劳动力派遣中心和联动中心,实施“农村就业青年培训工程”。几年来,我乡共举办了中草药培训班、菌草香菇栽培技术培训班、绿竹栽培技术培训班等各类培训班,群众参训人数累计达2367人次。同时,还通过各种渠道实现富余劳动力转移1309人,2004年群众非农收入达900万元。
(二)、社会事业扎实推进
一是基础设施逐步改善。自《福建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实施以来,我乡在上级的关心支持下,用活用足各项民族政策和扶贫政策,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筹集建设资金,突出抓好交通、供水、通讯等重点工程项目,加快少数民族村和老区村“五通”建设。投资264万元,实施了洋尾兰至溪边、亭头至洋沙溪至长坑等2条村级道路硬化工程,共计12公里;实施崇儒旧街拓改一期工作,强化集镇功能;修复了溪
第五篇:民族政策暖人心励精图治谋发展
民族政策暖人心 励精图治谋发展
--崇儒乡贯彻《福建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汇报提纲
(~年9月 日)
今天,省领导风尘仆仆深入我乡调研、检查工作,这是对我乡进一步做好民族工作的鼓励和鞭策。在此,我代表乡党委、政府对省调研组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简要汇报近年来我乡贯彻落实《福建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的工作情况。
一、基本乡情
崇儒畲族乡地处霞浦县西北部山区,既是省定的少数民族特困乡,又是老区重点乡。全乡下辖27个行政村、171个自然村,总户数6287户,人口25003人,其中畲族行政村7个,畲族群众1087户、4830人,占总人口的19.3%,为闽东畲族人口较聚居的乡镇之一。乡域面积141.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204亩,其中水田18685亩,农地5519亩,人均占有耕地0.97亩,有林地面积15万亩,草地2.5万亩,茶园8600亩,果园6500亩.主要的种植业是水稻、甘薯、马铃薯、豆类、蔬菜、水果、茶叶、药材、竹林、食用菌等,主要养殖业是猪、羊、牛、鸡、鸭等畜禽,并有少量的茶、果、粮及木竹等农产品加工业,是个典型的山区农业乡。~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达1.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98元。
二、贯彻落实《福建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情况
2000年以来,我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认真贯彻落实《福建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用党的民族政策激励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发展山区特色经济,全乡经济社会得到较快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文化、教育、卫生、交通、通讯事业等都有很大进步。农村经济日趋繁荣,已初步形成以茶叶、畜牧、蔬菜、水电等产业为重点的经济格局。
(一)、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1、产业结构得到新调整。以农业产业为立乡之本,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在稳粮的基础上,牢固树立大农业观念,以市场为导向,高优为重点,发挥地域优势,突出资源特色,重点扶持发展“种、养、加”农业产业化体系,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稳步发展。根据不同的地理、气候等条件,进行区域化布局,初步形成了环溪边洋的茶、菜、畜禽片区,霞柘公路沿线的菌、药、果片区,霞柘线腹地的林、竹片区,建成了三个示范基地。一是绿竹基地:大力实施以种植绿竹为主的“兴竹富民”工程,以霞浦县东孚农庄有限公司为依托,在巩固和发展崇儒绿竹丰产示范基地的基础上,完成了霞柘公路沿线的低丘和沿溪地带的千亩绿竹长廊续建工程,在溪坪村边片种植绿竹1026亩,全乡绿竹种植面积达3106亩。二是速生丰产林基地:现已在溪西、兰下、亭头等村发展速生丰产林350亩。在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三是菌草香菇生产示范基地:在溪西岚下等村通过办班培训现场指导示范扶持的方式发展了200万筒。
2、项目经济有了新局面。党的民族政策为全乡的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外地客商看好民族乡的政策和环境,在我乡形成了一股投资热潮。几年来,相继引进了霞浦县东孚农庄有限公司、800万副眼镜生产线、溪边木板材厂、下村水电站、九龙坑水电站等项目,有力推动了我乡经济的发展。霞浦县东孚农庄有限公司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从事绿笋系列产品的开发。该公司所开发的“从绿”牌绿笋系列产品获国家绿标,畅销国内外大中城市。
3、扶贫政策的落实有了新格局。~年全乡发放小额农贷资金864万元,解决了部分群众生产资金短缺等问题,扶持发展香菇20万筒,蘑菇60万平方尺,种植中草药2亩,改造茶园80亩。全乡812个贫困人口落实了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基本解决了部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认真实施老少边区群众“造福工程”搬迁,4年来共有223户830人实现了 “造福工程”搬迁,改善了部分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
4、扶贫挂钩工作有了新发展。省委、省政府安排了省财政厅挂钩我乡的扶贫工作。省财政厅自挂钩帮扶我乡以来,厅领导带领有关处、室负责人多次到我乡开展调研活动,帮助制定经济发展规划,确定项目建设重点,指导开展项目建设前期工作,了解检查援建项目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建立定期联系制度,同时,从资金和政策上大力支持我乡经济建设。五年来总共投入扶贫资金362万元,有力推动了我乡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5、农民增收有了新渠道。在开展劳动力摸底调查的基础上,依托县劳动力派遣中心和联动中心,实施“农村就业青年培训工程”。几年来,我乡共举办了中草药培训班、菌草香菇栽培技术培训班、绿竹栽培技术培训班等各类培训班,群众参训人数累计达2367人次。同时,还通过各种渠道实现富余劳动力转移1309人,~年群众非农收入达900万元。
(二)、社会事业扎实推进
一是基础设施逐步改善。自《福建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实施以来,我乡在上级的关心支持下,用活用足各项民族政策和扶贫政策,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筹集建设资金,突出抓好交通、供水、通讯等重点工程项目,加快少数民族村和老区村“五通”建设。投资264万元,实施了洋尾兰至溪边、亭头至洋沙溪至长坑等2条村级道路硬化工程,共计12公里;实施崇儒旧街拓改一期工作,强化集镇功能;修复了溪边洋官坝渠和溪边、路口人饮灌溉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了两坪、霞坪小型水电站。二是有力推动了科教卫生事业。深入实施科教兴乡战略,坚持开发、引进先进实用技术,不断推动科技进步。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抓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稳步推进薄弱小学撤点并校,办好寄宿制小学。完成中学寄宿生宿舍楼与明才希望小学的建设。通过开展扶贫助学活动,解决部分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农村初级医疗保健工作得到进一步完善。三是精神文明建设上新台阶。认真贯彻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入开展“以德治国”教育、建设“诚信崇儒”活动和创建平安崇儒工作,扎实推进四五普法工作,强化矛盾纠纷的排查,社会安定稳定得到有力维护。重视民间文化的保护和整理工作,畲族文化遗产的保障,弘扬少数民族文化特色。
(三)、少数民族政治权利保障有力。
我乡现有在职干部71名,其中少数民族干部11名,占15.5%;全乡现有乡人大代表55名,其中少数民族代表13名,占23.6%; 全乡有县人大代表11名,其中少数民族代表1名,占9%;全乡54名村主干中有少数民族干部9个。这些干部的任用,有力地推动了全乡少数民族的参政议政能力和参与地方性事务建设的能力。我们通过继续深造、挂职锻炼、岗位培训等形式,培养造就了一大批能吃苦、能干事的少数民族干部,成为发展民族经济的中坚力量。同时,为了加强民族乡村党组织建设和以农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及配套组织建设,市、县、乡还下派了27位能力强、业务精、经验丰富的干部到贫困落后村任第一支部书记、副书记、主任助理、科技特派员等职。从组织上和干部力量上,加强村级组织建设。通过干部下派挂职活动提高了村党支部、村委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发挥了先锋和堡垒作用,成为了广大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村级集体经济有所发展,基础设施有所改善,群众生活有所提高。
三、下阶段工作思路
近年来,我乡民族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受地理区位、经济基础、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因素制约,乡村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与全县发展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今后,我乡将以发展民族地区特色经济为重点,立足区域优势,全面发展社会事业,促进民族团结,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突出特色,优化结构,努力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一是促进农业增效。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调整种养结构,大力发展茶、果、菌、菜、畜禽,加快建设绿、雷竹基地和速生丰产林基地,继续抓好特色农产品生产。重点实施绿竹工程、速生丰产林工程、茶园生态工程、畜禽规模化饲养工程、绿色食品工程、青草药栽培基地等六大工程,着力培育龙头产业。二是发展工业企业,鼓励兴办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食品加工业。争取在芙蓉李、茶叶、菌草开发项目的加工环节上有所突破,推动生产与加工的一体化,使我乡山地农业资源开发形成新热点。不断壮大以竹木工艺加工为主的竹木加工业。大力培植以水电开发为主的电力工业,开工建设装机1600千瓦的下村水电站;投资总装机达3600千瓦的九龙坑梯级水电站的规划设计,并进行招投标运作。加大工业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落实“异地”投资政策,加快乡村工业企业发展。
2、拓宽渠道,融聚资金,不断加大项目建设力度。一是推进重点建设。要突出道路交通、集镇设施、水利水电等方面的重点,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立项支持,建好洋尾兰至溪边、崇儒至上水、郑洋等道路硬化工程,提高村级公路等级。完成崇儒旧街拓改一期工程,实施自来水改造工程,抓好崇儒畲族文化中心等一批社会事业项目的建设。继续搞好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加快土地整理与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完成溪边洋1400亩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二是做好财税金融工作。拓宽财源建设思路,逐步建立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机制。严格税收征管,做好应收尽收。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实行财政预算内外资金统管,努力保稳定、保运转、保改革、保重点。严肃财经纪律,做好乡村债务清理工作,奋力消除财政赤字。密切银农,大力开展信用村户建设,增强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广泛吸引民间资金参与基础产业等领域投资建设,鼓励在外乡贤回乡创业。
3、深化改革,锐意创新,为加快发展提供新动力。一是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促进农来区域化布局和适度规模经营。完善林权制度改革的措施和办法,力争今年完成全面集体林改任务。全面完成集体土地权属登记发证工作。认真搞好减人、减事、减支等配套改革,确保农民负担减轻后不反弹。二是加快现代市场体系建设。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市场监管。加强政府信用建设,提高企业和农户信用水平,增强全社会信用意识,营造诚信的社会氛围。
4、扩大就业,加强保障,切实关心农民群众生活。一是认真抓好就业工作。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切实做好农民外出务工的组织、指导、培训和服务工作。同时加强职业教育培训、依法维权知识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二是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做好农村低保工作的衔接,将收入低于保障线的所有贫困农民全面纳入低保范围,帮助困难群体提高生活水平。继续抓好一个市定和三个县定扶贫开发重点村的定点扶贫工作。加快滑坡险情村搬迁和村级道路改造升级,完成120人“造福工程”搬迁任务。积极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进一步健全农村卫生网络。
5、以人为本,注重协调,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一是全面发展社会事业。深入实施科教兴乡战略,坚持开发、引进先进实用技术,不断推动科技进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抓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稳步推进薄弱小学撤点并校,办好寄宿制小学。完成中学寄宿生宿舍楼建设,通过开展扶贫助学活动,解决部分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认真实行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对土地开发利用的管理,保持耕地占补平衡。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入开展“以德治国”教育和建设“诚信崇儒”活动。重视民间文化的保护和整理工作,畲族文化遗产的保障,弘扬少数民族文化特色。二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坚持依法行政,依法规范政府行为。健全村民自治,进一步推行和规范政务、村务等公开。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以“治安模范村”创建活动为载体,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有组织犯罪、暴力犯罪和抢劫、盗窃等多发性侵财犯罪,全力维护社会安定稳定。
四、建议和要求
1、各级财政要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转移支付的力度,以弥补民族乡因税改而减少的财力。同时,要求确立更为有利于民族乡发展的财政体系,在每年的财政中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扶持民族乡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
2、要加大对民族乡农业开发项目的扶持力度,做强作大农业开发的龙头
项目,引导农民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道路。
3、要求及时落实各项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加大对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倾斜力度。要求及时兑现省民宗厅确定的给与民族乡、村道路硬化工程5万元/公里的工程补助款。
4、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对少数民族贫困生、特困生需要有完善的助学体制。
5、上级组织部门应加大对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选拔力度,制定具体的政策,为少数民族人才创造更加宽松的成长空间和参政议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