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国两制”凝结中国智慧 Word 文档
“一国两制”凝结中国智慧 作者:李晓兵 《光明日报》(2017年07月04日 02版)
“一国两制”是中国的一个伟大创举,是中国为国际社会解决类似问题提供的一个新思路新方案,是中华民族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的新贡献,凝结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中国智慧。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转眼间,香港特别行政区迎来20周年的生日。作为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一国两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7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为香港发展和“一国两制”事业指明方向、擘画蓝图,是新的历史时期推动香港各项事业向前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基本法正式生效实施,这既是一个主权转移的过程,也是香港宪制秩序重新塑造和形成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遵循宪法第31条规定而制定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成为香港特区“一国两制”实践基本的法律依据,宪法和基本法共同构成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宪制基础。
在香港特区“一国两制”实践中,良好宪制秩序的形成离不开创造性的实践。根据宪法和基本法的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解释基本法的权力。全国人大常委会在香港特区的“一国两制”实践中要创造性地承担其重要的宪法角色,即基本法的守护者。香港特区的宪制秩序是在中央政府和特别行政区良性互动中形成的,“人大释法”是推动香港宪制秩序形成的一个重要力量,也是香港宪制秩序走向良性轨道的制度保证。而在此过程中,香港特区“一国两制”的法治实践也推动并构成了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目共睹,20年来,回到祖国怀抱的香港,重新纳入国家治理体系,同内地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交流合作越来越深化,全面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
“一国两制”是中国的一个伟大创举,是中国为国际社会解决类似问题提供的一个新思路新方案,是中华民族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的新贡献,凝结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中国智慧。这些年里,国家的持续快速发展为香港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不竭动力、广阔空间。香港背靠祖国、面向世界,获得了许多有利发展条件和独特竞争优势。正如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指出的:“回首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成长历程,我们可以自豪地说,20年来,香港依托祖国、面向世界、益以新创,不断塑造自己的现代化风貌,‘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
当前,“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前进道路并不平坦。只有坚守方向、踩实步伐,全面准确理解和贯彻“一国两制”方针,才能更好在香港落实“一国两制”,继续推动香港各项事业发展。因此,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一国两制”实践,需要创造性地总结过去20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要勇于面对各种困难和问题,并创造性地找到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方案。
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把握大势、满怀信心,是开启香港“一国两制”新阶段的重要标志,也是今后“一国两制”实践的指导思想。有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精神作指引,我们坚信,只要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齐心协力、团结奋斗,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一定能够再谱新篇章,香港一定能够再创新辉煌。
(作者:李晓兵,系南开大学台港澳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当官就不要发财 发财就不要当官 作者:夏晟 《光明日报》(2017年07月04日 02版)
【光明论坛】
近日,在人民大会堂聆听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时,笔者被他说过的一句话深深打动:“大家放心干,赚钱的事,你们自己投资;不赚钱的事,由县里、镇里来做。”这是廖俊波同志在任福建政和县委书记期间,鼓励该县石屯镇松源村石圳自然村村民发展乡村旅游时所说的话。看似平实的一句话,却道出了一位人民公仆的爱民情结、为民情怀。
唐垂拱三年(公元687年)四月,左相苏良嗣留守西京,当时尚方监裴匪躬查核西京禁苑,见禁苑内蔬菜水果长势喜人,准备出售取利。苏良嗣曰:“昔公仪休相鲁,犹能拔葵、去织妇,未闻万乘之主鬻蔬果也。”意思是说,从前公仪休任鲁国宰相,拔掉园中的葵菜,辞退家中织帛的妇人,不许家人与百姓争利,未曾听说大国的君主出卖蔬菜水果的。于是,这场官售活动胎死腹中。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廖俊波针对石圳村靠近县城的地理优势、盛产白茶的资源优势,结合古码头文化建设生态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鼓励、发动村民开办农家乐,帮助引进自行车观光项目,县里、镇里多方筹措资金,完善水、电、桥、路等基础设施,整治村庄环境,装修农户房屋外立面,将石圳从垃圾村建设为美丽乡村,创成“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中国白茶小镇”。2016年,石圳村旅游收入突破100万元,实现全村整体脱贫。
《大学》有言:“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裴匪躬身为尚方监,如果拿着禁苑中的蔬菜水果到集市售卖,凭借手中的权力和资源,应该会轻而易举地卖出去。但是,如此这般,菜农果农的蔬菜水果卖给谁呢?所以,从战国公仪休“拔葵去织”,到唐代苏良嗣“禁售宫蔬”,再到当代廖俊波帮助村民发展乡村旅游,尽管时代不同,但他们都拥有“爱民、为民、利民”的情怀,秉持“不与民争利”的理念。
“不要看到经商发财而感到怅然若失„„如果觉得当干部不合算,可以辞职去经商搞实业,但千万不要既想当官又想发财,还要利用手中权力谋取私利,官商结合必然导致官僚主义。”担任福建宁德地委书记时,习近平同志就曾告诫干部们当官不要以钱为念,要以理想为基础。2015年年初,在与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总书记再度提到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当官发财两条道,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选择从政就不要在从政中发财,选择发财就去合法发财。”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将人民利益作为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出台了一系列条例禁令,禁止党政机关和党员领导干部经商、办企业等,不与民争利。针对过去一些司空见惯的“与民争利”现象,一些地方和部门纷纷亮出红牌,如禁止党政机关对外租赁房屋,禁止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从事出租车运营活动,禁止党政机关动用公共资源补助团购住房,等等。
让利于民,方得民心。廖俊波同志让利于民的操守,赢得了一方百姓的心。广大党员干部以廖俊波同志为楷模,就要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怀忧民爱民之心,思利民惠民之策,禁伤民害民之举,真心实意为人民造福。
(作者:夏晟)
毕业季,承担责任的开始 作者:罗志敏 《光明日报》(2017年07月04日 05版)
【毕业典礼的记忆和情怀】
又是一年毕业季。整个夏天,各个学校都在忙于操办毕业礼,从个性化的毕业创意到独具匠心的现场布置,从典礼氛围的营造,到嘉宾精心准备的致辞,不管是以颁发毕业证为标志的官方性典礼,还是以师生餐会为特征的小范围聚会,无疑都是想通过这么一次隆重且形式多样的活动,与校园生活作一个告别,为毕业学子道一个祝福、表一个期盼。
起源于西方中世纪大学的毕业礼,绝不仅仅是圈外人看来的一场“热闹”,而是其经久以来附着的那种厚重的、隐含着丰富价值取向的仪式感,使身处这一温馨感人场景中的学子们,有泪水也有欢笑,有离弃也有不舍,有悔恨也有感恩,有释怀也有震撼,有回忆也有憧憬。对学校来讲,它是送给学子们的“最后一课”,是重温校园生活、感悟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的最集中的一堂课;对广大学子来讲,它是以他们为主角的并与老师、同学和母校彼此建立心灵链接的一个重要契机。而对其中任何一名学生来说,毕业礼都是他们人生的一次不同凡响的节点,不仅是对一个阶段学业成就的公开肯定和确认,也是对其几年来累积的酸甜苦辣情绪的释放和了结。与此同时,毕业礼也是他们进一步成长的加油站,更是他们接受思想洗礼、打点行装、走向下一人生阶梯的驿站。
那么,在情感交汇、思想奔涌的毕业礼中,广大学子们究竟收获了什么?
几年的校园生活,不能只像一辆急匆匆穿过一片美丽景区的观光巴士,而是奔着收获而来,带着收获而去。几年来,我们收获了知识、涵养和能力,收获了恩情、友情和爱情,但最重要的收获,应该是一份属于自己的责任和奉献。因为,毕业礼不只是对一段岁月的告别,也应是学业完成后承担责任的开始。自大学在中国诞生以来,毕业礼的主题也自然离不开责任与奉献,许许多多毕业生都认为自己应有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担当。新中国成立以后,毕业生更有一种做大事的“舍我其谁”的气度与抱负,上海师范大学前校长杨德广教授就是这么一位代表。
初中毕业时,老师一句“健康地为祖国工作50年”的话打动了杨德广,从此使他这个生来营养不良、身体瘦弱的贫苦家庭出身的孩子开始坚持在操场上跑步。因买不起鞋子,有时他赤着脚在煤渣跑道上跑。他坚信,只有身体好,才能有所为,才能为国家多作贡献。2010年,已退休的他还不忘这句话。他卖掉了自住的房子,加上多年积攒的讲课费和稿费共300万元,支持3所学校贫困学生完成学业。2012年,为帮助甘肃4所乡村学校的贫困生,他又筹集了200万元。多年来,他生活上精打细算,从不下一次饭馆,也从未为自己添置一件像样的衣服,把节省下来的钱全都用来扶持贫困生。现如今,杨德广教授虽已77岁高龄,但仍然精神矍铄地站在教学科研工作的第一线,奔走在乡村学校和田间地头。
这种始终如一的责任和奉献,就是一种“家国天下”的情怀。作为生活在这个伟大新时代的莘莘学子,作为祖国事业发展的未来中坚,我们肩负着更大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也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正如总书记在今年5月3日考察中国政法大学时对学子们所教诲的那样,当代青年要树立与这个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这个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励志勤学、刻苦磨炼,在激情奋斗中绽放青春光芒、健康成长进步。
(作者:罗志敏,系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员)
毕业,不单是一场典礼
作者:本报记者 靳晓燕 《光明日报》(2017年07月04日 05版)
【毕业典礼的记忆和情怀】
可以是“一段旅程”
寻访第一面军旗的历史足迹,登上了红色庐山,沿途《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黄河大合唱》《强军战歌》等一首首经典歌曲的旋律回响在耳畔;穿越千年历史,探访“浮梁”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吟诵白居易的名篇《琵琶行》;登上“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的滕王阁,在滕王阁上领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美奇观。
清华附小的汤一丹一边沉浸在研学归来的喜悦之中,一边期盼即将到来的“2017届毕业生6年成长报告会”。对她来说,毕业,就是一种红色的记忆。
“一次毕业,也可以理解为一次振翅。”清华附小高段段长薛晨说。6月初,他和全年级的学生一起到江西进行这次研学活动。这只是清华附小2017届毕业修远课程中的一项内容。
在清华附小,高年级学习生活的教学楼叫修远楼,取自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寓意六年级的毕业不是终点,而是走向更高、更远的学习目标。因此,他们把毕业课程定名为“成志毕业修远课程”。
在这里,毕业绝不仅仅是一场典礼或者一场演出,而是在“成志教育、照耀一生”理念的指导下,有着明确的培养目标、完善的课程安排、雄厚的师资配备、深入的科研精神、对学生未来学业生涯具有指导意义的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
这样的设计其实源于一次对六年级学生的调查。
“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在大部分学生已经明确了所就读中学的情况下,他们的学习状态出现断层,心理波动较大,学习兴趣和动机普遍下降。六年级学生已经出现了青春期的躁动和叛逆,一部分学生不能控制自我情绪,出现焦虑,变得手足无措。”清华附小老师张华毓告诉记者,作为教师不能将目光局限在学生的小学阶段目标达成上,而应该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所以,毕业课程的终极目标是基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帮助学生巩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强化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校摒弃了现行课程的进度导向制,鼓励在不同的科目学习中开设“自主学习”单元,引入大课体系开展创新性实践活动,促使学生不仅用脑去学习,更要用身体去感觉和理解知识的本源和社会生活的意义。
可以是一系列课程
“我在江西十分开心,只不过有些不习惯。一开始,还以为习惯就好了,后来才知道,这种不习惯是思念„„”这是六
(二)班学生孙悦心写在明信片上的话语。
“这也是一段成长之旅。”薛晨表示,孩子们长大了,学会了相互照顾、交往和理解。
这段时光是他和孩子们共同的快乐日子。在课堂上,他引导孩子读《红楼梦》,聊刘姥姥、王熙凤。阅读文言文,也是他们的“小初衔接”课程内容。
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学校适当提前和加强抽象思维训练,适当补充一些新的教学内容,整合补充“古诗文素养课”“圆明园主题历史课”“哲学启蒙课”“英语戏剧课”等内容,缓解学生身心剧变产生的矛盾,帮助学生轻松跨越“小初衔接”的难关。
2017年清华附小“成志毕业修远课程”由五个单元组成:小初衔接体验、小课题研究、文化传承、青春期发展及毕业研学课程。小初衔接课程,是走进中学,体验中学的学习和生活,自我进行学业规划。小课题研究,是由学生自主申报课题,通过整合资源,让学生经历调查、分析、解决问题的完整探究过程。文化传承课程,是走进清华大学实验室、图书馆、艺术博物馆等,开阔视野,强化清华文化认同,播下成志教育的火种。青春期发展课程,是从全人生教育角度出发,进行系列学习安排,实现学生在青春期的生理发展、心理调节的和谐统一。毕业研学课程,则围绕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开展,寻找第一面军旗,走进江西红色研学之旅。
这样的课程一路伴随着他们。
走进纳米实验室、汽车实验室、航空航天实验室、水利实验室等,让“脑洞”大开,形成对科学的真正热爱,形成一生一世的不懈追求。他们还录制“一日课程”微视频,与低年级的学弟学妹共同分享,相互促进,在发挥毕业生的榜样示范作用的同时,让自己的言谈举止给他人带来美好印象及良好影响。而在学长日,很多学生走进学校的各个办公室、教室,帮助打扫卫生、一对一辅导、一对一的共同阅读等。
“毕业,也是一个不断升温的过程,学校的人、事成为不断加深的印象,学生成为不断成长和感恩的个体,那些温暖的画面将成为他们一生的记忆。”清华附小学生张剑韬的妈妈说。
(本报记者 靳晓燕)
第二篇:中国智慧
《中国智慧》读后感
“智慧与知识不同。知识属于社会,智慧属于个人;知识可以授受,智慧只能启迪。”这是易中天先生书中的一句话。没错,知识是普存的,但能否变成智慧,是因人而异的。我们可以学习知识,但并一定会转化为个人智慧,只有经过思索,提炼升华,真正与个人的思想融合的知识,它才会成为智慧。这是一个学习过程,而这个过程的转折点,是“领悟”。如何领悟,可能我们需要他人的点拨,或者说是启迪。易先生的《中国智慧》正是这样一本启迪智慧的书,让我们从中国古代文化精华中汲取知识的养料,转化为自身的智慧。易先生的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读他的书仿佛他就在你的面前讲述,娓娓道来,条理清晰且观点鲜明。这本《中国智慧》也不例外。对于我这样的普通读者,没有功底去研究古老的周易,中庸,老子,那么,听易先生这样启发式的讲解便成了学习中国古代文化最好的办法。不求融会贯通,只要有所启发就好。
本书分为六个部分,也是易先生六场讲座整理后的讲稿,分别是周易的启示,中庸的原则,兵家的思考,老子的方法,魏晋的风度,禅宗的境界。
一、“用兵有言曰: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乃无敌矣。祸莫大于无敌,无敌近亡吾宝矣。故抗兵相若,则哀者胜矣。” 这段话,加上解释和串联,翻译过来就是:用兵的人都说,我不敢主动进攻,只敢被动防守;不敢前进一寸,只敢后退一尺。因为真正懂得用兵的人,是以“慈爱、节制、不打第一枪”,为生死存亡之道、克敌制胜之宝的。于是,敌人打进来,想摆开阵势,却没有武器可握。或者说,摆开阵势,却等于没有阵势;举起胳膊,却等于没有胳膊;紧握武器,却等于没有武器。这就是“无人与之为敌”了。
二、所谓“魏晋风度”,看似荒诞或者匪夷所思,其实体现了一种价值观,一种崇尚和追求,那就是:真性情,高智商,美仪容。魏晋风度,其实还要包括风采和雅量。风采与仪容有关,雅量与性情有关。真性情而有雅量,美仪容而有风采,则是因为智慧。政治黑暗,美就只在自然。礼教虚伪,美就只在天际。前途无望,美就只在当下。人生无常,美就只在当世。
三、心心相印,叫做“道体心传”。
于是菩提达摩就在中土开创了禅宗,成为中土禅宗的初祖,鼻祖。中土禅宗的二祖是谁呢?慧可。中土禅宗的第三祖,叫僧璨。僧璨的法嗣(传人),也就是中土禅宗的第四祖,是道信。到七十多岁,道信圆寂了。衣钵传给谁?弘忍。祖是谁呢?惠能,也有书上写成慧能。*神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惠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北宗以神秀为代表,主张渐悟,就是一点一点地修,慢慢修成正果。南宗以惠能为代表,主张顿悟,说白了就是“立地成佛”,没有那么麻烦。
在《中国智慧》这本书中,易中天向读者们以最通俗的方法介绍了中国千年来所及的大家之智慧。在本人看来,《周易》作为群经之首,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一本典籍。众所周知《周易》的思想是中国两大学派道家和儒家的思想的核心——以人为本,以德治国,以礼维持秩序,以乐促和谐。它在传承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上有着非常高的地位。我认为《周易》是既讲究自然事物发展的科学书,又是蕴含着“以不变应万变”思想的哲理书。《易经》告诉我们万物都有阴和阳的属性,而他本身是一个阴阳平衡的个体,正如男人属于阳而女人属于阴,但一个人只有达到阴阳平衡才是健康的。而“易”的思想还在于它认为事件的阴和阳都是等量的,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事物的发展阴和阳会此消彼长,进而发展成一个周期,并且循环往复。我想这就是世界的“道”,正如诗中所说的一样“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也好比是我们物理上学的能量守恒定律,化学中的质量守恒定理。用“变”的方法看世界,用变“的方法找规律,这种智慧一直延续到几千年之后,我们一直用这样的方法探索未知。
《周易》的辩证思想最多的是体现在道家学派之中,比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我很赞同老子提出的“顺应天时,无为而治”的观点:大智若愚的处事,讲求众生平等,注重修养身息,让人们能够多元化发展,我觉得这是一种与众不同却又十分高尚的治理方法,似是无为更是有所为。这给我们无奈在平时的生活中有很大的启示。有人一生不停的追求完美,永远无法很缓慢脚步,有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获得的财富却遗失快乐,但是《道德经》告诉我们“上善若水”最平凡的东西也是最好的东西,就像是水一样,很常见却又是自然最不可缺少的一种
元素。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得到辉煌的荣誉,亦或是累累的财富,但是在追求的途中我们也可以知足常乐,获得乐趣,享受人生。并非什么也不干,而是去接受,去体会自己力所能达到的成就,便是一种逍遥,是人生的智慧,是“大无为”。儒家思想作为中国自古代以来统治阶级所沿用的政治理念,他的“仁爱”思想是最为后人所用的。比如“创建能和谐社会”便是以仁爱为前提的。虽然我们还不能做到像礼记要求的一样像爱亲人一般爱别人但是我们可以去善待别人,虽然不能“外户而不闭“但是可以要求自己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我们可以创造一个符合国情的和谐社会。墨家兼爱非攻的思想,法家依法治国的思想„„这些灿烂的中国智慧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财富。
易中天说:“《周易》是巫术当中有哲学,至少有哲学精神。”我们常常会把《周易》与《易经》混淆,其实《周易》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易经》,另一部分是《易传》。《易经》就是原著,而《易传》是后人对《易经》的注释及理解。我想很多人跟我一样都没看过《周易》,可能就是因为著书的年代离我们太远,以至于有些内容晦涩难懂。
那么在它神秘的面纱下藏了些什么呢?首先“易经”这两个字就藏有玄机,“易,可以是简单、变化和不变。”前两个都好理解,那为什么易又可以是不变呢?易中天的解释我觉得理由不够充分,我觉得易的第三个解释可以说成是“转变”;其次“周”字也有三个意思:“周代、周遍、周转。”最后说“经”字,经,就是代表永恒的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著作。由这些字的解释,我对《周易》的归纳是:在变与不变中不断转化,从而形成简约平易的真理。而且这些真理可以周而复始。(易中天的解释为:就是要最简单的符号和系统来认识、概括、掌握和阐释不断变化的现象背后永恒不变的本质规律。而且,这种把握,还是周遍、周到、周全、周可 以周而复始的。)
每每看到中国外交官在外交辞令上的说辞,我们都不得不为中国的语言和文字所折服,面对有些别有心机的外国记者的提问,我们的外交官总能以不失礼貌的有力反击。既维护中国尊严的同时,又能保持同外国的友好关系,想来除了有智慧的中国人,其他人难以做到。
那么中国智慧到底是什么呢?也许小时不知道,但渐进长大的我们,却总能够在社会中体会到一个字“和”。在拥有五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中,其实每一个中国人的骨子里都已经深深刻上了这种记号,我们深深受着父辈和周围亲戚的影响,或者说中国本就是一个人情的社会,谁与谁又不是亲戚呢?今天我们之所以称自己为炎黄子孙,难道不是因为在原始社会时所有的华夏子孙其实都起源于炎帝或黄帝的一支吗?异地他乡,见到故知总难免不了一番彻夜长谈,遇到老乡,更有“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情感。君不见,那些“少小离家老大回”满头银发的归国华侨,纵使远在天涯海角,也依然痴心不改的踏上故土,落叶归根,回到故土的一刹那,心里才终究是落下了安定与踏实。在我看来,就是一幅太极图。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一动一静,互为其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为“和”。如人的思想,我们不可能只读一家之言,就形成了一个自己的思想,总是结合百家之长,最后再由自己融会贯通,才能够有自己的一个想法。我们吸收着孔子的“入世”原则,积极地工作,也采纳着老子的“出世”理由,崇尚道法自然,一句“达者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又道尽了多少人的心思。可见,中国人骨子里深受这两种思想的影响,也因为“和”,春秋时期会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象,那时所有的思想都能提出,兼容并蓄,将“和”字发挥到了极致,那种“笑谈百家”的思想上的碰撞又是何等的痛快啊!可惜的是,到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在思想上也进行了统一,唯一剩下也就是儒、法和道的思想了。
现在中国人崇尚佛教,基督教,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佛教是印度的,基督教是西方的,我们把释迦牟尼和耶稣放在了我们的心灵上,而却忘记了那位以“仁”治天下的孔子,也似乎忘却了那位骑青牛过函谷关的老子,还有那位喜欢一身逍遥的庄子,“子非鱼,安知鱼非乐焉”。我们的儒家、道家这些本土的地道的文化与信仰又该何去何从呢?等到几十年后甚者几百年后,还会有其这样的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吗?
第三篇:凝结教学设计
《凝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2、3、能设计对比试验探究小水珠的成因。在探究过程中愿意合作与交流。
认识凝结现象;知道水蒸气变成水蒸气的原因。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带盖杯子三个、冷水、热水、每组一个酒精灯等。学生分组准备:相同大小的烧杯2个,玻璃片2片,热水、小镜子等。教学过程:
一、引出探究主体。
谈话:盛饭时,每当打开锅盖,可以看到锅盖上有什么? 学生回答并提出问题。
谈话:锅盖上的水滴是从哪里来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亲身体验,认识凝结现象。
1、观察: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小镜子,对着小镜子哈气,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
2、交流:请你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并思考小水珠是怎么形成的。
三、动手实验,认识凝结现象。
1、谈话:老师这里有三个杯子,一个里面装冷水,一个里面装热水,一个里面不装水,请两个同学上来观察一下,3个杯盖内有什么不一样?2、3、4、猜想:你认为小水珠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全班交流实验方案并进行完善。
设计对比试验:在两个相同的玻璃杯内,倒入同样多的、温度相同的热水,在两个杯口同时分别盖上冷玻璃片和热玻璃片,过一会儿,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
5、学生根据实验方案探究水蒸气变成水的条件。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四、汇报交流,得出结论。
谈话:实验中哪些条件相同/?哪些条件不同?
学生思考并回答:杯子相同、水多少相同、水的温度相同、玻玻片相同、盖玻璃片的时间相同。有一个条件不相同:一块冷玻璃片、一块热玻璃片。师生列表比较:
甲杯:温热水 热玻璃片 无小水珠 乙杯:温热水 冷玻璃片 有水珠
谈话;如果在两个实验中看到了不同的想象,这两个实验的其他条件完全相同,只有一个条件相同,那么这个不同的条件可能就是发生不同条件的原因。根据这个道理,你认为小水珠是怎样形成的? 师生小结: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水,这正现象叫做“凝结”。(板书:凝结)
五、课堂小结及课后拓展
1、生活中,你们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水蒸气凝结成水的现象?
学生举例:草也上的露珠,浴室顶上的水珠,初冬窗玻璃上的水珠等。
2、冬天,汽车玻璃窗内壁上总有一层薄薄水珠,阻挡司机的视线,请同学们在课下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第四篇:发言稿 一国两制
(010900814 叶景荣)
发言稿:
一、发言内容:
1、通过网上的资料,我发现关于台湾问题,现在大陆的普遍态度是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这是由伟大的党领导人邓小平为解决台湾问题首先提出来的。其中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在书本上已经写得很明白。
基本内容可概括为十点: P302、303 略。
用自己的话说,可总结为我们对台湾的态度(坚决反对台独,坚持“一个中国”等),政策(台湾高度自治,“两制”等),以及对大陆的要求(搞好经济,积极促谈,海峡两岸交流等等)。
重要意义有五点:书本上p304、305。略。
我的看法是,台湾自古以来便是中国的领土,大陆与台湾历来息息相关。和平统一符合“和平与发展”的当代主题。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很好的构想。等等。
而关于党中央和全国人大,对推动海峡两岸交流的新的提法和要求,党在十七大提到“我们将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真诚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
以上这些看起来不像是新的提法和要求,而只是对“一国两制”的延续。
而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则指出了新的提法和要求——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继续坚持发展两岸关系、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不断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密切两岸经贸金融交往,深化产业合作,支持在大陆的台资企业发展,维护台胞合法权益。鼓励有条件的大陆企业赴台投资。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在两岸交流合作中发挥先行先试作用。通过商签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促进互利共赢,建立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拓展文化教育交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加强两岸民众和社会各界交流,共同分享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进一步凝聚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共识。坚持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增强两岸政治互信。另外,还要提到江泽民的八项主张(95年)和胡锦涛的四点意见(05年)。
另外,通过相关的网站资料图片,我们可以看到近几年来两岸的互动交流,友好关系,譬如09年在南京举办的台商座谈会,来福大做活动过的 统一老坛酸菜牛肉面,统一鲜橙多等台湾品牌,10年春晚的台湾组合“小虎队”。台湾与大陆的交换生等等。总而言之,和平统一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
最后,谈到我们大学生,应该(可以)为和平统一 做些什么。我想主要有文化上的交流,志愿者,关注海峡两岸的发展和交流等为数不多的方式罢(不是很明白)。
二、讨论过程:我们小组首先各自交流了自己的看法。之后,组员们畅所欲言(当然也有几个较为沉默的,也开些玩笑),或是对别人的看法进行补充,或是提出个人的看法,等等。在这之后,我们理清思路,由组长写下ppt的大致提纲,并且进行了分工。这期间,组员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优质的想法。比如永龙同学提出用余光中的诗歌作为引子,文忠同学则提议在网上找朗诵,组长兆锦说要多找些相关视频以供更好选择等等。
第五篇:一国两制读后感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读后感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邓小平同志在一九八四年发表的一篇重要谈话。今日再次读起这篇谈话,依然感慨万千,不禁赞叹当时伟人们的思想与远见。再看看今天这一国两制的成果,倍感中国领导人的睿智。时至今日,这一思想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一国”是“两制”前提。认同“一国两制”首先必须认同“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认同国家的主体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章的开篇,邓小平同志一连讲了好几个“不变”,充分的来论证了“中国政府为解决香港问题所采取的立场、方针、政策是坚定不移的。”之后,邓小平同志又这样说到:“我们对香港的政策五十年不变,我们说这个话是算数的。”并且他还说过“50年后更没有变的必要”,特别是这后一句话的意思,身为后辈的我们现在看来,这正是智者的眼光。在接下来的谈话中又提到了解决香港、台湾问题的出路,既不是“社会主义吞掉台湾”,也不是“‘三民主义’吞掉大陆”,邓小平同志给出的答案是:“谁也不好吞掉谁,如果不能和平解决,只有用武力解决,这对各方都是不利的。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改变了形象。而香港过去的繁荣,也主要是以中国人为主体的香港人做出来的。因此采取“港人治港”,就是由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来治理香港。所谓的爱国者,就是能够尊重自己民族,诚心诚意拥护祖国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不损害香港的繁荣和稳定。只要具备这些条件,就是爱国者,我们深信他们能够维持乃至超越香港如今的繁荣。
现在香港、澳门早已解决。回归后的香港和澳门,并没有如回归前外国人说的那样:香港的经济会垮掉。恰恰相反,香港和澳门的经济在回归后更加繁荣发展,香港成了珠三角地区的经济中心,甚至覆盖整个西南地区,引领中国经济的腾飞。这些事实充分的证明了,“一国两制”是正确的并成功地解决了港澳问题。这些经验是非常宝贵的,也是我们参考的凭依。我想台湾同胞们看到了“一国两制”在香港和澳门成功实践,应该对他们产生了更积极的影响,越来越
多的人认可了“一国两制”这一决策。
邓小平同志根据当时的国情,大胆的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成功的解决了我国历史遗留问题,同时也为世界其他国家解决争议问题提供重要借鉴。“一国两制”给中华民族和平做出伟大贡献,实现我们祖国统一大业指日可待。另一方面,我们在感慨伟人们的思想的同时,自己也应该勤于思考。中国的未来将会属于我们,因此我们要更努力的丰富自己,为自己的祖国献出一份力量。