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第16期 关注民生构建和谐
关注民生构建和谐
半月谈2011年第16期
芒市市委书记蔡四宏
芒市位于祖国西南边陲.与缅甸毗邻,是中国历史上较早通向世界的门户之一,是古代著名“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芒市自然景色秀丽,历史文化璀璨,民族风情淳朴,被誉为“孔雀之乡”“黎明之城”。
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近年来,芒市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温总理“教育是民生之基、健康是民生之本、分配是民生之源、保障是民生之安”的指示精神,把解决民生问题摆在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力度,扎实推进,全市呈现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市民受教育水平不断提升
教育不仅关乎国家发展大计,更关乎百姓的切身利益。我市始终坚持把教育作为民生之首,不断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扩展优质教育资源,全市教育事业在规范、平稳、安全、有序中实现了新的发展。进一步深化学校内部管理,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学质量水平: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坚决杜绝教育乱收费,抓好务工子女、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工作,让他们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控缀保学”取得明显实效,义务教育水平大幅提升;“两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验收,适龄儿童入学率99.87%,初中毛入学率102.6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52.7%;排除中小学D级危房面积7.95万平方米:城乡教育资源布局逐步优化,大办教育、办大教育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
大力推进医改步伐,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加强
医疗卫生工作是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我市不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切实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和基础医疗服务水平,不断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有效缓解了群众就医难和看病贵问题。认真开展农村困难群众大病救助工作,使广大因病至贫或因病返贫的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救助,“十一五”期间,救助城乡困难群众6711人,共发放医疗救助金1180万元:临时救助城乡困难群众和低保边缘户496人次,发放救助金74万元,为农村低保户、“五保”供养对象和边民助缴参合费247万元;市、乡、村卫生基础设施全面改善,各类传染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登革热、甲型HIN1等境外输入性传染病得到及时防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和筹资水平分别提高到99.9%和140元: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成绩斐然,“婚育新风进万家”和“人口文化大院”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流动人口管理逐步规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
大力拓晨就业榘道,就业问题得到妥瞢解决
就业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途径,也是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之一。我市始终把城镇新增就业、控制失业率、失业人员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等作为就业工作的主要任务。制定优惠政策,积极鼓励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复转军人自主创业: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完善就业服务,每年定期举办民营企业招聘周等活动,积极搭建就业平台:扎实开展对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的就业援助,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工作,有效提高下岗失
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竞争能力;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广开就业渠道,“十一五”期间,共开发就业岗位21962个,实现城镇人员就业12392人,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29068人,完成再就业培训2536人,发放各种再就业补贴31703人次1613.42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
大力抓好制度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完善
社会保障是社会的“安全网”,也是经济的调节器,在调节收入分配、缓解社会矛盾、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国家长治久安方面具有强大功能。我市始终高度关注老百姓的生活状况,不断建立完善城乡低保,城乡大病医疗救助、城乡临时救助、救灾救济等社会救助体系,切实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
一是积极探索建立城乡低保操作一体化制度,不断扩大城乡低保覆盖面,有效保障了城乡贫困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目前,全市有城市低保对象7296户15447人,农村低保对象13959户32553人,“十一五”期间累计发放低保金13449.37万元。
二是加强救灾救济制度建设,全方位开展救灾救济工作。“十一五”期间,全市共下拨自然灾害救济补助资金1024万元,下拨救灾救济大米472吨、棉被1346床、衣物2.99万件等物资,专门用于解决灾区民房恢复重建、滑坡泥石流地区搬迁和灾区、贫困山区灾民的基本生活困难。
三是认真实施新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基本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2009年12月芒市被列为全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县市之一,2010年全市有11.72万人参保,参保率71.4%.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全年参保任务11.31万人的104%。目前,全市各类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20.65万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大力实麓民生工程.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日益改善
近年来,芒市实施了一批重点民生工程,在推动民生建设、维护边疆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是少数民族民生重点工程。“十一五”期间,我市争取少数民族发展资金5725万元,实施项目658个,涉及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科技培训等方面,实现脱贫人口10万人,树立了一批“兴边富民示范村“民族团结示范村”以及“上海对口帮扶德昂族示范村”。项目区基础设施全面改善、种植养殖产业得到发展,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陈规陋习逐渐破除,群众等、靠、要的思想意识明显转变,生产生活积极性大幅度提升,有力地促进了我市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目前,形成“粮、糖、茶、畜”为支柱,“咖啡、贡米、晾晒烟、坚果、奶水牛”为特色的农业产业结构。
二是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整合资金,加大投入,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农村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扎实推进。自2007年开始实施,目前已建成经济适用住房300套、建筑面积39200平方米,建成廉租住房937套,建筑面积47774平方米,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拆除重建1070户、加固改造2200户,完成芒市华侨农场危房改造1812户.发放补助资金3500万元,切实解决了一批城乡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三是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坚持按照“建设新城、改造老城、以新城带动老城”的理念建设城市,高起点完善城市规划体系,着力推进一批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供水、供电、污水和垃圾处理、园林
绿化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城市街道“穿衣戴帽”“开墙透绿”改造工程和城区20余条道路改造及新建工程.建成了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城市服务功能明显提升。
四是敬老院建设工程。紧紧抓住“十一五”期间省、州加大敬老院建设的机遇.于2007年开工建设芒市敬老院。现已建成敬老院3所,集中供养来自全市的“五保”老人330人,使全市“五保”对象(特别是生活不能自理的鳏、寡老人)拥有了一个安度晚年的家园,使党和政府对特殊人群的关心、关爱落到实处。
民生问题无小事,只有把民生问题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发展观才得以落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得以构建。随着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和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重大战略的实施,芒市已经成为桥头堡黄金口岸的中心城市。面对新起点、新形势和新挑战,芒市人民满怀憧憬,信心百倍,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芒市将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村委会被选举人应具备哪些条件
半月谈2011年第16期
主持人您好!
最近我们村开始换届逸举.我想请问,新修订的村委会组织法有没有时被选举人的学历进行规定?’另外,我们村两委由5人组成,其中2人是亲戚关系,村民委员会副主任的爷爷与村支部副书记的爸爸是亲兄弟关系,请问他们能不能都当选村两委成员?
安徽齐书
尊敬的齐书读者:
您好!
您的来信我们已收到,现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您的问题解答如下:2010年10月28日发布的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十一条规定,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第十二条规定,村民委员会的选举,由村民选举委员会主持。村民选举委员会由主任和委员组成,由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或者各村民小组会议推选产生。第十三条规定,年满十八周岁的村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另外.2011年6月24日修订的《安徽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第十五条规定,村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
二、廉洁奉公,公道正派,热心为村民服务;
三、有较强的工作能力,能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四、身体健康,能胜任工作。
综上所述,相关法律法规没有对被选举人的学历进行规范性要求,也没有对亲属关系可否参加村委选举做出明确规定。不过,《安徽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第十五条还指出,对候选人的具体要求,村民会议可以根据本村情况在选举办法中作出规定。您及您所在村的村民如果对被选举人普遍存有异议,可依法召开村民会议进行协商。
半月谈2011年第16期半月评论:把根扎深
苏北
翻开报章,重庆的“三进三同”全面推进,湖北的“三万活动”进村八户,云南的“新农村指导员”实事实干„„一时间,干部下基层热浪阵阵,扑面而来
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这是我们须炙不可忘却的根本 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本本主义.这是我们须臾不可忽略的危险如何去培固根本,抵御危险?如何把干部下基层的传统激活创新,把下基层的路子走得更加坚实更加宽广?
日前在重庆采访,记者结识了一位亲历“三进三同”的市委干部攀谈起这段实践,他的感受丰富真切,在偏远贫困的巫溪县,有“乐和家园”,有“文化民生”„„话题如泉涌而来,还热心提供新闻线索,邀请记者深入采访从他深深的关切牵挂中,我读出了一个“新巫溪人”的责任和情怀,也读出了重庆“三进三同”活动中蕴藏的一些深意和启示
没有发展理念的转换,就难有深入基层的动力。毋庸讳言,这些年来,经济建设上去了,生活水平提升了,但是,不少地方的干群关系却疏远了,矛盾冲突却增多了为什么?其中一个重要的缘由是一些官员的发展理念出了问题:目中有数,胸中无人,在GDP第一的发展主义导向中,“只要把经济搞上去,下去不下去也就没有多大意义了”
于是,我们在市场经济中更多地看到政府的创造、资本的创造.改革初期那种热气腾腾、风生水起的群众性创造很难再现我们在官员交往中更多地看到“傍富商”成了时尚,当年那种访贫问苦“结穷亲”的情景不复多见,我们在区域发展中更多地看到做大城市的澎湃激情而少有复兴乡村的扎实功夫 一些干部下乡了,讲起话来也常常是一口的“洋腔洋调”,不会讲百姓的方言土语,不会拉百姓的生活家常,这样,如何摸得到群众的脉搏,贴得近gkz6.net群众的心窝,学得到群众的智慧?总以为自己有了“硕士”“博士”的文凭,有了“去过许多国家”的经历,对世情、国情可能知之甚丰,但是,对乡情、民情又吃透几分?有作家讲,在世风浮躁的当下,要学会用皮肤去感受生活?对官员言,更要学会用心灵去体验民生群众中产生着日益丰富的新的需求和新的期待,需要我们去倾听、去满足,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发展进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需要我们去呵护、去开发
重庆坚持“民生导向”的发展转型,对于“三进三同”是一个倒逼.也是一个动力。
没有执政伦理的建设.就难有深入基层的自觉。社会利益主体的多元,政府利益意识的凸显,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正确处理日见复杂的利益关系和日见增多的利益冲突。无疑,在企业改制的进程中,在“中国制造”的崛起中,在工业化、城市化高速推进引发的征地拆迁冲突中,付出最大成本、承受最深阵痛的,是普通民众。一些地方与民争利、利益倾斜的政府作为,正悄悄地侵蚀着民生关怀的执政文化,疏离着亲密无间的干群关系。一些基层官员“雷人”语言层出不穷,竞成官场一大景观:“局长很不值钱是不是„„你随便的一个群众就打我电话?”“领导就得骑马坐轿,老百姓想要公平?臭不要脸”„„权力傲慢已到如此地步,何谈对百姓的鱼水之情和敬畏之心?
德性重于才干.良知先于发展。“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还得从根上问起,扎根、深根,首先还是寻根。我们共产党人、各级干部的思想深处,永远不可颠倒:是人民推动着历史的前进,是人民创造着发展的奇迹,是人民哺育着我们的成长。永远不可忘却:只有在与人民的血肉联系中,才有生生不息的力量,才有蓬蓬勃勃的生机,才有无限光明的前景。脱离人民,我们就什么都不是;伤害人民,我们就什么都没有。“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每年都要多干几件实实在在的事,不断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这就叫‘积德’。”重庆市委领导提倡的“积德”观,就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执政伦理。.
没有干部制度的跟进,就难有深入基层的长效。重庆市率先开展的“三进三同”活动,一开始就在“红头文件”的规范下进入常态化轨道:全市机关干部每年一周、新提任领导干部和新招录公务员在试用期内
用一个月时间,参加“三进三同”。且每年定期回访一到两次。最为关键的是,市委将“三进三同”效果作为任用干部的考核指标。多年习惯的单一对上负责的工作思维开始转换,多年倡导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建设加快进程。什么叫政缋?什么叫优秀?下基层的干部解读得更为真切,体会得分外深刻。我们过去也讲充分尊重民意,也讲扩大公众参与,但是,群众不了解你,不相信你,不亲近你,何来真实的民意?何来有效的参与?当然,防范、化解脱离群众的危险的治本之道,还在于切实保障公民权利,推进社会治理变革,加快民主政治建设。只是,我们也应清醒认识,从现实出发,以政治动员的方式、干部制度的跟进,探索新型社会管理方法,推动机关干部走下高楼,接上地气,从与群众同甘共苦中触及灵魂、锤炼党性,去培育“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伦理,建设“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的政治文化,同是执政之要,也是当务之急。
人民群众是深厚的土地,共产党人就是生长的大树。把根留住,把根扎深,才能风摧不倒,雷也难轰。
第二篇:关注民生构建和谐
关注民生构建和谐
半月谈2011年第16期
芒市市委书记蔡四宏
芒市位于祖国西南边陲.与缅甸毗邻,是中国历史上较早通向世界的门户之一,是古代著名“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芒市自然景色秀丽,历史文化璀璨,民族风情淳朴,被誉为“孔雀之乡”“黎明之城”。
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近年来,芒市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温总理“教育是民生之基、健康是民生之本、分配是民生之源、保障是民生之安”的指示精神,把解决民生问题摆在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力度,扎实推进,全市呈现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市民受教育水平不断提升
教育不仅关乎国家发展大计,更关乎百姓的切身利益。我市始终坚持把教育作为民生之首,不断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扩展优质教育资源,全市教育事业在规范、平稳、安全、有序中实现了新的发展。进一步深化学校内部管理,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学质量水平: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坚决杜绝教育乱收费,抓好务工子女、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工作,让他们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控缀保学”取得明显实效,义务教育水平大幅提升;“两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验收,适龄儿童入学率99.87%,初中毛入学率102.6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52.7%;排除中小学D级危房面积7.95万平方米:城乡教育资源布局逐步优化,大办教育、办大教育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
大力推进医改步伐,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加强
医疗卫生工作是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我市不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切实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和基础医疗服务水平,不断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有效缓解了群众就医难和看病贵问题。认真开展农村困难群众大病救助工作,使广大因病至贫或因病返贫的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救助,“十一五”期间,救助城乡困难群众6711人,共发放医疗救助金1180万元:临时救助城乡困难群众和低保边缘户496人次,发放救助金74万元,为农村低保户、“五保”供养对象和边民助缴参合费247万元;市、乡、村卫生基础设施全面改善,各类传染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登革热、甲型HIN1等境外输入性传染病得到及时防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和筹资水平分别提高到99.9%和140元: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成绩斐然,“婚育新风进万家”和“人口文化大院”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流动人口管理逐步规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
大力拓晨就业榘道,就业问题得到妥瞢解决
就业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途径,也是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之一。我市始终把城镇新增就业、控制失业率、失业人员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等作为就业工作的主要任务。制定优惠政策,积极鼓励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复转军人自主创业: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完善就业服务,每年定期举办民营企业招聘周等活动,积极搭建就业平台:扎实开展对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的就业援助,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工作,有效提高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竞争能力;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广开就业渠道,“十一五”期间,共开发就业岗位21962个,实现城镇人员就业12392人,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29068人,完成再就业培训2536人,发放各种再就业补贴31703人次1613.42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
大力抓好制度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完善
社会保障是社会的“安全网”,也是经济的调节器,在调节收入分配、缓解社会矛盾、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国家长治久安方面具有强大功能。我市始终高度关注老百姓的生活状况,不断建立完善城乡低保,城乡大病医疗救助、城乡临时救助、救灾救济等社会救助体系,切实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
一是积极探索建立城乡低保操作一体化制度,不断扩大城乡低保覆盖面,有效保障了城乡贫困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目前,全市有城市低保对象7296户15447人,农村低保对象13959户32553人,“十一五”期间累计发放低保金13449.37万元。
二是加强救灾救济制度建设,全方位开展救灾救济工作。“十一五”期间,全市共下拨自然灾害救济补助资金1024万元,下拨救灾救济大米472吨、棉被1346床、衣物2.99万件等物资,专门用于解决灾区民房恢复重建、滑坡泥石流地区搬迁和灾区、贫困山区灾民的基本生活困难。
三是认真实施新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基本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2009年12月芒市被列为全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县市之一,2010年全市有11.72万人参保,参保率71.4%.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全年参保任务11.31万人的104%。目前,全市各类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20.65万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大力实麓民生工程.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日益改善
近年来,芒市实施了一批重点民生工程,在推动民生建设、维护边疆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是少数民族民生重点工程。“十一五”期间,我市争取少数民族发展资金5725万元,实施项目658个,涉及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科技培训等方面,实现脱贫人口10万人,树立了一批“兴边富民示范村“民族团结示范村”以及“上海对口帮扶德昂族示范村”。项目区基础设施全面改善、种植养殖产业得到发展,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陈规陋习逐渐破除,群众等、靠、要的思想意识明显转变,生产生活积极性大幅度提升,有力地促进了我市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目前,形成“粮、糖、茶、畜”为支柱,“咖啡、贡米、晾晒烟、坚果、奶水牛”为特色的农业产业结构。
二是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整合资金,加大投入,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农村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扎实推进。自2007年开始实施,目前已建成经济适用住房300套、建筑面积39200平方米,建成廉租住房937套,建筑面积47774平方米,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拆除重建1070户、加固改造2200户,完成芒市华侨农场危房改造1812户.发放补助资金3500万元,切实解决了一批城乡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
三是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坚持按照“建设新城、改造老城、以新城带动老城”的理念建设城市,高起点完善城市规划体系,着力推进一批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供水、供电、污水和垃圾处理、园林绿化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城市街道“穿衣戴帽”“开墙透绿”改造工程和城区20余条道路改造及新建工程.建成了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城市服务功能明显提升。
四是敬老院建设工程。紧紧抓住“十一五”期间省、州加大敬老院建设的机遇.于2007年开工建设芒市敬老院。现已建成敬老院3所,集中供养来自全市的“五保”老人330人,使全市“五保”对象(特别是生活不能自理的鳏、寡老人)拥有了一个安度晚年的家园,使党和政府对特殊人群的关心、关爱落到实处。
民生问题无小事,只有把民生问题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发展观才得以落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得以构建。随着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和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重大战略的实施,芒市已经成为桥头堡黄金口岸的中心城市。面对新起点、新形势和新挑战,芒市人民满怀憧憬,信心百倍,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芒市将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半月谈2011年第16期半月评论:把根扎深
翻开报章,重庆的“三进三同”全面推进,湖北的“三万活动”进村八户,云南的“新农村指导员”实事实干……一时间,干部下基层热浪阵阵,扑面而来
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这是我们须炙不可忘却的根本 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本本主义.这是我们须臾不可忽略的危险如何去培固根本,抵御危险?如何把干部下基层的传统激活创新,把下基层的路子走得更加坚实更加宽广?
日前在重庆采访,记者结识了一位亲历“三进三同”的市委干部攀谈起这段实践,他的感受丰富真切,在偏远贫困的巫溪县,有“乐和家园”,有“文化民生”……话题如泉涌而来,还热心提供新闻线索,邀请记者深入采访从他深深的关切牵挂中,我读出了一个“新巫溪人”的责任和情怀,也读出了重庆“三进三同”活动中蕴藏的一些深意和启示
没有发展理念的转换,就难有深入基层的动力。毋庸讳言,这些年来,经济建设上去了,生活水平提升了,但是,不少地方的干群关系却疏远了,矛盾冲突却增多了为什么?其中一个重要的缘由是一些官员的发展理念出了问题:目中有数,胸中无人,在GDP第一的发展主义导向中,“只要把经济搞上去,下去不下去也就没有多大意义了”
于是,我们在市场经济中更多地看到政府的创造、资本的创造.改革初期那种热气腾腾、风生水起的群众性创造很难再现我们在官员交往中更多地看到“傍富商”成了时尚,当年那种访贫问苦“结穷亲”的情景不复多见,我们在区域发展中更多地看到做大城市的澎湃激情而少有复兴乡村的扎实功夫 一些干部下乡了,讲起话来也常常是一口的“洋腔洋调”,不会讲百姓的方言土语,不会拉百姓的生活家常,这样,如何摸得到群众的脉搏,贴得近gkz6.net群众的心窝,学得到群众的智慧?总以为自己有了“硕士”“博士”的文凭,有了“去过许多国家”的经历,对世情、国情可能知之甚丰,但是,对乡情、民情又吃透几分?有作家讲,在世风浮躁的当下,要学会用皮肤去感受生活?对官员言,更要学会用心灵去体验民生群众中产生着日益丰富的新的需求和新的期待,需要我们去倾听、去满足,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发展进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需要我们去呵护、去开发
重庆坚持“民生导向”的发展转型,对于“三进三同”是一个倒逼.也是一个动力。
没有执政伦理的建设.就难有深入基层的自觉。社会利益主体的多元,政府利益意识的凸显,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正确处理日见复杂的利益关系和日见增多的利益冲突。无疑,在企业改制的进程中,在“中国制造”的崛起中,在工业化、城市化高速推进引发的征地拆迁冲突中,付出最大成本、承受最深阵痛的,是普通民众。一些地方与民争利、利益倾斜的政府作为,正悄悄地侵蚀着民生关怀的执政文化,疏离着亲密无间的干群关系。一些基层官员“雷人”语言层出不穷,竞成官场一大景观:“局长很不值钱是不是……你随便的一个群众就打我电话?”“领导就得骑马坐轿,老百姓想要公平?臭不要脸”……权力傲慢已到如此地步,何谈对百姓的鱼水之情和敬畏之心?
德性重于才干.良知先于发展。“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还得从根上问起,扎根、深根,首先还是寻根。我们共产党人、各级干部的思想深处,永远不可颠倒:是人民推动着历史的前进,是人民创造着发展的奇迹,是人民哺育着我们的成长。永远不可忘却:只有在与人民的血肉联系中,才有生生不息的力量,才有蓬蓬勃勃的生机,才有无限光明的前景。脱离人民,我们就什么都不是;伤害人民,我们就什么都没有。“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每年都要多干几件实实在在的事,不断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这就叫„积德‟。”重庆市委领导提倡的“积德”观,就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执政伦理。.
没有干部制度的跟进,就难有深入基层的长效。重庆市率先开展的“三进三同”活动,一开始就在“红头文件”的规范下进入常态化轨道:全市机关干部每年一周、新提任领导干部和新招录公务员在试用期内用一个月时间,参加“三进三同”。且每年定期回访一到两次。最为关键的是,市委将“三进三同”效果作为任用干部的考核指标。多年习惯的单一对上负责的工作思维开始转换,多年倡导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建设加快进程。什么叫政缋?什么叫优秀?下基层的干部解读得更为真切,体会得分外深刻。我们过去也讲充分尊重民意,也讲扩大公众参与,但是,群众不了解你,不相信你,不亲近你,何来真实的民意?何来有效的参与?当然,防范、化解脱离群众的危险的治本之道,还在于切实保障公民权利,推进社会治理变革,加快民主政治建设。只是,我们也应清醒认识,从现实出发,以政治动员的方式、干部制度的跟进,探索新型社会管理方法,推动机关干部走下高楼,接上地气,从与群众同甘共苦中触及灵魂、锤炼党性,去培育“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伦理,建设“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的政治文化,同是执政之要,也是当务之急。
人民群众是深厚的土地,共产党人就是生长的大树。把根留住,把根扎深,才能风摧不倒,雷也难轰。
第三篇:关注民生 构建和谐社会
关注民生 构建和谐社会
心得体会
党的十七大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富裕民生、突出改善民生、奋力发展民生、切实保障民生、全力服务民生。
一、突破经济发展,着力富裕民生
富裕民生,是改善民生的前提和基础,改善民生必须率先富裕民生,核心是要产业富民。一是以生猪产业为重点,突破发展农村经济。坚定不移地实施“135”(人均1000斤粮、3亩药、5头畜)富民工程,坚持大户带动,小区发展,生猪产业重点抓好“镇坪模式”标准化养殖推广,药材产业重点抓好玄参和黄莲gap规范化种植,不断壮大产业规模;二是以抓大项目为重点,突破发展支柱工业。以树立绿色品牌为重点,突破发展食品工业。加快“美哇佳”、“津元春”公司技改升级,积极探索企业与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存的新机制,加强商品猪、蔬菜、绿色饮品、绿色林副产品开发和加工,构建绿色食品开发体系,促进食品加工优化升级。以扩大招商引资为重点,突破发展水电工业。引进优质资本,推进南江河梯级开发,重点突破南江河干流开发,继续抓好支流建设,加快形成南江水电经济带;以加快新药开发为重点,突破发展医药工业。支持县制药厂在植化提取、化学合成生产线的基础上,建成固体制剂终端产品、中间体辅助产品生产线,深度开发国家一类新药八宝素等新药产品,打造镇坪医药品牌。以资源开放开发为重点,突破发展矿产工业。坚持开放与开发并重,开发与环保并重,开发与安全并重,发展矿产工业,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积极有序地搞好石煤、板石、矾等矿产开发。三是以旅游开发为重点,突破发展第三产业。开发旅游资源,建设特色景区,构建旅游环线,打造旅游品牌,加快发展劳务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引进优质资本建设“农家山庄”、“农庄宾馆”,大力发展“农家乐”,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加强与周边县区合作,组建专业旅游公司,打造精品旅游路线。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扩张旅游经济。
二、完善基础设施,突出改善民生
改善民生,是发展的目的所在,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大力争取项目,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加快沼气、土地复垦、安全饮水、农田水利建设、退耕还林和天然林管护等惠民项目建设步伐。扩大移动通讯、固定电话普及率和网络宽带通村率,提高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出境公路等级,巩固通乡油路成果,继续推进通村公路建设。加强电网建设,建成110kv输变电工程,提高用电质量。二是突出特色,打造精美县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大力推进“三个两万人”的人居规划,加快县城亮化、美化、绿化、净化、畅通、安居、休闲等十大类项目建设,完善市政设施,优化公共资源配置,着力建设青山环抱、绿水环绕,街净路畅、灯火辉煌,亭娇阁秀、廊美楼俊,绿树掩映、丹桂飘香的山水园林县城。三是突出绿色生态,加强集镇、新村建设。加快推进集镇的美化、亮化、净化建设,完善集镇垃圾、污水处理基础设施,提高集镇管理水平,增强人口吸纳力、产业聚集力,推动农村人口向集镇转移,建设人口相对集中、功能相对完备的生态集镇。坚持以规划为龙头,以扶贫开发为载体,以“三建三改三化”(改厨、改圈厕、改院场,建房、建园、建沼气,室内亮化、庭院净化、家园美化)为重点,着力改善基础设施,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建设西北最秀丽的山村,让人与自然在空间上和谐共处。
三、提高全民素质,奋力发展民生
发展民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一是要优先发展教育,实现少有所学。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改善教育基础条件,争取实施寄宿制学校改造项目,推动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再上新台阶。加强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增强师资力量,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实施素质教育,重视学前教育,加强高中教育,探索职业教育,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提高全民整体素质;二是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病有所医。以农村为重点,加强县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建立覆盖全县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继续实施农村合作医疗,提高参合率,扩大受益面。加快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提高医疗救治能力和重大疾病防控能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三是实施计生创优工程,提高人口素质。全面贯彻计划生育基
本国策,开展计划生育新农村新家庭创建活动,认真落实计生利益导向政策。积极倡导新型生育文化,切实转变群众生育观念,持续稳定低生育水平。提供计生优质服务,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争创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四是实施科技兴县工程,实现技有所长。突出加强以良种繁育和良法探索为主的农业科研,促进农村产业提档升级。支持骨干企业围绕产品开发,加强技术攻关,提高加工技术水平,增加产品科技含量,促进工业经济健康发展。全面加强科普工作和农业实用技术推广,着力提高全民科技素质。五是加强文化建设,实现闲有所乐。加快城乡文化阵地建设,全县形成设施齐全、布局合理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群体性文明创建活动,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四、健全社保体系,切实保障民生
保障民生,是发展的保证,发展民生必须在人民生产生活得到保障的基础上进行。保障民生重点在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要求,增加就业收入,提供安定有序的生活发展环境。一是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加快推进社会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建设,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建立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关注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的生活,抓好五保户集中供养和城乡低保,做好社会救助工作。二是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坚持以创业促进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促进增收。加强技能培训,提升全民综合素质和就业技能。建立就业救援制度,提供公益性就业岗位,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三是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维护社会稳定。以平安创建为龙头,强化安全生产,狠抓“三排查、三落实”,大力开展“三无”创建活动,构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提高公众安全感满意率。加强防灾减灾工作,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五、加强党的建设,全力服务民生
服务民生,是宗旨观念的具体体现,更好地服务民生必须转变作风,切实加强党的建设。我们将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三级联创”统揽党建工作全局,以“五好杯”争先创优活动为总抓手,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不断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一是建强领导班子。坚持县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大力支持人大、政府、政协依法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人民团体的作用,团结一致抓发展。进一步巩固县乡人大换届的组织成果。加强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建立能上能下的良性机制。大力推进并不断完善乡镇机构改革,深入抓好公务员法实施工作。二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五好杯”争先创优活动,推动“三级联创”提水平、上档次、出特色,实现基层党建工作新突破。围绕基层干部最关心期盼的保障机制问题,建立村级主要干部养老保险制度。加强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推动村级活动场所与文教体卫等设施统筹建设,形成村务活动中心。加强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方便群众,促进工作。三是规范党员管理。巩固先进性教育成果,着力建立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丰富创建载体,机关党建重点抓好党员“十星级”管理,农村党建重点抓好“双联双定”、“双培双带”,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教育、监督、惩治并重,把反腐倡廉工作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之中,以领导干部为重点,深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第四篇:关注民生,共创和谐
思想汇报
——关注民生,共创和谐
敬爱的学院党总支:
近些年来,我们党和国家经常都说要关注民生,共创和谐,掀起了一次构建和谐社会的运动。但我们为什么要关注民生?怎么样去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又有怎么样的意义呢?这是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要必须清楚认识明白的。
党的十七大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富裕民生、突出改善民生、奋力发展民生、切实保障民生、全力服务民生。中央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定为我们国家的既定的发展目标,这应该是国家主动发展自主适应时代要求的一次重大转变。从发展内容和目标来讲,因为过去我们知道改革开放30多年来,这个时代的关键词最重要的是增长和效率。如果按照构建和谐社会来讲,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平等、共享、文明进步、协调、和谐,这应该是和谐社会的关键词。一个和谐的社会,不是没有差别的社会。和谐社会仍属有差别社会,但这种差别是所有社会成员都可以接受的。也就是全民社会在这里面可以保持创新的活力,而且每个人都能活得很好。所以和谐社会应该是自然的、理想的、良性的发展状态,这是我们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
我们国家必须承认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民生问题不断得到改善的进程。所谓民生问题无非讲的是衣食住行,以及社会经济相关的政治生活问题。所以按照衣食住行来讲,早过了贫穷的时候。随着时代的发展,民生问题也在发展。虽然现在有一部分人仍然有衣食之忧之外,更多人在住,行以及在平等的权益以及社会分配等等,这些方面都有自己新的要求。所以,我们现在面临的民生问题,实际上比改革开放前一个时期的民生问题更加深刻,更加全面,更加复杂。要解决新时期的民生问题,也更需要政治智慧,更需要合理有效的过渡政治措施。
因此,在当今学术界上普遍认为对于关注民生有四大观点:教育是民生之基,就是教育是国民立足社会的基础;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全网。如果在民生问题上切实落实这四点,那么民生问题基本上能够得到解决。
从当前来看,应按照科学发展观重新确立新的政绩评估体系,在衡量政绩时,不仅要看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还应当将所在地区贫困人口的生活能不能得到保障,社会保障是否覆盖多一点地区与人口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等一系列具体的民生问题。这些指标的改善程度,都可以作为和谐社会的发展程度。
所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需要始终将改善民生,保障民生放在首位,并且始终以民生问题为核心,更好地关注民生,共创和谐!
恳请党组织给予批评与指正。
汇报人: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一日
第五篇:构建和谐促发展关注民生保稳定(莲池)
构建和谐促发展 关注民生保稳定 不断开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新局面
——在中共莲池乡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1年8月
日
张建先
各位代表:
我受中共莲池乡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作纪委工作报告,请示审议。一、五年来的工作回顾。
自2006年9月换届以来,乡纪委在县纪委和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上级纪委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总体要求,围绕全乡工作大局,坚持标本 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重点,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力度,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力的突出问题,狠抓领导班子履职,对干部进行作风整顿和廉政教育。为营造全乡良好的发展环境,推进全乡经济健康发展,维护全乡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加强干部理论学习,提高干部自身素质。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干部集中学习与业余学习相结合,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开展读报思廉活动,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和 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掌握党和国家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法律、法规,力求政治头脑清醒,工作方向明确,处事重依据讲事实,力求客观公正为人清正廉洁,并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和自我约束能力,树立干部正确人生观、价值观、金钱观,在行动上做遵纪守法的表率。
(二)强化组织领导,形成反腐合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落实。五年来,我们始终把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点,根据上级纪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安排部署,结合本乡实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制订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强化落实、严格考核,建立党委书记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党委成员结合分管工作齐抓共管的工作体系,形成了层层抓落实的格局。同时主动当好参谋和助手,在乡党委的直接领导下,认真组织实施,做到年初及时安排部署,平时认真督促落实,年底全面综合考核,确保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三)创新活动载体,深化干部作风整顿,机关效能显著提高。自机关干部作风整顿活动开展以来,我乡把党风廉政建设与干部作风整顿活动结合起来,以深入开展法律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等“六进”活动,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查找自身问题,深入剖析问题根源,着力抓好整改落实。一是开展了“干部大走访,矛盾大排查”为目的的矛盾纠纷集中调处活动。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深入村社解决了 一些群众反映强烈且久拖不决的矛盾问题,成功调处矛盾38起。二是开展了以“落实惠民政策保障民本民生”为内容的专项资金清理检查活动。由民政所、财政所,计生办等部门相互配合,采取各村自查,干部进村入户调查,开展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各项惠农补贴政策进行全面清理检查。特别是对2008年抗震救灾资金的发放进行了全程跟踪,确保了我乡灾民危房得到了彻底整治。三是“严明财经纪律,规范村级帐务管理”。2006年以前我乡村干部白条收费、白条报帐现象时有发生,财务管理一时混乱,老百姓看在眼里,痛恨在心里,党群、干群关系紧张,老百姓对党能否惩治腐败一时失去信心,我乡依据上级纪委文件精神,组织精兵强将加大了村级财务清理,实行村帐乡管,实行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约束干部行为,给老百姓一个放心,及时化解了干群矛盾。四是开展贯彻《廉政准则》,落实《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意见》,进一步规范乡村干部行为,增强了干部的组织性、纪律性、原则性。五是严格控制乡村两级“三费”突出,制订了《莲池乡机关内务管理规定》,明确了接待标准,从源头上制止了腐败的发生,很刹了公款吃喝风。六是在村上展开了“五议五公开—监督”活动,规范干部行为,发扬了群众民主意识,切实保障了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
(四)加大案件的查办力度。以维护农民权益为重点,围绕党的农村政策落实情况加强监督检查,切实纠正损害农民利 益的突出问题,把查处违纪案件作为纪检监察工作的中心任务和反腐败斗争的突破口,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方针,不断加大预防腐败力度,认真落实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建立健全乡村两级信访网络,加强矛盾纠纷和信访隐患排查,积极开展领导接访和下访活动。把各种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在五年中设有发生重大上访事件,乡纪委共受理群众来访48件,102人次,其中自办信访件31件,协办5件。本着对党和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调查核实每起信访件,对轻微违规违纪进行批评教育,对涉嫌违纪违法干部,坚决予以查处,决不姑息造就。
(五)自觉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对重要人事安排,重大工程项目的承包,督促不搞暗箱操作,严格遵守党委集体讨论决定,维护班子整体形象,特别是在乡综合文化站和项目村村级活动室建设中,严格按照招投标比选程序发包工程,全程监督工程质量,确保了五个行政村村级活动室项目的顺利实施。人事安排上,五年中,我乡分别于2007年9月和2010年10月对村“两委”进行换届,对个别行政村班子战斗力不强,执行任务不坚决,群众反映较差的村干部进行了个别调整,就此征求了驻村干部、广大党员、群众意见,经党委班子共同研究讨论才得以进行实施,确保了第七届、第八届村“两委”换届选举得以健康有序进行。
回顾五年来的工作,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并得到了 上级和群众肯定,但按照党中央、中纪委在新形势下对纪检工作要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基具体表现在:一是乡纪委工作仍然停留在一般事务中,纪委班子成员理论政策水平还不能适应新形象任务要求;二是调查处理信访案件不够及时和深入具体,总之有待于在以后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克服和解决,把纪检工作搞得更好。
二、今后五年的工作思路。
今后五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五年,是莲池经济发展的重要五年,也是张澜故居打造关键的五年。我们面临着空前的发展机遇,但也是矛盾最突出的时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做好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对我乡超前发展、跨越发展有着极其重要意义。我们要深入认识反腐工作重要性、紧迫性、长期性、复杂性,切实增责任感和使命感,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坚定不移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今后五年我乡纪委工作目标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构建“和谐莲池平安莲池”的目标任务要求,在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战略方针,着力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体系,不断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推向深入,为莲池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贡献力量。
(一)注重宣传教育,力求在防微杜渐上有新举措。我们要按照各级纪委统一部署,结合我乡实际,一是村级财务公开上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二是在各级换届选举期间,加强换届纪律学习,坚决杜绝换届中的违规违纪问题,确保换届选举风清气正;三是不断深入和持久学习,时常保持头脑清醒,使干部树立正确人生观、金钱观、价值观。
(二)注重监督检查,力求在服务发展上有新作为。一是加强制度进一步完善,严格考核,以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二是强化机关效能建设,强化干部为民服务意识,转变政府职能,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建立机关效能建设长效机制。
(三)注重巩固深化,力求在查办案件上有新突破。加强对信访工作领导,发挥信访工作在社会稳定中的作用,对群众来信来访各级干部要高度重视,对查办案件要及时有力,切实解决好群众最为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使腐败现象从根本上得到遏制。
(四)注重民生为本,力求在维护群众利益上有新建树。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坚决打击损害人民群众利益行为,加大对惠农政策、扶贫救灾资金等专项资金管理监督。强化对工程项目、工程质量、资金管理使用的监督,促进民生工程的顺利实施。
(五)注重自身建设,力求在纪检工作水平上有新提高。努力建设学习型纪检监察队伍,开展纪检业务知识学习,着力 提高服务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能力,着力提高维护社会稳定和提高做好群众工作能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强、清正廉洁、纪律严明、业务过硬、作风优良的纪检干部队伍。
各位代表、同志们,未来五年是我们经济发展的关键五年,我们知道肩负任务光荣而又艰巨,我们要求上级纪委和莲池乡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以崭新面貌、昂扬的斗志为实现我乡党风廉政建设和“十二五”规划的宏伟目标而奋斗。
最后感谢各位代表,社会各界朋友对我乡纪委工作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